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关于语文学习方法

关于语文学习方法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8:1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关于语文学习方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关于语文学习方法

篇1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1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

(1)累积式学习就。语文的总体知识和能力而言,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语文能力的形成需要有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因此宜采用累积式、渐进式的学习方法

(2)联想式学习。语文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篇为单位,一课一课的学,课与课之间缺乏必然的因果联系,而要把分散在每课中的知识系统化,形成规律性认识,就必须充分展开想象,采用联想式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直线速进式的方法不适合语文学习。

(3)体味式学习。语文是工具性与情意性相结合的学科,课文内容不是公式、定理、定义、概念,而是凝聚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才华的有血有肉的作品,同学们在学习语文时,不仅接受它的形式,而且接受它的思想、态度和情感,因此对这样的学科,宜采用反复体味、领悟、推敲的方法来学习。

(4)模仿式学习。模仿是依照一定的榜样,做出类似的行为的过程,模仿对于语文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母语学习的初始阶段,模仿几乎是唯一的习得方式,在学校语文学习中,模仿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因为,语言具有社会性。

2小学生语文的学习能力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语文教学发展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也是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所谓能力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两类。语文能力是一种特殊能力。林崇德先生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小学生的语文能力是以语文概括为基础的,由四N语文能力与五种思维品质组成的,有20个交结点的、开放性的动态系统。

对于小学生语文的听、说、读、写诸方面而言,概括有以下表现:听的关键是“听得好”。即会听,听得准确,抓住别人讲话的中心,理解所听内容的实质。这是在"听"中的概括能力的表现;说的关键是“说得清”。即逐步地掌握准确、鲜明、生动的口语表达特点,能做到用词准确、词达意明、语言通顺、层次分明、修辞恰当、逻辑性强。这是在“说”中的概括能力表现。读的要素较多,一是朗读与默读的阅读形式,二是理解词、句、段、篇和修辞结构的阅读内容,三是分析段落层次、获得中心思想、掌握文章脉络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三个方面都以学生的概括能力为基础。写作能力发展也是一个概括化的过程。小学生从“说”到“写”,从“读”到“写”(仿写)两个过渡,都要通过书面语言条理化地、生动地表达出事物的内在联系。这里就有一个综合提炼的过程,即概括过程。由于语文能力的基础是概括,所以,我们在培养小学生语文能力时,要自始至终地突出对其概括能力的训练。传统将学生的语文能力归纳为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这种提法是正确的。如果说听、说、读、写反映了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基本内容,那么,不同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差异则与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思维品质的差异密切相关。思维品质是智力活动中,特别是思维活动中智力与能力特点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它体现了每个个体思维的水平和智力、能力的差异。通常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等五个方面。这五种思维品质,是一个彼此联系、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体。

3小学生语文学习方法

(1)加强积累。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在生活中、学习中不断的积累。因此,可以让学生利用生活中零碎的时间去学习,看一点,记一点;积累一些零碎的知识,在不经意中建造自己知识的高塔。鲁迅先生就善于翻阅各门各类的书,随时随地积累自己有用的知识。“要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微小的量的积累,会带来质的飞跃。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只有知识的广博积累,才有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只有学富五年,才能才高八斗。做生活的有心人,做语文学习的有心人,点点滴滴地学习,可以把语文学习变成非常有趣味的事情。当人们很随意地学习东西的时候,依着自己的兴趣学东西的时候,学习就会变成一件乐事。

篇2

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学生感知具体知识材料的第一步。语文的预习,主要是指学习对有关语文知识或短文的阅读和思索。要取得较好的预习效果,就要提出明确的预习目标和进行具体的学法指导。规律去进行学习,也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对某一种具体学法的掌握,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学生对某一种具体学法掌握的熟练程序,体现了学生学习技能的高低。

二、阅读习惯

对于学生来说,想要培养良好的语感素质,除了引导他们自觉感知客观社会言语对象,丰富语感素质的感性因素外,其次就是阅读。良好的语感素质必须以相应的教学形式加以保证,才能得以有效培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大量地阅读文章,当所汲取的言语作用达到某种程度,即言语本身的规则在言语主体身上积淀到相对完整和巩固的程度时,积淀在言语主体的言语规则自动进行组合、调整,最终形成一种语言直觉结构。要使学生形成语言直觉结构,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诵读。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对阅读内容和形式的感受性,启发、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言语,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言语转化为学生的语感素质。《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在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要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就要让学生养成认真阅读的习惯。现在有些学生读文章只用口,不用脑。读过的文章,不知道写的内容,更不要说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欣赏文章的美点了。特别是七年级的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较差,常常答题不得要领,甚至连题的要求都没有看清楚就做。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认真阅读。为了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要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大概内容,力争理解文题;在研读文章时,先让学生在每段中勾画出关键词句,然后概括主要内容。也就是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文章中找出答题的依据,不是想当然地回答。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明显增强。现在我带的七年级五班,通过一学期的培养,慢慢养成了较好阅读习惯,理解能力逐步增强。

三,自主学习习惯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来自于科学的学习方法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学生学习上要养成自己动手,自己主动查找资料解决学习上的一些问题的习惯。在现代文的教学中,初中学生的阅读量逐步增加,初中的语文老师在教学中不可能把许多时间花在识字上,就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在课堂上,老师主要是检查学生在音形义方面的掌握情况,老师对易错的字进行强调,有特殊含义的在结合课文帮助学生理解。关于作家作品的相关知识尽量让学生自己查资料解决。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阅读试译,不能理解的字词在书上勾来,上课时提出来,师生来共同解决,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翻译不是老师把它翻译出来,学生写在书上。

四、复习方法的应用

篇3

语文学习的“养成习惯”则是指受教育者将语文知识或学习方法内化为自己运用语文的能力,并达到纯熟、自然的境界而形成的可终身受用的良好行为。那么我们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呢?

