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

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8:2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性质及主要用途

2、了解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反应的条件,并能判断一些常见的酸、碱、盐之间能否反应。

3、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4、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等途径,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及科

学探究能力。

5、通过图片展示,使学生感受化学知识的广泛应用。

6、通过对侯德榜实际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每天都在补充的一种盐类物质食盐、碳酸氢钠用于干粉灭火器及发酵粉。待学习和深化的知识:归纳生活中常见盐的用途、碳酸盐的检验方法、应用性质和用途解决实际问题。已经具有的学科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自学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本节课有待学习和深化的能力:强化应用探究的方法学习物质的用途、性质和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实验的观察、描述、分析和推理并得出结论的能力。

[教学思路]

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内容展开:物质的用途——物质的性质(盐与酸、碱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复分解反应及发生更反映的条件——巩固练习,从而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1、采用小组讨论和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从身边实例深入课堂,真正体、验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2、教材中的探究性实验,采用设问讨论、投影正确操作、学生动手探究、及时交流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让学生通过几条常见反应的方程式总结归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本节课不一定要求学生知道得透彻,可在今后的学习中逐步完善。

4、通过针对性练习,巩固本节内容。

[教学重点]

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主要用途和性质;掌握CO32-的检验方法。

[教学难点]

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能否反应。

[教学过程]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

情境

(第二课时)

上节我们介绍了食盐的相关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来了解身边一些常见的盐。

〈投影〉天安门前的华表、人民大会堂的柱子、豪华酒店的地面、胃药、侯氏制碱法资料等。

观看图片

思考讨论

得出结论

让学生感受外界的繁华,感受化学知识的用途之广,激发学生的民族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这些图片,同学们知道它们所用的主要材料都是什么吗?

2、这里说的纯碱是碱吗?

引出

内容

〈介绍〉

1.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谈们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碳酸钙还可用作补钙剂,如钙尔奇片的成分就是碳酸钙。

2.碳酸钠俗称纯碱,广泛用于玻璃、造纸、洗涤剂等的生产。

3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蒸馒头时可用它作发酵粉,医疗上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但不能治疗胃溃疡(易引起胃穿孔)。

[投影]组成、俗名和用途

听介绍,理解

可提出疑问

通过介绍碳酸盐的部分用途,消除学生看过图片后积虑在心头的疑问

提出

问题

物质性质决定用途,碳酸氢钠能治疗胃酸,原理是什么?为什么不能治疗胃溃疡?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一个图片,先来回忆实验室如何制取CO2气体

提出问题,

学生带着问题思考碳酸氢钠会不会和盐酸反应

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探究的欲望。

回忆

知识

[投影]

盐酸腐蚀大理石地板的图片

〈提问〉

请同学们想一想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是什么?反应的原理是什么?

回忆二氧化碳的制法,写出化学方程式

通过实物实验的投影,使学生温顾而知新,让学生印象深刻。

分析

归纳

〈提问〉

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他们在组成上有什么特点?

组成上都有碳酸根,都属于碳酸盐

学生思考、交流

归纳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出

问题

〈提问〉

回到开始的问题,碳酸氢钠为什么能治疗胃酸?可能会生成什么?怎样验证生成物?

碳酸钠呢?能不能和盐酸反应?

学生思考、交流,

提出猜想

设计验证方法

回答了前面的问题

培养了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归纳

总结

归纳:盐+酸新盐+新酸

根据上面三个反应方程式,归纳总结CO32-的检验

总结: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盐酸,若有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变浑浊,则证明是碳酸盐

学生思考,分析

归纳总结

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11-2]:

指导学生析出化学方程式

归纳:盐+碱新盐+新碱

指出盐和碱都要为可溶物

观察实验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

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推断能力,训练有关方程式的书写

寻找

规律

[投影]

几条反应方程式,让学生判断其反应类型。再比较这节课中所出现的几个方程式,归纳这些方程式有那些共同特征?

找出各反应类型的不同点

寻找几个方程式共同点,尝试归纳总结

通过比较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学生记忆起来更深刻

归纳

概念

[归纳定义]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理解记忆

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提出问题

〈讨论〉

1.写出氯化钠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否也属于复分解反应?

2.投影这几条方程式,分析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有什么特点?

讨论交流

举例回答

通过举例分析,加深对复分解反应的理解,并引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归纳

总结

〈讲解〉

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只有当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有沉淀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当然,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在这节课上是不完善的,随着以后的学习,我们会了解的更多。

听教师讲解

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归纳,同时激发学生继续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小结

1、盐的用途

2、盐与酸、碱的反应

3、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及发生的条件

学生思考,回答相应问题

阅读

资料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4-75

相关内容

课外阅读

增加课外知识,进一步加深化学与生活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板书设计]

课题一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

——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一、用途

二、化学性质

1、与酸溶液反应

CaCO3+2HCl

=

CaCl2+CO2

+H2O

Na2CO3+2HCl

=

2NaCl+CO2

+H2O

NaHCO3+HCl

=

NaCl+CO2

+H2O

CO32-离子(碳酸盐)的检验

2、与碱溶液

Na2CO3+Ca(OH)2

=2NaOH+CaCO3

篇2

无独有偶,查询之前曝光的沈阳、济南等地的“毒豆芽”事件,笔者发现其“毒”均是“保险粉”、“AB粉”等之类的化学添加物。“除根生长剂”、“保险粉”、“AB粉”和“兽用消毒灵”到底是什么物质?其对人体又有哪些危害呢?

“除根生长剂”又叫无根素(包含4-氯苯氧乙酸钠等),是一种能使豆芽细胞快速分裂的激素类农药,具有催发豆芽促进生长的作用,使用这种添加剂的豆芽胚轴会长得又长、又白、又嫩,极少有胚根的生发,卖相较好,因而在“毒豆芽”事件曝光之前很受消费者青睐。不法商贩把这种激素农药添加到豆芽的生产中,会对人体肠胃和肝脏造成损伤。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明确规定,4-氯苯氧乙酸钠已不再作为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用加工助剂使用。

“保险粉”,学名叫连二亚硫酸钠。“保险粉”其实并不“保险”,连二亚硫酸钠是一种工业酸,含有硫磺成分,可以起到漂白与杀菌的作用。“保险粉”被用于豆芽中常见的做法是在水中加入工业原料——连二亚硫酸钠或低亚硫酸钠,用来浸泡豆芽,使其色泽白亮,并能延长保存期。“保险粉”在人体内长期积淀成量时会有致癌作用。2006年,北京市质监局了北京市地方标准《豆芽安全卫生要求》,明令禁止“保险粉”“发”豆芽。

