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建筑电气新技术

建筑电气新技术范文

发布时间:2024-04-17 16:00:0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建筑电气新技术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建筑电气新技术

篇1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建筑工程上的要求更趋多样化与个性化,现在对建筑要求不再基于传统观念的选择,在舒适、安全、节能、环保、高效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新产品层出不穷,电气设计越来越复杂,这对于电气设计人员是一个考验,如果跟随各种新产品的推广,不假思索的应用建筑工程中,这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行为,很多时候不合理的应用,造成了浪费增加了施工的难度甚至于有时候会将不合格的产品应用到的建筑中,留下安全隐患。认识新产品、掌握新产品、合理应用新产品是电气设计人一项能力,一项必备的能力,是将设计从掌握到运用自如,到有自己见地的一个必备能力,促进新技术改革的早日实现。本文结合作者经验,简要叙述建筑电气新技术的应用,希望对同行有一定帮助。

一、发展建筑电气应用新技术的重要性

建筑电气的发展是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而同步发展的,尤其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数字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等的发展,使建筑电气实现了飞跃。先进的新技术不断涌入建筑市场,使建筑电气行业取得卓越成就。人们也充分意识到靠增加科技含量来提高建筑电气工程质量,是降低生产成本,创造最佳效益的有效途径。所以说,推广和应用建筑电气新技术可以更高效保质地完成工程任务,其过程也更加精益求精,加快了工程的进度,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工程造价,保证了安装施工的质量,完全实现了建筑电气的稳定运行和使用功能。

二、建筑电气新技术的应用

运用新技术对建筑电气工程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新型的民用住宅电气技术更加倾向于安防、智能化、环保节能等多元化方向发展,领先技术的不断应用,使得许多设计理念和施工方法更加方便化、智能化、现代化。

1、ZSI技术

所谓ZSI(Zone Selection Interlocking)是指实现保护区域选择性的一种实用性技术,其功能是在保证上下级间选择性配合的前提下,实现保护以最短时限切除区域内故障,即在下级保护区域内的故障时,由下级保护迅速切除故障,同时闭锁上级保护,以实现级间选择性的配合。

ZSI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在保护中增加一个判别故障区域的判据。系统发生相间短路故障时,检测到故障电流的保护会送一个ZSI闭锁信号给上级保护,同时检查是否收到下级保护上传的ZSI闭锁信号。如果保护未收到下级传来的闭锁信号,保护即判断该故障发生在本保护区域内,电流速断保护瞬时动作切除故障。若检测到有下级保护发来的ZSI闭锁信号,则电流速断保护会被闭锁但短延时的过电流保护会起动,作为下级断路器保护的后备保护。

2、电气智能化总线新技术

本世纪初英国实验开发的电气智能化总线新技术,实现了行动不便人员来自行料理日常生活的梦想。此项技术将大量不同领域的技术集于一身,其中最重要的是一个基于“Lusta”总线的控制系统,它可以控制遍布整栋住宅的各种设备简单易行,用一条双芯电缆把各种家电和电控设备连接到这个系统上,将各种智能产品与其它一些特有的高科技产品设计组合起来,为行动不便人创建了一个方便的生活环境。笔者认为此项技术虽说智能化高、成本造价高,但在我国不是没有发展前景,

3、ATSE保护电器

ATSE(AutomaticTransferSwitchingEquipment)即自动转换开关电器;是由一个(或几个)转换开关电器和其它必需的电器组成,用于监测电源电路(失压、过压、欠压、断相、频率偏差等)、并将一个或几个负载电路从一个电源自动转换到另一个电源的电器。如市电与发电的转换,两路市电的转换;主要适用于低压供电系统,即额定电压交流不超过1000V或直流不超过1500V,在转换电源期间中断向负载供电。

在建筑供电设计中,有一些重要负荷,如高层建筑中的消防用电设备、应急照明、通讯设备、电脑管理系统等,这些负荷如果在使用中突然中断供电,将在政治上或经济上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和影响。所以,为了减少经济上不必要的损失,我们应当合理的设置和使用电源自动切换装置来确保重要负荷的可靠供电。

4、自动转换开关电器之前的保护电器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第7.5.3条第2款明确规定“TN-C-S、TN-S系统中的电源转换开关,应采用切断相导体和中性导体的四极开关”,这条规定来自IEC60364-4-46。

图1低压配电系统中ZSI应用示例

以图1低压配电系统中ZSI应用示例ATSE3为例,若ATSE3采用四极,其上级各断路器(图中QF4、QF6、QF5、QF7)是否要采用四极。笔者认为,TN-C-S或TN-S系统中,当末端双电源切换箱采用四极ATSE,且ATSE两个N极不相连时,ATSE之前的配电线路保护电器可采用三极保护电器。电源转换由ATSE完成,它可切断所有的相导体和中性导体,满足规范的要求。图1中的ATSE3采用四极,且其两个N端子不相连,此时保护电器QF4、5、6、7可采用三极。ATSE3实现电源转换,四极ATSE可以将两个电源系统严格分开,不至于形成环流。

5、级联技术

级联是利用断路器的限流技术,在给定点允许安装低分断能力的下级断路器。级联需要满足下列几个条件:

a. 上级断路器具有限流作用;

b. 上级断路器的分断能力应不低于安装处的预期短路电流;

c. 通过上级断路器的能量(I2t)应小于下级断路器及被保护电缆所能承受的能量。

这样,上下级断路器相互配合,下级断路器可以用低分断能力的断路器,下级断路器的分断能力低到什么程度呢?只能通过实验给出正确的答案。图4所示为级联的典型示例,尽管有些元件已经陈旧,但是还能够说明由于级联技术,第一级断路器(A)对第二级(B)和第三级(C)断路器分断能力的提升。

图2 级联示例

按照常理,B级断路器的分断能力只有25kA,不能有效的分断该处50kA的短路电流;同样,C级断路器10kA的分断能力也远低于该处预期的24kA短路电流。但是级联技术改变了常理。通过A级断路器150kA分断能力及限流作用,B级断路器的分断能力在A+B共同作用下提升到150kA,远高于50kA的预期短路电流;C级断路器的分断能力在A+C的共同作用下提升到30kA,也满足要求,大于24kA的预期短路电流。

三、电气新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电气新技术的应用对加强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至关重要,要确保其大力应用也是重中之重,以下就发表几点推广应用的措施:

1、建筑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的设计中要遵循经济实用的原则,做到经济节约、技术可靠、质量过关。在实际的工程中,建筑电气设计的方案应符合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合理选用新技术,保证技术的安全可靠,选用经过检验的合格产品,利用新型的技术来简化系统的设计,从而减低工程造价,保证经济上的合理,降低投资的成本。

2、施工前切实做好安装工艺、技术交底工作,落实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确保新技术有效应用。建议相关单位开展技术革新活动,对工程所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进行学习、研究、交流。必要时组织人员进行培训,并且项目部要划出专项资金,对新技术应用、人员组织、培训、技术攻关等提供资金保证。

3、建立以集团总工程师为核心的专家小组,及时解决新技术安装施工中出现的疑难杂症。建议项目部成立专门"四新技术"攻关小组,结合QC攻关,使新技术应用围绕施工生产的重点和难点。

4、质量监督人员要及时跟踪督查新技术的应用、落实情况,并做好报告,及时进行督导工作。

5、在对智能建筑进行建筑电气设计时,应该做到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不能盲目追求不可能达到的目标。智能建筑的功能全面、设施复杂,对设计和管理的要求较高,不同设备均有自身的缺点和局限性,功能和性能上也有着一定的差别,想要盲目追求最新和最全是不切实际的。

6、在工程的每一个阶段都应认真审阅和校对设计图,确保工程的每一个细节都准确无误。操作的过程要严格遵循电气施工质量规范,采用合格的材料和设备,严禁使用伪劣产品,保证工程的安全可靠。

结语

推广应用建筑电气新技术是提高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创造最高效益的最佳途径。当然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未来还会出现更多先进的新技术,我们不但要勇于创新,大胆应用,精心研究,还要不断寻求应用新技术的保证措施,结合现代化科学管理手段,确保其高效保质的应用于实践,才能让其在建筑电气行业中大放光彩,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建筑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要想锦上添花,长久站稳脚跟,谋求建筑业更高的发展,就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来增强实力,保证施工所用的新技术紧跟国际发展趋势,与行业先进水平同步。本文选取民用建筑电气新技术为研究对象,结合笔者工作实践展开如下论述:

民用建筑电气应用新技术的发展意义

建筑电气的发展,是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而同步发展的,尤其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数字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等)的发展,使建筑电气实现了飞跃。先进的新技术不断涌入建筑市场,使建筑电气行业取得卓越成就,比肩国际。人们也充分意识到靠增加科技含量来提高建筑电气工程质量,是降低生产成本,创造最佳效益的有效途径。所以说,推广和应用建筑电气新技术可以更高效保质地完成工程任务,其过程也更加精益求精,加快了工程的进度,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工程造价,保证了安装施工的质量,完全实现了建筑电气的稳定运行和使用功能。

民用建筑电气新技术的应用

运用新技术对建筑电气工程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新型的民用住宅电气技术更加倾向于安防、智能化、环保节能等多元化方向发展,领先技术的不断应用,使得许多设计理念和施工方法更加方便化、智能化、现代化。

2.1电气安防新技术。众所周知民用建筑电气工程的安全防范与稳定运行是极其重要的。《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第7.6.1条第2款规定“配电线路采用的上下级保护电器,其动作应具有选择性,各级之间应能协调配合;对于非重要负荷的保护电器,可采用无选择性切断。”针对这一条款,国外广泛应用的ZSI(区域联锁选择性保护)技术即是一项较为新颖的技术,它有效实现上下级保护且兼具安全稳定的配合性,当发生短路故障时,即可保护电器接收到下级保护发来的故障信号后启动短延时保护;又可保护电器没有收到下级保护电器发来的故障信号,立即瞬时脱扣,快速切断故障回路。当前市场上已经有施耐德和金钟默勒等国际知名厂家在其新开发的产品中,采用ZSI功能(即“当检测到故障的脱扣器送一个信号给上级断路器并检查下级断路器到达的信号。如果有下级断路器送过来的信号,此断路器将在脱扣延时期间保持合闸。若没有下级送过来信号,断路器将瞬时断开,不管脱扣时是否有延时”)来解决低压网络级间选择性安全配合问题。虽说国内很多用户花巨资选择了施耐德公司的MT系列断路器或类似档次的断路器,但限于对其功能研究和发掘的局限性,对此项技术的应用并不十分成熟。但总的来讲ZS技术,仅须在原基础上增加一路联锁通信线路,便可极大地改善保护配合特性,达到建筑电安全稳定,防患未然的效果,可谓事半功倍。所以笔者认为应深入研究与推广此项技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定会有所突破。

