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年人理财方法

中年人理财方法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8:0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中年人理财方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年人理财方法

篇1

能挣会花。民间有句俗语:“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要受穷”。这话流传了千百年,早成了不刊之论。但是我认为,在当今时代,这种勤俭持家、口挪肚攒的理财观念已经落伍了,“能挣会花”应该成为今天的理财观。这些年来,我通过炒股、买基金、投资地产等多种方式,不仅使自己的理财范围和形式不断扩大和翻新,而且收到了“八方聚财”的好效果。尤为可喜的是,通过广开财源,我学会了科学消费,真正享受到挣钱的乐趣和科学消费的快乐。比如我通过买基金赚到了“一桶金”,我用它给家人买了辆私家车,双休日全家人坐着车子来个“自驾游”,行走于山水之间、城乡之间,给家人带来了无限的惬意和享受,生活也在这种“能挣会花”中变得多姿多彩、有滋有味起来。

篇2

剧中两对离异夫妇,为追求幸福和好姻缘,进行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部被观众当做婚姻家庭生活的教科书里提出两个令人深省的问题:生活平淡是否引发中年人婚姻危机?选择婚姻稳定还是爱情保鲜?生活就是这样,我们在得失之间才能发现生活的真谛。

爱情无限谱

《爱情无限谱》是一部爱情轻喜剧。两位主人公一直沉迷于音乐派对:尼克(迈克尔・塞拉饰)是为了治愈他被女友抛弃后深受创伤的心,诺拉(凯特・戴琳斯饰)则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心存怀疑。

故事随着他们关系的深入而跌宕起伏:相互调情、滋生嫉妒、彼此生气、险些分手、重归于好――这正是年轻人眼中的浪漫爱情。而剧中那种迷茫、脆弱和与生俱来的不安全感和不稳定感,突出表现了现代年轻人的情感世界。

男孩

华纳电影公司发行的儿童剧《男孩》是一个关于梦想与成长的故事,值得父母和孩子一同观看。

阿尧与克里斯生长在不同的单亲家庭,奇幻的梦想是他们用来填补生活中所缺乏的幸福及应付生活的唯一方法,两人有最紧密的友情,就连同年纪小女孩艾莉的出现都不能介入。

在犯错与告别的过程中,他们逐渐成长,然而长大后却又有不同遭遇……

影片提醒父母们,走进孩子的世界,了解和尊重孩子是让他们健康成长的前提。

书籍:

女性与金钱:拥有把握命运的力量

《女性与金钱》是美国畅销书作家、知名理财顾问苏希•欧曼为女性量身打造的一本理财书。10月出版后,即排名《纽约时报》畅销书第一名。

在她看来,当代社会的女性虽然在事业上越来越成功,但在触及到个人财务问题和家庭理财的时候,“奉献自我”、“贤妻良母”的传统观念依然影响着女性的思想,让她们无法获得价值感和幸福感。本书通过提供具体的理财计划和行动方案,让女性抛弃旧有观念,正视自己,培养正确的理财观念,获得真正的财务自由。

交换爱情

著名作家柯云路的新书《交换爱情》中,讲述了几十个独特故事,涉及当代婚恋种种典型的“前卫现象”,诸如女人的绝对控制欲,婚外情五步曲,处女情结,感情与利益的两难选择,无性婚姻,畸形网恋,最新的“男女不平等”,婚姻里的灰色空间等。

作者对种种婚恋现象的深刻分析,道出了真正的心灵智慧与人文关怀。

生老病死的密码

能形成系列并成为常青的健康图书品牌是一件了不起的事。韩国KBS国立电视台就做到了这一点,制作了《生老病死的密码――全家人的健康宝典》

当健康成为每个人追求的目标,我们都会选择最贴心的指导“老师”。好的健康书籍不会对你的生活指手画脚,而是真正带动整个社会的健康风潮。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生活中可以切实去做的点点滴滴。

篇3

刘先生,60岁,某大型国有企业退休职工,爱人已经退休3年,儿子已经成家。刘先生每月退休金4000元,刘太太每月退休金3000元,双方都有全套社保。目前两位老人每月生活费大约3000元,过年过节儿子还会来看望并给一些红包,一年大约有1万元。两位老人的存款有20万,都存成了定期,国债有30万。目前自住的房子是十多年前购买的,地处广州老城区,是某名校学位房,面积约120平方米,由于小区开发时间早,因此居住环境一般。

