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产业经济学的意义

产业经济学的意义范文

发布时间:2024-04-10 14:55:3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产业经济学的意义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产业经济学的意义

篇1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8-0036-02

一、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

创意产业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该文件明确提出,“创意产业,就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经济学家厉无畏认为,创意产业是在世界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这一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推崇创新、推崇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源于文化元素的创意和创新,经过人们智慧的凝聚或艺术的设计形成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具有高文化、高环保、高效益的市场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模式,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产业。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及其特点

文化创意产业以产业化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创新理论、消费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创新为理论核心,瞄准文化高新技术发展前沿,为形成高文化、高环保、高效益的产业提供有力支撑,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传统产业相比较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如下特征。

1.文化创意产业是通过创意思维经营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建立在现代产业的基础上,把文化艺术、产业技术,以及市场需求有机地链接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文化产业,它不仅继承传统产业的精华,而且重视文化艺术、现代科学技术和科技成果的应用,强调创意思维、多业互补、提高综合协作能力,注重文化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2.文化创意产业强调推广应用不同的文化和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增强文化产业发展后劲;强调开放性与特色性有机统一, 要求打破传统的封闭式产业生产模式,建设开放的生产体系,开放利用产业资源,实现人力资源等各类市场要素的最优化利用。

3.文化创意产业在运作机制上具有市场化特征,在生产经营上具有文化性、智慧性、创意性特征,在产品供给上具有特色化、品牌化特征。

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经济学透视

大量研究表明,文化创意产业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建立在一定的动力机制基础之上的,具有自身发展的经济学基础。

(一) 文化创意产业迅速涌现的经济学背景理论

1.资源禀赋变化的诱致性变迁理论。特定资源的数量总是有限的,人口的增长会引起人均资源禀赋的减少。人均资源禀赋的下降,会使已选择的资源利用方式发生从适宜到不适宜的变化。当资源利用方式难以维系下去时,人类会进行技术和制度创新,以提高特定资源禀赋的承载力,使资源禀赋、资源利用方式和社会发展三者继续保持协调。人均资源禀赋变化得越快,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频率越高。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在人均自然资源禀赋变化的诱导下,通过知识融入、技术和制度创新,以相对丰富的要素资源替代相对稀缺的要素资源的过程。

2.边际收益理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基石之一,是由大卫・李嘉图首先提出的,即生产要素的增加达到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价值和产量将会逐渐递减,甚至没有增长或衰减。但是对于文化创意产业来说,传统经济学的这一定律却失去了它的解释力,因为文化创意产业显示的是边际收益递增规律。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在其“新增长理论”中提出,知识或者是创新科技这种新型要素作为要素投入其他生产要素中时,对其投入应用和改进越多,这个要素所创造的价值就越大,产品的核心价值越高,则市场价格就越高。文化创意产业之所以能够带来边际收益递增,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依赖的不再是稀缺的有形资源,而是无形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智慧和创新思想,在文化创意产品生产与销售过程中成本与价格之间往往没有关联,价格竞争已不再扮演决定性的角色,市场需求成为创意产品价格的主要推动力。

3.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是指能够满足当今的需要而又不牺牲子孙后代满足自身需要能力的发展。产业可持续发展就是从协调资源、环境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出发,运用创意学思维、文化艺术学、生态学、美学和旅游学等学科知识,增强产业资源的再生产能力;通过各种创意要素的植入,使产业资源得到“二次开发”,促使产业系统产出和增值功能不断增强,从而促进产业及文化事业的综合协调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文化性、持续性、和谐性、协调性和生产模式的创意性方面。

(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经济学理论

1.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利益主体。文化创意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类型的显著特征是他的利润目标与福利目标可以相容,文化创意产业不仅能为企业和农户提供经济效益,而且能向外部提供社会效益。其中,经济效益通过它所具有的市场竞争力来实现,社会效益通过它所具有的消除或化解负外部性、增加正外部性供给的能力来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是以生产效率更高的产业生产模式替代生产效率相对较低的产业生产模式的过程。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富有创意、附加值高,所以企业和农民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直接受益者;文化创意产业不仅能提高经济效益还能兼顾社会效益,所以社会也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受益者。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和农民始终追求的是经济效益,而政府则要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2.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产业化理论。产业产业化的基本内涵: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以提高产业经济效益为中心,在横向上实行文化、资金、技术、劳动等产业生产要素的集约化;在纵向上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创意组织和协会为依托,以广大农民为基础,以文化知识和科技服务为手段,通过将产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是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系统内“非市场安排”与系统外的市场机制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方式,是以各参与者主体共同利益为基础的经济共同体的运作。从产业产业化的内涵来看,它的核心是经营一体化,关键是“龙头”带动,基础是农民参与,本质是由有关各方组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使各个组成主体都能获得整个产业链的利润分配。产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和知识信息大发展的产物,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发展内在动力推动和引致的自发性体制创新。该体制创新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它能够引导分散的农户进入社会化大市场,降低交易成本,生成规模优势。

3.人力资本理论。知识和创新代替自然资源和有形的劳动生产率成为财富创造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R.Florida, 2005)。文化创意产业选择配置在某个村域的原因不仅仅在于该地区的市场和供给网络,更重要的是希望从当地受过良好教育、高质量的人力资本中获得生产力提高的收益。因此,政府与其为了吸引企业投资而实行各种减税政策,不如投入一些资金用于产业便利性的建设,从而吸引创新人才、创意人才,因为他们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决定力量。

现代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面临资源紧缺、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的现实,当产业投入要素成本上升,要素边际收益递减、边际成本递增时,就必须努力寻找产品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新型产业模式,来代替上述落后产业模式。文化创意产业因其文化特性正好适应这样的要求:克服要素报酬递减和要素成本递增的压力,从而成为产业中的“新宠”。

从经济学的角度,创意也是一种资本形式――创意资本,而且它是比人力资本对文化创意产业更有意义的资本形式。当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发展、产业建设和社会文化生活中到处都弥漫着创意的氛围,帕累托最优就更容易实现了。经济学家很早就提出不同类型的资本:物质资本(原材料、土地)、金融资本(金融资产)、人力资本(受过教育的人)和社会资本(通力协作的人群)。与当今主流的经济学家依据人们的受教育水平来计算人力资本不同的是,那些能够建构新理念、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新文化形式和新产业的人才才是真正的“创意资本”。

4.创新理论与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学家熊彼特很早就指出,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而创新的关键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1934)。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保罗・罗默也认为,人类伟大的进步都是来源于思想,新的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然而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们来自于人的大脑,设计产品的人、开办企业的人、创作音乐和绘画的人等都通过他们的创造性活动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我们的生活。“也许创意经济时代最不可思议的地方在于,它不仅能够带来经济增长和繁荣,更能使人类的整体潜能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哈佛大学教授J.S.Nye (1996)认为,在信息经济时代,资本、自然资源、甚至土地不见得是财富。今天投资驱动型经济已经走到了尽头,我们需要创新驱动型经济与知识驱动型经济的领域,需要新创意、新知识来推动。罗默还指出(1986),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所以新创意才是推动一国经济成长的原动力。阿特金森和科特(Atkinson & Court, 1998)明确解释了美国新经济的本质就是以知识、创新和创意为本质的经济。

继产业经济以土地、工业经济以资本和矿藏为最重要资源之后,创意经济使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意、知识生产和人才资源作为经济资源获得了空前的战略地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认识到在创意经济时代,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不再是技术或信息,而是创新或创意。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创新主要是指:(1)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与传统产业相比较,文化创意产业与“三生”资源(生产、生活、生态)的关系具有和谐、交融的特性,资源配置具有复合、循环的特性,生产的产品都具有文化、艺术的创意特性,属于智慧型产业。(2)生产过程和产品的创新。文化创意产业运用创意的思维范式,赋予产品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是文化与生产、产品相互交融、集成创新的创意性产物,能够给人以超越物质的精神享受。(3)经营机制的创新。文化创意产业要求产业生产、创意设计、市场需求相互衔接,所以文化创意产业的经营机制必然要求与传统产业的经营机制有很大区别。

5.产业集聚理论与文化创意产业。产业集群的兴起是产业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趋势,是为了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它具有的集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组织形式难以相比的。文化创意产业因其自身发展的特性(创新性、经济外部性和知识密集性等)更倾向于在空间上集群或集聚,使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从业者和单个企业的行为,而是需要集体的互动和企业的集聚。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多源于知识网络和创意场效应。从理论上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家族的新成员,与其他产业活动一样,需要为发挥创意的潜能提供完善的内外部条件,如专业化的创意教育培训和灵活的人才市场、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和相关产业支持以及频繁的信息交流。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特征是生活中的文化和产业结合、产品生产和消费结合、有多样化的宽松的环境、有独特的本地特征。

参考文献:

[1] R.Florida,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2002.

篇2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传统贸易理论分析框架在解释实际问题上出现偏差,例如资本丰富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与美国的对外贸易状况直接相反。因为美国这个资本密集型国家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中国这个劳动密集型国家也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下文以此为例,从产业经济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

一、公司的成本收益分析

公司的成本包括公司的管理成本、研发成本以及宣传成本,本土公司包含国内工厂的固定成本。若将产品出口,同时还要承担关税和运费。海外直接投资办节省了关税和运费,增加了海外工厂运营的固定成本。与国内相比较,运营海外工厂要产生更多的成本,例如在国外的信息成本还有国外设厂的其他政策性费用。一个公司是选择出口还是国外直接投资,主要取决于能否产生更大的利润。商品资本的流动还是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成本较高是选择进出口或直接投资的根本。因此一般来说,单位售价较低的大宗笨重性产品,如原油、铁矿石等,不管是选择铁路还是海运,运输成本都较高比较不适合出口。单位产品售价中内含的关税高,也不适宜出口而适宜进行国外直接投资,例如化妆品、酒水等产品。如果运营一个海外工厂的固定成本比较小,外国直接投资可能就是较好选择。例如中国采取的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使外国投资者减少了海外工厂的运营成本,中国的劳动力价格偏低,使外企遍地开花。

全球化的今天,当公司的管理费用、研发费用、产品异化费用等日常费用相对于价格来说较高时,这些无形资产的支出鼓励企业进入横向市场,拓展海外直接投资进行全球化运营,例如手机、汽车、电脑等产品实现全球化运营就是追逐利润的结果。

二、市场结构分析及影响

市场结构包括企业的规模及分布、壁垒和进入条件、产品差异以及企业成本结构和政府管制的程度。市场结构一般用市场集中度、进入和退出壁垒以及产品差异化程度来衡量。

如果我们把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别化结合在一起,就可以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这是因为,产品差别化倾向于对一种产品的多角度开发,规模经济却鼓励在单个国家生产单一产品,不同国家的公司专业化生产之后进出口贸易,即在全世界整合资源。因此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别化的结合鼓励国际贸易,但是并不鼓励外国直接投资。

产业经济学指出,一个在国内市场上受到政策保护的公司,国际市场上将要面对更大的竞争。企业更倾向于在国外市场确定比国内市场更低廉的价格。这样就导致了倾销的出现,在WTO准则的规范下这种情况是不允许存在的,因此在国外直接投资就成为首选。如果这种外国工厂所供给的产品可以低成本差异化,这种差别化使对不同的市场索取不同的价格的方式变得有可能,但是反倾销法要求统一价格,那么进行外国直接投资就是首选。相反,如果一种产品国内价格较高,就会刺激国外企业进入相关领域,是采取进口还是直接投资取决于上文提到的公司成本收益分析。

