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传统艺术的内涵

传统艺术的内涵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8:3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传统艺术的内涵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传统艺术的内涵

篇1

【关键词】符号学;传统装饰艺术;符号特征

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从最初的席地而坐、茅棚屋舍到清朝雕栏画栋式的居住空间的转变,不仅在改变着自身的居住环境,而且也在形成一种固定化、模式化、符号化的装饰文化,从而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装饰风格特征。这既是我国建筑艺术与室内装饰活动的直接产物,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审美观念、艺术设计思想与设计技巧的一种提炼和总结,由此所形成的一系列装饰符号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风格化的造型特征。从这个角度来说,符号化是我国传统装饰艺术的本质特征,深刻剖析其符号化背后的规律、风格、思想和内涵,对于我们认识、借鉴和使用传统装饰艺术都大有裨益,尤其是迎合了当前室内装饰艺术“地域化”、“本土化”、“民族化”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传统装饰艺术的符号内涵

康德曾经说过:“绘画、雕塑,甚至还包括建筑、装饰和园艺,只要是属于美术类的视觉艺术,最主要的一环就是对传统图样造型的应用,因为这些造型能够以大众性的审美特征和视觉观感给人带来愉快的形式体验,从而奠定艺术趣味的基础。”具体来说,人类自产生以来便是一个具有情感、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的动物,会基于自身潜意识或者明确的需要,本能地寻求甚至是创造一系列的符号系统来记录和表达其精神思想。传统装饰艺术也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依据自身的居住环境、审美思想、功能价值方面的需要,经过不断的摸索、提炼所形成的一个以诸多装饰元素体系为主的符号系统,包括色彩的选择与搭配、图案设计、装饰元素的组合以及所赋予的精神内涵,等等,由此呈现出固定化、模式化、个性化的装饰技法、装饰效果与装饰风格,从而也便具有了现代“符号学”中意符与意指的特征,成为现代意义的一种符号系统。这是本文从符号学角度剖析传统装饰艺术的理论基础。

二、符号学视野下的传统装饰艺术研究

现代符号学“之父”索绪尔认为:“单一符号(sign)可以分为意符(signifier)和意指(signified)两个部分。前者是外在的视觉元素;而后者则是被固化的内在的思想内涵。两者缺一不可。”从传统装饰艺术的角度来说,其外在的意符可以分为图形、色彩、构图三个方面;而内在意指则是指意符之中必然存在的内在寓意精神,等等。据此,文章将从以上四个方面深入剖析传统装饰艺术的符号学特征。

(一)传统装饰艺术中的图形符号

美国著名符号论美学家、哲学家苏珊·朗格认为,艺术就是通过可见、可听的符号手段将人们的思想表现出来供人欣赏。我国传统装饰艺术中的图形元素便是进行信息诠释的一种最直观的符号系统,从原始社会的图形、汉字象形、彩陶、青铜纹饰以及各种分门别类的造型艺术等,都蕴含着与当时当地艺术技巧、审美思想、社会风尚相吻合的时代特征和区域特色,并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成为人们所共同认知的审美思想、装饰风格和符号特色。比如青铜器上的“夔龙”图形象征着人类社会早期粗狂的审美思想和浓厚的宗教信仰观念;传统的象形汉字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早期人们以物取象的造字思想;“龙”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固化为地位、权利、等级的象征,而梅、兰、菊、竹则成为良好品质的代表。这基本上都是人们在特定的意符系统的基础上,为其赋予了一种独特的意指,使这些图形拥有了独特的装饰价值和装饰效果。

(二)传统装饰艺术中的色彩符号

色彩作为传统装饰艺术的重要元素之一,其符号学特征主要体现在单个色彩独特的意指内涵和色彩在传统装饰中的使用原则两个方面。首先,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色彩便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然而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不断地赋予特定色彩以独特的思想内涵、情感观念等,由此使每一种色彩都形成了鲜明的个性化特征,比如红色象征着吉祥如意;黄色象征着尊贵与权利;白色象征着纯洁与神圣;绿色代表着和平与希望;紫色代表着浪漫与优雅等。这使各种色彩拥有了现代符号学意义上意符和意指的双重特征。其次,我国传统装饰艺术在不断的提炼与完善过程中,也形成了独特的色彩使用原则,由此使传统装饰艺术中的色彩呈现出更具实用价值的符号特征,比如强调色调对于装饰氛围的表现;色彩布局均衡,注重色彩之间的对比与调和之间的配置关系;突破客观物象色彩的限制,注重表现人们对于色彩装饰的审美心理与审美感受等。

