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8:1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篇1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实现的创新优化发展。同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经济管理理念的丰富,实现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成为众望所归。基于此背景,区域经济管理实现现代化建设是区域经济管理可持续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的重要体现。因此,实现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从新模式的特点入手,分析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的基本要素,从基础设施、政策支持、组织关系等多方面建设科学的管理模式。

一、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区域经济管理作为经济领域重要的一个分支,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不仅是由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所决定,还由区域经济管理的现状中出发。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区域经济管理模式在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但同当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相比较,管理模式的建设仍需加倍努力。

1.区域经济管理的传统方式变革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地理学进入到经济发展领域,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出区域性特点,如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等,都是以地理区域作为划分的界限和标准,但事实上经济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治理手段也对发展模式产生不同的效果,因而“滥用”的发展模式和治理模式,使区域经济管理呈现出落后、传统化。如在温州治理模式常常被使用到福建晋江,但事实上,温州和晋江的文化传统不同,经济结构不同,同一治理模式将众多企业逼上绝路。采用现代化的治理方式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四个现代化”的提出和发展,要求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都可以跟上国际潮流,实现面向世界;也希望各个领域的发展能够具有前瞻性,即能够面向未来发展,基于此,要求区域经济领域能够摈弃传统模式,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治理方式,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的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社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增加了各个行业之间的竞争,如何在风云巨变的市场环境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各个行业各个企业发展的重点。因而发展区域经济的现代化管理是国际形势所要求,第二,追随社会的发展企业才能把握正确的机遇,发展自身规模,而当我国社会生活、文化发展等方面都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发展时,要求区域经济也能够建立其现代化管理模式,从企业自身出发,区域经济的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建立是自身发展的基本所在。另外,经济管理也在不断的实践经验中得出新的管理思想。在此环境背景下,区域经济实现了现代化管理模式,主要是立足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从区域发展的根本目的出发,实现区域经济管理的人性化、柔性化。现代化的管理思想能够从区域经济的管理组织、管理文化、管理结构等多方面入手,实现其现代化建设。

二、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所呈现的特点

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并不是由各个区域盲目建设而成的,需要依托于当前时展的需求,立足于我国经济政策等各方面的因素,针对于当期我国的发展形式,要求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必须拥有以下特点:

1.人性化特点

人性化特点是由科学发展观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的。从古至今对于经济发展都拥有片面的看法,如在商言商、重利轻义等等,而随着以人为本观念的提出和倡导,要求区域经济在发展中、管理过程中都能实现这一准则,采用更为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更为柔性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正是从人性化作为出发点的,将管理文化、人本管理思想纳入到管理模式的构建中,所以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兼顾人性化的特点。

2.信息化特点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地位显著提升,一方面,互联网信息技术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智能化的管理方式能够避免出现一些伦理失误,从而提高生产管理的科学性。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只有抛弃传统中的人力管理,利用信息技术,展开管理才能真正实现产业结构的变革。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信息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基础设备的信息化,如设立智能监控,提高监管能力,运用“互联网+”的产业形式增加产能。

3.民主化特点

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民主化特点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实现民主化管理能够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增加区域经济发展中各个企业组成人员对于本职工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全身心投入到区域经济发展中。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有一个重大的问题在于人才的流失,如出现北漂一族等,这些人才的流失导致该地教育成本的浪费,经济的不起色。因而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的民主性特点,能够构建和谐的上下级关系,增加企业文化,留住人才,发挥集体智慧,从根本上提高区域经济管理水平。

三、新形势下区域经济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必要因素

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法律政策等形势的改变下,要求达到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三大标准和特点,并不是简单可得的,要求依托于资金、人才、政策平台等的支持。

1.资金

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维护手段,类似于柔性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有资金的支持。第一,充足的资金支持说明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是正确和科学的,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由此根据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整体道路和方向是正确的;第二,充足的资金支持能够对区域经济的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结构创新等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从而实现留住人才、创新技术等目的;第三,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后期的维护、完善,这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从而拖动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顺利展开。

2.人才

当今社会,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模式需要拥有先进的管理思想的作为指路明灯,而管理思想是依托于人才呈现出来的。所以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中人才是必要因素之一。另外,人才所提供的作用不仅于此,第一,优秀的人才能够带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提高管理的效率;第二,优秀的人才能够在区域经济管理中呈现出前瞻性的优势,如在我国城市经济规划中,对于未来经济缺少前瞻性思想,导致当前众多的基础设施、现有的发展模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与此同时,技术也是依托于人才存在的,技术是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建设的保证,只有强大的技术才能充分构建信息平台,维护信息共享,推动管理呈现智能化、人性化发展。3.政策我国经济制度是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作用,政府加于宏观调控,这种经济制度在金融危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因而可以看出,政策是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又一必备因素。第一,政府相关部门针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提出相适应的管理保护法规,能够保证区域经济发展不受到大环境发展的侵害;第二,相关的法律法规还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模式加快建设的步伐;第三,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不仅能够为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建设带来财政支持,还能够留住人才,创新技术等。

四、新形势下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在新形势下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从其必要性、建设特点和必要条件都展开了论述,但最为重要的是提供具体的建设措施,从实践上指导其发展。

1.正确认识该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找好切入点

对于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而言,最为重要的是认清本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对症下药,从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创新优化现代化管理模式。要找好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切入点必须做好:第一是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信息平台,聘请专业的经济管理双重人才,从而能够从数据中证明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如对于温州模式而言,小商品生产是主要的经济发展模式,因而具有生产规模小,各自为政等缺陷,因而以其不足作为切入点,展开现代化管理模式的构建;第二,要求正确认知每个区域中的文化特点,总所周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影响,所以了解掌握区域文化,能够以此作为载体,构建经济管理模式。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现代化经济管理平台

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中,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发挥重大作用,因而在具体操作中,希望能够充分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建立过程中,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模式中,区域经济发展维护中都能够利用到信息技术。如在区域经济发展前期,能够构建信息平台,将企业的基础设备建设情况、招商情况、经营情况都通过数据的方式展现,同时能够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区域经济未来的发展区域进行预测,并制定风险措施,从而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向国内外学习优秀的现代化管理方式,创新优化本区域经济管理

我国区域经济管理发展的起步较晚,且后天发展较慢,因而要求其能够向国内外学习优秀的区域经济现代化管理方式。首先,要求各个区域能够展开管理方式的交谈学习会议,通过互动,学习优秀的管理方式,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其次,要求各个区域能够派遣相关人员到国外学习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思想,并根据本区域经济真实的发展情况做出更改创新;最后要求能够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学校对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理论研究,以期带动区域经济管理实践运作。

五、结语

综上所述,通温州模式、长三角模式等区域经济管理模式的概述,可以看出,在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多样化趋势,而区域经济管理模式也具有繁杂的特点,另外还可以看出,从国际经济背景、国内经济政策、区域企业自身发展等方面都急需建立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前瞻性的管理模式,因而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迫在眉睫。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主要的要求是具有人性化特点、信息化特点、民主化和和谐化特点的,要想以这些特点为建设标准必不可少的是资金、政策、技术、人才等的支持,如此才能从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治理模式的信息平台、构建和谐的管理结构等来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最终达到区域经济管理建设,推动区域经济驱动发展,从而先创新带动后创新,在全国范围内营造良好的经济创新环境。

作者:严业明 张德艳 王言艳 单位: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委党校

参考文献:

[1]梁吉义,梁枫.区域经济现代管理发展过程与要素系统分析[J].系统科学学报,2008,02:65-70.

[2]楚芳芳.新公共管理视野下的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经济管理创新浅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29:37-38.

[3]任彤.基于区域经济管理体系下的经济治理模式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16:194.

[4]王君.浅议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趋势[J].科技经济市场,2015,09:58-59.

篇2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区域公共管理是我国解决政治、经济、社会三者之间公共问题的手段,通过对区域内进行横向或纵向的干涉,妥善解决好政治、经济、社会三者之间的公共问题,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在进行区域公共管理政府整体性治理的过程中,要想推动区域公共管理政府整体性治理的顺利进行,就要构建完善的区域公共管理政府整体性治理的监督机制,通过对区域公共管理手段的合理利用,形成多元主体共同治理区域公共事务的新格局。

一、我国政府区域公共管理的相关概述

(一)我国政府区域公共管理的发展现状

从现阶段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发展情况来看,还是存在着很多的缺失,比如单一的治理体系、“金字塔”式的权力结构、区域公共管理的方向等[1],都是影响区域公共管理政府整体性治理效果的因素,长此以往,区域公共管理方面的问题会越来越多。由此可见,要想充分发挥区域公共管理的效果,就要不断深化区域公共管理手段的改革与创新,建立完善的区域公共管理政府整体性治理的监管体制,为区域公共管理政府整体性治理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二)我国政府区域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

区域公共管理是现代公共管理中的一个分支,只有将基础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才能促进其发展。区域公共管理弥补了传统行政区划的劣势,是解决社会、政府、经济之间的公共问题的基本手段。区域公共管理不仅传承了现代公共管理中的优点,还具有自己的基本特征,一般情况下,区域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分为三种,下面笔者将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

1.从政治治理的社会背景的角度来看

区域公共治理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是应现阶段市场经济环境的需求而形成的。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才能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拓宽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度与广度,从而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与国际之间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依赖关系[2]。

