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财务报表的基本知识

财务报表的基本知识范文

发布时间:2024-04-11 16:07:3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财务报表的基本知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财务报表的基本知识

篇1

目前,特许财务分析师是全球证券投资与管理界一致公认的最具权威性的职业资格称号。而就分析师的工作成果而言,他们通常以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的形式来发表对跟踪公司的看法。投资建议是对一个公司进行分析后的最终产品,而盈利预测则是生成最终产品的关键投入,是一种对上市公司财务或非财务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输出、解释等的一系列工作的集成。也是影响投资建议这个最终产品的决定因素之一。

二、金融危机下财务报表的解读

在大陆的股市,不读财报的投资者是大多数;不读财报而持续盈利的投资者则肯定是少数;其实,枯燥的财报一定是悲欢离合的财富故事的起点。

大部分发达国家的统计数据显示,每五家破产倒闭企业,有四家是盈利的,只有一家是亏损的。可见,企业主要是因为缺乏现金而倒闭,而不是因为盈利不足而消亡。

阅读财务报表必须有整体性,不宜以单一的财务数字或财务比率妄下结论。传统分析观点认为一家公司的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小于1将面临偿付风险,但对于沃尔玛和戴尔这样的企业,这种观点就不适用。

因此,作者认为要读懂年报,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看资产的质量与利润的高低

目前仍有报表使用者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和股东财富的变化时,更多地关注利润表,而对资产负债表关注较少。

而会计利润是容易被公司管理者操纵的,因为许多会计技巧的使用都可轻而易举地改变会计利润,使利润数字本身的价值受到贬损。

在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或考核企业业绩时,报表使用者应更多地关注资产负债表各项目标构成和变动。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应主要来自于主营业务。因为在现行会计核算体系下,上市公司持有的金融资产无论是否售出,都必须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所以,现行利润的概念是企业的全面收益。

2008年因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一些上市公司为维护其市场形象,在年报中利用短期投资收益、股权转让收益、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资产重组等非经常性损益填充业绩,从2008年年报中不难发现其操纵的痕迹。

(二)对现金流的质量和数量进行结构性分析

看懂现金流量结构,在阅读年报时是至关重要的。总量相同的现金流量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之间分布不同,则意味着不同的财务状况。一般情况下:

当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时,一般表明该上市公司处于产品初创期;

当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时,可以判断企业处于发展期;

当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时,表明企业进入产品成熟期;

当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时,可以认为企业处于衰退期。

所以,在分析年报数据时必须关注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结构。

(三)辩证看待股东权益的质量与权益总额

股东权益是一个很重要的财务指标。股东权益金额大,则说明公司的实力雄厚。但当总资产低于负债,公司则处于资不抵债的境地,这时,如果实施破产清算,股东将一无所得,股东权益便消失殆尽。但新会计准则的实施,由于公允价值概念的引入,财务报表中股东权益的数据在有些时候并不能如实地反映股东投入这一基本范畴,从而使财务指标偏离了常规意义上的经济内涵。如果上市公司报表中呈现大量资本公积是由于法定资产重估增值所形成的,那就有可能存在股东权益虚假的现象。

三、基于宝钢股份:金融危机下市场空间扩展的机遇分析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钢铁行业大量中小企业或停产或倒闭,这使得我国钢铁行业面临着全面整合。本文以宝钢股份(股票代码600019)为样本,分析我国钢铁行业发展趋势。

我国钢铁需求主要来自制造业和建筑业,其中,制造业约占钢铁需求总量的49%。2008年下半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部分制造业企业产量大幅度下滑,钢铁需求量减少。在建筑业中,由于房地产市场低迷,商品房在建工程减少,商品房建筑用钢需求量减少。钢材的需求量萎缩导致钢材价格大幅度下跌。(如表所示)

2008年,宝钢股份营业收入达到2003.31亿元,同比增长5%;实现净利润66亿元,同比下降51%;净利润率3%,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

在全球钢铁业受到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背景下,2008年宝钢股份仍然盈利66亿元,主要得益于主营高端产品,以高端产品占据可观的市场份额。

根据2009年3月20日《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新华网),这场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为宝钢股份扩展市场空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可以预见,未来,我国钢铁业将呈现高行业集中度、清洁生产、新技术产品占主导地位的合理布局。这对于我国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篇2

PBL在线学习网站关于项目学习界定如下:ProjectBasedLearningisaninstructionalapproachbuiltuponauthenticlearningactivitiesthatengagestudentinterestandmotivation.Theseactivitiesarede-signedtoansweraquestionorsolveaproblemandgenerallyreflectthetypesoflearningandworkpeopledointheeverydayworldoutsidetheclassroom.[3]项目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通过一系列个人或合作任务,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同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以获得知识和技能。[4]项目学习与以教师为主导的按固定教学内容组织课程教学相对,是以学生为主体,在完成具体项目过程中实施相关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5]从上面几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项目学习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以学生(个人或团体)为主体;(2)以教师指导为支撑;(3)以主题项目为依托;(4)以实践能力训练和解决真实问题为目的。

2.项目学习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开展以项目为依托的英语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6]教学就是要为学习者搭建一个有助于意义建构的学习平台,使他们在学习活动或经验中建构知识,培养能力,而项目学习正是实践了这一理念。学生团队在项目开始前要拟定工作计划,明确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及团队成员各自的角色分工。在项目的开展过程中,团队要与指导老师进行充分地讨论。项目完成后要进行成果展示,项目成果包括多媒体展示、口头陈述、接受师生提问等。在整个过程结束后,团队要对项目计划的完成情况、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小组合作情况、体会及得失等方面进行总结。3.项目学习的实施流程不同学者对如何开展项目学习的看法不尽相同。如陈旭辉、张荣胜提出了项目学习的6环节[7],而宗亚妹、李建启则分4个阶段实施项目学习[8]。考虑到商务英语实训时间较短,笔者将项目学习的实施流程分为5个步骤,如图1。

二、项目学习在商务英语实训中的应用案例

重庆科技学院英语专业(商务方向)的学生在大三时都会参加商务英语实训环节,学校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商务英语在社会和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切实提高其应用能力。下面通过对“涉外会计实务报表操作”这一项目的学习过程进行设计,阐述项目学习法在商务英语实训中的应用。涉外会计实务报表操作实训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财务的相关知识及相关要素的英语表达,并学会做财务报表分析,训练其语言运用能力,全面培养他们对涉外会计报表实务操作能力和学生团结合作精神。1.具体目标①知识目标:了解会计实务报表中的三个主要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知道相关要素的英文表达;②能力目标:掌握财务报表的基本分析方法并学会做财务报表分析;③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2.具体实施①项目导入教师在实训开始时介绍涉外会计报表实务操作的目的及主要内容,并就为期2周的实训进行部署,要求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为下一步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公司做财务报表分析做好准备。然后学生到图书馆或上网收集一些公司的财务报表,为第二天上课做准备。②知识铺垫接下来三天的上午,教师给学生讲解会计实务的三大报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相关概念,并展示中英文对照报表。让学生弄清楚资产负债表是静态报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是动态报表。同时结合DELL(戴尔)公司的财务报表案例具体分析这些报表中数字所反映出的公司财务状况,并详细给学生讲解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及操作程序。下午,学生继续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巩固有关涉外会计财务报表知识,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步骤及财务报表报告的编写方法。③分组实施第五天上午,教师重点复习财务报表分析及财务报表报告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并布置任务,让项目小组选择一家感兴趣的上市公司做财务报表分析。通过网上下载公司的概况和相关年份的公司年报,依据公司三大报表的各项数据对公司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公司未来发展情况做分析,并撰写该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报告。下午,项目小组聚在一起讨论选择哪家公司做财务报表分析,并根据财务报表分析框架进行任务分工,然后利用周末时间分头行动收集整理资料。接下来一周的周一,学生再聚在一起讨论,初步形成财务报表分析报告。周二上午,教师在教室里答疑项目小组在做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中所碰到的各种问题。周二下午,项目小组成员聚在一起完善财务报表并制作PPT课件,为周三、四的项目汇报做准备。④项目汇报接下来的星期三、四,各项目小组做汇报。汇报需围绕财务报表分析框架,即企业概况、企业资金结构分析、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企业资金运营能力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企业发展能力分析、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结论及建议等方面。每组做汇报的时间为10分钟左右,接受其他小组成员及教师提问和教师点评时间为10分钟左右。很显然,项目汇报也就成了各项目小组相互学习的过程。⑤实训总结最后一天,项目小组根据在汇报阶段教师和其他小组所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完善自己小组的财务报表分析报告。另外,总结整个实训过程中学到了什么知识,培养了什么能力,有何体会和感想,存在哪些不足,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

三、效果评价

1.学生评教数据

我校一名商务英语实训任课教师在来校之前一直在一家跨国会计事务所工作,有丰富的涉外会计工作经验,她在讲解商务理论知识时,经常举一些具体的项目给学生示范或做分析研究,让学生真实感受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意义。因此,学生对她的教学效果反响一直较好,而且近四年的评教数据也充分地证明这一点。2011学年得分为93.979,2012学年得分为94.229,2013学年得分为94.108,2014年得分94.787,每年的评教结果都达到了优秀。可以说,评教数据能较好地反映老师的上课情况。