(三)传统装饰艺术中的构图形式符号

造型、色彩与构图是传统装饰艺术中的三个主要方面,尤其是构图方式更是对传统装饰艺术的风格特征、艺术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我国传统装饰艺术也形成规律化、模式化的构图方式,包括对比与调和、统一与变化、节奏与韵律、均齐与平衡之间的关系等,由此使传统装饰艺术中的构图形式呈现出鲜明的符号化的特征。具体来说,传统装饰艺术中的构图在经营布局上要求以散点透视的方式突破时空的限制;在画面形象的表达上要直观、生动、自由,呈现出个性化的构图形式符号。

(四)传统装饰艺术中的寓意精神符号

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我国传统装饰艺术中的寓意精神呈现出不同的符号化的内涵意义和内涵思想,比如从传统装饰艺术中单个符号形式“意指”的角度来说,蝙蝠与佛手象征着福寿;鸳鸯象征着真挚的爱情;鱼和磐象征着财源广进;喜鹊与梅花的组合象征着“喜上眉梢”;而鹤、鹿、象、龙、凤、梅、松、竹、石榴之类的物象也呈现出一定的吉祥如意的思想。除此之外,从传统装饰艺术中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哲学思想的角度来说,人们在传统装饰过程中也在潜移默化地遵循着特定的精神思想,比如传统室内装饰中所蕴含的“天人合一”、“中和”以及“诗书礼仪”道德教化的思想,不仅是传统装饰艺术的重要符号特征,而且也由此塑造起鲜明的风格特点,使整个装饰活动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观念,等等。

三、传统装饰符号的应用技巧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传统装饰艺术包含着丰富的装饰元素,并在悠久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个性化的符号形式、符号内涵与符号使用规律,因此,要想真正展现我国传统装饰艺术的审美思想与风格特征,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设计师必须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传统审美观念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据此系统掌握不同装饰元素的符号形式与符号内涵,从理论的角度对其有一个深入、全面的认识;其次,设计师要能够按照传统装饰符号的审美特征、文化内涵与使用原则来指导自己的装饰活动,从而有效地传承传统装饰艺术的视觉审美特征和核心思想内涵;第三,在当前新的社会环境下,设计师对于传统装饰艺术的使用并非仅仅停留在模仿、借鉴、传承活动上,而应该结合现代人的文化思想、审美观念以及对于特定装饰活动功能价值方面的需求,进行一定的创新活动,由此才能提高对传统装饰符号的使用质量,发挥其应有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海荣,无限符号过程理论对研究中国装饰艺术发展的意义[J].新闻界,2008(6).

篇2

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不断发展,时代不断革新的背景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也随之改革,融入了多元文化,实现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可持续发展。民族声乐艺术代表了整个民族的精神气质,是国家文化形式的充分体现,具备了独特的审美内涵。在多元文化的冲击和融合下,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顺应时展的潮流,与不同的文化艺术相互借鉴和吸收,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为推动民族声乐艺术的创新发展,需要充分了解其具备的审美内涵。本文对多元文化视域下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内涵展开探讨,旨在为同行提供参考。

一、民族声乐艺术的概述

民族声乐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受历史、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不同于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民族声乐艺术来源于民间,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其中最具特色的民族声乐艺术是民间歌曲、曲艺说唱、歌剧唱法等。随着时代的推移,历代的民族声乐艺术工作者逐渐探索出一套相对完整的民族声乐体系。民族声乐主要体现为受当下时代文化内涵的影响,对传统音乐形式的进行革新,使其满足民众的审美价值观的一种艺术形式。民族声乐唱法实际上是现代民族声乐唱法,在传统音乐基础上吸收了民歌特色,结合西洋唱腔所创造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民族声乐艺术融合了丰富的音乐形式,具备多重音乐元素,是中国审美文化的重要体现。民族声乐艺术具备的独特内涵为听众带来了别样的听觉享受。

二、多元文化视域下民族声乐的艺术特征

多元文化视域下民族声乐具有民族性、多样性和创新性的艺术特征。其中民族性主要表现为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各民族的文化艺术交流频繁,相互之间借鉴吸收,促使我国民族的声乐艺术具备民族性的艺术特征。在多元文化视域下,相互融合的民族声乐艺术具备统一的情感美学标准,在吐字、润腔等方面具有“字正腔圆”的特点,因此,民族性是民族声乐所具备的鲜明艺术特征。中国历史悠久,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产生的文化内涵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这为多样化的民族声乐艺术特征做了铺垫。多元文化视域下,民族声乐中的江南小调、蒙古长调、青海花儿等艺术表现形式共存,充分展现了民族声乐多样化的艺术特征。在多元文化视域下,中国民族声乐基于传统的声乐艺术,吸收了西洋唱法的精髓,立足于本民族艺术的发展规律下,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使得传统民族声乐曲目更加丰富,突显创新性的特质。