2.从政治治理的价值导向的角度来看

现代化的区域公共管理的价值导向是公共问题与公共事务,与传统的公共区域管理相比更加灵活、外向,改善了单一的治理体系,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政府进行区域公共管理的时候,要将“合作治理”作为基本原则,将大量跨国界的公共问题和跨行政区划的公共事务都作为区域公共管理的内容,从而实现社会、政府、经济三者之间公共问题细化治理的目标。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具有多元化的性质,因此,不管是官方的政府组织还是非官方的民间组织,都在区域公共管理的范围内,在区域公共管理的实际运行中,其覆盖范围远比我们看到的要多很多。

3.从公共权力的运行向度的角度来看

区域公共管理将“合作治理”作为基本原则进行发展,而“合作治理”的本质在于市场原则、公共利益之间的相互合作。在进行区域公共管理的过程中,面对复杂的跨国界的公共问题和跨行政区划的公共事务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够通过区域公共管理来解决,所以才需要不断深化区域公共管理手段的改革与创新,打破传统区域公共管理的单一化,向多元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双赢甚至多赢的目标[3]。

二、我国区域公共管理政府整体性治理的意义

“整体性治理”是政府改革与创新过程中的新举措,是一种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的新理论,比如犯罪、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近几年来,“整体性理论”在我国政府发展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是在我国区域公共管理方面。区域公共管理政府整体性治理是以解决公共问题为核心,通过协调社会、经济、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来推动市场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既要改善政府内部各自为政的现象,也要促进市场与政府的合作[4]。

三、区域公共管理政府整体性治理的监督机制的作用

(一)监督机制是区域公共管理政府整体性治理中关键的环节

篇3

二、区域与区域行政

区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又是抽象的观念上的空间概念,但不纯粹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往往没有严格的范畴和边界以及确切的方位,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部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区域。对区域的含义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理解: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内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性特征来划分的;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与国界或一国内的省界、县界重合;社会学把区域看作为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区域经济学对区域没有完全统一的认识,有学者认为要对经济区域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同时人们普遍接受的定义是比较困难的,可以概括出其所包含的基本的内涵:首先,区域是一个有限的空间概念;其次,经济区域必须有相应的公共管理层级以提供公共服务;第三,区域在经济上尽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地区;第四,任一区域在全国或更高一级的区域系统中担当某种专业化分工的职能。区域划分,常采取两种基本的方法,由此可以把区域分成不同的两种类型,一是同质区域,二是极化区域(也叫集聚区域、结节区域、功能区域)。

区域发展的行政学科研究途径是基于其它学科对区域发展已有成果之上的新兴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对区域的界定应该借鉴其它学科的研究,但行政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有自己研究的侧重和偏向,因而我们在吸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还必须界定一个适合行政学科研究的区域概念。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把区域定义为“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对我们有很好的启示。区域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更多的是一种载体,体现各种关系和利益。在区域发展的行政学科研究途径中,中山大学的两位学者“从地理学或经济学的研究中受到启发,认为区域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的连续的有限空间范围,是具有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某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同质性的地域单元”。本文支持这样的界定,但笔者以为,既然区域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的,而这一定的标准可能是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一个或多个方面,那对区域的理解我们必须突破从地理学或行政区划研究出发的关注角度,从对其范围的关注转向对其内部实质内涵的关注。如果我们将区域内的主体按照较普遍的三分法划分为国家、市民社会和私人领域的话,可以发现,区域内各主体在不同的利益领域内形成各种交错重叠的复杂关系。区域作为区域发展中行政学科研究途径的基础性的概念,它更实质的东西在于它所蕴涵的多元主体和多领域利益之间复杂的关系,这是由行政学科的学科性质决定的。

基于对区域的认识,中山大学的两位学者认为区域行政就是在一定的区域内的政府(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促进区域的发展而相互间协调关系,寻求合作,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治理,以便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根据这一理解,区域行政的行为主体应该是政府,强调的是政府间(同级政府之间与上下级政府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对政府的协调来达致区域内优质公共服务的提供。这是区域行政的基本内涵,那么区域行政与区域公共管理是否有差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区域行政为什么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

三、区域公共管理

篇4

在区域公共管理中,行政化的处理方式有助于促进政府间的交流与合作,保障组织的顺利运行。行政化虽然能够帮助实施区域公共管理,但是也要谨慎预防泛行政化现象的出现。如果组织目标与运行方式以及权力来源都采取行政化的手段,一旦行政化泛滥,将丧失行政化原有的效力,从而扭曲解决区域问题的宗旨,区域公共管理中平等、合作的精神也将受到严重破坏,地方与政府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也会难以实现。所以,行政化手段是把双刃剑,善用者能够发挥效力,滥用者只能收获适得其反的结果。

(二)存在流域治理的问题

从自然区域的角度看,流域的整体性极强,上下游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流域内的自然要素一旦受到破坏,势必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难以修复的影响。但是从行政区域的角度看,流域往往被不同的行政区域所划分,因此它又是不完整的。而不同的区域基于不同的立场考虑,很难达成一致实现区域间的合作,往往是自己污染自己治理。正因为如此,地方政府的功利动机与流域治理的公益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日益凸显,从而也导致区域环境的污染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理。

(三)存在政府制度缺失的问题

政府的制度在区域公共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保障区域公共管理高效、合理、合法的重要一环。但就目前的形式来看,政府制度在这一环中存在着严重的漏洞与缺失,主要表现在: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安排有待完善以及区域政策的制度框架尚未成形。例如,地方保护主义普遍存在,严重影响区域整体经济效益的发展与提高;流域治理中生态补偿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等弊端频现;宏观以及中观区域治理的制度框架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另外,行政区行政的治理理念依然存在。这种颇具等级层次的治理方式,将外溢性区域公共问题排除在等级治理的层次之外,因此有待进一步的健全与完善。

二、促使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复杂因素

(一)全球化与区域化的推动,促使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

在全球化以及区域化迅猛发展的势头下,诸多复杂的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国际新区域运动勃兴,国家民族间原有的区域形态被打破,由封闭形态向着开放性的区域化模式迅速转变,促使国际间的宏观区域公共问题日益明显。这种跨国性的区域公共管理问题一旦引爆,单纯依靠国家内部的力量已难以应对,必须借助洲际间的团结协作才能顺利完成。例如,国家安全、环境治理等。另外,全球化以及区域化推进,增强了相邻国家间所形成的“次区域”的相互依赖感,因此引发了一些无法回避的中观区域公共问题。例如,发生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印尼三个相邻国家的合作供水问题。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促使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

中国的工业化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引发了诸多形式复杂的区域公共问题。主要包括行政区划的变革问题。行政区划的变革与调整在多股动力的助推下显得格外频繁,同时也充分显示出政府体系间的再分配过程以及政治权力之间的激烈角逐。另外一种区域公共问题是由中国几千年农耕历史所决定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中国的农民人口众多,为农村城市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可以说,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是存在于城市与农村两种不同政治行政区域之间的差异问题,需要在这两种区域之间进行必要的制度协调与重组,才能弥补公共管理之间的制度差异。因此,转型时期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尤为值得探究。例如,村改居问题以及“城中村”问题等。

(三)市场化与现代化的催生,促使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

从清末、建国、改革开放到近代,我国经历了西学东渐、四个现代化建设、区域的非均衡协调发展,这些艰辛的经历换来了我们迄今令人瞩目的现代化业绩。然而较之西方国家,我国的综合现代化水平依然很低,与西方国家的发展水平相比,差别甚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我国是一个非均衡发展的国家,在发展水平与现代化程度上存在着严重的落差,极易引发一系列区域公共问题。典型的有:一些现代化水平较低的区域与沿海发达区域间所形成的差距逐渐扩大的“马太效应”趋势;中部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所逐渐呈现出的发展困境,使得“问题区域”的态势愈加明显;广东、福建、江苏等沿海内部区域发展的差距逐渐拉大;东、中、西部之间发达、次发达以及欠发达区域的发展差距日益突出。

三、在我国区域公共管理中进行制度创新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

政府官员的绩效观与其对政府政策的执行密不可分。官员所持的正确的绩效观应该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公众受益才是衡量官员

(二)建立健全区域公共管理机制

有关学者指出,全球性的最突出特点是网络性,因此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催生出的区域公共管理问题,其治理机制应该是网络性的,而不能单纯采用划分等级层次的机制进行治理。我国在区域公共管理的问题上应该针对不同的组合方式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例如,在治理行政区政府的公共管理问题时,多采用网络主义、多元主义等。对于抽象的区域公共管理问题而言,传统的科层制已经无法适用于不同类型及层次的区域公共管理问题,需要在此基础上借助特定的市场机制来实现综合治理。

(三)转变区域公共管理的管理理念

区域公共管理理念的转变,需要紧密结合现实实际,破除传统的落后的管理理念,传承先进的科学管理理念。区域公共管理代表了一个时期社会的变迁以及时代的发展,其区域经济带在建立的同时,它的管理主体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转变管理理念。其次,在管理理念上,应该改变专项的行政理念,树立团结协作共同治理的先进理念。这样一来将能够有效缓解因行政区划的限制而对特定经济带的发展所形成的阻碍作用。再次,需要分散公共管理的权限。通过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多元、互动、分散的权利运行机制,以此实现管理理念的转变。

篇5

*地处江淮沂沭泗流域下游,位于南北气候过度地带。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决定了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经济要发展,水利必先行”。发达的经济要有发达的水利作保证,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要有水利的现代化作支撑。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省就提出了水利现代化的发展构想。“十五”以来,我们在大力推进“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中,不断调整治水思路,坚持不懈地加强水利建设,新建了淮河入海水道、南水北调三阳河潼河宝应站,城市防洪、农村水利、环境水利等一大批水利工程,进一步完善了水利工程体系,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进程,积极谋求以水利的现代化来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的现代化。

