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0:38:0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历史教学问题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一、历史教学的意义和现状
目前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对新课改的肤浅理解,突出的表现是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致使课堂中出现了虚假的“繁荣”。
“历史是过去的现在,现在是将来的历史”。历史并不是像教科书中为了教学方便而一课课的分节分章的,历史是一个连续的相互联系的过程,历史课的内容在看似不同的章节中有着属于历史的内在的关系,历史课程本来就应该是开放的。传统教学割断了这种天然的联系,把历史教学弄成一个封闭的体系,大大影响了历史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发展。这种状况亟待改变。值得我们进一步反思!
二、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历史教育观念陈旧落后
从传统上来看,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习惯于“重记忆轻理解,重灌输轻思维”,以接受为主的教学方法。这样的历史教学,除了应付考试,没有任何用处,很难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是人类的精神故乡,是人类生命力的源头”。加上课堂上讲究“师道尊严”和“上下尊卑”,学生的个性被压抑,泯灭,潜能得不到开发,历史的魅力也就荡然无存了。
2.历史教学手段简单枯燥
旧的历史教学基本停留在“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巴”上,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感受,由此激发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再者,历史课本的内容与数、理、化、英等各科比较,毕竟不是那么深奥难懂,对学科重要性的收益也无法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而这不仅造成了众人对历史学科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而且对它的教学困难性也同样缺乏足够的认识。
3.“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
长期以来,评价一个学生好坏,主要看分数的高低。这使得中考、高考成为学校教学的指挥棒,片面追求升学率、及格率成为各学校重视的指标。同时也使得各学科有了主科和副科之分,由此又令学生心目中认为历史、地理、生物等科是可有可无的。这样作为社会学科的历史科就被搁置冷落于一旁,导致很多历史教师因为肩无多大重任,从而缺少了奋斗的动力,这些都令从事历史教学的教师感到极为困惑与失落。
三、教学反思
1.通过教师本身进行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的时间比较多,但教师必要的引导,适当的点评,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教师在引导、点评时不流畅,时常卡壳,使得学生满腹疑虑,这就意味着教师对待课堂的准备肯定不充分,也就不得不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
2.通过学生进行教育反思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如果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突然表现异常,那肯定是教学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例如,我在教学《》一课时,让学生对爆发的原因进行讨论并选几名代表进行发言,有位同学平时对历史很感兴趣,思维活跃,发言踊跃,但那节课却显得比较沉默,课后我主动与他进行交流,他说,对“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不理解,原因是对当时的英国历史知识缺乏了解,随后我对导入新课这个环节进行了反思。
3.通过请同事或专家听评自己的课来进行反思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课作了精心准备,上课时得心应手,往往很难觉察出自己还存在什么不足,但如果请同事或教学专家来听课以后。总是能找到自己还需改进的地方。
1.以灵活多变的教法活跃历史课堂。
教学方法改革是历史教学有效推进的重要源动力,每一位教师都要深刻领会和有效落实这一要求。首先,教师应当广泛吸取历史教研刊物上的经验,从教学网站中汲取灵感,将他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进行历史教学设计和开展教学工作的参考依据,从而创造性地设计更加灵活高效、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案。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了师生互动教学法、角色互换教学法、情境再现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充分活跃起来,这是增强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面。其次,笔者在历史教学中注重积累提炼,既吸收他人的教学精华,同时也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提炼总结,使自身的教学经验得以沉淀,日积月累形成系统性的感受。笔者经过数年积累,成功探究出了历史五步教学法,从课前强调预习到课堂自主探究、营造情境交流、梳理检测以及课后拓展延伸,将整个教学设置为五个有效步骤贯穿于课内外,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成效非常明显。广大教师在教学方法改革上一定要勇立潮头,站在历史教学发展的最前沿。
2.多种途径搜集补充历史教学信息。
历史教学离开了丰富的信息将寸步难行,只有搜集大量信息才能让课堂更加丰满,教学更加生动,教师教得更加顺心,学生听得更加有兴趣。笔者在教学中采取师生互动方式,多种途径搜集补充历史教学信息。例如,在《“”的十年》教学中,笔者在设计环节就搜集了大量信息,如十年前后经济社会发展数据的对比,前后同一地方不同景象的图片对比,以及期间一些典型的画面等。这些内容通过对比的方式在课堂上进行演示,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震撼,大家对十年所造成的经济社会退步具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另一方面,笔者还要求学生事先通过向自己的爷爷奶奶搜集、了解的相关信息,了解他们身边发生的事件,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讲述。这样的生动信息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和他们周围的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有效增强教学的渗透力。
3.渲染情境增强历史情感渗透效果。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始终牢记思想情感教育不能放松。当今青少年一代正处于信息多样化时代,鱼龙混杂的社会思潮对学生的成长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此时更需要历史学科发挥正能量、主旋律的引导功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受到深刻引领,这是历史学科所承担的独特职责。笔者在教学中注重渲染情境提高思想教育效果。例如,《难忘九一八》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牢记国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永世不忘这一段屈辱的历史,笔者向学生播放了国家公祭日的庄严肃穆场景,让每一位学生从内心牢牢记住中华民族曾经遭受的一段屈辱的历史,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曾经犯下的滔天罪行,接着联系当前东海纷争归属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大家群情激昂,纷纷表示宁愿经济倒退十年,宁愿勒紧裤带过日子,也要支持国家维护。这样的情境氛围在学生心目中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他们所受到的爱国主义教育远比任何口头空洞的讲解来得更为深刻。
4.组织课外研究活动拓展教学空间。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许多内容正是学生感兴趣的,教师可以结合课外拓展活动进行引领。例如,《钢铁长城》教学后,许多学生对我国军队现代化建设充满了浓厚兴趣,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走进所在地区的军营,到驻军营地去真切感受部队建设的成果,听部队军官讲述我国当前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如作战人员构成、现代武器装备,以及在一些高端武器研制方面取得的历史性突破等。这些方面既满足了学生对军营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同时也使他们受到了强大的思想震撼,对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无比自豪、无比振奋,这也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
高中历史;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第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部分教师对于课程改革的认识不足,仍未改良课堂教学,教学手法单一死板,没有将教学建立在学生的学习需要之上,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第二,历史学习没有受到学生及家长的重视,多数学生与家长认为历史作为副科,只要通过死记硬背即可过关,不需要教师特别的指导,课堂教学仅仅是为学生挑出重点,从而忽略历史课程的学习。第三,学生的历史基础差,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多数初中历史学习中都是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许多学生的历史基础根本不牢固,也没有及早对历史学习培养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更是无从说起,导致初高中历史学习无法有效链接,教学效率自然持续低迷。针对以上几点,教师必须采取措施,改善课堂。
一、拓展历史资源,增强教学生动性
历史学科是富有浓厚文化气息的人文学科。但目前学生对于历史文化的学习仅停留在背诵阶段,在学习压力之下从未深入理解过历史文化。如此,学生自然对高中历史课堂不感兴趣,对知识的理解只是浮在表面。高中历史学习不同于初中历史的学习,需要学生深入理解某个历史事件、某段时代背景,从中发现历史运转的规律、学习时代精神等。历史学习的主观性增强,需要学生调动自身思维,加深记忆与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历史知识进行拓展,在讲解某些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枯燥的知识时,引用背后的小故事、诗句、民间传说等拓展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比较趣味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以此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一第十课《》时,本课所强调的知识是中国所签订的几项屈辱条约,如《》、《》,并且中国自此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教师除讲解这些“硬性”知识以外,还可以为学生拓展一些当时背景下的小故事,如林则徐的禁烟运动,了解林则动禁烟运动的原因、当时众多商人的反应与行为,从而分析禁烟运动到底对产生多大的影响。开展讨论:是否林则徐不发动禁烟运动,英国人就不会发动了呢?以此让学生更投入课堂,理解知识内容。
