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13 10:26:1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新课标下的地理教学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8-118-01
近些年来,初中地理教育受到了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潮与学校中应试教育思想的双重冲击,使得教学水平持续处在低谷状态。尤其是初中地理教学的课时、师资及质量不令人满意,经过初中阶段上百课时的地理课堂教学,还是有很多的学生没有学会经纬度的判读、实地距离的量算以及方位的判断等实用技能,没有对基本的中国地理及世界地理知识进行很好的掌握。可见,初中地理教学是当前中学地理教育中急需突破的薄弱环节。本文将围绕新课标下的初中地理教学浅谈以下几点:
一、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融入情感教育
在现阶段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都过于看重知识目标,而对情感目标有所忽视。非地理专业的地理任课教师一般都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强调记忆、缺乏地理情趣。地理专业的地理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一般都过于严谨、过于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还没有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他们主要的学习驱动力还是愉悦的心情和浓厚的兴趣,甚至是对教师的好感。假如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他们也就不会喜欢地理,也就无法学好地理。所以,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欢声笑语指的是师生之间在地理学习上的共鸣,是师生双方的一种学习地理知识的愉悦。让课堂中充满欢声笑语,需要教师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和亲和力。由于年龄差异会导致师生间存在一定的“代沟”,部分中老年地理教师容易萌生责怪学生不配合、不能适应老师的想法。其实教师应该更多的考虑怎样让自己的心理年龄更加年轻化、怎样更好地适应学生、怎样和学生产生“共鸣”。在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都会让初中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学生乐于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是“愉快”。
二、转变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学生的学习环境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地理教学方面,地理知识的传播渠道变得更加广泛,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唯一渠道。所以,地理教师要转变角色,变以往以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为“师生互动教学”的教学方法。同时将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既包括学校的课堂,也包括社区、网络和野外的“课堂”。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需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组织起来亲身经历这些过程,如开展学生地理新闻活动及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并且要注意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如在一堂初中地理观摩课中出现了这样的情景: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学生们都开始议论纷纷。
三、创设新颖的教学情境
长期以来,很多学校的初中地理课都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的,常常在地理教学中使用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引入新课一般只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讲”法,即“同学们,今天我们讲……”,这样就把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引向“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另外一种是“翻书”法,即“同学们把书翻到……页”,把以地图教学为主的地理课变成枯燥的看书划书的文字教学课。初中地理教师应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翻“图”来代替翻“书”。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却代表着实质的进步。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引入新课的新的有效方法有:地理新闻引入法,教师或学生对国内外的地理新闻进行评述;地理趣闻引入法,教师或学生对地理趣闻进行评述,如世界之最等;头脑冲浪引入法,教师提出地理趣味题激发学生讨论;学生报告引入法,学生对学习专题提出个人或小组报告;一题多练引入法,教师针对学生作业错误创编开放性题目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目标激励引入法,教师将教学目标及奖励目标提出,引导学生尽快进入课题:表扬批评引入法,表扬表现较好的个人或小组,鼓励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少批评多表扬;地理游戏引入法,利用电脑软件或道具进行地理游戏或地理竞赛。
四、对地图加以充分利用
在地理教育中,地图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当前的信息社会中,知识更新十分迅速。因初中地理学科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学生不用对地理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完全可借助地图来对相关知识加以掌握。就算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学习,也可以借助地图来学习和掌握。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于初中生来说,地图是帮助学生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他们地理思维的重要手段,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地图既是教具,又是学具。地理教学中牵涉的各种各样的原理图、示意图、综合景观图、系统联系框图和统计图表等是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次一级手段,应指导学生在平时读书过程中对这些图象加强了解,对判读方法加以掌握。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地图在课堂中的引入也将越来越多,对地理教师的地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地理教师本身对地图能力与地图教学能力比较欠缺,则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地理教师。而目前部分地理教师不愿用、不会用地图的情况的实质是教学要求不高或教学能力较低的表现。在当前的地理教学中常常存在“死记硬背”的现象,这和地理教师不注重提高自己的地图教学能力有关。地理教师应该对学习电子地图等新的地理教学手段引起重视。
Theory new lesson mark under of geography teaching
Yu-fei
【Abstract】Geography teaching at our country have been a for long time indetermination of academics, at dissimilarity of place dissimilarity of time, "treatment" of geography academics also don't exert homology, in regard to Henan, in the last century 90's, have several years, Gao Kao3 don't test geography, geography become will test a category, in the teaching of se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position suffer a disastrous decline;Afterwards become big comprehensive, geography then Be a condiment and put top Gao Kao3's"dinner party".
【Key words】New lesson mark;Geography teaching;Study interest
地理教学在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不确定的学科,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地理学科的“待遇”也不尽相同,就河南省而言,在上世纪90年代,有几年高考不考地理,地理成为会考科目,在高中教学中,地理地位一落千丈;后来变成大综合,地理则作为调味品,摆上了高考的“宴席”。进入21世纪,河南省进行高考改革―“3+综合”,地理学科的地位才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在高考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但中招仍然不考地理,这种状况持续至今。现在,地理学科又面临教学改革,在不同的地市,又有不同的教学版本,人教版、湘教版、鲁教版……使得河南省的地理教学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无疑多种版本的出现加大了高考的不确定性,也加大了高中地理教学的难度。
那么,在新的形势下面临新的问题,作为一线的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怎样搞好地理教学呢?
