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政治学习的方法

政治学习的方法范文

发布时间:2024-04-22 15:31:3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政治学习的方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政治学习的方法

篇1

1. 参与自主合作,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充分地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确保学生有足够自主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充分地思考、充分地讨论交流,使学生有充分、自由、宽松的学习空间,允许学生有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学中要以问题为主线整合学习内容,注意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消化和思考的空间。自主合作不能简单地把学生围成一桌,追求形式上的、表面上的热闹,甚至是用来做公开课表演的“道具”,“走形”与“扭曲”自主合作,这不是新课程所提倡的。

其次,要关注过程,立足教材,让学生的思维进入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例如,在教学“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这一主题后,我设计了“集思广益”的活动,向学生提供了独自在家有陌生人敲门、校外遭人勒索、网友约见等情境,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达到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目的。在教学“法律助我成长”(同上)时,我设计了“请你当法官”活动,提供教室安装摄像头、在书店买了劣质图书、社区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等案例,让学生通过有争议的合作活动进一步明确了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途径。

再次,创设平等融洽的学习氛围。教师要精心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会合作,培养良好的倾听与表达习惯,帮助学生克服从众心理,敢于批判错误的观点,也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在活动中充分展开互动,既充满温情和需要,又相互关心,获得满足感。

篇2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良好的师生关系能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决定的作用。”初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从某种程度而言,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要比家长多,也比家长更了解学生。教师的一举一动将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过程。“爱屋及乌”是人之共性,对初中学生而言更为突出。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常常带有感彩。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相信这位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这位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对这位老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够增强教学效果。因此培养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

二、创设适当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创设学生乐学的情境,把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境地,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处于乐观的情境中可以产生愉快的情感,在乐观的环境中心情愉快,兴趣会油然而生。乐学情境的创设,要求教师提供最佳的教学环境和活动场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构,在教法上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注入式教法,将讨论式、对话式、辩论式、演讲式等教法引入课堂教学,把学生带入探求新知的乐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多种情境的创设,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探究欲望,在自信心与自主意识的驱动下,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三、以优美感人的语言激发学生兴趣

思想品德课的说服力、感召力和战斗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教师语言的力度、技巧与文采。“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如在讲到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基本国情时,教师可以这样讲述:“当今中国,如果我们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得不到有效控制,我们将失去生存的空间,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迫使我们必须作出选择,是持续发展还是自我毁灭?毫无疑问,我们应当刻不容缓地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污染与破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否则,日益恶化的环境让我们在其他领域中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黯然失色。”这些极富感染力的语言,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设疑,解疑,以激发学生兴趣

质疑问难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表现。优化课堂结构,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创造和谐融合的课堂气氛,允许学生随时“插嘴”、提问、争辩,甚至提出与教师不同的看法。以前,对待学生的这类插话,我认为是“耍小聪明”、“出风头”,甚至是“目无师长”,“破坏课堂纪律,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往往加以斥责,这样做导致学生不敢发问、质疑,不但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创造性,而且在学生心目的威信也大打折扣。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的创见之疑、创见之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3

《政治学原理》作为政治学类和行政管理类专业的基础性必修课,具有为该专业的本科生培育政治学兴趣、奠定政治学理论基础和认知框架的目的与重要功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程要求的知识传导和学生对所授内容的接受感知间的差异往往让这些目的难以达到,甚至产生使学生远离政治学的负面影响。

一、《政治学原理》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一)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在理解上的困难

《政治学原理》是一门基础性课程,会涉及到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但因该课程大都开设在大一学年,这些概念和理论相对于大一的本科生来讲,显得过于抽象而难以理解,例如,、政治、国家、权力等概念均是对人类政治社会中某些共同特征的归纳,在现实中几乎很难找到完全符合的对应物,学生在接受相关知识时就容易感到空洞,兴趣寥寥[1]。政治学中的基础理论,例如民主理论、国家理论等所要解决的问题距离学生所亲身感知的现实又过于遥远,这就会带来理解上的困难。

(二)政治学经典原著在阅读上的困难

阅读经典是学科入门非常重要的方法,在《政治学原理》课程中如果适当鼓励学生阅读原著将会让学生更快走入政治学的研究领域。但政治学中的经典原著大都苦涩难懂,例如,《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或是《政治生活中的系统分析》都不是大一学生能够轻松读懂的著作,让学生阅读原著经典,可能不会有助于对课程的学习,反而使学生远离该学科。

(三)进行讨论式授课上的困难

如果在授课中学生出现难以理解的情况,引入讨论,让学生在相互辩驳中加深理解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采用讨论课的一个前提是学生已对所讨论的问题和所涉及的知识有所掌握,若不具备这些条件,学生一方面不知道该讨论什么内容,另一方面也容易使讨论失去控制。《政治学原理》中的一些用于进行辩论的题目都较为宏大,例如,民主国家还是权威国家更助于推进经济发展,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专业基础,对于刚接触该学科的学生而言,贸然进行讨论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四)进行案例教学的困难

