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新课堂同步训练

新课堂同步训练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8:3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新课堂同步训练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新课堂同步训练

篇1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让每位教师对新的教学有了美好的憧憬,那就是真正把学生从旧的、过重的应试负担中解放出来。在努力实施新课程现状中教师有一些顾虑。

不可否认,新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胜于传统的应试训练,但能否在考试中占优势就不一定了。由于现在的考试面貌并没有大的改变,初中物理知识尚浅,用大量的、扫荡式的考题训练有很高的考试高分率,教育效果周期较长,这种以增加学生负担、扼杀学生创造性为代价的急功近利的教学方式,往往使教师回到老路上去,因为现在的评价方式并未与课改同步,学校以考分论乾坤,教师以考分分仲伯。考试对教学的引领比理念来的实际。新课程考试能否与新课程教学同步和谐,让真正课改者得利,是教师的担心也是愿望。

按照新的课标精神,知识学习上不封顶。但是,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可以达到任何深度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或确切的说考到什么层次为合格标准尚不确定,于是谁也不敢少教、浅教。谁想让自己的学生考不过人家?于是课时不够的矛盾明显,探究式教学不如传统讲授效率高,开课时,新教法包装,平时还回老路去。

教学界推行的一些教学模式,一些学校不加研究的照搬,无创意地使用,不利于教师的教学创新,抑制教师的教学个性。如推行学案制,要求教师无学案不进课堂。堂堂课用同一的模式教学违背了教学规律,也有悖于教学多元化的课改精神。虽然学案的使用有一定优势,特别对练习训练有利,但如何成为多元教学的手段尚需研究。

面对新课程实施中的这些现状和顾虑,我们感到新课程的实施已和专家们预想的、老师憧憬的教学出现变异,且这是不可避免的变异,是返祖性变异。

由于旧的教学势力的惯性、评价体系、管理机制、社会环境的迫使,还是学校在推行课改中根据自己学校特点进行了调试,教师在接受新课程时根据自己对新课程精神的理解,在实施中的走样失真,值得反思。这种变异是否会降低新课程的时代性与进步性,或会遵循什么规律值得研究。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一线教师,我们应证明与推进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改革,而不是教育的乌托邦。

二、审视新的教学模式中的误区

1.学生的自主性与教师的调控作用

课堂是否真正实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这其中究竟需不需要教师的控制?我们看到一些课大量的提问与学生回答,热热闹闹。还有一些活动学生也在动手做,这是不是就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了?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自主性的意义在于知识的主动建构。如果提问价值低、思维层次浅显,回答单一,就不能形成与学生原有认知的冲突,达不到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另一方面,教师设置的情景像个圈套,将各种思路堵死,让学生顺着老师的套一步步钻。或者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方式、程度控制在教师的评价中,不符合教师教案意图的被控制,这样的知识建构也会抑制学生的自主性。可见,学生的自主性是在教师的调控下发挥的。教师的调控意义在于:①引导、调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大多数学生参与课堂活动。②营造学生提问、解决问题的时空、位置、范围。③把握学习、讨论、探究等自主性活动不偏离主题,并能有序地、适时地将探究引向更深层次。总之,不是造围建墙,而是开渠通道。

一堂课上学生自主性学习效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看:①学生是否自主地积极思维,有思维想象,问题意识是否形成。②有无学生提问、发表见解的自由与空间,课堂氛围是否开放、民主。③能否形成争议,自主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的引发新的问题,产生新的思考,启发更深入的学习。

2.合作学习

课堂上的小组讨论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是否就只有这种形式?小组讨论时是否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了?我们看到有些课一分钟不到的讨论如蜻蜓点水,有些小组讨论的内容结论就在书上,学生索然无味。对此我们认为:

(1)合作学习应用于任务驱动与任务完成之中。任务的情境要有利于学生产生争论,任务的难度、问题的深度可提供学生合作的契机。

(2)不是每节课、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用“合作学习”,应当在合作学习作为最有效、最恰当的学习方式时,有着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时用才好。

(3)合作学习最好构成一个完成任务的行动小组,有分工、有每人表达的机会,有思维碰撞、有思维成果共享。

(4)合作学习要有教师的指导,合作形式可多样化。

3.物理课堂的教育功能

我们做了大量的物理教学的研究,但以人为本地从学生一生来看,大多数学生在物理课堂上获得的终生意义的东西是多于物理知识的。物理课的教育功能应当是我们重视和研究的重要的一面。我们认为物理课的教育功能来自三个方面:

篇2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B·布鲁姆提出了影响教学效果的三个主要变量:认知前提能力、情感前提特征和教学的质。他认为,这三个变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分别占50%、25%和25%。前提测评的目的,在于对学习新课的认知前提能力和情感前提特征进行诊断性检测,检测学生学习新课的知识、技能基础和情感基础,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偿学习,使学生进入学习新课的最佳状态。小学语文教学的综合性训练结构,使得教学过程比较复杂。其它学科,如数学,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往往比较单一,要么集中于一个知识点上,要么是互相关联的几个知识点,前一个知识点是后一个的准备,而后一个知识点是前一个的发展,其前提测评集中进行比较好。

小学语文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总是好几个,涉及的训练点多、面广,既有词句段篇训练,还有听说读写训练。训练过程是以课文中心思想为中心的环形训练内容的推进,而在各个阶段又各有所侧重。这样,小学语文目标教学的课堂教学中,前提测评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往往不可能集中进行。因此,小学语文目标教学的前提测评,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能集中的就集中进行,不能集中的就按教学进程分散安排,做到集中测评与随机测评相结合,及时进行补偿矫正。

