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地理教育研究

地理教育研究范文

发布时间:2024-11-06 16:31:5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地理教育研究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地理教育研究

篇1

首先,笔者通过Excel2003统计分析了近10年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转载论文共694篇,在这些论文中,有来自中学地理教学三大杂志《地理教育》、《地理教学》以及《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方面的转载,也有诸如《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等大学学报方面的转载,还有来自《教学月刊》、《教学管理》、《课程・ 教材・教法》等核心期刊的转载,因此,转载的地理论文对当前地理学科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从横向(各年论文转载数量)和纵向(各年不同类别论文)转载数量两个维度对当前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为近10年来每年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论文转载的数量结果统计。

另一方面,笔者将近10年700余篇论文按照研究的类别进行分析,将其大致归纳为地理课程理论、地理教学(包括地理教学理论与地理教学应用两个方面)、国内外地理教育比较、考试试题研究、地理教材理论、地理学习理论、其它方面(包括教师成长、学生作业体系、地理思想教育等)等8个方面,如图2所示。

二、当前我国地理教育研究现状特点

笔者通过近10年人大复印转载中心《G33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中地理教育研究方面论文转载归类分析,并结合2003年全国开始实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将地理教育研究分为四个小时期:课改前的百废待兴期、课改时期的“新气象”、以及研究发展的高峰期和发展的平稳期,各个时期的研究内容和方向各具特点。

1.百废待兴(2001―2002)――深化地理教学研究

新课程改革席卷全国之前,我国中学地理学科教学使用的是1994年的老教材,它是我国恢复地理高考以来内容最丰富、层次结构最明了的教材,同时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相关研究比较集中,如表1所示。

从研究发现,这一时期重要表现为对最后“旧时期”中存有价值的教学方面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不到80篇文章中地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超过一半,包括对地理教学中的方法、案例、概念、素养、教学目标等诸多方面的研究,这是研究层面比较狭小、急需革新的时期。

2.推陈出新(2003―2005)――加强地理多领域研究

2003年是新课程推广的第一年,从课程的设置到教学方法、模式、策略等方面不论是思想上还是内容上都出现新的深层次的研究,基于此变化也为地理学科多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研究材料。所以,这一时期的地理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对地理新课程标准的研究,有对地理新教材的研究(包括必修和选修的内容),有注重学生学习的研究以及对新课程背景下高考试题的研究等,如表2所示。

虽然教学是地理教育研究的主体,但也出现了相关新内容的细化研究:以教材为例,有“实验地理教材(人教版)中探究性活动的类型和功能分析”;以教学为例,有“浅谈新课程标准下中学地理教学中知识观的转变”等,是地理教育研究深入性、丰富性最显著的时期。

3.百花争艳(2006―2007)――趋于平衡化研究

经历课程改革后,至2006、2007年,全国已有大部分地区进入新课程时期,有的地方甚至已经在新课程背景下进入了多次高考。这一时期较前一时期研究更加平衡化,如图3所示。

从该图可知,地理教学理论、地理教学实践、地理教材理论、考试研究等方面趋于平衡。

4.平稳发展(2008―2010)――追求创新性研究

以地理教育为例,它承载着更多的责任与义务,地理教育的创新研究是有利于教师自身发展、学生全面发展的。这一时期文献不多,2008年64篇,2009年43篇,2010年47篇,但是研究的方法形式更具创新意识,如“基于高中学生学习行为的中学地理教学实践研究”――从行为的量化分析入手;“高考地理学科思维能力价值评价”――从学科价值的评价切入,“地理新课程与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研究”――从“学案”的提出说起等这些维度方面的研究都是以往没有出现的,很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

针对当前我国地理教育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教育论研究过于集中,课程论有些失衡;教学论研究层次欠缺,教学评价涉及较少;重视教师教学研究,忽视学生学习研究;教师教育发展关注不够;地理教育相关方面的研究不博也不专;地理考试试题研究呈现减弱趋势;国内外地理教育比较研究内容较为薄弱。

三、我国未来地理教育研究发展的展望

1.加强课程理论研究,完善课程体系观念

地理课程理论在地理学科教育中具有引领性,它规定了地理课程的基本方向、目标、内容、结构,是中学地理教学的上位概念,地理课程的任一方面出现问题,都会误导地理教学。以现行地理课程标准为例,它还是实验版的,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模式,其中可能会存在许多待解决的问题,它与实践中的地理课程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如何缩短其中的差距,这些都需要加强课程理论的研究,完善课程体系,为理想与实践之间的架构起“桥梁”作用。

2.注重教学理论细化研究,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通过文献统计分析,教学理论研究固然丰富,但是研究的内容比较集中于思维、方法、策略、地图、案例、能力等方面,那么如何评价这些研究的实际意义?笔者认为,在注重教学理论的细化研究同时,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如地理新课标中提到教学中注重“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结合”,可以将其具体到教师教学行为评价、学生学业评价等。有条件的可以将课堂与课外实践结合,这样地理教学理论研究更具实践指导意义。

3.建立“档案袋”研究,关注师生全面发展

地理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发展。文献统计中相关内容关注较少,就学生学习理论方面有50篇左右,而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其智力结构与非智力结构研究不多;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也比较少。因此,在未来发展中通过建立“档案袋”形式,跟踪研究,关注教师或学生个人发展的过程,做相关研究可以有效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

4.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深化地理教育比较研究

篇2

关键词:中学地理 教育 创新方法 因材施教 可接受性

0 前言

本文针对于中学地理教育创新方法的研究,主要做如下两个方面的探讨。一是,教师在教育中创新教育方法需要把握的相关原则。二是,针对于具体的创新方法进行了分析。通过上述这两个方面的研究,进而让读者能够进一步了解有关于中学地理教育创新方法的知识。下面就进行具体的分析和介绍。

1 教师创新教育方法需要把握的原则分析

1.1 因材施教原则

在中学地理教育中,教师要想创新教育方法,应该把握因材施教的原则。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不同,学习兴趣也不同。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1]。例如:在学习“中国的地理差异”这一章的时候,对于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一些学生由于通过进行课外阅读或者是其他方面获取的知识,对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已经非常的了解了,而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从未接触过有关于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方面的知识。针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该针对于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像已经非常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学生教师应该以答疑式教育方法为主,重点解决学生有疑问的地方。而对于没有接触过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方面知识的学生,教师应该以讲述基础性知识为主,而在这个时间里,对于已经掌握了的学生,教师应为其布置一些具有深度和广度的课堂作业,让学生去研究,没必要将时间浪费在听讲基础知识上面了。

1.2 可接受性原则

地理教师的教育方法应该根据教育内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而相同的内容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智力特点进行教育。创新出针对于不同学生接受能力的教育方法,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像有关于地球运动的教学就是重点在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而对于地图的学习就是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智能[2]。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可接受能力,对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进行教学。