二、转变教学模式,增加合作及探究转变
从前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更大的合作学习的空间,鼓励学生挑战权威、提出质疑。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目标。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才是让学生切实掌握知识的良方,需要学生从过往的被动学习中解脱出来,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与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改良的高中历史课堂中,不再被死记硬背的模式所禁锢,自由发表见解,如此有利于学生的主观答题,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课堂气氛会因为学习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而变得更加活跃,学生将更加享受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自主学习的课堂本来就是教育改革中所追求的课堂,自主学习的模式是被学生所接纳的学习模式。例如,学习人教版必修一第十二课《和八国联军侵华》,学完基础知识,教师可以安排探究任务,让学习小组开展讨论学习。如让学生结合前面的学习,整理总结: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对此开展讨论,画出具体的表格,作为小组讨论成果。还可以让学生比较运动与的异同,针对其性质、组织方式、结局等方面列出详细的表格,并且总结这两次运动所带来的启示,有何意义,等等。
三、借助辅助工具,促进教学情景化
如今,信息技术已经彻底融入教育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已然成为教师课堂上的好帮手。信息工具所具有的直观性、体验性、科学性等优势,有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感受。课堂教学中仅靠教师的讲解,很容易让课堂气氛逐渐冷却,教师无法为学生展现形象的历史场景,无法突出历史事件的丰富、有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为学生展示历史照片、记录影像、录像音频等,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让学生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历史课堂学习中,对教师所播放的资源深感兴趣,积极提问。让现实与历史连接,为学生创设更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走入历史事件之中,使得课堂教学事半功倍。多媒体呈现比起教师板书更便捷、有趣,整个课堂氛围会因为多媒体的介入变得更现代化、多样化。例如,学习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在此单元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的素材很多,包括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所有的艺术作品,让学生直观地欣赏艺术品、了解艺术家,从中看到当时西方的一种人文状态,了解当时人们的内心世界,从而进一步明白当时的思想与精神,达到深入理解知识的学习目的。
四、改善评价机制,优化课堂教与学
高中历史学习强调学生的主观答题,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为了让学生的答题更加规范与准确,教师可以从评价入手,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评价。教师在其中渗透答题方法,规范答题步骤,引导学生进行更准确的表达,同样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实时反馈,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从而给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使课堂的教与学得到优化,教学质量与效率同步提高。例如,在教学评价中教师不仅限于分数评价,而且可以利用课堂时间或者课后时间和学生一起开展互评与自评的评价活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某材料分析题中,要求学生根据材料说出材料中的内容出自什么法令?答案是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接着要求分析这次改革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通过自评学生要发现自己是否将题目答完整,有无错处,引用是否正确。通过互评,学生可以从同伴处发现自己的思考是否有缺陷,答题是否有漏洞,甚至能够获得完全不一样的见解,如此思维得到拓展。最终教师的统一讲解中,可以强调分析过程、答题步骤,让学生规范答题,有法可依。课程改革是一项长久而深远的任务,教育更新的历程是人类不断探索的历程。教师对课堂教学所实施的对策,不可能一开始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在教师寻求解决对策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在推动教育改革,让改革发现的问题更多。高中历史教师需要持续观察学生群体,动态革新课堂教学。积极面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理智应对、清醒思考。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课堂学习感受,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力求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解决每一个学生的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获得更多的收获。教师们将在不断地实践与探索中,提高个人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打造更高效、和谐的高中历史课堂。
参考文献:
[1]萨仁图娜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读与写,2015(12).
历史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历史知识更肩负着培养学生的素养和能力,实现从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到社会发展从而成为人才储备,达到国家富强的长远目标,然而教育大计也遇到了各种问题,需要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变革。在历史教学实践中也有着许多问题阻碍了历史教学的发展,要求我们加以注意并思考应对之策。
一、论证时需注意的问题
选择史料是指在同类性质的史料甚多的情况下,挑选其中最能说明问题的典型史料,并非指可以凭主观的意愿去挑选适合自己观点的史料。史料教学必然涉及史料的选择运用,在运用时论证又成为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在大多时候我们的结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论证的方式、角度。在具体历史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传授学科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就值得思考了。具体有以下几方面:一忌孤证,即所要证明的观点,只有一条史料;历史的发生、发展是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的合力作用,这就决定了在分析历史事件、现象原因时要选择涉及面广的史料或者在对一个观点加以说明时,要提供多则有关此问题的史料,不能用单独的一则史料去说明问题。二忌想当然地主观臆证;历史教师在加工史料时要秉承实事求是的精神,不能以教师自我理解为中心,强加观点给学生。三忌所引史料与所得结论的不一致或没有关联;这是教学中的大忌,史料作用是辅助教学,如果所用史料与结论相悖,教师就要反思到底是结论错误还是解读错误。四忌忽视反证:论证某一问题时,如果只注意到属性相应的史料,有意忽视观点相反的史料,得出的结论不是错误的,就是不全面的。
二、史料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一)史料研究范式
对于史料教学的研究中大多学者的研究方法较单一趋同:案例法、比较法、文献阅读法是普遍使用的方法,方法的选用会影响研究结果,所以在史料教学的研究中新方法的选用是必要的。史料教学具体操作方法不应该是抽象笼统的,它应该是具体的、灵活的、多变的。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史料教学的选用要考虑老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要考虑教材的版本,要考虑史料的分类,要考虑不同课型的特点和具体内容的要求。总之,史料教学的具体方法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之后才能够产生的。切不可思维僵化、盲目追求形式,在教学中迷失方向,为了教学而教学。
(二)史料对比
在史料教学中放眼国外从而在比较中对中国的史料教学提供借鉴是比较适合和必要的。英国、美国的史料教学相比中国历史更悠久效果也更好,而中国在史料教学方面要提升的地方还很多,它们的史料教学方法是值得借鉴的,但在比较的同时应该扩大比较范围,不仅仅是中美英三国的研究比较,这样难免会显得狭隘,使研究结果缺乏全面性。
(三)核心素养与史料教学
在史料教学和素养培养的结合方面首先是值得肯定的,在新课程改革下“五大核心素养”的提出,取代了之前的三维目标。因而,在教学目标方面,由传统的注重知识的传授到注重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学习方法的习得。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全方面的培养,注意以学生为主体的这一导向,这也是符合时代要求的。
三、具体史料教学方法
(一)加强对教材版本中史料问题的探讨研究
初中历史教材经现在改革后都统一成统编版教材,但高中历史现在仍有很多版本,注意版本的比较,注意不同版本中史料的选择与运用也是一项需要我们注意的问题。譬如《选取不同版本教材中史料的策略——兼论“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中运用比较法、举例法对人教版、岳麓版中的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进行研究,发现对明太祖加强军权的讲述中运用了同一史料但讲解时的侧重点却不一样。反思出史料教学要适度重视、缓慢渗透,立足课堂、巧设情景,立足教材、充实史料。不同版本教材中可能在同一课中引用的史料有所不同,当然也有相同的史料出现,那我们要怎么进行解读,侧重它的哪一方面这对我们突破重点难点提升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注意阶段史料教学要有针对性
