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大学生思考能力

大学生思考能力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7:5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大学生思考能力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大学生思考能力

篇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创新日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区域参与竞争、抢先发展的重要法宝。建设创新型国家,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高校担负着推动国家创新发展的重任,其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大学生创新的时代背景和意义

早在商朝时期,商汤王的脸盆上就刻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九个字。《礼记・大学》又作了进一步阐述,意思是说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当代社会,创新更是一个国家的发展之基、力量之源。随着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科技创新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学生创新对于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更是有深远意义。

首先,创新是当代大学生内在素质的核心。只有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学有所得、学能所用、学会所创,使大学时期的学习过程转化为真正吸收的过程、转化的过程、创造的过程。其次,创新是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的关键。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增长率加快,知识的陈旧周期不断缩短,知识转化的速度猛增。在这种情形下,知识的接受变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识的选择、整合、转换和操作,通过主动“构建”和“再创造”而获得新的知识。第三,创新是当代大学生终身学习的保证,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础。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职能正在由精英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指引下,大学生有能力在毕业之后,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根据所从事的工作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走出一条前人未走的路,更好地达到完善自我和适应社会的目的,从而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智力和人才基础。

当代大学生创新应具备的理念

知识的理念。学识广博是实现大学生创新的知识源泉,实现创新要建立于知识积累基础之上,知识本身蕴含丰富的创造力,没有渊博知识的积淀,创造力就失去了物质基础。强调:“有工作经验的人,要向理论方向学习,要认真读书,然后才可以使经验带上条理性、综合性,上升为理论,然后才可以不把局部经验误认为即是普遍真理。”探求知识是当代大学生的第一要务,也是走向成才之路的起点。这就需要当代大学生不断提升学习的能力,做学习型人才。学习应成为一种态度,变成一种能力。要踏踏实实学习,保持独立思考能力,保持一种甘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刻苦地做学问、长本事。既要管住自己的心,不图虚名,也要管住自己的手,不触道德底线,真正掌握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创新的能力,真正做到终身学习知识,内心尊重知识。

自信的理念。自信是实现创新的直接动力。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始终是个创新的民族,更是个充满自信的民族。孔子所强调推崇的“信”,除了具有诚信的意义之外,同时也充分体现了自信的理念。孔子曾说,人若没有自信,寸步难行。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如果失去自信,不仅无法自立,更无法肩负社会责任和使命。自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更是实现创新的不竭源泉。大学生有了自信就具备了创新的前提条件,也就会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进行更加深入的社会实践、发明创造。它也能激发大学生思维,引起创新冲动和激情,战胜困难,战胜自己,体现自身价值。以自信为基础的当代大学生,会在积极主动地观察事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自信和满足,从而在更高的层面上再次实现创新,始终保持一个良性循环的创新状态。

消化的理念。书上的知识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思考,才能被吸收、转化为自身可用的营养元素。当代大学生首先要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创新就必须择旧。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皆为自己所用,真正做到继承和消化,从而实现创新。要破除死记硬背、“生吞活剥”;要边学习、边实践,通过实践使自己掌握的知识更加符合实际,管事管用。要能够融会贯通,将学到的纷繁复杂的知识整理成具有一定条理性和综合性,横向能比、纵向能用的“活”知识,从而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

怀疑的理念。怀疑论作为希腊哲学的一个流派,大约创立在公元前3世纪初,一直延续到公元3世纪。没有怀疑就没有创新。当代大学生要在具有坚实理论基础的前提下,不循规蹈矩,不束缚个性,不盲从于前人的经验和做法。要敢于怀疑、善于怀疑。只有时刻保持怀疑的思维,才会不断完善自己的创新思维,并通过不断推导提出新的理论观点,打破常规套路,不拘泥一种格式,时常有惊人之举,用摸索的新方法解决实践中的新问题。

推进当代大学生创新的思考

发挥高校的教育功能。高校的教学教育必须与高速发展的科技紧密结合。让科研融入课程内容,不断强化当代大学生的科技意识。一方面,要把大学生的科研工作纳入整体教学计划;另一方面,要根据大学生的特长,确立一些重要课题,建立大学生创新实验室,注重发挥大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创新热情和创造热情,在研究中获取知识,不断创新,增长才干,增强本领。虽然大学生的天职是学习,打牢知识基础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基础知识是能力创新和思维创新的基础,但不能满足于此。为了实现大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就必须给大学生插上创新的翅膀。诚如爱因斯坦曾经所说,“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专业知识放在首位”,“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劳厄也深刻指出:“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这也为高校的教育功能提出了新的命题,即如何使大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的培养,与传授基础知识之间融会贯通的重大问题切实得以实现。

篇2

(一)对创新意识的调查

通过16道题对大学生创新意识进行调查。调查显示,61.5%的学生认为创新意识和能力很重要。但是在被问到:对你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影响最大的方面这个问题时,回答很不确定。其中认为家庭教育占18.92%、学校活动占18.67%、课堂教学占14.17%、个人因素占28.33%、就业影响占11.25%、其它占1.42%。也就是说他们并不确定何种因素对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占据重要作用。虽然这些高校学生可能意识到创新是大学生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也普遍意识到创新对于将来的就业和生活意味着什么,但是在如何建立创新意识培养创造能力上,无所适从。

(二)对创新能力的调查

通过18道题对与创新能力相关的内容进行调查。调查显示,47.42%的同学没有参加过创新类的比赛,即使参加创新项目比赛也是为了评优(占被调查人数36.75%)。虽然他们知道参加创新活动对自己最大的益处是创新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占被调查人数52.25%),但同时他们也认为学生生活过于安逸,而使他们缺乏创新激情(占被调查人数34.9%)。以上数据充分说明,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参与行为之间的差距还很大,这种差距限制了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意识不能付诸行动,这也是大学生目前的通病,也是理论和实践脱节的实际体现。当代大学生虽然能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但在日常学习和生活缺乏实际行动、缺乏贯彻和实施的能力。

二、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

通过调查和对调查数据的初步分析可以发现,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到底是什么因素造成的这种差异呢?

(一)自身因素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的影响

1.拥有创新意识,却不付诸行动。当被问到如果你的创新灵感不被大家认可,您还会继续吗?36.59%的学生选择相信自己的想法,但不会再付诸行动。大学生普遍具有创新动机,对创新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由于学校等客观条件的局限及学生自身不擅于创造和利用学校的现有条件,把创新意识的消失归咎于外部氛围,所以当被问到你认为要创新目前最缺乏的是什么?认为氛围的影响占34.92%。30%的学生认为培养创新意识是件很困难的事情。57.17%的学生支持偶尔从多方面多途径探讨解决问题,50.17%的学生坦言影响自己提升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是自身不够重视和自身综合素质较差。

2.创新性思维的缺乏。随着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理论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想象力逐渐丰富,逻辑思维能力逐渐提高。可是,由于固有的定式思维的影响和知识面的限制而导致他们缺乏整合知识结构的能力,缺乏灵活性和全面性。33.5%的学生认为长期的学校应试教育使他们产生了定势思维。

3.创新技能的缺失。31%的学生认为自己了解创新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会产生新颖的创造意识。但是缺乏创新技能,其中包括缺乏新信息的加工能力、手动操作能力以及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等等。上面谈到过47.42%的同学没有参加过创新类的比赛,即使创新项目比赛也是为了评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二)环境因素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的影响

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受到校园的文化生活的影响。校园文化在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过程中可以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44.5%以上的学生认为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选修课,开展各种学术讲座、学术论坛或者学术科技成果展,丰富了学生知识,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40.67%的学生对学校及学院的学术活动和学术氛围满意。这个数据说明校园文化环境是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动力。校园文化环境是创新能力培养以及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生命力所在。

三、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调查,是为了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通从以上调查分析不难看出,高校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创新教育理念的树立

树立创新理念需要持之以恒,这是一个从小学到大学乃至终身培养的过程,进入大学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和深入化阶段。因此,在大学期间培养创新理念和能力要从过去传统的传授理论知识转变为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实践。教师也应当从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在实际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理念,以寻找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契机,使学生把过去学到的理论知识主动转变为创新理念下的实际创新实践,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思考过后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发现创新的魅力,使他们今后持续地创新和实践。大学教育应当更加注重个性的培养,对于有个性的学生,应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和创造能力,并且要大力培养和发展其个性,并能带动其他的同学开发和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使创新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习惯形成以后的实践向导。

(二)教学内容、方法与结构的调整

使用了多年的高校教材,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学生学到的知识进入社会后不能学以致用,新的知识和理念不能及时从书本上获得,行动也相应滞后,教学内容和教材亟待改革。课程的设置应当紧跟时代步伐,加快引进新知识,增设新课程,优化教学设置、更新教学方法,专业课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同时,增加可供学生讨论的内容和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增设具有创新意识的前沿的选修课程。专业设置应遵循“加强基础、淡化专业”的思路、使学生在广泛学习基础、扎实基础的同时,能够在创新意识引领下扩大专业领域,并且扩展到交叉科学和边缘科学知识的学习。50.17%的学生支持多途径探讨和解决问题,支持开放的教学模式和更新教材,说明这方面的改革和调整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具有现实意义。