二、认定目标,要分层认定,贯穿教学始终,充分发挥其导向、激励、调控等作用。

“认定目标”这个环节,我们过去称为“展标”。为了更加准确地体现目标教学的特点,改用了“认定目标”。“认定目标”指的是学生知道自己在这一节课中学习的目标。这一环节,对学生自己来讲是一个认可的过程,是使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成为为自己学习定向的目标的过程。为了充分发挥认定目标对教与学的导向、激励、调控作用,我们认为认定目标可以按照这样几个层次进行:

1.起动认定,粗知目标。

就是在新课开始前组织认定目标。此时认定目标,学生只能是粗略地感知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对这一节课的学习起定向作用。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认定过程,激励学生为达标而学的信心,使之心中有数。

2.同步认定,细知目标。

就是随着新课的进程,适时告诉学生正在学习或将要学习的目标。这是进一步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导向和激励,也可以根据同步进行的反馈活动,调控教学。这时的认定目标,已不是粗略的感知,而是与教学活动融合在一起的理性认识了。

3.小结认定,深知目标。

就是在教学结束前,结合教学小结,对照教学目标对学生达标情况进行一个简要的评价。这次认定目标,是从整体上对教学目标的概括,既是对本节课教学的再一次导向,又是对必要的矫正、补救活动的激励。

三、导学达标,一要扎扎实实搞好语言文字训练,二要按学科特点构建学科达标模式,分段达标。

前一点是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弊端讲的。当前小语教学中教师讲得多,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少,严重影响了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语言这个工具只有在语言实践中才能为学生所掌握。扎实搞好语言文字训练,是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提高民族素质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同时,目标教学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要求95%以上的学生都能学会,都能达标。只有使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积极参与语言文字训练,才能达到这一要求。因此,依据教学目标的要求,从全体学生的实际出发,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扎扎实实搞好语言文字训练,是导学达标这一环节的出发点。

目标教学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体现了目标教学的理论,适用于各个学科。在具体操作上,基本模式的学科化和课型化,主要体现在“导学达标”这个环节上构建的学科达标模式。所以,我们把小学语文教学构建为阅读(包括看图学文、讲读课文和阅读课文)、作文(包括说话、写话)和练习(包括写字和基础训练)三类达标模式。

四、形成测评,要形式多样,及时有效,及时矫正补救,调控教学。

篇3

本学期,我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相比上一学期,感觉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课堂组织能力有所进步。

鉴于上一学期期末考试中出现的,书本知识不懂查找,或根本不知道相关知识点在哪里的情况,我在本学期采取了督划、助归纳、背诵、小测的形式。课堂上,每讲一个知识点,都要求学生当场在课本上划下来,对于可能出现的问答题,要求学生在要点边上标注序号,并将可能出现的问法,要学生在旁边写明。并在课下,让组长检查学生书本的标注情况。而每一堂课上的知识点,都要求学生在下一节课之前要背诵下来,并且,在下一节课的课前几分钟,全班小测。小测的情况,当天公布,没过关的,隔天或下一节课之前,找组长背诵。这样,既保证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结构的了解,也使学生对一些问题的解答和组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更方便学生在开卷考试时,能快速地查找到相关知识点。

在课堂教学中,我采取边教边练的形式。本学期,学生人手一本《新课堂同步训练》。当我详细讲解完知识点,并结合具体事例,帮助学生理解之后,便会引导大家看《新课堂同步训练》中相关知识点的题目,当场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我还注重学生分析、组织的能力的培养。本学期的知识点,经常会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来考,而在平常的练习中,我会有意识地将分析的机会留给学生,并将该案例的处理权力交由学生,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来当一回法官。这既有利于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提高。而老师需要适时地引导、补充,纠正,在这一过程中,既是与学生一起解题,更是帮助学生又一次地复习知识。

完成了一学年的教学,在摸索中,我学到了不少知识。首先,我懂得了,要将枯燥的知识讲得生动,需要鲜活的事例;其次,要想课堂上学生有活力,需要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再者,要让学生在互动中掌握知识,还需适时地引导和回归课本,等等。一年下来,我学习了,我进步了;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继续争取进步。

篇4

“超前集中”:集中教学单词,集中教学语法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超前集中”用一套新的学习策略,有效地去识记词汇,并且不断地进行强化,检测巩固复习可运用通过创设的情境或单词的反复出现来有效地识记单词;也可通过多媒体实物投影等来有效地识记单词。通过集中识词,反复循环检测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来达到最佳集中教学法的效果。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集中识词,滚雪球式的反复重复循环,学生一次比一次记得牢,记单词速度一次比一次快。尤其是一些差生在反复循环中,逐步赶上好的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也就越来越足。集中识词和反复循环的教学法,为学习句型及课文扫清了障碍,能被全体学生所接受,是温故而知新的一种良性循环,这种有效记单词学习策略为新课标下的单词量增大提供了积极有效的途径。

“整体把握”:我们可以采用简笔画和关键词提示法,把课文变成图文并茂的连环画,使学生理解、复述、背诵课文在讲述故事的情境下完成,使枯燥的课文更情趣化、故事化、情节化。学生在语篇学习过程中,通过简笔画、设定语境、关键词等提示方式最后达到复述整篇课文的要求。这也正是遵循了新课标基本理念――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经过整体掌握课文的连贯训练,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自如地根据简笔画、关键词或所设定的情景,说出整段意思,完整的句子,这时可适当地进行看图说故事或口头作文的训练,为英语写作做好铺垫,为新课标下的课文仿写、话题作文,做好了铺垫。

“强化训练”: 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药整体呈现本单元的新学语言知识要点,采用个个击破和反复循环的方法,着重进行语言知识要点的口头训练和阶梯拓展练习。而在这个训练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把知识的传授转化为能力的培养。这正是新课标要求每一位英语教师做到的。

