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10 14:55:3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现代教学方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Abstract:The paper discusses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modern university in three aspect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modern university ;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modern university ; the improvement, optimization and innovation of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modern university.
Key words: university ; teaching method ;connotation; feature; improvement
大学的“大”泛指全面、普遍、高深、超越、创新;大学的“学”常有思想、精神、知识、探索、创造力之意。由此不难看出,现代大学的基本任务是传承知识与培养人才、创新知识与创建制度、服务社会与促进交流。其中,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出能够完成上述任务的有灵魂、有头脑、有责任心、有专长的人才,而培养这样的人才的一个突出要素是研究、使用与完善现代大学教学方法。
一、现代大学教学方法的基本内涵
“方法”常用来指“解决问题的门路与程序等”。现代大学教学方法是能够“激活师生思想、情感、潜能、智慧,发挥师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是摒弃“无视受教育者主体性,漠视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与现实社会的价值冲突、教育教学与现实世界的有机联系,忽视对受教育者的理性精神培养、自由思考与独立探索精神培育”的教学方法;是构建“追求真理、崇尚学术、严谨求是、合理扬弃、正确引导”的大学文化的教学方法;是铸就“科学与人文并举、传统与现代相融、国内与国际相联、求实与求新互应、爱校与爱国相通”的大学精神的教学方法。
二、现代大学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
1目的性与层次性
现代大学教学方法的目的仍然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但其内涵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已有所不同。一是突出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和志向,调动学生学习、探索与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着力使学生获得正确、全面而深刻的认识,缩短认识过程,提高学习、领会与运用知识、技能的效率;三是更加重视凝结智力价值,开发智慧潜能,在重视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与途径,帮助他们形成学习迁移能力。它可以分为三个逻辑层次:一是哲学高度的方法论方法,即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一切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解决“教”与“学”的矛盾、实现教学相长的关键;二是具有一定共性的一般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联系实际,课内外教育教学有机结合,灌输、启发、研究等教学方式的融合;三是具体的教学方法,其依据是学校的类型、学科的性质、课程的内容、问题的特征和知识的形态。所以,现代大学教学仍然是“教学有法”。
2多样性与灵活性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源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条件与教学环境的多样性。因此,推崇促进个性发展的现代大学教育,要想实现其教育教学目标,就应该运用科学的、多样性的方法来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因情施教。灵活性既包括不同的教学内容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同样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也包括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同样的教学对象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还包括不同教学对象、不同学科内容、不同知识形态之间教学方法的相互借鉴与综合。因此,“教无定法”是现代大学教学方法的特征之一。
3时代性与阶段性
作为引导社会发展方向和传承与创造科学文化知识的现代大学,在教学方法上,一方面要与时俱进,富于时代性,要教会学生快速获取、科学分析、合理储存、准确提取、恰当运用知识与信息的方法和创造知识、创建制度的方法。另一方面,又要与学生认识独立性程度相适应,在传习性教学阶段,引导学生善听、善思、善记;在指导学生自主性学习阶段,教会他们根据需要抓主线、抓重点,从“教”通向“不教”;在研究性教学阶段,与学生一道发现与分析问题,寻找与完善方法,运用与创造知识。所以,“教会学法”是现代大学教学方法的主要任务之一。
4工具性与手段性
随着教育在促进人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基础地位越来越突出,教学方法的工具性与手段性也越来越清晰。从哲学高度讲,方法就是工具。现代大学教学方法就要教会学生获取信息、发现问题、探索规律、创造效益、创新知识与创建制度。手段是主体掌握、作用、改造客体的桥梁。在教学手段运用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与知识、技能是客体,要促使客体发生预期变化,让教育的基础作用充分发挥,现代大学教学就要“贵在得法”。
三、现代大学教学方法的完善、优化与创新
1方法论的完善
现代大学最根本的使命是培养适应和引领社会发展、具有主体意识、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并在其中表现出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人。因此,现代大学教学方法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应该是教师乐教愿讲、学生活学喜听的教学方法,它集中体现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对学生的引导、开导、向导,正如《学记》中所言:“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即教师要向学生讲明道理,但不要牵着他们走;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但不要压制他们的思想与积极性;要为学生指明路径与方法,但不要替他们作出结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要激发学生在学习、研究与实践中的自觉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发展性,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有潜能的学习者、实践者和创造者。
2一般教学方法的优化
教学方法改革与完善的目标是教学方法的优化,而教学方法的优化又必须从好的效果与高的效率两方面来体现。效果的衡量要依据教学功能的发挥,如激励功能、认知功能、发展智能的功能、反馈评价的功能等;效率的评价主要看师生是否能用相对少的时间与精力投入获得相对多的效果产出。以“教师、教材、课堂灌输”为中心的传统大学教学方法,因为在较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成长环境、心智发展、个性培养和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客观要求,过分强调了教师在教学中的权威性、决断性和对知识的继承性,因而在客观上造成了教学效果不够好、教学效率不够高的结果。要改变这种状况,最重要的就是推广研究型教学,即以课程内容和大学生学识为基础,以问题的解决与创设为中心,以全体学生参与讨论与实践为过程,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获取与运用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能力和发展个性。与此同时,教师的能力也可以获得提高,心智可以获得完善。
3具体教学方法的选择、改革与创新
根据学生心智发展与认识水平的阶段性,在不同阶段应侧重选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大学低年级阶段,要构建探索性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跨跃中学与家庭障碍,适应大学环境,积极主动地接受与面对学习现实,侧重采用启发与交流式传授、见习与验证性实践、再现与归纳性总结等教学方法。大学高年级阶级,要构建研究性教学方法。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及其发展动态;另一方面,又要尽可能拆除各学科间的教育壁垒,为学生的自由、自主学习与发展提供条件与环境,侧重采用觅食式发现法、分组讨论法、综合性与设计性实践、联想与演绎推理等教学方法。例如,我们在讲授社会学概论、公共关系学、管理学等课程时采用一名教师主讲、多名教师参与的方法,主讲教师在主讲和组织讨论的过程中,其他教师既可作为学生(主要是引导学生提出和分析问题),向主讲教师提出问题,参与讨论,又可作为教师,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使课堂氛围活跃、轻松,教学效果良好。我们在政治学基础等课程的教学中,运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课程,教学辅导、作业布置与批改、问题的讨论与回答都在网上进行,除要求学生通过网络完成并提交作业外,还规定每个学生必须提出几个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并参与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的讨论,课程结束时,每位学生在网上点击该课程的次数达50次以上,这不仅明显提高了学生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学习的能力,而且还让学生可以随时参与讨论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教学效果与效率都令人满意。我们在讲授行政管理专业的领导学课程时,要求每位学生自我定位为“正副省长、市长、厅长、处长、科长”中的一个岗位,从工作规划、政策制定与执行、工作的思路与方法、效果的评价与完善等方面进行思考、设计与表述,并在一定范围内讨论,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主动去了解自己所选择岗位的工作目标、任务,研究现实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与完善的办法。在此过程中学生意识到了不同岗位的职责不同,宏观与微观思维不同,特别是在开展工作时合作精神、协调艺术、开拓意识的重要性,为他们将来的工作实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232-02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纲要中提出了“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的要求,目的是切实增强高级专门人才的能力。实践教育,特别是创新性实践教育是达到这一目的关键举措[1]。长期以来,我国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占大学生总数的比重始终居于前列,这与社会渴求机械类人才的现状相适应,这种趋势还将延续。因此,机械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直接决定了高校培养的机械专门人才能否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了培养具备创新设计能力、基础扎实、适应面广的机械专门人才,我国工科院校普遍开设了现代设计方法课程;该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可以直接用于创新性实践教育,一般作为高年级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由于各个高校具有不同的传统和特色,因此这门课并没有统一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如何针对本学校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现代设计方法”已经成为摆在相关授课教师面前的紧要问题。本文对现代设计方法的课程内容、教学困难做出分析,在借鉴其他高校课程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探索适合本校的课程教学方法。
1.现代设计方法课程的内容