在推进水利现代化的思路上,努力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治水的同时,注重约束人的行为,防止人对水的侵害。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水问题。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改善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环境为水利工作切入点,切实解决好水安全保障、水资源保证和水环境保护问题。三是坚持遵循两个规律,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遵循水的自然规律,进行统筹综合治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增强水利事业发展活力。四是坚持改革创新,增强水利事业的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深化水利改革,进一步创新水利发展的体制和机制,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一些深层次矛盾,促进水利事业的加快发展。

在推进水利现代化的目标上,着力构建“四大体系”。一是建立保障社会经济安全的高标准的防洪减灾体系。以保障全省社会经济安全为核心,建设以流域为单元的防洪除涝工程体系和非工程体系,提高整体综合防洪除涝能力。二是建立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化配置的水资源供给体系。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核心,以节约保护水资源为重点,形成城乡供水、农田灌溉、环境用水等水资源综合开发治理格局。全面推行节约用水,初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管理。三是建立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环境保护体系。以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基础条件为核心,进行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地下水超采控制、水土保持等水环境综合治理。四是建立适应现代水利要求的水利发展服务体系。使水利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形成优质服务、高效低耗、良性发展的运行模式,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水利发展体制和运行机制。

在推进水利现代化的建设上,积极实施“四个统筹”。一是统筹安排防洪工程和水资源、水环境工程建设,在加快防洪工程建设的同时,加大水资源、水环境工程建设力度,提高水利工程防洪排涝、抗旱供水以及水环境保护能力。二是统筹安排流域治理和区域治理,在加大流域性工程治理的同时,加大区域性工程治理力度,使区域性与流域性工程建设同步推进。三是统筹安排城市水利建设和农村水利建设,在加大城市水利建设的同时,加大以农村河道疏浚为重点的农村水利建设力度,提高城乡水利基础设施的保障能力。四是统筹水利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在大力实施水利工程措施的同时,通过运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科学的调度手段,强化非工程措施运用,达到费省效宏的目的。

在推进水利现代化的措施上,注重强化“四个创新”。一是积极推进体制创新。大力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地下水和地表水,城乡水,水质、水量的统一管理,有一半以上的县市建立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加快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开展经营性水利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落实公益性水利工程的财政保障政策,建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市场,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效益。深入开展乡镇水利站改革,进一步完善乡镇水利服务体系,促进农村水利现代化建设。二是积极推进投融资机制创新。在征收用好防洪保安资金、水利建设基金、农重资金以及水资源费的同时,省级财政预算内水利投入实现了持续逐年增长的态势。“十五”期间我省省级水利基本建设投资从*1的9.3亿元,增加到*5年的12.4亿元,*6年的14.7亿元,逐步形成政府投入为主导、市场化运作为补充、群众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多渠道的水利投入机制,保持重点水利工程和农村水利建设投入大幅度增长。三是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全面提高水利科技水平。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全省水利信息化框架体系基本形成,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为水利现代化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四是积极推进管理创新。建立健全水利规划体系,强化规划管理。大力推进水利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法制化建设,提高水利管理现代化水平。积极推行招标制、委托代建制,提高水利投资效益。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

在*,从城市水利到农村水利,从流域性工程到区域性工程,从水利工程建设到水利工程管理,从水资源调度到水环境保护,都正在向现代化目标阔步迈进,努力走出一条符合*省情,具有*特色的水利现代化之路。

篇6

区域公共管理是现代公共管理学与区域科学在新的时期和新的实践中有机结合的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然而理论的发展始终落后于实践的步伐,区域公共管理理论还处于起步的阶段,基本概念的界定、理论的基本框架以及理论所具有的意义等基本问题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为了更好的反映实践和服务实践,对区域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正如任何理论的提出都来源于积累一样,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也同样经历了一个发展的历程。20世纪80年代,区域的空间有限性与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趋势之间的矛盾催生了区域经济概念的提出,此后许多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如地理学家、理论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家等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经济这一实践领域进行分析和研究,最终主要发展成为两大不同的学科群:一是区域经济学;一是经济地理学和政区地理学。理论研究的焦点都在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然而由于国家学科设置等历史原因,政治学和行政科学一直没有能在区域发展领域内开辟自己有特色的研究路径。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国内经济地理学和政区地理学涉及到“区域行政”,但该领域学者侧重的是从行政区划改革的角度来研究区域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问题,这里的“区域行政”并不是实际意义上从行政学科角度对区域发展进行研究的新的途径,主要是从管理学的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适度的原则出发考察中国行政区划存在的种种问题。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政治学和行政学的发展,政治学和行政学在区域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途径:一是区域政治研究;一是从行政科学角度出发的区域行政。区域公共管理正是在区域公共行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区域行政的一种深化。本文试从我国区域行政研究已有理论成果基础上,通过对区域和区域内关系的研究提出区域公共管理的一般概念,并对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一分析。

一、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现状

理论的发展总是反映现实和服务于现实,而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还处于理论滞后现实的阶段。在学界,使用过区域公共管理概念的只有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刘锋和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的陈瑞莲教授,两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本着不同的目的对区域公共管理有不同的见解。刘锋教授运用新公共管理、区域创新系统、区域核心竞争力、支持系统等理论对区域管理进行创新,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一研究与本文所关注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有很大的差别,它并不是真正从公共行政学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而是从区域地理学的角度将创新理论引入到区域发展中去。中山大学的陈瑞莲教授是我国研究区域行政的典型代表,也是实质意义上从行政学科角度对我国区域行政进行研究的开创者。她在对区域行政深厚知识积淀的基础上对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一些问题作了述评,认为任何一门学科和一种理论的产生都是社会需要和时代呼唤的产物,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也不例外,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提出主要是因为经济全球化下的区域主义与区域竞争的崛起、经济市场化下的区域政区间竞争加剧以及区域公共问题的大量兴起;而国外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间竞争理论、地区竞争力与区域创新研究、政府间关系与地方治理研究以及流域治理的实证研究。同时,她也对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所具有重要意义做了阐释,仅从理论创新角度看,一方面是推动区域科学研究的创新,另一方面,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全面展开,也能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对现代公共管理学学科创新。这些认识是深刻并富有创新意义的,然而,这些认识是在区域行政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公共管理的一个简约性的概括并没有对区域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以及其实质进行分析。毫无疑问,有几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行政有没有区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为什么区域行政会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要解决以上的问题,有必要对区域公共管理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二、区域与区域行政

区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又是抽象的观念上的空间概念,但不纯粹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往往没有严格的范畴和边界以及确切的方位,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部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区域。对区域的含义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理解: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内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性特征来划分的;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与国界或一国内的省界、县界重合;社会学把区域看作为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区域经济学对区域没有完全统一的认识,有学者认为要对经济区域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同时人们普遍接受的定义是比较困难的,可以概括出其所包含的基本的内涵:首先,区域是一个有限的空间概念;其次,经济区域必须有相应的公共管理层级以提供公共服务;第三,区域在经济上尽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地区;第四,任一区域在全国或更高一级的区域系统中担当某种专业化分工的职能。区域划分,常采取两种基本的方法,由此可以把区域分成不同的两种类型,一是同质区域,二是极化区域(也叫集聚区域、结节区域、功能区域)。

区域发展的行政学科研究途径是基于其它学科对区域发展已有成果之上的新兴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对区域的界定应该借鉴其它学科的研究,但行政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有自己研究的侧重和偏向,因而我们在吸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还必须界定一个适合行政学科研究的区域概念。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把区域定义为“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对我们有很好的启示。区域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更多的是一种载体,体现各种关系和利益。在区域发展的行政学科研究途径中,中山大学的两位学者“从地理学或经济学的研究中受到启发,认为区域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的连续的有限空间范围,是具有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某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同质性的地域单元”。本文支持这样的界定,但笔者以为,既然区域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的,而这一定的标准可能是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一个或多个方面,那对区域的理解我们必须突破从地理学或行政区划研究出发的关注角度,从对其范围的关注转向对其内部实质内涵的关注。如果我们将区域内的主体按照较普遍的三分法划分为国家、市民社会和私人领域的话,可以发现,区域内各主体在不同的利益领域内形成各种交错重叠的复杂关系。区域作为区域发展中行政学科研究途径的基础性的概念,它更实质的东西在于它所蕴涵的多元主体和多领域利益之间复杂的关系,这是由行政学科的学科性质决定的。

基于对区域的认识,中山大学的两位学者认为区域行政就是在一定的区域内的政府(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促进区域的发展而相互间协调关系,寻求合作,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治理,以便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根据这一理解,区域行政的行为主体应该是政府,强调的是政府间(同级政府之间与上下级政府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对政府的协调来达致区域内优质公共服务的提供。这是区域行政的基本内涵,那么区域行政与区域公共管理是否有差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区域行政为什么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

三、区域公共管理

要界定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公共管理,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具有什么样的区别国外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冠以公共管理的研究著述层出不穷,但什么是公共管理,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我国有学者在综合国内外各种观点的基础上认为现代公共管理即是“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不同,公共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行政管理中的政府还包括其它的组织和第三部门组织等。在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的比较分析上也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观点具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和研究的依据,但一个普遍认同的观点便是在公共管理和传统公共行政比较中,公共管理的行为主体不仅包括政府还包括其他各种的社会力量,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行政主体;在公共管理的性质方面,公共管理要体现公共性,即指公共管理主体应着眼于社会发展长期、根本的利益和公民普遍、共同的利益来开展其基本活动;在行为方式上,公共管理更多采取的是多元化和复合型的集体行动,以共同的目标基础,通过协商的方式达成。#$%不可否认,现代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 转贴于

