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会计信息质量理论基础

会计信息质量理论基础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8:4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会计信息质量理论基础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会计信息质量理论基础

篇1

中图分类号:F2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08(2008)1020068-02

1 引言

持续经营、会计主体、会计分期、货币计量是财务会计四大基本假设或称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它们与会计目标和会计对象一起组成了财务会计框架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又延伸出会计要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以及衡量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要素确认、计量的一般性原则,在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最外层则是指导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会计准则。因此,整个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的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以及会计计量的方法都是建立在四大假设的基础之上的。任何一个假设遭到置疑,都会对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以及计量方法产生重大的影响。

2 持续经营能力不确定状态下的会计目标

到现在为止,我国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但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观念认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应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会计目标、会计对象和会计假设;中间层是会计要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第三层是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要素的计量处于概念框架的最外层,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计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而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和会计目标密切相关。

3 持续经营能力不确定状态下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3.1 中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我国于1992年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衡量会计信息质量和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以及2000年的《企业会计准制度》中规定的是指重于形式原则可以认为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其内容和含义如下:

(1) 客观性原则: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 相关性原则: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3) 可比性原则: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4) 一贯性原则: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果确实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情况、原因以及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在财务报告中说明;

(5) 及时性原则: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

(6) 明晰性原则: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7) 谨慎性原则:跨机核算应当遵循谨慎原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8) 完整性以及重要性:财务报告应当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于重要的经济业务,应当单独反映;

(9)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3.2 会计目标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一可靠性和相关性

其中可靠性和相关性是属于与内容有关的质量特征,可比性和可理解性属于与表述有关的质量特征。与表述有关的要求会计政策具有一致性、财务报告充分披露。并且能够被信息使用者理解,这是各国会计组织一致性的要求。相互之间也不存在相互制约的问题。可靠性和相关性在各国会计组织的信息质量特征的框架中都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也是最重要的两个特征,并且这两个特征是和财务会计目标密切联系的,在不同的会计目标下,可靠性和相关性的侧重有巨大的差别。

3.3 持续经营不确定状态下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一充分相关性和相对可靠性

在持续经营状态下,股东和管理者非常关注收益信息。对于资源提供者来说,收益信息有助于资源提供者了解当期能得到多少回报,并且在稳定的持续经营假设下,投资者可以由当期收益大致推算出以后各期的收益,进而估计出企业的价值;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他们关心收益信息的原因在于,收益信息在关系中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收益信息有助于确定、考核、评价及解除他们的受托责任。因此,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对于处于持续经营状态的企业非常重要。与此相反,在破产清算状态下企业已经停止正常生产经营,信息使用者将会面临下一步投资决策,因此更加需要决策有用的信息,决策相关性成为对破产清算企业会计信息最重要的质量要求。

4 持续经营能力不确定状态下的会计计量一多重属性计量模式

4.1 会计计量的概念

会计计量的理论和方法在会计理论研究中一直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美国会计学家井尻雄士教授曾经提出:“会计计量是会计系统的核心问题”。会计计量实际上是这样一个过程:在会计信息系统中运用某种方法。对进入会计系统的经济活动进行量化,使其转化为能用货币表现的财务信息和其他相关经济信息,以便综合描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4.2 计量属性分析

在持续经营能力不确定状态下,由于会计目标和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的特殊性,单独应用任何一种计量属性所获得的会计信息都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一充分相关性和相对可靠性。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在同一报表中使用多种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的模式一多重属性计量模式。

4.3 持续经营能力不确定状态下的会计计量

篇2

一、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的理论和方法学基础

(一)理论基础

会计信息化是基于一系列对相关规律和相关经验的分析和总结之后的管理实践管理活动提出的,其中我们对相关规律和相关经验的分析和总结即我们所说的理论基础。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构建,需要这样正确扎实的理论基础对相应的标准进行构建和实施。

(二)方法学基础

即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但却又相互独立的三个学科,简称“三论”。它们分别产生于现代科学的生物学、通讯学和计算机学这三个领域。系统论是用宏观的目光揭示事物的一般规律,是对系统概念进行界定;控制论是对系统演变过程的规律进行研究;信息论则是主要研究控制是如何实现的。因此,信息伦和控制论是系统论的研究方法,即信息论和控制论是研究的基础。

二、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概念框架

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概念框架分为四个层次:前导层、规范层、结果层和解析层,并在不同层次的内容之间建立有机联系。

(一)前导层

体系定位和构建目标是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的前导性的基础,均受所处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动态调整。

1.体系定位。体系定位是确定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在该国信息化标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其与该体系内其他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关系。

2.构建目标。构建目标是以充分、合理和科学的对相关规律和相关经验的分析和总结的理论和方法学为基础,对会计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制定科学的标准体系,该标准体系可以作为今后会计信息化实践的目标和依据;可以为选择最优会计信息化方案提供基础性指导;同时有序的推进了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发展。

(二)规范层

1.基本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

2.构建原则。四项一般原则:目标明确原则、全面成套原则、层次适当原则和划分清楚原则。

五项特殊原则:整体性原则、结构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和分类型原则。

(三)结果层

1.框架结构模型。框架结构模型用于体系的构建、分析和确认。它以标准体系框架结构图和标准明细表的形式,提供给标准体系的构建方,从而使标准体系简化、合理和科学,进而有利于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管理。

2.标准体系。标准体系是对会计信息化中重复性概念和事物做统一规定,是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活动的最终结果。

(四)解析层

通过对对象和对象之间关系的解析,有助于会计标准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完整性。

三、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框架结构模型

(一)XBRL标准(e.g:XBRL、GL标准等)

(二)财会数据接口标准(e,g: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等)

(三)安全控制标准(e.g:会计信息安全标准、会计软件合规性测评标准、会计信息系统质量控制标准)

(四)财会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e.g:会计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财务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税务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审计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等)

四、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中各个关系分析

(一)XBRL标准

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是基于XML开发的一种网络报告专用语言,是企业编制财务报告、财务报表信息、交换财务报表数据和分析财务报表信息的一种工具。

1.XBRL标准对披露信息的影响。便于会计信息的快速搜索与转换;使会计信息的格式标准化;极大的减少了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信息使用者决策失误的情况发生;有效的解决多头报送的问题。

2.XBRL标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采用XBRL标准处理数据使其精确性提高,有助于会计监督;进一步加强会计信息的全面性和有用性;有助于对会计信息及时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有助于满足监管部门及内部管理者对会计报告的互动反馈需求。

(二)财会数据接口标准

财会数据接口即用于不同电子计算机软件之间传递数据用的电子计算机数字化电子文件。本标准的意义在于实现信息互通、共享;规范财务软件市场;推动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三)安全控制标准

1.提高从业人员的内在综合素质。即提高从业人员的集会计、计算机数据处理和管理于一身的综合素质,从而减少由于操作失误而造成的不必要的安全风险。

2.建立预防病毒的措施。一方面不要在会计信息化系统上打开来历不明的文件,另一方面需要做到定期对计算机进行杀毒处理。从而减少病毒对会计信息的侵害。

3.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内控制度。一方面使监控和操作的职责分离,从而强化了系统内部各职能部门的相互制约之能;另一方面明确数据的操作及管理权限,从而强化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安全意识。

(四)财会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

元数据标准是为了满足将各个不同格式放置于不同信息系统中的数字化电子文档的会计数据和信息集中管理、充分共享而建立的数据中心。

其作用是:便于使用者更快、更精确地检索到他们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有利于财会信息资源的长期保存;有利于通过日常业务信息衍推出分析和决策所需要的信息。

总的来说,会计信息化是传统会计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企业通过对会计信息化的应用,可以在一方面最大限度上提高数据处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的水平和质量,同时可以减少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从而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其本身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还可以为企业的规范化、科技化提供扎实的基础和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杨周南.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化的变革.会计研究,11:36-40.

[2]韩光强.现行会计准则下XBRL应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J].财会月刊,2010(6):84-86.

[3]胡仁昱,诸彦淑.2008.财会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探讨.上海会计,1:51-54.