“习题精做”:我们要引导学生对所学重点进行归纳、总结和操练,要让学生在“练中学,学中练”,并且要突出重点、强化难点。我们不仅要面向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还要注重拓展和拔高。如书面表达训练,我们要围绕单元目标,通过课上大量口语训练,再进行深入的书面训练,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而这一条还同时让我们从应试化的题海中解脱出来。

“同步扩读”:提倡课外阅读,这也是与新课标理念相一致的。新课程强调语言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动态过程,学生要学会用英语做事情,并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课外活动应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5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B.布鲁姆提出了影响教学效果的三个主要变量:认知前提能力、情感前提特征和教学的质。他认为,这三个变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分别占50%、25%和25%。前提测评的目的,在于对学习新课的认知前提能力和情感前提特征进行诊断性检测,检测学生学习新课的知识、技能基础和情感基础,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偿学习,使学生进入学习新课的最佳状态。小学语文教学的综合性训练结构,使得教学过程比较复杂。其它学科,如数学,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往往比较单一,要么集中于一个知识点上,要么是互相关联的几个知识点,前一个知识点是后一个的准备,而后一个知识点是前一个的发展,其前提测评集中进行比较好。

小学语文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总是好几个,涉及的训练点多、面广,既有词句段篇训练,还有听说读写训练。训练过程是以课文中心思想为中心的环形训练内容的推进,而在各个阶段又各有所侧重。这样,小学语文目标教学的课堂教学中,前提测评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往往不可能集中进行。因此,小学语文目标教学的前提测评,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能集中的就集中进行,不能集中的就按教学进程分散安排,做到集中测评与随机测评相结合,及时进行补偿矫正。

2. 认定目标,要分层认定,贯穿教学始终,充分发挥其导向、激励、调控等作用

为了充分发挥认定目标对教与学的导向、激励、调控作用,我们认为认定目标可以按照这样几个层次进行:

(1)起动认定,粗知目标。

就是在新课开始前组织认定目标。此时认定目标,学生只能是粗略地感知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对这一节课的学习起定向作用。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认定过程,激励学生为达标而学的信心,使之心中有数。

(2)同步认定,细知目标。

就是随着新课的进程,适时告诉学生正在学习或将要学习的目标。这是进一步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导向和激励,也可以根据同步进行的反馈活动,调控教学。这时的认定目标,已不是粗略的感知,而是与教学活动融合在一起的理性认识了。

(3)小结认定,深知目标。

就是在教学结束前,结合教学小结,对照教学目标对学生达标情况进行一个简要的评价。这次认定目标,是从整体上对教学目标的概括,既是对本节课教学的再一次导向,又是对必要的矫正、补救活动的激励。小结认定应该实事求是,不走过常。

3. 导学达标

一要扎扎实实搞好语言文字训练,二要按学科特点构建学科达标模式,分段达标。前一点是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弊端讲的。当前小语教学中教师讲得多,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少,严重影响了提高教学质量。

构建小学语文学科达标模式,要遵循这样三个要求:

(1)要以目标教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这主要是:

教育观。目标教学是义务教育的教学新体系。义务教育应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主动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应是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

学生观。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有巨大发展潜能的、有个性差异的人。人的智力存在着差异并呈正态分布,但是学生的智力水平与学业成绩之间不存在必然的正相关。能力倾向预示着学习速度,而不是可能达到的学习水平或复杂程度。

教学观。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方法。我们的教学应由学生的学适应教师的教,转变到教师的教适应学生的学上来。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讲,就是“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是教学观的根本变革。

评价观。教学评价的功能不只在于给学生评分、划等,而在于为改善和优化教学过程提供信息和依据,是改善教与学的手段。因而,教学评价重在评过程,不只在于评结果。

质量观。教学质量不再是只看学生学业成绩的高低,而是主要看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与促进全面发展的程度。也就是要看实现后进生转化、中等生优化和优等生发展的情况,要看学生在认知、技能和情感诸方面的全面达标。

(2)必须遵循小学语文教学的规律。这主要是:

学生学习语言的认知规律。如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的“双向”心理过程:都要经过由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再由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两个阶段。再如,学生作文是由事物到认识,再由认识到表达的双重转化的心理过程。

(3)小学语文达标模式宜简不宜繁,要依据小学语文教学的构成和教材课型的特点,集中概括为几种模式。我们把小学语文教学构建为阅读(包括看图学文、讲读课文和阅读课文)、作文(包括说话、写话)和练习(包括写字和基础训练)三类达标模式。

4. 形成测评,要形式多样,及时有效,及时矫正补救,调控教学

篇6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指挥棒,是教学改革的引路灯。我们如何去实施数学课堂教学,要科学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环节的优化,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形式的变化都要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尤其是对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多方面更要恰当准确,做到科学施教,依法施教,实现最终教育目标。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这是我们每位一线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我们要积极参加校内外业务培训,攻破业务上的道道难关,学透具有本校特色的先进教学理念,研究出全新的教学模式,清晰的教学思路,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小学数学教学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再上新的台阶。