“AB粉”,(A粉含6-苄基腺嘌呤,B粉含赤霉素等化学物质),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添加于植物生长培养基的细胞分裂素,这种激素能抑制植物正常生长,促使植物畸变,如只长茎,不长根和头,并且会破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素,一般限用于作物种植。而豆芽不同于其他作物植物,而是被直接食用,人们长期食用含有这种激素的豆芽,残留的毒性化学物质会在体内积蓄,当超过肝脏解毒功能极限时,就会抑制细胞生长发育并产生组织变异,从而诱发多种疾病。依据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规定,目前6-苄基腺嘌呤也已不再作为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用加工助剂使用。

篇3

按颜色分,硅油纸可分为单硅白色硅油纸、单硅黄色硅油纸。

按克重分,硅油纸可分为35g硅油纸、65g硅油纸、80g硅油纸、90g硅油纸等。

篇4

文章编号:1005–6629(2013)11–0063–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支撑化学科学的重要本体内容,在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标准中以“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呈现,涵盖了“我们周围的空气”、“水与常见的溶液”、“金属与金属矿物”、“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四个二级主题,兼顾了物质涉猎的广度和核心物质的深度,承载了构建化学基本观念、开展科学探究、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多元功能。

1 问题的提出

依据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主旨,作为进行化学启蒙教育的重要素材,“身边的化学物质”的教学不能把学习重心放在物质组成、性质、制法、用途等陈述性知识的记忆上,而要让学生体验从已有生活经验或“前科学概念”出发,通过科学探究走进化学科学认识物质的世界,然后应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社会生活问题,即“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1]。

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提高科学探究的实效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教师应该如何以实验为突破口,深入挖掘教科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蕴含的探究元素,充分发挥“身边的化学物质”的教学载体作用,值得深入研讨。

2 问题表象及归因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身边的化学物质”的教学,其基本价值是要加强对典型反应和现象的感知,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使学生逐步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其核心作用是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渗透科学探究和STS教育。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毋庸置疑,应该突出实验教学,把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放在首位。可是,化学实验教学的弱化、泛化,甚至异化,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比比皆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

2.1 目标设定欠当

教学目标是课程标准及教学理念的具体反映,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全面体现科学素养的单元或课时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可行。教学目标的叙写一般采用行为目标表述方式,避免含糊不清或不切实际的表述[2]。例如,学习“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知识与技能目标如果表述为“通过动手实验,初步形成实验操作技能”则欠具体;如果表述为“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学会设计简单实验的方法”则不现实;如果表述为“通过动手实验,初步学会连接实验装置等基本实验技能”,则较具有可操作性。

为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全面、客观地分析学生的已有认识,利用丰富的素材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要设计适应学生的探究活动,包括化学实验、文献研究、研讨交流、社会调查等,在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过程、训练科学方法;要选择联系实际的情景转化为适宜的问题,指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尽管如此,毕竟教学目标的设计先于课堂教学,要及时采用“课堂观察”和“课例研究”的方法来反思教学目标的适宜度和达成度,根据课堂生成,及时调整教学偏差。

2.2 任务分段错位

认知发展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发展不同,发展相对而言是有顺序的,是逐步产生的。无论是“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还是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都具有阶段性,都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3]。然而,任务分段错位,却是课堂教学低效率的常见根源。

从课标的角度看,有任务分段不明,导致责任不清之嫌。比如实验教学,从初中到高中都在教,可任务完成并不好。如有些内容化学学科教,物理、生物学科也教,冠之以“跨学科整合”;有些内容或许大家都注意不够,“三个和尚没水吃”,这就造成教学的浪费和空白。如果能够制定出学科效率标准,分段要求明确,便于教、便于学,也便于考,无疑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益。

从实施的角度看,课标安排的探究活动开放性大、实践性强,与实际问题联系紧密。几乎每个活动都适合在新课和复习课阶段从不同的深度进行探索,依据学生实际制定合理的实施策略,是学生内驱力形成的关键。例如,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在新课阶段,可以让学生观察现象,分析产生的原因并得出结论,有计划地渗透化学用语等,重在观察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在复习课阶段,则可以讨论替代的药品或装置、分析误差产生原因等,重在培养推理和预测能力。具体实践中,不少资深教师将上述内容美其名曰“链接中考”,一股脑儿传授给学生,并不时地埋怨课时不足、学生不够用心或新教材缺少条理性等等。

2.3 技能要求模糊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魅力所在,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如何利用元认知知识促进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在“身边的化学物质”的教学实践中几乎是一片空白[4]。从表象上看,课程、教材安排梯度明显,由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到学生实验,到活动与探究,实验技能的“浸润式”培养无处不在。可是,具体教学中,很少有教师精心设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等技能方面的计划与实验,多数是下意识地认为实验做多了,技能就“迎验而生”,就会“自动化”,缺少对科学的培养途径的思考。

2.4 素材开发无度

新课程标准为“身边的化学物质”提供了近三十个情景素材,为教材研究和教学设计提供了线索,应该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探究活动;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发展其多元智能。可是情景素材的利用情况不容乐观,有的教师一带而过;有的教师照本宣科;有的教师简单“堆砌”,有的教师甚至墨守成规。由于教师专业视野的局限、评价方式的制约、素材地域普适性的欠缺、开发课程资源能力的单薄等主客观因素的存在,“新瓶装老酒”的现象相当普遍。

3 行动策略

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的课堂教学,目标上要强调科学态度、方法和价值观的培养;内容上要加强学科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实施上要突出探究式、体验式学习。整体思路是重思想方法的渗透,重科学素养的形成,努力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融合,力求清晰地体现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学方法上选取以学生的活动,并以问题解决为主,特别突出教学情景的设计和实验的应用[5]。古罗马哲学家贺拉斯说:“美是适度。”以实验为媒介,优化课堂教学,“适度”是必不可少的,具体而言,它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3.1 添加:探寻起点的适度,增加教学的广度和厚度

根据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任何教学内容和学习活动,都存在起点问题。起点不当是许多课堂教学失败的主要原因;起点的适度更是确定最佳教学思路的前提条件。优化课堂实验教学,必须研究起点的适度。通过改变实验组织形式,恰当增加难度不大、比较安全的探究实验,把操作权还给学生,既可以锤炼学生的操作技能,又可以调节课堂气氛[6]。

3.1.1 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使学生“愿学”

学生一旦度过实验教学新鲜期,验证性实验由于操作程序严格,现象和结论已知,已经很难唤起学生的积极性,“反正书上都有,做不做一回事”。教师就必须合理选择探究性学习内容,联系实际增添实验,培养学生的持续性兴趣。例如,学生实验“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制取”可做如下改变:

甲组:探讨实验室条件下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药品及选择依据

①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②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③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④石灰石与浓盐酸反应;⑤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⑥在上述药品中自选

乙组: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性质决定用途

①证明鸡蛋壳、水垢里含有碳酸钙;②除去某试剂瓶上的白膜;③酸碱式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④区分石灰石粉末与面粉

3.1.2 演示实验分组化、轮流化,使学生“乐学”、“活学”