篇3

关键词:会计理论基础分析   

   

1现代会计理论基础的特点   

   

1.1动态性发展性会计发展的外部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会计信息使用者信息需要的变化。前者要求会计充分发挥其反映的职能,不断地将新的、变化了的经济业务反映出来;后者则要求会计自身的内容、性质等发生实质性变革,努力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客观需求,便于广大信息需求者准确作出决策。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完善,会计信息需求者对会计信息的客观要求越来越高,必然会促进会计向广度和深度方向全面发展。会计理论基础也随之不断地发展完善,在充分地吸取新的学科理论养分的同时,也摒弃了一部分不适合于信息技术环境下陈乏的、过时的理论。   

   

1.2内容多样性信息技术、信息经济学、信息博弈论、经济学理论。知识经济、电子商务以及基因技术、纳米科技等尖端学科理论广泛地渗透于会计理论基础之中,与传统的会计理论基础共同支撑着日益发展、完善的会计理论体系、同时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理论的新思想和新模式,比如,企业再造工程理论(将主要绩效指标定位于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成本以及员TT作效率等)、虚拟企业理论(主要强调组织虚拟化、功能虚拟化和地域虚拟化,实现以信息技术为连接和协调手段的临时性的动态联盟)、学习型组织理论(主要从系统基本模型角度阐述团队学习效应和系统思想理念)等都将广泛地融入到会计理论基础之中,促使会计理论基础不断地完善、健全和充实。   

   

1.3虚拟性会计理论基础并不像实体组织那样具备有形的。规模化的根基,它是通过将多个相互关联的学科的经济资源迅速相结合而成的一种没有围墙、超越空间约束、依靠信息网络手段联系和统一协调的,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的客观存在的无形的根基。这里的虚拟性有两层含义,即一是会计理论基础内部的虚拟化,主要是指会计领域内支撑会计理论大厦的纯会计

2.2电子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学是以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相结合而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和科技领域,它既包容了通信系统的数字化、软件化、智能化和光纤化等方面的优势,又同时兼有计算机科学技术在设备资源与信息资源的共享性、系统交互性以及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等领域独特的优点。因此,以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促成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建立和发展,其影响范围包括经济、军事、社会生活、科学文化的各个方面,而且涉及到宏观和微观的各个层次。现代信息技术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网络技术理论、信息技术理论、数据挖掘理论、系统集成理论、多媒体理论、人工智能技术,具体的应用法则包括了穆尔法则(Moore’slaw)、基尔德法则 (Glider’slaw)和麦特卡夫法则(Metcalfe’slaw)。 

 

2.3司法诉讼学司法诉讼学与会计理论体系相结合是现代会计理论发展的新趋势,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诉讼”会计 (ForensicAccounting)这一特殊的会计发展分支。它是针对于在现代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由会计人员对于特定的经济犯罪、经济过失和经济纠纷案件进行会计反映,对法庭和诉讼当事人提供专门服务的一种特殊会计工作。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随着企业之间的交易广泛地在网络上进行,经济组织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它们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化。与此同时,企业之间的纠纷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经济犯罪的形式也越来越多,因此由会计人员对经济案件中涉及到经营财务事项和经济损失部分加以计算,并进行正确的会计分析,为法庭的裁决提供依据就显得尤为必要。然而诉讼会计既不同于一般的财务会计,也不同于一般审计,它通常涉及到财务证据的调查和分析、运用电脑进行分析和陈述、以财务呈报形式进行说明以及在必要时在法庭上以专家的身份出庭作证等。

篇4

一、会计信息透明度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综述

近几年来,会计理论界越来越关注会计信息透明度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并展开了相关的讨论,下面我们就通过国内外对会计信息透明度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解:

(一)我国会计信息透明度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相关研究

2006年曹颖、陆正飞研究发现:股权的筹资成本与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有关,即会计信息质量披露的越高筹资成本越低。然而会计信息透明度是与会计信息质量息息相关的,会计信息透明度的提高是随着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而提高的。只有公司具备较高的会计信息透明度,投资者才能更容易的获取会计信息,降低融资成本,更好的实现公司的经营目标。

2011年张兴亮研究公司内外部治理质量时,将会计信息透明度作为衡量的变量,研究结果表明在会计盈余一定时,盈余反应系数与会计信息透明度密切相关,会计信息透明度高的企业,其盈余反应系数越大,反之越低。所以我们可以得出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有助于企业盈余系数的上升,有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外国会计信息透明度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相关研究

1995年Hossainctal在研究新西兰上市公司时发现,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水平关系着公司是否上市和规模的大小等。

2000年Chen and Jaggi通过实证法对香港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进行了调查,得出了家族企业控股较大的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越低,也就是说家族企业的会计信息透明度相对来说不是很高。

2003年Kim and Yi通过外部投资者投资对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引入外部投资后可以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透明度。

二、会计信息透明度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的理论基础

会计信息透明度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是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的,具体表现为:

首先,有效市场假说理论。金融资产市场上,金融资产能够将相关的信息真实准确的反应出来,市场就是有效地,我们称之为有效市场假说。1965年,尤金・法玛在《股票市场价格行为》一文提出了“有效市场假说”,这种理论的提出是有一些假设条件的:第一,在资本市场进行交易的证券不花费任何成本;第二,以完全的市场竞争为前提;第三,在交易过程中获取的信息是免费的,并且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做出推测。在这三种的假设条件下,可以将有效资本市场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弱势有效市场假说,该假说认为在弱式有效的情况下,市场价格已充分反应出所有过去历史的证券价格信息,包括股票的成交价、成交量、卖空金额,融资金融等;第二种,半强势有效市场假说,该假说认为价格已充分反应出所有已公开的有关公司营运前景的信息。这些信息有成交价、成交量、盈利资料、盈利预测值,公司管理状况及其它公开披露的财务信息等。假如投资者能迅速获得这些信息,股价应迅速作出反应;第三种,强式有效市场假说,强式有效市场假说认为价格已充分地反应了所有关于公司营运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已公开的或内部未公开的信息。这三种类型是有一定的关系的,三种有效假说的检验就是建立在三个推论之上。强式有效假说成立时,半强式有效必须成立;半强式有效成立时,弱式有效亦必须成立。所以,先检验弱式有效是否成立;若成立,再检验半强式有效;再成立,最后检验强式有效是否成立。

市场有效与否决定于信息的公开程度,例如市场中的证券价格能够被信息及时准确的反映出来,这就说明会计信息更加透明,资本市场更加有效。基于有效市场假说理论可以看出,越高的会计信息透明度,对企业就会有更高的经营绩效。

其次,委托理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逐渐被分离,投资者将其拥有的资产委托经营者管理,经营者定期向投资者汇报企业的经营状况,投资者具有资产的控制权和索取权。

委托理论是经济学契约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的是委托关系,主要是为一些指定、雇佣的一些行为主体服务,授予雇佣者一些权利,并根据服务的效果向其支付一定的报酬,委托人就是授权者,人就是被授权者。委托者和人是存在一定矛盾的,即委托者关心的是投放资金的回报率,者比较关心的是在短期内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获得高报酬。为了缓解委托人和人之间的矛盾,委托人可以与人签订相关合同来监督人的行为,合同的签订是建立在有效地会计信息的基础上的。因此,会计信息的质量的高低是十分重要的,会计信息透明度越高,对合同的约束力就越强。对人而言,花费较低的成本对会计信息进行披露是他们的动机,在为委托者提供会计信息时,花费的成本越低就越表明会计信息越透明。

三、我国会计信息透明度的现状

(一)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

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也已成为我国企业当中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在企业年报、融资等重大财务工作中表现的特别严重。有些企业甚至为了获取融资,向投资者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导致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

(二)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

会计信息是一种时效性的产品,它要在一定时期才具有较高的价值,如果反映的不及时就会丧失其价值。由于我国企业对会计信息的重视程度不够,时常出现财务信息延误报告的现象发生,导致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

(三)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

这里说的不充分是指企业为了获取资金支持,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报喜不报忧,避重就轻,对会计信息披露所需资料提供的相对较少。

(四)会计信息内部、外部审计监督不规范

企业的审计部门负责监督企业内部的财务工作,而税务部门和会计师协会等机构是企业财务的外部监督机构。企业的管理者为了逃避两者的监督,很可能驱使内部审计人员进行虚假披露,并于外部监督部门串通一气进行会计信息虚假披露,使内外审计监督形同虚设。

四、进一步完善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对策

通过上述可以看出会计信息透明度对企业的经营绩效是有很大影响的,基于我国会计信息透明度的现状,下面将提出几点合理化对策对其进行完善:

(一)建立健全相关的法规,加大对会计信息的监管力度

会计信息透明度要依靠规范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因此要完善会计信息透明度我们要对相关的法规做进一步的完善。具体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建立健全我国的会计法规,减少相关法规之间的矛盾,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提供一个良好的经济法律环境;第二,明确会计信息披露的责任制度,加大对虚假会计信息披露的追究力度,对那些违反法律、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不法者的法律责任,杜绝违规行为的发生;第三,加大会计信息的监管力度,防止买卖会计信息的行为发生。

(二)内部控制制度要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会计信息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会计信息透明度的提高依赖于强有力的内部控制,我们具体可以做到: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治理机制,提高内部监管,这是会计信息透明度提高的关键;二是要及时准确的向投资者反应会计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三是要建立现代的企业制度,完善法人管理机制,在提升企业效益的同时,使我国的经济、法律、政治环境相互适应。