史料教学主要是针对中学阶段的研究,却很少对初中高中这两个阶段进行划分来进行研究,初中和高中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存在差异,知识经验方面存在巨大差异,所学教材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都应该得到重视。当然,强调差异的同时也要注意它们间的衔接过渡问题,如果一味只强调差异,那么我们的教学将会是断层的不完整的。同时,高等教育中的历史专业对史料教学也有很大的依赖性,教师的教学能力很大程度上会通过其所运用的史料和对史料的解读体现出来,学生的能力也会透过史料折射出来,但是,大学生又与中学生各个方面存在极大差异,所以,教学方法这不尽相同。总之,注重差异,重视区别,逐步过渡,最终使学生能力提升,形成史学素养,终身提升和发展。
(三)史料教学和素养培养的结合
在新课程改革下“五大核心素养”的提出,取代了之前的三维目标。因而,在教学目标方面由传统的注重知识的传授到注重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学习方法的习得。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全方面的培养,注意以学生为主体的这一导向,这也是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教学观要求我们的教师要由传统的知识灌输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会学习,要从传统的知识传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要由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在这种背景下学生要在德、智、体、美、劳方面都要得到发展,而史料教学这一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人文关怀”等,使学生的核心素养逐渐形成和发展。
四、史料教学设计步骤
(一)具体设计步骤
对策二:课件要实现外在形式与教学内容的统一
有效成功的课件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将学生顺利转移到对知识本身的关注上来,使学生对历史知识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与欲望。这对课件的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件不能只求素材的优美,而是要以具体的教学内容为中心来进行各种素材的选取。要选取最有代表性与典型性、最具说服力的素材,增强课件本身的知识含量与技术含量。做到既要以课件形象直观的素材来吸引学生,更要以丰富的知识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体性与主动性。因此,在制作课件时,一方面要研究教学内容与学生情况,达到准确掌握与全面了解,在二者间找准最佳的结合点,以学生最为感兴趣的方式来引入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要广泛收集各类素材。可以发动全校历史教师,依托强大的互联网,建立素材库,发挥全校教师的力量,将各类素材收录其中。这样在制作课件时便可以从素材库中直接提取。更为重要的是在制作时要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融入其中,使课件更具特色,更具个性,以独特的风格来吸引学生,带动学生。教师成了操作者,学生成了观赏者教学不是教师或学生单方的单向活动,而是教与学的统一。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控制者,学生是被控制者,将教师与学生推向了教学的对立面。但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有的教师不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自身的主导性,而为多媒体所奴役,教师成了课件的操作者,而学生成了课件的观赏者,教师与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师生间与学生间的讨论与交流都没有了,都被多媒体所代替。教师只是埋头于电脑前,忙于操作课件、讲解课件,学生也常常是停留在精彩画面与图片的欣赏上,学生并没有太多思考的时间与探究的空间。
对策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实现教与学的互动统一
一、引言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突出了教师这一角色在课堂上的主导性地位,所教内容大多侧重教材;教法侧重了教师的讲而不同程度地忽略了对学生的启发;学生学习的方式大多为识记和背诵,尽可能确保“背多分”的实现。此类教学模式导致历史教学进入了误区,使原本应该快乐的历史学习被改变了,同样影响到育人应有的质量目标。所以,历史教学一定要将传统教学方式加以改变,使之和时代要求相符合。情景教学的方法能极大地活跃历史课堂的气氛,营造出生动形象而具体的历史教学环境及氛围,引导着学生在最佳情境之中以进一步主动学习历史并实现才智增长的目的。
二、理论概述
1.情景教学的方法。在新课程的改革这一大的环境中,为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这成为新课改发展的趋势,一部分处于一线教学的教师同样正逐渐在教学中尝试这种情景教学方法,顺应这一探索与研究,这些教师得到大致的结论:情景教学的方法应依据教学的目标与特定内容来进行生动形象具体的课堂教学场景的创设,并用它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真正将其学习的主动性调动起来,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对遇到的问题加以分析并尝试解决。2.历史情景教学的方法。这一教法主要指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依据历史学科知识及其特点,在尊重历史本真的基础上,创设更为直观具体、生动形象的历史教学情景,即将曾经可能的历史性场景复现出来,从而为学生架构起一道历史与现实相互沟通的桥梁,为学生提供一种较为真实的特定历史情景,让学生真实地去体验和感悟历史,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求知欲,帮助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及理解,进而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思辨能力。
三、创设历史情景教学法具有重要意义
1.创设出特定历史情景能将历史生动地再现出来,从而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历史是不能复制的,时序性是其突出特点,因此,历史知识对学生来讲就显得较为抽象。若是历史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将其加以形象再现的话,将对学生历史学习产生极大的帮助。所以,创设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典型历史教学情景,将历史事物的某个方面特征加以高度浓缩并使其特征更为突出,能极大地帮助到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的学习与理解。2.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有效开发。从一般课堂教学来讲,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造能力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工作者也缺乏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时间和环境。在此前提下,新课改呼新的教学方式不断涌现,以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情景复现的教学法则通过再造、模拟和复现历史特定情景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能近距离地对历史产生较为真实的感受,进而激发其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绪及情感,引发学生认真观察及思考,对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创造能力极为有利,从而能使学生更为牢固地掌握知识,进而帮助其形成正确的历史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学生则在此过程中顺利地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从长远来讲,这一历史教法有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长远教育目标的实现。3.有利于凸显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新课改要求在老师教学时体现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历史情景复现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创设出恰当的教学情境,这一教学方式能有效地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课、机械地接受知识的局面,并能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参加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以,这一教学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探究欲望,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感知历史本身的魅力。历史情景教学法能给学生搭建起施展才能的平台,较好地突出其主体地位,增强其历史学习的强烈责任感。
四、历史情景教学法的主要呈现方式
1.利用实物情景教学以实现历史情景的再现。因实物具有直观性这一特点,有条件的情况下加以利用,对历史教学均是有益的。教师可在课堂内外选择恰当时机运用此法,如古陶罐、古器皿、古钱币、中山装、纪念章及语录等均可作为历史课堂运用此教法的有效实物道具。2.运用影视直观演示以实现历史情景的再现。教师应用影视教学的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可以是动态的如视频、音乐等,也可是静态的如历史图片。这一教学方式非常适用于中学历史教学,但对历史老师要求较高,它要求历史教师按照即将授课的内容选择出恰当的影视资源。影视教学独具的直观性与生动性对学生注意力的提高具有极大的帮助,能将原有的历史教学中抽象成分学习理解的难度降低,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3.利用扮演角色以实现历史情境的再现。因此教学法需要学生具备极高的知识积累、表演能力及思辩能力等,在角色的扮演或戏剧的模拟过程中很难避免受到了师生主观能动性的不同程度的影响,与此同时,角色的进入与扮演需要学生对历史材料牢牢掌握的前提下对历史事件及人物从心理这一深度进行解读,主观性比较强。所以师生在教与学过程中很难做到和历史的真实情景完全重合,但是师生只要能将当时的历史情景大致复现出来就可以了。4.通过实地考察以实现历史情景的再现。实地考察这一教学方式有助于打破传统封闭式的课堂教学,把课堂教学的阵地从室内引向室外,把历史遗址、历史遗迹等视为历史课堂,引导学生观察并调查相关历史的遗址、遗物及遗迹等,给学生对那时的历史情景的认知等最直接的鲜活的历史资料,激起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并进一步加深其认识历史的深度。通过这一历史教学方式能引导学生在考察相关历史实物、遗址、遗迹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学习相关历史知识,感知历史本真的魅力,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五、对历史情景教学法应用于实践的建议