实验教学的中后期,教师必须注意克服部分学生的游戏心理、懒惰心理,消除部分学生的恐惧心理、依赖心理。通过演示实验分组化、轮流化的教学方式,可以促使每个学生都能亲自动手操作而且独立进行,既有利于培养实验能力,又锻炼了意志品质。

此外,还可以开发多元化的实验教学渠道,如家庭小实验、实验兴趣小组、工农业生产实践等,增加课堂的广度和深度以优化教学。

3.2 删减:关注容量的适度,让课堂去芜存菁,以少胜多

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从课堂教学目标出发,适当地增加实验教学容量,是可取的,但是实验的增加要内化、融合,不是堆积,更不是拼凑。要防止由于探究活动的泛化,而带来的课堂臃肿、重心转移以及学生消化不良等问题。因此,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的课堂教学,必须强调实验容量的适度。可以实验的“二次利用”为准绳,减去不必要的拓展和链接实验,减去价值不大的知识呈现实验,影响核心目标的实验更要尽量删减。

3.3 重组:琢磨顺序的适度,在整合中提高教学的效益

“顺序”的确定必须考虑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对象等多种因素。严格地说,某一个教学内容的完成只有一个最恰当的时机,适当的顺序应该是一个完美和谐的整体,应该是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整合,是相似相邻的教学环节的整合,是交叉重复环节的整合。

从主题教学的角度出发,“身边的化学物质”的教学要有意识地按照适度的顺序渗透化学基本观念,例如元素观、反应与能量观、分类观等观念的建构;要培养学生用宏观与微观、共性与个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思维方法认识客观物质。例如,“酸”的概念学习,可以整体设计为五个阶段:在“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习中,要求“知道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在“金属与酸的反应”学习中,要求“了解铁、铝与稀硫酸、稀盐酸的反应”;在“溶液酸碱度的表示”学习中,要求“了解用pH试纸检验酸碱性的方法”;在“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学习中,要求“初步认识酸的性质”;在“碳酸盐与盐酸的反应”学习中,要求“进一步完善酸的性质”,从而达到对“酸”的概念的相对完整的认识[7]。

从课时教学的角度出发,教材中“身边的化学物质”的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基本是: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教师如果总是“忠实教材”,“紧靠课本”,必然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滑坡,思维变得僵化。因此,教师只有解析知识的内在联系,适时调整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为学生提供可以适应与跨越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建构学生思维的无障碍通道。例如,“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中,虽然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通常作为化学性质的最后一点呈现,但是学生已经对此反应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可以将教学流程调整为:展示一瓶开盖“雪碧”,观察现象并提问归纳物理性质和检验方法引发讨论:获得结论的依据及检验实验设计的理由及有效性评价归纳部分化学性质,讨论溶解性实验设计分析溶液成分,完成石蕊变红演示实验探究变红原理小结性质与用途。

教师有效地整合教学资源,是学生的内驱力形成的源泉。教学实践中,必须随时关注、分析教学内容的潜在走向,及时消除阻隔,形成教学内容的意义流动。无论是出现知识“越位”或能力“补位”现象,都会造成“亡羊补牢”的遗憾或者“削足适履”的痛苦。

3.4 分解:研究疑点的适度,使重难点的突破更加流畅

分解是教学设计的一项很重要的基本功,是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的主要方法。“身边的化学物质”作为启蒙教育的主要素材,有些问题很难说清道明。处理教材时,如何把握教学的深广度,化解重难点,以便为当前内容找到迁移的落脚点、巩固的深化点,为后续教学打基础,是很多教师头痛的问题。一般来说,对于某些重难点的突破,可以采取“知识提前渗透,疑点适当后置”方法对待。例如,大家熟知的化学用语的教学,可以从绪言课开始,有计划、有意识地逐步渗透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避免大量集中学习的枯燥乏味。再如,浓硫酸使蔗糖炭化的同时,逐渐产生“蘑菇”状泡沫,学生自然提出问题:为何会产生泡沫?为何有刺激性气味?此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从质量守恒定律的角度思考,推测气体的可能成分,并设计验证方案。对于反应规律及其化学性质则需要暂时搁置。

在探索“身边的化学物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其载体作用,使之成为学生化学观念的认识和发展的“基点”,让学生享受到参与创造的幸福感和愉悦兴奋的情绪体验,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更深入地研讨。

参考文献:

[1]刘克文主编.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设计及教学案例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0~40.

[2][4][6]王祖浩主编.化学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及案例[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196~237.

篇5

目前世界上大约有800万种化学物质,其中常用的化学品就有7万多种,每年还有上千种新的化学品问世。在自然界品种繁多的化学品中,有很多有毒有害物质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较密切,在生产、使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有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甚至危及人的生命,造成巨大灾难性事故。因此,了解和掌握有毒化学物质对人体危害的基本知识,对于加强有毒化学物质的管理,防止其对人体的危害和中毒事故的发生,无论是对管理人员还是一线工人,都是非常必要的。

有毒物质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为引起中毒。中毒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毒物一次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后可引起急性中毒;小量毒物长期进入人体所引起的中毒称为慢性中毒;介于两者之间者,称之为亚急性中毒。接触毒物不同,中毒后的病状不一样,下面介绍了常见的有毒化学物质。

1.金属和类金属中毒。常见的金属和类金属毒物有铅、汞、铍、镉、锰、镍、砷、磷及其化合物等。其中铅和汞及其化合物为主要污染物。

1.1 铅及其化合物是指存在于总悬浮颗粒物中的铅及其化合物。主要来源于汽车排出的废气。铅进入人体,可大部分蓄积于人的骨骼中,损害骨骼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对男性的生殖腺也有一定的损害。引起临床症状为贫血、末梢神经炎,出现运动和感觉异常。过量摄入铅有可能导致大脑损伤、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是死亡。

1.2 汞及其化合物属于剧毒物质,可在体内蓄积。水体中的汞主要来源于贵金属冶炼、仪器仪表制造、食盐电解、化工、农药、塑料等工业废水,其次是空气、土壤中的汞经雨水淋溶冲刷而迁入水体。水体中汞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肢体麻木和疼痛等。总汞中的甲基汞在人体内极易被肝和肾吸收,其中只有15%被脑吸收,但首先受损是脑组织,并且难以治疗,往往促使死亡或遗患终生。

1953和1956年水俣病事件,日本熊本县水俣镇一家氮肥公司排放的废水中含有汞,这些废水排入海湾后经过某些生物的转化,形成甲基汞。这些汞在海水、底泥和鱼类中富集,又经过食物链使人中毒。当时,最先发病的是爱吃鱼的猫。中毒后的猫发疯痉挛,纷纷跳海自杀。没有几年,水俣地区连猫的踪影都不见了。1956年,出现了与猫的症状相似的病人。因为开始病因不清,所以用当地地名命名。1991年,日本环境厅公布的中毒病人仍有2248人,其中1004人死亡。

