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基层调研的意义

基层调研的意义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8:0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基层调研的意义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基层调研的意义

篇1

乳山市现有医疗卫生单位24个,共核定事业编1934个,实有职工2715人,其中在编1681人,编外聘用1034人,空编253个。在调研中发现目前人才总体表现为,一是人力资源总量不足。近年来随着人们的医疗需求逐渐扩大,医疗服务业务量明显增长,业务量增加带来的人才需求也相应增加,并呈逐年上升趋势。以市人民医院和中医院为例,市人民医院2011年医疗服务业务量(含门诊、住院人次)为39.5万人次,到2015年增长为54.2万人次,增长幅度为37.5%;中医院2011年医疗服务业务量为15.6万人次,到2015年增长为19.9万人次,增长幅度为28.4%。而近5年医护人员数净增幅仅为4.7%,远不能满足业务量增长的需要。二是招聘难,人员流失多,人才队伍不稳定。近5年来乳山市卫生类毕业生每年的实际录取人数均不及计划招聘数的75%。突出表现在乡镇卫生院招不到毕业生的尴尬,镇级卫生院近5年来,累计招收事业编人员仅16人,近两年来连续为零,甚至连合同工人员也招不足。近5年全系统累计招考新职工399人,其中事业编214人,合同工185人;减员328人,其中流出(含辞职)各类医疗专业技术人员123人,80%为中高级以上职称。自然减员205人(退休为主)。总计人员净增71人,其中事业编-82人,合同工153人。三是人员配备结构不合理,人才断层现象严重,尤其医学影像等专业。目前全市镇级卫生院放射科和B超室医生最多各2人,有部分单位放射科只有1名工作人员,连轮换值班人手都没有。普遍存在执业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工作压力大的问题。

二、现状分析

通过对调研情况集中分析,人才不足,招聘难、留人难的主要原因为:

1.人才引进区位优势不足。表现为一是地域限制。乳山市位于胶东半岛东南端,离大城市较远,做为县级市,人口较少,医院级别较低,地理位置等基础条件限制,不利于吸引高层次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来乳工作。加之毕业生就业观念改变,就业期望值过高,不愿意到基层单位锻炼。即使本地籍毕业生也极少回来就业,一定程度上造成招聘难。二是竞争条件限制。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出台强有力的人才政策来争夺各类高层次人才。乳山于2012年出台了《关于大力引进和培养人才的若干意见》,旨在吸纳国内外优秀人才来乳就业。但从卫生的目前情况看,这一人才政策似乎缺乏吸引力。市卫计局及下属2家二级医院多次面向全国,招聘引进中高级卫生专业技术人才,但效果甚微。高端人才少,无法带动医院整体水平提高,医疗机构自身影响力不足缺乏聚积人才的吸引力。

2.分配激励机制不到位。随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和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改革的不断深入,就业渠道和择业方式也发生了深刻改变,从业人员不再像计划经济年代那样“从一而终”,而是可以根据收入分配情况更灵活地辞职、再就业。近5年来乳山卫生系统无外来调入人员,反之调离、辞职却达100多人,其中不少为工作不满3年的新就业人员,去年以来市人民医院引进的硕士研究生中,就有6人工作不到2年就辞职。当前医疗卫生行业普遍存在执业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工作压力大的问题,使得部分中高层次医务人员对工资待遇收入更加看重,利益驱使就很容易出现“跳槽”。对招聘的合同工人员来说,由于工资待遇相对较低,与在编人员差距较大而提出辞职,转从它业,或者部分地区事业编考试门槛放低而吸引他们去外地应考就业。究其原因,主要分配激励机制不到位,加之灵活的就业政策,加剧留人困难问题。

3.职称评聘晋升难。随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不断深入,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职务晋升和聘任与岗位设置紧密相联,在以往没有进行岗位设置前,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务晋升与聘任,通常以符合条件为准,因此大部分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都可正常申报晋升职称。但自2011年开展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以来,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务晋升和聘任变得日益困难,原来的评聘分开也不再执行,只是单纯地以岗位设置情况来定。卫生部门由于床位和人员编制等条件限制,基本上都已满岗聘任,在此情形下,只能等自然减员空出岗位才可晋升职称。依此政策 ,卫生单位目前在“消化”完现有已取得职称尚在待聘的人员外,基本5-10年内职工没有机会晋升职称。这样一来,晋升无望或原来取得职称的也得不到聘任,直接影响到他们工资待遇的提升,导致大量中高级职称人员择机调动,加剧人才队伍的不稳定性。

三、对策及建议

基于上述现状和问题分析,应当从三方面入手,进一步解决好基层医疗机构普遍存在的招人难、留人难问题。

1.因地制宜做好人才招聘。建议当地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改革现行卫生事业编人才招考制度和办法,适当放低招考门槛,允许用人单位参与专业技能考核,充分尊重用人单位的自,对短缺专业人才的招考,应从实际需要出发确定报考条件,落实“用人单位选人,人事部门审查”的进人机制,确保具备优秀专业素质的人才能充实到基层的卫生人才队伍中。对合同工人员由医疗单位根据工作需求自行自主招聘。针对个别紧缺专业,加强与各大医学院校交流合作,采取订单式培养或定向培养的方式,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专业短缺人才。针对目前面临的村医断档问题,建议当地政府可通过选择农村中的高中毕业生,通过卫校培养的方式,经过实习考核后,承认其从医资质,让其服务基层农村。