(三)进一步加强法人的监管机制

董事会和经理对会计信息的监督,更有助于会计信息透明度的提高。由于监事会有各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对股东大会负责,监事会的一项重要的职责就是财务监督,其中的主要成员都具备较高的财务、会计、审计等相关知识,能较好的胜任财务监督的工作。因此加强监事会的监管力度,有助于提升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我们要在监事会中有效地实施优胜劣汰制度,对那些不能胜任工作的人员进行淘汰,保证监事会的有用性。

(四)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加大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程度

在企业中会计人员的素质高低严重影响着会计工作的质量,也影响着会计信息透明度的高低。因此,要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必须从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出发,重视会计的基础工作,重点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的教育,从根本上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会计信息披露失真,进一步完善会计信息透明度。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与会计信息透明度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的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可以让企业充分了解到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对企业的好处,进一步促进企业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我们要对如何提高企业会计信息透明度做更深的探讨,努力将会计信息透明度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篇5

一、引言

会计信息失真,会使政府管理部门、投资者、债权人无法得到真实可靠的信息,从而增加交易成本,导致经济运行效率下降。因此,在会计市场中,无论是政府管理部门,还是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都对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着强烈的需求。

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历史性、国际性的问题。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有目共睹,如国内的“红光事件”、“银广夏”等,对市场经济秩序和企业规范管理构成了严重威胁,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

目前,我国研究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取得的成果不少,这些成果为我国会计工作规范管理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这些成果多以规范研究、定性分析为主,而关于会计信息失真原因的相互关系及其评判的成果却不多见。本文在会计信息失真“三分法”的理论基础上,从会计市场的角度,宏观地分析了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进行量化评判。

二、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

对会计信息失真原因进行恰当的分类是研究会计信息失真的前提。目前,学术界一般将其分为规则性失真、违规性失真和行为性失真三类。本文在分析这三类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基础上,结合三类划分,从会计市场的角度将影响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细化为六点。

1.会计信息失真的划分

(1)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由于会计规则制定者将动态的会计环境转变为会计规则的过程中会存在偏差,这样会计规则虽然是以所处的会计环境为依据而制定的 ,但它难以及时跟上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市场发展的要求,这种滞后性造成了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一些企业在利益驱动下利用会计规则性失真谋取自身利益,“安然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2)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在公司委托关系的利益博弈中,利益相关者依据会计信息进行利益分配, 而其他利益相关者考核受托方(经营者)的经营管理业绩也需要会计信息,那么受托方必然存在违背已有的会计规则而披露虚假会计信息,以使自己受益而使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受损的动机,这类失真称为会计信息的“违规性失真”。

(3)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由于一些会计人员专业素质比较低,或是粗心大意,在运用会计准则时会出现专业判断错误等问题,从而产生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

2.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因素的具体分析

在会计市场中,会计信息的供给方、需求方和监管方在一定的法律和会计准则的约束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对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根据以上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分类,将影响会计信息失真的六个主要因素与三种分类结合,进一步分析会计信息的规则性失真、违规性失真、行为性失真与各个影响因素的关系。

(1)利益驱动。对利益的追逐是人类行为最本能的驱动力。会计信息失真首先要受到利益驱动的影响。在利益驱动下,经营者可能违背所有者意愿,为谋取私利而指使会计人员压缩或膨胀会计信息;会计人员在自身利益驱动下,也可能利用职务之便伪造、涂改帐证扭曲会计信息;注册会计师在利益驱动下,为了短期利益而选择与经营者合谋,披露虚假会计信息。因此,利益驱动是导致“违规性失真”的主要因素。

(2)公司治理结构。我国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还不完善。虽然我国国有企业在内部均形成了包括职代会、党委、工会、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等法人治理结构,但经营者事实上集公司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于一身,形成了投资者缺位,经营者越位,监管者虚位的局面。这为会计信息失真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是导致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的重要因素。

(3)会计理论及法律、法规。经济环境和会计环境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会计理论、法律、法规与实践之间的固有时间差会导致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这种信息失真的危害相对较小。但是当有意为之时,有可能产生巨大危害。美国著名的“安然事件”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虽然我国会计法规体系已初具规模,但会计市场状况仍然较乱。《会计法》是我国会计工作的根本大法,在实际工作中却操作性不强,急需修改完善。法律、法规对会计工作的执行者、管理者的行为约束力不强,是导致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的因素之一。

(4)政府机构监管。我国财政部主管会计工作,负责制定会计制度法规及监督实施。根据《会计法》的规定,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但是,纵观我国近些年的会计监管工作,由于各个监管部门缺乏配合,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和相互补充的监管机制。以我国证券市场为例,一些上市公司采取各种手段,虚增收入和利润,获得增资配股的资格,进一步套取广大投资者的资金。郑百文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郑百文股份有限公司巨额亏空和造假事件于2000年披露后,证监会才介入调查。政府监管不力是导致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的重要因素,同时,它也对“行为性失真”和“规则性失真”有一定的影响。

(5)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会计信息的形成需要会计人员按照会计准则和财务管理制度对客观经济活动进行计量、核算及财务结果披露。不同素质的会计人员对会计准则和制度理解上的差异往往导致不同的结果。可见,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是导致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的重要因素之一。

(6)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我国注册会计师只准设立有限责任制和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不合理。注册会计师面临日益增加的诉讼风险,越来越多的事务所倾向于选择有限责任公司或有限合伙的形式,以减少诉讼损失。这种选择与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品行是相悖的,降低了风险责任对执业行为的高度制约,弱化了注册会计师的个人责任,削弱了对社会公众利益的保护,因此,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不合理也是导致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的重要因素。

三、会计信息失真因素评判

在一定会计准则下形成的会计信息作为会计市场的交易物,会受到市场供应方、需求方、监管方等市场主体的影响。由于影响因素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不同,从而导致各个因素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会计信息失真的研究应从具体的因素入手,用量化方法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紧密程度,以便对重要因素进行重点关注。

对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因素的评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模糊的评判。本文用一种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层次分析法,对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六个主要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评判。

1.层次分析法的原理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见图)。连线反映了因素间存在的关联关系。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层次分析图

(2)设aij表示因子Ai和Aj对因素A的影响大小之比,再设矩阵,称A为判断矩阵,其中,。按照1-9标度法,以上一层元素做准则将下一层受支配元素两两比较,并将其相对重要程度赋予一定的数值。如表1所示。

表11-9标度表

(3)计算单一准则下的相对权重,如:

为各子因素相对于同一母因素的相对权重。

(4)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

对于每一个成对比较阵计算最大特征根及对应特征向量,利用一致性指标,随机一致性指标和一致性比率做一致性检验。若检验通过,特征向量(归一化后)即为权向量。

由于在标度和人的主观性双重因素的影响下,专家给出的判断矩阵可能具有不一致性,在这种情况下,应对判断矩阵进行检验和修正,计算出最大特征值以后,得出,当时,即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美国运筹学家T. L. Saaty 给出了相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的值,如表2所示:

表2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表

(5)计算各层元素的组合权重,并做组合一致性检验。得出评价对象的分值后,根据评价对象的评价结果,做出评价或相应的决策。

2.会计信息失真原因的层次分析法

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原理,我们认为可以把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作为目标层,以会计信息失真的三个区分为基础,将准则层分成:会计信息的规则性失真原因、违规性失真原因、行为性失真原因。指标层为利益驱动失真、公司治理结构失真、会计理论及法律法规失真、政府机构监管失真、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失真、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失真。(如图所示)。按照层次分析法的要求,我们以函访的形式对35名有关专家进行了访问,并请他们对各个层次的影响因素按照重要程度进行了比较打分。在此基础上,本文综合专家的打分结果,按1-9标度构造了以下矩阵。

将导致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违规性失真、行为性失真的三类原因进行两两比较,构成判断矩阵A。

以会计信息的规则性失真原因为准则层,以利益驱动失真、会计理论及法律法规失真、政府机构监管失真三个具体影响因素为指标层,按 1-9标度构造矩阵。

以会计信息的违规性失真原因为准则层,以利益驱动失真、公司治理结构失真、会计理论及法律法规失真、政府机构监管失真、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失真、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失真六个具体影响因素为指标层,按1-9标度构造矩阵。

以会计信息的行为性失真原因为准则层,政府机构监管失真、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失真、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失真三个具体影响因素为指标层,按 1-9标度构造矩阵。

经计算得出:

矩阵A的特征向量

矩阵A1的特征向量

矩阵A2的特征向量

矩阵A3的特征向量

对这六个因素进行层次总排序(见表3):

