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田白色污染的防治措施

农田白色污染的防治措施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8:3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农田白色污染的防治措施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农田白色污染的防治措施

篇1

二、白色污染的危害

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据有关部门统计,仅以一次性塑料胶泡沫快餐盒为例,我国全年消耗量达4亿至7亿个。

“白色污染”是指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管理和处理,对环境造成的“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两种负面效应。

1.“视觉污染”是指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物对市容、景观的破坏。如散落在自然环境、铁道两旁、江河湖泊的一次性发泡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环境的美感。

2.“潜在危害”是指塑料废弃物进入自然环境后难以降解而带来的长期的深层次环境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常用塑料餐具,影响人体健康

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食物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当温度达到65℃时,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中的有害物质将渗入到食物中,会对人的肝脏、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我们现在用来装食物的超薄塑料袋一般是聚氯乙烯塑料。早在四十年前,人们就发现聚氯乙烯塑料中残留有氯乙烯单体。当人们接触氯乙烯后,就会出现手腕、手指浮肿,皮肤硬化等症状,还可能出现脾肿大、肝损伤等症。

2.2使土壤环境恶化,影响农作物生长

农田里的废农膜、塑料袋长期残留在田中,不但长期不腐烂,而且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阻碍水分的流动,从而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的减产。若牲畜吃了塑料膜,会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

2.3焚烧废旧塑料,造成二次污染

如果把废塑料直接进行焚烧处理,将给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塑料焚烧时,不但产生大量黑烟,而且还会释放出多种化学有毒气体,其中有一种叫二恶英的化合物,毒性极大,它进入土壤中,至少需要15个月才能逐渐分解,它会危害植物及农作物。二恶英对动物的肝脏及脑有严重的损害作用,即使在摄入量很小的情况下,也能使鸟类和鱼类出现畸形和死亡,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同时对人也有很大危害。焚烧垃圾排放出的二恶英对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一个极敏感的问题。

2.4占用大面积地,污染周围环境

填埋作业仍是我国处理城市垃圾的一个主要方法,由于塑料膜密度小,体积大,它能很快填满场地,降低填埋场地处理垃圾的能力,而且填埋后的场地由于地基松软,垃圾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很容易渗入地下,污染水体,危害周围环境及饮水安全。另外,塑料易成团、成捆,能堵塞水流,造成水利设施、城市设施故障。

2.5任意储存堆放,构成火灾隐患

白色垃圾中含有大量的可燃物,如果天然堆放就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一遇明火或自燃,极易引起火灾,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2.6使臭氧层变薄

白色污染”经过太阳的照射而把塑料中大量的毒物排入大气层,大气层上面是臭氧层,这样使臭氧层的气体逐渐变薄。

三、白色污染的防治措施

1.世界各国面对“白色污染”各出奇招

欧洲的很多国家的超市都采取出售一次性购物袋的办法控制购物袋的使用量,事实证明,运用经济杠杆应对“白色污染”是个有效的办法。

美国的旧金山是美国第一个封杀塑料袋的城市。2007年3月27日,美国旧金山市议会通过一项法案,限令旧金山超市、药店等零售商店,分别在6个月和一年内停止使用化工塑料袋。实施这项禁令后,每年将节省45万加仑的石油,也省却了1400吨垃圾填埋的麻烦。韩国政府从1999年起要求全国商场超市不在免费提供塑料袋和纸质购物袋。法国将从2010年元旦起,在全国范围内禁用不可生物降解塑料袋。澳大利亚的超级市场将分阶段停止使用塑料购物袋,这项计划将于2008年底前开始实施。

2.为了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又该如何防治“白色污染”呢

2.1强调全民行动起来,响应号召,尽量减少或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和超薄塑料袋。

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由于质量轻,难以洗干净等原因,造成回收成本高,难以有效利用。而一次性超薄塑料袋,由于使用面非常广、很薄等原因造成环境中污染物随处可见,回收困难。所以我们可以考虑改用温馨可爱、结实耐用、可长期使用的环保布袋。

2.2强调废旧塑料的回收、分类、加工,使有限的资源循环利用

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废塑料并使之资源化,是解决白色污染的根本途径。清洁的废塑料制品,可重复使用、造粒、炼油、制漆、做建材等。如果从垃圾场重新分类拣塑料制品,则费时费力,因此一定要在塑料制品进入垃圾场之前,将其分类、回收。废塑料回收后,在进行分类、清洗后再通过加热、熔融,重新加工成为制品。目前,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由于重视对包装材料的回收处理,已经实现了塑料的生产、使用、回收、再利用的良性循环,白色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

2.3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地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

篇2

塔城盆地自1989年开始推广示范地膜种植技术,1992年开始大面积推广使用,到目前推广应用21年,实践证明,该项种植技术具有抗旱、增温保墒、防除杂草,节本增效等诸多优点,主要用于玉米、打瓜作物的机械化铺膜种植。但由于长期使用地膜,已经造成残膜在土壤中积累,农田土壤污染日趋严重。针对这一重大农业隐患,塔城地区农机推广站10名技术人员在塔城市选择铺膜年限长、种植面积大的乡(村)进行残膜取样调查。

一、调研数据列表说明

1.一组直线法调研数据

2.二组蛇形调研数据

3.二组合计数据

从调查数据结果看,残留在耕地土壤中的地膜主要分布在耕作层,集中在0~10cm的土壤中,几乎占残留地膜的2/3,其余则分布在10~30cm的土壤中。残膜的形状各异,主要有片状,卷缩的圆筒状和球状等。它们在土壤中呈水平、垂直和倾斜状分布,残留地膜往往出现龟裂、分层现象,而且这种变化与存留在土壤中的年限有极大的关系。塔城市耕地土壤残留地膜平均达到39.8kg/667m2,去除杂质、碎土耕地土壤残留地膜平均达到23.8kg/667m2,平均年残留量在1.2~1.6kg/667m2,之间。塔城市残留地膜达1156.68吨,连续种植地膜作物15年以上的大田,地膜残留量最高达到45.6kg/667m2,地膜残留量最低也7.8kg/667m2;连续20年以上种植地膜作物的田块,残膜量最高达到30.6kg/667m2,地膜残留量最低也12.7kg/667m2。

由此可见,连续使用地膜的时间越长,残留量越大,对农作物产量影响也越大,按照种植地膜作物15年的土壤每年以平均增加3kg/667m2残膜计算,再过五年、十年,地膜残留量可达到60kg/667m2,甚至达到75kg/667m2,那将是怎样的一片田地?最终我们看到的是老百姓颗粒无收。这对农业发展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隐患。因此,防治地膜污染是减少土地污染及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治理农田残膜污染的现状

随着残膜污染的逐年加重,政府部门及广大老百姓对残膜污染也逐渐被重视,但与残膜污染的严重程度和危害的发展速度以及潜在的威胁性相比仍然显得步履蹒跚。

1.各级党委、政府对地膜污染的严重性都有清醒的认识,但实践证明:治理地膜污染是一项很强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地膜生产企业的标准化生产,农资销售市场的监管,农膜质量的技术监督,机械技术的成熟程度,农民投入产出的成本核算,计划、财政、科技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农艺技术、耕作制度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单靠那个部门都是行不通的。这是地膜污染多年来没有得到治理并逐年加重的根本所在。

2.调研组一行在与村民交谈中了解到,村民普遍认为耕地残膜污染严重,地块板结越来越厉害,上化肥也感觉自己秧苗没劲,但又无可奈何。反过来村民还都大量使用0.006mm的超薄膜,而且不采用机械回收,究其原因:一是采取超薄膜每亩地可节省8元的开支,如果采用机械回收又要增加一个作业环节,增加开支,若采用厚度为0.008mm以上地膜并进行机械回收,每亩农民就多支出16元钱.。

3.各级农机推广部门十多年来虽然在残膜回收机引进、示范工作中做了很大努力,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也引进、研制出适合本地推广的残膜回收机械,但最终未能推广的原因,一是由于残膜回收作业要增加一个作业层次农民不愿意多支出机械作业费,二是残膜回收机价格高,又没有补贴政策农机户无购买欲望。

三、农用地膜污染防治措施

1.利用多种形式加强残膜危害性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群众对地膜污染危害的长远性、严重性、恢复困难性的认识,提高回收地膜的自觉性,教育农民使用合格地膜,增强维权意识,并动员他们自觉采取措施治理残膜污染逐步降低耕地中的地膜残留量,防止残膜污染面积进一步扩大。

2.加快对农田白色污染治理的立法,用法律来明确土地的污染治理主体,对农膜生产厂家实行严格监督,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标准规格生产。

3.积极引进各类残膜回收机进行试验示范。农机部门在春播和秋后进行残膜回收机的试验示范,农机推广部门首先掌握各种机具的性能,以便给广大农牧民推广更先进的残膜回收机。

四、农用地膜污染的建议

治理农田残膜是一件功在当今,利在千秋,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大事。

篇3

中图分类号:X705文献标识码:A

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由于人们对废旧塑料造成的环境污染缺乏足够的认识,将用过的大量塑料制品废弃物随意丢弃,给景观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常见的塑料制品废弃物有:聚乙烯(PE)包装袋、保鲜膜、护套和台布等;聚苯乙烯(PS)可发性快餐盒和餐具容器、精密仪器、家用电器的发泡包装套等;聚丙烯(PP)包装膜及快餐盒;聚氯乙烯(PVC)透明片、热收缩薄膜及乳胶手套等。由于塑料包装物大多呈白色,人们形象地比喻为“白色污染”。

一、白色污染的防治

我国目前防治白色污染遵循“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以强化管理为核心,以回收利用为主要手段,以替代产品为补充措施”的原则。

1、停止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及超薄塑料袋。“一次性方便,二百年污染”是塑料垃圾的形象写照。国务院办公厅的通知,根据《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mm的塑料购物袋,超薄塑料购物袋被列入淘汰类产品目录,并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我国实施塑料袋收费后,全国塑料袋的使用量有望减少2/3,一次性塑料袋的回收率也将大幅上升。

2、回收利用是当前防治白色污染的主要手段。随着塑料工业的迅猛发展,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作为一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措施,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发达国家,这方面的工作起步早,已经收到了明显的效益,我们可以借鉴其经验。