(三)教师队伍创新意识化

教师一直是教育的主导者,是教育过程中的先驱和实践者,教师的观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理念,只有教师的理念先进和创新,学生才会有意识地跟进和学习。作为指导者,教师必须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不断充电,学习新知识,调整新结构,扩大知识范围,提高知识层次。教师要保持思想观念上的前瞻性,不断提高实施创新教育的自觉性。大学的创新意识培养要从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及考试方法入手,只有教师具有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带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篇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2-0194-03

21 世纪是开放的世纪,是选择的世纪。市场经济的日益开放,政治制度的逐步完善,日趋宽容的生活方式赋予当代大学生真实的选择自由和选择权利。“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类就是在价值选择中发展进步的,人类的主体性本质也是在价值选择中不断实现和完善的。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人类一系列价值选择推动和造就的文明进化史。”[1]可见,价值选择在人类价值实现活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价值选择能力的强弱决定了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水平,价值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人类价值的实现程度。然而对人生经历不丰富、思想不成熟的大学生来说,极易在多元化价值取向以及纷繁复杂的价值选择中迷茫。因此,培育大学生的价值选择能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建立他们面对未来世界的自信和实力。

一、正确理解大学生价值选择能力的内涵

价值选择能力指人们能够确立价值标准、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对不同价值自愿、自主、自觉的取舍,在不断的价值实践中发展自身和改造社会的综合能力。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依据某种判断标准,选择符合要求的事物、方式、方法,满足自身需要,提升自己。人类的发展进步也正是在每个人不断进行的价值选择中实现的。

当下社会,是一个文化多元和价值多元的社会。对于心智未完全成熟,价值观未完全形成,判断力缺乏的大学生来说,无疑,多元的文化和价值观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但也让他们陷入迷茫。我们本文所要培养的大学生价值选择能力是指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够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尺度,对价值客体的属性、功能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并选择适当方法进行具体践行的综合能力。

大学生价值选择能力具有以下内涵: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选择的根本尺度;二是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的具体实践活动为培育价值选择能力的重要平台;三是以形成大学生必要的价值认知、思维方法为培育价值选择能力的基本目标[2];四是以大学生能够自主选择适当方法践行价值选择为培育价值选择能力的最终要求。

二、严格遵循大学生价值选择能力培育理念

所谓理念,“通常是指主体根据自己对事物本质和发展趋势的理解和判断,根据自己对社会发展需要和对个体本性的体验和体认,经过长期的过滤、积淀和检验而固定下来的思想观念”[3]。科学的理念应当要有高度的理性化和价值性,能够正确的揭示出事物发展的本质联系和趋势规律。科学规范的理念能够引导和规范大学生价值选择能力的具体培育过程,提高培育大学生价值选择能力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大学生进行价值选择能力的培育,我们应该遵循以下几个理念。

(一)平等理念

所谓平等,即是同等身份、同等地位、同等待遇。具体表现为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平等交流、平等表达、平等参与。在培育大学生价值选择能力的过程中,遵循平等的教育理念,具体是指培育过程中,培育者(教师)和被培育者(学生)都是价值选择的主体,都具有平等的价值选择的权利,在培育过程中二者是平等的关系,不存在主次之分、高低贵贱之别。每一个大学生都是有独立思想的个体,能够依据已有的知识对事物进行独立的思考、判断、选择。我们只有充分调动每一位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培育活动,自觉学习体验,才能够真正快速提高其价值选择能力。我们要秉承和强化平等的教育理念,努力为大学生创造出一种自由、和谐的平等氛围,激发出大学生的自发性和创造性。

为此,我们需要从两方面做出努力:第一,创造自由、和谐、开放的教育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可以采用诸如情景模拟、案例讨论、榜样诱导等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倡导师生平等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避免教育者高高在上,我说你听的“一言堂”现象。鼓励学生在自我判断和亲身参与中增强价值选择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二,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平等的教育理念。在教育的情境中,平等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精神、一种品质。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培养大学生自身平等的意识。允许大学生积极主动得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甚至是一种不理智或者是错误的想法。同时也要尊重同学,同学之间要平等沟通和交流,不试图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二)引导理念

“教育是投射着、蕴含着教育者的主观意趣的引导活动;这种主观意趣内含着教育者的价值选择和价值预设”。这句话告诉我们,教育是一种有方向和目标的活动,教育者肩负着对学生成长负责的重任,因此,在培育大学生价值选择能力的这一教育活动中,我们还要遵循适当引导的理念。所谓的适当引导就是指大学生价值选择过程中,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迷茫、困惑甚至是偏差,进行有计划的启发、引导,帮助他们厘清价值选择过程的利益关系,进行合理的价值选择。什么是美好?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有价值的人生?什么是值得追求的事物?我们有必要帮助学生拨开迷雾,我们也有责任告诉学生真善美与假丑恶的区别。只有这样的价值引导,他们才不会陷入是非不分、对错不辨的混乱境地。秉持适当引导这一理念,我们应该着力于以下两点:第一,注重引导大学生自主选择。目前很多大学生德育活动中经常会采用理论灌输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缺乏相应的吸引力,激不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鲜活生动的案例,积极创设有吸引力的价值冲突情景,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第二,要坚持身体力行。教育者获得大学生的尊重的首要因素不是靠权威,也不是靠强制,而是靠自己理论素养的积累。尤其在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关系复杂化,价值秩序不平衡发展的价值多元化的现代社会,教育者要想在学生群体中扩大影响力,增强吸引力,就必须要起到模范作用。面对复杂的价值冲突情景,能够坚持主流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才能够提高其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

(三)包容理念

大学生价值选择能力培育中的包容理念是指教育者在培育的过程中,要认真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个体性,理解学生的性格和行为差异,以包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在价值选择出现的任何问题。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说:“凡物莫不相异”,“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这其实是要告诉我们,无论是人类社会还是自然界,都没有两种东西是绝对相同的。因此,正视大学生成长的特殊性,以包容的理念来开展工作,对大学生价值选择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教育者在坚持包容理念时,应注意把握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包容理念的确立应该客观公正。由于家庭环境、学习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很多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所以面对同一情境中的价值冲突,不同学生会做出不一样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教育者应正视学生价值选择的差异性,坚持包容的理念,一视同仁,不因主观喜好而有所不同。二是包容理念的确立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所谓“以学生为本”是指教育者要充分尊重学生,把满足学生的情感诉求和追求学生全面发展置于教育工作的核心地位,对学生在价值选择中出现的偏差或错误行为,不冷嘲热讽,上纲上线,始终注重关爱和鼓励,采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在参与中提高其价值选择能力。

三、正确处理大学生价值选择能力培育中的矛盾关系

(一)一元价值导向和多元价值取向

价值导向在社会观念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它体现的是统治阶级根本利益和国家发展诉求的核心价值观,所以它必然只能是一元的。具有多种价值导向的社会,其发展方向将会不明朗,精神世界也会失序。一元价值导向维系着社会的团结和稳定,体现的是一个社会的整合和认同程度,它是针对整个社会的统治而言的。多元的价值取向,彰显了人们价值选择的空间,是社会开放的标志,是社会充满活力的象征。作为个体的单个社会成员,在多样的价值观中进行选择时,会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做出不一样的价值选择,我们应该允许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一元的价值导向和多元的价值取向是对立统一的,一元的价值导向为大学生在多元价值取向中做出正确选择提供了指导。价值观的多样化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逆反性和无序性,如果没有一元的核心价值观来引导的话,将会导致价值的紊乱。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多元价值取向的存在,在承认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对学生的特殊个性、多元的追求目标保持宽容的态度,让一元价值导向和多元价值取向良性互动。

(二)灌输式教育和选择性培养

在德育方法上主张灌输式,是基于主体序差的主导性反映的存在所做出的选择。教师和大学生都是德育活动的主体,教师是传授的主体,大学生是接受的主体。成熟的教师和正在发展中的大学生在素质、人格、知识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二者在享有的教育权益和教育资源也是不平等的。从人类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规律来看,大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对价值的理解,他们的思想、意识由自发走向自觉,都需要通过灌输向大学生提供满足他们精神需求的信息。“通过灌输的控制比通过环境的限制要牢固得多”,有目的的、正面的、积极的灌输对于大学生价值选择能力的培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在大学生价值选择能力培育的过程中,应该把握好灌输式方法的运用。灌输式教学不是只灌不输的“填鸭式”教学,而是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做好教育过程和教育目的的控制和主导,从而能够切实地帮助大学生进行价值整合,而不是变相地剥夺大学生进行价值选择的自由。

在德育方法上主张选择性,是基于客体资源的多样性的存在。高校的德育环境既包括教育场地、媒体等物质客体,又包括内容、观念等与主体利益相关的精神客体,这两种客体都承载着一定的信息。选择性为教师和大学生都提供了自由开放的思维活动空间,从教师方面而言,教师要根据不断变化着的条件和时机,对教育环境、内容、资料等选择做适时调整,保持教育张力,以满足大学生的发展需要。对于大学生来说,强化大学生的道德选择意识是培养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第一步。选择性的激活是打通他们价值选择能力发展之道的关键一环。在坚持一元价值导向的前提下,赋予大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利和选择自由,鼓励大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过滤式接收教育内容,包容这种带有自我意识的价值选择。

灌输式是选择性的前提,选择性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灌输。在大学生价值选择能力的培育中主张灌输式和选择性的有效结合,体现了主导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发展性和引领性的统一。

