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0:38:3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生态农业的主要特征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6-0004-0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环境建设被提到了国家总体发展的战略高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进程。这就对构建新型生态产业体系提出了迫切要求。建设生态主体功能区,必须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必须发展生态协同产业;发展生态协同产业,必须建立生态补偿制度。这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一、构建关中-天水经济区生态协同产业体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启示
(一)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意义
人类文明的发展已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生态文明就是以生态产业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在提高人们生态意识和文明素质的基础上,自觉遵循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原理,运用高新科技,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其中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基础。生态文明是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将环境与生态目标融合到现代化建设之中,在市场经济和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发展节约资源能源和生态友好型农业、工业、服务业等。
(二)农业产业形态的演变趋势
按农业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来划分,农业发展史上,农业产业形态的演变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工业化农业—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的过程。原始农业的基本特征是刀耕火种;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是靠天吃饭,以人力、畜力为生产工具,生产效率极其低下。
工业化农业的发展模式是高投入、高产出,以机械化、化学化为基本特征,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工业化农业时代改变了全球粮食供应紧张状况、在消除饥饿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土壤肥力下降、面源污染问题突出、生物多样性下降、高能耗和高成本。随着生态危机的出现,农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由此催生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现代农业的概念是针对传统农业而言的。现代农业是指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对农业进行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和农场化的生产活动。现代农业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利益机制为联结,以企业发展为龙头的农业,是实行企业化管理,产销一体化经营的农业。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现代农业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
生态农业是未来农业演变过程中的又一崭新形态。生态农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变动、生态资源丰富程度的依赖越来越强。生态农业作为生态协同产业的子系统,将真正实现“农业---环境---人类”的和谐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将成为生态农业的主要功能。
(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
“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是2010年中央1号文件的重要内容之一,并要求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对此,农业部要求采取六项措施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要重点促进农产品供给向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和质量安全并重转变,农业发展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转变,农业生产条件向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转变,农业劳动者向新型农民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向提高组织化程度转变;加快构建农业现代产业体系加大粮食战略工程实施力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健全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加快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农产品产业带。实行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把建设高标准粮田、改造中低产田和完善农田水利设施,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中之重。探索建立国家奖补与农民投资投劳相结合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机制。积极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大力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为重点,开发农业节约型技术。大规模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集成推广良种良法,通过提高单产水平来克服耕地资源限制。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积极提供新品种供应、新技术推广、统一耕种收获、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农资统购统供等服务,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一、生态农业的提出
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为了摆脱困境,先后提出了“有机农业”(美国等)、“生物农业”(西欧各国)、“精久农业”(美英及第三世界国家)、狭义“生态农业”(欧美及亚洲国家)等“替代农业”(Alternative agriculture),以积极探索农业发展的新途径。经过世界各国的有益实践,多种“替代农业”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缓解生态危机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因减少或拒绝“石化能”的投入,降低了产出和效益,发展十分缓慢。而“生态农业”汲取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精华,在不断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保障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高效、稳定的新型农业生产体系,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广义的生态农业可以追溯到相对于“石油农业”的原始农业,系统概念的产生已近百年。最早在欧洲兴起于1924年,发起者是德国农学家鲁道夫・斯蒂纳 (Rudolf Steiner),在他主讲的“生物动力农业”课程中最先提出“生态农业”的概念。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生态农业在瑞士、英国和日本得到发展。20世纪60年代,欧洲的许多农场转向生态耕作。狭义的“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e)一词最初由美国土壤学家Albrecthe W.于1970年提出。1981年英国农学家Worthington M.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其中心思想是把农业建立在生态学的基础上。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生态农业在欧洲得到国家的补贴支持,世界各国生态农业有了较大发展。
我国农业经过近20年的结构调整与环境资源建设,基本形成了适应国内对农牧产品需求的农业结构。但农业生产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农产品的成本高;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土壤中有毒和有害物质含量超标;以水源、地力为核心的资源环境长期超载使用等。致使农业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农业环境资源短缺与农业系统内资源闲置浪费并存。加入WTO后的我国农业,农牧产品逐渐走向国际市场,但因品质质量不合格屡屡遭遇梗阻。在完全融入国际市场的今天,我国农业如何发挥自己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传统农业优势,克服现代农业的弊端,建设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农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我国学术界对农业发展道路的讨论开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1980年,全国农业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在银川召开。在会上我国第一次使用了“生态农业”一词。当时的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指出:中国的生态农业建设不仅要发展农业,还要以全面提高乡村环境质量为目标。此后,各种关于生态农业的研究成果相继发表,这些研究推动和促进了生态农业建设全面展开。
二、生态农业的内涵
美国土壤学家W. Albreche于1970年首次提出“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e)的概念之后的1981年,英国农学家Worthington M.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其中心思想是把农业建立在生态学的基础上。此后,各国学者对狭义生态农业做出多种不同的解释。
国内学者关于生态农业的涵义的阐述也有多种。我国著名农业经济管理和生态学家叶谦吉先生在其专著《生态农业・农业的未来》(1988年)中对生态农业概念作了概括:“生态农业就是从系统的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的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以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模式。简单地说,就是遵循生态经济学规律进行经营和管理的集约化农业体系。”
我国著名生态学家、环境学家和生物学家马世骏教授在其专著《中国的农业生态工程》(1987年)中指出:“生态农业是生态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它运用生态系统的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合系统工程方法和近代科技成就,根据当地自然资源,合理组合农、林、牧、渔、加工等比例,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结合的农业生产体系”。
中国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的概括是:“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规划和组织实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它以发展农业为出发点,按照整体、协调的原则,实行农林水、牧副渔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并使各业互相支持,相得益彰,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利用和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生态农业建设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第一,生态农业是协调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关系,解决需求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我国发展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的指导原则;第二,生态农业是对农业和农村发展做整体和长远考虑的一项系统工程;第三,生态农业是一套按照生态农业工程原理组装起来的,促进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的实用技术体系”。
综合国内学者的阐述,我国生态农业的定义应当为:“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工程学、现代管理学、现代农业理论和系统科学的方法,把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优化配置土地空间、生物资源、现代技术和时间序列,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合为一体,促进系统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效益持续,最终形成区域化布局、基地化建设、专业化生产,并建立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和产供销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的多层面链式复合农业产业经营体系,是天、地、人和谐的农业生产模式”。
综合各种观点,生态农业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现代食物观念引导下,确保国家食物安全和人民健康;二是进一步依靠科技进步,以继承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精华和吸收现代高新科技相结合;三是以科技和劳动力密集相结合为主,逐步发展成技术、资金密集型的农业现代化生产体系;四是注重保护资源和农村生态环境;五是重视提高农民素质和普及科技成果应用;六是切实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七是发展多种经营模式、多种生产类型、多层次的农业经济结构,有利引导集约化生产和农村适度规模经营;八是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牧渔,种养加、贸工农有机结合,把农业和农村发展联系在一起,推动农业向产业化、社会化、商品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
三、我国生态农业的特征
生态农业建设较以往的农业系统有以下的优势:一是通过建立合乎生态原则的生产系统,达到对能源、资源和劳动力的有效运用,解决粮食供应,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从而发展高效农业;二是通过建立更全面的土地利用和规划系统,使发展的程度和速度不至于超越资源的承载能力,自然资源不会消耗过量,保护环境不致退化,确保农业发展的可持续;三是农民收入增加,生活环境得到改善,达到协调发展农村经济的目的。因为生态农业建设具备这些优点,所以便成了现今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80年代初就提出了自己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即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我国的生态农业是继传统农业、石油农业之后,在我国具体条件产生的一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农业模式,它既吸收了我国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精华,也不拒绝化肥、农药的适度投入,它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使生态系统保持适度的物质循环强度和能流通量,实现高产出、高效益、少污染。它强调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综合协同提高,使农业生产与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我国的农业、农村纳入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我国的生态农业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为目标,以大农业为出发点,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建立的具有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是较为完整的可持续农业理论与技术体系。其主要特征有:
(1)综合性。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2)多样性。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3)高效性。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的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4)持续性。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建革.“三料”危机:华北平原神态农业特点分析[J].古今农业,1999,3:42-51.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由于化肥、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动植物激素等农资的使用为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数量的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也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了隐患,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矛盾,这个问题的存在不仅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严重障碍,也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和国际市场竞争力。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发展生态农业,建立健全农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使农业资源得到永续利用,走以生态农业为依托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中,沼气发酵起到重要的纽带作用,它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既能产生洁净的沼气能源,替代一次性能源的消耗,又能解决农业废弃物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机制,并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建立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的意义
1.1 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模式,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有着本质的不同: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在循环经济中,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遵循“3R”的基本原则(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原则)。
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较新的经济发展理念,是将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农业系统。农业循环经济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论开展经济活动,按照生态系统内部物种共生、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利用的生物链原理,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提高生物能源的利用率和有机废物的再利用和再循环,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使农业生产活动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去,从而达到生态平衡与经济协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以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为特征,以农业资源消耗最小化、农业污染排放最小化与农业废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涉及农业清洁生产、农业产业内部物能互换、农业产业间资源循环利用、绿色消费等方面。
1.2 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随着农业的高速增长,农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国农业发展仍然走的是以粗放经营为主的发展道路,这导致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1.2.1 农业资源匮乏,浪费严重
我国农业人均资源量十分有限,人均耕地面积为0.083hm2,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2%,森林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3%,草地面积虽然是耕地面积的3倍,但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部年降雨量小于400mm的10个边远省(区),自然条件差,25%的土地不易利用。我国对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浪费非常严重,如1公顷耕地用水1.2万立方米,是发达国家节水农业的4倍以上,工业生产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和循环使用率很低,只有40%,相当于发达国家二十世纪60年代的水平。农村的生活用能主要以生物质直接燃烧为主,利用率仅为10%~30%。
1.2.2 农村能源短缺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目前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山区的生活用能大多数仍以传统的生物质(柴、秸秆等)为主,占农村生活用能的61%。虽然农村能源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有效缓解了农村能源短缺问题,但随着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的能源供应仍然十分紧张。由于农村能源的短缺,一方面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由于森林大量被砍伐,草场过度放牧,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大量河流淤积,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生态的破坏又进一步加剧了能源的短缺,最终进入一种“能源短缺-过度砍伐-生态破坏-经济贫困”的恶性循环。目前我国水土流失、荒漠化已成为世界上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1.2.3 农业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农村正在遭受来自工业的“三废”、城市生活垃圾和化肥农药的污染。为了使农作物增产而在农业上投入了大量的化肥和农药。但是大量化肥投入换来的增产十分微小,施用大量化肥后,土壤板结加剧,有机质含量逐步下降。为了防治病虫害而大量喷施农药,也造成了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还导致了大量害虫的抗药性,使农作物减产,农作物的品质下降。