现代设计方法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融合了当代科技的各种先进理念,适用范围并不局限于机械设计,例如:优化设计可以用于各行各业,有限元方法可以用于流场、电磁场等多种连续域物理问题。实际上现代设计方法要求学生既要理解通用的数学模型,又要熟悉本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会使用专门的软件工具。下面从机械工程专业的角度,列举现代设计方法课程的主要内容。
1.1设计方法学
设计方法学是从全局的视角帮助设计人员开发出高价值的创新产品。它将设计对象视为一个技术系统,将技术系统的总功能分解至功能元,为功能元求解就是寻找实体结构。这样可以得到多种整体方案,然后从中找到最优解。这个过程需要创新思维方法和技法,如头脑风暴法、组合创新法等。近年来,基于TRIZ理论的创新设计方法开始引入教学。TRIZ又称萃智,试图将发明创造过程流程化,让人们以查表的方法找到问题解决方案;实践证明,它确实可以加快人们创造发明的进程以得到高质量的产品。
1.2优化设计
优化设计(Optimization Design)能帮助设计者从所有方案中选择出最佳方案。普通设计中,设计人员凭借经验和规范提出多种设计方案,然后按照一定的评价准则选出得分最高的方案。优化设计中,设计者首先需要将工程问题用数学语言描述成优化模型,然后选择合适的优化方法,最后在计算机上搜索设计空间以找到最佳方案。根据问题的不同复杂程度,有时候只能得到局部最优的方案。
如何将工程实际问题用优化数学模型描述出来是教学要点。求解数学模型可以用MATLAB编程实现。
1.3可靠性设计
可靠性设计(reliability design)认为任何产品都存在失效的可能,设计人员应该保证产品有足够能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和给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这需要学生建立新的观念:产品的物理属性不是定值,而是服从某个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学生还要学会将概率统计理论知识用于零部件的可靠性设计。
1.4有限元方法
有限元方法也称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它将连续域问题用多个互联的子域问题代替,每个子域问题用节点变量描述出单元数学方程,接着组装成整体数学方程,最后进行数值求解。一般要求学生会用ANSYS软件对零部件的强度进行校核。
1.5其它现代设计方法
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已经得到普遍应用,这要求学生至少会用一种三维造型软件,如Pro/E, SolidWorks, CATIA,UG等。机械结构的动力学仿真也是与机械设计紧密相关的内容,这需要掌握ADAMS等动力学分析软件。
2.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现代设计方法这门学科发展迅速,内容繁多,这给教学带来了一系列困难,也引发了诸多教学改革尝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缺乏权威定义
一个明确的定义有利于让学生准确地区分传统设计方法与现代设计方法,从而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现有教材将一些先进的设计方法的集合统称现代设计方法[2, 3]。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新的设计方法将不断出现,同时一些以前视为先进的方法逐渐变成常规方法。这种动态变化使得现代设计方法目前没有权威的定义。针对这个问题,有学者提出将“当今时代为产品制造或工程项目完成达成实体化全过程而制定的技术上的方案、图样与程序”作为定义[4];还有学者使用比较教学法从九个方面展现出现代设计方法和传统设计方法之间的差异。这些工作有益于人们明确对现代设计方法的认识。
2.2 难以全面讲解
现代设计方法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内容庞杂的理论和方法的体系。有学者列举了50多种已经研究和应用的现代设计方法;有的教材提出八种不同设计方法作为教学内容。但是有限的课时是教学内容的最大限制;如果以创新实践教育为目标,那么学生只能掌握很少的设计方法。因此,授课教师只能选择重要的内容进行讲解。普遍认为:创新设计思想,优化设计,有限元方法,可靠性设计等内容是不可或缺的模块内容。
2.3 难以深入讲解
现代设计方法的主要教学模块内容十分丰富,大多可以独立成专门的课程。在有限学时的约束下,教师很难将每个模块深入讲解到学生能够运用自如的程度。据称国外著名大学一般不设立此课程而是分别设置诸如“优化设计”、“有限元法”等课程。国内有的教学团队也尝试建立相关课程体系来解决这个问题[5]。该团队提出“注重专业必修课,深化专业选修课,扩展公共选修课”的思路,着力构建和完善现代设计方法课程体系。具体地说,将现代设计理论及方法作为专业必修课作为基础课程,同时开设“优化设计”、“有限单元法”等专业选修课供学生进行深入学习,还设立“ANSYS有限元分析”、“ADAMS动力学分析”等多种公共选修课供学生学习设计工具的使用;此外,还将其它先进的设计方法如“反求工程设计”、“并行设计”等作为公共选修课供学生拓展知识。
3.教学方法初探
本校根据实际情况安排40学时用于现代设计方法课程。如果以实践教育为导向,有限的学时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笔者经过初步探索做出如下教学安排:
a)教学内容:TRIZ创新设计方法,优化设计,有限元分析,可靠性分析,计算机仿真工具原理;
b)教学重点:各种设计方法的基本数学模型和MATLAB求解。
在这个安排中,实践教育的重点在于训练学生针对简单工程问题进行数学建模,然后用MATLAB软件编程求解;对于各种仿真软件的具体使用不做介绍,但是集中介绍各种仿真软件原理,并将它们的操作流程与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过程联系起来。
4.结束语
如果以实践教育为导向,那么教师需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重点内容,同时还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里掌握先进的设计方法、并将其应用在机械产品的设计实践中。这个探索过程是必要的也将是长期存在的。
参考文献:
[1]顾秉林,王大中等.高水平学科建设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31(1).
[2]赵松年,佟杰新,卢秀春. 现代设计方法[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现代教学理念阐述理念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与实践所形成的理论化、系统化、具有相对稳定和传承性的认识、理想和观念体系。教学理念是存在于教学过程之中, 并对教学行为产生深刻影响的教学理想观念。教学方法应在教学理念中形成并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专业不断推陈出新,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以下是我们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总结同的。
一、影响教学方法改革因素诸多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是教学方法自身存在许多弊端,教学方法陈旧、老套,不适应现代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
(2)是教学方法改革是我国现代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途径,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
(3)是教学思想与教育理念在不断变化, 也加快了教学方法改革的步伐,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理念的出现也要求迅速变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
(4)是当代社会对人才质量要求的比较高,要求培养的人才即有扎实的知识做基础,又要有实际的工作能力,人才质量要求的提高势必要求教学方法做出相应的改革;
(5)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科技、新工艺、新技术的不展产生,也要求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要求。
二、教学方法改革亟不可待
虽然影响教学方法改革的因素有多方面,但这种改革又势在必行。在我国现有的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下,一般都是按社会、市场的人才需求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一种管理体制, 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即需要领导的全面调整又要适应各专业各学科间差异,这两种矛盾始终存在。虽然想法好,但实际应用起来会有很多的阻力。而且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往往根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不能及时作出调整, 调节周期非常长。另一方面,教师也只是一个政策的执行者, 一般会受专业及学科的限制很难形成更好的、适应各类专业及学科的教学方法,使得在现在的教学方法改革中,虽然方法颇多,但具体哪个方法最行之有效,哪个更重视学生智能的全面发展,哪个满足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层次、多规格要求,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并且课程体系结构也长期以学科为中心, 学科之间差异显著,个别学科缺乏挑战突破和创新的主动性。
三、教学方法改革的成果显著
(1)教学方法改革要因生而异,效果更为明显。
无论怎样,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与学的过程,无论教师的学术水平如何,每一门课程对于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他们都有一个从无知到认知的过程,也就是先让学生知道是什么,然后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运用,这样才有提高,认知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所以这种教学方法的普遍性依然存在。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学生复制老师学问的过程。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理解的程度是有差别的,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因学生的特点而异。特别是针对本、专科都有的新升本科院校,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不同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在课堂上要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平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积极配合教师的互动,积极发言。 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健康发展、敢于探索新知识,培养学习兴趣,树立良好的人格有重要作用。这种教学方法的改革是现代教学理念下的主动探索与成效体现, 是现代教学改革以生为本和以能力为本的理性选择与价值取向。取得了相对明显的教学效果。从每年学生的成绩分布图上看,高分人数不断增加。同时也说明了改革的效果是明显的。
(2)教学方法的改革要因师而异,效果更佳。
教师是个神圣的职业,从概念上讲,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一是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着,对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二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关键作用。三是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从古至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现代的教学方法改革中,教师的作用应该还起主导作用。根据教师自身所学专业、所属学科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改革,从改革后的成果来看,对那些操作能力强、理论知识稍弱的教师应该多开展实验型教学。实验是检验、验证理论知识的有效手段,实验也是发现和创新的必由之路。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及动手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而那些能够敏捷抓到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点的教师, 则应该开展实践教学模式,在当今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革变化的时代,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占有的地位越来越重。理论型人才也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高分低能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如何在实践中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教师的作用无人替代,改革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要根据教师的不同特点因人而异。