1.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之传统的教育思想,我国教育过多地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即强调知识的记忆,而忽视能力的培养,学生过多地依赖教师指导,缺乏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具体知识的获得,忽视知识形成的过程,造成学生“读死书”、“死读书”。现代教学论认为:21世纪的中学地理教学要顺应国内外教学改革的潮流,教会学生学习。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会学生学习,也就是说让学生会学。古人也讲教师的职责应该是“授人以渔”而不是“受人以鱼”,说的都是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纯粹地让学生获得书本知识,《基础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的改革课程,应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的过程,这也是现代教学理论的新思想,新课改的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熏陶。,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应有两事两不应的要求:1、学生不应死背大量知识内容,而应有相当程度的理解能力应用能力;2、学生不应被要求什么都知道,而应知道如何寻求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方法,如科学地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地理学的功能则是通过学生的学习获得与生活有用的知识,并且能把这种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解释生产中的现象和规律,这才是地理教学的最高境界。新的地理教学大纲及新教材改变了这一传统做法,不论是哪个版本的教材,都是给出的结论少了,活动多了,死答案少了,探究多了。。这就给我们老师的课堂教学提出更高要求。即在课堂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而是要立足教材,面向学生。用巧妙的问题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再通过教师的点播和讲解来满足他们的欲望。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和素质。
2.充分利用教材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兴趣
旧教材中地理事实偏多,有些内容又较深,超过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因而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新教材中,课本明白直观的结论少,而活动和问题较多,充分利用这些活动和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就容易抓住他们的兴奋点,化繁为简,如在讲“洋流”一节时,教师先引导他们看洋流模式图,再提出问题“中低纬度的洋流是什么方向的?”让学生找出规律:北半球的洋流是暧流还是寒流?引导学生看出东寒西暧,最后教师总结低纬度洋流分布规律:北顺南逆,东寒西暧;这样水到渠成,既避免了教师讲,学生烦的情况,又巧妙的解决了难点问题,既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又达到了教学的目的。教材中类似的问题和探究比较多,只要我们能够把学生的思维和兴趣调动起来,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恰当利用教具进行直观教学
地理教具是传授地理知识的重要媒体,是获取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地理教具可分为图像、影视片、模型、标本等,模型标本能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增加感性知识;影视片、幻灯片、录像等电教手段形象生动具有增大知识容量,信息反馈迅速的特点,向来为学生喜闻乐见,但大部分的幻灯片影视片制作起来难度较大,一般的地理教师每一节课有针对性地运用这些还是较不容易。因此,地理插图就成了最实用而又简便的教学工具。新教材中大量的地图示意图、景观图与课文紧密配合相得益彰,是垂手可得的好教具,应充分利用,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中学地理课本中的插图一般分两类,一类是原理图,如风的形成图,势力环流图及洋流模式图,这样的图要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师要充分利用讲解原理,最好把它们画到黑板上,边讲边画,直到学生能讲会画。第二类是景观图,它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如在讲自然带时,课本给了热带雨林,热带草原和亚寒带针叶林三幅景观图,通过观察树木,学生就能体会到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由于水热条件的不同,从而造成植被的种类和分布的不同。
初中地理教师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需要从地理教师的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进行。目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知识目标而忽视情感目标。非地理专业的地理课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强调记忆、缺乏地理情趣。地理专业的地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过于强调地理思维、不够生动活泼。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悦、兴趣是他们学习的驱动力之一,甚至对老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老师,那么学生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欢声笑语是指师生之间在地理学习上的共鸣。欢声笑语进课堂,需要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由于年龄的差异导致的“代沟”,有些中老年地理教师容易产生学生“不配合、不适应老师”的想法。其实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使自己的心理年龄年轻化、如何更好地适应学生、如何与学生产生“共鸣”。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诙谐与幽默的语言、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会使初中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在初中阶段,“愉快”仍然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原因之一。
二、要积极采用“互动教学”
现在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以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并且将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包括一般意义上学校的课堂,也包括网络、社区、野外的课堂。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点,他们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设置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活动、地理新闻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在一堂初中地理观摩课中出现了这样的情景: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学生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一个学生突然举手发言,一本正经地提出,将黄河“几”字形拉平,从兰州到洛阳附近挖一条运河,使黄河上游的水少走弯路流到中下游。学生的想法很幼稚,出乎任课教师以及听课教师的意料,但任课教师没有指责、嘲笑,也没有回避,而是容许该学生继续发言。在表扬他有大胆设想的同时,老师话锋一转,问:“假如全班一半同学住在‘几’字形地区,他们是否同意你的建议,为什么?”由此全班同学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共鸣,课堂讨论既活跃,又深入。
三、引入新课要新颖、有趣
目前,不少学校很不重视初中地理教学,导致初高中地理知识脱节,而且初中地理教师绝大多数是非地理专业毕业的,在教学中往往沿用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地理课堂普遍存在着两种引入新课方法,一种是“讲”法,即“同学们,今天我们讲……”“同学们,现在老师讲……”,这样就把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引向“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还有一种是“翻书”法,即“同学们把书翻到……页”,把以地图教学为主的地理课变成看书划书的枯燥的文字教学课。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翻“图”来代替翻“书”。虽然是“一字之差”,却代表着实质的进步。
过去的地理教学只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老师则更加注重地理知识与地理原理的传递,信息的处理与行为论作为教学的基础,讲述的是主要的教学手段。老师的任务就是把地理规律与地理知识和地理分析手段教授给学生。