2 中学地理教育创新方法分析

2.1研究教材

教师进行教育的最为重要的资源就是地理教材,因此,教师应该不断的研究地理教材,不断的整合地理教材资源。教师对于教材的研究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于课程标准的正确解读。课标上对于地理教材的不同章节的要求是不同的[3]。例如:在中学地理八年级上册的教材中,一共分为四大章,而“中国的地理差异”以及“认识跨省区域”这两章的内容在课标上是需要进行重点的考察的。二是,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在教材中,有许多重点和难点的知识,需要教师进行归纳和整理,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2.2 树立梯度式的教育目标

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对于不同学生在教育中所实现的教学目标是不同的。由于学生存在着个体上的差异,因而教师制定的教育目标应该尽量的满足不同的学生学习上的需求。例如:在学习“中国的地理差异”这一章的时候,一共分为三个小节。第一小节是“四大地理差异的划分”,第二节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三节是“西北地区和地区”对于这三个小节的内容,教师应该采用梯度式的教学目标,对于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实现课程标准的最低要求”,主要是对于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每个区域有哪些省,哪些省是跨区域的等,教师主要要求学生完成上述的学习目标。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所设定的教育目标应该是,在实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对学生的知识面进行更为深度的培养[4]。例如:根据之前学习的知识,对四个不同地理区域的气候和资源进行整理,进而使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更为的系统。

2.3 进行多元化的评价

在中学地理教育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不能只依靠考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在地理学习中,不应该是考试的消极应付者,而应该是主动参与者,学生应该是地理学习中评价的主体。教师应该将对学生的评价分为几个板块,考试成绩是一个板块,平时上课表现,像 回答问题的次数,与教师的互动情况等作为一个板块,平时的作业是一个板块[5]。通过对这三个板块进行综合性的评价,这样一来,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对于考试成绩较低的学生,教师通过多方面的评价,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学生通过课堂上的积极表现,认真的完成作业,能够提高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这样一来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努力的学习,也会对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有所帮助。而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通过多元化的评价,能够进一步的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很多成绩较好的学生读死书,在课堂上不善于发言,与教师的互动也不够,教师通过进行多元化的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改善学生读死书的情况。

3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中学地理教育创新方法的研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探讨,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了解到,教师在进行教育方法创新的时候,需要把握相关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科的特点,采用最适合的教育方法进行中学地理的教学。在日后的教学中,教师还应该不断的积累教学的经验,不断的提高教学水平,去其他学校进行学习考察,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等等,进而创新出更多的教育方法,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辉.地理教育中的现实困境及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

[2]齐顺青.地理创新教育从理念走向实践[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04).

篇3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0年“学校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国际会议”上提出:“环境教育是一个认识价值和澄清观念的过程,这些价值和观念是为了培养、认识和评价人与生态环境、文化环境之间相互关系所必需的技能与态度。环境教育还促使人们对环境质量相关问题做出决策,并形成于环境质量相关的人类行为准则。” 1988年欧共体通过的环境教育决议指出,环境教育的指导原则即“环境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意识,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案,并使公众积极有效地参加环保活动及合理谨慎地利用环境资源奠定基础。”环境教育之目的,即重视和关心环境问题,培养个人或集体为解决现实问题和防止发生新的环境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意志和实践能力等。

    基础环境教育的目标,具体包括:关心。深化对个人和社会总体环境问题的关心,并对其具有一定的感受。知识。对个人和社会总体环境及其存在的问题要有基本的理解。态度。明确个人对社会的价值,具有保护和改变环境的坚强意志。技能。掌握解决环境问题所必需的基本技能。评价。能测定个人和社会的环境状况,并能从生态、政治、经济、社会、美学和教育等方面进行评价。参与。能为解决任何社会环境问题而采取适当行动,以此增强对环境问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地理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优势

    1.地理教学是环境教育的主阵地

    地理学科是开展环境教育的主阵地。首先,地理学科与环境学科有较多的相似性和交叉性。两大学科都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三大科学领域交接带上的边缘学科;两大学科的研究对象都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两大学科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协调人地关系、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两大学科都涉及全球环境问题及其防治。诸多相似性和交叉性使地理课程有着丰富的环境教育素材,是中学渗透环境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其次,环境教育是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及地域系统的科学,是解释地区特征、人与环境在地球上出现、变化和分布规律以及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第三,地理教学是环境教育的主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环境教育大纲,涉及地理、生物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但大部分内容均与地理有关。

    2.环境教育为地理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国家《初中地理课程标准》重点突出“反映全球变化形式,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描述高中地理课程总体目标时强调“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这些内容与环境教育思想相统一,将中学生环境素养形成与可持续发展的人文观相结合,无疑是对个人、家乡、国家乃至全球发展有益的工作,也为学习对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注入新鲜内容。环境体验、环境调查和实验等实践活动为地理开放式教学以及乡土地理学习提供了富有活力的方法与内容,研究性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式更适合在地理教学中从身边环境入手,开展广泛环境教育活动,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关注社区环境、国家环境和世界环境培养学生发现和创新的能力。

    三、中学地理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

    1.理论联系实际,融入环境教育

    地理科学与环境科学有较多相似性和交叉性,地理教学内容多涉及地理环境的内容,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可理论联系实际,自然融入环境教育。例如,“中国的水资源”教学,可渗透环境教育思想,培养惜水、节水美德,增强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紧迫感;在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和人类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等。地理课堂渗透环境教育的优势之一:便于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相应的环境知识、技能和情感,无需专门的环境教育师资和教学时间。

    2.优化教学过程,强化环境教育

篇4

地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是中学地理教师的主力后备军。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和中学地理课程地位不断提升,高师院校优化地理教师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学地理教师教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课程内容,只有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高师院校对地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急需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开设的教育类课程不仅要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更应通过多种途径锻炼其教学技能和班级管理能力。地理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综合类学科,涉猎范围较广,高师院校需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学地理教师,提升我国的基础教育水平。

1.地理教师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目前,各高校地理教师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名称不尽相同,但其授课内容相差不多,根据主要教学内容将其分类,可以将这些课程大致分为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四部分。公共必修课程主要包括教师发展导论、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包括地理教学论、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地理摄影与后期制作等课程,选修课程主要包括品牌地理、Coreldraw软件操作等课程,教育实践课程则以微格教学、校内外的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和支教实习为主。

公共选修课程开设较早,一般从第一学期开始学到第四学期结束。该类课程理论性较强,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教师这一职业,逐步具备相应的职业操守和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基本教学素养。专业选修课程开设时间略晚,一般从第五学期开始学到第六学期结束,该类课程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地理学科的独特性,使学生认识到地理课程的整体性与区域性,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选修课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各个学期自主选择学习,教学目的是促进其教学技能提高,有助于他们入职后更好地开展地理教学。教育实践课程一般从第六学期开始,直至第八学期结束,通过实践教学锻炼学生的教学技能。

