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8:1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

篇1

中图分类号:F832.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2-0061-02

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总是伴随着危机的周期性爆发,它暴露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固有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历史局限性的根本表现。正如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尖锐地指出的,“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本身”。美国当前金融危机与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是近一个世纪以来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两次大规模的危机。两次危机所产生的历史背景、危机发生的状况以及危机产生的原因各不相同,但二者必存相通之处,它们都是美国经济自由化发展的必然产物。虽然当前的美国金融危机尚未演变成资本主义全面的经济危机,但危机的规模、危机波及的范围、各国采取的应对措施及所产生的深刻影响,都可以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相提并论。

一、两次危机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两次危机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

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是迄今为止资本主义世界发生过的最全面、最深刻、最持久的一次周期性经济危机。在危机爆发之前,美国经济是一片繁荣景象,1923--1930年间纽约股票交易所成交额翻了4倍,1925--1929年间股价翻了近3倍。其主要原因在于:国内方面,技术革新和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推动了经济的迅猛发展;国际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和战后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局面为经济增长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然而在经济繁荣的背后,潜伏着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美国当前金融危机源于2007年的次贷危机。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和“9・11”事件之后,美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从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连续13次降息,在低利率的条件下美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扩大,不具备偿还能力的贷款人也获得了购房贷款,为危机埋下了隐患。自2004年6月起,美联储又开始连续17次加息,利率的大幅度提高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美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大幅降温,大量偿还不起贷款的人出现,房贷公司遭受沉重打击。随后引发一系列金融事件,导致了美国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

(二)两次危机背景的相似之处

虽然两次危机发生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之下。但二者却有相似之处:一是在两次危机爆发前,美国经济都处于繁荣的状态中,经济表面呈现出投资增加、生产扩大、股价上涨的局面。二是在经济繁荣的背后,都存在着经济比例失衡、贫富差距拉大、股市充斥大量泡沫等问题,这些矛盾的积聚,最终导致危机的发生。三是危机爆发前,美国政府都采取了扩张性经济政策,主张经济自由化发展,助长了危机的发生。

二、危机发生的状况比较

1 两次危机发生的基本状况及特点。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始于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交易所股价的暴跌,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它引起了资本主义世界各行业的萧条。造成社会中下层的恐慌。由于其表现出来势凶猛、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强的特点,因此被称为“大萧条”和“大恐慌”。在整个危机中,美国的工业产值下降了46.2%,贸易总额下降了70%,出现了极高的失业率,大量的生产设备遭到破坏;与工业危机交织在一起爆发了严重的农业危机,农产品市场经历了价格的暴跌,大量的农畜产品被废弃,众多的贫农、中农走向破产,美国农业生产者的人均收入从1929年的223美元降到了1933年的90美元,降低了60%;失业人数达1300多万,至少14万家企业倒闭。实体经济出现危机的同时引发了严重的信用危机,美国投资者在证券交易所内一周损失100亿美元。美国的这次经济危机波及的范围和持续的时间都创下了空前纪录,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44%,失业人数达到5 000万左右。

美国当前金融危机以次贷危机为前导。2007年上半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美国股市剧烈下挫,金融机构大规模破产倒闭。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以此为标志的美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此次危机呈现出明显特点:一是美国国内的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关系极为密切,金融业务相互交织、债务关系相互关联、链条不断扩大延展、风险交叉传递,一旦债务链断裂,就会不断出现连锁反应,并逐级放大,形成大规模的金融危机;二是由于金融国际化趋势的加强,各国的金融业不断开放,美国把大量的房地产抵押债券出售给了其他国家,因此,此次金融危机又对全球资本市场造成强烈冲击。

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两次危机发生的状况各有不同: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主要发生于实体经济领域,表现为商品的供给规模严重超过了市场的有效需求,实体经济危机导致信用危机,并引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萧条;而当前美国金融危机主要发生于虚拟经济领域,它以美国次贷危机为诱因,引起金融市场的动荡。进而影响到实体经济。

2 两次危机状况的共同特征。虽然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这两次危机发生的状况有相异之处,但是二者也具有共同特征:一是危机的传导速度极快,危机一经爆发迅速传导至相关经济领域,引起了资本主义世界各行业的衰退;二是危机的波及范围极广,危机从美国开始,迅速蔓延至欧洲、亚洲等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造成全球市场的剧烈震荡;三是危机的破坏性较大,危机发生后,金融资产大幅缩水,社会生产迅速萎缩,产值下降,失业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减少,消费力下降,造成经济下滑;四是危机的延续时间较长,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持续了四年之久,而此次美国金融危机引起的经济衰退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迅速消除的;五是美国政府都采取了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对经济进行救助,以刺激经济,摆脱衰退。

三、危机成因的比较分析

(一)两次危机产生的原因――以经济理论为分析基础

1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能够更深刻地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成因。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由于资本主义竞争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的存在,资本主义本身具有一种盲目提高生产能力和无限扩大生产规模的趋势,生产的社会化为扩大生产的趋势提供了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所表现出来的生产过剩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的

增长已经超过了劳动者的实际需要,不是社会产品的绝对过剩,而是一种相对过剩,是相对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出现的相对过剩。马克思从社会制度层面去寻找经济危机的根源,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

2 美国当前金融危机的成因分析。虚拟资本的无限扩张是导致美国金融危机深层次的原因,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美国金融危机进行深入分析,能够进一步揭示危机的根源。美国经济的一大特点就是虚拟经济,它通过虚拟资本的循环来创造利润。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最早对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关系进行过系统论述。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本身没有价值,它们只是资本的所有权证书,是资本的纸制副本并不创造价值。虚拟资本实际上是以有价证券形式存在的,能够给持有者带来定期收入的想象的或虚幻的资本。在正常情况下,有价证券作为资本的虚拟性不易被人们察觉,但是,一旦有价证券的价格暴跌,甚至成为一张废纸时,其资本的虚拟性就会明显的暴露出来。因此,虚拟资本的存在必须依附于实体经济的运动,脱离了实体经济的支撑。又没有相应的管制措施,虚拟经济就会逐渐演变成投机经济,最终将催生泡沫经济。

篇2

[关键词]经济与金融危机;经济复苏;经济治理;金融治理;金融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01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833(2011)06-0003-07

一、 引言

全球经济与金融危机引发了人们对金融的基础及其背后意识形态的质疑,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银行和金融体系在全球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引领作用。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脱节已经显示出金融体系的局限性,而这种局限性的起因是市场无视经济积累模式的演变和追求利润的无限增长。当下经济与金融危机的严重程度及其在国际上的迅速蔓延,更加凸显了国家调控的重要性。国家既是经济与金融活动的管理者,也是经济与金融活动的参与主体。国家应维护经济和社会的根本平衡,促进经济和社会持续、平稳发展。当前的经济与金融危机表明,在世界经济和金融越来越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背景下,单个国家企图阻止这场撼动了全球化经济之根基的经济与金融危机在本国发生是不切实际的。经济与金融危机还揭示了建立一种新的全球治理的必要性。新的全球治理包含全球经济治理和全球货币与金融治理。全球经济治理旨在缩小衰退的持续时间和范围;全球货币与金融治理旨在预防或者限制经济与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消除未来再发生更严重经济与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为此,国际社会应开展大量的协调或协商工作,以便对经济与金融危机实施监控,并采取相关措施减小经济与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然而,尽管当前国际上出现了经济复苏的趋势,但复苏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而且金融体系与大量正在流通的不良金融产品相关,这就使得金融体系具有潜在的或实际的债务危机,因而金融体系存在动荡的风险。实际上,这些债务危机已经开始在多个国家中显现。政府为消除经济与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救助计划,导致不良负债从私有部门转移到公共部门。这些计划还大大增加了公共支出的数额,并带来了新的问题,例如公共债务以及为促进经济发展所必须做出的各种艰难抉择等。

本文的第二和第三部分是在回顾此次经济与金融危机的基础上,总结公共部门为遏制经济与金融危机所采取的各项措施;第四部分介绍各国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为了确保经济的持续复苏,在经济体框架中可能采用的新规则和新机制。

二、 金融危机的起因

2007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包括国际结构性失衡、银行与金融体系功能失常、复杂金融产品(如衍生品和结构性产品等)的发展不受约束。这场金融危机损害了实体经济,但却让中介机构和投机者从中受益。

发达国家由于有世界其他国家支持其财政赤字,因而在财政政策上选择长期赤字。再加上,由于使用复杂的金融工程能使金融风险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分散,这些国家的公共支出稳步上升。包括美国在内的大多数发达经济体利用本国有利的经济条件,实施持续的低利率、低通货膨胀率来支持其“过度乐观”的增长。这种经济增长主要是依赖虚拟经济,而不是依赖于那些真正创造财富的生产、服务环节。低利率产生了更大的金融债务和投资意愿,尤其是增加对房地产和金融衍生品的投资热情,这导致了资产价格的不合理上涨。在房地产领域,美国房屋价格1996年―2005年的增长率高达90%,其中2000年―2005年的增长率为60%。低利率也导致了投资者不惜成本追求收益的趋势。这一趋势也促使旨在满足不同类型投资者和金融、经济主体需求的复杂金融产品的创新和开发。过多的资金流动性致使很多公司高估了市场吸收风险的能力,引发了公司管理者对业绩的盲目追求,也导致了金融机构之间的激烈竞争。

随着美国的一个高盈利、充足信贷投放时期(尤其是1993年至2006年期间)的告终(以房地产景气结束、次贷市场崩溃为标志),人们开始质疑金融机构和银行设计并实施的复杂债券化产品。金融危机首先影响到对冲基金和银行金融机构,之后严重地冲击了资产和股票的价值,并大大降低了公司财务状况转好的可能性,因此也影响了物质生产和贸易服务等实体经济,导致了这次经济与金融危机。这次经济与金融危机波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其影响范围目前还没被完全认定。不断蔓延的经济与金融危机是由四大恶性循环造成的。第一,资产价格下跌促使资产所有者出售资产,因而资产估值持续走低;第二,金融机构蒙受的损失损害了其融资能力,使得资产贬值加剧;第三,金融体系功能的衰弱使经济增长率下降,反过来经济增长率下降又削弱了金融体系功能;第四,经济增长率降低对劳动者就业产生了负面影响,并进一步使得商品需求下降和经济增长走低。全球经济与金融危机对很多经济和金融主体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银行,它使得许多银行濒临破产。

2009年全球GDP缩水2.2%,全球贸易额下跌近14.4%。这使得很多国家失业率升高,财政预算赤字居高不下。能否解决这些问题取决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共有的紧张局势能否得到缓解,这种紧张局势形成的部分原因在于公共支出的增加及财政收入的减少。

三、 公共部门采取的措施

各国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国情,灵活采用各种刺激经济的措施,如降低利率,调整资本额,向银行、金融和工业机构注入流动资本,实施行业整合政策以及运用恰当的预算和金融政策推动经济增长等。

(一) 货币类措施

为了恢复经济和金融主体的信心,确保银行业的资金流动性,金融主管部门为银行提供了多种帮助。例如,2008年9月7日美国中央银行投入约2000亿美元解救美国房屋抵押市场的两大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另外,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很多中央银行通过降低利率来确保金融从业机构能够以优惠的条件重新筹措资金。各国中央银行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降低利率,其目的是保证金融从业机构在市场上积极地重新筹措资金;二是通过养老金向银行网络注入资金,此举主要是为了恢复金融从业机构的信心,保障银行业的资金流动性;三是购买一部分银行资产,包括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高风险的不良资产。总的来说,各国中央银行在确保本国银行和金融体系免于崩溃方面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然而,实施这些措施所需的资金大部分是借助于造币。因此,在各国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曾经被银行持有的不良资产替代了中央银行的传统资产,大部分债券成为安全资产,这对各国中央银行的信誉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 预算类措施

很多国家政府运用了预算工具,例如在经济领域采取重要的扶持措施,并开展针对银行和金融机构的纾困计划。其中,美国的保尔森计划主要为银行和金融体系提供援助,援助金额高达7000亿美元。类似的还有德国政府划拨了近5000亿欧元的预算,用于扶持计划中的金融市场部分。一些旨在结束经济衰退、推动经济复苏的财政刺激计划也得以实行。大部分刺激计划将贷款作为融资的主要渠道,这些刺激计划涉及多个行业,尤其是受到经济和金融危机直接冲击的行业(房地产和汽车等行业),而且大大提高了帮助私有部门摆脱危机的公共投资金额。