学生的任务就是通过练习掌握地理规律和地理事物的分布,掌握地理分析方法,所以说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虽然有些老师的教学方法很讲究,但也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新课改下的地理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地位,把学生的地理能力和地理思维当作教学目标,老师要把解决问题的权力交给学生,强调原理和规律的探索,教会学生建构知识体系,自行连接知识,根据内化能力和知识迁移,创造属于自己的地理能力。在这种改革背景之下,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观念进行改革和分析,才能创造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培养具有地理思维与地理能力的学生。
为了提升地理的教学效益,需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确立课程教学理念。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可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老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与促进者,其地位可见一斑。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提高、互教互学和主动开发的过程。地理教学需要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上体会地理的情趣、活力和智慧。学生在课堂上需要掌握地理价值和地理知识,同时也要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暴露出很多障碍、疑问与矛盾,同时也会展现学生的心理、个性、喜悦与成果。课堂是学生获得教育的主要来源地,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课堂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就像战场,需要时刻把握课堂上学习的机会,才会达到教学目的。同时课堂教学中学生要理解地理对自身生活与终身发展的意义。
二、新课标下地理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
地理课堂具有推理性、记忆性知识、实践性和陈述性知识的特点,教学开始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和安排,然后让学生可以自主分析课本知识,再进行知识整理,最后进行知识处理。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熟练掌握知识的结构与要点,通过知识指导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通过课堂学习实践,使学生了解自身的生存环境,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发展观、价值观与环境观。
地理课堂的教学要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指导,产生新的思路和新的观念,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不断探索与创新,把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融合与联系,并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顺应教学改革与未来教育的发展与需求,以学生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为教学目标。
教学中要通过视觉感知,训练学生去看、描和画的能力。通过学生的第一印象,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习“亚洲地形”时,可以让学生先听《亚洲雄风》,让学生感知亚洲的魅力,学生听完后心情澎湃,对亚洲的敬意油然而生。学生带着这种情绪学习,教学效果要比传统的教学方法好得多。教师要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让学生感受地理的魅力所在,通过壮观和优美的图片打动学生的内心。
教师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常识积累,让学生在生活中也可以学习地理知识。地理教学要走向生活,还要走向世界,这不但是时代的呼唤,同样是地理教学的必然过程。教学方法还要向实际生活靠拢,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延伸学生的学习时间,结合理论与实践,这样才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会受到学生的喜爱。例如,阿拉伯人们传统服装是非常宽大的白色长袍,头上戴着长纱,这是因为当地的天地非常炎热干旱。而我国的藏民,服装是长袍腰间,藏民喜欢把袖子挂在腰间,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温差大的气候。学生旅游时就需要了解这些当地的自然环境与气候条件,准备好适当的衣服,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交通条件与特产。
学习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思想空间,让学生去动、去玩、去演。新课标下的地理教学内容要以“活”为主,给教学提供有效的空间。在地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学活动要充分把活动性的地理问题利用起来,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水平、探索能力、思考能力与实践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新课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艰难性和长期性,需要教师认真对待,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按照新理念,把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进行改革,加强审视与思考,不断学习、思考与充实自身,通过不断地实践去感知新的课程理念,充分掌新课标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地理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包财花.高中地理教材中数学知识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3(1).
[2]王芹.新课标下地理比较法在七年级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3(12).
[3]侯俊.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的教师准备[J].池州师专学报,2007(3).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我们要改变过去备课时把思考的重点放在如何把知识点讲清、讲透、讲生动,让学生听明白、能理解;课堂上教师占用大量的时间讲教材,详细地讲解、分析,忽视了学生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能力的人,让学生被动、压抑地学习的现象。我们要明确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于交给学生科学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并启迪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掌握发现真理、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好的途径就是让学生自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要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主体,要发挥主体的积极能动性。教师要确实地相信每个学生,放心让他们自己学习,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二、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力量。我们初中地理教师要尽量使课堂形式多样化,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新鲜轻松,使学生喜欢学地理。在地理课堂中我们可以引入竞争体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思维水平,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我把全班分成4个组,每一组给他们一个名字,每节课的练习、复习等环节都穿插一些竞赛。由整个小组或派个别学生参加,先回答出教师的问题者取胜,并得到一个笑脸。竞争的开展不仅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优秀学生创造了表现的机会,给学困生铺垫了台阶,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动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再次,利用游戏,歌曲等手段调整、稳定、保持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可以教地理歌曲,融音乐教学与地理教学为一体。通过适时地唱唱玩玩,创造生动的课堂气氛,创设有声语言环境,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巩固所学知识。如有些名称又长又难读,学生却能利用唱歌轻松掌握。
三、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学法