2.地理教师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2.1理论课程设置单一,实践性较差。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不仅要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广博的知识,还要有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1]。目前地理教师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体系中,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开设科目较多,多为公共必修课程,但是该类课程理论性较强,高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联系教学实际情况较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做到学练结合,学到的理论知识并未转化为具体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成为教师后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教育实践类课程过于形式化,并未起到有效提高教师教育学生教学技能的作用,微格教学开设课程较少,在校内外教育实习中考核制度不完善,部分学生并未参加教育见习和支教实习,缺乏教学实践,严重阻碍学生深入了解教师的职业要求。

2.2教学内容过于分散,系统性较弱。

由于地理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是跨越自然、区域和人文三大课程体系的综合课程,还有众多交叉和边缘学科,教学内容涉及资源、环境、规划、经济、人口等诸多领域[2]。因此各部分课程应紧密联系,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促进。但在现在地理教师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体系中教学活动内容较少,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分界明显,尚未引导学生从实际教学角度学习与中学地理相关的内容,各课程之间的系统性较弱,理论课程枯燥无味,实践课程形式单一,各种教师技能并未相互配合开展教学训练,这些都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树立信心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地理教师,无法提高地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2.3与中学课堂接触少,衔接性较差。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中学地理课程的课程结构、内容、理念及设计思路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地理师范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3]。地理教师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体系中一些传统教育理念已经不再适用,部分高师院校教学内容并未随着中学地理教材的变化而变化,二者的衔接性较差,对地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并未满足社会需要,不利于成为教师后的长远发展。此外,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进行教学已经成为中学教学的新趋势,不仅教学内容应结合课标变化及时进行调整,教学方法应紧跟时展变得更加新颖,提高中学生的学习效率。多数高师院校针对中学地理课堂的设计理念并未及时反馈给地理教师教育学生,教学内容中贴近中学地理教学前沿的知识较少。

3.地理学科教育类课程体系优化方案

3.1增加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是提高教学技能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教学是教师最根本的工作,只有在实践过程中可以不断发现问题,逐步改善自身不足,教师只有通过教学才能展现自身的教学技能。增加教学实践需要学校、老师、学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应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较早地开设地理教学课程,将教学实践与理论学习相结合。学校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教学演习,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中学教学中。进行教学演习应做好充足的准备,需要高师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引导学生思考讲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学生讲课之后,教师要及时进行评课,带领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也可以进行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发现对方的优缺点。学生应增强对教学实践的重视程度,在实践过程中认真对待每一个教学环节。

3.2提高教学技能。

地理学科教育课程除学科教育理论课程外,含有学科教育技术、学科教学技能等课程[4]。教学技能是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运用的技巧和方法,地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应加强对教学技能的练习,利用课余时间训练课堂上学到的相关技能,通过反复练习、思考,逐步提高自身教学技能,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和老师可以组织一些教学技能专项训练,例如,针对三板技能开展粉笔训练,可以通过布置作业、课堂展示的方式督促学生完成任务;针对语言技能可以举行演讲朗诵比赛,也可以通过配音活动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转换角色找寻适合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教学技能大赛是最快最有效的整体提高教学技能的方法,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分别举行教学技能大赛,各年级学生相互观摩,互相促进教学技能的提升。

3.3转变教学观念。

为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高师院校应及时转变教学观念。高师教师应不断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探究,坚持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保证学生独立学习的时间,充分相信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不断把学习主动权和责任交还给学生[5]。经过教师的指导,地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会逐渐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有助于他们入职后以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对待中学生。中学地理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传统教学中单纯要求学生学会的观念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自主探究,只有变“学会”为“会学”,才有助于发挥地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师积极引导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应积极与中学教育接轨,为学生提供更健全的学习平台。

3.4注重教学管理

中学生心智尚不健全,位于人生中的叛逆期,课堂秩序仍需要教师维护,教学管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一节课的质量高低。地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不仅要提高教学技能,同时应锻炼班级管理能力,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高师院校可以从第一学期便组织学生定期到中学进行旁听见习,鼓励他们自主发现中学地理课堂中存在哪些教学管理问题,与一线中学教师交流探索解决办法,在第五学期之后要求学生到中学课堂中进行教育实习,在实践中提高教学管理能力。高师教师应注意引导地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关注中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心理变化,只有做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4.结语

高师院校对地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要真正落实教师专业化的培养目标,向中学教育输送合格的地理教师,通过增加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技能、转变教学观念、注重教学管理的方法完善地理教师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体系,进一步推动我国中学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周海瑛.改革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卓越地理教师[J].地理教育,2011,11:60-61.

[2]赵敬民,彭淑贞,杨炯.地理科学专业(教师教育)实践教学内容优化研究[J].高教论坛,2011,02:50-53.

[3]张广花,秦耀辰,胡良民.中国7所师范大学地理专业教育类课程的设置及其优化[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4:565-571.

篇5

一、网络环境下的地理教学优势

1、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师水平

网络教学主要强调的是教学中知识信息资源的多元化,根据教学要求,对多种现有资源进行再利用,从而便实现了对知识信息的加工、组合和整理。同时,在对网络信息的搜索、发现、开发及利用过程中,教师要用心钻研教学内容,不再只是局限于知识教学,更多的是要透过多种知识资源所实现的知识、意义、思想、价值、理念、情感结合于一体的教学。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换而言之备课就是教学设计和教学创作的过程,需要教师将自己的思想、个性、方法等都融入到对知识的再加工中,从侧面也体现出教师的本领。只有经过细心准备的教学,才能使学生受益无穷,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与进步。

2、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效果

将地理教学中应用网络组织,使教学内容更具有时代性,也体现出了手法的多样性,教学氛围轻松、活泼,学生便可以在良好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采用超级链接的形式,集音、文、图乃至触觉和嗅觉信号于一体,以动静结合和可触可感的方式,把教学内容立体地呈现在学习者的面前,为学习者提供了多样的外部刺激。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通过鼠标点击自由地在不同知识点之间进行转换,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大量的信息,增加了教学容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将上述这些具体应用作为基础,并针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交流,那么就必然会增加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

3、做到因材施教,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交互性作为网络传递信息的一个重要优势,它改变了学生仅仅作为被动接受者的局面,还使学生成为了信息的发送者、说话者,而且是适时的说话者,不单纯是事后的说话者,这一点恰好就符合了人们渴望自由的心理需求。在以往的高中地理教学中通常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是“抓两头,带中间”,结果造成了“好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而网络教学以其自身的优势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进而实现了个性化学习。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学习进度,为自己制定个别化学习计划,基础薄弱、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并回答问题,同时也能得到教师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对于那些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可以通过网络去获取更多的知识。这就克服了传统课堂无法兼顾每个学习者兴趣和能力而形成的“一刀切”现象,使得我们所推崇的因材施教真正实现。

