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0:38:1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现代农业的前景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DF41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016-01
1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机理
1.1现代农业是科学化农业,能有效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创新与转变。农业科技进步是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新技术是现代农业的先导和发展动力,现代农业是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低,制约着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农业科技进步可以突破瓶颈资源的约束,实现对某些稀缺生产要素的集约利用,发掘农业生产增长的潜力,打破农业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均衡,改变创新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单位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减轻劳动强度,节约能耗和改善生态环境。现代农业发展过程实质上是科技在农业上广泛应用的过程。
1.2现代农业是规模化农业,能有效实现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与转变。现代农业有利于克服小规模经营的局限性,利用规模优势,实行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社会化,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奠定产业基础。也便于推广应用现代科技,可以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促进节本增效,有利于实现现代农业的“高劳动生产率、高商品率、高经济效益”的目标。现代农业重视发挥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优势,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1.3现代农业是市场化农业,能有效实现农业流通形式的创新与转变。①现代农业是面向市场需求,主动地适应市场的农业。农民的大部分经济活动能够真正面向市场、服务市场,农产品的商品率很高。而且实现向更大范围、更大需求的市场转变,向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转变。②现代市场化农业,有利于实现流通形式的创新。农产品期货市场是一个具有良好传导机制而又高度透明的信息化市场,具有“引导生产、稳定市场、规避风险”的作用,有利于克服农产品生产季节性和周期性特征带来的不利影响,推进农产品流通形式创新。③现代农业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战略,促进流通形式创新。④现代农业具有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通过现代流通企业规模化经营农产品,以现代流通企业作为先导带动现代农业,引导兼有生产和流通双重功能的农业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实现农民与现代流通组织的对接,完善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
1.4现代农业是效率型农业,能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现代农业是一个高效率的系统,它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了土地、资金、人才、科技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不仅土地等自然资源要素的产出率较高,而且劳动力、资金等经济社会要素的生产率也较高,极大地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农业信息化能够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发展高效率的现代农业是保障食物安全、更好地支撑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
1.5现代农业是两型农业,能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绿色产业,担负着维护与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的使命。发展两型的现代农业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两型农业是现代农业高级形态和实现形式,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以及可再生能源开发等融为一体,最终实现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一致。两型农业坚持新的生产观、经济观和消费观,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实行清洁生产,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两型农业发展促进资源的循环式使用、产业的循环式组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符合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