美国是世界塑料生产大国。据统计,到2000年,美国年生产塑料3,400余万吨,废旧塑料超过1,600万吨。早在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就已展开废旧塑料回收利用的广泛研究。20世纪末废旧塑料回收率达35%以上。其中,燃烧废旧塑料回收能源由八十年代的3%增至18%;废旧制品的掩埋率从96%下降到37%。美国在燃烧废旧塑料利用热能、热分解提取化工原料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另外,美国各州为解决塑料废弃物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日本也是塑料生产大国。20世纪八十年代,其年均废旧塑料排放量占生产量的46%。废旧塑料的处理已成为日本的严重社会问题,而且日本是能源短缺国家,所以对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一直保持积极态度。九十年代初,日本回收利用废旧塑料率为7%,燃烧利用热能率为35%。日本在混合废旧塑料的开发应用方面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意大利是目前欧洲回收利用废旧塑料工作做得最好的国家。意大利的废旧塑料约占城市固体废弃物的4%,其回收率可达28%。意大利还研制出从城市固体垃圾中分离废旧塑料的机械装置。意大利对废旧塑料回收一般是将塑料碎片和纸片一起收集,分离后的废旧聚乙烯制品经粉碎处理,用磁筛除去铁等金属杂质,经清洗、脱水、干燥后,通过螺杆挤出机进行造粒。这种回收料再加入新料,可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力学性能,可生产垃圾袋、异型材、中空制品等。

3、塑料制品回收利用的方法

(1)直接再生利用。根据原料不同,有3种直接再生利用的方法:①不需分捡、清洗等预处理,直接破碎后塑化成型。②必须经过清洗、干燥、破碎后造粒或直接塑化成型。③再生前须特别预处理。直接再生制品性能欠佳,一般只做档次较低的塑料制品。

(2)改性再生利用。是将再生料通过机械共混或化学处理进行改进的技术。如增韧、增强、复合、活化、高联等,使再生制品的力学性能得到改善和提高,可以作为档次较高的产品。改性再生利用的工艺路线较复杂,有的需要特定的机械设备。湖南大学的谢朝学等研制的利用泡沫塑料制轻型保温隔热建筑材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热分解法。热分解法就是将高聚塑料废弃物在高温条件或低温催化的条件下分解,使其回到低分子量状态,从而把长链的高聚物转变成了短链的不饱和烃的方法。这样得到的不饱和烃可以用来重新制造其他产品。此方法可用于处理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制品的混杂回收物,但对于那些含氯的塑料制品需分开处理,这种方法可用于反复处理高聚塑料废弃物。

(4)通过催化裂解制燃料油。将塑料废弃物收集起来,通过热裂解得到汽油、柴油等液体燃料。这样既减轻废塑料对环境的污染,又节约资源,变废为宝。现在这一方面的技术日臻完善,已产生了好多专利技术。冀星等总结了废塑料油化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前景。四川大学化学系李晓祥、石炎福、余华瑞等通过试验表明:混合废塑料经过催化裂解制得的90#汽油和0#柴油的质量均达到国家标准。

(5)焚烧回收热能。对于难以分捡的混杂型废旧塑料,将其作为燃料焚烧具有明显优点:不需繁杂的预处理,也不需与生活垃圾分离,而且其生热值与相同种类的燃料油相当。残渣较少,密度较大,易于填埋处理。据统计,PE的燃烧热为46.63GJ/kg,PP的燃烧热为43.95GJ/kg,PVC的燃烧热为18.06GJ/kg。可见,PE、PP、PVC的燃烧热非常大。因此,可利用焚烧法来处理并充分利用其释放出的热量。但是,我们必须考虑一些持久性有机环境污染物的生成,以及这些燃烧产物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如,聚氯乙烯(PVC)燃烧产生HCl、聚丙烯腈(PAN)燃烧产生HCN、聚氨酯燃烧时会产生氰化物等,因此必须在焚烧炉上安装污染气体的吸收装置,以实现整个流程的绿色化。

二、可降解塑料的性能、应用及前景

可降解塑料作为一种治理白色污染的全新技术途径,经过多年研究开发,已取得令人满意的进展。目前,主要的可降解塑料分为光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以及光-生物双降解塑料三大类。光降解和光-生物降解塑料制品虽加工简单、成本低廉,但控制降解难度较大,不宜进入垃圾填埋系统。完全生物降解塑料降解性能较理想,但其加工难度较大,工艺配方以及边角料的回收利用等技术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生产成本较高,价格昂贵并且用后需要全面地堆肥处理。

1、光降解塑料和光―生物降解塑料。光降解塑料就是靠吸收太阳光引起光化学反应而分解的塑料。光降解塑料的制备方法大致有两种:一是在高分子材料中添加光敏感剂,敏感剂吸收光能后所产生的自由基促使高分子材料发生氧化作用,达到裂化的目的。二是利用共聚方式,将适当的光敏感剂倒入高分子结构内赋予材料光降解的特性。常用的光降解剂有:金属盐类、二茂铁衍生物类、羧酸盐类、烷基硫代氨基甲酸铁类等。塑料制成的地膜有三个特点:①使用后,在阳光照射下可自行光分解,分解后的小残体可被土壤中的微生物继续分解。②使用寿命可以控制。③节省了回收地膜的费用,且解决了残膜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

光降解塑料的降解速度取决于日照的时间和强度,且降解后在被微生物分解前碎片易形成二次污染。光降解技术与生物降解技术结合:一是可以克服淀粉基塑料在非生物环境中难降解的问题;二是可以利用光敏体系的复合配比、用量来实现降解时间人为控制的目的。因此,目前工业化较多的是光降解技术与生物降解技术结合的双降解淀粉塑料。在一次性使用地膜中可采用食用淀粉或无机矿物质填充的可控光-生物降解塑料的全面降解技术进行实用性研究。我国可覆盖地膜的面积为5亿多亩,用量高达40万吨,使用价格低廉的光-生物降解塑料地膜较适宜。对于厚度0.005mm~0.015mm的降解地膜也可采用塑料单纯光氧降解技术,但一定要做到时控降解。这对解决废弃地膜污染农田的问题,造福子孙后代,具有深远意义。

2、生物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是指一类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如细菌、霉菌(真菌)和藻类的作用而引起降解的塑料。理想的生物降解塑料是一种具有优良的使用性能、废弃后可被环境微生物完全分解、最终无机化而成为自然界中碳素循环的一个组成部分的高分子材料。“纸”是一种典型的生物降解材料,而“合成塑料”则是典型的高分子材料。因此,生物降解塑料是兼有“纸”和“合成塑料”这两种材料性质的高分子材料。生物降解塑料可分为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和破坏性生物降解塑料两种。破坏性生物降解塑料主要包括淀粉改性(或填充)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等。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主要是由天然高分子(如淀粉、纤维素、甲壳质)或农副产品经微生物发酵或合成具有生物降解性的高分子材料,如热塑性淀粉塑料、脂肪族聚酯、聚乳酸、淀粉/聚乙烯醇等均属这类塑料。

尽管生物降解塑料的研发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推广异常困难。一是因为可降解塑料袋承重能力低,不能满足顾客多装东西和反复使用的要求。二是可降解塑料袋色泽暗淡发黄,透明度低,给人一种不洁和难看之感,用起来不放心。三是价格偏高,成本难以接受。

篇4

中国分类号 X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2-0284-01

泰兴市现有耕地面积7.33万hm2,总人口12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8万人。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巨大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泰兴市农业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的大量投入不可避免地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但这些农业投入品的不当使用,加上工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必然导致农村环境的加速恶化,既威胁农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又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为了准确把握泰兴市农业污染的症结,对全市农业(种植业)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研究制订有关的政策措施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1 农业污染现状

1.1 大气污染

随着工业的发展,在化工、冶金、机械等行业生产过程中常使用酸、碱、醛、醇等化合物作原料和催化剂,这些化学物质一部分散发到大气中,造成大气污染。砖瓦厂和磷肥厂低空排放大量氟化物,也易造成大气中氟含量超标。大气中悬浮物的沉降,二氧化硫、氟气、氮氧化物、铅的存在,都不可避免地被作物气孔吸收,并进入植物体内而存留于收获物(根、茎、叶、果实)之中。

1.2 农业投入品污染

1.2.1 化肥。从对环境的污染角度看,氮素化肥的不当施用,虽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农作物产量,但也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的隐患。

1.2.2 农药。为了减轻病虫草鼠的危害,提高农作物产量,势必增加农药防治次数和用药总量。农药的过量使用。虽然提高作物产量,但污染环境、土壤和水体,影响农(渔)业生产和农(水)产品的质量。

1.2.3 农膜。农膜使用后,在给农作物带来高产的同时,也会产生“白色污染”。对于破废地膜污染,目前还没有切实可行的处理技术。因此,“白色污染”问题已上升为农业持续发展的制约因子。

1.3 灌溉水污染

泰兴市污水多为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混合污水。污水灌溉既降低农产品品质,同时又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很难修复的污染。

1.4 其他污染

1.4.1 城市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该类污染废弃物数量庞大,成分复杂。未经无害化处理而直接施入农田菜地或推入河道的垃圾和固体废弃物,影响农产品质量。长此以往,严重影响耕地和地表水质量。

1.4.2 秸草。秸草焚烧后不但损失大量的有机质,而且杀伤土壤微生物,破坏土壤结构,同时还造成大气污染。秸草推入河道后腐烂变质,影响水质。

1.4.3 河泥。多年来,全市绝大多数河道都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疏浚,河道中积淀的污泥数量较大,既抬高河床。又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泰兴市新农村建设中不容忽视的治污重点之一。