区域行政走向区域公共管理是有其理论基础的,除了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还有市民社会理论和治理与善治的理论。我国学者在考察我国现代化进程时认为,“要摆脱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两难境地,首先必须从认识上实现一种思维的转向,不能像以往的学者那样,把目光的聚焦点只放在政治权威的转型上,因为中国现代化两难的症结真正的和根本的要害,在于国家与社会之间没有形成适宜现代化发展的良性结构,确切地说,在于社会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自治的结构性领域”,为此,他们引进了西方的市民社会理论,并依据中国现代化的现实进行改造,“中国的市民社会乃是指社会成员按照契约性规则,以自愿为前提和以自治为基础进行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私域,以及进行参政议政的非官方公域”。#!&%就西方学者已有的共识的观点来看,市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及其特征主要有以下的几个方面:(1)私人领域;(2)志愿性社团;(3)公共领域。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介于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威之间的一个领域,是一种非官方的公共领域,它是各种公众聚会场所的总称,公众在这一领域对公共权威及其政策和共同关心的问题作出评判,自由的、理性的、批判性的讨论构成这一领域的基本特征;(4)社会运动。市民社会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后在全球范围内的再度兴起,与当代世界各国所发生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及对此的理论反思有密切的关系,面对现实,理论家们对国家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地位重新思考。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引发治理和善治理论的产生。什么是治理?在关于治理的各种定义中,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和权威性。该委员会在1995年发表了一份题为《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的研究报告,认为: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政的持续的过程。这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的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它有四个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的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治理的实质在于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它所拥有的管理机制主要不依靠政府的权威,而是合作网络的权威,其权力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由于治理本身也只是一种实践的科学,毫无疑问也会存在失效的问题,为了完善治理理论,理论家们提出了善治的概念。概括地说,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最佳关系。善治具有五个基本要素: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和有效。分析以上的各种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有几个基本的共同点:一是它们都强调管理主体的多元性,不仅包括了政府还包括私人领域和市民领域;二是在管理的目标上,更多的突出多元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协调的达成并达致最佳;三是在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上,注重合作,通过协商和调整,在认同的基础上统一行动。

综合对区域和以上理论的认识,本文认为区域公共管理是与区域行政有本质性区别的概念,可以将其界定为:区域内的多元主体为了解决在政治、经济或社会其它领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共同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以及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间交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几个内涵:(1)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主体,包括政府组织、私域组织和第三部门;(2)目的是解决由经济、政治或社会其它领域构成的复杂的交错性问题,实现最优的共同利益;(3)区域公共管理采用的方式和手段与经济市场领域和政府公共领域的管理不同,不是竞争和压制而是基于平等地位之上的协商和调解;(4)对象是区域内个体和共体之间相互形成的交叉重叠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陈瑞莲,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缘起与发展[J]政治学研究,2004(1)

[2]王诤,区域管理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58-61

[3]杨龙,我国的区域发展与区域政治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3(4)

[4]刘锋,新时期公共管理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02(5)

[5]艾德加·胡佛,弗兰克·杰莱塔尼,区域经济学导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239

[6]陈瑞莲,张紧跟,试论我国区域行政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7]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5-12,

篇7

著名行政学者理查德·J·斯蒂尔曼二世说:研究公共行政必须研究它的生态问题。按照韦伯斯特词典的解释,生态学是各种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J·W·别斯指出生态学这个词源于希腊语oikos,意为房子或家,经济和经济学也有相同的词根,经济学和生态学有许多共同点,但生态学的含义更广泛。它涉及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的全部相互关系。”〔1〕美国著名学者利格斯(FredW·Riggs)1961年就提出了“融合型、棱柱型、衍射型”行政模式,开创行政学研究的一个新途径。我国现阶段的行政环境是制约和影响行政管理的重要因素,同时又是行政管理的改造对象,并为行政管理的实施提供条件。故此,我们应努力使行政管理和行政环境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生态环境的变迁,传统行政学历经了向现代公共管理学范式的重大转变。迈入21世纪,区域行政面对的是一种全新的行政生态环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区域公共管理这种崭新的制度安排应运而生。这种转变很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21世纪中国公共管理面对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区域公共管理的挑战,处理好和解决好了系列区域公共性问题,和谐社会的发展愿景就不再遥远。”〔2〕区域公共管理是社会需要和时代呼唤的产物。作为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陈瑞莲认为,在我国有关区域公共管理(行政)研究的著述尚较为零散,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学者社群尚未成形。但是,在当前一个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区域公共管理的相关内容。无疑,加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有学者说,“研究任何一种理论,都必须首先弄懂它所使用的基本术语。对于了解一种新的学术理论,弄清楚它所使用的新名词的正确含义,就尤为重要了”。〔3〕区域公共管理是个复合概念,其中“区域”和“公共管理”是其两个核心概念。

一、“区域”概念众说纷纭及其公共管理视角的界分

区域(region)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且相对性极强的概念。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观察、分析和理解各种不同的区域。研究视角和内容不同,对于区域的界定就有所不同。在社会科学丛林中,最早研究区域的学科是地理学,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内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性特征来划分。《牛津地理学词典》中,“区域是指地球表面的任何一个单元,它以自然或人文特征而有别于周围的地区”。〔4〕经济学将区域视为由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具有特定地域特征的经济社会综合体。埃德加·M.胡佛说,“所有的定义都把区域概括为一个整体的地理范畴,因而可以从整体上对其进行分析”,“把区域作为一个集合体,……这一集合体对于管理、计划和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是必须的。最实用的区域划分应当符合行政区划的疆界。”〔5〕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与国界或一国内的省界、县界重合;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研究者对区域的解读,往往侧重从一种更为宏观视角来讨论区域的内涵和外延。米特尔曼提出三个不同层面“新区域主义”分类法:宏观区域主义、次区域主义和微观区域主义。在“区域”的多种释义中,可以看出:区域有多种分类,系统性或整体性是区域的共同特征;区域的概念是相对的,可以依据不同视角有多种划分;区域是变化的,应以动态的眼光来观察它。实际上区域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很难给出一个公认的定义。本文是从公共管理学科角度来进行研究,基于此视角,区域应如何界定?有学者认为:区域是“一个基于行政区划又超越于国家和行政区划的综合性概念”。〔6〕另外,从四个纬度对区域公共管理要研究的“区域”做类型学上的分析:公共管理意义上的经济区域、行政区域、自然地理区域和公共管理中的“问题区域”和“边缘区域”。〔7〕笔者以为,不论对“区域”进行怎样的界分,从公共管理学科角度看,区域实际上是按照公共物品为标准划分的有限空间范围,是拥有相同一领域或多领域公共物品的域场。在这里区域不是一个地理范畴而是一个以公共物品(或者公共事务、公共问题、公共利益)为标准形成的同质性域场,并不绝对与行政区划相一致。

二、公共管理研究的新视角:区域行政向区域公共管理范式的转变

要讨论区域行政向区域公共管理的转变,首先要了解区域行政的发展背景、内涵等基础知识。区域行政问题与行政区划密切关联。学者刘君德在他主持的《中国行政区划的理论与实践》等论著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行政区经济”概念,并分析我国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在我国的行政学界,宋月红在国内首次使用“区域行政”的概念,作者从行政区划、行政区域与区域行政的关系角度进行研究,但这是一种狭义的或传统意义上的区域行政范畴。〔8〕陈瑞莲、张紧根在《公共行政研究的新视角:区域行政》一文中,正式提出广义的“区域行政”概念。〔9〕随着实践的推动和理论的发展,区域行政向区域公共管理转变。在学界,最早使用过“区域公共管理”概念的只有清华大学的刘锋和中山大学的陈瑞莲,二人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进行论述。刘锋运用新公共管理、区域创新系统、区域核心竞争力、支持系统等理论对区域管理进行创新,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一研究与本文所关注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有很大的差别,它并不是真正从公共行政学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而是从区域地理学的角度将创新理论引入到区域发展中去。〔10〕陈瑞莲教授是我国研究区域行政和区域公共管理的典型代表,她在此领域的论述,在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三、区域公共管理的内涵、理论支撑

区域公共管理是个复合概念,前文已经界分了公共管理视阈中的“区域”。对于公共管理的概念,无论是对其内涵把握还是基本体系的构成,都还在探讨中。王乐夫教授认为,“所谓公共管理,即公共部门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具体地说来,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的公共事务施加管理的社会活动。”

〔11〕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不同,公共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行政管理中的政府还包括其它的组织和第三部门组织等。公共管理主体着眼于社会发展长期、根本的利益和公民普遍、共同的利益来开展其基本活动;同时,它更多采取的是多元化和复合型的集体行动,以共同的目标基础,通过协商的方式达成。无庸讳言,现代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综上所述,区域公共管理是区域行政随着实践的需要,在治理范式上不断成熟的产物。笔者认为,所谓区域公共管理,即是指以区域政府组织和区域非政府组织为主的多元主体(区域公共管理部门)为了解决特定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或其它方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区域公共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间交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区域公共管理之所以“应运而生”,从根本上说,区域公共管理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或者说,除了实践的需要外,理论的发展和推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除了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外,还有公民社会理论、现代治理、网络治理理论和善治等理论。公民社会,也被称为市民社会或民间社会。关于公民社会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研究视角形成了种种不同的公民社会定义。这些定义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国家与社会二元结构和国家、经济与公民社会的三元结构。关于公民社会的结构要素,不同学者对其强调的重点不同。就中外学者取得的共识来看,公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及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四个:一是私人领域;二是志愿性社团;三是公共领域。除了公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外,公民社会还具有自己的基本价值原则,大体说来,这些基本的价值原则包括:个人主义、多元主义、公开性、开放性、法治原则。

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引发治理和善治理论的产生。从1989年世界银行首次提出“治理”以来,“治理”概念被广泛使用。在治理各种定义中,“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和权威性”。治理有失败的可能,为完善该理论,随后善治进入学者的视野。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最佳关系。善治有如下要素: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和有效。区域善治是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中一个战略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1〕理查德·J·斯蒂尔曼二世.公共行政学:概念与案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26.