2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2.1坚持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一是“大资源”理念。要合理的、有效的利用各种资源,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果;拓展农业功能。二是树立“大生态”理念。要充分发挥农业的生态屏障作用。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发展循环农业和节约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三是树立“大农业”理念。要挖掘农业的内涵,要延伸农业的外延,大农业要增强和发挥农业的多功能,要拓展农业在能源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新功能。四是树立“大技术”理念。不仅要充分利用农业生物技术,在育种上发挥科技优势,而且要在农业机械和耕作方法上技术创新。五是树立“大市场”理念。强化市场意识,搞好农产品市场营销。
农民思想观念变化是当代中国农民一系列变化中最显著的,它对农村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而农民生产经营观念尤为重要,它不仅是农业科技推广的前提和基础[2],同时对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我国甘肃[3]、陕西[4]等多省区地方政府已经着眼于通过改变农民观念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同时我国学者对此也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如刘平洋认为农民市场化是农民现代化的核心和实质,因此应该着力培养农民观念的市场化转向[5]。李凤海研究认为目前我国农村仍然存在着因循守旧、对科学种田的思想意识淡薄、对农业新技术难以接受等现实问题[6]。赵洁茹通过对河南地区农业生产情况调查发现,由于信息通信、文化普及在农村发展缓慢是导致部分村庄生产观念落后的原因[7]。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学界普遍认为应该加强农业科技、农业发展理念教育[8],以及农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现代性教育[9],同时通过健全人力资本成长的教育机制等方式促进农民生产经营观念转变[10]。但关于目前我国农村农民生产经营观念如何变化,为何转变,以及如何引导农民生产经营观念转变等相关研究仍然缺乏。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关中4个村庄的调查,对目前农民生产经营观念进行相应地了解,对其变化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样本村介绍
本次调查对陕西关中的斜上、新集、蒋家寨、夏家沟4个村庄的土地、人口以及现代农业的改造情况作了初步了解,基本情况见表1。4个村庄目前基本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同时4个村庄村民的年龄性别结构、文化教育水平、思想观念以及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接近。
现代农业在这4个村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农业现代化呈现出以政府为主导,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逼民致富”的特征。第二阶段,政府强制力的放松,农民各种方式的抵抗,使农业现代化发展停滞。第三阶段,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农民自发种植经济作物,现代农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农业现代化在村庄的发展经历体现了农民生产经营观念的变迁,农民思想观念在前期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而在后期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二、农民生产经营观的变迁
(一)农民生产观的变化
1.由“低投低产”到“高投高产”的投资观。通过表2可以发现,传统粮食作物生产所需要的投入及产出远低于经济作物。农民在面临“低投入低产出”与“高投入高产出”的投资选择时,更倾向于选择减少农业投资以降低生产风险。这种选择是由于长期以来粮食作物为主的生产方式,形成了农民对农业进行少量投资的投资观念。同时,农业改造初期,农民家庭经济条件差,农民无力进行大量的农业投资。农民将土地视为生活的保障,因此农民不愿冒着粮食短缺的风险而种植现代经济作物。基于以上原因,传统农业改造之初,经济作物种植仍然是低投入低产出的生产模式,虽然种植作物已经改变,但农民生产观念仍未改变,因此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的投入都处于较低水平。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投资观念逐渐改变。具体表现在农民对农业生产投资的数量及态度上。首先,在果园建设上,农民敢于以每亩地近万元的价格对果园建设投资,并以每年每亩地投入4 000元用于农业生产。其次,在态度上,农民认识到农业投资的重要性,投资的数量与产品的产量与质量密切相关,因此注重对农业生产的直接投入。此外,部分农民自费到山东寿光等地方进行考察学习。现代农业生产前期的基础设施投资、生产过程中农业资料的大量投入都反映了农民经由传统低产低投的生产观向高产高投生产观的转变。