(三)内化与外化

内化与外化,是高校德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贯穿于高校德育活动的始终。在高校德育活动中,内化与外化具体体现为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把社会所要求的能力、价值、观念、意志等内化为个体自觉的动机和意识的过程。这是一个由外向内的发展过程,即所谓的内化。第二个过程,是指个体将这些内在品质、意识自觉地外化为行动,形成良好行为习惯,这是一个由内向外的发展过程,即我们所谓的外化。内化与外化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内化是外化的基础和条件,外化是内化的归宿和最终目的。大学生价值选择能力的培养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理解为能力的内化与外化过程。通过教育过程中的外部灌输,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多元价值观有所了解和认识,在内在价值力的感召下,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观点,经过认知认同和情感认同阶段后,再具体外化为自身行动,经过这一完整的过程,大学生的价值选择能力才得以很好的培养。培养大学生的价值选择能力,坚持内化与外化相结合。首先,教育者要借鉴大学生容易接受的价值单填写法、讨论法等价值澄清理论中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帮助他们掌握社会所要求的价值,为外化打牢基础。其次,教育者应该多提供给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能够切实体会到社会所倡导和认可的价值观念,可以促使他们反思、调整自己的价值选择,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观。价值观源于实践,而实践又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所以大学生只有踊跃地参加社会实践,在反复的实践中,检验自己做出的价值选择,调整价值目标和价值手段,最终实现自己的价值。

毋庸置疑,现代社会已经是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对大学生进行价值选择能力的培养是客观需要,只有具备了价值选择能力,大学生才能在面临困惑和冲突时,能理智、自觉地做出正确选择。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生活中培育大学生价值选择能力,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其自由全面发展,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许珍.论大学生价值选择能力的培养[J].法制与社会,2011(12).

[2]王晶.大学生价值选择能力的培育[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3(12).

[3]胡树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篇4

大学生作为DV爱好者的主要组成群体,用DV表达对生活的观察与体验以及个人的感受与思考,已成为不少大学生的学习追求。在本文中将针对DV创作的实践教学环节,探讨如何提高大学生DV创作能力的途径。

一、大学生DV作品中出现的问题

(一)故事情节俗套,没有吸引力。DV作品的精彩程度取决于故事是否具有吸引力,吸引力包括复杂的情节冲突、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大学生DV作品极容易仅是简单地表达故事的表面内容,而很难涉及到故事的本质,以至于故事表现得平淡无奇。

(二)创作视野较为狭窄。大学生的DV作品内容表现面窄,脱离不了爱情故事、宿舍生活等内容,但大多数的这种短片往往也都会故事雷同,无法引人注目。在创作中应拓宽视野,多接触生活,了解社会,培养宏观的社会关怀,提高创作的激情和敏感度。

(三)在艺术的表现技巧上有欠缺。DV作品的优劣,首先是内容,其次是表现手法,这归结于学生对影视语言的理解及应用。在理论、鉴赏教学环节,要加强对这些内容的理解,而在创作环节要学会对表现技巧举一反三的应用。

二、提高大学生DV创作能力的几点建议

(一)优化教学方法,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现代的教学内容,最后都必须通过科学适用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影视教学首先必须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作为多年从事影视类课程教授的老师,个人认为不能单纯枯燥地进行灌输,而应该通过大量实例的讲解、实际的观摩让学生理解。比如,对于镜头语言与蒙太奇,可以要求学生先预习,并用DV自行拍摄加以体会,然后教师讲评。

(二)加强DV创作中审美意识的培养

首先,要精心安排学生的作业内容,有意设置与其他艺术门类有关的题目,比如音乐。赏析当代艺术与创作中关于音乐的抽象性形成的理论及其影响,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音乐与DV创作关系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审美兴趣,从而掌握提高审美意识的学习方法。

其次,要加强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眼力。例如,结合课程对优秀作品、优秀的图书进行赏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学生的审美过程。这样,DV创作的形式就会多种多样,创作思维也不会枯竭。

(三)促进学生创新性与开拓性思维发展

由于每个大学生的生活、教育环境不同,反应在作品的创造性上也会有差别。所以,在DV的创作过程中,教师应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开拓性思维的发展。

首先在拍摄初期,老师应当和学生充分交流选题的意义,让他们能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寻找和挖掘适合他们创作的题材。

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影视艺术活动,如影视讲座、影视评论、影视鉴赏等,培养学生影视创作的兴趣。同时鼓励学生多参与到各种影视创作的比赛中,培养他们自觉的创作活动,并从参赛中获得创作的信心。

(四)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和目标,遵循学生的接受心理传授知识,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有可能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以学生为中心,并非一味地迁就学生,而是建立起师生和谐互动的教学环境。当前许多学校里,教师的教学科研任务重,很少会安排学生多做作业,即便是做了也不一定有时间一个一个地进行讲评,如果可以发动学生进行相互的作业评比,由老师做最后的把关,或许即可以节省老师时间,也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加强教师在学生创作过程中的专业性指导

作为学生影视创作实践的指导老师,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培养创作能力,提高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水平。另一方面,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最后,老师要在指导过程中和指导结束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观、人生观。因此,教师在对创作过程进行专业性指导时,要做到:

1.专心检查创作过程中的细节,如在前期准备阶段检查剧本的可拍性;在拍摄阶段检查学生拍摄的镜头画面是否符合影视的要求;在后期制作阶段检查学生剪辑手法运用的灵活度。只有对影视创作的每一个阶段进行及时地、专心地检查和反馈,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是在完成创作而不是仅仅为了完成作业。

2.从整体上严格把关作品的质量。学生在影视内容后期剪辑打包后,老教师应从整体上对作品进行把关,如有修改,应为学生提供可行性的建议。完成后,老师应要求学生对创作的过程进行梳理,吸取经验,为今后的影视创作打下基础。

三、总结

当今时代,影视创作已经不是单一化电影或者电视运行对象,电影和电视之间的联动,以及和网络传媒、动画传媒的结合,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影视的创作。因此,教师应不断拓展自身专业的学习范畴,提高自身的专业意识水平,保持职业敏感,尽可能多的涉猎相关的专业知识,既提高了教师专业理论素养,保持了与时俱进的专业水准,也提高了指导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5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间的配合和协调以实现共同目标,最终满足个人利益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强调人才要具备合作意识,他说:“他们敢于负责。懂得自己的工作与别人配合,能承担更多任务,能迅速适应变化的情况,以及敏感地与周围的人协同一致。”这是对人才应具备的良好合作能力的描述。大学生是未来人才的中坚力量,其是否具备良好的合作能力,关乎个体的发展和国家的未来。但是据调查,现在许多大学生个人能力很强,但合作意识薄弱、协调能力相对较差;部分大学生中也出现了过分强调了竞争,甚至你争我夺,忽视了合作,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一些大学生甚至为了评上各种先进、奖学金或入党展开不正当的竞争。大学生竞争意识明显提高的同时,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却愈显淡薄,合作能力缺失,这不得不引起广大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思考。

一、当代大学生合作能力缺失的表现形式

当代大学生合作能力普遍较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合作意识。

当代大学生出现两大类人,合作意识较差。一类是独生子女。他们大都是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特有的成长和教育环境,使得他们相对独立但又比较自傲,追求特立独行,我行我素,标榜自我,不愿意与人交流合作。另一类人是贫困生,大部分贫困生往往心理比较脆弱,比较自卑,并有不同程度的忧郁、焦虑和猜疑等心理障碍。这类学生性格内向、孤僻,在与人交往中往往有很多顾虑。不善于与人合作。

2 重竞争轻合作。

由于目前我国大学生大都是在“应试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面临一系列竞争,现今高校在对大学生的评价上也往往把成绩放在首位,如奖学金、“优干”和“三好生”的评定等都与成绩排名挂钩。而他们的竞争对手都是周围的同学,因此,部分大学生在对竞争的理解中只重视个人的努力和拼搏,而忽视合作的一面。合作能力不高。

3 人际关系紧张。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大学生只关注自身的发展,不关心他人、集体和社会。有的大学生独来独往,不会或不善于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交流合作,由于缺乏交流,造成在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上和谐性不足,久而久之容易形成宿舍矛盾或同学矛盾;有的大学生只顾个人埋头苦读,不仅在学习中缺乏必要的互助,而且寡于与他人交往,除了学习外,在其它能力方面表现较差,在需要与人交往合作的时候,往往显得手足无措;有的大学生集体观念淡薄,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脱离群体不合群;有的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过分追逐个人利益,凡事斤斤计较,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二、培养当代大学生合作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21世纪,社会竞争不断加剧,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不再仅仅局限于个人专业能力水平上,良好的合作能力也是一个优秀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作为不断深化的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大学生合作能力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1 培养大学生的合作能力是当前大学生合作能力现状的迫切要求。

当前,我国高校提倡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大学生合作能力仍然较差,表现在缺乏合作意识、重竞争轻合作、人际关系紧张等。虽然,从许多高校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多数大学生已经充分认识到合作能力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重要性,但是这仅仅只是认识到重要性而已,而在实践过程中没有真正地实施,存在知行分离现象。从学校、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反应来看,大学生的合作能力普遍较差,需要进一步提高。

