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餐饮管理相关知识

餐饮管理相关知识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8:0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餐饮管理相关知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篇1

(一)项目课程的涵义

项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课程的目标,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教学实施上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工作结构为框架,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突出“任务中心 ”和“情境中心”。项目课程的开发应是在人才培养模式下进行设计,具体是以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基础划分职业岗位,分析确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再将“工作任务”转化为课程的教学项目,每个教学项目要以“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选取、整合设计相关的操作和理论知识等课程内容,加强课程内容和工作之间的联系。在项目课程的实施中,要突出体现以学生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使学生在仿真工作情境中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二)《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开发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依附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力本位为指导,以培养学生职业人格素质为长期目标,适应了高职院校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项目课程开发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标准为依据,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因此,在正确的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下以“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念为依据进行项目课程开发,是《餐饮服务与管理》项目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突破口。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根据高职教育的目标和专业的特点,以及“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理念,构建了工学结合、半工半读 “T”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职业能力为重点,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突出体现了师生、校企、生企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很好的兼顾了学校、学生、企业、行业之间的针对性和适应性。《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从旅游饭店餐饮企业的职业岗位分析入手,基于实际岗位工作过程进一步给于课程准确定位和课程体系开发,不断地进行了教学改革和创新,设置适合岗位需求的教学模块,融理论和实践为一体,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体发展两种需求,同时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要求、企业岗位实际要求、国家职业标准三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高职特色的“一二三”的课程开发模式。

二、《餐饮服务与管理》项目课程的设计

1、课程项目的设计

《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中、高级餐饮服务员和初、中级餐饮企业管理人员,具体岗位为餐厅服务员、餐厅领班、餐厅经理,并依据高职学生从业后职业生涯的发展,以及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职业岗位呈现由服务员到管理者的递进或跳跃式发展。根据上述课程开发思路、方法和依据,对该课程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分别进行岗位分析,确定了本课程主要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并以此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和典型职业技能,具体见图二、。依据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来确定课程项目的设置,使课程教学与实际岗位接轨,学生与企业工作接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理论与实践的高效结合与运用,加速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

同时,确定课程教学项目和内容时,不能单纯考虑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一方面由于教学环境、职业教育制度和企业利益等多方因素的限制,完全实现是有相当的难度;另一方面,“工作任务”的完成将改变学生和教师的关系,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则是教学的辅助,这对学生多年来养成的学习惯性也是一种极大的挑战,能否自觉、主动、积极的学训,成为教师们关心的问题。因此,在具体实施时,还应要结合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来界定教学项目和内容。

《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根据餐厅服务员、领班和经理的工作任务与特点,将其岗位划分为服务岗位和管理岗位,并以此划分课程结构为服务和管理两个模块。各模块依据岗位分析又各有侧重,服务模块依据服务员入职技能培训和实际岗位工作来设计教学项目,该模块主要是服务技能的训练,整个模块的学训全部在校内中、西餐学训室完成;管理模块根据餐饮企业组建和营运过程安排教学项目,针对管理岗位多为管理能力的锻炼,同时,顺应国家提倡大学生自主创业,帮助学生就业的的潮流和目的,该模块融入了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塑造。在课程教学中,尽量为学生安排一些教学模拟任务,给予学生明确的工作任务,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共84学时,具体课程设置与安排见图四和图五。

2、项目课程教学模式

围绕 “T”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本课程与《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并列开设,在此相关课程教学完成后,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将进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实习。因此,在课程的教学中加强本课程与后续实习环节的知识、技能、素质等塑造的连贯性,融课程培养目的与专业培养目标为一体,提高教学质量和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服务模块的教学内容以服务技能的训练为主,目的是造就学生良好的职业技能,以加强学生就业的岗位针对性。依托T型中的横向三类实践:课程实验、专业训练、工学结合齐上,设定该模块的日常教学以“课程实验+专业训练”为主,让学生在训中学、学中训,使学生技能得到提升,养成良好职业习惯。管理模块则依据T型中的纵向理论,在该模块的日常教学中主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的模式实施,利用课程教学、课外活动和后续半工半读三个课程联动,以培养学生创业和管理能力,并重在以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