2.由“粗放经营”到“精细耕作”的管理观。现代农业发展初期,农民仍然按照传统的耕作方式进行现代农业生产,农业管理水平较低。农民轻视农业管理的主要原因有:(1)在以粮食生产为本的村庄内,种树是“不务正业”思想观念广泛存在;(2)农民对陌生的现代作物存在着天然的不信任,因而将其作为强制摊派“任务”而敷衍;(3)受客观技术水平和农民认知能力的影响,农民缺乏相关的管理能力。因此农民仍然以粮食种植为主,轻视经济作物种植,由此也导致了果树产量低、质量差、病虫害多等问题,并形成了农民排斥现代农业的恶性循环。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对农业管理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近年来农民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有了明显的转变。具体表现为:(1)农民田地里劳动时间大量增加,农忙季节的雇工也明显增多。(2)部分村民由长期在大城市打工向就近打工兼顾农业转变。(3)依靠经验向依靠科技转变,农民通过村委会培训、大学老师指导,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在生产过程中农民通过比较发现,精耕细作的收益远高于粗放管理。因此在思想上接受现代科技管理,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已成为了农民的共识。调查中,新集村、斜上村等多位村民讲到:“现在没有不好的土地,只有不好的管理”。
3.由“封闭保守”到“积极进取”的开放观。传统农村的封闭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观念,造成了农民思想上的保守。这种保守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生的创新动力不足,二是对外来事物的排斥。这种保守观念在农业生产中则表现为,农民农业生产以经验为主,习惯于过去沿袭的生产方式,采用传统的种植品种,农民没有变更其现有行为的动机。对于新品种、新作物、新生产方式首先抱有怀疑的态度,并存在着排斥的心态而拒绝接受。现代农业发展之初,农民这种保守性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农民的这种心态也得到了巨大的改变,具体表现在:第一,从农业生产方面看,在种植作物方面,农民不再按照传统习惯,拘泥于种植粮食作物;第二,在品种选择方面,不再只种植传统品种,而敢于接受新品种;第三,在方法方面,主要采用专家、技术员所教授的新技术。在新技术引进后,有29%的农民能领先使用新技术,60%农民在2年内能够使用到最新技术,77%的农民能够在4年内使用新技术(见图1)。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时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接受新事物的态度。
(二)农民经营观的变化
1.由“注重产量”到“注重品质”的商品观。粮食作物有着耐储存、质量差异小的特点。由于产品差异小,改善粮食的品质对于农民最终收益影响较小,相比较而言,粮食作物产量的增加对于农民的收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相对于提高质量,农民更关注产品的产量。由于粮食易于储存,农民能够囤积粮食,因此与经济作物相比,农民并不急于出售。即使质量差,最终仍可自己使用,通过减少出售量,降低商品率来消除影响。
由于经济作物销售的目的性较强,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作物急于在果实成熟后进行销售,因此需要根据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的质量。在这个过程中,可持续发展观、产品的品质观念逐渐为农民所接受。如新集村村民在葡萄生产中通过使用催熟药物虽能使水果提前上市,但容易导致销售时水果脱落,不利于村庄水果产业的长期发展;夏家沟农民呼吁政府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控制化肥、农药使用,提高产品质量。
2.由“规避风险”到“利益优先”的市场观。虽然现代经济作物效益远高于粮食作物,但在农业推广时却遭到了农民的拒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民不愿承担市场所带来的风险。农民规避风险的观念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1)以各种形式拒绝改变作物种植;(2)在不得已时则选择少量种植,农民将质量差、面积小的地块用于经济作物,其他仍以粮食种植为主;(3)农民减少经济作物的投入,将经济作物当做“任务”来应付。农民以各种形式抵抗都反映出了“有粮可吃”“减少风险”的小农思想。
随着粮食供给日渐稳定,农民无粮可吃的忧虑逐渐消除。对挣钱的渴望消除了对风险的忧虑,农民开始逐步接受现代农业,并逐渐扩大生产规模,在短时间内便实现了种植作物的转变。现代农业也由原来无人种植变为了全员参与,种植比例由最初的少量种植变为了全部种植,农业生产的投资也明显上升。通过图2可以看出,在调查的农民当中,除日常生活费用外,生产投资成为农民主要投入。农民的参与数量、种植比例以及投入资金都反映出了现阶段农民愿意参与市场竞争,承担市场的风险并从市场获得利益。
3.由“土地情感”到“经济计算”的土地观。乡土社会中,农民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不仅因为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生存保障,同时对土地的情感已融入到农民的精神当中。土地对于农民不仅有着生活工具的意义,在此基础上也赋予了其强大的文化意义。随着现代文化对乡土社会的冲击,农民对土地的情感在快速下降,从情感角度讲,对土地的保有意愿必然随着农民土地情感的下降而降低。