2 培养大学生的合作能力是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需求。

现代各门学科不断细化而又互相渗透、交叉,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高度综合,每个科学技术的重要课题都必然牵涉到多个学科,而个人的力量和智慧是有限的,很难单独完成,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完成,如全球大气测量和分析有144个国家的科研人员参加,美国著名的“曼哈顿工程”就曾动员了15万名各类学科的科研人员,还有中国的“神3i"成功上天、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嫦娥一号卫星成功探月等重大工程无一不凝聚着数以万计的航天人的智慧和辛勤汗水。如果参与人员没有合作精神,这些浩大工程根本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可见,培养作为未来科技工作主力军的大学生的合作能力。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促进现代科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3 培养大学生的合作能力是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本质上要求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达到和谐统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具有和谐精神的人去实现。作为民族精神重要组成部分的和谐精神,包括合作精神、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等丰富内涵,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必须具有良好的合作能力。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合作能力是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三、加强当代大学生合作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大学生在校期间正是人一生中思维最活跃、各种观念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合作能力形成的最佳时期,因此,高等学校应当针对目前的实际情况,重视并寻找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加强大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1 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大学生有意识地加强自身合作能力的培养。

千里之行,始于观念,只有观念开悟了,合作意识增强了,才有合作的态度,才有合作的过程,才有合作能力的提高。高校应通过各种途径强化大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教育学生合作能力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如何体现等。首先,在课程设置体系中,加强或增补与合作能力相关的教育信息,如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公共关系学、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等诸多课程中,增补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和良好人际关系形成的规律等知识。其次,有计划地举办以合作能力为主题的讲座,开展专题教育活动,请企、事业领导讲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在企、事业中如何体现,列举大量合作成功的事例,使学生在意识到合作重要性的同时,也学会了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如何与他人合作。再次。在日常教育中,做到潜移默化。教育管理者可以借助班团会、黑板报、宣传栏等阵地,采用主题班会、系列报道、民主讨论和对阵辩论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如何加强自身合作能力的培养。

2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合作与独立、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独立与合作是相辅相成的,独立是当今人才必备的 基本素质之一,而在科技进步专业分工日趋细致的今天,个人所掌握的知识相形之下愈显有限,个人有限的知识只有和他人的知识相融合才能取得成功。竞争能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能激发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合作能使学生学会与别人交流、配合及友好相处,增强自己对团队的自豪感。竞争与合作,无处不有,无时不在,每个人都要在各种事态和情况下经历合作与竞争,竞争能够使人进步,但人更需要通过合作求得进步,从而奠定竞争的基础,然后再通过竞争求得更大的发展。因此,在日常教育中,高校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合作与独立、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在强调大学生需要独立时,合作也同等重要;分析合作与竞争两者之间的关系,树立“竞合”意识,在合作基础上竞争去实现“共赢”或“多赢”。

3 积极开展各种团队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合作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艺术。团队活动是大学生学习之外的重要活动形式,学生通过团队活动实现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因此,高校应通过多种途径有意识地举行各种各样的团队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如球类比赛、拔河赛和接力赛等需要团队精神的体育活动。辩论赛和文艺汇演及文明宿舍、先进班集体的评比活动,等等。还可以在学生中开展团队拓展训练活动,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活动促使学生团结合作、互帮互助、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分享胜利的快乐或失败的苦恼,感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认识分工合作的重要性。

总之,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合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树立培养大学生合作能力的理念,把对大学生合作能力的教育和培养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工作中去。切实把大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工作落到实处。高校教育者应在思想和行动上重视大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针对当代大学生合作能力较弱的现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引导大学生自觉地进行合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将来更好地适应日益合作化的社会以及自身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 G64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5?0037?02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目前,我国独立学院承担着全国30%以上的本科教学任务,在独立学院中开展创新教育并进行创新教育探索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同时,独立学院开展创新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一,独立学院办学体制、机制灵活,可以根据教育发展规律和社会的需要开展不同形式的创新教育。第二,部分独立学院与企业联办或者有战略合作关系,其人才培养模式和开设的专业、课程等更加贴近市场需求,为开展创新教育提供了独有的条件。

一、独立学院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

1. 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创新能力不足

在我国长期应试教育背景的影响下,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受到制约,学生的创新意识淡薄。以考试作为考核的手段,存在诸多弊端。以考试结果作为考核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导致教师以学生获得高分为教学目标,难以兼顾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学生以通过考试为终极目标,考试获得高分成为升学、评优的唯一依据。学校也不得不更多地关注学生成绩,以获得更高的社会的认可和知名度。

在考试内容上,注重对知识的再现,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不能通过多种形式,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应试教育忽视学生主体作用,唯书、唯分,形成应试教育的怪圈;忽视个体的差异性,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1],从而导致学生创新能力不足。

2. 课程设置、授课方式因袭传统

独立学院作为新兴的办学模式,历史较短,其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多继承了母体高校的传统。我国高等教育课程设置比较单一,授课方式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重传统的讲授而轻能力培养,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2]。独立学院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这一方面的问题,不能根据课程和学生的特点不同而因地制宜,创新教育形式单一。

3. 创新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我国的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以母体高校及其他高校的兼职教师和学院自身的专职教师相结合构成,其中专职教师多为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教学,缺乏专业领域实践经验。由于绝大多数独立学院为民办机制,学校性质、发展前景、薪酬待遇等与公办院校存在较大差距,独立学院的专任教师相比公办院校教师毕业院校、学历层次低,科研能力低、流动性大。同时,独立学院绝大部分以教学型为主,教学任务重、工作量大,教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科研、实践时间明显不足。

4. 实践、实训环节薄弱

我国高校对学生实践、实训环节重视不足,办学规模扩大之后,学生社会实践形式单一、实习基地紧张的问题日益突出。独立学院在近十年的发展中,实验基地和实训基地在母体高校和合作企业的支持下得到长足发展。当然,也不乏一些独立学院不能满足需求,只能与母体高校共享。但是,面对大规模的在校生人数和专业对学生实验、实践、实习、实训环节要求的不断提升,很多独立学院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培养独立学院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1. 高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推行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最重要的是树立创新的教育思想[3]。创新能力包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是一种精神境界,关键在于对创新氛围及过程的亲身经历和感受,直至升华;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不能脱离实际训练条件的支持[4]。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必须建立和完善着眼于开发人的潜能、培养人的个性、活跃人的思想的教育体制[5]。全社会、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独立学院要充分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健全创新教育的体制、机制,从思想和观念上树立创新意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2. 完善课程设置,使授课方式和考核形式多元化

课程设置要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在兼顾专业理论课程的同时,增加实践、实验课程的比重,使学生有充分的动脑、动手的机会,发散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在授课方式方面,课堂授课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的方法,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教师根据课程特点,选择不同的授课方式,采取开放、互动式教学,以素质和能力培养为中心,课上教师针对学生问题讲授、鼓励学生自由提问,重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在考核形式上,实行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将课堂发言、讨论、作业、论文、课程相关竞赛荣誉、实践水平、学生思维能力等纳入考核范围。

3. 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培养“双师型”教师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首先具有创新能力。教师的创新能力不仅表现在知识的创造上,还表现在知识的传播过程中,包括教学监控能力以及教学行为与策略等方面[6]。注重引进有在专业相关领域工作经验的人才,将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作为教师引进的重点。支持现有教师利用工作之余参加企业实训、校外培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有能力的教师进行创新能力教育的理论和案例研究。要求教师培养在专业教育中进行创新教育意识,并将其融入到授课当中。举办开展各类授课竞赛、公开课展示,对创新能力教育做得好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宣传。在考察考核、职称评定、评奖评优等工作中,将创新能力培养作为考核内容,提高教师参与创新能力教育的积极性。

4. 加强政产学研结合,全面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由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工程学院教务长赫尔曼·施耐德于1906年开创。鼓励独立学院同政府、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建立政产学研一体的培养模式。独立学院既要坚持把行业界的著名专家、研究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等聘请到学校担任兼职导师、指导教学,又要把学生输送到企业,在工作岗位中进行锻炼,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和实践的舞台。

5. 通过学科竞赛、校园活动等丰富形式开启创新之门

将竞争机制引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在校生参加全国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类竞赛活动,在竞赛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学术交流、讲座、科技类社团、课外实践等方式,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体验,营造良好的氛围。

6. 构建系统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

对于创新教育取得的成效,要形成良性的评价机制。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独立学院自身要根据实际,建立行之有效的创新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同时,引入社会第三方参与创新教育成果评价,将创新项目设立、学生创新能力等作为评价内容,使创新能力教育得到全社会及独立学院的充分重视,也使创新能力教育作为评价独立学院办学能力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 玲.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9):18-20.

[2] 赵智敏,朱跃钊,汪霄,等.启动培养创新型人才之匙[J].系统科学学报,2010(10):63-66.

[3] 曹洁,李岩.90年代以来日本大学创新教育的发展及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6):44-46.