2.学生实训报告

学生在他们提交的实训报告中都总结了他们在商务英语实训中的收获与体会,从中也能窥见项目学习运用在商务英语实训中的效果。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商务英语实训就是训练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尽管学生在实训前也学了商务英语课程,但是该课程偏重的是理论讲解,而这次涉外会计报表实务操作让学生有机会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实训中熟悉了企业财务报表,掌握了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步骤、方法以及财务报表分析报告的编写方法。反过来,本次实训也加深了学生对商务英语基本知识的理解,丰富了实际操作方法,使学生认识到要学好商务英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②提高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英语专业学生大多对各种表格和数字不太敏感,一些同学以前看到报表数据就觉得头疼。在涉外会计报表实务操作中,涉及到很多的财务报表数据分析,面对一大堆数据,一些同学刚开始时根本不知从何处下手去做分析。面对困难,他们没有退缩,而是相互鼓励,主动寻求解决办法,如找会计专业同学指导,向实训教师请教,或上网搜索相关专业知识,最终圆满完成了财务报表分析报告。经过这次实训,学生们意识到困难并不可怕,怕的是缺乏挑战困难的勇气,很多学生对商务英语的学习也变得越加自信,在他们看来,方法总比问题多。③提高英语实践能力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涉外会计报表实务操作不仅让他们实践了财务报表知识,更让他们在此过程中提高了英语实践能力。无论是教师在知识铺垫阶段的讲解,还是学生在展示阶段的汇报,都主要是用英语进行。所以这次实训,学生在英语方面的收获不仅是了解了一些专业术语的英文表达和各种报表的英文版本,更重要的是训练了他们的商务英语听说能力。特别是展示阶段的师生提问环节,还训练了他们在语言运用中的临场应变能力。④增强了合作意识“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句话强调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协作能力也是二十一世纪人才所需具备的能力之一。这次商务英语实训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作用。因为学生需要以团队的形式完成涉外会计报表分析,团队成员首先需要坐在一起商讨选择哪家公司作为分析对象,明确分工,然后分头行动收集相关资料,最后又要坐在一起汇总资料,并讨论如何形成最终分析报告。⑤增强责任意识财务报表分析是通过收集、整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的有关数据,并结合其他有关补充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据此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报表中任何一个数据出错都可能使公司的决策出问题,从而使公司蒙受巨大损失,所以做财务报表分析必须要眼明心细,一点都不能马虎。高度的责任心是做好做财务报表分析的前提。

篇3

全面施行XBRL后,审计学的教学基本知识必须加入XBRL在审计中的应用原理知识。而要理解XBRL在审计中的应用,首先必须理解几个专业术语:技术规范、分类标准和实例文档。XBRL技术规范是描述财务信息表现形式的软件代码。技术规范帮助软件开发商和程序员创造可以相互交换的数字文档,允许财务信息使用者对不同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比较,即使这些财务报表最初的格式是完全不相容的。技术规范的用处不仅仅在于财务报表,还可以处理所有的数字报告、总分类账以及非财务信息。XBRL分类标准是呈现商业信息和会计报表的描述标准。XBRL 分类标准由一个XML 模式文件及在该模式文件内部包含的或由该模式文件直接引用的全部链接库组成。通过XBRL,财务报告制作者可以把链接数据元素存储在会计数据库中,以分类标准为基础利用XBRL编码成一种标准的方式。例如:一份年度报告,包括管理层的决策和分析、财务报表、附注披露、审计意见等都可以用XBRL进行编码。XBRL 实例文档用来记录业务实际值,并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来解释该事实值。一个XBRL实例文档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分类标准支持,不同分类标准之间以不同的方式相互链接、扩展和修改,在解释XBRL 实例文档时需要一起综合考虑多个相关的分类标准。例如,一个实例文档可以包括一个公司的年度报告、盈余披露和总分类账等详细数据。实例文档可以使外部财务信息和内部财务信息及文件归档工作更为容易,因为XBRL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和操作输出不同类型的数据供不同的财务信息终端使用者读取。实例文档还可以提供样式表单,以供用户通过浏览器或者其他格式打印输出。理解了XBRL的基本工作原理后,来看XBRL在独立审计中的应用原理,可以通过一个图形来理解,如图1所示。

二、审计学课程重点:XBRL对传统审计的影响

在帮助学生掌握XBRL在审计中的应用原理后,有必要对基于XBRL的审计学与传统审计学的区别进行对比分析。

(一)XBRL对审计效率的影响 XBRL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将极大地扩展审计师的审计范围,使审计师能够实时监控到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信息,同时由于XBRL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审计师将从繁琐简单的测试程序中解放出来,能够实时生成相应的审计报告。

(二)XBRL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采用XBRL后,财务信息的披露可以达到实时披露,并且由于XBRL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财务报表错报的风险变大了。因为财务报表的编制采用XBRL后,审计师除了需要做实质性测试以外,还要对XBRL的技术规范、分类标准、实例文档是否适合做控制性测试。

(三)XBRL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正是由于XBRL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审计师在确定被审计单位XBRL相应的技术规范、分类标准、实例文档合适的基础上,运用XBRL技术可以减少相应的数据录入、转换、查询、索引时间,可以使审计师有更多的时间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进行分析性复核,有利于提高分析性复核的效率和效果。并可以进行大量的实质性测试,而这些实质性测试原本由于人工测试的成本时间过于高昂而无法进行,因此,应用XBRL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审计师的审计质量。基于XBRL应用对审计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将是我国企业应用XBRL后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另一方面由于XBRL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因此存在舞弊和安全性的问题,电子数据如果被恶意篡改相对于纸质文档而言更不容易留下痕迹,同时网络攻击的存在,也是影响基于XBRL审计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审计学课程教学难点:XBRL下审计程序改进

在基于XBRL的审计学教学过程中,XBRL下的审计程序的改进应该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点环节,帮助学生掌握应用XBRL后的必备知识。

(一)应用XBRL后审计准备工作 XBRL在我国的全面普及只是时间问题。公司在完全实施XBRL网络财务报告后,作为审计师一方,审计的风险主要集中于财务信息和会计数据是否准确、完全的映射到标记。因此审计的重点应该放在公司是否为XBRL设计了一个充分和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这个内部控制制度应该能够确保有效、准确的获取相关财务数据的交换,并且被记录在适当的会计期间。另一个审计师关注的重点是所有数据源里相关的数据是否已标记,即是否报告完成了。这涉及到在软件系统中回顾标记系统以确保信息如新数据元素或新账户包含在标记的过程,这一方面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的控制功能来实现。

(二)XBRL操作环境 除了应该对被审计单位基于XBRL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关注以外,审计师需要设计相应的测试程序来确定XBRL的技术规范、分类标准和实例文档是否适合财务报表。审计人员应该确保有与这些测试程序有相关的技术专长应用以及熟知相关行业标准和任何特定的公认会计原则适用于实体。审核程序中应着重在技术规范、分类标准和实例文档的背景下进行,检查将涉及到考虑XBRL详细细节,以确保它们是最新的和适当的应用。在XBRL基础上设计的内部控制系统应着重于操作以及操作的有效性,以此来确保一个完整的、一致性、特定的分类标准被应用在一个新的实体。一般有关XBRL审计控制程序包括网络操作,应用开发和维护,及准入控制。关于XBRL的应用程序控制包括地址输入、误差校正和输出。例如,当一个分类是新制定的、修改的或添加的,审核员应当验证或检查文件分类标准的实例,以保证所使用的实例文档都从分类标准中获得。

(三)网络安全 由于XBRL是基于互联网的财务报告,并且可以提供从财务信息文件到下层基础数据库的动态链接。在这种情况下,实质性的安全风险存在于操作系统、应用、数据库被适当的配置。比如说错误的配置可能会导致未经授权的改变或者是数据的破坏从而影响到财务报表的正确性。当这些链接出现时,审核员应当考虑实体的安全政策和程序的充分性,包括设置防火墙、强化操作系统和其他有关安全控制,并备份最原始的数据。审计程序的具体改进流程如图2所示。

四、基于XBRL的审计学教学改革

在对基于XBRL的审计学的基本知识、重点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后,在实际教学中应对传统审计学教学设备、软件、实验室等进行改进,具体改进如图3所示:

(一)革新教学设备 应用XBRL后,审计师已经进入了基于XBRL和互联网技术的审计环境。那么在审计学的教学中,也应该模拟真实的审计环境,增加适合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计算机硬件及配备相关的网络设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进学生对现代审计技术的理解。

(二)引入审计软件教学 在更新审计学教学硬件的基础上,应该购置相关的审计软件。目前大部分高校对会计软件较为重视,但是在审计学的教学过程中,对审计软件并没有投入,还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应用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必然对审计师的计算机软硬件操作水平有更高的要求。

(三)建立会计审计一体化实验室 XBRL全面施行以后,审计师可以提取被审计客户的底层基础数据。在课程教学中也可以采取与会计课程结合进行一体化教学。现有大部分高校都建有会计模拟实验室,具备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模拟功能,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与审计课程结合起来。可以通过在会计模拟实验室假设独立审计这一环节,真正做到从学生模拟的会计信息系统里提取财务报表及相关的数据进行审计,达到实习教学的目的。

(四)引入实践教学模式 XBRL开始实行到目前为止,会计师事务所、上市公司对XBRL的应用也还在摸索阶段。市场对基于XBRL的财经人才需求肯定非常迫切,高校可以利用这一契机,加大加强与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作,引入审计学实践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基于XBRL的审计学教学实习基地,帮助学生熟悉真实的审计环境,为课程知识的掌握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本科会计人才培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湘教通[2010]243号文件463)与湖南财政经济学院院级教改课题《以就业为导向的会计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研究》(课题编号:J201005)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吕志明:《基于XBRL的审计流程再造》,《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第3期。

[2]郁金华、和秀星、陈耿、曹其琛:《面向XBRL 的财务信息审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与现代化》2011年第12期。

[3]布赖恩·伯杰伦:《XBRL语言精要——21世纪的财务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刘勤:《对当前一些有关XBRL流行观点的思考》,《会计研究》2006年第8期。