理财目标:

刘先生夫妇已经退休了,除了日常生活开支外,并无其他的花费。刘先生对目前的居住环境不是很满意,希望能把房子卖掉,换一个环境较好、面积在70平米左右的小户型。此外,刘先生希望每年和爱人多出去旅游几次,最好是出国游,享受一下生活。儿子已成家,还未要小孩,尽管儿子表示孙子将来的一切费用不要老人操心,但刘先生希望孙子出生后还是能每月给孙子1000至2000元的奶粉钱,以表达自己的心意。

针对刘先生的情况,财进万家理财团队给出了如下的一些建议:

首先看看刘老先生的家庭财务状况:

表1 现金流量表 (单位:万元)

收入 支出

家庭退休收入 8.40 生活支出 3.60

儿子孝敬 1.00

理财收入 2.00

年度结余 7.80

表2 资产负债表 (单位:万元)

资产 负债

定期存款 20

国债 30

自住房产 300

总资产 350

从上述两个表中可以看出,夫妇二人年度有7.80万元的结余,家庭结余较多,但没有好好利用;家庭净资产有350万元,而金融资产仅有50万元,占总资产的14.3%,分配也不尽合理,资金的利用效率较低,难于抵御通胀,长期会导致资产缩水。

从刘老先生夫妇关注的理财情况来看有如下几点:1、换一套居住舒适的房子;2、让退休生活过得精彩一些;3、将来孙子出生后希望能提供一些支助以表心意。

置换舒适房子颐养天年

一直困绕刘老先生的问题是目前居住的房子的户型及小区的周边环境都一般。房子地处广州市中心,且有名校学位,楼龄有十几年并且已大幅升值,加上目前国家出台严厉的调控房子政策,房子未来大幅升值的空间有限。建议刘先生卖掉此处的房产,将所获得房款,再去番禺或近郊购买一套小区绿化环境、配套设施比较好,面积约70平方米的电梯两房小户型。番禺环境较好的房格约15000元/平方米。扣除税费,通过大房换小房,便增加了约190万元(原房子市值约300万元)的资金,增加财产性的收入,让退休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若选择将原有房子出租的话,虽然每月可获得租金4000元左右,但购买房子就需要向银行贷款了。因夫妇二人已退休,贷款买房不是优选做法。所以,不建议此种做法。

积极安排丰富的退休生活

从目前的收支状况看,除生活开支外,二老过得比较节俭且没有其它的支出项目,每年结余达到7万元多,可以从中拿出3万元,规划每年一次的海外游及国内游相结合,来提高退休生活的品质。出游还有很多省钱的技巧,可以选择淡季出游而避开高峰。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规划出未来5-10年的行程让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用境外旅游险和意外险护航

若选择出境游,出国旅游前一定要先花点小钱购买境外旅行险以防万一。目前市场上的境外旅行险投保年龄一般限制在80岁以内,刘先生夫妇的年龄完全“合格”。境外旅行险保障内容涵盖了意外伤害、医疗费用补偿、紧急医疗救援、航班延误、行李延误等比较全面。另外,购买了境外旅行保险后,一定要记下国际紧急救援的电话,一旦出现意外,可在第一时间获得支援。

稳中有进灵活理财乐享晚年

事实上,老年人和青年人、中年人同样需要面对通货膨胀、资产贬值等风险。刘老先生的家庭金融资产,全部配置在定期存款和国债上,看似安全,但也要重新审视这样的配置是否合理。

首先,老年人在医疗方面的支出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需要资产可以及时调用,目前金融资产都在定期及国债资产上,急需变现时,会损失应得利益。建议将定期到期后拨1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购买货币型基金,作为家庭及医疗应急金。货币型基金灵活且收益较好,是家庭应急金首选的金融工具。截至2012年12月19日,79只货币型基金实现了全年年化平均3.8%的收益,超过2011年平均3.5%的年化收益,比一年期定存要高。