然而在对土地流转意愿进行调查时却发现,64.7%的农民表示不愿流转土地,农民对于耕地的流转意愿仍然偏低。总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经济效益好。由于种植经济作物后经济效益好,农业收入已成为家庭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家庭劳动力足够。老年男性在无法外出打工后,仍然可以在家务农;由于妇女工价较低,妇女可以通过务农增加家庭收入。(3)土地可以作为农民最后的保障。在无其他收入时,土地可以保证农民最基本的生活。部分农民表示愿意流转土地,由于土地面积小,农业收入不仅对家庭收入没有太大贡献,反而制约着家庭成员外出打工,影响了家庭收入。无论是保有土地还是放弃土地,农民都是从经济利益出发,根据利益最大化原则来决定土地的去留。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土地由原来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部分变了农民获得收益的盈利工具,农民土地观实现了由“价值理性”向“工具理性”的转变。
(三)农民学习观的变化
1.由“消极被动”到“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调查发现,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民的学习态度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有着低学历、高年龄的特点。4个村庄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中78.9%的学历为初中及以下,91.1%的农民为40岁以上。由于年龄高、学历低,因此更依赖经验而非技术,使得农业技术的推广在农村中难以进行,农忙时间与培训时间的冲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参与。因此,在早期技术培训中,村委会采取发放洗衣粉的方式吸引农民前来听课。
经济作物在农村逐渐推广后,农民的经验已不足以应对新的农业生产,在无传统经验可循的情况下,农民不得不通过参加科技培训学习。通过学习比较,农民认识到现代科技的重要性,学习态度也由原来的被动变为主动。农民也不再以“没时间”为理由拒绝培训。通过表3我们可以看到,农民每年参与科技培训的人数占总人数的63.5%,人均参与培训约2次。
2.由“生产技术”到“经营管理”的学习需求。
科学技术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在现代农业推广初期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因此,在现代农业发展早期,农民对农业生产的技术需求较高,我国目前主要集中于农民技术的培养。随着技术的发展与推广,以及农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加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逐渐形成,农业技术的研发、推广、应用周期不断缩短,农业科技的制约性已逐渐下降。因此农业技术培训与学习的边际效率逐渐递减。
与此同时,农业经营因素的重要性在逐渐提升。农业经营因素的重要性既体现在农业具体生产中,又体现在现代农业宏观发展历程中,即每年农业生产中,农业信息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导向,市场价格直接决定了农民的最终收益。在宏观发展中,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经历由种、肥、机械等物质水平转变,到生产技术向经营技术的转变。从表4可以看到,除了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实用技术与病虫害防治外,农民对与市场信息、收购与销售等与农业经营相关的知识有着较强的需求。然而目前针对农民的培训仍然以技术性培训为主,与农业经营相关的培训却相当缺乏。
三、对农民生产经营观念变化的反思
(一)由生存理性向经济理性转变
斯科特认为,小农的行为选择是一种生存的理性:处于生存边缘的小农,安全问题是其首要考虑因素,为了维持最基本的生活,宁可减少可能的收益。这条“安全第一”原则,体现在前资本主义的农民秩序的许多技术的、社会的和道德的安排中[11]。受这种生存理性的影响,农民在日常实践中采取种植粮食作物、减少市场参与等方式,降低市场变动可能带来的风险。在农民这种生存理性没有改变的情况下,要求农民改变作物选择极其困难,这也是现代农业前期发展缓慢甚至中断的重要原因。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与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粮食供应的日渐充足,农民物质条件也随之发生了质的变化,生存问题已经不再是农民考虑的首要问题。而此时,农民开始考虑如何盈利。无论是农业作物选择、生产投资选择、市场参与选择,以及土地保留与否技术学习等,实现收益最大化已成为重要考虑因素。在对农民改变种植的原因调查时,68.8%的农民表示出于经济动机而改变作物生产。由此可见,以经济理性为基础的农民,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生存工具变为了盈利工具,从“土地里掏出钱”成为了无其他资本又急于致富的农民唯一的渠道。因此,转变生产经营观念,通过土地获取收益,成为农民的必然选择。
(二)新要素的投入与村庄变化
经过长期发展,农业生产呈现出了一种均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生产要素配置已经达到最优。此时,改造传统农业便需要寻找一些新的生产要素[12]。4个村庄农民生产经营观均在新要素投入的情况下发生了变化:
1.政府的扶持政策。本地政府通过修建水利道路等公共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通过农机直补的方式提高机械化水平,以及通过无息贷款等方式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2.社会多方加大教育要素投入。本地区通过园区办对村庄负责的方式,定期安排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培训,同时通过村庄与大学对接,运用高校的先进技术服务于农业生产。
3.经济利益的诱导。现代农业自身有着良好经济效益,当市场需求较大价格稳定时,农民将根据市场的引导而做相应的改变。