篇4

“学生自主发展”是指建立在学生自我决定、自我调控、自我反思与自我评价基础上的以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特征的学习行为和学习品质。“双核”是指核心概念与核心技能。其中,“核心知识”是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基础知识中的核心部分,是财务报表分析知识框架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知识内容,是知识体系框架,主要支架的节点。“技能”是指运用财务报表分析基本知识进行相关的财务评价指标的计算、对公司财务报告进行分析等方面的能力,而“核心技能”就是指财务报表分析技能中的核心部分。“评价”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活动。这里专指财务报表分析学科通过落实“双核”后,对学生学业质量的分析与评价。其中主要包括学生学习动力指数、学习能力指数和学生学业水平指数等要素。

1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1 国内研究现状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是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精髓,抓住了学校教育中“教育和受教育”这个主要矛盾,为学生观、质量观和教学观的根本转变提供了指导原则。一是把相信学生能够“达到不需要教”作为前提,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二是把怎样“达到不需要教”作为教师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三是把是否“达到不需要教”作为评价指标,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教高[2006]16号文《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天津市教科院基教研究所所长王敏勤教授倡导的“知识树”对教学中如何落实“双核”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试行)》为本课题在评价方面的研究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1.2 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课程专家埃里克森认为,核心概念是指居于学科中心,具有超越课堂之外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关键性概念、原理或方法。这些核心概念具有广阔的解释空间,源于学科中的各种概念、理论、原理和解释体系,为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深入的视觉,还为学科之间提供了联系。学生只有解决了核心概念问题,才有可能建立起自身的知识结构框架,这是学生潜能发展的基础,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所在;两种有效的知识可视化工具――“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布鲁纳的“结构教学法”,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是借鉴其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而提出的学科基本结构理论;布鲁纳把认知发展作为教学论问题讨论的基础;不论教什么学科,都必须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而学科的基本结构即各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规律;德国、英国职业教育考核评价制度研究对本课题开展的评价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2 研究的目标

2.1 教师层面 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逐步把叶圣陶教育思想内化为自觉的教育行为。夯实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切实提高自身把握学科的能力。不断提高财务报表分析课堂效率,有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财务报表分析能力有明显进步。促进教师提高研究能力,学会在教育实践中进行反思,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努力使一部分教师脱颖而出。

2.2 学生层面 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财务报表分析学科的核心概念,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技能,感悟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双核”对自身分析能力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通过核心概念图,掌握财务报表分析学科核心概念及其内在联系,学会自主建构知识;并在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归纳能力与概括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建立新的学业质量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他们能够在财务报表分析的学习中拥有自信,真正实现“快乐学习的同时拥有自信,提高成绩的同时发展潜能”的学校课改目标。

3 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研究包括了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的研究与实践、财务报表分析核心概念与核心技能的梳理、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以及课堂评价等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建立“双核”结构体系(包括跨学科的内容);指导学生自主建构“双核”结构的实践;建立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建立落实“双核”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学生学业成绩跟踪分析与评价。

4 研究的思路与过程

4.1 研究思路 在课题研究中,一是要深入研究叶圣陶教育思想,特别是“教是为了不教”这一理论成果,并以此来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把教育理论落实到行动中;二是切实从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标准和教材入手,结合对教学有导向作用的行业标准分析,对财务报表分析核心概念和核心技能进行认真研究,按三个层级、一个分支进行梳理,建构“双核”结构体系,“三个层级”即整体结构体系、专题结构体系和章节结构体系,“一个分支”即跨学科“双核”内容的结构;三是把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教学资源,指导学生自主建构核心概念图,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升学习能力;四是积极探索本校财务报表分析学科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突出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评定的教育功能;五是本着“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的思路,在研究过程中,通过研讨课、学术沙龙、课例展示、学生作品展等形式,广泛开展交流活动,不断扩大研究成果,并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理论研究,形成一定数量的论文和教学案例。

4.2 研究过程

4.2.1 研究准备期:①搜集整理叶圣陶教育思想文献资料,对于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要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认真研读、讨论。②学习借鉴国内外关于“双核”与学生学业质量评价的最新研究成果。③组织课题组成员研讨交流,分析本课题研究对象及其特点,为开展研究准备一手资料。④撰写课题申报评审书,邀请相关专家论证指导,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4.2.2 第一阶段:①认真研读学校《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标准,研究各行业绩效标准,在此基础上梳理“双核”内容,并按总体结构、专题结构和章节结构三个层级建立“双核”体系,另梳理出跨学科“双核”内容的结构体系。②指导学生自主建构核心概念图,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升学习能力。③建立落实“双核”的集体研讨制度,把“双核”落实到集体备课之中,最终落实到每一堂课当中。④建立学生考核数据库,对学生学业质量进行跟踪分析,及时掌握研究的动态。

4.2.3 第二阶段:①围绕“双核”开展形式多样的课题组内教师交流与研讨活动,认真反思工作的得与失,增强研究的实效性。②依据“能力本位”课堂模式的基本要求和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双核”的具体要求,探索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③在研究、借鉴国内外学生学业质量评价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建立《学校财务报表分析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

4.2.4 第三阶段:整理全部的课题资料,包括课题组编写的以“双核”为内容的专辑以及制定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优秀课、公开课及研讨课的教案、学案、影像资料,教师发表的论文、学生作品、学术沙龙或其他形式的交流材料等,生成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

5 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①本课题是植根于学校“能力本位”课堂教学模式之中的新的课题,旨在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解决“能力本位”课堂教学模式推进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如何落实好“任务训练”这一核心要求,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转化为学校的课改成果,促进学校“能力本位”课堂教学模式更加具有生命力,因而具有很强的现实性。②本课题的研究对教师把握课程标准、学段目标,掌握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知识体系、学生能力发展的目标,以及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打造“自主、灵动”的课堂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③本课题的研究对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模式十分有利。④本课题另一项重要成果――建立“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能够在考试与评价方法上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1]刘开端.会计文化的特点及研究方法[J].中国农业会计,1994(5):12.

篇5

一、近年《审计》科目的命题规律和特点

(一)命题规律和特点分析

1.全面考核,突出重点,理论结合实务。这是我国自1991年开始实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制度以来,审计科目一贯遵循的命题原则。全面考核,即试题一般要覆盖教材所有章节的内容;突出重点,即试题着重考核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审计工作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务操作性,因而考试的命题经常是将审计理论与审计实务结合在一起,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融会贯通能力、实际运用能力、职业分析和判断能力。例如,将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的认定同审计目标的确定、审计测试程序的运用以及审计证据的获取等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将相关财务会计知识和审计一般原理运用到会计报表审计的实务中,并结合审计重要性原则形成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等。考生应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理解和掌握课程中的难点和重点内容,并注意知识结构的系统化及整体把握。

2.注重实战操作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从2003年开始,《审计》科目的命题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方面充分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侧重实务操作”的特点,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更加贴近审计实务操作,将实务中可能遇到的某些具体审计问题集中于一个特定的情景中,考查考生能否站在注册会计师的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进而恰当地处理和解决这些实务问题;另一方面加大了对相关会计知识运用的考核力度,密切了审计与会计的关系,体现了会计知识是开展会计报表审计工作的重要基础的指导思想。命题方式的变化,说明试题内容的灵活性和综合性在不断提高,死记硬背的东西越来越少,越来越注重于对考生综合能力的测试。考生应及时应对这种变化,注意从知识测试型向能力测试型转化,总结规律,理解记忆,努力培养自己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现准则变化的新思想、新内容和知识更新的要求。《审计》考试教材充分体现了审计准则的内容和要求,试题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对审计准则理解和运用的考核。因此考生必须认真领会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内涵实质,特别是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2007年《审计》教材内容变动很大,这些内容往往成为考试中的重点领域和重要方面。因而,考生要注意了解当年教材的变化情况以及《会计》等相关学科的最新知识。

4.强调对基本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在每年的客观题中都会设置一些涉及基本概念问题的“圈套”或“陷阱”,如果考生基本概念不清或把握不准、理解不透,就很容易上当出错。

(二)题型题量分析

在题型方面,《审计》科目自1997年取消填空题型以来,一直保持着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综合题五类题型。前三类属于客观题,主要考核考生对本课程基本知识点的全面理解和掌握;后两类属于主观题,主要考核考生对本课程重点、难点的理解掌握以及对基本知识点的综合分析、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和职业判断的能力。在题量和分值分布方面,虽然每年的具体情况都略有不同,但试题总量基本控制在40个小题左右,其中主观题的题量基本保持在5-6道,所占总分值却高达60分以上;客观题的题量虽然由2004年和2005年的32道增加到2006年的37道,但判断题和多选题的单位分值却由原来的每小题1.5分降低到每小题1分,所占分值并没有太大的提升。近三年的题量和分值分布情况如下页表1所示。

客观题与主观题所占分值比重的变化,充分体现了对考生提高实务操作能力的要求。考生必须在掌握好审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同时,注重审计实务,将理论灵活运用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当中。

二、今年教材内容的基本结构

2007年是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生重大变革的一年。伴随着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正式实施,2007年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教材也充分体现了新执业准则的精神和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不仅整体上由原来的十六章扩展到现在的二十二章,而且几乎对每一章的内容都做了不同程度的修改、补充、删减。这些根据新执业准则增加和修改的内容都应引起考生的关注和重视,并作为2007年考试的重点加以对待。

从整体结构上来说,近年审计教材的内容大体可划分为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属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础知识,由第一章至第五章构成。主要介绍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一些基本概念、业务范围、职业道德、执业准则体系及法律责任等。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易懂,也不具有太强的实务操作性,命题的综合性和难度一般不太大,所占分值也不高,主要是为理解以后各章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属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由第六章至第十二章构成。这部分内容基本上涵盖了审计的基本程序、方法和执行审计业务过程的主要工作,集中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主要内容,是指导审计实务工作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基础,因而是考核的重点内容之一,往往会与后面的实务部分结合起来,出一些灵活性和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所占分值较高。考生要学好这部分内容,必须具备较强的理论与实务的融会贯通能力,能够在理解审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将理论较好地运用于实践,做到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相结合。