刘老先生购置房产后增加了约190万元的资金,加上原定期存款到期后剩余的10万元合计约有200万元,如何打理?财进万家理财团队给出如下建议:

1.鉴于部分银行理财产品比较复杂,建议刘老先生咨询过专业人士后,购买中长期、稳健的理财产品,金额可用20万元;

2.再拿出30万元资金存定期,但可分一年期10万元、三年期10万元、五年期10万元来进行储存,连续滚动几年后,可全部转换为五年期存款,这样每年都有到期的存款,又可享受较高收益且不影响资金的流动性。国债是金边债券,收益较定期存款高且风险低,因而可以继续持有。购买方式可以参照上述的储蓄方法;

3.余下的150万元,可分50万元和100万元购入一年期至二年期的稳定项目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如有限合伙基金和信托固定收益类产品,或是购买信用好的企业债券,具体可咨询专业的理财师,挑选稳健项目来获得稳健收益,增加财产性收入。

篇4

对金钱负责的瞬间,就是金钱聚集的开始

我们应该摸清金钱的脾气,从而更好地管理它。我希望你不要成为金钱的奴隶,而要具体地规划理财方法,并且付诸实践,以此实现梦想。大部分因为钱而丧失梦想的人们是因为对金钱持有否定的偏见。他们把金钱看做是肮脏的,把贫穷看做是正义的,提到金钱就心存芥蒂,“没办法,起点不同,我再怎么拼命挣扎,也比不过那些生在金窝里的人”,一味地逃避现实。一旦金钱的问题被无限放大,你就会处在金钱和生活的夹缝中,束手无策。在经济独立之前,这样的偏见对我们的生活不会带来太大影响。但是,如果我们决定要经济独立,那么决定经济状况的就再不是环境,而是我们的选择,所以越早抛弃偏见越好。金钱问题绝对不是别人可以帮助你的,只有自己勇敢站出来,对金钱负责,才是财富增加的开始。

篇5

俗话说20岁比拼体力,30岁比拼脑力,40岁比拼财力,等到40岁时再来规划就已经迟了。30岁时,你还可以安慰自己,那只是时尚杂志、报纸吓人的文章,可是真到40岁关卡,想想未来面临经济放缓、生活成本加大、钱越来不值钱、职业发展上行受限,会不会觉得焦虑不安?所以,如果你看到这篇文章时还不满40,那真是要恭喜你,从现在做起,按照进度完成我们告诉你的这些理财事,就可以握住人生的发球权了。

而这些理财事的最核心一点,就是要有源源不断的被动性收入。

人到中年,还把未来的命运仅押宝在职场上,太危险。不论是薪水还是奖金,这些都叫做“主动收入”,就是要上班才有,但给多给少得要看老板心情;“被动收入”则是不上班也会自动源源流入,赚多赚少是看自己的能耐。因此要想在后半生有钱有闲,不为生计而焦虑万分,就得在40岁前做对一些事。马拉松赛全长42.195公里,主办单位会在中途设立一个折返点,提醒选手已经完成一半的里程。40岁,就像是人生的折返点,过了折返点,很多人生的主动权就不在自己手上了。

40岁的人生警讯

警讯1:生涯已过黄金期

我国男性的法定退休年龄是60岁,但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目前的平均退休年龄是51.2岁,也就是说过40岁大关后,你就得有心理准备了,可能职场寿命只剩10年左右!51.2岁只是平均值,并不表示你一定能做到这个年龄,要是中途失业,实在是非常让人心酸。相信看过影片《合伙人》的职场人都对里面Phill的遭遇心有戚戚,快60的他被公司炒了,说了一句残忍至极的话:最惨的是,(你失业了,但)世界不会就此停下来。

警讯2:生理状态开始走下坡路

根据医学调查显示,我国国民40岁后身体机能呈明显下降趋势。40岁被认为是身体衰老的拐点,尤其是40至45岁这个年龄段,是人体机能下降最快的,被称为“四零现象”。中国性学会此前一项调查结果也表明,与上世纪80年代末相比,男性的更年期症状提前了20年,在40岁左右的男性身上就已经出现。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也显示:40岁以上的男性,50%患有障碍和前列腺增生。而按照生物学的观点,人体的生理机能从30至35岁就开始走下坡路,心、肺、肌肉、骨骼等以每年0.5%~1.5%的速度在衰退,四十不惑的这些人,同时承担着来自家庭、工作、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心理负担较重。因此40岁就成为健康的一个拐点。