2.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与成长保障机制。建议各级政府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支持力度。建立和畅通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对引进急需、紧缺的专业技术人员,采取不受编制和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的限制,由用人单位根据需要自主聘任引进人才的专业技术职务。出台鼓励医学专业人员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优惠政策,比如对自愿到镇卫生院工作的毕业生,在其工资待遇、职称、进修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对长期在镇卫生院工作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和聘任中高级职称方面适当给予倾斜照顾;鼓励上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到下级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并给予一定的报酬。对断层严重且招人困难的医技等专业,进行从业人员合并,设立集中的医学影像和检验中心。

3.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科学制定符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实际的收入分配方案,建立健全编内、编外用工人员收入水平的政策保障机制,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的补助力度,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绩效工资标准。同时在岗位设置、收入分配、职称评定、管理使用等方面,对编制内外人员待遇统筹考虑,对责任心强、工作表现突出的编外合同工人员,可以考虑在教育培训、职称聘用等方面同编制内人员享受均等待遇,重点培养,给予奖励。

篇2

年依据(略)

(一)评价方法

(略)

(二)评价内容

根据总行内控过程评价和内控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年我行内控评价指标体系由内控过程评价和内控效果评价二个方面内容组成,其中(略)

(三)评价结果

年评价结果:(略)

二、年度内控评价须进一步改进的方面

年分行对支行的内控评价工作总体反映了支行内控管理水平,推动了支行进一步加强过程控制,构建良好的内控文化氛围。但就如何优化内控评价指标体系,改进评价方法和手段,深化一次性评价工作与年度性工作的结合,以及将专业部门检查和内、外部审计以及我行现有的风险监测结果纳入内控评价中,提高非现场评价力度,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全面地反映支行内控管理状况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1、根据管理模式和职能,制定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评价方案。年度,分行根据各类支行管理特点,制定了(略)

4、加强各类检查资源的运用。(略)

7、将因操作失误或违规操作而造成资金损失情况纳入评价限制扣分。(略)

三、年度内控评价办法和指标变化情况

(略)

(二)评价指标调整情况

1、内控过程评价指标调整情况

(1)风险评估和管理方面。

(略)

2、内控过程非现场指标调整情况

(1)为加强对中间业务收费的控制,将管理(A)、B、C类支行指标“是否按规定使用存款利率;是否按规定收取承兑汇票手续费”修改为“是否按规定使用存款利率;是否按规定收取中间业务手续费”,加大了评价范围。

(2)为强化客户经理对台账信息输入的及时性和正确性,(略)

3、效果类指标调整情况

(1)指标调整情况。

依据分行制定的(略)

篇3

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基层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也需科学发展。主要表现为思想认识需进一步提高,教学内容需进一步更新,教学方式需进一步改进,培训质量评价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医务人员的培训保障机制需进一步加强。

1、要创新理念,增强继续教育的科学性。

1.1以人为本理念继续教育要坚持从全院和战略的高度,结合基层工作的实际和现实需求把提高医务人员的能力素质和实现全科发展作为继续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2科学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医院发展建设的实际,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着力提高医务人员的知识理论运用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1.3适度超前理念坚持立足现实,着眼未来,认真分析继续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注重增强继续教育工作的预见性和前瞻性。

2、要完善机制,强化参训人员的主动性。

2.1完善竞争激励机制在资金、学习时间、奖励措施等方面着手,不断激励医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2.2完善训用结合机制落实不参加继续教育完成规定的学分不得评定、晋升相应的职称,形成培训—考核—使用的正确导向,使参训人员真正学有所用和学有所盼。

2.3完善质效评估机制把继续教育的评学贯穿于继续教育的始终,对每位医务人员的学习态度、理论成绩和实际操作等进行综合评定,确保学有所获。

3、要优化模式,增强继续教育的实效性。

3.1选准教学内容注意从医务人员的实际出发,灵活设置教育内容,让每位医务人员能不断充实自己,学习急需知识,增强吸引力。

3.2选优教学方式探求能充分激发教学双方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方式,寓教于乐,增强教育的效果,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

3.3选好渠道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同时加大必须的经费投入和物资投入,改善教学环境和条件,采用电化教学、远程教育、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手段激发学习动力,增强教学效益。

3.4选强师资采取到三甲以上大医院及医科大学教学医院进修提高业务水平。建立兼职教师师资库,聘请一批理论功底深、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进来讲课。

4、要规范管理,提高继续教育的严肃性

4.1建立培训档案为每一位医务人员建立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培训情况,切实强化培训纪律。定期检查学习笔记及出勤情况,并记入档案作为评定职称的依据。

篇4

一、乡、村、组基层组织的运行情况

(一)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情况

税费改革前(年),全乡辖个村个居委会,个村(居)民小组,全乡总人口人,其中农业人口人,每个村(居)支两委干部—人,其中村主要干部人,每村民小组组长人,计生指导员人,全乡村组干部人,乡行政人员人,其中离退休人,乡所属站所有财政所人,计生服务站人,国土站人,广播站人,文化站人,城建站人,动物防疫站人,林管站人,农技站人,司法所人,统计站人,民政办人,站所共人,教职工人,离退休人,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人。

税费改革后(××××年),全乡辖个村,个居委会,个村民小组,全乡总人口人,其中农业人口人,乡行政人员人,其中离退休人,站所人员人,教职工人,离退休人,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人,财政供养人口减少,主要是精减了临时人员和工作调动。