通过外生性的要素投入最终促使农民内在的生产经营观的变化:通过政府的财政补贴,促进了农业设施建设与农资购买,规避市场投资风险的观念得到转变;通过利益刺激,轻视经济作物生产的管理观念得到了转变。在比较了专家教授的耕作方式带来的差异后,农民对科技知识的态度也有了重大转变。此外经由农业推广机构及新闻媒体的长期宣传,以粮食生产为基础的保守的生产经营观念逐渐被农民抛弃。在多个新的要素的影响下,农民生产经营观念最终发生了质的变化。
(三)社会环境的压力与动力
农民生产经营观念的转变与社会的总体变化密不可分,具体表现为外部社会环境即产生了迫使农民观念转变的压力,同时也创造了相应的社会条件[13]。
1.社会压力方面。首先,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剧,第一代农民工呈现出大龄趋势。由于农民工在50岁之后已经难以在城市找到工作,因此不得不返乡从事农业生产。其次,在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的背景下,普通农民工城市就业难度加大,农民工需要在返乡后通过农业生产来增加家庭收入。同时,由于粮食生产投入与产出不对等,粮食生产经济效益差,农民生产积极性低。因此,在社会的压力下,农民不得不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与理念,通过加强学习,接受新的生产经营观念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
2.社会动力方面。我国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农业结构的转型。传统的粮食、蔬菜、肉食消费结构由8∶1∶1向4∶3∶3转型[14]。蔬菜水果在农业消费中所占比重加大,花卉苗木等农产品的需求也在大幅提高,不断稳定发展的消费需求为现代农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此外,现代农业生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资料的供应网络、技术支持网络与销售网络逐渐形成和稳定,为农民思想转变创造了社会基础。因此社会环境从压力与动力两个方面促使了农民观念的转变。
四、强化农民生产经营观培育的建议
(一)完善农村教育服务网络
我国农业发展已经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科技、知识对于提高农业发展、促进农民观念转变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应该推动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持续性强的知识密集型农业发展。在具体工作中,首先需要加强高校、科研机构在现代农业研究方面的力量。加快对农作物品种研发,生产方式的更新与完善,农业生产工具发明与升级。其次,需要完善技术推广网络,通过改变农业推广人员的工作方式,激活农业推广部门的获利;充分发挥村委会作用,提升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创新技术培育方式,根据农业生产需要,采取定期长效与不定期灵活的培训方式,针对性地解决农民在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此外,在健全农业生产服务网络的同时,加强金融、保险、卫生等方面的知识服务体系,通过服务网络的建立,促进农民整体素质的提升。
(二)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
二、农业现代化下的土地制度要求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即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科学化和社会化,从个体农业转变为社会化大农业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的结果表现为现代化农业。
现代化农业对于土地制度的要求至少有三个方面:第一,土地制度要与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一致起来,在市场经济下土地实质是与其他生产手段相比并无本质差异的生产资源;第二,土地制度要有利于实行农业的企业化经营,企业化经营包括土地经营者具有经济上的独立性和土地经营面向市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两个方面;第三,土地制度要有利于资源的有效流动,有效流动就要求土地本身应该有较大的弹性可以以较低的交易费用转移,并且土地对高技术、资金等有较大吸纳能力。赵德起(2010)基于国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产权、契约和国家为核心要素给出了制度运行原理的一个假定,提出了制度运行的“短板”理论,并据此建立了对制度效率进行检验的CPC模型,进而使用CPC模型对中国农地产权制度近50年的发展历程做了实证分析,得出我国现行农地产权制度国家高效率、产权和契约“双短板”的现状。对于“双短板”的治理方案上,赵德起认为农地使用权的市场流转是当前优化农地产权短板的核心;而修正国家与农民农地契约履约错误及提高农民农业收入是改善契约关系治理契约短板的重要部分。
三、土地制度变革的争论
对于土地制度问题研究的文献可谓是汗牛充栋,而对于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的讨论也是众说纷纭,综合看来以下三种观点占据绝大多数:
第一,主张土地国有化。例如,白俊超(2007)认为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是:土地产权归属安排不当、权责混乱;与农村户籍挂钩“按人均包”的土地权益分配和调整方式带来土地所有权主体不合理的易位;农民无偿或低偿使用农村土地,土地的所有权不能在经济上得到实现。对此白俊超提出实现农村土地国有化、赋予农民长期的农村土地使用权,废除农村土地“按人均包”的改革方案,实现“农村土地国有+土地垂直管理+农村农民社区组织公共管理+家庭经营”的农村土地制度。