三、项目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

(一)教学方法与手段

项目课程要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辩论法、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交互性的教学方法,尽量为学生设计一些模拟任务和教学活动,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让学生以团队(根据餐饮企业员工排班工作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颠覆传统的一张试卷定结果,采取过程考核和成果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过程考核从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工作态度和每个项目、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成果考核以学生考取中高级技能证、技师证来衡量,将课程考核与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

综合所述,本课程建设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从旅游饭店餐饮业的职业岗位分析入手,基于实际岗位工作过程进行课程体系开发,设置适合“餐饮服务”和“餐厅管理”岗位需求的两大教学模块,以及依据两类岗位分析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学生认知规律、职业能力培养规律设计教学项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程序等,形成以“以课堂活动为载体”、“以任务完成为目标”、“以项目线索为导向”三个阶段逐层引领课程学习的“教、学、做、练”为一体的“三段四体”式课程体系。

况,设定6-8人为一组,各组组长为领班,创建工作团队)的形式在做中学、学中做。具体在实施时,要根据每个项目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客人投诉的处理,可采取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仿真工作情境中感受、分析、处理问题。

(二)教学环境

篇2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many Chinese traditional renowned restaurants has not done well in their operation and their revenue constantly decreased, even unable to make ends meet and rather disadvantageous in food and beverage market.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renowned restaurants are not only the companies characterized by labor intensity but also belong to knowledge-based enterprises. They should put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practice to raise their market competitiveness.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renowned restaurants can be much benefited by knowledge management, for which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knowledge management strategies.

一、问题的提出

知识是企业竞争力的基础和核心,是企业的无形资本[1],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根本要素[2]。当代,餐饮业不仅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也是知识型企业。新世纪,国际餐饮业竞争的焦点已由物质资本转向知识资本,核心知识和专有技术已成为餐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传统的中餐老字号企业,简称老字号餐饮企业,是我国旅游企业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曾经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然而近年来,我国老字号餐饮企业出现了入座率低,营业收入下降,甚至一些企业因经营不善而倒闭。从表层分析,究其原因是产品老化、技术落后等问题;而内在的原因是知识老化与知识管理不力等问题。现代餐饮产品生产和销售是基于对消费需求的深入了解并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为前提。总结成功的国际餐饮企业经验,可以发现其产品的知识含量高,创意性强并具有个性化等特点,其营养和安全标准紧跟现代餐饮市场需求。当今,知识管理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3]。国内外学者对餐饮企业知识管理的研究极少,特别是对餐饮企业知识管理方面的研究。笔者认为,知识管理是老字号餐饮企业运营管理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与顾客购买意向紧密相关。对于老字号餐饮企业而言,知识化是维持其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克里斯坦奥立弗(Christine Oliver)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预言,知识是构成企业核心能力的特殊资源,其异质性决定了企业获得高额经济回报的可能性[4]。一些学者提出,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生产要素具有快捷性和效益递增性[5]。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将会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6]。

二、研究假设与方法

根据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的回顾,可以发现,知识管理在餐饮企业的经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顾客的购买意向是检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本文将根据顾客对老字号餐饮企业的购买意向,揭示知识管理对其经营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将价格及卷入度作为调节变量引入模型,分析了二者对老字号餐饮企业顾客购买意向的影响。

假设一:老字号餐饮企业知识管理水平与其顾客购买意向正相关。

假设二:价格与老字号餐饮企业顾客购买意向负相关。

假设三:卷入度与老字号餐饮企业顾客购买意向正相关。

研究模型如下:

在理论回顾的基础上,由调查人员通过对15家餐饮企业的30位中高层管理者进行了深度访谈后,经对收集的资料整理,将老字号餐饮企业的知识管理的构成要素确定为: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和核心技术等三个方面内容并设计出了调查问卷。调查中,在天津、北京和重庆等9家著名老字号餐饮企业的协助[LL]下,以在餐厅用餐的顾客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式,由经培训的服务员对顾客进行访谈的方式进行,以确保问卷的回收率,经筛选后获有效问卷204份。问卷共涉及5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测量老字号餐饮企业的文化建设状况对顾客购买意向的影响,共4个问题;第二部分测量老字号餐饮企业人力资源水平对顾客购买意向的影响,共5个问题;第三部分测量老字号餐饮企业经营技术对顾客购买意向的影响,共4个问题,问卷各部分设计均采用5分量表,给“非常不对”赋1分,给“非常对”赋5分。第四部分测量老字号餐饮企业的价格和顾客卷入度对顾客购买意向的影响。第五部分为人口统计数据,包括被访者的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和收入等。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一)知识管理对顾客购买意向影响的量表可靠性与有效性