(3)多种教学方法齐头并进,教学效果明显。
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随着教学改革的大力推进,涌现出许许多多优秀的教学方法,比如参与式、启发式、互动式、实验式等数不胜数的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好的教学方法,已经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在现代教学理念中占据及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这许许多多的有效教学方法,究竟哪种方法具本普遍性,是不是应该所有专业、所有学科。经过研究证明,在实现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推行多种教学方法改革并行的教学模式,远比使用其中的某一种效果会好很多。这种不局限于某一教学方法改革的改革,其实也是改革的另一种延续。这同时也体现了教学方法改革所具有的特点——灵活性、多变性。同时也更一步说明了, 教学是复杂的, 教师要了解众多有效的教学方法, 特别是那些十分关键的有效教学方法, 也要具备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的能力, 认真考虑和慎重做出有效教学方法的抉择,并善于总结,勇于创新新的教学方法。
因此,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和探索经长期验证是符合教学规律的。虽然这些教学方法不是针对所有的教学情境都十分有效, 但在大多数教学情境下是有效的, 自然有推广应用的价值。在现代教学理念指引下,教学方法改革的功能也应由原来的只重视知识传播转向即重视知识传授又注意人才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的综合性能力发展上。教学方法的选择趋向多样化与最优化的完美结合。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注重科研训练,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 引导学生养成探究未知、创构新知识的意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心以及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只有这样, 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才能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356.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机械教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械教学内容涉及的范围比较广,而且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概念性和抽象性,有的学生因为基础比较差,所以对机械方面的理论知识理解起来有些困难,而且加上学生对机械专业的学习兴趣不浓,因为机械教学的知识点本身就很枯燥乏味,机械教学的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知识的特点对机械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和创新,而且可以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模型以及实践活动等等进行辅助教学。
1、机械教学中的现代教学方法
1.1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
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在各大院校已经普遍开来,传统的机械专业的教学上有很多的不足和问题需要解决,而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机械专业教学的问题和不足,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能够扩大机械专业知识的容量,而且还能够增强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教学的内容也能够丰富多彩,受到学生和老师的欢迎。
(1)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能够改善传统教学的方面:首先是教学的内容是动态的,机械专业的《机械制图》课程,在讲授补缺线、补视图的教学时,计算机对教学内容进行动态的演示,学生很容易接受。这样机械专业的内容就能够更加具体、直观、有趣和形象,而且机械专业的知识内容也不至于太枯燥,教学的难度不仅能够降低,还能够培养学生热爱机械专业的兴趣,教学效果会相当明显;其次是虚拟教学,计算机对于视图的形成、机构的运动、机械的加工过程以及操作的演练过程进行模拟并且在计算机上进行演示,学生通过对这些模拟过程的分析和观察就能够熟悉操作过程和实践过程的基本要领,从而使教学变得简单而且形象化;还有一个改善的方面就是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这个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教师可以在学校的校园网上开设一个专栏,或者在学校的周刊上开设一个专刊,可以为学生制作一些相关的机械课件方面的软件,并且将学习的资料上传到计算机网络上,这样学生就可以在网络上自主进行学习。
(2)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对教师的专业技能要求很高,教师要提高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要对教师定期进行培训,而且创设一支先进的、高科技的人才教师队伍,但是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过分依赖计算机教学,要注意适度。
1.2模型教学
机械专业的模型教学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对机械专业的教学起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很多学院在进行机械专业的教学时,采用模型教学方法,但是模型的教学方法存在很多的问题和弊端,比如说教学模型在携带时存在很多的不便,而且不利于对实物进行保管,损坏的现象出现比较频繁,在进行运动分析和运动演示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对模型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教学起来也非常有效。
对于学校里已经损坏的模型和设备要进行重新利用,一些模型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打滑、松弛等现象,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对机械专业的模型设备等进行修理,教师在学生自行进行修理的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释和指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针对模型出现的问题进行提问,并且也可以和同伴之间进行探讨,这样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学生还能够养成创造能力。
学生还可以自己制作模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自己制作相关机械专业的模型,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实践能力,但是对于一些专业性很强,内部结构比较复杂的机械专业的模型,教师就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学生在进行制作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指导,要不断进行讲解,学生对自己动手制作模型会很感兴趣,而且模型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给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再安排学生在课下或者课上时间进行制作,教师与学生就模型的问题要进行有效地沟通和交流,教师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和指导,使学生在制作模型方面不断进步,并且成功地制作出所需要的模型和设备。
2、机械教学中现代教学方法趋势
2.1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在教学改革中应当注意开展独立试验、独立调查、独立讨论等教学活动,以达到开发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目的。机械教学是一门系统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工程实践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又需要学生具备灵活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机械教学中也可引入优化思路,即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而形成多个教学方案,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到最适合学生特征、知识特征的方式和措施,以此确立最终的教学方法。
2.2教学方法的个性化趋势
这种个性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个体活动已经成为了许多教学方法所采纳的具体措施,组成了一种独立的教学方法,如:暗示教学法,合作、掌握学习等方法,都是将个体活动融入到教学过程中的重点环节,让个体参与和发表意见,引发问题并解决问题,以此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方法。个体参与的时间增加,学生就逐步成为了主动学习者,进而实现了角色的转变;另一方面,现代教学的技术手段为个性化方法的实现提供了支持,多种先进科技的应用可以让师生互动的场景多元化。
2.3教学方法的全面性
全面性是教学方法的一个发展趋势,即教学方法应立足将学生看成是互动的对象,即注重情感、认知、技能等各种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现代的教学方法将更加具备包容性、科学性、个性化等多元的全面性。
3、机械现代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1)要培养学生在模型制作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比如说对于一些已经拆卸的零部件,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废物利用,让学生根据零件的用途和作用进行重新组装。
(2)学校要建立大型的、专业的实验体系。学校要根据机械专业知识的特点,建立大型的、专业的实验体系,要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实验体系不断进行改善。
(3)校外进行实习非常重要。学生仅仅依靠理论知识时不够的,还要加强实践,也就是在社会中的生存能力的培养,机械知识要在现实生活中所用才能够有效,实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结束语
机械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都是为了提高机械专业的教学效率和质量,要想从根本上实现机械专业的教学有效性,就必须从多方面对机械专业进行改革和创新,而且除了手段改革和实践教学以外,还要不断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而且现在的学校一般都对机械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了改革和创新,而且探究性的教学、任务型的教学、研究互动的教学、情境教学等等教学手段在不断地使用当中,而且实践效果很好,教师也要不断进行学习,不仅重视理论研究,而且还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要重视和学生、教师的沟通和交流,而且针对一些具体的问题要进行具体的分析,要学会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要因材施教,从而达到机械专业高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目的。
参考文献:
[1] 熊云雷 .机械教学方法创新分析 [J].湖南农机,2012,10(12).