三、对外贸易对国内市场绩效的影响

研究表明,劳动力受教育时间越长,劳动力中科学技术人员所占的比例越大,即劳动力的人力资本能力越强,出口商品占国内产量的比率就越大。根据国际贸易理论,由于美国拥有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它更有可能出口那些要求具有熟练劳动力的产品。因为相对于别的国家来说,它的劳动生产率较高,单位时间内可以生产更多的商品,占有比较优势。当别国超越了这种优势之后,美国又以提高生产率的方式取得更大的比较优势,出现了一直被复制难以被超越的现象。可见,人力资本质量的重要性,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受破坏程度最低的国家是拥有大批熟练技术工人和一线科研人员的德国,原因在于劳动力的人力资本能力强的德国倾向于出口,资本稳定性较强。

四、中国国际贸易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形成的新型市场,国外资本在中国投资大多以新建居多,由此,打破了中国市场的固有模式,让市场竞争更加活跃。2O世纪9O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中国整体经济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逐步完善、相关经济部门逐级配齐,并购逐级成为跨国公司资本进入中国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主要表现在制造业、服务业,尤其是集中在电子、服装、日用品等行业,而农业投入比例很小,因此国家也制定相关补贴政策支持农业的发展。外国直接投资带来竞争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科技信息,也促进了中国在产能、科技附加值、市场竞争力方面的提升。但在中国产业市场中盲目竞争依然造成了资源利用率不高的现象,无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制约中国的经济健康发展。我国多数产业的市场集中度是比较低的,市场份额较大的大型企业往往是通过政府手段而不是通过市场手段取得的。

在现实情况来看,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虽然在广泛进行,但是发达国家的母公司和发展中国家的子公司之间还存在歧视和部队等交换的现象。母公司一般让子公司以高价购买机器,在以低价支付安装费用,高技术控制在母公司,很难在子公司发展,以免技术外泄。同时国外资本的进入也多我国市场结构和经济安全产生影响,我们必须提高警惕。

结语:

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和消费者需求的旺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产业分工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中国而言,究竟是选择国际贸易还是对外直接投资,其决策主要取决于企业对自身竞争优势的优化、成本和收益的权衡、市场结构均衡的评估以及扶持政策的考虑。这对我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和参与国际竞争,对各管理层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单位:杭州市萧山区招商局)

篇3

国际产业转移是指发生在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即某个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现象,它主要是通过资本的国际流动和国际投资实现的。国际产业转移往往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开始,进而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是从相对发达的国家转移到次发达国家,再由次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这样逐层推进。国际产业转移,既是发达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全球战略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中国家改造和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

一、当代国际产业转移中出现的新特征当代国际产业转移从1990年代开始,出现了又一次大的浪潮。在这次浪潮中,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产业转移呈现一些新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际产业转移规模扩大化。从1980年代后期开始,发达国家为了赢得全球经济竞争的优势,抢占全球产业结构制高点,纷纷把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广到全球,以产业结构转移为手段,进行大规模的结构重组和升级,从而引发了世界范围的产业转移浪潮。

第二,国际产业转移结构高度化。199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加快了产业结构的知识化、高度化,国际产业结构转移呈现出高度化的新趋势。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心开始由原材料向加工工业、由初级产品工业向高附加值工业、由传统工业向新兴工业、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保险业、服务贸易业、电子信息业、房地产业等日益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领域。

第三,国际产业转移区域内部化。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区域内的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区域内的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成为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特征。

篇4

产业转移作为发达地区实现产业升级,欠发达地区追赶发达地区、缩小区域差距的重要途径 ,一直以来备受学界和政府的关注。经典的产业转移理论如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刘 易斯,1978)、边际产业转移理论(小岛清,1987)、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弗农,1966)、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邓宁,1977)和“雁行模式”理论(赤松,1932)等分别从产品、企 业、产业的角度考察了产业转移的原因。不过,上述理论仍然没有摆脱“比较优势”理论及 新古典分析框架的束缚,它们在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假设条件下,把产业转 移的根本动因归结为不同区域比较优势的差异性,或者不同产业在特定发展阶段对所在地区 要素条件的不同要求。事实上,产业转移的基础不必然是“第一自然”(the first nature )的差异,在完全相同的均质空间下,运输成本的下降也能促进产业的集聚、扩散和转移。 以Krugman(1991)经典文献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新经济地理学(NEG),基于集聚力和扩散 力的相互作用更为深入地探讨了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的微观机制,为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 并存的现实世界中产业转移现象提供了另一种发人深省的解释。[1]遗憾的是,尽 管现有综述性文献均将NEG作为解释产业转移的一种理论,[2][3]但并没有一 篇文献全面总结NEG对产业转移现象的解释。基于此,本文尝试从产业转移机制、产业转移的特征及影响因素、产业转移的 经济福利效应以及促进产业转移的主要措施及效果评价四个方面梳理NEG文献对产业转移的 解释,并希望通过这一总结对我国产业转移实践提供参考。

一、产业转移机制

在NEG文献中,与产业转移对应的概念是产业集聚(industry agglomeration)、①产业 扩 散(industry dispersion)、产业区位再置(industry relocation)和产业变迁(indust ry churning)。与传统的产业转移理论不同,NEG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D-S框架(或O TT框架)下实现了立足于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者)和企业区位选择的一般均衡分析,奠定 了对经济活动进行区位或空间分析的微观基础。特别地,它强调区域之间的运输成本是决定 区域产业转移的关键变量。②也就是说,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着运输成本的变化,企业的 利 润结构以及个体的福利结构也随之改变,企业依据利润最大化原则,个人依据福利最大化原 则进行区位选择,最终导致新的区位均衡形成,这一过程往往也是产业空间布局的变化过程 ,即产业转移。本质上,这种产业的集聚和扩散过程是经济活动前后向联系的循环累积结果 ,具体表现为以市场接近效应、生活成本效应和市场拥挤效应所构成的集聚力和扩散力的相 互作用过程。

根据产业集聚和扩散具体过程的差异,现有NEG文献关于产业转移机制的解释大体可以分为 三类:区域要素迁移模型(CP、FC、FE、LFC、LFE)、产业垂直关联模型(CPVL、FCVL、FE VL)和要素累积驱动模型(CC、GS、LS)。其中,区域要素迁移模型将产业转移归结为要素 (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的大规模迁移所导致产业空间布局变 化。产业垂直关联模型则认为产业转移的原因在于前、后向联系,在运输成本不断下降和工 业品需求长期增长的情形下,核心和地区的工资差距持续扩大,最终导致核心――边缘 结构不能维持,进而发生产业扩散。要素累积驱动模型则通过引入资本形成、资本折旧以及 知识资本溢出强度等概念,认为产业转移只不过是不同地区产业份额此消彼长的过程,其中 ,资本收益率高的区域、知识资本溢出强度大的区域可以通过更多的资本形成而占有更大的 生产份额。

以产业垂直关联模型[4]为例,我们简单阐释NEG对 产业转移机制的解释。在一个两地区(区域1、2)两部门(农业A和工业M)两要素(劳动L 和中间产品I)的模型中,工业部门为垄断竞争部门,区域内部无运输成本,区域间存在运 输成本T,农业部门收益递减,生产函数为A(1-)=[SX(]K[SX)]([SX(]1-随着L的上升,产业集聚在某一地区(地区1)的核心――边缘结构不能维持,原因是收入 增长使得工业品需求增长更快,而工业品生产集中在地区1,从而w1和 1都增加。一方 面,w1表明地区1生产成本上升,成为促使产业扩散的因素;另一方面, 1和w1都上 升表明地区1有更多的产 业集中并支付更高的工资,因而地区1的支出份额相对上升,加强了后向联系,是一种集聚 力。最终,L上升所导致的净效应取决于相对工资变化和后向联系强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也 就是说,在相对工资变化效应大于后向联系强化效应的情形下,产业将由地区1向地区2转移 。

二、 产业转移的特征与规律

与传统的产业转移理论不同,NEG把经济空间高度抽象为同质平面,从没有任何外生差异的 前提条件出发讨论产业空间布局的内生演化。因而,一方面,产业转移的NEG解释与以“外 生比较优势”为基石的传统产业转移理论相得益彰,互为补充;另一方面,撇去表面和外生 因素的影响,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产业转移的特征、规律及深层次影响因素。

(一)产业转移的特征

由于NEG模型大都为非线性模型,而非线性过程与新古典的平滑连续过程完全不同,因而, 在NEG文献看来,产业转移具有与传统产业转移理论下完全不同但更接近现实的特征。

1产业转移的突发性与区位粘性。突发性集聚与区位粘性是NEG的两个突出特性。其中,突 发性是指“当处于对称均衡且贸易自由度很小时,贸易自由度的提高不会影响产业区位,当 贸易自由度达到某一临界值后,自由度稍微增加,就发生突发性集聚”;区位粘性则被称之 为“路径依赖”,即不论何种原因,历史上选择了某种产业分布模式或发展路径,那么在较 长的历史过程中,各种经济活动会被锁定在这种模式或路径上,要改变这种模式或路径需支 付很大的成本或较强的外生冲击。[1]这两种特性在产业转移上的表现是,当影响 产业转移的因 素出现时,并不立即导致产业转移,只有当这类因素不断积累,达到某一临界值后,这类因 素的轻微变动则会导致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也正因为某地区的产业具有区位粘性,这种引起 产业转移的因素必须大于原有产业布局的内生约束力,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才能改变原 产业区位。

2产业转移的循环累积与自我强化效应。循环累积因果关系是NEG的核心内容,也是产业转 移机制的持续动力。产业转移是集聚力和扩散力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论是包含市场接近效 应和生活成本效应的集聚力还是专指市场拥挤效应的扩散力都有一个正反馈的过程,当地区 1的扩散力大于集聚力时,产业向地区2转移,而随着产业流入,地区2的市场规模增大、生 活成本指数下降,从而企业的利润和个体的福利都会提高,这将进一步吸引产业流入。显然 ,这一产业转移的加速过程就是产业转移的循环累积和自我强化效应的具体表现。

3产业转移的预期自我实现效应。存在不同结构叠加区是核心――边缘模型的重要特性之 一 ,它表明当人们的预期发生变化时,人们将根据变化后的预期,任意选择对称结构或核心― ―边缘结构作为其工作和居住的区位。同样,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也受人们预期的影响,这 种预期起作用的依据是有效性原则,即每个个体都认为大多数人选择的区位是有效的,否则 大多数人不会选择该区位,因此每个个体都选择大多数人选择的区位,这样,人们的预期就 导致了产业向特定区位的转移。