2 农业污染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各种农业污染的客观存在,必然造成潜在的土壤污染威胁,耕地质量也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土壤基础地力下降。据试验,22年间,基础地力产量下降1462.2kg/hm2,基础地力的贡献率下降了15.6个百分点。二是土壤磷素养分基本保持平衡,速效钾含量在较低的水平上徘徊。泰兴市的土壤磷素养分保持相对稳定,稳定在6.5mg/kg左右。由于前几年沃土工程、补钾工程的实施,土壤速效钾含量虽有所回升,但仍处于缺钾状态。三是土壤理化性状有所恶化。从近年来的典型调查来看,泰兴市土壤的透气持水能力有所下降。四是蔬菜大棚和常年蔬菜地土壤存在着次生盐渍化现象。由于蔬菜地换茬快,产量高。存在过量用肥、用药的现象,造成蔬菜地表层养分富集过多,表层盐分增多,土壤发生次生盐渍化现象。总之,泰兴市耕地质量呈下降或隐性下降的趋势。

3 农业治污对策

3.1 建立健全工作体制机制。营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

从泰兴市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来看,目前此项工作仍处于一种“城管部门只管城区,环保部门只管工业企业,农业部门则无力管理”的尴尬局面。要建立健全工程体制和机制,建议政府建立相关领导小组,协调好各部门的关系。真正把农业治污工作提到议事日程。要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和参与意识,形成全社会参与农业环保的良好氛围。

3.2 科学使用农药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还需依赖农药。生产中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科学用药,从而保护环境和保护人类健康。

3.2.1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来看,只要把病虫害危害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的域值范围内,就能实现获取经济效益的目的。因此,要从观念上真正树立起可持续农业的思想,确定生物多样化的立场,放宽防治标准,少用农药,减轻污染,保持生态平衡。

3.2.2 科学合理使用农药。一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以及对农作物和天敌安全的农药或生物农药。二是选择最佳防治适期。三是采用最低限量使用技术。四是合理轮用农药。

3.2.3 推广应用生物技术和挖潜利用传统技术。在合理采取农业措施的基础上,推广应用生物防治技术和传统技术,如推广应用天敌防治害虫,种植防病虫植物、草把诱卵等方法防治病虫害。

3.3 大力增施有机肥。推广高产平衡配套施肥技术

篇5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越发突显出来。农村环境污染和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成为限制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高农村环境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需求,也是创造友好环境和节约型社会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农村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和乡镇企业三方面解析农村污染的主要源头,再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关建议。

一、污染农村环境的源头

(一)农药、化肥、农膜使用不当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作物产量主要依靠的是农药和化肥,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农民为了增加产量而盲目的使用。第一,据统计,我国目前每年化肥使用量达到4300万吨,按照播种面积,预计每公顷化肥使用量在400公斤,而我国防止化肥对水资源污染的限定在每公顷225公顷,远远的超过此项标准。此外,由于化肥利用率比较低,导致土地水资源富营养化,减弱土壤净化能力。第二,大量的农药使用之后其内在有毒物质将直接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很多的物种下降或者灭绝。第三,我国白色污染的垃圾每年有45万吨保留在土壤中,这些垃圾由于分解能力弱,极易破坏土壤内部结构,影响了土壤的呼吸能力,增加了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导致农作物生长缓慢等,再加上铅、汞、锡等重金属原因,土壤遭到严重污染。

(二)畜禽养殖

随着农村养殖专业户的发展,农村经济得到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农村环境污染的问题,比方说,水体污染,畜禽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物质,处理不当将会导致土壤富营养化;大气污染,畜禽业的粪便发酵之后会产生大量的甲烷、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破坏生态的同时影响周边居民安全;农田污染,粪便中有机物含量过高,影响土壤呼吸能力,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传播病害,养殖场中会寄生大量的有害微生物,倘若处理不及时,将会危害人类的健康。

(三)农村生活

农村生活的污染主要来自于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比方说,废气的旧电池、农药瓶、丢弃的塑料物品、不穿的旧衣服等,这些垃圾中有丰富的有害物质,据统计,农村生活垃圾每年产量约2.8亿吨,农村生活污水产量约90亿吨,大量的垃圾和污染严重破坏土壤和地下水资源。

(四)乡镇工业单位

大多数的政府为了追求GDP的增长,对于一些污染比较严重的单位使用地方保护,此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企业为降低环境防治成本,认“利”而不认“理”,忽视了环境污染问题。

二、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一)提高环境监管,注重农村面源污染

注重测土配方施肥计划,确保生物、农业和科学技术的有效结合,注重病虫的防止工作,增大液态地膜的推广,降低或者少使用白色污染。与此同时,还应当注重农村环境管理工作,科学的方式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确保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维护农村生态环境。

(二)采取科学养殖方式,确保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效结合

科学的建设养殖场,注重生产的同时关注排污工作的实施,比方说,将种植业和畜牧业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在农作物种植的边上可以进行饲养,这样的话养殖业的粪便可以直接被农作物吸收,同时,种植的粮食可以直接用来饲养;还可以建设沼气池,沼气服务于人们日常生活,沼液用于农作物。

(三)增强农村环境保护意识,设立农村垃圾集中管理中心

推行相关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机制,参照环境保护和卫生、农业和畜牧业相关法律,联系实际需求,制定符合农村长期发展要求的机制,确保所有的部门有法可依,用法律的方式来保护农村环境。还可以多筹集资金,创建乡镇污水处理管道,比方说,设置以中心乡镇为单位的小型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中心;寻找新的垃圾处理工艺和途径,保证所有的当日垃圾不过夜,以免造成再次污染;实施垃圾分类管理工作,降低工足量的同时有效利用自然资源。

(四)加强行政管理力度,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乡镇所在地的政府机关应该制定和落实环保日行责任,换句话说,应当将环保归结到各政府工作人员政绩考核中,只有注重政府决策能力的提高,才能打破原有的行政体制的限制;加强对乡镇工业单位的环保投入,确保在提高GDP的同时有效控制环境污染;注重农村环境监管系统的设立,加强政府环境监管力,设置环保评估机制,确保所有的地区和单位在排污种类、数量和环节的公开,对于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或者个人要予以详细的记录,以便永久追究。

(五)众筹资金,注重基础环保设

施创建设立政府、公司、社会和个人的多元化投入链,以解决资金不足问题,还需要加强激励资源,充分运用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结果来管理相关经济政策。以此为基础,创造多元化激励资源系统,确保农村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协调环境资源。

(六)增大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全民环保意识

政府应当注重环保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全民环保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农民积极主动参与环境保护工作中,促进科学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此外,还需要政府部门抛弃掉原有的先污染后治理思想,时刻牢记经济发展不应当以破坏环境来实现的。

三、结语

随着经济和科学的发展,农村生产和生活方式得以转变,再加上农村经济发展激引发了农村环境问题,尤其在农村污染和生态平衡上矛盾显著。此外,由于农村环境保护和防治工作相对薄弱,加大了农村环境保护的难度。因此,为了改善农村环境,就需要注重社会机制、政府行为、企业单位和个人方式的改变,只有注重农村环境的治理和农村环境质量的提高,才能坚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创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崔家荣.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成因及防治对策探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3):60-62.

[2]王聪,杨丽霞.浅论农村环境污染成因和防治对策[J].科技与创新,2015(24):112+116.

篇6

一是明确了市农村环境治理监测站是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业务指导单位,同时,市政府与各县区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工作目标任务,靠实治理责任,强化监督管理,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先后制定下发了《天水市循环农业发展规划》、《天水市“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天水市节能减排综合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使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有章可循。三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通过财政途径和项目整合,加大对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

(二)加强宣传,农民环保意识逐步提高

一是通过报刊、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农村沼气、测土配方施肥、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等知识。二是开展“节能减排农村行”活动,安排节能减排现场咨询、节能减排成果展览和送技术下乡等活动,帮助农民树立环保意识,使农民群众认识农村面源污染的极端危害性。三是农技人员在下基层过程中,向广大农民群众面对面宣传农村面源污染的定义、特点、来源和防治知识,较好地调动了农民群众重视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推广旱作农业技术,化肥农药地膜污染有效减少

在绿色粮油、蔬菜、中药材、林果基地建设上,全面推广旱作农业技术。一是大力推广以测土配方施肥、新型农药为主的节肥、节药等节约型农业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品质量,减轻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对农田的污染。二是积极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设立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专项资金60万元,重点扶持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和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专业合作社。三是积极开展了尾菜处理利用工作。四是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四)发展循环农业,资源利用率得到提升

一是大力示范推广"畜-沼-菜"“果-沼-粮”循环农业模式。二是大力发展"畜-沼-果、畜-沼-菜、畜-沼-粮"等循环农业模式。三是突出特色产业,示范推广"种-养-加"循环模式,在川道地区及浅山区,示范推广"果树种植-果品加工-果渣养殖-有机肥"和"马铃薯种植-淀粉加工-淀粉渣养殖-有机肥"、"公司+基地+农户"等循环农业模式。四是在蔬菜、粮食主产区示范"养殖-种植"结合模式。

(五)实施清洁工程,农村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近年来,天水市积极开展农村环境保护教育,倡导文明新风,转变观念、改变陋习,全面启动了农村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完善“清洁队伍、环境监管、基础工程”三大体系,加强保洁员、清洁员、监督员三支队伍建设,着重加强“垃圾、畜禽养殖、工业企业、噪声污染”四项治理工作。

二、存在问题

(一)宣传力度不够,认识还不到位。

(二)污染量大面宽,防治难度大。

(三)基础设施不健全,缺乏治理长效机制。

(四)资金缺口大,治理措施落实不到位。

三、对治理农村面源污染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防治意识。要在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通过多种新闻媒体,利用各种宣传手段,采取灵活多样和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广泛深入持久地宣传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特点、主要来源、防治措施、防治知识,使企业投资者和广大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农村面源污染的严重危害性和治理的复杂性;同时,加强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全面普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提高生产者的农业标准化意识和科学生产水平,进一步增强企业投资者和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营造全社会共同防治农村面源污染的浓厚舆论氛围。

(二)加强农膜回收利用,推行测土配方施肥。 要切实贯彻落实《甘肃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条例》,把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书和年度考核内容,促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加大对废旧农膜回收企业的扶持力度,除积极申报享受国家、省上制定的扶持优惠政策外,在企业用地、用电、税收优惠、信贷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调动企业废旧农膜回收加工利用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减少白色污染。要大力推行测土配方和农田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建立健全测土配方施肥的长效工作机制,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新技术,建立安全用药制度,大力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和新药械,提高农药利用率,全面禁用国家明文规定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实现减少用药量、控制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农药残留、保护人畜安全、保护农作物及其产品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安全的“一减二控三保”目标。要教育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科学施肥,积极推广使用有机肥,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地力。