警讯3:中年危机的最高峰

根据去年英国的一份调查显示,相比其他年龄群的英国成年人,35岁以上、40岁出头的英国人最不快乐,因为工作和人际关系的压力让他们感到孤独和抑郁。这项对2004名成年人进行的调查发现,无论哪个年龄群,金钱忧虑和失业都是造成人们与其生活伴侣关系紧张的最大问题,而沟通问题、长时间工作和家务分工也会给家庭关系带来压力。这份调查不值得惊讶的地方在于,在面对养老、养小、养房、养车等多项开销攀上顶峰的40岁人来说,年轻的憧憬与梦想已经远去,未来的生活还要面临检阅摊牌,现实与精神的双重夹击,不快乐指数当然破表。

40岁前一定要做对的5件事

40岁之前,到底有哪些事情一定要做?综合专家意见,依序要做的5件事是:查自己的帐存财商、存资本买自住房买够医疗保险储存现金流资产。

1.查自己的帐:计算财产净值与退休金

2.存财商、存资本:两个动作同等重要,要同时进行

3.买自住房:最重要的核心资产

4.买医疗保险:愈晚买愈贵

5.存现金流资产:股息与租金优先存

这5件事必须循序渐进,前面4件事都做完后,才能高枕无忧进行第5件事――储存可以产生现金流的资产。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就是“被动收入”,当被动收入源源不绝时,你可以选择继续上班,当成兴趣或做公益,或者开始悠游人生。

对职场人士来说,退休后至少已经拥有一种现金流――社保,若未来能够逐步将结余转去投资能产生现金流的资产,比如房产租金、存款利息等,再加上既有累积的退休金,就能打造自己的3金人生或5金人生;愈多金,下半生就愈安稳。

第一件事:盘点2本帐及

退休金

每个上班族都有两本帐,一本是收支帐,一本是资产负债帐,你理,或者不理,它都跟着你,所以要尽早正视,尽早善用它们。

查收支帐,其实说白了就是“节俭”,别嫌老套,唯有把现在手中的一块钱留下,它才有机会帮你赚回10块钱。股神巴菲特很早就发现,如果把金钱变成资本,资本自己会帮主人工作,对他来说,今天手中的1块钱会是未来的10块钱,所以他不浪费任何1块钱。在把钱花掉之前,我们可以用《富足人生》书中建议的方法,算算看自己的薪水,到底是用多少生命能量换来的?

生命能量=(月薪-上班衍生所有花费)/(每月上班工时+上班衍生的所有时间)

假设月薪15000元,扣掉社保医保个人所得税,每月平均通勤费、餐饮费、置装费、娱乐费后,实拿9000元,若每月上班200小时+上班衍生时间100小时=300小时,则每小时的生命能量是9000元/300小时=30元/小时。去KTV唱次歌花掉3000元,代表要花掉你100个小时的生命能量去换取。

查资产负债帐,当你从第一本帐中挤出结余,接下来还要将结余转入第二本帐中,储存有价值的资产,何谓资产?能自动产生现金,流向你口袋,才叫做资产。不断推陈出新的3C产品或衣服算不算资产呢?“资产”是“未来要能产生经济利益”,像消费类的数码产品,升级换代快到爆,显然不是资产。

查退休金帐,则是为了看看自己退休时能领多少钱,提早弥补不足的金额,要是想光靠社保就退休,那只能是一个结果,就是顿顿稀粥。

致富方程式,简单讲就是用每月收支帐的结余,去买可以增值或稳定产生现金流的资产,再用资产产生的现金流加上新的结余去买更多可以生钱的资产。资产累积愈多现金流就愈多,被动收入就能不断地水涨船高。