第二,主张土地私有化。这种观点的主要着力点在于私有制能够保证农民对土地拥有排他性的产权及由此产生的一切权利,能够造就农民对土地拥有长期投资的内在动力机制。葛斐,黄静(2009)在回顾我国建国以来土地制度变迁的基础上,论述了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最终方向是土地的私有化。建议政府逐步弱化集体的权利,将土地权逐步交还到农民自己的手中,最终使农民获得彻底属于自己的完整的土地权,以实现完全的土地私有化。
第三,主张完善现有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主张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其中不乏部分人是基于对土地私有化政治敏感性的“敬畏”以及对现有土地制度下利益集团的捍卫,然而同样存在不少深入农村工作的学者是切实从中国式改革的国情出发,结合客观现实,慎重推敲土地制度改革方向的选择问题。例如,蒋剑勇,钱文荣(2010)在综合考虑当前我国土地制度的资源配置效应、土地保障功能和公平问题的基础上,对土地私有化始终保持怀疑审视的态度,并结合一系列政治、经济问题,指出目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该是:在坚持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充分保障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收益权和部分处分权,其他由农民去创造性地发挥,然后在此基础上来总结经验,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推广。
四、土地制度变革的方向选择
针对上述关于土地制度变革的几种观点,笔者认为:
其一,对于土地国有化,“国有永佃”形式的安排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土地的统筹规划管理的需要,农民耕地的长期性要求以及规模经营的现代农业的发展,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农民的收入问题并不能得到较好的解决。而且,国家从集体手上购买回土地所要求的财政支出成本难以估量。
其二,土地私有制在市场效率方面确实存在较大的优越性,而且理论上是能够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但是纯粹以经济学角度考虑问题,不深入体察中国农村的实际似乎有失偏颇:首先,我国的宪法第一章第十条明确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土地私有化至少在法律的认可上就必须经历相当长的一段路;其次,土地私有制在中国作为一个新制度,其改革必然存在“试错—改良”的反复过程,而我们是不能将这样一个本身存在巨大风险的试错行为轻易地用于已经十分脆弱的农业的。最后,中国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国民基因有着两千多年的民族积淀和文化熏陶,不能像西方国家那样能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只能以一种渐进式的方式进行,否则代价将无法估量。
其三,笔者赞同在现有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重视土地资源配置功能,兼顾土地效率与公平问题,逐步完善现有的土地制度,或者在完善的过程中做出创新形式的尝试。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并不是预示着土地私有制就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只是土地私有化制度下明晰的产权以及高效的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功能能够较为直接地促成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我们需要的只是土地私有化下的高效土地资源配置的手段,而对土地私有化制度本身的选择我们不得不审慎而行。基于农业现代化对土地制度的要求,针对在现有集体所有制基础上不断完善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本文认为:
第一,农业现代化对土地制度提出的首要要求即土地实质是与其他生产手段相比并无本质差异的生产资源,这就要求土地制度能够保障土地作为一种资源在市场经济中自由流转、交易。在现行的土地集体所有制下我国的土地流转问题主要表现为:多为私下流转,流转行为不规范,缺少流转服务平台;流转周期较短,农民积极性不足;流转后土地的利用效率不高等。而解决土地流转问题需要村集体整合集体土地采用对内流转仍为农地协商和对外流转为非农地议价交易相结合的原则,这就需要制度上给予农民集体法律意义上的“组织”定位,使其具有民主独立的自治权和相对较大的市场议价权,充分发挥农民集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
第二,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土地的高效率运作,即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应。现行的土地集体所有制是采用的家庭联产承包的经营方式,这是相悖于规模经营的要求的。而对于这方面探索,自上个世纪90年代就已初见端倪,例如山东淄博周村区的股份合作制改革、广东佛山南海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等。以股份合作形式经营土地可能成为我国农村农地经营方式的一大趋势,这就要求土地制度改革要引导农民集体整合集体土地资源,将土地以资本形式折价入股,采用股份合作形式,适应规模经营要求的同时保障农民的长久利益。