一、培养学生课内外学习的方法和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

学生目前正处于学校学习阶段,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各类教育机构的再教育与再培训也将随之而来,并陪伴他们的一生。不过学生的学习与培训都有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因此如何教会学生把握这三个阶段之间的关系意义十分重大。我们首先要教会学生学会课前的预习。让学生懂得学习前要把所学内容快速地浏览一下,大致了解即将学习内容的难易和知识结构特点等,初步掌握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样就有助于学生上课听讲时更有针对性,更有重点地理解与消化。其次,学习时要跟上老师教学的思路,认真做好课堂笔记,便于课后复习,特别要专心听老师讲解自己预习中感到薄弱的部分,对于较难理解的,可举手提问,直至解惑。第三,课后要及时复习,遗忘的及新发现的问题,可借助课堂笔记温故解决。倘若还有不解的可咨询同学或请教老师,切勿耻于疑问。同时还要加强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变为自己的能力。方法掌握了,持之以恒便养成习惯。

二、培养学生静心阅读的方法和习惯,提高学生读书学习行为的持久力

阅读是我们学习的基本形式,未来走上社会,多半会以自学为主,因而培养学生静心阅读的方法及习惯就显得十分重要。要学生静心阅读,首先要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激发学生读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结合教材把触角延伸到课外。如教学《始得西山宴游记》时,可引导学生再去阅读柳宗元“永州八记”的其它游记,深刻体会柳宗元滞留永州时的心灵苦旅。同时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的规律来引导学生归纳读书的方法,比如在读到小说《祝福》时,读者首先在头脑中产生向谁祝福?祝福什么?为什么要祝福?祝福的结局怎样?这样的阅读思考至少要包括四个层次,第一层,从题目看,要写什么?第二层,怎样写的?第三层,写得怎么样?第四层,写的目的是什么?这几步做到了,书也基本读透了。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方法有了,能力强了,习惯也就养成了。

三、培养学生畅所欲言的方法和习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们今天的语文学习,课堂上需要质疑,需要合作交流,需要问题探究;未来步入社会,人际间要交往,工作中需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这些都离不开语言的交流。所以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畅所欲言的精神与方法。一是要大胆说。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强,尤其是农村高中学生,由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较少,导致学生说话辞不达意,吞吞吐吐等。为此要因势利导进行规范化训练:说话前,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叮嘱自己,我能,我行!说话时要注意音量、语速、节奏、表情等,让学生想说、敢说、有气势地说。二是要说明白,说的具体步骤可为:我要说什么?我说的目的什么?怎样一步步地把它说明白?初次可书面说,后可列提纲说,然后再打腹稿说,最后能即兴说。教师注意将其渗透于每一课的语文教学之中加以训练,日积月累,学生畅所欲言的习惯也就形成了。

四、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的方法和习惯,提高学生阅读写作的能力

篇4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从心理学上说,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自动地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好的习惯便于学生形成稳固的语文学习行为,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从小抓起,早期训练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习惯培养“最好是在心理还很清新”的时期。在一张崭新的纸上可以任意书写自己想要的文字,反之,要是擦除错误的文字重新书写效果一定不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是这样,要在孩子还没有养成错误习惯的时候就开始,所以我们从孩子入学的第一天就开始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比如专心听讲、用心写字、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等。

二、激发兴趣,强化意识

低年级学生直观思维能力强,可塑性较大,但甄别能力相对较弱。要坚持正面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杜绝坏习惯先入为主的可能。习惯养成的过程是枯燥乏味的,语文老师要通过一些有趣的形式落实训练,让孩子通过游戏、竞赛、歌谣等各种形式,强化语文学习习惯养成的意识。

三、榜样示范,多方入手

低年级学生有着极强的向师性和超强的模仿能力,语文老师要充分意识到时时皆课堂,事事皆教育,充分发挥自己的示范作用,清醒地认识到范读课文、黑板板书等都会展现自己的语文学习习惯并被学生所模仿,所以要注意用良好的示范作用影响带动学生。

由于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教师可以在学生之中寻找表现优秀的学生树立为其余人的榜样。比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发现有个学生主动借助工具书进行识字学习,老师可不失时机地提出表扬,让大家向他学习,结果大部分学生都在此后养成借助字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习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一些伟人具有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如何培养的,以此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四、严格要求,持之以恒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通过训练不断强化的结果,在训练过程中要有严格的要求,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培养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会养成半途而废的坏习惯。

老师在训练过程中对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忽视,学生无故不完成语文作业一次如果被宽恕的话,就会出现第二次、第三次,就会出现第二个学生、第三个学生,因为不好的榜样也是榜样,学生容易相互影响。

学生一开始学习书写的时候,由于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过一段时间会不自觉采取一种比较自由的坐姿,老师应该及时纠正,一段时间之后,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那时候知识才变成习惯。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培养要注重细节,特别关注容易出现问题的方面,比如学生读书唱读的习惯大多都是学生齐读的时候养成的,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尽量减少学生齐读的机会,低年级学生书写时候容易出现增减笔画的现象,老师要针对容易出错的字进行有效的教学。

五、关注差异,耐心指导

在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过程中,不能避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身天赋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学生的指导不能一刀切,要因材施教,特别关注学困生,并对其进行耐心的指导。

三年级学写毛笔字时,我发现班上有位女孩,由于智商原因执笔姿势老是不正确,别的学生看老师示范一次就会,到她那手把手教了几次也没有太好的效果,我充分意识到问题难度,认真分析该学生的实际情况,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1.发挥示范作用。我先坐在课桌前进行执笔示范,引导该生进行观察汇报,主要看老师足的安放、肩的特点,引导她得出“足安、肩平”的要点,然后引导该生重点观察执笔姿势,汇报老师各手指的动作和位置,接下来选择一名表现比较突出的学生进行示范,然后引导该女生观察,强化坐姿和执笔特点。

2.分解执笔动作。我用手机拍摄优秀生正确执笔过程,然后在多媒体上进行慢动作回放,引导该生总结出五指分工一二捏、三勾、四抵和五贴。

3.反复强化训练。在该生基本弄清楚握笔要领之后,我让学生握笔训练,并及时进行纠正,直到学生能够正确进行握笔后,我让对该生正确的握笔姿势进行拍照,让该生按照自己正确姿势反复练习。