三、多元文化视域下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内涵

1.融合多元文化,实现艺术创新通过多元文化的融合,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与西方音乐进行了交流借鉴,实现了艺术的创新,彰显出民族声乐艺术多样化的审美内涵。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受西洋声乐唱腔的影响较早,也出现过“土洋之争”的情况。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民族声乐通过融合多元的文化,实现了艺术形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声乐方法和技巧方面。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立足于传统的声乐形式,重视吐字咬字、行腔润腔、真假声转换等曲艺唱法,通过正确认识西方艺术与东方艺术之间的差异,吸收和学习西洋声乐唱法的演唱技巧,取其精华,,在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声乐艺术,也充分彰显出具有多元特征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当前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挑战在于民族声乐在演唱时具备浓厚的中国地域特征,吸收外来声乐文化具有一定难度,机遇在于社会经济和文化实现全球化的发展,在多元文化的交融过程中,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具有走出国门的机会,因此,为促进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全面发展,需要把握住机会,勇于接受西方声乐艺术的冲击,逐渐吸取西洋唱法中的精髓内容,创新民族声乐的演唱模式,打造出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的民族声乐艺术。在多元文化视域下,通过融合多元文化,实现艺术创新,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声乐演唱形式,通过结合新的时代审美取向,不断探索出巧妙的演唱技巧,丰富表演形式,促使民族声乐艺术朝时代化、艺术化、群众化的方向发展。在统一民族声乐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实现多元文化的相互包容,不断挖掘出多元文化的审美内涵。通过观察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阶段可知,我国的民族声乐在历史的长河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创造和内涵创新,展现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声乐艺术作品。例如:《夫妻识字》、《白毛女》、《江姐》等。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不断融合多元文化并进行实践创新的基础下,发现了咬字不清、喉头不稳等声乐演唱技巧的问题,并结合西洋唱法的发声技巧,有效解决传统民族声乐唱法中的问题。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家们在探索和创新的过程中,不断融入多元文化,有效的拓宽了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道路。2.时代主题鲜明,突显艺术个性在多元文化视域下,民族声乐艺术被赋予了时代的烙印,并且具有鲜明时代主题的审美内涵。艺术作品充分反映了当代社会的真实情境,是民众表达内心想法的一种形式。因此,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时代的变迁中通过时代主题突显出艺术的个性。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也不断创新发展,在演唱方式和语言特点中展现出了鲜明的时代主题。根据中国民族声乐的时展背景来看,时期的《我住长江头》,时期的《延安颂》,之后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改革开放后的《走进新时代》等民族声乐艺术作品充分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民族声乐作品的创造体现了鲜明的时代主题的同时还突显了艺术的个性,基于当时民众的真实需求,在声乐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包含了不同时期的曲式特点、声乐词汇和色彩。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融合了多样化的文化,在声乐艺术的演唱方法上做出了较大的个性。基于中国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融入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多元文化视域下,实现了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繁荣发展。时代主题鲜明表现为民族声乐艺术家在进行作品创作时明确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展现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创作出具有强烈民族艺术的声乐艺术作品。为突显民族声乐艺术的个性,在传统声乐语言元素的基础上,融入多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声乐艺术创新。多年来,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多元文化的融合下,依然根植于传统的民族文化,在时代的不断变迁下,展现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个性,突显具有民族特征的审美内涵。在多元文化视域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丰富艺术元素,实现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在多元文化视域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表现形式逐渐丰富多彩,随着西方国家摇滚乐、乡村音乐等声乐演唱风格和形式的融入中国,在相互交流和借鉴的情况下,形成了具有独特审美内涵的新民族声乐作品。3.民族特色浓郁,展现本源文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随着文化艺术的不断传承和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声乐艺术,并具备浓郁民族特色和展现本源文化的审美内涵。民族声乐艺术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立足于本民族的民间音乐,吸取民间音乐的特点,并将口头性的民歌改变为民族声乐艺术作品,突显浓厚的中华民族特色。民族声乐艺术作品在演唱风格上重视民族性特色,通过民族声乐艺术家的传承和创新,向世界展现出具有本源文化的声乐艺术。例如:《小白菜》改编自河北民歌的旋律和调式;《走西口》改编自山西民歌。将民族曲调作为基础改编的声乐艺术作品,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将民族精神传递给广大听众。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根植于民族文化艺术的沃土,从多元文化视域出发,民族声乐艺术仍然体现了强烈的民族色彩,基于本源文化,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过程中借鉴了我国的戏曲音乐文化,吸收传统戏曲的音乐元素,在节奏、韵律等方面相互交融,逐渐展现民族声乐演唱的独特审美内涵。本源文化是文化的源头,当文化经过时间的变革和创新时,通过本源文化仍能找到其发展的起始和脉络。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艺术的融合发展离不开文化。民族声乐艺术根植于本源文化,通过本源文化对声乐艺术的形式、内容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多元文化视域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具有展现本源文化的审美内涵,并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作为本源文化,融合多元化的艺术特征,借鉴西方唱法的演唱技巧,逐渐创新民族声乐艺术,体现最具中国特色的民族声乐艺术。不同时期的民族声乐艺术呈现出不同的多元特质,在多元文化的基础上,中国民族声乐艺术重视本源文化,结合民族特色,不断把握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脉络。通过近百年的探索,民族声乐艺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多元文化视域下,扎根于本源文化,将浓郁的民族特色发扬光大。