一些国家政府还将金融机构收归国有。例如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的国有化比例为80%,美国财政部对其注资更是高达850亿美元。另一个例子是一家规模位列英国前八名的银行已经部分转为国有,其市场价值约500亿英镑。各国采取的财政与金融措施初见成效,经济开始出现复苏迹象。主要经济体(如美国、日本和新兴国家)在2009年的后期开始走出危机。但很明显,预算类措施大大扩大了各国的预算赤字。2009年,G20国家的赤字占GDP的7.9%,而2007年则不足1%。相对新兴国家而言,这一现象在发达国家尤为突出,2007年发达经济体的赤字平均占GDP的1.9%,而2009年则高达9.7%。希腊等国的赤字也在2009年急剧上升,达到GDP的12.5%。各国主要通过借贷来弥补预算赤字。低利率刺激了借贷,这主要是因为投资者倾向于公认比较安全的政府债券。结果,各国越来越深陷于低利率的债务,而偿债也保持着经济、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这使他们产生了错觉,以为能维持高借债能力,而不用担心影响到财政;同时也使政府遭受了债务和偿债增加的风险。2010年,由于高债务水平和预算赤字带来的不信任,在希腊与2010年4月的欧洲平均水平相比,利率几乎提高了450个基本点。、西班牙等一些欧洲国家,这种风险变成了现实。市场和评级机构对希腊等国家债务水平进行评估后,认定其为加剧贷款拖欠的主要因素。这些国家债务水平已经达到临界值,并且还将在未来几年继续攀升。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G20国家债务额的GDP占比已由2007年的62%提高到2009年的近75%。这一趋势在发达经济体中尤为显著,二战以来一些国家首次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为此,在市场的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实施了财政紧缩计划,以便能降低预算赤字和公债水平,实现宏观经济基本平衡,重振市场信心。但是,这些措施也可能导致需求减少,影响经济复苏乃至各国内部的社会平衡。

从分析财政和金融主管部门采取的不同措施可以看出,市场的自我调控功能随着全球金融与经济危机的爆发而黯然失色。私有部门在危机管理方面的能力以及市场经济的种种优点都遭到强烈质疑。因此,在对金融、经济领域进行调节、控制的过程中,国家干预正在回归。

四、 需要进行深度改革

2007年全球金融与经济危机爆发至今已有三年多,但危机仍然是热点话题,并继续给全球经济带来不确定性。危机的起因是大规模贷款和投机性投资,这揭示了国际金融体系的功能失常已经十分严重。金融市场不加约束地发展,导致了实体经济严重不稳定。事实证明,市场自我调节的信条是错误的,而且对全球经济极其有害。战胜危机、重振经济并解决威胁着许多国家(欧洲、墨西哥、日本等)的债务危机,始终是各国、各地区乃至全球层面的重要议题。

为了恢复信心、重新发展经济,各国运用了大量的预算和货币措施,并提供了必要担保。同时,各国还采取措施以加强对银行业的管理,削弱投机效应,强化金融监管,改善金融方面的国际协调。以美国为例,美国正在进行银行和金融体系改革,一项新的银行和金融业法案2010年7月21日,美国总统颁布了多德-弗兰克法规。得以通过。这项法案旨在对主要的金融从业机构采取新措施,实施更严密的监管,以防范危机。新措施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设立新的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及整合各监管机构,以预测全球危机和投机性泡沫的发生。二是严格限制银行和对冲基金业务,使银行资金无法用于开展与其给客户建议相反的操作。三是规定金融机构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四是建立补偿基金,以应对未来的银行危机。该基金由银行提供,而不是来自国家预算。五是强化对衍生品市场的监管,主要途径是建立对场外市场(OTC)的清理和管理机制。六是拓展对评级机构的监管。七是更明确地划分储蓄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等。

目前实施的多种措施取得了一系列成功,带来了全球经济的轻微反弹世界银行在2010年6月的经济展望中预测,2010年和2011年的全球经济增长分别为2.7%和3.2%,同时强调复苏十分脆弱,不排除2011年危机复发的可能性。。然而,再次发生类似危机的威胁仍然十分明显,这值得关注。例如,金融体系中现存的大量不良资产(其中很多由中央银行持有);多个国家面临的债务危机(有可能转为社会与经济危机),无力偿还债务的国家可能面临新的银行与金融危机等。对各国政府而言,进一步深入分析和反省,制定更全面、连贯的方案以应对现有和未来的挑战与风险已经刻不容缓。经过深刻反省,国际社会必将在新的制度与组织规则约束下,在确保可靠和可持续的前提下,重新定义银行和金融体系。我们要做的就是全面审视这一行业中各主体的作用,并检查约束其业务活动的各项规则。各国通过强化公共部门监控等方面的作用和能力、深入分析和防范危机以及开发有效的可操作工具,可以最终实现这一目的。

为实现金融与银行体系的一致、可靠、公平,并且保障这一体系以合理的费用为各个经济主体提供融资,各国和国际层面推进金融与银行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为确保金融与银行体系改革的成效,各国需要在密切协调和磋商的基础上完善这一体系中的国内和国际框架的所有组成部分。同样重要的是,各项行动的落实必须做到协调、渐进、有序。

(一) 银行体系的作用

需要牢记的一点是,银行的固有功能是接收客户的存款,并使之增值(客户可以是个人、养老基金―保险机构或者经济、金融机构等)。银行的作用还包括在存款者和投资者之间以及不同公司之间充当中介,配置资源、提供资金。也就是说,银行为创造附加值的经济活动提供资金。尽管如此,随着金融业务的发展,人们发现银行除基本业务外,引入的新业务逐渐成为主导。银行并没有将其业务限制在为经济主体提供资金,而是转向了咨询和市场投资等新业务的开发,并积极参与各种市场活动。显然,这不利于银行行使其基本使命――为市场和实体经济活动提供资金。银行开发或推广销售的新产品(衍生品、债券化产品等等)越来越复杂。此外,它们还逐渐为金融从业机构(例如对冲基金)提供了过多的资金,而这些金融从业机构的基本使命是以牺牲银行的固有责任为代价,追求投机和快速增益。通过证券交易,贷款存在风险的银行得以向其他金融从业机构分散风险,这些贷款因而转化为有价证券。风险的分散是全球金融危机的源头,金融危机首先影响了金融从业机构,而后逐渐波及整个经济。对此,通过严格的规则来监管并控制银行资源(也就是储户的资源),确保银行管理下的储蓄安全,就变得越来越必要。其他一些措施也可用来监管银行行为,例如修改贷款资格标准,确保资金的合理利用,从而维护储蓄者及整个社会的利益;严厉打击内部交易;确保账簿管理的透明度及财务清单的可靠性。从这些方面讲,银行体系应该严格安排,杜绝不透明的记账和数据记录。这些措施的实施能限制小团体暗箱操作,从而打击垄断和减少任人唯亲的现象。除此之外,这些举措还能使对冲基金的一些不当行为收敛。这是因为之前的做法会使得个人、资本所有人乃至整个国家都面临着巨大危险,从而影响到经济福利和整个社会发展。自从此次金融危机之后,银行系统前所未有地急需重新获得公众的信任。要做到这一点,银行体系就必须划清储蓄银行、对冲基金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界线,明确各个机构组织间的权利和责任。重振公众对银行的信任还需要加强银行监管,强化公共管理部门的职能,限制甚至取消替换产品(诸如结构性产品,衍生品等),并保持各个部门间的关系分明。

(二) 金融市场的作用

金融市场,尤其是股市在保证资产流动性和资金周转流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市场在整个金融体系中比重的增加孕育出不少金融大亨,他们将自己的规则和条件强加到不同的经济活动者乃至整个国家身上。股票交易价格的演变必须依赖于公司的实际经济状况,而不仅仅是市场及其参与者的热度。经济实体间的价值交换也应该反映真实的资产价值,而不是投机或一些理论模型得出的结论。与之相类似,一家公司或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不应该被投机者的臆想所左右,而应理性客观地分析自身金融情况及偿债能力。在一些体系中,个人主义取代了集体利益而占据上风。我们必须让这些破坏分子不再起作用,从而使这些不利因素从银行体系中逐渐消失。因此,建立一个更加透明、理性、全面的分析机制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这一机制将考虑到问题的方方面面,从而提供现实情况的客观评估和对风险的准确预测。从这一方面看,我们采取措施,至少可以减少金融及经济的主要风险因素。为此,相关国家机构需要大力控制纯粹的投机行为,杜绝避税天堂。此外,各国金融市场还需要强有力的国际金融监管,以监视可疑对冲基金的流动,以此保证银行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三) 信用评级机构的作用

由于信用评级机构能够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巨大破坏,我们必须以客观、职业、独立、负责、中立的态度重新审视信用评级机构所扮演的角色。通过此次危机,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这些机构不仅不能只作为私有部门的一部分而存在,也不能继续享有封闭、不透明、无需监管的特权。信用评级机构必须通过管理、规划和整治,明确信用评级机构的特定职责和角色定位,避免利益集团游说,保障储蓄者的经济安全。回顾过去,我们发现,对次级投资评级的陡然巨变也是这次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着重分析在某一投资产品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些机构间存在的显而易见的利益冲突,而过去信用评价机构对他们进行的评级往往过于宽容。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在希腊爆发的债务危机一部分要归咎于整个国家债务评级的下降。这一降级加剧了投资者的不确定性,因而大大提高了公共债务的利率。简而言之,评级机构应由公共权力部门、专业机构及与这两种利益攸关方存在联系而又独立组织托管。成立公共管制或监控机构对评级方法做出考评,这一做法也会进一步保障评级行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四) 国家应发挥的作用

国际层面不均衡的不加以控制的交易和其他金融活动导致了危机的持续发展。因此,各国需要建立一个结构性的强化机制,以遵循新的逻辑,摒弃教条和旧式思维,发挥好整个社会和国家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作用。金融危机突出了国家的基本职责,国家不仅作为市场行为和金融体系的监管者,而且是经济复苏的主导者。政府出资救市,不仅挽救了银行和金融机构,还对一些重灾行业和个体提供资金支持。基于此,政府扮演的角色之重要以致其成为公众利益的唯一捍卫者、个人和所有经济参与者的权利职责维护人。为保障市场上众多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持久和谐,发挥政府调控职能就变得越来越必要。我们需要政府及公共机构加强其监管职能,以保证国家、地区乃至国际间能协调好各方利益,统筹发展。为此,各国政府需要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发展相关机构,建立健全组织框架,成立合格的相关法律部门,所有这些部门的协调发展将为经济良好运行打好坚实基础。除此之外,国家还应该保护那些在共享财富方面做出努力的部门。这种做法旨在保证社会和谐,打击一心只想快速获利、不公平致富而不顾及他人和社会的投机者。金融稳定只有通过透明的制度和公正的运作才能实现,因为透明和公正能创造价值,实现利润的合理分配。要充分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达到经济、银行、金融机构,尤其是社会所有阶层的真实、平衡发展。这一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控制人力资本的不确定性以及弥补生产行为的不可预测性。这种不确定性和公信力的缺乏只会造成社会混乱、不公正,人们紧张、彼此冲突及缺乏安全感。因而,金融体系就不能担当起为经济和社会建立先进的可持续的组织构架的重任。国家、社会团体和金融专业人士必须确保作为经济支柱的金融不仅仅是投机者和权势阶层的工具。相反,资源分配应该取决于公司、企业家在创造财富,提升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方面所起的作用。这一财富的获得应该有利于经济发展效率的提高,使参与各方得到公正的收益,而不是扩大行业间、社会地位和收入方面的差距,因为这些差距是不安定和紧张局势的罪魁祸首。有教条说经济自由不可挑战,如果这只是因为其创造性和在资源利用、价值形成最大化上所起的作用,那么事实上对市场和自我管理给予的过度自由反而会毁坏经济自由,导致危机。这种破坏作用不仅局限于某一特定行业,还会蔓延到经济生活的各方面乃至整个社会。因此,正如公共权力部门之间一样,经济领域也存在着制约和平衡。国家在经济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并不意味着干预经济,相反,经济自由依然是不变的主旋律,个人和其他经济活动参与者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国家具有一定的可操控范围是为了更好地保证经济活动高效有序进行,满足各方面利益需求。这种做法还有利于财富依据个人的努力进行合理分配,从而创造真正的价值,给国家、经济、社会带来一定的稳定,促进社会自信、公正、稳固、和谐地发展。经济和金融危机的影响范围之巨大充分显示了国家在维护经济稳定、恢复经济参与者信心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有需要,政府就必须建立管制体系,采取干预措施来纠正市场失灵。因此,政府必须成为经济活动中的楷模,这种楷模作用是通过良好地管理国家及各个公共领域体现出来的。