4.激励评价。在训练过程中,在每一个细节上只要该生做出正确的动作,我都不吝表扬,一方面激发该生的自信,另一方面缓解训练的枯燥,最终取得良好的效果。

篇5

课前预习,既是心理准备,又是具体内容的准备,具体是对即将学习的课程进行预习: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思考内容重点,发现学习难点,做好听讲的准备。教师讲课时自己有的放矢地突破重点、难点,有利于新知识的接受。预习有学期预习、周预习、日预习。学期预习,是在发下新书后,学生们在对新书感到特别新鲜、特别好奇的情况下进行,对课本目录做一个大体的浏览。周预习,学生独立进行,需要特别细致,哪些地方看不懂,就用彩笔特别标记出来。如果周预习特别细致,那么一般不需要进行日预习。如果周预习比较粗,或者没有进行周预习,则需要进行日预习,一般20分钟即可。

二、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

只有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到大自然中去陶冶美的性情,到社会生活中去发现美的事物,思维才会活跃,感情才会丰富,才可能写出感人的文章。

观察习惯的培养,首先,生活中处处留心,“处处留心皆学问”。遇到新奇的事物,比如去动物园看动物、出去旅游看风景等,成人可在学生欢呼兴奋、情绪盎然的时候,恰到好处地提醒、引导他,仔细地观察细节,审视细节,不要只笼统地看大概。引导学生与相邻的或者相似的事物进行对比,比如看到鸭,就把它同鹅进行对比,吃杏时,让学生说说杏与桃子有何异同。其次,课堂中的学习中同样需要细心观察。观察可以从形状、声音、颜色、味道、数量等方面入手。

三、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的习惯

平时读课外书时,让学生边读边动笔。动笔,可以用标注、用线段或者符号把特别感兴趣的词句标注出来。开始时可以先摘抄,不要大段大段摘抄,而是有选择,选择特别感兴趣的片断。之后,可以是批注,在课外书的空白处简单批一个词,如“精彩”、“太妙了”、“不对”之类,以后可以批注完整的一句话,再往后可以用几句话来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总之,一定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外出时,及时把所见所闻和感想记录下来,即使非常粗略非常简单,也要记录,坚持下去就会养成习惯。要养成写日记、记随笔的习惯,开头时可以非常简单,之后可以逐渐复杂,写成片断,甚至写成完整文章,关键是培养习惯。日记、随笔,仍然是以片断为主。

四、培养学生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工具书是不说话的老师,能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有效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遇到生疏疑难的字词时,教师不要马上说出答案,而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查工具书,以逐步养成习惯。这是素质教育要求“授之以渔”的体现,目的是促使学生在读课外书时遇到不懂的字词自觉查工具书,让工具书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随身带《新华字典》、《成语词典》等常用的工具书,遇到生字、生词,请教不会说话的老师。还可以组织查字典、词典比赛,激发学生对工具书的兴趣,比如,讨论一些让学生特别感兴趣的问题,得不出答案时,不必去请教老师,而是到相关的工具书里查找出来,从而使学生对工具书产生兴趣。工具书的查阅方法有所不同,应该教给学生基本的查阅方法。

五、培养学生背诵的习惯

笔者不赞成死记硬背,但是记诵确实是青少年在记忆的黄金时期的一个不可忽略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语文课本所选的中国古典诗文,要让学生尽量记诵。学生如果能够记诵大量的古典诗文,将会受益终身,这也是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一个良好教学方法。对于一些常见常闻的历史典故、艺术故事,不必死死板板地去记,熟悉即可。

篇6

一个民族最重要、最基本的需要的并不是血脉,亦并非是领土,而是他们的精神和灵魂,或者说是文化。而文化的传承却恰恰需要文字,文字可以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文字本身也是文化的体现,是语文的核心,失去了本来文字的文化传承其实也已经失去了文化本身的内涵。没有人会认为用英语说明的清明节和重阳节会保持着原来的氛围,更别说是中国古代所传承下来的经典之作。

然而,在科技高速发展的21世纪,语文却过于在于虚华浮夸而忽略了民族本身的沉重。同时,“数理化”思想的禁锢,使人们越发不重视语文了。甚至有人高呼“误尽苍生是语文”。

同时,社会的功用主义,严重影响了人们对语文的重视。哪怕是在校学生,很大一部分人也对语文存在着偏见。轻视语文学习,对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

现在我就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对学生的这种心理作一些简要分析,并试图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消极学习的表现

1.漠视语文,敷衍应付

由于语文的“高耗低效”,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常抱无所谓态度,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先完成数理化,语文放在最后,随便应付一下,没时间了就不做。由于语文课无法与可以短期突击提高分数的数理化相比,也不能和社会热门的英语相提并论。所以学生不愿也不可能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投入太多的精力、花费过多的时间。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语文课下多大的工夫也不见能得高分,少花点精力也未必吃多大亏。这样,学生怎么会有热情去学习它呢?

2.想学好语文却屡遭挫折,盲目乱学

另外一些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但由于他们语文修养、水平低下,基本功差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了汗水,但考试成绩一直不够理想,甚至会下降。久之,他们也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开始惧怕语文考试。

一部分学生对学好语文有强烈的需求,他们认为高考语文不考课本上的题目,试题都是课外的。于是他们大搞题海战术,对老师提出的紧扣课本、多读文章、培养语感的要求充耳不闻。

作为我们的母语课,作为一门最具人性、最具感染力和亲和力的人文学科,竟落到了这样尴尬的境地,每个有责任感的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深感失落和忧虑。针对语文在现实教学中依然尴尬的现实,我们的语文教师必须依据目前的高考模式摸索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途径。以期解决这个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

一、需要在观念上进行转变,正确认识语文的重要性

作为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学科,语文渗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对还要迎接高考的学生来说,学好语文,尤其重要。

首先,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获得知识的必需技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也曾说过:“要打好基础,不管学文学理,都要学好语文。因为语文天生重要。不会说话,不会写文章,行之不远,存之不久。”“学理科的不学好语文,写出来的东西文理不通,枯燥无味,诘屈聱牙,让人难以看下去,这是不利于交流,不利于事业发展的。”