案例可以加强对概念或理论的直观理解,在围绕案例的互动中可以提升授课的效果。而政治学中的案例,例如国际间的冲突和战争、宗教对于政治行为的影响等相对而言距离学生的日常实践较远,学生对其难以形成直接有效的认知。甚至,有些概念或理论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找到完全吻合的例子,比如“自然状态”、“社会契约”等,本就是学者为了阐述理论所假想的状态。在案例选用上必须要考虑到这些情况,否则会导致学生的错误理解。

在《政治学原理》教学中存在着课程内容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概括性和学生的认知能力之间的差距,为了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来弥合这一差距,我们对教学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性尝试。

二、教学改进的方式

针对既有教学方式的不足,在实际中所采取的改进措施主要是培育多元互动的课堂、开展引导式讨论、建立多层次的案例库、进行经典原著的导读、配备本科生导师。

(一)培育多元互动的课堂

原有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述课程内容,即使有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也大多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一对一的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在课程讲授过程中会留下许多学生未理解的难点,在缺少互动的情况下,这些疑问会累积起来,以至造成对后续课程内容的理解障碍。多元互动的课堂则是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与学生展开互动,进行师生之间的多元交往沟通和动态交互影响[2]。多元互动的课堂需要培育宽容、自由、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即时对不理解之处进行提问和允许学生针对与教师所讲述观点的不同意见发言,通过同学间和同学与教师间在课堂上的互动提升对课程内容的领会。例如,权力是一个有多个学者做出界定的概念:“权力是不得不服从的力量”、“影响他人的能力”、“实现意志的能力等”,在讲述该概念时,可以鼓励学生对不同的界定进行发言,讲出自己赞同或者反对的理由。又例如,在涉及到观点评价的讲述时,“是威权国家还是民主国家更能够推动经济发展”,在同学间进行一定的互动,让多个同学针对彼此的看法进行发言,以更深入明了观点的逻辑。

(二)引导式讨论

在《政治学原理》课程上进行讨论的一个困难是学生缺少相关的知识储备和逻辑分析能力,在讨论中容易离题,抓不住讨论题目的关键点,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效果。引导式讨论则要求教师在讨论中成为讨论内容、主题、逻辑的引领者,在讨论过程中,帮助学生了解讨论所必需知晓的基础知识,当讨论偏离主题时使其回到预定轨道上。比如在讨论一本书的逻辑时,需要教师先建立起该书的基本逻辑框架,引导学生讨论出该书所运用于解释的主要变量,并搭建起变量间的逻辑关系;在讨论学术观点时,则要求教师介绍相关学派的不同观点,在讨论中引导学生对观点中的漏洞进行批驳。

篇4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3.020

政治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在课改中面临很大的挑战,因而要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就要推行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课堂教学是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积极健康发展的主要途径,学生的全方位和谐提高是我们教学改革的最高宗旨。本文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与政治学科的特点来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以自主、合作、探究三个方向为指导,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团结合作意识与探索发现意识,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主动参与,发现问题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体现和巩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倡导自主学习。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师传授而学生接受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一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了学习,就会有自己克服难题获取知识的自我成就感与满足感,从而激励学生继续自主学习。

首先,教师要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指导,确保学生在正确有效的方向上努力。指导学生课前自主预习,找出自己的疑惑之处,对于教材上的内容要仔细研读,并结合所给实例加深理解,分析课后例题,初步解答,不懂之处做好标记,同时也要独立思考相关问题以便课堂交流。其次,引导学生自主查询相关的背景知识与材料。针对所学内容涉及到的有用的课外知识,要及时借助工具书进行搜集整理,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同时还能丰富积累,拓展视野,扩大知识面。如学习宪法相关的内容时,就需要学生查询了解我国的国体、政体、政权组织形式等,同时在查询中发现问题,带着疑问学习,逐步找出答案,这样就能更深刻地掌握所学知识。最后,鼓励学生自主设计教学环节。政治学科的学习是相对比较枯燥无味的,因而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加入一些趣味性内容。由于每个学生自身条件不同,倡导大家根据自己学习习惯与兴趣适当设计教学环节,如分组、讨论、发言、辩论等,开发多种教学形式,这样的课堂教学能更具吸引力,更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如,开展辩论会,提倡促进消费以拉动经济增长还是提倡勤俭节约?学生通过搜集相关材料进行辩论,在论争中深刻掌握消费的作用,了解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辩论会的形式,既能锻炼口才,又能培养学生整体意识与团结协作精神。

二、合作交流,讨论问题

合作意识与团队意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培养的素质,政治的学习也需要交流探讨,存疑解惑,让学生在讨论中深刻理解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首先,给学生分组,以小组形式开展交流讨论,可以同桌两人一组,可以前后桌四人一组,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分组,或者按照好、中、差学生搭配分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实现学生优势互补,充分利用资源,同时起到带动作用,共同完成政治学习这种枯燥而又愉快的学习过程。分组学习不能无规则无秩序,分组完成后要制定学习目标,进行小组活动时要有教师的监督指导。其次,教师要将教材内容分配给各组,任命一人为组长,设计角色定位,之后轮流执行,让学生自主搜集材料、分析整理内容、总结观点,做好个人发言与小组总结发言。在课堂上,既可以展开小组内部讨论,也可以各个小组间交流,一方面交流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探讨存疑的问题,既能互通有无,又能相互启发,擦出灵感的火花,拓宽学生思维,激发新的思考角度。再次,小组中的每次活动选出表现最佳的同学,引入竞争机制,使学生在竞争中合作,合作中实现更高层次的竞争,从而人人都能进步。最后,还要有评价机制,评价要包括对学习成果的评价,也要有对交流过程的评价。一次小组活动的完成离不开每个人的合作与努力,教师的总结与评价能够有效发现问题,纠正问题,调整学生的状态。而学生自我的评价则能让他们反思自我、取长补短、发扬优点、改正缺点,继续努力。