笔者将知识管理对顾客购买意向影响的量表进行了可靠性和有效性分析(见表1)。表中大部分项目的可靠性指数均超过0.60,删去低于0.60的指数后,Alpha系数为0.8272。通过KMO和Bartlett's检验,KMO值=0.647,Bartlett's值=462.076,P=0.000。这一结果表明可以对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并且因子分析的效果较好。在这里采用了主成分法进行因子分析,通过Verimax回旋显示结果,并对其进行了筛选,在表1中只选取了显示0.6以上的结果, 共产生3个因子,并且因子的负荷大都在0.8以上,各因子的累积分散比率为78.402%,所以显示出比较合适的会聚有效性。

(二)知识管理与顾客购买意向的相关性分析

根据假设一,老字号餐饮企业知识管理水平与其顾客购买意向正相关,实证研究结果支持假设一,即老字号餐饮企业知识管理水平越高,顾客购买意向越强烈;反之,顾客购买意向越小。这一结论证明了知识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7〕。因此,知识管理对提高老字号餐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详细数据见表2所示。

(三)价格与顾客购买意向相关性分析

价格是影响顾客购买意向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除了人们日常必需的餐饮之外,休闲餐饮与商务餐饮产品的价格与顾客购买意向负相关,即假设二的内容。实证研究的结果证明,老字号餐饮产品具有明显的价格弹性,老字号餐饮企业价格越高,顾客购买意向越小。详细数据见表3所示。

(四)顾客收入与其购买意向的相关性分析

研究发现顾客的收入与对老字号餐饮产品的购买意向正相关。顾客的收入越高,其购买意向越强烈。由于老字号餐饮企业关注餐饮环境文化,讲究餐饮原料的质量和特色,对产品工艺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老字号餐饮企业经营成本高于大众化的餐饮企业,其产品是人们认可的商务产品、宴会产品和中老年理想的休闲产品,属于中等或高消费范围。详细数据见表4所示。

(五)卷入度与顾客购买意向的相关性分析

卷入指具有指向性、持续性、强度特性的个体内在的唤醒状态(Andrew,1990),是个体所察觉到的广告或产品与其内在需要、生活理想及其兴趣相关联的程度[8]。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卷入对品牌搜索、信息加工、购买意向等消费者行为的诸多方面都存在影响。那么对老字号餐饮企业的顾客而言,其卷入度与购买意向是否存在着某种关联?笔者认为,由于老字号餐饮企业及其产品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文化价值,消费者对其产品的卷入度越高,购买意向就越强烈,即假设三的内容。但实证研究的结果推翻了假设三,卷入度与消费者对老字号餐饮产品的购买意向没有关联。详细数据见表5所示。

(六)男性顾客和女性顾客购买意向的T-TEST分析

利用SPSS的T-TEST调查男性和女性对老字号餐饮产品的购买意向的差别,经分析发现,二者无统计上的差别。详细数据见表6所示。

(七)顾客年龄与其购买意向的相关性分析

研究发现顾客的年龄与其对老字号餐饮产品的购买意向有一定的相关性,即顾客的年龄越大,其购买意向越强烈。这说明怀旧心理在中老年顾客中普遍存在,中老年顾客青睐传统餐饮;而青年顾客求新的心理较强。详细数据见表7所示。

(八)顾客学历与其购买意向的相关性分析

研究发现顾客的学历与其对老字号餐饮产品的购买意向高度正相关,相关性高达61.6%。顾客的学历越高,对老字号餐饮企业购买意向越强烈;学历越低,其购买意向越小。这说明老字号餐饮企业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详细数据见表8所示。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从顾客购买意向角度分析了老字号餐饮企业知识管理水平对其经营的影响。根据研究的结果表明,老字号餐饮企业知识管理水平与顾客购买意向正相关,因此,充分证明了知识管理对提高老字号餐饮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具有重要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提高生产和服务效率,减少重复劳动[9],提高了产品的知识内涵,增强了新产品的开发与创新,协调了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等。因此,老字号餐饮企业应积极向知识型企业转化,并根据本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经营目标制定和实施一个连续不断并与之相适应的知识管理战略,使知识管理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的品牌建设和人才培养、组织建设和环境布局等紧密结合在一起。老字号餐饮企业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知识管理制度和环境,在组织上设立知识主管并加强对员工的知识培训,建全文档管理系统,对知识管理过程实施评估,建立健全知识管理反馈机制和个人知识测评体系。同时,应通过有效的获取、储存和分配知识,切实把知识融入到餐饮和服务中以提高餐饮产品的知识内涵,提高企业竞争力。实践证明, 企业为顾客创造的价值越高, 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就越明显[10]。