1986年11月1日,瑞士巴塞尔市桑多兹化工厂仓库失火,近30吨剧毒的硫化物、磷化物与含有水银的化工产品随灭火剂和水流入莱茵河。顺流而下150公里内,60多万条鱼被毒死,500公里以内河岸两侧的井水不能饮用,靠近河边的自来水厂关闭,啤酒厂停产。有毒物沉积在河底,将使莱茵河因此而“死亡”20年。

1.3 慢性铍中毒常伴有尿路结石,重金属都可能受对泌尿系统各部位产生损害。经肾随尿排出是有毒物质排出体外的最重要的途径,加之肾血流量丰富,所以易对肾损害。

1.4 镉是人体不需要的元素。在1955、1972年日本富山县的一些铅锌矿在采矿和冶炼中排放废水,废水在河流中积累了重金属“镉”。人长期饮用这样的河水,食用浇灌含镉河水生产的稻谷,就会得“骨痛病”。病人骨骼严重畸形、剧痛,身长缩短,骨脆易折。

2.刺激性毒物中毒。刺激性气体是指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的气体,它是化学工业常遇到的有毒气体。刺激性气体的种类甚多,最常见的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氟化物、氯、光气、三氧化硫和硫酸二甲酯等。

2.1 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主要由燃煤及燃料油等含硫物质燃烧产生,其次是来自自然界,如火山爆发、森林起火等产生。

二氧化硫对人体的结膜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性,可损伤呼吸气管可致支气管炎、肺炎,甚至肺水肿呼吸麻痹。短期接触二氧化硫浓度为0.5毫克,立方米空气的老年或慢性病人死亡率增高,浓度高于0.25毫克/立方米,可使呼吸道疾病患者病情恶化。长期接触浓度为0.1毫克/立方米空气的人群呼吸系统病症增加。另外,二氧化硫对金属材料、房屋建筑、棉纺化纤织品、皮革纸张等制品容易引起腐蚀,剥落、褪色而损坏。还可使植物叶片变黄甚至枯死。煤炭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

1952年12月的伦敦烟雾事件,5天内有4000多人死亡,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去。

2.2 氮氧化物。空气中含氮的氧化物有一氧化二氮(N20)、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02)、三氧化二氮(N202)等,其中占主要成分的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以NOx(氮氧化物)表示。NOx污染主要来源于生产、生活中所用的煤、石油等燃料燃烧的产物(包括汽车及一切内燃机燃烧排放的NOx);其次是来自生产或使用硝酸的工厂排放的尾气。当NOx与碳氢化物共存于空气中时,经阳光紫外线照射,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一种光化学烟雾,它是一种有毒性的二次污染物。

N02比NO的毒性高4倍,可引起肺损害,甚至造成肺水肿。慢性中毒可致气管、肺病变。吸入NO,可引起变性血红蛋白的形成并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NOx对动物的影响浓度大致为1.0毫克/立方米,对患者的影响浓度大致为0.2毫克,立方米。

2.3氨。氨是指以氨或铵离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氨。氨主要来源于人和动物的排泄物,生活污水中平均含氨量每人每年可达2.5~4.5公斤。雨水径流以及农用化肥的流失也是氨的重要来源。另外,氨还来自化工、冶金、石油化工、油漆颜料、煤气、炼焦、鞣革、化肥等工业废水中。当氨溶于水时,其中一部分氨与水反应生成铵离子,一部分形成水合氨,也称非离子氨。非离子氨是引起水生生物毒害的主要因子,而氨离子相对基本无毒。

2.4 氟化物。氟化物指以气态与颗粒态形成存在的无机氟化物。主要来源于含氟产品的生产、磷肥厂、钢铁厂、冶铝厂等工业生产过程。氟化物对眼睛及呼吸器官有强烈刺激,吸入高浓度的氟化物气体时,可引起肺水肿和支气管炎。长期吸入低浓度的氟化物气体会引起慢性中毒和氟骨症,使骨骼中的钙质减少,导致骨质硬化和骨质疏松。

2.5 光气。光气是窒息性毒剂的一种,学名二氯化碳酰,又称碳酰氯,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气体。常温下为无色气体,有烂干草或烂苹果气味,但浓度较高时气味辛辣。在工

业上主要用于塑料、制革、制药等。据专家介绍,光气遇水会分解成为一氧化碳和盐酸。因为人的肺部湿润,吸入光气后相当于遇水分解。一氧化碳能使人窒息,而盐酸会腐蚀人的肺部。因此,光气中毒主要是伤害呼吸器官。人吸入光气后,一般有2~24小时的潜伏期。吸入量越多,则潜伏期越短,病情越严重。人吸入浓度较低的光气时,局部刺激症状可不明显,但经过一段潜伏期后,则可直接损害毛细血管内膜,出现肺水肿。当吸入较高浓度光气时,中毒者可发生支气管痉挛,有些中毒者可在肺水肿出现之前即出现窒息症状。

3.窒息性毒物中毒。窒息性毒物主要是:一氧化碳、氰化氢、甲烷、乙烷、乙烯、丙烯腈、硝基苯的蒸气、硫化氢等。

3.1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主要来源于含碳燃料、卷烟的不完全燃烧,其次是炼焦、炼钢、炼铁等工业生产过程所产生的。人体吸入一氧化碳易与血红蛋白相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而降低血流载氧能力,导致意识力减弱,中枢神经功能减弱,心脏和肺呼吸功能减弱;受害人感到头昏、头痛、恶心、乏力,甚至昏迷死亡。长期接触一氧化碳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3.2 氰化氢。氰化物包括无机氰化物、有机氰化物和络合状氰化物。水体中氰化物主要来源于冶金、化工、电镀、焦化、石油炼制、石油化工、染料、药品生产以及化纤等工业废水。氰化物具有剧毒。氰化氢对人的致死量平均为50微克;氰化钠约100微克;氰化钾约120微克。氰化物经口、呼吸道或皮肤进入人体,极易被人体吸收。急性中毒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痉挛、呼吸衰竭,导致死亡。

4.农药。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除草剂等,农药的使用对保证农作物的增产起着重要作用,但如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过程中未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引起中毒。

人们进食残留有农药的食物后是否会出现中毒症状及出现症状的轻重程度要依农药的种类及进入体内农药的量来定。并不是所有农药污染的食品都引起中毒,如果污染较轻,人吃入的量较小时可不出现明显的症状,但往往有头痛、头昏、无力、恶心、精神差等一般性表现,当农药污染较重,进入体内的农药量较多时可出现明显的不适,如乏力、呕吐、腹泻、肌颤、心慌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全身抽搐、昏迷、心力衰竭等表现,可引起死亡。中毒的表现也依赖于毒物的种类,残留农药引起中毒的主要品种有:甲胺磷、对硫磷(1605)、甲基对硫磷、甲拌磷、氧化乐果、呋喃丹等。