三、积极探究,解决问题

篇5

在对初中学生的问卷中,有一道题是:你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电视、电影、电脑网络、课外书、家长、老师等)是什么?其中90的学生选的是老师,说明老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老师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让学生喜欢你的课。所以我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专业技能、道德修养,不放弃每一次学习机会,如参加名师讲座、进修、教研活动,订阅教学刊物,探索好的教学方法等,丰富专业及各种知识,让学生认为老师真棒,从而爱上政治课,以激发兴趣,培养高素质学生。

二、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安排课堂教学

心理学家研究:初中生能集中最长注意力时间是25分钟,之后要重新刺激再集中。因此上课的时候,应注意劳逸结合。政治课大多安排在下午,学生易困,加之上半节课后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根据情况在半节课后可以用3-5分钟,讲讲与教学有关的故事;或讲一讲新闻:如伊拉克事态的发展、哪里又发现了古墓、的活动等,这可以扩大学生视野,并激起同学们关心国家大事、注视国际风云的热情;或把从报上获得的信息、灵感讲给学生,等等。这样重新刺激学生再讲课,更能提高教学效率,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三、注重情感投入

美国有一项历时17年的“教师的人际交往技巧”的大型研究发现:当学生感觉到他们被理解、被关怀及被真挚相待时,他们的学习成绩便会提高,他们的行为亦会较好。因此作为教师要重视师生情感的交流,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一)教师课上用表情、用目光去关心学生

老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个眼神,都会使学生有不同的感受。课上面带微笑,使课堂气氛不过于压抑,让学生从教师微笑中感受到信任、关心和鼓励,从而增强信心,激发兴趣。课上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用目光去暗示;当学生回答问题胆怯时,用目光去激励,学生会有一种亲切感,增强他们自信心。

(二)上课前向学生发出希望的信号

心理学家实验得出结论:孩子愿跟给自己期望多的人接触。因此上课前经常讲:今天我们学习xx课,希望我们全班每一个同学都能上好今天这节课,每一个同学今天都能有所收获。这样让学生带着希望听课,效果较好。

(三)关心后进生

课后经常找后进生谈心,耐心教育,帮他们树立学好的信心,使他们转变观念,取得了好的成绩;而且要在后进生的作业中多用激励性的评语鼓励他们,如初二某班的XX同学不认真学习,作业乱,并不按量完成。我在他的作业中写上了这样的评语:“老师非常喜欢你,在老师心目中你是个聪明可爱上进的学生,可不知为什么你的作业写成现在这样?”等到下次写作业时,发现他看这个评语有两分钟,之后开始认真写作业,并改变了以前的缺点;对于调皮的学生课上如不让他们说会憋得慌,所以课上尽量让这些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使他们坚持上好课。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

心理学家研究:如果学生各种感官并用,对知识的记忆率高。因此我在教学中尽可能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可用的媒体有:教材中的插图、图表等,还包括随课本配套来的光盘、录像带,自己还制作一些投影片、电脑课件等。教学中恰当运用这些媒体能够提高学生兴趣,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对突破重难点、进行思想教育有很大帮助。

五、精心设置悬念,培养学生兴趣

在政治课上设置一些悬念,也是培养兴趣的一种好方法,能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望。如在讲初一政治《良好的情绪情情感是身习健康的维生素》这一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列举自己不同情绪的表现,接着提出疑问:为什么会这样?这种左右你的力量是什么呢?老师接着点明是情绪,然后又进一步提出疑问:那么究竟什么是情绪呢?由此引入新课学习。由于问题是由学生日常所体验的现象中引发,有启发性,所以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留下悬念,为讲授新课埋下伏笔。 六、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

在讲课本知识的同时联系当前实际教学,学生兴趣高。如在讲《保卫祖国》时,联系当今日本政界首脑不断参拜靖国神社的实际教学,让学生了解日本为什么这样做?其目的何在?这些问题由学生讨论,学生能够积极发言,

表示要为中国强大而努力学习,长大后努力工作,积极服兵役,保卫自己的祖国不受外来侵略。

七、让学生参与教学

素质教育中强调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各种能力,而这些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较多参与的机会,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一)给学生阅读、提问、讨论、归纳的权力

政治课上对于那些能读懂的内容,教师不多讲,指导学生阅读,在学生读懂、读通、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二)动员学生搞社会调查

篇6

教学方法仍是制约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提升的瓶颈,所谓方法,就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为实现预期目标所采用的手段或方式。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路径。在多年教学改革的艰难跋涉和品尝甘甜的过程中,我总结了一些自己的教学方法。