第三部分:属于财务报表审计的实务技能,由第十三章至第十九章构成。主要按照企业各项业务循环分别阐述了财务报表审计的具体方法和程序,以及评价审计结果、形成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的整个过程和具体要求。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是当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最主要的业务内容之一,也是企业与事务所发生业务关联的主要领域。这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审计理论与审计实务以及会计知识的结合与融会贯通,也是本课程的重点考核内容和分值较高的重点区域所在。

第四部分:属于除财务报表审计业务以外的其他鉴证业务,由第二十章和第二十一章构成。这部分内容着重介绍了特殊目的审计业务、验资等特殊审计领域以及审阅业务和其他鉴证业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也是可能出简答题或综合题的区域。

第五部分:属于相关服务业务,由第二十二章构成。这部分内容着重介绍了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和代编财务信息业务的基本原理。对这部分内容,考生应主要关注出客观题的可能。

三、今年考试中应注意理解和掌握的关键知识点

在今年的应试准备中,考生应以考试大纲确定的考试范围为依据,在对考试指定教材的内容进行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注意按照熟练掌握、重点理解和一般了解等不同要求分层次地对待各章相关内容。具体来说,对各章学习要求的层次划分可参照表2所示:

根据上述划分,考生在学习中应注意正确理解和掌握下列关键知识点和重点、难点问题:

(一)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

考生首先应重点理解独立性的含义、影响独立性的有关因素以及维护独立性的措施;其次应结合《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指导意见》的各项具体要求,正确分析和判断哪些行为不违反职业道德而可以为之,哪些行为则违反职业道德而不能为之。

(二)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和国际趋同的需要,我国将“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体系”改进为“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以适应注册会计师业务多元化的需要。如下页图1。

1.鉴证业务准则由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统领。按照鉴证业务提供的保证程度和鉴证对象的不同,分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准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其中,审计准则是整个执业准则体系的核心。

2.审计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历史财务信息的审计业务。在提供审计服务时,注册会计师对所审计信息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并以积极的方式提出结论。

3.审阅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历史财务信息的审阅业务。在提供审阅服务时,注册会计师对所审阅信息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有限保证,并以消极的方式提出结论。

4.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历史财务信息审计或审阅以外的其他鉴证业务。根据鉴证业务的性质和业务约定的要求,提供有限保证或合理保证。

5.相关服务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代编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提供管理咨询等其它服务。在提供相关服务时,注册会计师不提供任何程度的保证。

6.质量控制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各类业务时应当遵循的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是对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提出的制度要求。主要包括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职业道德规范、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收与保持、人力资源、业务执行、业务工作底稿和监控等七项要素。

(三)审计风险准则的相关内容

审计风险准则针对的是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问题,为注册会计师防范和控制风险提供技术支持。审计风险准则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新要求,通过修订审计风险模型,拓展审计证据的内涵,强调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内部控制,以充分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风险,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审计风险准则体系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会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报风险》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组成。

1.《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确立了新的审计模型,即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其中,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意见的可能性。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

2.《审计证据》拓展了审计证据的内涵(见图2);要求详细运用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作为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以及设计与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基础;将获取审计证据的程序区分为总体程序和具体程序。总体程序包括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具体程序包括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有形资产、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和分析程序。

3.《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要求从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被审计单位性质,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等六个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以及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4.《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要求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确定总体应对措施,并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便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见图3)。

从图3可见,审计风险准则运用的思路,就是以新审计风险模型(即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为基础,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评估和应对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四)审计目标的确定

审计目标包括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以及与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相关的具体目标两个层次,是审计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从逻辑关系上来说,审计目标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密切相关,因为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职责就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其财务报表的认定是否恰当,即对管理层的认定进行再认定。

所谓认定,是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做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各组成要素均做出了认定,包括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以及与列报相关的认定三大类。考生应在理解、认定基本含义的基础上,掌握各类认定的内容、性质和特点。

审计目标包括总目标和审计具体目标两个层次。我国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即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表示意见。具体审计目标是审计总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其确立取决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认定和审计的总目标。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认定相对应,具体审计目标也分为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以及与列报相关的审计目标三大类。只有明确了审计目标,注册会计师才能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通过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对管理层认定做出结论,并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最终实现审计的目标。充分性和适当性是审计证据的两大重要特性,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职业怀疑态度,运用职业判断,对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做出评价。

(五)审计重要性及其运用

1.重要性的含义。所谓重要性,是指鉴证对象信息中存在错报的严重程度,它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预期使用者依据鉴证对象信息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由于注册会计师并不能绝对保证将财务报表中所有的错报都被发现和揭示出来,因而必须确定一个可以接受的报表错报水平的临界点,在这个临界点之下的错报将不会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也不会影响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反之,则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并影响到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注册会计师运用专业判断,它不能离开被审单位的特定环境。

重要性与审计证据之间存在反向变动关系。也就是说,重要性水平越高,意味着可以接受的报表中含有错报的金额越大,则对审计证据数量的需求越小;而重要性水平越低,意味着可接受的报表中含有错报的金额越小,则对审计证据数量的需求就越大。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也存在反向变动关系。也就是说,重要性水平越高,意味着可以接受的报表中含有错报的金额越大,注册会计师通过审计还没将超过重要性水平之上的重大错报检查出来,从而签发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相对较低;反之,重要性水平越低,意味着可接受的报表中含有错报的金额越小,注册会计师未能将超过重要性水平之上的重大错报检查出来,从而签发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就相对较高。

2.重要性的具体运用。在审计过程中运用重要性原则,主要是基于对提高审计效率和保证审计质量的考虑。在计划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分别从财务报表层次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确定一个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以发现在金额上的重大错报。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方法通常为选择一个恰当的基准去乘以适当的百分比。

在评价错报的影响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将尚未更正的错报(包括审计中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和推断误差)加以汇总,并将汇总数与重要性水平进行比较,以评价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是否重大及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如果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低于重要性水平,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不重大,注册会计师可以发表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如果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超过了重要性水平,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可能是重大的,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或要求管理层调整财务报表,以降低审计风险;如果已识别但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或要求管理层调整财务报表,以降低审计风险。若管理层拒绝调整财务报表,并且扩大审计程序范围的结果不能使注册会计师认为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不重大,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六)审计抽样

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这使注册会计师能够获取和评价与被选取项目的某些特征有关的审计证据,以形成或帮助形成对从中抽取样本的总体的结论。运用审计抽样法,是现代审计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进行审计抽样过程中,审计风险具体表现为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两大类,其中,抽样风险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如表3所示:

审计抽样的主要工作环节包括:1.进行样本设计,包括总体设计、分层设计和样本规模设计,充分考虑影响样本规模的五个因素;2.选取样本,其基本方法有随机数表法或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选样法、系统选样法和随意选样法;3.对样本实施审计程序;4.对样本结果进行评价,包括分析样本误差,推断总体误差和形成审计结论。应重点掌握对控制测试中的样本结果和细节测试中的样本结果进行评价的具体要求和内容。

在控制测试中,抽样技术的具体运用主要有固定样本量抽样、停-走抽样和发现抽样三种方法。在实质性程序中,抽样技术的具体运用主要有均值估计抽样、差额估计抽样、比率估计抽样等传统变量抽样方法和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法(即PPS抽样)。考生应注意理解和掌握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具体应用。

(七)财务报表审计的相关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前面各章基本原理的具体应用,更多体现的是实务操作能力和对相关审计、会计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考生在复习时应注意多作总结、归纳,并把握以下几点:

1.结合运用前面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以及相关财务会计知识,做到理论与实务的融合。

2.注意会计知识的更新,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企业会计准则内容的最新变化。

3.在了解各业务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的基础上,理解各循环内部控制的特点、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有关规定、控制测试及实质性程序的内容和方法,比较其异同,掌握其规律性。

4.掌握重点报表项目及重要测试程序,包括为验证管理当局的重要认定而实施的重要程序和具有鲜明审计技术色彩的实质性程序。例如:对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应收账款等往来项目的函证程序,对存货的监盘程序,对现金、有价证券、固定资产等的实物检查程序,对所有权的验证程序,对货币资金、往来款项、存货、长短期投资、主营业务收入和期间费用等项目的截止测试程序以及对有关报表项目的计价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等。

(八)完成审计工作时的特殊关注

在进行财务报表审计时,除了对各个业务循环包括的常规性项目实施审计测试外,还应特别关注对期初余额、或有事项、期后事项和持续经营等特殊内容的审计。

1.对于期初余额,应注意理解期初余额的含义,期初余额审计的目标和程序,掌握期初余额审计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2.对于期后事项,应理解其概念,熟练掌握对建议调整和建议披露这两类期后事项的区分,以及注册会计师对三个不同时段期后事项的不同审计责任问题。在往年的考试中,期后事项经常作为简答和综合题型的重点考核内容,对此,考生应予以关注和重视。

3.对于或有事项,应在理解其含义的基础上,了解或有事项审计的目标和审计的方法程序。

4.对于持续经营问题,应注意区分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的不同责任,理解在计划审计工作与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和形成审计结论、出具审计报告三个不同的工作阶段中,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的考虑。见图4 。

5.在完成审计工作阶段,还应获取管理当局声明书和律师声明书,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和试算平衡表,对财务报表总体合理性实施分析程序,评价审计结果,与治理层沟通和完成质量控制复核等。

(九)审计意见的确定及审计报告的出具

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最终成果,是注册会计师工作质量和执业水准的综合反映。而审计意见是否恰当又直接影响审计报告的质量,集中反映出审计的风险。

1.熟练掌握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内容和形成意见、出具报告的具体要求,具备恰当提出处理建议、正确做出调整会计分录、编制各种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等实务操作和运用能力。