第三,农业现代化需要优质的农业劳动力、农业企业家和农业技术人员等人力资源以及资金、技术的投入,这是土地制度改革必须考虑的问题——如何引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要素?任何问题不是单纯的一个特指领域的问题,而是必须纳入系统中考虑的问题。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本、资金及技术同样需要考虑整个现代化的发展,例如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返乡就业、再创业问题恰恰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这些从农村走出去再回来的“农民”眼界变宽了,知识丰富了,符合优质农业劳动力的要求,而且他们经过多年的城市打拼积累了相当部分的资金。因此,土地制度改革偏向于对返乡农民工优惠(例如低于市场议价的土地承包流转等),为其提供扶植性制度保障, 是有利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点改革方面。
改革无疑是改变现有的发展格局,其中对于改革过程中的收益群体的把握是改革的立脚点和核心。因此,土地制度改革的收益群体必须是广大的农民,这是解决例如收入公平、“三农”等问题的核心,也是保持国家和政党稳定的根本所在。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3-0050-02
山东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近年来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走在了全国的前列。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蓝黄”经济区建设必将对山东省现代农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驱动作用。
一、“蓝黄”经济区建设有利于资源要素向农业集聚,为山东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1.政策倾斜为山东省现代农业配置了发展引擎。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战略的加速实施,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环境保护部、民政部、国家海洋局等部委相继与山东省政府签订了部省合作协议,使得山东省现代农业不仅在土地、财税、金融、价格等方面享有优惠政策,而且还被赋予了体制机制、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创新驱动力,为山东省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2.人才集聚为山东省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为更好地支持“蓝黄”经济区建设,山东省出台了有关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工作意见,加快了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产学研中心、博士后科研创新基地等高层次人才载体建设,加大了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的集聚力度,并重点选派经济区发展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赴海外进修培训,积极打造人才高地。与此同时,积极推动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的校企合作工作,为经济区建设培养更多的高技能实用人才。从而有力地促进了高层次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向农业等产业的集聚,为山东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3.资金集聚为山东省现代农业注入了发展动力。为支持“蓝黄”经济区建设,山东省在增加“蓝黄”经济区信贷投放的同时,设立了“蓝黄”经济发展基金,积极推动银政、银企合作,与全国十多家银行和多家保险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温州、香港、首尔等地组织召开商务合作招商恳谈会和推介会,积极拓展投融资渠道,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方位促进财政资金、银行贷款、外来资金、民间资本、风险资金的集聚。首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共引进高效生态农业项目132个,合同资金195亿元[1]。2011年山东省政府又安排16亿元的专项资金,支持“蓝黄”经济区内包括高效生态农业和滨海特色农业在内的重点项目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2]。大规模的资金集聚大大提高了现代农业的投入,为山东省现代农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4.科技支撑为山东省现代农业增加了助推器。为更好地支持“蓝黄”经济区建设,山东省提出以重点高校和国家级科研机构为依托,全面整合区域科技资源,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建成一批高层次研发机构,构筑一批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大力开展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和高效型、生态型、创新型、循环型农业产业体系,以建设创新型海洋科技示范基地、高效生态科技示范基地、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国家高效生态农牧业开发区和现代畜牧业示范区为主要内容,积极推动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充分体现科技的支撑作用,全面提高“蓝黄”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贡献率。