二、改变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效互动,实现同步发展

课堂是落实新课标的最直接阵地,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阵地作用,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效互动,课上尽可能让多数学生发言,增大信息量,增加知识深度,提供给学生尽可能多的交流机会,开发学生智力潜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科学素养。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应以学生主动探索为主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也得到客观的培养,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科学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整合各种信息技术,使学生能在自主研究、自我发展的轨道上良性发展。例如:在讲五年级《循环小数》一节课时,课前安排学生进行课内外阅读,自学有关循环小数的相关知识,理解其概念、特点、规律,掌握识别方法,学会自我总结。课上讲解时让学生回答相关知识点,让学生自己说出新学知识,这样教学体现新课标自主学习理念。教师还可以利用课上时间,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承担一个研究主题,确定小组发言人,进行集中交流讨论。使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发散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辨别观点能力,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世界观。实践证明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改变备课方式,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还应该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变独立备课、分散备课为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为了提高教学水平,群策群力。统一集体备课时间,一起讨论,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课堂教学的优化设计,形成科学性、适用性强的集体备课教案,这种备课方式既考虑到每位教师的优势作用,又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做到查漏补缺。但在集体备课中,不能强求划一,教学模式固定,正所谓教无定法,每位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习惯、学生特点体现自己的教学风格,彰显个性,实现集体与个人的同步发展。课后,安排一定时间集体讨论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有效的课后回顾与反思,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写下自己教学时的切身体会,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可以是经验,也可以是教训,还可以是今后教学上的建议。

四、巧设题型,科学训练,做到学能并进

巧设题型包括例题、练习题、考试题、课外技能训练题等。通过精心设计的习题,培养学生数据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等,力求达到概念复习习题化,习题设计题组化,题组安排层次化,题目注重变式化,解题方法规律化等。在例题、习题的设计上要体现一题多变。在教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和发挥例题、习题的潜在功能,使学生在做习题中得到相应的方法指导。教师通过设计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训练,从中揭示不同知识点的联系,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内化,使知识系统化,克服某些思维定势,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全面性和创新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应变的能力。如:在六年级《圆的周长》的教学中,通过给出不同的变量,求另外一个量的训练中,题型涉及面广,有层次性、关联性,最终让学生通过习题得出周长和直径的倍数关系。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能科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空间,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

篇7

课程改革为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使语文课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加宽广的空间。几年的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不仅让我――一位战斗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倍感亲切、惊喜,而且本身亦受益匪浅。新课改,让我感受到语文与时代在同步前进,语文与社会在共同发展,语文与人的素质在同步飞跃与提高。

一、新课改的课堂很精彩

课堂精彩在于学生体验的生成与灵性的彰显。新课改让教师找准了师生的定位,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课堂上我们教师引领学生做快乐的学习主人,引领学生乐于倾听、乐于表述与交流,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好习惯。新课改的课堂看不到“一人言”的专制场面,看到的是平等、和协、轻松、自在的交流与探讨;新课改的课堂看不到学生背着沉重的分析枷锁,感受到的是快乐、积极、主动、有效地阅读与思考;新课改的课堂再也看不到,孩子们为了一个问题而冥思苦想,教师辛苦的千方百计的启发,代替的是孩子们的书声朗朗与真情涌动。那是一种智慧与智慧的交流,那是一种情感与情感的碰撞,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语文的热爱。

二、新课改的教材很精彩

新课程的教材内容具有开放性,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充满了生活气息,提供了丰富的符合孩子们生活特点的文章。它本身就突破了原有教材的局限性,贯通课程内外。不仅使语文课内外联系起来,更与其他学生联系起来。开放的教科书,也给予孩子们不同的思考和思维权力与空间。问题与思考方向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性。更加注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与创造力的培养。新课程的教材,那斑斓的色彩、充满生命力的插图,那令人回味无穷的文章、名句、词汇,也令我们教者深受熏陶、感染。

北师大教材的主题单元编排特点既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学习,也有利于学生搜集、整理资料,更便于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更精彩之处是让我们“用教材教”,反对“教教材”。我们重视开发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容,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与形式。

主题式的学习,让我们语文教师眼前一亮。每一个主题,都有其独特新的教育目标。新颖的题材,富有时代气息的文章,彰显学生个性、启迪学生智慧与心灵的学习程序,这些才从真正意义上体现出教语文,学语文,用语文。尤其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介入,更让语文展示出了它前所未有的魅力,中华文化的精髓由此伸展。

三、新课改的学习方式很精彩

教师力求准确定位,重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用改进自己的“教”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随着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深入,学习主体的地位确立、自主学习、自主读书的落实,独特体验的生成与交流等,都是学生爱学语文、真学语文及个性地学语文体现。

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感受,这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因为语文学习是一种个体化行为,即使是阅读同一个文本,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看法。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在学习《落花生》时,有的学生认为花生的品质值得学习,但是有的学生却认为现代社会要善于表现自己,展示自己,如果都像花生那样默默无闻,就没有机会去争取,竞争是我们所面临的一种社会形式。所以,苹果、桃子、石榴这样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四、新课改对学生学习语文的要求很精彩

课改突破了以往的语文学习界线。不仅对语文的基本功有一定的要求和训练,还提供了大量的书目让孩子们去阅读、积累,提供了一定数目的经典诗词文章,让孩子们去诵读。新奇的内容,特别的体验,让孩子们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搜集整理资料也成了对语文学习的又一特别要求。无论是课前的查阅,还是课后的搜集,都让孩子们从不同角度去了解了许多课内无法完成的知识。而这种对语文学习的要求,则更让孩子和老师感到兴奋。许多的课文都有着一定的背景,如五年级的名著单元,若单一的看节选,可能会失去一部分意义,所以课前和课后的查阅、整理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一定的大背景下,才能对文章有更精准的了解,才能更深刻的文章表现的内涵。

课外阅读、综合性学习、诗文诵读等内容的充实使语文充满了生命力。不仅让提高了学生语文素养,更大层次上提高了学习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充实了以往语文学习的缺憾。新课改中的语文课更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更有活力。