二、网络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基本模式

网络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学科的整合主要是根据具体内容的不同而呈现出各式各样的表现,归根结底主要就是有以下三种:一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工具,用来辅助地理学科课堂教学,并且地理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科特点来分析处理教材,制作、演示课件或网页,从而完成整个教学过程;二是在学习信息技术本身的过程中,教师以地理知识作为例子与学生们共同学习;三是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学生信息技术为依托,对有关问题进行自主研究学习。我们主张将网络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结合在一起,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开阔学生在地理方面的眼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使学生的地理素养有全面提高。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网络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相结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样化的学习情境设计

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环境不再是单纯的书本上的文字与课后习题,其具体的呈现形式有视频、音频、影像资料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操作,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理的选择和利用学习资源

基于网络环境比较复杂,知识良莠不齐,所以教师在课程实践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加以引导,要帮助学生认清哪些知识是要学习的,哪些是要摒弃的。此外,还要积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学习习惯,这将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极大的意义。

三、网络环境下地理教学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办法

1、网络环境下地理教学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各种功能实现了我们不能或很难实现的功能,所以,教师以后要在课堂上多用实际的例子并结合理论原理加以讲解,开拓学生的视野。在软件功能及操作中教学应加强采用任课教师演示各种实例操作为主;对于软件综合应用的教学则以要学生来独立完成设立的任务为主,在实际的应用中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再总结经验,从而使学生的各种实验软件操作的实践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具体会出现的网络环境下地理教学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因计算机应用能力不一样而影响了教学进度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那些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很轻松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也能在网上迅速找到自己的所需学习资料,进行深入的学习。而能力差的学生连最为基本的教学要求都无法达到。

(2)因硬件设备性能的不稳定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在地理实验教学中会用到很多实验设备,尤其是计算机设备,而有一大部分教师和学生都不太适应新的教学要求。由此就使硬件设备很难跟上最新的教学实验等软件的发展。地理教学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硬件设备的要求较高,所以也对操作系统的系统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是这个原因才使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3)改变了考核方式产生的利弊

网络的高速发展,有的高中还将地理考试放在网络中进行,这种考试模式是开放式的,并且不受时空限制,考核也不受限制了,方便了大家的学习。但是网络的另一头却很难对被考核的对象进行监控,学生们利用这一点,就可能会让他人替自己进行考试,最后却影响了教学效果的理想实现。

2、出现问题应采取的办法

首先,要加强学生的软件操作能力,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教育。应该根据地理课堂的实际需要,多对学生开展计算机基本操作的培训,这将提高地理教师的教学效果。其次,还要对教和学的教学资源进行不断的开发,让学生和教师能够突破传统教学时空的限制,更好的开展课程教学。

四、总结

综上所述,网络环境下高中地理教学开展仍是一项较为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从多个方面着手,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应对能力,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兴趣,增加学习的热情。

参考文献:

篇6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德宏州陇川县的六所中学为研究对象,分别为陇川一中、陇川县民族中学、陇川县第二中学、陇川县第三中学、陇川县第四中学、陇川县第五中学。

2、研究方法

3、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收集关于教师职后教育相关的政策法规等。

4、问卷调查法

对陇川县5所中学的地理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3份,收回问卷23份。有效问卷23份。回收率和有效率都达到了100%。

5、访谈法

对陇川县教育局的相关领导和陇川县六所中学的领导及地理教师进行面对面的访谈,听取了他们关于职后教育的相关情况、意见和建议。

6、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回来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陇川县地理教师的基本情况

2、年龄结构

通过对年龄的调查发现,23位地理教师中,30岁以下有8人,占34.8%;30至40岁有13人,占56.5%;40至50岁有2人,占8.7%。可见,陇川县地理教师主要是青年教师为主。年龄结构不合理。

3、学历结构

学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业务素质、科研水平和发展潜力。通过调查发现,23名地理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18人,占78.3%;具有专科学历5人,占21.7%。通过访谈发现,近几年学校对新进教师的最低要求都为本科学历。具有专科学历的教师主要是由于前几年对地理教师非常紧缺,更高学历的毕业生不愿意到这么偏远的地区任教,于是退而求其次,引进了部分专科学历的教师。

4、职称结构

陇川县地理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2人,占8.7%,具有中级职称13人,占56.5%;具有初级职称5人,占21.7%;未定级的为3人,占13%。从这个职称结构来看,具有高职称的人数相对较少,主要以中级职称和初级职称的教师为主。

5、陇川县地理教师职后教育的现状

6职后教育的形式

从学历教育来看,有11位教师参加过在职的本科函授教育,其余教师均为参加过学历教育。

非学历教育中,近3年来,所有的中青年教师(21人)都参加过各种短期的培训, 所有的教师都参加过教研室的各种活动;部分教师以自我进修的方式进行职后教育,21.7%的教师采用社会实践等其他方式进行职后教育;参加国培计划的教师有3人,占13%。

在学历教育方面,教师参加本科函授教育主要在于来自学校和上级教育部门的压力。没参加过学历继续教育的教师主要是由于年龄偏大,没有精力再进行职后教育。在非学历继续教育中,一方面是由于短期培训的时间短,一般不会耽误正常的教学,另一方面是由于学校、教育部门对各种短期培训的支持。由此看来,陇川县地理教师职后教育的形式和机会较多,同时还应该不断提高职后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使其真正起到提高教师素质的作用。

7、地理教师对职后教育的需求

通过调查发现,地理教师对参加地理学科的职后教育需求非常强烈的有15人,占65.2%;有时很强烈的有5人,占21.7%;有3位教师则表示不需要。

从职后教育内容的需求调查来看,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地理教学辅助材料 (第1位)、地理学最新知识与相关信息 (第2位)、新课标与现代教学理论(第3位)。

8、职后教育的需求途径

陇川县地理教师对职后教育的途径选择主要为短期培训,通过访谈还了解到,地理教师选择短期培训的依据是:短期培训时间的短、学校也支持、家庭状况也能够承受等。

9、职后教育的频度调查

通过对职后教育的频度的调查显示,选择每年1次的有14人,占60.9%;选择每年2次、3次、4次的都为3人,分别占13%。这说明陇川县地理教师还是希望每年都能进行职后教育,从而适应地理教育工作的需求。

10、影响地理教师职后教育的因素分析

调查发现,影响地理教师职后教育前4位的因素为:个人可支配的时间少(频数为23人次)、经费缺乏(20人次)、领导不重视(18人次)、职后教育形式僵化(11人次)。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一些客观因素造成的,这些客观因素不是由地理教师个人所造成的,改变其现状需要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对众多地理教师的访谈发现,在部分职后教育的培训中,存在脱离实际、内容陈旧、形式单一、针对性不强等问题,这严重打击了地理教师职后教育的积极性。