四、结语

在历史的长河中,各类文化艺术不断的涌现和发展,民族声乐艺术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浓缩了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展现出深厚的审美内涵。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多元文化融入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中,为迎合现代审美需求,在发展过程中立足于传统的音乐艺术,勇于接纳多元文化,将民族声乐艺术独特的审美意识延续下去。

参考文献:

[1]李优.浅谈多元文化视域下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内涵与审美取向[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5(4).

[2]刘玉洁.略谈多元文化视角下中国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趋势[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6).

篇3

根据以往的相关研究,我国传统文化资源处在开发阶段,而且前卫艺术也逐渐走在时代的前沿,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该类艺术形式已经取得了相应的发展。随着当前文化资源的开发,不断推动观念艺术的发展,尤其在资源共享的阶段。综合以往的相关研究,波折认为可以运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总结当前我国艺术的创作态度,具体总结如下:中国当代社会=文化问题(观念内容)+中国文化资源(表现形式)。这个公式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当前资源的运用与开发,促进各种资源共享。

1 我国观念艺术发展概况

1.1 观念艺术在我国流行的概况

根据我国艺术发展的相关要求,不断推动当前观念艺术的发展。由于我国文化发展的情况与西方显著不同,尤其在当前文化背景下,不断创新各种文化机制,尤其在艺术发展过程中,不断推动我国观念艺术的发展。在观念艺术发展过程中,将当前艺术表现形式与艺术内容进行整合,不断推动当前社会观念内涵的发展,其中包括当前艺术自由化思想,其中包括儒家的道德风格,通过丰富当前观念艺术表现形式,提供丰富的艺术形式,为当前各类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1.2 观念艺术的内涵

根据当前观念艺术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对艺术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观念艺术主要指在人们的头脑中,通过主观塑造观念形象,推动当前艺术资源的分配。随着我国观念艺术的发展,不断促进各种观念的发展。综合以往的相关研究,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创造性;二是丰富性;三是发展性;四是时代性;五是共融性。

2 观念艺术的发展背景

随着观念艺术在我国的发展,一些传统艺术形式将会影响到当前观念艺术的表达。根据我国观念艺术发展趋势,我国一些传统艺术家通过不断分化文化资源,推动各种观念艺术的表达。在当前文化发展背景下,不断推动文化资源的分享,其中包括文化类型的分类。根据当前艺术发展的需求,不断促进社会艺术形式的创新,尤其是在当前文化态势背景下,通过各种分类方式的完善,促进各种观念的更新。在以前,中国传统文化还没有特定的艺术观念,尤其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包括西方文化中的精髓部分,促进中国前卫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各种观念艺术的深入。总之,随着当前观念艺术的发展,其中包括艺术观念的巩固与艺术形式的丰富,才能推动中国艺术创新。

3 观念艺术的表现形式

由于观念艺术比较抽象,在当前文化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拓展其表现形式,根据以往的相关发展,结合分类方法的特色,将观念艺术的表现形式分为以下三类:一是挪用并列式;二是墓改里换式;三是转化再造式。下面根据三种表现的具体情况,将其叙述如下:

3.1 挪用并列式

挪用方式是当前观念艺术中最为直接的表达形式,通过当前的表现形式,促进各种方法的改善,丰富当前的艺术内涵。杜尚的《泉》开启了此类方法并被艺术家们沿用至今。广义上的“挪用”主要指当前观念的各种表现形式,在观念艺术共享过程中,不断推动各种创造活动的开展。在当前发展过程中,将“挪用”与“并列”合并,并将其发展成为一种具体的创作方式。总之,该i阿雷技术主要通过创新艺术放置方式,推动当前艺术作品、公众图像、生活物品、人体的多元加工,促进各种艺术形式的展开,这种表现形式可以包括平面的与立体的,在这种对比的情况下,不断增强各种艺术感染力,促进各种对比方法的改善,而且通过直观的感受,不断促进艺术效果展现。尤其在一些艺术作品中都很好地运用了这种方法,其中包括蔡国强的《草船借箭》、《威尼斯收租院》、王晋的《叩门》与张卫的一系列中国传统绘画经典作品与西方现代艺术大师作品的拼贴视像作品。《草船借箭》用真实的船与箭再现了《三国演义》中的虚拟物,通过该类形式不断推动当前各种文化关系的展现,尤其各种视觉上的美感。