4产业转移的价值链环节分离特性。Duranton 和Puga(2002)研究了城市结构从部门分工 到功能专业化分工的转变,发现这种转变与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5] 研究表明, 远程管理成本下降导致城市和产业结构均衡的变化,城市从部门专业化(总部和工厂在一起 )到功能专业化(总部和相关的商业服务在大城市集聚,而工厂则在小城市集聚)转型。即 产业转移呈现出总部和生产环节背向转移的新特征,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向信息发达、对外联 系和交往密切、政府效率高、人才充裕、专业化高效服务密集的发达地区(大城市)转移, 而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向工资、地价、租金相对便宜的欠发达地区(中小城市)转移。

(二)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NEG文献不仅考虑了两地区两部门的产业转移过程,并探讨了多地区多产业的产业转移规律 。结合KFV框架③对5国7产业模型模拟分析的结论,我们将NEG关于产业转移一般规律概 括为以下方面。

1产业由一个核心地区向多个地区转移时,一般是依次转移的,也就是说,产业会优 先 向具备初始优势的地区转移,只有当先承接产业转移的地区丧失优势后,产业才会向下一个 具备初始优势的地区转移。

2劳动密集型产业首先转移,因为密集使用劳动,所以此类产业对工资差距较为敏感,因 而 最先从核心地区转移出去。而且,后转移产业的转移速度比先转移的产业快,并且转移可能 存在不连续性,原因在于首批转移的产业的前向和后向联系有助于其他产业的进入。

3消费指向的产业首先从集聚体转移。由于消费指向产业绝大部分需求来自于最终需求, 而 非厂商的中间需求,因而这类产业与最终需求市场,即人口相关,而与产业集聚地的关系不 大。

4中间品投入少的产业首先转移。中间品投入少的产业很少依赖其它厂商的供给,这些产 业 的区位选择对工资差距更敏感,没有太大必要选址于产业集聚区,因而,它能较早地转移。

总之,NEG文献认为,关联度最弱的产业最先发生转移,但转移的速度较慢,转移过程中甚 至出现交叉反复现象;关联度最强的产业虽然转移时间较晚,但由于很强的前后向联系,其 转移的速度也最快。

三、 产业转移的福利效应

NEG文献关于产业转移的福利效应分析是建立在NEG模型基础上的,不同的模型类型其对 应的福利效应稍有差异,但大都为基准模型福利效应的拓展。从一般性偏好和功利主义的社 会福利函数出发,通过对求解所考察区域在均衡点附近产业分布的微小变动对该区域居民效 用的影响,可以推导出如下的福利分析一般框架:④

[SX(]dV[]VE[SX)]=(p-p)dm-mdp+(p-a)dQ+Q(-ax)dx+([SX(]Vn[]VE[SX)]) dn+rdK-ds

其中,(p-p)dm-mdp部分为瓦尔拉斯效应,即忽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时的效应 。它来自于产业没有发 生区位变动时,区域间贸易数量变动和初始价格差的乘积(p-p)dm与边界价格变化和净 贸易量的乘积-mdp之和,也就是说,瓦尔拉斯效应可以分解为贸易数量效应和贸易价格 效应。

(p-a)dQ+Q(-ax)dx+([SX(]Vn[]VE[SX)])dn为生产租金、规模和区位效应,它表示的 是经济系统具有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时的效应(简称ICIR效应)。其中(p-a)dQ为生产 租金效应,也就是说,如果部门中存在纯利润,(p-a)>0,那么该部门产出的增加会提高该 区域的福利水平;Q(-ax)dx是规模效应,因为在规模经济条件下,平均成本随 着产出的增加而下降,即-ax为正值,故生产规模的扩大能够提高该地区的福利;第三项 ([SX(]Vn[]VE[SX)])dn则包含了两个截然相反的效应,即多样化效应([SX(]Vn[]V E[SX)])和区位效应(dn),多样化效应是指生产种类的增加会提高国内福利,而区位效应 体现了产品生产区位变化所带来的福利水平的变化。

rdK-dS表示累积效应和转移效应。在NEG的CP、FE、FC等模型中,世界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 本存量是固定的,故不存在储蓄,在这种情况下,rdK是生产要素转移对该地区消费支出的 影响。而在CC、LS和GS模型中,所考察区域的资本存量取决于储蓄,这种情况下,资本形成 有两个相反的福利效应,其中,rdK反映的是资本存量扩大,提高收入水平从而提高支出水 平。取值为正,说明资本形成的福利效应为正向效应。但-dS表示的是,要形成资本必须降 低消费。因而,它对 目前的效用具有负效应。由于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的积累和知识的增长是人均产出增长的源 泉,故累积效应又被称为增长效应,或者动态效应。

显然,NEG在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下关于产业转移的福利效应考察不仅全面(远远超出了 单纯的产品生产区位变动带来的直接效应),而且具有坚实的微观基础。当然,上述基准福 利分析框架并非完美,但其可拓展性为未来进一步考察产业转移的产业升级效应、就业效应 和城市化效应等提供了平台。

四、促进产业转移的政策效应

早期的NEG文献重在解释完全市场条件下的产业转移(集聚和扩散)机制,很少涉及政府的 干预措施以及相应的福利变化。但“”地区和即将沦为“”的地区并不甘心接受“ 中心――”的空间秩序,它们采取各种措施与“中心”地区竞争产业区位,同时,国家 当局为了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也采取了补贴、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进行产 业和空间规划等政策措施促进区域间产业转移。因而,近年来NEG文献也对影响产业转移的 政策措施及其效应进行了剖析。[6][7]

(一)税收优惠竞争

税收优惠竞争是区域间进行产业区位争夺的古老而又盛行的手段,目前仍 广泛存在于我国各区域的竞争中。与新古典经济学所阐述的税收优惠与产业转移的线性对 应关系不同,NEG认为,由于集聚租金的存在,低于某一门槛值的税收优惠并不能吸引产业 转移,但一旦超过门槛值,微小的税收优惠能使产业区位发生突发性转移。[6][7 ][8]而且,税收优惠竞争的效果还受区域间运输成本的影响。此外,也有 少数学者进一步论述了税收优惠竞争与地区公共产品供给、政治竞争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 在特定的方式下,区域间税收竞争与地区内政治竞争的互动能够产生最优的公共品供给,进 而影响产业的区位分布。[9]

(二)公共基础设施改善

公共基础设施是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区域间的差距通常表 现为基础设施的差距,而且基础设施的差异通过影响企业区位分布进一步影响区域差距。因 而,为了争夺产业区位,各区域进行基础设施公共投入竞争以及区域间基础设施改善也是常 见的措施。NEG文献分别从理论和经验[10][11][12]两个层面分析了公 共基 础设施改善对产业转移的影响。理论分析的结论认为区域间基础设施公共投入竞争存在负的 外部性,基础设施质量差异则有可能吸引产业,促进本区域发展,此外,投资者需求信息是 否完全对区域公共投入竞争的效应有完全不同的影响。而欧盟结构基金(the Structural F unds)和凝聚力基金(The Cohesion Fund)的经验研究表明,跨边界基础设施改善更倾向 于增加而不是降低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的产业分布不均衡,不能促进欧洲的区域收敛。日本 东部地区的经验则表明,欠发达地区要能承接产业转移则需要与重要城市、或者区域内更高 层级的城市建立良好的交通网络。

(三)区域补贴

与税收优惠竞争的分析一样,NEG认为区域补贴也存在门槛效应、非连续效应 和粘性特征。Dupont and Martin(2003)更是在一般均衡框架下详细地探讨了不同地区补 贴政策对落后地区产业区位、就业、收入不平等(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以及福利水平的影 响。通过比较分析不同资金来源(国家和地区层面征税)、不同的补贴方式(税收减免、利 润补贴、一次性补贴、固定成本补贴、生产和就业补贴)对产业区位、收入不平等程度(区 域间和区域内)的影响,他们发现当贸易成本较低时,上述所有补贴方式对产业区位的影响 较强;当从地方层面融资时,补贴能够成功吸引产业;对贫困地区制造业的补贴改变了地 区竞争和企业规模,这可能导致贫困地区该产业就业和生产的下降;如果存在产业区位调整 成本,地区补贴则可能损害贫困地区。不过,对工人技术投资给予补贴则可以增强该地区的 集聚力,吸引产业集聚。[13]

五、结 语

虽然只有极少数NEG文献明确探讨产业扩散(转移)的机制及其相关效应,但从更广义的 角度来看,产业集聚本身也是产业转移的一种形式,因而,从这种意义上说,NEG文献的大 多数研究都与产业转移有关。针对目前国内产业转移研究仍以传统产业转移理论为基石,对 NEG采取“提而不用”的现实,我们发现相对于传统产业转移理论而言,NEG关于产业转移的 解释至少具有微 观基础更坚实(从生产者和消费者最优出发)、分析更全面(一般均衡分析)和深入(不局 限于外生比较优势)、与现实更贴近(规模报酬与不完全竞争)、解释力更强(政策效应的 非线性特征)等方面的优势。因此,以NEG的相关解释作为产业转移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 对深入理解我国产业转移现象,制定切实可行的推动产业转移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

注 释:

①产业集聚(industry agglomeration)也是产业转移的一种形式,只不过它与通常所指的 由中心地区(发达地区)向边缘地区(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的方向不同而已。

② NEG中的运输成本是广义的,包括狭义的运输成本、交易成本、制度成本等决定产业转移 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成本的总和,即“冰山成本”。

③KFV框架指克鲁格曼、藤田昌久和维纳布尔斯《空间经济学》一书的理论框架。

④详细的推导参见:安虎森等编著,《新经济地理学原理(第二版)》,北京:经济科学 出版社,2009年,P377-379。

主要参考文献:

[1]安虎森.新经济地理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ZK(]叶振宇,叶素云.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研究评述[C].中国社会科学院 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2010.[ZK)]

[3]王 莹.区域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J].特区经济,2008(2).

