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0:38:0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共享经济的思考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一、引言
工程项目要实现有效的控制成本预算,合理安排工期,提高工程项目的资源利用率,高质量的完成工程项目,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以此引入工程经济的概念。在工程项目中成本从预算到实际投入的总费用是工程经济的主体,其中包括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只有有效的控制成本的支出,进行科学的管理,将科学研究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充分运用到工程项目的运行中,降低项目生产成本,提高工程项目质量,满足社会以及广大民众的需求,促进建筑工程行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工程经济的特点
(一)对工程项目进行立体和实用性的分析
工程经济包括管理学、工程技术和经济学等多学科的内容,是综合化和系统化的工作,运用工程经济对工程项目进行立体和实用性的分析,不仅可以分析经济因素而且还要综合分析社会因素,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明确目标以及责权利,实现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成本的有效控制。在整个工程项目中始终运用工程经济进行分析,指导工程项目解决经济以及社会问题,实现工程项目的全面化管理。
(二)定量分析工程项目
在工程项目的整体建设过程中,工程经济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对工程项目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进行分析与评估,并利用相关的指数和指标进行表示,可以清晰的反映出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促进企业有效协调成本与工期的关系,降低成本,确保工程质量,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外界因素的影响,确保工程项目的建设与实施具有科学合理性。
(三)科学预测工程项目
在工程项目实施之前利用工程经济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对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建设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社会效益以及可能引起的影响等进行科学的预测,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对可能发生的风险提前制定防范预案,有效的规避风险,对工程项目实现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管理,避免工程项目中出现管理的漏洞,在面对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时能够责任明确,处理及时,更好的把控工程项目的整体进展。
三、工程经济对工程项目的重要性
随着工程项目建设领域的快速发展,工程项目的规模逐步扩大,工程项目数量日益增多,工程项目的投资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在工程项目中工程经济的重要性有了显著的提高。合理的分配资源,有效的整合资金,科学的设计方案,降低项目成本,减少投资风险,促进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为我国社会经济体系的构建和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工程经济分析是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基础
工程经济分析在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在经济层面和技术方面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对工程项目的建设成本预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投资成果进行深入的研究,从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多角度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评估,将不同的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确定工程项目的经济合理性,有效控制工程项目的实施,才能确保工程项目的成功。
(二)工程经济在工程项目的设计上重要性突出
在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对方案的选择、结构以及施工的技术要求、功能的完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实现等都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对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全方位的研究,科学合理的协调经济与技术的关系,在满足工程项目功能的前提下,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方案,对材料、人工等的选择更加合理,在有效控制成本的基础上确保工程项目的高质量。同时还要结合未来工程项目的发展方向,优化设计方案,实现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工程经济贯穿工程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
从工程项目的投资报价到施工建设,再到项目的整体运营,在各个阶段工程经济都体现了显著的重要性。在工程项目建设中过高的报价和过低的报价都是存在风险的,只有科学的进行工程经济分析,按照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施工环境以及技术支持确定合理的工程造价。在施工阶段和项目的整体运营过程中,在设施设备的利用、技术工艺的采用以及后期的维护等方面进行工程经济分析,控制成本获取最大的效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经济对工程项目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工程项目的前期设计、投资决策、工程报价以及后期的施工建设、运营维护等各个阶段,在项目的成本、技术采用、方案设计、材料选购和管理等全方位的进行工程经济分析,不仅可以优化工程项目,降低项目成本,减少投资风险,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能够促进工程建设行业的可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腾,张一合.工程经济对工程项目的重要性探讨[J].城市地理,2015,02:125.
[2]李宏.浅谈工程经济对工程项目的重要性[J].经营管理者,2014,06:29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2-0110-01
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的影响,我国的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多年来经济运行中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日益突显,其影响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经济危机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首先是在就业问题上。2009届全国需要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达600万人,2010年高达630万人,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工厂企业设岗数和用人数量明显减少,招聘的门槛提高,本科生、专科生的招聘比例明显缩减,许多大学生对就业前景十分悲观。第二是专业选择上。由于财经类、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类等的学生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相关专业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失去信心,认为自己目前所学的专业前景渺茫,学习积极性大为挫伤。三是社会实践上急于未成。由于用人单位的选择余地比较大,往往优先择录有一定工作经验的,造成许多学生更不安心在学校学习,而是热衷于进行社会兼职或提前实习,有的学生大二就开始提出实习。四是受经济危机的影响,部分学生家庭经济出现了严重问题,有的父母企业、经商亏损倒闭,有的父母下岗。他们无心学习,只想早点参加工作,甚至产生了退学的想法。五是一少部分学生由于看到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冲击,一些发达国家深受影响,损失巨大,从而对我国经济形势产生怀疑,甚至对改革开放和国家建设缺乏足够的信心,对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问题是严重的,形势是严峻的。积极关注大学生思想状况和学习生活状况,引导他们正确的认识和应对经济危机,增强信心,提高能力,迎接挑战,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工作的新课题。
一、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正确认识经济危机的本质,建立科学的信心
我们中国经济作为当今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由于我们实行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本质与属性上是有别于资本主义经济的。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飞速增长,加之国家近年来,一系列的宏观调控,由防止过热,到保增长,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为维护全球经济秩序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对外方面,中国经济实力的提高,增加了中国在当今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在对内方面,国家投入4万亿拉动内需,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措施,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振兴规划,国家经济已经出现了明显复苏的势头,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树立信心的科学基础。因此,在这个关键的时候,绝不可为“恐吓”学生认真学习,而一味强调经济危机的破坏和产生的严重影响,使学生对未来充满了悲观情绪,这样只会适得其反。要通过多种形势,如讲座、宣传栏、收集新闻数据,积极向学生宣传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和对抗经济危机所取得的成功,增强学生对党和国家战胜经济危机,保证国家繁荣的信心,从而对自己的就业和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和希望。
二、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扬长避短,提高能力,化“危”为“机”
我们的高校近年来,在国家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但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大学生还是存在动手能力不足,忽视基础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等问题。在顺境中,大学生在社交、实践、创新、吃苦、好高骛远等方面的缺陷可能会被成绩所掩盖。但是在逆境中,这些学生的“短板”将会逐步显现出来。经济危机背景下,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也更高,素质要求更全面,特别是对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更为重视。大学生应当抓住这个机会,对自身进行一次全面的解剖与诊断,扬长避短,把危机变为机遇,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一是要提高专业能力,查漏补缺,弥补专业知识盲点,并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多参加实践活动。要深入到企业,了解行业企业相关知识,让自己尽可能深入的融合到自己的专业行业中去,实现自我增值。二是要提高职业素养即非专业能力,包括职业道德、诚信意识、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信息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这些都是单位进行人才选择与录取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在当前,一个企业要渡过难关,更重视和强调团队合作精神、信息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而这些能力,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得到煅练和提高。大学生只有利用这个机会认真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充实自身,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逐步摆脱同质化竞争,从而为就业与发展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因此,辅导员不仅要引导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更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大学生认识实践能力的重要,并在实践中去提高。