经计算,该模型的CR

篇6

【关键词】公允价值;决策有用性

一、公允价值计量兴起的背景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爆发了通货膨胀金融危机,以历史成本反映的财务报表被嘲笑为“报告无用的数字”,大多数人认为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会计无法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而难以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

历史成本注重以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基础,这种面向过去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所生成的会计信息虽然在计量程序方面可靠性强,但计量结果的公允性令人怀疑,并且相关性很差,因而很难满足企业外部人的决策需求。

经历了金融危机之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渐渐受到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青睐,十几年来公允价值问题一直是国际会计前沿中关注的焦点和讨论的热点。2006年底至2007年初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接连了两项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准则,对能够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资产和负债明确了其一般框架,提供了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模式,并强制要求美国公司特别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特定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这标志着公允价值计量开始得到广泛推行。

二、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

石本仁(2001)J为资产定义的变迁、资产计价目的的变迁、收益确定方法的变迁蕴含了公允价值的基本思想。陈美华(2006)认为,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是产权理论、价值理论、会计目标理论和会计计量理论。夏成才(2007)认为无论是财务报告的目标,还是全面收益决定的要求,都为公允价值会计的实践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谢诗芬(2008)认为,公允价值有十大理论基础。它符合:经济收益概念、全面收益概念、现金流量制和市场价格会计假设、现代会计目标、相关性和可靠性质量特征、会计要素的本质特征、未来会计确认的基础、现值和价值理念、计量观和净盈余理论以及财务报表的本原逻辑。

个人认为,公允价值诞生的理论基础是会计目标从经管责任制向决策有用论的转变,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目前一个会计主体需要向外界提供信息,会计信息系统的根本目标就是向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对他们进行决策有用的信息。经济决策所需要的信息既表现为过去的信息,又表现为现在的信息,还表现为未来的信息。而历史成本仅仅只能反映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无法准确反应企业现在或未来的信息。因此,引入公允价值就水到渠成了。

三、公允价值会计的决策有用性

(一)国内研究

夏成才等人(2007)认为历史成本会计对不稳定的经营环境的不适应性,是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根本诱因;决策有用观的财务报告目标,为公允价值会计实践创造了适宜的环境;对经济学收益计量的追求,为公允价值会计实践提供了内在的动力;而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权衡,则构成了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关键限制。

孙丽影,杜兴强(2008)提出,公允价值信息披露是一种管制安排,披露制度的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作者通过运用无管制安排和存在管制安排两个博弈模型,得出了管制安排就是为公允价值信息的决策有用的结论。

高学敏等人(2010)提出公允价值能够更好的权衡相关性与可靠性,并且由于其能如实反映资产或负债的真实价值,因此,公允价值不单能够有效理清财务报告的逻辑关系,同时也有助于全面收益计量模式的实现,符合决策有用的目标。

(二)国外研究

William.R.Scott认为要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就务必要推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他认为历史成本是一种“平滑”本年收益的计量方法,利用历史成本计量可以使这些收入与费用在一个长期持续的期间内得到均衡的计量。虽然这种“平滑”的财务报表备受人们喜欢,但其反映的会计信息不够客观。

Petroni 和 Wahlen的研究表明,流动性较强的交易型证券相较于流动性较弱的投资型证券,公允价值计量具有更强的价值相关性。

Khurana and Kim的研究表明,根据公司规模的不同和信息环境透明度的影响,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的信息含量不一定总是优于历史成本。

国外关于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实证研究文献比较少,就金融产品而言,国外实证研究的论文大部分都认为公允价值计量要优于历史成本计量。

从上述来看,我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能及时反映公司的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值变化,并在企业财务报表中得到体现。2006年我国财政部出台的新会计准则在很多具体准则中引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参照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国际会计准则,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但国际会计准则是建立在西方发达的资本市场,我国资本市场相对来说还不够完善,关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对会计信息的全面影响还尚无比较权威的结论,还有待进一步的实证检验。

四、如何运用公允价值

我国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全面、适当、谨慎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具备理论依据并能够增强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为使公允价值信息在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中发挥应有作用,报告主体除了要遵循公允价值计量规定之外,还必须按照要求进行披露,使信息使用者了解相关公允价值信息是如何产生的,包括: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和输入值,使用了重大的不可观察输入值计量的公允价值,对当期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计量有影响的信息。另外,准则还要求针对重大的公允价值计量进行敏感性分析。

参考文献:

篇7

我国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特别是网络时代的到来,必然使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发生相应的变化,而变化的方向与特征则取决于现代公司会计制度的特征和未来趋势。网络系统是一个便利的信息交流系统,它将在拉近信息提供者与用户之间时空距离的同时,极大地增加信息容量,丰富信息的内涵与形式,形成密切而多样化的信息交流和使用关系。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我国的现代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亦提供了高效率的传播方式。然而,无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如何迅猛,我们都必须立足实践,立足已有的科学理论。社会责任会计是在传统的会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会计分支学科。社会责任会计主要研究如何有效维护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并为政府、企业管理当局、社会公众等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信息。社会责任会计的目的是通过确认和记录企业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反映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和损害,向政府及公民提供企业对社会的不良影响。现如今,在提倡“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和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高度重视,研究现代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显得日益迫切而必要。

一、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当下,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发展相对滞后,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仍处于探索阶段。尽管如此,我国政府、企业等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方面的问题日益关注。如2006年,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制定了《深圳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指导意见》。我国许多著名企业亦相继披露了社会责任报告,如作为首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调查“最具社会责任企业”评比中名列前茅,并荣获“2006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贡献奖”和“2006年中国网友喜爱的十大名牌”公益品牌奖的国家电网公司,了《2005社会责任报告》,并为汶川大地震捐款8600万,捐款捐物总价值达2.1亿元,很好地履行了其承担的社会职责。

在世界实践领域,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首先开展了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践。1977年,法国政府正式颁布法律,要求雇员超过750人的组织必须编报年度社会资产负债表,用货币金额揭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1980年,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出版了《公司报告》,鼓励企业编制增值报告、就业报告、公司前景表、公司目标表等一系列社会报告,以满足除股东以外的关心企业的社会各界的信息需要。1982年,国际会计与报告准则专家小组提出了《联合国跨国公司行为准则草案》,该草案就有关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披露提出了广泛建议,要求跨国公司提供财务和非财务方面的诸多信息。

二、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分析

社会责任会计是会计学科的一个组成部分,亦是我国现代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理论前身。但社会企业会计自身又存在着独立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基础。传统观点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传统会计与其它学科的有机结合,社会责任会计的产生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和广阔的理论基础,其理论涉及到社会学、哲学、伦理道德学、经济学、会计学、系统论等多门学科。

1、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来研究社会的功能、结构及其发展规律的社会学科。社会学认为,企业是一种经济个体,同时亦是一种社会关系的集合体。然而,在传统会计理论下,企业则仅仅被认为是一个经济个体。社会学理论认为,必须把社会看作一个整体,运用社会学的观点和角度才能认识到社会各种组成部分之间的深层关系。社会学研究各种不同的社会现象与问题,其中许多研究内容关系到企业的社会责任,如劳动人口和就业问题、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

2、哲学理论

哲学理论是人类智慧中关于人的思维与世界相互联系的原始理论,是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中最基本的理论,它为社会责任会计理论提供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原始方法论。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的哲学核心实质上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共同和谐发展,应在遵循自然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推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共同可持续发展。然而,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工业革命产生的环境问题日益加剧,这促使人类不得不重新定义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当前,在产业文明发展过程中,人类仅仅从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而未考虑到世界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的整体,这样的观念意识造成了非常多的环境问题,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以上观点是当今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依据。

3、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构建信息披露制度的理论基础。20世纪初期产生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并在弗里曼等学者推进发展下,利益相关者理论成为了对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举足轻重的基础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不应该仅仅由股东或其他单独个体主导,更应当符合政府、社会、供应商、客户、员工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因为企业本质上是一种受市场环境与社会影响的组织。根据相关利益者理论,企业在努力谋求自身进步的同时,也要与社会各方利益相协调。

三、我国现代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议

1、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角度

我国现代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仅注重现有投资者的传统会计目标是其缺陷之一。市场化的发展将使企业的股东结构日趋多元化,这就要求企业不仅仅要考虑现有股东获得信息渠道的便利,更要注意将企业介绍给潜在的投资者,吸引潜在股东的眼球,增强其发展潜力,以扩大企业的资本规模。随着我国信息网络产业的发展,潜在股东从企业获得信息成为相对容易的事,因此潜在投资者必将成为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利用会计相关分析软件可以全面地分析企业内外部的经营发展状况,并向会计信息使用者充分地披露企业有关盈利预测、未来发展前景、现金流量的信息,回答用户、潜在信息使用者等利害关系人最关心的问题。