面对上述严峻的形势,农村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经济和生态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效益的统一。只有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才能有利于解决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诸多问题,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推行循环经济对于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基于沼气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2.1 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构建
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是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结构,依据系统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物质分解、转化、富集、循环再生等合理地结合在一起的循环经济模式,如图1所示。
随着我国沼气技术的不断提高,以沼气为纽带,因地制宜地根据各地区特点建立物质多层次利用、能量合理流动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如以大棚、蔬菜种植、养猪和沼气池相结合的“四位一体”的北方沼气生态模式,以“猪-沼-果”为特色的南方农村生态经济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可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2 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特点
对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是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作为一种发展模式,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强调的是一种“资源-农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模式。该
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2.2.1 综合性
农业循环经济强调发挥农业经济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在该模式系统内部,以沼气发酵为纽带,实现物质良性循环和能量的梯级利用,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有机地结合,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2.2.2 多样性
该模式可以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以沼气发酵为纽带,因地制宜地根据各地区特点建立物质多层次利用、能量合理流动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如北方的“四位一体”沼气生态模式,南方的“猪-沼-果”农村生态经济模式。
2.2.3 高效性
此模式通过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和循环利用,从而实现经济增值,降低农业成本。同时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2.2.4 持续性
该模式促进了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是最能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成为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3 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效益分析
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给农民带来了增收效果,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发展,改善了农村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3.1 经济效益
沼气发酵以后的沼液既可以喂猪、养鱼,也可以浸种,减少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成本;沼气发酵残留物作为优质的有机肥,将大大减少农业生产化肥使用量,同时还对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沼气可用沼气作燃料和生活照明。将减少农民的生活成本。建一座8m3“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年产沼气300m3,基本满足3~5口之家全年生活用能,年提供沼肥30t左右,相当尿素300kg、磷肥500kg、钾肥200kg。农户每年可节省燃料费和电费250元~300元,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25%左右,节支150元~200元,利用沼液喂猪可节约饲料15%,施用沼肥后粮食产量可提高25%左右,种养业可增效300元左右。沼气池给农户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在1000元左右,两年就可收回成本,使用年限按20年计算,每年分摊的成本不到100元,可使每户人均增收200元~300元。
2.3.2 环境效益
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一方面通过化肥、农药使用量的减少,降低农田径流污染和空气污染;另一方面将大大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减少疾病的发生率;同时有利于绿色农业的发展,从而形成良性互动的新格局。
2.3.3 社会效益
该模式一方面改善了农村环境条件,农户使用沼气灶,结束了烟熏火燎的历史,粪便入池发酵,其中的寄生虫、病原茵也在池内得到杀灭,减少疾病传染,提高卫生水平;另一方面进一步解放农村妇女生产力,从繁重的砍柴割草中解放出来,通过对农户进行沼气及其综合利用的技术培训、学习和实践,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既系统经营、规模经营,又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3 绪论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建立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是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而且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双莲.沼气发酵残留物在无公害水果蔬菜生产中的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5
[2]方淑荣.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J].农业与技术,2007,27(2):136~139
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指导农业生产,利用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转换和生物之间的共生规律促进物质循环利用,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行无废物生产和无污染生产,建立多业并举、综合发展和良性循环的立体网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生态农业旨在建设一种既有利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又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除了传统农业具有的自给自足及提供就业与收入等农业基本功能外,还具备一些独特的新功能(如表一所示)。第一类功能为经济功能。生态农业向市场提供优质、安全、营养的农副产品,不仅能满足居民基本生存需求,还能满足居民对新鲜、优质、安全、多样、反季节的绿色食品,以及对方便、深加工农产品等方面的需求。生态农业通过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拓展农业生产经营范围,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随着生产力水平与资金回报率的提高,生态农业不再是需要补贴和日益萎缩的夕阳产业,而是作为一项发达的现代产业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使农业投资不断增加、经营主体日益多元化。第二类功能是社会功能。作为经济、社会、生态大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生态农业在传承传统文明、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农家乐”、“农业旅游”等经营方式提供的休闲和旅游新场所,既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又挖掘了农业的潜能。农业有的风俗、文明也将随生态农业的发展而延续,因而生态农业传承了传统文明,增强了农民的科学与环境意识。生态农业将现代科学技术、先进管理方法向传统农业辐射,带动这些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与区域发展;通过提供就业与收入机会,减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第三类功能为生态功能。生态农业具有显着的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生态功能具体表现为净化空气,调节小气候;涵养水源,净化水体和土壤;维持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1.2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背景下,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人口、资源、技术和制度等条件的约束,生态农业追求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永续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从农业发展历史来看,从原始农业发展到传统农业,再到现代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必然进程和方向。现代农业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创造了世界农业的奇迹。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是用机械化替代人力和兽力,用化学化和水利化代替有机农业,用高产品种与新耕作法代替低产品种和传统耕作法,用商品经济代替封闭式经济。现代农业高投入、高产出的生产方式使土地生产力和农业生产力得到飞速增长,对解决人类食物供应功不可没,但在资源、环境、生产成本等方面的负效应也明显地暴露出来,如能源过渡消耗、水资源无节制使用、生产成本增加、污染加剧等问题。无论是在工业发展还是在农业发展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发展与资源、发展与环境不协调的问题。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农业发展途径和生产方式不完全相同,农业现代化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仍将是农业生产发展的主导方向,但需要处理好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避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农业的发展,应将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生态农业以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为主旨,通过采用一系列先进的农业措施来维护生态平衡,生产出清洁产品,使现代农业得以可持续发展,因而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促进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
近年来,江西省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和环境条件,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生态农业建设,使全省生态系统不断恢复,生态农业产业规模扩大,生态经济建设成效显着。江西生态农业建设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着人口与资源矛盾突出、生态农业意识有待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不高、资金短缺等问题。江西省耕地面积变化情况如图一所示。随着江西人口增长和耕地面积减少,人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目前江西人均耕地面积仅相当于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53.3%。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还需多方努力。
2.1建立发展生态农业的激励机制和保障体系
生态农业的建设需要建立与之配套的激励机制和保障体系。要重视生态农业关键技术的开发、示范和推广工作,加大对农民建设沼气池等行为的财政补贴力度,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对发展生态农业的农户和龙头企业给予贷款支持。建立和完善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产品标识制度,鼓励公众购买生态农业生产的农产品。保障体系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应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完善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增加对发展生态农业的财政投入,建立生态农业推进组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环境管理,为生态农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2.2加大生态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加快生态农业发展,就必须加大生态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加快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使农业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主动走向农业市场;鼓励企业建立生态农业科技研发中心,政府在财税、金融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扶持;改善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加强生态农业科学研究,提高生态农业本身的科技水平;把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提高农业科技在政府科技投入中的比重;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鼓励各类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生态农业建设的积极性。
2.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生态农业意识
农民是发展和实施生态农业的主体。要加快生态农业的发展,还须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重视程度。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宣传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举办函授班、培训班、轮训班等形式,讲授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和基础知识;通过生态农业知识竞赛等形式,了解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关政策;通过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区,使农民直接看到建设生态农业对发展生产、美化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潜力,从而有利于激发他们发展生态农业的热情和信心。
2.4着力解决生态农业发展的资金瓶颈
地理案例学习法就是从学生的生活中选取一些隐含的地理概念和原理要素的典型事例,学生通过这种典型事例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合,从而获得地理知识和技能,并用于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案例学习法是培养中小学生创新学习能力最有效的方式。因为典型案例很具体,对这个具体案例的求解必须有与之对应的具体对策,而这个具体对策是没有唯一正确答案的。也就是说同一典型案例要解决的问题,100个人可能有100个解决方案,得出100个答案。
案例学习法的宗旨不是传授“最终真理”,而是要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例的讨论和思考,诱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与研究性学习相似的是,重视过程。也就是说它可以不在乎能不能得出正确答案,而非常重视得出这个答案的分析过程。因此地理案例学习法的主要特征是:
1.内容非定型化
学习所选的案例可以是自然地理案例,也可以是人文地理案例,可以是中国地理案例,也可以是世界地理案例;既可以是地理文字材料案例,也可以是地理图象案例等等。只要符合地理学习目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就行。
2.思维非定势化
学生在进行案例学习时,不受某一种思维方式的束缚,可以是正向思维,也可以是逆向思维和多向思维,可以是聚合思维,也可以是发散思维,只要能有效地解决具体问题就可以。
3.结论非唯一化
学生利用典型案例的学习,得出解决具体问题的答案可以是正确的,也可以是不正确的;可以是符合常理的,也可以是不符合常理的,只要对自己的答案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就可以,也就是说满足“自圆其说”都是可以的。
根据案例学习法的主要特征,可以确定案例学习法的主要步骤:
首先是找到学习的案例。地理案例是案例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地理案例在我们的周围是很多的,在寻找时要选择来自地理事实、符合地理客观实际,反映地理事象的典型特征和一般规律,能揭示地理要素的内在联系和地理原理的案例。这些案例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和当代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经过精选的地理案例才符合案例学习的要求。如学习生态农业的内容时就可以选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中国第一村”──浙江奉化滕头村的生态农业发展为案例,供学生学习时使用。
众所周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现代化不管搞到什么程度,都不能丢掉这个基础。兴化位于江苏里下河地区腹部,有着2393平方公里的面积,155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达133万之多。作为历史上的农业大市,其优势和特色一直是较为明显的。多年来,我们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实践加快做强农业,建设现代农业。2002年我市被认定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江苏省生态农业示范县后,我们进一步坚定了扬生态农业优势,走特色产业之路,切实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已有的实践、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都充分表明,兴化农业要不断突破,发展生态农业是必然选择。
只有发展生态农业,才能进一步彰显兴化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兴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生态环境好,农业资源丰富。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河流纵横,雨量充沛,195万亩耕地基本上是“吨粮田”,可以说是一个天然的米粮仓。好的生态资源是我们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基础。而用好资源优势,必须处理好利用与保护的关系。现实生活中,因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而造成对环境的破坏不乏其例。现在有人提出,生态农业是农业发展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相统一的最佳载体,要更加重视发展生态农业。我们从兴化的实践看也确实如此。就兴化生态环境的保护而言,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而言,水是首要的。水是兴化之魂、兴化之本。兴化的水域面积占区域面积的三分之一。因此,我们在建设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过程中,围绕营造“蓝天、碧水、绿色、清静”的生态环境,始终坚持不懈地把护水、治水、养水摆在突出位置,由此夯实生态农业的发展基础。我们从这一理念出发,注重农业结构调整观念的转变、路子的探索。比如在处理发展市场农业、效益农业与生态农业的关系上,我们尊重市场农业、效益农业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但是离开了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不行的。围绕市场需求什么种什么,什么赚钱种什么之外,还要加上一条,生态保护是前提。只有有利于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长期得利,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现代农业。所以这几年,我们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对有损于生态环境的事,即使能取得一时的效益,也绝不容许干。比如在水产业养殖上,对滞涝区、行洪区进行严格控制,确保行洪滞涝的需要、水质的净化;对那些宜林的湿地,积极发展人工湿地林,防止图一时之利,造成对整体环境的破坏。现在兴化的整个生态环境好,水环境的保护功不可没。据省、市部门检测认定,兴化农田灌溉水质量和土壤质量达到AA级环境质量指标,地面水水质均达到国家Ⅲ类水标准。依托丰富的水资源,兴化农业始终保持了较好的优势,得到了繁荣发展。粮食、棉花、油料等农产品常年产量在110万吨、1.5万吨、3.5万吨,均居全国前列,水产品总量已连续13年居江苏淡水养殖之冠。