2.准确把握各种审计意见的出具。审计报告中表达的审计意见类型有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四种。正确把握发表各种审计意见应具备的条件,分清四种意见类型的界限,是出具正确的审计报告,降低审计风险的关键。在这里,重要性水平是判断应出具何种审计意见类型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发生某种不能提出无保留意见的情况时,注册会计师必须评价这一情况对财务报表整体的影响,以决定其重要性。如果某项错报虽然重要,但对财务报表总体没有重要影响,则可以发表保留意见。如果某项错报金额非常重要又广泛影响财务报表总体上的公允性,则应发表否定意见。如果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可能产生的影响非常重大和广泛,使注册会计师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至无法对财务报表发表意见,就应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在判定某项错报是否非常重要时,还必须考虑这项错报对会计报表各个部分的影响程度,即牵扯性。一项错误越有牵扯性,则发表更严厉意见的可能性就越大。

3.带强调事项段的审计报告的出具。除了四种基本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外,当存在下列情形时,可以在审计报告意见段的后面增加强调事项段:(1)存在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2)存在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不确定事项(持续经营问题除外);(3)存在其他审计准则规定需要增加强调事项段的情形。强调事项段并不影响已发表的审计意见,目的只是提醒财务报表使用者对某些重大事项予以关注。

4.理解注册会计师对比较数据的审计责任和报告责任以及对含有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文件中的其他信息、重大不一致、对事实的重大错报和审计报告日后获取的其他信息的审计责任。

(十)特殊审计领域

1.特殊目的审计业务。了解特殊目的审计业务的含义和发表意见的要求,理解四种特殊目的审计业务在出具审计报告时的特殊考虑以及不同特点。

2.验资业务。验资也是我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定及常规业务之一。考生应注意理解掌握验资的基本概念、审验范围、审验程序以及验资报告的基本要素和各类验资报告的编制方法。

(十一)审阅业务和其他鉴证业务

篇6

在教学组织上, 根据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实务性的特点, 坚持实际、实用、实践原则, 科学合理的组织教学全过程。设置如下三个课程改革目标:

1.岗位目标: 培养具有较高职业能力和素养的高技能应用型的财务分析人才,为财务报表使用者决策提供服务。

2.职业技能目标: 在熟悉会计基本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相关知识、技能基础上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工作。

3.职业素养目标: 热爱财务报表分析岗位, 有较强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具有高素质专业技能的优秀职业人才。

二、教学改革对象

此课程教学对象为会计类高职高专三年制大专学生,安排在第三学期上半学期,在此之前学生已完成了会计类基础课程,中级会计实务、中级财务管理,计算机基础,EXCEL在会计中的运用等课程的系统学习,急需提高个人财务能力,为顶岗实习做充分准备。

三、教学改革方法

1.任务驱动法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实际资料比较容易获得,为了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我们会计系设有专门的多媒体网络计算机室,学生可通过网络查询到大量的上市公司报表,以此作为业务和案例。任课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法, 将其以实际工作任务为驱动, 按财务报表分析工作步骤来组织教学。具体安排如下: 首先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通过任务驱动, 展开新课; 请学生走进上市公司, 进行情景模拟; 成果提交, 教师点评; 最后通过布置作业、实训完成对知识的巩固和拓展。通过这样一个任务驱动的过程, 学生认知过程也经历了不会,会,熟练, 巩固,提高的过程。

2.案例教学法

会计案例教学法, 就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会计与理财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会计案例, 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会计与理财的 实践活动中, 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会计教学方法。如在讲授完利润表分析之后,让学生以伊利集团2006-2008年利润表作为案例,分析伊利集团三年来的利润表。通过此案例同学们掌握了利润表水平分析和垂直分析以及各个项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分析出伊利集团三年来毛利润没有显著变化,但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影响到企业因存货报废而产生的巨额营业外支出和巨额的资产减值损失,利润质量恶化。

3.重点突出,强化实训

本课程通过大量案例分析和实训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实训是全面落实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技巧的一个重要手段。本课程实训分为模块实训和综合实训。

本课程模块实训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出发点, 设置教学实训模块, 突出技能训练。根据财务报表分析的信息基础及内容设置教学内容。例如: 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分析实训模块; 资产负债表分析实训模块、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分析实训模块等。

综合实训重在检验学生能否将所学会财务报表分析的知识运用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实践能力。主要在实训老师的指导下,重点对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对企业财务能力进行分析,最后对上市公司进行总体分析,同时运用计算机工具进行财务数据批量处理、分析。

4.明确学习瓶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以会计报表的定量分析为基础,定性分析为学生学习的瓶颈,定性分析时需要考虑很多重要因素:

(1)要分析上市公司所处行业发展状况和前景,判断行业将发生的变化对上市公司的影响。(2)辨别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企业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消除。(3)分析上市公司的主营产品上市公司的主营产品决定企业的利润。上市公司的主营产品分析包括主营产品的技术生命周期,市场空间和竞争力,等等。(4)分析企业的经营策略。上市公司的经营策略是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企业经营策略分析包括市场定位,销售策略等。

学生通过会计报表定性分析,极大地培养了思考能力、财务能力,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

四、改革课程评价

本课程学生最终成绩评定可不采取考试方式,而采用平时成绩和综合实训成绩相结合的成绩评价方法。平时成绩占50%,综合实训成绩占50%。

平时成绩以各章节后的实训和练习为主,采取布置作业,老师批改的方式。

综合实训成绩的评定应按以下规则进行考评,技能实习考评分两个方面:一是实训过程考评;二是实习结果考评。实习过程考评占60%,结果考评占40%。

五、课程改革效果

通过此课程改革,学生不仅完成了前期有关会计类、计算机运用类课程知识的整合、迁移,还提高了发现问题能力、思考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实际工作能力,为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毕业生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情况看,我校三年制高职学生取得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和肯定,在社会上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夏利华主编.《财务报表分析项目化教程》.冶金工业出版社

篇7

女生高考选会计专业、网络传播专业、英语专业等专业比较好。

1、会计专业,是研究企业在一定的营业周期内如何确认收入和资产的学问。会计师除了准备财务报表以及记录企业交易行为外,更重要的是能够参与企业间的合并、质量管理、信息技术在财务方面的应用、税务战略以及很多企业的管理决策活动。会计专业领域涉及面广:鉴证,审计,税收,公司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破产清算,法务会计,预算制定,商业咨询等等都是会计专业将要涉及的领域。

2、网络传播专业,主要面向新闻传播行业就业,可在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单位或国家宣传管理机构、企事业单位及高等学校从事新闻、宣传、文秘和教学科研等工作;在教育与研究机构从事有关新闻传播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专业上能较系统的掌握网络传播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宽广的科学知识,熟悉网络传播的基本道德与法规,对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国内外科学技术发展有较广泛的了解,能在政府部门,新闻与出版机构,学校,大型企事业单位,数字媒体机构,网络公司等从事网络信息的采集,编辑和传播。

3、英语专业,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的技巧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及较好的素质和较强能力。英语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也是事实上的国际交流语言。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会计电算化,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工作效率。会计电算化越来越被各个单位所重视,普及率也越来越高。但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使用,如何在电算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是目前我们应该加以重视的。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在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财会人员的运用软件的能力欠缺,应加大对财会人员的计算机知识的培训,这无疑是正确的。但笔者认为,在目前大多数企业已经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情况下,如何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熟练掌握会计专业的基本知识,是我们要面对和重视的。

专业知识是会计人员素质的特质,是职业判断能力的基础,也是财会人员应具备的最起码的从业知识。在会计电算化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在ERP系统中SAP的使用过程中,淡化了会计核算的专业性,使得一些企业的老板,产生了会计人员无用论的思想。认为企业中只要财务总监或财务经理懂财务知识就行了,一般财会人员会操作电脑就可以了。甚至财会人员也认为会计专业知识可有可无,更不用说对会计基本功的学习和练习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手工会计核算形式下,从原始凭证的分析处理开始,一直到财务报表的生成和财务报表的分析,都由财务会计人员完成。在电算化会计方式下,只是原始凭证的分析和输入由会计人员直接处理,特别是SAP系统中的业务类型自动生成凭证,会计报表的生成以及一部分财务数据的分析都由计算机自动生成。财会人员的工作显得较机械、简单,没有将会计财务管理的作用发挥出来,不了解其中的财务勾稽关系,不了解业务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具举一反三的能力。

(二)看不懂财务报表,不知道财务报表之间的数据关系,不知道报表与凭证的关系,报表与总账的关系,总账与分类账之间的关系。更谈不上利用财务数据加强企业管理。

(三)业务水平不高,甚至有的凭证方向作反,业务性质发生变化都不能发现,使企业有时蒙受经济损失。

(四)计算机自动生成的财务分析数据是机械的和格式化的,而企业的业务又是充满变数的,这就要求财务分析也应适应和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而目前大多数财会人员不能利用财务数据就企业的业务活动提供有价值的财务分析,这也主要是由于会计业务水平不高而造成的。

(五)不重视财务档案的整理、保存。一些小企业,对凭证和账页的打印不及时和规范,造成原始凭证不全或丢失。凭证和账页装订不规范,对于财会人员应掌握的一些基本功不扎实。

(六)由于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的下降,也不能很好的使用财务软件,不能根据本企业的业务特点,向软件开发人员提出适应企业的再开发,完善软件的管理功能的要求。

综上所述,由于企业财会人员的素质不高,企业对财会人员的重视和信任程度下降,削弱了财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也使财会人员学习和掌握财务知识的热情下降。长此恶性循环,必然导致财会人员整体业务水平的下降,最终会损害财务工作的发展。