2.2电气智能化总线新技术。本世纪初英国实验开发的电气智能化总线新技术,实现了行动不便人员来自行料理日常生活的梦想。此项技术将大量不同领域的技术集于一身,其中最重要的是一个基于“Lusta”总线的控制系统, 它可以控制遍布整栋住宅的各种设备简单易行,用一条双芯电缆把各种家电和电控设备连接到这个系统上,将各种智能产品与其它一些特有的高科技产品设计组合起来,为行动不便人创建了一个方便的生活环境。笔者认为此项技术虽说智能化高、成本造价高,但在我国不是没有发展前景,比如目前可将其引用到民用住宅公寓中或都市村庄自家所建楼房中,将其改造使用智能化总线控制系统,安装两条双线路电缆,一条在楼上,一条在楼下,并将两条线连接成一个系统,即可轻松实现改造或更新残疾人现住的家,给他们生活带来方便。而且据计算得出在此民用公寓或住宅上改造安装Lusta总线系统的总金额约在5000英磅折合人民币5万左右,对于泱泱大国的诸多居民来讲并不是难题,虽说此项技术在我国没有广泛开发应用,但可以作为未来电气智能化技术开发研究的对象。

2.3电气环保节能新技术应用。电气节能是建筑节能的重要工程,对电气的节能应优先考虑先进的技术:地源热泵技术因其高效节能且工作性能优良,在日本,北美及欧洲等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进入新世纪我国也相继相继在各地市建成了地源热泵工程,以一次性投入、较低的运营成本、优秀的技术保证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同,成为国内建筑电气节能界的热门研究课题。在工程应用方面,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数应用最广,主要采用异井抽灌、单井抽灌技术,最大单项工程建筑面积已达16万平方米,土壤源地源热泵发展最快,应用潜力最大,最大单项工程建筑面积已达l3万平方米,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在城市级示范工程中单体规模最大。这种技术主要是使用热泵机组与大地进行冷热交换, 通过夏季对热量进行储存以及冬季对冷气进行储存, 并在反季进行能量的提取和使用。一方面在夏季,热泵机组为了给建筑物降温, 通过将建筑物内的热量吸收转移到大地中, 利用大地储蓄夏季的热量,等到冬季来临时,再将储存的热量进行提取和使用。另一方面,在冬季除了将夏季在大地中储存的热量提取出来供建筑物使用外, 又将建筑物周围环境中的冷气进行提取,然后通过在大地中的存贮,以供来年夏季使用。这种做法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不可再生能源的浪费和消耗, 而是通过将四季交替中自然产生的热量和冷量,通过大地进行存储,以供反季使用。所以此项技术起到很好地节能环保功效,近年来被列入规划中做大力推广应用。此外个人建议还可以参考英国INTEGER组织建造的集环保、 节能、智能控制和低价格于一体的智能型家居民用建筑,尽量采用自然可再生材料,如木材等,及其它材料包括己经和可以循环使用的,如墙体绝缘材料、地板材料、玻璃、 钢、铝等,基于环保的原因,尽量减少水泥的使用。当然随我们来说,这些需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及当地的地质条件等因素,诸如长时间的研究和长远的实践,方可将其推广应用。

3、推广应用电气新技术的措施

由上可知:电气新技术的应用对加强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至关重要,要确保其大力应用也是重中之重,以下就发表几点推广应用的措施:

3.1施工前切实做好安装工艺、技术交底工作,落实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确保新技术有效应用。

3.2建议相关单位开展技术革新活动,对工程所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进行学习、研究、交流。必要时组织人员进行培训,并且项目部要划出专项资金,对新技术应用、人员组织、培训、技术攻关等提供资金保证。

3.3建立以集团总工程师为核心的专家小组,及时解决新技术安装施工中出现的疑难杂症。

3.4建议项目部成立专门"四新技术"攻关小组,结合QC 攻关,使新技术应用围绕施工生产的重点和难点。

3.5 质量监督人员要及时跟踪督查新技术的应用、落实情况,并做好报告,及时进行督导工作。

4、结语

综上可知:推广应用建筑电气新技术是提高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创造最高效益的最佳途径。当然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未来还会出现更多先进的新技术,我们不但要勇于创新,大胆应用,精心研究,还要不断寻求应用新技术的保证措施,结合现代化科学管理手段,确保其高效保质的应用于实践,才能让其在建筑电气行业中大放光彩,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李炳华;浅谈建筑电气新技术的应用[J];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10年06期

篇3

中图分类号:TU85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电气技术的内涵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建筑行业,尤其是建筑电气工程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伴随着全球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不断刺激技术的发展,引进先进技术。建筑电气新技术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不断形成一个独立的技术系统。在现代建筑电气技术中,建筑人员融合了电工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以及电子技术,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开创了新的技术道路。技术的融合成为建筑人员追赶先进建筑技术水平的一个途径。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弱电技术与强电技术相辅相成,交织进行。建筑中的弱电一般指的是家庭中使用的数据采集、控制、管理以及通讯的控制线路或网络线路,它又称为智能化线路。弱电一般是指直流电压在24V以内的直流电路或音频、网络线路、电话线路等。而强电则作为一种动力电源,其交流电压一般是24V以上的,例如电灯、插座等都是一些强电的配备。强电部分一般由变配电系统、电力和照明系统以及防雷接地系统组成。

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是现今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经济在迅速发展。人们对生活标准不断提出新要求,建筑行业也审时度势地做出相应的调整。在建筑行业中,建筑电力技术的发展是广大建筑人员有目共睹的。建筑电气工程作为现代建筑行业的核心,面临着诸多挑战。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与国际进行不断接触,建筑电气技术不断融合与创新,建筑电气行业因而得到了质的飞跃。人们常常戏说在50年前的中国,建筑电气就是“一只灯头、一只开关、两根线”。然而纵观当今的建筑物,我们不得不感叹建筑物中电气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建筑物中配有空调、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变配电等已经不再是什么新奇的事情。我们可以看到,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尽管建筑行业是我国的主要产业之一,但是当时的建筑电气行业标准还不够规范。而到了1982年,建筑人员意识到建筑电气工程的重要性,并把建筑电力工程当作一个独立的工种。为了夯实建筑电气行业的基础,全国各地都陆续成立了一些建筑电气学术机构,一些相关的建筑电气工程专业也得到发展。另外,一些相关的建筑电气法律法规也相继出台,例如1992年的《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2000年的《建筑与建筑楼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等。建筑电气工程终于实现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经过建筑人员的不断努力以及政府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建筑电气工程在建筑行业越来越体现着自身的价值,而建筑电气技术也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创新。[1]

建筑电气新技术的应用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建筑人员应该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扩充自己的视野,提高自身素养。面对当今建筑物的绿色化、数字化以及智能化要求,建筑人员应该充分运用各种建筑电气新技术,从建筑电气弱电部分和建筑电气强电部分双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和水平。

建筑电气弱电技术

建筑电气弱电系统的建设由多个学科、多种技术之间相互配合、协作完成。在当今的建筑电气弱电技术中,还有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建筑弱电技术是21世纪的高新技术。为了实现建筑的现代化,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应该把握以下要点。

第一,综合布线技术。作为一座建筑的基础,综合布线是一种全新的布线概念,它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信息传递技术。在建筑物和建筑群中,布线系统是主要的信息传输通道。利用综合布线技术,可以帮助人们实现与广播电视网、公用电话网、外界广域网之间的连接,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布线系统,实现建筑的“智能化”。

第二,通信技术。在当代的建筑物中,通信要求是人们的基本要求。作为建筑人员,应该把握好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技术、卫星通信技术、互联网Internet/Intranet以及接入网技术等,满足人们对通信的需求。建筑人员应该掌握先进的通信技术,实现语音、图像及数据等信息的传输。[2]

第三,计算机技术。21世纪是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21世纪的建筑物也应该为信息的传输做好准备工作。利用计算机技术,加强网络建设,可以提高信息资源的共享性,提高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传递。另外,利用计算机技术,还可以控制连接建筑物中的先进设备,如空调、电梯等,实现自动监控和管理,使人们置身于高效、便捷、舒适的建筑环境中。

建筑电气强电技术

随着各式各样的建筑的不断涌现,为了实现建筑的合理性,为建筑物提供有力保障,在建筑电气强电部分,建筑人员应该着力变配电系统、电力和照明系统以及防雷接地系统的完善,也就是说,应该提高继电保护技术,电力和照明技术以及防雷接地技术的应用。

第一,继电保护技术。变配电是建筑电力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建筑电力系统中,可能出现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其中,主要分为横向不对称故障和纵向不对称故障。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就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因此,建筑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注重应用继电保护技术。现在的继电保护已经发展到了微机保护阶段,即以数字式计算机为基础的继电保护。建筑人员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保护装置的灵敏度和可靠性。在建筑电气工程中,注重变配电系统的完善,提高继电保护技术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确保电气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第二,电力和照明技术。在配电回路中,我们时有发现三相负载不平衡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在施工前期的设计图纸设计不当或是在施工时不注意使三相回路负载平衡而导致的。为了给人们以更完善的电力和照明系统,建筑人员可选择光色好、颜色指数高、效率高的照明设备,通过不同的配光形式和效率,适应人们的不同需求。在选取缆线的时候,也应该注意选择一些环保性强的缆线,即低烟,高耐火性及高阻燃性的缆线。另外选择以矿物绝缘代替普通绝缘材料,提高安全度。而对于一些特殊用途的建筑物,如医院,要尽量完善电力和照明系统,同时应做好漏电保护。[3]