5.有毒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大多数属有毒有害物质,例如应用广泛的有机化合物中的苯、二甲苯、二硫化碳、汽油、甲醇、丙酮、甲醛、酚等,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如苯胺、硝基苯等。

5.1 苯能引起贫血,苯、巯基乙酸等能引起粒细胞减少症;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如苯胺、硝基苯)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患者突出的表现为皮肤、粘膜青紫;氧化砷可破坏红细胞,引起溶血;苯、三硝基甲苯、砷化合物、四氯化碳等可抑制造血机能,引起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苯可致白血症已得到公认,其发病率为14/10万。苯中毒需要治疗的时间很长,往往花费大笔医疗费还难以治愈。

5.2 甲醛是一种无色易溶的刺激性气体,在居家的天花板,墙壁贴面使用的塑料,隔热材料及塑料家具和油漆涂料中一般都含甲醛,甲醛为细胞原浆毒,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吸收,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组织蛋白的凝固坏死,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还可引起呼吸道疾病,引起新生儿体质降低,染色体异常,甚至引起鼻咽癌。

5.3 挥发酚。水体中的酚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含酚废水,如焦化厂、煤气厂、煤气发生站、石油炼厂、木材千馏、合成树脂、合成纤维、染料、医药、香料、农药、玻璃纤维、油漆、消毒剂、化学试剂等工业废水。酚类属有毒污染物,但其毒性较低。酚类化合物对鱼类有毒害作用,鱼肉中带有煤油味就是受酚污染的结果。

1968年,日本米糠油事件,先是几十万只鸡吃了有毒饲料后死亡。人们没深究毒的来源,继而在北九州一带有13000多人受害。这些鸡和人都是吃了含有多氯联苯的米糠油而遭难的。病人开始眼皮发肿,手掌出汗,全身起红疙瘩,接着肝功能下降,全身肌肉疼痛,咳嗽不止。

篇6

化妆品全成分标识的规定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在国外实施了。全成分标识保护消费者知情权,提供更全面的信息,以方便消费者选择需要和喜爱的产品并避开过敏的原料,选择适合的产品。

有的消费者不关心成分标识是因为大部分都是她们看不懂的化学名词。确实,对于不具有化学专业背景的普通消费者,即使看到了成分表中的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也未必能够知道这些成分是什么,有什么作用。但现在网络资讯十分发达,有一些网站专门解析化妆品成分,只要输入产品名称,就会详细列出成分表和每种成分的作用。消费者就能在了解产品功效的基础上,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适合的产品,避免盲目跟风。

“100%纯天然,无任何化学物质,温和不刺激”,这样的宣传口号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但事实上,这就是一个谎言,多年来一直忽悠着广大消费者。有的消费者因此把化学物质视为洪水猛兽,认为化学物质都是有毒有害的,会引起过敏。事实上化学物质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合成化学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即使是某某植物精华,提取的方法也属于植物化学的范畴。一种成分是天然提取还是化学合成,和是否有毒有害,是否会导致过敏一点关系也没有。很多天然植物,包括某些中草药,都是有一定毒性的。在19世纪以前,90名以上的中毒案件都与植物有关,毒药都是“纯植物配方”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夹竹桃、水仙、杜鹃花都是有毒的。

从科学的角度出发,任何成分的安全性都是相对的,即使是水,如果不恰当地使用也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如水中毒。化妆品中化学成分的安全性与其使用量、使用方式、使用部位以及化妆品中各种成分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为了保护消费者,我国卫生行政部门在《化妆品卫生规范》中了化妆品中的禁用成分表,还规定了限用成分的使用浓度限量、规定的使用目的或相关的警示用语等,从多角度确保化妆品的安全性。

过敏与人的体质差异有关,和周围环境物质有关,甚至和个人的生理状态变化有关。想想花粉、梧桐树飞絮这些天然成分让多少人痛苦不堪,就不会相信纯天然不过敏这种无稽之谈了。消费者总是怀有美好心愿,希望能找到绝对不过敏的产品,但实际上,号称经过皮肤敏感性测试的产品并不能代表任何人都不会对其过敏,在使用新产品之前,皮肤敏感测试是必不可少的。

接下来介绍一些容易被误会的护肤成分:

泛醇 大家对这个名称或许有些陌生,但是对它的另一个名字——维他命原B5就熟悉多了。泛醇主要用于配制护发制品和局部使用的化妆品,可以防治小皱纹、炎症、日晒、糜烂,防止脱发,促进生发。由于泛醇能穿透毛下形成的弹性薄膜,留在毛干的内外侧,在内侧可显示毛发柔性和弹性,在外侧显示毛发的光泽。泛醇能使头发增稠,并能修补已损坏的头发。此外,泛醇还能改善指甲的生长和色泽。

生育酚 有人或许会将其与“雌性激素”联系起来。其实生育酚就是人们熟知的维生素E,能增强卵巢功能,对习惯性流产的女性尤为适宜。化妆品中的维生素E是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具有保护机体细胞免受自由基的伤害、促进微循环、抗衰老等多种生物学活性。

神经酰胺 和“神经”其实没有什么关系,它是皮肤表皮角质层的天然成分之一,用在化妆品中的神经酰胺,能起到很好的保湿、维护皮肤屏障和抗老化的作用。护发产品中使用神经酰胺能减少毛发损伤,同时它能修饰毛发表面,增加毛发的疏水性,给头发带来明显不同的光滑感觉。

篇7

化学是最贴近生活的学科之一, 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化学知识和化学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然而,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尽管教材内容的设计较贴近生活实际,由于应试及升学的压力,很多课堂教学偏离了日常生活,常常是死记硬背各种概念、规律、方程式,总结解题技巧,用题海战术应对考试。这样不仅不易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也无法锻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教育要回归生活,要为生活服务。因此,回归生活是当今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和必然趋势。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入手,将化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把生活引入课堂,让学生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科技发展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且让学生适当参与化学相关的实践活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学会应用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一、把生活现象引入课堂教学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学习新的化学知识时,仅从学科概念角度来提出问题,学生常感觉难以理解,不易激发兴趣。实际上,每位同学在学习化学之前,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在引入新知识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来提出问题,选择学生身边的、生动有趣的、利于学生探索的问题作为素材,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展开学习,让学生期待问题的解决,积极主动的去探究。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为书本知识提供相关生活中的事实依据,收集与生活有关的教学资料,尽量使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这样学生就不会只停留在抽象水平。把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融入到化学课堂教学,将生活与化学知识有效联系在一起,不仅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而且能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感受化学世界的精彩。

二、化学习题生活化

现阶段很多高中化学习题只注重科学性和应试性而内容枯燥乏味,甚至过于难,偏,繁。对于这样的习题教师要合理的舍弃。直观有趣的问题,更容易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很多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都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和应用性,可以将其转化为高中化学习题,使之走入课堂。将脱离实际、抽象枯燥的化学习题生活化,既能巩固课堂上学过的理论知识,又能让习题结合实际生活,发挥出习题应具有的素质教育功能。