(二)乡、村、组收支情况

税费改革前(年)财政拨款万元(主要是乡镇干部(含村个主要干部)、民政优抚、基本建设和公益事业拨款),乡村统筹提留万元,其他收入万元,全年财政总收入万元,全年支出万元,其中乡村干部工资(含村个主干)万元,教育卫生万元,基本建设(学校建设、村部建设)万元,计生费万元,五保烈属优抚万元,乡村公用经费万元。

税费改革后(××××年),总收入万元,其中财政拨款(含转移支付)万元,农村税费附加万元,其他收入万元,总支出万元,其中乡镇干部工资(含村干部)万元,教育卫生万元,计生经费万元,五保烈属优抚万元,乡村公用经费万元,基本建设万元。

××××年财政拨款比年增长,主要是人员增多和税收超收返还因素,其他收入减少主要是取消乡统筹提留等因素所致。

(三)乡、村、组运转情况

税费改革前,乡、村、组维持正常运转,主要是财政拨款、乡村统筹提留、税收超收分成等,乡、村组维持正常运转主要机动财力来源于乡村统筹提留。

税费改革后,收入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税收超收分成、农业税附加及财政转移支付,财政供养人员工资进入财政工资统发中心,村组干部工资和公用经费主要来源于农业税附加,但农业税附加远远不能解决维持村组正常运转,我乡××××年农业税附加只有万元,加上转移支付万元,一起才万元,而维持村组正常运转至少要万元以上,差额部分只有靠乡财政负责解决,大大加重了乡财政负担。财政供养人员除工资由县财政统发外,公用经费只按编制数每人每年元列入预算,其余下乡补助、公务员津贴、误餐费等按政策可以享受的津补贴只能靠乡财政自筹解决,税费改革后,乡统筹村提留和各种政府性基金一律取消,乡镇不得向农民收取任何费用,取消农业税后,农业税附加随之取消,村级集体经济基本上属空白,乡镇自身正常运转尚且无着落,村组就更不用说,就××来说,除人员工资外,要保运转,资金缺口每年至少在万元以上。

面对这一窘境,乡镇下不得再向农民“伸手”,那只有企求上级,建议凡是乡镇干部按政策性可以享受的各项工资、津补贴列入县财政预算,由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予以补足,并增列基层工作津贴和贫困地区津贴,使乡村组干部更安心致力于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中央可以向发达地区征收政府性调节基金,用于贫困落后地区弥补收入不足,缩小贫困地区和沿海地区收入过分悬殊的问题,安定民心,稳定基层。

(四)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如何定位

乡镇财政特别是像我们贫困地区的乡镇财政,事实上,几乎从来都不是一级完备的政权组织:一是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严重削弱乡政府的权能;二是自主性的乡镇财政制约了乡镇政府的实际“作为”;三是乡镇缺乏应有的人事权和行政执法权,通过这些体制性设计,使乡镇沦为县政府的附庸或事实上的派出机构。

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剥夺了乡镇政府的自主性,一方面是乡镇财政规范化,另一方面是乡镇财政面临严重的收支缺口和债务压力,在规范化财政约束下,乡镇政府为了缓解自身的财政压力,就只能仰赖国家财政的转移支付和上级财政的资金支持,从而加重了他对上级政府乃至国家的依赖性,为此,将乡镇财政建设成为一级自主性公共财政就迫在眉睫,使乡镇财政真正担负起本社区内公共品生产、服务的职能。

(五)税费改革后,乡镇站所如何维持运转

一是撤并;二是经费由主管部门负担,乡镇管人、管事,不管支出,减轻乡镇负担;三是改型,部分站所由事业转向自收自支。

(六)税费改革后乡镇村组负债情况及消赤减债措施

我乡××××年底止,乡负债万元,村级负债万元,所有负债基本上都是前几年学校建设、村部建设和公益事业建设形成。由于农村税费改革形成的乡镇财政政策性缺口、收支结构及其预算管理的规范化的刚性约束,这些改革前留下的债务问题就没有消解希望,原本失衡的乡镇财政,背负如此沉重的重担,怎能支撑多久?取消农业税后,乡镇负债和村级建校负债,建议进一步澄清底子由中央转移支付和省、市、县财政逐年拨付消化,村级其他公益事业负债建议一是按谁受益谁负担消化,二是争取上级资金扶持逐步消化。

(七)县市政府应怎样维护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和推进公益事业发展。

农村税费改革的直接目的是减轻农民负担,这场改革的矛头似乎主要对准乡镇政府,实际情形往往也象是乡镇在政策外添列了不少农民负担的名目,由此造成的干群冲突也集中在乡镇一级,日益恶化的农民负担问题和逐渐升级的乡村干部冲突,不但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而且还危及农村基层政权的合法性和国家的统治权威。乡镇政府成为众矢之的,不但农民对他愤懑,“国家”也不信任。固然,外地有些乡镇政府在农民负担问题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如果进一步从财税体制、县乡政权结构关系等制度层面进行分析,实际情形并非如此,乡镇政府也有不得已的苦衷,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首先,不平等的二元化财政结构,国家不但包揽了城市的所有公共品和准公共品生产,甚至还将城市居民的个人福利(如住房、养老、失业等)囊括其内,但是,对农村的公共品生产却较少投资,即便属于全国性的公共品,也由农民负担,事实上,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前,乡镇制度外财政在乡村公共品建设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像学校建设、村组公路建设、水利实施建设,甚至直接参与到乡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去(如调整农业生业结构等),具有鲜明的建设性特征。