1.对影视教学的积极作用继续保持重视。影视资料由于兼具了视听的形光、声色等长处,成为历史教学的重要资源之一,它能将当时的历史真实更为完整地进行再现,能极大地帮助到中学历史教学。影视教学很容易提高学生注意的水平,并将教材知识的重难点凸显了出来,有利于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有利于增加了历史课堂教学的知识量,有利于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还能增强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功能,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历史教育目标的达成最终得以实现。当然老师在运用这一课堂教学方式时,首先要求历史教师对影视资料进行筛选,使其符合历史本真,在此基础上把即将讲授的教学内容和与之相关的较为适宜的影视资料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在接下来的历史教学中要继续坚持对这一教学方式的重视,并致力于更多有益的历史影视资源的探索以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还要致力于教师自己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2.合理应用角色进入及其扮演法。角色进入的历史教学方式极具随机性特点,历史教师可在课堂中对其随机运用,还要在在这一教学方式的最后一个环节对学生加以引导及总结以促进学生对相关历史认识的提高:确保学生在将各种见解得以发表的基础上对史实更加了解和尊重,学生经过了认真思考之后对历史上的人物事件的相关认识得以不断加深。对这一教法的随机应用并不意味着能随意应用,当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依据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及知识基础,选择与中学生的认知特点相符合的特定历史题材,将角色进入方法合理地运用于历史情景的复现中,能促进其历史学习的高效性。这一教学方式对师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应在课前就进行充分的准备,教师能对学生所设计出的剧本及对演出步骤及时间等的安排加以详尽地指导。这极大地加强了师生间、生生间交流的深度,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这一科学教育理念体现出来,同时还培养学生逐渐养成探究的意识、合作的精神和主动性,和新课程理念是相符合的。3.强化事物情景教学加大历史复现的力度。实物的直观性一般均极强,若是历史教师能在课前搜集到和本学科教学内容相关联的实物并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进行具体展示,这能将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吸引起来,当学生对实物进行了近距离的仔细观察后,对和实物具有关联性的历史情景自己进行复现。若有条件,教师还可在讲授到相关的历史知识的时候将实物带到课堂中,为学生的近距离观察提供机会,并能在不同程度上加深学生读历史知识的感受及体验,激发其学习历史的主动性与兴趣。
问题教学法源远流长,古希腊就有了问题教学法。20世纪初,杜威曾提倡过问题教学。五六十年代开始,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世界性课程改革运动的开展和思维心理学研究的深入,问题教学法受到广泛关注,成为当代教学法中的一朵奇葩。那么,问题教学法核心是什么?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能否引入这种方法?怎样在中学历史课中开展问题教学?本文试图对此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问题教学法引入的必要性
首先,问题教学法的引入是培养新型人才的客观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者预言新时代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应当是具有综合素质的人。这种人才不但应具有良好的德、智、体、美、劳基础,而且要有很强的创造和适应的能力。实践表明,问题教学法对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行之有效的。
其次,问题教学法的引入是适应高考历史改革和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必然之举。近几年的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历史试卷明显加大改革力度。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大大提高了考查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题目在试卷中所占的比例。据比较权威的统计,1991-1992年此类题约占30%,到1995年,已达到80%左右。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仍然使用旧的一套“注入式”,“填鸭式”的方法进行教学,把点点滴滴的历史知识和教科书上现成的结论灌输给学生,是无法适应形势发展的。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大教改力度,注重引入类似问题教学法一类的侧重启迪思维、培养能力的教学方法。
其三,问题教学法的引入也是落实《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大纲”明确规定: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了解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问题教学法的基本精神与“大纲”要求是一致的,就是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引导学生主动获取、探究知识和思考问题,从而使学生通过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
二、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问题教学法的核心是问题情境。它包括:(1)问题情境及其主要成份;(2)问题情境的分类;(3)问题情境的设置;(4)问题情境——诊断智力发展水平和评价教学效果的手段等基本内容。本文着重谈历史教学中问题情境设置的基本方式。问题教学法的创立者总结出一条作为主要的教学原理的问题情境的基本途径:促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必须掌握的新知识发生激烈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产生问题情境。依据这一基本途径,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可通过下列方式设置问题情境。
1.通过对有关的趣味史实的叙述创设问题情境。在讲授《唐朝的衰落》一章时,我向学生出示了一组唐朝人口增减资料:
A.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37,140,000人。
B.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41,419,712人。
C.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52,919,309人。
D.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年)16,990,309人。
E.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15,762,432人。然后,提出下列问题:(1)从A至C阶段人口增长的原因是什么?(2)由于什么事件导致C至D阶段人口急剧下降?该事件的原因及后果各是什么?(3)从D至E阶段为何人口继续下降?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引发学生思考,进而通过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由于政治比较清明,经济繁荣,人口增长;后期由于统治腐败,导致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使社会生产破坏、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可见,政治稳定是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前提。
2.通过实物、图片、模型展示等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如讲北京人的体质特征,我们可以把仿制的北京人的头像模型带入课堂,让学生仔细观察,并与现代人比较,学生就会很快回答并掌握“北京人的基本体质特征”这一问题。再如讲埃及金字塔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建造金字塔》插图,并适时提问从这幅图你想到什么?学生从图上具体形象,如230万块磨光的石块、金字塔的精密度、监工手中的鞭子、奴隶的暴死等,就能认识到金字塔不仅是古埃及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而且是奴隶和农民被残酷奴役的历史见证。
3.通过课文本身所包含的矛盾事实创设问题情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章,引言中提到“”结束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课本讲历史意义时又说,“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两者是否矛盾?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使大家明确:“”结束,的确使中国十年的动乱局面得到终结,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入新时期,但当时指导思想上的一些错误并没有及时纠正,只有到,才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可见,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此外,教师还可以对学生学习中产生的典型、普通的错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置最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问题情境,有时还可以通过当场试验或演示的方法,设置问题情境。
三、问题情境设置的基本原则
问题情境的设置方式尽管是多种多样的,但都必须遵循三条基本原则。
1.必须有概括性的新颖的和未知的东西。这是问题情境的难度标志。要使问题具有新颖性,就不能简单地根据答案直接提问,必须换个角度,换个方法,才能设计出新颖的问题。
未知的东西的最大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在问题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对未知东西的探索,使学生有可能掌握比在一般教学中获得更概括的知识。
一直以来高中历史教学,习惯性地以灌输式的教育模式为主,为了能够使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常常忽视了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一直停留在理解和领会历史知识水平的角度上,不仅仅使得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还难以实现问题意识的培养。