(五) 建立国际管理机制的必要性

国际社会正在就如何更好地监控金融体系、对其相关风险做出评估和管理达成广泛共识。的确,金融全球化使危机得以迅速蔓延到全球金融体系。这也凸显了建立新的全球治理的必要性。它能通过一场经济联合治理来缩短危机持续时间和规模,也能应用一场财政和金融治理来预防,至少减小未来危机的破坏力。假设金融不稳定性会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影响,那么一国的规章制度要符合多边国家的规定也合情合理。这一做法会防止公司避开那些制度严格的国家和地区。实际上,避税天堂就是国际金融体系不透明的一项重要考量因素。国际金融体系的不透明使银行、金融、经济和整个社会体系疑云重重,充满不确定性。避税天堂的存在使得众多跨国公司轻而易举逃避产地国或所属国的征税。当前国际金融规章中的不少条目都基于一个理念,那就是与完全独立的国家管理机构进行自愿协调,以使自身免受政治干预。因此,通过认真分析、仔细挑选所建立并运作的新国际金融体能产生较好功效,因为它能监管、评价大型跨国银行、金融投资基金和信用评级机构的行为,从而以国际公认的制度准则来充分评估这些机构的运转情况。尽管建立这种监管机制是正当合理的,但想要把所有方案转化成现实却有不小难度,尤其是因为它需建立一个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高效、可靠的全球体系:(1)强制性多边协议,为商业和投资银行、机构性投资者(养老基金,共有基金,对冲基金,财富基金等)、评级机构制定一套适用规则;(2)各国政府承诺通过国家管制机构实施这些规则;(3)单边或多边机构共同负责规则的实施情况,并对违反者做出惩罚。

事实上,规则是否得以实施取决于各国政府做出承诺的能力和意愿。这就需要国际社会提高协调合作水平,建立管理机构。这一机构的建成能极大地提升信息搜集能力、政策分析和制定水平,从而防止危机发生,促进国际银行和金融体系更加安全可靠运行。

五、 总结

这次全球经济与金融危机对不同国家的影响不一,这主要是因为它对相应国家银行和金融体系造成的危害程度不同。危机涉及范围甚广,至今全球经济复苏仍然存在着不确定性。我们也看到,许多金融机构在危机面前往往以市场调节的盲目性、滞后性为借口将责任推给社会和公众。他们会强调说政府部门也经常以全球化为挡箭牌,替其不作为辩护。

为了走出危机,各国政府及国际社会目前采取的措施都势在必行。这些政策措施也必须在透明、负责的基础上实施。建立相应的问责制度,以恢复公众对经济的信心,这对所有经济和社会活动参与者(公司、跨国集团、金融机构和银行、养老基金等)都至关重要。因此,这次危机也为我们创建新的金融体系和全球经济提供了重要契机。这一新体系有利于我们吸取经验教训,因为它有助于全面衡量生产过程中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巩固加强政府作为战略法规的制定者和评估者以及均衡经济、金融、社会和政治势力的保障者的作用。在全球化和经济相互依赖的大背景下,政府应该在风险监管分析方面扮演更积极的角色。经验还告诉我们,公共力量也应在国际协调、磋商和合作方面发挥作用,与此同时充分考虑各方利益,竭尽所能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和人的共同发展。这次危机让我们重新思考了国际金融架构,它需要各方在金融业管理规则、国际金融会计准则和金融交易处理方面展开更紧密合作。其目标就是加强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和稳定性。

最后,我们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就是以人们和生产活动的需要为基准制定出一系列行业标准和规则,并确保它们有效执行,使金融市场透明、公正,因为这些准则是一个健康的全球经济的基石。

Global Economy and Financial Crisis

Ahmed El Midaoui

(Morocco Audit Court, City of Casablanca, Morocco)

Translated by XU Fei1 DING Yue2

(1. Section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 Nanjing 211815, China;

篇3

关键词 资本主义 根本矛盾 相对过剩 虚拟经济

2008年9月15日,以美国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保护为标志,次贷危机开始全面升级。一场规模巨大的金融危机逐步由美国蔓延到全球、由金融领域蔓延到实体经济,直至今天,全球主要经济体还在为何时能够彻底摆脱危机阴影而努力。

一、从资本主义根本矛盾解析次贷危机的本质

从本质上讲,次贷危机与历史上任何一次金融危机都无区别,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固有的内容,1929年-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恐慌,更是以严重的金融危机为先导。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首先发生于资本主义世界。可见,金融危机有其制度根源,是资本主义危机。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由于外部竞争的压力和内部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利益驱使,各生产者涌向利润率最高的行业,并积极提高劳动率,搞技术创新,不断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同时整个社会没有统一的规划,这样就不能保证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生产保持一定的比例,由此可能造成买卖脱节,供需脱节。而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扩大,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更加彻底,这就造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效需求日益缩小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导致大量相对剩余人口和失业的产生。当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一些重要的商品由于没有足够的市场购买力而找不到销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遭到严重破坏,生产过剩的危机就爆发了。这是危机爆发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普遍性原理。

这次经济危机仍然没有超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本质仍然是生产相对过剩的资本主义危机,只是作用形式发生了改变而已。借助于发达的信用系统,近二三十年来美国的透支消费越演越烈,资本家们生产出大量的商品,但是劳动人民手头没钱,有效需求不足,而透支的权利给了他们消费的能力,于是造成需求旺盛的假象,掩盖了社会购买力的真实情况,信用膨胀的虚假繁荣掩盖了生产与消费的脱节。这只不过是把危机延伸到未来发生而已,一旦发生不确定因素,对未来失去信心,经济泡沫破裂,危机无法避免。总的来说,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表现出来的基本逻辑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有效需求不足―相对过剩―透支消费―违约率上升―危机爆发。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新时代的新特征:虚拟经济和全球化

再具体一点,这次次贷危机是借助“金融衍生品”与“经济全球化”这两个新载体,导致危机的时间与空间远超之前的规模。次贷危机的本源其实就是房地产泡沫崩裂,在过去十几年时间内,美国房价普遍上涨了50%-100%,其涨幅超越了实际需求的支撑,这就是危机根源的泡沫所在。既然高房价不可能持久,回归理性实属必然,但是透过华尔街投行家们所创造的“次级贷款证券化”,使得房地产价格风险被进一步放大。这体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新时代的新特点,在以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资本的虚拟化和经济的全球化导致的金融危机和世界性危机。

(一)虚拟资本

虚拟资本的产生使同一种资本表现出两种不同的运动,一是实际资本在现实的再生产过程中的运动,二是作为实际资本“纸质副本”的虚拟资本在证券市场上的运动。虚拟资本可以相对独立于实际资本而运动,使得有价证券买卖能够成为投机的工具,从而造成虚假繁荣,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不仅商品难以转化为货币,有价证券也难以转化为货币,这必将大大缩小整个社会的支付能力。由于虚拟资本相对独立于实际资本的运动,它能推动股份制经济和证券市场的发展,为企业提供有效融资、扩大生产运营规模的有力工具,也能将社会闲置的货币最大限度地集中起来加以利用,同时也决定了一旦虚拟资本出现问题,给予经济的打击也是彻底的巨大的难以恢复的。严重的信用危机使金融领域坏账、呆账大幅增加,信用紧缩,造成经济衰退。根据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次级债券衍生合约的市场规模被放大至近400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7倍之高。日本媒体报道这次危机将导致全球金融资产缩水27万亿美元。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撰文指出:“有一天,人们回首今日,可能会把美国当前的金融危机评为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危机。”

(二)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具有二重性: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国际分工的发展,产业的转移和资本及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以及规模经济效应,对于发展中国及弥补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缺口,利用后发优势以迅速实现产业演进、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经济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经济全球化是在当代资本主义的主导下进行的,这些国家从自身利益和社会价值观出发,利用受其控制的国际经济组织,制定并竭力推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及市场经济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加大剥削雇佣工人的强度,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开来,而资本主义条件下经济危机的爆发是具有必然性的,因此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化使得从一个国家引爆的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大经济体,打击范围更广,持续时间更长,恢复难度更大。

三、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分析当代经济危机的意义

用马克思的观点分析次贷危机的意义在于充分认识到此次经济危机的本质,为缓解并最终解决引起危机的矛盾提供理论依据,提供可行的解决办法,并对下一次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在不能解决根本矛盾,无法避免危机爆发的必然性的情况下,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篇4

美国这次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反映,但这次金融危机有其特点,是由次级房贷泡沫破裂引发的,是虚拟资本天马行空式的自我发展与实体经济严重脱离的结果。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背离,逐利达到反常的程度,不仅使资本与劳动的矛盾激化,而且使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矛盾激化,危机必然爆发。

虚拟经济成为西方国家经济主导和支配力量。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实体经济资本利润下降,实体经济部门的资本流向金融领域,攫取更高利润,导致金融资本的急剧膨胀。2010年全球货币交易额超过1000万亿美元,其中与物质生产直接有关的仅占1%,货币存量比经济总量高16倍。2009年,全球外汇市场日均成交量4.2万亿美元,是商品和服务日交易量的90倍;金融衍生品场内交易日成交量10万亿美元,达到产品和服务日交易量的200多倍。美国这个最大的金融帝国,虚拟经济更是疯狂发展:虚拟经济和服务业的产值占的比重从1950年的11%上升为88%;金融、房地产服务业的利润占到总利润的70%;金融衍生品总量1998年为72万亿美元,2008年增长到672万亿美元,10年中增长了9倍,而经济总量只增长了不到1倍。

实体经济日趋衰落和“空洞化”。由于虚拟经济疯狂发展,实体经济严重下降。美国制造业的产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由1960年的29.7%,一路下滑至2007年的不到12%。美国本来是世界上最大的物质生产国家,能源、钢铁、汽车等都居世界首位,但这些产业都逐步衰落了。煤矿矿井减少了1/3,石油产量下降了1/3,钢产量降低到不足中国的1/6,制造业不断“空洞化”。越来越多的人从实体资本中脱离出来,从事虚拟资本经营,依靠剪息票、搞投机生活,不劳而获的寄生人数迅速增长。

虚拟经济是建立在实体经济基础上,有实体经济的发展,才能有虚拟经济的发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片面追求金融业高额利润,将实体经济部门剥离转移,经济发展虚拟化、空心化。21世纪初美国为摆脱经济衰退,实行房地产贷款最低利率购房政策,营造了房地产业的巨大泡沫。这种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实际需求的发展,必定造成泡沫,而泡沫一旦破裂就会造成严重的金融危机。

二、举债是虚拟经济的重要形式

赤字财政和举债是西方发展虚拟经济的重要形式和内容。二战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在金融垄断资本的主导和推动下,逐步形成了一种“负债消费模式”。国家依靠发行国债刺激消费需求和提供高福利,家庭依靠借贷维持日常生活。西方发达国家及国内家庭债务水平一直处于上升趋势。2009年,美国国债达到7.5万亿美元,2011年飙升到15.3万亿美元,加上其他债务超过50万亿美元,占税收比重高达674%。美国财政部每年必须再支付其债务的一半以上,国债券利息占到债务负担的34%。美国家庭负债也是不断攀升。1974—2008年,美国家庭负债由6800亿美元增至14万亿美元,平均每个家庭负债21.7万美元。其他西方发达国家也是债务大国,其中英国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100%,日本为204%,意大利为106%,希腊为135%。部分国家债务缠身,入不敷出,成为经济危机产生和蔓延的重要原因。

西方发达国家的内债成为国际金融危机的策源地。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前,次级债有两万多亿美元,普通房贷10多万亿美元,企业债60万亿美元,金融衍生品就更多。这些债券在市场上流通显然在规模上已极大地超出了经济正常运行的要求。问题还不仅是债务的规模,而且是债务的内容从一开始设计时就具有诈骗性质,随着债务链的延长,诈骗内容和手法也不断扩大延长。巴塞尔协议规定银行信贷资产的资本充足率至少为8%,但美林、雷曼兄弟为追求高额利润,则用30倍的高杠杆率发放次级贷款,并由此衍生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打包出售给其他机构投资者。各种基金、银行购买后以它作抵押再次向银行贷款,尔后再次进行投资。美林、雷曼兄弟为此发了大财,各种基金和银行也发了大财。但房价不涨反跌,贷款者无钱还贷,金融衍生品泡沫被捅破,于是危机爆发了。