篇7

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毕业生就业方式的转变,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在社会和市场的双重压力之下,相当多的大学生未能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来设计和规划自己的未来,他们急于找到一份工作,而对于所选择的工作单位是否适合自己的发展,所选择的工作是否符合自身的条件等问题考虑较少。因此,有时候大学毕业生不得不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或者形成频繁跳槽的择业模式。不可否认,这种先就业再择业的现象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但是做为高校和大学生自身也应致力于解决或者尽可能地减少这一现象的出现。因此,分析大学生职业决策能力,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可以帮助大学生增强主体意识,明确目标,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实现学以致用。

一、当今大学生职业生涯决策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自我探索

通过调查发现,46.4%的大学生认为符合自己兴趣的工作是最合适的工作,但同时64.5%的他们表示对自己特质并不了解,不明确自己的兴趣、能力,或者对兴趣、能力和个人特质具有大量模糊或冲突的经验。

(二)缺乏稳定的职业认同

大学生对职业前景普遍缺乏清晰的理解,只有27.5%的学生“清楚自己职业发展面临的优势与劣势”,40.4%的学生“了解自己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职业”,39.1% 的学生“清楚自己未来三到五年的发展计划”,37.3%的学生“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这些数据反映出,对职业认识清晰的学生稳定在30% - 40%之间,大部分学生对职业及其规划的了解和认识还很模糊,缺乏理性的认识。

(三)缺乏系统的职业考查

中国的学生在经过12年非常艰辛的学习过程后才进入大学,安于现状、准备休息的心态比较普遍。另外,这种考查会挑战个人的自信心和安全感,对不确定性的恐惧会阻碍他们积极地进行职业考查。调查发现,许多人在准备阶段对环境和生涯的考查基本处于随心所欲的状态,对职业相关信息来源于网络52.3%,讲座14.2%,课堂8.7%,还有15.8%的个人感觉和经验, 没有什么针对性,也缺乏有效的考查技能和相应的指导,而这正是生涯规划的重要基础。另外,40.5% 的学生在回答“当面临职业选择的困惑时,你通常会通过哪个渠道解决?”的问题时选择了“父母”。

二、学校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能力的方法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一要进行德育的实践创新。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实现道德的内化与践行,并发挥教师的育人功能;二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特征和个性追求,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对大学生加以适当的引导和教育,增强大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实现大学生在道德上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三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发展,定期做心理辅导,使学生形成健康稳定的心理。

(二)强化基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一是强化基础知识,现代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发展都呈现出学科高度分化又高度交叉综合的特点,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很难在研究领域内取得成果;二是理论与实践并重。学生应多读书、读好书,把读书与思考相结合,多参加社会实践培养智能素质。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素质

一是在思维方式的培养上,学生要克服思维的束缚,培养发散性思维与直觉思维,发掘好奇心与求知欲;。二是创造条件鼓励学生的创造活动。一方面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机会建立坚实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在物质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以解决创造过程中出现的客观条件困难;三是创造活动不仅是指学生的科学创造活动,也指现在正开始得到重视的学生创业活动。学校应该在制度上放宽,精神上鼓励,物质上扶持,使校园创业能够真正开展起来。

(四)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就必须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及能力,实施因材施教,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加以培养和训练。要以个别差异为依据,在设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时都要考虑学生年龄差异、性别差异、个性差异等,使学校成为促进每个学生更能发挥其特点、优势的场所,使学生差异更加多样化,实现全面发展和个人特性发展的良好结合。

(五)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给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发展个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确定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这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造能力。这就要求在时间上,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条件和权利,以获得宽松的学习环境;在空间上,应积极发挥学生社团活动、校园科技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等载体的功能,为学生提供发挥特长、展示个性和创造力的舞台,使其在开放的环境下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从而在进行职业决策时,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增大职业决策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张彩霞.论大学生职业决策能力培养的干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8).

篇8

去年4月24日,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给清华大学的同学们和全国青年学生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要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二是要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三是要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高等教育应该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重点加强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和培养出一支庞大的适合时代需要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一、创新

《现代汉语词典》对创新的解释是指“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创新就是在现有的社会发展基础上、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针对现实中存在的制约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旧观念、旧体制、旧技术,创造性地提出新的改进、革新方案、新的发现、发明,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扩大人类对自然的认知能力,提高社会生产的效率,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人们对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在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同志总结了20世纪世界各国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深刻地阐明了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不同民族和国家发展水平有高有低,发展速度有快有慢,发展阶段有先有后,究其原因,民族和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小是一个主要因素,归根到底体现在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的差距上。自主创新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和生死存亡。

二、影响创新的因素

影响创新的因素有很多,从社会、环境、教育、个人对创新都有着不同的影响,这里仅从个人的创新素质角度来看看影响创新的因素。

1.创新精神。创新精神主要包括创新责任感、使命感、事业心、执着的爱、顽强的意志、毅力。由于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仅是记住了数学的各种定理与公式,而不能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发现新问题,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是学习老师讲的知识,只是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知识,只是以考试成绩来论成败。长此以往,不要说创新精神,就连好奇心和学习兴趣都不复存在了。创新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是应在教学中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理、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容易在学习中产生新的联想,或进行知识的移植,做出新的比较,综合出新的成果。这是唤起创新意识的起点和基础,是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闸门。

2.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在前人发现或发明、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个人或群体通过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创造性地提出新的发现、新的发明和新的改进革新方案的能力。是人类大脑思维功能和社会实践能力的综合体现。创新能力主要是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三种能力组成。首先通过敏锐的观察力发现新问题,然后借助严谨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案,最后在社会实践中得以实现和发展。学校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小学、中学以知识传授为主,培养学生认知社会、自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大学生已掌握较丰富的知识并拥有较宽阔的视野,因此,高等院校的教育不应停留在知识传授上,而应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创造能力为主,在注重培养创新能力的同时,加强创新素质的培养,为国家发展提供和培养出适合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三、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思考

时代呼唤着大批创新型人才的涌现,近年来国家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形成尊重创新、尊重创新人才的社会氛围。但是,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学生、家长都围绕着学生的分数转,素质教育、创新教育难以落到实处。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重点应该加强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因此,高校必须树立现代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坚持改革开放,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手段,激发大学生潜能,通过实践锻炼大学生的能力,营造适合创新人才发展的氛围,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社会发展服务。

1.更新教育理念,实施创新教育。高校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应该站在迎接新的挑战、开创崭新未来的高度,牢固树立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开放教育和个性教育的新型教育观念,改革、摒弃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实现由以传授知识、课堂教学为主的教育方式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创造为主的教育方式的转变;应该顺应时展的需求,以加强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注重以人为本,营造推崇创新、勇于创新、追求创新的校园环境,将创新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落实到每个环节。从而使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动机,树立服务社会、勇于挑战、面向未来的远大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能和聪明才智,达到实现创新的目的。可以说,目前我国高等教学的主要形式仍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于大学生心理发展和思维能力已达到一定水平,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已具备自主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并初步具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我们的教学方式仍是填鸭式的“满堂灌”,势必压抑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必须从深化高等学校改革入手。①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在加强、巩固基础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就业及社会需求的知识教学环节,使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社会需求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基础课程教育,应注重拓宽知识面,夯实基础理论知识,注重将最新的科技成果融入到基础课程教学之中去。教师选定教材时要避免选购知识老化的旧教材,应紧跟时展的步伐,选取富有时代精神、切实能使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性教材。同时,还要多方面的、多途径的收取相关的专业知识充实到课堂教学中来弥补教材的不足,使学生获得众多有利信息。这样,可以通过教材脉络的设置来激发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工科课程中应该用较多时间让学生学习、应用工程应用软件,例如在计算机编程、工程软件和各种工程设计课程中,让学生学习、应用AutoCAD、ProE、MatLAB等工具软件。这些工具软件的强大功能已经成为各大公司的工程师设计、创新的助手和常用工具,这样做可以让学生一出校门就与大公司的工作平台直接接轨。②实施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增强学生的动手机会,增强综合设计的训练,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专业课程教学,应该采取讨论式、启发式、问题式和研究式的教育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提问,通过启发、引导和师生、同学间的互动,提高大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创新素质,提高创新能力。要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创新,就必须要加强设计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不只是理论上多讲,更要让学生在设计实践中养成设计创新能力。③加强社会实践环节的教学,高校在注重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应该把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几个实习、实践环节落到实处。可以使大学生接触社会、接触生产,进一步了解民情、国情,了解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了解工程实际中所面临的问题和难点,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还可以学以致用,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工程实际相联系,引导大学生关注和解决实际问题,在社会实践中磨砺他们的创新能力,体现创新价值。通过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使每一位学生可以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全面地、系统地发现、研究和解决生产实践中的有关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掌握和应用大学所学的本专业有关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

2.改革考核方式,注重能力培养。实施课程特别是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的改革,打破应试教育体制,给教师更多的自,结合课程、课程群及专业的特点进行考核。允许教师根据专业培养、课程特点、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采取如口试、产品设计、专题论文、综合报告等多种不同的考核方式,取代传统的闭卷考试,对学生进行素质、能力的综合测试。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去解决问题,促进学生主动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3.创造条件,营造创新氛围。高校要着力构建一种适合大学生成才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术氛围,营造适合创新人才发展的空间。要关心爱护学生,帮助他们克服保守意识,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勇于质疑的学习习惯;要组织学生上好每一堂课,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心理自由,懂得交流与沟通,不断提高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如专业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写出提纲,通过分组,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编写讲稿、上台讲座;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和各种社团活动的作用,针对学生年轻好学的特点,引导学生求新、求异,发展每个学生的特长;要活跃学生学术气氛,加强师生、学生间的学术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扩大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求知欲,拓展学术视野。总之,就是要让学生在学校整体学术环境的熏陶下,增长见识,锻炼才干,培养创新素质,提升创新能力,使每一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鼓励大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大赛活动,并在学校内对口筹办大学生创新大赛预赛,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优胜者可以代表学校参加省市及国家的大学生创新大赛,学校可以给予不同级别的优胜者学分奖励。

学校可以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配合开放式实验室,从人、财、物各方面鼓励大学生积极进实验室,开展科研创新活动,与大学生创新大赛活动相配合,对高年级大学生以参赛选手为主要资助对象,对低年级大学生则以参与创新活动为主要资助对象。

高等学校应把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通过创新性的教学,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发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伟,丁善婷.完善实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工科学生创新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1,(29):111-113.