篇7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3-0027-01

新疆自1979年开始推广使用地膜覆盖技术,由于其增温、保墒、压盐碱,抑制杂草,减轻病虫害,促进作物早熟,大幅度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在发展农业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地膜用量逐年增大,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严重滞后,农田“白色污染”不断加剧。农用地膜均系高分子化合物,残留在农田里不能分解消失,形成永久性垃圾。残膜滞留在土壤中,能阻断土壤水分运动,妨碍作物根系下扎,影响根系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造成死苗和缺苗断垄,导致作物减产。残膜主要分布于0~30 cm的耕层,易缠绕犁骅、堵塞播种机和中耕施肥机,影响播种和施肥质量。土地翻耕后清理出的残膜被堆放田头、房前、渠边或被风吹起,四处散落,严重影响村容村貌,污染农村环境[1-2]。另外,废旧地膜与秸秆、牧草混在一起,常被牲畜误食,轻者造成消化不良,重者导致死亡。农田残膜污染正逐步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制约因素。

目前,新疆的玉米近80%为覆膜种植,面积近66.67万hm2,地膜玉米的残膜回收问题亟待解决。本试验通过研究头水前揭膜对玉米后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探索玉米田废旧地膜回收的最佳途径,以提高农田废旧地膜的回收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地点设在新疆博乐市小营盘镇,土壤肥力中等,前茬为玉米,行长140 m,行距50 cm,株距25 cm,保苗株数4.5万~5.0万株/hm2,参试玉米品种为 KWS2564。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2个处理,分别为:头水前揭膜;以不揭膜作对照(CK),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4],2次重复。试验地四周设保护行,试验面积1.33 hm2。

1.3 田间管理

3月28日播种,用种量52.5 kg/hm2,地膜厚度0.008 mm,使用量52.5 kg/hm2;4月28日间苗,5月3日定苗;基肥施二铵405 kg/hm2+尿素45 kg/hm2,结合浇水追施尿素300 kg/hm2;6月14日第1次滴水,共滴水7次[5];头水前揭膜,时间是6月8日。

1.4 气候情况

因气候原因,播种偏早,苗期多雨,温度较往年低2~4 ℃。拔节期至吐丝期的降水量多于往年,但未对作物生长造成明显不良影响,玉米整体长势良好。后期降水量多,7月4日受冰雹灾害,对玉米产量影响不大[6]。9月9日试验田玉米收获结束。

2 结果与分析

2.1 头水前揭膜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头水前揭膜后,抽雄期、吐丝期、成熟期、生育期都较不揭膜(CK)推迟1 d。由表2、表3可知,头水前揭膜的玉米较不揭膜(CK)的玉米叶片数多,秃尖少,出籽率和千粒重都偏高;揭膜后的玉米产量(14 766.75 kg/hm2)较对照的玉米产量(14 531.85 kg/hm2)略高,增幅为1.62%。

2.2 头水前揭膜对地膜回收率的影响

2个处理的地膜经清洗晾干后称重,头水前揭膜的小区地膜回收量为42.75 kg/hm2,回收率81.4%;CK地膜回收量为19.05 kg/hm2,回收率36.3%。由此可见,头水前揭膜的地膜回收率显著增高,增幅为45.1个百分点(表4)。

3 结论与结论

玉米生育前期覆膜的增温保墒作用,缓减了早春低温、干旱对玉米生长的胁迫。试验结果表明,头水前揭膜玉米秃尖少,出籽率和千粒重都偏高,增产1.62%,地膜回收率增加45.1个百分点。头水前揭膜后使土壤透气性增加,提高了根系活力,促进了地上部分光合产物的增加,从而使玉米产量略有提高。

头水前揭膜可使地膜回收率显著增高,此时地膜尚未老化,韧性好,不易破碎,并且田间未经灌溉,土壤疏松,膜上没有淤泥,能够最大限度地回收地膜,减轻残膜污染。反之,玉米成熟后根系发达,加之机械收割后被粉碎的枝叶和泥土把残膜完全覆盖,只有等到第2年整地时才能耙出少量残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回收的残膜利用率也很低。

4 参考文献

[1] 周明冬,秦晓辉,赵前程.新疆地膜应用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J].新疆农业科技,2010(6):55.

[2] 卢守文,陈晓宜.高度重视残膜危害,大力推广头水揭膜措施[J].新疆农业科技,1996(3):7-8.

[3] 贺润喜,王玉国.不同生育期揭膜对旱地地膜覆盖玉米生理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1999(1):16-19.

篇8

中图分类号 X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1-0273-03

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面源污染的问题日渐突出,已经成为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卫生的的一个主要因素[1]。为探索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对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对策,笔者深入漯河市农村,实地调研了当地农业面源污染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及防治情况,认真分析了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原因,并就做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出了建设性对策。

1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1.1 化肥污染

漯河市年使用化肥折纯138 520 t,其中氮肥56 865 t、磷肥17 948 t、钾肥8 187 t,化肥平均施用量折纯735 kg/hm2,高于发达国家化肥安全施用量的上限。施用肥料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40%,化肥投入占粮食生产现金成本的37%左右[2]。化肥的使用对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但化肥特别是氮肥用量过高,使大量养分随降雨、灌溉和地表径流进入水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长期过量施用化肥,容易造成土壤结构破坏、土壤板结、肥力下降、作物减产。过量施肥引起氮素的大量损失,不仅对大气造成污染,破坏臭氧层,同时也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强温室效应,背离了当前世界发展“低碳农业”的大趋势。大量增加农业化学投入品,也容易造成农产品硝酸盐含量过高和重金属含量超标[3],致使农产品质量大幅下降,对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1.2 农药污染

漯河市年使用农药2 441 t,平均施用量为12.75 kg/hm2。农药在防治病虫害、保护农作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农药的大量使用也污染了环境,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量超标,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农药污染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滥用农药。据统计,该市每年因食用农药污染的蔬菜而中毒的人数达近100人;二是过量使用农药[4]。农业生产中以杀虫剂为代表的农药施用量通常是推荐量的2~4倍,其大量使用,在消灭有害生物的同时,也杀死了许多有益生物,加速了水源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对土壤、水体造成严重危害,并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1.3 农膜污染

随着设施农业的迅速发展,塑料大棚及地膜的使用量大幅增加,农膜污染已成为农田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据统计,漯河市年农膜使用量达3 512 t,地膜使用量逾1 600 t,地膜覆盖面积2.221万hm2,占耕地面积的13.4%,约40%的农膜残留在土壤中。残存于农田土壤中的白色污染物都是高分子有机化学聚合物,在土壤中不易降解,或降解后产生有害物质,逐年积累,污染土壤生态环境。有关调查显示,在地膜残留严重的地方,农作物减产20%~30%,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

1.4 畜禽粪便污染

近年来,漯河市以双汇集团为龙头的畜产品深加工企业蓬勃发展,带动了畜禽养殖业的迅速扩张。目前,该市年存栏生猪逾200万头、奶牛4万头、肉牛8万头、家禽1 845万只。每年养殖业产生的粪便量逾200万t,其中经无害化处理的仅73万t左右。大量的畜禽粪便不经任何无害化处理直接排放,不仅污染养殖场周围的环境,而且导致水体和大气污染,是目前我国江河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源。同时,畜禽粪便的不合理处理,不仅会造成蚊虫大量滋生,而且还会成为传染源,造成疫病传播,威胁人类和畜禽健康。

1.5 农业废弃物污染

漯河市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年产各类作物秸秆220万t,约1/5秸秆被焚烧或变成有机污染物。由于农村能源结构的改变,大量秸秆因无法有效利用而被焚烧或抛弃于河沟渠内及道路两侧,不但污染大气和水体[5],影响农村的环境卫生,危害人体健康,也影响了附近的机场和公路的交通安全。

2 农业面源污染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化肥的平均施用量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施用量上限的2倍,但平均利用率仅40%左右。国际公认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是225 kg/hm2,而当地施用量是其安全上限的3倍;我国农药年产约170万t,1.2亿hm2农田的平均用量达14.17 kg/hm2,漯河市农药施用量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我国每年约有50万t农膜残留于土壤中,残膜率达40%,当地残膜率与此相当。这些化学合成物质被投入耕地,造成耕地污染,不利于植物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更重要的是,耕地污染严重威胁到粮食和食品安全。耕地中的有毒物质被植物吸收积累后,不但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还会继续在人体内累积,最终引发各种疾病。因此,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刻不容缓。

3 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原因

农业面源污染相对点源污染而言,具有点多、面广、分散、处理难的特点,其产生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5点。

3.1 农业环保立法工作滞后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环保监督和执法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农业部门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因缺乏管理手段和法律支持,造成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农业环境保护工作无法可依。

3.2 分工协作机制不健全

农业和环保等部门职责不明,存在权责不一致的现象。农业部门多从技术角度指导农业生产,缺乏有效约束手段;环保部门多是通过政府行为下达环保目标,要求有关部门对面源污染进行治理。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尚需进一步健全完善。

3.3 财政投入不足

据调查,目前当地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经费尚未纳入财政投入范围。同时,国家对此也没有相关的防治经费,多元化的社会投入机制尚未形成。

3.4 传统种植观念的影响

许多农民一味追求产量的最大化和劳动强度最小化,过量施用化肥、农药,加剧了农业环境污染。

3.5 监测服务体系不健全

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缺位,影响了相关技术和标准的推广应用。同时,农业环境监测手段落后,也成为制约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瓶颈”。

4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进展

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已引起各级高度重视,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4.1 化肥污染防治