无数的初中地理教学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果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每节初中地理课的内容都是在前面基础上合乎逻辑地递进,学生应该对新的内容大部分可以接受,而有不懂的地方那是应该的 ,学生通过预习明白自己已经懂得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老师上课是也明白自己要讲什么,哪些内容可以少讲不讲,哪些内容不能不讲必须多讲。由于初中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自学能力有限,要想让学生的课前预习达到最佳效果,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课堂提问、课堂小测验、课前随机抽同学做题目等方法。为促进学生自觉主动而有效地完成自学任务,教师还应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从确立学生学习动机着眼,提出具体明确的自学要求,如具体的看书范围、思考内容或实验内容,要用多少时间,要达到什么目标,自学后教师如何检测等等。同时还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怎么看书,怎样练习,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哪些事项,思考必须是独立进行等等,并根据具体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先行尝试,宜动口则动口,宜动手则动手。我们要加强自学方法指导向学生说明自学的目标 重难点,自学的内容从哪些角度去分析 思考书本知识会以哪些形式或题型去考学生等方面,让学生边自习边把书中重点知识划出来将其整合、提炼成问题用简练的语言记在自己的课堂笔记上,以便在同学教育和教师教育时解决,生成更有价值的东西。
四、严格教学常规,提升教学效果
地理学属于边缘学科,内容广泛复杂,具有时间的长久性、空间的无限性及现象的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而多媒体恰好能解决这些教学上的问题。如在讲“地理景观”这一内容时,通过录像,帮助学生认识了解地理景观,使学生真正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把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同时调动起来,既激发了兴趣,又强化了课本知识;
2.注重创设“问题情境”的探讨课
“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可根据该地区的地理特色,提出一些启发思维、引起兴趣的问题。如日本本国资源缺乏但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大国,是如何利用本国地理条件的?再如我国长江水量丰富的原因等等。这些“问题情境”的设置,个个悬念,使学生在认知兴趣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学习,教师的指导,最后不难找到问题的答案,使求知欲不断得到满足,继而又产生新的求知欲。
3.灵活多样的讲述课
(1)引言,诱发兴趣。在讲授“时区和日界线”时,笔者先简单地讲了一个小故事:一艘轮船在太平洋海域由西向东航行,一孕妇产下一女婴,时间是2001 年12 月31 日11 时30 分;25 分钟后又产下一女婴,时间是2001 年12 月30 日11 时55 分,为什么姐姐却比妹妹小了呢?难道时光可以逆转?今天这节课,就是要揭开这个奥秘。经过这样的导入,一下子就诱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作用。地理学科极其丰富的时空变化,五彩缤纷的自然风光和层出不穷的地理事件用多媒体电脑进行描述是最能发挥其功效的。采用多媒体CAI辅助教学,恰恰弥补了地图教学的不足之处,加大了课堂密度,又提高了课堂质量和效率,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如教学《澳大利亚》等等分区分课件的设计制作中,把位置、地形、矿产、经济、人口、城市、旅游等各个地理要素分开显示,能起到化繁为简、突出重点的作用。利用多媒体CAI课件进行动态模拟,使静止图像成为动态图像,从中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学生边观察、边操作、边思考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能动作用,使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如“向斜成山,背斜成谷”这一动画,先把画面作成水平岩层,在力的作用下,岩层慢慢发生变形弯曲,形成相应的向斜、背斜,这时显示的图像是“各斜成谷,背斜成山”,然后再显示背斜轴部在张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张裂,遭受外力侵蚀的速度较慢,差异性的侵蚀继续发展,使背斜部位渐渐成为谷地,向斜部位反倒转为山峰,即“向斜成山,背斜成谷”。这一动画的模拟显示,使学生难以理解的地形倒置现象变得形象、直观、使学生印象深刻经久不忘。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使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的服务课堂教学。
在地理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法。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并且将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网络“课堂”。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点,他们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布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活动、地理新闻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在讲我国的河流——“黄河”时,提出:“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如何治理?”的问题,学生围绕着问题的提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我在八年级(1)班上课时,提出这样的问题时,有一男生举手发言,一本正经地提出将黄河“几”字形拉直,从甘肃的兰州到河南的洛阳挖一条运河,使黄河上游的水少走弯路流到中下游。而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观摩课中,我也同样听到这样的教学情景,也有学生提出相同的治理方法。可是,学生的想法很幼稚,而出乎任课教师的意料。但教师没有指责、嘲笑,也没有回避,而是允许学生继续发言。在表扬有大胆的学生的设想的同时,教师话锋一转:假如全班一半的同学住在这“几”字形地区,是否同意他的建议,为什么?由此全班同学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共鸣,课堂讨论既活跃、又深入,对师生有很大受益。
加强了对学生通过图像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读图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正确地使用地图,利用地图帮助我们学习地理,这已成为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条件。这样做不仅能集中学生的精力,有利于教师帮助学生学习地理,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加深对所学问题的感受,以及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都是十分有益的。
学生自主学习的地理课堂教学,一般要把教学的基本顺序由讲授式教学的“先讲后学”变为“先学后讲”。也就是说把学生自己能够把握的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先行解决,然后教师再针对学生不能把握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或指导。这样,通过自学、讨论,学生个体和集体的学习潜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得到锻炼,自学、讨论后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可以为教师的精解提供明确的依据,通过教师有针对性地重点讲解或指导,学生能够更好地获得问题解决策略。总的说来,整个教学过程的诸环节多数主要是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在这些环节中主要起引导、点拨、反馈作用,这样更有利于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体现其学习的主体地位,发展其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的必由之路。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具备会学的能力,才有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合作学习能在教学目标上注重突出教学的情意功能,既重视学生认知方面的发展,也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必要的社会技能。在教学过程上,强调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把教学过程建立在多边活动的基础上,充分开发与利用课堂教学系统中的人力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师生角色上,教师是“导师”,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索发现的意识和能力,而教学的重点则放在学生的“学”上,更加注重学生的活动。在运用机制上,强调合作、竞争与个体化行为兼容并存,并以合作行为为其根本特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对于学习活动的一种选择性态度,是学习活动的自觉动力,是鼓舞和推动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巨大力量。”所以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成为一个能动的过程。培养兴趣有许多途径。
1.导课激趣
“导言是一堂课或一个内容的开始,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新课、新内容学习的兴趣。”有人说导言应有思想的深度、感情的浓度、功能的宽度、表达的精度、色彩的亮度,要完成这种要求,就必须用浓厚的兴趣来支撑。好的导课无疑是给学生打了一针兴奋剂,直接影响到一堂课的效果。
比如,我讲《热力环流》时直接用自己在拉萨的照片,学生看了觉得老师上去过青藏高原就肃然起敬,很想知道青藏高原的气压低到什么程度。我讲《洋流》时用了影片《泰坦尼克号》的片段及自己的讲解引课,学生马上来了兴趣。导言可采取的素材很多,与地理教材有关的地理趣闻、地理之最、地理谜语、地理之谜、地球现象、诗歌、歌曲、漫画、新闻报刊等。