[2]齐红元,朱衡君.工科专业毕业实习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7,(03):121-123.

[3]黄春英,彭光良,王晓军.工科专业毕业实习与就业结合的模式与途径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10):105-107.

篇9

作者简介:方绪华(1964-),男,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工程监控及精密工程测量研究,(E-mail)。

摘要:测量学实践教学是土木工程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操作性。实践能力包含着实践动机、一般实践能力、专项实践能力和情境实践能力四个基本要素。文章在分析测量学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专项实践能力和情境实践能力训练,完善测量学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具体对策,以提高大学生专业实践的分析能力、策划能力和执行能力。

关键词:测量学;实践教学;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4)01-0116-03

中国高等教育目前存在着重认知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导致大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缺乏岗位竞争力,提高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已成为高等教育当务之急。随着现代测绘技术在各项工程和研究领域的广泛应用,测量实践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测量学实践教学是土木工程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操作性。通过解决测量实践问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其良好的工程思维能力。

一、测量学实践教学的性质与现状

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包括理论、实验和实习等教学环节。测量学是解决学生在工程建设中需掌握的测量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从事工程勘测、设计、施工、管理奠定基础的一门课程。在中国高等学校的教学中,理论教学作为主导型教学模式一直占据着核心地位,虽然测量学课程具有鲜明的实践特点,但它还是游离于学校的主导教学模式之外。单纯进行测量学实践技能训练教学改革,学校支持力度不大,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教师信心不足。在全面素质教育的今天,大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大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融入测量学实践教学,让测量学实践教学担当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角色,更有利于测量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二、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策

实践能力是保证个体顺利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需具备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实践能力包含着四个基本构成要素:实践动机、一般实践能力因素、专项实践能力因素和情境实践能力因素。实践能力构成要素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相应的对策:第一,激发学生的实践动机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第二,关注学生生理和心理素质综合协调发展是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基础性条件;第三,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实施具有针对性的专门训练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第四,在真实的情境中提出解决真实问题的要求和条件,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 三、加强和完善测量学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一)激发学生参与测量学实践技能训练和生产实践的动机

现代测绘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无处不显示着3S技术及4D产品的身影;特别在土木工程领域,借助于各种现代测量工具对大型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测量与监测是土木工程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现代测绘技术应用案例引入课堂,可大大提高低年级学生对测量学的学习兴趣。

测量实践教学沉积了大量优秀测量实践成果,将往届优秀的测量实践成果展示给新一届的学生,以激发学生对优秀测量实践成果的追求;借助于学生社团中的测量协会,每年举办测绘技能竞赛,奖励竞赛优胜者同样也是为了激发新一届学生的学习动机。

对于一些没有形成测量实践兴趣和成就动机的学生,建立测量实践能力的评价体系,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专项测绘技能考核,通过实践压力,让学生熟悉和掌握测绘技能,从而进一步培养测量实践兴趣和成就动机。

(二)关注学生生理和心理素质综合协调发展

在测量实习前,指导教师要进行实习动员、实习任务布置,要求实习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测量实习任务,督促学生尽快融入实习情境,制定实习计划,扮演好实习角色。测量实践活动是为学生提供一种环境刺激,激发他们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兴趣,从而促进他们对情境感知能力的顺利发展。

测量学实践教学活动是在野外并且通过肢体运动来完成的,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完成测量实践活动的体能基础。因此,要让每个学生充分认识身体素质对于将来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测量实践活动建立在测量知识的掌握基础上,但需要应用到许多相关知识,各学科知识有其基本结构、逻辑组织和发展规律,在实习过程中,新知识的获取促使其不断重构和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知识的构建能力。

测量学实践项目必须通过测量小组共同配合才能完成,团体协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是保证测量任务顺利完成的基础。要在测量实践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直诚信、互助互利的道德取向,抓住身边的每一个教育机会激励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为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平台。

(三)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实施具有针对性的专门训练

测量学实践活动最终教学成果是学生完成数字地形图的测绘、施工放样和变形监测。测量成果质量涉及到外业的测量方法、仪器操作技能,内业的测量计算、资料整理,以及团队的分工与合作。测量学实践活动从教到学的过程,并不会受到学生重视,但在测量学实践活动初期,学生会碰到许多自身无法解决的实践问题,适时地进行辅导和引导,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专项实践教学

在测量教学实习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有:常规测量仪器不熟练,现代测量仪器不熟悉,外业测量成果常超限差,内业计算及电子成图无从下手。水准仪、经纬仪的操作技巧及提高观测精度的方法,全站仪、GPS-RTK的参数设置和数据传输方法,水准测量、导线测量、GPS测量的规范操作和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是困扰历届学生的难题。虽然在测量实习前集中安排讲解了实习目的、实习任务和实习方法,学生根据实习任务书展开实习工作,但问题层出不穷,教师在实习现场适时地集中讲解效果明显。

2.增强学生专项实践的构建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长期的测量教学实践发现:同样的教师,同样的学时,同样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其教学效果相差甚远,但如果对低层次学生进行专项实践训练,提高他们的知识构建能力,情况就完全相反。专项实践教学重点在于揭示专项实践中各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推演专项实践形成、演进和发展的内在思路,展示专项实践与其所对应问题解决的匹配关系等,其目的是切实帮助学生理解专项实践的意义,以便他们将其合理纳入并排列于自身认知结构网络之中,增强专项实践的构建能力。各种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操作都存在着各自的规律和内在关联,教师在测量实践教学中把它们串联在一起,学生就能有效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建立专项实践与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的对应关系,提高学生对专项实践的运用效果。

相同的测量工作可以用不同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来完成,这完全取决于现场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全站仪可以胜任绝大多数测量工作,但高程测量精度不如水准仪,点位测量速度不如GPS,各种测量方法都存在着自身的优劣。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测量实践中充分利用现有的仪器条件和环境条件,组合最佳的方法完成测量任务。

(四)在真实的情境中提出解决真实问题的要求和条件

测量学实践教学任务:一是课堂描述测量任务,引导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二是布置测量任务,在校园实验基地内按设定好的程序让学生去完成任务;三是测量实习周给学生下达测量实习任务书,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完成规定的任务,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

将测量实践真题真做不符合现实要求,首先测量生产项目不可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安排,其次也不可能每次测量实习都能接到实际测量项目,第三接到测量项目也无法安排全体学生参与,因此,虚拟测量项目的校园测量实践基地成为测量学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重要平台。3 000多亩校园测量实践基地建设主要内容有:四等水准测量控制网建设,GPS首级校园控制网建设,全站仪导线加密网建设和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到目前为止,校园测量实践基地已基本建成。

四、测量学实践教学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测量实习目标是通过测量实习任务的完成,让学生掌握测量技能,同时提高实践能力。测量实习内容是在规定的两个实习周内,安排饱满的实习任务,确定测量技能考核和日常考核项目,给学生施加适当的压力,促使学生完成实习任务,掌握测量技能以通过技能考核。

(一)提高大学生专业实践的分析能力

测量学是一门注重测量实践技能训练的课程,测量实验是让学生将课堂虚拟变为场景虚拟,通过测量实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测量原理、测量仪器构成和测量仪器使用方法。测量实习是训练和提高学生测量能力的重要环节,实习成效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当学生拿到测量实习任务,面对着校园测量实习基地时,大多数学生无从下手,两周的测量实习进度和测量实习成果影响着他们测量实习成绩和其它课程的学习时间安排。因此测量实习开始时必须了解测区状况、人员组合、仪器性能及进度与质量控制,做到任务清晰,方案可行。

(二)培养大学生专业实践策划能力

测量实习的具体任务是用两天时间完成6 km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及计算,用2天时间完成控制点选点、GPS-RTK图根点测量、全站仪导线测量及计算,用4天时间完成200 m×200 m区域的数字化地形图测绘,用1天时间进行施工测设和路线测量,用1天时间进行外业测量知识笔试和测量仪器操作考核,用1天时间完成测量实习报告及内业整理。时间紧、任务重、外业影响因素多,迫使测量实习小组在实习过程中要不断完善计划,统一认识,集体行动。

(三)提高大学生专业实践执行能力

测量实践技能的考核结果直接涉及到学生的测量实验及实习成绩,技能操作考核过程表现出来的各种紧张、忧虑和不安都是为了取得好成绩,只有这样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得到锻炼,学生对于自身测量能力的评估结果才能得以检验。

测量实践活动是在野外完成,除了需要专业知识和身体素质外,更需要良好的意志品质。严格的外业考核是塑造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优良品格的良机。

五、结 语

测量学作为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若仅完成正常的教学工作,不会得到学生的重视,更谈不上训练学生实践能力。把测量学实践提升到对大学生实践能力训练的高度来完成教学,不仅能培养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而且能增强学生学好测量学课程的兴趣和动力。

参考文献:

[1] 刘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论纲[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2007.