2.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
在高中历史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的影响下,使得学生形成了思维惯性:唯书唯师。简单来讲,就是在学生的思维里,书本和教师是历史课堂的依据。在这样的惯性作用下,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慢慢消失,也就很少去提问、去参与。这不仅仅使得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还难以从更深层次去理解历史事件。
二、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1.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传统教学观念是束缚问题意识培养的关键性因素。因此,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尤为重要。具体来讲,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涉及:其一,积极改变教师观念,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学设计中的同时,还要将探究的实践活动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人,以便构建其自己的知识体系;其二,改变学生的思维惰性,倡导学生从多角度去理解历史,解读历史,以全新的视角去审视,以便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课堂呈现出更加活泼的氛围;其三,倡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创新,使得学生破除对于创新的神秘感,培养学生从提出问题出发去分析、去研究、去解答历史事件。
2.奠定历史基础知识
问题意识的培养不仅仅是依靠传统观念的改变,还应该奠定历史基础知识,可以说这是促进历史问题意识形成的关键所在。学生能够提出更加有建设性的问题,往往是问题意识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是,其前提是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了解程度达到一定的层次。试想一下,如果学生连基本的历史事实都不了解,怎么可能在此基础上提出比较好的问题。
3.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更多兴趣,并且在和谐的氛围中,敢于表达自己,彰显自己,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也是一样,这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环境和条件。对此,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避免对于学生的提问做出过度的批评或者鼓励,倡导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历史教学实践中去;其二,注重教师教学用语,避免给学生形成刻板的影响,从而使得学生不敢参与到历史教学中去;其三,注重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平时生活中与学生打成一片,以便消除学生的顾虑,以更加平等的身份参与到课堂中去;其四,积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以讨论的形式来开展,使得学生以更大的积极性参与进去,激发其问题意识。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
1.1 历史教学的定位不准确,以应试教育为主
虽然,我国历史教学新课标指出“历史课程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但是这不意味着历史教学是偏门教学。当今,由于升学压力的不断加大,不少初中学校以及历史教师对历史教学的定位不准确,错误认为历史课在初中课堂当中地位并不重要。无论是课堂学习时间,还是资源配置等方面,历史课都受到一定程度的轻视。即使在历史教学课堂上,不少老师以应试教育为主,历史知识的讲授往往以考试为导向,以成绩为目的,忽视了对学生历史发展的脉络、历史进程以及历史观的教育。错误教学观念,又引导了部分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表现出明显的不喜欢、不接受甚至反感。
1.2 以宣教为主,学生参与度不高
照本宣科式教学也是历史课堂教学出现的突出问题。我们通过考察发现,不少历史老师既没有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而且在历史课堂授课中,授课形式也比较单一,直接按照历史教材的内容进行简单的讲解,甚至直接宣读课本历史知识。这种老师主动授课、学生被动听课的方式,学生参与度不高,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可以说,由于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对学生掌握全面的历史知识体系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1]。
1.3 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吸引力
在历史教学当中,教学方式固化,缺乏创新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历史老师多从自身主观意识出发教学,没有充分关心教学对象,往往习惯于同一种教学模式。课堂宣讲似乎成为了很多历史老师传授历史知识的唯一渠道。一方面,不少老师没有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和条件进行教学;另外一方面也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求知欲望,缺乏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不少老师的教学模式固化,照本宣科,教学创新度不够,而且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错误的教学观念,简单地把学生当成教学的客体,使得学生必然产生厌学、反感等情绪,严重影响历史教育的成效。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加强对历史教师的培训
一方面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要选择专业的、知识能力强、思维开阔的教师。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对历史教师的培训,避免教师的落伍。不断丰富培训“历史教学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并对培训效果设定科学的评价机制。首先历史教师的培训不能钻牛角尖,造成培训内容枯燥、乏味、深奥。使受培训人员不但不能完全掌握,还会把这种枯燥的讲授方式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造成了历史课堂教学更加枯燥、乏味。其次培训形式要丰富、新颖,使受培训教师能受到启发,从而跟上改变课堂教学的模式,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丰富多彩、灵活风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
2.2 重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发挥
首先,注意课堂导入的形式,尽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爱上历史学习。同时,注意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注重历史知识与其他科目的结合,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如《秦王扫六合》的课堂教学中。第一,可与语文知识“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结合长城的存在,秦始皇的功绩,劳民伤财,当年的威风,在历史的长河中如一粒尘埃。第二,可与地理结合。秦始皇扫平六国的“根据地”在哪?今天的陕西咸阳、西安地区。还可以结合历史地理,深化学生的历史知识及能力。如在讲课中巧妙设计内容,让学生知道鸿门宴与阿房宫有多远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其次,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一方面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和课堂魅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另一方面有效地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帮助学生总结历史学习的规律。如对秦始皇、武则天等人物的评价,一般都会从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在军事、农业等方面的突出表现进行评论,同时结合影响社会进步的阻碍进行综合评价。
2.3 注意与学生的沟通
历史是一门内容丰富多彩,知识蕴含广泛的学科,受很多学生的喜爱。可是由于中学生对学科的一些偏见和学生学习中的一些障碍等原因,影响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要积极地与学生沟通,化解学生思想上的一些偏科行为,排解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才能更有效地组织历史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将历史学习当成一件轻松、愉快又很重要的事去做[2]。
2.4 树立人本教育理念,以素质教育为核心
在教育领域,以人为本理念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并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接受和奉行。在学校,以人为本,就是要求学校以及老师牢牢树立人本教育理念,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和需求,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其实,按照现代教育研究成果认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教学活动中的两大最基本主体,二者是相互的、共进的。
三、结语
历史课本身就是一门丰富多彩,容易吸引学生学习的学科。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培养。对备课内容要做到精益求精,在教学中适当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满足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进一步促进历史教学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171-01
1.历史教学要有深度