2、从会计信息呈报的内容角度

我国现代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从着重呈报最终经营成果信息扩展到呈报企业的背景信息和前瞻性信息为主、从着重财务信息扩展到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并重。但是,当前的会计业务流程是无法满足以上需求的,这也是当前成本会计模式受到非议的主要原因。同时,非财务信息的披露可以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企业的经营思想,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非财务信息将给用户提供许多不同的信息,从而弥补财务信息的不足。因此,必须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掌握计算机技术,并对目前的会计业务以及流程进行重组,最终达到当前的会计目标要求。

3、从保障网络会计信息披露安全角度

我国现代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企业社会责任要求在利用会计信息的同时,保障网络会计信息披露的安全。当前,信息的传播渠道广泛,网上信息披露也有许多好处,但会计信息数据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网络会计信息披露在给企业带来财富和商机的同时,也有可能把企业带进安全的陷阱。在网络会计信息环境下,资金的安全、信息的安全也将成为企业财务的重要问题。根据美国联邦调查局权威调查显示,美国每年因为网络信息安全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的安全威胁来自企业内部心怀不满的员工,其次是黑客,最后是竞争对手。由于网络会计信息交流公开化程度较大,信息使用者和操作人员干预系统的机会增加,再加上网络信息系统使用的是共用通讯线路,系统所面临的安全隐患必然增加。因此,不论是有意的攻击还是无意的失误操作,都将给网络会计系统带来巨大损失,增大了企业经营的风险,会计信息也因此产生了较大的不确定性。

4、从社会责任会计实施角度

我国现代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企业社会责任要求采取逐步推广的方式进行。社会责任会计能否有效实施受到社会责任会计的计量方法和计量手段、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社会公众对社会责任的关注程度、社会责任会计披露成本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容易计量和实施的社会责任,应强制企业披露;对因其它原因不便统一规定或难于计量的社会责任,可采取自愿披露或建议披露的方式,比如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以稀缺原料进行工业生产的行业、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化工行业以及与人身健康密切相关的医疗和食品行业等试行社会责任会计。综上所述,应当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推广社会责任会计。在社会责任会计报告形式上,可先采取文字叙述的简单方式,待相关条件成熟时再实施社会责任会计独立报告形式。同时,政府可以先要求大企业披露其社会责任信息,然后逐步向中小企业推广。

【参考文献】

[1] 唐建: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6.

[2] 宋献中、龚明晓:公司会计年报中社会责任信息的价值研究[J].管理世界,2006(12).

[3] 袁蕴、牟涛: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综述[J].财会月刊,2007(9).

[4] 刘勇: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西北大学,2007.

[5] 田昆儒、康剑青、宋东亮:中国社会责任会计问题研究综述[J].会计之友,2007(12).

[6] 迟德强:海外企业社会责任披露制度及借鉴[N].证券市场导报,2007-08-23.

[7] 阳秋林、黄珍文、曹钻: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责任会计势在必行——关于我国现行企业实行社会责任会计情况的调查报告[J].南华大学学报,2002(4).

篇8

会计信息披露是联系投资者和企业及其管理层的重要纽带。投资者根据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进行投资决策,企业管理层则通过披露会计信息传递企业的经营业绩、资源配置和财务风险等信息。可见会计信息披露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目前关于会计信息披露是采取自愿性披露还是强制性信息披露一直争论不休,但可以明确的是无论哪种披露方式,都有其深厚的理论根源。

1会计信息自愿性披露的理论基础

理论、信号传送理论以及市场基础动力是会计信息自愿性披露的基石,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公司为什么有自愿披露会计信息的动机。

1.1理论

理论(AgencyTheory)把公司视为是一系列契约的集合体,该理论具有两个基本假设:①不管是人(在契约中发挥管理职能的集团)抑或是委托人(资本或其他资源的提供者)都试图尽可能扩大自身的财富,但他们之间又需要相互合作。因此委托人和人如何从根据公司财务报告所作的决策中获益是理论所引发的最主要信息披露问题;②委托人和人都希望尽可能扩大自身财富从而导致委托人和人的利益存在冲突,而契约是减少这种冲突的一种途径。契约的有效执行将引发监督成本、担保成本和剩余损失等成本,而成本一般是由人承担的,人为了减少成本,便有了自愿披露会计信息的动机。

1.2信号传送理论

信号传送理论(Signaling)解释了为什么在没有强制性披露要求的情况下,公司会有在资本市场上自愿披露会计信息的动机。公司为了争夺市场上稀缺的风险资本,为了在资本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自愿披露是必要的。会计信息向所有市场参与者传送有关公司资源配置、经营绩效和财务风险等信息,当公司高度依赖会计信息来表达自己的活动及活动成果时,会计信息便无可厚非地成了再现公司具体存在的最佳信号。

对于业绩优良、资本结构良好的公司,在寻求资本的时候,有动机自愿披露会计信息。通过信息披露,可以获得一个良好的市场信誉,增强公司筹资能力。而且业绩优良的报告表明公司有很大的抗风险能力,从而维护投资人的利益,更容易吸引投资者的注意,从而降低公司的资本成本。而对于一些业绩平平的公司,迫于资本市场的竞争压力和筹集资本的需要,也不得不对外披露信息,因为“沉默”往往被理解为公司不愿意披露“坏”信息,因此业绩平平的公司为了避免被怀疑为不良业绩,就不得不报告它们的经营成果。只有那些业绩差的公司可能不愿意披露信息,但是为了公司的生存与发展,为了吸引投资者对其未来经营前景的期望,也将会迫使业绩差的公司对外披露信息,以增强投资者对公司未来成长的信心。

1.3市场基础动力

市场基础动力(Market—BasedIn?鄄centivesforInformationProduction)源自经理人才市场的动力,正如Fama所探讨的,经理人员是隶属于经理人才市场的,其管理服务具有市场价值。理性的经理人员将更希望获得在同等情况下的高市场价值。由于他们在创造企业价值上所取得的成功很可能决定了其自身的市场价值,因而他们必然会努力实现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经理人才市场的存在主要从两个方面有助于对逆向选择等问题的克服,推动经理人员对信息的提供。第一,将降低经理人员逃避责任的可能,使其更愿意提供影响企业价值的信息。第二,经理人员将设法最小化企业的资本成本,最大化企业的价值。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构成了经理人员向市场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动力,因为会计信息的披露将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提高企业的市场价格,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并促进企业间的交易,从而提升其市场价值。另一个规范经理的基本市场是收购市场,如果经理人员不最大化企业的价值,企业就有可能被收购,而企业一旦被收购,通常将导致经理人员的下台,因此收购市场的存在也激励着经理人员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从而推动他们对信息的提供。

2会计信息强制性披露的理论基础

会计信息的外部性、公共物品性质以及会计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一切构成了会计信息强制性披露的理论基础。

2.1会计信息的外部性

会计信息的外部性是指一家企业披露会计信息能够传导影响其他企业的现象。比如一家企业披露其销售额和利润大幅度增长的信息,能够影响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市场预期。

会计信息的外部性会引起市场缺陷从而导致会计信息披露需要管制,这是因为会计信息的私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发生背离,即积极的外部性会引起会计信息需求过度或供给不足,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要低于社会所需要的最优水平。比如一家垄断企业为了阻止另一家企业进入同一行业,可能有意不披露有关信息,使新的竞争者存在进入障碍,从而增加了社会成本;而消极的外部性会引起会计信息供给过度或需求不足,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要高于社会需要的最优水平,由此必然会使市场供求失衡,使会计信息资源配置偏离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为了弥补这种缺陷,政府就有必要对会计信息披露进行管制。

2.2会计信息的公共物品特性

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公共物品会出现生产不足,或者说供给不能满足需求。会计信息的生产者通过别人对其产品的使用不能内在化其生产成本,即消费者不用为使用公开披露信息而付费,生产者的生产动机受到限制,企业会从利己主义出发有意披露对其有利的信息,而对于使用者有需求但对于企业获得资本不利的信息却可以含而不露,甚至极力隐瞒和歪曲事实。如果要让公共物品的生产满足需求的话,那么那些不用付费就可以消费会计信息产品的“免费搭乘者”的信息成本就必须由整个社会承担。政府显然就必须在这方面承担责任,即负责监督公共物品的生产。