2.情境激趣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根据学生已经学过或掌握的知识,从知识自身发展的角度考虑,在发展中还有什么问题需要研究解决;或者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问题是我们现有知识所不能解决的,以这样的问题为核心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注意。”课堂上的有些问题,对于学生有一定难度,使学生既感到熟悉而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方法解决,这时就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对他们进行启发、诱导,进而促使他们自主学习,进行探究性学习。
3.活动激趣
让地理知识走近学生,也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地理学科的实际效用,而且学生参与活动的成功感会进一步增加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完《产业D移》后我安排了学生讨论佛山和清远的产业转移的双赢;学习完《地球的运动》一节后,让学生描述当天太阳直射点的大致位置、运动方向,昼夜长短的情况以及变化趋势。通过这项活动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及时巩固了学习内容。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方法,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总之,兴趣是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原动力。凡是学习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认识它、掌握它。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
二、调整课本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充实课本内容
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由教师直接搬用课本例子或教师自己举例说明课本结论,就容易出现这样两种情况:一是教师课本所举的例证早已为学生所掌握,因而受到学生冷落;二是教师对课本内容的解释与学生认识不符,因而不为学生认同,这样就常常使课堂教学变得枯燥无味。
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不妨换一种方法:由教师课前收集资料再在课堂上讲述,改为在课前由教师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资料,让学生自己举例,来解释课本结论。这一点在信息化的今天,对学生来说已不是什么难事,而且这样得来的例证,既能融入课本体系,又可丰富课本内容,而且更具有时代性、鲜活性,又由于这些资料的收集来自学生自己,因而更容易为学生所认同。
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化理解课本内容,同时还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初步学会质疑式、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2.引导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和实践,讨论课本内容
“地理为生活”。要使学生学到活生生的地理知识,就必须在地理课堂上引用周边环境中鲜活的例证,并且最好的途径就是让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把调查结果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避免教师满堂灌而学生全盘被动接受的局面。
三、剖析地理原理,指导自主学法
1.学会提炼规律
在高中地理有关地理规律的内容很多,例如,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规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规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洋流分布规律、陆地自然带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规律等,如果能引导学生对地理事物进行空间分布、时间分布或演变方面的规律提炼,则有助于学生归纳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2.学会学法总结
要善于对习题进行归类分析,细心揣摩答题思路,精心总结解题规律,认真解剖思维障碍,从而能够得出每一类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方法,从中也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超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4.170
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强力地冲击着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知识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素养的需要。转变高中地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改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迫在眉睫。高中地理课程属于必修课程,在学生的整个高中生涯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高中地理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属于人文性和科学性相融合的学科,与历史和政治等传统文科不同,地理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思维性,具备一定的趣味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高中生却并不喜欢地理学科,地理成为了教师和学生共同面临的难题。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做出积极的改变。
一、教师要加强对新教材的分析
新课改中,高中地理教材变动非常大,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虽然对课程观念和教学理念的转变有所关注,但往往忽视了从新的地理角度看问题。新史观的缺失既不利于高中地理教学的与时俱进,也不利于学生高考地理考试的发挥。纵观近年来各地高考地理试题都融入了多角度综合类的题目,如从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地理位置等方面评价某种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等。而用不同的侧面来评价地理现象正是学生的短板,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大量的训练。
二、准确领会新课标精髓
我国早在二十世纪初就已经提出了新课程改革,主要是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学习习惯,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但是,在笔者的实际教学调查中却发现,众多高中地理教师对新课程的精髓领悟不到位,甚至有少数教师并不认可新课程标准中提倡的教学观念,认为新课程理念是不符合现代高中教学的。虽然大部分教师已经认可新课程理念,但是却无法将新课程中倡导的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真正的落到实处,依旧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认为学生取得书面成绩的高分才是硬道理,而这些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都是完全扭曲的。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地理的学习绝对不能依靠教师讲、学生记的方式,地理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感知的过程,教师应该注重帮助学生理清学科的发展脉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地理知识的正确方法。
三、改变地理课堂教学方式
在笔者的听课过程中发现,教师大多是“满堂灌”的方式,试图在四十五分钟内讲最多的知识点,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要想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高中地理教师还应该注重改变课堂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课堂引导,试图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地理的知识点,让每个学生都充分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而不是教师一个人自说自话。
四、实现地理与现实的结合
笔者在前文在前文已经提到高中地理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教师可以将课本知识和现实生活相联系,比如在讲述某一个地理现象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认真的观察周围的生活和自然界,不仅仅加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掌握地理知识。
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设备