一、走出课堂,到社会中去实践

政治教学不能以应付考试而教学,应着眼于初中学生的成长,培养他们一定的素质和能力。那么,采用走出课堂,深入社会,认真实践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初二、初三政治教材中大部分知识点都可以成为写社会调查报告的主题。例如:我在讲义务教育这一内容时,先要求学生调查学校所处辖区内7-15岁的适龄儿童的入学情况,并结合调查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报告出来后,课堂上我再与学生一起分析调查报告,分析出受教育与经济状况的因果关系,从而让学生更深层次理解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意义,也拓宽了加深了知识的学习。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更使学生心中有了一份责任感,有了一种忧患意识。

二、大胆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

心理学通过大量试验证实:人们获取信息的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二者加起来达94.这说明通过多感官的刺激所获得信息量比单一的听老师讲课要强得多,恰当运用这种手段可为学生提供多感官,获取知识的途径,达到对思想品德知识的理解。 现代教育技术,为政治学科的知识、信息的传递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它不仅营造出了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而且增大了信息量,增强了政治学科思想教育的真实性和说服力。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改变以单一的手段、单纯的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传递教学信息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及辨证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将是我们每一个教师要面对的问题。采用这种教学手段,可将抽象内容具体形象化,复杂事物简单化,并能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效果。更为重要的是,他的使用将使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课堂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那些离他们生活很远的东西搬到了荧屏,学生感兴趣。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把事物化虚为实,化繁为简,使社会现象的时空性,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可以细致、全面的进行观察思考。

三、采用活动讨论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引入活动讨论法,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围绕某一问题或社会现象的某些特定方面,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积极的讨论、争论甚至辩论。让学生各抒己见.互相责疑,互相启发,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得知识,在学习中真正处于主体地位。

如,在学习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内容时,我采用活动讨论法进行活动。

首先通过历史事实设计问题,我先讲述相关链接资料:1997年7月1日,香港终于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999年12月20日,中国人民澳门驻防部队进驻澳门。后由学生认识课本上面两幅图片及讨论其含义。通过分组讨论,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把学生讨论结果汇总,最后我点评总结出:香港特区区徽:洋紫荆是香港的象征,将它放在红底上象征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花瓣上的五颗星代表港人热爱祖国,全旗使用红白两色象征“一国两制”。澳门特区区徽:区徽上有五星、莲花、大桥、海水图案,澳门古称“莲岛”,莲花象征澳门,五星照耀下莲花含苞怒放寓意澳门将兴旺发达,绿底象征和平与安宁,弧形排列的五星象征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莲花、大桥、海水是澳门的自然景观。从而让学生加深了对香港特区区徽和澳门特区区徽中各种图案象征意义的理解,明确“一国两制”的真正含义及香港和的历史意义。

篇7

俗语说:“亲其师,信其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首先要求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爱学生是教师职业所要求的最基本的感情倾向。热爱学生这一特点是优秀教师的第一共性,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亲近学生,不轻视他们、不藐视他们、更不歧视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他们就尊重老师,相信老师,就按照老师要求去做。其次要深入学生,融入学生之中,教师应该以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精神处理师生关系,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除了了解学生的共性以外,还应了解重视每个学生的个性,了解他们各自不同的思想动向、兴趣和爱好、欢乐和忧愁、智力发展、道德品质、健康状况以及精神面貌形成的环境等,只有了解了每个学生的特点,才可以针对地用亲切和信任来沟通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联系,通过爱的暖流去开启学生的心扉,使之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诲。然后,要时刻保持微笑和宽容,真诚而自然地面对学生,时刻注意心理换位,以此来消除师生之间的鸿沟,取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再次,教师要面对全体学生,关注差异,特别是照顾差生,差生如果不被重视就会成为课堂教学中的负面因素、不安定因素,重视差生的发展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更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教学原则。

二、发挥学生主体性

学生是学校学习的主体、教育主体、培养主体。主体性教育是以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是塑造和构建学生主体,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信息交换的主体。

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满堂灌”或“一言堂”,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三、加强教学时代性思想政治具有较强的时代性

紧跟时展,新颖鲜活的知识,会让那些最淘气的学生也都会凝神静听,心弛神往,自学兴趣倍加浓厚,思想政治虽有其理论性强抽象、枯燥的一面,但其也有很强的时代性,实践性,也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面。如神舟七号发射成功与科教兴国,势力与“一国两制”,环保、奥运等等,通过把这些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重大事实引入课堂,将它们融入政治课基本观点和原理的教学中去,通过对实际问题分析、判断、综合、评价、迁移、拓展,这样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热情就会被激发出来点燃起来。

四、体现教学生活性

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与他们生活、思想联系紧密的知识,因此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事情来学习政治,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如让学生们谈谈自己家庭身边的变化,来说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改革开放的重要性。让学生谈谈自己身边环境的变化,来说明我国当前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迫切性。

篇8

教育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类在前进,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必须把握时代前进的脉搏,与时俱进,牢牢抓住“课改”这面大旗,全面结合国家对“两基”教育的方针,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更新观念更新思想,探索新型的立体式、多元化、全方位教育教学方法才能更好的适应当前教育大环境。