2005年,出台了《漯河市2006―2010年基本农田化肥过量使用控制规划》,采取有效措施治理过量施用化肥问题。一是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切实提高该项技术的入户率、覆盖率和贡献率。2006―2010年,连续5年制定了《漯河市测土配方施肥行动方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入户率达到了100%。二是搞好有机肥资源及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增加有机肥使用量,提高耕地质量。重点推广有机肥积制新技术、秸秆还田技术、开发精制(商品)有机肥应用技术、实施节水农业及农业废弃物生物处理技术等土肥新技术10余项。每年积造施用有机肥5.33万hm2以上,开发研制有机肥、生态肥10万t以上。三是建立土壤肥料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中试基地。该市每年安排新型高效叶面肥、高效配方微肥等中试试验基地12处。四是建立健全了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体系,提高土壤农化的预警预报能力。目前,该市已建地力监测点42个,在全市形成了覆盖四大土类的金字塔式监测网络体系。五是搞好宣传培训,提高广大农户自觉自愿利用测土配方施肥等新技术的积极性。

4.2 农药污染防治

为做好农药的科学使用,出台了《漯河市2006―2010年基本农田农药过量使用控制规划》,切实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监管。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搞好技术培训。广泛宣传农药科学使用知识。要求农药经营网点,采取专家坐诊、播放录像资料、发放明白纸等措施,对来购买农药的农民开展技术咨询。二是大力试验、推广高效、低毒农药新品种。针对当地主要作物害虫,积极开展用药品种和使用技术的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积极推进高毒农药替代工作。三是加大对农药市场的管理力度。把季节性市场大检查与日常监督管理结合起来,建立农药举报制度和案件查处联动制度,严厉查处假冒伪劣和禁用农药。每年对蔬菜生产区农药经营门店进行不定期的全面检查,严禁销售和使用禁用、限用农药,确保农药的安全使用。

4.3 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

2003年,漯河市提出了建设全国有影响的无公害食品基地市的目标,先后组织制订2卷《漯河市无公害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涵盖粮食、蔬菜、水果、畜禽、水产五大类49个品种。建立各类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127家。目前,该市通过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达12.27万hm2;有178个农畜产品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认证。该市的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双汇集团、龙云集团的无公害农产品已经成为全国 “一荤一素”知名品牌,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大大提高。全面推行市场准入制度。2003年10月,该市在市区对蔬菜等重点监控农产品实施了市场准入;2005年8月,又在全市3个区2个县全面实施市场准入。通过在农产品市场设立无公害蔬菜专卖区,定期不定期对无公害农产品进行监测,监测结果通过媒体和漯河农业信息网对外公布等措施,禁止监测不符合无公害标准的农产品进入市场销售。定期在新闻媒体公布国家禁、限用农(兽)药产品目录,严禁购买使用。实行生产基地投入品登记管理制度,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全面推行,不但有效治理了农业面源污染,而且显著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

4.4 大力发展沼气,有效解决养殖业发展带来的粪便污染

漯河市将沼气建设纳入《漯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并专门下发了《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沼气建设,推动生态农业发展的通知》,致力通过发展沼气解决养殖业带来的面源污染。截至2010年底,该市农村户用沼气池总量达20.5万座,年消化养殖粪便逾40万t,提供优质沼液沼渣肥料逾80万t,减少化肥施用量20万t左右。同时,积极推广沼气及“三沼”综合利用技术,使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农业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4.5 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焚烧秸秆情况逐年减少

据统计,漯河市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220万t左右。自2005年起,该市通过全面实施禁烧,推动了农作物秸秆的有效利用,综合利用率平均达到90%以上,比2005年上升了35个百分点。夏季小麦秸秆主要以机械还田、工业化利用为主,基本得到有效利用;秋季重点推广秸秆机械还田和青贮技术。近年来,该市积极探索生物质发电,对原热电厂进行了技术改造,利用秸秆进行生物质发电,年可消耗秸秆约30万t。

5 对策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漯河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从根本上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

5.1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重点是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培训无害化生产技术,强化清洁生产观念和农业环保意识,提高生产者、经营者的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

5.2 建立和完善监测体系

建立健全农业环境监测和农产品检验检测网络体系,提升监管检测能力。建立高效的农业面源污染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以及重大农业面源污染事故监测体系,切实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监测。

5.3 科学施用化肥农药,及时回收废农膜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多法防治,尽量减少农药化肥用量。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严格施药规程,保证用药安全。推广可降解农膜和生物全降解塑料,从源头上消除白色污染。

5.4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大力推广施肥新技术,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提高肥料利用率,提升耕地质量。加大合理耕作、洁净操作等无害化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利用规模。

5.5 加强畜禽粪便污染治理

以沼气为纽带,实施种养相结合,是解决养殖污染的重要途径。推广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加强畜禽粪便污染治理,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5.6 发展循环农业,有效利用农业废弃资源

大力示范推广秸秆饲料、秸秆沼气、秸秆还田、秸秆生物质发电、秸秆生产食用菌等新模式和技术,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数量,减少秸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减少交通隐患;沼液、沼渣是优质的有机肥,其施用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减轻化肥和农药对农产品、土壤和水体的污染,达到农业废弃资源的有效利用。

6 参考文献

[1] 河南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 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2010中国农资流通行业年度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农资流通行业年度发展报告组织会议,2011.

篇9

前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及环境正在急剧发生变化,我们在努力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世界的同时,也在加速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每个人都想生活在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环境里,享受高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然而我们在不经意间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使人们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在人的印象之中,环境污染似乎只存在于城市,殊不知,如今环境污染的魔爪也伸向农村。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状况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举足轻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如何防治农业环境污染,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使农业生态环境由恶性循环走向良性循环。这是我们当代人面临的首要任务。

1、概念

农村环境是指以农村居民为中心的乡村区范围的各种天然的和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它是农村居民生活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它实质也是村民与自然的相互依赖的关系。农村环境问题指农村居民在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以及在日常生产中所造成的破坏农村生态环境或者污染农村环境的现象。农村环境破坏及污染不仅严重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而且直接制约农村工业农业的发展,因此必须保护农村环境,为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2、农村污染类型及防治措施。

当前农村存在污染主要是乡镇企业和农用化学物质的污染。

2.1乡镇企业的污染,每当我们提到农村的环境压力,人们往往把视线集中到乡镇企业的污染上,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乡镇企业发展迅猛,这无疑对农村经济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谁又关注到乡镇企业在发展中造成的污染和破坏环境的问题。

2.1.1污染行业多,“三废”排放量大。我国的乡镇企业生产经营广泛几乎涉及到各大企业与部门。污染化较严重的造纸、印染、采矿、冶炼、砖瓦、水泥、农药、制革等行业。乡镇企业中这些行为设备简陋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三废”处理设施不健全,污染十分严重。

2.1.2乡镇企业污染源分布面广,乡镇企业规模小,行业多,资源利用率低,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有些经营管理者只因缺乏环境保护和生态学方面的知识,只注重眼前的经济效益,忽视长远的环境及社会效益,乱占耕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

2.1.3乡镇企业缺乏统一规化管理,盲目上项目到处乱建,使环境普遍遭受污染。

2.1.4因乡镇企业存在多极层管理和多种所有制,较为混乱,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环保工作也难以管理。

2.1.5农村乡镇环境保护机构不健全,再加之乡镇企业数量多、范围广、无专门管理人员,造成企业环境管理失控的原因。

解决乡镇企业的环境污染最根本的措施是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从当地实际出发,把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放在与生产经营同等重要的位置。首先抓好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工作,要采取多种形式,多渠道充分利用“6.5世界环境日”到农村宣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科学知识等,使人人都知道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危害性。同时,乡镇企业生产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淘汰那些陈旧设备,降低物耗、水耗、能耗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2.2农用化学物质的污染,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越来越多的农药、化肥、塑料薄膜等农用化学物质,这些农用化学物质的使用一方面使农业大幅度增产,经济效益提高。另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破坏生态平衡,降低产品质量。

2.2.1化肥污染:据国家统计,化肥在使用过程中浪费严重,造成对农业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不合理使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有机物质减少。

二是部分化肥随农业退水和地表经流进水体,造成了水体的富营养化,据监测,农村许多浅层地下水硝酸盐氮、氨氮、亚硝酸盐氮都严重超标其中还含有一定的致癌物质。

三是化肥中过量的重金属成分流入环境中,被农作物吸收,会损害人体的健康。

四是化肥不合理应用,还会造成大气污染,碳肥的不正确使用会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增强温室效应引起污染。

2.2.2农药的污染:我国在80年代生产的农药以高残留的有机氯农药为主,所以大部分有毒物质散失于环境之中,使大气、土壤、水全权受到污染并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在我国农村,人们没有意识在喷酒农药之前仔细阅读农药说明书,检查喷雾器是否干净喷药时抽烟、吃东西等。用完后的农药玻璃瓶没有打碎,更不知掩埋在1米深的土中。因此农药一方面通过皮肤和眼睛接触,损害人体。另一方面通过呼吸系统吸入引起呼吸道疾病严重的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农药的大量使用还会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物种的多样性减少,使农村生态更加脆弱。

2.2.3塑料薄膜污染:农膜的使用给农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但给农田土壤带来了污染,被称为“白色污染”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膜留在土壤100年也不会烂掉,会影响农田机械耕作,容易造成农作物倒伏、死苗、减产影响土壤结构,影响正常灌溉,这对农业发展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隐患。

篇10

中图分类号X5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1-0267-02

隆安县地处广西首府南宁市西南,全县农业人口占80%以上。农民以香蕉等作物种植收入为主要收入,是典型的农业县。长期以来由于存在农业投入品使用不合理等诸多问题,隆安县农业环保问题日益突出,极大影响农村、农业的可持续、稳定、和谐发展。通过分析隆安县的农村环保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综合治理对策,保护和建立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隆安县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1农业环境保护现状

1.1农业环境评价和产地认定工作

近年来,隆安县主要农产品产地环境的空气质量、灌溉水质、土壤质量现状得到初步好转。截至2009年底,全县已通过农业环境生产基地无公害认定面积9 874.5 hm2,从产地源头有效控制了农业投入品对生产环境的污染。

1.2入侵性外来有害生物防控工作

2005年以来,隆安县对全县的红火蚁、非洲大蜗牛、蔗蝙蛾、紫茎泽兰等外来入侵物种进行了全面普查,初步确认隆安县没有发现红火蚁、蔗蝙蛾等疫情。同时,隆安县还宣传发动群众对右江沿岸滋生的恶性杂草紫茎泽兰等采取人工清除、喷施化学除草剂(如草甘膦)的方法进行灭除,在经费紧缺的情况下,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紫茎泽兰的扩大蔓延。