三、化学实验生活化

在实际的高中教学中,由于课堂组织及考试压力等原因,一些贴近生活的实验常被忽视,如果把这些内容带入到化学教学中往往能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多创造让学生能把化学实验和生活联系起来的机会,比如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来作为实验内容,选择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做实验药品。不仅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而且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时候,自然的联想到所做实验和生活实际。充分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化学实验的魅力,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和探究, 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实验教学的功能。

四、结合生活实践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教学内容应扎根于生活,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如利用化学知识可以揭穿生活中的一些骗术,有些不法分子利用人们对化学物质的性质不熟悉,进行封建迷信活动敛取钱财;一些无良商家将食用原料换为工业原料,甚至直接添加有毒害物质。学生可以根据学到的化学知识认清到底是什么物质,性质如何,为什么要加入它,对人体有什么危害。让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思维去分析解决,使学生体验到化学的价值, 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对有关的社会问题作出判断决策的能力。

总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生活知识,通过生活知识强化化学知识。在课堂教学、编制习题、进行实验时,将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体验到化学的价值,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化学知识,并能运用化学知识和化学思维去分析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

当然,并非高中化学教材中所有知识都适合生活化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内容,科学合理的将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把教学生活化和传统的授课方法有机结合,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J].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篇8

1.对课题的解读

化学反应速率概念在必修2中已学过,学生能够从定性上描述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要想准确表达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就必须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确定起点,确定时间单位,找出易于测量的某种量或性质的变化。将上课主题聚焦于怎样从定性走向定量,然后引导学生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2.对学生的分析

一中是一所重点中学,生源较好,但学生对必修2的知识已经有些遗忘。

3.对教学目标的界定

能从定性描述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并能从定量上表示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通过讨论交流,发现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有多种,可以通过多种实验来测定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二、教学设计

1.板块1――引出问题,界定概念

[引言]请看图片,生活中两个常见的反应:节日的焰火、煤和石油的形成。

[问题]上述两个反应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你认为它们进行得快还是慢?在日常生活中你希望它们快还是慢?(学生回答。)

[师]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是我们研究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是从定性上描述快还是慢;二是研究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是为了控制化学反应。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再来看一个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反应:牛奶的变质,这个化学反应进行得快还是慢,你希望它快一点还是慢一点?(学生回答。)

[师]从学生的回答中就产生了矛盾,当从定性上描述化学反应的快慢时似乎有些矛盾,因此必须从定量上来描述一个化学反应的快慢。引出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

[ppt展示]回忆必修2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表示方法、表达式及单位。

设计意图:以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引出定量描述化学反应速率的必要性,同时强调研究化学反应速率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化学反应。

2.板块2――活动探究,加深概念

[师]结合化学反应速率的表式方法,请同学们完成下题。

[ppt展示]向一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2 mol SO2和1 mol O2,在一定的条件下,5s末测得容器内有0.8 mol SO2,求5s内SO2,O2,SO3的平均反应速率和反应速率比。(学生思考,练习。)

问题1:化学反应速率为什么为正值?上述反应的速率属于瞬时速率还是平均速率?

问题2: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化学反应的速率数值是否相同?它们表示的意义是否相同?

问题3:请你们找出各物质化学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使学生从起始量的某时刻量找出变化的量,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并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注意事项,掌握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以不同的物质为标准时,速率值可能不同,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

同时设计活学活用环节,让学生灵活运用。

3.板块3――深化知识,探究化学反应速率测定

过渡:同一个化学反应在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的反应速率,那么怎样定量测定化学反应速率呢?我们今天的第二个问题: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下面请同学们思考,并小组讨论。

[ppt展示]以锌与硫酸反应为例,对于锌和不同浓度的稀硫酸的实验,你准备如何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从反应速率定义和反应提供H+、Zn2+、Zn、H2四个变量考虑,选取什么变量测量?(理论)(学生思考并讨论。得出方案。)

师生总结:化学反应速率是通过实验测定的。因为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体系内的化学物质(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所以与其中任何一种化学物质的浓度(或质量)相关的性质在测量反应速率时都可以加以利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有多种,因此可以通过多种实验来测定某些化学反应速率。显然该反应以测量H2的体积最为简便易行。

学生设计的方案有多种,教师进行评价。

[师]同学们的设计与化学研究者的设计基本一致,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思考、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化学反应速率概念的理解,同时知道化学反应速率测定的方法。通过教师演示实验,体验自己实验方案的可行性。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

4.板块4――课堂小结,解决问题

课堂小结,并进行知识运用,设计如下两题:

(1)反应4NH3+5O2=4NO+6H2O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30s后恢复到室温时,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可表示为 。

(2)某温度下,浓度都是1mol/L的两种气体X2和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经过tmin后,测得物质的量的浓度分别为:c(X2)=0.4mol/L,c(Y2)=0.8mol/L,c(Z)=0.4mol/L,则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 。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形成知识体系,通过两个习题检验学生的课堂掌握情况,进一步强化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并加以运用。

三、教学反思

篇9

化学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它的知识体系较复杂和深奥,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中学化学知识体系,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增强其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可以将化学学科内容与生活化内容相联系,发现生活中的自然之美,探索生活中蕴含的化学元素和知识内容,从而加深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增强学生的化学知识生活化体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由生活入手,在与生活自然接触的日常过程中,发现和探究生活中的化学自然元素,树立化学知识生活化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例如:在中学化学“物质的颜色”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常见化学物质,进行不同固态、液态、气体三方面的区分和认知,并根据不同物质的形态进行不同颜色的分类和区别,从而发现生活中的化学元素之美。

在化学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进入生活实践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到化学学科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可以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生活中的化学原理观察和分析,运用自己所学化学知识加以剖析和解答,可以创设化学生活化情境、游戏场景等,组织学生进行有意义的社会生活实验活动,从而提高中学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

二、开展化学实验学科活动,增强对学生的美育教育

化学学科是自然学科的其中一个分支,它对于自然有其独特的本质表现,它的知识体系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而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包含大量、独特的审美内容,它与自然生活相衔接,显现出自然中的化学之美。结合化学实验过程,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化学教学的美育教育,通过化学物质、实验装置、实验具体操作等不同形式,显示出化学自然科学中所富含的美的元素。

1.注重化学实验参与和实验体验相结合,创设生活化内容的化学实验。

在化学实验生活之美发现的过程中,要注重选择与生活内容相贴近的元素,诸如:选取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替代化学实验器具,用鸡蛋壳替代大理石进行化学实验中对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还可以用食醋替代盐酸进行化学实验等;可以选取具有自然地貌之美的天然溶洞为题进行化学原理的阐释;还可以进行化学实验的生活化开发和设计,增进学生的美育体验。