一、 做到传统与现代方法的结合

在传统的概念讲授的基础上,增加教学的启发性、可及性、创新性等方法。概念是客观事物本质特征或属性的反映, 它具有概括性、抽象性、典型性和层次性等特点。由于学生对事物的概念没有深刻理解, 所以造成分析综合能力受到限制, 很难全面把握和理解, 更不用说在学习中将知识充分利用和创新。

全面提高学习兴趣,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直接动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 原国家教育部副部长柳斌曾说过:“情境教育是对素质教育的又一重要探索,教育应当是有情的,离开了情感的教育只能走入单纯传播知识的误区,枯燥的死胡同。”增强情景展示,信息吸收,意念生成等重点过程的方式方法。

二、 探究性学习的各种实证方法

(一)案例教学方法。案例教学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来说明抽象的理论和概念,将课本上的理论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利用理论知识点分析说明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将案例由个别现象、表面现象转化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内在规律,这一过程将抽象概念形象化,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帮助学生记忆。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选择地把案例提供给学生,鼓励学生自由探讨、大胆质疑,引导学生运用多向思维分别从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学常识等多个角度分析,从不同知识原理出发,用自己的观点推断出多种新的、合理的答案。案例分析的过程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要求掌握寻求答案的方法和分析、解决的规律。案例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有助于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考试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系统性教学方法。系统性方法是指教学要按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 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系统性要求抓主要矛盾, 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抓好重点就是要把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当作课堂教学的重点, 把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重点上, 围绕重点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深入浅出, 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 繁杂的内容简单化, 从而易于学生吸收消化, 以保证学生正确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重点不一定是难点, 它是针对具体的学生而言的,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难点, 每个难点都有不同的成因, 所以突破教学中难点要针对学生的困难采取措施。如果学生缺乏感性知识则要加强直观教学或利用恰当的感性材料化解难点。

篇9

相对于初中政治来说,高中政治更具有学科化的特点,每一年级都是一个学科,因此相对增加了一些难度,但如果你肯下工夫,并方法得当的话,逐渐也会觉得一样好学。我认为,首先是要处理好"死"与"活"的关系,"死"指的是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一定要准确全面把握,要死掉;"活"指要能够联系实际,进行活学活用,这就要求我们要走出教材课堂的小圈子,尽一切可能的将所学原理和现实生活相联系,其实经济学、哲学就在现实生活中,你不花钱吗?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就是经济,而且花钱这个活动中就涉及分配、消费、储蓄、保险、股票、第三产业等诸多经济学的问题,我们在网上交流就涉及第三产业、信息化、工业化的问题,所以关键还是要做个有心人,充满兴趣,主动地去感知政治,研究政治,而不是被动地去背政治。相信知识获得的同时,乐趣的获得也会成为一种必然。正因为政治着重能力的培养,但又作为高考的一个课目,因此我们在学政治的时候要学会读书,把厚书读薄。在读书的过程中掌握"不动笔墨不读书,不记忆不读书"两个基本原则,二者合而为一,具体体现在:勾画书本上。凡是勾了的就背,不勾的就不背,就这样把范围缩小,提高了学习效率。

其次,要提高阅读速读。也许现在要求同学们"一目十行"实在太难了。但是我今天一行,明天二行,……这样,就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效率了,特别在高三的学习中,此能力会立大功的。

最后,我希望同学们要学会做笔记。不仅记板书,还要记老师口头上说的重要的话,而要留有余地,供今后补充,做到在学习中既动脑又动手。

结合实际来看,在日常的作业和考试中,论述题往往事同学们回答的难点。

篇10

关键词:教学;措施;教师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需要不断改造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政治课程可以帮助实现这一目标。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方式不仅有正式的思想政治等系统课程,还有很多时候是融入教学形式,从而实现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多元性,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意识。

一、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学生自身心理发展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开始慢慢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控制。当他们出现大量的负面情绪时,需要自我进行有效调节,从而实现自我压力的有效释放,这就是最基本的情绪控制理念。学生面对失败的时候,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不断转变自己的内心感受,从而提升他们今后的抗击打能力。学习是一项十分枯燥乏味的事情,需要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使得他们坚持对社会的信心,对他人的信心。

(二)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教育的重要方向,实现学生基本素养的有效提升,首先就是他们心理素质的提升。素质教育中的德育就是针对学生的基本心理状态进行有效的引导调节,从而实现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教育部门在学生德育的问题上,明确指出需要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心理引导,实现学生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帮助他们应对今后的困难和挫折,这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课堂教学的优化措施

(一)师生课堂角色转变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主要就是被动地听讲,教师进行重点讲授,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优化教学方式需要实现师生课堂角色的转变,即:教师不再是满堂灌的知识传播者,而是一个知识的启发者,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相关知识、理念的认识和理解。学生也不再是思想理念被动的接受者,他们将被引导着主动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合作学习,相互启发,共同成长。

(二)教学内容重新设计

要想实现学生自主思考的意识增强,就需要将教学内容进行有效重组。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多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设计,设置相关的教学问题,让学生配合学习。在爱国主义思想的教学中,学生可以体会老一辈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教师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实施发散思维,对这种事迹进行发散联想,启发学生思考在和平年代如何践行爱国主义精神。