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经费主要包括村组干部工资和必须的办公费,在乡镇尚自身难保的情况下,这些缺口该怎么办?以我乡为例,××××年,村四个主要干部由县财政每人每月拨款元,其他村支委成员和村民小组组长没有享受财政拨款,仅仅补贴村级支出乡镇就要负担万元左右,水利建设、校舍维修、村组公路等农村公益事业除上级扶贫、以工代赈资金解决一部分外,其余缺口也是乡镇来承担,作为一个农业大乡,收入无着,支出不能少,负担相当繁重,苦不堪言。

建议适当提高村干部工资,并纳入县财政预算,彻底解决村干部“苦干三十天,挣来两包烟”、村组干部无人愿意干无人肯干的被动局面,对农村基层公益事业建设也采取国家补助为主,村民集资为辅的措施。

二、农村公益事业发展情况

(一)乡、村组公益事业建设情况

税费改革前(年),我乡农村公益事业投入情况:财政拨款万元(教师工资),社会统筹万元(主要用于学校建设)。

税费改革后(××××年)农村公益事业心入是财政拨款万元,仅仅是教育、卫生的人头经费。

(二)税费改革后乡镇村组公益事业建设和运作问题

篇5

[摘要] 目的 探讨实施分层管理对提升护士及患者满意度的调查研究。方法 对我科2012年6月—2013年6月实施分层管理的40例护理人员及350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实施分层管理后护士在形象、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操作技术、文书书写、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较实施前均有显著提升(P<0.05);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比实施前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 实施护士分层管理有利于护士的合理利用,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促进了和谐的护患关系的持续发展。

[

关键词 ] 分层;管理;护士;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6(a)-0058-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护理工作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的作用与功能越来越凸显。但由于目前我国的护理编制不太合理,引起了一系列的管理问题,导致我国护士人力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技术至上”的医护管理模式的缺失[1]。所以,护理长作为科室最基层的管理者,应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应首先从护理职位分类与护理职业标准入手,同时配以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激励制度等,充分发挥各层次护理人员积极性和能动性[2]。现将我科实施分层管理的40例护理人员及350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对我科实施分层管理的40例护理人员及350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护理人员:共40例,均为女性;年龄19~49岁,平均(33.5±3.6)岁;文化程度:本科21例,大专10例,中专9例;职称: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9名,护师17名,护士11名。随机抽取350例住院患者选为调查对象,其中男性患者为218例,女性患者为132例,年龄27~82岁,平均(54.5±2.7)岁,比较实施分层管理前后护理人员的变化和患者的满意度。

1.2实施方法

根据卫生部1985年试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和我科的实际情况进行护理技术职务的岗位设置,制定各层次人员的任职资格及岗位职责,按照职称、资历、能力不同建立护士长—责任护士—执行护士(护师)—助理护士(护士)层级管理的团队工作模式[3],各级护士按工作标准、服务流程开展护理工作,在固定时间进行讨论和护理质量回顾评比,对于在分层管理工作中发现的不足之处和安全隐患进行讨论和研究,提出整改措施。

1.2.1护士长的要求及职责 护士长负责整个科室的工作,督促检查各项常规制度及操作规范等工作的落实情况,了解各级护士工作的情况,定期参及检查医嘱总核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每周组织护理查房和培训,定期检查护士业务学习及临床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护士业务水平及带教质量,并定时进行考核记录。做好护士的思想工作,协助解决护士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存在问题或困难,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来搞好病区护理工作。

1.2.2 责任护士的要求及职责 责任护士为科室的技术骨干,主要负责制定护理计划,热情接待新病人,并做好环境介绍和宣教, 负责本组病人的治疗和各项护理工作,保持病人“三短”、“六洁”[4],经常巡视病房与病人沟通,做好健康咨询、发宣教资料,对执行护士和辅助护士进行技能和业务水平指导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同时主动学习并掌握新业务、新技术,协助护士长开展新的护理项目。

1.2.3 执行护士的要求及职责 执行护士要负责认真执行各项护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正确执行医嘱、准确及时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 做好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工作,对危重患者要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及各种抢救物品、药品的准备和保管工作,指导并辅助助理护士正确执行医嘱和护理记录,参与护理会诊和查房。

1.2.4辅助护士的要求及职责 辅助护士主要职责辅助责任护士完成晨晚间护理任务、健康宣教、全科病人配药、口服药发放工作;执行临时医嘱;更换无菌包及无菌物品;完成时间性“四测”绘制体温,负责护送危重病人外出检查,备血、取血工作。

1.3 观察项目

根据护理工作范围设计《护士满意度评定表》进行自评和她评[5],40例护理人员参与实施分层管理,内容包括护士形象、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操作技术、文书书写、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等项目。满分为10分,>8分为满意,6~8分为基本满意,<6分为差,共收回100份评定表。护理工作满意度(非常满意90~100分、满意70~89分、不满意60~69、非常不满意<60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根据是否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计数资料采用χ2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分层管理实施前后对护士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的影响

经研究表明,实施分层管理后护士在形象、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操作技术、文书书写、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等项目比实施分层管理前均有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分层管理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经研究表明,实施分层管理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分层管理前患者的满意度(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的开展、个性化护理的深入、医院高精尖设备的增加、新业务和新科技的出现都相应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后,护士在形象、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操作技术、文书书写、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较实施前均有显著提升;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比实施前有显著提高,结果表明,护士对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服务意识增加,工作做到了细致周到,这样也可以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增加了对医院的信任。实施分层管理明确了岗位职责,定期评级与考核,实现责、权、利的相对统一,更加保证了工作的连续性、系统性,充分发挥各级护理人才的潜力和创造力。通过对本组资料的研究,提高了护士护理服务质量,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和爱岗敬业精神,依据护理人员的学历、职称和技术水平的不同明确各个层级的工作职责,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务,确保工作质量。自实行分层管理护理以来,患者明显地感觉到护理人员在服务态度、注射技术、护患沟通等方面有明显的提升。

总之,实施护士层级管理,明确规定了各层级护士岗位职责,使护理工作更细致入微,使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更加明确,业务能力强的担当负责和指导工作,对低层级的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护理文书书写等方面给予指点,避免了护理纠纷。患者满意度不断提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有利于提高护士工作的满意度,从而进一步提升护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参考文献]

[1] 杨维琼,任太清.护士分层管理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2013,6(10):123-124.