三、以人为本,关心和帮助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营造和谐稳定的学习氛围
经济危机下,许多企业处境困难,许多人的生活受到影响,在社会上,有一股“大难临头各自飞”的人人自危的暗流,这是以利益为驱动的人际关系在危机下的自然反映。实际上,要战胜危机,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协作。因此。在当前的情况下,作为大学党的基层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更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给予学生关爱和帮助。特别是对那些在危机中直接或间接受到了影响的学生。更要让他们感受到集体和组织的温暖。辅导员要带领学生干部深入基层,贴近学生,主动为学生释疑解惑,排忧解难,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树立信心,营造和谐稳定的学习氛围。要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家庭和困难,有组织地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使他们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特别对一些因经济危机家庭陷入困境的学生,在经济上要给予支持,在精神上给予引导和鼓励。与此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磨练吃苦耐劳的坚强毅力,让他们认识到任何时候都有可能遇到困难,关键是面对困难的态度。俗话说,“吃苦是成人的门槛”,要把经济危机当成是自己人生中的一次磨砺。引导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做好吃苦准备,砥砺健全人格,磨炼坚强意志,提高心理承受力,这一点在当前经济危机形势下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赵天武,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缓解策略[J],中国青年研究,2007(1)
前言
目前,环境问题逐步的成为了人们所重点关注的一项问题。在今后,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突出和严重,逐步的建立起科学化的保护体系和工作的政策,将是发展的主要方向。需要注意的是环境工程管理涉及到的工作范围相当广泛,其中声学、水体、大气以及固体等,均需要进行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在实践之中还应当掌握较好的分析和测量技术,通过现代化的手段进行全面的测定和分析,并且及时的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做好详细和全面的规划管理,加强对方案的设计,在今后随着相关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国家对于环境工程管理的控制力度也必将不断的增加,所以还应当充分的认识到环境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不断的实现工作的改革。
一、环境工程管理的手段和目标分析
明确环境工程管理的手段和控制目标,是工作的核心环节。要想保证事业顺利开展,首先应当对其中的控制制度进行完善,逐步的建立起相对应的、科学化的、标准化的、规范化的工作标准,实施科学化的监督和关凯,有效的落实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以更好的保证相关事业顺利开展。环境工程的目标主要是为了满足目前的环境要求,同时,这种环境要求还不能违背环境管理系统中的其他要求,要和其他要求相兼容,在这个前提下进行的环境工程活动。环境工程管理就是为了从整体上将环境管理系统上升一个层次,使得环境管理达到一个最佳的状态。环境工程活动不仅要注重目标的实现,同时也要注重实施环境工程所付出的成本。要保证用最少的投资获得最佳的环境保护效果。
首先,要建立与环境工程相关联的管理系统,这个管理系统一定要按照一定管理制度有序的工作,确保环境工程管理有效实施。另外,为了做好环境工程管理,我们还要在这个系统中设立相关的管理机构,根据相关规定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保障环境工程的顺利开展。同时,还要有效落实相关管理人员的职责,使得职责明确化,管理更加到位。有效落实环境评审和监督制度,使得环境工程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通过科学管理,有效落实,加强监督,保障环境工程的顺利开展。
二、环境工程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当前环境工程管理之中还存在有较多的问题和难点,在今后,也应当实现对问题的及时改进,以更好的建立起相关技术控制规范,实现对工作的改良。经历长期的工作实践,环境监测实验室部分的质控方法得到 了有效的完善,其主要采取密码样、平行样、加标样、全程序空白样、标准样控制、能力验证、实验室比对、质控图控制等方式,但影响环境监测的因素较多,牵涉 面广,与快速发展的监测技术和不断扩展的监测领域相比,质量管理制度的发展不够完备,管理工作存在漏洞,阻碍着数据准确性提高。因此要不断加强环境监测标 准、技术规范和质控技术的完善。环境监测站在通过计量认证认可后,往往容易出现放松管理的状况。认为资质已经取得,承检能力已经具备,质量管理工作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不再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从而使得质量管理体系被动运行,质量管理工 作成为形式。各管理阶层人员对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意识不够,不能主动的发现问题,失去了自我监督的作用,增加了弄虚作假的思想意识。
三、环境工程管理的建议及对策
根据上文针对当前环境工程管理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可以明确工作的原则和核心观念。下文将针对主要的控制对策和工作思想等进行综合性的研究,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的实现相关事业的改革。
1.环境工程管理工作机制的健全
加强相关机制的建设,首先就需要加强对人才素质的培养,严格的按照我国制定的相关工作标准和工作的计划方案,进行控制和管理,并且重点的强调专项能力建设以及基础检测能力的建设,以更好的适应工作的标准和需求,应当充分的认识到环境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不断的满足时展的需要。此外,还应当熟悉相关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通过现代化的手段进行全面的测定和分析,加强全面质量控制管理,保证相关人员可以扎实的相关监测技术知识,加强针对全体员工的技能培训,并且加强相关工作渠道的建设,以更好的符合当前工作的需求,满足工作的标准,通过不同类型和不同形式的技术培训,保证人员可以很好的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和操作规范。
2.环境工程管理中监督效应和工作的重视
加强对相关环境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相当关键。在实践之中应当保证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等均得到充分的使用,切实的将相关质量控制管理纳入至检测的范畴之中,并且逐步的强调全体员工的参与思想意识,加强质量控制的观念,在实践之中还应当掌握较好的分析和测量技术,逐步的建立起科学化的保护体系和工作的政策,并且加强技能方面的培训。此外还应当加强对环境工程管理的监督,加强相关竞争机制的建设,加强针对员工的专业化技术培训,充分的调动起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确技术之中的各个细节和难点,以此为基础不断的增强监督工作的效应,以从根本上保证环境工程管理工作水准达到相关预期的标准,促进整体检测效益的增强。
3.提高社会公众环境意识,加大环境事业投资力度
面对环境破坏严重、人们环保意识薄弱的现状,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对环境保
护的宣传教育、提高我国民众的综合素质,教育人们保护环境从身边小事做起。
另一方面要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其他国家先进的思想技术。同时对我国存在的问题
进行反思,采取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办法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保护环境、管理
环境,并在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地运用环境。将环境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统一
起来,不仅要做到对环境进行保护和治理,还要利用环境,开辟新的能源渠道,
真正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高度重视环境人才培养,利用多种途径促进成才
提高环境工程管理水平,需要有优秀的人才。人才的培养模式应该不拘一格,
应创造有利条件促进成才。可以通过高等院校培养环境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生、
研究生;也可以通过在职培训的方式提高在职人员理论水平;更鼓励职工教育向
制度化、规范化和正规化方向发展,使在岗人员能够不断获得理论的补充和知识
的更新。
结语
总的来讲环境工程管理是当前工作之中的主导方向,正如上文所分析到的,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突出和严重,逐步的建立起科学化的保护体系和工作的政策,将是发展的主要方向。综上所述,根据对当前现代化的环境工程管理基本现状和工作的主要方向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从实际的角度着手对工作的开展方式和开展的流程等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的实现相关事业的整改,更好的促进工作的转变。总的来讲加强环境工程管理对于当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意义重大,所以还应当加强对工作方案和政策的细致研究。
参考文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伴随城市规划规模的不断扩大,带动城市房地产业迅猛兴起和发展,致使建筑工程技术和管理压力逐渐加大,作为建筑工程建设方,既要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又要尽量在可能的限度内地缩短建筑工程的建设工期,同时,还要在保证建筑工程所用材料质量的前提下,更要尽可能地节约一些建筑资金。
1 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1.1 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准备阶段所存在的问题
1.1.1 建筑工程施工人员问题
在建筑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由于建筑企业一味地追求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总想尽快进入建筑工程实质性的施工阶段,在现有的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内部人员并不是固定的,他们当中有很多的员工都是随用随时招聘而来的,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根本拿不出相应时间对这些新聘员工进行培训,致使这些人对他们将要参与建设的工程特点和难度,技术和需要注意的建设细节等都不能做到相应的了解,在建设施工现场,机械地听从建筑方人员的临时指挥从事建设工作,而工程建设施工方所用的建设技术指导员和建筑项目管理员,往往不是挂职聘请兼职,就是凭一定社会关系而来,这就给建设工程项目带来了技术和管理上的隐患,而工程监理单位,更是以兼职监理为常见现象。
1.1.2 建筑工程所用材料问题
建筑工程建设单位任用的建筑材料采购人员,并不是对建设工程技术或设计有了解的人,而是依靠信任而任用的人员,在信任当中,建筑工程建设方负责人又往往启用的是自己人,他们在采购工程建筑材料时,不会围绕建筑工程的设计要求和建设技术来选购建设用材,而只会一味地为建筑企业想方设法节省采购资金,由此导致所选购的建材,既不符合业主要求,也不符合监理或设计要求。有时工程建筑方为尽早开工建设建筑工程,对所采购的建材,不做严格的质量检验,或者干脆不检验,就直接进入工程施工使用阶段,致使不合格建材进入工程建设流程当中。不被及r使用的建材,也不做妥善保管,而将许多不同种类建材杂乱地堆放在一起,这就容易使各种建材发生化学反应,进而进一步影响了建材的原有质量,使建材难以达到原有的刚度或实体强度,进而从建材管理技术上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1.2 建筑工程施工建设阶段所存在的问题