2.3会计信息不对称

信息经济学里把参加交易的各方由于掌握的信息不一致,即一方掌握其他方所没有掌握的信息优势称为信息不对称。在会计学中信息不对称具体表现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比投资者更了解公司的真实情况,他们有能力决定会计信息的质量———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公司真实———以维护自身的利益。由于经营管理人员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可能会粉饰会计信息,甚至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因此对会计信息的披露应该进行管制。实际上,Spence最近也指出:“公司自身都有一种内在的动机和倾向,即操纵或伪造财务报表以误导投资人,这是委托人和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必然现象。因此要以外部手段来规范和约束公司经营者,使其能在行为上有利于投资者获取充足的信息。”

3自愿性披露与强制性披露的对比分析

以上对自愿性披露与强制性披露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诠释,这些理论分析各执一词。下面将从信息披露产生根源对这两种披露方式进行分析和阐述。

3.1自愿性披露的根源

一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导致资本市场全球化扩张,企业融资模式由内部转向外部,企业为了吸引更多的资本,需提供更多更透明的信息。二是投资者数量的增加及投资者素质的提高使得投资者更为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增加了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三是企业的信誉是其在竞争中获胜的一个关键因素,而经理人在经理人才市场的竞争压力下,有提高企业经营业绩和竞争力的动机,所以会将相关信息如实可靠地提供给投资者。

3.2强制性披露的根源

一是虽然迫于资本市场的竞争压力,企业有自愿披露信息的动机,但这种自愿披露是建立在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基础之上的,可以说这种自愿披露信息是不充分和不完善的,甚至可能是误导和欺诈的,因此就有必要对其进行干预。二是信息披露成本的存在防碍信息披露的充分性。由于现存的资本市场为非有效市场,就造成了在某些情况下,信息披露成本超过信息所带来的经济价值,致使管理当局放弃披露部分信息。只有当披露成本较低且信息的社会价值大于市场价值时,公司才会愿意披露信息,产生了信息披露的经济约束。三是会计信息的披露是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相互博弈的结果。自愿性披露和强制性披露看上去是一对矛盾的概念,但实质上这两种披露方式是有内在联系的,无论是自愿性披露会计信息还是强制性披露会计信息,都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目标,两者是内在统一的。

4对我国会计信息披露方式的建议和设想

近年来,关于我国会计信息披露是采取自愿性披露还是强制性披露,一直众说纷纭。一方面反映了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百花齐放局面,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会计界关于会计信息披露采用何种方式的结论不够完善。笔者认为,自愿性披露与强制性披露这两种观点代表了两种极端情况,它们都很具有说服力,但都不能产生定论,过分地强调单纯地选择哪一种方式,未免有失偏颇。我国的会计信息披露方式应朝着自愿性披露与强制性披露相衔接的方向发展,而如何寻求两者的衔接,如何适度地披露会计信息,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4.1两种方式披露内容的有机衔接

篇9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2月22日

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出台《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在这种背景下,财务人员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财务基础理论知识以及提高财务软件操作技能。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是培养财务人员实践能力的专业核心课程,其主要的目标在于培养财务人员对财务软件的应用能力。因此,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在转型发展,高校会计学专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一、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相关理论

(一)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模式。会计信息系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定的环境下才发展起来的,体现了会计的本质特征。根据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程度以及本身是否克服了传统复式簿记的弊端将会计信息系统模式划分为四种: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准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现代会计信息系统。(图1)

(二)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特点。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以最新的财务软件为工具进行会计核算作为学习目标,以会计、财务的基本理论、基本核算程序为基础,精选企业会计资料,指导学生完成会计核算过程,并试图建立一个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主的实验性教学课程体系。其主要特点如下:

1、慕萄内容方面来看: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学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理论基础知识教学和实践操作教学。理论基础知识的教学依赖于学生前期学过的基础会计、初级会计、中级会计和成本会计等课程,在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授过程中需要教师对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同时理论基础知识教学还包括对企业业务流程(例如采购业务流程、销售业务流程等)以及对系统流程(例如建立账套等)的讲解。理论基础知识占会计信息系统课程课时较少,主要还是以实践操作为主。

2、从教学目标方面来看: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要求学生熟练运用财务软件处理日常业务活动,掌握财务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二是在熟练操作财务软件的基础上能对本单位的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简单的规划和管理维护;三是侧重于理论教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及各财务软件功能模块的处理。前两者对学生的要求较低,大部分高校会计专业均以此为教学目标;后者定位过高,由于学生缺乏较强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和程序编写技能,对于会计专业学生来说,目标难以实现。可以将此教学目标划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次、中级层次和高级层次。(图2)

3、从教学方法方面来看:会计信息系统教学方式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与项目推动法相结合。此种方法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从考核方式方面来看:会计信息系统课程考试方式沿用传统考核模式――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

(三)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功能。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分为财务和供应链两部分内容,涵盖了人、财、物、供、产、销,能够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整合。通过模拟企业的日常运作流程,能够缩小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从而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提供良好的平台。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开设具有以下功能:

1、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会计信息系统课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能够为学生追求真理、开发潜力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2、有助于实现教学方式的灵活性。会计信息系统课程课堂氛围比较轻松活跃,而且主要以学生为中心,能够很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取得很好的实验效果。

二、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匮乏。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环境和实验条件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由此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知识水平的提高也要求越来越严。会计信息系统的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要具备扎实和丰富的会计理论基础知识、熟练的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技能,而且要求教师掌握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只有教师具备了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才能更好地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学习。目前,高校教师队伍逐步趋于年轻化,会计专业知识不扎实、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知识更新缓慢,这必然会限制会计信息系统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财务软件更新速度缓慢,硬件基础设施投资不到位。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主要以上机实验为主,很多高校实验课上使用的会计软件主要为财务软件公司提供的演示版软件(如用友、金蝶等),版本较低,而且功能不齐全,对数据的处理存在着时间和功能方面的限制,将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此外,大多数高校虽建设相应的实验室,但是实验室建设不合理、实验设备陈旧、日常维护不及时,很多情况下未能满足教学需求。所以,加大实践教学环境建设投资及改善实验教学条件迫在眉睫。

(三)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会计信息系统课程通常包括会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其中实践教学主要是单人单机操作,其常规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授课教师先进行上机操作演示,然后让学生结合书本上的步骤把一个业务流程全部做完。此种方法对学生知识水平要求不高,虽然能够使学生对整个业务流程有所了解,但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学生会计信息系统职业技能的培养。长期如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逐步下降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具有其自身特点,每个业务涉及多个角色,在学习过程中,一人担任多个角色,不利于学生对每个角色的理解,而且角色的转换容易使学生陷入混乱的状态,从而导致教学目的无法实现。

(四)实验教学与实践活动脱节。实验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帮助学生顺利就业。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主要是通过模拟工业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系统设置、总账系统管理、UFO报表管理、薪资系统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操作。虽然业务操作步骤已设定,结果已设定,但是大多数高校针对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讲授授予36~54课时,学时的有限性,导致学生练习时间不足,课后长期不进行加强和巩固,容易导致知识链条的断开。

(五)偏重软件的应用,轻视业务流程的操作。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软件操作技能。由于实验教研室的局限性,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单人单机的教学模式,即一人担任多种角色,完成一系列的业务流程。这种方式忽略了会计制度中规定的岗位不相容原则,也无法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同时学生也无法理解会计账务处理流程,不利于学生适应实际的工作环境。

(六)课程设置衔接不紧密。会计信息系统教学主要由会计系教师授课,学生主观的认为学好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只需掌握好会计基础理论知识,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不利于从整体把握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特点。经过多年的授课经验发现,很多学生由于计算机操作水平差、理论基础薄弱,严重的影响了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学习效果。

三、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针对当前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改革意见,为提高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水平提供借鉴。

(一)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和信息技术技能。强化会计信息系统师资队伍教学水平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环节。各高校应及时为会计信息系统教师提供培训、实习机会,并鼓励实验教师主动进入企事业单位去实践与调研,将新的应用技术和社会市场需求很好地融合到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过程中。(1)定期邀请财务软件公司的技术人员对会计信息系统授课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软件操作技能,并随时进行软件知识的更新;(2)定期委派会计信息系统授课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和调研。通过实习,可以了解企业真实的业务流程,从而丰富教师教学案例。通过调研,可以了解不同类型的企业使用财务软件的情况以及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情况,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会计人才。

(二)加大硬件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并及时更新软件。实验室的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是实验教学开展的物质基础,加大实验室教学资金的投入,改善实验室教学条件,为实验室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保障。实验软件的购买,需要采购人员及时与实验课授课教师进行沟通,避免盲目购买导致软件不符合教学要求和市场需求,而且也能最大限度地杜绝浪费。