只有发展生态农业,才能进一步提升兴化农业的发展水平。当前,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日益得到人们关注和重视,绿色食品倍受青睐。受其影响,在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竞争中,绿色安全成为筹码,“绿色壁垒”日趋严格。从兴化农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情况看,最走俏的是具有生态品牌的农产品。兴化蟹田大米、红膏牌大闸蟹、兴化大青虾供不应求的旺销,充分表明了生态农产品强大的竞争优势。兴化蟹田大米生产采取稻渔共作模式,无污染,口感好。全市种植面积达12万亩,年产6000万公斤,市场价格比一般稻米高出20%以上。现在农民自己吃的是蟹田大米,客人来兴化带走的是蟹田大米,蟹田大米已在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建立了稳固的销售渠道,行情日益火曝。活生生的事实告诉我们,新一轮农业发展的竞争是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主要特征的。面对新的竞争,我们要战胜挑战,抓住机遇,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必然是要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绿色食品。近几年来,我市根据资源特点,着力优化农业结构的布局,已初步形成了“东部特种种养、南部生态工业、中西部蔬菜、北部水产”的四大生态经济区,优质稻米、专用小麦、双低油菜、蔬菜、特水特禽等主导产业也初具规模。诖蛟炻躺?放粕希??幸炎⒉岬羌歉骼嗯┎?飞瘫?40多个,“一禾”瓜蔬、“楚天”大米等15个农产品品牌获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20个农产品被认定为省无公害农产品。新的实践、新的成效、新的挑战,这一切都激励我们,在走向现代农业的道路上,要坚持以发展生态农业为突破口,努力追求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只有发展生态农业,才能更好地促进兴化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代表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其本身的内涵要求我们要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产业的联动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几年,我们按照这些要求,树立生态农业是大农业、大经济的观念,坚持不懈地进行探索,努力做足发挥生态优势的文章。在发展工业上,我们多年以前就提出农工接轨,近年来更是把农业的产业化作为主攻方向,取得了新成效。我市的粮食、脱水蔬菜、水产、棉花、木材加工等农产品加工业现已成为工业的支柱产业。农产品加工占全市工业的比重已达到30%以上。在发展三产上,农产品交易市场在全市市场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全市共有这类市场70多个。戴窑粮食交易市场经有关方面评估,今年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粮食交易市场。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是近几年来兴化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李中人工生态林、垛田“千岛春*”、乌巾荡生态公园等景区建设取得新的成效。李中镇人工生态林面积约7000亩,是目前里下河地区规模最大的人工湿地森林生态系统。垛田水中有垛、垛上有田,地貌独特,被称为“千岛之乡”。今年我们进一步制定了这方面的详细规划。生态农业在促进经济发展上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对社会进步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可低估。无论是在观念还是在实践上,生态农业的发展,都会使人们对在社会事业领域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和启发。所以在农业大市,实践科学发展,发展生态农业这个题不仅要破,而且要做深做透,做出新的辉煌。
二、兴化发展生态农业必须走特色产业之路
发展生态农业路子至关重要。从兴化的实际看,我们要实现生态农业与市场农业、效益农业的统一,与产业联动、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结合,就要坚持产业化发展,特色化推进。围绕这一思路,近几年来,我们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中,主要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1、强化四条龙,发挥龙头企业对生态农业发展的带动作用。粮、棉、菜、渔是兴化农业的主打产品,自然也是兴化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内容。近几年来,我们围绕这四条龙型经济的发展,把生态农业的发展寓于产业化的带动提升之中。一是集群发展,育强蔬菜产业龙头。兴化香葱是著名的地方特色优良品种,全市香葱种植面积达12万亩。我们利用这一资源特色优势,着力从基地建设、行业规范、信贷支持等方面扶持引导,促进了脱水蔬菜加工企业的集群发展,使以香葱为主的脱水蔬菜加工成为我市农业产业化的最大特色之一。现在我市城郊有100多家脱水蔬菜加工企业,年加工蔬菜50多万吨,其脱水蔬菜产品80%出口,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脱水蔬菜加工出口基地。二是引导竞争,育强粮食产业龙头。近年来,我们引导粮饲加工企业跻身市场,加快技改,竞争发展。仅我市戴窑粮食市场在一年多的时间内,50多家米厂全部更新了生产设备。目前全市拥有各类粮食加工企业200多家,年加工大米80万吨,等级面粉10万吨,饲料15万吨,麦芽10多万吨。三是依托资源,育强水产业龙头。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70万亩养殖水面的规模效应,扩张规模特水养殖,巧打生态牌,发展水产加工,加快了加工、种苗、销售产业群的形成,水产总公司、外贸冷冻厂、燎原公司、九寿堂公司等一批水产龙头企业迅速发展壮大,现全市水产品加工能力达1.4万吨。四是激发优势,育强纺织业龙头。我市既有棉花产地优势,又有纺织业的基础,近年来通过改制、新办企业、鼓励技术改造,发展壮大了纺织龙头。长新公司和通裕公司近两年投入8000多万元,新上一批进口先进设备,去年两家企业产值2.58亿元。现我市龙头企业已发展到560家,去年新办67家,有省级龙头企业2家。
2、建立生态园区,发挥科技对生态农业发展的示范作用。坚持政府启动引导投入、农民入股参与、招商引资开发为主的办法,在全市建立了7个市级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区,规划建设面积10万亩。通过园区示范带动,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和科普宣传,积极推广了生物农药、生物菌肥、有机肥,池塘混养青虾、畜禽投入品管理和防疫灭病“五统一”等一大批农业生态技术。陈堡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做强红富堡番茄特色产业,着力推进工厂化育苗、商品化供苗,提高了品质,形成了万亩生产规模,在省内外进一步叫响了红富堡品牌。里下河现代渔业科技园区规划集工厂规模化育种、特水加工、批发市场、渔业观光垂钓为一体,去年繁育特色种苗1亿多尾,加工水产品500吨,实现产值1.3亿元,辐射养殖面积 5万亩。去年以来全市迅速兴起的18个畜禽养殖小区,带动了生猪、家禽、食草畜禽的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也有力地促进了生物安全、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海南镇20万只优质草鸡养殖小区、李中河10万只水禽养殖小区、陶庄英特福公司万头生猪养殖小区在区域内已初有名气。
3、推广生态模式,发挥效益对生态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好的生态种养模式是追求生态建设与增加效益统一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围绕复合型生态结构,农牧渔立体种养,努力延长生态链条,重点推广四种生态模式。一是稻渔共作模式。这种模式既养蟹养虾,又种稻,亩平效益比单纯种粮高400-500元,同时实施无公害生产,避免了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保护了生态环境。目前我市已发展12万亩稻田立体种养,该项目已通过了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初评,并被列入国家科技部攻关项目。二是大水面生态立体开发模式。主要是实行渔虾蟹生态混养,实行“稀放养、低污染”的生产管理,达到“亩平产量超千斤,收入超千元”的“双千”塘标准。大纵湖养殖基地还实行轮休轮养,确保每年有三分之一面积植草养护,进一步提高了效益。我市红膏集团10万亩养殖面积运用这种模式,生产的红膏牌大闸蟹以个大、膏红、肉鲜,与著名品牌蟹一争天下。今年10月在浙江举行庆典活动,一上市就火爆。三是河藕、水生蔬菜生态种养模式。充分利用食物链,实行藕(茨菇、水芹等)田养鱼(泥鳅、黄鳝等),促进降本增效,保护生态环境。目前,这方面全市的养殖面积达6万亩。四是林经、林牧复合经营模式。我们坚持在公路、圩堤、湿地等宜林地带,大力植树造林,尤其是突出培植意杨产业。近3年投入资金4500多万元,植树1340万株,林木覆盖率比3年前增加了3.5个百分点。在发展林业,推进绿色兴化建设中,注重采用林下套种旱作物、套种蔬菜,林下养羊、养鸡等复合经营以增加收益,现通过这种模式可实现亩平收入1500-2000元。
4、建立健全标准质量体系,发挥体系对生态农业发展的规范提升作用。标准质量体系是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保障。近年来,我们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取得了新的成效。一是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我市作为江苏省25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县之一,经去年以来的努力,环境质量经检测,全部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的标准,已认定基地面积70多万亩,认证品种3个。在地方农产品标准的制定实施上,先后制定了池塘混养青虾、稻渔共作等省、市以上农业标准8项,建立了10个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2个。二是加强检测体系建设。进一步明确检测的要求和相关责任。去年以来,我市农业局、林牧业局已对城区所有农贸市场的生猪、蔬菜进行正常检测。这方面的投入也进一步加大,通过购置先进设施、培训人员,提高了检测水平。三是加强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工商、技监、农业、林牧业、水产执法,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渔药、兽药的使用,在强化农产品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的行为上,形成了新的合力。
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升生态农业发展水平
发展生态农业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现在,我们发展生态农业仅仅是取得了初步成效,这方面的建设任务仍然任重道远。就兴化市来说,目前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因地方财力低,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严重老化;种植结构不尽合理,大宗农产品比例偏高,产业化水平偏低;作为里下河区域三大洼地之一,水面较大水源丰富,但开发利用保护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平衡。对此,我们一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生态农业建设步伐,提升生态农业发展水平。今后工作中,我市将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多实践、多探索,求突破、上台阶。
1、进一步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发展生态农业,首要的是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兴化是水乡,水环境的保护最为紧要,我们要把水资源保护始终放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头等重要位置。“九五”期间我市完成了21家工业企业治理污染的任务。“十五”以来,我们坚持把好“环保第一审批权”,仅今年1-9月,就对104个违反国家产业政策,且污染严重的项目予以拒批。今后,我们要进一步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科学方法,尊重自然规律,切实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环境的保护,突出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之路。
2、进一步确立产业发展的理念,更加注重特色产业的带动作用。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也是提升生态农业发展水平的关键措施。在推进生态农业发展中,我们要把特色产业建设与生态农业建设更好地结合起来。要以生态农业的发展,着力推进生态工业;以生态工业的发展,带动提升生态农业,从而实现生态农业与生态工业的互动并进。要推进发展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的结合,充分发挥湿地、湖泊、生态资源,积极发展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农业生态旅游,促进生态农业的产业升级,扩大生态农业的内涵。
循环型农业是一种新兴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是在充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论与生态工程学的方法,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系统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和农业废弃物的产生,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使农业生产经济活动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2循环型农业的主要特征
循环型农业的主要特征有:①注重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和农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并将其看作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②提倡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实施农业清洁生产,改善农业生产技术,适度使用环境友好的“绿色”农用化学品,实现环境污染最小化;③利用高新技术优化农业系统结构,按照“资源—农产品—农业废弃物—再生资源”反馈式流程组织农业生产,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④延长农业生态产业链,通过废物利用、要素耦合等方式与相关产业形成协同发展的产业网络。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主要指在生态农业实现生产系统内部资源的充分利用、物质良性循环的基础上,推进系统之间的横向联合,最后实现整个农业系统的物质循环,使各种农业废弃物得到资源化[1]。对于宝应来说,发展一些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技术,如有机肥的工厂化生产、生物质资源发电、秸杆的综合利用、农副产品的加工、农业龙头企业的建立等,再结合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发展,就是在推进农业循环经济。
2宝应县有机农业循环经济的现状
2.1发展有机农业循环经济的优势
宝应县位于江苏省中部,京航大运河贯穿南北,总面积1467m2,耕地78万亩,绿化覆盖率16.8%。2000年3月被命名为首批国家生态示范区,2002年宝应县整个县域被江苏省环保厅列位循环经济试点,2004年11月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首家国家有机食品基地示范县试点,2006年9月,国家环保总局正式命名宝应县为“国家有机食品基地示范县”,成为全国唯一的示范县。宝应县围绕建设循环经济试点县这一主题,结合深化生态示范区建设内涵,在创建“全国生态县”这一大的框架下,走以有机产业为主要内容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对循环经济工作进行了大量的积极探索。近几年来,宝应县通过建设一大批有机食品基地,形成有机产业链网,在农业、畜禽、水产和农副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努力实现废弃物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以期达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目标,为有效控制宝应县的农业面源污染,转化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走出一条新路。
2.2积极探索,找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切入点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就是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持续农业包括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形式,是既能实现增产又能保护环境的21世纪的农业[2]。宝应县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同时也作为农业大县,一方面需要把资源优势、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宝应县的农产品、畜禽生产特别是水产品具有一定的品牌优势,努力做大做强这些品牌,提高农副产品的品质,寻求宝应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必须从这两个基本点出发。通过调查研究和考察认证,认识到:发展有机产业是宝应县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的最佳切入点。有机农业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不施化肥、农药等化学合成物质,不采用基因工程,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农业。有机农业不是单一的作物种植,而是强调种养结合,农林牧副渔合理配置,从而实现营养物质循环利用的综合农业系统[3]。而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2]。有机农业和循环经济的最终目标都是在确保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前提下,达到节约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因此,从宝应县实际出发,以有机产业推动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是最佳选择。
3因地制宜,实施三大有机农业循环产业链模式
目前宝应县水稻种植面积63万亩,荷藕种植面积12万亩,水产养殖面积48万亩,养鸭80万只,并已组建了一批加工企业,形成了产业化体系。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宝应县就建立了绿色食品基地,开发了一批绿色食品。但是,由于绿色食品的自身限制和加入WTO后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需要,就必须在大力发展有机农业上做文章。为此在绿色食品开发的基础上,精心选择优势产业,采用优良品种,强化有机农业管理,共建设有机食品基地36个,5.8万多亩,涵盖稻米、蟹、虾、甲鱼、梨、桃、草莓、鸭、藕、水芹、茨菰、猪等5大类12个品种,遍布全县14个镇,分布在运西湖泊、中部平原、东荡湿地三大循环经济(有机产业)园内。
3.1宝应运西有机农业循环产业链模式
在运西湖泊循环经济园,重点发展有机蟹、有机稻米,推行稻田养蟹、生态养殖和轮渔轮休模式()。该区总面积42万亩,其中以宝应湖为主体的水域达20.5万亩。宝应湖是全县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湖泊,具有工农业及生活给水、接纳排水、调蓄水量、防御洪涝旱渍灾害、沟通航运、水产养殖、发展旅游等多种功能,其巨大的自净能力和水容量,对于保护区域生态平衡、调节区域小气候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是野生生物的重要栖息场所和水产养殖的重要基地。在宝应成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后,其水质对调水的质量有重要影响。纵观宝应湖历史,其湖水经历了由“清水”变“混水”再变“黑水”然后再恢复变为“清水”这样一个曲折过程。近年来,宝应县实施了宝应湖综合整治和轮渔轮休工程,通过控制工业污染,推广周边农田稻田养蟹、池塘种草、放螺、养蟹生态养殖模式和有机商品肥。稻田养蟹每亩平均产蟹30kg,收稻300kg,亩产值3500元以上,纯收入400~500元,经济效益是常规粮田的4~5倍。通过恢复优质水草,发展水产养殖,转化营养物质,减少营养物质输入,增加水产品输出,维护湖泊生态平衡,既有效控制湖泊沼泽化,又防治了富营养化,使宝应湖由“黑”变“清”。以区内建成的中宝德园有机农场为例,每年可减少施用化肥50t、农药150kg,消化畜禽粪便、农业秸秆等废弃物1500t,实现了良性循环。目前已开发的有机稻米平均亩产稻350kg,产米260kg,市场销售价已达到每公斤11.20元,亩产值2912元,虽然其产量比常规稻低30%、成本高50%,但经济效益是常规稻的4~5倍,使农民获得较大的经济收益。
3.2东荡有机农业循环产业链模式
东荡湿地循环经济园总面积45万亩,这里原是沼泽化滩涂,有很厚的草渣层,土壤十分肥沃。在创建生态示范区的进程中,该区实行了大面积退粮还水,重点发展具有传统优势的荷藕、茨菇等水生蔬菜,既扩大了滞涝面积,增强了调蓄能力,又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运用食物链原理在藕田套养泥鳅、黄鳝等,泥鳅食地下害虫,推行生物防治,既减少农药对水体污染,又增收泥鳅、黄鳝等水产品,并改善农产品品质。重点推广有机藕、有机鸭,推行藕田套养、鱼鸭结合等模式()。藕田套养亩产藕1000kg、泥鳅50kg、鱼50kg,综合效益每亩达2500元,比单一种藕增加收益700多元。另一方面,运用循环经济理念组建一批荷藕加工企业,多层次开发荷藕产业,形成系列产品。荷藕加工成盐渍藕、水煮藕、保鲜藕、藕粉、藕汁饮料、混合菜等,出口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市场;鲜荷叶生产荷叶茶,加工下脚料藕节生产中药材,藕皮生产饲料养猪,猪粪还田,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区内的扬州华贵食品有限公司从2001年开始建设有机藕基地,2003年有机藕基地通过国家有机产品认证中心的有机认证,其生产加工体系也相继通过有机加工认证,开发出国内市场第一个有机莲藕汁饮料,其市场销售行情较好,经济效益提高近30%。
3.3中部有机农业循环产业链模式
在中部平原循环经济园重点发展有机稻、有机猪、有机鹅,推行种养结合模式()。该区总面积70万亩,水系配套、灌排方便,是全县稻麦油的主产、高产区。区内推广轮作制和多种形式的间套复种,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业,多途径、多层次利用农业废弃物。采用秸秆发展奶牛养殖,牛粪和秸秆生产食用菌;采用农副产品加工生产饲料养猪,猪粪和食用菌渣加工成商品有机肥。通过有机肥推广使用,把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养猪不种田、养殖和种植相分离”的情况重新结合起来,实现种养有机结合,构成良性循环。
4有机农业循环产业链模式实施的效益
关键词:农业科技园区;特征;做法;模式;天津
中图分类号:f306.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04.011
characteristics, practices and driving patterns of tianj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wei xiu-fen1,wang sheng-xiong2,sun guo-xing3
(1.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4, china;2.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3.tianjin institute of rural economy and regional programming, tianjin 300192, china)
abstract: tianj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 developed rapidly and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 in recent years. but they could not meet the deman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modern agriculture.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of tianj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 in increasing agricultural efficiency, farmers’ income and promoting rural prosperity, the paper summarized main characteristics, practice and driving patterns of tianj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 based on large field research.