2.组织开展“手绘化学实验器材”学科活动和制作叶脉书签活动。

对于化学实验的理解通常是限定于实验内的埋头操作,这不利于对化学实验原理的深入思考及对实验器材的细致观察,不利于化学实验美育教育的实现。因而,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手绘实验器材”活动和制作叶脉书签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思考、自主设计的轻松氛围中,采用不同方式对化学实验器材加以细致描绘,并在进行化学器材细致观察的前提下,解析化学实验中器材的内在结构,并体悟实验器材所包含的化学原理,从而增进对化学实验的理解,在兴趣提升的条件下进行科学实验探索。例如,可以采用手绘素描的方式,对化学实验器材进行描绘,见下图:

另外,可以组织学生制作叶脉书签,在采集树叶叶脉的前提下,用氢氧化钠溶液对树叶进行浸泡,可以得到如下图所示的书签:

通过上述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自然美元素,通过化学实验操作实践,可以挖掘自然之中的化学之美,从而提高对化学实验的探究兴趣和激情,在活动的实践操作下,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人文涵养,获得良好的美育教育。

3.注重“以真创美、以美导真”,探索化学实验的生活之美。

在化学实验内容中,包含有深刻的生活哲学思想内容,在自然界物质之中,我们可以在化学实验中理会其中所蕴藏的生活哲学内涵,在物质变化的形态下,感受到化学学科深层次的美感,而不仅仅停留于化学药品的色泽、化学反应的发光发亮等表象,而是在化学实验中感受到唯物辩证的生活哲理,例如:在化学实验中水的沸腾、镁带的燃烧、碱式碳酸铜的分解等,这些物质现象的深层变化可以充分体现出生活中的哲理之美,从而提高化学学习兴趣。

三、结语

化学是一门研究科学的学科,我们在开发科学美的化学实验过程中,也要让学生感受到自然之美,让学生不仅仅局限于观察自然景色之美,还可以在化学实验中感受到自然之美,引导学生感知美、体会美、珍惜美、创造美,从而在化学实验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美的情操与美的修养,在进行科学素养培育的同时培养审美素养,在科学实验中激发创造美的强烈愿望。

篇10

一、初中化学与生物教学交融的可能性

科学作为一个整体,虽然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分析学习,但作为科学学科教师,在教授学生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就容易凸显出分科教学在跨学科问题处理方面的局限性。化学与生物同属于科学学科的一部分,教师可在教授学生知识方法的时候利用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弥补分科教学方面的不足。也就是说,化学与生物这两门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交融与促进是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从两门学科教学内容的角度看,无论是在研究方法上还是从理论知识上,都存在一定的交叉与渗透,初中化学与生物课程中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在学习酸碱理论时,生物教材中对酸碱理论的阐述大致为:任何溶液都具有pH值,在25℃条件下,溶液pH值在0~14的范围之间,pH值大于7的溶液呈碱性,pH值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pH值等于7的溶液呈中性,正常雨水的pH值大约是5.6,而酸雨的pH值小于5.6。反观化学教材中对酸碱理论的阐述大致为:溶液的酸碱度用pH表示,溶液pH值的范围一般在0~14之间,碱性溶液pH>7,酸性溶液pH

不难看出,化学教材和生物教材中对酸碱理论的阐述如出一辙,诸如此类在教学内容上重合的部分还有很多,这些说明两门学科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也为初中化学与生物教学交融的促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初中化学与生物教学交融方法的探讨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特别是对新的教学观点的提出有着重要的意义。初中化学与生物的教学要想做到交融互补,就必须从两门学科的教学过程入手。

篇11

如,笔者就以“你所不知道的火柴”作为课堂导入,让学生从“火柴”这一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去了解化学知识:三百多年前,一位瑞士人发现,把浓硫酸滴到氯酸钾和白糖的混合物里会有火焰发生,这是最早用化学方法得到的火种。后来,人们加以改进,在木片上蘸上硫磺,再蘸上硫酸,用它与糖和氯酸钾的混合物接触,产生的火焰立即把木片引着,这是火柴的雏形。

今天我们使用的火柴是1855年一个瑞典人发明的。他在之前的基础之上,对火柴进行了改进,用红磷作为火柴头药里的引燃剂,单独涂在火柴盒上,头药里只有易燃物和氧化剂,当火柴在盒边磷药纸上摩擦的时候,头药和盒边的磷药碰在一起,产生摩擦使红磷产生小火星,进而把头药里的易燃物引燃。

在完成背景阐述之后,笔者顺势提问:同学们知道小小的火柴头里,含有多少种化学物质吗?在学生进行讨论之后,再引导学生去逐一认识。

火柴的头药和磷药的主要成分:

头药———氧化剂:氯酸钾、重铬酸钾、四氧化三铅、二氧化锰

易燃物:硫磺、硫化锑、松香

粘合剂:皮胶

摩擦剂:玻璃

磷药———引火剂:红磷,另加皮胶、玻璃粉、炭黑等。

通过这样的背景阐述,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的化学,让学生明白小小的火柴头,有着复杂的化学成分,也让学生能够意识到化学的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热情。

解决上述化学问题,能够让学生意识到,题目中涉及到的现象蕴藏的化学知识,以此增进学生对化学的了解,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12

许多人买鸡蛋只挑红壳的,说是红壳蛋营养价值高,而事实并非如此。蛋壳的颜色主要是由一种叫“卵壳卟啉”的物质决定的,而这种物质并无营养价值。分析表明,鸡蛋的营养价值高低取决于鸡的饮食营养结构。

评价蛋白的品质,主要是蛋白(蛋清)中蛋白质的含量。从感官上看,蛋清越浓稠,表明蛋白质含量越高,蛋白的品质越好。

蛋黄的颜色有淡黄色至橙黄色。蛋黄颜色与其含有的色素有关。蛋黄中主要的色素有叶黄素、玉米黄质、黄体素、胡萝卜素及核黄素等。蛋黄颜色深浅通常仅表明色素含量的多寡。有些色素如叶黄素、胡萝卜素等可在体内转变成维生素A,因此,正常情况下,蛋黄颜色较深的鸡蛋营养稍高一些。

误区二:鸡蛋怎么吃营养都一样 。

鸡蛋的吃法多种多样,可煮、蒸、炸、炒等。就鸡蛋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蒸蛋为100%,嫩炸为98%,炒蛋为97%,荷包蛋为92.5%,老炸为81.1%,生吃为30%~50%。由此看来,煮、蒸鸡蛋应是最佳的吃法。

误区三:炒鸡蛋放味精味道会更好。

鸡蛋本身含有大量的谷氨酸与一定量的氯化钠,加热后这两种物质会生成一种新物质――谷氨酸钠,它就是味精的主要成分,有很纯正的鲜味。如果在炒鸡蛋时放味精,味精分解产生的鲜味就会破坏鸡蛋本身的自然鲜味。因此,炒鸡蛋时不宜放味精。