3.2 墓改里换式

在当前观念艺术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各种表现形式,其中包括外形上各种变化,包括当前资源的共享性,都额可以运用改化的方式进行展现,这里面包括了颠覆性和调侃的文化气息。通过改变当前各种快捷的艺术表现形式,不断推动各种艺术方式的创新,在当前艺术共享过程中,不断促进各种作品的展现。作品《好》系列、王庆松的作品、黄永林的《沙的银行或银行的沙》等都很好地展现了当前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根据当前各种创作形式,不断推动当前各种观念的融合,包括各种资源的转化,同时通过彼此之间的思辨,不断推动当前艺术展现形式,在各种意义表现过程中,不断融合各种表现工具,在这个资源共享的背景下,推动当前各种艺术魅力的呈现。根据各种发展规划,最大限度地推动了当前资源的改善,不断融合各种表现形式。根据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特色,在创意文化中融合当前各种时代元素,推动创意文化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融合各种文化要素,将创意文化融合到中国传统文化。

3.3 转化再造式

根据当前文化资源的发展,在资源利用过程中,不断发掘各种创作资源,通过各种资源的共享,推动观念艺术的发展。同时在艺术观念共享过程中,不断完善各种材料。根据当前艺术发展的各种趋势,通过将传统资源转化融合当前创作之中,推动各种艺术的表现。根据观念艺术发展特点,不断完善各种表现形式,有些艺术的表现,虽然看上去是对表现的渲染,不断推动其内涵的表现,最大限度促进观念艺术的发展。根据当前艺术的创作的,不断推动当前资源的改善,提高各种艺术观念,在当前资源改善过程中,推动当前该类文化资源的转化形式。的行为、装置《鬼打墙》、邱志杰的《重复书写一千统资源》等均能很好展现当前的观念艺术。这种艺术原型主要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当前转化过程中,不断推动观念艺术的发展,促进各种艺术形式的融合。同时,通过不断促进各种文化形式改善,推动内涵与形式的统一,最大限度地传播传统文化。该类艺术形式能够很好地展现当前观念艺术的表现形式,尤其是艺术的内涵的展现。

4 结语

随着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我国艺术形式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其中包括文化意识形态、观念艺术作品与潜在文化资源,通^各种经典作品的完善,不断推动各种表现方法的改善。同时,在当前前卫艺术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运用具体的民间艺术语言、风俗习惯或抽象古代文化意识形态等,不断推动当前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包括各种民主文化,这也是当前发展的关键要素,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基础上,不断推动观念艺术形式的创新,最终不断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蒋长虹.观念艺术的正反经验及其对当代文化的影响――试论杜尚精神与当代文化[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6(1):43-45.

篇4

1.绘画语言与观念利用到现代艺术中的重要意义

现代装饰艺术,是指在艺术发展的今天,包括艺术领域、建筑领域、环境艺术领域、雕塑领域及壁画领域等方面涉及到的装饰的艺术。由于我国是具有着五千年的发展历史的国家,文化艺术在历史的河流中没有被遗忘,反而因受到时间的冲刷变得更加的璀璨。这一点是现代装饰艺术无法替代的,现代的装饰艺术是在传统的艺术的基础之上进行不断的传承与创新,在不断的适应时代的要求的基础之上遗留下来的瑰宝。现代装饰的概念是指涉及到公共空间的装饰艺术,与传统的纹样的装饰概念不同,墙边饰等具有极为狭窄的装饰发展空间。当今艺术与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现代的装饰艺术有了一种新的发展的空间与趋势,利用绘画语言与观念进行思考,可以使现代装饰艺术朝着更适合时展的潮流的方向进行发展。

2.现代装饰艺术的演变

现代装饰艺术是现代文化艺术发展的一种现象,这种艺术与在画架上进行绘画不同,但是现代装饰艺术又包含着绘画艺术的一些精神,可以理解成是将绘画艺术的相关因素融入到现代装饰艺术中来,使现代装饰艺术具有了新的内涵和不同的意义。在现代的装饰艺术的装饰绘画中应该克服以往的单一的、概念的、传统的和机械的的艺术形式,让现代的装饰艺术创新起来,使之不断的与现代艺术中新颖的艺术手法与观念语言相结合。比如可以借取梵高、康定斯基、米罗、塞尚等大师的绘画作品中的艺术,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在这些作品中就存在着现代装饰艺术与绘画艺术之间的融合。不管是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的艺术画派之中,新的艺术的风格的出现往往是通过打破对于传统的破旧的不适合时代的风格而出现的一种新的风格。在一般的情况下,传统的复杂的或者详尽的艺术风格往往会被新的简洁的风格及简单的语言所代替,但是往往这种新的简洁的风格会在新的时代中被赋予新的内涵与意义,而变得更为复杂,因此,就会有一种更加新的、简洁的风格出现代替这种复杂的风格,周而复始。