〔2〕刘亚平.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序言)1.

〔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

〔4〕梅休.牛津地理学词典〔K〕.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1:354.

〔5〕胡佛,杰莱塔尼.区域经济学导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220.

〔6〕陈瑞莲,张紧跟.公共行政研究的新视角:区域公共行政〔J〕.公共行政,2002,(3).

〔7〕陈瑞莲.区域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8.

〔8〕宋月红.行政区划与当代中国行政区域、区域行政类型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1999,(4).

篇8

长江经济带在全国的地位非常重要,早在“七五”计划中国家就把长江经济带列为与沿海并列的两条国家一级开发轴线之一。然而,近30年来,尽管长江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也比较快,但与沿海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的飞速发展相比,两者的差距拉大了,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下降了。当前,长江经济带虽然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只有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并且采取积极的措施予以妥善解决,长江经济带才能早日腾飞。

基础设施比较落后。长江自西向东流入东海,干流总长6300公里,其中目前的干流通航里程约3000公里。在呈东西长南北窄的长江经济带范围之内,中上游的绝大部分地区以及下游的部分地区,现代化的基础设施还比较缺乏,铁路、公路和通信网络的密度较低,甚至平原、低丘部分县市至今没有通高速公路和铁路。

区域、产业发展不均衡。区域发展不均衡、内部差异大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特征,一业独大、一城独大的现象非常普遍。从整个长江经济带范围看,上海市的国际大都市地位突出,2013年人均GDP达到74515.81元,而最低的贵州省仅为22862.04元,只有上海的30%。同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中,实力最强的江苏省GDP达到59161.75亿元,而贵州省为8006.79亿元,两者相差7倍。从一个省市内部看,省会城市和部分发达城市现代化程度高,而广大乡镇则依然以农业生产为主,二、三产业水平很低,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还有数千万贫困人口。

对外开放条件与水平不高。由于地理的和历史的原因,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对外开放条件不如沿海,在引进外资、对外贸易额、与世界的经济技术交流和人员往来等方面,与长三角相比差距非常大。

以建设长江黄金水道为突破口,合力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综合交通网络

开发利用好长江这条黄金水道,是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首要任务。但目前长江航道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下游岸线资源基本开发殆尽,中游航道不畅、能力不高,上游大部分地区航道等级低甚至还不能通航,大部分二三级支流航运萎缩等。长江水运建设的重点,就是要围绕这些制约经济社会发展、阻碍统一连续航运网络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首先,从国家到长江经济带各省市要重视沿江通道建设,优先推进水运发展,通过优先推进水运发展来支撑流域开放开发。以长江口、长江中游航道为重点,加快长江深水航道治理;以湘江、汉江、赣江为重点,加强重点支流航道建设;以三个航运中心为重点建设一批现代化的港口,以及依托港口的物流园区和加工业园区;加快实现水运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其次,要继续加强以客运专线、高速公路为骨干的现代化立体交通建设,实现客运零距离、货运无缝对接。要通过建设翻坝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与三峡船闸一道构建综合翻坝运输体系,彻底解决三峡瓶颈问题。第三,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打破利益保护,制定整个经济带综合运输规划,统一调度运力,统一使用资源。

要以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为引爆点,将其建设成为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点

长江中游城市群以长江中游,包括的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核心,外加鄂湘赣三省沿长江、环洞庭湖、环鄱阳湖的若干城市,是一个已具雏形的跨省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城市集群。要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长江中游三省都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一直以来在稳定全国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地区要在加大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同时,大力推进农业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合作与联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加强产业融合,促进产业一体化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内各地应从自身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出发,优劣互补,实现强强联合,逐步形成一批具有全国重要影响的光电子信息产业、汽车制造、工程装备、农副产品加工、有色金属开采与冶炼基地。

以“四江三湖”为重点,共同加强河流湖泊的治理。长江中游都是水资源丰富省份,区域内河流纵横,湖泊密布,共同面临长江防洪大堤加固、水资源综合利用、农村安全饮水、湖泊治理等任务。四省要加强协作,以“四江三湖”(长江、汉江、湘江、赣江、洞庭湖、鄱阳湖、洪湖)为重点,在加强长江防洪大堤加固、水资源综合利用、水污染综合治理、湖泊治理等方面展开合作,共同加强河流湖泊的治理。要特别重视丹江口库区和汉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保护。

建设长江经济带要干支结合,实现流域的协调发展,提升其整体实力

目前,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中,干流沿线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高,交通运输条件也较好,而一些支流尤其是远离干流的山区、库区则要差很多。实现长江经济带的协调发展,就是要树立“流域一盘棋”的思想,更加重视支流及广大腹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如疏浚淤塞河道、提高航道等级,建成多个区域性航道网,让节能、节地的水运通达流域的广大地区,从而充分发挥全流域黄金水道的作用。还有,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淹没损失严重,移民搬迁安居致富的任务繁重,未来发展受到严格限制。对这个为全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流域,建议国家在建设长江支撑带过程中,作为开发的重点和试点。支持汉城市打造包括铁水公空管在内的全国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支持其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其新型工业化步伐,支持其生态环境保护、低碳城市建设等。

(作者为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篇9

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以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以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为总抓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教育结构,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着力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教育服务国家战略、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人全面发展的能力,为我省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基本思路

坚持创新发展,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全面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调整教育结构,加快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激发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巨大活力,为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动力与支撑。

坚持协调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统筹推进珠三角地区与粤东西北地区教育发展,推动珠三角地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支持粤东西北地区加快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注重教育内涵发展,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以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结构优化作为提高质量的主攻方向,提升教育结构的适应性、开放性、灵活性。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渗透,推进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构建相互开放、衔接融通的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

坚持绿色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立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研究和遵循适应时展的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善育人生态,建设绿色校园,建立完善人才绿色评价制度,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促进每个学生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坚持依法治教,提升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强化生态文明教育,广泛深入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

坚持开放发展,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面向世界,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做好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拓展教育资源,培育形成教育发展新的比较优势,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加强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化粤港澳台教育合作交流,加快培养国际化人才。加快推进区域协同联动发展,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丰富教育开放内涵。

坚持共享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间教育发展差距。切实改善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留守儿童、残障儿童、学习困难学生受教育状况,全面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维护和保障不同人群公平受教育的权利。

第二节 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18年,教育结构更加优化,教育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教育公平保障、教育发展质量、教育贡献程度、教育治理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基本建成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到2020年,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和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高,基本形成在国内有广泛认同度、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南方教育高地。

二、具体目标

――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完善幼儿保教体系,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6%以上。坚持九年义务教育,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水平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稳定在95%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14年以上,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2年以上,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20%以上。

――教育供给更加优质多元。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教育结构和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建成覆盖城乡、开放便捷,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学习需求的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素质教育导向的教育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和制度环境逐步完善,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进一步增强。

――教育创新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系统设计高等教育分类发展体系,大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加强理工科大学和理工类学科建设,推进省市共建普通本科高校,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加快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F代职业教育体系。全省高校的整体发展水平大幅度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显著增强,成为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高地。

篇10

中图分类号:TV2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6721683(2016)06019006

Regionalization of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water conservancy development in Yunnan Province

LI Jiazhen,SHU Longcang,JING Yandong

(College of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Hohai University,Nanjing 210098,China)

Abstract:There wer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ater conservancy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areas of Yunnan Province.Differentially established evaluation index systems of regional water conservancy development would better guide the regional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and promote balanc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Yunnan Province.According to certain principle of partition,Yunnan could be divided into five areas.Adjustment of target values of the regional index was on the basis of province target,and referred to the analysis of water conservancy development priorities in every area.The weight of each area was calculated using the comprehensive weighting method based o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entropy weight method.The water conservancy development level of five areas in 2013 was evaluated.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the evaluation,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in view of every regional water conservancy development.