(三)尊重学生与教师指导并重

W生在教学过程中,将提出一些关于教学内容的疑问、观点等,这些都是学生最为真实的思想,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提出的这些东西。因此,当学生提出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时,教师需要耐心给予解答。同时教师需要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进行有效指导,及时给予纠正,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政治学习习惯。

(四)构建学习的新鲜感

长时间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将使学生产生一种厌烦情绪,这种情绪将不利于思想政治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保持学习的新鲜感,变着花样地进行教学,构建教学形式多样的课堂环境。这种多元化的教学环境将使得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的新鲜感持续。具体来说,教师需要不断研究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学理念方法,这些教学方法在形式上是不同的,也具有突出的思想政治教学特点,符合学生的心理状态。另外,教师可以运用生活中一些有趣的问题不断提升学生对其学习的新鲜感。

(五)实践教学

教师需要进一步在这一方面下大力气。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情绪控制问题,面对家长存在一定不耐烦的情况。感恩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在母亲节、父亲节的时候,让孩子给家长洗一次脚,捏一次肩。在自己生日的时候,给自己的母亲献上自己亲手做的礼物,因为孩子的生日就是自己母亲最痛苦的时候,让孩子理解父母的不容易,让孩子不断调节对父母的态度,逐渐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针对学生的负面情绪宣泄,班主任还需要进行有效引导。在开展郊游等户外活动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大声喊出来。让学生学会与人交流,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实现负面情绪的有效发泄。

(六)鼓励式教学的融入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运用鼓励式言语的时候,需要进一步拓展他们对这一类言语的有效性。教师需要进一步拓展自己运用鼓励式言语的能力。首先,教师需要认识鼓励式言语的使用分寸。针对学生的这一优点,教师需要给予表扬。在学生还没有完全展示出思想政治学习的优点时,教师需要等待,当他们完全展示出之后,再进行鼓励。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堂上的表现是多元化的。教师需要及时发现学生不同的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鼓励。

篇11

中D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048

高中政治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占据重要地位,因为政治学习是保证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必要途径之一,有助于学生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和人生目标,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价值理念,对促进学生遵守社会公德,提升自我道德,加强自身修养有关键性意义。因此,加强政治教学,完善政治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式,有助于增进教学效果,培养更加健全的社会主义新人。以下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总结,谈两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讨论教学法

讨论教学法是一种以语言传递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指的是全班学生或者小组成员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某一个共同的中心问题进行讨论,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相互交流学习,互相启发,增进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思想觉悟,积累知识的过程。由此可见,讨论教学法需要参与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要能够独立思考一些问题,并准确表述自己的观点意见。政治教学需要通过讨论,促进学生对一些政治概念的理解,加强教学的有效性。

(一)设置有吸引力的讨论题目

设置讨论题目是有效讨论的第一步,很多教师虽然也开展讨论教学,但是关于讨论的内容都是教材知识,或者是纯粹的理论内涵,僵化的课本讨论题目不仅不会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反而会使学生产生排斥心理和学习压力,不利于思维的活跃和兴趣的产生。因此,教师要设计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讨论题目,结合教材选取经典又有趣的题目,使学生在讨论中能够自由发挥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获得提高。例如,在学习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时候,学生很容易混淆两者的概念,并且对两个现象的后续影响难以辨别,教师可以设计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例如:让学生想象,如果自己是一个收入固定的工人,物品价格普遍上涨,对自己会有什么影响?如果自己是一个失业者,物品价格普通上涨又会对自己有什么影响?这样一些实际有趣的问题题目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主动进行讨论,增进对概念的理解。

(二)指导学生收集有关资料

一场讨论想要开展得成功,必须有学生的充分参与,有时讨论的主题可能较大,或者需要很多资料支撑,教师就需要提前告知学生即将讨论的题目,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收集资料,论证自己的观点,支撑自己的意见。但是高中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尚且没有完全成熟,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资料收集。例如:指导学生有效运用时政新闻,通过观看新闻节目或者阅读新闻报纸,以实际时事作为论据;或者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教科书和讲义,利用教学参考书和课外书籍等。学生只有亲自经历资料的收集,对所讨论的题目才能有全面的把握,甚至会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有新的发现,产生新的讨论主题,形成新的看法,深化课本知识的学习,开阔视野,拓展知识基础。

(三)让每个学生都自由发言

讨论教学法是否成功的重要一步就是讨论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讨论教学主要是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在讨论中发觉自身的主题能力,敢于质疑,敢于猜想,敢于否定,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很多教师在讨论的时候,只让一部分人发表意见,只关注个别学生的看法,忽视其他学生的想法,甚至学生还没有发完言就做出结论,这样的讨论形同虚设,不仅不会促进学生的主体意识,反而使学生对教师和课堂产生厌恶。因此教师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自由发言的机会,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看法,认真对待,并且允许学生质疑自己的观点,营造民主、自由、平等的讨论交流氛围,促进讨论的深入发展。

(四)归纳总结

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出小结,在综合各种意见的基础上,学生和教师一起分析论证,既要有理论的支撑,又要有事例的说明,最后总结出最科学和具有说服力的结论,使学生通过归纳和总结得到思维的锻炼,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很多教师都误以为只要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学就完成了,其实不然,一堂成功的讨论课需要教师启发学生解决问题,带着问题来,更要带着问题走,也就是在总结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后续教学做准备。如:在讨论完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区别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解决设想,可以通过哪几种手段解决问题?这样的讨论教学才是成功的。