3.现代装饰艺术与绘画语言与观念进行融合的依据

一般的艺术的风格和艺术的流派往往是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体现其中的特色。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艺术的形式呈现多样化的现象,融合各派的艺术形式,因此作为现代的装饰艺术的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打破传统的纯艺术的束缚,将传统的纯艺术形式与新的实用的美术艺术相结合,让艺术与技术相结合获得新的表现形式。比如说,众所周知的包豪斯学院,为了创造新的装饰艺术,打破传统的绘画艺术与工艺艺术之间的界限,形成一个以建筑艺术、绘画艺术与雕刻艺术三位一体化的新的艺术的殿堂。再比如说,康定斯基大师的绘画艺术则是完全的与自然的绘画艺术不同,他的艺术表现形式是通过抽象的形式,通过色彩的表达直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康定斯基大师的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对于后世对于装饰艺术和工艺美术中的艺术表现形式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要说将抽象的表达艺术发挥到极致的就不得不提蒙德里安大师,蒙德里安大师所采取的绘画表现形式与凡•度斯堡等艺术家一起创造的风格流派,对后世在于现代装饰艺术中甚至于在建筑艺术和工美艺术上都有着很大的研究价值。这些艺术表现形式的出现使后人对于绘画艺术和工美艺术之间进行了重新的思考,人们在看待现代的装饰艺术时不再像以往一样单纯的以一种简单的风格进行衡量,而是将艺术眼光从艺术本身中看透,并将艺术思想进行迸发。在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其演变的过程是传统到成熟的进行发展的,同时这个过程中具有不断的变化的,也同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周期性,在一定的时期中不断地周而复始的变化、创新、完善,使现代装饰艺术的表现语言更加的丰富、完善,同时也作为一种新的推力推动装饰艺术领域不断的发展扩大。因为装饰艺术的发展的变化使得人们对于装饰艺术领域的认识得到了一定的扩展,新的观念不断的深入人心,观念的变化形成了新的探索,使现代装饰艺术具有了新的发展前景和活力。利用传统的纯绘画的语言的表现形式使得装饰艺术、建筑艺术或者工美艺术等作品的视觉更具张力,一写新的随意性、偶然性、不确定性的表现手法的融入使得人类的文化精神在现代装饰艺术中得到体现和回归。现代装饰艺术与传统的纯绘画的语言表现形式相结合,对现代的装饰艺术展开了一定的冲击力,使人类在进行艺术的欣赏时更加的关注艺术作品的精神的内涵和内有的文化,使得艺术作品更加具有现代性、精神性和时代性。在目前的时代中,中国加入WTO组织,处于全球化的大模式之下,艺术的精神文化与世界各国的民族风格和观念相结合,这样所形成的艺术正是我们当代的艺术所追求的所在。