第三,防雷接地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决不能疏忽防雷接地系统。建筑人员应该注重防雷接地技术的应用。防雷接地装置包括雷电接受装置、接地线和接地装置。为了确保建筑物的质量,防雷接地工作必不可少。例如避雷针、避雷器等都是属于防雷接地装置的范畴。在进行防雷接地工程时,应该避免接地装置的腐蚀。建筑人员应该注意一些比较容易发生腐蚀的地位,例如水平接地体、各焊接头、设备接地引下线及其连接螺丝等。尤其是在雷电高发区,建筑人员应该着重考虑防雷接地系统的完善,避免让雷电流导入大地后引起雷击灾害。

四、结语

为了保证建筑电气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实用性,建筑人员应该充分了解人民的需求,把握先进的建筑电气技术,完善建筑电气管理系统,使建筑电气行业紧跟时代的发展,为广大人民提供优质的服务,将建筑行业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篇4

一、有效预埋暗敷管线

建施工和电气安装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电气的有效施工要做好电气安装和土建施工的协调配合。预埋暗敷管线是电气安装和土建施工有效配合的关键环节之一。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图纸的具体要求进行建筑电气管线的预埋和暗敷作业。要确保预埋管线与建筑构件表面保持大于15毫米的距离。一是混凝土内管线暗敷。在混凝土内管线暗敷时,可以通过就近原则采取波浪形敷设,避免出现过多弯曲线路。二是钢管内敷。根据不同施工环境进行钢管预埋。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部位比较潮湿,可以用密封带将对接处和管口进行对接。同时要避免预埋线管穿越重要基础设施。当情况比较特殊时,需要再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三是PVC线管内敷。是一种具有耐腐蚀PVC线管性、不耐高温、刚度不强等特点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在具有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环境下进行敷设,但要保证采用大于M10 使用强度的水泥砂浆进行抹面保护,并确保大于 15毫米的厚度,同时要保证PVC线管的暗敷不能在高温条件下进行。

二、规范安装配电箱

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配电箱,通常来说,配电箱包括暗装箱和明装箱两种。明装箱是在表面的,它需要首先确定好尺寸,将其用膨胀螺栓固定,这样不会破坏箱面的油漆,暗装配电箱要在安装之前确定好预留孔洞的位置,在标高、水平、竖直度都确定好的情况下,将箱体用砂浆、碎石填实周边。配电箱的安装要做到严格、规范。在安装过程中,首先要明确配电箱的安装要求。在确定配电箱位置时,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明确底部距离地面的具体距离。导线剥削处不应损伤线芯,线压头应牢固可靠,如多股导线与端子排连接时,应加装压线端子,然后一起涮锡,再压接在端子排上。如与压线孔连接时,应把多股导线涮压锡后用顶丝压接、注意不得剪断导线股数。配电箱内盘面开关位置应与支线相对应、其下面应装设卡片框架,标明回路名称。配电箱上的电气仪表应牢固平正整洁,间距均匀、铜端子无松动,启闭灵活,零部件齐全。除了配电箱的安装之外,还需要明确配电柜的安装要求。其安装要按照图纸布置顺序进行,首先要先找正两端的位置,可以采用0.5mm铁片调整,最后用M12镀锌螺栓固定。柜体与柜体,柜体与挡板,均用镀锌螺栓连接,每台柜的柜体应单独与接地干线连接。

三、规范设置防雷引下线

新的建筑施工时代背景下,提高建筑电气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需重点加强防雷引下线的规范设置问题。基于不同结构柱体应用于不同的结构,不同类型的建筑工程需要在配置不同数量的钢筋混凝土柱,砌体结构一般设置构造柱,混凝土结构多设置框架柱和剪力墙等。为切实保障砖混结构中的构造柱纵向钢筋设置控制在Φ12以内,需切实按照建设电气施工的要求标准执行。在设置防雷引下线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焊接、绑扎的方式有效连接柱中钢筋,认真按照地建筑电气的施工安装验收规范进行施工,可以有效借用附助圆钢进行避雷引下线的搭接,搭接具体长度保持为圆钢直径6倍的范围内,避免出现利用螺纹钢替代圆钢的现象。此外,还需要重点加强接地装置的构设程序,确保建筑物的基础埋深控制在0.5以上的深度。一般筏形或箱形基础以及条形基础在基础底面均设置肋梁,不同类型的桩基一般多设置承台梁或基础拉梁,这些均符合基础接地体装置的构设要求。

四、强化安装和施工技术

内部设备的安装和主体施工过程都要强化其施工技术,这两方面是建筑电气施工有效进行的关键。一方面,要强化内部设备的安装技术。内部设备的安装关系到整个建筑电气的工程质量。内部设备安装不好,会影响到后期工程的有序进行。因此,需要强化内部设备安装技术。首先,墙体砌筑之前,土建工程施工负责人需要与建筑电气施工人员进行讨论交流,明确隔墙线和水平线的位置。其次,确定各种设备位置。根据之前确定的水平线的位置,确定各种灯具、开关盒、插座的位置;再次,核实预留孔洞,安装箱盒与面板。根据前期做好的水平线和隔墙线,仔细核实所有预留孔洞并将箱盒、面板固定好;最后,仔细检查并扫通全部暗配管路,然后拉好带线,堵好管盒。进行抹灰时要注意做好配电箱的收口,并保证箱盒收口光滑平整。在安装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监理控制工作,杜绝偷工减料。另一方面,要提升主体工程的施工技术。主体工程施工过程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关键环节,因此需要将配电箱、电力电缆和配电装置等三个设备进行交接协调。其一,要根据相关规范实时监控,很好地对工程质量进行预控。其二,要以点带面,根据土建工程砼浇注的进度和工艺工序逐层逐段地铺设好电缆电管。其三,强化电气施工人员的责任素养。电气施工人员对土建工程施工质量有重要的影响,而且也会对后续的施工造成影响,对于存在问题,要做到早发现,早根治。

五、结语

建筑电气施工技术的普及和提升是一项艰巨而又漫长的任务,需要施工工作人员的全面配合以及施工过程的科学实践。在未来的施工技术的应用中,我们要能够科学需要我们全员的配合、努力与科学的实践。为有效加强新形势下建筑电气施工技术的应用,我们只有科学合理的进行设计、建立创新的技术体系、规范各项施工技术,才能实现建筑电气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s increasingly serious, which the electric cost, more and more in use process, the parties concerned.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xcessive energy consumption to a certain extent, many electrical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field of modern architecture, on the basis of reduce the engineering cost, also save the energy. In this paper, aiming at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modern buildings electrical research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y.

Keywords: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lectric modern building electric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U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自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以来,众多的现代化建筑纷纷涌现。然而在其建设的过程中,往往会在没有注意到的情况下牺牲掉大量的电力来达到舒适美观。其中,在现代建筑的各项消耗中,电气系统所占比例较大,所以,电气系统若是能够节能,那么对建筑物的环保与智能会有很大的正面的影响。故而节能环保电气的新技术就逐渐衍生为现代建筑中应用的电气主体。对此,本文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希望藉此能够帮助相关的工作人员,加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并让节能环保电气新技术在现代化建筑中大放异彩。

1智能照明系统的使用在众多的现代化建筑中,照明系统是最主要的、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能源耗费方式。故而只有先对照明系统上入手,才能达到对建筑的节能要求。如果现代化建筑覆盖的房间和设施众多,那么就需要采用智能照明系统,因为以往固有的就地人为控制配电箱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节省能源的需求。通过对各种各样的照明场景进行统一调控,且计算机系统在控制室中的集中控制,根据建筑物内不同的时间、房间用处和不同的场合等要求来进行智能设置,从而在整个建筑中做到最大程度上的节能。这样做有助于减少维修的费用,也可以满足节能要求,还能方便管理。同时有些智能照明系统布线方便灵活、安装快捷便利,系统只需要一条总线,与此同时,各种智能元器件如调光模块和开关模块等能够安装在强电配电箱中。并且不需要额外的管槽等设施,因为外型上有一定的标准尺寸,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可使用性,另外使用和安装也更加方便。

2矿物绝缘电缆的使用矿物绝缘电缆的构成成分主要是氧化镁和铜,它们的熔点皆位于1000度以上,故而当外界温度低于1000度时,电缆的结构不会传播火种,不会出现燃烧或解体的现象。相对于传统的电缆来说这种电缆安全性很高。根据以往的统计来看,很多时候建筑物中电气失火都是由线路着火引发的。这种矿物绝缘电缆不会散发出各种有害气体甚至烟雾,因为矿物绝缘电缆是由无机材料构成的,而传统的电缆无论是在燃烧还是在长期过载绝缘时,都会散发出有害烟雾或气体,其中一些气体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同时这还会不利于环保,影响到环境质量,所以无论是在环保还是在安全性上,矿物绝缘电缆都有很大的提升。另外,选择这种矿物绝缘电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由于火灾造成的损失,同时减少发生火灾的几率。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即便是在发生火灾时,也可以保证消防线路的通畅,因为这种电缆不容易损坏,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消防供电。

3高效节能光源的使用由于不同的光源在视力保护和照明质量,尤其是能源的使用上有显著区别,故而需要在满足使用中显色性和光照需求的情况下,能够选择一定的光源,尽可能的选择那些发光效率高、照明效果好,同时污染率低的光源。在保护视力、提高照明质量和劳动效率的同时,做到节省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所以需要施工人员以及设计根据使用要求和不同的建筑对所需的电光源进行一定的合理选择。例如,对于一般的室内场所,例如较低办公楼等来说,则需要选择直管荧光灯。而对于高大的工业厂房来说,照明效果是考虑的首要因素,这就需要选择适合厂房使用的、灯的光效最高的高压钠灯。