[4][ZK(]藤田昌久,克鲁格曼,维纳布尔斯著,梁琦译.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 与国际贸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ZK)]

[5][ZK(]Gilles Duranton,Diego Puga,2002,“From Sectoral to Functional UrbanSpecialization”,NEBR working paper #9112.[ZK)]

[6][ZK(]Gianmarco Ottaviano, 2003,“Regional Policy in the Global Economy: Ins ights from New Economic Geography", Regional Studies, Taylor and Francis Journal s, 37(6-7).[ZK)]

[7][ZK(]Baldwin, Richard E. and Krugman, Paul, 2004.“Agglomeration, Integrati on and Tax Harmonization",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Elsevier, vol. 48(1).[ZK)]

[8][ZK(]Devereux, Griffith and Simpson, 2007,“Firm Location Decisions, Region al Grants and Agglomeration Externalities",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91.[ZK)]

[9][ZK(]Toshihiro Ihori, C.C.Yang,2009,“Interregional Tax Competition and Int rare gional Political Competition: The Optimal Provision of Public Goods under Repres entative Democracy",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66(3).[ZK)]

[10][ZK(]Diego Puga, 2002,“European Regional Policies in Light of Recent Loca tion Theories",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vol. 2(4).[ZK)]

[11][ZK(]Johannes Becker and Clemens Fuest, 2009,“EU Regional Policy and TaxCompe tition", Oxford University Centre for Business Taxation, Working paper no.02.[ZK )]

[12][ZK(]Xiao-Ping Zheng,2007,“Economies of Network, Urban Agglomeration, andRegi onal Development: A Theoretical Model and Empirical Evidence", Regional Studies, 41(5).[ZK)]

[13][ZK(]Eric Toulemonde,2006,“ Acquisition of Skills, Labor Subsidies, and A gglomeration of Firms",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59(3).[ZK)]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 Explanations on IndustrialTransfer

Ding Jianjun

篇5

广州政府2003年出台了《先进汽车产业基地建设规划》来增强汽车产业发展,并且提出了全国性汽车产业园基地的战略目标,并且以开放水平,产业规模,龙头培育,产品品牌以及技术创新五个层面对战略目标进行了分解与细化,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对资源要素进行合理配置。

1.2推进品牌战略,促进市场拓展

行业协会以及政府,企业共同建立,维护集群品牌,对于汽车产业链条各个部分之间联系具有促进作用,并且树立起了独特的汽车文化。品牌战略使得汽车企业在当地知名度增加,为进一步汽车产业集群化品牌奠定了基础。

1.3大力支持技术创新,加快产业集群

为了更好的促进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政府等有关部门重点进行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并且加大资金投入,指引汽车产业集群化核心企业逐渐投入到开发研究中去,集中发展集群化重点项目,其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产业集群化发展。

1.4深化综合服务,壮大集群实力

政府相关部门定制了扶优扶强企业政策意见,对具有成长性以及发展潜力的企业进行重点培养。并且对于积极上税,自营出口,引进外资,高新技术等取得重大成就的企业及经营者给于物质与精神上奖励。对于侵权行为,假冒伪劣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处理,维护市场统一秩序。

2.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经验借鉴

2.1建设汽车产业园区,大力促进企业集群化发展

汽车产业园区的建设需要遵循三个要求。一,政策性。土地的优惠,提供税收,简化传统繁复的版式程序都是园区需要对进入企业所提供的服务。二,专业性。必须是企业产业企业或是与之相关的企业才能够进入园区,严禁出现“大杂烩”。三,关联性。园区内的企业需要有技术或是产品的关联性,以便与形成横向合作纵向竞争的良好局面。

2.2建立互动创新机制,推进集群创新

所谓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就是各方力量集合互动的过程,互动机制主要有三种:一,垂直互动。整车企业帮助零部件企业进行开发或是将部分任务交予零部件企业的技术互动。二,水平互动。将整车企业或是产品相同或相似的零部件建立起战略联盟,既是竞争关系同时又共同开发新技术。三,交叉互动。即汽车产业充分的利用各个领域的高新科技以及智力资源,实现产业化。

2.3支持相关服务机构发展,完善集群结构

成熟的汽车产业呈金字塔形集群结构,而目前我国多数产业则呈现纺锥型结构。(见下图):

成熟汽车产业集群模式 目前我国大多数汽车产业集群模式

因此需要分离掉其中官办性质,提高各类各级汽车行业发展,使汽车行业协会能够真正代表现代汽车产业利益,以做好搜集,协调,沟通及促进作用。提高企业销售,加强对汽车销售企业,售后服务机构,汽车金融体系及旧车交易市场的发展,加大当地对汽车产品的需求。

2.4加强软硬环境建设,搭建集群平台

汽车企业集群化发展的首要条件是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一,针对我国汽车国有企业多,创新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加强软环境建设,积极树立创新企业文化,吸引当地民营资本流入。二,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促进国内外投资流入。三,减少国有企业债务以及多余人员,施行资产重组。四,大力支持竞争,积极打击地方保护。五,支持职业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发展,促进汽车人才培养以及吸引人才。六,培养汽车文化,即完善汽车产业园区的排污,供电,用水等基础设施,改善交通,通讯以及道路环境等。

2.5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加速汽车产业集群形成

由国内外汽车产业集群来看,基本均是围绕着多个或是一个汽车总装厂而进行的零部件企业及其他相关部门聚集从而逐渐形成,根据目前广州吉林等汽车产业集群化调查显示,其汽车配套企业具有四百多家,而拥有配套能力的仅有一百多家,2006年零部件总额近九十亿,其他地区采购仅占不到百分之三十,因此加速汽车产业集群形成有以下几点方式:一,使得区域聚集加速,引导总装厂进行迁移,二,迁移零部件产业要围绕总装厂,促进形成配套。三,分拆大且全面的企业,促进形成集群。四,吸引企业进行集中投资,对汽车城或汽车工业园进行规划。五,提高模块化所占比重,加强汽车企业互相合作。只有给于一定程度的政策支持,才能形成制度效应,使得汽车企业集群化发展更健康的走下去。

篇6

1 PE在医药企业中的应用

PE分析方法在医药企业中的应用,可以贯穿于药物开发、生产、流通、销售和售后的各个环节。企业通过收集和分析PE数据,为研发投入、药物定价和经营管理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企业做出有利的决策和计划。

1.1 协助新药研究开发

PE的引入赋予了药品研究和开发新的涵义,扩大了药品开发的范围。药品的研究和开发不仅指研制具有新的治疗作用、更强治疗效果,或者较低毒副作用的新的化合物单体,还可以从挖掘现有药物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治疗成本、提高治疗的效果-成本比值等方面寻找药物开发的方向。利用PE的研究结果可以为这种广义的药物开发提供新的思路[2]。

目前,在新药研发上我国医药企业主要还局限于仿制方面,在药物仿制过程中可以运用PE为其更好地服务。如医药企业在选择立项前可以收集仿制目标药品的疗效、价格等相关数据进行PE分析,选择具有PE优势的品种进行仿制,以减少企业投入,增加经济效益。同时,药品生产企业的竞争和发展也需要PE发挥战略性作用,药品投资的高风险特点要求开发商对其产品未来的收益进行预测[3]。

1.2 指导医药企业对药品定价

1995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国际上75%的主要制药公司都已经采用PE研究制定药品价格。50%的美国制药公司和38%的欧洲制药公司在美国申请新药时提供了药物经济学研究资料。而我国也随着PE研究的发展,各大医药企业相继建立专门的PE研究部门或指定专业人员,运用PE研究成果指导新药价格的定位[4]。

1.3 帮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增加收益

由于我国的医药产品具有较大的同质化特点,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医药市场大背景下,有效地降低成本,采用低成本战略取得企业竞争优势是我国医药企业当前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企业可以从PE角度分析药品的整个生产环节,改进工艺、强化管理,从设计图纸到产品出厂的整个过程中减少能源和人力消耗,节约生产中的各种开支,使药品生产成本降低到最低限度。

1.4 作为企业的营销和服务手段

在我国目前的买方医药市场环境下,营销和服务对于实现医药产品的最终价值及企业获取经营利润意义重大,PE分析则是一种很好的营销与服务手段。医药企业可以应用PE结论作为推广药品的工具,突出产品的PE特征,宣传产品PE优势,提品的PE数据,使经销商、医疗人员和消费者了解更多的产品信息,扩大产品的影响范围,使产品的品牌形象得到提升。

2 作为制订国家医药产业政策的理论依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为了适应和指导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国家在政策制订、行业管理方面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逐步制订或修订药品管理政策,使其能更好地为提高人民的医疗保健水平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服务。PE作为国家政策的决策和管理条例制订依据之一,在目前医疗体制改革、解决药价虚高等实际问题中都有着现实的意义。

2.1 PE在医院体制改革中的应用

在我国的医院体制改革过程中,可充分利用PE对医院体制转变前后,在治疗效果、医药费用、患者负担等方面进行对比,从而为我国医院体制改革提供可靠的依据。有研究从PE的角度指出:在医药分业后,部分药师将从大量的处方调剂工作中解放出来,这样更有利于开展临床血药浓度监测等临床药学工作,配合临床医生确定理想给药方案,提高药物治疗水平,同时加大力度开展医院制剂的科研,并应用PE知识,运用药政法规,开展好用药咨询综合服务工作[5]。

2.2 PE在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中的应用

在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中,筛选基本医疗保险药物,制订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是其改革的基础部分。在筛选药物的过程中,全面审评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就需要充分利用PE对药物进行综合评价,PE方面细微的差别都可能影响药物的市场推广的策略,进而影响药物最终的命运。而且进入基本医疗保险药物名录的药物,随着医疗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对它们进行周期性评价,淘汰不合时宜的品种,引进新的高PE性的品种,以确保药物费用支出的效率最大化。 2006年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与中国医师协会药物经济学评价中心共同开始开展“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在国家基本药物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的课题研究。研究课题涉及到“精神、泌尿、消化、循环”四大类别,其研究结果会直接运用到2006年度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遴选工作中。

2.3 PE在国家对药品价格改革中的应用

如何引入竞争机制,实现宏观调控下的市场调节是我国药品价格改革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由于药品的独特性,实现药品市场及其价格完全由市场机制自发调节是非常困难的。这就需要国家药品管理部门在审核新药定价的时候,把药品价格虚高消灭在萌芽状态。然而药品价格管理的标准,也不是一味地降低医药企业的成本,压低药品的价格,而是强调从PE的角度出发,通过合理制定药价,使药厂、保险机构和患者三方利益都得到科学合理处置。

2005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建立药品价格评审中心,其主要工作任务是:组织开展药品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实际购销价格的调查;组织专家评审,提出药品价格制定或者调整建议;协助开展专家论证工作;配合研究制定药品价格管理规章、制度和相关政策;监测国内外药品市场价格及成本变化情况;协助开展药品价格政策咨询等工作。不难看出,药品价格评审中心主要工作的重点都是建立在利用PE的研究方法和成果的基础之上的,能使我国PE的研究成果真正应用到药品价格改革中去。

3 我国PE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PE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专业水平、研究标准、方法和应用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问题和不足之处。

3.1 专业研究人才缺乏

尽管近年来我国高校和一些研究机构开设了PE专业和课程,但PE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研究者具有经济学、流行病学和统计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这就要求对PE的人才进行医学、药学、经济学方面的系统培养。但在我国,PE研究还未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应用研究学科,在医药企业中,更未形成成熟的PE专业技术队伍,标准化的课程和正规的培训计划在企业中还不多见,同时缺少能结合理论和实际应用的培训师,这也是制约企业开展PE研究的主要原因之一。

3.2 研究与评价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原则

国内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目前主要以自发研究为主,缺乏有组织的统一的系统项目开展,采取的研究标准也不尽相同。在研究设计上,有相当部分的研究其资料来源于相关文献,经过适当修正或改良后是否适用于国内各地临床实际及其成本结构,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商讨;在具体的分析技术上,无论是一般性比较研究,还是有特定研究组的比较研究,有相当部分的研究其病人样本的分组没有遵循科学的随机分组原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评价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在评价研究结果的阐述上,大多数研究并未从研究局限性、技术方法的适用性、研究结果的可信性与外推性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讨论。因此,产生的PE研究成果系统性和可比性不强,成果适用性较差,难以为国家决策部门提供直接、有力的参考。

3.3 研究的动力不足

开展PE研究必须提高人们的认识,从全社会的角度审视目前医疗费用增长的因素及危害,从而认识开展PE研究的时效性和必要性。由于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投入,尽管PE研究利国利民,国内医药企业客观上很难主动自发进行PE研究。

4 我国PE研究发展趋势的分析

PE研究近年来迅速发展,并产生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科分支。与国际接轨是我国PE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