1.前言
如何培养出大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竞争意识、创新能力、奉献精神的高素质学生已成为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和社会,乃至国家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学校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必须从宏观上顺应新时期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以及结合当前社会实际进行分析,才能把握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大趋势。
2.体育教学改革的趋势
2.1 体育教学以终身健身为指导思想
终身健身思想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是现代体育教学重要的发展方向,对体育教学改革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作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素质教育过程中,强调健康第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和体育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学改革要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以终身健身思想为指导,增强学生的终身锻炼意识,使之在进入社会后都具有健身意识,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能自觉、独立自主地坚持身体锻炼,视健身活动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2 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实现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
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是大家喜欢的、有利于全体同学参与的、适合群体性锻炼的体育项目。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感触或枯燥无味,或望而生畏。对此,学校体育有必要调整教学内容,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重新建构教学体系。
3.体育教学方法的趋势
3.1体育教学方法的整体化趋势
以系统整体的观点研究教法是现代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整体优化趋势。用系统、整体的观点研究体育教学方法,有利于人们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到现代化体育教学方法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这种作用得以发挥的内在机制,从而更好地使教学方法为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服务。正因为如此,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以辩证、系统、整体的思想提出了“最优化的教学方法”理论。这个开创性的工作,标志着现代教学方法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3.2体育教学方法的现代化趋势
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的广泛运用为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教学工具已从粉笔加黑板以及教科书印刷品,发展到各种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音频信息”和“视像信息”,甚至是“运程教育”的开通。教学方法也由单纯的教师对学生的讲解、示范等,发展到综合各种视听设备、印刷物、实验仪器等在内的可供学生个人或集体学习的多媒体的教学方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学校教学不断提供着新的物质基础,成为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也为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然而,随着这一趋势的发展,人们也注意到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对教学方法发展的作用,并不在于技术设备本身,而在于各种常规教学方法的结合。
3.3体育教学方法的科学化趋势
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与体育教学改革实验的紧密结合是实现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科学化的有效途径。例如广东省湛江市的“快乐教学”活动的开展,辽宁省大连市的“教学方法”改革的实验和沈阳市的“综合整体教学”改革的实验等。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特点的“能动教学”,以加强区别对待、个别辅导,因人、因材施教为主的“运动处方”教学,以提高兴趣和情感为主的“情趣教学”等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国外,教学改革实验更是蓬勃发展、硕果累累。较为著名的有前苏联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的教学实验,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实验,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姆教授的“掌握学习”的教学实验等等。对体育教学而言,也广泛地采用“移植”的手段将上述“教学方法”运用于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4体育教学方法的心理化趋势
心理学研究成果成为现代体育教学方法发展的重要基础。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心理过程,而体育知识学习和一运动技能大提高更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因此,对体育教学方法影响最大的基础科学也是学习心理学和体育心理学。随着心理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体育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家已不再停留在对教学实践进行心理学分析,而用心理学研究来证明运动学习的过程是怎样的,这些成果逐渐应用于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上。例如分散学习和集中学习的特征的研究会直接对分解教学法和整体教学法的优选起到重要的理论支持,有如心理的念动理论已经使念动练习法进入体育教学只中等。 总之,现代教学方法的发展要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其重要的基础。重视并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情绪特征,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心理化趋势。
3.5体育教学方法的个性化趋势
重视体育教学方法的个性化,注重学生学法的研究和学生自学自练能力的培养是建立现代体育教学方法完整体系的前提条件,也是现代体育教学方法发展一大趋势。它是对以体能和运动能力划线的传统体育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传统的班组教学制强调教师为中心,具有很强的统一性,学生的个性发展很大程度地受到限制。特别是体育教学,它的学习效果在很多时候与天生的身材条件和身体素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更需要采用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性的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种教法上的改革也同时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公平化教育。近些年来的成功体育教学方法的探索,就对体育教学方法的个性化改革及其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启示。
3.6体育教学方法的民主化趋势
重视体育教学方法的民主化,也是现代体育教学方法改革和发展的的一大进步。在以操练和锻炼为主要内容的体育教学形态中,教师的口令和讲解是重要的教法,教师的尊严是教学的重要支撑,但是在学生身心发展为本、以体育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的体育形态中,教师的指导和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成为体育教学中的主要因素,因此民主、和谐的现代体育教学方法成为必然。近些年来的小群体教学法、快乐体育教学法等探索就显现了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民主化趋势。
4.结论与总结
总之,我们的体育教学方法改革应该朝着强调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学法,通过各种活动、各种途径让学生认识世界,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使教学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为终身体育做准备。(作者单位:山东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龚婉敏.高校体育课教学内容的现状与改革[J],体育学 刊,2001,8(3).
[2] 杨桦等.新时期体育院校改革的重新定位[J],体育科学,2003,(3).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现代酒店管理;教学方法;改革
《现代酒店管理》是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由于该课程理论性较强,知识涵盖面广,所以大多数学校都将它作为酒店相关专业课程的前导课在第一学年开设。正因这样的定位,使得该课程的教学理念长期以来都以教师为主体,以掌握理论知识为目的,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和独立思考分析的能力。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包括教师教授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两个方面。教学方法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理念的改革及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因此,《现代酒店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也不例外地要进行改革。
一、改革依据
1.领会和落实教育部文件精神,转变教学理念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1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等等。因此,在《现代酒店管理》的教学中,要转变教学理念,不能象原来那样只注重灌输理论知识和填鸭式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积极参与意识,启发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和创新,重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2.虚心听取专家意见,培养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人才
2011年10月底,河北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对张家口教育学院进行了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提出了要“培养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中肯意见和建议。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含义不仅指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要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行业企业,比如培养的酒店专业的学生,就要面向高星级酒店的一线服务或管理层。所以,对于理论性较强的《现代酒店管理》课程,也应该改革传统的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模式,要运用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创新和自主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满足酒店需求,培养高素质知识技能型人才
目前,酒店业对于专业人才的期望是: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既懂管理,又会操作;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具备较强“补位”意识,即能弥补酒店各个业务部门之间的服务空白点的知识技能型服务人才;等等。而《现代酒店管理》涉及到了酒店各部门的基本知识和管理、服务理论,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必须立足酒店的实际工作岗位,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融管理理论与各部门的业务知识为一体来进行全程教学。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1.新知识和抽象理论知识的教学,要由教师为主的讲授法,变为师生互动的问答法或谈话法,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该课程开设较早,故专业术语、基本原理、基本理论较多且抽象,传统的授课方法主要是讲授法,学生机械性地被动听课,缺乏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采用问答法或谈话法后,可以由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然后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归纳,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并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2.运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代酒店管理》的知识涉及到酒店的各个部门,知识面宽,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如果系统学习每一章节的内容课时不容许,而蜻蜓点水学生又学不懂,那么既要使学生理解各章的主要内容为后续课程打好基础,又不能与后续课程重复,那么选择能够满足这种学习目标的案例教学法效果非常好。主要做法是:在学生理解了相关章节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由教师布置经典案例,并提出问题,让学生课下查阅资料并分析案例,找出问题的答案和解决方法,最后由教师点评、归纳总结。这样不仅能使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获得大量的相关专业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法适用于该课程所有教学单元的学习。
3.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工作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情感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境教学法,主要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相应的学习和工作情境,将专业性很强的知识引入工作场景中,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既能够更好地将书本知识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同时又便于学生设身处地为客人着想,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对客服务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比如,创设一个酒店前厅接待服务的情境,并提出若干问题,可以运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分别扮演大堂经理、服务员、住店客人等来模拟完成酒店接待任务,解决相应问题;或者播放某酒店前台服务的音像或图片,让学生体验和感受,然后运用所学知识对该内容进行点评,等等。凡是涉及到专业性和现场感很强的内容,特别是前厅服务、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和服务质量管理等内容,运用此方法效果较好。