4地源热泵供暖空调技术地源热泵供暖空调技术主要采用热泵机组和大地进行冷热交换,借助冬日对冷气进行储存以及夏日对热量进行储存,且在反季使用和提取能量。一方面在冬日除了提取建筑物周围环境中的冷气,接着借助大地来存贮冷气,以供来年夏日使用,还需将夏日在大地中储存的热量提取出来供建筑物使用。另一方面,在夏日,热泵机组为了给建筑物降温,利用大地储蓄夏季的热量,通过将建筑物内的热量吸收转移到大地中,等到冬日来临时,再提取和使用储存的热量。这种做法借助大地进行存储,将四季交替中自然产生的热量和冷量储存起来,以供反季使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和浪费。

5充分使用太阳能当前,各种太阳能技术已经开始普遍使用,但开发使用的太阳能只占实际使用能源的很少一部分,这是因为太阳能的开发受到经济和技术条件的制约,还没有达到使用的要求。目前主要集中于太阳能发电、太阳能采暖和空调以及热水供给等。但是以上使用占我国目前所具有的太阳能总资源中的比例较小。所以需要充分使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并将现代化建筑中节能环保电气中对于的太阳能的使用提上议事日程,从而最大程度上保护环境,节省常规能源。

6EPS应急系统的应用EPS应急系统是一种真正有效的末端切换装置,采用蓄电池储能,是一种集中供电的已经被国家认可的专用应急电源。在使用中有很强的实用性,应急电源供应上也颇为实用。EPS应急系统中,安装有自检功能系统,其次EPS应急系统还能够集中设置电池的相关数据,并且还和楼控系统有联网设置,能够实现只需一人就可以实时掌控全面的EPS应急系统的工作现状,并且EPS应急系统可以任意时刻任何地方查看蓄电池的所有性能。同时可以很大程度上节省电池能量的自耗和流失,因为EPS应急系统在不用时可以保持冷备用状态,从而减少工程的总体投资和浪费,并且使电池的使用寿命更长。

篇6

1.1系统安装程序在进行系统的安装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相关的流程。

1.2防雷与接地系统安装中的注意点高层建筑的防雷设计要从3面入手,防感应雷、防直击雷以及防高电位入侵。防直击雷的一般做法就是在容易受到雷击的部位安装接闪器,这样可以通过引下线将其连接起来,在进行安装时,一定要确保避雷针网等与屋面突出的金属进行可靠连接,同时,为了避免感应雷与高电位入侵,可以在电缆进出户处安装铁脚支架,这样可以将其与电压保护器相接,从而更好地做好防雷设计。另外,高层建筑电气安装中还需要注意几方面的问题,首先是高层建筑有着照明、排水、空调以及电梯等很多的设备,在用点上负荷很大,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所以,在高层建筑的电气设备管线中一定要有相关的防火措施和相应的防雷震措施,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建筑的使用安全性。

2电缆敷设

2.1电缆敷设的顺序在电缆的敷设上也讲究一定的程序,首先是电缆检查,其次是电缆分割分配,再次是电缆敷设,最后是电缆固定。

2.2电缆敷设的注意点首先进行电缆检查,在敷设前一定要检查电缆的型号、规格与设计是否与实际需求相符,机械损伤不能出现在要应用的电缆上。其次要根据工程中的实际需求,合理进行分配,因为工程现场相同型号规格的电缆会有很多,要根据实际的需求尽量减少接头,有效使用电缆。再次就是做好电缆使用时的防护,不能蛮横乱推,要用特殊的机械吊卸,采用合适的措施做好电缆防护,防止对电缆的伤害。同时因为电的不安全因素,必须做好相关的绝缘测试。水平敷设的大规格电缆,尽可能地利用机械进行牵引,注意电缆最大允许牵引强度不能超过规定值,机械牵引速度不应超过15m/min,电缆应从盘上放出,不能在地上拖拉电缆敷设,不应有超过规定的最小弯曲半径的弯曲,不应有机械损伤,敷设电缆应在首末两端留有备用余量,并及时封口、挂牌、标识。建筑物中会存在很多的接缝,电缆在这样的地方要注意有适当余量,以备后续整合。最后就是做好每个支架上电缆的固定,并且电缆敷设的角度要有合理的依据,固定距离按规范要求。做好电缆井中的防火和连电设施,避免伤害事故的出现。

3开关柜系统的安装

在建筑中,尤其是高层建筑,整个建筑的用电全赖于配电房的设计,而开关柜是控制配电柜的核心。因此,开关柜的系统安装就影响着整个电气工程的完工。为了使整个电气工程的稳定运行,此系统的完美构建至关重要。在开关柜的安装中需要注意的工作内容有,首先是配电的开关柜涉及整个的用电工程,在进行安装前核查相关的文件与资料至关重要,并且是头等大事,作为技术的核心一定要按照技术的规程以及操作要求进行安装。其次就要考虑负载能力,开关柜的承载能力是怎样的?只有知晓可承受强度,才能确保开关柜的牢固。箱内的导线整齐排列且在两端固定,盘面的导线要有适当的空余,便于出现问题时及时检修。最后就是开关柜的牢固性问题,一定要确保其牢固性,注意在安装过程中可以安装一个可以灵活打开的门,并且用裸铜线以及金属构架进行连接。要对盘柜的安装进行严格控制,一定要参考相应指标要求。

4电气线路系统在电气工程中的注意点

现在高层建筑火灾时有发生,而在这些火灾事故中,电气原因造成的事故不占少数,并且电气原因事故多数是由电缆电线的原因造成。再加上绝缘材料很容易在火灾中被进一步引燃,使火灾扩大的速度加快,会带来很严重的人员伤亡。为了从根本上控制损害的发生,必须要选用矿物绝缘的防火电缆,甚至是为了避免火灾或者发生火灾时的进一步扩大,要选用阻燃型的电缆。在电气线路的设计上,导线的选用在满足型号与规格的同时,要保证配电的经济性以及安全性。导线的选用原则是导线要有足够的强度,而且一般在电流较小时,导线要进行机械强度的选择,同时,还要确保导线可以安全地运行,保证导线的持续载流量比最大负载电流要大。除此之外,电压的大小也要务必保证,对于住宅建筑来说,安全性是整个建筑首要考虑的问题,所以,要保证电源引入端到负荷末端的电压损失不大于2.5%,做好安全保证设施的长远考虑。

5电梯系统的安装

电梯是高层建筑中不可忽视的通行工具,优异的电梯设计对于建筑的使用效能也起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电梯设计是现如今建筑工厂的重要考虑事项,而控制电梯的机房,很多的都是选择在井道上方。在现在的建筑设计中,多采用的是高速或者是超高速的电梯,为的就是要缩短运输时间,并且在控制方式上多采用分组控制的方式。电梯的设计是为了在建筑的使用中达到安全方便舒适的效果,因此,在进行电梯设计时一定要将电梯的配电开关以及各项控制问题做好前期考虑,避免各种问题的发生。

篇7

当前我国的建筑混凝土技术有了非常显著的发展,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也引进了很多的新技术和新材料,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创新使得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和效率都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提升,因为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具有非常强的可塑性,所以钢筋和混凝土结合之后就使得结构自身具有很高的强度,其抗震性能也得到了充分的提升。,当前钢筋混凝土材料在质量方面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同时其使用的范围也在不断的拓展,所以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地位也有所提升。

1 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1.1 混凝土裂缝预防与控制

在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施工的过程中会出现建筑体地面或者是墙面会出现非常明显的裂缝问题,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一定要充分的考虑到外部气候条件对混凝土内部结构变化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混凝土裂缝宽度的影响也会产生非常大的不同,在施工中,人们比较重视的是对技术的完善和重点工程的监管。如果建筑物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裂缝问题之后再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予以处理和弥补,就会严重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和水平。所以为了更好的保证施工的质量和水平,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采取一些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的增强混凝土材料自身的强度和韧性,但是实际上,施工的过程中要用到非常多的混凝土,这样就使得混凝土裂缝的情况在所难免,因此现场的管理人员必须要对混凝土材料自身的强度予以严格的控制,这样一方面会增强建筑物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也使得建筑外观更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

1.2 混凝土的浇筑技术要点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我们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检查,检查结束之后还要将检查的结果填到隐蔽工程记录表当中,此外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正式开始之前,一定要对模板内部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渍进行彻底性的处理,对于模板上的一些缝隙和孔洞一定要做好封堵处理。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将木质的模板用清水润湿,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就是模板上不能出现水分的堆积,此外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的过程中应该从下面开始进行分层浇筑,浇筑的厚度应该充分的考虑到工程的实际情况。在对竖向结构进行浇筑施工之前,应该加入和混凝土砂浆成分完全相同的材料,混凝土浇筑的高度没有超过3米的时候不能出现离析的问题,浇筑的高度入股超过了3米的时候就应该用溜管或者是振动的溜管使得混凝土下落到一个相对比较合理的位置。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模板和钢筋以及预埋件等构件进行仔细的检查,如果其中出现了变形或者是位移的情况,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予以处理。

1.3 混凝土的养护技术措施

最近几年,我国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一般上都采用泵送混凝土的形式,因为泵送混凝土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展现出非常多的优势,它可以有效的减少施工所需的时间,同时也可以有效的对混凝土自身的性能予以充分的改善。在建筑工程施工的时候,配比和原材料等方面很容易出现无法达到施工要求的情况,在施工的过程中可能还会出现混凝土材料的强度无法达标的情况,在混凝土养护的过程中主要的措施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是墙板混凝土在浇筑之后要对其进行带膜养护,养护的时间必须要在7天以上,在养护工作结束之后还要用两层麻袋对其予以覆盖,此时需要对混凝土洒水养护,养护的时间不少于14天。其次是顶板混凝与浇捣施工之后6个小时之内不能对其进行浇水养护,在8到12小时之内还要用薄膜对其进行覆盖处理,等到3填之后保证混凝土温度的峰期过去之后再对其进行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2 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计算的问题

2.1 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应力计算问题的表现

目前,在混凝土结构建筑设计中,温度应力的计算结果往往与工程实际施工得到的数据存在较大的差距。如果未充分考虑后浇带的作用和影响,就极易导致混凝土结构的应力松弛系数的取值与实际不符。同时,如果不能充分考虑和计算出楼板与梁的整体的相互作用力,很容易出现某些数据的准确性不理的现象。适当地考虑混凝土结构建筑的温度应力对基础的影响是必要的,对于保证混凝土结构“基础不变形”的假定也是有利的。