语文是衡量人才知识与素质的标准之一。作为现代社会的合格人才,需要有一定的人际交往才能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便于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而处于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人有信息的采集、优化和处理能力,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帮助。而作为一个创新型的人才,还需有良好的心态和心理素质,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等。而这些的培养,都离不开语文。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授课中,多渗透语文的重要性,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让他们从观念上正确认识语文。

二、需要在教育方式上进行转变,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上好语文课,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任重道远。每个语文教师都要有教好每个学生的责任感,同时要在提高自身素质上狠下功夫,充分利用好现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手段。

同时运用好高考这根指挥棒,从考试着手。浙江近几年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高考试题的结构和题型发生了重大变化。考试形式多样灵活,内容信息量大,能力要求高,也更加注重人文性的体现了。因此,教师要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爱因斯坦说过:“所谓教学,应在于当学生在学校知识全部忘光后,而留下的那部分东西”。我们教师交给他们的知识点也不可能会有太多,还不如在他们心中留下一个爱学习的种子,让他们自己来面对。让他们自己主动习得和内化获取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甚至培养良好的个体素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能沉入文本、感受内容语言、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根本上改变教师控制课堂的局面,让学生独立自主地提问、讨论、研究。教师应把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启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成为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应注重自身形象,威严之中应不乏亲和力。尊重爱护学生,建立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拓宽语文学习渠道,构建开放的课堂体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的感情,慢慢移植到对语文学习中。

三、需要政策上进行转变

前几年的政策基本上是偏向于西方,如大量的宣传西方节日,引入西方电影,推广西方著作。这几年虽然开始将侧重点偏向本国,但是由于宣传方式的不恰当,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篇7

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培养的只是纯语言能力,而对于所学语言的文化内涵不够重视,忽视了语言形式的意义和在实际场合的应用性,忽视了语言的文化教育,导致学生交际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因此,深入研究语言的社会文化因素,培养学生对所学语言的文化意识,进而转化成为自身的文化能力,是今后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语言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的习俗、制度、宗教、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的制约和影响。古德诺夫(H.Goodenough)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中是这样论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和W.E.La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由此可见,离开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要想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必须了解产生、使用这种语言的特定的文化背景。否则,就不可能真正掌握这种语言,而明确这一点对英语教师和英语学习者来讲尤其重要。

二、中西文化的差异

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可能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被称为文化的偶合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民族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会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体验和经历,这种相似性必然会反映到语言中来。例如:“披着羊皮的狼”,英语为wolf in sheep’s clothing;“同舟共济”,英语为in the same boat;“破土动工”,英语为break earth;“三思而后行”,英语为 think twice before you act;“蓝图”,英语为blue print,等等。但是,不同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环境不同,因而对不同的事物和经历有着不同的编码、分类;不同的民族因其发展的特殊历史过程也产生了本民族自己的历史典故、传说轶事;不同的民族因不同的,也导致了他们独特的笃信、崇尚和忌讳心态。例如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

三、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发展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会能力(即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曾提出过交际能力的四个要素:即语法性、可行性、得体性和现实性,后两个因素直接和文化有关。但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培养的只是纯语言能力,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对文化意识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交际能力。由于文化差异的影响,学生只能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不能正确理解所听、所读的材料,导致他们难以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所写的内容也因此而不够得体、恰当。外国人一般都能容忍我们所犯的语法或语音错误,但对文化错误却常常耿耿于怀,因为这些错误不符合他们的交际习惯,在习俗上不能接受。语言知识只能指导人们表达出形式上正确的句子,而语用能力则指导人们表达出恰当、得体的话语。因此,外语教学目的最终应是培养语言应用能力,交际能力离不开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

四、文化教育的方法

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作为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进行多方位文化渗透教育,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够主动、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

(一)正确使用注释

教材中对涉及到具有文化特异性的内容加以注释和讲解。但是学生对于这些内容理解很困难,有时还会引起理解偏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化难为易,可以利用一些事例进行讲解,有针对性地把这些零散内容进行系统化让学生易于接受,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

(二)应用归纳教学

教学中可以将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总结归纳,这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可将中国人与英语国家人士初交时谈话的禁忌归纳为四个词:I,WARM,where,meal。I代表income;第二个词中W代表weight,A代表age,R代表religion,M代表marriage。由此而引出“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不问“吃了吗”。这样可使学生对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的禁忌有更清楚的了解,实现语言交际的现实性和得体性。

(三)把文化教学融入语言教学

把外国文化内容作为语言教学材料,介绍外国文化中的异国习俗、典故、历史、风土人情等。这些内容学生们很感兴趣,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英语教学。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同时进行。例如:让学生收集一些英语故事,将这些故事进行分类。将有些故事当作课文进行讲解,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主动学习的习惯。另一方面将这些故事作为阅读材料,通过大量的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四)让学生体验异国文化

体验教学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但通常情况下条件不会允许。我们可以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英语兴趣小组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教师一定要注意英汉两种语言及文化的对比教学,不断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不失时机地向学生灌输一些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英语。

参考文献:

[1]齐筠.语言,文化及英语听力教学.外语学刊,1998,1.

[2]罗传伟.跨文化意识与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

篇8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0.177

语文教学中预习的实质在于通过课前的预习,让学生能够对教材中的课文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学生只有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其在语文课堂中才能够做好学习新课的准备,这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有着积极的意义,因为语文教学需要学生不断积累知识,通过预习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新的知识。

1 小学语文预习的有效方式

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学习中非常基础的内容,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充分掌握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语文预习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它对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升语文学习课堂效果而言有着积极的影响,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重视语文预习方法的运用。在指导学生进行语文课前预习的时候,需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语文教材的要求引导小学生运用正确的预习方法进行课前预习。小学生由于认知能力不高,因而教师在语文预习中需要加强其指导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并且让小学生逐步的掌握预习的正确方法,这样才能够让预习效果得到最大的发挥。

1.1 诵读教材中的课文

语文预习的主要方法就是诵读全文,诵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同时它在课前预习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一种语言的应用,作者通过语言组织表达自身的情感,因此学生需要掌握作者的写作目的,其根本前提是阅读文章,并且不能走马观花地阅读,而是需要反复性的诵读。在读第一次的时候学生需要将全文朗读一遍,认识文章中的字词,特别是对于陌生的字词,需要标注清楚。读第二遍的时候学生需要了解文章大致讲了什么样的内容,并且能够将文章内容口述出来。第三遍学生应该通过联系上下文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诵读之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广泛,是因为学生在反复阅读的时候,能够慢慢对文章内容有一个较为深刻的理解。