根据分析,顾客的学历水平与老字号餐饮产品的购买意向呈正相关。这说明,学历越高的顾客越能感受并认同老字号餐饮企业内在的历史和文化,特别是对老字号餐饮企业表现出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环境文化、产品文化和工艺文化等。因此,老字号餐饮企业应将其丰富的文化作为竞争优势,有效地实现经营目标。根据调查,老字号餐饮企业通常都拥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灿烂明珠。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如果,仅按照固守的价值观和传统经营的行为,那么迎接它的将是严重的衰退[11]。因此,老字号餐饮企业在传承中华优秀的生产工艺和产品文化的时候,应结合现代餐饮市场的需求,进行理念创新、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可通过更迭高层管理人员、聘请外部专家协助、加强企业间的交流等方法创新生产和服务技术,提高企业素质,促进企业的繁荣和发展。

总结开放式问题的答案,发现64.71%的受访者(主要是青年)认为,想到老字号餐饮企业时,常与“过时”、“老化”等词语联系在一起。说明,青年人希望接触新鲜事物,不青睐老字号餐饮产品。因此,创新产品已成为老字号餐饮企业面临的关键问题。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应用与创新将成为餐饮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老子号餐饮企业应鼓励和培育新的经营理念,实施新的经营策略,最大限度地把全体员工吸引到开发新产品和服务中来,注重市场细分,将营销对象定位于商务散客、宴会团队和休闲市场,并积极扩大其市场范围。

根据调查,老字号餐饮产品属于低卷入度产品。因此,体验营销应作为老字号餐饮企业不可缺少的经营方式以吸引顾客。老字号餐饮企业应建立客户数据库,加强对顾客消费需求的分析,准确构思体验主题;注重产品和服务的文化内涵。21世纪是体验经济时代[12],老字号餐饮企业应成为体验营销的典型代表。根据统计,在老字号餐饮企业消费的顾客不仅追求餐饮和服务质量,还对环境的特色、个性化的服务及背景音乐等有所追求。此外,由于老字号餐饮企业的产品价格与顾客购买意向负相关。因此,如何科学地控制经营成本,将产品价格控制在顾客可接受的范围内也是老字号餐饮企业面对的一个关键因素。

根据调查,技术创新是提高老字号餐饮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首先,老字号餐饮企业需要建立并完善技术立项机制、信息沟通机制、技术投资机制及推广机制等。然后,应制定有利于激励职工技术开发与创新的制度和环境。由于技术开发和创新的成本和风险较高,因此企业应制定与职工共享利益和共担风险的措施。此外,在研发阶段可与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机制并以企业为主体,形成权责利关系明晰的新型产学研体制,使企业内外的研发成果紧密地与企业最终要求保持一致。

参考文献

[1] Hong, Y. H. A Discussion on the Content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J] Business Economics and Administration, 2003, (3):1-4.

[2] Prahalad C K., Hamel G.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68 (3) : 79-91.

[3] 杨国良.知识管理与中小企业发展[J]. 科学管理研究, 2004,22(3):85-87.

[4] Christine Oliver.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Combining Institutional and Resource Based View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7,18(9): 697 -713.

[5] 魏江.基于知识的核心能力载体和特征[J].科研管理,1999 (3): 55-56.

[6] 夏桂华、金涛.基于知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知识管理研究[J].商业研究,2004(9):3-4.

[7] S.Rensen, Jesper B, The Strength Of Corporation Culture and the Reliability of Firm Performance[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2 (1): 70-72.

[8] Zaichkowsky J L. The Personal Involvement Inventory: Reduction, Revision and Application to Advertising. Journal of Advertising, 1994, 23(4): 59-70.

[9] 邱均平. 知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P.301.