1.2.1 施工建设阶段中的人员问题
我国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有很多建设施工人员大多数都是由农民工所组成的建筑施工一线工人队伍,他们原本就没有什么建筑施工经验,有很多农民工都是凭借自身吃苦耐劳精神,依靠苦力拼出来的一些工作经验,因为他们的文化程度不高,很难让他们承担建设工程更多方面的建筑施工,可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人员来讲,虽然他们手中也攥有相应资质的行业资格证或者是技能证件,往往又与他们自身所具有的实际技能跟真正的学历水平不相符,在这个群体中,他们有的有经验而没有技术,有的有技术而缺乏经验,导致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当中缺乏技术尖子,使一些新型建筑施工科技和新型教材难以在建筑施工工程当中得到推广。
1.2.2 施工建设机械问题
我国目前建筑工程施工工程建设当中,还是以人工化生产占据大多数份额,使用建筑机械施工建设的份额较少,在混凝土搅拌或运料当中使用一些相关的建筑机械,因此,导致建筑施工效率相对低下,这主要是因为建筑施工单位对现代建筑机械购买力不足和缺乏使用现代建筑机械技术人员,导致很多新型机械推广不能在工程建筑施工中得到很好的推广。
2 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项目管理的路径
2.1 对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强化教育培训
2.1.1 强化对施工人员的教育与培训
建筑施工单位要对参与工程建设人员进行岗前教育培训,既要对他们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又要进行建筑施工相关技术培训。让他们全面了解自己所参与的施工建设工程都具有什么特点、重点建设环节,特别是那些新招用的农民工,一定不要怕麻烦和费事,对他们的安全生产知识和起码的建筑施工技术进行教育和培训,切忌不能一味地追求建筑工程施工进度而在不经教育和培训纯鱿?就让他们进入建筑施工工地参与建筑工程建设。
2.1.2 围绕工程建设构建正确的用人机制
需要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以用人唯贤做原则,不论是教材采购人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还是工程监理单位以及建筑工程技术人员,不要因为工程建筑单位有可能是家族式企业而一味地在用人上进行任人唯亲,要本着对建筑施工工程质量负责的态度,招聘或使用那些真正有建筑工程施工经验和相关的技术人员,以免给建筑施工工程带来建筑质量损失。建筑工程项目需要特别注重建筑质量,只有依靠技术人员的把关,并发挥他们在施工过程中的作用,才能将建筑工程质量,但是很多时候是用人唯亲,尤其是在家族企业,或者是中小企业现象很严重,很难把建筑工程质量做好。
2.1.3 构建用人激励机制
建筑施工工作劳动强度相对较大,尤其是农民工更希望自己在建筑工地通过辛勤的劳动赚取更多的劳动报酬,所以,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一定要做好薪酬管理工作,在工资标准和奖金配额上,既要结合企业自身条件,又要联系当前市场消费水平,还要遵循国家的相关劳动薪酬政策或制度,正确发放劳动薪酬,而发放的原则和标准则是在体现多劳多得原则基础上,还要体现激励作用,以科学合理的劳动报酬来激励施工人员的建筑施工积极性和创新性,以便将他们的建筑施工经验和技术都用在建筑施工工程上,以此来提高建筑工程的建筑技术含量和质量。
2.2 控制好建筑工程施工任何一个环节的施工过程
2.2.1 充分做好施工人员、技术和建材的准备工作
建筑工程中所需要的项目管理人员、施工安全管理人员、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工程建设成本核算人员和所有的施工人员等,都要提前做好对自己所要参与建筑项目的必要教育和培训工作,以期了解建设项目的建筑特点、建筑结构和建筑概况。项目建设技术人员要对项目建设图纸进行提前研究和分析,并依据项目设计图纸充分做好施工技术人员配备。对项目建设所用的建材,采购部门需要提前进行安排,并组织好货源。参与项目建设的所有人员,都要对他们的建筑经验和技能进行摸底,以便在使用过程中实施合理安排。
2.2.2 管控好项目施工每个施工过程环节
以项目建筑质量决定施工进度,切不可盲目冒进而牺牲项目建筑质量。项目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时刻按项目建设设计图纸提出的建筑质量要求,对工程项目建设进行层层把关,并严密结合国家对建筑工程建设的技术和质量要求,动态检验各个环节的项目施工技术含量和质量,检验建设项目用建材的合格度。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21世纪是知识数量迅速增长的时代,知识成为财富的象征。知识管理和知识共享在企业、学校都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如何实现知识共享,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是否应建立在某些基础之上,学生获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后可能会达到哪些效果,这都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笔者将针对基于共同经验原理的知识共享分析展开深入思考。
1 知识与知识共享
1.1 知识的含义与分类
1.1.1 知识的含义
知识,作为一个被广泛使用的词,其内涵和外延因使用者不同而异。一般可区分为狭义和广义的两种概念。根据韦伯斯特(Webster)词典1997年的定义,知识是通过实践、研究、联系或调查获得的关于事物的事实和状态的认识,是对科学、艺术或技术的理解,是人类获得的关于真理和原理的认识的总和。
1.1.2 知识的分类
知识具有不同的特点,对知识的分类也是多种多样。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在1958年从哲学领域提出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的概念。他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对,是高度个人化的、主观的、基于长期经验积累的,它不能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因此很难规范化,也难以转移给别人。
编码知识与未编码知识:编码知识是指根据特定的规则,重构而成的特定代码和信息,这种知识主要用来存储在数据库和别的IT设备中。
独立知识与系统嵌套知识:独立知识是指知识本身比较完备和独立,背景知识和辅助知识较少,与其它知识关联性不强,比如一些简单的操作手册;而系统嵌套知识则涉及到较多的背景知识和辅助知识,与其它知识联系广泛且较强。
1.2 知识共享的概念
JaeNamLee将知识共享定义为:将知识从一个人、群体或组织转移或传播到另一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活动。其目的是实现知识所有者与他人共享自己的知识。教师与学生实现知识共享是指教师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知识,使知识由个体拥有转变为群体拥有的过程。在共享的同时,经过与学生之间共同的讨论、分析、修正,学生原始的知识得以进一步扩大和创新(知识流呈螺旋形不断扩大),知识的质量和数量不断提高。
1.3 共同经验传播原理
施拉姆和余也鲁在20世纪80年代合著的《传媒·教育·现代化》一书中提出了进行教育传播的几个原理,其中之一是共同经验原理。该原理认为教育传播是一种信息传递与交换的活动,教师要与学生沟通,必须把沟通建立在双方共同的经验范围内。
2 思考
2.1 知识共享是一个信息传播的过程
知识都与信息有着密切的关系。知识的传递是以各种信息为载体的,是随着信息的传递而传递的。各种知识以信息的形式由知识拥有者向知识接受者传递,达到知识拥有者与知识接受者之间的知识共享,这是知识共享的基本过程。
按照“信息论”关于信息运动的一般模型,信息运动基本过程可简化为:由信源产生的信息,编码后经过信道传输,再进行译码才能被信宿接收。如图1所示:
这是信息传递的基本模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要素有信源、信道、信宿。同样知识共享也存在一个知识传递的过程,知识拥有者把知识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知识接受者,以达到知识共享的目的。知识拥有者决定共享什么样的知识,能不能与知识接受者共享;传递方式指知识传递的渠道,决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传递信息;知识接受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去寻求可以共享知识并对其进行处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从知识共享的过程可以看出,知识拥有者、共享通道、知识接受者,是知识共享的重要环节。
2.2 知识共享的前提并非是共享双方必须具有直接共同经验
根据施拉姆和余也鲁概括的共同经验原理:认为教师要与学生沟通,必须把沟通建立在双方共同的经验范围内。图2中两个圆圈各代表甲和乙原有的经验范围,其间重叠的地方是他们具有的共同经验。在教育传播过程中,教师必须从共同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掌握新的知识。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共同经验实际上应划分为直接共同经验和间接共同经验。直接共同经验表示对某一事物两者之间有直接的共同认识;而由于学生知识和阅历的相对狭隘,教师与学生之间对某一事物缺少直接的共同认识。而此时教育传播活动是否可以发生?教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可以得到共享?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当教师与学生之间拥有直接共同经验时,教育传播活动可以产生并完成;当两者之间没有直接共同经验时,教师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通过一定的渠道或方式可以在另一个层面上与学生达到共同认识,这种认识的程度有高有低,但至少两者之间可以寻找到一定的共识基础,这个时候教育传播活动同样可以发生并完成。图3中两个圆圈各代表甲和乙原有的经验范围,重叠的地方是他们适当的教学策略,通过一定的渠道或方式在另一个层面上具有的共同经验。
2.3 知识共享并非一定是完全共享和完全接受
在教育传播活动完成后,知识是否被学生完全吸纳接收,同样存在几种情形。知识在共享过程中并非是知识的完全共享和完全接受,而是一个整合的过程。这个整合的结果存在三种情形:第一,扩大个人的知识圈;第二,去掉个人已有的知识,减小个人的知识圈;第三,不改变个人的知识圈,但在其他层面上对个人产生间接或隐性作用。我们可以用完全传播,部分传播,间接传播来概述这三种传播效果。
完全传播,即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被学生完全掌握并完全加入到自身的知识结构中,图4中圆圈代表乙(学生)在完成教育传播活动后的知识结构,其间重叠的地方是甲(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被乙(学生)完全整合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第二种是部分传播,即学生将教师所传授的知识部分掌握并加入到自身的知识结构中,图5中圆圈代表乙(学生)在完成教育传播活动后的知识结构,其间重叠的地方是甲(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被乙(学生)部分整和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第三种是间接传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间接的,所传授的知识没有直接融入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中,而是在学生的知识背景中和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存在了一定的联系。图6中两个圆圈各代表甲(教师)和乙(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没有直接融入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中,而是在其他层面上产生共同经验。
2.4 知识共享后,产生的结果并非都是形成正认识
对学生而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接受教师的信息后,对某一事物的认识并不一定都是更加清晰和深入。由于不同的教师所传授的信息不同,同一个内容不同的教师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而且有的知识本身也处在讨论和研究之中。因此,在完成教育传播活动后,学生对某事物的认识改变存在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是通过教育传播活动,扩大或加深了学生对某事物的认识,笔者将其称为正认识,第二种是通过教育传播活动模糊或缩小了学生对某事物的认识,笔者将其称为负认识。图7中乙在接受教育传播活动后,扩大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加深了对某事物的认识,形成正认识。图8中乙在接受教育传播活动后,缩小了自己的知识结构,模糊了对某事物的认识,形成负认识。
3 总结