1.2 思考课文内容

阅读和思考是无法分离开来的,学生在阅读教材中课文的时候,如果只是简单的诵读,很难将全文的意思把握清楚,所以在阅读的同时还需要思考课文每一段话的意思,特别是文中的重点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一定需要边读边思考。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尽可能让学生了解预习的正确的方式,在学生阅读课文的同时,要教会学生如何一边阅读一遍思考,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教师需要在学习中引导学生如何阅读才能提高课前预习的效果,要让学生认识到思考的重要性,让其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如在《爬山虎的脚》这一课中,描写了一句话“叶尖一顺儿朝下”,学生在读这篇课文的时候,可能会不解,为什么爬山虎的叶尖会朝下,是因为受到重力作用的影响吗,还是和爬山虎的生活习性有关。学生在初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因此在第二遍阅读的时候可以带着问题探讨答案。在弄清楚课文内容后,可以将文章内容综合起来,探讨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意思。

1.3 检验预习成效

学生在语文预习的时候,需要有一个预习的目标,在预习的时候一定要有针对性的进行预习。在课文阅读的时候,要学会思考文中所表达的主要意义,反复阅读去寻找正确的答案。在小学语文课文的最后,往往会有一个课后练习的板块。在这个板块之中,学生可以通过做课后的习题,来检验预习的效果好坏。并且课后的练习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所以学生通过做题目还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因为在做题目的时候其实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所以学生可以通过习题练习,重新回顾课文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主要思想。由此可以看出课后的练习对于语文预习而言同样很重要,因为课后练习往往是课文中的重难点内容,所以它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启发性,特别是句子理解之类的题目,学生在预习之后可以尝试做一遍,看一下自己的预习效果。

2 小学语文教学预习中注意点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仅需要向学生强调预习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教师自己要掌握预习的方式,在向学生布置任务的时候,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语文教材的内容很多,教师在挑选预习内容的时候,应该尽量选重点内容,让学生在课下预习教材中重要的课文内容,这样学生才能够对语文课堂中的重点先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教师在课堂上讲解重难点的时候,学生能够有一个提前准备。另外作为小学生,在语文预习的时候,需要重视预习的方法和策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预习过程中主动去完成有关的任务。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是主体,他们需要有一个独立的空间主动去学习。在课文预习的时候,自己在没有老师监督的情况下自行收集相关的资料,这样才能够让预习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

3 结束语

总之,在语文预习中,最重要的是要掌握一个正确有效的预习方式,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探索,创新更多有效的预习方法,让语文预习效果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蔡娟.小学语文有效教学之拙见[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09,(11).

篇9

一、教学方法是关键

(一)教师的教态促成良好课堂气氛

教态是教师讲课时的情绪的外在表现。比如,教学心情、表情、体态动作、神态等,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学生在课堂上会通过教师有声语言的讲解而“察其容”,而且还会通过教师的教态而“观其色”。教师的教态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教学气氛,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一种课堂气氛。因此,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课堂气氛。

教师的教态有先入为主的作用。当教师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教师教态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上课的情绪,这种先入为主的方式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师要用亲和、自然的教态去面对学生,及时调整好你的心态和精神面貌。具体来说,要做到:用微笑面对学生;给予学生鼓励;多给学生肯定的目光,鼓励的目光。

(二)用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生天性好玩、贪玩,对于游戏有很强烈的兴趣。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味,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因此,教师将学与游戏结合,学生对喜欢的东西学得就快,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快乐、有效地学习语文。

游戏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教师不是用说教去教育学生,学生不再用死记硬背来学习。通过游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受到启发,获得亲身体验,寓教于乐,让教育的知识性和娱乐性完美结合。教师在课堂创设游戏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选择,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恰当的手法表现出来,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三)动手操作调动课堂气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

(四)创设悬念引发课堂气氛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在听教师讲课,整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教与学被割裂开,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二、提高自身素养很重要

(一)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语文课堂气氛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否融洽,决定着语文教学课堂气氛是否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是靠铁的纪律和挥动的教鞭“打”出来的,它依赖于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依赖于教师角色的转变,依赖于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破除“师道尊严”,变强调学生尊重老师的单向要求为师生互敬的双向统筹,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变传统教学中的专制型或权威型为合作型或伙伴型关系。在语文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权利,努力创设民主气氛,实现民主对话、民主交流,呈现一种协商式、和风细雨式的良好师生关系氛围。

(二)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学生兴趣,营造积极主动活跃的语文课堂气氛

篇10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原则

(一)生动有趣原则。在初中阅读中,经常出现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拒绝阅读、厌恶阅读的情况发生,这时,就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应始终坚持生动有趣的阅读教学原则。例如,《清兵卫与葫芦》这篇文章,写的是异国少年的故事,但它贴近力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感官能力,从小说的细节描写(清兵卫痴迷于葫芦,错把老头子的秃头当成葫芦的细节),着实感悟其传神的地方,从而调动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深入人物,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交流阅读体会,发表自己的看法,探讨个性自由发展的话题。课堂因有兴趣才有参与,有参与才有拓展,因而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保证了生动有趣的原则。

(二)学以致用原则。在语文课堂中,老师时常会带领学生学习所谓的阅读知识点,即名著中主人公的主要特征、主要事迹等,使学生掌握了该名著的考点就觉得完成了教学,时常忽略了阅读和阅读教学,使阅读完全失去本身的意义。阅读名著应以自读为主,以扩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文学知识为目的。在实施教学阅读时,应掌握学以致用的原则,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学习到有用的知识。让学生们明白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从而实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中,阅读文章通常是一节课学几篇,往往学生都只是了解一下便一带而过了。在这一点上就能看出,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对阅读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这一问题的根源便是师生对考试的过于侧重,反而忽略了阅读教学的学习,错误地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只要是与考试无关的,便是无足轻重,无关紧要的。显然,如果能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便会更有实效性,对初中语文的学习也将大有裨益。