2.2 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应力计算问题的解决措施

经过我国建筑行业专家、学者的深入研究与探讨,他们一致认为: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应力计算的问题并不是不能解决的,主要建筑工程设计人员通过科学的计算方法与取值方式,完全可以将其控制在一定的有效范围内。混凝土温度应力计算的关键在于应力松弛系数标准值的确定,这个数值需要反复的演算与考证才能得到。因此,在建筑工程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一定要切实提升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并且以严谨的观念进行工作。

3 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强化措施

3.1 强化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创新与研究

目前,国内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沿袭或借鉴的部分较多,自主创新与研究程度远远低于实际要求。国内建筑行业管理部门,建筑技术研究机构,以及相关高等院校都要顺应时展需求,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深入创新与研究,力争实现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适用性、科学性都由大幅度的提升。同时,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人员也要注意对于工作经验的积累与总结,通过长期施工技术应用的实践,有针对性的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合理化建议,并且不断地在工作中寻求技术问题与解决方案。

3.2 强化混凝土施工技术交流环节的作用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全面开展之前,技术管理人员一定要对于每一环节的施工节点进行必要的技术交流,技术交流的对象主要为工程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要完全掌握建筑工程工程的技术要求与质量检验标准,并且结合施工单位现有施工技术力量、施工人员素质、原材料、机械设备等实际条件,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混凝体施工技术方案。

结束语

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强调的是科学元素、技术元素的应用与强化,是现代建筑行业技术应用模式的科学化管理的重要保障之一。建筑行业技术应用实现科学化管理的目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实现过程中必然需要建筑行业各施工环节的基础技术支持与管理理论强化,进而才是实现对于施工技术科学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更加高效经济的技术大量被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中,但是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却一直处于较落后的水平,企业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管理体系存在漏洞,导致施工技术的管理频出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势在必行。

一、新时期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对于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也更加困难和复杂,我国目前建筑企业的施工技术管理较为混乱,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管理体系。

(一)施工前准备不完善

在建筑施工前,企业通常会组织人员对图纸进行分析,并进行技术交底工作,在施工前要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制定出一套应急方案,但是我国企业在施工之前对相关施工技术的分析并不透彻,对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实际可操作性并没有进行有效的验证,对于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没有很好的把握,导致了在实际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某些较难的技术问题,从而耽误工程的进度,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

(二)制度不完善

我国有很大一部分的建筑企业并未设立专业的技术部门对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管理,技术管理大多归于别的部门进行管理,缺乏独立性和专业性。因为并没有专业的部门对施工技术管理,一些员工在进行技术管理工作的时候消极懈怠,工作积极性不高,对管理工作不认真。因为责任制度不完善,工作人员在进行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常常会出现错误,这进而导致了工程在实际施工中出现差池,对工程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影响都非常大。

(三)技术人员专业素质缺乏

技术人员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工程的施工质量,目前我国建筑市场的基层施工人员几乎全部为农民工,他们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而建筑企业为了节约资金也几乎省略了对这些农工的培训,虽然基层的施工人员并不会从事难度过大的技术工作,但是基层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依然会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此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需要使用到各种机械,某些施工方由于资金缺乏,设备通常落后或者是缺乏,这加大了技术人员的施工难度,某些方面也影响了工程质量。

(四)监督不完善

目前中国的大多数建筑企业多没有设立专门的施工技术监督部门,对于施工技术的监督和管理也非常的缺乏,这在建筑施工中对建筑的施工质量埋下了安全隐患。工程建筑施工对技术要求非常高,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企业却对建筑施工技术缺乏有效地监督,往往是在工程建设完成之后再进行检查,这个时候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巨大的返工费以及延误的工期就会给整个工程带来较大损失,如果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重大技术事故,那么给整个工程带来的打击将是致命的。

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要点

(一)充分做好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建筑企业应当建立自身的技术管理部门,配备专业的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对整个工程的施工技术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在工程开工之前,施工技术管理部门应当对施工图纸以及施工技术要求进行仔细的分析,分析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难题,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出应急处理方案。并且要对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把工程对施工技术的要求详细地介绍给施工人员,确保他们对施工要求以及具体的施工流程有清楚的了解。

(二)完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施工技术是保障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但是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中对于施工技术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严重影响了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今后施工管理单位需要建立相对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制度,安排专业的人员负责技术的管理工作,把施工技术责任落实到每个施工技术管理者的头上,加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对施工技术管理进行分类管理,不同的管理人员管理不同的施工技术部分,进行协议管理,一旦某一部分出现重大技术施工失误,追究施工技术管理者的责任。技术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有助于更好地保障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

(三)提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

针对现有技术施工人员大多不具备专业的施工资质问题,企业在平常需要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的教育,经常举办施工技术讲座,由具有专业资质的施工技术人员讲解施工的详细流程以及施工技术的要点,帮助基层施工人员掌握更加规范科学的施工方法。以便能够应对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专业问题。由于基层的技术施工人员流动性较强,企业在选用新技术员工的时候,应当对他们进行简单的技术考核,确保他们对施工技术手段充分掌握之后才能正式进行施工操作,对于那些技术考核不合格的施工人员,可以先期对他们进行简单的培训,直到符合有关要求之后再投入到实际的施工之中,除了对原有员工和不具备资质的技术员工进行培训之外,企业也要注意引进高素质的技术人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技术难度越来越大,有些技术必须由专业人才才能够完成,企业在这些专业技术人才的选用上,尽量采用受过职业教育的人才,确保在特殊的施工作业中不出现质量问题。此外建筑施工过程较为危险,极易发生人员安全事故,企业必须要加强对员工施工安全的教育,定期进行施工安全宣传,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在充分保障施工者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施工才能够高效的进行。

(四)加强施工技术的监督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做好对施工技术的监督是保障施工技术合理规范的重要条件。企业应当建立专门的施工技术监督部门,派遣专业的施工技术监督人员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施工进行监督,完善有关监督机制,对建筑整个施工过程中分阶段全程进行施工技术监督,确保工程全部技术施工都处于监督之下,这样能够帮助施工人员及时发现施工中的错误,监督人员一旦发现工程施工技术出现问题,应该立即停止相关施工,并上报管理者,对错误施工部分进行及时的修正。除了对施工技术进行监督之外,有些技术施工因为难度较大,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监督人员还要对相关防护措施做好检查,确保不会因为保护措施的缺乏而导致施工技术事故的发生。

三、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对于整个工程项目施目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当前工程项目对于技术要求比较高,一些施工单位存在技术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的质量。在今后的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中需要充分重视技术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重要性,施工单位需要重视和加强对现有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引进一些高素质的技术人员,丰富和壮大技术人员队伍。施工单位在今后的管理中需要加强技术监督管理工作,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隐患。保障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建设。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TU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2-141-0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的墙体材料开始被研制与开发出来,并同时得到了极大的推广与应用,进而也对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的电气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当前我国新型节能墙体的具体应用情况上看,它使得建筑更加具有舒适性、节能性与环保性,具有较高的安全质量。满足了人们对建筑物设计的现实要求,同时也给使用者提供了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一、进行新型节能墙体电气施工前的准备

(一)电气设计委托书的设定

设定电气设计委托书,主要是为了明确整个电气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就像是建设单位对设计单位所提出的一些具体的电气施工要求,同时在设计委托书时还要注意标上的每一项标准。而且还要明确在实际电气施工过程中的建设地与电源供给途径,观察设备是否符合施工标准。设计电气委托书时,特别要考虑到安全保障系统中每一个设备的具体参数情况。因为,在很多情况下,设备参数的准确度会影响到电气工程图纸的设计质量。所以,在设定电气设计委托书时,撰写的责任人需要全面考虑到电气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因素,能够做到负责任、合理、科学地起草委托书。

(二)对图纸进行会审

设定完了电气设计委托书后,还需要针对配电系统的合理性进行审核。将电气专业图纸与另外的专业图纸进行比较分析,保障电气施工安装的管线可以跟给排水、暖通空调、消防或者是别的设备管道之间保持合适的安全距离。安装灯具时,需要在确定具置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房间的装修及具体的建筑结构。我们在图纸上标明电气箱体及配件的具体安装位置之前,还需要在具体结构上进行落实并确认。如果还有一些地方不太合理、科学的话,就需要及时进行修改与调整处理。

(三)选择电气设备的具体类型

建筑工程的工程量较大,实际建设成本较高。因此,我们需要在严格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下,尽量节约相应的建设成本,进而为建筑公司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选择电气设备的具体型号便关系到了工程材料的具体消耗与工程的实际进度,所以合理科学地选择合适的设备类型在电气施工建设中便显得尤为重要。在具体选择电气设备类型的过程中,需要将设备的美观性与实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严格控制设备质量,使设备能够符合电气施工的现实要求。

二、监控电气施工过程中的质量

安全与质量,是建筑工程每一个环节顺利完成的基础与前提,也是施工人员需要特别重视的地方。通常情况下,施工人员在具体开展电气施工的过程中,工程项目的负责人与施工监管部门需要对各项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审核与监督,特别是针对一些重点施工环节,更要加大监管与审核力度,进而保证施工质量与施工的安全性。在电气施工的细节与重点方面,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监督机制,做到责任到人,同时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监督与检测工作。在管理建筑电气系统上面,我们最重要的就是强调安全与质量,同时在具体开展电气施工的过程中,能够保证施工人员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下工作,保证每个施工环节紧密结合,进而完善整个电气系统建设。