三、结论

陇川县地理教师存在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在学历教育中主要是专科学历的教师参加本科的函授教育为主,没有参加在职研究生教育或者同类的职后教育形式。在非学历职后教育方面,参与系统的职后教育的教师比例有待提高,主要以短期培训为主。所有的教师能够认识到职后教育的重要性,对职后教育的要求迫切。

由于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个人可支配的时间少、经费缺乏、领导不重视、职后教育制度不完善、职后教育形式僵化等问题,需要学校及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职后教育的支持力度和改革力度。

四、建议

1、 加强教师的职后教育制度建设,完善教师专业化的相关法规。

2、 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制度,建立和完善中学地理教师职后教育的考核、晋升、奖惩制度。通过各种措施来鼓励教师进修行为,从而提高其教学水平。

3、 推进教师资格证的准入和年检制度。把教师资格的准入与职前和职后教育相结合,以参加职后教育的数量、质量作为年检考核的依据。

篇7

如在讲我国的土地资源时,我们应该既讲优势又讲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土地资源遭受到惊人的破坏。1981年与1957年比较,我国耕地净减少149500km2,是世界上减少耕地最多的国家之一。由于滥伐森林,土地失去大面积森林的保护,目前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5×106km2。水土流失给国家经济造成巨大损失。据测定,仅黄土高原每年因水土流失带走的氮磷钾约4×107吨。建国40多年来,我国沙漠面积增加了约2×105km2,即土地荒漠化以每年6670km2的速度增大而居世界之首。当前人类的环境日趋恶化,如不及时控制,人类的生存将会受到严重的威胁。

严峻的现实,触目惊心的数字,唤起了学生的忧患意识,使大家意识到我们再也不能坐等灾难临头、生灵涂炭,必须立即行动起来,保护、治理生态环境。

二、合理地利用自然,科学地改造自然

人类与其生态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一方面人类必须依赖于环境而生存,必须对自然界持尊重的态度;另一方面,人类在自然界面前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应当通过科学充分发挥人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主观能动性。

结合地理教学,在讲解“保护森林、绿化环境”时,可向学生介绍我国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始建于1978年的“三北”防护林体系,经过十年多的艰苦努力,造林存活面积已达66.67万公顷。过去受风沙侵袭和干热风危害,产量低而不稳的农田实现了林网化保护,粮食增产10%-20%。过去沙化、盐渍化、牧草严重退化的沙漠和半荒漠草原得到了保护和恢复,产草量增加了20%以上,水土流失得到了初步治理,年输入黄河的泥沙量减少了10%。

活生生的事实使学生们认识到:人不仅可以合理地利用自然,而且能够科学地改造自然,植树造林是增加植物资源、改善生态环境、造福人类的一项根本措施。与此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忱和责任感,积极投身于绿化环境的活动中。

三、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

社会再生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资料(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二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人类的繁衍。为了保证社会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地发展,不仅要求有计划地发展物质资料的生产,而且要求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人类生存的空间是有限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如果人口无限膨胀,必然爆发生存危机。因此,结合教材有关内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人口观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弱和生活质量的高低,是由这个国家的产出总量和人口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

我国的产出总量和许多资源的总量在世界上虽名列前茅,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多,人均的产出量和资源的占有量却排在许多国家之后。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加拿大,耕地面积相当于我国的40%,粮食产量只相当于我国的15%,而它却是粮食出口大国。

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中国总人口13.39亿,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人口的过快增长,必然增加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所以,应该让学生懂得: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四、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是地理教学刻不容缓的任务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在过去的地理教学中,由于偏重于应试教育,只注重对地理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利用地理教学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引发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地理教学应当自觉肩负起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教学任务。

篇8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0年“学校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国际会议”上提出:“环境教育是一个认识价值和澄清观念的过程,这些价值和观念是为了培养、认识和评价人与生态环境、文化环境之间相互关系所必需的技能与态度。环境教育还促使人们对环境质量相关问题做出决策,并形成于环境质量相关的人类行为准则。” 1988年欧共体通过的环境教育决议指出,环境教育的指导原则即“环境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意识,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案,并使公众积极有效地参加环保活动及合理谨慎地利用环境资源奠定基础。”环境教育之目的,即重视和关心环境问题,培养个人或集体为解决现实问题和防止发生新的环境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意志和实践能力等。

基础环境教育的目标,具体包括:关心。深化对个人和社会总体环境问题的关心,并对其具有一定的感受。知识。对个人和社会总体环境及其存在的问题要有基本的理解。态度。明确个人对社会的价值,具有保护和改变环境的坚强意志。技能。掌握解决环境问题所必需的基本技能。评价。能测定个人和社会的环境状况,并能从生态、政治、经济、社会、美学和教育等方面进行评价。参与。能为解决任何社会环境问题而采取适当行动,以此增强对环境问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地理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优势

1.地理教学是环境教育的主阵地

地理学科是开展环境教育的主阵地。首先,地理学科与环境学科有较多的相似性和交叉性。两大学科都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三大科学领域交接带上的边缘学科;两大学科的研究对象都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两大学科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协调人地关系、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两大学科都涉及全球环境问题及其防治。诸多相似性和交叉性使地理课程有着丰富的环境教育素材,是中学渗透环境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其次,环境教育是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及地域系统的科学,是解释地区特征、人与环境在地球上出现、变化和分布规律以及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第三,地理教学是环境教育的主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环境教育大纲,涉及地理、生物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但大部分内容均与地理有关。

2.环境教育为地理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国家《初中地理课程标准》重点突出“反映全球变化形式,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描述高中地理课程总体目标时强调“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这些内容与环境教育思想相统一,将中学生环境素养形成与可持续发展的人文观相结合,无疑是对个人、家乡、国家乃至全球发展有益的工作,也为学习对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注入新鲜内容。环境体验、环境调查和实验等实践活动为地理开放式教学以及乡土地理学习提供了富有活力的方法与内容,研究性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式更适合在地理教学中从身边环境入手,开展广泛环境教育活动,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关注社区环境、国家环境和世界环境培养学生发现和创新的能力。

三、中学地理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

1.理论联系实际,融入环境教育

地理科学与环境科学有较多相似性和交叉性,地理教学内容多涉及地理环境的内容,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可理论联系实际,自然融入环境教育。例如,“中国的水资源”教学,可渗透环境教育思想,培养惜水、节水美德,增强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紧迫感;在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和人类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等。地理课堂渗透环境教育的优势之一:便于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相应的环境知识、技能和情感,无需专门的环境教育师资和教学时间。

2.优化教学过程,强化环境教育

篇9

关键词:生本教育;地理教学

一、调查背景

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生本教育可以说是与传统的师本教育相对立的一种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者,应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增长和独立人格的培养。生本教育注重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使得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当前有很多地方的中小学,特别是生本教育的发源地广东省,都在尝试实施生本教育,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和成绩。那么在生本教育模式下,初中地理教学的成果是否真的有效。笔者以深圳市某中学的地理生本教育模式为例,调研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生本教育的意义和成果。