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将知识共享作为知识创新的首要阶段。无论是在企业,还是在学校,知识共享是促进知识创新必不可少的元素,它可以使成员在交流中提高认识,当然,无论是形成正认识还是负认识,无论是扩大了个人的知识结构,还是缩小了个人的知识结构,亦或在其他层面形成共识,笔者认为知识共享都达到了激发成员思维,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216-02
一、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源起
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关键。精品资源共享课是指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旨在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着力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在“十二五”期间,教育部计划建设5 000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012和2013年分两批开展原有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评审遴选工作。现2 659门国家精品课即使全部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2014和2015年还有近2 500门课程可以跻身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行列,是高等院校精品课建设面临的重大机遇。
目前,黑龙江高校精品课建设在全国仍处于平均线以下水平,现有国家精品课程2 659门中,黑龙江省仅有76门,占全国的3%。特别是在农林经济管理类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中尚未取得0的突破,农林经济管理类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也处于空白,与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提高农业经营管理水平、培养优秀农业管理人才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东北农业大学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农业经济学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其课程体系结构中居于重要地位。其教学效果不仅直接影响到其他专业课的教学,而且关系到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学习热情,对实现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起到支撑和保障作用。同时,这门课程对其他涉农专业学生的作用也很突出,有利于实现培养复合型人才目标。但是由于教学计划和学时数的限制,学校只将农业经济学课程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设为必修课,在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工商管理、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专业设为选修课,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开展自主学习模式下“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就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经济学课程的资源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使农业经济学课程完成以教师为服务对象,到以高校学生与教师为服务对象并兼顾社会学习者的转变。不仅可以鼓励学习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还可以借助各方优势,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广泛传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建设丰富多样的网络课程资源,涉农专业学生可以通过点击网络教学资源自主学习农业经济学课程,通过习题训练等巩固所学理论知识。作为社会学习者的农户、农业企业管理者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资源了解一些相关应用知识,如农产品期货买卖、农业合作社等,使课程特色鲜明、实用性更强,服务学习者自主学习。
二、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资源建设的思考
(一)完善课程全程教学录像资源
全程教学录像是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重要指标,教学录像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载体,更新和完善课程教学录像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人才的关键。根据国家教育部文件要求,教学录像要按教学单元录制,声音和画面要同步,字幕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规范字,采用mp4格式。目前农业经济学18个教学单元,在课程教学录像内容方面,应注重农业经济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系统化,同时,面向学科发展前沿,不断把农业经济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农业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及时加入讲课内容中,增强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教学中增加定量分析和案例分析的内容,尽可能使用实际数据和典型案例进行讲解,如结合黑龙江省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的涉农部分,增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供专业期刊、专业网站,鼓励学生阅读学术专著,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并注意向学生介绍各种不同学术观点以及尚无定论有待探索的问题,特别是具有理论前沿性的观点,以打破学生过去长期形成的唯一标准答案的思维定势,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敢于批判,善于发现新问题,使其创造性潜能尽量地发挥出来。
(二)修改教材、丰富教学内容与教学辅助材料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对教材的要求是选用国内或国际一流同类院校的经典教材或规划教材,目前,与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教材蓬勃发展的态势相比,作为农业院校经济管理学院最为重要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农业经济学教材建设明显相对滞后。现在使用最多的是中国农业出版社和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的3部教材,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内容更新慢,侧重于某些农业经济问题现象的描述和经验总结,缺乏从经济学视角解释农业经济问题的分析等问题,远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对教材要进行修改完善,在已有规划教材基础上加入两部分内容,使农业经济学授课内容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为基本理论知识,即用经济学基础知识解释农业经济问题,一部分为介绍国外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最后一部分以专题的形式讨论农业经济基本理论。
教学辅助材料内容涵盖课程的教案、教学日历等教学文件、课程指导、电子教材、作业习题、试题库、典型案例,重点难点、前沿专题等内容,以学生阅读为对象,这些内容具有基础性、系统性、适应性和易用性等特征,结合课程实际教学需要,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重点,资源丰富、充分开放共享。
(三)创建网络教学资源,实现教学网上互动
通过创建农业经济学网络教学资源,实现网络互动,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将不再局限于某一时间,某一地点,而是以其丰富的网上学习资源、良好的交互、快捷的通信方式,为学生个别化学习提供可能。农业经济学网络资源系统应包括以下活动:自主学习、资源共享、师生交流、信息公告,在线批阅、后台管理等功能。主讲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上传、下载教学资源,以达到教师与教师、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多方位资源共享的目的。通过建立教学网络互动动系统,提供了一个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交流的平台,学生可以在线向教师提问,把课堂延伸到互动网络平台,教师通过网络向学生答疑。由于交流信息的公开,可以避免问题的重复,节约了教学资源。此外,由于网络的特性,师生不受空间的限制,在时间分配上带来了极大的自由。在农业经济学网站中设置信息公告部分,用于及时向学生传递课程信息,如交作业的时间、考试的时间和地点、课程安排的调整等信息。通过教学网络互动系统,学生可及时地将作业上传,而教师也可以及时进行批阅,及时进行信息反馈,节约师生信息传递的时间。
(四)改革考试考核方式,加强对教学质量的控制和考评
为鼓励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引导学生适应课程教学改革,注重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将对教学考核方式进行创新。由现在单一闭卷笔试模式转变为多元化考试模式,分散成绩的构成,将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努力探索口试、案例分析、实践报告、论文、闭卷、开卷、半开卷、问题情境等多种考试形式,既考核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要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综合理解和综合运用的能力,使学生个性、特长和潜能有更大的发挥余地。
三、 结束语
通过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以达到以下目标:一是更新和优化教学资源。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以课程资源的系统完整为基本要求,以资源丰富、充分开放共享为基本目标,对能反映现有农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进行更新和优化,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和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二是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按照资源共享的技术标准,更新完善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内容,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 三是丰富和完善的教学内容。经过建设,形成能够涵盖农业经济学课程相应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特点问题等内容,具有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等特征,严格遵守国家安全、保密和法律规定,适合网上公开使用。四是融入最新的实践教学成果。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不断更新,融入最新的教学成果,前沿、热点问题等内容,充分反映课程改革成果,展现课程团队教学风采。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P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421(2013)03—296—02
气象观测信息和数据是开展天气预报、气候预测评估、气象服务及大气科学研究的基础,是推动气象科学发展的原动力。气象探测环境是气象观测资料质量的基本保障,是气象事业发展的生命线,做好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十分重要。
1 周口市气象探测环境现状
周口市位于豫东平原,是农业大市,辖区内有川汇、淮阳、商水、扶沟、太康、沈丘、鹿邑、郸城、项城、黄泛区农场10个国家一般气象观测站和西华1个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以下统一简称台站),除鹿邑、项城外,现址均为20世纪70、80年代所建。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区规模的快速扩张和城市内部高层建筑的密集建设,给气象探测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气象探测环境现状不容乐观。据统计,周口各县(市、区)城区面积较2000年普遍增长2~4倍,淮阳、川汇、西华、郸城、商水5个台站建站时所处的城市郊区现在都已发展成为城区内部。从2012年10月进行的气象探测环境综合评分情况来看,全市11个基层气象台站平均得分67.1,超过90的只有黄泛区农场1个台站,被城区包围的5个台站得分均不超过60,最低为淮阳47.8。气象探测环境达不到规定要求,直接影响了气象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影响了气象部门气候变化分析、气象预报观测的准确率和气象服务质量的提高。因此,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刻不容缓。