1.3农业环境监测管理工作

农业环境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切实加强农业生产环境的监测管理是有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措施。2008年完成了隆安县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种植业污染源普查工作任务以及2008―2010年度普查数据更新工作。2007年以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赋予的职责,隆安县切实加大了农业环境监督管理的力度。一方面加强定位监控点的建设。由国家农业部布点,在那桐工区化工厂周边设立农产品安全监测点,开展厂区周边土壤、水样和农产品的污染监测;另一方面认真开展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2005―2009年全县共查处农业污染事故36起。

1.4加大先进施肥技术推广力度,提高肥料利用率

一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加大农作物专用配方肥使用。二是加大有机肥使用比例。重点推广农作物秸秆还田、恢复和发展冬绿肥生产、积造农家肥等。三是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改进施肥方法,掌握适时的施肥适期,使有机肥的利用率提高3~5个百分点。

1.5推广绿色植保新技术,推动隆安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国家和人民对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日益重视,2003年地方和国家相继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绿色环保植保势在必行,为隆安县推广频振诱控技术、生态粘虫板诱杀技术、性信息诱杀技术(即“三诱”技术)等绿色植保技术提供了难得历史机遇。2004年隆安县植保部门开始引进频振式杀虫灯,挂灯区每年可节省防治费用652.8元/hm2。截至2009年,全县采用“猪―沼―果―灯―鱼”等模式,推广安装杀虫灯1 800多台、黄板5万张、性诱捕器达3.5万个,“三诱”诱杀技术大面积推广,隆安县农药使用强度逐年递减,降低了农产品农药残留,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大提高。2005―2008年全年超标率分别为2.22%、1.15%、0.18%、0.12%,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率逐年递减。2005年3月至2008年12月底,全县共抽检农产品样品43 125个,经检测,农药残留超标302个,平均合格率99.30%,超标率仅0.70%,远低于全国平均超标率,达到无公害农产品市场准入要求,为隆安县创建“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县”创造了有利条件,极大促进了隆安县无公害农业生产的发展。截至2009年,隆安无公害农产品上市11.63万t,产值超过1亿元。从2003年开始,隆安县用5~6年时间完成了“三诱”技术从试验示范到实际生产大面积应用的发展跨越,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农业环保存在的问题

2.1农业投入品使用不合理

2009年隆安县农业生产总共施用氮肥(100%纯量,下同)12 919 t(氮),磷肥4 029 t(五氧化二磷),钾肥11 293 t(氧化钾),农药180 t(100%纯量),平均施用农药1.08 kg/hm2、化肥(氮磷钾)47.07 kg/hm2,分别是1995年施用量的1.5、1.2倍。由于安全用药、科学施肥技术水平不高,喷洒的农药实际附着于作物上的仅30%,化肥的有效利用率仅为35%左右,其余未被利用的化肥与农药以不同途径分散于环境介质中,成为农村的主要污染源。

2.2农业废弃物处理不当

2009年隆安县农膜使用量为140.18 t,残留量为81.72 t,年残留率达58.29%,也就是说有超过1/2的农膜残留在土壤中。由于农膜材料在自然条件下难以分解,长期残存,覆膜5 年的农田平均农膜残留量可达12.3 kg/hm2。而残膜进入土壤后,会严重改变土壤物理性质,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隐患。

2.3秸秆及农作物副产品综合利用乏力

2009年,隆安县秸秆资源总量达到8.73万t,其中42.75%的玉米、水稻秸秆还田,36.34%的秸秆用作畜牧饲料和农用堆肥。由于综合利用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尚未突破,目前约有20%的秸秆和10万t木薯秆(非作物秸秆)尚未很好地利用,被弃或者直接露天焚烧,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影响到航空、高速公路、铁路的正常运行,同时污染水体,影响农村的生产与生活环境卫生。

2.4农村生活污染日益突出

隆安县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农村因人口居住分散,与集镇居民区相比,村屯缺乏专门的垃圾收集、运输、填埋及处理系统,生活垃圾的处理存在盲区,其通常被随意抛在道路、河流、农田附近,严重污染农村水源和土地。

3农业环境面源污染原因

一是各部门尚未建立分工协作的机制,未把农业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无法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导致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投入不足。二是农业农村环境保护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针对农业环保监督和执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缺乏必要的法规依据,农业环保立法工作相对滞后。三是占主体地位的仍是门类齐全的产业结构和一家一户的耕作方式,导致土地使用权过于分散,农业面源污染存在点多、面广、分散、处理难的问题。四是农业生态研究和面源污染防治的科研攻关滞后,目前尚缺少适宜有效的防治措施和技术,无法解决农业面源污染的复杂性、系统性以及投入不足等困难,使农业面源污染状况得不到有效控制。五是资源化利用、绿色食品、农业标准化等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力度亟需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有待健全。六是许多农民一味追求产量的最大化和劳动强度最小化,农民还普遍缺乏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普及教育,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加剧了农业环境污染。

4加强农业环保的对策

4.1切实加强领导,齐抓共管有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和大力推进“生态隆安”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和治理,这同时也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首要课题。要充分认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治理的紧迫性、必要性和复杂性,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切实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领导,进一步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发展生态农业,防治面源污染”的观点,将其真正纳入各级各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1]。

4.2广泛宣传教育,强化农业环境和农产品质量的监测

要充分发挥电台、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体的作用,因地制宜多层次、多形式地普及农业生态环境知识,提高公众的认知度、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营造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社会氛围。尽快完善县乡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安全监测网络体系,提升监测检测能力,建立起高效的农业面源污染预报预警系统和快速反应系统以及重大农业面源污染事故监测体系[2]。

4.3强化科技支撑,加快农业面源污染的综合治理

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科学合理规范使用化肥,深入实施“沃土工程”。 加大综合治理力度,靠科技进步,防治农药、化肥污染。严格禁止销售和使用甲胺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切实有效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加快推广高抗病虫害品种、生物防治、性信息引诱器、防虫网和频振式杀虫灯等先进实用技术,同时加强病虫草害预测预报以及农膜、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从而减轻环境污染。

4.4加强法规建设,依法控制和消除农业面源污染

为保证有人执法、有法可依和违法必究,应当做好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加快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和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为目标,促进土地使用权的集中,通过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和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等方式,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行集中治污。建立农药、化肥等农产品市场准入、化学投入品和安全追溯制度,充分借鉴和大胆吸收发达国家在防止农药、化肥过量投入的成功经验,倡导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3-4]。

5参考文献

[1] 史建霞.农业环境污染及污染防治措施[J].现代农村科技,2011(3):70.

篇11

全县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于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投入品、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及农村生活污染源。

1、化学肥料污染

2012年全县化肥总用量(实物量)约6.97t,其中N肥2.25t,P肥2.41t,K肥0.73t,复合肥1.58t,平均化肥施用折纯量为564kg/hm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4.6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2.16%。施肥中约有1/3的N、P通过地表径流和渗漏进入水体,导致对水体的污染,同时,过量施用N肥,引起土壤中硝酸盐含量过高,造成农产品品质下降,甚至导致蔬菜中硝酸盐含量严重超标,直接危及人的健康。

2、化学农药污染

2012年全县农药总用量66.62t,其中杀虫剂31.69t(有机磷类16.13t、氨基甲酸酯类3.56t、除虫菊酯7.95t、其它类杀虫剂4.05t),杀菌剂24.1t,除草剂7.83t,植物生长调节剂2.58t,杀鼠剂0.42t。农药施用量越大,残留性就越大,对人体的危害也越大。残留在食品中的农药能引起人的急慢性中毒,特别是对致癌、致畸、致突变及后代的影响;农药对其它生物的危害有直接杀伤、慢性危害、破坏生态平衡等。

3、农膜污染

全县每年农膜使用总量为2422t,其中地膜1382t,平均回收率为57%,即每年大约有1040t农用薄膜残留在土壤中,对环境造成污染。残膜进入土壤后,会严重改变土壤物理性质,影响土壤的通透性,阻碍土壤水肥的运移,影响农作物根系吸收水分及根系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同时,残膜被丢弃于田间地头,积存于排泄渠道中,散落于湖泊水体或乱挂在树枝上。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

4、生活废弃物污染

全县年生活污水排放量1788.5t,固体废弃物排放量70t,生活用洗衣粉用量3880t。农村因人口居住分散,村镇没有专门的垃圾收集、运输、填埋及处理系统,生活垃圾被随意抛在路旁、农田、河流,已成为污染农村水源和土壤的一大公害。

5、畜禽粪便污染

全县畜禽粪便年产生量1295.5t,养殖业废水排放量467.4t,其中规模养殖户废水排放量27.74t,每年直接进入水体的污水有8.8t;鸡粪年产生量13.28t,其中进入水体的有10.6t。由于多种原因,许多专业化畜禽养殖场地处于居民区内,23%的养殖场距当地居民水源地不超过50m,52%的养殖场距离居民区或水源地不超过150m。100%的养殖场未经过环境影响评价,90%左右的养殖场缺少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

5、农作物秸秆

全县年产秸秆总量基本稳定在23t左右。2012年全县秸秆资源总量23.34t,利用量达13.24t,利用率56.72%,尚有10.1t未合理利用。近1.74吨的秸秆被弃或者直接露天焚烧,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影响到航空、高速公路、铁路的正常运行,同时污染水体,影响农村的环境卫生。

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

1、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的意识十分薄弱

农业生产片面强调产量,追求规模效益,导致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而沉积在土壤中,进一步加剧了污染。一是农民观念落后,没有可持续发展经营理念,不注重农产品的质量,更不考虑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对环境的影响。二是个别基层组织、领导干部的思想中还没有生态忧患观念,加之农村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隐蔽性、随机性、不易监测、难以量化等特征,又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人们对农村面源污染认识不足,特别是农业生产者没有防治意识,没有成为面源污染防治的主力军,致使面源污染持续发展。