4.运用小组协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团结精神及自主学习能力
小组协作法,可以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使用。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可以将学生分为5-8人的学习小组,教师先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比如查找资料、课堂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实地观摩、项目制定等。此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团结精神和沟通能力。
5.运用现场教学法,可以将抽象而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直观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在学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到市区几家酒店,有针对性地参观、见习,或者请酒店相关人员结合酒店实际岗位进行现场授课,并要求学生完成相关课业、写出观后感、心得体会或调查报告。比如学习酒店的类型、酒店的组织结构、酒店的服务质量、酒店的设备管理、酒店的投资管理等内容时,运用现场教学法,比坐在封闭的教室学习效果会更好。既可以增加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又能够便于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且对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及未来从事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6.运用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式学习能力,为今后从事管理工作打基础
项目教学法主要是针对一项酒店实际工作,由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搜集整理的资料,尝试去计划、组织、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估。由于“项目”的完成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由小组共同协作完成,而且这个“项目”的实施只能在班内模拟完成。比如:策划一场酒店产品营销活动、制定一个酒店战略目标、设计一个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写一个新酒店筹建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等。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主张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学生通过完成教学项目,既懂得实践技能和工作方法,又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能够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有效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7.运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比较分析酒店之间的异同点,找出差距,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能力及运用酒店管理知识的能力
运用此方法,通常是在基本学完本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做法是:由教师课堂上选定几家同类型、同档次的酒店,并给出这些酒店的相关资料和实例;或者由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市内2-3家同档次的星级酒店,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对酒店的环境、设施、员工形象、服务效率、企业文化等进行评价,分析比较它们之间的特点,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灵活运用酒店管理知识的能力,同时也进一步巩固了对本课程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以上教学方法的运用,对于理论性和基础性很强的《现代酒店管理》课程的教学无疑是一种全新的改革。这些方法的结合运用,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不仅由教师为主体转变为学生为主体、由满堂灌的被动式学习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由单纯学习理论转变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教室单一教学场地转变为教室与酒店两个场地教学,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团结协作、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口语表达等综合能力,也有利于后续课程的学习,并为将来更好地胜任酒店服务和管理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符合高职教育的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都随之变化。中学生物教学不仅是提高生物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整体生物科学素质。为适应新需求新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综合素质,中学生物教学方法必须与时俱进,富有创新精神。
一、传统生物教学方法
传统生物教学方法是以老师授课为主,通过对课本知识进行表述分析,利用逻辑性的问答,带动学生积极思考;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抄录书本知识并理解记忆的传统教学方法。一般在生物教学中老师还常用演示法,例如借助标本,模型等有形的概念进行展示,通过更直观的讲解使学生拥有更好的想象和理解空间,方便其理解和记忆。另一个常见的教学方法是实验法,教师带领学生利用实验室内的科学仪器,指导学生进行生物实践活动。通过研究和观察,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和真实的感受到生物知识的意义。观察和动手实验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动脑,帮助学生理解并加深记忆,同时丰富了课堂环境。
但传统生物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接收程度及心理需求不能及时得到反映并作出整改,导致老师授课目标和学生学习不具有一致性。同时教学方法较单一,不够生动有趣,知识较抽象难懂,易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停留于表面,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和研究的意识不足,创新能力及探索意识较差。老师的教学备案依赖于书本,教学模式按部就班,课堂知识较为枯燥,均导致学生学习的逆反心理,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精神疲劳,无法集中注意力,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二、新型生物教学方法
(一)兴趣培养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注重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在课堂上笔者会利用生动有趣的生物学小故事以带动学生积极性,对现实生活中常遇到的生物学现象进行提问,促使学生自行观察研究,并对发现的问题给予建议性的意见,开发其思考及观察能力。通过鼓励和启发,鼓起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令学生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体,老师则起到作为开导性作用,不但提高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且培养了良好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多媒体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多媒体设备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中。它实现了网络资源共享,使得教学模式更加方便,知识更加具体化,学习资料更加多元化,大大丰富了教学知识和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生物是研究生物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自然科学。这些特点决定了多媒体教学在生物课堂上可达到常规教学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课件是目前生物教学中应用的最多的一种多媒体教学方法。它能够轻松演示生物的形态、结构等。
(三)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融合了各种先进教育理念的成功教学手段。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因材施教。它在建立民主的生物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同时,科学引导学生的思维及探索能力,使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培养。虽然启发式教学在我国高中生物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旧存在不少问题,仍是值得我们进行研究的课题。
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注意原则:第一,自主性原则。第二,独立思考原则。第三,举一反三原则。
(四)小组式协作教学
生物教学中小组式协作教学模式的应用实现了学生趣味学习,快乐学习的新形态。它是广受学生喜爱的学习模式,老师实施开放式教学要求,把学生分成兴趣学习小组,提出问题和计划,各小组进行自主研究思考。小组成员间相互协作探讨,得出结果。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作为主体,彼此共同努力,只有具有强烈的团队意识才能在小组研究中取得较好的成果。老师通过各小组表现对其进行评优鼓励,使其全面发展。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学到的比书本上的知识更多,学会了团结互助和坚持不懈。老师在学习过程中起到鼓励和开导作用,帮助学习小组更好地开展和进行。小组式协作学习能够强烈调动学生积极性及参与性,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五)概念图教学
概念图教学方法是通过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标注并延伸,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囊括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的优势是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回忆和概括,总结新旧知识点间的关系,将其串联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便于复习旧知识点,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笔者教学时在黑板上边提问边回顾并整理新旧知识点,帮助学生复习的同时,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点形成一个相关知识体系,对日后学习起到较大促进作用。
中学生物教学方法不断向前发展,将传统的教育方法与新型教学方法及教育理念相结合,可更好地实现生物教学新目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引入新方法新理念后,采取多元化教学模式,方便教师教学,丰富学生学习环境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自主及创新能力,注重综合能力培养,逐步适应并完成当今社会发展下的生物教育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董立云.高中生物教学中提高记忆效率的方法浅析[J].林区教学,2006,5:73.
[2]高红雷.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J].教法研究,2013:68-69.
[3]韩美宁.关于中学生物教学方法的思考[J].建筑科学, 2012:203-204.
[4]黄海霞.建构主义理论下的三种教学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5]刘塘.近现代生物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07-110.
[6]罗银春.高中生物概念的教学方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机械类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多。高职院校是培养机械类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为生产一线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使命。虽然机械类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但是机械类专业的教学模式一直都是以课堂讲授的理论教学方式为主,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对来说要显得薄弱。尤其是随着现代机械制造业生产过程不断向数控化、柔性化和集成化、高效化方向发展,机械教学也要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以培养能够适应行业发展的人才。
1、机械教学的特征
要想在机械教学方面有所突破,就必须要深刻认识机械教学的特征:
1.1机械教学具有系统性
系统性是指机械类课程的各学科之间互相联系,具有内在规律性。从课程的设置看,机械类的课程主要分为机构、传动、轴系、液压等四个大的核心系统,而每个大核心系统又可分为许多小的系统,这些大小系统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了完整的知识网络,这就是机械类课程教学的系统性特征。因此在进行教学时,应当树立系统性的教学观,而不能将课程割裂开来。
1.2机械教学具有规律性
与其他一些学科一样,机械类学科也有较强的规律性,只是它的规律往往被工程系统的形式所掩盖,不容易被发现。许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把较多的精力放在了复杂而零碎的知识点上,而没有对其内在的规律进行深入思考。所以他们在学习的时候往往感到枯燥无味。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当把这些零碎的知识点通过内在的规律将其串联起来,这样学生听起来就容易的多,也就有了学习兴趣。
1.3机械教学具有可变性
在授课的过程中,由于都是使用固定的教材,因此授课的内容也比较固定,对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也就比较单一。但是解决机械工程中的实际问题时,往往会遇到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就必须要针对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制定出不同的解决方式。这就是机械教学的可变性。因此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应当鼓励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从多个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1.4机械教学的实践性