key words: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characteristics; practice ;driving pattern; tianjin
农业科技园区是在特定区域内,立足于本地资源开发和主导产业发展的需求,运用资金集中投入,以设施工程为主体,以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为核心,集精品农产品生产、种苗繁育、技术培训及休闲观光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科技先导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1]。农业科技园区具备农业新技术开发、引进、转化、示范和推广辐射等功能。按照建设都市现代农业和农业科技创新的要求,天津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起步于2001年,并从2008年开始在滨海新区全面启动建设,同时拓展到其他有农业区县,目前已启动建设农业科技园区11个。
1 天津农业科技园区的主要特征
1.1 建设主体有企业、政府和科研单位,单一建设主体多
以企业为建设主体的园区达到8个,分别是天津滨海国际花卉科技园区、天津滨海北塘休闲渔业科技园区、天津滨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天津滨海茶淀葡萄科技园区、天津滨海观赏鱼科技园区、天津滨海傲绿农业科技园区、天津滨海杨家泊水产科技园区和天津梦得奶牛科技园区。以政府为建设主体的园区为2个,分别是天津津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天津滨海耐盐碱植物科技园区。以科研单位为建设主体的园区仅1个,即天津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基地。绝大部分园区为单一建设主体。
1.2 经营主体以企业为主,大多与建设主体一致
10个园区以企业为经营主体,实行企业化运作模式,1个园区即天津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基地经营主体为科研单位,但其科技创新与推广项目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中试或产业化项目实行现代企业制度。9个园区经营主体与建设主体一致,只有以政府为建设主体的2个园区,经营主体与建设主体不一致,其中,天津津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下设天津市津谷农业高新技术开发中心,天津滨海耐盐碱植物科技园区注册成立了国有独资企业“天津港林耐盐碱植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作为经营主体。
1.3 实行管委会制、公司制和混合制管理模式
实行管委会制度园区2个,即天津滨海茶淀葡萄科技园区和天津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基地,这些以政府和科研单位为建设主体的园区由管委会对园区建设发展进行管理。实行公司制园区8个,均是以企业为建设主体的市级园区,园区成立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公司开发和管理园区。实行混合制园区1个,为天津津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由政府承担园区公共设施建设,管委会负责园区总体规划、招商引资和金融等服务,园区生产经营设施承包或租赁给企业,由企业负责项目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截止2010年底,天津津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租赁承包等方式吸引入园企业95家。
1.4 主要分布于滨海新区和环城四区,覆盖了天津农业优势产业
5个园区位于滨海新区,5个园区位于环城四区,1个园区位于武清区。天津津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于2001年批准建设,其余10个园区均在2008年以后启动建设。综合型园区3个,天津津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涉及农产品精深加工、无公害蔬菜、花卉和水产品等多个产业,已形成南美白对虾、冬枣、绿色和无公害蔬菜三个主导产业[2];天津滨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以生态农业为主线,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和生态休闲服务业,形成了蔬菜和花卉育苗及休闲农业三个主导产业[3];天津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基地以育种和农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其余8个园区为专业型,主攻种源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突出了花卉、蔬菜、海珍品、耐盐植物、葡萄、观赏鱼、奶牛等天津特色优势产品。
1.5 规模化、标准化和科技化水平高
园区占地规模较大,有8个园区的核心区面积在133 hm2以上;园区设施先进,种植业设施主要是智能温室、连栋大棚和新型
节能日光温室,水产养殖设施主要为工厂化养殖车间和叠加式温室;园区产品科技含量高,重点进行技术研发、引进、吸收、转化及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设施的展示。
1.6 绝大多数园区建设资金以自筹和银行贷款为主
建设资金以财政资金为主的农业科技园区1个,即突出社会生态效益的天津滨海耐盐碱植物科技园区,财政资金占总投资的比例达75%;建设资金主要为自筹的农业科技园区1个,即天津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其余9个园区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占建设资金的比例均在80%以上。
2 天津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基本做法
2.1 统一规划,强化领导
2008年天津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市农委、市滨海委、市科委《关于推进滨海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天津滨海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原则,制定了建设标准,明确了各个滨海农业科技园区的具体任务[4]。2010年天津市农委采取5项措施推动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并将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区域拓展到环城四区。2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分别为科技部批准的第一批和第三批园区,8个市级农业科技园区(除天津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外)是市政府分三批启动建设的,大都以园区所在区县政府作为责任主体,把握园区建设方向,指导园区主导产业发展。
2.2 采取多种形式予以资金支持
2008年天津市财政设立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专项资金,每年对每个园区提供资金1 000万元,连续扶持3年,重点支持研发转化平台建设,重大关键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关键基础设施建设。滨海新区和园区所在行政区(现为塘沽、汉沽、大港管委会)财政每年对每个园区提供配套资金 1 000万元,连续扶持3年,位于滨海新区的每个农业科技园区可获得9 000万元的扶持资金,位于其他区县的每个农业科技园区一般获得6 000万元扶持资金[5]。同时,市科委、市发改委和天津市农委还通过科技项目支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主要支持科技攻关、重大技术示范和高新技术产业化。
2.3 以有实力的龙头企业为建设主体
绝大部分农业科技园区由经济实力和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为投资主体,如天津梦得奶牛科技园区、天津滨海傲绿农业科技园区的投资主体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天津滨海国际花卉科技园区和天津滨海观赏鱼科技园区的投资主体均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建设主体具有产业化经营基础。
2.4 注重种源农业建设和农业功能拓展
园区把发展种源农业放在重要地位,着力打造蔬菜、林木和花卉种苗、海珍品苗种及奶牛良种繁育基地。积极拓展现代农业功能,建设集研发转化、精品生产、教育培训、休闲观光和孵化培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园区。园区通过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设施的组装配套、集成应用和功能拓展,提升了园区核心竞争力,增强了辐射带动能力,促进了都市现代农业发展。
2.5 重视国内外科技合作,强化技术引进
园区均与国家级、市级农业科研院所建立了技术依托关系,成立了研发机构,为园区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园区非常重视国际科研合作和技术引进,如天津滨海国际花卉科技园区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签订合作协议,进行花卉新品种研发,生产技术创新和专业人才交流,并与荷兰、丹麦、德国、法国等国家的大型花卉生产商和经销商建立了合作关系[6]。天津滨海傲绿科技园区、天津梦得奶牛科技园区、天津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分别与以色列的有关单位签订了“中以示范农场合作协议”、“中以智能化示范牧场和培训基地合作协议”和“中以农业综合节水示范基地建设合作协议”,引进以色列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品种,进行成果转化。天津滨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已将全球十大蔬菜种业公司中的瑞士先正达集团、荷兰安莎集团等四家集团吸引到园区建立试验站。
3 天津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带动模式
3.1 “龙头企业+国家级科研单位+基地”模式
“龙头企业+国家级科研单位+基地”模式是指作为园区建设和运营主体的龙头企业与国家级科研单位建立技术依托关系,如天津滨海耐盐碱植物科技园区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天津梦得奶牛科技园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天津滨海傲绿科技园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天津滨海杨家泊水产科技园区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天津滨海观赏鱼科技园区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等国家级科研单位通过技术引进、项目合作、共建平台等方式进行了紧密科技合作,实现科技示范和产业带动。
3.2 “专家大院”模式
“专家大院”模式是指企业聘请专家,通过园区基地与农户进行技术对接,构建“专家—基地—农户”为一体的农业科技平台和成果转化基地,推动区域主导产业形成与发展。“专家大院”模式包括“专家+信息化平台+农户”、“专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户”、“专家+政府+农户”、“专家+龙头企业+农户”等具体形式[7]。
天津津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采用“专家大院”示范带动模式的典型。该园区于2003年9月成立了“津南国家科技园区农业专家大院”,聘请专家58人,其中常驻专家7人。并在除津南区以外的其他各涉农区县建立专家大院区县分院,根据基层需求开展以成果转化和新技术推广为主的科技服务活动,推动了全市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发展。目前天津津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该模式已将冬枣技术示范服务辐射到静海县,将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示范辐射到武清,将小站稻种植技术辐射到宁河。
3.3 “龙头企业+园区+基地”模式
“龙头企业+园区+基地”模式是指由龙头企业作为建设运营主体,园区进行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设施的引进、展示和科技成果转化,通过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周边产业基地从事相关农业经营活动,最终带动区域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天津滨海杨家泊水产科技园区和天津梦得奶牛科技园区采用了这种带动模式。
3.4 “科研单位+园区+基地”模式
“科研单位+园区+农户”模式是指由科研单位组织或参与园区建设经营,强化农业高新技术的研发、试验、推广、应用和技术培训,借助园区载体将科研成果尽快传播、辐射到周边地区,提升区域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增加农民收入。采用这种模式的园区主要有天津市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和天津滨海耐盐碱植物科技园区。前者建设和经营主体为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实现科研、转化、示范、实训、展示功能,努力发挥全市农业科技创新高地和大平台作用。后者建设主体为大港管委会,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还投资3 000万元参与了该园区建设经营。
3.5 “园区+合作社(协会)+农户”模式
“园区+合作社(协会)+农户”模式是指园区通过专业合作社与农民签订产销合同,规定双方责权利关系,园区为农户提供全程服务,产前提供种苗,产中进行种养殖技术指导,产后提供销售等服务,农户则按合同要求生产符合园区标准的产品,从而推进区域主导产业发展。采用这种模式的园区主要有天津滨海国际花卉科技园区、天津滨海茶淀葡萄科技园区、天津滨海生态农业科技
园区、天津梦得奶牛科技园区和天津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基地。
4 结 论
经过几年建设,天津农业科技园区围绕特色农业产业,以提高综合效益为中心、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为基础,实施集约化生产、市场化经营、企业化管理,促进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开发,带动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已成为全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重要引擎。但也应看到,天津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与都市现代农业发展需求还有一定差距,还需要在实践中积极摸索不断完善,更好地发挥其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学群,李瑾,吕福旭,等.滨海农业科技园区扶持政策体系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2,19(4):23-27.
[2] 陈鹏.天津农业科技园区典型运行模式发展建议[j].天津农业科学,2012,19(4):28-31.
[2] 蒋和平.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特点和类型分析[j].科技与经济,2001(1):38-44.
[3] 蒋和平,崔凯.农业科技园区:成效、模式与示范重点[j].农业经济问题,2009(1):9-13.
[4] 朱明芬,陈随军.试论都市农业园区功能及其强化对策[j].浙江农业学报,2006(18):8-11.
[5] 张兆梅,赵阳,任子君.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机制初探——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为例[j].河南农业科学,2012(8):5-9.
[6] 吴沛良.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探讨[j].现代经济探讨,2001(10):26-29.
[7] 刘旭,赵方田.中国农业园区与现代农业[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8] 戴静,籍俊强.对山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发展的思考[j].山西农业科学,2007(9):3-5.
[9] 陈阜,王强.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6-7.
[10] 胡刚.中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18-19.
[11] 催奇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产业化管理浅析——以内蒙古左太仆寺旗为例[j].华北农学报,2005(s1):181-185.
[12] 李杰,魏秀芬.天津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带动作用的绩效分析[j].天津农林科技,2012(3):30-31.
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布尔丁(Ken-nethBoulding)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循环经济”一词。所谓循环经济,就是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线性增加来发展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通过循环利用生产物资,减少资源的消耗,减少垃圾等污染物的产生,其宗旨是在健康的环境下发展经济。“循环经济”的实质就是生态经济,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客观规律、探索经济规律的产物。它倡导的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这样一种废弃物不断循环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
20世纪90年代,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污染控制逐步成为发达国家环境与发展政策的主流,人们在不断探索和总结的基础上,以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为主线,逐步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产设计和可持续消费融为一套系统的循环经济战略。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别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国务院2005年7月提出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我国在多个层次上开展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探索,并取得显著成效。循环经济正以一种崭新的态势,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潮流、新趋势。发展循环经济是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各种新技术作为支持和需要相关法律规章作为保障,还需要营销创新这个动力源。