2、基础性工作严重不足

面源污染防治涉及垃圾收集、运输、分类利用、生物发酵、土壤肥料、生物预警、品种选育栽培、能源、交通、水利、测绘、规划等多学科的协调和配合,缺一不可,但目前的情况相当不容乐观,缺乏对农村面源污染长期的基础性监测调查与研究,系统的基础数据不完善,导致有效的防控技术标准和措施无法制定,而农业部门作为农业面源污染主管之一,既无资金、更无设备,从事面源污染防治力不从心。

3、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

篇12

中图分类号:U492文献标识码: A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农村的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农民的生活质量大大改善,但同时,农村的环境状况也在每况愈下,这主要由于我国农村法律制度的缺失、农民的环境意识比较淡薄、农业生产方式不合理等等。下面我就将从不同的层面对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成因以及对策进行分析。

1、农村环境污染成因

1.1、环境意识淡薄

我国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比较低,长期以来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造成资源的过度开采,造成随意处置农业废弃物的现象比较严重,垃圾乱倒、畜禽乱放、死畜乱扔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常见,基层农村管理者忽视了环保工作的法律强制性,使现存涉及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在具体工作中被政策化,其灵活性代替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以及规范性,这就造成了我国的新农村环境保护遇到重重的障碍,农村的环境污染持续恶化。

1.2、畜禽污染

近年来,在我国农村,比如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对畜禽烦人养殖已经从分散的农户养殖转向集约化的养殖,而对于工厂化的养殖,使得禽畜粪便的污染在大幅度的增加,再加上布局上的不合理,没有注意避开人口聚居区,造成畜禽粪便还田的比例比较低。与此同时,在污染排放的强度上并不低于工业企业的集约化养殖场,其污染危害也就变得更加严重。

1.3、法律体系缺失

多年来,我国已逐步建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法律,其中包括宪法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环境保护体系,但是该体系建立的立足点往往是工业污染,虽然涉及了农村环境保护,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上述法律法规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农村发展的需要,以此造成我国农村法律体系的不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农业环境虽有涉及,但都比较简单,而且未能将农业自然资源的保护协调起来,农业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重要环境领域还存在立法空白,这就使得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也未能有效建立,不利于我国农村环保事业的健康发展。

1.4、乡镇企业污染

近年来,随着我国一系列富农、惠农政策的出台,乡镇工业企业以及畜牧养殖企业得到迅速发展,为农民增加了就业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环境污染问题。这其中,乡镇工业存在着数量多、设备简陋、技术落后等问题,很多乡镇企业缺乏防污治污设施,而大多数的畜牧养殖企业经营管理也多比较粗放,缺乏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出现了大量粪便得随意堆放等现象,造成养殖场周边水环境亚硝酸盐、大肠杆菌等指标的严重超标,威胁居民的人身健康。

1.5、现代化农业生产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农业生产都采取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以资源的浪费为农业发展基础,再加上我国是世界上化肥年使用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并且有效利用率之低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了保证粮食供应,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过度的使用土地资源,这给农村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严重的危害了农村居民的生活健康。

2、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2.1、生活垃圾和水源污染

结合我国农村生产、生活习惯,很难做到将生活垃圾的分类,绝大多数农村生活环境比较差,与此同时,村镇的环卫基础设施不健全、布局不合理、大量有毒有害垃圾的任意丢弃等严重的污染了土地、水源。同时,城市垃圾向农村的转移,也严重污染了当地的土壤、水源,给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带来长期危害。

2.2、白色污染

目前在我国农村,农用塑料薄膜是农村白色污染物的最主要来源。虽然地膜覆盖技术的普遍运用,大幅度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残留薄膜的回收措施,造成残留薄膜在农田土壤中逐年增多,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残留薄膜长期存在于土壤中,会改变或切断土壤空隙的连续性,阻碍土壤水分的迁移,削弱耕地的抗旱能力,最终致使农作物产量烦人下降。

2.3、重金属污染

金属一般不会自行分解,有毒的金属离子被腐蚀后会溶于水形成金属离子,随雨水流入河流中或渗入土层,对土壤,水源造成严重的污染,导致所产的农作物无法食用。比如一些造纸厂、化工厂等排放的重金属都是农村环境的污染源,这些企业排放的污水直接流入河中,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癌症村”越来越多,根据统计,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发生了多起特大重金属污染事件,这些事件中,农村是主要受害地区,农民也是主要受害人群。

2.4、农药污染

现在我国农村在生产过程中,对农药的大量运用较大程度地污染了环境,给人们的粮食留下了致病的隐患。目前,农民为了增加农作物产量而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其实在实际上喷洒的农药只有少部分的附着在农作物上,而其他部分则流失在土壤以及空气中,这些不仅造成药剂浪费、地力下降,而且对土壤和水源造成严重污染。

3、农村环境问题治理原则

3.1、坚持城乡统筹的原则

目前,我国城乡之间虽存在一定的地域分隔,但城乡环境同属于一个整体,相互影响,然而中国环境保护长期侧重城市,使得农村环境的不断恶化,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彻底的改变环境保护轻农村的倾向,把城乡环境保护放在同等重要位,统筹规划。比如制定环境卫生标准以及责任区的制度;完善农村环保法律法规的建立、实施;加强农村的环保宣传工作,发挥村民自身的力量来美化生活环境。

3.2、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然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了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化的发展战略,即既能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又要满足后代人的生存,所以农村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并且充分的突出环境效益优于经济效益的原则。

3.3、村民自治的原则

环境的保护应该以教育为本。首先,在农村各中小学开展绿色进校园活动,提高中小学生的环境意识;其次,对广大村民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动员村民自觉参与农村环境的保护工作,引导村民关注、支持环保工作,提升农村整体环境的质量。

4、农村环境治理对策

4.1、增强环保意识

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所以增强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对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要在平时通过多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农民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提高环保意识;开展环境保护技能的培训,使农民掌握科学农业生产技术;广泛听取农民对涉及自身利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的意见与诉求,维护农民的环境权益。

4.2、完善环境监督法律体系

要做到重视农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与环境问题的特殊性,根据实际制定出完善的约束性法规政策。在国家层面需要制定环境基本法,并增加自然生态保护方面的内容;在地方层面上可制定专门性的农村环境保护地方性条例,对现有法律没有规定的内容作出全面具体的规定;完善相关政策,以已颁布实施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系统分析对农村环境管理的具体要求,对相关政策进行完善。

4.3、建立城乡污水处理系统

要建立城乡污水处理系统,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场站,在近郊农村应建立比较完善的污水分流收集系统;在远郊乡村,可利用湿地以及沟塘等就地处理或者开展“一池三改”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

4.4、统筹城乡发展

建立城乡统筹协调的环境保护机制,防止污染转嫁;针对我国农村的特殊情况,制定更适合于农村环境现状及发展的法律规范,提高农村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法律的现实操作性;创新城乡一体化环保工作与投入机制,全面贯彻“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切实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环境直接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所以在以后的发展中一定要根据实际,加强对环境污染的预防与治理,使得农村居民生活品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促进我国经济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篇13

关键词 土壤污染;污染防治;国际经验

有土斯有民,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开发、利用、保护好土壤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根据2014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的数据,全国16%的土壤环境超标,其中,一些地方土壤污染严重,工矿业废弃地和农业耕地土壤污染问题突出,重点区域类土地(重污染企业用地、工业废弃地、工业园区、固体废物集中处置地、采油区、采矿区、污水灌溉区和干线公路两侧)均有相当程度的污染,“毒土”“毒地”等事件在全国各地不断出现,威胁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我国土壤环境污染预防、控制和修复,意义重大、刻不容缓。本文旨在分析国内土壤污染成因,借鉴国际经验,探求国内土壤污染防治途径。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增长,我国土壤环境也迅速恶化,污染呈现多源、复合、量大、面广、持久、毒害六大特征,表现出由点到片,由城到乡,由单一到复合等发展态势。造成我国土壤环境恶化的原因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土地资源禀赋低。我国土地资源具有绝对数量多、相对数量少且质量不高、环境压力大等特点。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水平的43%,我国以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20%的人口。除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珠江中下游平原与汉江平原、成都平原外,耕地质量不高,无法耕种的中度、重度污染耕地有5000万亩,全国集中连片耕地后备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和西部干旱地区,后备资源开发存在生态难题。

二是土地污染源多面广量大。土壤是各类污染物的最终归属。我国30多年粗放的发展模式,使土地成为了一个“大垃圾箱”。工业“三废”排放,使污染物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并积累于土壤。全国有11. 23万座矿山,1.2万座尾矿库,每年60万吨石油跑冒滴漏,固体废物堆放占地面积达200多万亩,有害废水污灌污染耕地3250多万亩,有害废气随雨水沉降到土壤中。农业生产存在“农药、化肥依赖症”,化肥产量和使用量占世界1/3以上,非降解农膜残留量达12万吨. “白色污染”严重,导致土质下降,危害人体健康。

三是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尚无针对土壤污染的专门法。2015年实施的新《环境保护法》虽对土壤环境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但仍缺乏细则。虽然不少地方专门出台了土壤污染防治的规范性文件,但没有形成有效的土壤污染综合防治法律体系,约束力和系统性不够。

四是土壤污染防治标准体系不完善。我国有60类共3246种土壤,不同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平均降雨量、地下水埋深等影响基准推导的重要参数具有较大的变异性。截至目前,我国已及正在修订的土壤质量标准有60多个,在数量上比较少,管理也不明晰,分属于10多个不同部门。此外,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于1995年实施,2009年开始修订,至今仍在修订过程中,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标准等级全国采用统一的标准值,没有区分土壤背景值的差异。此外,标准主要针对的是环境质量,从人体健康和生态风险的角度考虑不够;主要针对农业用地,对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考虑不够。

五是土壤环境监测能力不足。我国土壤环境监测工作起步晚,技术落后,尚未形成全面的监测体系,部分地方能力有限,难以精准掌握各地区土壤污染的状况。

六是土壤污染防治技术薄弱。由于污染土壤面积大,污染程度深浅不一,自然条件复杂多变,对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和工艺要求极高。国内市场上现有的修复技术往往手段单一,科技含量低且修复成本非常高,修复设备与药剂大部分仍依赖进口。