二、针对以上的问题,提出对策

(一)加强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适应企业管理的要求。

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不仅要求财会人员要熟练使用计算机,还应掌握扎实的会计知识和技能,还要对计算机和财务管理知识的有机结合有比较深刻的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为财会人员将其精力主要投向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以降低成本和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因此在会计电算化进程中,应注意培养“会计-计算机-管理”型的复合型人才,以促进会计电算化的正常发展。而这一切的前提是,财会人员要有扎实的会计知识和技能;要实现这个目的,就要加强对财会人员的岗位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对于在岗财会人员,除鼓励企业内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外,还要在制度上形成对财会人员的培训机制。

(二)财会人员每年的例行再教育,要有针对性的加强业务基础知识的培训和考核,现在的再教育,要么是泛泛的将一些财务知识照本宣科,流于形式,没引起广大财会人员的兴趣和重视。甚至只要交钱“全部过关”,没有起到对财会人员提高业务素质的目的。

(三)提高财会人员从业的门槛。目前财会人员的从业门槛过低,只要参加几个月的会计证培训,就可拿到“会计证”上岗从业,造成财会专业成为社会上认为最容易进入的专业。使得很大一部分财会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偏低,业务技能较差。不能发挥应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长此下去,必然会损害会计在企业管理里中的作用和地位,也必然会损害会计专业的健康发展。

(四)大、中专学校对财会专业学生除要对会计专业知识的培养,还要培养学生的会计专业技能。在掌握了会计专业和会计电算化知识的同时,还应让学生掌握从手工建账、编制凭证、记账、试算平衡、编制财务报表,利用财务数据进行财务分析、装订帐页和凭证、对会计档案的整理和保管的全过程。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会计数据的内在关系,加深对会计工作整个流程的掌握,成为即具有坚实理论知识基础,又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的会计专业人员。

篇9

公路建设具有投资大,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等特点。而对公路建设的会计核算也要围绕这一特点而进行。而且要按照会计核算规则,合理地反映公路建设的全过程。

1按照公路建设周期长,投资大,涉及面广的特点找准会计核算的基点

首先,要做好公路建设资金管理,在公路建设资金管理中,应坚持设计有概算,施工有预算,竣工有决算的管理原则,而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参与到整个建设过程中去,要按照《基本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要从工程前期的财务评价,资金筹集、工程计量、合同签订、变更审核、项目施工评优等都要纳入财务管理范畴。

其次,做好资金核算,在公路建设过程中,资金量大,运用周期长是公路建设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公路项目财务管理的核心,如何搞好资金核算,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就成为会计核算的重点。公路工程建设中自有资金仅仅是一小部分,绝大部分资金的主要来源是银行信贷资金。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宏观政策调控、通货膨胀,利率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资金管理要贯穿整个公路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要把降低融资成本做为最主要的管理内容来抓,以达到高效率地使用资金和降低公路建设成本的目的。

第三,严格按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进行会计核算。

在公路建设项目核算中,要根据已批准的工程概算内容设置账务和进行会计核算。要建立健全整个工程期内的财务管理制度,克服临时思想和短期行为。特别要加强实物管理,对材料设备采购、存货等公路建设所需各项物资及时做好原始记录,及时掌握工程进度,定期进行财产物资清查,并按规定向财政部门报送会计报表。

第四、发挥财务管理的决策与监督职能,对公路建设项目做好财务分析与评价。

(1)项目所需资金的测算,主要是确定或预测进行公路建设项目而被选择的不同行动方案所需要的工程总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贷款项目在建设期的利息支出等,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编制项目所需资金的使用计划。

(2)项目的获利能力分析,公路建设项目的财务投资分析将以项目现金流量分析为基础,全面衡量与评价项目的投资收益,并进一步作出最优方案的选择。

(3)公路建设项目财务报表分析,对公路建设项目来说,其未来的财务状况,获利能力以及偿还债务的能力可通过财务报表的分析结果来反映。因此,财务报表分析是对公路建设项目财务收益进行综合反映的一种分析方法。公路建设项目财务报表分析还具有另一个重要作用,这就是当地建设单位采用招标形式选择施工单位时,对投标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有助于建设单位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投标单位目前的财务状况,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以及未来该投标单位的财务状况和获利能力可能的变动情况,有利于建设单位选择最优的施工单位中标,以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2做好公路建设项目竣工决算

要做到财务决算与工程决算有效、自然地衔接,公路建设项目竣工决算中包含工程决算和财务决算,其中工程决算又是财务决算的基础,只有工程决算编制完整才能为财务决算打下良好的基础。财务人员要参与工程决算编制的全过程,因为工程决算与财务决算的内容是基本一致的。在工程决算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t)工程决算经过招投标,大的项目是不容易被遗漏的,容易被遗漏的是未经招投标的小项目,线外工程,收尾工程等这些项目一定要纳入工程决算中去,如有遗漏,工程项目将无法与财务项目相对应。

(2)工程决算中的主要内容是工程量的确定,主要包括收尾工程,土地占用面积的确定,概算与实际投资完成情况等。

(3)编制工程竣工决算涉及工程,财务、征地拆迁,工程监理等方方面面,会计人员要熟悉公路方面的基本知识,包括工程招标,投标、工程监理、工程建设方面的技术知识,熟悉有关公路建设的基本法律、法规等法律知识,包括项目工程前期工作的管理规定,工程竣工验收的要求等。

(4)按《基本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编制财务决算,在工程决算编制的时间要求上,要严格执行《基本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因为公路建设项目具有周期长的特点,因此,会计制度规定要按会计年度编制年度财务决算。在工程完工建成后编制工程竣工决算。年度财务决算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反映建设单位在基本建设期间各个会计年度的财务状况和建设成果。而工程竣工决算是在年度财务决算基础上编制的以货币或实物数量为计量单位,全面反映公路建设项目从筹建开始到竣工为止的全部建设情况,包括自开工以来历年资金筹集和使用情况,债权、债务清理情况,项目投产使用情况等等。这就要求财务决算与工程决算在编制时间上既要有年度上的区别又要在整体上趋同,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反映公路建设的财务状况及其财务成果。

3依据科目设置建立相关辅助台账,对公路建设项目进行当中控制

在公路建设项目会计核算中,运用台帐的灵活性解决会计核算中无法解决的问题,解决财务核算的滞原性,运用台帐管理起到审核、核对作用,起到对项目前期、中期的控制作用,同时也可以满足日后查询的需要。

3.1固定资产台帐

在公路建设项目中购建的办公用品如电脑、复印机等,交通工具包括车辆以及公路项目建设过程中购置的大型机器设备以及工程完工后使用的养护设备和沥青拌合设备、摊铺设备等都应列入固定资产核算,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中要求在公路建设过程中,不对固定资产进行明细核算、并且在试运行期间不得计提折旧,为便于对购建固定资产的管理及工程竣工的移交,应建立相应的固定资产台帐,其内容应包括:购建时间、购进时的固定资产原值,相应税费,使用年限等。

3.2合同辅助台帐

合同管理是公路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手段。由于公路核算中涉及的合同金额占总概算量的85%。因此,在日常财务核算中要按照合同内容设置合同计量期数,支付凭证号、合同原金额、变更金额,合同实际支付金额,开工预付款及质量保证金等项目设置台帐,对合同进行日常管理。

3.3贷款及利息台帐

篇10

会计实习是我从大学校园踏入社会的第一个舞台。

为了将有关会计的专业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结构体系变为自身的职业素质,避免纸上谈兵。因此,我根据所学专业和职业爱好,选择了在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实习。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始建于年,是一个注册资金150万,包括建筑安装、水泥构件制造、装饰装修国家建筑三级资质小型企业。公司多年来以深化改革,开拓发展为指导,以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实体公司。公司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凭借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丰富的生产经验,曾经圆满完成了2座4层办公楼,14栋居民住宅楼的建筑安装;装饰装修了4个容纳200人左右的中型会议室以及多个多样式多风格的居民住宅、工厂中央控制室、文化活动中心等工程。公司内部采取分类管理,层层承包,实行年度目标管理合同制的经营管理模式。公司财务部设有材料会计、成本会计、销售会计、总账会计、税务会计以及出纳等岗位。该单位曾多次被县市及上级建筑建设管理部门评为“优秀企业”“质量信得过单位”等,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二、专业实习过程

1、实习的基本情况

会计专业作为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学习了一些会计日常业务处理、银行及税务相关工作处理。在日常会计业务处理中,公司主要利用用友财务软件进行会计处理,同时也借助单位网上银行进行收付款业务查询及处理,在税务处理工作方面,主要利用税务局相关软件进行纳税管理,如登录网上办税大厅、abc3000等税务软件进行纳税申报以及税收抵扣等业务。在处理日常经济业务方面,主要利用用友财务软件,针对实际发生经济业务性质进行会计处理,编制会计凭证,进行审核记账等。在实习中,针对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实践和掌握了会计流程。

2、实习的会计岗位

在实习过程中,我先后从事了材料记账、成本核算、出纳等岗位。用财务部领导的话来说,就是上重点岗位,多方面理解财务核算本质,领悟经济管理内涵。在财务部安排的会计老师的指导下,我做到按时上下班,认真处理每项具体业务,慎重填写、计算每一张报表,账单中的每一项科目。公司日常的经济业务通常是材料的采购——入库——发放(出库)——库存盘点,还有水泥构件的销售。在进行采购业务处理时,进行了编制采购入库单,并核对采购数量、金额及税额等;销售业务方面,主要是对于应收账款的核对,根据实际发生以及相应回款进行收款或转账凭证的编制并审核记账等。在采购与销售方面的实习工作当中,我按照老师的要求和指点,在制单处理方面特别细心,注意核对供应商以及客户往来,以免在进行项目核算时发生串户。除了采购和销售业务,日常经济业务还包括通过单位网上银行进行付款业务,并在受到银行回单后,利用用友财务软件进行应付账款核算。