4.1 规范PE研究,制定我国PE研究准则

PE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研究者具有经济学、流行病学和统计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为了确保PE研究的可操作性和结果的可靠性,也就是PE研究的规范性,目前世界上一些国家采用了制定PE研究准则的方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国家是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分别在1993年和1994年制定了自己的《药物经济学研究准则》。从目前我国的PE实际应用来看,我国目前尚缺少符合我国国情的关于PE研究的统一准则。所以我国急需组织专家,对PE的理论基础、研究设计、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以及结果测量等方面达成一致的意见,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PE研究准则,并在以此为准则的基础上进行PE研究的推广。

4.2 加强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

目前我国的医疗体制正处在转型期间,产生了不少的相关社会问题,我国医药行业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药价虚高,消费者向政府反映强烈,政府多次出台药物降价政策使企业难以承受,而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又缺乏必要的相互了解,这就致使三者之间形成一种不良的循环,如何通过PE的研究加强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增进三者之间的了解,协调三者的关系,也需要通过PE研究进一步进行探索。

4.3 与我国中医药产业相结合,丰富PE研究范围

中医药产业是我国独特的医药产业,在中医药的药物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效果、药物的生产以及延伸到中药的种植和开采等方面,与化学药物都不尽相同,有的方面甚至是迥然各异的。由于PE研究起源于西方,其理论基础也是建立在化学药物的研究基础上的,运用现有的PE研究成果来研究我国中医药产业未必能够完全适用。例如在中草药资源的合理开采利用对我国中长期医疗费用的影响方面,西方PE并没有相应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可以套用和借鉴,所以如何有效地将PE理论和研究方法运用到我国中医药产业中,更好地为促进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服务,将会成为我国PE研究的突破点和热点。

5 结语

总的来说,PE在我国还是一门新兴学科,尚处于起步阶段,它的研究正日益从理论向实践延伸,尽管我国的PE研究与世界的PE研究还存在较大距离,通过我国研究人员不懈努力,将PE研究应用到我国的医药产业中,并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药品经济学,可以有效地帮助解决我国国民对健康水平需求的无限性与药物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

推动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利华.药物经济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1-2.

2 孟光兴,邱家学.药物经济学及其在药品营销中的应用[J].上海医药,2004,25(2): 55-56.

3 曹燕,吴世玉,曲燕华,等.药物经济学在我国医药企业的应用现状[J].医药导报,2005,24(11):1801-1804.

篇7

【中图分类号】G640

自2004 年教育部将高等职业教育房地产专业调整为“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下称高职房产)”以来,全国已有60 多所高职院校开设了这一专业,高职房产专业迎来了空前的繁荣和快速发展。该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房地产开发经营与中介服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主要面向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能从事房地产营销、估价与经纪,房地产开发项目策划等工作的高级技能型人才。本文拟以就业岗位为导向,谈谈如何培养高职房产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其更好就业和服务社会打基础。

一、高职房产专业职业能力与职业岗位构成

(一)职业能力的基本内涵

国际职业教育领域通常将职业能力 (skills)分为专业能力和 职 业 核 心 能 力 。 专业能力 (hard skills)就是过硬的本事,是从事某种专业所特别具备的能力。 它决定劳动者能否胜任某一专业、某一特定岗位的工作;而职业核心能力(soft skills)一般是指所有职业所共同需要的能力,具有共性的东西,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可迁移到任何领域使用的技能。[1]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2009 年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研究课题中将职业核心能力界定为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模块。

由以上可知,对于人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涉及两方面:一个是对“专”的要求,它强调的是专业技术;另一个是对于“博”的要求,看重个人灵活处理自身面临的问题的能力。

(二)高职房产专业岗位发展层次分析

从实践来看,高职房产专业学生毕业后职业岗位变迁基本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基层技术员岗位 ;二是专业技术员岗位;三是关键职业管理岗位。具体表现如下图:

在上图中,基层技术管理岗位是高职房产专业学生迈入社会时普遍需要经历的阶段,这一时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培养自身基本的职业技能 。而经过数年的职业磨砺,他们会上升到职业生涯的第二个阶段,既专业技术岗位。地产行业已经开设了房地产估价师、房地产经纪人、项目管理师、物业管理师等4个执业资格,还有与其紧密相关的城市规划师、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等执业资格。这些专业技术岗位实行国家统一考试认证,获得相应资格代表从业者已具有较高的执业水准。而核心职业管理岗位代表了高职房产专业学生职业发展的高阶阶段,如企业CEO、项目策划主管、市场分析师等,在企业中都属于核心人力资源。

二、高职房产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不足

当前,高职房产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教学模式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特色

现阶段,大部分院校房产高职专业教学模式大多是仿照本科设置的,课程设置多而杂,有些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走上社会,才发现根本用不上,公共基础课比例较大,专业核心课程安排课时不足,造成了学生样样知道一点点,但博而不精。

(二) 学生原来基础较差造成教学成效不尽如人意

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学的成效决定于教师“会教”和学生“肯学”。现实是,进入高职学习的学生,原来在中学的文化基础普遍不太理想,学习方法或多或少存在一定问题。而大学生活让许多人精神状态更加松弛,上课之外缺少动力去主动学习, 这样自然影响了学生培养的质量。

(三) 实践教学投入不足

由于资金、社会资源的限制,长期以来,许多院校对学生实践教学的投入不足,实践教学设备落后,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不足,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不强。

(四) 教师本身存自我能力缺陷,不能满足学生能力培养需求

由于诸多原因,高职院校教师工作量大,在高职房产的教学中,有的教师一学期下来要承担数门课程的教学工作,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时间对教学方法论展开研究,仍处在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学科体系”向“行动体系”转型的摸索中,不能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进行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设计。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大部分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必需的专业技能,缺少对企业经营实际和技术发展情况的了解。以这样的师资队伍去进行学生职业能力教学,自然连教师自身都会感到力不从心,更不要说培养优秀的毕业生了。

三、高职房产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建议

(一)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健全人格指人格的生理、心理、社会、道德和审美各要素完美统一、平衡、协调。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最健全的人格应该具备十五个特征:⑴对现实世界的敏锐洞察力;⑵能接受自己、他人和现实;⑶言行坦率、自然纯真;⑷不过分关注自己,而以问题为中心;⑸具有超然于世的品格和独处的能力;⑹独立自主;⑺对事物有新鲜感;⑻能获得“高峰体验”;⑼对人类充满爱;⑽对亲密的友人感情深厚;⑾具有民主作风;⑿具有强烈的道德感;⒀富有幽默感;⒁有创造性;⒂不盲从。著名心理学家黄希庭教授把这些特点高度概括为:自尊、自立、自信、不断的幸福的进取。就大学生而言,健全人格具体体现为:一是具有正确价值观。既能看到生活光明面,对前途充满希望和信心,又能脚踏实地,积极学习,善于发挥自身潜能,不断进步。二是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注重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尊重他人、诚信交往。三是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表现为正确的自我意识,恰如其分地评价自己,有效地调节自己的行为与环境保持平衡,恰当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愉快开朗的心态。四是具有积极的协作精神。具有团队意识,善于在互帮互助中谋求共同发展,将竞争与合作有机统一。[2]帮助大学生塑造良好人格就是力求让他们在以上四个方面达到理想状态。为此,第一、我们要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校园教育氛围。 这需要我们营造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激励、相互学习、平等互助的新型的同学关系。 第二、为学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教育依赖于现实文化环境。校园文化可以通过隐性和显性的形式对人施加影响,它能使人无时不刻都能感觉到它的存在,感受到它的力量,潜移默化地陶冶人的情操。第三、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联合学生同学、家长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遇有问题,能及时提供相应的帮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注重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培养学生专业核心岗位能力

为了适应高职房产专业学生职业岗位发展的需要。在校期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岗位核心职业能力,并抓好相关核心课程的建设。具体要求如下表:

(三) 加强实践教学

高职教育目标是培养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因此,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是高职教学的必由之路。实践教学场所包括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两大类。其中,校内实践基地承担了实践教学的大部分任务,高职房产专业许多实践教学都是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去了。为巩固校内实践教学的效果,可建设校内实训室。按照岗位技能要求不同,成立房地产经纪技能实训室、房地产经营策划技能实训室与房地产估价技能实训室之类的专业实训部门。通过整合房地产经纪基础与实务、房地产营销策划、管理心理学、房地产税收与金融、商务谈判等课程资源,实现房地产经纪技能的综合实训。 依托整合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房地产估价实务、房地产投资分析及房屋构造与识图等课程资源,实现房地产估价技能的综合实训。 凭借整合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房地产开发报建、现代社交与商务礼仪、房地产营销策划、房地产广告实务等课程资源,实现房地产经营策划技能的综合实训。[3]而校外实践基地则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值得注意的是,高职房产专业的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应有长发远发展眼光,应从校企合作的层面入手,学校应致力于与房地产开发、房地产评估、房地产经纪等相关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学校可以遴选一批优秀企业,双方进行双向选择,根据“优势互补、产权明晰、利益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共建共享实训资源。实行“订单”办学,改革学制,使企业参与教学,教学面向企业,从而建成学校、企业紧密结合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学习型实体。另外,教师应着力抓好学生顶岗实习与毕业实习两大实习环节,结合利用校内与校外实训老师两大资源的,为学生就业前打下良好的职业基础。

(四)建立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是提升高职房产专业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请进来的方法。学校应制定人才引进计划,积极引进一批具有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尽可能多地聘请房地产及相关行业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工作,为学生讲解相关学科,达到理论实践的结合。二是走出去的方法。教学管理团队为保证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在本专业(行业)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要重视原有教师学历、职称的提高与实践本领和研发能力的培养。要经常组织专家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教学技能培训,鼓励教师进行自我教学技能的提升,创造条件让教师在寒暑假有机会走出去到优秀的对口企业去锻炼。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技能认证考试,参加或主持科研项目、参编或主编教材等。[4]

(五) 加强就业指导,促进职业能力的形成

关注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全面拓展,建立并完善就业指导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常抓不懈。这方面, 可分年级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 。对一年级新生进行启蒙教育,通过心理和职业倾向测试,配合专业概论的教学启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帮助学生剖析专业和职业,根据学生的特点、能力和兴趣,帮助他们认识自我。通过参加专题报告、讲座、社会调查等职业素质培训活动,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导航设计,确定职业目标。对二年级学生引导他们在参加职业素质训练活动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我,并对自己职业设计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更新。[5]对三年级毕业生重点是要加强就业指导。让学生根据企业和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就业观念,利用毕业实习时间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部门体验工作和创业。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企业招聘会,让学生直接感受就业市场。通过各种职业活动的体验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认知能力、发现自身有待提高的方面,促进职业能力的形成。

结语

高职房产专业人才培养应密切关注人才市场的变化,及时优化核心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加强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努力提升教师综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保持和提高高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张 蔚.对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J].职教论坛,2012(8):72

[2]胡瑞、李忠云.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4(10):81

篇8

④魏宁.《从平台角度看债务人信息公开》,,2015年2月7日。

⑤http:///link?url=3H53EeTnoOnCv_NflFNNJvAoy-higj1wVmiVDTY3XgC_tW3JNBfGQc6w8bQqsq8m0_ViJaVoXWRHeiqpwlZ9cq。

⑥http:///link?url=3H53EeTnoOnCv_NflFNNJvAoy-higj1wVmiVDTY3XgC_tW3JNBfGQc6w8bQqsq8m0_ViJaVoXWRHeiqpwlZ9cq。

参考文献:

[1]陈莹莹.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规范呼之欲出[N].中国证券报,2016-3-11.