三、控制好施工工艺质量

首先是体现在PVC管的安装上面,PVC管与混凝土的握裹性不够好,特别是PVC管的管径较大时,容易在楼地板开槽位置产生楼板裂缝。所以,在楼板地面的混凝土开槽中埋设PVC管时,需要把管径掌握在楼板三分之一的厚度内。将PVC管与箱体及接线盒进行连接时,需要在连接区域内采用专门的管口进行连接,也可以在相应的专用连接件上面喷上胶合剂,保证接口可以进行牢固密封。与此同时,在楼板的混凝土中埋设PVC保护套管时,还要选择级别比中型管较低的管材。其次是管路连接,在管路连接的过程中,JDG管要与相应连接件的规格尺寸相对应。选择套管时,要选在最为牢固的地方。当套管跟箱盒连接时,箱盒敲落孔的实际直径要与套管外径保持一致,保证套管与箱盒两者之间的连接互相垂直。最后是在采用JDG管进行管路埋设时,要用钢锯条进行切割,同时保证切割后的管口平整光滑。不能够使用管刀进行切割,防止在具体切割的过程中划破绝缘层,进而导致了管口缩径的现象。

四、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工程中的电气施工技术开始广泛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产与生活之中。在具体的电气施工过程当中,我们为了使建筑技术能够节能省电、健康环保,就需要采用新型节能墙体电气施工技术,而且这项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因此值得我们在建筑工程中推广及应用。与此同时,我们在具体的电气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好每一个施工环节,保障安全施工。从而促进电气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保证建筑质量与安全性能够全面提升。

篇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技术要求逐渐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难度也有所增加。但是由于当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不完善,或者是缺少一些高素质的技术人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今后需要进一步完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更好地完成工程项目的建设。

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逐渐增加,建筑工程技术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当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施工技术准备工作不完善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准备工作主要包括项目建设前的技术培训,图纸审核等等工作,在图纸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建筑施工技术的难度和可行性。但是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设计审核工作并不完善,对于技术的可行性缺少验证。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不完善,导致众多的技术问题难以得到很好地解决,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管理制度不完善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的技术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大多数施工单位仅仅是将技术管理纳入施工管理中,并没有设立单独的技术管理部门,或者是安排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技术管理工作中缺少完善的责任管理制度,工作人员由于缺少制度的规范,在实际的工作中缺少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严重影响了施工中的技术管理工作水平,导致施工中经常会出现由于技术问题导致的施工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工程施工建设质量和建设进度。

(三)技术人员素质有待于提高

建筑工程项目的技术人员素质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当前大多数施工人员都是缺少专业技术的农民工人员,建筑施工管理单位为了节省建设成本忽视了对这些农民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安全隐患。当前建筑工程项目对技术要求逐渐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中不仅仅需要先进的施工技术同时还需要先进的施工设备,一些施工单位由于受到资金的影响,施工设备不完善,施工技术也难以得到提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质量。

(四)技术管理监督不完善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大多数施工管理单位缺少对技术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中的技术隐患。建筑工程项目对于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一些单位并没有意识到对施工技术进行监督,施工管理单位并没有专门的技术监督部门,也没有专业的技术监督人员,忽视了建设过程中的技术监督工作,仅仅是在最后的竣工审核中对施工项目进行审核,但是这时候工程项目已经竣工,经常会出现一些不符合设计的项目,影响施工质量。由于建筑工程施工中缺少技术管理工作,导致一些难度较高的技术施工出现一些安全事故,造成十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要点建议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求也逐渐提高。在今后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需要重视和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保障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一)完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施工技术是保障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但是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中对于施工技术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严重影响了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今后施工管理单位需要建立相对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制度,安排专业的人员负责技术的管理工作。技术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有助于更好地保障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

(二)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技术问题,如果这些技术问题得不到很好地处理将会影响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建筑工程项目中经常出现的技术问题主要是渗漏的修补和地角螺栓的直接预埋等问题,针对渗漏问题应该提高混凝土的防渗指标,并采取一些质量较好的材料进行防渗漏修补。地角螺栓的预埋需要正确核算地角螺栓的预埋精度,确保预埋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需要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通过提高建筑工程中技术水平提高保障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建筑施工中不仅仅需要重视建设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工作,同时还需要重视装饰过程中的技术,寻找一些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施工,避免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三)提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人员的技术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今后需要进一步提高现有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素质。一方面施工单位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岗前技术培训。近年来建筑施工对于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要求比较高,加强岗前培训工作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保障施工质量。由于大多数施工人员是农民工缺少专业的施工经验和施工技术,施工单位尤其需要重视这些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农民工岗前培训中需要对施工知识以及施工技术要点进行讲解,并对培训的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如果考核不合格将不予录用,避免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针对一些新员工技术不熟练的现象需要由一些老员工加以辅导,老员工需要向新员工传授一些技术经验,使其能够尽快适应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工作。另一方面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技术人员在整个建筑施工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责任,但是当前建筑施工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施工管理单位需要加强对现有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使技术人员能够应对施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施工单位还需要不断引进一些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施工项目的技术要求逐渐提高,原有的技术人员难以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通过引进一些高素质的人才不断壮大现有的施工技术人员队伍,保障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四)加强施工技术的监督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中需要加强施工技术的监督管理,通过监督可以及时发现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减少由于技术问题导致的施工问题,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一方面需要建立相对完善的监督机制,在建筑施工中建立专门的施工技术监督部门,由专业的人员负责技术监督工作,这有助于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隐患,并采取有效地措施完善施工,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监督措施。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安排专业的人员对施工进行定期检查,由于施工难度比较大,一些施工单位往往缺少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通过定期检查或者随时抽查可以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隐患和安全隐患,减少由于施工单位措施不完善或者是施工技术问题导致的施工质量问题。

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对于整个工程项目施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当前工程项目对于技术要求比较高,一些施工单位存在技术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的质量。在今后的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中需要充分重视技术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重要性,施工单位需要重视和加强对现有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引进一些高素质的技术人员,丰富和壮大技术人员队伍。施工单位在今后的管理中需要加强技术监督管理工作,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隐患,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建设。

参考文献:

篇11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terial is widely used in building engineering, all kinds of energy-saving wall in the building process has also beenincreasing popularity. In this paper, the construction of energy-saving wall structure, materials and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the cable route, wall boxes and other electrical constructiontechnology is discussed.

[keyword] building energy-saving wall electrical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紧缺问题日益严峻,全世界都开始着手研发节能环保材料,一方面是为了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创造更大的财富,另一方面是为人类创造节能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所谓墙体节能,就是通过一些技术措施来改善墙体的保温隔热能力。近年来运用于节能墙体中的材料有烧水泥砖、轻质环保砖以及轻质隔墙等,这些特殊材料就需要利用相关的电气技术来改善墙体特性。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图纸会审

为了保证配电系统在墙体的合理分布,就需要对墙体的实际情况有所了解。首先要实地探测墙体的长宽高,并根据施工要求分别确定电路分布、电路铺设的弯曲程度,此外还要选择材料、大小、规格都与工程相适应的管路。在画好电气设计图纸以后,还要结合该图纸和其他施工图纸互相对照和比较,以保证它们的协调性和一致性,确保电路的铺设不与暖气管、排水管和供水管等设备线路重复或冲突。此举也是为了在电气施工设备和其他电器之间保证充足的空间,使它们之间保持安全而美观的距离。比如如果灯具的位置过于偏低或偏角落,就会导致整个房间的照明效果不理想。

技术交底

电气施工除了要经过严格的图纸设计阶段以外,还要经过各个技术人员的严格审核才能通过。只有图纸经过各方设计师和建筑师的审核才能最终交由施工人员去实施。安装人员要依据图纸对各种电器、插孔和线路布设进行具体的定位,以保证各种线路都能有效装入节能墙体内,并且保证电气设施的正常运转。技术交底不仅是为了明确线路的定位工作,更重要的是能够确保前路有层次、有次序地布设在墙体内,以免发生管路交错或重复现象。其中暖气片和管路的距离要大于250毫米,水管和管路的距离则要保持大于200毫米的距离。

二、施工技术的要求

(一)电缆、电线的铺设

节能环保墙体通常都是利用PVC管和JDG管安装电缆和电线。如果工程中选用的是GRC隔墙板,这种隔墙板的厚度一般为60-120毫米之间,因此对开管技术就有更高的要求。而在空心砖中墙体中铺设线路的时候,决不能从平行方向开凿,而要从与板砖垂直的方向开凿,并且要在混凝土层以下铺设管路。

一般说来,在墙体中安装线路管时,管道的弯曲半径不能低于其外在半径的六倍。而在混凝土隔板中安装时,管道弯曲半径不能低于外径的十倍。装置GRC隔板的时候,它的各个零件要用螺栓依附在楼板之下。且在装置该部分的保护管的时候,要尽量避开墙板固定件的位置,以保证隔墙板固定件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在楼板底的同一平面铺设保护管时,管路之间的最小距离应不低于20毫米。

PVC管安装

PVC管的铺设比较容易,但它和混凝土的相容性却不强。而一旦PVC管直径过大的时候,就会在楼板底撑出缝隙和裂痕。鉴于这个因素,在将PVC管安装在混凝土楼板中的时候,管路直径要限制在楼板的有效范围之内。而在连接PVC管和箱体的时候,连接部分必须选择连接专用的零件以及管套。此外,连接所使用的胶水应该符合一定标准,能保证两者的紧密连接。将PVC管埋设在混凝土楼板底的时候,要选取合适的管套,管道材质必须是中等偏上水平的。

JDG管安装

若是埋设JDG管路,也有几点需要注意。首先在对管道进行切分的时候,要保证切口的平整和光滑,对粗糙不平的管口,要采取适当措施进行磨平。其次,切割的时候只能用采用钢锯条,而不能使用管刀,这是为了避免管刀切割的时候划伤管路的绝缘层,或者是因切割不当而导致管口偏大或偏小等问题。

管路连接

在实施管路连接工作的时候,JDG管应该与连接材料的大小和材质相匹配。套管要紧凑地嵌进连接件中,而且套入后在用螺丝进行固定时,要把螺丝选在固定作用最好的地方钉进去。在连接套管和箱盒的时候,箱盒所开的孔径大小要与管路直径相当,且套管方向和箱盒互相垂直以免发生偏移。完成连接后采用胶水或水泥封堵连接口,以免管路受自然环境和外界因素的侵蚀。如果在混凝土墙体进行管道铺设过程中,有时也会遇到需要将管道向下弯折的时候。此时在钢板不得进行穿孔的前提下,应在钢模板上预先就测定连接盒需要引管的具体地方,将套管从箱盒上面牵进去,然后在顶部采取固定措施,在完成下引的时候也需要对箱盒底部进行封堵加固工作。