机械类课程往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在进行理论授课的过程中,必须要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只有进行实践训练,学生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也只有进行实践训练才能够讲课本的知识转化为操作技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机械教学的现代教学方法探讨
在了解了机械课程的特点后,在进行教学时应当根据其特点,并结合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具体来说,重点是要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
2.1理论教学方法探讨
(1)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
由于机械课程的知识复杂而琐碎,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采用多种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应避免从头到尾唱独角戏的教学模式,而应当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进行独立的学习和思考,而教师在这时应当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在机械教学过程中,应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对一些机械元件的结构,可以以真实照片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也可以以三维模拟图形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对一些机械设备的组装过程,可以用动漫的形式动态的展现给学生。此外,在教学中还应当积极开展独立试验、独立调查、独立讨论等教学活动,以达到开发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目的。
(3)运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由于学生的个性越来越强,他们有表现的欲望。但是当老师在讲台上面对全体同学侃侃而谈的时候,使他们失去了表现自我的机会。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暗示教学法,合作、掌握学习等方法,将学生的个体活动融入到教学过程,让学生个体参与和发表意见,引发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者变成了主动学习者,因而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2.2实践教学方法探讨
由于机械类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教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应当及时的进行实践训练。
(1)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
首先,在理论教学中融入实践认知环节。例如教师在讲授完相应的理论知识后带领学生参观或拆装典型机械,包括差速系统、内燃机、制动系统、包装机械、牛头刨床、汽车转向系统等,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物操作相对应;其次,在理论教学中增加现场教学内容。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实物或模型进行现场教学,有利于增强理论教学的直观化、形象化,提高教学效果;再次,在机械类专业教材中渗透实践教学环节。根据教材实际情况,在每一章节的理论教学完毕之后,增加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让学生动脑、动手来增强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2)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因此应当加强对实训基地的建设。目前,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主要分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两类。校内实训基地就是根据课程的安排,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通过购置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软件和硬件建立起来的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够及时、方便的给学生提供训练的场所,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进度灵活的进行实践训练。此外,高职院校还应当积极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可以利用实习周、寒暑假或者毕业实习的时间到校外实训基地参加实践训练。由于校外实训基地实际上就是企业的工作场所,所以学生在这里实习可以真实的感受到生产实践的状态,能够使学生将课堂上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有利于增强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无论学生是在校内还是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习,必须要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实习指导老师进行指导。最好可以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能手担任实习指导老师,这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实行多层次实践教学
由于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实践教学一直是高职院校的薄弱环节。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分段式、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可以将实践教学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专业实习。由学校安排、实习指导老师带队,带领学生到企业内参观、学习,让学生重点了解机械制造的工艺、技术和流程及专业工种操作技能。使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阶段,顶岗实习。安排学生到与专业相关的企业顶岗实习,使学生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第三阶段,自主实习。在完成前两阶段实习基础上,学生自主选择机械制造类企业进行实习,这种实习方式对于学生毕业后自身发展起到积极作用。通过不同阶段的实习,使学生掌握了相应的实践技能,并且增进了对机械专业的了解,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的发展。
总之,对机械类课堂的教学应当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并且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又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性,以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的竞争力。
2.中医理论体系与现代医学理论体系差别巨大的原因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到,“在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中最先发展起来的是关于简单的位置移动的理论,即天体的和地上物体的力学,随后是关于分子运动的理论,物理学,紧接着几乎合它同时而且有些地方还先于它发展起来的,是关于原子运动的科学,即化学”。由此可见,中西方文明发展的过程是类似的,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宏观走向微观。中国在古代取得了灿烂的文明,当时较之世界也处于领先,然而现代科学却产生于西方。同时,也产生了现代科学的一个分支,即现代医学。而中医理论在从宏观走向微观的时期,受当时科学水平以及其他政治原因与西医从此分道扬镳。因此,造就了今天中医这个非常有特色的理论体系。今天看来,中医理论的知识构架和西医表面看起来差别巨大,中医理论非常抽象、难懂,但因为中医临床治疗的效果卓越,而且这种效果具有可重复性,所以造成了中医一直被有些人诟病不科学,经验主义的同时又长期和西医并存,屹立不倒,并愈加繁荣的这样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现象。也就是说,中医并不缺乏令人信服的客观病例,缺乏的只是更加科学、更加现代,更加通俗易懂的解释手段。而现代医学的理论恰恰可以为解释中医理论而服务。
3.用现代医学理论讲解中医理论的可行性
对现代文的学习肯定要从文章的字词句开始,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进行现代文的教学时,总会要求学生掌握文章中的字词句,进而熟读课文,弄懂课文的大致意思。随后,就对整篇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在特别的字句中体会文章的意义,从而由整体上把握全文。比如在进行初三语文上册《孤独之旅》一课的教学时,教师首先要要求学生对生字词进行熟悉,同时要求他们能熟读课文,以有利于整篇文章的学习。
接下来教师就可以从重点语句,如杜小康的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来分析课文,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情?而通过语言描写又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最后再由学生归纳出课文的主旨。在用这一方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既能通过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从而锻炼了他们的现代文阅读能力,而这种能力在中考的现代文阅读理解中将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在2007年陕西省中考题中即有这样的题目,阅读现代文《烧花》,谈谈你对第⑩段中画线语句“她的心温柔的动了一下”的理解,而在安徽省2007年中考现代文《开花的课桌》阅读中也有这样的题目:“有人认为,开花的课桌不是这篇文章最好的标题,你同意这种观点吗?如果同意,请为文章重新命题,并简要说明你命的标题好在哪里;如果不同意,请说明你不同意的原因。在回答上述问题时,学生务必要认认真真地阅读原文,理清楚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文章自身的内部结构,深入思考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瞄准具体的语段,捕捉相关信息,并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合,进而形成自己的见解,顺利解题。
二、在加强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阅读评价能力
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之后,接下来就需要教师着重培养学生对文章的分析理解能力。其实分析理解能力的培养与整体感知的过程是相辅相成的,并不容易区分开来。仍以《孤独之旅》一课为例,教师帮助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后,可以将文章按照故事情节分成若干份儿,然后,带领学生进行细读,比如可以将文章分成“害怕孤独――面对孤独――战胜孤独”三部分,而每部分又与课文标题对应有“陷入孤独之境――不堪孤独之旅――承受孤独之旅”三个方面,而相对应的主人公的心情则分为“茫然、恐惧――害怕、胆怯一不再恐慌、坚强”三个阶段。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三部分的内容进行分析,彻底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对文章进行细读,深入分析之后,教师作为主导,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评价能力。让学生通过回想自己在成长道路上的孤独感受,以《我的孤独》为题目,进行写作。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真实事件,更深入地体会课文中主人公的孤独感,以及战胜孤独得到成长的喜悦感,从而与其产生共鸣,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提高对其评价能力。而对学生现代文欣赏评价能力的考查在中考试题中也是很常见的,如在2007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试题现代文《苏七块》的阅读中就有这样的题目:小说中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任选一处加以赏析;就本篇小说的构思和情节写一段鉴赏性文字。这样的考题答案比较宽泛,学生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角度进行阐述,可以是一个精彩场面,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写作特点。因此,在第一题的回答中,学生就可以例举文中的一处细节描写,对其加以鉴赏。而回答第二题时,则先概括出文章的结构和情节的特点,然后再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印证。
三、对学生进行拓展延伸能力的训练
拓展延伸能力是在整体把握课文、深人分析课文内容和自主鉴赏文章之后,对知识的补充。在完成某一课的学习任务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相关知识的引申和拓展,以帮助学生将知识归类,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在学习完《孤独之旅》后,教师可以找出具有类似特点的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训练,以帮助他们加深对此类文章的理解,进而加强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而这种阅读能力的考查在中考试题中也有出现。如2007年湖北宜昌市中考题《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一文中,出现了这样一题:《诗经》曾对后世语言产生过深远影响,如“桃之天天”、“蒹葭苍苍”、“杨柳依依”这类词语,至今读来仍琅琅上口,韵味悠长。请在你所积累的词汇中另写两个和它们结构相同的词语。对于这一题目的回答,教师要对学生积累知识的情况进行了考查。要想对这一题目进行准确回答,教师一定要注重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知识进行延伸拓展。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在教学场所、学生差异、授课时间和互动方式等方面与传统教育相比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也就带来了教学形式和教学目标的变化。
一、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发生的变化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在教学场所、学生差异、授课时间和互动方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的表现形式如下:
教学场所的不固定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没有固定的学校和教室限制,甚至学生不住在一个省市;学生差异较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课堂上的学生各方面的因素相差巨大,年龄上有青年,也有中年和老年,职业上有大量未就业者,也有很多是各个行业的在职者;授课时间的灵活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对象很不相同,不能做到轮流上课,因此在时间上具有灵活性;互动方式的多样性,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不但有教师和学生这种通过人的自然方式的交流,更多是外在的非人的情感的网络媒介。
教学场所、学生差异、授课时间和互动方式的变化,带来了教学形式和教学目标的变化。