(二)教学方式单一枯燥。学生在初中语文阅读中,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对阅读已经失去兴趣,甚至从心里上抵制阅读。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源于教师的因素较多,原因是教学方式单一枯燥,调动不起兴趣,让学生认为,阅读就是被老师强迫着去看而自己不感兴趣的文章,令本就处于逆反心理的初中生更是对阅读增添了几分厌恶情绪,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不愿意学习阅读。所以说,必须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喜欢阅读,想阅读。

(三)学生自读能力较差。初中生的社会价值观尚未完善,对许多名著的阅读找不到方法,抓不住要领,这些情况都是因为学生的自读能力较差,本能地依赖于书本上的标准答案,天长日久,就失去了自主阅读的能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针对这一情况实施策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这也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

三、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一)提升阅读地位,提高重视程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常常出现忽视阅读的情况。老师在教学中,经常跳过阅读篇目,给学生留下不是考试篇目就不重视的心理。因为这样做,久而久之就完全失去了阅读教学的意义。这时需要积极努力的就是要千方百计地提升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地位,从老师到学生都要充分提高对初中语文阅读的重视程度,让学生对阅读重视起来。尤其在安排专门的阅读课时,让学生有了解阅读,认真阅读的机会。

(二)调动阅读兴趣,变换阅读方式。在初中生阅读时,常常会因为单一枯燥的阅读方式而失去了对阅读的兴趣。这时,可以变换阅读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实现"兴趣是第一老师"的教学目标。例如:通过电影与课本两种阅读方式的变换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更能活跃课堂氛围,使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走向成功。

(三)增强自读能力,培养阅读习惯。要想真正提高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就应该坚持阅读,以自读为准的教学原则,而自读能力正是现代初中生所缺少的。增强学生的自读能力,一方面应养成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现代的初中生大都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恶习,在阅读中遇到无法理解的问题,总是依靠于网上的标准答案。须知,名著如同人生,每个人品来的味道和心得都是各不同,指望借鉴和抄袭他人的观点看法如何能养成良好的自读习惯呢?所以,勤于动脑是增强自读能力的关键。另一方面,应培养学生有目的的阅读,也是对良好阅读习惯的深入培养,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阅读中学习自己需要的知识,那些无关轻重的内容一带即过便可,让学生们明白在无用的内容上浪费太多的时间无疑是愚蠢的。例如,在阅读学习《孔乙己》和《范进中举》,应仔细阅读孔乙己和范进两个人的性格特点,他们都受封建科举毒害的读书人,同处于穷困潦倒的地位,对社会的摆布同样软弱无力,都迂腐至极,都不会“营生”。所不同的是,范进终于叩开了功名富贵的大门,而孔乙己直到临死“连半个秀才也捞不着”。通过比较,找出他们不同结局的原因,深入挖掘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无情剖析社会的病态。这些都是增强学生自读能力,培养阅读良好习惯的有效方法。

四、结束语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通过阅读可以获取丰富的知识与信息。同时也在阅读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提高综合素养。但是,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下,阅读教学效果不佳,严重影响学生们的发展。因此,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下,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方式改进阅读教学,强化学生阅读的语感,使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和综合素养,从而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11

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来说,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非常重要,一个个小小好习惯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可以成就一个人的一生,使其一生收益匪浅。对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和培养是我们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方面。各级各类学校对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都非常重视。通过对学生的各个不同学习阶段的跟踪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做好时期是小学阶段。小学阶段是学生各种习惯诸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尤其是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是一个人学习和成才的基础。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益于学习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学生更有效的获得更多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学习独立性的养成。在小学阶段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的同时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教师要把对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贯穿于教学的方方面面、每时每刻。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主要阵地,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要具有充分的耐心和细心,为达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生的行为习惯而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样不仅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更有利于学生的将来。这正是新课程教学理念中教育教学注重人的发展的要求不谋而合。

那么、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呢?下面我结合多年来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谈一谈在农村小学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策略和方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培养的良好学习行为习惯。

为了保证小学生高效的学习效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行为习惯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主动进行预习的习惯。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中有要求学生养成独立预习习惯的要求。学生对将要开展的学习内容进行提前预习,不仅是为学生的学习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更是做好知识学习的内容准备,对即将学习的课程进行预习要求学生要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思考内容重点,发现学习难点,做好听讲的准备。学生的提前预习是学生进行高效课堂学习的有效保障。

2、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留心观察是一个孩子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到大自然中去陶冶美的性情,到社会生活中去发现美的事物,他的思想才会活跃,感情才会丰富,才可能写出感人的文章。要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教师要教育学生从心开始,要随时随地的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特别是当遇到新奇的事物时,要能够做到驻足观察,观察时要细心,仔细地观察细部,审视细节,不要只笼统地看大概。

3、养成经常动笔的好习惯。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师要教育学生养成经常动笔的好习惯。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不管每时每刻只要学生认为需要记录的内容都要动手把它记录下来。别小看了这一个小小的习惯,长期坚持下去,能够促使学生e累大量的知识和素材,为学生的将来的学习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养成随时提出问题的好习惯。新课程强调质疑问难的重要性。因为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正是从学生的质疑问难开始的。学生对于不懂的知识向老师质疑、发问有利于学生及时弄懂知识填补学生知识上的空白。学生对有疑问的知识进行及时的质疑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学习的积极性,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开始。

5、养成及时查证的好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会遇到很多的生字生词,如果老师在身边学生及时的向老师进行查证,如果老师不再身边学生要懂得利用手头的工具书或是网络进行查证。这一习惯可以有效的能帮助学生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帮助学生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策略

1、教师要有耐心。学生的习惯的养成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实现的,需要长时间的实践,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绝不能够半途而废。

2、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学生的行为习惯常常受到教师的影响。有时教师说千句话不如教师的一个行为来的彻底。如果教师都不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怎么能够要求学生呢?所以,教师要给学生树立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首先做到。