Key words:water conservancy development;evaluation;index system;regionalization;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comprehensive weights

水利是加强现代农业建设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通过建立水利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明确区域水利发展现状水平,并指导区域的水利建设,以求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和水资源的协调发展。云南省水情复杂,水资源总量丰沛但开发利用难度大、成本高,水资源分布与人口、耕地等经济发展要素极不匹配,资源性、工程性、水质性缺水并存,水利是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面对水利发展在区域、城乡中存在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一系列的问题,有必要针对不同区域的水利发展特点,差异化构建各区域水利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使其既能够体现各区域的实际水利现状,指导各区域制定符合其自身发展的水利建设任务,又能够统筹控制,最终完成省级水利建设目标。现阶段国内外对水利评价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国外主要是针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13],而国内不少专家学者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评价了我国的水利发展,所建立的水利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有针对一个区域的[46],还有将统一的指标体系应用在不同区域的[711],但是对一个区域进行差异化水利发展评价的研究还很少见。因此基于前人的研究,开展了本次云南省水利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区域化的研究,可以为云南省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一定贡献,也可以为其他地区的水利发展区域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云南省水利发展区域划分

根据独立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可比性等原则对云南省进行区域划分。

(1)独立性。区域是指在空间上具有一定范围的连续地理空间,划分的区域要空间连续,但是彼此之间要相互独立,不可交叉重叠。

(2)科学性。区域划分要立足于云南省水资源现状和经济发展水平,能反映客观问题。

(3)可操作性。区域划分的结果要便于评价,且能获得较准确的数据,不宜过于复杂。

(4)可比性。区域要能体现出各自的水资源特点,不同区域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别,便于相互比较。

[FK(W]

[HJ*4]图1云南省水利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区域化分区

Fig.1The zoning map of the regional index system of water conservancy development in Yunnan province[HJ]

根据以上分区原则,综合考虑各地水资源特点,结合云南省的主体功能区划,拟定分区方案如下:分为滇中水资源紧缺经济发达区、滇西北高山峡谷区、滇东北高寒贫困区、滇东南岩溶石漠化区以及滇西南滇南水资源丰富沿边区五大片区,见图1。

2评价指标体系区域化及评价方法

2.1区域水利建设重点

由于不同区域的地理位置、资源总量、人口数量等因素的不同,导致各区域在经济发展水平、水利基础建设程度、未来水利发展方向等方面都具有差异,因此首先要研究分析各区域的水利发展现状以及建设重点,以便全面而准确地对各区域进行评价。

(1)滇中水资源紧缺经济发达地区。

该区域处于流域分水岭,水资源贫乏,人均水资源量低,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体污染、水质恶化趋势严重,资源性、水质性、工程性缺水并存。滇中人口集中,经济较发达,是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国家级滇中产业新区的设立更是奠定了其重要的经济地位。虽然积极开发水资源,兴建水利工程,但滇中地区为发展经济需水量巨大,现有水资源量已满足不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因此要提高水利用效率,同时兼顾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修复。

(2)滇西北高山峡谷地区。

该区属于峡谷区,虽然人均水资源量丰富,但地形复杂,山高谷深、田高水低,因此兴建骨干供水水源难度较大,同时山洪灾害频发。而且该区的经济条件较差,但水能资源丰富,可以因地制宜地大力进行区域干流及主要支流水能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该区属于国家级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优良。

(3)滇东北高寒贫困地区。

该区土地容量小、人口密度大,粮食单产水平又较低,交通不方便,经济较为落后,集中贫困面大,自然条件恶劣,森林破坏严重,土地过度垦殖,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人均水资源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加之开发利用难,水利基础设施滞后,灌溉、饮水条件差。应提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加快水土流失治理进度,加大水利投资,努力改善群众生活生产的用水条件等。

(4)滇西南滇南水资源丰富沿边地区。

该区人均水资源量、土地资源丰富,人口密度低,光热条件好,是云南省经济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该区经济相对落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以引水为主的供水结构保证率低,工程性缺水严重。因此应加快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城乡供水保证率,改善供水结构,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

(5)滇东南岩溶石漠化地区。

该区岩溶地貌发育,水土流失程度在五个区域当中最为严重。该区人均水资源量接近全省平均水平,但地表径流渗漏严重,地下水埋藏较深,开发利用困难,水资源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应加快建设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解决城乡饮水安全,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小型水利设施,同时加快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

2.2区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BT4]2.2.1指标选择

本研究基于云南省小康水利指标体系研究成果[1213],并参考云南省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最终确定了由防洪抗旱减灾、水资源合理配置、水资源高效利用、水源地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水管理与水利发展保障组成的6大体系35项指标的云南省水利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表1),并以此为基准建立各区域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指标的选取上,为了便于区域评价指标体系的推行实施,各区域之间便于进行对比分析,突出各自的优势及劣势,明确发展方向,所以确定各区域的指标与全省指标保持一致。

[BT4]2.2.2目标值确定

[HJ2.15mm]根据各区域水利发展现状的分析,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水利建设重点,水利发展的潜力也各不相同,因此应差异化拟定目标值。以全省目标值为基础,综合考虑各区域的实际情况,目标值要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和功能类型的不同,规划建设水利工程项目的多少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区域目标的实现还必须要以确保全省目标的实现为前提,即若是各区域的目标值实现了,则全省目标也必实现。调整后的结果见表1。

2.2.3权重分析

确定权重的方法主要有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和主客观综合[HJ2.6mm]赋权法。主观赋权与客观赋权各有优点和局限性,主观赋权[HJ]能体现专家的经验,不依赖于样本数据,但主观随意性较大;客观赋权利用样本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得到的权重更加客观,但有可能出现权重结果与实际事实不相符的情况;主客观综合赋权法可以较好的综合两者的优缺点,使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因此本次研究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的综合赋权法来确定各区权重。

[JP+2]考虑到本次研究有五个区域,若专家对五个区域分别进行打分,工作量较大且主观随意性较强,所以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打分法先确定云南省的各项指标权重K′i,得到的全省指标权重K′i可以充分反映各指标在云南省的相对重要程度,同样也适用于各个区域,但未能突出区域之间的差异。而熵权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法,是根据各指标传递给决策者的信息量大小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采用熵权法对各区域的指标样本数据经过数理统计的方法计算出权重K″i,可以更加客观的反映各区域之间的差异。最后将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结果相结合,利用公式(1)进行计算得到各区域综合权重Ki。

Ki=αK′i+(1-α)K″ii=1,…,m[JY](1)

式中:α为系数,0≤α≤1。(综合权重随α值改变,本文结合指标体系的实际情况,使主、客观方法的比重相等,α取0.5[14]。)

选用主客观综合赋权法对各区域指标进行赋权,既参考了专家对指标在实际情况中重要程度的主观判断,又通过客观计算突出了各区域的不同发展重点,使综合评价结果更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计算得到的各区域指标权重见表2。

3区域评价

以2013年为现状水平年,2020年为规划水平年,采用线性聚合模型方法对滇中、滇西北、滇东北、滇西南滇南、滇东南五大片区的水利发展水平进行全面的评价。由于指标体系中有部分指标只针对规划水平年的水利发展完成情况,因此现状水平年评价指标体系和规划水平年评价指标体系有所不同(新增需水库容、城镇和工业用水计量率等11项指标不参与现状评价)。[HJ]

2013年滇中、滇西北、滇东北、滇西南滇南、滇东南五大片区的现状水利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对比见图2,六大体系指标现状年发展水平见表3。参考水利现代化评价标准[1516],根据云南省的水利发展特点,设定区域水利发展评价标准为:综合得分90分以上反映水利发展水平较高。到规划水平年2020年,全省要全面达到此标准。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五个区域的得分均在70分以上,但距离90分还有一定的差距,全省均需大力加快水利发展。

滇中地区综合得分达到76.6分,为云南省水利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其水资源合理配置水平居首位,整体发展较为均衡。但是随着重工业的发展工厂排污量增多,同时存在着乱排乱放的现象,导致水质变差,因此该区在水源地保护与河湖健康保障方面做的还不够,评分较低。

滇西南滇南地区的综合得分为74.1分,居第二位。虽然该区水资源丰富,但经济相对落后,造成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节水灌溉率较低,加之万元工业增加值、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的用水量都较高,因此在水资源高效利用水平方面表现较弱。

滇东南综合得分为73.7分,居第三位。其水资源高效利用水平在五个区域中相对较高,但由于该区的水土流失情况较为严重,加之水质达标率也不高,导致在水源地保护与河湖健康保障方面的评分非常低。

滇西北的综合得分为72.9分,居第四位。该区生态环境良好,在水源地保护与河湖健康保障方面表现最优,但水管理能力较弱。

滇东北综合得分为72.2分,为五个区域最低分。该区防洪抗旱减灾能力最差,与其他地区的整体差距最大,今后的水利建设任务艰巨。

4区域发展对策

云南省水利发展具有鲜明的区域化特点,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以及水利建设水平等都不尽相同,因此针对各区域的水利发展对策也不同,结合对现状年的评价结果,本研究提出了针对各区域的水利发展建议。

评价结果显示滇中地区水利发展水平较高,但水源地保护与河湖健康保障体系中的重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主要水质达标率过低,针对其水质恶化,水资源紧缺的特点,提出开源节流并举,节水治污同步的战略,尤其是要加快建设滇中水网,优化水资源调度,以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导致的与经济、生态布局不匹配的问题。

滇西南滇南地区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潜力较大,在水利发展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针对节水灌溉率低、单位产值用水量大的情况,要着重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节水供水的水利工程建设,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同时该区的防洪抗旱减灾评分也较低,应积极开展河流的防洪治理。

滇东南地区是国家级石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水功能区以及水源地的水质达标率也不高,因此要加快推进珠江、红河流域的石漠化、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推进流域水环境的综合治理。该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较为困难,存在水资源供需矛盾,因此要大力兴建水利工程,保障城乡用水需求以及饮水安全。

滇西北地区自然条件较差,属于高山峡谷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由于在水源地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能力方面较为突出,可以重点发展生态、旅游等产业,利用地理条件优势,加快区域干流及主要支流水能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努力建成全国重要的水电基地和国际知名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滇东北从评价结果来看各项发展均不突出,水利建设相对滞后,未来水利发展应围绕加强扶贫开发基础设施为重点,加快建设一批惠及民生的骨干中小型水源工程,保障水利快速发展,强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加强中小河流治理,提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

5结语

本次研究根据独立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可比性等原则,将云南省划分为滇中、滇西北、滇东北、滇东南以及滇西南滇南五个区域,针对五个区域的水利发展现状,明确区域之间的差异,差异化设定发展目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综合赋权法确定权重,最终构建了云南省水利发展的区域化评价指标体系,为各区域的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水利发展现状水平评价结果表明,五个区域距离规划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其中滇中地区的水利发展水平最高,而滇东北的评分最低。

本文仅是对云南省水利发展区域化评价的一次尝试,受篇幅所限,对于各区域的分析还不够深入,今后也可以尝试将本文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县区或流域的评价,使其更具实践性。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Loucks D P.Sustainable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J].Water International,2000,25(1):310.