4.现代装饰艺术与绘画语言与观念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现代的装饰艺术具有语言、工艺手段和材料相融合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即使有传统的纯绘画的语言艺术进行融合也不会改变现代装饰艺术的本质。而我们就是需要这样的艺术,利用材料作为原有的艺术属性,对材料的新的价值和功能进行深层次的了解和把握,使材料在融合艺术特征之后不仅能够在视觉上和功能之上超过原来艺术的内涵,更能在艺术的观念之上为现代的装饰艺术进一步发展提供大量的思想空间。现代装饰绘画融合了对装饰的语言驾驭和对于艺术材质的美的敏感的探索。装饰艺术与纯绘画艺术不是两个不能相融合的艺术,这两种艺术可以通过相结合创造出新的生命的活力,同时这种艺术的结合对于两种艺术而言是一种新的共生,只有将两种艺术表现形式相结合,现代装饰艺术和纯绘画艺术才能够具有主观和客观相融合的新的艺术特征。在现代的绘画的艺术中有许多的艺术表现手法、艺术的观念都与现代装饰艺术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康定斯基、毕加索、克列等艺术大师的作品,不仅在色彩、构图、观念、造型或者是个性的展示上都与现代的装饰艺术绘画的追求是完全切合的。因此现代的装饰艺术在观念的形成和绘画的语言的构建上与现代的绘画艺术所追求的一致,为改变装饰艺术的概念化和矫饰为目的。但是现代装饰艺术不是纯艺术表现形式,本论文所说的将装饰艺术与纯绘画艺术相结合是指着重关注绘画的语言与观念的变现,不断地对艺术的表现形式进行更新,在打破传统的基础上,对自身的表现形式和材料的运用进行艺术的创新。在对于现代的艺术形式进行借鉴的时候,要注意不能是单纯的借鉴,要在融合的基础上,创造出装饰艺术的新的发展的前景,从中提炼出现代装饰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特点,这对于现代装饰艺术的下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的装饰艺术与纯绘画艺术相结合后,会具有传统的绘画艺术的语言的夸张性,使新的现代装饰艺术具有典型的美,使其美的表达更具有感人性,在新的艺术形象形成的过程中,形成新的艺术个性和艺术生命。现代装饰艺术追求艺术的个性和艺术的多元性,在现代的观念不断的融入中,为其下一步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方向,也大大的丰富了现代装饰艺术的内涵,注入更多的艺术表现情感。在新的事物不断地替代者旧的事物的过程中,现代装饰艺术也在不断的向前发展,现代人类观念的进步使得传统的艺术形式变得苍白,变得跟不上时代的脚步,艺术语言的相融合,使得人类通过艺术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更为具体,同时也是的艺术作品具有更多的情感。在艺术的表现形式和绘画的语言的时候会发现,两种艺术的相融合使得新的艺术产生了新的观念、新的表现形式和新的思维,同时可以体会得到现代装饰艺术的新的艺术境界、美学思想和独特的艺术品位。现代装饰艺术处于现代生活之中,应该作为一种表现艺术出现,利用新的形式,超感觉的实践方式,创造出新的艺术表达方式。现代装饰艺术与绘画艺术不同,不能应该是作为对图案进行正规化处理的一种表现艺术,应该注重所要创造的艺术的内涵,注意物体本身的题材,自然而然的去表达其内心的观念。绘画语言和艺术所表达的真实的思想是通过内涵进行表达的,现代装饰艺术在表达自己的美学特征时是通过对于自身的美学的基础的重新审视,与传统的艺术进行比较而表达的。如果在艺术的创造过程中,单单利用纯绘画的表达方式对绘画进行图案化的构思,那么这个作品本身就缺乏情感,这种作品的内同容与其表现形式就会产生分离,就会成为完全的工艺化的艺术表现。关注艺术作品的绘画语言,是艺术作品的艺术风格的表现形式更加的积极向上,着重强调艺术家们的内心形式进行表达创造者的思想,并不是简单的在制作一个手工艺术品。现代装饰艺术的语言正在发生着变迁,这一变化正体现出了艺术的意义在现代的转化,现代的艺术的具体面貌是不尽相同的,但是这些艺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和艺术的表现形式却是一样的。比如表现主义和立体派等,利用抽象、变形和象征等新的色彩的组合和视觉的语言,创作出新的艺术作品打破了传统的绘画艺术的表达。现代装饰艺术的绘画方面的艺术语言也同时创造出了许多的艺术的规则,这些规则里不是再以传统的单一的现实为表现材料,而是以艺术自身的发展为审美的材料,以达到艺术形式的变革。现代装饰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融合传统艺术中的语言特点,并与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相融合。虽然现代的绘画艺术不再装饰艺术的表现范畴里,但是现代装饰艺术却能巧妙的与绘画艺术的语言和观念相结合,这是现代装饰艺术现代的一种新的发展的理念,这种发展方式即对于绘画艺术的语言进行了诠释,又能保持住装饰艺术的本身的实用性与艺术的观赏性。现代装饰艺术的语言与纯绘画艺术的语言的表达不同,这种艺术具有自身的特色,不同的装饰的语言形成了不同的装饰的美,与绘画艺术的语言相结合构建成一个新的现代艺术的观念,在与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相结合,使其艺术作品更加具有表现力。

5.总结

当今的艺术得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现代社会中更多的科学家们开始探讨新的艺术的生存的空间,现代装饰艺术以一种新的艺术表达形式,在现代艺术中诞生。从艺术表现形式的多元化到重建语言的表达,这对于我们队现代装饰艺术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考。重视现代装饰艺术与绘画艺术的表达形式的相结合,使我们的艺术表达形式在未来的发展中有更为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徐秋花.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思考[J].求实,2011,(12):44-46.DOI.

[2]余莎莎.城乡统筹视野下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以成都为例[D].西华大学,2012.DOI.

篇5

一、前言

剪纸艺术是我国极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不仅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风格,而且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应用更具有民族特色感。镂金作胜的风俗就已经在唐宋时期盛行,其中的“胜”是采用金银箔或纸进行剪刻而得到的花样,分为华胜、力一胜和人胜。作为广泛流行的艺术形式,剪纸艺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现代艺术设计中,使现代艺术不仅仅富有现代元素,同时古风犹存,让现代艺术具有民族文化内涵,还具备现代设计理念。

二、剪纸艺术融入现代艺术设计的重要性

1.实现民间艺术的持续发展

国家经济、政治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艺术,艺术能够提现国家的文化,而剪纸是我国民间艺术的重要部分,是传统文化的产物。在历史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风格,而时代的发展兴起了很多新的民俗,传统民间艺术剪纸也不会以原有的形式继续存在或发展,而应该利用另一种形态继续发展,在现代社会中继续留存。