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抓住时代赋予的机会,在平日的课堂教学中引入现代教学设备,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多多学习多媒体的使用方法,可以学习PPT的制作技巧。比如在学习喀斯特地貌的时候,教师单纯的描述往往很难让学生接受,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下载一些生动的图片,将喀斯特地貌通过图片的方式形象的展示在学生面前,不仅仅可以强化学生的主观感受,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学习的效果。笔者通过对比教学实验发现,利用多媒体进行授课的地理课堂往往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六、梳理清晰的知识体系
高中地理知识较为庞杂,并且与初中地理知识有着较大的区别,我们不难发现,初中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可以很轻松的获得高分,但是这一方法对高中地理学习则完全行不通,学生死记硬背不仅仅不会活得好成绩,而且会大量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高中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也表示,高中地理知识较为抽象,对于很多知识点都难以理解透彻。针对此教学问题,教师应该根据课本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教学脉络,将课本知识有系统的进行重组,然后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地理成绩再次进行课下辅导。学生只有具备了清晰的脉络认识,才能更好进行地理学习。
七、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现行的高中地理教材和地理相关书籍版本众多、内容繁杂不一,其记载内容的真与假,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判断。高中地理教师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课本与讲课相照应,互为补充,而不是同一,完全照搬课本的观点。其用意在于变换观察地理的角度,引发学生探讨地理问题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好的习惯,培养学生分析与评价地理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思考和想法,而不是人云亦云,缺乏立场。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学生需要学习的科目也变得越来越多。地理作为一门较新的学科,在我国的教学体系中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家长们对于孩子的期望都是很高的,希望孩子们将每一门学科都学好,每一门学科的分数都是名列前茅的。因此,地理这门重要的学科也不例外。地理老师们如何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的寻找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成为了当务之急。
一、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学科已经远远不止数语外这三门学科了,而是产生了许多的新兴学科。地理作为其中的一门,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高中的教学体系中,地理对于我国的文科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当然,对于理科生来说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如何能使学生们学习到更多的地理知识,对地理产生浓烈的兴趣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而现在的教学大部分都是为了针对应试考试,主要的目的就是如何的提高分数,取得更好的成绩。对于地理知识真正的了解多少并不重要。许多的老师也有这样的思想,这样就使得地理的教学变得枯燥无味,是学生对地理这门学科产生不了兴趣。地理老师大都都是照着书本讲课,遇到容易考到的东西就叫同学们记一下,并没有很好的解决学生们的困惑。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是不可能教导出好的学生的,这样的教学会使学生对于地理没有兴趣,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下课后对于这门学科都没有问题的提出,一门不需要提问不需要思考的学科还能学好吗?这样的教学现状是十分不好的,也是值得引起老师深思的。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觉的地理枯燥无味,没有兴趣。大部分的地理老师都是照着课本在讲课,遇到考试可能会考到的知识点时,就叫同学们画下来课后去记住他,并且提示同学们考试可能会考到。在一整节课中,从来都不点名叫同学们回答问题,这样就会使同学们得不到思考,不能好好的理解关于这节课的知识。对于老师来说这是减轻了压力,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一节地理课没有学习到本应学习到的地理知识,而是跟着老师后面看了一遍书本,这样的学习是不值得的,也是不应该存在的。
2.知识的难点太多。对于现在的地理教学,老师们上课基本上不提问,学生们也没有问题提出。这样的教学导致了学生对于老师的教学不理解,老师也不知道学生们是不是真正掌握了自己所将的知识点。有些知识的难点老师都会认为学生们已经理解了从而跳过或者只讲一点。而学生们因为对于这个学科不感兴趣,也不想提问,从而使这个问题或者难点一直就这么存在着。到了最后越来越多,成绩也变得越来越差,从而造成了老师家长和孩子三方面的困扰。
3.对于学生的要求相同。大部分地理老师因为一人教学许多的班级,而且每个班级一周只有少数的几节课程,因此对于每个班上的学生都不是很熟悉。因为这样的原因,地理老师对于一个班级的学生的要求都是一样的,这样就不能全面的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从而造成了好的更好,差的更差。两极分化更加的严重。
三、对于高中地理教学中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方法
1.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地理老师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情境教学的方法使学生对于这门学科产生兴趣。比如说,老师们提出一个东西,然后使这个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让学生们想象的到,然后再对这一种事物做出具体的分析与解释,让学生们从根本上了解这个事物。然后可以让学生们自由讨论,最后向老师提出问题,老师再给以学生一个解答使学生们对于这个问题理解的更加的透彻与清晰。
地理老师还可以在上课的时候适当的使用一些幽默的语言,使整个课堂产生欢乐,让学生们在欢快的学习气氛下学习。另外,地理老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上台讲课发言,谈谈他们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对于身边的地理现象的理解与分析,然后老师再给一个补充说明,使同学们知道地理这门学科的重要性,不但可以对付考试,还可以运用到生活中去,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只有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们才能对地理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认真努力的学习好地理知识。
2.降低难度。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地理是一门比较陌生的学科。因此,老师们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的降低难度,或者将一些专业的术语变的通俗易懂一点,能够让学生们充分的理解。老师应该培养学生们独立思考和实践的能力,不能一味的灌输学生课本上的知识,将地理知识的难度降低,让学生们能透彻的理解每一个知识点。只有降低了地理相关知识的难度,才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地理这门学科。
一、农村中学乡土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农村中学的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两种错误的观点和倾向,其一是认为地理学科不重要,体现在排的课时量普遍不足,有的学校甚至只发书不开课,认为地理教学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会考过关,日常教学松弛,考前靠几张模拟试卷来过关。地理课经经常安排的老师是一些教学能力比较弱的老师。其二是主张在地理教学中突出其实践性和应用性,但目前缺乏必要的条件(设备、场地、领导重视等等),因而无所作为。
其实这两种认识都是片面的,地理科学的发展为新世纪的地理教育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为新世纪的地理教学指明了方向,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地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等地理分支学科的进步都表明地理教育中必须加强实践环节,突出其应用性,乃至于建立“实践与应用“为主导的全新地理教育模式。鉴于此农村中学的地理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紧跟形势,积极创造条件为增强学生实践能力而积极探索积极实践
二、强化农村中学乡土地理教学的意义所在。
1、认识家乡的地理环境
虽然乡土地理讲的是学生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许是学生熟识的,但是,这并不等于学生已认识和理解了家乡的地理环境,这中间还有一个将感知提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乡土地理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帮助学生以实践和综合学习为主要学习途径,认识家乡的地理环境。