二、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高中政治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也是以语言传递为主,但是和讨论教学法不同的是,读书指导法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参与度更高,而教师完全作为指导者和促进者角色存在,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读书指导法就是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和课外书籍,自觉获得专业知识,主动巩固已学知识,提高政治素养,完善知识结构,培养自主学习意识的教学方法。

(一)教师提出阅读目的和要求,设置阅读思考题

读书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但是阅读的具体要求需要教师结合阅读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进行设置,围绕教学重点与难点,设置题目,使学生的学习有所依据,保证学生阅读质量,指导阅读有序进行。例如:在学习价格规律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思考题,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价格和价值的关系?价格和供求的关系?价格和生产力、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等,使学生围绕价格这个概念有全面的学习目标,在阅读教材的时候更加有针对性。

篇12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0052-02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社会文化的日新月异,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受到了较大影响。职校学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社会辨别能力和处事能力较弱,常常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容易产生错误思想。因此,加强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中职学生正确对待各种社会现象,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必然要求。为了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必须结合中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和中职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1政治课程实践教学概述

什么是实践教学呢?政治课程教学主要任务是针对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养成进行培养。其中实践教学法就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调动和利用各种社会力量、各种教育资源,在实践中训练、培养受教育者的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中等职业学校政治课程的实践教学首先是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确定范围内的实践教学活动,包括讨论、演讲、辩论、参观、案例分析、社会调查等实践性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必须是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围绕特定培养目标而展开的。

2政治课程实践教学的价值分析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政治课的意见》中提到:“中职学校政治课的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在政治课程教学中引入实践教学,对提高政治课程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加强政治课程实践教学课是中等职业学校政治课程教学的迫切需要。

中等职业学校的目标是培养中级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就需要工学结合,加强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中职生具有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的优势,根据中职生的这种现状,要上好政治课,让学生想学爱学,使其终身受益,就得加强实践课教学,实践证明,实践性教学在保证中等职业学校的政治课教学效果方面发挥的作用极其重要。

2.2政治课程实践教学对于帮助中职生更好地理解人生哲学,树立科学的三观具有重要意义。

政治课实践教学有利于推动中职生关注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政治课实践教学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传授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律意识,并以一定的行动标准体现出来,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教学感受到政治理论学习对人生发展的深层次影响,促进学生关注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同时,中等职业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政治课作为传播思辨科学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通过政治课实践教学的改进,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活学活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从而凸显政治课的价值。

3政治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3.1认识不足。

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领导都很重视政治课程教学,但某些职校领导对实践教学环节仍重视不够,认为没有必要开展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也没有给予充分的支持,从而导致实践教学无法开展或者存在一定的难度。大多数中职生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教学,这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3.2缺乏计划性。

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同样作为政治课程教学的重要部分和必要教学环节,也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包括它的形式、基本要求、教学效果等内容,以促使实践教学有据可依,有计划性有组织性,而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在这些方面做得尚不够完善。

3.3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

中等职业学校对政治课实践教学的考核存在不规范、不严格的现象,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从而导致职业学校政治课的实践教学效果和目标存在较大差距。

3.4缺乏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

许多中等职业学校没有正式挂牌的政治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政治课程实践教学基地需要全社会予以配合,但各中职学校在开展基地建设时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使政治课程实践教学基地很难有效建立起来。

4政治课程实践教学的方法

实践教学是中职政治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切实提升中职政治课程实践教学的实效性,真正做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互补互动,就必须运用科学系统的教学思想,探索中职政治课实践教学新模式,构建和完善中职政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结合政治课程的实践教学探索,首先树立起了非常清晰而明确的实践教学理念:课堂教学只是一个方面,实践教学是更重要的一方面,应当把本课程的教学功能定位在以现实生活为中心,注重启发和培养学生的人生认识能力、明辨是非能力、个人修养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使一门传授理论的课程转化为培养能力的课程,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把这些理论内化为自己的行动。

4.1开展社会调查。

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在每学年对全校学生开展一次规模较大的调查问卷,问题涵盖广,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等内容,通过每学年的思想调查,了解对该课程的反映和接受程度,为教学改革提供较好的借鉴。

4.2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实践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首先,全校各专业学生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都要顶岗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身体验各行业的职业道德;其次,中职学校还可以多个企业有长期的实习合同,便于学生体验职业道德;同时和博物馆协商,把博物馆作为学校的爱国主义教学基地。通过建立实践基地,在教学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3网络实践教学。

这是一种很好的实践方式。信息时代的今天,网络已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的各个角落,而且成为最能吸引青年学生的领域,为此我们必须占领这块阵地。例如:我校在原先建立的“我的红色心灵驿站”网页的基础上扩充内容,增添了当今国际、形势政策、问题解答、学习实践、心灵沟通、人生指南、法律咨询等栏目,把单纯和学生沟通思想的平台,改造为师生共同探讨学习内容,解答学生疑难问题和学生自学的平台,把网页变成课堂答疑的教学场所。