(三)改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应当积极推广案例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是指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增加案例环节,让学生从案例中巩固会计理论知识并理解财务软件的操作在整个业务流程中的作用和地位。这种方法既能调动学生学习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积极性,又能熟练掌握会计业务操作流程;(2)体验式教学法是指授课教师在一定教学目标的指导下,通过分析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设计学习任务、学习情景,让学生进行第一手的实验操作,然后由授课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过程进行总结和点评,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的教学方式。此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四)加强校企合作,搭建实践平台。加强校企合作,是普通高校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各高校可以与当地知名企I建立合作关系,将会计信息系统优秀学生派往该企业进行实习,并将学生的实习成绩作为期末考核成绩,此种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五)强化学生对会计业务流程的认识。根据会计业务流程的特点,学生在单人单机操作练习之后,将学生按组分配,每组四个人,分别担任出纳、成本会计、总账会计、会计主管四个角色,然后每组学生负责一项业务,每位同学负责完成所担任岗位的工作。工作完成之后,每位成员互换角色,重新操作该项业务,由此可以使学生既能了解整个业务流程以及岗位职责,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六)课程设置要紧密。财务软件中很多功能的学习和掌握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计算机基础,例如:UFO报表的编制、单元公式设置以及图表的制作等。Excel是一款集数据统计、分析、处理和图表制作的办公软件,通过全面系统的学习Excel软件的操作技能和应用方法,可以为深入理解财务软件的原理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财务软件综合应用能力。

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是一项综合性比较强的实践性课程,处于转型发展时期的各高等院校应当根据本校自身特点,制定出适应性的人才培养目标,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加强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建设,培养出高素质的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文涛.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财会教育,2013.

篇10

物价变动会计起源于西方国家,是为了解决通货膨胀的影响。1918年LivingstonMidldleditch发表的《财务报表是否反映货币价值的变化》奠定了物价变动会计的基础。随后,在上世纪60~80年代,美国和英国先后提出了一系列准则和制度关于物价变动以减少由于通货膨胀因素带来的对会计信息的各个方面的影响。相比欧美国家对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的影响的重视程度,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也开始关注物件变动会计,并学习欧美国家的关于物价变动会计准则制定,在会计处理中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三种不同计量模式,对会计信息质量、会计理论和会计信息使用者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一、物价变动发展历程

(一)欧美国家物价变动会计的发展

物价变动会计首先在欧美一些国家实施,主要有美国、英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对其进行了相关的规定。在1981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了IASNo.15《反映物价变动影响的信息》相关文件,并且受到了一些欧美国家的认可。之后很快的时间内由于出现了恶性通货膨胀,1989年国际准则委员会又了IASNo.29《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来减少由于恶性通货膨胀带来的信息不真实而给财务报表使用者带来的误解和困惑。事实上,美国是很早关注物件变动会计的的国家,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美国会计师协会也都相应提出一些办法来避免物价变动带来的问题。1963年美国注册会计协会发表ARSNo.6《报告物价水平变动的财务影响》,提出建议用一般物价水平不变币值来表示财务信息。接着,由于通货膨胀的加剧,FASB于1979年颁布SFAS33《物价变动与财务报告》提供按现行成本/稳值货币单位补充揭示信息的指南。在之后的五年中,由于通货膨胀的降低SFAS89取代了SFAS33,物价变动会计是否有存在的意义遭到质疑。但是在SFA89中,也只是把强制性披露改成了自愿性披露。因此,该项物价变动准则的制定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由于石油危机和明显的通货膨胀,跟随的时代的潮流,英国也不甘落后。在1980年英国公布SSAP16《标准会计惯例公告》,要求披露按照现行成本表述。无论是国际、美国、于其他欧美国家,随着通货膨胀的降低和公允价值的出现,人们要求必须按照现行成本披露表述的意愿也不是很强烈。因此,物价变动会计实施具体要看本国的通货膨胀是否严重,若通胀降低,就会减少物价变动会计的运用。

(二)我国物价变动会计的发展

相比欧美国家较早的涉及物价变动会计,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也开始关注物价变动对对传统历史成本计量带来的影响。在我国有三大学派,对物价变动引起的财务问题提出了三种理论。一种是,葛家澍、曲晓辉会计学者的资本保持理论。认为产生物价变动会计的原因就是对真实收益和资本保持的要求。第二种,汤云为、张鸣提出成本补偿论,必须要遵循实物资本能补偿成本。第三种是娄尔行、张为国提出的从计量的角度思考物价变动会计。他们认为物价变动会计需要关心的核心问题是计量属性、计量单位和不同的计量环境带来的不同影响。由于我国关注物件变动会计较晚和公允价值的提出,截至目前为止,我国仍然没有物价变动会计准则规范。但是,并不是说,我国不关注物价变动对财务报表信息带来的影响。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19号—外币折算》CAS19第十三条规定:企业对处于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进行折算:对资产负债表项目运用一般物价指数予以重述,对利润表项目运用一般物价指数变动予以重述,再按照最近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

二、物价变动会计理论基础

根据国内外对物价变动会计的研究,物价变动会计理论基础包括资本保持理论、成本补偿理论和计量选择论。资本保持理论包含财务资本保持理论和实物资本保持理论。采用财务资本保持理论和实物资本保持理论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有不同的影响。因此,选择物价变动会计三种计量模式一般购买力单位会计、现行成本会计模式还是现行成本/固定货币单位会计模式显得尤为关键。

三、物价变动会计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影响

物件变动会计对会计理论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物件变动会计改变了历史成本计量基础,提出了现行成本。然后,提出了资本保全模式,增加了实物资本的概念。从资本保全模式又引申出经济收益和资产持有收益。除此以外,由于通货膨胀的存在对会计假设中的货币计量假设又进行了否定,提出了不变币值假设。这是对历史成本计量对传统财务报表的一种引申。这些方面的改变,展现出了物件变动会计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和减少通货膨胀带来的对财务信息的不利影响。IASB在2004年《改进国际会计准则》中对物价变动会计已经不做强制性要求。在我国,截至目前,虽然仍然没有具体的物件变动会计准则,但是在其他准则中有所涉及。例如,在企业外币折算19号准则中就提到,需要按一般物价指数来对会计报表进行折算。这就涉及到物价变动会计处理中的三种模式中的历史成本/不变币值计量模式。这种模式简单容易计算,统一所有数据使用同样的折算系数,增加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这就是接下来所说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四、物价变动会计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配比原则。收入费用更加配比。在历史成本且伴随物件变动的情况下,收入费用发生在不同的时间点,而在通货膨胀的影响下,物价变动会计消除减少了这个因素的影响。把不同时间点发生的收入费用放置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比较分析,更符合会计信息质量中配比原则的要求。谨慎性原则。第一种会计模式考虑了笔直的变动,在第二种和第三种模式中,均采用现行成本计量。这三种模式均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原则。通过改变历史成本计量,更能清晰正确的反映企业实际真实的盈利能力,使企业的成本利润都更加真实。重要性原则。若通货膨胀因素影响特别重大,则需要考虑对历史成本会计进行改进,反之,不需要考虑物件变动会计。

五、物件变动会计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影响

物件变动会计使用的前提是物件有所变动。首先,在这个前提下,通过物件变动会计来核算会计信息,有利于保护股东和债权人的权利。不会由于物件的因素没有考虑在内而给出错误的信号导致股东盲目投资损害自身利益。其次,能更好的帮助企业的管理层来控制成本和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而发现企业排除各种干扰因素以外的真实的会计信息,帮助企业预测未来。

六、结语

物价变动会计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和减少了通货膨胀带来的财务信息不真实,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可比性。虽然物件变动会计存在以上这些优点,对历史成本计量的一种延伸。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和问题。首先,三种会计模式就存在自身的不足。比如,现行成本/名义货币会计模式中,现行成本的确定不是那么的客观,会存在一定的人为因素,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就有一定不利的影响。其次,公允价值的提出其实有解决物价变动会计中存在的问题。因此,物件变动会计是否存在是否适合我国国情是否有实际意义也需要证明考虑。

参考文献

[1]冀秀丽.浅谈物价变动会计在我国的应用[J].天津经济,2011:1.

[2]李现宗等.高级财务会计[M].第402页,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版.

[3]胡昳.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研究[J].2010.07.