五、新课改的评价更精彩

在平时的课堂上、老师的多维的赏识、激励性评价和学生赏识、建议性评价成了课堂一个亮点。课堂上,学生站起来了,老师走下去了;学生活跃起来了,老师忙起来了;学生说得多了,老师说得少了;学生学得快乐了,老师教得轻松了。每一句尊重而温馨的评语,都温暖着师生的心灵。特别是学生之间的评价比老师的评价更客观、更真实,更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学生的自评能使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总结,改正不足,发扬优点。

六、和新课改一起成长的孩子们最精彩

课改中,孩子们自主的追求,积极的态度,专注的神情,激烈的争辩,温馨的合作,奇异的思维,超凡的想像,精彩的作品,丰富的语言,奇特的创意,不停的探索,成功的喜悦……每一样都成是我们课改中亮丽的风景线。那是孩子们对语文学习的爱与追求。

在课程改革中,老师们对新课程改革的态度积极、思变求变、认真学习、努力实践、全身心的投入,他们为把新课程理念转化成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可谓良苦用心。这也一样精彩。

篇8

随着《国家英语课程标准》(2001)的实施和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大大提高。新课改、新课标对从事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教学的教师的教育技能提出了新的培养要求。尤其对内陆地区来说,提高基础教育英语教师教育技能更为重要。

1.基础教育英语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内涵

有关教学技能的界定较多,范围也广。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克别夫·特尼认为“教学技能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系列教学行为”。莫里逊和马肯尼亚认为教学技能是“为了达到教学上规定的某些目标所采取的极为常见、有效果的教学活动方式”。基于我国英语教育专业的一般课程结构和学生能力发展需要,英语教学技能主要表现为体现英语课程相关知识的英语教学行为,即课堂教学。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教育技能,即主要加强其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基础英语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地方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作为未来英语素质教育的实施者,自身教育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将直接影响到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学生的素质。要满足基础教育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地方高师院校就必须加强其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能的培养,让其掌握娴熟的英语课堂教学技能。英语课堂技能包括很多方面,除了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之外,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还需要许多教学技能:课堂导入技能,英语课堂用语技能,英语提问技能,英语知识讲授技能,课件制作、演示技能,以及板书与简笔画技能等。

2.地方高校英语师范生教育课堂教学技能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地方高师院校对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缺乏“师范性”。“师范性”是地方师范院校培养人才和教育的特色和立校之本,但是不少地方高师院校把“师范生”和普通学生一起培养,在培养目标的制定和课程设置及整个培养过程中,都基本一致,造成教育专业学生培养凸显不出“师范生”的特点,使学生对未来的职业没有一个过渡心理和接受过程,教育实践的能力也较差。

其次,地方高师院校对英语师范生培养中的课程设置缺乏协调性和渗透性。课程设置主要还是以英语专业课为主,而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学法等方面的课程设置还处于点缀层次,文化教育和实践教育设置也不够科学。许多学生对心理学和教育学等的学习,仅仅为了混学分拿文凭,缺乏自主意识,也不关注英语基础教育的关键环节。而英语教学法的讲授也不够具体和深入,往往是一周几个班级共同上两个课时的理论课,平时也没有英语课堂教学技能的针对性训练。

最后,地方高师院校对英语师范生职业理想的培养不够重视。地方高校英语师范生职业理想培养的缺乏制约了他们成长为理想英语教师。很多英语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后只有极少一部分会从事基础英语教学工作。这种不重视和忽略导致了英语师范生自身缺乏教师职业理想,崇高的事业心及责任感,从而制约了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3.地方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

教学技能的培养与提高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复杂的发展过程。针对英语教育专业教学特点,在秉承现行的英语教学人才培养方式的基础上,应以课程为载体,在专业课程课堂教学中引入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将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渗透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即将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训练植入语音、语法、词汇及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综合英语的专业课程学习中,使语言学习与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训练结合,使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训练与专业学习同步,课内学和课外练结合,分阶段、分层次、全面系统地培养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课堂英语教学技能。

3.1英语课堂用语技能培养

英语课堂用语技能训练应该在综合英语和英语教学法课中分步进行,这两门学科教师应当配合,相互支持,组织教学用语:打招呼,考勤,上课开始,介绍,提醒学生注意,禁止,指令,警告,请求,指导,评价,鼓励,进行分组活动,布置作业,结束课堂教学。对这些项目的训练可以每天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句子或术语,定期进行检查和测验,并与期末成绩挂钩。课堂教学用语:开始课堂教学,解释,举例,常用语法术语。这一训练可以先给学生提供材料,让学生背诵并做到灵活掌握。

3.2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语言技能培养

篇9

【作者简介】郭丽娜,1979年出生,河北师范大学电子系毕业,1999年从教至今,现任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中学教师,主教信息技术学科

2005年,我校被确定为河北省农村远程教育试点工程学校。我校达到模式三标准,实现了宽带上网。国家远程教育项目的实施,为农村学校教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转变了我们的教育理念,开阔了我们的知识视野,优化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手段,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发展。

教学光盘播放系统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实施的最基本的模式,由电视机、DVD播放机和成套教学资源光盘组成,节约教学成本,使用难度低。光盘有哪些特点,如何在教学中具体运用,不同教师适合选用哪些光盘,是发挥光盘作用的关键。我在教学中通过运用实践获得以下认识。

小班模拟教学光盘

小班教学的光盘资源是根据农村中小学的教学需求,由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专门为农村学校制作的。光盘覆盖了教材中的绝大部分的教学内容,按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单元来制作,覆盖了主题的课堂教学环节,每节课片长大约在25分钟左右。

其运用可以分为:

供教师备课参考 小班模拟教学光盘是新课堂的典型示范,教师通过观看小班模拟课堂教学实录,可以准确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借鉴光盘教师的教学方法及教学设计。

同步课堂教学 小班模拟教学光盘的重要作用是用于课堂教学,光盘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可以完全不需要备课,在适当的时候根据光盘创设的情景来组织学生活动,也可以参考光盘中的教学设计,由教师和光盘交替授课,也可以节选使用,补充资源不足,优化课堂教学课程。

学生自学 接受能力强的班级或学生,可以利用小班模拟教学光盘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前用于学生预习,课后用于学生复习,分层教学的个别指导。

在操作上:

1.可以连续播放,自主学习。光盘教师主导教学,学生利用光盘自主学习,播放时可暂停,教师只作简单解释,适合年长的教师或复习巩固课型。

2.可以间断播放,同步教学。播放光盘时由光盘教师讲解,学生成为光盘中学生的一员,完成光盘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暂停播放时,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讲解、点拨,对光盘教学补充、延伸,学生完成光盘教师布置的学习实践活动,教师进行评价、指导、反馈,并检查学习效果,帮助学生理解光盘教学内容。一般采用顺序或节选播放形式,适时进行角色转换,紧扣光盘进行教学设计,利用光盘辅助教学,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互动电子课堂教学光盘

互动电子课堂教学光盘简称仿真课件,将教学内容分为几个板块,课件采用菜单模块结构,运用动画实录形式制作,具有简单的交互功能。就语文光盘为例,分为 “课文欣赏、生字学习、课堂练习、展示区”四个板块,其中:

1.课文欣赏板块采用图文结构的形式,配合简单动画。包括配音朗读,用于代替教师进行课文标准化范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情景欣赏、感情朗读和练习背诵,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学习普通话。

2.生字学习板块包括拼音、字义、组词、笔顺、偏旁、结构、笔画,用于识字教学,提高生字学习兴趣,降低记忆难度,帮助学生学习生字,提高生字学习效率。

3.课堂练习板块以语文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练习形式灵活,界面对话友好,并设计有反馈答案,激励化的评价。

4.展示区安排有“小知识”、“文体介绍”、“同步阅读”、“阅读训练”等内容,能够开阔学生视野,丰富课程资源,锻炼阅读能力。解决了阅读训练素材收集难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训练点,补充设计一定训练题型,借助阅读材料,安排学生“听说读写”,进行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互动电子课堂教学光盘不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制作课件,利用电视、DVD就能实现多媒体辅助教学功能,但教师要读懂课件,依据课件流程进行教学设计。

多媒体教学资源光盘

多媒体教学资源光盘包括“教学课件”和“电子教案及说明”等板块,采用菜单模块结构,具有较复杂的交互功能。“教学课件”以多媒体为载体,突出情景创设,提供了与课程内容紧密结构的视频、动画、声音等素材及丰富的直观感知材料,解决教师收集教学素材困难的问题。“电子教案及说明”突出对教师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作用,每课时提供相应的电子教案,安排教学流程,对课件使用做了说明。“电子教案及说明”主要用于教师备课参考,指导教师备课,帮助教师理解新课程教学观念,确定新课程教学目标,掌握新课堂教学结构,学习新课程教学方法,熟悉电子课件操作流程。观看“电子教案及说明”是使用好光盘的第一步。“教学课件”课堂教学结构完整,流程清晰,资源丰富,交互简单,使用方便,可以优化课堂结构,丰富课程资源,引领教师树立新观念,理解新课程,走进新课堂,掌握新方法,实现教师角色转换。

在教学中:

1.可以把多媒体教学资源光盘当成教学设计成品,可以全程使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补充材料和实践活动,将光盘的教学流程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过程。

2.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选择使用部分视频、音频等光盘素材作为教学资源的一部分,补充教学资源不足,配合其他媒体,进行优化组合,实现组合运用。教师在使用素材时,要将光盘资源与其他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创新运用。

在使用光盘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

1.正确处理光盘技术的应用和内容之间的关系。不能为用光盘而用光盘,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是最重要的,针对重点难点问题,针对教学评估和检查,针对扩展学生知识等,一定要有一个目标,然后用教学活动去检查这个目标。

2.要用好光盘,要和新课改结合起来。要关注学生,把自己放到一个设计者、指导者和帮助者的位置,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为学生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参与进来。

3.光盘是辅助教学手段,要紧扣教学目标任务进行选择,以教师为主导,创新使用,不要依赖光盘代替教学,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要单纯模仿光盘中的孩子们,要通过实践活动来鼓励我们农村的学生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分享知识。

随着教师水平的提高,教育投入的加强,教育手段的更新,教师要不断学习和研究,顺应改革,适应形式,把握机遇,不断丰富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促进发展。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进步吧!

篇10

翻开一次次质量检测试卷可以发现,反复强调的数学概念总有学生模糊不清,多次训练的计算题总是重复出错,平时家庭测试做过多种类型的应用题总是分析不到位……这些问题除了课堂教学、在校作业落实不够外,细细分析,更多的还是家庭作业布置不当造成危害。其表现有以下两种:

1.内容乏味,量大费时。面对一套套《习题集》,学生放学后顾不上玩耍,不敢看电视。吃完饭就得开始做家庭作业,少则一小时,多达三、四个钟头,做完这套做那套,还有家长的作业和补课。大部分学生是无趣应酬,草率完成,根本达不到复习巩固课堂教学的目的。