二、“蓝黄”经济区建设把发展现代渔业和现代畜牧业放在重要位置,为山东省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效保障食物安全提供了有利条件
1.渔业和牧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山东省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涵盖山东省全部海域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将逐步改变目前我国以近海、浅海、海面养殖为重点的传统渔业生产模式,通过建设海底人工渔礁、海洋牧场、远洋渔业基地和扩大现代化专业远洋渔船建造规模,大力推进渔业生产由海面向海底、由浅海向深海、由近海向远洋的全方位拓展,全面实现传统低效渔业向现代高效渔业的转变。现代畜牧业作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将依托黄河三角洲百万亩天然草场资源,进一步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积极推进畜牧业规模化养殖和标准化生产,着力打造沿黄肉牛、滨海奶牛、西部肉羊、中部肉禽、北部生猪等畜牧产业带,努力建成全省乃至全国的重要现代畜牧业示范区[3],全面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2.农牧渔业的全面协调发展有效保障了山东省的食物安全。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广阔的海域资源是“蓝黄”经济区的突出优势,因此“蓝黄”经济区建设不仅不会因局部土地开发利用危及山东省的粮食生产,而且还能通过土地整理、盐碱地改造等措施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增加粮食产能。并通过发展现代畜牧业和现代渔业,大幅度提高畜产品和水产品的产量,从而从量上有效保障了山东省的食物安全。高效生态农业是“蓝黄”经济区农业发展的模式定位,随着“蓝黄”经济区建设的逐步推进,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将在畜牧业和渔业中得以全面推广应用,这不仅有利于畜牧和水产养殖业产量的提高,而且还有利于畜产品和水产品品质的进一步提高,从而在质上有效保障了山东省的食物安全。
何谓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以产后为主体标志的农业
什么是现代农业?戴小枫说,现代农业始于1840年前后英国工业革命。主要标志是农业从业劳动力占全国从业劳动力的比重降至20%以下、农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降至20%以下、传统种植养殖产值占农业总产值降至20%以下(产后加工、保鲜、物流等的产值占到80%以上)。
戴小枫说,现代农业的建立过程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过程,是把农村人变为城里人、把农民变为产业工人、把农村变为城镇的过程,也是农业自身逐步实现工业化生产、市场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过程。
戴小枫解释,在某种意义上,现代农业是以产后为主体和标志的农业,没有产后加工、储藏、物流等产业及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现代农业的发展。而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自身逐步实现工业化生产、市场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标志、主体和必由之路。
现代农业的美好前景农业成幸福产业 农民成有尊严群体
戴小枫说,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脱胎换骨,就是要脱掉传统农业的胎,换成现代农业的骨。他说:“农业除了搞粮,要搞饭、搞活、搞绿、搞生态、搞文化,除了卖农产品,还要卖过程、卖体验、卖观感,有文化说头,有休闲玩头,有再来念头,有后备箱带头,有发展奔头。”
他这样描绘未来现代农业的前景,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生态农业为基,以古朴村落为形,以创新创意为径。让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劳动变运动,空气变人气,青山变金山,农房变客房,农产品变礼品。
未来现代农业下的农民,在离城不近不远的地方,住着不高不矮的房子,吃着不咸不淡的饭菜,呼着不雾不霾的空气,看着不土不洋的演出,干着不轻不重的农活,泡着不冷不热的温泉,过着不紧不慢的日子。
“养眼养胃养肺养心养脑,慢吃慢喝慢睡慢过,农业做成幸福产业,农村做成欢乐家园,农民做成有尊严群体。”戴小枫说。
如何发展?进行里程碑式农业革命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在中国应如何发展现代农业?戴小枫表示,需进行一次里程碑式的农业革命,更新观念、变革模式、建立全新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管理体系、创新体系及其相应的社会支撑体系。
他说,要积极发展股份合作制、合作制、股份制等组织形式,打造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确立“基在农业、利在农民、惠在农村”的基本思路。积极探索发展“农户+合作社+加工流通企业”模式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各种融合模式,让农民参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过程,增强参与能力,分享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