七是土壤污染防治资金缺口大。国外的绿地建设中,土壤费占总投入的50%。我国“十二五”环境规划中仅有300亿元中央财政资金用于修复污染土壤,且主要是对城市投入,对农业生态环保投入不足,远远无法满足土壤污染防治资金需求。

八是土壤管理体制不顺。我国长期以来多部门分散治土,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能在很大程度上被肢解和架空,造成权利义务失衡和权力横向分割的弊端。虽然2013年1月国务院出台的《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中提出: “建立由环境保护部牵头,国务院相关部门参加的部际协调机制,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但仅靠部际协调机制难以解决多头管理的问题,常常会因部门利益影响工作效率。

九是土壤保护意识淡薄。由于土壤污染更具隐蔽性、滞后性和难可逆性,是一种“看不见的污染”,公众土壤污染防治自觉性和积极性不高,往往将土地利用的功利性和经济性摆在第一位,忽略土地本身的生命支撑价值、生态价值、文化象征价值、历史价值。大部分农村居民对环境污染表现淡漠,也缺乏依法维权意识,只要环境污染没有直接影响到自身的生产生活,大多采取漠视的态度,增加了土壤环境保护的成本。国外土壤污染防治经验

建立综合防治的法律体系

西方国家普遍将土壤作为一个独立的环境要素来进行立法保护,形成了从基本法到综合性法律再到专项立法的三层法律体系,用以调整和规范各类生产、生活活动。

美国从危险废物管理着手开展立法,颁布《土壤保护法》《资源保护回收法》《综合环境反应、赔偿和责任法》(“超级基金法”)和《小企业责任免除和棕地复兴法案》(“棕色地块法”)等法律法规,在建立土壤环境保护区、农田保护、土地管理政策、土地利用、污染场地修复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同时加强对水、化学品等污染的控制和立法。德国制定《联邦土壤保护法》《区域规划法案》《建设条例》等,对土壤污染清除和修复、土地开发、限制绿色地带开发作出规定。日本通过《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止法》《土壤污染对策法》为农用地以及“城市型”土壤污染的治理提供了专门法律保障,而《大气污染防治法》《二?英类物质特别对策法》《水质污浊防止法》《废弃物处理法》《化学物质审查规制法》《肥料取缔法》《矿山保安法》等外围法则从不同途径为土壤切断了污染源。法国虽没有专门性的土壤污染防治法,但修改和完善现有的工业法、废物法和民法,规定土壤污染者的相关责任,达到土壤污染防治目的。

强化土壤污染风险预防

发达国家将土壤环境风险评估贯穿土壤环境管理全过程,指导污染土壤的环境调查与监测,确定土壤污染风险是否可以接受、是否值得关注。英国认为预防土壤风险与修复污染土壤同等重要,建立了污染土壤暴露风险评估导则,率先提出污染地块可持续修复管理框架。德国一方面重点排查了全国有污染嫌疑的土壤并进行了风险评估,另一方面制定方案并组织实施了重点污染土壤的治理和修复。

完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当前发达国家普遍基于风险评估,划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并制定土壤的环境质量标准。美国颁布旨在保护生态受体安全的《土壤生态筛选导则》以及保护人体健康的《土壤筛选导则》,此外还制定污染土壤初始修复目标值,许多州据此制订各自的土壤质量标准。英国在考虑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以保护人体健康为原则制定土壤指标值。加拿大则以其保护生态土壤质量指导值和保护人体健康土壤质量指导值两者中的最低值作为最终土壤质量指导值。荷兰在《荷兰土壤质量法令》中设立了土壤修复的目标值、干预值及部分污染物造成土壤严重污染的指示值。日本在制订土壤环境标准时,特别设立浸出液标准。

全面准确开展土壤监测

西方国家普遍深入开展土壤调查,尤其是利用高光谱遥感与无线传感器网络等新技术进行土壤监测与评价,摸清底数,为开展土壤保护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欧盟实施土壤环境评价监测项目,设计欧盟范围内可比的监测标准和指标体系,建立评价土壤现状的资料参考中心,对国家级土壤监测数据进行有效统一管理。德国根据土地用途对全国土壤实施监测,了解土壤特性变化,以评估治理措施是否有效,共设立监测点800多个,并建立污染土壤数据库进行动态管理。法国建立污染土地的数据库,信息包含现存的污染地和已被修复的污染地。美国相关部门向用户免费提供很多土壤基础信息,例如分辨率低于30米的遥感资料,从而为新技术的应用创造有利条件。

分类治理的防治措施

根据土壤的不同功能,西方国家坚持区别对待,积极推动土壤污染分类整治和管理。美国防治土壤污染关注范围从农业用地逐渐扩大到工业用地,通过一系列法律及修正案对“棕色地块”进行有效治理。建立危害分级系统,根据地下水、地表水、大气和土壤4种污染迁移途径来评估场地的污染状况,有针对性地治理。德国通过一套颜色指标体系明确土壤治理要求,分别用绿线、黄线和红线表示应采取预防恶化、发出警告或必须清理的措施。日本和韩国在土壤污染调查、整治责任承担、费用负担、管制方式等具体制度中,对“农业型”土壤污染和“城镇工矿型”土壤污染区别对待。俄罗斯在《关于安全使用化学杀虫除莠剂和农业化学制品法》中针对农业生产施用农药化肥等化学制剂的控制与监督管理做出详细规定。

采用先进的治理技术

国外土壤修复主要采用两大方法(原位及异位)和五类技术(工程措施、物理修复、化学/物化修复、农业生态修复和生物修复)。1982-2005年,美国超级基金一共进行了997个土壤修复项目,采用异位修复的项目约占53%,固化/稳定化及焚烧占异位修复项目的69%,土壤蒸汽抽提占原位修复项目的53%。欧洲各国因工业历史和污染类型不同,污染场地特征不同,土壤修复技术也存在明显差异,整体上采用原位及异位修复技术的比例相当。目前,绿色修复技术既可降低修复行动的环境足迹及经济上的负面影响,又使修复行为的净环境收益最大化,越来越受到重视。

“污染者付费”基础上的市场运作

在政府提供专项治理资金的同时,激励社会资本加大土壤治理投入。美国通过征收专业税,建立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的土壤修复“超级基金”,由其兜底全国范围内污染场地的修复。英国污染场地修复资金实行等级责任制:最初向土地排污的企业、个人或知情并容许排污发生的人为第一级;当前土地所有者、业主为第二级;土壤污染治理责任由第一级承担,但无法找出原始污染者时由第二级承担。日本采用“原因者负担”和“受益者分担”双原则并设立专项基金治理污染土地。具体方式是:先对污染土地展开调查并制定治理方案,然后对该土地进行收购和治理,在治理完成后将土地卖给企业,最后按基金出资比例对获利的5%进行分配。对于无主土地的治理,德国采取政府先垫钱修复,后调查确定最终谁付费的治理方式;而对历史遗留的污染场地治理,政府给予补贴。

综合防治土壤污染的建议

通过分析发达国家土壤环境保护、可持续管理和修复的成本可以发现,三项成本的基本比例为1:10:100。借鉴国际经验,我国必须重视预防,并坚持防、控、治一体化,分类施策、分区防控,走市场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的路子。

建立土壤污染防治联合机制

土壤污染情况复杂,涉及部门多,治理和协调难度大,需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中央部门的责任及中央相关部门的职责。环保部作为土壤污染防治牵头部门,应加强综合协调,完善法规标准,建立部门联动机制;与农业部、国土资源部等成立“国家耕地面源和农村污染防治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工作可由农业部承担;与工信部、住建部、国土资源部等成立“国家城镇和工业用地污染防治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工作可由住建部、环保部共同承担。协调跨区域水土协同治理,统筹土壤、重金属和化学品、固废、危废污染防治工作。

建立健全法规和标准体系

尽快制定出台“土壤污染防治法”及其配套规章制度,加快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修订。修订、完善与土壤污染相关的水、大气、固体废弃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强化土地管理、城乡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等关于土壤保护的内容,形成科学、合理、系统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严格法律责任,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涉重金属企业废水、废气、废渣等处理情况的监督检查,规范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转移、运输和处理处置活动,严控农药、化肥、农膜的乱用滥用问题,加大对造成污染后果行为的处罚力度。建立土壤污染责任终身追究机制,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加强源头控制

坚持绿色化发展,大力推进清洁生产。严格项目准人,关闭、淘汰和搬迁小冶炼、小化工等企业。健全排污许可制度,改造环保设施,严格控制排污量和浓度。打击非法采矿,促进矿山集约化开采和废水、废渣集中排放和处理。划定生态红线,严格监管农田和重要农产品基地,严格控制污水灌溉,加强对农药、化肥及其包装物以及农膜的环境管理,提高农业补贴标准。实行保护性耕作和轮休耕作制度。完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强化土壤环保考核指标。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党政同责制,明确地方党委及其部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

加强土壤监测

联合多部门共同建立长效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机制,开放监测市场。制定统一的监测规范,构建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预警监测、应急监测网络,定期开展全国土壤环境污染状况监测,建立全国土壤环境监测数据库系统,为土壤污染防治提供可靠数据。

实施分类防治

对工业、农业和住宅用地分类施策;划定优先保护区域进行分区防控;按照受污染程度开展分级防治。启动“土壤环境保护工程”,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示范工程。完善“以奖促治”“以奖促保”政策。建立土壤修复技术默认清单制度。

加强科技支撑

搭建土壤环境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注重引进、吸收、消化适用于国情的国外先进技术。搭建土壤污染治理与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平台,自主研发关键技术、设备。

健全资金投入机制

借鉴重庆污染土壤治理模式,加快以土地经营、批租为支撑的财税、金融模式改革。继续探索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污染责任险等经济措施。对严重污染的耕地,要调整种植结构,划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并进行生态补偿;定点收购被污染粮食并补偿费用。建立相关的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基金。对积极开展土壤污染保护和治理的地区,加大资金奖励支持力度。发展土壤修复相关产业,鼓励民间资本注入,开展PPP模式,推进第三方监测、治理。

加强土壤保护宣传教育

提高企业和公众土壤环境安全意识和土壤环境保护参与意识,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课堂宣传土壤环境保护知识,并为一线生产者提供专业培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