[2] 包永兰,林琳,纪惠丹,等.连续性排班与曾经管理模式对老年骨折术后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5):56.

[3] 钱娟,程卢山,刘微群,等,开展优质护理后护患信任度变化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11(18):48.

篇6

近日,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做好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工作的通知》,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扎实做好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工作,提高思想认识,广泛听取意见,注重工作实效,防止搞形式、走过场,不要以记多少学习笔记、写多少体会文章来衡量学习效果;不要搞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式的调研,避免一窝蜂下基层征求意见;不要以开了多少会、发了多少文件简报来衡量工作成效。

群众路线是党执政兴国的生命线,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意义不言而喻,但在现实当中,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对各类教育活动认识不足,思想上存在麻痹情绪,行动上存在形式主义。中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注重实效,提出了“三个不要”,可谓点中了教育活动中易犯的毛病,值得我们谨记之、慎思之、笃行之。

首先,不要以记多少学习笔记、写多少体会文章来衡量学习效果。不可否认,在一些干部的心目中,存在着“搞活动就是写心得”的错误认识,以为只要多记几本笔记,多写几篇心得,就算把活动搞好了,就算达到了活动的目的,有的甚至连笔记、心得也懒得写,干脆由下属或秘书代劳,这实在是典型的本末倒置。不管开展什么样的活动,记笔记、写心得都是必需的而且必要的,因为只有通过记笔记、写心得,才能加深对理想信念的认识,才能提升对业务知识的理解,才能把一些零碎的、感性的概念,上升为系统的、理性的分析。记笔记、写心得是形式,提高素质、促进工作才是目的。如果仅仅以“记多少学习笔记、写多少体会文章”来衡量学习效果,就会导致“为记笔记而记笔记、为写心得而写心得”的现象,学习便会失去意义,学习效果自然难如人意。

其次,不要搞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式的调研,避免一窝蜂下基层征求意见。一些干部在调研活动中,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流于形式,看似热热闹闹,实则犹如“一窝蜂”赶场子,做表面文章。有的甚至足不出户,单凭网络和电话来调研,有的即使下去了,心还是在“上面”,不能真正沉到基层,真心倾听基层呼声、真情体味基层疾苦、真诚反映基层难题。急急匆匆地下去,慌慌忙忙地上来,调研报告一交,就算万事大吉。对党员干部进行群众路线教育,就是要真正沉下去,到群众中间,和群众面对面、心连心,坐到一条板凳上,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实事求是地调查研究,扎扎实实地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加强和改进工作,才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才能受到群众的欢迎。

最后,不要以开了多少会、发了多少文件简报来衡量工作成效。长期以来,文山会海,文牍主义,“用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传达文件”,惯于搞形式主义假大空,也是一些党政机关多年来的陋习。于是,把落实工作当成会议批发、文件传递,大会小会应接不暇,文件简报漫天飞舞,看似轰轰烈烈,实则毫无意义。对此积习,群众早就怨声载道。群众最讨厌的就是花架子,最反感的就是走形式、走过场。群众路线教育必须革除此积弊,力戒形式主义。在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主要精力和更多时间投放到实际工作中,把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与经济社会发展等中心工作融为一体,把解决问题作为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实践载体和有效抓手,干实事而不做表面文章,求实效而不图浮名虚功,尽职尽责,多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多行乐民之举,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切实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篇7

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活动,是江苏适应新阶段新任务新要求,对机关作风建设的深化和拓展,既是转变机关作风,推进工作落实的好办法,又是机关干部净化心灵、提升境界的好途径,也是锤炼干部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品质的好载体。在处以上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三解三促”活动是今年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服务中心和建设队伍的重要任务。机关各处室支部和广大党员一定要积极响应省委的号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局党组的部署,认真组织实施,积极主动地抓好“三解三促”活动各项任务的落实。

二、目标任务

在局机关处以上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以下基层驻点调研为主要内容的“三解三促”活动,目的就是要着力强化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狠抓落实的责任意识和工作作风。为此,一是要结合加强党性锤炼,增强群众观念,切实做到“身到、情到、心到”,在与基层群众朝夕相处中体察民情民意、融洽干群关系、增进群众感情,要热情接待群众来访,积极化解社会矛盾,为党的十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二是要结合省委组织部、宣传部《关于在全省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立足两个率先新起点,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专题读书调研活动》的要求,联系安全生产重点难点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解决推进安全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推动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的落实。三是要结合机关作风建设的要求和群众评议中提出的意见建议,深入基层监管一线,认真抓好整改,积极开展为基层服务活动。

三、实施步骤

1、成立组织,搞好宣传发动。局党组成立机关作风建设领导小组。局机关作风建设领导小组于2月9日专门召开会议进行了研究部署,各处室支部要认真组织学习王向明局长在局机关作风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积极组织好“三解三促”活动。