(二)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
首先是科学的发展观,它强调任何经济活动只有建立在资源的承受能力之内,才有可能实现持续性发展。打破了过去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观。其次是超前的科技观,循环经济是一种善待地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其实质就是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它强调人类在应用科学技术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充分考虑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修复能力,所倡导的技术载体就是环境无害化技术。再次是务实的生产观,即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节约资源,采用循环使用资源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它将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的闭环式流程。使有限的资源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最后是系统的整体观,要求人类以整体的观念研究人、自然资源、科技这个大系统内在的经济规律,包括价值、消费等,它把环境、资源、产品、价值、消费、科技、发展等有机地系统地联结起来,形成整体、协调、循环、可再生的生态链。
山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前景
(一)水土流失严重且生态环境脆弱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山地占陆地总面积的70%,而南方红黄壤地区的80%为丘陵山地。山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生物资源、水资源等,但山地坡度高的高寒气候不利于农业开发;一些山地土层贫瘠,植被差,水土流失严重,导致生态失衡;缺乏循环经济意识,低层次的、粗放式的无序垦殖、过度放牧、过度猎捕、化肥农药等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山区农业经济可利用土地减少,土地养分下降。据《浙江省生态农业建设现状与对策》中的研究显示:1995年该省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24.3%,比1985年扩大590km2,年土壤流失量>6000万t,损失土壤N、P、K近120万t。近20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了6倍,而资源的消耗却增长了几十倍,这使我国的经济增长因资源短缺而面临不可持续的危险。
(二)区域弱势使经济发展缓慢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山区交通密度低,人文环境相对较差,科学技术力量薄弱,信息化建设滞后。人们的思想保守,观念落后,其生产模式往往是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农产品的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农经作物大路货多,精品少且产业化低,新农业技术、新品种、新管理模式推广、扩散缓慢,营销创新意识低,综合经营差,规模小,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业滞后,经济发展缓慢,资源丰富但经济贫困。
(三)山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前景
我国农村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精神指导下,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初步形成一个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如一些山区农业的果—粮、果-草-牧结合的复合生态模式;江苏丘陵区的庭院生态型模式(鸡粪喂猪、猪粪沼气、沼渣沼液肥田);浙江丽水“山顶树、山腰果、果间鸡、山脚稻”立体生态护理模式以及种养结合的“种草-养鸡-鸡粪肥园”、“稻田养鱼”等生态良性循环小系统模式,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增加了经济效益。又如浙田的“稻田养鱼”于2005年被正式确定为首批4个世界农业遗产保护项目之一,引来了国内外游客观赏,获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赢。实践证明,循环经济对山区农业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循环经济框架下的营销创新
(一)市场营销与营销创新
市场营销是个人或组织通过创造和交换产品与价值以获得自身需要的一种社会过程。营销活动既实施于流通领域,又不限于流通领域,真正的营销是以市场为起点,上延到生产领域,下延到消费领域。市场营销对于山区农业经济而言,是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的有效途径。传统的市场营销侧重于商品推销的销售观念,已愈来愈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现代的市场营销,其实质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营销创新是指企业在营销过程中,结合目标市场的具体情况,为实现既定目标而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有效果的创造性活动。营销创新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
(二)循环经济模式下山区农业的营销创新
农村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消费需求的复杂性制约着农业经济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遵循生态规律,促使山区农业的资源循环利用,节能减耗,保护环境的必由之路;是保障农产品优质、安全、无公害,市场竞争力提升的必然选择。
市场营销在循环经济模式的策划、布局、设计、服务、管理等方面具有导向作用,营销创新则是开拓、发展市场的先锋,是适应或领导消费者需求,以新制胜、以质量制胜,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并促进山区农业循环经济与环境良性发展的最有效、最可靠的措施。
营销观念创新。市场营销观念是企业各部门有效的组合与顾客满意及企业长期盈利的整合。观念的形成是由多种感知汇集而成的,观念一旦形成后,要想使其转变比树立一种观念要难得多。因此,要持续发展山区农业经济,必须树立绿色营销和生态营销观念。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环境保护战略作为其经营理念,以绿色文化作为其价值观,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力求满足消费者绿色消费需求的一种战略。所谓生态营销观念指的是企业如同有机体一样,要同它的生存环境相协调。
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问题。在国际市场上,适度无污染,保护环境的产品和服务已成为世界消费的热点和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把贸易与环境问题结合起来制定相关政策,构筑“绿色壁垒”,“绿色”食品的价格一般要比同类食品高出40%~100%,在日本则有超过90%的消费者对绿色食品感兴趣。在我国国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消费者越来越注重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生产无公害优质农产品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保证人类健康的需要,是提高整体社会效益、生产者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出口竞争力的需要。同时,加强公众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使山区农业循环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绿色营销和生态营销的实质都属于循环经济范畴,是促使山区农业经济发展并顺应国际贸易新趋势的必然选择。
营销服务创新。山区农业生产经营受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交通等诸多因素制约,其经济发展具有不确定性。而农产品加工,尤其是农产品深加工的严重滞后则是制约山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动,迫使农业结构不断调整,市场信息是山区农业经营管理决策的基础和前提,搞好营销调查研究,正确作出市场预测,则是营销服务创新的根本。营销服务创新还要遵循两个原则:“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农业原则;依靠科技进步、科技创新为支撑点的原则。在营销策划服务中,要根据物种特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立体开发、多层经营。打造山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开发优质、安全、无公害的农产品,并不断改良农产品的品种,提高优质率,保证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不断换代升级。建立生态园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开发特色农业,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创建无公害名牌产品,创立网络营销平台,不断增强营销后劲。
营销管理创新。进行营销创新的前提就是科技创新和质量管理体系创新。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各个环节必须遵循生态技术规范,同时重视市场、农产品、营销策略、营销组合的创新。比如在循环模式设计阶段,广泛采用绿色设计技术,如减量化设计、可回收设计等;在实施阶段,对农产品的质量、卫生指标、包装、保鲜、运输、储藏、销售等实施严格监控,确保绿色食品的整体产品质量,并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在消费阶段,发挥品牌效应,倡导绿色消费,使循环型消费成为主流的消费方式;在处置阶段,基本消灭废弃物,使资源最大限度地得到回收再利用,对确实无法回收利用的废弃物进行最适当的处置。还要加强信息化建设管理,使营销网络向系统化、规范化、全球化发展。并通过注册商标、申请绿色食品认证,对农产品依法实施统一、规范的管理,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胡桂兰.发展循环经济—给地球疗伤[J].生态经济,2006(1)
二、江南生态农业的特点
三、江南生态农业的生产率
四、生态农业在江南的普及历史意义
五、质疑与回应
近年来国际经济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是如何用新的眼光来看工业化以前(pre-industrial)的经济 [1] 。其中的焦点问题之一,又是如何对所谓的传统农业作出评价 [2] 。在以往的研究中,由于那种我称之为“近(现)代人对过去的傲慢与偏见”的盛行,传统农业一向被当作陈旧、过时和落伍的代名词。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学界对西欧中心论和由此派生出来的“近(现)代至上”论的批判也日益深入。在此背景下,人们也越来越多地发现了近(现)代农业的弊病和传统农业中的积极因素 [3] 。在这方面,生态农业就是一个重要的例子。
“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e)是二十世纪中后期发达国家中出现的一种针对现代农业的弊端而提出的新农业理念。所谓“现代农业”,也称“石油农业”、“化学农业”或“石化农业”,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资源、技术的大量投入和生产的集约化,获取更多产量和经济收入 [4] 。由于现代农业片面强调农业生产效率而轻视生态环境保护,因此在实现大幅度增长的同时,也使得环境污染加剧,土壤侵蚀、退化,农产品质量下降,而大量的投入也使农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这种人口与环境、资源与生态、经济与社会之间的不平衡,迫使人们重新思考农业与人口、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使得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彼此协调,以求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并且保证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
基于这种考虑,自1960年代末以来,许多国家先后提出了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业、生物农业、自然农业、持续农业等概念,并将其作为新的农业发展模式付诸实施。由于这些模式都以生态、自然资源保护与农业协调发展为主要内容,所以也统称为生态农业 [5] 。但是这里所说的生态农业,还只是广义的生态农业[6] 。狭义的生态农业的概念,是美国土壤学家阿尔布雷奇(W. Albreche)于1970年首先提出的。英国农学家沃星顿(M. Worthington)于1981年对生态农业作出明确的定义,即“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7] 。此后,学界对生态农业的认识继续不断改进和发展。到了今天,按照比较普遍的理解,生态农业指的是以生态经济系统原理为指导建立起来的资源、环境、效率、效益兼顾的综合性农业生产体系。在这种生产体系中,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把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具有生态合理性,能够功能良性循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与持续发展目标,达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统一[8] 。由于生态农业的这种优越性,因此被视为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9] 。
生态农业虽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产物,但与目前盛行的现代农业在若干方面却有很大不同。这种不同,主要在于生态农业与被现代农业所取代的传统农业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生态农业是一种“返朴归真”。这种联系表现在:
首先,生态农业虽然是一种新科学,但是其基础不仅包括现代科学的因素,而且包括传统农业知识的因素。生态农业思想的精髓是“顺应自然”,而这种“顺应自然”正是许多地方的传统农业的基本原则 [10] 。
其次,生态农业通常被视为一种自我循环的小型农业,或者一种生态工程。因为强调“系统”,偏重于自然的或半人工的“流”和“循环”,因此生态农业往往被限定在一个较小的界限范围内[11] 。
就中国而言,这两个特点都早就存在。首先,“顺应自然”的原则,与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或者“三才”理论颇为一致。在此意义上来说,生态农业理念的核心成份,在中国可以追溯到两三千年以前。其次,小型农业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征。因此生态农业与中国传统的小农经营之间并非一种相互排斥的关系。由于中国传统农业在若干方面体现了生态农业理念并与生态农业所需的经营形式不悖,因此某种形式的生态农业很早就出现于中国,是很可能的,尽管这种生态农业与今天的生态农业具有很大的差别。然而,从现有的材料来看,到了十六、十七世纪,这种生态农业才在江南地区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12] ,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并且逐渐普及了开来。我在过去的研究中,强调江南农业在十六至十九世纪中期的三个世纪中有颇大的发展 [13] 。生态农业经营方式的出现和普及是这个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我在以往的研究中尚未涉及。有鉴于此,本文就以十六、十七世纪的情况为例,对近代以前江南的生态农业问题作一探讨。
一、生态农业――江南农业的一种新经营方式
至少是从十六世纪起,江南农业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经营方式,即经营者企图把农业变成企业来经营 [14] 。其最出名的代表人物就是常熟的谭晓(即谈参)[15] 。这种经营方式与我们所要讨论的生态农业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谭晓,嘉靖时常熟人,因“倭乱时晓献万金城其邑城”,后县令王叔杲“撰谭晓祠议以旌其功”。关于谭晓的记载,主要见于李翊《戒庵老人漫笔》卷四“谈参”条和《常昭合志稿》卷四十八轶闻。二者关于谭氏的经营活动的记载大体相同,但也有一些差别。兹将二者俱胪列于下,然后进行分析。
《戒庵老人漫笔》卷四“谈参”条:“谈参者,吴人也,家故起农。参生有心算。居湖乡,田多洼芜。乡之民逃农而渔,田之弃弗辟者以万计,参薄其直收之。佣饥者,给之粟。凿其最洼者,池焉。周为高塍,可备坊泄,辟而耕之。岁之入,视平壤三倍。池以百汁,皆畜鱼。池之上,为梁,为舍,皆畜豕,谓豕凉处,而鱼食豕下,皆易肥也。塍之平阜植果属;其污泽植菰属,可畦植蔬属,皆以千计。……室中置数十匦,日以其入分投之,若某匦鱼入,某匦果入,乃发之。月发者数焉,视田之入复三倍”。
《常昭合志稿》卷四十八轶闻:“谭晓,邑东里人也,与兄照俱精心计。居乡湖田多洼芜,乡之民皆逃而渔,于是田之弃弗治者以万计。晓与照薄其值,买佣乡民百余人,给之食,凿其最洼者为池,余则围以高塍,辟而耕,岁入视平壤三倍。池以百计,皆畜鱼,池之上架以梁,为茇舍,畜鸡、豕其中,鱼食其粪又易肥。塍之上植梅桃诸果属,其泽种菇茈菱芡,可畦者以艺四时诸蔬,皆以千计。……室中置数十匦,日以其入分投之,若某匦鱼,某匦果,入盈乃发之。月发者数焉,视田之入又三倍”。
从上述记载可见,谭氏农场的规模很大,实行多种经营,即把种植业、饲养业等不同生产部门都包括了在内,不仅生产粮食、水果、蔬菜、菇茈菱芡等植物性产品,而且也生产猪、鸡、鱼等动物性产品。更重要的是,这些生产彼此结合,从而产生了更高的经济效益。
在自此以后的一个世纪中,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到了明清之际,以谭氏农场为代表的大经营在江南已罕见,农业中盛行的经营形态是以个体农户为单位的小经营。但是上述这种新经营方式却并未随着大经营的消失而不复存在。相反,我们可以从一些小经营中发现这种新经营方式的发展。这种情况可以张履祥在《策邬氏生业》一文中所作的描述为代表。邬行素是张氏友人,在海宁甪里堰附近(距离张履祥所居住的桐乡不远),种田为生,有田十亩,池一方。邬氏殁后,母老子幼,无以为生,张氏为之作策划。兹将其所述引录于下:
“今即其遗业,为经画之如左:瘠田十亩,……莫若止种桑三亩(原注:桑下冬可种菜, 四旁可种豆、芋,此项行素已种一亩有余,今宜广之,已种者勿令荒芜)。种豆三亩(原注:豆起则种麦;若能种麻更善……)。种竹二亩(原注:竹有大小,笋有迟早,杂植之,俱可易米)。种果二亩(原注:如梅、李、枣、桔之属,皆可易米;成有迟速,量植之。惟有宜肥宜脊,宜肥者树下仍可种瓜蔬。亦有宜燥宜湿,宜湿者于卑处植之)。池畜鱼(原注:其肥土可上竹地,余可壅桑;鱼,岁终可以易米)。畜羊五六头,以为树桑之本(原注:稚羊亦可易米。喂猪须资本,畜羊饲以草而已)。……竹果之类虽非本务,一劳永逸,五年而享其成利矣(原注:计桑之成,育蚕可二十筐。蚕苟熟,丝绵可得三十斤。虽有不足,补以二蚕,可必也。一家衣食已不苦乏。豆麦登,计可足二人之食。若麻则更赢矣,然资力亦倍费,乏力,不如种麦。竹成,每亩可养一二人;果成,每亩可养二三人;然尚有未尽之利。若鱼登,每亩可养二三人,若杂鱼则半之)”。