3、实习的重点任务

篇11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 3198.2016.22.077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是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加强高等教育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指导高校利用在线开放课程探索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方式改革,落实课程建设、应用等工作规范。

1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现状

1.1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地位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作为会计类专业核心课之一,是财务控制、财务管理领域的一门实用型课程,是为学生职业发展奠定基础的专业课。目前,在高校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中,仍然普遍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以教定学”的教学模式。然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革新以及教学环境的改变,对传统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传统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形式已经难以满足时代的需求。如何创新课程教学改革方式,发展智慧教育,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向,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创新,提升大学生专业能力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1.2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现状

对于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实践,结合“教与学”的内涵,不难总结出目前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两种普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针对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的理论教学进行课程翻转,即把重心放在了财务报表的概念、财务指标、财务分析方法、财务报告等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上,要求学生通过“课下预习,课上分享,课后总结评价”的模式开展的教学改革方式。这种方法,仅仅是传统教学方法的推演,教学过程仍然比较单一、枯燥。第二种方法,是针对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的实验教学进行课程翻转,即要求学生在证监会网站上下载样本公司年报数据,通过数据分析,计算企业的财务指标,评价企业经营状况和经营业绩,课程教学的着眼点最终是落在了“分析”二字上,这种课程教学方式效果的展示仍然要求学生有扎实牢固的专业知识和计算能力做铺垫,在拉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可以说仅仅是案例教学方法的延伸。两种教学方式较传统教学方式虽然有一定改善,但仍然反映出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1)课程目标和定位不合理。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财务分析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这样的课堂教学仍然是以考试等传统的教学目标为指导,没有对接行业需求和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2)教学方式传统。无论是依靠讲授与演示的教学方式还是案例分析的教学方式,教师都是以灌输方式下的无错式教学在向学生传输教学内容,这些方式看似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往往适得其反;(3)各种信息化资源和现代多媒体没有得到恰当的结合与运用,教学过程乏味枯燥,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从而造成学生只学会了教材上样本企业的财务计算和财务分析方法,而不能够举一反三,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翻转课堂教学理念

“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也译为“反转课堂”,是借助视频、音频等信息技术手段,将教学过程分为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翻转了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学生通过课前学习、课堂内化、课后迁移的方式达到学习目标,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创新课程教学模式。

2.1 翻转课堂的特征

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来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教学转变成为了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方式,通过对课堂结构进行重新调整,翻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间的顺序,实现了课程教学的改革。具体的特征有以下四点。

2.1.1 学生角色的主导性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角色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了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课堂教学完成了知识传授到知识内化的转变,教学时间得以重组,教学过程由传统课堂中的“课堂讲授+课后作业”转变为了“课前学习+课中研讨”,教师在学生课前学习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视频、幻灯片等形式将知识点进行科学的整理归纳,从而使传达专业知识的信息效率到达最大化。

2.1.2 教学过程的情境性

课堂组织灵活多样,以学生为主展开小组协助、问题探究、成果展示等交流活动,设计一系列情境教学环境,合理分配成员角色,在学生深入情境中开展以问题为核心的混合教学模式或智慧教学模式,从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目的。

2.1.3 信息技术的应用性

翻转课堂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颁布。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翻转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是构建个性化学习环境、促进师生交流、开展智慧教学、丰富教学形式的保障。

2.1.4 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丰富课堂评价方式,不再简单的以测验或考试的形式评价老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而是从不同维度出发,采用作业展示、协作探究、成果分析等多种方式对课堂的“教与学”进行综合评定,并对教学成果给予反馈。

2.2 翻转课堂应用于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必要性

翻转课堂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把课前知识传递、课上知识内化和课后迁移反思联系在一起,有效缩短课堂讲授时间,强化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吸收和消化,提高了课堂效率,实现了智慧教育。因而,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开展以任务为导向、以培养自主创新学习能力为核心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必要性。另一方面,由于财务报表分析需要以企业为主体,分析对象往往是企业对外公开披露的财务报表,实践性较强。作业展示、案例分析、课程论文等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更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做出综合评价。并且对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而言,通过翻转课堂中的视频教学模式使其融入到企业中,融入到案例中,领会具体案例的演绎过程和财务分析过程,从而更好地完成对知识的升华。因而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特点也决定了翻转课堂应用于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最后,笔者以“翻转课堂”和“财务报表分析”作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上对2011年到2015年间,包括期刊、硕博士、报纸、会议等全部形式的国内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检索,发现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文献数量也在逐年递增,这也说明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必要性和必需性。

3 翻转课堂理念下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3.1 课前知识准备阶段

翻转课堂要求教师将教材以全新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既需要教师深刻理解教材内容,又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准备合理有趣的案例分析资料。在这一阶段,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将受到挑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将得到检验和提高。由于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和学生的课堂任务较传统教学都有改变,应而要注意以下三点:

3.1.1 转变教学理念

财务报表分析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十分紧密的课程,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获得经管金融类行业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融合。教师和学生要注意自身角色的转变,教师要提前发放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录制必要的教学视频、在线指导监督学生学习、插入前测试题收集反馈学生掌握情况、准备课中活动。学生要观看教学微视频或其他资料、完成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标记问题难题,提出心中疑惑。

3.1.2 制作教学视频

教学视频是学生在课前学习知识的重要载体,由于翻转课堂的课前材料呈现时间一般较短,所以教学视频质量的高低就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视频设计是要做到时间短、内容精、知识点明确、主题突出、逻辑性强,从而灵活的在微视频中呈现教学知识,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

3.1.3 设计学案和案例

学案是教师在充分了解学情、分解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的要求,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案例是教师在教学中引入的与讲授内容相关的真实数据与资料。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学案和案例必不可少,其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将教材中的抽象概念和真实案例相结合,注重探究过程中学生的独特体验、感受和理解,从而让学案和案例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2 课中知识内化阶段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将在课堂中完成知识的内化和吸收。学生活动理论指出,教学皆可活动,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能够拉动学生的思维活跃度,由于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更能够展现学习活动化的理念,因此精心策划课堂活动组织课堂教学,科学合理的安排视频观看、作业展示、协作探究、案例教学、一对一个性化指导等一系列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时间使用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知识,教师应把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平台结合使用,将学生放置于教学核心位置,让学生拥有充足的时间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形成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实现“个性化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3.3 课后知识评价阶段

课后评价的目的和意义在于检查学生对技能的应用和知识的拓展延伸。传统课堂教学的课后时间几乎被课后作业所占领,评价指标也是按照上课表现、课后作业、期末成绩来予以评定,形式单一。在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下,我们课后环节可以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予以开展。例如,可以按照教学板块,要求学生制定专门的财务报表分析板块作品,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同学可以随时对作品进行评价与互评;另外还可以按照会计实际工作过程和任务,结合上课内容布置财务报表分析实训项目,设定岗位情境、企业性质、角色扮演等虚拟信息,模拟企业财务部门开展财务分析,任务完成后,小组间对分析结构进行交流展示与评价。因此,可以将这些模块作品、小组评价、表现评价都纳入到课后知识考核的评价范围之列,以对课堂的“教与学”进行综合评定。

最后,在教育信息化和翻转课堂理念的推动下,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之路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要走,教师要从内心真正理解翻转课堂对教学改革价值,学校要积极建立翻转课堂资源库,在结合高校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稳步推进翻转课堂的特色模式,把学生培养成为一名真正能与企业“无缝接轨”的实践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12

财经系生源主要来自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毕业后主要是在该地区从事财务会计的相关工作。作为高职学生,很多毕业生受英语能力的限制,毕业后会选择中资企业就业,对于外资企业望而却步。而双语课程的改革以及推进,将为我校学生叩响外资企业的大门奠定良好的基础。《西方会计》作为财经系双语课程之一,必将为我系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作出一定的贡献。

一、课程定位

作为双语课程,《西方会计》的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都随之发生变化。本课程是我院会计类专业培养财务核算能力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是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大学英语》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促进学生提高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和提高涉外财务的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的定位如下:

(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培养涉外财务处理能力。

(二)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要求。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地掌握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和会计实务的英语词汇、英语表达以及中西方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并具备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在实际会计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的能力。本课程注重英语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熟悉专业英语在财务会计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使学生具备基本的上岗能力,为毕业后实现零距离就业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以下能力目标:

(一)具备财务岗位的专业英语听说能力,能对财务会计的基本业务进行必要的口头沟通,专业英语表述得体。

(二)具备会计英语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对财务会计的基本业务进行必要的书面沟通,能准确地理解和翻译专业术语。

(三)具备涉外会计的实务操作能力,能运用英语进行账务处理,能运用英语编制财务报表并进行报表分析。

(四)具备判断中西方会计准则差异的能力,能正确地对中西方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进行账务处理。

三、教学内容

《西方会计》以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相关规定为导向,选取了西方会计概论、会计循环、会计要素、会计报表及会计报表分析四大模块作为主要内容。选取的内容由易到难,遵循了财务会计的主要工作过程。

选取内容与学习资源建设中,遵循以下原则:

(一)突出能力培养原则

本课程在“任务引领教学”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遵循模块式教学的设计思路,突出会计实践和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及使用英语处理西方会计相关工作的能力。

(二)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原则

本课程同时按照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的原则,设计相关理论知识部分,作为实践教学的一种辅助。英语作为一种背景能力,是学生进行涉外商务活动的工作语言,在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译应用能力的基础上,学生将来才能更好地从事涉外商务工作。因此,在理论教学中,注重案例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所采用的案例充分考虑工学结合的需求,采用了中西方典型的案例,便于学生对比学习。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方法

为了培养创新性和技能型的人才,改革课堂传统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来,废除“满堂灌”的方法,《西方会计》教学组织总体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以课堂讲授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教学部分,注重案例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所采用的案例充分考虑工学结合的需求。课堂讲授主要采用案例分析、启发引导、讨论辩论、中西方会计处理对比分析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重在应用。