[2]刘磊,傅维利.实践能力:含义、结构及培养对策[J].教育科学,2005,21(2):1-5.

[3]傅维利,刘磊.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与高等学校教学模式的选择和重建[J].教育科学,2008,24(3):33-36.

[4]伊廷华,王昆,李宏男.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4):17-19.

Improving undergraduates’ professional practical abilities

FANG Xuhua

篇10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8-0115-01

一、引言

学生的语言能力变化动态可反映学习者学习和课堂模式运用的成败,研究如何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为主线,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是许多二语习得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学习者成为语言教学和研究的主体,国内外涌现出一大批研究学习策略、学习成就的学者。有学者发现学习者外语学习动机呈现融合性及性别内与性别间存在显著个体差异[1];有学者提议外语教学重视图示形象思维因素[2][3]。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策略及英语教学质量等方面变化情况、发展趋势等的掌握情况将深刻影响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的更新或调整。但是,传统教学观念和应试教育模式已经融入了大多中国学习者身上,外语课堂难走出“为分数、为考试”的误区,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主体地位难以真正确立[4][5]。为营造“学生主体参与英语学习”语言学习氛围,本研究小组并展开了“交际法指导下的学生参与模式”的课题研究。本研究试图了解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学生外语能力的动态,为进一步深化该类研究、提出更合理、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提高学习效率探索提供新的研究维度。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158名本科生为对象,其中男122名、女36名。

(二)研究工具

以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问卷包括:一是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二是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其中说的能力项6项、听的能力6项、阅的能力8项、写的能力4项。全采用5级量表形式,即“0=完全不符、1=差、2=中、3=良、4=优”。在研究的首尾各施测一次,再分别进行问卷统计分析。

三、英语语言能力动态

(一)说

从首尾的说英语能力调查统计结果(表1)表明研究对象普遍感觉说的能力提高很少(均值变化很小),还出现尾测均值小于首测,这说明不少学习者认为说的能力有些方面还有下降,且其总体平均值几乎没变化(2.16,2.33)总体水平也相当低,同时也表明学习者自小动口效能感普遍很低。

(二)听

听力调查结果(表2)显示学习者在语言学习阶段首尾的听力能力有显著提高(总均值.82,2.32),由首先几乎听不懂到能听懂一半以上,并且调查到的每项能力均有提高。该结果说明学习者对近两年的英语听力能力的提高是持肯定态度的。

(三)读

阅读能力调查结果(表3)显示学习者在语言学习阶段首尾的能力有较大提高(总均值1.32,2.24),且调查到的每项能力均值均有提高。

(四)写

写作能力调查结果(表4)显示学习者在语言学习阶段首尾的能力有较大提高(总均值1.05,2.24),且调查到的每项能力均值均有提高。

四、结语

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在两年的英语学习中体会到了成功,特别是听力、阅读、写作能力都有较大的提高,其中听力能力提高最大;但口语能力入学时能力与两年后的能力却没有明显提高。故,在英语教学实践中要积极探索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交际能力的策略和方法,进而提高学习学习者的语言综合效率,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 芮晓松,高一虹.二语“投资”概念述评[J].现代外语,2008(2):90-l10.

[2] Garrett Nagle,Kris Spencer.地理学专业英语基础(图示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篇11

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是一个需要大量创造性人才的世纪,创新是这一时代的主题。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结构,更取决于人才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在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等教育改革实践中,在注重大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同时,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造就一大批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创新型高级专业人才,无疑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客观地说,这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注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值得引起重视并应寻求可行的解决对策。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

笔者在本文中界定的创新能力是指在学习前人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提出创见的能力。大学生在现有知识储备和智力水平下,对未知东西的探索、掌握并加以完善,都是可以看得到的一种创新活动。可见,创新并不神秘,每个大学生都有创新潜能。因此,高校必须确立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目标,从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育转变为着重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就目前来说,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来自个人和学校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都应引起我们关注。

(一)个人因素

目前,我国大学生特别是一般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创新能力还是偏低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具有创新意识,但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进行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普遍具有创新动机,对创新也有一定的认识,也希望在学习中产生新思想和新理论,积极寻求新的学习方法,但由于学校创造性学习的条件局限及学生自身不去创设和充分利用学校的条件,往往不能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又不去向知识和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同学请教,不重视相关学科的知识迁移等。这些都限制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2、思维敏捷,但缺乏创新性思维能力。大学生随着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想象力逐渐丰富起来,思维能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由于他们知识面窄,学科之间缺乏合理的整合,他们的思维方式往往是单一的,思考问题缺乏灵活性和全面性。有些大学生也想创新,但不知道如何去创新,他们的联想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还需要加强培养和锻炼。

3、有创新的热情,但独特的创新目标不明确。大学生通过学习和教师的引导,有了一定的创新热情,但由于缺乏广泛的沟通和对社会的全面了解,导致他们的创新目标不够明确。

(二)学校因素

1、教育内容陈旧与教学方法单一,忽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当前高校教学仍以知识的学习为主要内容,缺乏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仍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形式单一,方法呆板,缺少新意。在这种教学状态下,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从而影响了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

2、专业范围狭窄,影响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高校专业设置,对培养专门人才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专业知识面的狭窄也制约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由于大学生的活动大多是在本专业的范围内展开,没有时间和条件学习相邻学科和边缘学科的知识,从而限制了大学生的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发挥。

3、教学目标上重视认知教育,忽视情感教育,制约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当前的高等教育普遍重视大学生的认知教育,而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则很不够,忽视了大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

二、解决对策

1、注重大学生创新观念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观念的创新,就是要求大学生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进行主体独创性、深刻性、全面性、灵活性、敏锐性、开放性和活跃性等优良品质的培养,克服大学生观念的陈旧性、保守性、狭隘性、肤浅性、封闭性和片面性,从而使大学生能够眼界开阔地看待新生事物,机敏地抓住新事物,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意识,常表现为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大胆幻想,敢于联想和想象。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虽然创新是人类的基本特性,但积极主动的创新意识的形成却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要靠后天的培养。不可否认,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仅仅把学生当作学习的客体,大学教育仍习惯用划一的内容和单一的方法来培养人才,大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相应地就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个问题应该引起高校的重视。

2、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式。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要转变教育观念中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牢固树立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开放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科学发展的新型教育观念。引导大学生学会学习是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大学教育应重视奠定大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须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高校必须引导大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尤其是适应他们自身特点的自学方法及获取知识的能力。要引导大学生学会用已知的知识去获取未知的知识,逐步学会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并养成创新的习惯。这是至关重要的。

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把过去以知识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启发大学生对知识的主动追求。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大学生的独立思考热情,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大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而使大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要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使其思维活跃,并积极动脑筋解决各种问题。

3、改革考试方法,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改革考试方法与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高校的考试可以实行知识和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测试大学生理解、掌握、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可以采取书面答卷与科研论文、产品设计、社会调查报告等相结合的方式,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和素质,以促进大学生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来源于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素质,仅仅掌握单一的专业知识是很难有效提高创新能力的。因此,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非常重要。高校必须优化课程结构,要按照“少而精”的原则设置必修课,确保大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要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允许学生跨校、跨系、跨专业、跨学科选修课程,发展大学生的特殊兴趣,提高他们创新的积极性,最终实现他们知识结构的优化。此外,高校还要强化对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建立大学生创新教育实验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场所,进一步培养、锻炼、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4、营造创新能力培养的良好教育环境。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大学阶段,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具有相当的自觉性,高校的教育者在考虑培养目标时,不能把大学生单纯地视为教育对象,而应把大学生当作发展主体,充分尊重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高校还要针对大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针对他们各自的特点,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着力构建一种适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术氛围。要开展各种社团活动,提高大学生的认同感、归属感,让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长见识,增才干,培养创新精神。

篇12

前几年国内外出现了一系列影响比较大的学术案件,比如韩国的黄禹锡一案。黄禹锡(1952年12月15日-),韩国著名生物科学家,出生于忠清南道扶余郡,曾任首尔大学兽医学院首席教授,他在干细胞方面的研究成果,一度令他成为韩国的民族英雄,被视为韩民族摘下诺贝尔奖的希望。2005年12月,他被揭发伪造多项研究成果,韩国举国哗然。黄禹锡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干细胞研究成果事后也被证明纯属子虚乌有。2009年10月26日,韩国法院裁定,黄禹锡侵吞政府研究经费、非法买卖卵子罪成立,被判2年徒刑,缓刑3年。当然,国内也有影响比较恶劣的案件,如上海大学的朱学勤(1952年-),中国当代学者,上海人,1970年下河南兰考插队,1972年进厂做工,1985年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1992年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1991年至今任教于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大陆著名的自由主义者,2010年07月被指论文涉嫌抄袭,2011年1月12日复旦公布学者论文涉嫌抄袭调查结论:“有缺点,但不是剽窃。”

此等事件,不胜枚举,给科学界造成极其恶劣影响的同时,也给广大青年学子的心灵造成了伤害,有时也错误地引导了当代大学生。但是残酷的现实却摆在他们面前,某些教授为了项目基金争得头破血流,好不容易拿到了项目,却拿着国家人民的钱中饱私囊,最后仅仅通过一些造假甚至剽窃来通过验收。就像网络上流行的那些话,单纯的学生步入社会才懂得社会的错综复杂,跌了几次跟头才能被磨得圆滑,才能真正融入社会!当这些学子了解到这些事实之后会有同样的反应:既然教授老师都能这样做,我为什么不能?