需要指出的是,张氏为邬氏制定的这个方案并非纸上谈兵,而是一个精通当地农事的农学家,经过深思熟虑,为其挚友的遗属的生存而提出的切实可行的计划。事实上,邬行素生前已经在这个方向努力了,不仅已经在经营理念上已有类似的考虑 [16] ,而且也采取了一些实际行动[17] 。因此张履祥的策划,不过是将类似情况进行优化后作出的一个总结而已。
对比谭氏经营和张氏方案中的经营,可以看到二者之间尽管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其中最著者有三:
首先,二者的经营规模悬殊。谭氏的经营规模很大,“池以百汁”,种植梅桃诸果、菇茈菱芡、四时诸蔬“皆以千计”。其所雇佣的人手也达百余人之多。张氏方案是为友人邬行素的遗属制定的,而邬氏家庭是一个贫苦农户 [18] ,家里劳动力有行素夫妇、长子和侄子(此外还有老母、幼子,都不能劳动),而其全部田产不过是“瘠田十亩”和一方池塘而已。邬行素死后,这个家庭失去了主要劳动力,情况变得更差。因此张氏方案是一个符合贫弱农户经营的实际情况的方案。
其次,二者在对资源的利用程度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别。谭氏农场的土地复种或间种率,李翊等人都未提到,看来还不高。但是在张氏方案中,却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据此方案,在邬氏农场的各种田地上,都采取复种或间种。例如在桑地上,“桑下冬种菜,四周种豆芋”;在豆地上,“豆起则种麦;若能种麻更善”;在果地上,“(土)肥者树下仍可种瓜蔬”。而张氏在另外一文中讲到:“(桐乡)不得已则于桑下种菜,谓菜不害桑也。其实种菜之地,桑枝不茂,此不特地力之不尽,亦见人工偷惰,无足取也”[19] 。换言之,他为邬氏遗属作的规划中,土地利用率已达到极高的程度。
再次,二者在江南实行的程度也颇为不同。谭氏大经营成功的主要背景,是明代中期江南因税重而出现大批农民弃田不耕,从而导致土地和劳动力价格非常低廉。因此这种大经营可能只是一种在特定时期出现的特殊的现象。与此相反,张氏方案反映的是明末清初的江南嘉、湖一带的情况。此时这一地区,如张履祥所述,已是“人稠密地,不易得田”,“人工既贵”[20] 。由于田地和人工都必明代中叶昂贵,因此谭氏的大经营已经失去了赖以成功的基础。而以张氏方案为代表的小经营由于能够充分适应已经变化了的情况,因此有可能被众多小农接受,成为普遍的模式 [21] 。
然而,如果从经济的层面上来看这两种经营,却会发现二者也有很大的共同性。
首先,在这两种经营中,经营者都根据自然资源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利用方式,因地制宜地进行不同的生产活动。谭氏的做法是在池中养鱼,池上架设猪圈鸡舍养猪和鸡。塍上种植各种水果。田地种植水稻。稻田之外的零星地块,特别低洼的(即“污泽”之处)种植菇茈菱芡,稍高一些的则种植各种蔬菜。张氏方案则是在改造所得的旱地上,因地制宜种植种桑、菜、芋、豆、麦、麻、竹、果等不同作物,并且在池塘中则养鱼,以及利用桑业生产的副产品枯桑叶养羊。因此两种经营都包含了多种农业生产活动,可以说是一种因地制宜的综合性农业。
其次,这两种经营都十分商业化。谭氏农场的产品主要为了出售,因此每日都有收入,每月会计数次。而据张氏方案,邬氏农场虽然规模很小,但其经营活动却也十分商业化。不仅如此,谭氏农场生产出来的稻米,有相当一部分要留作谭氏家族和雇工的口粮;而张氏方案中的邬氏农场不生产稻米,该户所需要的食米全部依靠出售蚕桑、鱼、羊、果、竹等生产的产品所得的收入来购入。就此意义上而言,邬氏农场的商业化的水平,可能比起谭氏农场还更高。
不断提高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水平和农业的商业化程度,是明代中期以来江南农业发展的两条主要途径 [22] ,因此并非本文所要讨论的新经营方式独具的特色。本文所讨论的新经营方式的主要特色,在于它与生态农业具有密切的关系。换言之,它体现了今日我们所说的生态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将运用这种新经营方式的农业称为江南的生态农业。
转贴于 二、江南生态农业的特点
从谭氏经营和张氏方案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明显的共同特点:
第一,改造田地。谭氏和张氏方案都把原有自然资源的改造作为首要任务。谭氏的农场原为无人愿耕种的“洼芜”之地,而邬氏农场也是“瘠田”。这些土地的生产能力都不高,因此都必须加以人工改造,使之成为具有更高生产能力的农业资源。谭氏将其购买的田地中最低下的部分挖深为池塘,挖起的泥土则筑成高塍,围绕田地。结果是把原来相对平整的低洼土地改造为高低有别的池、塍、田,从而形成三种不同种类的农业资源。邬氏农场的耕地“形势俱高,种稻每艰于水”,但如种旱地作物则又嫌高度不够。张氏建议浚池取得淤泥,用来培高原有耕地,从而将这些水田改造为适合桑、豆、麦、果、竹等作物生长的旱地。
第二,利用废物。在上述经营中,农场上的不同生产活动被结合了起来。由于这种结合,一种生产活动所产生的废物(如猪、鸡、羊、鱼的粪便,或者枯桑叶),便可作为另外一种生产活动所需要的资源,得到再利用。相对而言,在谭氏农场上,各种经营活动之间的联系还不十分密切,而在张氏规划的经营中,各种经营活动之间的关系却已十分紧密。因此在资源再利用的范围和水平方面,后者处于更高的阶段。
下面,我们就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对这两个特点进行分析。
(一)资源改造:营造生态农业小环境
每一种农业生产活动都要求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即一定气候和水土条件。即使在一个较小的地区内,尽管气候条件大体相同,水土条件也会有相当的差异。正如张履祥所指出的那样:“天只一气,地气百里之内即有不同,所谓阳一而阴二也。正如一父之子,所受母气不同,则子之形貌性情亦从而异”[23] 。只有承认这种差异,把不同的生产活动配置在水土条件最有利的地方,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包世臣说:“省偏枯之失宜,酌高下之定势,精其所习,兴其所缺,因地制利,以力待岁”[24] 。这就是农业中“因地制宜”的原则。但是,天然的水土条件往往不能很好适合特定的农业生产活动,因此必须加以人工改造,造成一个有利于人们所选定的农业生产活动的微观生态环境。营造这样的环境,就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
在江南的杭嘉湖一带,地势低洼多水。这不仅颇不利于桑、果、豆、麦、麻等旱地作物的生长,而且对稻田用水的排灌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不利于水稻生产。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对原有的自然条件加以人工改造,即如张履祥所说:“阴阳运数,有齐与不齐。齐者,数也;不齐者,人事使然”[25] 。具体而言,张履祥提出了“提行农事大纲”三条,其二为“沟渠宜浚”,其三为“塍岸宜修筑”。由于“一方有一方之蓄泄,一区有一区之蓄泄,一亩亦有一亩之蓄泄”,因此这种水利活动“其事系一家者,固宜相度开浚。即事非一家,利病均受者,亦当集众修治”[26] 。亦即农民必须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各种规模的浚渠修塍。
在江南,浚渠和修塍(以及与此相类的浚池等)不仅是一般的水利工程,而且也是改造原有水土资源的重要手段。在生产能力较差的稻田上改种桑等经济作物,是当时增加收益的重要手段[27] 。然而“桑性恶湿而好干,恶瘠而好肥,恶阳蔽而好轩敞”[28] 。因此“桑地宜高平而不宜低湿。低湿之地,积潦伤根,万无活理”,“高平处亦必土肉深厚乃可”[29] 。水田必须经改造才能种桑,而主要方法就是用河塘泥来培高地基(包括筑为圩岸等形式)。张履祥在谈到浚河时说:“浙西之利,茧丝为大。近河之田,积土可以成地,不三四年,而条桑可食矣;桑之未成,菽麦之利未尝无也”[30] 。“桑利圩泥,岁增高厚,瘠产化为膏壤”[31] 。“勤农贪取河土以益桑田,虽不奉开河之令,每遇水干,争先挑掘,故上农所佃之田必稔,其所车戽之水必深。盖下以扩河渠,即上以美土疆,田得新土,不粪而肥,生植加倍,故虽劳而不恤”[32] 。
这些工作不仅可以单独地改良某一种资源(如田地),而且还可以使得相关资源(如田地及其邻近的水池等)的综合品质也得到明显改善。例如浚池,张履祥说:“凿池之土,可以培基。基不必高,池必宜深。其余土可以培周池之地。池之西或池之南,种田之亩数,略如其池之亩数,则取池之水,足以灌禾矣。……池中淤泥,每岁起之以培桑、竹,则桑、竹茂,而池益深矣”[33] 。钱泳则说:“(浚池)为利无穷。旱年蓄水以资灌溉,水年藏水以备不虞,深者养鱼为利,浅者种荷为利;其地瘠者,每年以浊泥取污,既为肥田之利”[34] 。换言之,浚池扩大了池塘的容量,因此也提高了农田排灌能力并增加了水资源的储备力,从而使得农业用水更有保障。同时,池塘深浚之后,水容量扩大,可以养更多的鱼,从而获得更高的鱼产量。不仅如此,浚池挖起的淤泥(即塘泥)具有一定肥力,用来培高耕地,不仅可以改变这里土地过于卑湿的状况,而且可以改良土壤,增加土地的肥力。这种培高了的土地,尤其适合于种植桑树。而在当时的杭嘉湖一带,种桑养蚕是最有利可图的农业生产活动 [35] 。
原先生产能力不高的洼地,经过这样的改造,就形成了旱地、水田和池塘三种不同形态的资源,这三种资源又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微观生态环境。在这个微观生态环境中,不同的作物都有合适的生长条件。因此在这个很小的生态环境内,农民可以因地制宜地从事多种经营活动。这不仅降低了天灾和市场风险可能给农业带来的危害的程度,而且也减少了农业生产在特定时间对某一资源(例如农业用水、肥料乃至特定时间和种类的劳动力等)的需求。这种微观生态环境的典型,就是张氏为邬氏设计的方案中的那种小农场。陈恒力、王达指出:在杭嘉湖地区,“以一家一户为单位来进行基本建设,一家的水田十亩或二十亩与邻家的十亩或二十亩隔绝了。许多家都如此,形成田段分散,塍岸隔离,彼此不相连属。在一个家庭的十亩或二十亩田中,各有沟、池、桑地的错综,各家都如此,又形成地面凸凹不平,桑地高,水田在地平面上,池与沟低于水田面的景观”。这就是土地经人工改造所形成的微观生态环境的一般形式。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对原有资源进行人工改造,目的是营造一个生产者所希望的生态环境。在这个人工营造出来的生态环境中,农民不仅能够选择最有利的生产活动,而且能够把不同生物种群组合起来,利用空间,形成多物种共存、多层次配置、多级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立体种植与立体养殖相结合的农业经营模式 [36] 。阿尔铁里在谈到生态农业时强调:生态农业的首要原则,是农业活动“永远要多样性,决不要单一种植”[37] 。而对水土资源进行人工改造,正是农业活动多样性的一个基础。
(二)废物的再利用
如果说营造一个理想的生态环境是建立生态农业的基础,那么废物的再利用就可以说是生态农业的核心内容之一。我们知道,各种生产活动都会产生废物,而生态农业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对这些废物进行再利用,从而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并且也减少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对农业生产所产生的废物进行利用,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在江南,农民很早就把废物作为肥料加以利用,并且发明出了不少有效的利用方法。但直到明代中叶,这种利用方式基本上还比较简单,亦即将一种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的废物,直接作为肥料而用于另一种农业生产活动。到了明代中期,精明的谭晓发明了一种利用废物的新方式——把猪和鸡的粪便作为鱼的饲料。按照当时苏州一带的习惯,有鱼粪便的淤泥,通常被罱取来作为稻、桑的肥料。因此谭氏的方法,体现出他的农场对某种废物(猪和鸡的粪便)进行了两次利用。但是由于没有明确的记载,详情难以确知,因此我们只能说当时的废物利用可能出现了新的方法,但是还不普及,而且也还比较单一。到了明末清初,从张氏方案来看,废物再利用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例如,张氏已明确地说把含有鱼粪的池塘中淤泥,用来作竹、桑的肥料 [38] 。张氏在其他著述中,又讲到用枯桑叶(种桑活动产生的废物)作羊的饲料,用羊粪(养羊活动产生的废物品)作为作种桑的肥料,而蚕沙(养蚕活动产生的废物)又成为种麦和种豆的肥料。由于各种经营活动之间建立了一种连锁关系,所以废物得到多次利用。然而,大概是由于上述许多活动在当时已是人人皆知,因此张氏在其方案中未对有关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说明。为了更深入地分析废物再利用的问题,我们特把这些情况作一更全面的讨论。
当时杭嘉湖一带农业所产生的废物,主要有四类,即:(1)人、畜(包括蚕、鱼)的粪便,(2)农作物残留物(如作物秸稭、枯桑叶等),(3)池塘和沟渠的淤泥,(4)田间杂草与池中水草。其中,有一些(第一、三类)可以直接作为肥料使用;另一些(第二、四类)则可作为饲料利用,转化为粪便后又作为肥料使用。前一种利用是一次性的,而后一种利用则是多次性的。在明代中期以前,农户养羊、养鱼似乎还不普遍,所以对废物的利用基本上是一次性的。到了明代中期以后,多次性利用开始流行起来。而到了明末清初,多次性利用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下面我们就从养鱼讲起。
当时江南农民在水资源利用方面,主要方法是养鱼。由于养鱼利大,当时人把养鱼列为畜牧养殖业之首 [39] 。养鱼的方法,王士性说是“吴越养鱼,……入池当夹草鱼养之。草鱼食草,鲢鱼则食草鱼之矢。鲢食矢而近其尾,则草鱼畏痒而游。草鱼游,鲢又觅随之。……故鲢、草两相逐而易肥”[40] 。而鲢鱼的粪便最后又会和塘底淤泥一同罱起作为农田肥料,因此对于利用已经不止一次。但是如果把养鱼与养羊结合起来,则利用次数还更多。这一点,明末徐光启已作了明确的说明:“(羊)或圈于鱼塘之岸,草粪则每早扫于塘中以饲草鱼,而羊之粪又可以饲鲢鱼,一举三得矣”;“作羊圈于塘岸上,安羊每早扫其粪于塘中以饲草鱼,而草鱼之粪又可以饲鲢鱼。如是可以损人打草”[41] 。
在张氏方案中,养鱼和养羊均占有重要地位。张履祥说养鱼应仿效湖州人,以草为饲料 [42] ,可知所养之鱼主要是草鱼。张氏在又说到“若鱼登,每亩可养二三人,若杂鱼则半之”[43] ,可知养的不止一种鱼。由于是多种鱼混养,可知使用的方法应即王士性所说的那种在江南普遍使用的方法。同时,由于张氏方案把养鱼和养羊并重,因此在养鱼和养羊时采用徐光启所说的方法也是非常可能的。关于羊的饲料,张氏说“畜羊饲以草”[44] ,而据《沈氏农书》,当时羊的饲料除了草外,还有枯桑叶(作为过冬饲料),二者在饲料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大体相同,各占一半 [45] 。因此在张氏规划的邬氏经营中,枯桑叶先被用为羊的饲料,而后产生的羊粪被用作草鱼的饲料,草鱼的粪便又成为鲢鱼的饲料,而最后鲢鱼的粪便连同淤泥一同又成为桑地使用的肥料。这样就形成了对枯桑叶的多次利用。
由此可见,在这个过程中,原为废物的枯桑叶经过了五次利用,最后变成肥料,然后又开始新的一轮多次利用,从而形成了枯桑叶这种废物的多次利用和循环利用。
此外,桑地生产出来的桑叶是蚕的饲料,而蚕产生的粪便(蚕沙),又是一种优质肥料。嘉湖农民通常把蚕沙与蚕吃剩桑叶梗、垃圾加入畜粪,一同下窖沤熟 [46] ,制成混合肥料,施用到田地中。这又形成了另外一个再利用的过程。
上述两种对废物的利用方式,比起以前将这些枯叶焚烧后作为草木灰肥来使用的一次性利用方式,都更加复杂,也更加科学,形成了一种对废物的循环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对废物的利用程度。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对废物的循环利用的基本机理是生物的食物链原理。游修龄说:“生物在自然界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建立起相互制约的食物链联系,形成了分级利用自然资源的高效率的系统。现代把这种自然生态中高经济效能的结构原理应用于农业生产,称之为生态工程。生态工程中最基本的一种就是物质能量的分级使用”。他还从“食物链的综合利用”的角度,对明清江南太湖地区的“农田生态平衡模式”进行了分析,指出在这种模式中,“动植物生产和有机废物的循环从田地扩大到了水域,组成了水陆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粮食生产方面实行稻麦一年两熟,并在冬季插入紫云英绿肥、蚕豆等,其他肥料来自猪粪、河泥等,蚕桑方面利用挖河塘泥堆起的土墩种桑,用稻秆泥、河泥、羊粪壅桑;桑叶饲蚕,蚕矢喂鱼,水面种菱,水下养鱼虾,菱茎叶腐烂及鱼粪等沉积河塘底,成为富含有机质的河泥。羊吃草,过冬食桑叶,可得优质羊羔皮,等等。就这样,把粮食、蚕桑、鱼菱、猪羊等的生产组成一个非常密切的互相支援的食物网,使各个环节的残废部分都参加有机质的再循环,人们从中取得粮食、蚕丝、猪羊肉、鱼虾、菱角、羔皮等动植物产品,而没有什么外源的能量投入。这是中国传统农业中充分利用太阳能的高度成就”[47] 。而明清江南的生态农业就最好地体现了这个成就。
从现代生态学的原理出发来看,生态农业的基本原则包括 [48] :
(1)以“食物链”原理为依据发展起来的良性循环多级利用原则。生物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同时并存着多种生物,它通过一条条食物链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如按照食物链的构成和维系规律,合理组织生产,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潜力,节省资源且减少环境污染 [49] 。
(2)根据生物群落演替原理发展起来的时空演替合理配置原则。根据生物群落生长的时空特点和演替规律,合理配置农业资源,组织农业生产,是生态农业重要内容之一。采用这种模式,可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使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并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 [50] 。
(3)在生态经济学原理指导下的系统调节控制原则。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为了繁衍生息,必须随时随地从环境中摄取物质和能量,同时环境在生物生命活动过程中也得到某些补给,以恢复元气和活力。环境影响生物,生物也影响环境,受到生物影响而改变了的环境又对生物产生出新的影响。所以必须通过合理耕作、种养结合来调节控制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51] 。
把这些原则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就形成了今天生态农业工程的模式设计。这种模式设计常采用三种类型,即:[52]
(1)时空结构型:采用平面设计、垂直设计和时间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多为时空三维结构型,包括种群的平面配置、立体配置及时间的叠加嵌合等。这种时空结构型包含山体生态梯度开发型、林果立体间套型、农田立体间套型、水域立体种养型和庭院立体种养型等。
(2)食物链结构型:模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结构,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实行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与多级利用。食物链模式设计通常采用“依源设模,以模定环,以环促流,以流增效”方法,通过链环的衔接,使系统内的能流、物流、价值流和信息流畅通。
(3)时空-食物链结构型:是时空结构型和食物链结构型的有机结合,即将生态系统中生物物质的高效生产和有效利用有机结合,把“开源与节流”高度统一,以求适投入、高产出、少废物、少污染、高效益。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谭氏的经营主要是利用以食物链原理为依据发展起来的良性循环多级利用原则,因此可以说是食物链结构型的生态农业;而张氏为邬氏设计的经营,所依据的则不仅是食物链原则,而且也是时空演替合理配置原则和系统调节控制原则,因此应当说属于时空-食物链结构型的生态农业。这一变化意味着江南的生态农业出现后不断发展,逐渐演化出不同的模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由此而言,就近代以前技术水平而言,明清江南的生态农业可以说已经相当成熟了。
注释
[1] 在此方面,最新也是最具概况性的著作为Jack Goldstone的《Efflorescences and Economic Growth in World History: Rethinking the “Rise of the West” an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Journal of World History》,Fall 2002.