通过这些实践教学活动,不仅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教学过程中,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把教学内容内化成了学生的行为习惯,把教学效果提高到了学以致用。

5政治课程实践教学的保障

好的实践教学方式的选择固然重要,但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实践教学方式就无法真正实施,实践教学就无法见成效。因此,要确保实践教学见成效,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5.1实践教学需要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

再好的实践教学形式如果没有课时上的保证,没有经费上的支持就根本无法实施。所以,学校领导重视是政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

5.2制定一套完整、科学的实践教学计划。

政治课程实践教学计划应有规定的学时学分,有明确的时间和任务要求、有明确的活动主题和活动对象、有详细经费预算、有系统的活动总结,并制定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

5.3制定一套严格的考核评价体系。

政治课程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较难,它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应该包含行为养成评价分,由自己、同学、班主任来共同完成,从而体现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增强政治课程的实效性。

近几年来,笔者基于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政治课程实践教学方式,走了一条以用人单位的需求为导向,实践教学为主线的道路,其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收到了丰硕的教育成果。但是,政治课程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探索的过程,因此,这门课还要在探索中不断完善,为培养高素质中级技能型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贺煜明: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不足的原因及对策,《中国科技博览》2011年第15期

[2]周晓杰.中职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尝试,《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篇13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130-01

新课改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设计形式多样的各种学科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堂内外动起来。这对高中政治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政治老师而言,既要发挥老师教学的主导作用,又要坚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既要针对考试,夯实基础,又要勇于创新,注重实效,这是新的挑战。因此,如何突破传统高中政治课教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以提高政治课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成为高中政治课教师有效教学的急需探讨问题。在近几年的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我摸索出“基础默写、新闻摘抄、提升能力”三步曲相结合的办法用于指导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实践,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基础默写、新闻摘抄、提升能力”学习法的可行性探讨

高考政治试卷全面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能力、运用调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和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试题全部以材料式、情景式出现, 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试题特点,要求 “书外”与“书中”结合起来,努力探寻两者的相关性。对于学生而言,书本知识始终是“源”,是“本”。这要求考生老老实实地回归课本,通读全书,整合相关知识点,建构知识体系,让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立体化,真正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而要学会分析“书外”材料,就必须关心国家大事,熟记、理解和运用课本原理,从理论上分析国家社会大事。这是引导学生进行基础默写和新闻摘抄有机结合点。在这基础上强化训练,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有效性,顺应了高考和教学的要求。这正是“基础默写、新闻摘抄、提升能力”的学习方法可行之处。

二、基础默写、新闻摘抄、提升能力的实践探索

1、加强默写检查,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能力是建立在一定的功底之上的。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就是功底,它是能力的载体,没有知识功底就没有能力。提高能力则是功底的升华,也是知识功底的体现。因此,对基础知识点的复习检查要实在、全面。为此,教师要在扎实完成基础知识的教学上,尽可能的通过检查来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程度。为此,我做了两个工作,一是建立学生默写簿。学生课后通过默写簿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检查知识点,教师则定期检查。二是教师要加强“抽默”与“抽背”。不可否认,有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不能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利用上课前5分钟的时间,对重要的知识点、知识框架进行抽查默写,对检查不合格的同学加大督查力度,进行课后的抽查默写。这样一来,既能够作到面向全体,又能结合不同学生有针对性的拓展自主复习的时间,夯实理论基础知识。

2、引导新闻摘抄,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由于政治高考十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反映社会时政热点,体现时代精神。因此我便引导学生建立新闻摘抄本,让学生摘录一定时期国际国内重大的时事政治,了解其发生的背景、主要内容、主旨等,如全球金融危机、世界气候大会、全国两会、我国房价、食品安全等,做到对重大热点问题的不陌生,学生通过每天摘录,培养了关心时政、关心社会的良好意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自主学习从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拓展到了现实社会领域,并能初步看到现象中的本质问题。原来部分同学从开始的不高兴不习惯做,到后来的高兴做习惯做。这符合了“新课标”所倡导的“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从而实现了“活学、乐学”。

3、强化训练,提升能力

在高考试卷中,问题的设计特别重要,因为它是知识与现实的桥梁。高考注重考察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而学生往往在最后的材料分析和论述题上失分较多。针对这一点,我经常组织学生选择新闻摘抄本上重要的时政热点,并尝试让学生出题,自主组织答案,自主批改。这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关键环节,但是这个环节必须是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下的高质量的自主学习。我具体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训练:

首先,规范审题解题步骤的训练。

第一步,通读材料,抓住关键词,找出主、谓、宾语,明确主要内容。第二步,细审设问,确定问题类型、设问角度、限定范围等。第三步,结合设问有重点地再读材料,寻找问题与材料的结合点,提取有效信息,确定立意。第四步,对应设问,依据材料,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与整合,描述阐述事物,论证探讨问题,组织答案要点。第五步,书写答案,进行复查。

其次,加强问题设问角度把握的训练。

政治主观题设问一般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如何认识”等基本类型,要加强学生审题归类训练,明确问题设问类型,严格依照设问角度,准确答题。

最后,强化学生文字组织能力,规范答题训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