2、结合实际,制定活动方案。各处室支部要紧密结合安全监管监察工作职能、年度重点和基层实际情况,联系确定驻点调研的对象、方法和重点要解决的问题,使方案计划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尤其要坚持深入到问题比较多、矛盾比较突出、工作比较薄弱的基层一线,坚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坚持求真务实,力戒形式主义。

篇8

一、个人存在的问题

1.在形式主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在党建主题活动的策划上,存在“走过场”、“做表面文章”的倾向。对活动的策划不是从实际意义出发,而是从宣传效果出发,导致一些活动难以真正落地,达到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目的。二是在一些文稿的起草上,过度重视对文字的修饰,忽视了文稿的理论性并结合企业的实际。

2.在官僚主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与广大党员,特别是基层一线党员交流较少。平时长期在机关工作,虽然也会到项目出差,但检查工作提要求较多,真正深入了解基层干部职工诉求,踏踏实实为基层解决问题较少。二是制定一些制度、起草一些文件,考虑基层现实情况较少。没有充分到施工项目进行调研。导致一些文件制度不能充分结合实际,落实起来也存在困难。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理论基础不够扎实。作为党委组织宣传工作的部门负责人,必须形成扎实的理论功底。不断提升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

二是宗旨意识有所弱化。必须时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开展各项工作都必须以广大职工,以基层一线的实际需要作为根本出发点。从根本上杜绝“拍脑袋”“闭门造车”的现象。

篇9

审判理论的研究工作,就目前全国的现状看,给笔者一个“上重下轻”的感觉。级别越高的法院越重视,级别越低的法院越马虎,最差的恐怕要数基层法院,其中又尤以边穷地区基层法院为最差。最高法院沈德咏副院长曾在*年11月12日全国法院调研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一组数字:目前全国32个高级法院全部设立了研究室,达到100%;369个中级法院设立了研究室,约占90%;全国有1393个基层法院设立了研究室,约占45%。从这些数据看,既然专职的审判理论研究机构在设置上反映了“上重下轻”,那么基层法院的审判理论研究工作可窥其一般。专职的研究机构尚且不足半数,其他担任繁重审判工作的法官们从事审判理论的研究状况就不言而喻了。

分析目前基层法院调研队伍的现状及审判理论研究落后的原因,一方面基于案多人少的现实,领导不得不把精力集中在案件突击上,另一方面,基层法院从来只重视办案,不重视理论研究,而且理由似乎充分:基层法院法官理论基层差,人才奇缺,法官都怕到研究室工作;反正上级法院有指导下级法院的职责,基层法院遇到弄不懂的问题只管请示上级法院好了。如此这般,在这种认识的支配下,基层法院审判理论建设不落后才怪。

基于上列原因,笔者就法院系统审判理论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篇10

(二)调研比较充分。虽然我没有听各位常委的大会发言,但认真我阅读了所有的调研报告,从报告中可以看出,大家围绕新农村建设,深入基层、走访群众,采取多种方式,广泛收集大量生动的第一手资料,调研结束后,认真梳理,既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实际情况,又提出比较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这对于我们进一步认清形势,找准症结,对症下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三)成效比较明显。22篇调研报告份量重,含金量高,有现象、有建议,突出重点,切中要害,充分体现了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可贵品质,也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客观依据。总结这次的调研报告,有三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一是全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句话,20个字,“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主等各个方面,22篇调研报告都有涉及,并体现了由点及面、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的特点。由点及面:这次的调研报告分成多个专题,这些专题较全面地反映了当前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状。由近及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非常丰富,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艰难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现在做的只是第一个阶段。大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报告中充分体现了由近及远的内容,不仅仅反映了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规划设计、村容村貌整治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涉及到文化、医疗、教育等社会发展方面比较长远的内容。由表及里: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终要靠广大农民群众。农民是新农村的建设的主体。有多篇报告提及农民的素质问题,并对如何提高农民素质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二是深刻。调研报告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分析比较透彻,尤其是对存在问题的剖析比较深刻,提出的建议切实可行。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些好的意见和建议,市直有关部门将要认真吸纳,并将根据轻重缓急,分步实施。三是有效。调研报告没有停留在表面上,对解决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可以说是既号脉诊断,又开方抓药。

总之,这次调研的成果对××的新农村建设将起到较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我代表市委对各位同志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市委、市政府将会充分吸纳这次资政会的调研成果,进一步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

二、大力推进全市农村综合改革工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我市有一个很好的基础,那就是农村综合改革。年初,国务院提出了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综合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如果没有进行农村综合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很难见成效。我市农村综合改革起步早,基础较好,可以说,是抢占了制高点。

下面一些数据,有助于大家全面了解农村综合改革,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我市的农村综合改革先是一个县试点,然后向三县一区推行。农村综合改革有以下几个环节:(1)调胖规模。全市乡镇总数由原来的101个调到70个,乡镇规模增大,平均人口上升到6.12万人,国土面积124.80平方公里。(2)调瘦机构。乡镇内设机构由原来的10多个改为三大块: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业办公室,领导职数核定为9人之内,人员编制只减不增,党政领导实现了交叉任职。(3)深化改革。乡镇职能重新认定,公益事业进一步加强,是政府管理的回归政府,该推向市场的推向市场。事业单位实现了全员聘用,工资与技术和绩效相挂钩。通过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全市乡镇事业单位编制数由原来的4991名精简为3237名,减幅达28%;机构总数由原来的634个精简为336个,减幅达47%。庐江县乡镇事业机构数由原来的140个减少到84个,减少了40%,编制数由1149名减少到818名,减幅达28.8%;无为县由原来的237个减少到98个,减少了58.6%,编制数由1338名减少到867名,减幅达35.2%。(4)扩大村级规模。全市村级总数由1755个减少到1007个(包括城镇社区),减少了43%;平均人口由2597人增加到4526人,增加了74.28%。并村带来的效果主要表现在:(1)村干部素质能力更高更强了,一大批年富力强、学历较高的村干部脱颖而出,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头雁。(2)小村并大村,激活了基层的动力,增强了基层的活力。并大村后的农村转移支付基本上可以保证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并有一定节余,这就进一步减轻了农民负担。下一步,农村综合改革还要进一步深化,主要是在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上下功夫。