欧洲债务危机与美国有所不同,但同样也是虚拟经济严重脱离实体经济的结果。欧洲本来是最早工业化的,工业产值占世界的一半以上,后来制造业逐步衰落,第三产业上升为主要地位。这次金融危机发生,使希腊等国航运业和旅游业收入下降,财政收入受到严重影响;而这些国家为安抚工人阶级,缓和社会矛盾,又建立了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制度,支出刚性,形成债台高筑、入不敷出的局面。由于欧盟国家受欧盟协议的制约不能像美国那样随意印票子转嫁债务,又不能再借债应对,于是形成债务危机。

三、美元霸权制造和转嫁危机

如果说美国的虚拟经济过度膨胀造成其自身的危机,美元霸权则是把这种危机传播开去,并且加以放大。

美国通过美元霸权控制掠夺世界。这些年来,美国基础货币无限制地增发,票子发行量远大于实体经济发展速度,加上各种债券、证券和金融衍生品,流通量就更大了。美国进出口占世界的比重不到20%,而美元在国际货币储备和国际贸易、外汇交易中占70%—90%。美元60%以上在全球流通,一半以上为外国人持有。这就形成了“美元持有者成为美国投资与消费提款机”的局面。美元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它成为世界结算货币和储存手段与黄金脱钩,可以远离使用价值量印刷,实际上就拥有了在全球以美元交换和操纵使用价值的价值量的手段和权力,就形成为操纵、控制和掠夺世界的重要手段和权力。

转贴于

美元霸权掠夺世界手法多样。美元的特殊地位有“多借少还”、“少出多进”、用别人的钱赚钱的作用。靠发行国债使别国用出口物质产品取得的美元再流回美国供它使用,并不断贬值,只是其中的一种手法。通过赤字向外转移,让自己的挥霍和高消费由世界承担,是另一种手法。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已连续几十年出现贸易和财政赤字。贸易逆差由1999年的3000亿美元,上升到2011年的5580亿美元;财政赤字由6000亿美元上升到13000亿美元。但高赤字和高债务并没有引发通货膨胀,原因就在于美元处于霸权地位,它吸引外国资本和廉价商品不断流入。美国的贸易赤字通过印刷美元来支付,使全球美元增加,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投资市场,外国人持有的美元回流美国,以债的形式长期使用。双赤字也罢,单赤字也罢,外贸逆差即使达到天文数字,美国毫不在乎,通过印刷机就能取得“平衡”。而当危机发生的时候,又可以通过操纵美元,把危机向外转嫁。

美国还可以通过美元汇率变动使石油、粮食等战略资源价格上涨,从价格投机中受益。投机资本不光操作虚拟资本,也经营物质产品,特别是原油、玉米、大豆以及房产、军火等。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说过:“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住了整个世界。”原油、玉米、大豆、房产期货、期权,以及由美元计价引起的大宗战略商品价格变动,用微薄的手续费大量经营,即使很小的差价也能获得巨额利润。

美国经济霸权表现为货币霸权通过美元将国内矛盾向世界输出,将国内问题向世界转移,用这种巧取豪夺的方式来操纵、掠夺世界,但货币霸权并不能使本身内部固有的矛盾消失,注定会使自身矛盾及其与外部的矛盾扩大激化,从而走向反面。

四、几点看法

国际金融危机发展状况表明,资本主义制度正在经历深刻的危机。它的基本矛盾日益尖锐,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恶性发展只是其中一种表现。资本疯狂追逐利润的本性,使大量实体资本转化为虚拟资本,并且在全球横行游荡,成为全球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稳定因素。

篇5

二、金融危机下资本结构理论与财务危机研究

(一)研究假设现有的资本结构理论中最初的MM理论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得出的结论为企业的总价值不受资本结构的影响。发展了的MM理论认为企业负债率越高对企业越有利,当企业负债率为100%时企业价值最大。CHH资本结构理论则认为在不考虑企业财务风险和企业所得税的情况下,资本结构的变化有时会使企业价值上升,有时也会使企业价值下降,在特殊情况下资本结构的变化不影响企业的价值。因此对于企业而言有一个最优的资本结构。对于受到金融危机波动影响的企业来说,其资本结构的选择对企业财务的影响是远远不同于一般情况下的,合理的选择资本结构可以使一个企业摆脱财务危机,如果疏忽大意,按照既定的方法也可能使其陷入财务危机之中。我们知道资本结构中最重要的就是组成部分是股权资本和债权资本及其比例关系,据此我提出了以下假设:

假设一:企业受到金融危机的波动增加负债资本更容易陷入财务危机

假设二:企业受到金融危机的波动不增加负债资本更容易陷入财务危机

(二)目标公司的选择 由于本文是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探讨资本结构和财务危机的,所以笔者特别注意到这次金融危机波动下,国内外许多知名企业似乎没有过多地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发展稳定,这除了管理层的合理投资和不断创新外其实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那就是资本结构的调整。但是也有很多百年企业破产或者陷入史上罕见困境中。这里随机选取了20家上市公司,并对其进行了编号如表1所示,其中的1、4、15、17、18、19、20七家公司是被st(special treatment,如果公司财务状况和其他财务状况出现异常,则对上市公司的股票进行特别处理,也就是会被戴上ST的帽子),然后对其财务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最终证明假设的正确与否。

(三)理论研究 在通常情况下,企业资本结构的确定符合了一定的标准即可,如:使公司价值最大化,公司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较低,财务风险较小等,按照既定的标准合理的选择资本结构是规避财务危机的有效措施。而金融危机作为一种环境因素对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财务危机起着重大的影响。金融危机下企业产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首先,金融危机对于一个企业的外部影响很大。因为它带来的全球经济衰退和需求疲软,使得大部分企业都面临着财务困境,甚至行业经济下滑,前景扑朔迷离。正是由于经济危机使得未来经济前景的不稳定性增加,从而使消费者产生悲观的预期,减少消费支出,以备不时之需,企业的消费收入就不断降低了。第二,全球金融危机也是一场非常严重的信贷危机,美国次贷危机使得许多银行纷纷破产倒闭,银行业更加关心平衡自己的资产负债水平,从而出现借贷紧缩甚至借贷枯竭,企业要么不贷款,要贷款就要付出高昂的代价,从而大大加大了财务成本,从而增加了风险,很有可能会出现杠杆的负效应。所以,从理论层面上来讲,金融危机会降低企业的收入,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筹资成本,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大幅度的增加负债,企业就会面临巨额的资本成本,入不敷出,情况严重的会产生财务危机,甚至破产倒闭。

(四)实证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负债资本柱形图。从随机选取的20家上市公司的2007年和2008年的年报中查看负债资本的数额并进行了统计,并通过柱形图反应出来,如图1所示:

从图1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1、4、6、12、15、17、18、19、20这九家公司2008年的负债资本明显高于2007年的负债资本;8、14这两家企业2008年和2007年的负债资本基本持平;2、3、5、7、9、10、11、13、16这九家企业2008年的负债资本明显低于2007年的负债资本。

(2)利润总额柱形图。从随机选取的20家上市公司的2007年和2008年的年报中查看利润的数额并进行了统计,并通过柱形图反应出来,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很清楚地看到1、4、6、8、9、10、12、15、17、18、20十一家公司的2008年利润总额小于2007年的利润总额;2、3、5、7、11、13、14、16、19九家公司的2008年利润总额大于2007年的利润总额。

(3)对上面两个柱形图进行分析如图3所示:

图3着重分析了负债资本的变动与利润的变动关系,公司增加负债的目的就是增加收益,而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负债资本的增加并不一定能带来正效益,反而样本里的9家公司就有8家是利润减少的,超过85%;而负债资本减少或不变的公司并不一定就带来效益上的损失,反而11家公司就有8家是利润增加的,比例超过70%。特殊情况下负债增加的企业容易产生财务危机。文中负债增加的9家公司,有7家公司被ST了,比例超过75%,而负债减少或不变的11家企业里没有出现财务危机。这就很充分的说明了在特殊的情况下负债的风险超过了收益,反而是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当中。

(4)实证研究总体分析及结论。从随机抽取的20家公司中我们可以分析出:金融危机下,资本结构的选择与企业财务危机密切相关。7家公司陷入财务危机,主要是受当前的金融危机大环境下资本结构的影响。因为在这个特殊的环境条件下,企业增加负债额并不是MM理论所说的负债越多企业价值越大,而是资本结构的变化有时会使企业价值上升,有时也会使企业价值下降。此例正是使企业价值下降的情况,因为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负债的增加使得企业的总资本增加,但是企业的收入却往往减少了,进而导致企业利润下降,收益率降低,杠杆的负效应影响十分严重,所以我们不能一味的追求杠杆正效应,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条件下,采取保守的经营策略反而会降低风险成本。虽然在一般情况下资本结构中的负债资本,可以降低企业的综合资金成本,使用负债资本可以产生财务杠杆效益和税收节约效应,但是我们常常会忽视它也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本文主要通过研究2008年和2007年的负债、利润和股价的变化关系,从而反应负债对企业的价值,收益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增加负债资本的企业在金融危机下更容易陷入财务危机,即假设一的结论是符合实际验证结果的。

三、结论和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研究的主题是金融危机下的资本结构理论与财务危机,随机选取了在金融危机波动中的20家上市公司2007年和2008年的财务数据进行比较、研究,合理的进行分析,最终无论是从理论分析还是从实践研究都得出了增加负债资本的企业在金融危机下更容易陷入财务危机的结论即前文所提到的假设一,其主要是因为在这个大背景下杠杆效应是负值,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即使会产生负债的节税效益,但是整体来说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提高企业收益的目的。所以要特别重视企业的资本结构管理,不能将资本结构孤立开来,不考虑一系列的影响机制。

(二)相关建议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看出财务危机绝不仅仅是企业财务上的问题,它与企业的资本结构的选择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因为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增加负债融资虽然扩大了企业资本,但是由于人们对未来经济持悲观预期,所以企业所需承担的负债成本较高,风险成本要远远高于经济正常情况下。当前企业在金融危机席卷之后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期,对企业来说无疑又是一次挑战。但是不论所处背景如何我们都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1)资本结构的选择要考虑到特定的经济形势。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我们在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当时所处的特殊的环境、背景,合理的调整资本结构从而很好的绕过金融危机,尽量减小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因此我们要综合分析当时的经济形势,在经济较为复苏的时期可以适当的增加负债从而获得较高的杠杆正效应和节税效益,而在经济不景气时要加大股权投资,保持企业能够平稳发展,要综合运用周围因素合理的制定融资决策。

(2)还需考虑的其他因素。在确定企业的资本结构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考虑本文着重提到的环境经济因素,对于特定的时期还要考虑到其他的一些因素,如各个企业自身的销售增长情况,企业所有者和管理人员的态度,企业目前的资本结构状况和此时的盈利水平,政府的税收及法律限制等等。要尽可能的考虑全面,从而选择一个相对合理的资本结构,自主出发,保持较强的盈利能力和较高的盈利水平,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曹玉贵:《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及优化――基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思考》,商业研究2004年第18期。

篇6

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触发金融界连串倒闭潮,并波及全球金融市场,导致美日欧等多国陷入衰退。多国公司陷于财务困境,营运难以为继,裁员、减薪、破产现象频发;政府纷纷出台救市计划,降息、降税、增加补贴、增加投资、金融改革等措施相继出台。而曾经作为世界最富裕国家之一的冰岛在金融海啸中,整个国家的财富几乎全被蒸发,不得不宣布国家破产。

一、世界金融危机向纵深发展

2009年底,就在各项救市措施取得初步成效,人们开始对经济有了乐观预期之时,迪拜宣布破产,使经济危机的发展方向变得扑朔迷离。2010年初,希腊再次宣布国家破产,全球股市应声暴跌,世界经济再次遭受重创。至此人们有理由相信经济危机的影响远远没有结束,金融风暴将向纵深发展,何时见底的问题再一次变得复杂。

全球性的市场震荡,也使得由发展中国家领跑的全球经济增长局面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从近期美日欧的经济增长率、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来看,尽管经济的自由落体式下滑已经成为过去,但经济上行的迹象并不十分明显,复苏的基础并不十分牢固,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可以说,我们既要对经济转好抱有信心,又要对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有充分估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用猛烈的经济刺激政策重锤打破坚冰容易,而要融化破碎的冰块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经济的恢复还需要假以时日。