教师的历史知识的教学必须要达到一定深度,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下打基础。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历史概念教学,注意准确、科学地表达历史概念,并要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因为历史概念是对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的抽象与概括,反映其本质特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历史概念的过程,就是训练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规律性,大到一个时期、一个阶段的历史事实及其特征和规律,小到一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值得注意的是,讲授历史知识必须与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能力相结合,知识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的形成又是进一步获取知识的条件。因此在教学中既不能单纯讲知识而不培养能力,也不能单纯培养能力而脱离知识,而应在讲授历史知识时贯彻能力培养,在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获得新知。
历史教学中,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而指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和指出历史事实、历史现象或历史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则是能力训练的重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教材中知识的内在联系。
2.问题教学贯穿课堂始终
首先对现行中学历史教材知识范围的拓宽,这是由当前高考改革发展的要求所决定的,也是由于现行高中历史教材本身存在的局限和不足所决定的。原来的老教本,知识陈旧,不少观点已经过时。因此,教学时必须针对具体情况予以补充和更新。
第二进行问题提高,是指把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 基本原理来分析历史。
3.问题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学习主动性对人的认识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习中,兴趣是一种激烈而持久的动机,唯有热爱历史,才会在积极持久的学习热情中获得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历史教育的实用性和社会性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e极性,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历史是前人生活的再现,包含了前人一切成功和失败的经历,是人类经验和教训的总汇。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正是历史学社会功能的突出表现。因此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力求做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尽量选择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具有代表性、又是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教育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科学地使历史感和现实感融为一体。这样学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就会觉得历史并非过眼云烟,而是完全可以和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接轨。
4.问题教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让学生学会阅读课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基础。具体方法是出示阅读提纲、找阅读内容的重点句、词,设计一些提高能力的问题。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要能想、会想、多想、善想。要调动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动脑子,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隐藏在事物后边的问题,当得不到结果时,老师及时诱导。通过学生自己找问题,学生回答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形成竞争机制,给学生以表现自己的机会,又可避免老师的一言堂。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在选择、使用教学方法时需具有整体化、最优化的意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积极性,全面增强学生素质,这是每位教师追求的目标!
(一)历史课堂教学情况
在一定程度上,课堂教学情况能直接反映课程改革的进展。因此,我们从教学方式的选择及原因、课外知识的补充等方面调查了四所中学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
虽然许多教师理解新课改的基本精神,但在“教学方式的选择”方面,调查却显示,超过60%的教师在实践中依然选择了传统的讲授法。约有85%的教师在选用教学方式时会优先考虑学生成绩的提高、课时紧张程度。在历史课外知识补充情况及补充形式方面,统计显示,超过90%的教师能在课堂上为学生补充课外历史知识;在这些教师中,约有75%的教师采用的是简单的口头介绍,使用图片、计算机、视频等方式辅助讲解的仅占少数。
(二)学生历史学习情况
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历史课堂活力的来源之一。然而,从问卷抽查中可以看出,不喜欢历史课或无所谓的人数约占22%,持淡漠态度的人约占52%。这一现象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方法存在一定的联系。表1显示了学生常用的几种学习方法所占的比例。
有将近80%的学生是靠经验、机械记忆、突击复习等方式学习历史的,这表明大部分被抽查的学生缺乏学习的目的性,原因有可能是教师没有有意识地对这一方面进行指导。
(三)高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使用情况
合理开发与充分利用历史课程资源,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之一。为此,我们首先调查了四所学校历史类书籍的储存量与借阅情况。我们发现两个问题:一是历史类图书的藏书量占总藏书量的比例不大;二是很少有学生去借阅历史类书籍,图书馆中历史类书籍的借阅量不足五分之一的情况占了66%,而借阅量超过一半的情况仅占9%。
在四所高中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利用互联网资源的情况也不乐观,这或许与学校硬件条件不足有关系。表2数据显示,只有少量的教室安装了多媒体设备。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在随机走访调查中则发现,师生对于本地博物馆、历史遗址等实物历史资料以及本地风俗习惯资源的利用率几乎为零。调查问卷显示,主要原因有二:一为缺乏资金;二为观念问题,教师认为离开教室,学生便难以学习。
二、珠海市高中历史教学现存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珠海市高中历史教学的现存问题
虽然本次调研抽查的仅是四所高中,但它们层次各有不同,从中可以管窥珠海市高中历史教学的现存问题。
1. 课前备课:以教科书为中心,缺少资源开发。现行高中教材以专题形式编排,每节课内容多、跨度大,这意味着,备课不仅要吃透教材,更应该研究、挖掘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历史知识与现实的联系。然而,繁重的教学任务、紧张的课时安排等等,都限制了教师对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拓展,更不要说充分地利用网络、历史文物、风俗习惯等各种资源。最终结果是,教师在备课时基本上以教教材为中心,过于依赖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书,过于关注课本每一个知识点的落实,使本来活色生香的历史课变得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以知识为中心,缺少人文教育。2016年公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指出,“人文底蕴”是学生应具备的重要核心素养之一。但在实际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教授的主要是历史知识,从学生的学案设计到教师的教案编写都以高考考点为落脚点。这一有意或无意的做法,也影响到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态度,如在问卷调查中让学生对历史课提对策时,一些学生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多划重点,以便于复习考试”。这样的结果是偏离历史教育的本质的。
3. 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缺少学生互动。在听课调查中发现,在上课过程中,虽然n堂看似热闹非凡,学生有很多发言的机会,但师生之间的交流往往流于形式,缺少有效的师生互动。例如,在提问方面,经常把结论告诉学生,然后问“对不对”。又如,在设置问题时从教师视角出发,没有遵循学生学习的逻辑。
4. 教学方式:以形式为中心,缺少实质性突破。讲授法作为一种容易操作、效率高的教学方式,一直以来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有部分教师注意到了教学方式的转变以及关注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他们注意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但很多时候过于强调外在的形式。比如当下很流行的“导学案”教学模式,实质上是传统的“习题课”换了一种形式出现在课堂中,这恐怕不是课改所取得的实质性突破。
(二)珠海市高中历史教学问题成因分析
1. 思维定势导致恶性循环。在以往教学中,历史学科被定为所谓的“副科”,会考、高考是它存在的意义。这种思维使得许多历史教师的工作出发点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帮助学生提高分数。另外,大部分高中生仅出于考试目的而学习,缺乏主动探索历史的热情。在社会、教与学之间的恶性循环下,历史教师虽心有余而力不足,更遑论实现历史学科多样化的育人功能了。
2. 功利化评价机制导致课改进程缓慢。由于高考的引导,从社会到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价仍然是看高考成绩,看重本率,看升学率。这种功利化的评价方式使得珠海高中的课程改革进度缓慢。授课教师虽然注重在课堂上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但还是让学生以“学教材”为主,学生缺少发散性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课堂仍然处处充斥着应试教学的影子。
三、解决高中历史教学问题的对策
当前珠海市历史课程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要深入发展,必须要解决现存的问题。为此,我们有以下建议:
(一)改变思想,提高业务素质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历史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已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提高学生的公民素质,首当从教师处着手。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转变自己的思想。首先,要把“工作目标”改变为“职业理想”。教师在工作中应该经常思考“怎样做才能使自己获得发展性的成长”,从而达到教学相长,在传道、授业与解惑的同时产生更大的教育热情。其次,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在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快,周期短,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渠道也更多,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
相关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发挥统筹作用,为历史教师继续学习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例如,可以建设历史课程的数字化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再者,通过必要的技术、资金、精神支持,激发教师“课程建设者”的意识,让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发、利用各种历史课程资源,创造形式多样的课堂模式来促进学生的成长。
要注意的是,在推动教师教学理念转变这一点上,相关部门不能想当然地“一刀切”,例如不顾课型特点,一律规定必须要使用多媒体技术。其实,任何教育技术的运用,都只能为教学服务,否则便容易出现“喧宾夺主”的情况,既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难以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改变评价,提高教学创新水平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继续像以往一样用一张试卷、一个分数来评价学校、教师、学生,显然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相去甚远。地方高中历史课堂改革要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就要推动评价机制的改变。
珠海市相关教育行政部门首先应该推动社会改变对学校的评价模式。在评价一个学校的过程中,既要关注最终的教学结果,也要关注教学的过程。这样才能使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有更大的突破。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101
创新就是在提出问题后寻求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创新能力的人需要具备一定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由于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因而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历史教学中。
一、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必要性
1.这是历史学科的要求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为了以史为镜,现实是历史的延续,了解历史是为了现在和将来的更好发展,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历史意识,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如何“以史鉴今”,这都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在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将“死”历史学活。
2.这是培养学生求真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途径
古往今来,所有发明创造都是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出现的,只有发现问题后才能有创新方向。教学的过程是学生不断接触新知识的认知过程,当学生现有知识储备与新知识无法衔接的时候,必然就会产生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求真精神和创新能力。
3.这是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法宝
初中历史教师要全面地认识和处理好历史学科三维目标的地位与关系,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历史知识是基础,学习历史绝不能仅仅停留在记住一些年代、人名、地名和事件上,“历史教学并不是单纯地传递历史知识而已,同时透过教学活动,对历史因果的分析、历史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以培养学生分析、批判的能力,获得正确的历史观念,从而提高历史教学质量,产生所谓‘历史意识’。”
二、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转变教学思维,让学生想问
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使历史教学从重视结论识记转变为重视对历史问题的探究,树立积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并将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打破思维定式,克服思维的惰性,同时鼓励学生破旧立新,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只有实现教师到学生的思维的转变,才能让学生在历史课堂想问。
2.营造课堂气氛,让学生敢问
一个紧张严肃的课堂和一个不尊重学生的教师只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战战兢兢、情绪紧张,很难提出问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需要学生敢于提问,这就需要教师花费一定精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的特性,尊重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不局限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问题和疑惑能得到有效的表达。
3.重视基础学习,让学生能问
初中历史学科在学校、教师、学生眼里比语数外次要,这种不重视使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一知半解。历史问题意识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对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有着一定的要求。如果不具备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实际意义,想要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十分困难的。很多时候学生不会问是因为他们对历史基础知识没有很好的把握。教师要重视丰富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的储备,对于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教学内容,需要熟记的要及时督促学生记住。
4.正确开展过程引导,让学生深问
当学生对一个知识点产生疑问,很可能刚开始只是一个浅层次的问题。如何让学生的问题更加深入,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鼓励学生提出假设问题、回答假设问题,不断归纳总结,由一个问题延伸到另一个问题,环环相扣。学生提出问题后自主寻求答案,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研究性学习,在自我提问和自我解答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历史知识结构体系,形成理性的批判思维和积极探索问题的科学素养。
5.讲究提问技巧,让学生会问
提问也需要学习。古语有言,善教者必善问,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历史课堂提问中的作用,对历史教材进行深入研究,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提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需要教师注意的是,提问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教学中可以由教师向学生提问,也要鼓励学生向教师提问,实现良性互动。
根据新课改的人才培养目标,初中历史教师要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实现历史教学从结论为主到探究过程为主的转变,让学生在不断的提问与质疑中提高创新能力,真正掌握学好历史的方法。
子曰:学贵有疑。疑惑是学习的前提,疑惑也是问题的开始。现代教学论认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主动探究;没有问题,学生思维就会僵化,能力就得不到发展;没有问题,要求学生体验、感悟就是空话。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它的过去性,历史的过去性为我们了解和学习历史蒙上了一层时空隔膜。学习历史必定是在各种历史问题的相继提出和解决中得以实现的。
无论是新课程改革之前还是新课程改革后,历史教学中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都是极其重视的。而从新课改的理念来看,则更为关注和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新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则更显得弥足珍贵。而提高学生历史问题意识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在历史学习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基于问题的产生而创设的,历史学习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是结合了历史学科自身的学科特性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等综合因素。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是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在历史学习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具体把握:一个是历史教科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它是教材编写者在对历史教材的综合处理后而进行的一种预设。另一个是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对问题情境的创设,它是教师依据具体的客观教学条件而进行的一种研究。