[2]巴里・贝克尔.歧视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16.

[3]于晓宁,杨印山.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再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

[4]于晓宁,杨印山.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再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

[5]廖理,李梦然,王正位,贺裴菲.观察中学习:P2P网络投资中信息传递与羊群行为[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6]庄雷,周勤.身份歧视:互联网金融创新效率研究――基于P2P网络借贷[J].经济管理,2015(4).

[7]廖理,李梦然,王正位,贺裴菲.观察中学习:P2P网络投资中信息传递与羊群行为[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8]庄雷,周勤.身份歧视:互联网金融创新效率研究――基于P2P网络借贷[J].经济管理,2015(4).

[9]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403.

[10]哈尔・R.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七版)[M].费方域,等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581.

[11]哈尔・R.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七版).费方域,等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571.

[12]CHRISTIAN OPITZ,KAY H.HOFMANN.Adverse Selection and Moral Hazard in Equity Partnerships:Evidence from Hollywood's Slate Financing Agreements.Journa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trategy,Volume 23,Number 4,Winter 2014,PP. 811-812.

[13]李真.P2P网贷信用征信:金融分析与法律建构[J].当代经济管理,2015(7).

[14]张凯,韩轶.风险投资中道德风险的信息化处理方案[J].华东经济管理,2005(1).

[15]鲁道夫・瑞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M].姜建强,罗长远,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60.

[16]姚遂,陈卓淳.不对称信息的交易成本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10).

[17]陈尚前.关注金融投资中介的委托问题[J].开放导报,2006(2).

[18]李真.P2P网贷信用征信:金融分析与法律建构[J].当代经济管理,2015(7).

[19]姚遂,陈卓淳.不对称信息的交易成本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10).

[20]何为,李明志.电子商务平台上的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与企业机制的运用[J].技术经济,2014(6).

篇9

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创意产业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该文件明确提出,“所谓创意产业,就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这一概念主要从文化创意产业的主体来分析的。我国在定义上与之稍有差异。根据2006年北京市统计局出台的《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

随着技术和管理的创新,人类用于物质生产劳动的时间越来越少,而自由时间越来越多。在自由时间,人们进行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这一经济社会发展律动已经使得文化产业研究进入学者和民众的视域。北京市作为中国的文化中心,已经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作为支柱产业,众多学者开始对北京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展开研究,主要从三个视角进行研究的,第一个视角是从政府的视角,如对北京城区文化产业空间分布的研究(周尚意,2009);对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分析(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课题组,2010);对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性优势的分析(邹红,2011)。第二个视角是从企业的视角,如对动漫类企业的发展路径的分析(刘玉珠,2011),对软件类企业的发展路径的分析(曹仁超,2011),对出版类企业的发展路径的分析(李彦珍,2011)。第三个视角是从一般民众的视角对文化产业进行分析,如从大众文化的视角对文化产业展开分析(邹广文,2011)。

以上学者的研究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价值,但是有一点不足,就是对北京市文化产业的发展的研究欠缺大学生文化需求的视角。文化产业的主要消费群体是青年尤其是在校的大学生,从这一个群体的视角来看待文化创意创业产业是至关重要的。本研究的最大的特色就体现在,研究者是首都在校大学生,主要调研的群体也是首都大学生。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学术价值:基于大学生的文化需求的视角构建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分析框架,有一定的理论学术价值。

2.现实价值:基于大学生的视角对北京市的文化创意产业进行调查研究,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数据和分析结论,对于政府和企业进行文化产业发展有一定的实际借鉴价值。

3.战略价值:基于大学生文化需求视角的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研究,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抵制文化侵略,维护国际的文化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了二手资料调查、走访以及问卷调查三种调查方法。如下面所显示:

三、调查对象及样本选择

鉴于对调查的可操作性与调查的现实意义代表性的综合考虑,在本次调查中,选定了北京市区的大学生以及文化企业作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设计专门的问卷以及访谈提纲,实地去接触调查对象,来进行调查,获取所需的信息。经过初稿的制作、试投放以及反复修改后,完成问卷设计并进行了投放与后期处理。

(一)抽样方法

我们采用的是分层抽样的方法,大学生方面根据其所在院校的类别以及代表性进行大致的分层,文化企业方面根据其企业主要业务以及发展方向进行分层,然后根据他们各自在所在分类中的人群中所占的比例进行抽样。

(二)抽样地点

为了更高效的获取有效的问卷样本,根据调查对象的特点,以及能够完成的工作量的具体情况,我们选择抽样的具体地点主要在大学校园、自习室、文化企业聚集区。

(三)抽样过程

抽样的过程比较科学、合理、有效,且主要以通过纸质问卷填答的实地问卷发放,为信度和效度提供了保障。

(四)抽样结果

问卷共发放了160份,回收筛选得有效问卷为153份,问卷有效率为95.625%,具有统计分析意义。

(五)数据分析软件

我们将有效问卷进行了整理、数据录入,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EXCEL软件进行了分析。以下是具体的数据分析过程。

四、数据分析过程

(一)文化消费的主要内容

在调查中,我们首先询问了受访者文化消费的主要内容,并且做了详细的分类。有修读本科课程、专业知识类、通识教育类、娱乐类、艺术类、投资类、益智类、运动类、休闲类等。每个分类后还有具体项目的举例,以便受访者更好的作答,共收集了来自北师大、北理工、人大、民大,北航五所学校共153名学生的问卷反馈,同时也对他们的个人基本情况有所调查,应该说可以保证样本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从表1中可以看出,22%的受访大学生文化消费的主要内容还是娱乐类(看电影电视剧、听音乐、玩游戏、打牌、浏览娱乐新闻等);通识教育和专业知识位列第二和第三,两者差距较小。只有11%的受访者会把主要精力放在本科课程上。受访者的偏好依然以娱乐为主,但时事要闻和专业知识依然占据了不小的部分,分类的详细和选择的分布也体现了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多样性。

(二)大学生欣赏与体验文化产品的主要目的

大部分大学生欣赏与体验文化产品的目的还是相当良好的。“补充和巩固专业知识”、“拓展视野”与“提升艺术修养”这三项共计56.7%,这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正确使用文化产品的大趋势。当然,也有17.2%的被访者选择了消遣娱乐,9.6%的被访者选择了发泄情绪,但是总体而言,大学生依然是以自我提升为基本目的进行文化产品的欣赏与体验的。

(三)北京市文化产业需要加强的方面

分析调查结果得出,39.9%的广大高校学生认为对于北京市文化产业而言,最重要的是要“利用各种新兴手段,丰富文化内容的表现形式,提高文化原创力和竞争力”。结合我国具体的文化产业现状,这一建议不无道理。当今的文化产业虽然有了快速发展的态势,但是仍没有将世界文化产业烙上“中国印记”。而反观美国的好莱坞影视公司,则纷纷将“花木兰”、“功夫熊猫”等中国形象搬上屏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高科技方式,将原有的文化内容以全新的形式演绎了出来,而这,也是我们的文化产业迫切需要加强之处。

(四)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指向

调查发现,在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指向上,除“建立和维护文化市场竞争秩序”之外,大学生的选择的差异度较小。一方面,这表明了大学生对北京市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了解有限,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做出相对集中的判断;同时,这也说明了首都高校学生认为北京市在这几个方面都急需加强,也表明了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艰巨性与复杂性。

(五)存在的问题

通过我们调研问卷总结的数据及对部分文化产业基地和企业的访谈中得出当前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如下问题:

1.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得文化产业方面的人才需求加大,企业及相关部门提供给大学生新的就业机会和方向,但相关人才匮乏的现象十分明显。

文化产业中主要缺乏新兴行业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既有宽广人文视野、又具备精深产业理念的复合型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是目前文化产业重点需要的人才。以北京为例,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在总的就业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过千分之一,不仅人才的储备不够,而且结构也不尽合理,尤其是缺少一批顶尖的领军人物式的创意人才。相比之下,在纽约,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占该城市全部工作人口总数的12%;在伦敦占14%;而在东京,这一比例更高达15%。

2.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与国外成熟的文化产业体系具有不小的差距。不可否认,中国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我们认为文化资源不等于生产力。从拥有资源到形成生产力,到形成高附加值的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生产力,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而且,新经济时代的文化产业对资源的依赖度不高。文化产业更多地依赖其自身建立起来的时尚文化和当代大众流行文化机制,以及全球化的市场及其明星制度、经纪人制度和全球营销方式,这几点恰恰是中国文化产业所欠缺的。

3.我国文化产业现阶段基本停留在吸取国外成功经验,进行模仿再创造阶段。没有实现自主创新,自主研发。这一方面是起步晚,而另外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传统文化中规避风险的意愿,企业不愿主动尝试新鲜事物,不愿意轻易冒险。企业的最终目的仍然是盈利为主,虽然有国家或相关部门的资金补贴,但是依然很少有企业敢于对文化产品进行自主创新,融会我国传统文化的产品研发寥寥无几。所以当国外先进的文化产业对我国市场大规模进军时,我国本土的文化产品相比国外产品缺乏竞争优势。这种严峻情况使得我国文化企业生存空间狭小,渐渐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诟病。

五、建议和思考

(一)政府层面

1.继续加大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引导力度。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投资周期长、研发成本高、风险高等特点。从文化创意产业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政府的扶持,特别是政府在产业、金融政策方面的引导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助力。一方面,要将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财政、金融和科技等政策进行统一整合,为其打造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和成长环境;另一方面,要对这些扶持政策的实施程度、效果进行监督和考核,使政策落实到位。

当前北京市文化创意企业均处在成长期,尚未形成足够规模,游戏、动漫、影视企业在发展中需要相关信息和技术服务,但没有力量建立自成一体的平台。建议北京市搭建一个公共的技术和服务平台,一般性的技术和服务均可通过该平成,不必企业各起炉灶,从而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抵御风险、共享信息。该平台今后还可以称为各企业互通信息,创造合作机会的一个有效途径。

2.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文化创意产品的形成是智慧和创意的体现,对文化创意产品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于相关企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调研中,北京斯巴科工业设计公司的负责人指出,企业在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时,出现申请程序繁琐、周期长、费用高等问题,导致企业丧失了最好的发展时机。因此,政府必须见面专利权申请费用、简化专利权申请的程序和周期,尽快使相关企业从其文化创意产品中获得应有的收益,从而为其发展提供正向的动力。