2、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乡土是学生观察、了解祖国的“窗口”,通过乡土地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祖国有更深切的感受,从而有助于学生萌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因此,课程标准把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作为乡土地理学习的目标之一。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乡土地理”的教学安排在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学的最后部分,并作为综合学习的载体是因为这肘学生通过学习“地域和地图”、“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已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有可能将所学得的地理方法运用于乡土地理的学习;同时,由于"乡土地理"所属的范围就在学生身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践,因而更利于学生好展野外考察或社会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因此,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作为乡土地理学习的目标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国民素质是十分重要的。
4、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中要求:“乡土地理要结合所在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突出区域地理特征,体现人地关系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可持续发展观念,是人们在反思人类改适利用自然的实践中形成的,因此,只通过从书本到书本或从理论到理论,是难以真正确立的;而通过乡土地理的学习,结合观察、考察、调查等实践,分析自然条件对家乡社会、经济、环境、生态、文化、生活诸方面的影响以及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等事件对家乡自然环境的影响在理论联系实际中才能逐步确立。换句话说,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确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乡土地理的学习就能较好地体现了这种实践。因此,课程标准也把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作为乡土地理学习的目标之一。
三、强化农村中学乡土地理教学的对策
1、是学校、教师思想的转变。
在农村中小学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老师的严格控制下进行学习,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自主性和个性发挥受到严重的压制。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学生的视野、思路不断地开阔,独立意识也在日益增强,教学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所以,在教学中应建立起师生间民主、融洽的合作关系。地理课程改革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创新精神和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原理,还应注重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在情感方面,要从传统的“严父慈母”转变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价值观方面通过利用和挖掘农村特有的地理优势和地理资源,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到大自然去陶冶爱家乡、爱祖国的高尚情操。正确理解和处理好人与环境,特别是农业生态系统间的关系,培养环境意识和环境责任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2、是教师知识结构的再定位
在以往的应试教育中,农村地理教师只盯着课本知识,忽视生活知识,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只重视地理,忽视不同学科间的知识联系和渗透。把课本知识作为惟一的教学资源的同时也形成了地理教学单科“割据”的局面,限制了学生,也封闭了自己。新课程要求地理教师要改变过去“单课挖井”思维模式和知识结构,开始在整个知识领域内“开湖造海”。不仅要精通地理知识,还要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加强不同学科间的知识联系与综合应用的能力。教师要打破课本知识的局限,大力开发周围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教学资源和课程资源。教师不仅要成为知识的传递者,还要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3、是加强师资的培训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要给人一滈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乡土地理教学的地域性很强,各地的自然和人文状况大不相同而且很复杂,必须下工夫长期积累材料,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特别是现在我们这里的有很多外地的地理老师,对本地的情况不熟悉,更应该加强学习,虚心请教老教师,上课时都要做好备课工作,深入钻研教材,并且思考当地哪些材料与本课内容相关,如何能够巧妙地把乡土材料与课本内容结合起来,要达到哪些教学目标等,并且想方设法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教给学生基本的地理观察知识以及社会、野外调查应该注意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简单方法。
新课程认为课程资源除教材以外,还包括学生生活中以及学校、社会和自然界一切有利于课程实施、有利于达到课程标准的教育资源。就其空间分布而言,地理课程资源主要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当前地理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积极鼓励广大师生摒弃过分依赖书本单一课程资源的传统习惯,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各种课程资源,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将原本鲜活的地理课程资源演绎得更加有声有色。地理课程由“知识为本”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课程资源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而必须利用与开发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结合地理课程自身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掌握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并能增强学生的自我生存能力的知识或技能的学习情景和学习条件,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爱国主义情感和人文精神。笔者在平时普通的教学实践中经常结合我市丰富的乡土知识,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因此,乡土地理教学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现代教育迫切需要具有全面素质的教师。一切教育思想、教育计划都要通过人来实现。我们所面对的是一次全新的挑战,迎接的是未知的将来,面对的是重重的困难,然而只要我们拥有一颗永不懈怠的心,就一定能够达到希望的目标。
主要参考书目或文章:
1.《九年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较之传统高中地理教学的一个较大区别在于教学目标的不同,传统高中地理的教学重点是以传授地理的系统知识为主,而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体现的,是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己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去获取学习地理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来掌握地理知识;是让学生运用高中地理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并且使自己终身受益。因此,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教师只是课堂的“导演”,学生才是真正的“演员”,怎样让“演员”在课堂中真正的展现其表演的“天赋”,教师这个“导演”将肩负重大的责任。如何进行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呢?笔者认为从下面几方面着手有助于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
1.通过设置疑问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激起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的欲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它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潜能。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教师在适当的时机设置适当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从而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和学习中发现地理问题、分析地理问题、最后解决地理问题。在讲述冷锋与天气之间的关系时,教师设计了三个问题: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分别是怎样的?关键讲解“前—时—后”三个关节点。让学生在对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进行比较之后,就对冷锋与天气的关系有明确的认识。