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形式上,师生在整个学习期间呈现准永久性分离状态,教师通过学习材料和支持服务两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施加影响,各种技术媒体是联系师生和承载课程内容的主要形式。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目标,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力的获得,既包括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又包括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这些目标使学生成为积极的学习者,教师则成为学习的促进者。
现代远程教育发生的新变化,对从事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师提出了新要求。
二、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师应该达到的要求
首先,从事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以适应教学。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不同于单向灌输的传统教学,师生的主被动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成绩也不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重新认识自身,因材施教,把自己由教育过程中的主讲者转变为主导者,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变为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主体。
其次,从事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师应该担当起新的职责。从事一线教育的教师,除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外,还包括必要的技术素质,如能灵活使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点播、BBS讨论等网上教学手段,开放教育专业技术类教师还要能制作教学软件,进行电视培训节目的摄、录、编等编制制作工作。
从事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师在转变观念和技术素质提高后,在具体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应适合远程开放教育的需要。
三、适合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方法
(一)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中,要重视教材的选取。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应同时选用印刷教材、音像教材、计算机网络教材作为教学媒体。
印刷教材应该是既适合学生自学,又注重突出教师引导效果的教材;音像教材特别是电视教学节目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媒体;计算机网络教材的特点是快速、方便、交互并可即时更换内容,教师可按教学进度在网上学习重点。
(二)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中,要重视实时和非实时两种形式。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可以通过电视直播、录像重播等形式,使学习者既可以看到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课堂中的教师、学生、媒体之间的互动过程和师生之间的提问、讨论、实验、练习的教学过程,又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课堂,实现学习者与虚拟课堂中的师生进行实时或非实时交互、提问与讨论、点播课件、查阅资料、收发作业等。
(三)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中,要重视数据资源共享。
传统课堂主要以教材或教科书为信息载体,辅之以讲授和练习,这些资源远远不能满足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资源需要,因此实现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就成为必然,而实现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关键主要是数据库技术。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的学生可以轻松地利用共享资源数据库,使用搜索功能,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获得需要的知识,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太多地讲授那些可以在数据库中得到的常识性知识,而要教学生如何抓住重点,如何选择重要资源,如何浏览一般信息,以及如何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四)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中,要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的师生交流方式是多样的,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师生交流的重要性。教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建立学习环境情景,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的协商讨论,参与操作,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实现创造性学习。教师由传统的讲解者自然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五)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中,要重视课件的开发和使用。
对比法,即依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之间具有某种联系的教学内容放在一起,加以对比分析,以确定其异同关系,认识其本质差异。对比教学法的运用,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培养学生举_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能培养学生从事物表面现象找出本质差异的分析能力。经过实践,笔者认为把传统绘画和现代绘画进行比较,是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现代绘画的有效教学方法。那么,如何将两者进行比较呢?以《伏尔加河的纤夫》和《内战的预言》两幅美术作品为例说明。
1. 引导学生从作品表现形式上进行比较
引导学生首先从作品类别上进行区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伏尔加河的纤夫》是一幅典型的传统绘画作品,而《内战的预言》是幅现代绘画作品。《伏尔加河的纤夫》注重画面的真实性。人类把画从“不像”到“像”历经了几百年,直到文艺复兴时期一大批艺术家的出现,把解剖学、透视学、光学等知识带入绘画的时候,才让我们在平面上看到了以假乱真的艺术作品。所以鉴赏传统绘画就是要从空间感、质感、体积感入手。而《内战的预言》构思、创意具有独特性。从19世纪末到今天,把作品画得“像”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艺术家开始追求的是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如画面构思奇特——观者看到只有在噩梦当中才会出现的情境:画面是把人撕开再拼凑起来的一具支离破碎的人体,狰狞恐怖的面孔支撑在一只手上,身体七零八落。人物自己的手抓着自己的上半身,脚踩着自己的五脏六腑,自残的形象给观者强烈的视觉冲击。
2. 引导学生对作品背景进行比较
《伏尔加河的纤夫》作者是画家列宾,作品背景是19世纪60年代,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宣布法令——废除农奴制。可是,由于封建剥削势力的根深蒂固,俄国农民并没有改善他们的悲惨境遇。作品刻画的是11位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的纤夫形象,他们饱受压迫,生活艰辛。1这幅作品激发了人们对19世纪俄国人民命运的思索。《内战的预言》作者是西班牙画家达利,作品作于1936年西班牙内乱之前。画面中央是一个巨大而残缺的人体,象征受难的群众。蔚蓝的天空,布满了乌云,大地上撒满了土豆,象征着西班牙荒芜的土地,所有这一切都是对战争的有力控诉。
3. 引导学生从作品风格特点上进行比较
列宾是俄国19世纪后期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画家,他以无比丰富的创作和卓越的表现技巧,把俄国现实主义绘画艺术发展到高峰。画中刻画了 11位饱经风霜的劳动者,他们在炎热的河畔沙滩上艰难地拉着纤绳。纤夫们有着不同的经历和个性,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但这是一支坚忍不拔、互相依存的队伍。这支队伍凄苦、惆怅、无助,画笔直抵纤夫的心灵深处,亦是画家心境的真实写照。达利是20世纪西方伟大的超现实主义大师,也是最能表现20世纪西方社会的混乱与动荡的艺术家之_,他善于把事物形象进行夸张、变形。在他的画中,现代人的梦幻、苦难、心灵的骚乱、战争给心灵带来的巨大痛苦与扭曲,都一眼可见。看他的画,往往有一种非常压抑,却又是痛快淋漓的感觉,让人觉得那些连你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更不知如何表达的情绪,他都替你表达出来了。
通过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相比较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从多种角度鉴赏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揭示不同风格作品的创作意图、深刻内涵或目的差异。
二、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感悟作品
启发式教学是素质教育中_种重要的、积极提倡的教学手段,它要求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起到积极的主导作用,学生则能呈现其重要的主体地位。通过这种启发式教学,不但能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依靠自己解决问题,教师不能包办替代。2所以,教师必须运用各种手段启发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促使他们自主地掌握和运用知识。以美术作品《百老汇的爵士乐》为例说明。《百老汇的爵士乐》这幅作品在西方现代绘画史上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艺术作品,但是画面完全没有具体形象,只有纵横线条的分割、排列,色块的穿叉点缀,让学生对这幅作品进行鉴赏有一定难度。笔者做了如下教学思路设计。
1. 抓住文题,启发感悟
鉴赏艺术作品,最重要的是先“解题”。题目_般是艺术家传情达意的“窗户”,作品通常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艺术情境都要通过题目去传达。我们可以先不让学生看作品,先让学生解题,结合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说明什么是“百老汇”。高中学生应该已经从其他人文学科对这个概念有所了解,所以这样切入会相对简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和教学所需加以归纳:百老汇”是美国纽约非常著名的一条大街,贯穿纽约南北市区,在南北和东西街道的结点上,夜总会、事务所、银行、戏院比比皆是,夜晚降临,贵族的先生、女士们就会来到这里休闲、娱乐。“爵士乐”是指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非洲黑人的大量涌入,带来的当时最为流行的爵士音乐。
2. 根据作品情境,配以音乐辅助鉴赏
题目当中提到一种音乐形式“爵士乐”。那我们不妨在教学中穿插一段爵士音乐,既可以让学生了解爵士乐的常用乐器和乐曲风格,又可以请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在这个教学环节当中,很容易引导学生把握以下两个信息:爵士乐”是用萨克斯、单簧管、小提琴、大提琴、架子鼓等乐器演奏,它的曲风愉悦、轻松、明快,振奋人心。
3. 进一步引导学生把音乐感受和美术元素结合起来鉴赏艺术作品
其实音乐和美术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对人们心灵感受体验结果是相同的,都是在鉴赏音乐和美术作品之后,对情感起到不同的震撼作用,或平静、或愉悦、或兴奋、或悲伤。“爵士乐”的曲风给我们的审美体验是“愉悦、轻松、明快”,那在美术语言当中,什么颜色让我们感到“愉悦、轻松、明快”呢?通过这样的“异类同感”式教学,学生一定会回答:红色、黄色、蓝色、橙色、淡绿等明度较高的颜色会让我们有和欣赏‘爵士乐’同样的心理感受。”从而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出如下信息:画面应该有南北、东西交错的线条,结点上有很多夜总会、事务所、银行、戏院,呈现的是红色、黄色、蓝色、橙色、淡绿等明度较高的暖色氛围,这和爵士乐的欢乐气氛相吻合;黄色的小色块就像节奏鲜明的打击乐,大色块就像是钢琴或大提琴的浑厚音色,大小色块就像声音扩散一样交织在一起形成美妙较有规律的爵士乐。[3 ]
4. 通过画面,进一步引发联想
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根据作品启发学生产生联想:这些颜色不同、纯度不同、比例不同、冷暖不同的色块交织一起,虽然没有具体的形象,但是却留给我们更多的联想空间。如可以结合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现状进行联想:把不同跳跃的色彩联想为百老汇夜晚霓虹灯;明快的色彩还能想到美国人节奏明快的生活方式;画面中小色块的分布感觉像美国发达的汽车工业——小汽车。
在教学当中,教师如果能够采用这种层层启发的教学方法,就会很容易使学生把握画家的创作过程和创作心理,从而体验到抽象绘画实际也是现实生活的整合和表现,只是在艺术形式上有别于画得具象的传统绘画表现形式,这样,学生再理解这类艺术作品就容易得多。“高中生已进入个体发展的青年期,身心发展都达到成熟水平,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的发展都进入最佳时期。”[4]只有这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真正形成更加深刻的审美鉴赏能力。
三、 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搜寻艺术之魂
西方现代绘画作品随着时代的变革越来越成为鉴赏的主流。由于这种绘画形式大多没有具体形象,意蕴相对含混,它也能最大程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所以我们要尽量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选择一些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相关联的西方现代绘画进行鉴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鉴赏热情。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果我们稍做留意的话,就会发现在现实生活当中,西方现代绘画的佳作不时映入视线,“作品与服饰’’、“作品与居室’’、“作品与环境”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以蒙德里安的作品《红、黄、蓝的构成》为例。画面结构非常简洁,几个大小不同的矩形被黑色的、粗重的线条控制,主导颜色是右上方鲜亮的红色,不仅纯度极其饱和而且面
积巨大,画面四块灰白色有效配合了画的右下方的一点点黄色和画的左下方的一小块蓝色,红色正方形在画面上牢牢控制住平衡。在作品中,三原色坦然纸上,再无其他颜色。水平线和垂直线是画面当中仅有的线条;方块和直角是唯一的形状。分割与组合的巧妙,节奏、动感的画面,非常具有美感。学生取得了鉴赏蒙德里安《百老汇的爵士乐》作品的审美经验后,会很欣然接受这种艺术形式。那我们不妨在教学中再进一步创设这样的教学情景:
[1] 结合作品的构成形式,自己创作一幅以红、黄、蓝三原色为基调的作品
学生的操作热情很高,在绘制的过程当中不断地互相讨论并时有争论。每位学生都在精心策划着不同色块的大小、比例、构图,分割线条的粗细等。有几位学生的作品还不时受到其他同学的称赞。最后,教师应提供给学生_个展示作品的机会,可以把作品贴在教室黑板上,也可以贴在墙上,近距离地观察各自的作品,再和原作进行比较,学生很快就会发现作品的优缺点,然后进一步修改作品。
[2] 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创意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创意的构思、设计、制作,是引导学生捕捉发现美的过程。可以把作品应用到“作品与服饰”、“作品与居室’’、“作品与环境”等各个领域,待学生完成作品之后,教师可以把自己搜集的案例向学生展示,以有趣的实物为例说明这种艺术自身的美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如生活用品玻璃杯(蒙德里安的抽象形式装饰)、鞋(直线、三原色,方块图案的布料)以及家居、建筑设计等。事实上,在我们的曰常生活中抽象艺术无处不在,它给我们带来的抽象感就在我们身边。[]