二、调查的目的及意义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老师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1]我们为找到这种方法而竭尽全力,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对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有很大的影响。现今我国教育发展进入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阶段,那么我们要提高当下的教育质量,就必须要有有效的教育教学来支撑。而有效课堂教学必须依靠有效的教育教学理念。对于增强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成果,就更需要有效的地理教育教学方式。找到一种有效的地理教育教学方式对初中地理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符合时代教育潮流的。

三、调查概况

1、调研对象:深圳市某中学七年级全体学生。

2、调研方法:调研方式有随堂听课;跟踪听课;听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反思;当堂对学生进行作业调查听取学生反映和要求、查看教师教学设计;听完教师课后及时与执教老师交流指导,提出“提质增效”的措施。发放调查问卷,此次调查问卷包括10个选择题,发出400份,收回400份,回收率100%。

3、调查内容:学生调查问卷。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调查后数据采用人工统计,主要计算人次频率。以下从几个方面来看调查结果及分析:

1、学生在学习地理兴趣及态度方面

问卷调查中,96人占总数24%的学生认为采用生本教育后,地理学习变得快乐;148人占总数37%的学生认为学习地理得比以前主动,对待学习不再是消极的态度,不是教师讲一句学生就听一句;124人占总数31%的学生见到地理题也不再害怕。这说明实施生本教育后能明显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增加学习地理的信心。

2、教师教学方式方面

220人占总数55%的学生认为课堂不在是以教师为主体,212人占总数53%的学生认为地理课堂上老师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得知识,地理教学中增设合作、交流、讨论等活动,使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增多了。学生是地理课堂的主体,不再被动的接受知识。说明生本教育实施后,教师成了地理课堂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使学生既可以独立思考,又可以合作交流和讨论。

3、学生各项能力方面

176人占总数44%的学生可以在课外自主学习地理,觉得课堂上老师的提问是富有挑战性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地理学习动机、思考地理问题的能力和地理综合素质都有提高;大部分的学生认为生本教育对学生自我培养合作学习的地理素养有较大的帮助。

五、调查研究结论

我们可以看到生本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基本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了“教师能动指导和学生主体地位”的现代地理教育理念

传统教学中,地理教师是权威,是主体,是高高在上的,与学生是“我教你学”的关系。生本教育把地理教师的角色转成为学生地理学习的合作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既张扬了学生学习地理的个性,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真正实现了新课程体系所倡导的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同时,以学生为中心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没有淡化教师的作用。相反,教师的作用加强了,教师主要起着组织者、管理者、合作者、促进者、指导者和鼓励者的作用。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具有更高的地理指导能力、更新的地理教学设计理念、更娴熟的地理教学技能、更扎实的地理专业知识和地理教育理论知识。地理教师必须比独自授课时更熟悉地理教材和生本教育下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和实践相关背景知识,才能给学生以正确的解答和引导。[2]总之,生本教育模式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比传统地理教学模式更高的要求。

2、学生学习动机得到激发,挖掘潜能、提高地理成绩

如果学生处于一种消极的地理学习状态,无论地理教师下多大功夫去教,课讲得多么精彩,也不可能产生教师预期的效果。传统地理教学模式下,学生都是被动学习者和知识的接收器,与老师的交流严重缺乏。而生本教育特别注重交流与合作的地理学习方式,学生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与合作、对话与协商共同完成地理学习任务,并形成生动活泼的地理课堂教学气氛。这就促进了学生积极思考,充分挖掘自己的地理学习潜能。

在生本教育模式下,学生自己掌控自己的学习,表现为自我意识上的“能学”,内在动机上的“想学”,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为保障的“会学”,和以良好意志控制为条件的“坚持学”。学生明确了自己的地理学习目的,做到地理学习动机自我驱动,地理学习内容自我选择,地理学习策略自我调节,地理学习时间自我计划,全方位调动全体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地理课堂教学效果自然有很大的提高。在这种新的地理教学模式中,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从与成绩好的学生交流与合作中得到启迪,完成他们个人原本无法完成的地理学习任务,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和进步,从而有效提高全体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

3、地理教师素质相辅相成的提高

用生本教育理论来指导地理教学,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以地理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观念,大胆地把“给予”变为“引导”,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使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掌握地理技能和发展能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首先要体现在教师的作用上。由于地理教学建立在他们对地理教材的理解、利用之上,所以学生的地理学习应是他们自己的思维建构活动。教师应该是地理教学的设计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困难的帮助者,学生能力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者。这就是说,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同时,教师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良好地理素养去影响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4、实施生本教育理念能够提高学生的地理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地理能力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教师培养学生地理能力的主要渠道是通过地理教学,因此随着地理能力内涵的丰富,地理教学方法也应有所变化。通过在中学的近一学期的实验与研究,同学们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地理教学的各个方面,他们提问、解答,并通过讨论、总结、分析、设计、评价、奖惩等方式,轻松愉快地掌握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更重要的是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师生能够平等相处,共享解决问题后的乐趣,充分展示了生本教学理念在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是有明显成效的。

篇10

一、引言

在高中各科教学中,高中地理教学是师生公认的比较难学的学科之一。高中阶段地理学科自身的抽象性以及空间向量和非空间向量在地理地图中空间思维特点等更加突出,是学生在学习中经常遇到的困难。在地理教学中,如果不予以更多关注,久而久之容易使学生丧失信心,失去学习兴趣,进而感到地理课苦闷、乏味,一门非常综合实用的课程形成“难学-怯学-厌学-弃学”结果,于地理教学的开展极其不利。那么,作为地理教师如何在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能否顺利完成学科教学的关键。

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情感教育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情感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是人们复杂心理活动的一种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它的内涵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包括着人们极其多样的心理生活领域,我们称之为情感领域。情感教育即情感领域的教育,它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领域的过程。藉此使学生主动、自发地参与到地理教学中。那么,在课堂上是如何激起学生内心的激情。拨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心弦”呢?