篇3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5-0113-02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是建构主义理论中的一种教学模式,是一种以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法,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1]

餐饮管理课程是酒店管理专业中的一门重管理的操作能力的专业课,旨在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掌握酒店餐饮管理技术,重在对管理技术的应用。传统的理论讲解只能让学生对餐饮管理工作有一个抽象的认识,不能深入了解餐饮管理的具体内容,更不能掌握餐饮管理的技能,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而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经常被一些技术性的专业课如:调酒课程、餐厅服务课程等,所采用的一种实验教学法。教师通过将授课内容根据不同的技能要求,分解为不同任务,然后将任务下达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学过的理论知识进行合作沟通,完成任务。餐饮管理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将餐饮管理的宽泛内容进行清晰的分类,分解成不同的任务,然后学生主动探求完成任务的各种途径,通过对比选择最优的解决方案以完成任务。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餐饮管理实验教学中应用的目的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的本科院校,培养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目标应是“培养酒店的高级管理人才,掌握专业的管理技术和服务技术”。因此,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在餐饮管理实验教学中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餐饮管理的实操技能、并将餐饮管理理论与操作相结合,为未来的餐饮管理的职业经理打下一个夯实的基础”。

但目前大多数本科院校的餐饮管理课程大多以理论教学为主,很少开设餐饮管理实验课,即便开实验课,也得不到重视;学生更重视一些管理方法、管理理念的学习,而不重视甚至不知道管理技术在酒店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这就造成了毕业生眼高手低的局面,面对餐饮管理工作无所适从。在任务驱动实验教学中,学生可以充分调动积极性与创造性完成各个任务。在任务驱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角色――学习的主体,而教师的角色――学习的引领者。”[2]这样才能培养出酒店管理中的餐饮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酒水课程中的必要性

餐饮管理是一门概括性较高的课程,餐饮管理工作的内容很多,课程的设计自然离不开实际的工作,因此餐饮管理的课程包括了诸如:服务培训、质量控制、运营成本管理、原料采购、食品原料识别、菜肴烹饪、酒水的调制与管理、饮食营养卫生、菜单设计、市场营销、组织管理等内容。涉及内容非常广泛,难以用理论逐一阐述清楚,因此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各个内容进行实验,以此实现对餐饮管理中各个理论内容的补充。具体如下。

1.酒店餐饮管理工作的要求

餐饮管理是一项涵盖内容较广、工作内容繁杂的工作,对管理工作要求更多的是落实在操作层面上,所以学生必须摆脱管理就是理论的认识误区,清晰地认识到餐饮管理就是要对餐饮工作的各个环节的操作进行检查、控制、改进、评价、分析、总结这些细致具体的工作。而任务驱动实验教学法就是一个合适的解决手段,学生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学习可以熟练掌握餐饮管理的各种具体方法,提高管理的操作能力,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落实到实处。

2.专业课程的需要

餐饮管理作为为酒店餐饮部门而专门设计的一门专业课,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是符合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要求的,能更加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3.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应用驱动式教学法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对餐饮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提出问题、分析原因、寻找策略、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在讨论中可以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得到各种解决办法,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4.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酒店管理工作是人与人之间紧密合作的最佳体现,一个人是无法完成餐饮管理工作中繁杂的各个环节的。团队合作是酒店管理工作者的基本的职业素养,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工作任务可以提升合作能力。

四、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餐饮管理课程中的具体实施

在课程教学的设计中,老师设计“任务”,所有任务设计要有可操作性,要让学生亲自进入事先设计好的任务情景中进行实践操作。这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认识餐饮管理流程中的各项理论和掌握实践操作,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进行整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具体实施如下。

1.应当明确学生学习餐饮管理的目标,即熟练掌握餐饮管理的各项技术,具备餐饮管理的实际操作能力。

2.课程设计思路。餐饮管理课程应以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餐饮业的专家学者、高级经理对酒店餐饮部门的各个岗位进行工作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来设计课程内容。并结合星级酒店操作技能的要求,创设管理工作中的相关情景,通过在做中学,学中做,让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需求。