这种鉴赏与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分为两个教学阶段。前阶段的教学环节使学生从功能和审美的角度鉴赏西方现代绘画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打开了学生们的艺术视野;而后阶段的教学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有创意地完成一件设计作品,并在设计当别强调“有创意”这就要看学生能否运用以往所学的美术设计知识发挥自己的形象思维能力,体现创新意识,体会将现代的抽象作品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的种种乐趣。
四、 运用批评的观点,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 ‘美术鉴赏’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地拓展与延伸。”对于高中生来说,通过学习,他们不仅能欣赏一些“西方现代绘画’’,同时对美术作品还要有能力进行批评。它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检验依据,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必不可少。因为美术学科具有其他学科不_样的特点,它具有开放性的评价体系。我们鉴赏美术作品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大胆对艺术作品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使学生能在不同审美趣味和审美观念中碰撞出既开放又具有个性的审美态度和审美观念,这才是审美的最高境界。
美国艺术批评家沃尔夫吉伊根所著的《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1书中总结了几点指导学生进行艺术批评时所遵循的原则,在我们的教学当中,相当具有借鉴意义。
1.以学生自身感受为主体,对一件或一类作品进行批评
传统的教学只是让我们教会学生理解艺术作品,而现在的教学更加侧重于让学生自己获得对作品的理解。这种理解并不是教师能教会的,它需要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
2.尊重学生的反应
教师应该避免针对艺术作品反应而强行设置某种程度;相反,他们应该相信学生最初做出的反应。[6]学生在面对作品时,会有瞬时的心理反应,即使面对同一幅作品在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的心理体验。教师应鼓励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感,解放焦虑和僵化的思想,充分尊重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避免引导学生接受早已预定好的对作品理解的课堂讨论。
3.为学生提供面对有争论作品的机会
西方现代绘画作品对学生原有的认知和价值观提出了挑战,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争论作品的机会。面对机会,可以让学生交流一下各自的学习心得,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悟作品。
4.为学生创设安全、自由的批评环境
高中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逐步成熟时期,各个知识领域的认知也相对客观。对西方现代绘画作品无论从作品美术语言的角度还是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文化的角度都会有能力进行客观的作品评价。但教师如果不能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开放的、言论自由的评价环境,学生就不能坦率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只有让学生敢于表达,才算是批评与思考的有效运行。如果学生处在出现错误处境或尴尬的环境中,那么批评和思考就无从谈起。我们在批评的教学环节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是合作,而不是竞争。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的指导下,师生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开展的教学活动的一切方法的总和。研究中等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方法的目的就是要构建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的中等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方法体系。
一、深入思考,树立现代职业教育观
1.职业教育是终身性教育
职业教育要传授职业知识和技能.是将普通教育与专门教育联系在一起,并为继续教育奠定基础的教育过程。职教与普教、高教、成教等相互衔接、沟通、补充,构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其教育目标由单纯针对职业岗位,扩大到整个职业生涯,其性质也由终结教育变为终身教育。
2.职业教育是开放性教育
构建终身学习的学习化社会,是当今世界的一种教育潮流。开放、灵活、发达的职教体系,是学习化社会得以建立的基本条件。职业教育是包括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在内的大职业教育,也是包括学校、企业和社区教育在内的开放性教育。
3.职业教育是普及性教育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育人、培养人,而不是淘汰人、选择人。教育的价值在于能否为各种不同潜能的人提供平等的,能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才能的机会和途径。人才的类型是多样化的,其发展也是个性化的,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根据社会、市场对人才的不同要求,做到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发展,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分析教学方法特点,改变教学方法现状
1.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理论研究的滞后性
作为职业教育核心领域的教学方法,其理论研究长期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应该看到改革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是带有根本性的一项工作,没有教学方法的相应变革,职业教育的改革就成为空中楼阁。改革与现代中等职业教育不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是职业教育改革的落脚点,是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尤其在现代职业教育改革迅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日益更新的形势下,大力加强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显得特别重要。
2.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实践应用的变异性
长期以来,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始终没有摆脱高等教育教学方法和普通教育教学方法的模式,没有真正形成具有职业教育自身特色的教学方法。中专长期沿用高校的教学方法,体现以知识为本位,教学内容深奥苦涩,强调知识的传授与灌输,要求“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忽视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的职业教育特色,偏离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一直沿用普通中学的教学方法,应试教育,强调知识的传授与掌握,以能考出好成绩为最终目标,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3.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实践应用的传统性
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存在更严重的问题是没有完全破除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病。传统教学方法只把学生当作教育对象看待,没有看到人是主体,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对学生的发展,只强调社会制约的一面,抹煞相对独立的一面;强调外因的一面,忽视内因的一面,把学生的发展看作是教育注入的结果。“填鸭式、满堂灌”常而易见,教师总以多讲而尽到一位教师的责任,一本教材从头讲到底,忽视了师生的双边交流,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
4.改革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紧迫性
改革职教的教学方法,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必需,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如何使教学方法的改革能跟上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并引领职业教育改革继续不断深化,已是一件十分紧迫的任务。首先是理论研究的需要,教学方法是职业教育教学理论链条中的关键一环。其次是实践应用的呼唤,目前沿用高教普教和传统教育的方法模式很普遍,渴望发现和应用有职业教育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其三是比较中的差距,从与其它教育和与世界职业教育先进国家相比较来看,高教、普教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研究比较领先。其四是社会的要求,社会经济要求职业教育的高质量、高效益,要求职业教育能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适用型学生。
5.改革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中职的培养目标已不是“中等技术和管理人员”,而是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应是使学生“会学”,而不是“学会”。教学不单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主要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组织教学;教师由“单一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型;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课内外专业教室、教学工厂、实习车间”转变;教学手段由“口授、黑板”向“多媒体、网络化、现代教育技术”转变。要改变“重教法,轻学法”、‘重演绎,轻归纳”、“重讲授,轻操作”、“重描述,轻直观”、“重知识,轻实践”、“重单一技能,轻综合能力”等倾向,体现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由理论性、封闭性、单一性向实践性、开放性、系统性模式转变。
三、重视对中等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1.运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等教学方法,培养专门性人才
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技术等一线工作的初中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紧紧围绕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为目的,以实践技能教学为主线,采用课题、模块的方式组织实施教学,重视理论的学习、运用和指导作用,突出了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是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有效的教学方法。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是由师生双方共同在实训中心(或专业教室)进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教学任务。实训中心以先进的生产设备,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为一体。这种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分离的做法,突出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实训中心营造的职业氛围,更有利于达到学生能力与素质同步培养的目的。
教学、实践、服务一体化教学方法,使教学更贴近实际、贴近生产、贴近市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并实现以产促教、以教兴产。如在进行“数控技术”教学时,充分利用数控实验室、数控实训中心等的先进设备,合理组织教学,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于一体。在数控实训中,增加学生的锻炼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实训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为走向工作岗位增强了适应能力。
2.运用仿真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法,提高职业教育的实效性
模拟(仿真)教学法,是由教师围绕某一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直观、真实的教学环境和条件,模拟企业生产现场,仿真企业实际运行过程,通过实施周密的过程控制以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特别适用于生产现场难以安排实习任务的生产过程,改用现代化的仿真设备进行教学与操作训练。
现场教学法是在生产现场直接进行教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习现场或工厂车间,学练做相结合,缩短了理论课堂教学与实际生产应用的距离,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特种装备等课程,可以先仿真、模拟再进行实操训练。
情景教学法是将课程的教学过程安置在一个模拟的、特定的情景场合之中。通过教师的组织、学生的演练,在仿真提炼、愉悦宽松的场景中达到教学目标,既锻炼了学生的临场应变、实景操作的能力,又活跃了教学气氛,提高了教学的感染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运用问题探究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次序进行。提出问题,通过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有的放矢的去学习、思考讨沦、训练,寻求得到解决问题的良好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是为了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对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审理和讨论,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这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加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能开发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新型教学方法。学校可在“法律”课程中,通过教师讲案例、学生议案例、把课堂模拟为法庭等教学环节,如让学生当法官、律师或案例当事人等方法,从典型案例引出教学内容,通过透彻分析、发散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判断,得出案例的分析结论,并引伸到相关的教学内容上,以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4.以目标教学法、行为导向法等教学法为牵引,全面提升学生方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