2 周口市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周口市气象局对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非常重视。2007年及时在规划建设部门进行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备案,市局主要领导经常就气象探测环境保护问题同地方领导协商,业务科、法规科、执法大队组成联合小组主动指导县局开展好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多次依法制止了破坏气象探测环境的违法行为。但受一些客观因素影响,效果并不理想,全市11个台站的气象探测环境综合平均得分仍从2007年的70.5下降到2012年的67.1,近一半的台站不得不通过迁站来根本改善气象探测环境。
2.1 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落实困难虽然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气象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使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但是经济发展依然是社会的主旋律,部分地方政府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过于注重项目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忽视了对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造成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困难。
2.2 人们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法律法规意识淡薄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是近十年来才开始引起各级政府和气象主管机构的足够重视,工作经验和办法可能有所欠缺,气象法律法规的宣传还不是十分到位,加上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们对气象的关注集中于气象预报和服务,对气象探测的接触却很少,认识不到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致使人们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法律法规意识淡薄。
2.3 城市规划人员的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业知识不足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标准是由气象部门按照科学要求制订的,只有专业人士才能对气象探测环境的要求和保护范围有更充分的认识。城市规划是由规划建设部门制订的,规划人员的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业知识不足,对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也容易导致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与城市建设的长远规划出现矛盾。
2.4 气象部门自身的执法能力有限气象事业属于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公益服务是其基本属性,在群众心目中很难具有政府直属单位管理的权威性。另外,周口市气象局执法机构成立时间相对较短,虽然对执法人员进行了多次培训,规范了执法程序,但自身执法力量仍然过于薄弱,依法制止破坏气象探测环境违法行为的力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3做好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的思路对策
3.1 积极做好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备案和专项规划气象台站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和备案是气象事业的基础工作和重要内容,是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定标准划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规划建设等相关部门参与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纳入城乡规划的具体体现,是保护气象台站探测环境的法定依据。
3.1.1 及时进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备案。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将本行政区域内气象台站的类别、地理位置、观测项目、探测设施、保护标准、保护范围、禁止内容、观测场地平面图等向同级发展改革、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城乡规划、环保、工业和信息化等有关部门备案。备案后,气象部门还应当与规划建设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每年联系1~2次,以便全面了解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的规划建设情况,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
3.1.2 认真做好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制定气象没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依法纳入城乡规划。经批准的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须经当地气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3.2 健全完善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日常运行工作机制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必须高度重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努力加强气象执法队伍建设,注重人员上培训,提高执法质量。县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列入气象观测业务的重要内容,实行日常动态管理,做到经常查看台站周边情况,发展异常情况后,立即报告单位领导。单位领导应及时到规划建设主管部门查明情况。问题严重时,必须上报上一级气象主管机构。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在防雷行政许可审批时,还应特别注意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的建设工程对探测环境构成危害的,不予核准防雷装置设计;对已经危害气象探测环境的建设工程,不予办理防雷装置峻工验收手续。
3.3 依法制止破坏气象探测环境的违法行为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规范科学文明执法,不断加大执法力度,依法制止各种破坏气象探测环境的违法行为。
(1)对事先未征得气象主管机构同意,也未取得规划建设部门行政许可,可能危害气象探测环境的建设工程,应当单独或联合规划建设部门一同查处,责令其改正。
(2)对于事先未征得气象主管同意,规划建设部门已经公示还未批准的建设工程,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在第一时间书面向地方政府和规划建设部门行文说明情况,要求对可能影响气象探测环境的建设项目不予批准。必要时,可申请上一级气象主管机构行政函告当地人民政府。这一点,非常重要。基层气象主管机构必须经常留意探测环境周围的变化情况,经常留意当地主要媒体对于台站周围的重要工程项目的前期公示。
(3)对于已通过规划建设部门批准的,可能危害气象探测环境的建设工程,应当书面要求规划建设部门承担责任并予以纠正。规划建设部门不配合时,应书面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气象主管机构请求支持,地方政府支持不力时,启动气象行政执法程序。
(4)对于已造成危害气象探测环境事实的建设工程,要及时拍摄相关影像证据,聘请具有测绘资质的测绘机构,书面告知建设单位到场测量相关数据。根据测量数据、相关证据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标准,启动气象行政处罚。同时,书面报告当地人民政府、人大,加大政府干预和人大监督力度,
3.4 不断加大气象法律法规宣传力度要经常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网站等当地主要媒体宣传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要在各级气象门户网站上设立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栏。要充分利用“世界气象日”、“全国法制宣传日”等重要时机,在城市繁华地带举办气象法制展板,积极向群众宣传,并邀请地方领导参观,提高宣传的社会影响力。要及时宣传一些成功制止破坏气象探测环境的案件。通过宣传,使人们自觉形成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意识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在水利工程的地质环境分析过程中,首先要对地区现状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对水利工程的适应性等进行分析,从而预测区域地质环境会在水利工程建成和运作后产生的变化,以及其影响,预测其可能会产生的灾难性破坏,以及这种影响或者灾难性破坏的控制手段和程度,以及预防的措施等等,在一项水利工程修建完成之后,对于地质环境的影响是综合性的、来自于多方面的,大自然是一个彼此之间相互关联整体,其中某一部分发生了变化,就会出现连锁反应,除了我们文中所说过的这几个方面以外,还有很多,如对水库周边土地的浸没、土地的盐渍化、沼泽化等等造成原有的森林、树木以及植被等等的破坏。而且在水库建成以后,水质和土壤乃至气候都会发生重大的变化,这必将会造成动物和植物群落以及水生生物的变化。所以,水利工程地质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们对其产生的影响和分析要从长远角度出发,紧密联系大自然与人类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水利工程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问题分析研究
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进行河床的开挖以及两岸的削坡等工程实施,这样都会破坏自然山坡的稳定性,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错位、坍滑等等现象,水坝具有一定的高度和重量,在蓄水以后还具有很高的水压,这些都会通过坝体传递到第几或者周围的岩体上,这样就有可能会改变岩体原本的稳定性以及地质构造,从而引发地震,除此以外,还会发生库区以及岸边的淹没等地质问题。
1.对地震的影响。目前,世界上很多震区,原本都是无震区,在水库蓄水以后就会产生破坏性的地震。水库在蓄水以后很可能会引发地震。水库地震活动与蓄水过程有着很大的相关性,但是震级一般都不高。为了防止水库引发的地震,我们要注意在地质环境比较差、断裂发育或者岩性不均匀的地区以及在地震活跃去建设水坝时,要选择抗震性能较好的材料和坝体;在水库建成蓄水以后,要加强对地震的观测,如果发现有微震现象就应该严格控制水位,减缓水位升高速度,减小水坝负荷,降低水压,消除地震的诱因。
2.库案的稳定。水库在建成蓄水以后,因为其水位的变化和波浪的作用,原来岸坡极有可能会失去平衡,发生山体滑坡或者塌滑破坏现象。三门峡大坝在蓄水两年期间发生了多次塌岸事件,所以,在水库蓄水前,要对岸坡进行削坡,发现可能会出现滑坡的山体时,要事先进行排水,并且对其进行加固等措施,也可以事先对这些山体进行清除。
3.水库的渗漏。水库在修成蓄水后,坝基承受较大水压,可能会出现渗透。在水库边缘的薄弱山脊、缝隙、溶洞、溶槽或者断裂带等等,漏水量可能会很大,这就影响着水库的使用,还能影响周边地区的水文和地质条件。
二、地质环境对水利工程的影响问题分析研究
从实践来看,不只是水利工程对地质环境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相反地质环境也会对水利工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地质环境对水利工程的影响主要有滑坡和泥石流等动力工程的地质现象,土地沉陷、沙土液化、黄沙湿陷以及边岸再造等各种各样的地表的变形破坏,还有地表的岩土体性质的改变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可能会对水利工程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我们要调查和研究这些现象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以及趋势,针对不同的现象做出不同的技术措施,用以防止和削弱这些变形造成的破坏。