墙体上的箱盒安装

管路的铺设工作要严格依据预先的设计图纸进行,以免发生偏差。在施工时,不管是箱盒上中的管路需要弯曲、上引或是下引,都应始终保持管路和箱盒的互相垂直,如此方能确保管路和箱盒之间的稳固。而在隔墙和楼板的连接部分,为了保证连接的稳固性,在隔墙板上适当开一些小孔,以方便套管的引入或引出,最后在进行封堵,不仅美观而且牢靠。

箱体安装

在节能墙体上安装箱体时,也有一些特殊的要求。首先安装箱体的位置不仅要遵循设计要求,还要方便以后的检查和维修,严禁在阶梯区域的上方安装箱体,以免发生安全事故。如果箱体宽度超过3厘米时,箱体上面的墙体就要采用钢筋水泥进行一定的加固,而且过梁的支座长不低于2厘米。管路要按照箱体预先开凿的孔进行牵引,且严格遵循一孔一管的引管原则。杜绝在箱体上开凿孔径过大的孔。若是完成管路牵引后,箱体上还需要开孔,此时就需要将用电气开孔方式转变为使用液压开孔器进行开孔。在福建、海南等沿海地区,由于长期受降雨影响,建筑墙体的防雨防水措施就应受到格外重视。这些地域的墙体上安装箱盒时,就要在箱盒表面和连接口周围都做好防水措施。而在剪力墙上进行安装的时候,则对施工又有更高的技术要求:

1、一次安装法

一次安装法就是在对剪力墙实施钢筋绑扎工作的时候,在墙体适当的位置利用木框预留一定的孔洞以供安装箱体和管路。管路在剪力墙中应该按照一定次序进行排列,保证整齐有序,美观大方而又方便辨认。同时管路要留有充足的长度以保证后期与箱体连接时有充分的空间,等以后墙上的现浇模板拆卸后就能安装箱体了。

2、二次安装法

在剪力墙上运用二次安装法进行箱体安装的时候,预留的孔洞尺寸可适当扩大一些,这是为了保证箱体安装过程中能有足够的安装和调整空间,总之孔洞宜大不宜小。如果箱体周围的墙体采取了一定的保温措施,就可以采用二次安装法进行箱体安装。在完成箱体安装后,也要根据建筑物所在地域的特点和气候条件,采取一定的防水、防晒或是保温措施。箱体从墙体凸出的厚度主要是由保温层和抹灰层的厚度而决定的。

3、同步安装法

采用箱体和剪力墙同步安装法时,时常会出现箱体腐蚀和发绣的现象,甚至是箱体变性、偏移等。这时就需要采取一定防范措施。在套管和连接件的连接完成后,可在箱体内部采取一定的加固措施以增强其支撑力。此外用胶带将箱体包裹好以保护箱体,并且在箱体和周围钢筋水泥之间进行加固或焊接。这些措施可有效控制同步安装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结语

在建设节能环保建筑的过程中,节能墙体的运用是时代进步的一项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环保要求的提高,未来节能墙体的电气施工技术将会越来越与时俱进,不仅能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还能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适当的电气技术在节能墙中的运用,无疑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

参考文献

篇12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实用功能要求越来越多,其中对建筑电气的要求更多,如建筑中的空调设备、冷热源设备、通风设备、给排水设备、输配电设备、照明设备、电梯等,要求其技术要不断的更新、完善,使其达到人们所期望的标准。上世纪60年代,建筑业发展进入第一个高峰期,标志性的特征就是高层建筑的建设逐步成熟,建筑电气是建筑的重要部分,电气技术的发展促进高层建筑功能的多样性,多样性的发展过程就是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过程。

一、建筑电气技术的内涵

“人性化”是建筑电气最重要的特征。建筑物中所安装的设备需要可靠的供电电源,同时也需要对电气设备运行时的参数进行不间断的监测与掌控,安装的设备越多,需要的技术也随之增多,电气技术由此发展而来,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建筑工程意识到电气技术己不能简单的附带在建筑工程之上,于是就形成了综合性的工程学科-建筑电气技术。建筑电气技术广义的解释是:建筑电气是以建筑为平台,以电气技术为手段,在有限的空间内,去创造人性化生活环境的一门应用学科;建筑电气技术狭义的解释是:在建筑物中利用先进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含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去创造一个人性化工作生活环境的电气系统,称为建筑电气技术。

二、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物内部的需求也是愈加多样化,为了满足使用功能的多样化,就必须在建筑物中采取多种新设备,运用多种新技术,这就促使建筑电气技术逐步呈现出多样化的需求结构,具体表现在这几方面:

1、建筑电气技术的智能化

智能化的电气技术包括: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广播系统、有线电视系统、数字会议及视频会议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等十几个子系统所组成。

2、建筑设备监控技术

在90年代末期,随着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建筑设备监制技术得到迅速发展,表现为:第一现场总线技术在监控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第二在对控制网络的组网技术,实时网络操作系统,可靠性技术等方面有了深入研究后出现了以太网的控制技术;第三控制网络与信息网络的集成使得控制网络技术在建筑物中应用也日益成熟;第四各种控制网络的新技术在建筑物监控系统中得到应用,如计算机领域的OPC技术、web技术、TCP/IP技术等。

3、通信网络技术

建筑物中的通信网络包括计算机网络、有线电视传输网络、电话网络等,其中在计算机网络中,以太网因自身的优点:易于维护保养、走线简单、性能好,逐渐成为通信技术的主流,其传输速率由最初的10Mbps、100Mbps发展到1Gbps、10Gbps,甚至更高。电话通信网络的发展,使电话的功能不再局限于语音通信,它还具有了数据传输、图像传递等功能,实现电话或电视会议的目的。由于宽带进入小区及小区规模的扩大,现在又出现了数字化社区的概念,数字化社区具有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的接入,通过完备的网络可以实现社区机电设备和家庭电器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掌控。

4、安全防范技术

安全防范技术包括:闭路电视监控、入侵报警系统、通道控制系统、巡更对讲系统、周界防越系统等,安防系统从最初的各子系统相互独立,发展到如今的各系统之间的联动,极大提高了安全防范措施的严密性和可靠性,为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提供了安全保障。

三、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的功能日益丰富,建筑电气技术成为整合了电气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等,创造、维持和改善建筑空间的声、光、电、热、通信、管理的一门综合技术,建筑电气正在形成自己的专业理论体系。未来的建筑电气技术有如下所组成:①采用现场总线技术②融合了弱电技术与强电技术③融合了计算机技术④以弱电通信的方式控制强电⑤现场控制方便⑥管理使用方便⑦节能⑧环保。特别是环保成为建筑电气技术应用的首要任务,在国家发展的大前背景下,绿色建筑己不是口号,而是在建设,在运行,出现新的节能和环保标准,这个标准不仅能对建筑物信息流与能源流的分配与控制,而且采用智能化与数字化技术实现各种节能控制与优化管理,为建筑市场的竞争提供了动力,同时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必将成为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

建筑电气技术的应用不但从理论上丰富了电气技术,使其成为电气工程领域的重要分支,而且它己成为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一条重要成长链,使得建筑电气技术的人才、设备得到很大提升,为我国的建筑电气技术走在世界的前列做出贡献,为推动建筑电气技术的大发展积累经验。

篇13

中图分类号:G8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07)01-0109―03

投稿日期:2005-12―14

基金项目:2005年江苏省体育局局管项目“新裁判器下男子花剑技、战术研究”(课题编号TY5104)

作者简介:王海滨(1973-),男,江苏南京人,国家击剑队教练员,研究方向击剑运动训练。

1 主要技术统计与分析

由于击剑运动技术专业性强,本次课题的技术统计由课题组成员及国家击剑队部分教练员运动员共同完成。技术数据调查研究的设计,主要涉及技术和战术两个方面。技术方面分为进攻技术、防守技术共12个技术动作。战术方面也划分出进攻、防守、反攻、抢攻战术等。比赛中对进攻、防守、反攻、抢攻、其他技术共5大类17种技、战术的使用以及比赛罚分情况进行技术数据统计,以技术使用获得有效得分为标准。对比赛所得数据运用Spss for windows11.0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从中抽取出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

1.1得分情况以及各项技术得分率从比赛得分的情况看,自使用新裁判器参数进行比赛以来,出现了原先极少在男子比赛中出现的单场比赛得分不足15分的情况。在世界锦标赛前16名的31场比赛中,1/4以上场次的比赛不足15分。具体的数据是8场,25.9%。亚洲锦标赛前16名的比赛中不足15分的场次也达到6场,占到19.4%。在这些不足15分比赛的场次中,单场最低得分仅7分。这一现象说明,新裁判器下比赛节奏减缓。比赛中对抗双方观察、判断、相持的时间有所增加,实质锋减少。分析其原因,首先在对新裁判器的适应过程中,参赛者有意识地放慢了比赛的节奏,在技、战术的选择和使用上也更为谨慎。但更重要的原因是降低了击中时剑尖与裁判器之间敏感度的新裁判器,要求剑尖在接触到对方时要有明显的停顿。因此一般刺的技术更易获得有效得分。而依靠速度、力量作用于武器,发挥武器特性产生鞭打效果的甩剑刺技术在击中时,则可能因其快速滑过或掠过而无法使裁判器捕捉到。一般刺技术的广泛使用,使比赛中主要对抗技术的使用以及对抗技术表现形式较之前发生了改变,同时也延缓了比赛节奏,降低了攻防对抗的速度。但是,随着2006年赛季的开始,单场比赛不足15分的情况较2005年大大减少,比赛节奏和交锋对抗速度也明显加快。从各项技术得分率的情况看(表1),6次比赛进攻得分率在各次比赛中均排在首位,并且各次比赛进攻得分率都达40%以上。如果技、战术类别的划分粗一些,把抢攻也划归到进攻技、战术部分,那么进攻在比赛中将贡献一半以上的得分。因此从这6次比赛技、战术得分的数据,可以确定新裁判器下进攻仍然是花剑比赛的主要得分技术。