误区四:煎煮鸡蛋时间越长越好。

鸡蛋煮时间过长,蛋黄中的亚铁离子会与硫离子产生化学反应,形成硫化亚铁的褐色沉淀,妨碍人体对铁的吸收。为防鸡蛋在烧煮中蛋壳爆裂,可将鸡蛋洗净后,放在盛水的锅内浸泡1分钟,用小火烧开,开后改用文火煮8分钟即可。

鸡蛋油煎过老,边缘会被烤焦,鸡蛋清所含的高分子蛋白质会变成低分子氨基酸,这种氨基酸在高温下常可形成对人体健康不利的化学物质。

误区五:鸡蛋与豆浆同食营养成分多。

豆浆性味甘平,含植物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单独饮用有很好的滋补作用。但豆浆中有一种特殊物质叫胰蛋白酶,它与蛋清中的卵清蛋白相结合,会造成营养成分的丢失,降低二者的营养价值。因此应该改变喝豆浆时兼吃鸡蛋、或是把鸡蛋打入豆浆中同煮的习惯。

误区六:“功能鸡蛋”比普通鸡蛋好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富含锌、碘、硒、钙的各种“功能鸡蛋”已经问世。其实,并非所有的人都适合吃“功能鸡蛋”。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缺“功能鸡蛋”中所含的营养素。消费者在选择“功能鸡蛋”时应有针对性,缺什么吃什么,切忌盲目进补。

误区七:老年人忌吃鸡蛋。

由于鸡蛋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所以,曾流行着老年人忌食鸡蛋的说法。近年来的科学实验证明,这种说法没有道理。因为蛋黄中含有较丰富的卵磷脂,它是一种强有力的乳化剂,能使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得极细小并顺利通过血管壁被细胞充分利用,从而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而且蛋黄中的卵磷脂被消化后可释放出胆碱,进而在血液中合成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的主要物质,可提高脑功能,增强记忆力。

误区八:产妇吃鸡蛋越多越好。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大,消化吸收功能减弱,肝脏解毒功能降低,大量食用鸡蛋后会导致肝、肾的负担加重,引起不良后果。食入过多蛋白质,还会在肠道内产生大量的氨、酚等化学物质,对人体的毒害很大,容易出现腹部胀闷、头晕目眩、四肢乏力和昏迷等症状,导致“蛋白质中毒综合征”。蛋白质的摄入应根据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功能来计算。一般情况下,产妇每天吃3个左右的鸡蛋就足够了。

误区九:生鸡蛋更有营养。

篇13

1前言

有共同的进食史;短时间内大量出现相同症状的病人;不吃这种食物不发病以及停止供应该种食物后中毒症状不再出现是判断食物中毒最主要的四条标准。通产来讲,食物中毒在用餐后4至10小时发病,大多发生在用餐后大约6小时。一般,食物中毒后,患者首先会感觉到腹部不适,如腹胀、腹痛,少部分患者还会产生急性腹泻症状。恶心有时也会伴随腹部不适而发生,进而表现出呕吐的症状。通常食物中毒分为细菌性(如大肠杆菌)、动植物性(如河豚、扁豆、豆角)、化学性(如农药)、以及真菌性(如毒蘑菇)食物中毒,不仅有个人中毒情况,也会发生群体中毒现象。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是其主要症状,通常伴有发烧,吐泻严重的还会出现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等症状。

2食物中毒的分类

按照毒物的性质可分为如下五类:

2.1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食物中毒,通常是指进食时摄入的食物中含有大量活的细菌或者细菌毒素。季节性较为明显,大部分是动物性食品,也有少部分是植物性食品导致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2.2化学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是指由于有毒的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导致的食物中毒,也有可能是由摄入了被农药和亚硝酸盐等化学物质污染的食物。发病速度快,中毒程度深是化学性食物中毒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化学性食物中毒的病程比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程要长,极有可能是在偶然情况下误食或摄入了被化学物质污染的食品。

2.3动物性食物中毒动物性食物中毒是由于人食入了天然含有有毒物质的动物或者动物的某一部而引发的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鱼胆、蛇胆、河豚鱼是导致动物性食物中毒常见的主要种类。

2.4真菌毒素中毒真菌在谷物或者其它食品中会产生、生长、繁殖带有毒性的代谢产物,当人和动物在进食中摄入此类毒性物质后会引起真菌毒素中毒。

2.5植物性食物中毒植物性食物中毒一般是指由于误食有毒植物及其种子,以及没有正确地使用植物性食物的烹调加工方法,如未完全去掉有毒物质,而导致的中毒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食物中毒大多数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即细菌性食物中毒,所以在下文中笔者将主要论述细菌性食物中毒产生原因: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一般是因为致病性微生物污染食物后,在温度、水分、pH以及营养条件适宜其繁殖的情况下,微生物大量快速繁殖,例如在食用前食品未经加热或者未彻底加热;受到病原菌严重污染的熟食品在较高室温下存放;以及生熟食品交叉污染,一定时间后微生物大量繁殖,进而导致食品中产生大量致病菌以及其形成的毒素,使得食用后产生中毒。而且,如果食品从业人员是带菌者或者患有肠道传染病,均可以通过食品生产过程使食品受到病菌污染,导致食物中毒。

3食物中毒的应急策略探讨

观察患者症状,应按患者病情的轻重性进行分类处置,患病轻者可留原地救治,患病重者须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抢救。中毒早期,擅用镇吐药或止泻药时吐泻症状较轻的患者的禁忌,此类药物应遵医嘱。吐泻剧烈者往往会造成机体脱水以及破坏身体内电解质平衡状态,低钾性肌无力症状十分显著,应加以补充生理盐水,家庭备用最理想的输液代用品是口服补液盐,如没有备用的情况下,可适当多饮用水或适当加以补充盐分。但是对于深中毒患者切忌不可进行催吐,以防带来生命危险导致窒息。在这种情况下,在紧急处理后应将患者立即送医院抢救,同时保留引起中毒的食物,以便医生确定中毒物质。

4日常生活中预防食物中毒注意事项

4.1采购食品时,要到有一定规模、信誉好、食品质量把关较严的商场或超市选购。

4.2彻底再加热熟食品。将食品的整体再次加热并保证食品所有部分达70摄氏度以上,这样可以杀灭储存时增殖的微生物。

4.3烹食用的器皿、刀具、抹布等需要保持清洁干净;加工、盛放生食与熟食的器皿应分开使用;加工、储存食物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

4.4个人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

4.5避免苍蝇、蟑螂类和其它动物接触食物。最好的保护措施是将食品贮藏于密闭容器中,以免遭到上述害虫将致病的微生物带到食物中。

4.6瓜果、蔬菜生吃时要洗净、消毒。

4.7对于不认识、不了解的动物、植物(野果、野蘑菇、野菜等)不要随意采捕食用。

5结语

综上所述,为确保食品卫生,避免食品收到污染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要及时对食物中毒等突发事故进行处理控制,制定并实施有效的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处理预案。除此之外,在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食物中毒的危害。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