2.提高陶冶情趣

剪纸不仅是我国独特的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中也有一定的艺术地位,这是我们先辈对生活和理想的热爱与寄托,是用双手创造的艺术品。民间剪纸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发展历程中留下的审美观、生存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作为中华儿女就应该继承并发扬民族艺术遗产,这不仅是责任,更是光荣使命。教师可以在现代设计教学中融入剪纸艺术的讲授,引导学生解读剪纸艺术的文化内涵,并对剪纸艺术进行挖掘、整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民族文化。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传统工艺技能,还能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

三、剪纸艺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剪纸艺术是我国民间艺术之一,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可以追溯到公元六世纪。而且日本正仓院内还有两枚唐代华胜。传统剪纸一般是对门窗、墙壁、灯笼等进行装饰,或者是对礼物进行装饰,可以说剪纸艺术是对文化的传承,具有自身独特的内涵,孕育民族特色文化。剪纸艺术中对人物及实物的表现都是以简洁为主,并且强调构图平视、装饰、均衡、对称几个要素,同时对纸感和刀味要求很高,利用平面图形体现民族特色。对花草动物等的绘制是在原型的基础上进行夸张造型、大胆想象进行设计,牡丹花装饰屋顶,让静止的瓦片富有生命力,莲花装饰鱼,形象化鱼鳞等。剪纸艺术的特色不是对无生命的物体进行装饰,而是对富有生命力的观念进行装饰。目前,剪纸艺术已经走入现代艺术设计领域中,在商标广告、书籍装帧、服装设计、报刊封面、影视等领域都广泛应用,赋予现代艺术作品以淳朴清新的气息。

现代艺术设计采用精简模式表达内涵,借用人们对符号的识别能力和想象力,对特定信息进行传达。其本质是依靠图形对信息实现传达,从而体现内在质量和特色,图形已经成为艺术作品与人们沟通的媒介。而这种表达方式通常情况下比语言文字的表现力更加强大,因此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现代艺术设计主要利用点、线、面的组合及分割,以图形内涵支撑艺术作品的文化涵义。但是设计师意识到只利用图形和字母进行设计,现代感和信息感太强,而且商业感更强,因此都在探索如何将传统文化韵味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中,如门来先生设计的东亚饭店的店标就充分利用了剪纸艺术的吉祥寓意,EASTASIA的缩写“e”、“a”和剪纸艺术中水波纹样的“X”意为西安,代表了饭店低于特性,而“e”、“a”反复构成吉祥如意的盘长图样,意味着企业发展要以客户友谊为核心。

现代艺术设计中,设计师利用历史渊源的图形或富有象征意义的图像,进行抽象并融入新涵义,实现古为今用。例如韩美林先生设计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标志,是采取剪纸图案中的凤凰,通过简化刻画了生动的凤凰腾飞的形象,而凤凰又有贵宾的涵义,体现了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将每一位旅客都当作贵宾一样来服务。类似的还有中国结、凤凰卫视台标的凤鸟图腾、北京奥运会标志、皮影戏等。从上述富有剪纸艺术的现代艺术设计作品中,可以发现剪纸艺术具有独特造型及内涵,如今艺术设计在向追求本原化方向发展,而古老富有韵味的传统剪纸艺术就成为现代艺术设计中不断追求和探究的能量。

四、现代艺术设计中应用剪纸艺术需要注意的问题

1.打破常规

民间剪纸一直保持着“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特色,也就是不允许剪纸存在一点破碎的情况,到如今这也是剪纸艺术的一个特色。但是剪纸艺术已经不能被局限于平面设计中,而应该向其他产业发展,所以现代设计领域中就应该融入剪纸艺术,通过剪纸艺术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来表达对象所要提现的文化和精神,同时在对原有纹样不破坏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删减,将剪纸纹样融入现代设计中,从而形成简约或繁复的现代设计作品。

2.色彩单一性

传统的剪纸作品一般都是单色,而且基本都是使用大红色,主要是因为我国以红色为吉利喜庆的代表颜色,但是现代设计领域的剪纸风格丰富、赋予的涵义也有所差异,那么还使用单一的颜色就无法表现其想要表达的内涵,也无法和现代的流行色彩更好的融合,因此将现代色彩观与剪纸艺术相结合,更好的发挥剪纸风格的丰富多变。剪纸艺术富含传统化的文化气息,这是其优势所在,但是现代艺术设计对传统艺术的理解不足,导致剪纸艺术没有更好的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只是追求现代风格的新潮而扭曲的剪纸艺术的内涵,造成剪纸艺术的传统文化遭到流失。

综上所述,现代艺术设计要不断融入传统文化特色,对我国传统艺术思想充分理解,将其更好的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中去,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品才会更好的在世界上立足。而传统剪纸艺术就是我国原有文化的提现,具有传统艺术内涵和独特的魅力,现代艺术正应该对其进行继承和发扬。设计的发展要将时代与民族交融,对科学及艺术不断研发,探索和领悟剪纸艺术的内涵,将其精髓与灵魂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中,赋予现代艺术品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鲁华.浅析剪纸艺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运用.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