二、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宏观经济

2008年,为应对金融风暴的冲击,我国政府积极主动,采取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如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扩大内需的政策,及时制定完善了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形成了系统完整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包括央行的连续5次降息和降银行准备金率;出台《国务院刺激经济十条意见》,宣布政府4万亿的救市计划;针对股市、楼市、汇市和保险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促进经济发展若干意见》;大规模减税;实施“家电下乡”及改善民生等政策;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等。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于2009年完成了年初提出的“保八”目标,实现了8.7%的GDP增速,并使我国成为唯一一个在全球经济衰退中迅速恢复增长的大经济体。如图1所示,尽管本轮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宏观经济创近十年来跌幅最大,但同样很明显的是,从2008年3月到2010年3月,我国宏观经济成功实现了“V”型反转,经济初现复苏曙光。然而经济复苏向好的趋势是否会发生逆转,通货膨胀的风暴会否再次席卷而来,现阶段都还无法确定。2010年国内出现的西部旱灾、南方暴雨、玉树地震等自然灾害和国际社会出现的希腊破产、全球股市暴跌等不良迹象都将使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变得任重而道远。

三、金融危机下的湖南区域竞争力

湖南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省份之一,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初期,就审时度势提出了既符合区域实情又鼓舞人心的“弯道超车”的口号,旨在通过发挥后发优势,利用金融危机对所有区域都不利的影响,在消极的经济环境中积极进取,从而缩小与东部发达省份的差距。而长株潭“两型社会”也是湖南有信心应对金融危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图1也表明,目前在金融大风暴的作用下,我国经济正在再一次探底,“V”型反转之后的总体趋势并不乐观。

(一)金融危机下湖南的基本经济指标

值得肯定的是,在过去的两年里,湖南的基本经济情况是稳定的,其结果也令人们有信心继续对抗新一轮的危机。2008年湖南的GDP是11156.64亿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产值分别为2007.40、4933.08和4216.16亿元。2009年湖南的GDP是12930.69亿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产值分别为1969.67、5682.19和5278.83亿元。上述数据说明,湖南区域经济发展势头向好,区域竞争力有望获得进一步的提升。如图2所示,2009年湖南的GDP、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三项指标值都较2008年有所提高,其中GDP增长了15.9%,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分别增加了15.19%和25.2%,第一产业产值减少了1.88%。

(二)金融危机下湖南的居民消费价格

湖南自2008年至今每个月的CPI指数(见表1),从物价水平的比较来看,金融危机爆发前的居民消费价格增加的幅度要大于爆发以后。具体表现为2008年的CPI增幅大于2009年,而2009年的CPI增幅小于2010年,即CPI增幅呈“U”型分布。从整体物价水平来看,本轮经济危机造成的物价攀升是明显的,给居民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在2008年。尽管2009年的物价水平相对有所回落,但总体上还是偏高,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远还没有消除。2010年,随着经济危机向纵深发展和经济社会未来发展态势的不确定性,湖南的物价水平也呈现了再一次上行的势头。

(三)金融危机下湖南的区域经济结构

2009年,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最困难的一年。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湖南结合区域经济实际,展开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强基础”的各项工作,而经济结构调整就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从各项工作的进展来看,绝大多数经济指标的实绩好于预期,好于同期,好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湖南三大产业的比重为1∶2.5∶2.1,2009年湖南三大产业的比重为1∶2.9∶2.7,可见湖南的区域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目前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突出问题是第三产业比重不够,仍然需要积极有效地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竞争力的提升。

四、金融危机下湖南区域竞争力的提升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十分复杂,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同时显现,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尽管目前湖南经济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然而新一波的危机冲击已经发生,区域经济何时见底具有很强的不可预知性。继续保持以积极的态度应对金融大风暴,扎实推进“弯道超车”计划,是当前湖南的首要选择。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把握“两型社会”机遇,增强抵御风险能力。“两型社会”试验区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这对处在“中部凹地”的湖南无疑是一次重大的机遇。湖南以“两型社会”试验为突破口,结合自身优势,全面提升区域竞争力,力图将湖南的经济结构从过去“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模式向“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同时“两型社会”的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不仅为湖南的基础设施建设及企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和新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为湖南产业的升级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和突破口,这些都将从不同的层面增强湖南抵御金融风暴的能力。

第二,抑制通货膨胀,保障居民支付能力。我国CPI的核算,剔除了房价上涨这一重要因素,因而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可能比公布的CPI指数所反映的要严重得多。要打压通货膨胀率必须解决高房价的问题。国家要稳定经济就必须对高房价进行适度打压,但又不能打压过猛,如何把握合理的尺度变得十分困难。近几年湖南房价的走势可谓一路高歌,除了2008年下半年有过小幅下跌之外,从2009年年初至今湖南房价实现了又一轮持续飙升。尽管2010年初,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限制炒房和房价上涨的政策,但由于政府此次的调控对象主要为一线城市,对湖南房价的影响并不显著。湖南现阶段要做的是坚决抵制房价上涨,抑制通货膨胀,保护居民的消费能力,挪开压在社会总需求背上的高房价。

第三,配合国家政策,改善区域经济形势。在当前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既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手段来保障,同时也依赖于湖南自身对各项经济政策的综合运用,以此来提振内需、弥补外需的不足以防止区域经济增速下滑。主要做法有:一是夯实基础,稳住投资步伐。抓住难得的国家政策机遇,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民生工程建设,重点激活民间投资。二是转变方式,加快结构调整。加快提高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低碳化水平,加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开拓市场,发展外向经济。鼓励企业开拓出口市场,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同时努力优化投资环境,提高外资利用质量。四是办好实事,继续改善民生。把为民办实事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着力提高就业率,加强住房保障,稳定市场预期,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树立居民的消费信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2、湖南省统计局.湖南统计年鉴2009[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篇7

一、问题的提出

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性经济衰退,对我国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国内投资放缓,消费市场需求不足和贸易保护致使出口下降,商品价格下跌[1]。外部经济环境逼迫我国的经济不断调整,改善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拓

展新的投资领域,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增加就业机会[2]。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挑战

全球金融危机致使我国的经济出现失衡。我国的经济变现为,经济低速增长,通货紧缩,投资减少,就业困难。由于市场需求减少,我国一些生产性企业陆续停产和倒闭。我国房地产行业价格泡沫严重,加剧了通货膨胀的风险。我国出口急速下降,进口国的贸易保护压制我国产品,动用反倾销制裁我国出口产品。一些企业由于资金链条的断裂导致倒闭,人们对经济增长缺乏信心,限制消费,减少投资,我国经济要想提高投资质量还有待时日。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弊病是消费不足。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冲击到我国经济的弱点国内市场消费匮乏,原有的投入驱动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在金融危机下不再可行,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冲击,可以显现我国金融体系存在缺陷,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也有问题,金融危机的外部压力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现有经济发展方式对我国经济造成危害。

(1)资源和生态环境难以支撑经济

我国快速的经济增长背后是对资源环境造成的严重危害,劳动密集型的生产致使环境破坏,造成土地、淡水等其他稀缺资源的过度消耗。我国主要资源的消耗量高于世界平均消耗量,但所换得的GDP增长数量却不高。当前国内能源需求态势难以遏制,推动了资源价格上涨陆续显现。河流的污染,水土流失,天然草场退化,是金融危机后期影响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

(2)经济结构失衡

由于受到出口导向的影响,我国产业以制造业为主,服务业等领域发展缓慢。对经济实体的投资过大,导致我国产业结构严重失衡,重工业发展占据优势,但也是金融危机打击的产业,有活力的轻工业和小企业未能充分发展。这些是金融危机期间就业难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为,社会容纳的劳动力就业将相对越来越少,带来相对人口过剩,即失业人口增加[3]。

三、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

(1)科技的创新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除了给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损伤,但还有经济发展的机遇。我国出口可以开辟新的主要领域,以往是以欧美为主的出口目标国,现在可以把制造业出口转向亚洲各国,通过资本输出带动产品出口。其次,投资于欧美金融市场的资金,会回流到我国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从美国的倒闭企业那里购买高科技技术和设备、品牌,缩短我国的制造业技术的差距。金融危机促使世界市场的原材料价格和能源价格下降,有利于我国制造业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金融危机削弱了欧美国家企业的竞争力,对于我国企业有利于与其竞争。金融危机促使企业大力发展技术创新,依靠科学管理和科技来提升企业竞争力,拉动我国经济的复苏。

(2)拓展新经济领域

金融危机后的新兴经济是低碳经济,新产业如清洁能源项目、基因工程,这些产业必将引领经济复苏。低碳经济正在全球市场领域兴起,各国要实现低碳经济,就要更换生产设备,市场需求无比巨大,为我国制造业创造了机会,能够取得更大的发展[2]。受到重创的金融机构更青睐低碳经济。外国公司在积极准入,其绿色技术正在进行广泛的验证和推广。低碳经济市场能够带来机遇,能够恢复人们对市场的信心,低碳经济是金融危机的转折点,可以扭转市场秩序。目前已有金融机构参与到低碳经济的金融业务中。低碳代表了新的产业和新的竞争优势,是对国家政策的支持。绿色金融将成为金融业务的亮点,能够了解公司的信誉和气候变化对其盈利能力造成的影响[4]。

四、结束语

全球金融危机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对我国一些产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同时也给我国经济的调整带来了机遇。我国企业的活力取决于企业的生产效率,企业处于经济失衡的局势, 就必然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科技研发力度,引领新的经济增长,创造新的就业渠道,拓展低碳经济新的经济增长领域,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益平.美国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增长前景[J].国际金融研究.2009,(1).

篇8

《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直指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金融格局的局限所在,鲜明地指出:“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使我们再次面对一个古老而悬而未决的问题,那就是什么样的国际储备货币才能保持全球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上的银本位、金本位、金汇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都是解决该问题的不同制度安排,这也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成立的宗旨之一。但此次金融危机表明,这一问题不仅远未解决,由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反而愈演愈烈。”

二战结束前夕,1944年在美国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制订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确立了美元同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同美元挂钩的平价(固定汇率)制度,以美元作为国际储备和国际清偿力的主要来源和支撑,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这一架构对于恢复战后经济、缓解国际黄金储备和清偿能力的不足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固有的缺陷。

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Robert Triffin)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研究后指出,如果没有别的储备货币来补充/取代美元,以美元为中心的平价体系必将崩溃,因为在这一体系中,美元同时承担了相互矛盾的双重职能。美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这种两难处境,就是著名的“特里芬困境”(Triffin Dilemma)。其后的历史发展证明了特里芬教授的先见之明。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各主要发达国家之间逐步形成了浮动汇率制度,保证了国际贸易和金融的平稳秩序。在随后的20年间,虽然局部的经济危机时有发生,但是国际间大规模的危机再未出现过,长时间的平稳环境也让人们逐渐淡忘了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漏洞。首先,浮动汇率只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自发形成的,发展中国仍然采用钉住美元的政策;其次,国际贸易结算仍然是美元一家独大,没有国际条约或者组织可以约束美国潜在的给贸易赤字进行货币融资的可能。

纵观历史可以看出,上世纪90年代后期和21世纪初,随着亚洲金融危机后亚洲国家重回钉住汇率制和中国等新兴国家融入世界自由贸易体系,世界贸易和金融活动重现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的流动性过剩。只不过30年前是以美元的黄金价值崩溃收场,而这次经济危机则最终要以美元的国家信用受损甚至崩溃收场。

中国的储蓄问题

多年以前,经济学家就已经指出,中国经济的结构问题在于储蓄与投资的不平衡。理解这一点并不困难,一国的储蓄应当等于投资加上净出口。储蓄和投资的不平衡本质上就是外贸的不平衡。巨额的外贸顺差造成我国金融系统的储蓄沉淀严重,资金配置效率低下,而同时投资的收益率不高。

外贸巨额顺差导致的储蓄过剩也直接影响着民生问题。据统计。自2004年起我国的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就在不断下降,与投资、净出口的快速上升呈现出鲜明的反差。居民消费直接反映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消费占GDP比重的下降,说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是众多民生问题在经济数据上的集中体现。