实训教学倡导以项目任务的教学途径,主要通过分组讨论、汇报交流等方法进行。本课程要求学生在完成一定的知识学习后,以小组的形式完成有关西方会计业务的处理。该活动要求每组学生将完成的项目以模拟公司的形式汇报总结,需要以小组演讲或角色扮演等形式向同班同学及老师汇报,接受老师及同学就其报告内容的评价。这种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提高了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改变了以往有些同学只是“抄作业”的敷衍态度。

(二)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充分积累课程资源,有效拓展课堂信息量,适当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努力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切实提高本课程的学习效果。

2、网络教学。网络课堂将为同学们提供简单、有效并且实用的理论知识,其中包括各大会计要素的概念;会计科目的英语表述;相关的英文会计分录;西方财务报表;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例如财务比率分析法等,让学生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处理涉外会计业务。

通过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学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进行自主化、个性化学习。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师生之间的实时沟通。目前《西方会计》的网络课程正在建设中,将于下学期投入使用。

五、教材的选择

《西方会计》教学团队的老师,根据高职学生特点,自编了双语教材《西方会计》。由孔韬,陈汉平担任主编,杨立艳,王祺担任副主编,该教材于2010年8月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已经投入使用,受到学生的好评。

该教材是“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教学”为特点的高职高专系列教材之一,主要特点如下:

(一)体现工学结合的理念。

(二)强调知识与能力并重。

(三)基于工作过程,构建知识体系。

(四)通俗易懂,突出应用性。

六、考核方法

篇13

一、现行财务分析体系存在的问题

现行财务分析体系主要有三种:一是以财务报表为主体的分析体系,如美国查尔斯·吉布森著,刘筱青等译《财务报表分析》;孙铮、王鸿祥主编的《财务报告分析》等等;二是以财务指标为主体的分析体系,如美国迈克尔·泰兰著,朱邦芊等译《财务比率分析》等;三是以财务要素为主体的分析体系,如张先治主编《财务分析》等。这三大体系最大的优点是主题突出,目标明确,抓住了企业发展的关键指标,评价企业业绩较为客观。但这些分析体系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企业发展的财务战略功能未得以充分体现。即企业的任何一种分析,必需为企业发展目标服务,同时实现企业的财务发展战略。而以报表、指标、要素为主体的分析体系,往往注重于过去和现在,较少关注未来。

二是未突出企业“现金流”的核心作用。20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注重实证研究,其中,有一种观点特别得到广泛重视,即上市公司股价不是取决于“每股收益”,而是取决于“现金流量”。从这以后,“现金流”的研究不断引向深入。2007年12月,我国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第十一条规定:“企业应当建立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以现金流为核心,按照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等财务目标的要求,对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重组清算等财务活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这说明,企业发展的“血液”——现金流是具有核心地位的,它应该贯穿整个财务工作的始终,财务分析也应当如此。

三是未突出企业外部环境——资本市场的分析。现行的财务分析仅仅限于企业微观层面,未突出与它相关联的中观乃至宏观层面的分析,这对于一千多家上市公司来说显然不能与时俱进。

四是未突出智力投资等新内容的分析。现行的财务分析仅仅分析物质投资的绩效,未分析智力投资的绩效,这在知识经济社会里是不够的。

二、财务分析创新内容的设计思路

(一)传统财务分析内容向现代财务分析内容转变研究

该项研究在揭示现行财务分析不足的基础上,研究“现代财务分析”的特征、理论依据、转变的必要性,发展趋向等,构造“现代财务分析”的理论框架、方法体系。

(二)现金流核心体系下财务分析的内容构建研究

该项研究以“现金流”为核心,重新构建财务分析的内容体系、分析体系和应用体系。将现行“财务报表为主体”的财务分析系统和“财务指标为主体”的财务分析系统进行总结提炼,突出“现金流”的内容,构建以现金流为中心的新的指标体系。如构建融资资金流动分析体系、投资资金流动分析体系、运营资金流动分析体系、货币资金应用效率分析等。

(三)战略财务下的财务预测分析内容研究

将战略财务进行具体化,设立几个大的分支,并在该分支下组建新的研究内容,使财务分析都能同企业发展的战略一致。

(四)资本市场下的财务分析内容和方法创新研究

该项研究包括:证券市场财务分析内容和方法创新研究;市净率分析内容和方法创新研究;市盈率分析内容和方法创新研究;证券市场风险分析内容和方法创新研究;股市效应实证分析;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伪判别分析等。

(五)智力投资分析内容设计研究

本项研究是在物质资本绩效分析的基础上创造智力资本分析体系,揭示智力投资分析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创造智力投资分析的新体系。

以上各项研究要和实际密切结合。其思路是:选择2004-2007年上市公司数据、2004-2007年国务院国资委统计评价局评价企业绩效数据、2004-2007年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数据作为实证研究的基础,参考世界上先进的或标准研究指标,确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合理的财务指标标准值。

三、财务分析创新内容的具体构建

(一)财务分析内容框架要体现分析程度的层次性

财务分析的目标是为各种不同层次的人员提供决策有用的分析信息。为了满足各类不同人员、不同层次分析决策需要,应设计“初级财务分析”、“中级财务分析”和“高级财务分析”三大分析体系。初级财务分析适应于各类专业人员的决策需要;中级财务分析适应于从事各种专门项目或专项工作的人员及企业综合管理部门人员的决策需要;高级财务分析适应于企业高管人员战略决策分析的需要。

(二)初、中、高级三个层次财务分析内容框架的构建

1.初级财务分析内容框架的构建

当今企业各类人员都要和财务人员打交道,企业的厂长、经理等高层管理人员,供销、计划、统计、劳资、储运等中层管理人员,工程技术等专业人员几乎每天都要接触会计,涉及到许多会计知识、财务制度。设置初级财务分析内容的指导思想和目的,是要让非会计专业的各类人员了解国家的财经方针政策、财务会计法规制度,使其管理、决策行为符合国家规定;同时,了解会计的基本技术、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会计基本术语的内容,能看懂会计报表,并利用会计报表及其有关资料进行财务状况的一般分析,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和经济决策的主动性、科学性和效益性。初级财务分析内容的知识构造应包括会计学专业《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会计分析》等课程内容,但不能过广、过泛,应高度概括,融会计主干课核心内容于一体,同时,财务分析的语言应公众化,不拘泥于会计凭证、账簿具体操作的圈子,主要让非会计人员了解会计的处理过程和数据的来龙去脉,能够接受会计的基本知识,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技术。

根据上述要求,笔者设计的初级财务分析的纲要性内容如下:(1)财务分析总论。包括:财务分析的概念、财务分析的对象、财务分析的依据、财务分析的种类和方法。(2)流动资产的一般分析。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款项、存货内容的一般分析。(3)非流动资产的一般分析。包括:非流动资产投资、固定资产、其他长期资产的一般分析。(4)负债的一般分析。包括:流动负债、长期负债一般分析。(5)成本费用的一般分析。包括:产品成本与生产费用、产品制造成本、期间费用、成本费用的分析。(6)收入和利润的一般分析。包括:收入、利润及利润构成分析。(7)所有者权益的一般分析。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一般分析。(8)会计报表的一般分析。包括:财务报表种类、成本报表种类、会计报表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

2.中级财务分析内容框架的构建

设计中级财务分析内容的目的,是为从事各种专门项目或专项工作的人员、企业综合管理部门人员提供决策依据,它主要是结合具体工作实际进行专题(项)分析和综合分析。分析要有一定的深度,要有较高的技术。

中级财务分析的纲要性内容如下:(1)流动资产专题分析。包括:货币资金专题分析、交易性金融资产专题分析、应收款项专题分析、存货专题分析。(2)非流动资产专题分析。包括:固定资产专题分析、智力投资专题分析、投资性房地产专题分析、其他非流动资产专题分析。(3)负债专题分析。包括:流动负债专题分析、长期负债专题分析。(4)经营业绩专题分析。包括:弹性预算法下业绩评价专题分析、成本差异专题分析、市场占有率专题分析等。(5)所有者权益专题分析。包括:资本保值增值分析、上市公司股东权益分析。(6)财务综合分析。包括:杜邦财务分析、沃尔评分分析、能力指标综合分析、资本绩效综合分析、经济效益综合分析。

3.高级财务分析内容框架的构建

设计高级财务分析内容的目的,是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提供战略性的、较为复杂的决策信息。它一般要应用一定的数学模型才能分析得出预测数据或决策数据。

高级财务分析的纲要性内容如下:(1)资金流动分析。包括:融资资金流动分析、运营资金流动分析、“现金流”适配性分析等。(2)企业价值评估分析。包括: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现金流量折现评估法、经济利润评估法、相对价值评估法。(3)投资决策分析。包括:投资决策方法、投资决策一般分析、投资决策风险分析、基于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的期权定价分析。(4)企业整体功能分析。包括:企业整体分析、营运杠杆分析、财务杠杆分析、成长模式分析、财务危机预警分析。(5)证券市场财务分析。包括:市净率分析、市盈率分析、证券市场风险分析、股市效应实证分析、上市公司热点问题实证分析等。

【参考文献】

[1]陈石进编译.财务分析技巧[M].香港:香港财经管理研究社,1986.

[2]罗飞主编.企业财务报表阅读与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3]陈信华编著.财务报表分析技巧[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4.

[4]朱学义,周咏梅.财务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5]张先治主编.财务分析(第二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6]王治安领著.现代财务分析[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7]胡奕明主编.财务分析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8]张新明编著.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教程与案例(第二版)[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9][美]斯蒂芬·佩因曼著,刘力,陆正飞译.财务报表分析与证券定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