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包括以下内容:(1)为民服务全程机制。每个乡镇设立一厅一室两个窗口,即一个服务大厅、一个室、一个办理窗口、一个窗口,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全权服务。(2)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机制。村务管理做到指标化、制度化、正常化,并建立健全新的考核机制。(3)以钱养事服务农民机制。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改革,真正确立以钱养事、利民便民的服务制度。(4)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新机制。这个机制是4个机制中最关键、最基础的,也是最难办的,它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市的211个专业合作组织很多是松散型的,大多组织化程度不高,功能也不够完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政府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鼓励和推进。当前211个组织中还有87个没注册。我们的目标是到2010年翻一番,达到400个完善的组织。

篇11

为了开展我局机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促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查找“”问题以及扎实有效地抓好当前组织收入、营改增等重要税收工作,实现教育实践活动与各项税收工作“两手抓”、“两推进”、“两提高”。

二、活动组织

(一)参加人员

县局领导及相关人员。

(二)活动内容

1.就局机关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听取意见。

2.就县局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在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听取意见和建议。

3.就国税部门职能转变、改进作风,更好服务纳税人、服务基层、服务发展民生听取意见。

另外,对当前税收重点工作(如组织收入、营改增等)进行调研和督导。

三、活动方式

听取各联系点工作汇报;召开多种形式、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参会人员包括有关部门代表、纳税人代表、基层干部职工代表、青年干部代表、离退休干部代表等),深系点和企业,听取纳税人、基层单位和党员干部对县局机关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及建议,深入对照检查。

四、调研安排

调研时间:原则上从3月11日开始至3月15日前结束。

调研地点原则上按原联系点确定(具体见附件1)。

调研具体日程安排和要求等事项,由各调研小组自行确定。

五、有关要求

篇12

中图分类号: D569

文献标识码: A

企业的决策、管理是一门政策性强、艺术性高的工作。科学的决策、协调一致的管理能够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力运转和高效产出。指出做好管理“调查研究极为重要,做好工作有三条:一是情况明,二是决心大,三是方法对”。为了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必须在决策前进行调查研究,对各个领域的客观实际和历史现状进行认真分析,真正做到亲知、真知和深知。另一方面,对企业内部之间的协调管理,避免内耗,形成合力不但能够给调查研究工作提供良好的实施空间,同时也会给企业的其它各项工作提供了一个通畅、便捷的运行环境,从而能够高效解决企业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因此,加强调查研究工作与综合协调水平对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要搞好调查研究,提高协调管理水平,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提高关注,加强重视

企业必须在思想观念上对调查研究和协调管理两个方面提高关注、加强重视,将调查研究与协调管理摆在各项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位置。调查研究是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基本经验、基本方法和基本制度。协调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目标政策的流畅执行和调研工作的牵头组织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充分认识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和协调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真正把调查研究作为密切联系群众、推进作风建设、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把协调管理作为政策实施的活动枢纽,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扎扎实实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大兴协调管理之风,提高调查研究水平和协调管理水平,为着力推进科学发展,加快构建和谐社会,使两者作为科学的决策支撑和扎实的作风保障。调查研究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前提和基础,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决策的必要程序。在作出重要决策或出台重要政策前,必须事先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并形成调查意见或比较方案。对一些重大问题,应组织专家、学者进行分析论证,作出评估,同时应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集思广益。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热点问题的决策,要采取通过各种方式公开征求意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在协调管理中,如果发现基层想法和领导的决策思路不一致时,协调部门要通过多种途径将领导的意图传达给基层,相应的,也要把基层的意见反馈给领导,使上下的观点集中到管理工作的总目标上来。

2 从实际出发,掌握基层情况

目前,很多调研工作存在着“软”、“浅”、“虚”的现象,有些部门对问题的研究停留在表面现象,不能深入细致地追究深层原因,导致对工作的热情度不高。要坚持实事求是,前提就是要摸清实际情况,了解群众所需所想。离开实际,调查研究就没有针对性,成果就不会有指导性。深入实际要求各级领导走出高楼深院,跳出文山会海,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向真正了解实际情况、有实践经验的人直接调查,找有不同意见的人交流意见,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了解群众的困难疾苦,了解基层的难题。这样,才能做到对情况了如指掌,对问题心中有数。调查研究要注意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当前,有些问题比较棘手,成为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调查研究要敢于攻难点、抓重点,面对实际,认真理清当前出现的各种热点、难点问题,做好决策的指导工作。同时,各个部门要注意协调沟通,整个调研工作要在建设和组织工作安排上对整体布局通盘考虑、统筹安排。各单位要紧密结合组织工作的中心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加强调查研究的组织协调和工作指导。