3、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小学生的自制力很差,让学生养成一个坏习惯很容易,要养成一个好习惯很难。在进行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反复、拖拉、敷衍、放任等现象,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我们要对此心中有数,并其他制定好应对策略。一旦发现这样的现象教师要进行及时的思想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篇12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学生的素质关系着祖国的兴衰。因此,培养学生是我们的历史使命。作为学生中的特殊群体――问题学生,更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因为学生年龄的特征,他们极具可塑性,所以,只要找准策略和方法,一定可以让他们健康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为祖国的建设发展添砖铺瓦。

一、“问题学生”的特征

在教学工作中,我遇到了很多“问题学生”,他们有着以下的共同点:(1)上课不能遵守课堂纪律,课上不是讲话就是睡觉,严重到影响老师讲课和其他同学的听课;(2)作业基本不完成,或者抄袭其他同学的作业;(3)晚上在宿舍不能按时休息,几个同学聊天到深夜,白天精神状态不好;(4)夜不归宿,经常通宵上网或打游戏;(5)与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青年交往,经常吸烟喝酒打架闹事;(6)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和老师的教导,他们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行为习惯差。

二、老师克服的心理障碍

(一)厌弃心理。“问题学生”的行为习惯很差,老师的教导工作不可能立竿见影,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有些老师就会把这些学生当成包袱,甚至希望他们早点被学校开除。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学校的生命在于学生,没有学生就不存在学校,所以不能轻易放弃一个学生。并且每个学生的情况是不一样的,针对每个学生的引导方式和方法都可能不一样,所以要求每位老师认真研究每位学生的性格特点,才能找到引导他们的方法。

(二)定型心理。心理学上有“晕轮效应”“刻板效应”,即教师往往根据学生的以往的差的表现给学生定型,任何时候都用同一种眼光看待学生,致使学生“破罐子破摔。殊不知,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阶段,他们的可塑性很强,所以,我们要关注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每一个细小的进步,要善于发现“问题学生”的优点,用积极的思想影响他们,引导他们积极上进,在表扬他们优点的同时提出改正一些缺点的要求,使他们树立“我也很优秀”的观念,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急噪心理。对于老师反复强调的问题,但他们仍我行我素,不断地犯同样的错误。对于这样的学生,当老师得知他们犯同样错误的时候,更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智的态度,否则,老师会失去耐心,揭老底、算总帐,全盘否定他们的进步,这样的结果使学生和老师完全处于对立的状态,以致前功尽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于“问题学生”的转换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老师要做好这样的思想准备工作。

(四)偏见心理。当班主任老师发现班级里一些不良现象时,首先想到的是哪几个“问题学生”所为。班主任对“问题学生”出现认识上的片面性,在工作中会出现偏激的行为,不给“问题学生”进取的机会和承认、改正的机会,并且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使得老师和他们的距离更远,更不容易接受教育。

三、问题学生的策略与方法

问题学生的教育与援助转化需要社会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更需要学校和老师的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情感熏陶、行为引导。对学校而言,转化问题学生是德育教育的棘手问题,教育难度大,工作漫长复杂,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以下是我个人不成熟的点滴做法,愿意与同行们分享。

1、和“问题学生”交朋友。“问题学生”因为常常位于后进,一般来说,他们得不到关爱,任课老师不愿理,成绩好的学生厌恶,家长动不动就会斥责,所以他们容易走上厌学、孤僻、叛逆与反抗的道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首先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给予他们全心的呵护、理解、信任和关爱,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及他们的过去,主动和他们交朋友,多与他们谈话,帮他们剖析自抛自弃的原因和后果,用爱心去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掌握问题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气质类型,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扬长避短,不歧视、不抛弃、不放弃他们,用爱心感化他们,使之主动接受教育。

2、挖掘“问题学生”的积极因素。“问题学生”虽然是后进生,但他们身上也有长处和积极因素。有些“问题学生”放任自己的行为,满不在乎的欺侮弱小者,一味胡来,不讲道理。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具有一种优秀的能力。他们勇敢、有决断力,并拥有统帅部下的领导能力。运动能力也很优秀,还富有冒险精神。老师们往往忽视了这些优点,而只注意到其表面上的问题行为。要想解决问题,就一定要找出这些优点来,使之得到很好的发展。我班的一个问题生名叫李强,他是一名单亲家庭孩子,个子高大,身体强壮,性格倔强,顶撞老师,上课睡觉、自习吵闹,学习更是一塌糊涂,但他爱好体育,非常爱打篮球而且组织能力比较强。我就抓住他的这一特长,不失时机的给予表扬,并推荐他参加了校篮球队,结果他进步神速,我让他担任我班篮球队长,结果他带领我班选手跟其他班打比赛,屡战屡胜,打得很漂亮,其他班都很佩服。利用这个契机,我在班里当众表扬了他,我发现,这个平时桀骜不驯的学生竟然羞涩的低下了头。课后我主动找他谈心,他说我是第一个表扬他的老师,表示以后一定要好好表现,做一个遵守校纪校规的乖学生。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发现他能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遵守纪律,劳动积极。

3、了解问题学生的成长需要,给予“问题学生”表扬和肯定。“亲其师,信其道”,老师对问题学生的指导,应是从抚慰学生的心灵、了解并理解其不满和要求开始的。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由衷的赞语,一下轻柔的抚摸,关爱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教师体谅学生,理解他们的苦衷,把严声厉色的批评换成和风细雨的说教,把当众的指责,换成事后的促膝谈心,肯定中蕴涵着批语和引导,鼓励中充溢着期待和希望。

4、消除问题学生的逆反心理。在某一方面表现出叛逆的学生,必然是在某一方面受到过严厉的指责与嘲笑,因而“心虚”、“敏感”、“有戒心”、“有敌意”。久而久之,便认为老师轻视自己,厌弃自己,使自己在同学面前总是很没有面子。只有真正了解叛逆学生形成的原因,才能寻找到解决的方法,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引导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稳步前进。

5、做好家访工作。叶圣陶曾说过:“学生不光在学校中受教育,在学校外,在家庭里,在社会上,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受教育。”问题学生问题的形成,与家庭教育、社会环境息息相关。“问题学生”的问题成因有许多与家庭情况有关。

6、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公平、公正、正确地看待“问题学生”,坚持“不抛弃不放弃”。“对学生不挑肥拣瘦,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是我教育和转化后进生的最佳策略。最后一名学生都积极主动学习了,其他学生难倒还会不行动吗?