1.水体环境导致的坡体滑动。在我国古代就有治坡先治水的说法,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水和水的作用,会减少岩土体的抗剪的强度,加大裂缝的水压和上浮力,从而减小了坡体原本的稳定性。如果没有谁的作用力,那几乎不会产生滑坡动力工程带来的地址破坏的现象,除了一些特殊的地质构造会对形成滑坡造成一定的影响。软弱的夹层,风化作用下形成的裂缝、夹层地下水作用下的泥化夹层等等,都很容易构成滑动面的构造。这些构造面,再结合水的作用,就会使动力工程地质的破坏更加剧烈。滑坡一般都与地表和地下的水系分布和运动的方向以及趋势,还有存在的方式等各个方面存在密切的联系。
2.水位问题。一般水利工程都是把水位提高,造成原有的土体饱和并且软化,使含水量增大,内摩擦角和内聚力降低,抗剪能力减小,使土体出现了剪切破坏,出现地面的不均匀沉降或者沉陷等等,这些现象与水位下降时出现的土体有效的应力加大造成的地面沉降现象不同,所以,在建筑工程的设计上存在很大的区别,对临近水系的工程测量与设计方面也要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3.地质环境的沙土液化问题。水库在建成蓄水以后,饱和后的粉土在经过地震的作用后,孔隙的水压力增强,有效应力会逐渐降低,甚至会归零,这时,沙粒会在水中悬浮,承载力和抗剪性都会大幅下降,造成冒砂或者喷水现象的出现。这其实是液化的地震现象,所以,水利建筑必须要进行抗震和预防的设计。
4.地质环境对水库周边岸坡的边坡再造问题。边岸的坡体因为坡脚被冲蚀造成局部的失稳状态,会造成大的崩塌红着是滑坡现象,这不仅会危及水库,还会对周围的建筑物造成危险,产生大量的固体径流物,造成水库淤积的加速,从而减小水库的库容量,严重的情况下,会造成崩塌涌浪,酿成灾难性的结局。
5.地质环境对蒸发强烈地区的影响。随着水利建筑工程的兴建,地下水位会逐渐升高,埋藏深度变浅,使得地下水在毛细作用下上升到土地表层,然后蒸发。造成地下水和土壤中的盐分上升到土地表层,从而凝聚,造成土壤的盐渍化。
6.地质环境的沼泽化。水库在引起地下水位上升以后,对水库临近的土壤产生盐渍化或者是沼泽化,造成土壤变质。水库内的水流速度小,水与空气界面的交换速率和污染源的扩散迁移能力降低,所以,水体清洁能力就会下降,复氧能力就会减弱;透明度变大,为藻类的光合作用提供了有力条件,转入库的水流中,营养物丰富,水的深度比较小,很容易造成富营养状态;悬移物长期的沉积在水路底,其中不易降解的重金属物质和有毒物质,就会成为污染源,从而影响水库的水质。
三、结语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建筑事业的不断进步,水利工程建设事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水利工程的建设在防洪、水力发电以及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等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对工程周边的环境产生着很大的影响,这些影响存在很多有利的方面,有一些影响是不利的,特别是对地质环境而言。因为不同的工程有着不同的作用和目的,所处的环境和地理位置不同,所以,在工程建设前,要对水利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进行研究和分析,特别是对于长期积累性的形象和潜在性的影响,要进行预测,提出降低对于不利影响或者消除不利影响的措施,让水利工程发挥正面的作用,为我们创造更好的环境。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是一项长远的任务,是水利水电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工程地质工作的质量,对工程方案的决策和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对水利工程地质环境问题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以及本国企业纷纷瞄准了国际市场,他们将自己的业务扩散到各地并迅速建立自己子(分)公司,同时建立了相应的财务核算组织,但是这样一种分散式管理及财务核算模式不仅核算效率低下,而且大大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这也成为企业进一步扩张路上的绊脚石。而财务共享模式的提出高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财务共享服务是依托信息技术将分布在不同地区乃至国家的实体性核算业务集中于共享服务中心进行财务业务流程集中处理,这样做不仅能够规范并统一核算流程,而且因为没有了在每个分公司分别设立核算机构的必要,系统和人工成本都极大地得到了节省。
由埃森哲公司提出的全球共享服务业务调查结果显示,财务共享大致提供了财务核算工作和基础财务分析两方面的服务,其囊括的财务业务类型有应收账款,应付账款,报销费用,总账、明细账以及报表,资金管理,财务报告和分析预测。财务共享服务优化了公司组织结构,规范了核算流程并提升流程效率,同时降低运营成本,创造更大价值,将财务核算的集中化推到了新的高度。
二、财务共享服务下财务人员转型的分类
这项新兴服务的一个特点就是基础核算职能集中化,这样一来中心所需核算人员大致为原来的三分之一,之前从事这些基础工作的人们虽然得以从繁琐的业务中走出来,但职能转型的必然性也随之被提出。借鉴国内大型企业如中兴通讯等案例,我们可以将财务人员转型大致可分类为三个方向:共享服务中心财务业务人员、业务财务人员和高级财务决策人员。
(一)共享服务中心(SSC)财务业务人员
SSC财务业务人员大致包括三类:基础操作人员、技术维护人员以及运营管理人员。我们所说的基础操作人员,可以直白地称之为共享服务中心的直接生产者。基础操作人员他们需要做的就是按照既定的流程,进行数据的输入及核算等操作,并没有技术上以及知识结构上的特殊要求。技术维护人员则是核心员工。他们在服务共享中心要对系统综合管理并对整套流程提供支持,如系统的开发、核算程序的定义等,他们是财务共享中心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这个类型的人员转型要求相对就高了很多。运营管理人员则是主要领导者,要负责整个中心的安全运营以及更好发展。这类人员大多管理经验丰富,知识结构完整,在财务核算技能的基础上也懂得管理的策略。
(二)业务财务人员
顾名思义,业务财务人员就是在实际生产中促进财务与业务相互融合的推动者,特别在财务共享服务融合了成本管理、预算分析以及投资运营管理等多方面的业务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实现财务共享服务的功能,企业需要一大批传统财务人员转型到业务财务中,积极融入到研发、采购、物流、加工出售以及售后各个方面的业务中,解决长期以来为人所诟病的财务与业务相分离的问题,推进财务与业务的有机融合。利用专业知识推动业务决策的科学化,为企业从各个环节创造新的价值,这一类财务人员是企业的中坚力量,也是大多数传统财务人转型的方向。
(三)高级财务决策人员
共享服务是一种综合的管理模式,包括信息技术、服务管理、组织管理、质量管理、绩效管理等多种管理手段。这样的管理模式就为财务人员转型提供了一条出路――高级财务管理决策人员,其一般指代的是企业财务总监、总会计师及财务管理团队的核心成员,这类人员一般有深厚的财务会计知识,积累了丰富的财务会计方面的工作经验,懂得战略规划决策,能够深入参与和支持企业决策制定,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这一转型路径对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以及相关素质要求较高,除了必要的知识储备外,还需要更多战略管理、营销管理等相关技能,因此这是一条适合于少数财务人员的转型路径,也是一个传统财务人员中潜在优秀财务人脱颖而出的好机遇。
三、财务人员转型中素质提升路径
企业财务核算方式的变革对传统财务人员转型提出了挑战,财务人员又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法提升自身素质进而适应宏观环境的变化呢,这一问题的提出对于财务共享服务的完善实施以及财务人员的升级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改变传统理念,接受新的环境
我们所处的时代早已不是过去的农业时代亦或者工业时代,这个时代是智能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这样崭新的经济形态必然会带来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的变革,新模式也必然带来新变化,传统财务人员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变传统理念,接受新的环境。传统财务人员大多熟悉了一系列财务核算流程便不再探索创新,但互联网+时代,财务人员要积极转型,改变工作理念,增强学习领悟能力,主动接受新的管理方法,加速实现人员与管理方式的双升级。
(二)完善知识结构,适应新的环境
具备了新的财务核算理念,接下来需要完善的就是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因为财务人员转型的路径不是单单一种,因此不同的转型路径所需完善的知识结构也要加以区分。
共享中心(SSC)财务业务人员中最基础的一条转型路径就是基础操作人员,这类人员职能相对简单,因此所要求具备的素质也不是很高,他们只需掌握流程并按照既定的流程进行一系列工作即可。知识结构方面他们需要具备财务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基础即可,向这个方向转型的障碍不大,只需通?^短期培训即可消除。技术维护人员作为中心的核心人员,他们是财务信息化、核算标准化的专家,他们应该既要精通财务信息化、流程结构优化和核算标准化,又深谙公司决策、内部控制、财务风险管理的精髓。传统财务人直接转型到技术维护人员的难度相对大一点,因此,从基础操作人员做起,积累知识与经验后完成第二次转型不失为一条智慧的转型之路。而运营管理人员则是整个中心的大脑,他们要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还要对公司内财务资源、人力分配、战略方案等做出全方位的评估规划。运营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宽阔的视野与战略思想,在知识结构上,他们要在具备财务分析预测、成本管理控制以及投融资规划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增强资本运营、战略评估以及维护升级财务体系的能力,并且作为服务中心的领导者,凝聚力必不可少,人际关系管理技能对于转型为运营管理人员来说也是一项必备技能。
业务财务是一项操作性极强的工作,业务财务人员需要将业务实施过程中收集的数据资料?M行整理分析,提出建设性意见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业务中的纰漏,促进各项业务为企业带来更大价值。因此,对自己所深入的业务,他们应该以专业的知识方面为支撑,以财务决策促进业务更好开展为核心,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在业务财务上越做越精,最终汇聚成为企业跳动的强大的心脏。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工程经济学课程具有综合经济知识性,它以工程技术为依托,对投资赢利与经济增长的评价、分析以及决策进行深入研究,与其他管理类学科联系密切,如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项目投资与融资等,且与相关课程内容多有重复。可见,务必要对工程经济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保证教学内容与其他相关课程的时间安排得当,实现协调发展。
教学内容的安排方面,要选用得当的教材和与之相配套的教学大纲。当前,图书市场上充斥着种类繁多的教材,单从内容而言,部分教材不具有针对性和可读性,章节设置上也缺乏必要的联结性和系统性。而理想的教材应是概念(经济概念或经济要素概念,如经营成本、折旧成本等)为先导,方法(指标体系和基本公式,如净现值)为核心,实际应用(经济评价,如财务评价报表的编制)为原则,形成从概念引入方法,进而引入应用的完整体系。工程经济学作为基础性课程,其开设时间要先于其他相关类课程,还要考虑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统一,形成以教师授课、分析案例、讨论案例、习题练习、习题辅导与课程设计等环节为主的教学模式。
转变教学方法
工程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多的看重知识的传授,教师自讲的成分过多,使得学生处于被动消极状态,完全凸显不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为此,应改变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引入互动式、案例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从而促使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加深对工程经济学这门学科的理解,以便于将其更好的应用于实践。
引入讨论教学法
讨论教学法的引入,可以颠覆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建立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民主关系,形成课堂研究和探索的良好氛围。这就要求教师摆正态度,在教学过程中充当学术顾问、指导者和研究伙伴的角色,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课前预习,勾选出不懂的问题并进行课堂讨论,由教师得出最终工程经济学课程中疑难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办法,转变传统的结论式总结,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引入案例教学法