一、历史教科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历史教科书是教师教学中的重要文本,也是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要文本之一。在以往的历史教育教学中教科书被视为教师教学的“掌中宝”,历史教育的权威教本。而新课程改革后的课程理念,把历史教科书的权威地位作了下移,明确了历史教科书只是历史教学和学习的课程资源之一,除此之外,一切有利于实现历史课程目标的因素都是可以用来为历史教学服务。教科书的地位受到了挑战,实现了教学资源观平等性的转变。虽然教科书不再像以往那样被束之高堂,但其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仍不能等闲视之,它依然是课堂教学中的主要资源之一。
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教科书对问题情境的设置大致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把握:在课文导言中创设,在课文正文中创设,在课后练习中创设。从新课改后使用的四个不同版本的教科书中都可以找到类似的蛛丝马迹。而本文选用岳麓版教材为依据。
(一)在课文导言中创设问题情境。
课文导言是对一节课新内容的简要提示,是引导学生自学的重要文本。导言中提出了学生学习中应探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开篇就营造了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情境。如岳麓版教材历史必修一第6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导言中是这样创设问题情境的:古希腊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近代西方启蒙学者和资产阶级革命家提出的三权分立和民享、民有、民治的思想,便来自于古希腊的经验。古希腊的民主制究竟是在怎样的条件下产生的?它是怎样具体实施的?对当时和后世来说,它有什么利弊得失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导言中接连给出了三个问题,三个问题之间都是有紧密的逻辑关系,问题的提出在于提示学生本课要具体了解的内容有哪些。这种问题情境的创设目的在于让学生在预习前能够结合给定的问题,带着问题自习课文,深入了解课文,并尝试自主解决问题,进而引发学生新问题的产生。实现了在学习新内容的开始,就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
(二)在课文正文中创设问题情境。
正文部分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文本内容,是历史知识的核心部分,在正文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重点内容的有效途径。岳麓版教材历史必修一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正文中在不同的知识点创设了不同的问题情境:在讲到“权利法案”的内容时教科书中先是给出了一段材料,提供了《权利法案》中的几大条款,进而提出一个思考题:《权利法案》吸取了《大》的什么思想?而在讲到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内容时,文中也提出了一个思考题:在责任内阁制下,议会与政府的关系是如何体现的?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权利法案》确立的产物,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就是责任内阁制。由此可见,两个思考题都是围绕本课重要知识点而创设的。其目的在于要求学生重视该部分内容并重点掌握其核心知识。
在课文正文中创设的问题,目的在于诱导学生学思结合,提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解决问题,使思维从认识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提高。
(三)在课后练习中创设问题情境。
课后练习是对本课学习内容的检测,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考查的形式有诸多种,主要以简答题和材料解析题的形式为主。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解析与探究中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材料引用了《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丞相王绾和廷尉李斯对地方管理体制的主张,然后提出思考:1、王绾、李斯对地方管理体制的主张是什么?各自的理由是什么?2、秦始皇最终采纳了谁的主张?为什么?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认识。材料解析题是问题情境创设的惯用方式,通过引用原始材料来创造历史时空感,引发学生的历史感,再通过相应的问题来引发学生历史思维。
与以往教科书不同,新版教科书在课后创设的问题情境,不仅重视知识和结论,对问题探究的过程同样重要,这就为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提供了素材,符合高中课程设置的特点。
教科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教科书编写者在历史课程标准的把握和解读后对历史知识的一种处理和预设,其问题设计具备一定的客观性和典型性,但并非具有普遍可行性。检验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与否还需要与具体的教学实际相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设计必须与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相匹配。问题难度设计过高会直接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问题难度过低则对学生提高历史学习能力帮助不大,如何把握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则需要教师在教科书外的其它课程资源中积极寻找途径。
二、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创设问题情境
新课程改革后对课程资源的定位有了新的提法。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历史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水平同教学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也有利于创设行之有效的问题情境。
(一)开发地方课程资源创设问题情境。
在历史课程实施过程中,可以结合当地的独特地理环境和人文气息,开发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地方资源,创设相宜的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可以引导学生对本土历史资源的认识和利用。同时也可加深对本土历史的了解和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热
爱。如在讲述文化史部分中宋明理学的知识点时,可以结合莆仙地区盛行的民间宗教——三一教来帮助理解。明朝嘉靖年间的儒生林兆恩在对儒释道三家思想的融会贯通和受程朱理学的影响下在自己的家乡莆田地区创立了一种全新的教派——三一教。三一便是三教归一的由来,它是宋明理学的一种间接产物。可以让学生课余时间寻找附近的三一教堂,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等方式全面来了解三一教的由来和历史沿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断提出各种问题:三一教信仰为何会在除莆仙地区之外的其它国家和地区不断蔓延?三一教信仰和妈祖信仰之间有何区别?三一教的不断发展是否预示着它会成为新的世界宗教的可能?
(二)开发校本资源,创设问题情境
课程的界定包括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而校本课程的编制则需要充分利用和开发校本资源。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校本资源的开发也是为实现课程目标,为课程目标服务。因此,校本资源也是极其重要的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资源,有利于行之有效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如在讲述中国古代文艺——戏曲时,教师可以结合学校音乐学科编写的校本课程来进行讲解。通过对莆仙戏和十音八番等乐器的学习,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古代戏曲的产生和发展,并进一步加深对家乡戏曲的认识和热爱。
(三)开发人力资源,创设问题情境
人力资源作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它在实现历史课程目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作为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教师不再是课程的主导和权威,但教师的重要地位依然无法忽视。学生历史能力的培养需要具备高素养的教师,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同样需要教师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新课程改革后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面对的是一次新的机遇与挑战。提高教师素质,开发教师这一人力资源,有利于创设行之有效的问题情境。问题是思维的开始,思维是认知的前提,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而要了解这些就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特别是对青少年心理学的学习。只有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才能创设出与其认知相应的问题,学生的历史思维才有提高的可能。因此,历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师技能,除了要熟练掌握历史基本知识、博学多闻、熟练处理历史线索、掌握现代技术的能力外,还要不断提高史学能力,不断关注历史研究新动态,引进新的学术观点。最重要的还要加强教师道德素质的养成。一个温和、民主、开朗型的教师会创设出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他所创设的问题情境是容易受到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维碰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 朱汉国.王斯德著.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
[2]刘军.中学历史教学探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梁励.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关于问题情境创设的研究.[J]历史教学,2005,(6)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