另外,比赛中接近甚至超过20%的反攻得分率,也说明了一些问题。一是新裁判器下互中时间缩短,互中情况出现也减少。比赛中进攻方不能得分,防反方便得分。二是裁判器敏感度降低后,比赛中进攻方更多选择一般刺的技术动作实施攻击。刺的技术动作对剑尖控制以及准确率的要求高。因而20%左右的反攻得分,很大程度要归结为新裁判器鼓励使用刺技术动作,以及刺技术动作本身不易准确的特点。

1.2进攻技、战术进攻技、战术方面,简单进攻是比赛中运用最多最成功的进攻战术,在各次比赛中均达到70%以上(表2)。其他进攻技、战术得分情况依次为复杂进攻、延续进攻、冲刺进攻。

这种状况主要是由新裁判器参数限制了近年来男子花剑比赛主要技术――甩剑刺而产生的。一般刺与甩剑刺相比,速度不够快,力量不够大,攻击点也少,再加上身体躲闪,武器防守,所以刺中的成功率相对低。而简单进攻被较多使用的原因是:相对于其他几种进攻形式而言,简单进攻速度快,准确率高,是最为经济有效的得分手段。因此在甩剑刺受到限制后,比赛中更多依靠简单进攻得分。另外,延续进攻在新裁判器参数的影响下,比先前使用增多。主要是一般刺的技术较易击中的只有躯干正面部位,击中有效面积非常小,成功率相对低。因此大多数选手在完成攻击后,并不急于后退到实战姿势或是准备下一个回合的攻防,而是选择继续完成进攻动作,以便于在第一次进攻无效后,抓住对手防守转换至进攻的时间差,仍然能够成功完成进攻。

1.3防守技、战术防守技、战术方面,圆四和圆六防守在世界比赛和亚洲比赛中的得分各占到防守得分1/3左右,两者合计得分要占防守得分的70%左右,是防守反击得分的主要技、战术。然而,国内比赛第四防守得分却占据了防守得分的51.1%。圆四和圆六防守得分合计才占到防守得分的30%左右(表3)。

这种技、战术选用上的差异非常值得思考。单从技术本身特点分析,圆四和圆六防守动作路线长,防守速度相对慢于第四防守。同时新裁判器下多以简单进攻为主要进攻方式,第四防守可以最直接有效的防御简单进攻。因此使用第四防守似乎是合理、正确的。然而,击剑经过多年的发展,技术、战术日趋丰富,对抗局面也日趋复杂多变,因而类似上述的技术使用理念在应对当今高速攻防转换的复杂比赛局面未免显得过于简单。圆四和圆六防守技术虽然防守速度相对慢于第四防守,但防御全面使对手难以摆脱,既不易被破解,也易于转成组合防守,还击点多,并且防守速度也是可训练的。而第四防守防御面积小可靠性差,一旦被对手破解也无任何保护,只能坐等失分。其实从技术特点与使用效果的分析比较中是很容易做出正确判断和选择的,但我国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战术选用的倾向,深刻反映出我国运动员在认识上和技术水平上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的差距。对比赛中的攻防关系认识不深刻,看问题简单;在技、战术训练和技、战术使用上急功近利;基本技术训练不扎实全面,致使比赛中技术使用单一,见招拆招,不能通过深层的思考分析,找到根本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这些认识与技术上存在的问题也正是我国击剑运动快速提高竞技水平的最大障碍。

防守得分中能比较好地显示新裁判器对技术影响的另外两组数据是第一防守和第二防守的得分情况。第一防守是连接甩剑刺技术的防守反击技术,第二防守是防御甩剑刺的主要技术。这两个防守技术在几次比赛的得分中,仅占1%-3%。说明新裁判器下使用甩剑刺进攻和反击都大大降低。

1.4甩剑刺技术受制约的思考与启发在进攻和防守两大主要技、战术的分析中发现新裁判器对甩剑刺技术使用的制

约。这种制约不仅告知了我们当前技、战术使用的状况,并且还提供了一些非常明确的,本周期内技术发展与创新的信息。1)甩剑刺技术是依靠身体能力发挥武器特性,达到制约对手的目的。新裁判器敏感度的降低,实质是对男子花剑过多依靠身体能力作用于武器的进攻方式实行了一定程度的干预。这表明国际剑联在推进花剑技术发展的进程中,不愿丢失项目最基本的技术特点。主张花剑比赛依靠技术技巧控制武器、制约对手,从而获得胜利。鼓励使用最基本的花剑技术技巧――刺。2)新裁判器敏感度的降低,并不是简单禁止甩剑刺技术的使用,而是为了保持项目技术特点。因此在当前的技术发展导向下,花剑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也必须要充分体现刺的技术。就甩剑刺技术本身而言,甩剑刺技术的发展和新使用方法的探求,只要包含或结合花剑的基本技术动作元素――刺,就仍然能在比赛中成功使用。3)由于甩剑刺攻击部位以肩、背为主,而一般刺攻击点多在胸、腰、腹以及肩的前部,所以甩剑刺使用被制约后,防守躯干正面部位较为全面的圆四和圆六防守应该更多使用。

1.5反攻技、战术在反攻技、战术的使用方面,主要反映出两个问题。首先,新裁判器下反攻得分增加的现象主要反映了新裁判器对进攻准确率的要求。新裁判器下甩剑刺使用受制约,使攻击点的数量与位置都受限,成功进攻的难度增大,反攻便获得了更多得分机会。另一问题就是比赛中反攻技、战术的选用情况,反攻方式的选用在表现项目特点以及技术发展上也蕴涵着某些重要的信息。从下表中发现(表4),不同级别的比赛,反攻技、战术的选用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但是在最高水平的世界比赛中,均表现出对抗反攻使用多的趋势。

从各种反攻技、战术特点与使用效果分析:下蹲反攻和侧身反攻主要通过改变自身,避让对方攻击,实施我方的攻击。在对抗中有可能因身体避让不及或无法击中对方导致失分;而对抗反攻则是通过兵器招架,把对方的剑架挡开,瓦解对方所有进攻的可能性,再实施攻击。

1.6抢攻技术新裁判器对抢攻几乎没有影响。作为进攻的一种补充形式,抢攻的得分率不足总得分的10%(表5)。点刺和侧身两种抢攻方式的使用在比赛中也比较均衡。抢攻方式的选择主要与选手形态和个人技术风格有一定关系,与新裁判器关系不大。

1.7其他技、战术以及罚分情况在其他技、战术得分情况方面,补剑刺得分最多(表6)。新裁判器下,倡导使用刺的技术。刺技术要求的高准确性在对抗中体现有一定难度,因此可增加有效得分机率的补剑刺使用与得分的增加与新裁判器是相适应的。

但是击剑线技、战术的使用与得分状况却与新裁判器下的技术方向不太一致。裁判器参数修改前,击剑线技、战术使用不多是因甩剑刺技术较少受制于击剑线。新裁判器下,技术使用都围绕直刺、转移刺进行,击剑线技、战术在裁判判罚、自身技、战术使用、限制对方的技、战术使用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也更加突显出来。所以从理论上分析击剑线技、战术在比赛中应该被更多的运用。

从比赛的罚分情况看,新裁判器下肩、背部位被攻击的可能性降低,为了防护躯干正面不被攻击,躲避进攻、遮挡有效部位的情况有明显增加。所以罚分情况的提示是新裁判器下急需提高防守躯干正面部位的能力。

2 技术发展趋势与主要特点

通过技术统计与分析及临场观察,裁判器参数修改产生的最重要的改变就是,鼓励使用传统的一般刺技术。鼓励一般刺技术的使用,表明国际剑联旨在推动传统花剑技术的发展。因此新周期内,无论技术使用还是技术创新与发展,只有包含或结合传统花剑技术要素――刺的技术动作才能成立并获得成功。同时,刺技术的使用还对技术发展的其他方面的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为:1)对抗技术表现形式有所改变。由于只有包含有刺要素的技术动作才能被新裁判器较好地感应到。所以新裁判器下普遍使用一般刺技术。而近年来男子花剑的主要技术――依靠速度、力量使武器弯曲产生鞭打效果的甩剑刺技术则受到相当大的制约。比赛中连接甩剑刺进行反击的第一防守和防御甩剑刺的第二防守以及其他甩剑刺相关技术的使用都明显减少。这样致使对抗技术的表现形式发生一定的改变。比赛中运动员不再能轻松地利用速度力量等身体能力作用武器获得有效得分,对抗更集中地体现在技术技巧和战术运用上。针对交锋距离近,攻防回合多,决定锋更激烈的局面,运动员必须积极主动地以实质性的技术控制武器,制约对手,利用多变的战术组合驾驭比赛。技术技巧与智慧在对抗中的作用被进一步放大,以技对抗、以智对抗的导向非常明显。2)提高了对进攻准确率的要求。刺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得刺技术成为花剑核心技术,所有的进攻防守都需要刺的动作完成最终的攻击。刺动作需要精细的武器控制技术与能力,尤其强调对剑尖的控制。加上甩剑刺技术受制约后,花剑的攻击点较以前减少,主要攻击点都集中在躯干正面部位,较容易防御。因此刺技术本身的技术特点和使用范围连带着提高了对进攻准确性的要求。在比赛中,简单进攻的高得分率,反攻得分的上升,佯攻战术使用增多,实质锋减少的现象,都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新裁判器下技术使用的变化对进攻准确率提出了高要求,证明了新裁判器下“准”将更难追求。

新裁判器对技术使用与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但优先裁判权的判罚原则却并不受新裁判器的影响,因而花剑“积极主动”的项目特点仍然得以保持和延续。

综上,积极主动地以实质性技术和多变的战术控制武器,制约对手,赢得胜利是新裁判器下男子花剑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它鼓励实质性技术的使用,推动传统花剑技术的发展,高度表现出对精湛高超的技术技巧和多变战术的追求,突出技术与智慧在花剑竞技中发挥的作用,倡导男子花剑积极主动地以技对抗、以智对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