我国储蓄一般由个人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构成,二者大约各占一半。但近年来,居民储蓄比例逐年下降,2007年已经接近总储蓄的40%水平。这说明企业存款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中储蓄的主要成分,而这部分资金对存款利息水平、利息税以及社保体系建设等因素并不敏感,通过观察统计数据不难发现,企业储蓄的增长同我国外贸顺差的增长具有一定程度的因果联系。强制结汇制度客观上决定了外贸企业将出口收入直接转变成银行人民币存款。同时国有企业长期不分红也造成了企业储蓄居高不下。

周小川行长明确指出,“中国政府、国有企业等领域的改革仍不彻底,影响了储蓄率的调整。尽管目前民营、私营企业已实现市场化和成本真实化,但政府机构体系没有纳入社会化管理,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的改革虽取得较大进展,但由于成本因素不确定,货币化程度不够。当前应当加快政府部门改革和职能转化。”

从长期看,为实现平衡的、可持续的发展,为不断改善民生,政府必将对国有企业分红问题着手进行解决,外贸企业的外汇资金也将不再能轻易兑换成人民币。这两个变化对银行来说无疑将是巨大的挑战――国有企业存款长期看可能会逐步下降或者至少是增长乏力,而外贸领域的结售汇收入以及外贸企业的人民币存款也会受到不小的打击。

金融顺周期性

顺周期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两大类:一是制度性顺周期,二是理论性顺周期或者说“理性预期型”顺周期。前者表现为“信用评级羊群现象”、“公允价值计价失准”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鼓励提高杠杆”三种现象。而后者则表现为以通货膨胀率作为政策目标并主要依靠利率工具实现货币调控的中央银行自身的顺周期性。

关于制度性顺周期问题,周小川行长指出,全球金融体系在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时高度依赖外部信用评级,从而产生了显著的顺周期性特征。信用评级业由少数几家大型机构主导,它们几乎提供了全部重要的评级服务。三大信用评级机构的具体评级相关性较高,它们叠加在一起产生了强大的周期性力量。经济繁荣促使乐观情绪产生,经济衰退则导致悲观。众多市场参与者使用三大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并作为业务操作和内部考核的标尺,在机构层面产生大量的“羊群行为”。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允许金融机构使用内部评级法对复杂产品定价并评估其风险。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当经济高速增长时,风险权重通常较低,资本充足率因而较高;而在经济衰退时,风险权重通常较高,资本充足率则较低。因此,金融机构倾向于在好年景时提高杠杆率,而在年景不好时则降低杠杆率,从而促进了繁荣期的泡沫积累,以及衰退期的信贷紧缩与资产抛售,导致周期性波动上升。这体现了较强的顺周期性。

篇9

一、中国与东盟经济发展回顾

东盟国家是我国的南邻,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产品通向世界的必经之地。中国与东盟在资源禀赋和经济结构上各具特色,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和互补性,这为双方开展经贸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从1991年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以来,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快速发展,双边贸易额保持了较高的增速。2004年的“早期收获”计划,掀开了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序幕,降税进程启动当年,双边贸易总额达剑1058.7亿美元。2007年东盟跃升为我国第四大贸易伙伴,同时也是第三大进口来源地,提前3年实现双边贸易达2000亿美元的目标。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开创了我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先河。

二、金融危机对中国及东盟等新兴经济体的影响

1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演化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实体经济受到影响,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也日渐凸显,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在逐步加重。

在此之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连续五年获得两位数的增长率。然而,从2008年三季度起,中国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从第二季度的10.1%下降为9%,第四季度降到6.8%。2009年,中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压力空前。从对外贸易来看,据海关统计,2008年全年进出口总额达25616.3亿美元,比上年只增长17.8%,而2009年前五个月,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为7634.9亿美元,同比下降24.7%。但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采取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一系列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正在发挥积极作用。

2 国际金融危机对东盟经济的影响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冲击的扩展,对于高度外向型的东盟经济的影响逐渐显现。各国出口贸易急剧下降,企业生产订单减少,银行信贷大幅紧缩,失业人数开始增加。从东盟经济看,2008年第四季度,东盟主要国家经济出现负增长,全年经济增长率普遍下滑。据统计,印度尼西亚经济虽然仍增长6.2%,但下半年明显放缓;越南GDP增长6.23%,明显低于前几年7%~8%的增速。马来西亚第三季度经济增速滑落至4.7%。泰国2008年第三季度经济增长4%,低于第一季度的6.1%和第二季度的5.3%。新加坡2008年第四季度GDP与上一季度相比下降12.5%,连续第三个季度出现环比下降。同时,全球金融市场持续波动,东盟各国的汇市和股市急剧下挫,外国资本大量撤离。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东盟各国实施了一系列救市措施和扩大内需政策,以稳定国内经济。

三、经济危机对中国-东盟双边经贸发展的影响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增长势头放缓,2009年上半年甚至出现负增长。2008年我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额达2311.2亿美元,同比增长13.9%,增幅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我国对东盟贸易逆差28.3亿美元,同比下降80%。2009年1~6月份,中国和东盟的进出口贸易为880.6亿美元,同比下降23.8%。

但随着中国和东盟对金融危机采取的一些列措施见效,经济、贸易所受的影响也在逐渐的减弱。从中国对外贸易的总体情况分析来看,2009年1月份,进出口总额为1418亿美元,同比下降29%,到6月份,进出口额为1825.7亿美元,同比降幅为17.7%,降幅比1月份减少了11个百分点。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中国与东盟的进出口贸易的下降在减缓,且有开始回升的兆头。如果按照现有的回升持续下去,中国与东盟的进出口贸易到2009年底或2010年初将会出现正增长。

四、中国与东盟经贸的发展前景及新形势下的对策

篇10

信用恐慌的“传染效应”分析

伴随着次级贷款市场规模的不断放大,次级贷款的质量也在不断下滑,次贷市场投机气氛日渐浓厚,信用环境日趋恶化。一旦次级贷款质量问题完全“浮出”水面,很快就会导致大范围的、普遍的信用恐慌,使得金融机构之间的互相调剂头寸的信用渠道被“阻塞”。而且更为严重的是,信用恐慌极具“传染性”,不仅在金融机构之间,更波及到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以及金融衍生品市场等相关联的金融市场。甚至信用恐慌将从金融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最终导致虚拟经济、实体经济陷入全面衰退。

从次贷质量的恶化到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形成,可以归纳为两个主要渠道,即信用信号渠道及市场联动渠道。第一个渠道是信用信号渠道,因为“好”或“坏”的信用信号集中体现了市场信心。最初,由于次级贷款的到期未付率上升而引起投资者对信用风险的普遍担忧,这种担忧直接引起基于次级贷款的次级债券MBS和CDO的市场波动,并由此波及到衍生品市场以及其他市场,从而酿成信用危机。信用危机引起次级贷款发放机构以及MBS和CDO投资者的损失,同时,评级机构降低次级抵押贷款债券评级,这使得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变得更为谨慎,各类市场的信用利差(信用利差是用以向投资者补偿基础资产违约风险的、高于无风险利率的利差,其计算公式是:信用利差=贷款或证券收益-相应的无风险证券的收益。因此,风险愈高,信用利差愈高。)飙升,正常的信贷、IPO、债券发行等直接和间接融资渠道被“阻塞”,金融市场由此陷入停顿,信用危机转化为流动性危机。

第二个渠道是市场联动渠道。实际上,在各个金融市场之间、甚至在国际市场金融之间,都存在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在次贷危机中,首先受到冲击的是持有大量次级债券的公司,导致这些公司的流动性紧张,而流动性紧张的信息又进一步反映到相关公司的股价上,引起了股票投资者的恐慌而大量抛售,造成股市震荡。各国股市之间的联动关系,又使得其他地区股市遭受冲击。同样,公司债券市场、商品期货市场、外汇市场及各类相关衍生品市场等也可能与之产生联动。这样,源于次级贷款的风险使次级债券产品(如MBS、CDO)危机最终演变为全球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最后,信用恐慌从虚拟经济领域蔓延至实体经济领域。因为信用环境的整体恶化将使得信贷紧缩(credit

crunch)出现,企业难以获得足够融资来应对短期流动性困难和满足长期发展资金需求,而资金流的断裂可能将放大企业面临的短期困难并缩小企业长期发展空间,造成实体经济衰退。反过来,实体经济的衰退,又将进一步减少信贷需求。由此可见,“信用恶化――信贷萎缩”这个循环相互强化,促使经济衰退进一步加深。这样,就完成了从信用风险到实体经济衰退的整个过程。这个“传染效应”的形成过程,可以简单地用图1表示。

市场流动性“冻结”,危机全面爆发

信用环境的恶化,导致对信用定价的全面重估,其直接结果便是资金为追求安全,纷纷涌向无风险的国债市场,导致信用利差急剧扩大。在货币市场,美元掉期利差(掉期利差,即二年期掉期利率与国债利率之差,是反映流动性松紧的重要指标。利差越大,表明流动性越紧张,反之亦然。)于2007年11月达到101.75个基点,创下19年来新高,表明货币市场流动性极为紧张。债券市场的利差同样也在大幅攀升,以公司债利率为例,2008年1月,亚洲公司发行的以美元标价的非投资级债券,与美国国债的利差水平达到696个基点,为2003年1月以来最高的水平。同期,作为揭示信用风险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的信用违约掉期(CDS)的利差也大幅增加,达到835个基点。

尽管市场信用利差大幅上扬,但资本市场的融资规模却急剧萎缩。在债券市场,2008年,美国债券市场发行的公司债券、MBS、ABS分别为11000亿美元、20503亿美元、5097亿美元,较2007年大幅下降了-38.80%、-34.70%、-73%。同样,在证券市场,2008年美国真实IPO的发行规模为72亿美元,为1990年以来的最低点,结束了连续17年真实IPO规模均超过100亿美元的纪录。

综上所述,由于货币市场的流动性紧缩,以及资本市场融资功能部分丧失、融资规模大幅下降,最终形成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在内的整个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全面性“枯竭”与“冻结”。没有流动性支持的金融市场,最后的结果就是金融市场大面积的“停摆”,金融危机由此全面爆发。

金融危机加剧我国信用风险

肇始于美国次级债券市场的金融危机几乎波及到全球的每一个经济体,成为1929年经济“大萧条”之后的最为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包括制造业、房地产业及出口相关行业在内的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均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行业信用风险日益严峻。当然,行业信用风险的加剧集中体现为银行业不良资产的上升。

行业信用风险日益严峻

制造业的信用风险。伴随着居民收入下降,国内需求逐渐低迷,使得制造业的经营环境不断恶化。2008年以来,全国工业增加值加速下滑,工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幅较2007年大幅下降,制造业信贷风险陡增。2008年末,中信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深发展、兴业银行的平均不良资产率分别为1.56%、1.14%、1.21%、1.10%、0.83%,但制造业的不良资产率却分别为2.64%、1.66%、2.57%、0.68%、1.51%。基本上,制造业的资产不良率超出平均资产不良率的50%以上,这意味着制造业信贷发生违约的概率超过平均信贷资产违约率的一半以上。

房地产业的信用风险。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6年、2007年房地产开发贷款分别为5356亿元、7015亿元,同比增幅高达36.7%、30.9%,为同期信贷总额增速的一倍以上。但是,受国家宏观政策变动及居民收入减少的影响,居民购房意愿减弱,房价逐步下降,成交量不断萎缩,房地产市场信用风险加大。如图2所示,经历2007年房地产高峰后,2008年房地产综合景气指数、开发投资指数、土地开发面积指数、销售价格指数无一不呈现直线下降态势。2008年11月至2009年6月,房地产开发综合景气指数均在100以下,在行业不景气区间运行。

同样,来自上市公司的年报显示,中信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深发展、兴业银行的房地产开发贷款的不良资产率分别为1.71%、2.53%、0.53%、5.41%、0.43%,加之房地产开发信贷比重亦较高,整体风险水平也处于较高水平。

出口相关行业的信用风险。次贷危机通过贸易渠道迅速传导至中国实体经济,出口相关行业首当其冲受到最先冲击。次贷危机带来的负向财富效应使得发达国家消费者趋于保守,美国消费者未来信心指数从2007年初开始迅速下降,从2007年初的接近90下降到2007年底的65,跌掉接近六分之一。美国消费者对未来信心的下降也成为我国对美国出口产品景气度下降的先驱指标。如图4所示,2007年8月份,美国进口贸易额同比增长率急剧下降为0.05%,并在2009年2月跌入最低点,同比减少22.15%。