[2]Belousova A P.A concept of forming a structure of ecological indicators and indexes for reg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Environmental Geology,2000,39(11):12271236.

[3][JP2]Feng Z S,Cui Q,Wang Y.Assess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river ecosystem in suburb of Beijing based on PSR model[J].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ICEES),2011,11:25682671.

[4]傅春,杨志峰,刘昌明等.水利现代化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水科学进展,2002,13(4):502506.(FU Chun,YANG Zhifeng,LIU Changming.Connotation and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water conservancy modernization [J].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2002,13(4):502506.(in Chinese))

[5]张志成,代君.我国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11):164167.(ZHANG Zhicheng,DAI Jun.A study of the modernizati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water conservancy [J].China Rural Water and Hydropower,2011(11):164167.(in Chinese))

[6]王振宝,徐海涛,赵天力,等.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3,11(3):236240.(WANG Zhenbao,XU Haitao,ZHAO Tianli et al.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method of water modernization [J].Journal of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2013,11(3):236240.(in Chinese))

[7]桑保良.上海郊区水利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4.(SHANG Baoliang.Study on the index system of water conservancy modernization in Shanghai suburbs [D].Nanjing:Southeast University,2004.(in Chinese))

[8]孟祥礼,张玉福.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赋权方法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9,40(2):248250.(MENG Xiangli,ZHANG Yufu.Method of determining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index weight [J].Journal of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2009,40(2):248250.(in Chinese))

[9]张淑华.推进区域水利现代化的几点思考[J].水利经济,2010,28(5):4649.(ZHANG Shuhua.Some ideas about modernization of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J].Water Conservancy Economy,2010,28(5):4649.(in Chinese))[ZK)]

[10][ZK(#]张海涛,谢新民,杨丽丽,等.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0,08(2):107113.(ZHANG Haitao,XIE Xinmin,YANG Lili et al.Study 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evaluation method for water modernization in China [J].Journal of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2010,08(2):107113.(in Chinese))

[11]张颖,俞双恩,陆梦恬.苏北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赋权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2014,42(2):171176.(ZHANG Ying,YU Shuangen,LU Mengtian.Study of index weight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water conservancy modernization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J].Journal of Hohai University,2014,42(2):171176.(in Chinese))

[12]云南省水利厅.云南省小康水利建设规划研究[R].云南:云南省水利厅,2014.(Water Conservancy Bureau of Yunnan Province.Welloff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planning study in Yunnan province [R].Yunnan:Water Conservancy Bureau of Yunnan Province,2014.(in Chinese))

[13]CHANG Chunxiao,WEN Zhonghui,SHU Longcang et al.Study of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welloff water conservancy in Yunnan Province [A].IAHSAISH Proceedings and Reports[C].Guangzhou,2015.

篇11

随着行政生态模式的变化,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态势下,各种复杂因素和不确定的挑战,迫使传统的政府公共管理模式加以调整和转型,在正视公共管理的困境前提下,需要注入治理理念,用全新的视角,创建以民众需求和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协同型、整合型公共管理创新模式。思考公共管理改革的方向和趋势,转变碎片化、官僚化的公共管理行政模式,全面建构公共管理的全新战略框架。

 

一、协同型公共管理背景及理论基础综述

 

随着公共管理高度复杂化,利益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公共管理牵涉众多部门、区域,这对于公共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实现跨地域、跨部门的治理,是当前改革中需要思考的重大课题。而协同型公共管理的兴起,是对传统官僚行政公共管理模式的反思,是对碎片化新公共管理模式的重组,它以公共需求为主导,通过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跨区域、跨部门的公共管理创新模式,它的理论基础和依据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资源依托论

 

这是一种较为成熟的理论,由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需要有相互之间的协作与依赖关系的存在,从这个视角下,可以认为任何一个单一的组织都不具有全部的资源,只有在群体组织的相互作用之下,才能输入全部的能量,才能得以顺利运转或提供公共服务。由于政府面临众多复杂的问题,需要运用资源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并维系持久的互动伙伴关系,从而使协同型公共管理得以实现并运作。

 

(二)交易成本理论

 

在资源交换与合作的过程中,交易成本的降低是组织的追求目标,在现代公共管理过程中,组织是一个动态、复杂、系统的整体。单纯的市场机制和科层机制已经不能满足公共管理的需要,它需要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寻求合适的协同合作伙伴,从而可以减少组织的监测成本、信息成本,防范机会主义对组织公共管理的威胁。

 

(三)跨部门协同治理理论

 

政府公共治理将跨部门协同治理视为网络,而公共管理者处于纵横交错的网络核心。因此,对于现代公共治理而言,协作网络是重要的核心内容,在这个网络之中的公共管理需要关注组织间的协同与合作,也意味着第三方政府、协同政府、顾客需求之间的融合,再利用信息技术将网络加以有效的整合,提供给社会公民更多的选择权。

 

二、当前公共管理面临的困境剖析

 

(一)显现出与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的不一致性

 

公共管理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要求是要实现公共治理的法治化、民主化、科学化和制度化,总体来看,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稳定和谐,文化也处于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也在不断迈进。然而,这与公共管理治理现代化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主要表现为:

 

第一,公共管理的法治化、民主化程度还不高。由于公共管理机制缺乏科学、合理的制度基础,因而显现出刻板性,缺乏适宜的变通,对利益的调节和分配还有欠公平和公正。

 

第二,公共管理的治理能力还不足。在公共管理的治理主体结构中,主要有政府、社会组织、市场主体、社会公众,显现出治理主体成员的素质和能力欠缺等问题,在治理主体各成员之间,也存在分工不合理、权责模糊的问题。

 

(二)公共管理技术在实践应用中存在单一性的问题

 

公共管理技术归属于社会技术领域,它包含众多的技术内容,并与现代管理技术相契合,成为政府的追捧对象,现代公共管理技术中的数字治理技术、智慧决策和政务技术、风险评估技术、绩效治理技术等,都具有前沿性特征和先进性特征,有极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然而,它在公共管理职能履行的政府治理行为中,存在应用意识上的偏差,将这些先进的、前沿的现代化公共管理技术僵化为“政绩展示手段”、“便利性手段”,而没有从社会民众的意愿和需求出发,没有充分发挥出公共管理的效能,无法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治理。由此,也引发了社会民众的质疑,从社会层面传来怀疑的声音,而导致社会信任危机、公共治理危机。

 

(三)组织文化与价值的偏离,降低了公共管理的效能

 

公共管理者所处的组织文化和伦理价值体系具有“染缸效应”,这种“染缸效应”会对身处其中的公共管理者产生浸染性影响,如果组织文化和伦理价值发育健康而良好,则身处其中的公共管理者会形成一种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组织文化和伦理价值发育不良,则身处其中的公共管理者难以形成道德自觉意识,而陷入道德困境。这种组织文化和伦理价值的“染缸效应”,使公共管理权力沦为个体谋求权利的工具,引发社会的异动,降低了公共管理的效能。

 

(四)由上而下发动的顶层设计在贯彻与落实上的困境

 

我国正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转型期,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是要全面推行依法治国和构建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在由上而下发动的顶层设计,配套制定了各项改革举措,如“大部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等。然而,这些由上而下发动的顶层设计在地方政府的贯彻与落实上陷入了困境,由于一些激励性措施缺乏法律性依据和制度性保障,难以得到全面的贯彻落实。同时,社会组织和民众参与公共管理治理的话语体系还没有完全构建,因而较难实现多元治理主体制度化、法治化和协同化,在我国特有的行政生态环境中遭遇了“肠梗阻”的问题。

 

三、协同型公共管理的转型与组织创新启示

 

(一)转变公共管理观念,建立公共性和区域性公共管理模式

 

长期以来,中央分权政策中的“理性经济人”塑造目标,迫使地方政府追求短期效益,打造一些“短平快”的项目和“高税率产业”,而忽视了社会发展及公共利益。这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缺位”,亟须加以转变,要用整体治理的全新视野,突破行政区域和部门管辖的局限性,从公共性和区域性的视角,对公共管理服务进行审视,要由部分向整体转变,由破碎化向整合转变,抵消公共管理在行政区内和部门内的抵触和冲突,最大化地减少公共管理服务中的交易成本,达到各个利益主体共同的目标。

 

(二)创新构建以协同为特征的协同整体型公共管理组织模式

 

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无法解决跨区域的边界问题,而协同型的公共管理创新组织模式则可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整合与协同之下的组织设计或重组。基于这个视角,政府将公共管理的整体组织结构设计作为实现公共管理服务的工具,也即达成各个政府组织之间、各个部门之间的团结协同目标。

 

这种协同型公共管理组织机构模式是现代横向组织管理和网络化治理的主要模式,它的治理前提是不同组织结构之间的差异化,不同的组织结构有其不同的框架、职能和利益追求。因此,协同型公共管理模式正是符合了整体性治理的主旨和价值理念,实现了替代注重等级、注重程序的官僚政府体制与组织架构。

 

(三)创新以结果为导向的协同整体公共管理模式的目标

 

协同型公共管理模式强调的是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它的实现目标是要用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好、最为有效的公共管理服务,在协同型公共管理模式下,要努力将复杂而分散的各个层级和机构进行整合,以满足不断提升的公众的需求。

 

协同型公共管理模式的服务目标,总体来说是要消除不同组织机构、不同部门之间的矛盾,在特定政策的规范之下,实现各组织、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从而更好地运用各种资源,为公众提供整体的或“无间隙”的公共管理服务。在这个目标结果中,牵涉到政府、公众、组织等不同层次的整合目标,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就是将所有活动相结合,达到各个层面的有益结果。