[2] 在2002年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第13届国际经济史学会(International Economic History Association)大会上,由李伯重主持、有10个国家经济史学家参考的“18世纪与19世纪初期欧亚的农业劳动生产率”(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in 18th and 19th century Eurasia)的专题讨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3] 这种情况,集中地反映在克莱夫·庞廷的新著《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
[4] 路明为现代农业下的定义是:“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装备起来的农业称为现代农业。其基本特征是:各种机器成为主要工具;石油电力成为主要能源;具备优良的农业基础设施;电子、激光、遥感、信息等新技术广泛采用;建立在现代科技上的科研、推广体系完备;农工商一体化的服务体系完备;现代科学管理方法运用广泛”。他为生态农业下的定义则是:“在现代化装备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原理为指导,节约使用资源,减少能量输入,适当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加环增链,多层次利用生物有机质,做到废弃物资源化,物质循环再生,使农业不对环境产生污染,在为人民生产出健康、安全的农产品的同时,还能安排更多的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使农业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见路明:《21世纪现代生态农业展望》,刊于《中国农业科学》(北京)第34卷(2001年)。
[5] 孙敬水:《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转载于《中国经济信息网》2002年11月28日。
[6] 曹东风与戈峰把1960年代以来出现的世界农业的各种新观念、新模式,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完全不使用人为因素,而只是靠自然界中的自然因素进行病虫草调节的回归型农业(Regressive Agriculture),如现代自然农业(Modern & Natural Agriculture)、有机农业(Modern & Organic Agriculture)、无为农业(No-doing Agriculture)、生物动力农业(Biodynamic Agriculture)、素食农业(Veganic Agriculture)等;二是不使用化学农药,但可使用生物防治制剂进行病虫草防治的替代型农业(Alternative Agriculture),如生物农业(Biological Agriculture)、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e)、立体农业(Three dimensional Agriculture)等;三是以发挥自然控制为主,但可适量使用化学农药的持续型农业(Sustainable Agriculture),如持续农业(Sustainable Agriculture)、低投入农业(Low-Input Agriculture)、低熵农业(Low-Entropy Agriculture)、生态经济农业(Ecological Economical Agriculture)、综合农业(Integrated Agriculture)、精久农业(Intensive & Sustainable Agriculture);四是强调高投入、高产出,可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以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集约型农业(Intensive Agriculture)(见曹东风与戈峰:《面向21世纪可持续农业的植物生态保护刍议》(转载于ipmchina.net/meeting98/)。
在上述这些农业形态中,与生态农业关系最为紧密的是有机农业,因此在一些文献中,生态农业也称有机农业。但是如阿尔铁里所强调的那样,有机农业并不是生态农业,因为有机农业仍旧是单一种植和原材料替代,用一些原材料取代另外一些原材料,与常规农业遵循着同一标准;而生态农业依靠的是农作物与动物相协作的结合关系,或者说是一种对原材料没有依赖性的体系。此外,有机农业供应的是上层社会市场(实际上,美国的大多数有机农业只是一种商标,一种说明没有使用有毒物质来生产这些产品的商标)。相反,生态农业以科学为基础,实行一种关注社会公正、粮食安全和消除贫困的替展模式。见《生态农业的推动者》――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教授阿尔铁里答墨西哥《标志》周刊记者问(转引自《参考消息》2001年12月21日)。
[7] 侯向阳:《生态农业--前景广阔的现代农业》,刊于《中国特产报》2003年4月7日。
[8] 《农业名词》“生态农业”条(转载于chinapoultrysci.com/nymc/);孙敬水:《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
[9] 路明:《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刊于《人民日报》1999年11月25日。
[10] 阿尔铁里把这种传统农业知识成为“人种科学”,即“关于农业生产者的知识”。他指出:“所有土生土长的老农民都有一种宇宙运动观。他们发展了一种体系,即大自然的分类并适应自然。人种科学就是研究这些农民的智慧。”阿尔铁里强调:生态农业“不是具体技术”,而是原则,因为“是原则产生技术”。他所说的原则亦即前注中所引的“土生土长的老农民”都有的“大自然的分类并适应自然”的知识体系。见前引《生态农业的推动者》。
[11] 侯向阳:《生态农业--前景广阔的现代农业》。
[12] 即长江三角洲地区。在本文中,主要指杭嘉湖一带。
[13] Bozhong Li: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Jiangnan, 1620-1850》,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Houndmills, England) & St. Martin’s Press, Inc. (New York, USA), 1998.
[14] 最早指出这一点的是业师傅衣凌先生,他说:明代中期江南农村经济中出现的新经营方式,即一些地主“企图把农业变成企业性的东西,并使用大量的雇佣劳动者”。见傅衣凌:《明代江南市民经济试探》,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57年,第63-64页
[15] 李翊《戒庵老人漫笔》,中华书局(北京)1982年排印本,卷四“谈参”条说:他所谈的,其实是“淡参,实谭晓,常熟湖南人(原注:行三,参者三也)”。由于李氏所言本来自“邵北虞圭洁所撰”,而“北虞系同邑,不欲显论之耳”。故作谈参。
[16] 因此张履祥说“窃观行素生前规划,或者已有此意,恨不及与之论定也”。
[17] 陈确到邬氏家,见到其家“周按桑田,闲闲十亩”。见《陈确集》,中华书局(北京)1979年排印本,文集卷九《暮投邬行素山居记》。张履祥也说:“行素今年已种豆二三亩,善策也”。见《策邬氏生业》,收于陈恒力《补农书校释》(增补本),农业出版社(北京)1983年,第177-178页。
[18] 据邬氏的师友陈确(同时也是张履祥的友人)所见,邬行素生前与其子力耕养母,生活十分贫困(见前引陈确:《暮投邬行素山居记》)。因此其境况只能属于下等农户。
[19] 陈恒力:《补农书校释》,第126页。
[20] 陈恒力:《补农书校释》,第114、148页。
[21] 事实上,如后所述,这种方案后来确实得到了广泛的采纳,成为江南许多地方小农经济的特色。
[22] 李伯重:《“桑争稻田”与明清江南农业生产集约程度的提高》,刊于《中国农史》(南京)1985年第3期;《明清江南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刊于《农业考古》(南昌)1985年第2期; Bozhong Li: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Jiangnan, 1620-1850》, ch.3,4,5.
[23] 陈恒力:《补农书校释》,第116页。
[24] 包世臣:《安吴四种》,光绪十四年刻本,卷二《齐民四术》第一农一上。
[25] 张履祥:《祷雨疏》,收于陈恒力:《补农书校释》,第172页。
[26] 陈恒力:《补农书校释》,第145页。
[27] 李伯重:《“桑争稻田”与明清江南农业生产集约程度的提高》,《明清江南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
[28] 高时杰:《桑谱》,收于汪日祯:《湖雅》,光绪六年刻本。
[29] 沈练:《广蚕桑说》,仲昴庭辑补本,农业出版社(北京)1960年。
[30] 《杨园先生全集》卷六《辛丑与曹射侯》,见于陈恒力《补农书校释》,第164页。
[31] 《荒政议上甘中丞》,收于咸丰《南浔镇志》卷十九灾祥一。
[32] 《陈确集》文集卷十五《投当事揭》。
[33] 张履祥:《策溇上生业》,见于陈恒力《补农书校释》,第179页。
[34] 钱詠:《履园丛话》,中华书局(北京)1979年排印本,卷四水学围田、浚池条。
[35] 李伯重:《明清江南蚕桑亩产考》,刊于《农业考古》(南昌)1995年第3期与第4期。
[36] 这种模式也被称为“充分利用资源和空间的立体农业生态模式”。见前引路明:《21世纪现代生态农业展望》。
[37] 见前引《生态农业的推动者》。
[38] 张氏在此文中明确指出:“肥土可上竹地,余可壅桑”。他在《策溇上生业》中也说:“池中淤泥,每岁起之以培桑、竹,则桑、竹茂,而池益深矣”。
[39] 明代《致富奇书》(木村蒹堂本)“牧养致富”说:“养五牸之法:一曰养鱼,二曰养羊,三曰养猪,四曰养鸡,五曰养鹅鸭。五牸之中,惟水畜之利最大”。
[40] 王士性:《广志绎》,中华书局(北京)1981年排印本,卷四“江南诸省”。
[41] 徐光启:《农政全书》,石声汉校释本(即《农政全书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1979年,卷四十一牧养。
[42] 《补农书》总论说:“若以湖州畜鱼之法,而尽力于吾地之池,取草既便,鱼价复高,又无溃溢之患,损脊之忧,为利不亦多乎!……尝见其乡一叟戒诸孙曰:‘猪买饼以喂,必须资本;鱼取草于河,不须资本。然鱼、肉价常等,肥壅上地矣等。奈何畜鱼不力乎!’”。见于陈恒力:《补农书校释》,第132页。
[43] 《策邬氏生业》。
[44] 这里说的草,主要当指水草。详前注。
[45] 《沈氏农书》蚕务(六畜附)。见于陈恒力:《补农书校释》,第86页。
[46] 参阅陈恒力:《补农书校释》,第12、15、16、17页。
[47] 游修龄:《中国古代对食物链的认识及其在农业上应用的评述》。
[48] 以下三条,均见《农业词典》“生态农业的三种模式”条(转载于 suhome.8u8.com/paper/paper.htm)。
[49] 例如利用作物秸秆作饲料养猪,猪粪养蛆,蛆喂鸡,鸡粪施于作物,在这种循环中,废弃物被合理利用,可减少环境污染。利用食物链组织生产的还有作物-畜牧-沼气循环;作物-食用菌循环等。
[50] 例如为了让农副业生产向空间或地下多层次发展,可在田间实行高秆、矮秆作物搭配种植,同时在田间的沟、渠、过道的空间搭设棚架,栽种葡萄、云豆等爬蔓作物;还可将种植植物和动物养殖搭配起来等。在时间演替上,可采用间作方式,在同一土地上种植成熟期不同的作物,以充分利用资源。
中图分类号:F32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9)07-0020-04
产业化是目前全球农业的方向,也是现代农业的标志,已成为各国农业发展战略的选择。农业产业化的概念是由农村工作者提出的,并迅速引起理论界的广泛关注。虽然至今尚未有一个大家一致赞同的定义,但基本内容已趋一致,即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进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紧密结合起来的经营体制,实现农业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它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联动,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提高集约化水平和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农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综合性开发、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农工商、科工贸一体化的利益共同体。农业产业化就是把被传统农业和传统计划经济所割断的各个产业链环连接起来,按照市场经济要求,重新组合优化,在农业内部形成一种新的经济循环过程。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世界各国的农业现代化有共性,也有个性,而基于目前中国的国情和农业现代化所处较低水平阶段,中国要走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之路。根据中国国情和未来农业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农业现代化的经验,21世纪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可以概括为:(1)生产手段的现代化;(2)劳动者的现代化;(3)管理组织的现代化;(4)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代化;(5)资源环境的优良化。
一、加快产业化经营对绿洲农业实现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绿洲农业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长足的进步,但基本上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直接受制于自然条件的影响,生长周期长、资金周转慢、技术进步滞后、比较收益低、多环节的农产品流通渠道、扭曲的农业利润分割方式、脱离资源优势的农产品加工项目,使绿洲农业在市场和产业的竞争中始终处于提供初级产品的极为不利的地位。相对于既定的农业资源而言,农村劳动力供给严重过剩,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尖锐;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巨额资金难以筹措,农业投入不足。而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扩大农户经营的外部规模效应,把传统体制下被人为分割的生产、加工、销售诸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通过扩大农产品生产的外延,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农产品加工、运输、贮藏、销售的增值利益,使农民作为生产者和经营者分享其应有的利益。
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应用增加的收入,可以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增强农业开发的深度和广度,扩大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加速改变农业弱质产业地位的进程。因此,农业产业化就是在家庭承包的基础上,把农户生产通过龙头企业组织与国内外市场连接起来,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
销售的紧密结合,是促进绿洲农业发展和实现绿洲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二、农业产业化对绿洲生态农业现代化的拉动作用分析
随着改革深化,农民和农村在向市场经济迈进、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会遇到较多困难,实行农业产业化可进一步促进农村改革与发展,使农业现代化由单项突破进入整体推进的新阶段。具体而言,农业产业化的作用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农业产业化加速了绿洲生态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技术变革
中国的农业技术变革主要由政府引导和推动,其主要是对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扶持,但在技术变革中终端往往因为农民拥有的要素结构和人力资本的限制而受阻。在传统的绿洲经济中,作为先进技术接受者的农民,一方面由于受教育水平的限制,对于现代化的技术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去接受;另一方面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需要资金,从农民的角度考虑,短期利益和以往的经验比投入资金、引入新技术以带来高收益更容易采纳。而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龙头企业追求自身利益过程中,龙头企业一方面在资金上可以给予农民支持,向农民提供优惠的技术服务和与此相应的要素,同时,在先进技术的采用方面可以起到示范作用,使农民更快地接受现代科学技术,从而强化农民对新技术接受的意识和能力,使更多的农业适用技术迅速得到推广。
(二)农业产业化可以减少农业资金的流失,为实现绿洲生态农业现代化积累资金
绿洲传统型农业受区域环境因素的制约,一直是弱质产业,由于农业比较利益低,以致经常发生农业资金向非农产业的流转,特别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情况下,这种趋势更加明显。绿洲农业仅靠自身积累式的发展很难实现传统农业到现代化的转变,必须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才能使农业更快、更稳的发展。而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使原来仅靠生产经营的农民获得来源于加工增值的更多收入,从而提高了农业的比较经济收入,强化了农民对农业投入的诱因,而且使农民具备了对农业进行投资的资金基础;另一方面,实行产业化经营的企业为能够保持稳定的优质原料来源,必然会投入一定的资金,修建自己的原料生产基地,这就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农业投资长期不足对绿洲农业现代化的束缚。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推进绿洲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
农业科技进步,是新阶段绿洲农业发展的力量之源。绿洲经济由于受地域分布特征的制约,农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制约了现代科技的应用,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而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户生产环节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大大提高了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程度,为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奠定了组织基础;龙头企业为了提高产品质量,积极应用现代的加工技术和装备;农产品原料基地的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为采用优良品种、改进栽培技术、应用农业机械、搞好储藏运输创造了条件。对于地处运输不便之地的绿洲,先进、适用的储藏运输技术保证了绿洲农产品更加安全、快捷地进入大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绿洲农产品的竞争能力。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实行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模式,促进农户从事小而专的商品生产,建立了有一定规模的商品生产基地,使龙头企业有稳定的原材料来源,提高集约化水平,实现布局区域化。对于绿洲经济而言,技术对于资源的边际替代率不可小视,一方面,龙头企业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会加大力度采用一些对绿洲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正的外部效应的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另一方面,专业化、规模化生产要求龙头企业必须采用先进适用的现代农业科技来改变绿洲经济现有格局中存在的生产分散、产品质量差、加工层次低等问题。绿洲经济走产业化的道路,通过采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从技术上实现传统绿洲经济到农业现代化的转变。
(四)农业产业化引起绿洲农业区产业结构的非农化,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速了绿洲传统农业到绿洲生态农业现代化转变的实现
农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农业现代化的程度越高,农业所需劳动力就越少。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可以解决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但是对于绿洲区而言,仅依靠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是十分有限的。主要出路是不断地进行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开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在农产品的深度加工上有广阔前景,可以把一个产品发展为一个产业,而且也拓宽了农业的领域,使农业从单一的种植业、原料生产、初级加工向精加工、深加工以及保鲜仓储、运输销售等环节延伸,向工商业、运输业、建筑业、服务业和高科技等领域拓展,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绿洲区农业人口负重大,已成为制约绿洲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绊脚石”,只有将传统农业中剩余的农业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到农产品的加工等环节中去,才能实现绿洲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而农业产业化通过将农业产业链进一步延伸,不仅使绿洲农业人口负重减轻,同时也增加了农业人口的人均收入,加快了绿洲区农村现代化的实现。
(五)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促进农产品深层次开发,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增值,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龙头企业把若干农户结合起来,形成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适度经营规模,实行连片种植,统一采用生产技术,提高规模化程度,为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开辟新的途径。一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促进农产品基地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并可以充分利用绿洲现有的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从而提高绿洲区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做到以最少的投入达到最大的效益。二是龙头企业与农户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采取保护价收购、提供服务、部分利润返还等形式,使农业获得社会平均利润,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在贸工农一体化的系统内流通以节省交易费用,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六)“小生产”与“大市场”连结起来,加速了农业企业化与市场化的步伐,推动了农业经济市场化