工程经济学课程的基本概念繁多,文字性强,所需的理解力也较强,且格外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课程定量与定性问题较多,教师和学生在理解上均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可引入案例教学法,将抽象的工程经济学原理用直观的案例展现出来,降低学生理解难度,引导学生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做到在经济评价原理进行理解的基础上,熟知评价方法及其适用范围,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注重实践教学
理论与实践二者的结合,可促使工程经济学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如课程设计可以使学生对工程经济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建立课程互动教学主页,可为学生的学习和兴趣培养提供平台;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科技项目经济论证等活动,可促进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转变教学管理模式
工程经济学这一门课程,修读的专业较多,因此,该课程首先要采用规范、标准的教学管理模式,实现教材、教学大纲、试卷以及阅卷标准的统一化,与此同时,增设相关专业的专业资格考试环节;其次,实现工程经济学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统一,强化学生对工程经济学的理解,认识到其不仅是理论性学科,更是实践性学科,发现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最后,学校方面应当支持该课程的教学,以充足的教学经费为保障,从而强化工程管理类和土木工程类学生的经济意识,为提升工程经济学的教学质量打好坚实基础。
结语
一、引言
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成为学者所诟病的对象。2009年5月,IASB了“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将公允价值计量的估价技术输入值按优先次序分为三个层级,并对非活跃市场条件下公允价值计量提供了应用指南。我国在2006年所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这一概念。这可以体现出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但可能存在难以计量和操作性较差的缺陷。本文试图讨论会计准则趋同的背景下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运用以及相关思考。
二、IFRS13中有关公允价值的定义、计量及披露要求
IFRS13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进行有序交易时出售一项资产所获得的价格或转移一项负债所支付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即为所谓的“脱手价格”。强调脱手价格有助于市场参与者确定出售资产或转移负债的价格,降低出售资产或转移负债的意图对交易的影响;并且能够反映公允价值作为计量资产或负债最具相关性的计量属性;同时还可以为有关资产或负债未来经济利益流入或流出提供客观的、以市场为基础的预期。
IFRS13将公允价值的计量范畴拓展到非金融资产或负债,并将计量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输入变量是指相同资产或者负债在活跃市场中的未经调整的公开报价;第二层级输入变量是指除第一层级中可直接或间接观察的资产或者负债公开报价以外的输入变量;第三层级是输入不可观察的变量。
三、我国企业财务报告中公允价值的趋同发展
我国在2006年所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这一概念,但主要分散在“投资性房地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多项准则中。在此之后,IASB关于公允价值的征求意见稿以及公允价值准则。为了保持趋同,我国财政部于2012年颁布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征求意见稿。规范了公允价值定义,明确了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和级次,并对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信息的披露作了具体要求。在趋同的过程中,我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某些方面与IFRS13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我国准则并未强调公允价值是资产或负债的“脱手价格”;IFRS13涉及具有“信用增级”的负债情况的讨论,我国准则在“披露”部分才涉及。因此,我国有关公允价值的准则在很大程度上与IFRS13一致,但在某些部分具有自身特点。
四、公允价值在我国使用时所面临的困境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将公允价值定义为: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这一定义与IFRS13基本相同,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却面临一系列困境。首先,该定义强调了市场和公平交易的重要作用。但我国经济目前处于转型时期,法制不健全不完善、政府对市场的束缚太重以及诚信缺失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我国市场远非有效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导致资产或负债价值的“公允”性程度较弱,交易双方往往不能在“熟悉情况”的条件下进行交易,主要的会计信息无法有效获取公允的数值。其次,虽然采用估计等技术衡量公允价值,但是对于不同的投资者之间、投资者与管理当局之间而言对投资的期望报酬率不可能完全统一,加之现阶段的未来现金流量及折现率的信息通常较为缺乏,往往加入了主观因素,导致现值的主观估计成分偏大,这样一来,公允价值的可靠性没有得到有效合理的保证。最后,我国各类交易市场不发达,绝大多数资产的公允价值难以获得,资产和负债在市场上不容易找到可供参考的价格,价格难以真正反映价值。例如某些无形资产、商誉等,缺乏有效的市场、相同类似的资产和公认的计量方法,降低了其公允价值的可靠性。
五、相关思考
(一)加强市场经济建设,不断优化市场环境。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在许多方面仍旧处于不成熟的阶段,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还比较有限,价格机制形成渠道较少。另外,市场交易中存在大量信息不对称,诚信缺失导致交易的公平性与交易价格的公允可靠性丧失。因此我国应当建立一个成熟的有利于公允价值发挥作用的市场环境,加强法律法规对交易者的保护力度,降低政府对市场的控制力量,建立健全市场信息体系,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
(二)完善公允价值的理论研究,为公允价值更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提供理论指导。虽然我国于2006年就引进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问题在我国会计理论界仍存在一定分歧。另外,新会计准则本身只是指导性文件,对公允价值确定的方法的选择缺乏具体实施规范。因此,我国应当加强公允价值的研究,形成一个关于公允价值逻辑一致的框架结构。并立足我国的国情,针对特殊的市场环境和具体的行业特点,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便于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提高其可操作性。
(三)加强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专业水平。公允价值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判断。这不仅要求会计人员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会计实践能力,更需要其具备宽广的经济视野以及敏锐的市场信息捕捉能力。因此,应当通过培训学习来提高广大从业人员的基本会计素质和扎实的理论功底。促进公允价值在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可靠性。
六、结语
伴随着知识经济浪潮的兴起,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加大,大量无形资产、衍生金融工具等软资产的出现,必然会为公允价值尤其是现值的运用,提供更大的舞台,提出更高要求。本文在我国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进程加快的背景下,讨论了公允价值对我国的影响进而提出提高公允价值使用效果的相关思考。从优化市场环境、增加话语权、加强理论研究以及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参考文献:
[1]彭博.解读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十三号——公允价值计量的基本原则及引入的新变更[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6(8):8-10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新媒体这一概念引入人们的生活,当今时代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将新媒体融入高校的建设范畴,这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变化。目前,高校大学生多为80、90后,易于接受新生事物,互联网、手机、微博、博客等已经成为大学生接收和传播信息的主要载体。因此,如何顺应时展,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代转型途径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由之路。
1 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代转型释义
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杂志、广播等传统媒体而言,以新兴的数字技术为支撑的“第五媒体”形态,如数字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数字广播、数字电影等。它与传统媒体相比较,具有交互性、开放性、虚拟性和多媒体性等特征。
西方学者认为“社会转型”是用以表达社会结构具有进化意义的转变和发展。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态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这是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结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必然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只有不断顺应时展的新要求,与时俱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代转型就是指通过现代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充分利用网络化、信息化的新兴媒体,通过对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管理手段的转型,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代转型的必要性
2.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外部环境的挑战
首先,当前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性加强,大学生面临压力较大,平时学业繁忙,他们更倾向于快捷便利的信息获取方式,这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做出调整,以符合大学生的生活节奏,适应其心理需求。其次,全球化进程中出现了价值观的多元化,国内外往往通过网络进行意识形态渗透,这些媒体利用不正当、不合法的传播方式,夸大人民内部矛盾,散布恶意谣言,恰恰迎合了大学生“痛感强、燃点低”的特点,极易引发大学生的不理智行为,被所利用,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2.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面临重大的自身突破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是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尽管高校历来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教育工作如果按照传统的说教、灌输等方式,传授一些刻板、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教育内容,很难达到教育的预期效果,这也正是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信息化时代,新媒体不但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搭建了更加广阔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同时扩展了教育者的视野,面对这些新的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不断完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加强对新媒体信息传播方式的管理,将新媒体技术充分应用于教育工作中来,实现教育工作的发展与突破。