2.形式单一,机械重复。面对一本本《同步训练》,学生成了作业机器,填空判断,计算训练,同一模式,同种类型,反反复复,无效应对,达不到强化知识落实,能力提升的目的。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小学数学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实施有效备课和有效课堂的同时,如何以新课标为依据,设计出新颖、有趣、有效的家庭作业?实践中,我觉得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布置有趣味性的作业,让学生乐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生眼里,那些新颖、生动、灵活多变的事物往往更容易引起兴趣,促使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望强,进入学习最佳状态,充分发挥家庭作业的有效性。所以,我们布置家庭作业时,应该多考虑有童趣、感兴趣,与家庭环境、个人实际有关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快乐中完成作业,成为一个乐学者。

二、布置实用性作业,让学生愿做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究数学规律,主动地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在布置家庭作业时,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能捕捉生活规律、发现数学问题的作业,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处处有美感,缩短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进而自觉自愿地完成家庭作业。

三、布置探究性家庭作业,让学生想做

篇11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能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引导者,是锤炼学生身体素质的指导者,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启蒙者。我们小学体育教师应科学选用信息技术手段,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按照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科学设计体育活动内容和活动方案,通过实实在在的体育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知识,培养学生的身心素养和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笔者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浅谈以下几点见解。

一、发挥多媒体的直观展示作用,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规范学生的体育学习行为

小学体育知识相对比较抽象,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较为困难,尤其是学规范的体育动作,小学生更是难以做到。为解决这一教学难点,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喜欢看视频的特点,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视频课程资源,让学生在视频的刺激中感悟体育学习行为的规范性,进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提高体育的教学效率。

比如,在进行“正确姿势的自然走”的教学时,教师先进行队列排列的训练,再进行齐步走和立正等训练,就能使学生感悟到如何进行正确姿势的自然走。但很多学生不能做到这一点,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很难有规范的行走动作。很多学生边走边玩或者相互交流,随意性很强,也不整齐,更谈不上行走姿势的规范性了。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规范正确行走姿势的视频。这样,学生看着视频中整齐的队伍,规范的摆手、踢腿等动作,无不惊叹,从而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感悟能力。在这一基础上,再让学生进行自然走的训练,能极大地提高训练效果。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体育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

随着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逐步走进了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尤其是那些先进的传感器设备,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体育教学的精确度和测试效率,并能同时直观展示训练的成绩,使体育教学更加可视化,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比如,在进行“立定跳远”的教学时,教师可通过细致的讲解和标准的示范,让学生进行立定跳远训练。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教师可利用先进的数字传感器――立定跳远测试仪进行训练结果的检测。教师可在适当的位置放置测试仪,为学生设置好顺序号,然后让学生通过测试仪进行自主测试。而成绩则通过数字显示器直接显示出来,科学准确,即时性强,使学生及时准确了解自己的训练情况,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同样,在进行“短跑”训练和“急行跳远”的教学时,教师也可以利用相应的传感器进行教学,辅助学生进行自主测试,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训练成绩。

三、通过游戏式教学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高效教学

小学生喜欢游戏式教学法。尤其是在体育教学中,室外游戏更是学生的最爱。我们小学体育教师必须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科学设置游戏环节,可以是单人游戏,也可以是组合游戏。在进行游戏式教学时,教师应注意选择合理的游戏内容,通过充分的游戏准备,让全体学生投入到游戏式学习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为实现高效教学奠定基础,以有效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比如,在进行“跳长绳”的教学时,教师可为学生出示网络资源,让学生了解有关“跳长绳”的技巧和训练方法的多样性。之后,教师可进行相应的小组设置,强调游戏规则,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跳长绳”的技巧和多种方法。开始是三个学生一组,两个学生晃绳,一个学生跳绳。三个学生进行交叉训练后,再逐渐增加跳绳人数,由开始的一人,增加至两人、三人、四人……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跳绳情况,总结谁跳的动作协调,次数多,看哪个小组配合得更好等。在这样的游戏中,小组成员必须相互配合,体会在跳绳过程中的合作技巧,从而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四、发挥体育微课资源和生活资源的优质作用,将课堂进行有效延伸,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我们知道,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相对较少。因此,我们体育教师应打开思维的大门,为学生科学设置生活中的体育课程资源,为学生制作微课视频。学生通过对微课资源的学习和对生活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够科学合理地将课堂进行有效延伸,从而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有效性,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体育知识的真谛,全方位达成了体育教学目标。

比如,在进行“30米快跑”的教学时,教师在课堂上可为学生播放从网络上下载的微课视频。学生在微课视频的刺激下,深刻理解了“30米快跑”的具体要求和技巧。然后,学生可在社区或者是体育场等场所进行自主训练,利用卷尺、石灰粉自己画出30米跑道。由几个学生组成训练小组,可以是单独测验,还可以是分成小组同步测验,看谁跑得快,看哪个小组的集体成绩好。这样的教学,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微课资源,给学生以学习方法的启迪。学生通过自己创造的跑道条件进行自主训练,将课堂进行了有效延伸,并能够深刻感悟到体育学习的乐趣,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了体育教学的实践性。

总之,小学体育教学的实施,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师可通过整合课程资源和优化教学模式,实现高效教学。这样就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切实实现合作探究式学习,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使学生掌握了科学的训练方法,全面达成了小学体育三维教学目标,提高了学生的体育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小学体育课程标准(2011版).

[2]余纯璐.“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体育课大单元教学.体育科研,2009(2).