也许偶然的事件只会让他们怀疑,但是时常的学术不端问题便不能不让他们产生松动心理――天下竟然真的有免费的晚餐!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是国家首批特级教师霍懋征的座右铭。尽管这句话并不是十分正确,但它至少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教育的重要性,教师的重要性。

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意思是老师是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也许我们大多数的人都忽略了老师的第一个作用。一般来说,老师当然是讲授知识、解答疑惑的,但是老师的第一个任务应该是传授道理。

笔者通过亲身经历,总结了大学生缺乏主见,缺乏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表现:老师布置的作业如果非常简单,学生也许会自己解决,稍有难度,便懒得思考琢磨,然后就只有一个方法,在下次上课之前,拿来别人的作业本直接抄上,全然不顾人家的对与错,也许人家的也是抄的别人的。有时甚至出现一种现象:老师发现全班几十名同学的作业都是一个版本,包括错误都完全相同!

大学生不仅是在学业上缺乏独立性,在生活上许多方面或多或少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许多大学生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突然住进了宿舍,这些问题都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再加上和宿舍同学住在一起,怎样搞好和舍友及同学们的关系也是不小的挑战。

其次,现在校园里充斥着攀比的现象,从衣食住行,到个人关系网甚至男、女朋友数量的攀比。有些同学出身并不是很好,但为了结交朋友,融入别人的圈子,而不得不做一些自己都感到不舒服的事情。为了买上名牌衣服、手表、包包,他们省吃俭用甚至损害了健康,到最后得不偿失。为了聚会的时候和朋友打成一片,他们频频举杯,以为如此便可交到知心朋友,殊不知这样只会降低他们在别人眼中的分量。诸如此类,数不胜数。为了解决上面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篇13

国外教育界认为,要从根源上提高普通本科院校办学质量,最为重要的途径就是着力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只有让学生在校时就获得一定的科研经验,才能将学生造就成富于探索精神并渴望解决问题、具有代表其清晰思维和熟练掌握语言的交流技能、具有丰富的多样化经验的人才。为此,国外一些高校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推广本科生研究机会方案(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简称UROP ),并获得了较好的成效。

本科生研究机会方案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负责本科教学的院长麦克维加于1969年首次提出的。它被认为是美国最早的,也是最为成功的促进本科生科研的学习计划之一。作为最早制定“大学生科研机会规划”的研究型大学,MIT的UROP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给学生提供广泛的、开放的机会,让学生作为教师的初级同事参与挑战性的研究工作,并向参与的学生提供学分或工资。二是允许学生在每一门能获得的学科中进行研究,包括艺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而不仅仅限制在自然科学和工程学领域。三是在研究项目的质量被评估后,教师和学生还能得到各种各样的奖励。[2]

从国外实施UROP的成功经验来看,UROP对普通高校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有以下积极意义:一是UROP是大学生获取直接知识的渠道。UROP证明,把科研引入大学教学过程,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富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科研是磨砺大学生思维的工具。[3]二是UROP有利于扩大学生知识面,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其参加工作的能力。三是UROP能满足大学生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增加他们敢于攻坚、勇于突破的信心。四是通过UROP,学生可以了解和熟悉自己的专业,确立专业思想,并培养学生的现代思维方式。

二、当前普通本科院校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长期以来,大学本科阶段教育一直徘徊在通才与专才的探讨之间,而对本科阶段是否对学生进行科研能力培养、培养到什么程度等问题关注不够,加之近年来毕业生就业难度的增大,在一定程度上为普通高校开展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设置了障碍。具体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思想上仍然认识不足

出于种种原因,普通本科院校对培养本科大学生科研能力工作的认识上一直是不足的。一方面,高校一直将科研能力培养的重点放在硕士及以上层次学生身上,对本科阶段的培养一直重视不够;另一方面,由于就业压力加大,青年学生在进校后,就直接为就业而读书。事实上,社会许多岗位都需要具备一定研究、创造和发明能力的人才,只有所进人才有所创造、有所发明,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工作机制不完善

有没有完善的工作机制是学生科研工作能否真正落到实处的关键。在很多普通本科院校,基本上没有相应机制,学生科研工作的随意性非常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普通本科院校教育教学工作重点是教学大纲,往往重视的是对课程本身的学习,实习实验也只是在课程内容的框架内进行。虽然有的普通本科院校也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列入了学生培养目标,但并无循序渐进的培养计划。也正因为这样,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科研项目覆盖范围欠广,形式较单一,难以实现跨学科、综合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要求,且学生科研的规模与庞大的本科生人数不相称,参与科研的学生比例仍然较小。

二是学生科研无具体的评定和奖励制度。总体上讲,普通本科院校基本上都没有与学生科研相配套的评定和奖励制度,学生做不做科研、做到什么程度、做的结果怎样与学生在校期间应达到的培养目标无关。所以,学生在参加科研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得不到应有重视,无人督促,也无奖励与处罚措施,出现没有激情、没有动力的状况。

三是普通本科院校评教机制不利于教师参与到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现在普通本科院校教师的能力、职称和地位已经实质上取决于教师本人的科研成果。尤其是教师职称评定过程中,基本上是对教师个人科研成果的评定,并不考虑教师对学生科研的贡献。

四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经费不足一直是普通高校学生科研开展的瓶颈。在很多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科研经费少得可怜,一个项目仅能资助200―400元,学生科研经费年总投入不足5万元。而在MIT,仅1998 年,教师就从自己的研究资金中拿出500 万美元作为参加UROP的学生的工资。[4]经费不足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还在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上,如果不更新办学理念,这一局面是很难改观的。

3.重就业、轻培养的指导思想贻害了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高级人才的科研素养与能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他们的科研能力不仅是解决自身就业的关键,更是完成所担负的社会责任的关键。而当前,一些普通本科院校在毕业生就业难的压力下,人为地分割了科研能力与就业的紧密关系,采取了以现实就业为中心的培养模式,有的甚至没有完成教学大纲的规定内容,更无从考虑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三、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前卡内基教育促进会主席Ernest Boyer博士在《学术的反思》一文中指出:“教学是教育和塑造未来的学者,优秀教师能营造一个氛围,激励主动而非被动式的学习,鼓励学生成为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考者,在大学学习结束后,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5]结合二十一世纪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已经成为当前普通本科院校办学的重要突破口。

1.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高度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学生自身素质提高的要求,也是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个问题的最好回答。所以,学校、社会和学生本人应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普通本科院校要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重要途径就是建立以学生科研能力为主导的培养模式。这一模式既适应了“通才”的需要,学生通过参与科研活动可以掌握多学科的知识;也达到“专才”的要求,学生如要解决科研中所遇到的问题,必然要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2.切实构建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长效工作机制

清华大学推出的“学生研究训练”(Students Research Training,简称SRT)就是一个类似于UROP的本科教育改革措施。该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本科生及早接受科研训练,及早了解工业界,了解社会实际,锻炼实际才干。SRT计划实施后,引起清华大学师生的广泛关注,提高了清华大学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是构建贯穿本科四年教育的培养方案。结合本科教学四个学年,制定和实施分阶段培养计划,给本科生提供更多的科研训练机会,根据本科学生的特点及研究型人才培养的规律,可设计出科研兴趣培养、科研实践、科研能力养成和科研能力提高等四个对应模块,安排相应的科研内容,有计划、有内容、有目标,循序渐进地开展培养工作。

二是建立严格的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考核制度,并配套相应的激励机制。全面推行科研学分制度,明确学生参加科研培养的目标及应达到的程度,可参照学分制管理模式,设计学生科研学分,对参加大学生科技比赛、实用专利、学术论文进行评分,并计入学生毕业和授位条件中。应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科研成果的评定标准和实施细则均应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积极性。普通本科院校应将教师个人科研与参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纳入同一层面上加以考核。在适当的范围内,可以考虑要求教师必须完成一定量的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任务,也可以考虑将指导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指标。同时,要考虑给予教师一定激励,教师所指导的学生在科研创新方面获奖,学校应适当地给予教师以奖励。

四是要给以相应的经费保障,实现教学与科研有机统一。经费的安排首先要实现从院校经费安排上在教学与科研总体平衡的理念;其次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对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支持;最后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教师应积极将学生引入个人科研活动中,并为参与的学生提供一定的科研经费。

3.重新认识就业与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关系

从高教性质来看,它本身就具有前瞻性的特点,普通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学生就业与其科研能力是一个统一体。如果学生科研不以社会发展需求为方向,其科研是苍白的;只有学生具备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其职业适应能力才会随社会发展而增强。所以,普通本科院校应重新认识学生科研能力对学生、社会和国家的重要作用,增强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推进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各项工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