此外,要在北京市营造尊重和保护文化创意产业的氛围,加大对文化创意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特别是要重点打击对文化创意产品的盗版侵权行为。对于电影、动漫企业的反盗版行动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3.根据各地区资源禀赋的不同,科学规划,形成产业集聚区错位竞争发展。目前北京市各个区县均以建设产业集聚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规划之一。在对朝阳区、石景山区、东城区、西城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进行调研中,课题组发现各产业基地定位的差异性不足,导致产业基地内企业间恶性竞争,甚至打价格战,导致企业入住产业基地的积极性减弱。这阻碍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面对“产业集聚区热”的现象,北京市应统一规划,立足全局,依据各自资源特色与现有规模进行严格审核,对于重复的集聚区报批的要慎批、限批。鼓励各集聚区良性发展,避免恶性竞争。对于已形成的聚居区,努力吸引国际知名企业入住园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带动中小企业进入园区,形成产业发展生态链;要采用市场化模式,积极引进有园区开发经验的文化创意产业龙头企业,规划园区产业发展,制定园区发展战略;加强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构筑市场化的资源共享模式,为园区企业和机构提供咨询服务、技术支持、决策辅助等各种服务,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分工明确的专业服务网络。

(二)企业层面

1.打造核心产品,树立品牌形象。任何产品想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必须有自己的核心产品,打造自己的品牌,文化创意产业也同样如此。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需要立足本土文化资源,采取差异化竞争手段,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优势和经营手段开发精品,打造拥有自己专利的高水准核心文化产品。北京市的个别文化产业已形成若干初具实力的核心产品,如湖广会馆、老舍茶馆等处的曲艺艺术表演、报刊行业的《北京青年报》等。这些核心产品都是不断地推陈出新,扩大自身的品牌效应。而对于那些缺乏核心产品的文化产业,如广告业、动漫、著作业等产业亟待提高自身产品地位,创造出自身的产品优势。

2.把握大学生需求,提高产品品味。大学生普遍认可制作精良、有人文关怀、技术水平高、有中华文化背景的文化产品。美国的迪斯尼乐园、好莱坞影视城的竞争优势正是源于其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北京的文化创意企业要注重利用中国文化和北京地域文化资源,结合两者得天独厚的优势,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和品味。

3.加强企业间协作,抱团发展。文化创意企业相互协作可以完善管理体制,形成规模经济,。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基地中的“DRC”是“Design Resource Cooperation”强调的就是企业间的协作。处于成长期的文化创意企业加强合作,可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能有效抵御各类市场风险,做到标准化、集约化管理。在广播电影电视业,可借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公司(CRFTG)的经验,集合北京几家影视剧制作单位,联合组建成北京影视剧制作集团,实现电影电视节目内容系列化、影视剧制作化、精品生产机制化的目的;在电子出版物行业组建以形成“大出版”格局为目标的北京市电子出版产业集团,集制作、出版、开发、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纸介质、图书、光盘、网络等多媒介并行发展。

参考文献

[l] 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

[2] 徐丹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3]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上海:华夏未来出版社,1997.

[4] 于国华.文化创业产业实务全书[M].台北:商周出版社,2004.

[5] 肖璇.北京圈文化创意产业分布及集群式发展研究[D].沈阳:北京工商大学,2010.

[6] 吴悦.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

[7] 王世崇.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SWOT分析[J].经济纵横,2012(3).

[8] 吴婷婷,李存金.北京文化创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2010 (6).

篇10

一、西方产业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及进展

1.“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范式

西方产业经济学分为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新奥地利学派,其中哈佛学派的核心观点为SCP范式,即 “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范式,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便是此范式的主要构成要素。市场绩效的产生由市场行为引起,市场行为被企业所在市场结构所决定。在这一范式下,行业集中度高的企业总是倾向于提高价格、设置障碍,以便谋取垄断利润,阻碍技术进步,造成资源的非效率配置;要想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公共政策来调整和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限制垄断力量的发展,保持市场适度竞争。

2.新产业组织理论:SCP范式的修订和补充

新产业组织理论兴起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此理论对企业在市场上的行为进行了着重研究,致力于紧密结合产业组织理论与新古典微观经济学;数学方法与博弈方法是此理论的主要研究方法,也就是说,对于此理论的研究主要以理论模型的建立来对企业行为的合理性进行探索,同时对经济福利问题进行强调。

在上述发展之外,新产业组织理论对产业组织的具体问题有了新的发展。以产品差别为例,在新产业组织理论中,以模型的建立为依据,产品差别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垂直产品差别,一类是水平产品差别。在古诺双头垄断模型下对进入壁垒问题进行考察,企业对市场需求的满足能力决定了企业所拥有的优势,并且企业所能够承受的沉没成本的多少决定了企业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能力的大小。在博弈理论下,对厂商的竞争在不确定性问题和不确定条件下进行研究,可竞争理论诞生了。在此理论下,不赞成对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强度对市场竞争的维持,提出企业市场的多少并非由较好市场绩效的市场结构所决定,认为可竞争性市场是进入市场的成本非常低,且已经在市场中的企业存在可感的潜在压力时的市场,在这种可竞争性市场中良好的市场绩效才会产生。

3.产业组织理论: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是与新产业组织理论同时发展起来的理论,与传统的“结构――行为――绩效”范式相比,芝加哥学派所提倡的理论是截然不同的。在芝加哥学派中,其分析方法依据严格的经济理论,并对理论的经验证明进行着重强调,认为SCP中的结构、行为、绩效三个因素之间的单向因果关系是不科学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双向的、互动的;在市场经济发展方面,认为应该放任自由,而不是以政府为主导进行干预。

4.新制度经济学:“后SCP”流派

科斯、诺斯、威廉姆斯、阿尔钦等是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对经济问题的研究以制度角度来进行,是新制度经济学这个新兴流派的主要特点。在新制度经济学中,其研究内容包括企业“黑箱”内部的产权机构、组织结构的变化、市场绩效受到前两者的影响,简言之,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已经深入到产业组织内部。所以说,在研究企业行为方面,与其他学派相比,新制度经济学拥有一个全新的理论施教,不仅对深化了产业组织的理论,更催化了其对企业行为产业的结果。对我国在产业经济学方面的研究有着巨大的启迪意义。

二、构建中国特色产业经济学的设想

1.在研究对象方面

第一,概念方面。在我国,在研究产业经济学时依然继续沿用行业、部门等过时的概念,并没有以市场的角度来进行,也就是说还没有明确产业的概念。

第二,重点确定方面。与产业组织的内部研究相比,更加重视对产业之间关联关系的研究,因而在产业组织方面的研究缺乏深度。

第三,内容构成方面。使一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等原本不与产业经济学相关的内容纳入到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之中,导致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内容过大、过杂,模糊了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为了使上述问题得以解决,从而保证产业经济学的路径回到正轨之上,使市场机制和企业组织的运作机理得以突显出来,首要问题就是纠正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在学科体系方面

为了使中国特色在产业经济学中体现出来,必须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为依据,主体内容替换为企业组织和市场交易机制来对产业经济学的卢纶逻辑体系进行构建,同时压缩目前的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同,将关注点转移到研究和检验产业运作的实证上来,在对产业经济学体系进行探索时必须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层次差异相结合。

3.在方法论体系方面

规范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是研究经济学的两个基本的方法。其中,在规范研究中必须对经济事物的逻辑合理性与伦理价值观进行强调;在实证研究中,研究重点必须放在经济事物的实证检验方面。定量研究,指的是在考证理论与实践时的主要方式是经济计量、实证检验和模拟试验等,这是研究现代产业经济学的主要方法。我国在研究产业经济学时应当对这些方法进行吸收、借鉴。

4.在教育教学方面

在进行财经教育教学活动时,必须将当前的市场发展现状融入产业经济学的课程之中,对产业经济活动中产生的新为题进行探索,不断更新、创新产业经济学的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同时,将企业在市场决策中所遇到的新问题

纳入到研究范围之中。

篇11

一、现代产业经济课程特征及案例教学方式的实践意义

产业经济学的应用性与实践性较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其在国内经济学科中的地位得到了稳固提升。现代产业经济学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以及产业关联理论等;二是理论应用,主要涉及产业政策。其中,基本理论部分以传统的SCP范式(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为基础,主要研究相关产业以及产业内企业间的行为、关系等问题,而理论应用部分则主要针对产业的实际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二者与实际联系紧密。

1、现代产业经济课程特征

(1)理论体系丰富。我国的产业经济学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与日本的产业经济理论体系类似,其理论涵盖了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等众多产业领域,而细化到每个领域其理论体系也十分丰富。其中,就产业组织领域而言,其理论就包括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等在内的众多理论体系;而产业结构理论体系则由库兹涅茨、克拉克、霍夫曼等人的理论成果构成。事实上,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较为庞大,若授课过程中仅注重于理论的传授难免有些枯燥,不仅会花费过多的时间在理论的传授上,其教学成效也较低,而且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难度也较大,学习积极性不高。

(2)应用难度高。产业经济的众多理论研究均以定量分析为主,并以图表的形式加以呈现,通过图表等的展现能让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但图表本身往往比较复杂,尤其是在实际的分析过程中其掌握难度偏高。另外,数学知识在产业经济学中的运用也十分广泛,在企业定价、市场结构及公司结构决定因素等的分析过程中,数学推导以及统计模型的运用十分普遍,鉴于此,产业经济理论的应用难度普遍较高。

2、案例教学方式的实践意义

产业经济学具有理论体系丰富、应用难度高等特点,过多的理论抑或单纯的模型传授略显枯燥,学生掌握起来也比较困难,但若将国内外的热点案例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无疑会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案例分析能力,强化其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具体而言,伴随着绿色GDP核算的大力推进,国家对资源环境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近年来政府对煤矿等重污染产业的整顿力度也不断加强,故在讲授企业兼并重组、行业市场集中度等知识点的同时可适当融入相应案例,更具体地向学生传授相应知识,在保障学生对时事有充分认知的同时,提高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际案例的融入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弱统计模型的理解难度,提升教学效果。

产业经济学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二级学科,其与不断出现的实际问题紧密相关,可以说,产业经济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实践的推动,实践在产业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凸显了将案例融入到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由上文的分析不难发现,案例教学必将成为产业经济学教学的核心手段。

二、推行案例教学方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产业经济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近十年来该学科的发展成效十分显著,推行案例教学方式是进一步发展这一学科的主要途径。然而,由于我国产业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所以在现阶段,案例教学这一教学方法的推行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1、缺乏案例教学规范教材

规范的教材往往是学科质量赖以提升的重要前提。尽管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近年来得到了大幅完善,但由于我国产业经济发展滞后,所以学科相应教材缺乏一定的规范性与科学性。鉴于产业经济学的实践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其产业组织、产业结构等理论的基础之上的,所以现有的教材更倾向于理论的介绍而忽视了将理论与实际案例结合的重要性,另外,即便部分教材融入了相应案例,但国内案例占比相对较少,故在对我国各行业进行实际分析时,相应产业政策的针对性以及实用性不强。

2、案例教学水平偏低

案例教学是提高产业经济学教学质量的核心方法,其作用在于让学生在对案例进行独立思考以及集体讨论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自己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伴随着产业经济学地位的提升,案例教学较以往有了很大改善,但其整体水平仍然偏低。一方面,现阶段产业经济学缺乏案例教学的规范教材,这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产业经济案例教学水平偏低的现状,另一方面,案例教学水平的高低与教师的授课水平直接相关,鉴于现代产业经济学案例教学的灵活性与开放性日益突出,对授课老师的要求也日益严苛,进一步加大了提高产业经济学案例教学水平的难度。具体而言,产业经济学的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在具备较强理论基础的同时,还需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以及组织能力,以合理科学地解决学生不断提出的新问题。此外,由于我国的产业经济学发展起步较晚,所以满足以上要求的教师相对缺乏,产业经济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亟待加强。