2.运用高中地理知识解读生活实际和现实时事关注的热点问题。新课标中提出“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自己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有用”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高中地理知识对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就说“天气预报”,它关系和影响到学生上学、回家以及其他出行的各种防范措施的预设。再就是运用地理知识来解答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何世界上有些国家总是对那些有石油资源及其他资源的国家和地区蠢蠢欲动?像伊拉克、中东地区……地理知识就给了学生一个很好的答复,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可持续发展等等。所以地理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让他们理论联系实际,从地理的角度去观察、描述和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把学生带进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因此,教师的备课就需要精心准备有关与地理密切相关的时事、新闻以及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让课堂和生活联系起来,使所学的地理知识能有所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124-01
1 新课标视野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的新变化
1.1 高中地理教学特点的变化
高中地理教学工作的开展非常注重教学内容与教学实际的相结合,尤其是新课程标准的下达,更加强调着学生要在分析梳理地理事实的基础上,实现逐步的将基本的地理知识及地理原理等运用到探究地理成因、地理过程、地理规律等实践性活动中。新的课程标准及课程目标,要求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学研究的设计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将人与地的关系设定为高中地理教学的主线,并且以人类目前所面临的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及发展问题等为地理研究的重点,将现代化的技术及方法选作地理研究学习的支撑手段,将培养学生现代化的文明素养作为地理教学的宗旨。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必修类教学内容要注重内容结构上的完整性及教学内容上的新颖性;而选修类教学内容涉及到地理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应用技能及地理技术等多个层面,因此,要强调生产生活中与地理之间关系比较密切的领域,使高中地理学科特点及地理应用价值得以凸显,有利于学生的视野的开拓、科学精神及人文素养的提升。
1.2 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变化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达之后,高中地理教学的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发生着较大的变化,在地理教材中地理知识的难度被合理的降低,相应的合理的增加了更加具有科普性及探索性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及生产活动相关的多种更加具有时代性的背景资料等被合理的增加,例如全球定位及汽车导航等内容;就整体而言,高中地理的知识体系在难度上有所降低,新的高中地理教材更加注重学生的探索、研究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非常适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自主探索能力的提升。配合教材上的变化,高中地理的相关试题资料等也在新课改背景下发生重大的不变化,在设题的立意、试题的情景创设等方面更加注重时代气息,对世界、人类生存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的关注程度提升,突出了地理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地理知识的呈现方式更加的具体化,切实的实现了学习有益于生活的地理、学习位于身边的地理等地理教学理念。
1.3 高中地理教师教学任务的变化
在高中地理的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已经赋予了地理课程资源更为广泛和丰富的内涵,在相应的地理教材更加的适用之外,学校、社会及师生等自身的经历及体验等,但凡能被用以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有助于地理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的相关内容等,都可以被用于作为地理教学资源,均被归入地理教学课程资源的范畴。这些变化使得新课标视野下的地理教师也面临着教学任务上的变化,使其要由传统的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资源的高效利用者、合理开发者及建设者,角色的转变是新课标向教师提出的一大任务;深化对新课程及新课程标准的认识与理解,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以便于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给教师提出的任务,在地理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以期实现高中地理教学目标的实现及教学质量的提升等,是高中地理教师面临的又一新的教学任务。
2 新课标视野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策略
2.1 有创造性的选用教材,实现教材资源的二次开发
在新课标视野下,高中地理教材多是一标多本,高中地理教师要利用教材开展地理教学,而不是单纯的传输教材中的内容。在新的地理教材中,很多案例都具备其地域差异性,各地区的经济条件、社会文化、地形地貌、风土人情等所存在的差异非常明显,而学生的阅历相对较浅,对教材中的内容并非都能理解,因此,需要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及社会的发展状况等,适当的补充与教材内容有关或存在较大联系的自然现象、生活实例及社会现象等,对物理课程资源实施二次开发。例如,在地质构造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地质构造与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等存在的相互关系,教材上的内容可能比较抽象,教师可利用网络资源,就近几年较为典型的像东南亚海啸等的相关报道,与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更加清楚海啸的形成机制、地震的分布规律等。
2.2 课堂之上切实的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
即便是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由不同的教师进行降解,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可能会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不仅影响着教学资源的鉴定、积累、开发与再利用,承担着课程资源承载体的重任,更是课程得以实施的最为基本的条件资源,教师的综合素质决定着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在深化新课标要求及新课程的基础上,强化备课组内外之间的听评课,以备课组内外的相互促动提升教学水平,以重视教学经验的有效积累,实现教学结构设计、教学情景创设及教学节奏的调控等更为科学化。例如在月相变化规律的教学中,教师要有重点的适当提升自我的相关内容的知识含量,让学生就该部分“上上西西、下下东东”的规律,判定“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杨柳岸晓风残月”等古诗词的意境中所指代的大体的农历日期。
2.3 以自主及合作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新课标要求转变教学活动中学生所处的地位,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的开展,更加强调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的倡导学生要主动的参与实践类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收集材料及获取新的知识的综合能力。教师要精心的安排和设计更加具有研究性的教学课题,以贴近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来带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为有魅力的教学形式,及最有效果的教学手段是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在问题的探究中实现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时差这部分内容的讲解中,教师可询问学生“北京奥运会在召开前,为什们美国提出要重新订立游泳比赛的时间?”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并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的创造性的思考等。
3 结语
新课标视野下,高中地理教学面临着教学内容、教学特点的变化,教师也迎来的新的教学任务,要立足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教学资源的优化、教学手段的创新等,全面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有效提升高中地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