篇12

从小学过渡到初中阶段,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也有所转变。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初步的接触过英语,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因此,在七年级的英语教学当中教师应该注重实现英语过渡教学的无缝对接,继续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听说习惯。小学英语主要针对一些简单的内容,学生容易学习掌握,在教学中教师经常性的利用一些趣味儿感十足的游戏或者唱歌的方式来进行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学生出于兴趣也有着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对于初中教师而言,应该巧妙抓住这一优势,因势利导让学生进行听说训练。在初一上册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流利的口语配上生动的表情或者实物引起学生的注意,创造深刻的语言形象,并致力于营造学生开口机会,让学生在课堂细节当中训练英语表达。比如,在进行七年级上册礼貌用语学习环节中,对于“Hello、goodmorning、I’m sorry、Thank you......”等等的学习,教师可以在每节课开始或者过程当中利用手势在情景当中进行口语表述,要求学生也做出相应回答。对于简单的课堂用语学习,教师也可以往复进行口头表述,引起学生的注意。像“Look at the blackboard、Read after me”这类型的表述,用于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听多了自然而然也就懂了其中的意思,久而久之可以在课堂上和老师进行互动,大声将英语表达出来。因此,做好小学和初中英语教学的对接,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听说训练的开展,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语言表达。

二、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巧借课前Free talk加强听说训练

若是说到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化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技能,那么教师组织课前的Free talk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对于听说训练的兴趣。Free talk作为课前演讲的一种形式,可以是学生用英语对自己的情况进行介绍,也可以是短文朗读或者猜谜语,有趣点儿的还可以进行你问我答的互动环节。在采用这样的环节进行听说训练的时候,教师要考虑到学生能够接受的水平,有目的性开展课前Free talk。例如,针对初一年级可以进行简单礼貌性对话互动增加一些自我介绍、介绍家庭或者口语形式描述一件自己印象深刻的故事,在之后对其他听的学生进行细节提问,这样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听力的能力;针对初二初三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全英语口语的教学,将听说教学融入到平常的英语教学中,为了强化学生在其中的主体作用,可以每节课安排几位同学上讲台当“小老师”以口语形式讲课,听讲的同学不仅是学生也是小评委,“老师”结束后可以进行提问,底下同学也可以对其进行点评,当然这也是在英语听说的氛围之中。这样的方式不仅带动了课堂,也能有效的让老师看出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能力,帮助老师对以后的教学进行修改,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

三、在课文教学当中注重听说训练,培养学生语感

篇13

一、前言

英语作业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做好英语作业,有效地巩固和深化英语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是十分显著的。在英语教学方面,教师必须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同时这也必须要体现在英语作业设计上。但是,在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育起步晚,起点低,发展慢。农村初中学生的口语能力差是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问题。而通过有效合理的英语课外口语作业设计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必经之路。

二、初中英语口语作业优化策略

(一) 英语口语作业内容上的新颖化

在英语学习中,思维能力是其灵魂。为此,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坚持语言与思维的一体性训练,还必须通过作业来引导学生开展有学科特色的、以语言文字为工具的思维活动,使作业成为训练思维的体操。

过去英语作业仅限于单词和句子的摘抄、背课文、写文章等,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业布置内容要新颖,这样可以调动潜在主体的能量,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参与到作业的布置及完成活动中。

1.作业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口语课外作业是口语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教师应打破常规,充分利用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参与和完成反映真实生活的教学任务,在真实生活中培养学生自身运用语言的能力。任务型学习活动的创始人Prabhu认为,“Students may learn more effectively when their minds are focused on the task, rather than on the language they are using.”。因此,教师要恰当地确定任务的内容和形式,既要学生课后自主地开展一些与口语课堂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有着某种联系的语言交际实践活动,又要学生将在课外习得的语言知识应用于课堂,丰富课堂内容,扩大语言信息量,以此提高英语口语教学效果。

2.设置的内容应该是课堂的延伸

把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由课内延伸至课外。这里的延伸绝不是延长或增加授课时数,而是设计一些使学生感兴趣又能充分调动其自主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创新学习的新颖趣味练习或活动。促使学生人人参与,营造英语学习氛围。在参与的过程中,巩固课堂英语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能力,以获得更多的英语知识。设计不同类型口语作业,营造英语氛围。

3.对于必要的机械作业要以思激活,让作业成为训练思维的体操

提高英语口语能力,朗读、背诵是必不可少的。跟读、背诵等历来被称作机械作业,其原因就在于教师对这类作业理解的片面和偏颇,只注重作业结果,不进行过程的指导,把学生引入死记、死读的误区。其实这类作业只要强化了思维参与,就能变机械为灵活,变死记为活学,使其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步发展。背诵可分步练习,循序渐进,力求思维参与。

(二)英语口语作业形式上的阶段性

1.七年级,重视朗读背诵,夯实说话基础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语音是学好外语的第一步, 也是整个英语语学习的基础,能否准确地把握语音、语调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在七年级初中英语学习的起步阶段,笔者从英语音标着手,教会学生辨别词的音差、单词重音、辅音连缀及连读等。但是在课堂上,无法逐一纠音,所以在口语作业方面,让学生多听和模仿英语磁带、广播和录像。

2. 八年级,深挖口语内容,开展实践体验

新课标明确提出,英语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自己探究的学习方法。而实践型作业是学生对已获取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提升和创作的作业。在实践型作业中,教师不仅要自己挖掘已有的教学内容,引进其他的教学资源,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合作表演所学内容。

3.九年级,创设语言环境,提高综合水平

九年级的一些优秀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分析能力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因此,我们会给他们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展示、训练,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九年级的英语口语作业可以不再局限于单独的语言知识体,而是可以形成一个体系,来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但是,因为在农村学校,基础薄弱,出现部分学生在最后阶段的怠慢厌学,对于教材中较为简单的对话,要求基础差的学生反复操练之后能读准,尽量能表演出来,激发他们练习口语的兴趣;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则要求他们可以改编课本的对话或文章,练习或表演。

参考文献:

[1] 张国鸿. 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与操作 [J]. 宁夏教育,2007(1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