3.将餐饮管理课程划分为若干个任务:(1)餐厅服务管理;(2)酒水管理;(3)餐厅环境卫生;(4)饮食营养与卫生;(5)餐饮原料识别与保管;(6)餐厅成本控制;(7)厨房生产管理;(8)菜肴烹饪制作;(9)菜单设计;(10)宴会管理;(11)餐厅营销管理;(12)餐厅组织管理;(13)餐饮财务报表分析;(14)餐厅音乐欣赏;(15)商业伦理道德。

4.根据任务确定课程的各个教学分目标。餐饮管理课程通过任务的学习,让学生能掌握餐饮管理的技能和知识,能够完成酒店餐饮部各项管理工作,同时,具有诚信、礼貌、周到、耐心、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并实现如下的基本目标:

能熟练掌握餐厅的服务标准及控制服务质量;

能熟练掌握酒吧的清洁、出库、存货、销售及成本控制;

能熟练掌握餐厅的卫生标准、清洁程序及控制方法;

能熟练掌握餐厅饮食营养及饮食卫生管理方法;

能熟练掌握餐饮原料识别及使用知识;

能熟练掌握餐厅各项成本的控制方法等;

能熟练掌握厨房生产管理各个流程环节、出品质量控制、原料成本控制;

能熟练认识菜肴的各种烹饪方法和技术、掌握基本的烹饪技术;

能掌握设计菜单的方法,并能根据不同客人的需求设计菜单;

能掌握设计宴会场地、菜单、服务、酒水等各项内容;

能熟练掌握餐厅的营销管理方法,制定销售目标,使用各种营销工具;

能熟练掌握组织管理中的组织设计、成员沟通、合作技巧等;

能看懂并分析餐饮财务报表,并根据报表分析出经营中出现的问题;

能根据餐厅不同时段、不同接待对象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

能掌握商业伦理道德的标准,并严格遵守商业伦理道德,同时监督下属的商业伦理道德。

5.课时的设计一定要与任务驱动教学法所需的时间相符,一般来说,任务驱动教学法需要学生先听取教师对理论的讲解和操作,然后由学生自己进行操作,并在操作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所需时间较长,所以课时的设计应当多于讲授法。一般一次课以3个课时为好。

6.教案设计。

7.实验教学资源要求:

所需实验室:烹饪实验室、餐厅服务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

所需设备设施工具:餐厅餐具、厨房厨具、计算机等。

所需材料:酒水、烹饪原料等。

所需音像资料:餐厅服务录像、厨房生产操作录像。

8.其他说明。其他说明用以补充说明本课程的其他事项。

(1)应根据教学标准制定教学计划,授课计划应根据学期课程安排进行制订。

(2)餐饮管理的任务驱动实验教学应采用理论实验一体化的上课方式,教师应当先对理论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本次任务所需的知识结构,为学生示范部分实操任务。然后将学生分组,每一组都要按要求完成相同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并找出解决方案。其间教师应当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启发式帮助。在学生完成任务后,请每一组学生对其完成任务的过程、方法、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总结发言,其他组同学可以向总结组提出问题,互相交流。最后教师对本次任务学习做出总结,总结应结合任务学习的目标、方法、问题进行,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使学生彻底掌握本次任务学习。

篇4

中图分类号:G712?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192-02

一、引言

在经济发展的驱动下,餐饮行业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因此相应的对餐饮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就变得更大。就现在的情况来说,很多的高职院校也相应开办了餐饮管理专业,可是,学生毕业之后却很多不会选择在餐饮界就业,而是另择其他行业,这就充分说明了餐饮专业的教学还存在非常多的问题。

二、当前餐饮管理专业教学的模式

当前,在我国的餐饮管理专业教学中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首先是“学校中心式”,就是说在教学的过程中,学校扮演最主要的角色,所有的培养计划都是由学校制定完成的,社会和餐饮界根本就没有参与进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没法取得主动权,只能被动地在学校的安排下完成固定的教学目的,完全达不到实践的效果,导致实践和时间完全不能吻合,使得学生的学习质量不能够达到一定的高度。其次是“企业中心式”,也就是说学校的很多设备都由企业投资购置。这种模式也就是完全以企业作为主导的,他们直接参与对学校的建立、组织、协调等工作,然后提供非常便利的条件给学校,虽然说这完全实行了工学结合的目标,但是,如果实行这种以企业为中心的模式就会使得学校的教学质量降低,最终不能够达到培养高质量学生的目的。最后就是“校企联合式”,显然,这种学校和企业相结合的模式避免了前面两种模式的弊端,真正达到了优势互补的目的,只要双方的协调配合得当,餐饮管理专业的教学也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但是,就是因为双方都参与进来,导致更多的不利因素相应出现,于是餐饮管理专业的教学也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1]。