二、在地理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既有老师的教又有学生的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过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情感的交流。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情感教育被认为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纽带,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以情动人,以趣激情,贯穿课堂。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精神放松,则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探讨问题的热情和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主义的思想尤为重要。

在地理教学中,只有重视和关注了学生的情感领域,才能从教师的角度了解学生认识学生从而更深刻的了解学情,也只有重视和关注了学生的情感领域,才能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等诸多因素得以充分调动,给学生创造一个友爱,融洽的人际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究情感教学艺术。使学生在心平气和的、心情愉快的情况下进行练习,提高地理教学的整体效益和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自我参与意识。国家义务教育法规定,在教学方面,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同时还须加强情感的交流。事实上,学生也渴望平等和被尊重,希望老师既是“良师”又是“益友”。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打破传统的师生关系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三、情感教育在地理课堂上的运用策略

3.1 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引导学生的情感发展

作为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中学生具有求知欲强,充满好奇心的心理特点,教师的素质尤为重要。因为教师的影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每位教师都应该处处起模范作用,为人师表,以严谨的教学态度、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孜孜不倦的精神影响和教育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可能会对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该学科的情感及个性品质的形成,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

作为中学地理教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充实、自我提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墨守成规,只凭经验办事,一张嘴巴讲到底,而应开动脑筋,勇于接受新事物新观点,创造性地进行工作。对教材的处理、教法的设计、教学手法的运用,都应该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地上好每一节课,创设良好地理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底参与地理课堂教学,达到教学教学相长。从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和威信,并能成为他们的榜样。

3.2 建立融洽的、民主的师生关系,以情激情

建立和谐、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学生能否参与教学过程,取决于课堂的教学气氛。在森严肃穆的氛围中,在教师的严厉呵责下,学生是不可能充分地表现他们的个性和灵气,不可能积极地参与教学、大胆幻想、勇于创新。反之,教师态度和蔼、亲切、不压抑、不专横,热爱学生,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精神放松,则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探讨问题的热情与积极性。

作为地理教师,我坚守着地理课堂中民主平等师生关系,重视教学相长,不断学会控制自己情绪,把微笑和激励带进课堂,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尊重他们对地理的看法和观点。例如:在一次评讲测验卷课堂中,自己对某道题目讲评错误了而导致改错成绩分数,当时,我立即坦率地承认自己的失误,并解释道:“老师不是圣人,我也有许多缺点和不足,需要你们勇敢地指出和帮我改正。”采取开发、平等、诚实的态度与学生共同研究思考,克服学生缺乏自信或产生自卑的心理,使学生和教师的思想脉搏融为一体,学生的思维就会充分地得到调动,使学生在愉快而和谐、充满民主的教学气氛中,激励思考、勇于创新、不怕露短与出错,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主动地去获得地理知识。

3.3 教学语言应该饱含感情,以情动人

世界上众多的地理事物,地理景观,绝大部分不能被学生直接感知,虽然现在多媒体技术已经引入课堂,多少能够弥补一下这方面的缺憾,但毕竟极其有限,更多的还是要靠教师运用饱含感情的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绘声绘色地将学生引入神圣的地学殿堂。同时,根据中学地理学科的知识面广。内容丰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近及家乡,远及全球,既有自然,又有人文地理的特点,这些广博的知识对喜欢言古论今,谈天说地的中学生来说是有刺激性的。

如高中地理旅游单元的教学中,可以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的教学,展示我国众多的旅游景观并配上教师对其声情并茂的讲解,一下就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爱主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同时课堂气氛可能变得更加活跃。

四、结果与讨论

篇11

我们国家对环境问题已经重视起来了,我们也要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当前,地理新课程在环保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初中地理新课程在实施环保教育内容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如何落实好初中地理新课程条件下的环保教育内容,需要教师认真研究。

一、环保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1.环保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

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赋予环保教育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赋予环保教育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赋予环保教育以基础地位。

2.环保教育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扩大城乡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环保生态建设可以改善环境,环保产业可以促进生产发展、农民增收,环保教育生态和产业的双重性决定了环保教育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肩负的历史使命和作用。

二、在地理新课程中渗透环保教育的综合分析

1.环保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地位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中学地理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国情和国策教育;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懂得要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教科书按教学大纲要求,以地理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作为线索,确定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认识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通过利用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发展生产。在利用合理时,就能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利用不当时,则出现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环境污染等危及人类生存的问题。从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看,中学生正处于增长知识、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在青少年时代接受过的环保教育和参加过的环保活动,对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2.利用课堂教育,渗透环保意识

课堂教学作为环境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在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环境教育过程中是必要的保障。根据我国目前环境教育的实际情况,依据教材,立足课堂,以现有的课本内容为基础,尽量挖掘与环境教育相关的内容,自觉地、有效地渗透环保教育,是充分发挥教师在环境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的一个显著标志。随着社会生产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人和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中会出现不少新的问题,也会有新的成就和经验,应及时地有选择地补充到教学中,这就需要开放性教学。所谓开放性教学就是指环境教育中利用一些开发性教学材料,即由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收集、阅读文字资料,实地调查等学习活动,使学生自己得出恰当的结论。

3.精心备好地理课外兴趣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

初中地理新课程课外兴趣活动安排得较为丰富,在备课中如何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环境教育内容,也是实现渗透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方面。

(1)进行环保知识讲座,观看录像。教师在初中地理新课程备课中,结合教学内容,可安排课后环境知识讲座,观看环境问题治理的录像,由于一些专题报告、讲座及问答、讨论等是由学校或主管部门邀请环保机构、地方政府、环境专家、学者来校作报告。这些报告和讲座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内容,分专题、有计划地进行,每次重点解决一个侧面的问题。从而拓展学生环境教育的知识面,弥补课堂教学中环境教育时间不足的缺憾,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还促进了学生环保意识的形成。

(2)对环境教育基地进行参观访问。初中地理新课程对学生学习的要求是多样的,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中,而是要求学生能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这种方式应该予以提倡。教师在备课中,结合教学需要,让学生对家乡附近环境教育基地进行参观访问。参观前精心备课,让学生带着问题参观,让学生在参观中思考,在访问中感悟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能够提出一些有创意的建议,这样,无形中学生受到的环境教育是巨大的,认识也会不断加深。

(3)进行实地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初中地理新课程中,还有许多要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的片段,在备课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部分内容,备好这部分涉及环境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备课一定要细致,要让学生明确调查什么内容,调查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进行调查?调查的结果是什么?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调查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对策?只有在教师认真备课,精心安排下,学生的调查才能够取得成功,才可能写出良好的调查报告,把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实际的应用中去,从而培养了学生保护环境的能力,并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创新兴趣,达到多重教学效果。

三、加大执法力度,坚决实行环境保护

依法行政,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督执法体系,强化预防监督,坚决遏制人为环境破坏。同时,通过法律执行,切实保障环境保护者的合法权益,把环境教育的宣传纳入法制化轨道。加快环境保护法制建设步伐,加强环境保护执法队伍建设,坚定不移地控制人为造成的新的环境破坏,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环境保护工作重治理、轻预防的工作思路。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它养育了祖先,抚育着我们,也是子孙后代繁衍的根基。然而,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我们的家园正经受着种种环境问题的困扰。环境问题正在危害着我们的家园,破坏生态平衡,威胁我们和子孙后代的幸福生活。过去一些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以环境污染为代价,造成公害横流的发展经济的道路,应当引以为戒。人类要过幸福生活,使经济持续发展,就要保护好环境。环境问题需要我们人人参与。人们环保意识的优劣,对环境保护的效果有重要影响。

总之,环保教育事关国计民生,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必须走环保产业化发展道路,才能够继续再造一山川秀美、物丰民富的地球。实践证明,在地理课堂内外的环境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环境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和主体意识,是学校实施环境教育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其意义是极其重大而深远的。

参考文献:

[1]刑继德,林成果,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法,开朗出版社,2003:27,90-93.