3 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3.1 创新调研工作方法

确立开放式调研观念,打破层级、部门、地域、行业等界限,通过上下结合、横向联合、内外融合,整合调研资源,凝聚调研力量,减少低、小、散的重复调研,提高调研工作整体效率。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调研课题,以及要求高、难度大、技术性强的深度研究课题,可采取公开招标、课题委托等形式,组织国内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等社会力量进行研究,借脑引智,努力形成大调研工作格局。充分运用现代化调研方法。适应现代社会民主化、信息化发展趋势,在运用好座谈会、个别访谈、实地考察和抽样问卷等传统调研方法的基础上,注重现代经济学、社会学和信息网络技术在调查研究中的运用,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宏观和微观结合、静态和动态结合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增强调研工作的科学性。

3.2 健全课题交流研讨制度

针对调研中遇到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对于某些复杂疑难的问题,考虑专家会诊和研讨奖励制度。重视运用和善于运用政策研究、咨询研究及各方面专家、学者的调研成果,搜集、整理、查阅第二手资料也是必不可少的调研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又便于比较借鉴、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实际效果。

3.3 健全领导干部带头调研责任制度

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年累计下基层调研时间不少于某个确定的天数,同时至少确定1个重点调研课题,亲自带队开展调研,年中报调研进程,年终报调研成果,并且调研最终一定要形成调研报告。

4 探索新的协调管理机制

加强组织协调管理机制的创新与探索,进一步整合力量,注意发挥整体合力,保证上下沟通机制的通畅,确保信息传递的高效流传。

以调查研究工作来说,探索新的协调管理机制,确保调研工作的科学化运行,可以考虑建立健全调研联系点制度。各地区的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要在基层建立调研联系点,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硬化每年到联系点调研的次数。例如,在基层单位建立调研基地,保持经常联系,进行跟踪调研,每年到基地调研确定调研具体时间段。同时,建立相应的调研联系制度,建立调研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调研激励制度,加强重点调研课题的统筹协调,及时开展优秀调研成果的评比表彰和调研工作的督促指导。

总之,重不重视调查研究,反映了领导者的作风和管理能力;能不能做好协调管理工作,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不能通过调查研究把握规律,推动工作,解决问题.总结经脸,说明企业的工作没有做到位。各级领导干部要转变作风,带头做好调查研究,对于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及时解决症结问题,才能真正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荣东.调查研究要注意“八戒”[J].调研世界,2002,(12):5759.

[2]唐之享.做好调查研究这篇大文章[J].湖南社会科学,2005,(1):112113.

篇13

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班子及党员领导干部,各参加学习实践活动单位的党员领导干部。

二、调研时间

调研活动总体安排原则上从4月下旬开始,到5月上旬结束。调研的具体时间、地点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安排确定。

三、调研主要内容

调研活动要紧扣“科学发展谋跨越,奋力赶超求崛起”这一主题,重点*工业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城乡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民生工程、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三农”服务体系建设、平安创建、党的建设等方面,结合党员领导干部各自分工和单位职能特点,精选调研课题,开展调研活动。县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紧紧围绕“学赶沿江、争先进位、崛起皖北”的宏伟目标,按照“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任务确定重点调研课题。各参学单位也要结合职能特点,重点围绕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水平、突出发展成效、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等方面开展调研。

四、调研方式方法

县委常委班子、县政府班子分别确定3-5个调研课题;县人大、县政协班子分别确定2-3个调研课题;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县长助理每人结合工作分工,牵头负责一个调研课题;各参加学习实践活动单位领导班子和单位主要负责人也要结合实际,分别确定1-2个调研课题,开展调研活动。

调研活动可采取以下方法:

(一)通过深入到基层单位、乡镇、村及企业,实地观摩、询问、座谈交流、专题研讨,掌握基本情况,了解群众所想、所思、所忧、所盼。

(二)通过召开座谈会、恳谈会、沟通会、设立意见箱、电子信箱和开辟网上互动专栏等方式,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扩大群众对调研活动、调研内容的知情范围,面对面倾听民声、掌握民情、了解民意,尤其要注意倾听群众对“科学发展谋跨越,奋力赶超求崛起”的意见和建议。

(三)通过选择不同层面、不同群体发放问卷调查表、征求意见表,接待来访,带案下访,了解实际情况,通过走访慰问困难党员、群众,帮扶困难群众,着力解决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调查问卷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征求意见由各参学单位结合自身实际自行安排。

(四)通过梳理了解到的真实情况,给发现的问题把“脉”,理清哪些是群众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哪些是体制机制的问题,哪些是工作不到位的问题,哪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哪些是本部门可以解决的问题,哪些是需要上级协调或调整政策才能解决的问题,找准问题的症结。

(五)通过对基层调研单位调查了解和典型案例剖析,结合全县面上的情况,认真进行分析,找出共性和差异性,进行综合分析、科学评估,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六)通过对问题的进一步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对症下药,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七)通过召开形势分析会、工作情况通报会等形式,宣传党的*大精神和*届三中全会精神,尤其要宣传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讲清*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坚定加快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五、调研要求

(一)做好调研准备

按照县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示范,明确调研的单位、主题、时间、步骤、和任务,制定具体的调研方案,按照“找准问题,搞清情况,研究对策,提出措施,落脚于政策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原则,认真开展调研活动。

(二)注重实际效果

在专题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形成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的调研报告。要及时梳理汇总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意见,认真为民办好事、办实事、办难事。调研报告形成后,将适时开展调研报告评比交流活动,将优秀调研报告编辑成册,促进各级领导干部主动深入基层,认真开展调研工作,把调研工作转化为解决突出问题、建立体制机制、推进工作开展的有效措施。

(三)加强跟踪落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