三、目前餐饮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的不协调。在调查的过程中,本人与餐饮管理专业的很多学生都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大部分的同学都认为在学校中学到的相关知识根本没法运用到现实餐饮管理中,还有就是需要在工作中运用的却没有在学校中学到,这就完全使得毕业生错过应聘单位,毕业生抱怨找不到工作,觉得自己学到的东西没法运用,应聘单位也更加找不到相应的人才,因为在工作中需要用到的知识,毕业生都不具备。他们必须花费很多的时间对毕业生进行培训,大大增大了成本的开销。这些现象都说明,在高职教学中,内容完全与实际工作中运用的知识不协调。

2.对餐饮管理专业学生的考核不全面。其实,当毕业生进入餐饮界时,虽然运用的还是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但是综合的实践能力也还是必须的,可是,往往很多毕业生缺乏这样的对于专业的实践综合能力,说明学校对于学生的专业考核还是很片面的,不够全面地分析他们的知识,然后做出系统的考核的方式,等等[2]。

3.师资队伍综合能力的薄弱。就现在的教学事业来说,有对教师的专职和兼职的区分,最终也就导致了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变得更加薄弱。首先,学校大量扩招导致教师资源的严重不足;其次,因为教师资源不足,就会大量招聘教师,以至于教师的总体质量偏低,特别是在高职院校中,很多教师只是一味追求自己的状况,根本没有把心思用在对学生的教育上。这样也就大大降低了教学的质量,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4.教学模式相对比较落后。当毕业生进入社会后,在餐饮行业的发展也都是要从基层做起的,然后现在的教学却只是注重在管理方面的教学,对于基层需要用到的知识根本就不会涉及,最终导致学校中的课程设计完全与实际情况相违背,以至于教材乏味,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逐渐减少,这样的教学模式最终导致了理论和实践的教学产生很大的差别,因此,教学模式的落后也是餐饮管理专业的问题所在。

四、解决餐饮管理专业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随着餐饮管理专业教学问题的浮出水面,学校和企业也对相应的问题做了很多纠正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在改革的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那些措施也都是在工作与学习结合的模式下进行的,基本上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改革。

1.对学校中课程的改革。在竞争力如此强的社会中,要想真正提高餐饮管理专业的教学,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也就是说,要加强对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用一个灵活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将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定义为对学生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的方式,然后对其进行一定的观察以及分析,然后测试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课程。只要达到这样目的的课程方式,也就是适应了国际的课改的模式,对于培养国际性的综合性的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教学方法和手段必须得到最适宜的更新。只有教学的方法是顺应以后的工作,是为了以后的工作服务的教学,才是现在餐饮管理专业需要的方式,从以前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为学生自主的学习方式,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手段和方法,甚至建立相应的双语教学,这样与世界进行接轨,然后慢慢地学习能够及时处理在管理的过程中碰到的大大小小的事情的能力。如果没有这样的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同样的事情就会显得手足无措,因此,在这些方面,老师在对教学过程中能够使老师得到较大的启发,然后采取相应的方式进行改革。

3.在教学的过程中,使得学生和企业占主要地位。在餐饮管理专业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抛弃以学校以及教师为中心的模式,使得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积极地参与等,最终在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辅助的情况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

4.加强师资队伍的能力。要想培养非常优秀的餐饮界的管理人才,就需要非常优秀的导师,都说“名师出高徒”,如果老师都不是最优秀的,又怎么会出现优秀的管理人才呢?因此,在教师的招聘中,要严格把关,只有那些经历过严格的职业技能培训的教师才能够被聘用。

五、结论

本文是以对于高职餐饮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进行一定的调查和分析的,从而了解这方面的问题,分析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改变和改革,最终达到对于餐饮管理专业教学的优化。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能够发现,不管是问题的发生,还是对于问题的解决,不管是对于学生本身,还是对于企业以及学校都有不可抹灭的责任。因此,可以说,要想建立非常系统的教学模式,必须建立在学生、企业、学校三方面的基础之上,才能够真正解决问题,然后发挥餐饮管理专业的特色。