篇12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7-0249-01

1.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加强人文精神教育的必要性

1.1 地理是一门中学基础教育的学科,由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构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地理学涉及的范围很广,从宇宙、地球到国家山川、自然资源。从社会产业中的工农业、商业以及交通运输和文化旅游业。从民族风情到乡土文化到人口社会。众多事物的联系造就了地理学学科的广泛性和综合性,也使地理教学具有丰富的教学内涵。现行的地理课标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如今的中学地理教材之所以会把有关人文精神方面的教育课程设置进去,是因为中学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方面的教育体现了我国素有中华上下五千年来所传承下来"礼仪之邦"的美称,更加完美的体现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深叶茂、源远流长。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要善于钻研地理新课标,逐步挖掘隐藏在地理知识中的人文资源,寻找地理教材中人文精神内容的嵌入点。

1.2 地理教育在中学教育中具有独特的教育发展价值,是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地理教师也只有重新树立教育理念,并及时定位地理教育的功能,尽力挖掘教学中一切隐含人文价值的教育资源,不断优化地理课堂教学,构建充满人文精神的地理教育,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既具有实践能力又充满责任感的高尚人文素养的健全人才。

2.中学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途径

2.1 文化素养的培养。地理教育课程内容蕴藏有丰富的文化素养内容,文化素质教育在地理教育过程中与其他教育科目在地理教育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区别,它具有强大的涵盖面,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审美能力。因此,文化素质教育是地理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文精神培养的核心。

2.2 地理技能与能力的培养。地理技能与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也是多功能的。地理教育过程中注重地理能力的培养,也是符合现代人文素质培养以及当代人文精神培养重要性的一个重要体现。

3.中学地理教学与人文精神教育的互动

3.1 人文精神教育对中学地理教学的促进作用。 有句俗话说的好: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地方孕育着不同特色的文化。通过地理教学可以使学生接触到各地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领略并且欣赏到各地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从而体验到他们的无穷魅力和丰富的精神养料。地理学家克里克认为"倘若一个地理学家不能像风景画家和诗人一样掌握地区美的的特征,他描写的东西就欠缺真正的内容和最美的修饰"。通过对学生人文精神方面的教育使学生能够较好的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而中学地理教学最为注重的就是地区与民族,整个社会的发展。所以,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很重要。

3.2 中学地理教学对人文精神教育的促进作用。 在日常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担负着课堂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和促进者的职责,教师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但是在人格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学生也具有自己的精神价值观念,学生可以自主的参与课堂教学,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同样也是主体。这样就形成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彼此相互尊重、展开自由民主的对话,每个人内在的潜能都可以得到发展,这种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就是人文精神教育方面的一种体现。因此,结合相应具体的教材内容,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学地理教材中潜在的科学探索,从而有效的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教育。通过全面的人文精神培养,让学生明白科学探索需要人文精神去规范和导向,让其可以更好的服务于人类;作为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挖掘地理教学中的美,唤醒学生们对于美的追求,从而充分培养学生对于人文精神的审美情怀。

4.加强中学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建议

提升地理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是学生实施人文教育的首要条件。教师是学生学习人文精神方面知识的直接传授者,所以教师必须将自身原有的等级观念进行转变。教师在上,学生在下。教师是主动的,学生是被动的。只有当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平等关系,师生之间相互尊重,互敬互爱,有个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只有这样,这样的人文精神教育理念,才能让让学生欣然的接受。如果中学地理教学失去了对人的关怀,而只有乏味无趣的给学生讲授知识,对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毫无意义!人文精神教育是一个渐进性的启迪感悟的过程,学生需要长期的耳濡目染。教师的诗德人品、治学精神、言谈举止、仪表气质、教学态度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句话曾这样说过:"重要的东西永远取决于跟学生面对面交往的教师的个性"。教师的个性对中学生的心理影响所形成的教育力量是巨大的,是无论怎么靠去学习教科书,靠道德说教或者靠考试成绩建立惩罚制度都无法取代的,要通过有效的地理教学方法从而在地理教学中展示人文精神,让学生从独特的地理视角观察社会,关注他们的生活能力,让学生充分了解他们所应该具有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更要勇于承担这些责任,使学生都成为合格的人文精神公民,是当代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中学地理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精神教育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论文大全网--西北师范大学论文

[2] 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部 2001、12

篇13

为了更好地发挥初中地理学科在环境教育中的作用,从初中地理教学的特点及初中生知识结构的特点出发,笔者认为:初中地理要突出环境教育和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这一主线,应该从以下方面增加教改力度:

一、增强学生环保的忧患意识

初中的中国地理应增加介绍我国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地区的古今对比内容,具体而言,可在中国地理教材中增加的环境内容有:①森林植被在我国古今对比,及现今对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②介绍水资源破坏严重的地区,比如众所周知的黄河断流、淮河污染等对沿河人民生产、生活的严重影响,唤起学生自觉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环境行为;③土地资源部分,增加耕地资源绝对量和人均占有量的古今对比,土地肥力破坏情况和分析;④气候部分增加有关气候古今变化及其影响的教育,增加我国重点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等级并与世界各国主要城市作比较等内容:⑤在分区地理部分,讲城市时适当增加重点城巾环境的古今变化和现今环境问题的资料。

通过上述内容,促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将地理课程分为教学内容和实地考察两部分

地理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地理教育工作者应针对初中生感性认识强于理性分析的特点,走出课堂进行野外实地考察。考察与环保有关的内容应与当地环保部门联系,或者请他们来学校向同学们介绍本地环境情况,或者与环保工作者一起带领学生走向自然和社会,进行实地考察和分析。通过了解本地环境的好、坏,及对本地区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培养和增进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爱家乡、爱祖国的意识。

三、多介绍环保国家的中学生的环境观和日常行为规则

初中世界地理(包括沿海版)中虽然介绍了发达国家在保护环境方面取得的成绩,但是没有涉及这些国家在整治、恢复已被破坏的环境时,他们的中学生在环保中是如何认识及所作所为,而这恰巧是初中学生环境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因为中学生在认识上有很强的趋同性,在行为上有很强的仿效性,了解其他地区、国家中学生的环保认识和行为,无疑可以促使我们初中生见贤思齐,对他们环保意识的养成有一种潜在的作用。因此课本中应增加这样一些内容。

四、在初中地理中应添加环境法的内容

我国已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十多项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和有关自然资源保护的行政法规,已加入并签署了20多项有关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如《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保护生物多样化公约》等,适当地向中学生宣传环境法,进行环境法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自身在环保中的权利和义务,以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