3、案例教学设施落后

篇12

在二次世界大战后,产业经济学由日本最先发起,代表性人物主要有马场飞雄,宫泽健一,佐贯利雄等。就我国而言,产业经济学起步较晚,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才从日本和发达国家引进,直到9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和与国际经济的日渐接轨,产业经济学才受到国内众多经济学者和政府的重视。这样看来,产业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时间确实很短,是一门比较新兴的学科。

在我国产业经济学起步较晚,理论经验知识不成熟,且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我产业经济发展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其中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产业经济学理论发展不成熟。由于产业经济学理论发展不完善,导致我过产业经济的发展不够规范,产生一些问题。目前,我国产业经济面临着新的阶段性特征,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这种有着自己特色的大背景下,我们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对于提高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有哪些,以及提高对外开水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需要做的具体工作是什么等等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都要求我国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不断丰富,不断发展。

第二,内外需增长动力明显不足。一是欧美主要发达国家持续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人民币被迫升值,对出口行业带来巨大压力。二是近年来,我国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对象和全球贸易摩擦的中心。如矿产业、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三是由于受国内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内在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增长十分乏力。2013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7%,明显比前些年16%-18%低。

第三,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去年,美国和欧洲开始实行“再工业化”战略,这对我国制造业发展很不利,这就使得欧美加大对资本和技术输出的控制,对我国实施“技术封锁”,使我国产业升级步伐放缓。由于技术能力底下,在资源日益枯竭,人口劳动成本快速上升,生态建设成本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我国产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基于上述我国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笔者在此提出几点改进措施,希望能对中国产业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有效的调控,能够妥善解决其突出的问题。

一、丰富和完善产业经济学理论

马克思理论中提出:“实践是理论和认识的来源,理论指导运用于实践”。我们要充分把握好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在实践中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我们要深入研究我产业经济学现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找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规范产业经济在我国的发展。

二、优化产业结构

据国家统计局的《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在2013年全国GDP为56.88万亿中,第三产业GDP以46.10%的占比首次超越第二产业GDP占比的43.90%。这对经济结构转型和产能优化有着重要意义。第三产业就业能力更强,消耗能源少,对环境污染轻,有利于我们发展绿色经济,绿色GDP。我国经济正处于换挡期,因此,我们要稳中求进,不得急功近利。努力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使经济在合理区间内健康运行。

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产业资产全球化

在我国产业发展受到国内和国外两头成本压力上涨的情况下,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显得尤为重要。在国内,我们受到环境、资源、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要求我国产业经济的发展需要走向国际,才有机会全球范围内募集更多较低成本的生产要素。欧美国家开始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促使我们不得不靠自己努力,加强技术创新,才能在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李 雪.产业经济学的若干问题研究―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夏大慰教授访谈录[J].经济师,2011.07

[2]李磊,赵旭,张,王军.我国高技术产业结构现状及发展战略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6.12

[3]刘洋.我国环境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J].经济观察.2011.12

[4]姚凌岚.中国产业结构现状及发展方向[J].宏观经济观察.2010.07

篇13

信息经济学的产生是对传统经济学的否定。传统经济学的共同点是以物质产品及服务的生产、流通、分配及相关活动为主要对象,因而被称之为物质的经济学。[1]在传统经济学中,信息如同空气、阳光一样是充分的,有用而不需要经济成本。同样,厂商、消费者、投资者和政府等经济行为者具有“完全信息”,且具有完善的信息接收和信息处理能力,所以经济行为者的选择是确定的,信息被排斥在经济学之外。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经济行为者不仅不具备完全信息,而且处理信息的能力十分有限,这与传统经济学的完全信息假设发生了矛盾与冲突。信息经济学正是在否定传统经济学的完全信息假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斯蒂格勒在《信息经济学评论》一文中,批判了传统经济学的完全信息假定理论,提出了信息搜寻的概念。斯蒂格勒认为,经济行为主体掌握的初始经济信息是有限的,是不完全信息,这就决定了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经济主体要做出最优决策,必须对相关信息进行搜寻,而信息搜寻是需要成本的。把信息与成本、产出联系起来,提出搜寻概念及其理论方法,是斯蒂格勒对微观信息经济学的主要贡献。继斯蒂格勒之后,著名经济学家K·阿罗(K·Arrow)对不确定性条件下的经济行为进行了开拓性研究。他认为,信息经济学是不确定性存在情况下的经济学。在他看来,不确定性具有经济成本,因而不确定性的减少就是一项收益,所以,可以把信息作为一种经济物品来加以分析。阿罗十分简洁而深刻地揭示了信息经济的作用。M·勒姆特(M.Nermuth)对不完全信息进行了精确的数学描述,用“信息结构”一词来描述经济决策利用信息的复杂分布及其与决策的对应关系,等等。搜寻理论后来经过萨洛普(S·Sulop)、截维德和马肯南等人的研究得到系统地发展,成为微观信息经济学基础理论之一。众多著名经济学家在不完全信息经济分析领域的创造性成果,诸如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决策、对策理论、非对称信息概念以及价格分散理论等,使得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经济分析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有巨大影响的经济学领域。

随着人们对信息经济的关注,研究的视野逐渐从微观领域转向宏观领域。1962年,弗里兹·马克卢普《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的出版,标志着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1977年,马克·波拉特《信息经济》(九卷本)提出信息经济测度的波拉特范式,极大地丰富了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20世纪80年代后,在美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英国和新西兰等国学者的共同努力下,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日趋成熟。

经济学者将信息要素纳入发展经济学分析框架中,使宏观信息经济学获得了与传统理论截然不同的结论。罗伯特·索洛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生产函数理论,试图说明经济发展取决于投入的资本和劳力数量。但是,过去20年世界经济发展的事实并非如此,例如,发达国家增加投资快于增加人数,投资收益并没有递减。针对这种现象,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认为,影响经济长期增长的基本要素不仅仅是资本和劳力,而应该是四个基本要素,即资本、非技术劳力、人力资本和新思想(信息)。由于知识构成生产要素之一,它像资本那样必须以放弃当前消费为代价才能获得,知识(教育)滞后将严重影响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国家必须像对待基础设施投资那样对知识及传播知识的教育机构进行投资。由于知识投资长期效用的干预,经济长期发展中可能出现良性循环趋势,即投资促进知识生产与传播,而知识生产与传播获得的效用又促进投资。这意味着投资的持续增长可以长期提高某个国家的增长率,这个结论正是传统理论所否定的。目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最大差别已经不在于资本与设备,而在于知识与信息。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正在由资本依附转向资本与信息的双重依附。

信息经济学中的不对称信息理论(asymmetric  information)是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詹姆斯·莫里斯(James  Mirleees)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威廉·维克瑞(William  Vickery)提出的重要理论。他们分别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揭示了不对称信息对交易所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此后30多年来,不对称信息理论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由此而产生的对策理论为经济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两位经济学家于1996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2001年,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又一次因为在“走进现实生活的信息经济学”研究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分享了这一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2]他们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乔治·阿克洛夫、斯坦福大学的麦克尔·斯澎斯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这三位经济学家在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假设之上,建立了一整套经济学理论,解释厂商、工人和消费者的行为,奠定了信息经济学的基础。其中,阿克洛夫和斯蒂格利茨教授同时也是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泰斗。

  二

目前,理论界对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研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主张。[3]一种主张是按照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从市场不确定性角度构建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另一种主张是按照信息产品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来构建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从研究的整体情况看,前一理论体系似乎更多地为人们所接受。但是即便是按照这一主张来构建信息经济学的整体框架,也还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思路。

思路一为信息经济学“三分法”,即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传统框架出发,将信息经济学划分为三个部分:微观信息经济学、宏观信息经济学和产业信息经济学。微观信息经济学主要以个别市场主体为基本分析单位,考证信息对市场均衡、劳动市场供给、消费者行为以及市场机制等一系列微观经济问题的影响,分析信息资源配置和微观信息市场的效率问题。宏观信息经济学则从国家和世界经济的层面出发,论证信息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影响,研究信息与财政政策、金融制度之间的关系,探讨信息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中的作用等等。信息产业经济学着眼于对信息产业的分析,主要包括信息技术产业化、信息产业基础与结构、信息产业国际化、信息资源与经济增长等方面的内容。按照这一思路,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能够较好地与传统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体系相衔接,不仅能够清晰地勾画出微观信息经济学与宏观信息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合理地安排其理论体系与内容,而且还能较好地构筑信息产业经济学的体系。在这一思路下,微观信息经济学与宏观信息经济学结合在一起构成理论信息经济学,而信息产业经济学则构成应用信息经济学。

思路二为信息经济学“二分法”,即按照市场不确定性原理,将信息经济学分为微观信息经济学和宏观信息经济学两个部分。与此相适应,将微观信息经济学作为理论信息经济学,而把宏观信息经济学作为应用信息经济学。根据这一思路构建的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是将思路一中的微观信息经济学和宏观信息经济学两部分内容归到一块为微观信息经济学,将厂商行为的不确定性和政府行为的不确定性等问题放到一起来分析。宏观信息经济学则由信息产业经济学和信息社会的各种经济理论组成,以信息技术的不确定性为基础,分析信息技术的各种经济影响和福利效果。这一思路的主张者认为,按照这一思路构建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可以将信息经济学与传统的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加以区分,并且能够较好地体现信息产业在信息经济学学科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三

信息经济学中的许多理论,[4]比如委托一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现代企业建立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信息经济学中的委托—理论,对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委托—理论是信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国有企业改革要建立起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制度正是以合理有效的委托—合同为基础的。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对国有企业改革所作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比如资产重组、企业破产与兼并、股份制改造等,都需要有一定的市场经济“游戏”规则来约束和规范市场行为,这个规则就是市场经济主体共同遵守和不断创新的委托—合同。

其次,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市场主体的经济决策和加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正确处理好企业与市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持。信息经济学较为深刻地探讨了不完全信息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市场经济行为的两个主要现象,即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无论是生产者、经营者还是消费者,都面临着不同形式的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生产者面临着消费者的大量的、复杂的道德风险行为,而消费者也同样面临着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利选择和生产者转移的道德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信息经济学所揭示的信息不对称理论,无论对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有助于其作出各自相应的选择与对策。

再次,信息经济学中关于信息资源最优配置对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的思想,将有助于我们在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进一步关注信息经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努力创造信息资源合理流动的外部环境,提高信息技术对提高产业竞争力的认识,协调信息网络的发展,加大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强化信息产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带动功能,以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带动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

最后,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我们研究现实经济社会问题开拓了新的视野。实事求是地讲,信息经济学在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信息经济学所使用的方法为经济学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和思想方法。比如信息经济学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理论和对策论,把现代决策理论的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决策分析之中,使得经济分析不断贴近现实经济生活。实际上,在我国目前经济理论界的经济分析中,很多学者都引入了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相信随着信息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其分析方法将在经济学、管理学等其他领域的应用中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  马费成等:《信息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