3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转型的对策
3.1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转型
首先,扩大先进文化的网络覆盖面,建立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的“红色”网站,不断传输先进文化的信息,占领我国先进文化的宣传阵地。同时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设计一些融入学生学习、工作、娱乐等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软件,达到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其次,增加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创新相关教育内容,利用新媒体的传播技术优化教育资源,使其成为生动性、交互性、一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同时增加教育内容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提高学生对教育内容的内化程度。
3.2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转型
新媒体的互动性和开放性,信息的多元化和复杂化,都对以往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提出了新要求。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方法,使其变被动接受为主动互动,提高学习热情。其次,要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制作出内容丰富、吸引力强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课搬到网上,创造有利的学习条件。最后,高校要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校内网、手机报等校园新媒体的辐射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加强教育效果的渗透力。
3.3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转型
如何利用新媒体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达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不但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信息传播方式的特点,更要有效管理新媒体技术的应用。首先,要加强组织领导。学校设立网络监管主管部门,成立组织管理队伍,加强校党委的领导,做到网络监管的及时有效。其次,要规范制度管理。通过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明确高校党政干部、共青团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及辅导员这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职责,同时通过校园行为准则等规章制度对校内不良的“网络言论”坚决的予以批评和教育,杜绝“网络煽动”“网络造谣”等行为发生,净化校园网络环境。
西方学者认为后工业社会是这样一种社会,“在这种社会中,由于社会日益工艺化,工业产业不再起主导作用,科技成为主要的生产力。这一社会的发展潜力,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它所支配的信息与知识的规模。”后工业社会表现出就业已从原来的工业生产大量转移到服务业和信息产业的趋势。在后工业社会中,信息成为了基本的生产资源,替代了工业社会中的物质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产品的生产是持续加工型的,并且是科学密集型的。
丹尼尔・贝尔曾描述后工业社会的五个方面:经济上看,产品生产转变为服务型经济;职业分布上看,专业与技术人员处于主导地位;中轴核心上看,理论知识是社会革新与政策制定的源泉;未来方向上,控制技术、鉴定技术和实现技术;制定决策中是要创造新的“智能技术”。其观点主要从后工业社会的表现和技术角度出发。如果从更深层次,从社会的结构、后工业社会本身的形成、与外界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出发,可以发现后工业社会具有如下特征:自给自足的信息经济、人的活动动机的非物质因素、有创造力的企业和新的生产管理制度。而正是这些特征将重构社会形态和社会阶级层次,从而造成新的社会紧张。
二、后工业社会内在阶级不平等
在后工业社会中,矛盾将不再由过去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所引发。无产阶级在后工业社会中逐渐分化。与此同时,新的社会冲突轮廓开始显现。权力金钱越来越集中于这样一批人,他们未必在初始就具有大量的自有资本,可他们具有强大的掌握、运用和创造知识的能力。于是形成了一个新的特权阶层,即“知识精英阶级”或者“技治阶级”①。知识和信息是自由流动的,它不像资本是固定在某个人的手中。然而“信息是权力的最民主的源泉,因为所有人都可以得到它,而它不能被垄断。但同时信息又是生产的最不民主的因素,因为对它的获取并不意味着对它的占有。”②于是我们惊奇地发觉,后工业社会的不平等也许将会更为牢固。新的阶级划分不仅在有可能掌握信息技术和有足够有效利用它的能力的人与失去这种能力的人之间筑起一道墙,而且也会导致社会财富分配越来越不成比例。
新的上层阶级具有不由外部因素决定的品质。对于知识的掌握必需要拥有足够的财富从而得到好的教育、同时又需要好的理解力、记忆力、性格,而这些都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几乎不可能被掠夺和再分配。这些因素的综合保证了这个阶级的稳定性和自我封闭性。最重要的是,后工业社会的核心思想是非物质动机的社会发展。它与工业社会为了生存的经济物质动机有着本质上的差别。上层阶级的人们已经上升到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最高层次:对自我能力和价值实现的需求。这种需求动机可以最大程度上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产生创造力。在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收入增长相对于其他类的从业人员要快得多,而中学生的收入几乎没有变化,甚至出现下降;贫富差距加剧。20世纪90年代,1%最富有的公民拥有了39%的国民财富,首次超过了处于下层的40%人口手中的国民财富,而生活在贫困水平一下的人们达到并开始超过了15%;从1960年到2000年,美国私人用于高等教育的开支增加了4.25倍,重点大学一半左右的大学生家庭收入超过10万美元。
面对这种不平等,传统的经济调节已无计可施。在工业社会中,无产阶级可以批判资产阶级占有了生产资料、对劳动力进行剥削,以期使社会收入分配更合理化。如今,该理由已经不合时宜,因为“技治阶级”事实上也是劳动阶级,他们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创造了财富。
西方政治家和社会学家曾经期待的随着技术和经济发展可以逐渐缓和的不平等正在朝一个相反的方向前进。而教育和能力差别上造成的不平等不能用财富和资源的重新分配来解决。
三、后工业社会与工业社会之间的不平等冲突
如果把后工业社会置于全球环境,同样可以发现不平等现象。后工业社会(西方的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和欧盟)和非后工业社会(其他地区,包括日本)之间的鸿沟正以不可抵挡的速度日益扩大,并且体现在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各个层面上。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科技革命使后工业社会国家的生产效率大大增加,对原料和资源的需求迅速下降,弱化了后工业社会国家过去对资源提供国的依赖性。后工业社会以信息为核心的经济基础使之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地保持竞争力。虽然全球化带来了增长,却没有改变南北的经济差异,而是恶化了不平等。
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在夸大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出口贸易,然而事实是:这些贸易总额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只占很小比例,比如美国进口的商品额占不到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5%。而且非发达国家的出口贸易中很大的一部分产品其实是发达国家的公司生产的,美国80%以上的贸易“赤字”是由美跨国公司的海外分公司生产的商品输入美国所引起的。2001年高收入国家的出口额占世界的74.9%,其中57.8%是在发达国家进行的。多数的资本投资依旧局部地集聚在后工业国家的范围内。1996―2000年间,发达国家吸收了世界上3/4的外国直接投资,在自己国内集中了世界上85%的对外直接投资。
“劳动性产品与创造性产品的交换,工业财富与知识的交换――这就是人类文明发生疏离的最终基础。”③非后工业社会国家无法提供与后工业社会国家可以平等、互利交换基础的产品,只能成为国际垄断的装配车间而不能独立发展
四、工业社会国家追赶之失败
不论是早期的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业化,还是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家的现代化都显示了失败的倾向,无法发展到后工业化国家的水平。这些国家的发展都表现出了动员国内的一切资源来实现经济的增长,采取了“暴力的手段”,着重于解决局部问题,因此不可能无限制地延续下去。事实上,在工业化动员的初期,这些国家都曾经出现过短时间的奇迹般的经济增长,然而其后他们都不得不面临更多要解决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追赶型”国家拔苗助长式的经济增长有相似的“五高”:人为的高水平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高比例的出口贸易、国家的高度干预、产业发展的高度片面性、对国外技术的高度依赖。
“追赶型”国家常常通过占国民生产总值很大比例的投资来驱动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使用高储蓄率来积累投资基金,一方面积极从发达地区引入资本。同时,追赶型国家的工资一直保持在非常低的程度。因此这种进步“是由劳动和资本的耗费空前增加所推动的,而不是由生产效率的提高所推动的”④。而国民的低收入和高储蓄反过来又使国内需求严重不足,国内的大量产品必须找到消费的出口,于是导致了大规模的出口贸易行为,而贸易对象是西方发达国家。一旦发达国家停止对追赶型国家的资金投入或者不购买这些国家的产品,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追赶型国家”的政府为了实现经济的腾飞,有很多还实行了“主导产业理论”的赶超方法,由政府辅助这些产业,为其融资、制定优惠的政策。比如日本当时的产业政策就是大力发展电子产品。而韩国机械制造业和电子工业两个部门就占了韩国出口贸易总额的60%以上。这种急功近利的政策短期内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产业发展的片面性使大量的资本和人力都集中于少数产业部门,而其他部门的发展则受到了排挤。国家的整体竞争力遵循“木桶原理”,其他生产部门的停滞与落后无疑制约了先进产业的发展,在产业链的上下端不得不依赖于发达国家。在很多技术上,非后工业国家只能从国外进口,在高新技术上仍旧处于被动地位。
五、后工业社会、全球化对我国未来地位影响的思考
西方发达国家鼓吹“经济全球化”、“现代化推广”计划、经济自由主义以及老套和新版的贸易比较优势理论都是试图在意识形态上麻痹不发达地区,使它们安于依赖发达地区的技术和资本,为发达地区源源不断地提供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这很像是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不过使用的不是政治和暴力手段而是意识和经济控制。
我国是一个经济还不够发达的超级大国,要避免沦为国际垄断的装配车间,就应大力发展国内有效需求市场,在产业政策上有偏重,同时又均衡其他产业的发展,在国外资本投资和出口贸易上适当控制,既不闭关锁国,又不过度依赖。我国要吸取失败国家的经验教训,积极培养独立发展的意识,避免掉入工业国家的巢臼。
同时西方发达国家是否真正进入了后工业社会呢?或者它们还处在后工业化和工业化的临界地带。没有确切的指标可以用来判断这一情况,经济指标显然无法涵盖后工业社会的各个侧面。因此我国不能迷信“后工业社会”而盲目跟从。在发展我国经济中要注重内需的开发,坚持经济的独立性;要增加高价值产业的竞争力。但是也要从基本国情出发,不能只关心信息产业而忽略了其他基础产业。新经济是无法脱离传统经济的。建立合理平衡的产业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注: ①A.图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