第二件事:存资本加存财商

存自己第一桶金与建立自己现金的小水坝的方法, 就是先付钱给自己:收入-储蓄=支出。一定不能大手大脚用完了,余下的才拿去储蓄,而是先要有储蓄定额,余下的才是支出。理财专家告诉我们,要想不花钱,最有效的控制方法就是:没钱花!提早存足100万,可以轻松滚出两百万的退休金,只要找到年化报酬超过5%的标的,每年就能轻松有10万元的进账,加上社保和其他被动收入,确保你后半生的生活质量。

所谓财商,就是理财智商, 财商领域浩瀚,但最精髓的财商是“反人性”与“耐心”,千万记得,先理好自己的口袋与脑袋,再去投资理财。长期的耐心等待,是投资理财致富的先决条件,尤其通过理财致富,所需的耐心不是短暂的几个月或几年,而是需要二三十年。很多人投资常犯的错误是半途而废,遇到微利时期就灰心,干脆卖掉股票、房产,完全离开了股市房市,殊不知,缺乏耐心与毅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难有成就的。

第三件事:买自住房并尽快还完房贷

买自住房的好处是,稳定家庭生活,对工作更投入,强迫储蓄⋯⋯帮房东养房不如帮自己存房,价值波动相对较低,以房养老,可以在自宅终老。提前还款,省息并非最大的动力,许多人相信随着通货膨胀,贷款年限越长越划算。殊不知背债是理财的大敌,尤其是自住房是消费性资产,越早结束这种消费投入,能帮助你越早将结余投入到积累资本上。

第四件事:趁年轻逐步买够医疗保险

年纪越大买医疗保险保费越贵,核保越严。当然也不是乱买,医疗保险最好占年收入1成以内,保费支出以不超过总收入10%为宜,因为保险并不需要一次性配置完毕,以后随年龄增加、收入增加和家庭情况变化,再逐步补充完善。但是随着年龄增大,身体情况可能会改变,面临的核保风险也会增加,保费也越来越贵,因此应当从年轻时就考虑给自己配置一份基础的意外险和健康险。

医疗险的优先购买顺序为:意外医疗险重大疾病险住院费用及补贴寿险

优先配置一份意外险,是为了防范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意外情况。作为一类基础性险种,意外险属于消费型险种,价格也相对便宜,可以保障意外造成的身故或残疾,及意外发生时需要到医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医疗费用报销和补贴。平均每年花500元以内的费用投保意外险就够了,可以保障到20~30万元的身故或残疾保额,加全年最高30000元左右的意外医疗保障。

长期重疾险一般为20年缴费,平均每年保费大约为3000元,一旦遭遇重大疾病时可一次性得到一笔不小的治疗费。同时,这类保险还具有“有病治病,没病养老”的意义,老年时如果仍然平安健康,这笔钱可以得到增值并用于养老。此外,你还可在重疾主险后附加上住院费用和住院补贴等保障,每年只需多消费几百元的保费即可获得约5000元/次的住院费用和每天100元左右的住院补贴等。但这类保险均属于消费型险种,不具有返还功能。

寿险则是以防万一,加大身故方面保障,万一不幸,家人可一次性得到一笔生活备用金。现在虽然看起来年轻,身体好,但须知重大疾病已年轻化,如今空气污染、食品污染、环境污染严重,就业压力太大,风险无所不在,为了避免万一重病给家里带来巨大经济压力,每个人在年轻时就都要做一个准备:假如真的那么倒霉呢?

第五件事:储存现金流资产

优质的高股息股票与房租收入,长期稳赚不赔,可以优先考虑,当然优质的高股息股票也要在低位用好价钱买入,才能长期安稳地期待现金流入袋。至于租金,必须扣掉房贷、税金后还有结余,也就是有正现金流的才是好屋。

俗话说20岁比拼体力,30岁比拼脑力,40岁比拼财力,等到40岁时再来规划就已经迟了。

年纪越大买医疗保险保费越贵,核保越严。当然也不是乱买,医疗保险最好占年收入1成以内,保费支出以不超过总收入10%为宜,因为保险并不需要一次性配置完毕,以后随年龄增加、收入增加和家庭情况变化,再逐步补充完善。

牢记三法则,40岁后有钱有闲

STEP 1

每月结余,买能增值或稳定产生现金的资产。(收入-支出=结余)

STEP 2

精选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