美国等发达国家进口贸易额的降低,直接导致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出口企业经营环境恶化,一些粗放型、劳动力密集型、技术含量低的中小企业倒闭现象时有发生。2008年上半年,拖欠我国出口企业货款或因破产丧失偿付能力的海外买家有5000多户,我国企业的出口坏账率是发达国家的10倍。根据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的统计,2008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加之人民币升值因素,使得银行业在该类企业的存量贷款质量有恶化倾向。

银行资产质量呈下降趋势

行业的信用风险最终体现为银行贷款质量的下降。2007年下半年开始,连续几年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比率稳步“双降”的良好态势被打破,国内商业银行开始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不良资产波动、反弹的迹象。2007年第四季度,国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2684.2亿元,较2007年第三季度大幅增加167亿元。2008年第一季度不良贷款余额下降为12456.5亿元,但2008年第三季度不良贷款余额又反弹至12654.3亿元,这一数字较2008年第二季度剧增229亿元,银行业不良资产呈现较为明显的波动上升态势。

再从单个银行来看,2008年大多数股份制上市银行的不良资产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在表2所统计的8家银行中,2008年四季度,有5家银行的不良资产余额出现环比上升,其中交行、浦发的季度环比上升幅度分别高达12.2%、10.5%。而深发展不良资产之所以表现优异,主要原因是核销了大量的不良贷款。

因此,结合商业银行整体和单个银行的表现来看,在金融危机之后,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出现反弹趋势,昭示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仍有较大的潜在风险。

构建与完善我国信用环境的对策建议

构建金融风险防范体系

从经济发展的全局角度来构建我国金融风险防范体系。金融监管并不是消极地防范金融风险,其真正的目的应当是推进金融发展,以此来实现实体经济部门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金融监管是通过立法和管理条例对金融机构的业务、资金的价格、市场准入(出)以及分支机构设置等方面实施限制,旨在保证金融机构经营的安全和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可以考虑通过加强金融监管来防范金融创新风险,具体措施如下。

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的法律支持体系。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有效运行需要健全和透明的金融法律体系加以保障。作为监管者,要有效履行金融监管职能,除了完善主体法律体系外,还需要一套较为完整并与之相配套的实施细则,对立法环境尚未成熟、近期不易立法的金融行业可以考虑先制订过渡性的暂行条例。

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监管。市场准入监管是防范金融创新风险的第一道防线。监管当局对即将上市的金融创新工具和各种交易机构的注册、审批,交易所会员及经纪人资格的批准等都要严格审查,把握好交易风险和交易总规模,控制金融创新风险以确保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加快监管市场化,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信用评级法。信用评级是一种金融信息服务业务,它主要是对某一特定的有价证券,从经济、政治、法律以及其他角度判断其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测定,并以专门的符号来标明债券本利按期支付或股票收益的可靠程度。将信用评级运用于金融监管之中,不但可以评价金融机构的业绩,对金融机构的经营具有指导作用,还可以利用评级指导金融机构的投资和经营活动,以提高资产质量,限制不慎投资经营活动。

建立高效的金融创新风险预警体系。在借鉴发达国家(或地区)金融创新风险防范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金融业运行的实际情况和风险特征,金融创新风险预警系统应由国家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区域性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地方性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和政府主管部门与金融机构共同构成,并应加强其相互之间的沟通和协调。

完善信用环境,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信用是金融的基础,也是金融业发展的前提,金融信用需要诸多因素支持。企业、个人的信息大量存在于工商、财税、辖区政府等单位,一个健全的信用环境需要这些机构的参与。制度保证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失信惩戒”,增大失信的机会成本。因此,在广泛开展“信用社会”建设基础上,各地要根据所处环境,相应设立“诚信社会”的信用信息平台。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积极探索建立以取信于民、服务社会和依法行政为主的政府信用系统,从正面激励和逆向惩戒两个方面,推动全社会加速形成重诺守信的良好信用文化。同时,加强金融征信系统的升级工作,建立较为完善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各家金融机构和有关单位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发展各类要素市场,减少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

篇11

一、金融危机使珠三角经济受挫严重,但尚未伤及筋骨

1.从主要经济指标来看,发展速度大幅下降

前三季度,广东省GDP25299.68亿元,同比增长10.4%,比去年增幅降低4.1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增长 11.8%,比去年增幅降低5.1个百分点。来源于广东的财政总收入 6731.30 亿元,同比增长 21.9%,比去年增幅降低29.6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虽然还是全面飘红,但增长速度已明显下降。

2.从企业倒闭的情况来看,“优胜劣汰”得到体现

前三季度,广东省关闭企业7148家,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其中:东莞1464家、中山956家、珠海709家、深圳704家、汕尾587家、佛山526家、潮州432家。并集中在玩具、制鞋、服装、建材、五金、塑料、电子等传统型、低技术、高耗能、劳动密集型行业。

国际金融危机对珠三角企业的影响呈现以下几个主要的特点:境外融资型企业受影响较大,境内融资型企业受影响较小;出口型企业受影响较大,内销型企业受影响较小;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影响较大,技术密集型企业受影响较小。企业倒闭的原因除了受金融危机的大环境影响外,主要还是发展过于信赖银行贷款和民间信贷;产品种类过于单一;大客户过于集中;生产经营管理粗放等自身问题。部分企业犹如秋后的枯枝残叶,被淘汰出局只是迟早的问题,金融危机只是加速了其死亡而已。

3.从各行业景气情况来看,连锁反应已经显现

除了工业经济受到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外,服务业也未能幸免。租赁业,大量厂房打出了招租的招牌,员工宿舍租赁空置情况严重,租金普遍下调;运输业,企业的关停减产,让油价居高不下的物流业更是雪上加霜,员工的大量返乡,居民外出减少,使出租车生意清淡,据深圳多位出租车司机反映,收入已减少40%以上,随着失业者的增加,铁路春运可能提前开始;餐饮住宿业,由于前来洽谈业务的客商减少等因素影响,宾馆空房率明显上升。

在东莞市一家拥有20多家分店的湘菜馆用中餐时发现,大厅高峰时里竟然没有一桌客人,异常冷清;通讯业,据一位销售手机的老板介绍,厚街镇1000多家专卖手机和手机卡的店铺,关门的有140余家。在与员工交谈中了解到,企业的裁员减薪现象普遍,失业压力增大,在收入预期不明朗的情况下,居民的消费需求已经受到抑制。显然,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4.从应对危机的态势来看,仍然有望重振雄风

虽然珠三角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广度和深度都比较严重,从多方面情况反映,其快速发展的软硬筋骨并未被伤及,只要应对得当,还是有望重振雄风的。经过多年的积累,珠三角地区已形成了大批的强大产业集群和完备产业链,企业重生的基础还在;多年的改革开放,珠三角地区已有一套引进外资的成熟机制和服务企业的科学体系,重商的氛围显得弥足珍贵。

由于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抓得早,珠三角大部分城市的支柱产业受到的冲击还是有限的。雄厚的财力可以为企业解困突围做很多实在的事情,投入10亿元投入成立再担保体系、取消行政性收费、降低厂房租金、支持企业产业升级等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已相继出台。在大量企业关闭的同时,也有一批新的企业冒了出来,部分关停企业通过调整经营策略后,又恢复了生产。尽管增速放慢,放到全球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中,珠三角经济运行的基本面还是好的。就算是倒闭企业最多的东莞市,前三季度生产总值增长15.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8.1%,外资型经济增长7.9%,仍然保持相对较快的增速。

二、辩证看待金融危机对珠三角经济的影响,认真把握危机中暗藏的机遇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金融危机也不例外,既有“危”的一面,又有“机”的一面。经济危机不是经济灭绝。企业界一致认为,金融危机给他们带来的损失是明显而直接的,同时觉得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一轮难得机遇。

(一)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危害”直接而持久的

一般来说,金融危机的影响将按这样一个顺序传递:金融危机发达国家实体经济发展放缓发达国家消费需求减少发展中国家出口减少发展中国家制造业萎缩发展中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减速原材料和能源需求下降原材料和能源出口国家经济发展减速。这个过程是渐进而持久的,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才能调整过来。

随着金融危机冲击波的蔓延,全球经济在未来两年左右的时间内将明显放缓。在这种大环境下,企业普遍会感到投资信心不足,很多行业将长期处于不景气状态,企业产品订单将明显减少,且价格大幅波动,市场变化多端。虽然国家采取一系列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作用的发挥肯定需要一段时期才能发挥明显的作用。近期内,整体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我们也必须作好应对的准备。

(二)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也是多方面的

第一,国内宏观经济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实施,将为国民经济注入强大活力,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称,4万亿元的中央刺激性投资,将有望促使中国经济保持8%左右的较快增长。

第二,产业升级迎来了有利机遇。事实证明:历次经济危机都将带来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市场格局的重大变化。那些在金融危机中挺过来的企业,将获得政府在融资、财税等方面的有力支持,迅速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业升级步伐,优化产业结构。

第三,扩张成本已经大幅降低。金融危机带来的一个副效应,就是国际原油价格和原材料价格全面回落。这对企业是个大利好,企业的建设成本明显降低,扩张能力将大幅增强,是实力雄厚的企业低成本兼并扩张的好时机。

第四,市场自动调节作用不可忽视。当一批企业倒闭后,供求关系起了变化,在客观上会减少订单市场的竞争性,企业在谈判中话语权将增强。

第五,一般消费品市场所受影响有限。金融危机对消费的抑制,更多的会落实在奢侈品、大宗消费品、资本品消费上。人可以不奢侈,却不能不生活,一般性消费品需求不会受到过大的减少,仍会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而倒闭企业的装备和劳动力,却可以补充到市场中去,提高存活企业的装备水平和劳动力存量,用工用电用地这些资源瓶颈也会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

接受调研的企业界人士普遍认为,在劳动力回流、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降低、拉动内需的大好形势下,内地将以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有力的政策支持而成为是沿海产业转移、企业有序扩张的理想去处。很多企业正在谋划将发展重心转移到内地,进一步扩大内地基地的生产规模。

三、政府部门应积极应对积极危机,谋求经济平稳发展

1.要与企业共渡难关,提高抵御危机能力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和全球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下,企业“活下去”是第一要务。目前,衡山县企业受影响程度虽不及珠三角地区严重,面临的行政服务效率不高、流动资金不足、装备水平不高、技术实力不强、人力稳定性不够等问题仍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当务之急是要深入企业调研,帮助其恢复发展信心,共同谋求破解办法。充分利用中小企业担保中心、劳动就业服务体系等平台,切实解决企业融资、装备、技术、人力等方面的问题,做大做强存量企业,提高抗御危机的能力。

2.抓住产业转移机遇,大力培育支柱产业

在东莞、佛山、番禺等地调研中了解到,尽管其制鞋、服装、金属加工等产业受到的冲击较大,企业界仍认为他们的核心竞争力还在,那里有强大的产业集群和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配套能力非常强,企业重新恢复就会很快,将会加快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产业转移将加速推进。在目前衡山 “产业支柱”还不明显的情况下,必须在新一轮经济发展周期中,紧紧抓住沿海产业加速转移的有利时机,用好现有产业、资源和区位优势,瞄准一两个产业,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链条招商,引进主导产品和配套产品生产企业来衡山发展,力争用3~5年的努力,打造一到两个真正意义上的“支柱产业”。

3.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努力营造重商氛围

在调研过程中,企业界普遍反映珠三角地区相对内地有较好的重商氛围,这也是其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到之处都看到,目前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在机关只留值班人员,其他都深入企业在帮助其应对危机,协调矛盾,处理遗留问题。在正常情况下,也都认为当地政府在企业需要的时候,随时就会出现,企业不需要的时候,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也正是当地政府有意的这种“有为”和“无为”形成了经济发展的环境洼地。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直接、最严重的还是企业,应该更加知企业的冷暖,察企业的需要,解企业的困难,学会与企业打交道,提高为企业服务的水平,营造浓厚的重商氛围,帮助企业共同渡过难关,赢得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延平.资产泡沫、羊群效应和金融危机[J].商业研究.2007(12):87~91

[2]D.Abreu,M.K Brunnermeier.“Bubbles and Cra-shes” [J],Econometrica,2003(1):173~204

[3]“Synchronization risk and delayed arbitrage”[J].Jour-nal ofFinancialEconomics,2002,66(2,3):341