参考文献:

篇5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如今人们的日常生活处处都有网络的印记,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的旅游业也深受网络信息迅猛发展的影响。为能培养适应社会、跟上时代步伐的旅游专业人才,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获取知识及提高应用能力已是迫在眉睫。而且目前在教育大背景下,很多高校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处在转型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亟需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笔者认为,旅游专业教学中应用相关管理系统软件非常必要,也可以顺应课程改革潮流,方便教师教的同时,也会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达到教和学共赢的局面。

 

1 有助于更新教学内容

 

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课程改革一直是重中之重。在无数的实践中,人们愈发深刻认识到,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的发展,亟需更新教学内容。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来说,无论是旅行社方向还是酒店方向,很多专业课都可以应用管理软件来学习。例如,"旅游管家"旅行社管理软件是专为旅行社量身定做的收客+对账的功能系统,软件实现了在线预订,旅行社坐等收客即可;强大的拼团功能,代替繁杂的手工拼团工作;清晰的财务功能,账款一目了然。所有的一切力求地贴近用户需求,做到易用实用,力求操作傻瓜化人性化。利用这样的软件,学生可以学习旅行社相关课程,如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财务分析等,学会用科技手段解决现实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 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2.1 充分利用多媒体环境

 

由于管理系统软件是面向用户的可视化的集成操作软件,应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教师在讲解相关知识的同时,在教师机上进行示范演示操作,让学生在学生机上可同步看到教师的操作过程,并适时进行操作练习,及时消化吸收教师讲授的内容。在多媒体的平台上,还可以结合网络化教学手段,在网络平台上,教师与学生可以共享优秀的课件和其他学习资料,而且可以随时从Internet获取最新的知识。对于一些理论的内容,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直观生动的表现出来,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授课方式一直是教师选择教学内容,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在当今信息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被看重的了,如何获取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是这个道理。授课中引入现代化的管理软件,使学生能实际处理相关业务,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酒店管理系统通常包含有:前台接待、前台收银、客房中心、餐饮管理、OA协同管理等。学生可以通过这样的系统软件学习餐饮管理、前厅与客房管理等课程内容。对于感兴趣的模块可以深入学习与研究,学习中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

 

2.3 促进真实案例教学

 

对于旅游专业很多专业课的操作部分,都需要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或真实案例来学习。如果教学中可以使用系统管理软件,相关数据库的大量信息都可以查阅到,避免理论与实际脱节、纸上谈兵,从而大大方便教学。例如引入餐饮管理软件,教师在教同学们软件的基本操作之后,就可以分配作业写入数据库任务,完全虚拟于酒店餐饮点菜收银流程。学生只需配备一台装有该软件的电脑、平板甚至手机,就可以独立实施酒店客房管理任务:客房部通过软件系统可及时了解到客房状态,快速响应客人的有关服务要求,实现作业解决、系统管理、熟悉酒店客房管理模拟业务。

 

3 完善校内实训基地

 

目前,很多学校在加大校企合作的办学力度,和旅行社、酒店签订合同,让学生去到相关企业去实习。然而学生在现实酒店的实习实训中,由于餐饮管理、客房管理、财务管理等是酒店业务的核心软件,很难让实习生去操作,这样就会造成学生无法体验真实的酒店管理流程,多数只充当了廉价劳动力,常常导致学生对实习活动的排斥和反抗,无法实现实习的真正意义,所以建立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势在必行。在现代酒店管理中,酒店管理系统是科学化管理必不可缺的内容,例如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安保系统等等,都极大的节省了酒店的管理成本,提升了酒店的工作效率。因此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更要注重相关管理系统软件的引入,强化软件建设,而不单单是买入一些餐具、床具等硬件设施。

 

4 改革考核方式

 

传统的教学中一直“一张试卷定分数”,考试内容多数是对学生记忆能力和理论能力的考查,而忽视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测验。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临时抱佛脚,进行突击复习,以求顺利通过考试的现象,往往这种学习所获得的知识伴随着考试的结束就忘记了,无法取得实际效果。笔者认为,应该改变传统考试形式,对于旅游管理这种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有些课程的考核要突破试卷模式。引入管理系统软件,可以实现这种转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进行考试项目设计,布置一些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作业,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等形式共同探索完成。既可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又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效果,达到考试的真正目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