 

(四)创新以整合为核心的协同型公共管理运作机制

 

在协同型公共管理转型和创新的过程中,它的对立面是碎片化、分散化公共管理模式,在这个协同型公共管理运作机制构建的过程中,它需要的是有效的整合,是基于专业化上的整合,要注重全局战略的统筹眼光,它的整合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整合处于不同层次的公共治理过程;二是整合组织的功能内部治理过程;三是整合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治理过程。从这三个方面来看,我们不难看到协同型公共管理的信息分享、协同作战的宗旨和运作方式,在这个以整合为核心公共管理协同之下,可以有效地打破组织之间、部门之间的壁垒,形成一种无缝合作的协同体制。

 

从纵向的视角来看,以整合为核心的公共管理服务创新重新界定了中央和地方的公共服务职责,赋予了地方政府更多的公共产品、管理公共事务的权限。从横向的视角来看,以整合为核心的公共管理服务创新可以对政府机构的职能进行整合,生成综合性的“一站式”服务体系,避免公共管理服务职能交叉或重叠。

 

(五)协同型公共管理的参与主体多元化

 

在整合视角下的协同创新型公共管理模式,既不是科层管理模式,也不是市场治理模式,它强调政府和非政府之间的合作、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的合作。这就使协同型公共管理的参与主体显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地方政府再也不是唯一的公共服务提供者,不是垄断公共物品供给的垄断者,而要让这些公共管理服务职能形成一种多元的网络形态,吸引各方的力量,实现地方公共管理服务的供给,以满足社会民众多元化的需求。当然,在这个多元化公共管理服务的格局之中, 要注重过程管理和结果控制,政府要融入其他主体的力量,提升公共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效能。

 

四、结语

 

篇12

主要成效和存在问题

江阴市无论是率先实现现代化、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还是现代农业建设、水生态修复、人居环境改善,市、镇、村都把水利摆到了重要位置,上上下下都关心水利、支持水利。水利建设力求做到河道疏浚与新农村新市镇建设相结合、农田水利与农业结构调整相配套,注重解决水利民生问题,使人民群众普遍受益。市政府对河道达标、家河清洁、农田水利先后出台了专门文件,成立领导小组,明确任务目标、验收标准和奖惩办法,纪委监察部门定期督查、考核绩效,力度大、投入多、工作实、效果好。小康河道达标清淤工程,经验收后市里补助5元/m3;驳岸、泵站、农桥等配套工程市里补助一半;清洁家河工程,市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实行以奖代补,按验收合格的“家河”水面积每亩奖励800~1000元,其余由镇村承担;对圩堤加固、防洪闸改造等工程,市里补助投资30%。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参与设施农业、河道整治建设。在长效管理上,一是全面实行“河长制”,市、镇、村领导分别担任市级、镇级、村级河道河长,同时强化考核;二是健全河道管理网络,各镇成立镇村河道管理领导小组,镇领导任组长,水利科长任办公室主任,各村河道管理由村主任负责;三是落实管理制度,一支管理队伍、一本管理台帐、一套考核办法、一笔管理资金;四是推进基层水利站达标,完善服务标准,提升管理水平。江阴市从2006年起就编制了水资源综合规划、防洪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水生态水景观规划、农田水利建设规划、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从而使大规模水利建设有条不紊地实施。为了推进水利现代化,又编制了水利现代化规划纲要和水利现代化建设方案。但从水利发展现状来看,大的布局有了,具体工程实施还缺少详细规划。为提高规划的深度及可操作性,江阴市着手按片加强专项规划编制,月城镇、霞客镇较为典型,两镇先后编制了月城西部水利整治规划、徐霞客生态湿地水系沟通规划,并按规划实施了一期工程,但其余大部分片区、镇村专项规划工作都还尚未启动。展上存在一些不平衡一是涉水管理要进一步加强。沿江高速、新长铁路等工程以及新城镇建设打乱水系,有的堵断了河道,有的过水涵洞过小,有的没有考虑河道整治余地。“道路畅通了,河道切断了”情况普遍,不但引发内涝,也影响了水环境。二是水域保护的实施难度较大。近年来,江阴市镇村水面率有所下降,如:青阳镇建义村,上世纪80年代初期水域面积有7.2hm2,现状只有2.6•hm2多,主要是开发建设占用水域。在土地出让中,虽然要求河道“填一还一”,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只填不还或补足不够。三是局部地区防洪排涝标准不高。一些万亩大圩圩堤未全面达标;地面沉降使不设防地区成了洪涝受灾区;青祝河以南水系原南排太湖、北排长江,太湖蓝藻事件后只能外排长江,减小了排涝能力;部分圩内和圩外河道整治配套跟不上,“动力提高了,水流不畅了”,加大了防洪压力等等。四是多元投入机制尚需推进。江阴市水利建设基本以政府投资为主,市场融资渠道少,虽然镇村水利投入中有部分企业投资,农业开发项目排灌工程也有企业投资,但总体上水利多元投入的量不多、面不广。

思考和建议

2011年,江阴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率先实现水利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提出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实现与江阴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利现代化。从江阴市水利发展改革现状来看,水利建设虽然有较好的基础,但任务仍然较重。由于水利现代化是一个过程,即使像江阴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也要分阶段地达到目标。3年实现水利基本现代化,要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难点、加强薄弱环节、着力强化短板,从而尽快提升总体水平。从这方面考虑,提出一些建议如下:从实践情况看,江阴市水利规划还需要深化细化,要按照《江阴市水利现代化发展纲要》提出的目标、指标,制定或完善详细规划或专项规划。一是要围绕市域发展总体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水利治理布局;二是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完善区域防洪排涝规划,认真研究区域河道系统治理,在此基础上完善镇村水系规划,做好规划衔接;三是细化3年实施方案,做一片成一片,并利用新沟河建设及锡澄运河外移的机会,调整理顺沿线水系。江阴市的经济总量决定任何地方都淹不起,加强防洪排涝薄弱环节建设刻不容缓。为此,针对青祝河、环山河、白屈港等骨干河道存在的薄弱环节,要一条河编制一个可研报告进行系统整治,分别列入中小河流治理等项目加快实施。内部河道整治、水系沟通建设应加大投入、分批组织实施,并积极争取全国农村河道综合整治试点,通过大中小河道系统治理和农田联片治理,发挥整体效益,推进水利现代化。为适应水利现代化建设,除继续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外,还需要拓宽投入渠道。一是要尽快出台土地出让收益10%用于农田水利的相关政策。可参照溧阳等地做法,按土地出让金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水利经费。二是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水利建设。对“家河”建设及管理、农村水环境整治、高效农业水利配套等,建议做好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出资。三是拓展市场融资的途径和方式。可搭建政府融资平台,研究发行水利建设债券,争取银行增加贷款,并进一步完善财政贴息政策。加强水利管理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建议江阴市在加强管理上做出表率。一是针对建设项目切断水系影响防洪排涝问题,要加强建设项目洪水影响评价及行政许可。二是对开发项目占用水域,要严格实行“填一还一”,确保水面率。三是进一步落实三条红线,要重视区域发展和产业规划及重大建设项目水资源评价制度,严格取水许可;继续严格执行禁采管理,研究地下水回灌,避免部分地区持续沉降。

本文作者:赵一晗工作单位:江苏省水利厅规计处

篇13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性,行政区域间合作交流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增加,地方政府间的合作也正日益成为行政治理的重要内容。例如行政区域间的经济合作、资源共享、文化交流等等。以上海举办世博会为例,在带动南京、杭州、苏州等城市的旅游方面贡献尤为突出。地方公共事务的管理越来越多地呈现出跨区域发展的趋势。

二、长三角跨区域行政治理的历史分析

长江三角洲跨区域行政治理问题的产生有其一定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历史上,长江三角洲区域一直被称为“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经济比较发达,近代工业兴起也较早,是工业城市较为集中的区域。进入现代后,由于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逐渐开始重视长三角区域整合和合作治理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中央政府行政手段推动区域整合。长江三角洲跨地市治理最早可以追溯到1980年, 为了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地方市场分割,中央政府提出了跨地区经济联合的思路。1982年,国务院决定通过区域规划的协调,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地区间、部门间的矛盾,培育市场、解放生产力。

地方政府主动介入推动区域合作。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上海浦东开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提速。1992年,长江三角洲14个城市组建了“城市协作主任联席会”。1997年,为了进一步加强城市间的合作,成立了新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协调组织“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标志着长江三角洲城市定期的、正式的会晤与协调机制开始建立。

地方政府与社会多元合作发展阶段。2002年后,省级政府的积极参与拉开了长江三角洲城市全面合作序幕。2003-2006年,江浙沪二省一市举办了旨在推动长江三角洲一体化的各种会议,并签订了一系列地方政府间协议,长江三角洲成员城市步入实质性合作阶段。2007年12月,城市经济协调会第8次会议在常州举行,开始重视各级政府、企业和市民社会多方参与的合作伙伴关系构建。

区域合作治理模式创新发展阶段。2008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规划到2020年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区域内部发展更加协调,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空间格局,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有待于其区域间合作治理模式的创新发展,通过合作治理模式的创新来推动区域的创新发展。

三、推进长江三角洲跨区域行政治理的建议

第一,加快推进政府改革与创新。跨域治理中有效制度供给必须以政府改革与创新为保障。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在自下而上监督缺位、市民社会不发育等行政体制改革滞后的情况下,相关行政体制改革应成为跨域治理变革的基础,这包括政治与行政关系的调整,还包括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关系的重新定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