7、给予适当的任务,促其成长。给予任务、让他们具有完成任务的充实感,这个方法对那些不跟别人合作、不合群的“问题学生”很有效。很多孩子不爱说话,也不愿跟老师说话,对这种学生,要尽量给他们任务,让他们有机会与老师接触,通过完成工作,使他感受到自己是班集体的一份子自己与他人同样收到承认,从而鼓起干劲来。

8、引导问题学生做好自评,积极转化自己。让问题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己找出自己的优点和问题。给那些冒冒失失的、对自己缺乏控制的以及感情、欲望过于冲动的问题学生以适当的机会,让他们能够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行为。比如,以“给自己的信”的形式,让他们自己给自己写信,就是一种教育效果很好的方法。因为让学生自己注意、发现自己的问题,要比老师从正面要求学生做出检查,作用更大、更深。

9、塑造问题学生健全人格,奠定他们成长基石。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帮助问题学生努力塑造健全的人格,奠定他们成长的基石。(1)、正确的是非观念;(2)、科学的人生观;(3)、认真负责的生活、学习态度;(4)、热情、开朗、团结、友善的人际关系;(5)、宽容、大方、奋发向上的良好心态;(6)、爱心、孝心、感恩之心。

10、教师要修内功固本强基,创造教育的契机。多年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重点在学校关键在教师。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教育能力和水平,是问题学生转化工作能否顺利完成最有力的保障。然而,在转化问题学生的问题上,教师除了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和能力外,还应该充分把握好教育的契机,等待机会,寻找机会,创造机会。只有积极主动出击,努力创造教育的契机,才能有效促进问题学生的迅速转化。我认为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提升自己:(1)、努力学习,开拓视野,不断提升自身教育理论水平;(2)、积极交流、讨论,集思广益;(3)、善于思考、认真总结,推陈出新;(4)、重视德育科研,积极撰写教研论文,努力创造教育的契机。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问题学生的教育任重道远、贵在坚持,不管问题学生有怎样的问题,我们都要理性地分析其中的原因,并采取切实有效地方法,用我们的爱心、智慧、责任善待每一个学生。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当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应时刻提醒我们,每一个学生都是有潜力成为金子的。也许有些学生是暂时的问题生,需要我们用心把自己变成“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锁,以心换心,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希望,使每一个问题学生健康成长。爱是教育的灵魂,我们要牢记爱是教育的主旋律,让我们用爱和赏识真诚地对待每一个“问题学生”,对他们多一分理解、多一分爱心、多一分宽容、多一分信赖、多一分鼓励,多一分等待,相信“奇迹”一定会出现!

参考文献:

[1]教育基础知识,成都时代出版社第一版,2009年3月1日

篇13

论文关键词:应用文写作;讨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1 讨论教学法

讨论教学法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通过预先设计问题,在课堂上引导和启发学生就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形成课堂讨论的方法。这一教学方法,能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寻知识。

学生必须转变观念。认识到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讨论可以调动学习的主动性,锻炼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探索精神、质疑精神。学生要敢于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敢于与他人争辩,要学会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

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转变观念,以便更好地开展讨论式教学。其次,要有民主思想和民主作风,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对话,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营造融洽的讨论氛围。此外,教师还必须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更多地了解学生,向学生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灵活性。

在讨论中,始终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学生发言,避免话语权被少数人垄断。要能抓住问题的焦点,引导学生就此展开讨论或辩论。注意问题要经过真正的讨论才能得出结论,而不要急于把结论告诉学生。能根据反馈信息掌控讨论进程。遇到学生“卡壳”处,可启发学生思维,提供思路,教给方法。最后总结时,做到语言准确、简洁,观点明确,思路清晰。

下面举一例说明讨论教学法在应用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对不同而又相近的事物进行比较可以让我们把事物看得更清楚,同时,学生也可以在比较中思考、领悟、提高。因此,涉及比较的问题,可采用讨论式教学法完成。如我在讲绪论一章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应用文,便让他们讨论应用文与文学作品的区别。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两者的区别,所谈零碎,具体,在此基础上,我从两者反映现实、社会功用、表现形式、语言运用方面总结了学生的讨论,使答案系统、概括、条理。但这样的结论还不够全面,忽略了两者的思维形式,于是我又以具体的小说和实用性文章启发学生分析两者的思维形式有什么不同,从而让学生明白了文学作品的思维形式属于形象思维,而实用性文章的思维形式属于逻辑思维。通过讨论学生真正地领悟了应用文的写作规律。

2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锻炼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在大学课堂的运用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哈佛商学院。如何把它引入应用文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值得研究的。

在应用文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通过大量生动、具体的例子,也包括自己的写作体会来阐释写作理论,这种方法属于例子教学法。因为它重点突出,可以讲得生动有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因此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但是,遇到实际写作问题比如:请示、函、调查报告的写作,学生仍然感到无从下手。实践千变万化,课堂上的例子难以一通百通。案例教学法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方法的大门。

例子教学法是演绎推理,先有权威结论,后用例子证明;案例教学法是归纳推理,先通过具体情况具体事件的分析、思考,然后再寻找最佳答案。从理论和实践的顺序来看,例子教学法是先观点即理论,后材料即实践;而案例教学法是先实践,后理论,针对具体实践内容,选择所学理论来解决问题。由此可见,案例教学法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符合布鲁纳认知教学理论即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实践能力,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多角度思考问题,不轻信权威的良好习惯。

案例教学法在具体运用时,首先要注意精选案例。所选案例应具有目的性、典型性、现实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目的性是指符合教学目的,与有关教学理论相一致。典型性是指所选案例在某一理论范围内具有代表性,以写作教学为例,能提供某类文体有代表性的写作技巧、方法以及具有普遍意义的写作过程等。现实性是指案例来源于现实,不是随意杜撰编造的。开放性既指提供案例的背景具有复杂性,不像例子教学具有单纯性,又指结论的多元化,不提供唯一答案,但可根据目的需要选择最佳答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