随着绿洲经济逐步走向市场化,绿洲经济必须参与市场竞争。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是家庭承包经营。但家庭承包经营的特点就是农户的分散性、无组织性。而绿洲区的农户由于地域特征,所经营的土地更加分散。面对强大的竞争市场,他们无所适从。弱小的农户独自承担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成为制约绿洲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产业化则把分散的小农户组织起来,形成聚合规模经济,提高农业整体素质,提高农业的市场集中度。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分离而封闭的状态,把农业与其他经济部门,特别与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一体化经营,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结起来,加速了绿洲农业企业化与市场化的步伐,推动绿洲农业经济市场化。它既可以让农户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又可以让市场正常运转并且品种繁多,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从而较好地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不对称的矛盾。
总体来说,农业产业化是指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优化组合一、二、三产业的相关部门,大规模进行农产品商品化分工分业的联合生产和销售,以整体推进农业向现代化持续发展的有效运行组织经营机制和格局。农业现代化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建设先进而发达的农业,为此所采取的手段或措施是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对绿洲农业现代化而言,当务之急是在农业生产中采用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生产要素。但是,当前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在农业生产领域大规模采用先进生产方式和生产要素的同时,受到小规模农户分散经营的制约,又遇到农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方式落后于产前、产后等部门的阻碍,使一体化经营难以真正形成。农业现代化必须依赖农业产业化来克服农业小规模家庭经营局限性,而农业产业化又必须借以农业现代化来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增强农业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
没有农业产业化,就没有绿洲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是绿洲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载体。农业产业化的全面实施,加速了绿洲农村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三、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措施
(一)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实现管理组织的现代化
政府要根据农业产业化的总体发展规划,对重点建设造成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趋同进行调控,解决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等多种形式的协作与联合;从发展方向上进行引导,包括在生产基地建设、工商企业参与、农户生产以及市场、效益、结构、技术等方面进行引导;在政策资金上扶持,多方融资,突破农业产业化的资金瓶颈;协调部门与部门之间,条块之间的工作关系和利益关系,克服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工作关系不协调和利益磨擦,从而实现农业管理组织的现代化。
(二)大力培植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实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代化
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强化龙头的带动功能,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联结方式和利益分配机制,促进龙头企业发展;创造优势名牌产品,实施名牌战略。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扩大农产品出口。加强对绿色龙头企业的培育,选择规模较大、起点较高、技术力量较强的龙头企业按照绿色经济运作的要求,重点扶持,依托其为产业骨干,组建突破城乡界线和所有制结构的企业集团,形成辐射面更大的规模优势,产生更强的产业牵动能力,带动辐射范围内的农业企业实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代化。
(三)合理扩大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建立生态农业生产基地,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保障
生态农业生产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的基本依托,也是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接轨的重要环节。为此,应当大力提倡和支持以土地大户租赁制和土地股份合作制等方式实现土地向部分生态农业户或经济组织合理集中,依靠经济手段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土地实现规模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业机械化、农业科学技术等得以推广的基本保障。
(四)积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突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优农产品,实现农地园林化
因地制宜发展优势农业,培育区域性主导产业,是农业发展的自然基础,也是产业化形成规模效益的前提。抓好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的格局,积极发展特色农业;要按照“特色+优质+规模+品牌=效益”的思路,统筹规划、突出特色,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区域优势、行业特色和品种特色,发展壮大特色农业,突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农地园林化。
(五)加快建立和健全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所需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劳动者现代化的实现
各涉农部门要不断完善服务网络建设,强化服务功能,对农户在技术、种肥、农膜农药、资金等方面开展专业服务。引导农民积极发展各种专业协会、研究会、中介组织等农民自我服务体系,开展有偿或互的自我服务,使农户有更便捷的渠道了解、接受、采纳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培育适应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新型农民。
参考文献:
[1]陈献政.加快兵团农业产业化进程[J].新疆农垦经济,1998,(4).
[2]孙占潮,张建树,谢继存.发展生态农业产业,促进生态经济良性循环[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0,(4).
[3]董树亭,靳相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3,(4).
[4]贺峰,等.论生态农业与中国农业现代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2).
[5]黄祖辉,王祖锁.从不完全合约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方式[J].农业经济问题,2002,(3).
[6]刘书楷,陈利根.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综合管理基础研究刍议[J].生态农业研究,1999,(2).
Speeding up the 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 Management to Accomplish
the Oasis Ecological Agriculture Modernization
Yang Xiuhua, Li Yuxin
围场地处内蒙古高原和冀北山地过渡丘陵地带,治理难度较大。为此,该县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以项目为依托,全方位组织实施山、水、林、田、路、草综合治理,林业、水利、畜牧、农业等部门协调联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大力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重点实施了首都周围绿化、德援造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一退双还、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农业开发等工程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的生态建设。
把生态建设与加强农林基本建设相结合。按照集中连片、规模推进、综合治理的原则,重点抓了林、草、水精品工程。林业方面,十多年来全县工程造林231.6万亩,封山育林165万亩,退耕还林、还草2.5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6.85。20__年荣获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称号,多次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三北”防护林二期工程先进单位,并连续9次荣获河北省造林金杯奖和首都周围绿化金杯奖;水利建设方面,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90平方公里,其中重点流域治理完成139.26平方公里,水土保持工作保持了全省先进行列,新增水浇地面积8.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6万亩,完成节水灌溉面积3.8万亩,新修、维修加固河坝15万米,开发坝后造田0.6万亩,整治河道4.5万延长米,建设人畜饮水工程39处,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86,建设小流域经济沟8.8平方公里,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草场建设方面,把封山养草、围栏育草、人工种草作为重点,通过有效的管理机制推行舍饲禁牧、青草贮存加工,使草场建设为畜牧业产业化服务。
把生态建设与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按照持续开发的原则,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目标,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按照“三扩、一压、一退、一开发”的思路,逐步扩大马铃薯、时差蔬菜、杂粮杂豆种植面积,压缩玉米种植面积,实行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开发滩涂扩种水稻,积极引导农民扩种“两高一优”作物,全县“两高一优”作物种植面积达到80以上。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全县生态农业形成四大特色群体。一是模式化栽培为主要内容的主体农业群体,使耕地复种指数达136,年产马铃薯6亿公斤;二是以地膜覆盖、日光温室栽培为主要特征的蔬菜种植群体,全县种植蔬菜22.5万亩,总产量19.1万吨,销售收入近2亿元;三是以试种开发滩涂水稻为主要品种的高效农业种植群体;四是以养牛为主的畜牧业群体,依托丰富的秸杆资源,大力推广秸杆青贮、氨化新技术,大力发展养牛业。目前全县已形成六大规模饲养小区,畜牧业产值达5亿元,秸杆氨化过腹还田反哺农业,每年可积存100万立方米的农家肥,改善了土壤结构,促进了生态农业的良性循环。同时该县立足本地农业资源优势,积极推进资源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初加工向集约型深加工的转变,大力扶持农副产品加工业,走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路子,通过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市场机制,使企业和农户联为一体,确定了“公司 农户 基地”的经营运行模式,薯、牛两大主导产业的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生态示范农业的前景十分广阔。
把生态建设与城镇环境建设相结合。按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该县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稳步实施县城改造和综合治理,加强城镇内植树种草等绿化工作,建设绿色住宅小区,增加人均绿地面积,完成了县城绿化美化、“三网改造”、木兰中路拆迁续建、环境综合整治等七大工程,积极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县城生活垃圾及医疗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大力推进集中供热工作,积极调整能源结构,推广使用型煤、电、液化气等清洁能源。加强对二次扬尘、工业粉尘、机动车尾气、油烟污染治理力度。县城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县城环境进一步优化,水、气、声环境均达到功能区标准。
把生态建设与旅游开发、自然保护相结合。为了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围场根据历史与现实,聘请上海同济 大学编制了《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积极的保护,把生态旅游定为围场旅游的精品与亮点,并在开发中严格按规划执行,从而有效地遏制了不合理开发而导致的破坏生态的行为。同时大力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目前全县建有红松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木兰围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御道口省级自然保护区等4个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到11.1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11.99。同时还建有塞罕坝国家级森林公园和敖包山、南大天等2个省级森林公园。越来越多的游人为围场的蓝天、碧水、林海所吸引,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逐年递增,每年接待游客都在50万人次以上,每年的旅游收入达2亿多元。通过走发展生态旅游之路,加强自然保护保护区建设,使受保护区域面积不断扩大,进一步促进了生态示范区建设,从而也丰富了围场旅游的内容,提升了旅游的档次,促进了开放开发,带动了经济发展。
二、加强法制建设,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水平
强化规章制度建设,奠定执法基础。为使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围场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县情实际,县政府先后颁布实施了《红松洼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旅游景区景点管理办法》、《生态示范区总体建设规划》、《生态农业建设十年规划指导纲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生态环境监察违法案件移交处理办法》、《旅游景区景点环境管理办法》、《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大气污染防治办法》、《关于加强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规范性文件,使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纳入了法制化轨道。
中图分类号:X3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28-0059-02
生态城市最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中提出,随后,生态城市的理念迅速发展,成为一种城市发展的新概念。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加快,城市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和增加,越来越多与城市接壤的村庄逐渐被城市包围,形成都市里的村庄――城中村。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地域现象,严重制约了我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成为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发展和建设的一大难题。因此,要提高城市化质量,城中村改造势在必行。按照传统的城市建设思路,实施城中村改造工程,就是“填村”建城,将村庄改造为城市形态,对城中村的自然优势没有太多的关注和利用,对城市整体利益而言是一种消极和被动的做法。而如果从建设生态城市的角度来看城中村改造,会发现城中村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多方面的积极因素,其所具有的天然优势是建设生态城市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因此,把生态理念引入到城中村改造中,使城中村改造的过程同生态城市建设的过程统一起来,并通过城中村改造,建设一座座生态新城,对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者来说意义重大。
1城中村生态环境问题
城中村是指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在城市建成区内以原农村居民点为依托形成的与周边城市环境构成鲜明反差的以原农村居民“一户一栋”为基本特征的特殊居住区。城中村处于城市缘区,是生态空间与社会经济环境交互作用的特殊区域,其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特征如下:前城中村阶段,依然保有传统的农田、菜地、池塘等乡村景观,建筑物稀疏低矮,道路曲折,路况较差。进入城中村阶段,由于规划的滞后以及政府监管力度不够,村民占用大量农田建设房屋出租谋取利益,形成主干道景观现代化,内侧与城市环境格格不入的“独特”景观:道路狭窄,不能满足消防、急救、环卫等车辆运行;消防通道、地下管网、公厕、路灯等公共基础设施几乎没有;电力、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饭馆、小吃店、杂货铺、发廊、卡拉OK厅等无规律地密集分布,非法医疗广告多,小商小贩随便摆摊现象严重,环境卫生状况差;建筑密度大,村民随意搭建私房、私自增加楼层,扩建、改建违章建筑现象严重。
2把城中村改造纳入生态城市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生态城市作为一个崭新的概念,其内涵主要包括技术与自然的融合、综合效益的取得和人类创造力、生产力的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和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的创造力、生产力并促使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稳定、协调与永续发展的自然和人工环境复合系统。
城中村改造的“填村”建城方式,主要是对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和重组,即将人工生态景观取代自然生态景观,人口密集、人类活动频繁、工商业和交通发达,使得原有生态系统基本不复存在。在植物方面,野生植物中草本种类多,木本种类少,且野生植物中的杂草所占比重较大。动物方面,在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下,野生动物的活动空间急剧缩小,栖息环境急剧恶化。这种改造方式对于城市整体利益而言是一种消极和被动的做法,不仅工作难度相当大,耗费大量物力财力,还可能给城市未来的发展留下隐忧。与上述传统思路相反,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基本内容和要求,就是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同时保护开发地区丰富多样的植物、多种群的鸟类、两栖动物以及为数众多的底栖动物,维系由它们共同组成的自然交换的生态链,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性、高效性、整体性发展。相对于城区来说,城中村自然条件和人文历史保存较好,在生态建设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在城市规划中,有意识地把零散分布的城中村与植物群落以及野生动物群体直接联系起来,通过建立生态走廊,在城市发展的同时实现对生物物种的保护,是建设生态城市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内容。
3基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城中村改造建议
自从同志在建党80周年大会上提出要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以来,建设生态型城市就成了全社会讨论和实践的热点。与传统城市相比,生态城市有如下特点:(1)在环境方面,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较低的环境污染、良好的城市绿化及完善的自然资源可循环利用体系;(2)在经济方面,除了合理的产业结构布局、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之外,重要的是有节约资源和能源的生产方式,有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高循环和高效运行的生产系统和控制系统;(3)在社会方面,公众要有良好的环保意识,并积极主动参与各种活动,在全社会提倡节约资源和能源的消费方式;(4)在管理方面,有健全的相关法律法规。总之,生态城市作为一种和谐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人、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最好形式。鉴于此,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城中村,要实现城市生态的良性循环,最终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的充分和谐,改造中需注意以下问题:
3.1维护区域山水格局和大地机体的连续性
维护区域山水格局和大地机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是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的一大关键。连续的山水和自然栖息地系统对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破坏了山水格局的连续性,就切断了自然的过程,包括风、水、物种、营养等的流动,这势必会使城市发育不良,以致失去生命。如今,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农田不断被侵占,村庄逐渐消失,自然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在城中村改造中,我们更要对仍保存着较完整山水自然格局的村庄加以保护和利用,在改造中强调其与生态化的协调统一。
3.2完善生态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境域。城市是人居环境发展的最高级形式,但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深入,人口的急剧增长,资源消耗的增大,城市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居环境不容乐观。污染严重、交通拥挤、居住区规划布局杂乱、居住用地开发混乱等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瓶颈。因此,建设健康、安全、舒适、和谐的人居环境迫在眉睫。城中村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居环境的完善是城市人居环境得以完善的重要一环。
3.3建设生态卫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