篇12

对于金融危机来说,已经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同时也是经济金融上的问题之一,对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有着极为严重的影响,甚至还会对我国财政税收等方面产生出相应的影响。因此,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就要做好财政税收的改革与研究工作,同时还要清楚的认识到这一方面,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金融危机造成的危害与影响,确保财政税收的稳定。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财政税收改革必要性

在金融危机背景的影响下,对财政税收等方面进行全面有效的改革就显得极为重要。且就我国现阶段来说,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成为了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影响下,我国与世界经济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这种形式的影响下,就可以在借鉴其他国家一些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来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进行改革与创新。从另一层面上来说,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的不断发展,一旦出现经济危机,就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等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会对我国的财政税收等方面产生出相应的影响。因此,在实际中为了降低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就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经济危机的危害,做好财政税收的改革工作。

做好税收管理工作可以满足我国财政税收上的改革需求。就现阶段来说,我国经济发展中财政收税属于十分重要的一种税收类型,不仅可以对需求总量等方面进行调节,同时也可以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调整。随着当前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财政税收开始不断增加,传统的税收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阶段的发展需求了,因此,在实际中就要对现阶段的财政税收进行有效的调整,提高管理的水平,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财政税收改革的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税负税收制度

对于税负税收来说,是一个国家中的整体税负水平,同时也是纳税主体经济负担的重要体现形式之一。一般来说,在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下,政府支出出现变化,税收收入等方面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是就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来说,政府规模以及财政支出总量等方面与现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在金融危机背景的影响下,就要建立出完善的税收制度,保证税负水平的适中。在实际中想要建立出完善的税负税收机制,首先,就要最大限度的减少纳税人的税外负担,提高宏观税负水平。其次,是要实现增值税的转型,做好物业税的征收工作,从而保证税收制度的合理。

(二)正确处理财政及经济间的良性互动

从现阶段来说,我国的财政税收整体水平主要是建立在企业生产增长上的。也就是说要在金融危机背景的影响下,做好财政税收的改革工作,提高企业的销售能力,保证财政税收的稳定发展。因此,借助财政税收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就成为了财政与经济发展上的良性互动,同时为了保证良性互动的快速发展,政府方面就要做好介入工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避免出现资金浪费等现象。

(三)优化税收征管组织形式

就现阶段的税务管理工作来说,税收征管属于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依靠相关的税法规定等在税收工作中进行征收、检查以及管理等工作,以此来掌握好税收的变化情况。同时还要做好税源的管理工作,促进生产与组织收入上的结合,所以就要做好税收工作调查工作,通过科学的税收征管组织来保证市场经济的稳定。详细的说就是要借助先进的管理理念来优化税收征管组织形式。

1、就要明确管理的职能

就现阶段的政府税收征管来说,其主要的职能就是要保证市场经济环境上的平衡,尤其是在金融危机背景的影响下,就要向着专业化的管理方向不断发展,管理管事与管户上的相互弥补,提高管理的效能。为了实现双管制度形式,就要减少管理的层次,将业务流程作为方向,明确管理的职能,发挥出管理的效果,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2、要建立扁平化的管理结构

对于扁平化组织管理结构来说,就是要在税收征管的过程中实现平行化的征管体制,同时还要按照集中原则与职责明确原则来整合好基层征管机构,通过保证执法主体减少数量与审批的环节。对业务单一与职责交叉部门进行整合,可以保证在有限的人力资源中实现高效的运用。从而减少纳税人的缴税麻烦,为纳税部门提供出方便快捷的支付方法,提高工作的效果。

(四)完善当前地税与国税协调机制

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说,我国经济发展建设中税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传统的税收体系已经难以满足现阶段的税收需求了,因此,在实际中就要加强国税与地税机关之间的联系,同时还要利用好信息资源,保证国税与地税工作的有效进行,促进我国财政税收的合理化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金融危机背景的影响下,想要促进我国财政税收的发展,就要认识到进行财政改革工作的重要性,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上出发,做好改革与研究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金融危机对我国财政税收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

篇13

作者简介:高航(1983-),男,山东邹城人,山东政法学院经济管理系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09(2009)08-0074-03

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出现低迷和下滑的趋势,各行业纷纷由“战略扩张”转入“战略收缩”。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影响的日渐扩大,我国企业面临着严峻挑战。2008年10月,中国社科院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题为“经济危机形势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市场调查,共有5省近200家年营业额超过1亿元的企业参与了此次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企业正在或者准备裁员或者降薪,没有类似计划的企业也将纷纷采取直接削减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行动。

一般认为,经济性减员是指由于市场因素或者企业经营不善,导致经营状况出现严重困难,盈利能力下降,企业面临生存和发展的挑战,为降低运营成本,企业被迫采取裁员行为来缓解经济压力。经济性裁员不同于因企业的业务方向、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发生变化而导致内部组织机构的重组、分立、撤消所引起的结构性裁员,也区别于企业为保持人力资源的质量,根据绩效考核结果而解聘不合格员工的优化性裁员。

一、金融危机下企业经济性裁员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企业采取经济性裁员的收益是明显的,其通过裁员可以降低人员成本和企业运营成本,以使企业优化入岗匹配关系,通过新岗位、新人员的整合来实现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同时给所有从业人员造成一种从业压力,以激发企业员工的自我提高意愿:此外,还可以向外界传递积极的改革信息。赢得外界的支持。但是,裁员在带来明显的正面收益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一是缺乏统一的裁员标准。在金融危机下,一些企业裁员过于仓促,裁员缺乏标准,没有一个完善的绩效考核系统,多是采用“一刀切”的做法,即按一定的比例裁员,或达到某一年龄即内退,或把整个部门员工都裁掉。这种裁员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但过于僵化,缺乏灵活性,没有考虑员工的能力和表现,在裁掉一些工作表现差或年龄较大的员工的同时,也容易将企业一部分技术骨干以及训练有素的管理人员裁掉,直接削弱了企业的运作效率,也容易引发企业机密的外泄,波及企业核心竞争力,致使企业的人力资源价值大幅降低。

二是裁民留官与随意定岗定编并存。在金融危机下,企业对干部裁员本应与员工一视同仁。但有些企业没有这样做。“领导层”成了在裁员时被保护的对象,出现只裁普通员工,不裁干部的怪现象。按需设岗、按德才兼备原则用人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但是,有些企业在定岗和用人方面存在不正之风。个别领导从狭隘的个人利益出发。利用手中权力随意定岗定编,以亲疏为准划圈子和定框框,对亲近自己的人,千方百计找借口、挤空子留用或重用。而对那些踏实工作,对领导不吹、不溜、不靠、不拉的人随意裁去,致使企业员工失去对企业的信心,而无法同心同德地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自觉地多做贡献。

三是对留任员工的心理影响很大。企业裁员会对留任员工产生复杂的心理影响。这种影响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不安全感会影响留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经济性裁员会让员工感到朝不保夕,没有安全感,危机和压力剧增,在这种氛围里。企业员工多会采取观望、等待或寻找其他出路等消极措施。另一方面,裁员操作过程是否充满人性化会影响留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企业和员工是共生的关系,企业的发展需要员工付出心血,员工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发展。当企业发生困难需要裁员时,企业需要与员工进行必要的沟通,按照法律程序办理相关手续,员工向企业做好工作交接。但是。有的企业采取“一小时走人式”的裁员方式,缺乏对员工应有的尊重,这会对留任员工带来负面影响。

四是企业公众形象受到影响。企业裁员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特别是知名企业的裁员行为往往是新闻媒体追逐的焦点,容易引发人们对该企业产生缺乏社会责任的印象。从而削弱其在市场的品牌价位和社会形象。裁员还会对企业的产品销售造成不利影响,消费者会担心该企业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出现问题而选择替代品牌产品,造成企业产品滞压,销售收入下降。

二、企业经济性裁员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第一,裁员违反《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在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情况下可以裁员。但对裁员规定有严格程序,即需要裁减人员在20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的,用人单位需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全体职工的意见后,裁减方案需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然而,有的企业裁员严重违反规定,企业负责人既独断专行,又缺乏责任心,在裁员中凭意志行事,裁员方案没有向工会或者向全体职工报告,不考虑被裁员工的家庭负担,也没有对员工做具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是找来被裁员工简单地宣布裁员决定,并限定员工在规定时间内离开企业。有的企业甚至没有按照《劳动合同法》进行经济补偿,侵害被裁员工的经济利益。这使裁员方案出现既违法又不合理的现象。

第二,劳动行政部门监管不到位。虽然《劳动合同法》规定由劳动行政部门负责对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监督检查,但由于业务量巨大,劳动行政部门的管理监督存在很多不到位的地方。例如,员工的申诉合理合法,他们就依法行政仲裁,责令用人单位纠正和支付赔偿,但对用人单位的处罚力度不够,也缺乏对企业规范化管理的指导。目前。我国一些企业对员工的管理还没有上升到人力资源的高度。具体表现是:企业用工制度不规范,对员工没有定量的考核评定资料。不明确员工是否称职,从而使裁员缺乏可靠的数据资料作为支撑评定员工是否去留的依据。这方面亟待劳动行政部门加强监管,进一步改善和完备相关规定。

第三,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企业裁员所引发的大部分问题都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有很大关系。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体系尚不完善;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较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处在探索阶段;针对生活困难需要救助的城乡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范围较小。我国社保基金明显不足,加之与裁员配套的政策措施不健全,许多员工被企业裁减后会面临一定程度的生活和就业困难。由于企业裁员数量较大,分布范围较广,不仅对现有的社保体系产生了巨大压力,也加剧了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三、解决金融危机下企业经济性裁员问题的基本对策

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必然存在经营战略调整的情况,在整体战略指引下的裁员是必要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企业要发挥好裁员的真正作用。就需要在整体战略的指引下进行,并尽力克服其负面影响。

一是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落实《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裁员的条件和程序。规定了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劳动合同制度的执行实施监督检查,检查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和解除劳动合同等方面的情况。因此,劳动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用人单位裁员的管理。依法监督。对不符合规定的裁员,依法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劳动合同法》规定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工会要认真审定企业的裁员方案,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是制定科学的裁员标准,做到裁员有章可循。首先,对裁员的规模与数量要有客观、准确的把握。企业要基于战略的更新和环境的变动重新定岗定员。为此,企业应首先明确战略目标,再决定组织机构的安排,要真正做到以事为中心。因事设机构,因事设职务,因事配人员。其次,裁员要有恰当的比例。企业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取决于产供销、人财物的均衡与协调,要通过裁员使企业各类员工的分布从数量上、质量上、结构上都趋于均衡与协调,以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后,制定科学的裁员标准。传统的以年龄为依据的裁员方法,其最大特点是简单,可操作性强。但是,用同一年龄标准来解决不同性质岗位和具有不同技能员工的问题,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企业必须从实际出发。建立科学、客观的评估体系。着眼于未来发展的实际需要。根据德、能、绩、勤、龄等多项指标,对员工分项评定,加权综合,以此确定裁减人选,这样才符合优胜劣汰、竞争上岗的基本原则。

三是安抚好留任员工,保持企业凝聚力。面对金融危机,企业采取经济性裁员方式容易在留任员工中造成人人自危的现象。留任员工基于对自己工作稳定性的担心,会导致工作效率的下降,进而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这就需要企业在裁员后做好“善后”工作。管理层应本着诚实的态度与留任员工进行充分沟通,以有效地安抚留任员工。为提高留任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和认同感,需要对留任员工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以避免引起恐慌。部门管理人员尤其是人力资源部应提供信息沟通渠道,及时通报公司的最新情况,邀请相关人员或是借鉴“外脑”进行员工心理疏导,使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增加留任员工的安全感,降低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所造成的不必要风险。

四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被裁员工的后顾之忧。政府部门应加大力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把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作为约束性指标。以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和非公经济组织为重点,逐步将城镇从业人员基本纳入覆盖范围:落实国家有关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参保缴费。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在保障失业人员合法权益的同时,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加大财政投入和政府转移支付,进一步充实失业保险和失业救济基金。努力解决我国社保基金时间短、盘子小、投资弱、负担重的问题,加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简化社会保险金发放程序,提高城镇居民失业期间的生活保障水平,增强失业保障的缓冲力度。同时,加大失业员工的再就业培训,拓宽再就业渠道,消除企业裁员后员工失业无保障、再就业无门路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马建明.对当前金融危机影响下企业裁员问题的思考[J].企业活力,2009,(02).

[2]陆其伟.加强对金融危机下企业裁员的管理[J].交通企业管理,2009,(0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