篇11

    财务报告是会计信息系统的最终产品,财务报告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价值。近年来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不时受到界内和界外人士的批评。据调查结果显示,有85%的调查对象认为多数上市公司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而对“最为不满的会计信息质量”的调查发现,其中有34%认为是缺乏可靠性,27%认为缺乏及时性,8%认为缺乏前瞻性,31%认为缺乏有用性。而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财务报告的改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提供了契机。传统的、纸质的财务报告模式需向一个更动态、更丰富、更有价值的报告模式转换。

    一、现行财务报告模式的局限性

    纵观现行财务报告模式的背景,现行的通用会计模式产生的环境是制造业盛行的年代。在制造业主导的经济环境,报告使用者看重固定资产,采用历史成本的计价原则相对真实地反映了资产的价值,但到了服务业主导的经济环境,无形资产逐渐取代固定资产成为企业资产主要部分,而历史成本计价几乎或者没有可能真实反映无形资产的价值,由此现行的财务报告模式显得苍白无力。

    现行财务报告模式的假设条件,(1)不同信息用户对信息的需求是大量的、稳定的和同质的,并且这些需求对信息提供者来说是已知的;(2)满足这些信息需求的办法是用标准化的格式来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任何假设都不可能十分接近现实环境,正如会计理论的四大假设不可能是会计环境的真实反映,它只不过是会计环境一定程度上抽象,由此支撑起整个会计框架。因此,现行财务报告模式的假设条件不过是该报告模式建立的基础。但是,这种假设是否接近现实环境或者在多大程度上接近现实环境决定了一种理论能否立足现实,能否被人们所接受。

    那么以上三大假设离我们的现实经济环境有多远呢?

    首先,根据共同利益相关主体理论,只要与企业存在相关利益的主体必然关心企业的财务信息、成为信息使用者,投资者、债权人、上下游企业、政府、雇员等等均是企业财务信息的使用者。每个投资者根据自身的利益,关注企业的财务信息,但由于各自侧重的利益不同必然对财务信息的需求存在差异。这种差异随着信息使用者所处经济环境的变化,从无到有,并随之不断的变化。所以在经济环境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假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是稳定的、同质的,不仅难以对现实经济环境形成抽象,而且可以认为是对实际的一种背离。

    其次,认为编制和提供标准化的财务报告能满足不同用户的信息需求,其理论依据源于程序理性,而不是结果理性——会计所可能实现的统一目标。当人们就会计规则制定权进行谈判并作出合约安排时,人们实际关注的不是这一安排能达到一个什么样完美的结果(实现目标),而在于这一安排是大家(至少是大多数)共同认可的,是遵循大家都能接受的决策规则与程序作出的,这是程序理性的思想。各国在制定会计准则时都遵循了程序理性思想,即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应是各方均能接受的,而不论按此程序制定出来的会计准则能否确保某一(些)目标的实现,能否满足信息用户的真正需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并不体现在它自身是多么“真实”,而在于它是否依据该国公认的会计规则及其合约制定权安排进行加工处理,若是,那就是“真实”的。这本是财务报告编制的出发点,信息提供者根据需求者的要求提供财务信息,但由于信息披露的非自愿性和成本效益的失衡问题,财务报告的编制过程强调程序的理性而不是结果理性,使得财务报告“更像是为遵循标准和法规而编制的报告而不是用来交流信息的工具”,因此现行的财务报告模式很难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其实正是以上两大假设,使得现行财务报告模式呈现出一定的特征:(1)标准化信息是以高度综合为基础的,而每一次综合过程都以不同程度的信息丢失为代价。财务报表项目的分类、汇总与排列,本来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其沟通职能,让使用者能理解明白,然而它们逐渐演变成纯技术,以致只有精通会计与报表规则的使用者才能理解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 (2) 许多会计数据正是在分类、汇总、确认和计量过程中丧失了其本身的涵义,标准化报告抹杀了信息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不能根据不同用户的特殊要求提供针对性的会计信息。

    然而信息使用者的信息偏好是不同的,提供标准化的会计信息会导致信息过剩或信息不足。同时单一的信息不便于比较不同计量和确认方式下得出的结论,也不利于确定不同信息的价值,从而使报告信息失去应有的灵活性。这导致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大大降低,并最终影响财务报告的生存价值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因此,改革现行财务报告模式势在必行,而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则为财务报告模式的创新提供了物质技术。

    二、会计信息化——财务报告模式革命的催化剂

    会计信息化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等),对传统会计模式进行重构,并在重构的现代会计模式上通过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会计信息资源,建立技术与会计高度融合的、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以提高会计信息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有用性,促进经济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会计信息化过程中对会计报告模式革命最具有催化作用的是网络交互技术和数据库技术。

    网络交互技术为用户参与会计信息生成过程,提供满足用户特殊需要的个性化财务报告模式提供了技术保证。网络交互技术一般具有互动性、即时性、多元化的特点。(1)互动性:即会计信息不仅可从供给方流向需求方,而且信息使用者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殊需要向供给方提出修正要求,供给方据此采取调整和改进提供的会计信息。(2)即时性:在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供求双方的交流几乎是同步进行的,这就能保证供给能最大限度地适应需求的变化。 (3)多元化:信息使用者可获取任何一个信息处理层次的会计数据,按照自己特定的要求选择未经加工、经过初加工、深度加工、完全加工的信息,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企业编制完成的财务报告。

    会计信息化的另一支柱是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是按一定方式与某一主题相关的信息集合。不管信息是否存储在计算机中,任何满足这一目的的信息集合都可称数据库。数据库是计算机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物,具备数据结构优化、低冗余度、高独立性、易扩充性、数据使用的非过程性以及数据共享等优点,能够有效地管理、维护海量信息。互联网上的网页可以通过标准的CGI接口与数据库连接,可实现动态地反映数据库中交易数据的实时变化,这种网页和数据库的互动联系可以让用户从公司的数据库中简单检索信息直至产生特定的网页。而企业建立会计信息的数据库,便于信息使用者随时访问数据库中的信息,满足个性化的决策需要。

    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仅是会计信息化的主力军,而且是财务报告模式革命的主要催化剂。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使得财务报告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不断创新,为解决会计信息供求间的突出矛盾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当然会计信息供求者与会计信息需求者还必须就会计信息披露的信息量、披露成本及披露规则进行社会性博弈,重新达成一个新的“均衡契约”,而这种“均衡契约”正是会计在信息时代的适应性发展,是财务报告模式革命和创新的方向。

    三、会计理论的创新——网络时代财务报告模式创新的基础

    会计基本理论的创新一方面得意于会计环境的不断变化,同时会计理论的创新为会计实务的创新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财务报告目标的重构、事项会计理论的提出为财务报告模式的创新提供了理论上的准备。

    财务报告模式创新的起点——重新认识财务报告的目标

    关于财务报告的目标,一直有两种观点:(1)受托责任观,认为反映经营者的受托经济责任是财务报告的基本目标;(2)决策有用观,认为财务报告的基本目标是向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会计信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通讯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等计算机相关技术的发展,使代表资源所有权的证券在非常广泛的范围内进行交易成为可能,21世纪的资本市场将趋于全球化,存在大量潜在的交易买方,促使潜在的投资者与债权人成为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要求企业提供对他们具有决策有用性的信息成为必然。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的“经管责任”逐渐被取代,以提供有助于使用者决策的相关信息为目标的“决策有用性”成为财务报告的主导方向。

    财务报告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事项会计

    美国会计学家索特(Sorter ,1969)早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事项会计可称的上网络时代财务报告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事项会计认为,不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而是会计信息使用者才能将对他们决策有用的数据转化为最适合其决策模式的信息,因此会计人员只提供与各种可能与决策模型相关经济事项的信息,而让信息使用者自己根据其决策需要加工产生所需要的事项信息,并将其运用在决策模型中。所谓的“事项”是会计主体的各种经济活动,可以从不同角度被直接观察,每一个可被观察的方面就是该项经济活动的一种属性特征,这些属性特征的集合完整地表达出一种经济活动的事项信息。从数据处理角度看,事项法以事项为会计分类的最小单元,在日常核算中,把各项交易活动的事项进行存储,传递,不进行复杂的会计处理,是一种以数据为中心,而不是以处理为中心的数据库组织方式。在事项会计指导下的财务报告模式,会计人员只提供原始的事项信息——会计分类中的最小单元,而数据综合的任务应该交给信息使用者,由报告使用者按照自身的需要重构发生过的经济事件。

    四、网络时代财务报告模式创新

篇12

一、引言

21世纪公司治理的演进方向――由股东单边治理到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将成为公司治理的发展方向,与此相对应,企业目标由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取代股东价值最大化,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知识经济对传统的、工业经济环境下形成的财务会计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会计环境的变化促使会计“反应性”发展,会计环境的变化影响到各类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从而促使他们产生新的会计信息需求。随着公司治理理念的日趋成熟和对公司治理的关注,公司治理和财务会计信息之间的共生性逐渐得到重视,会计作为“当今公司治理结构的语言”(Joel seligman 1993)必须与公司治理发展相适应。利益相关者会计的产生体现了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共同治理的社会实践的客观需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建立利益相关者会计是会计发展和会计改革的需要,有助于推动会计理论的深入研究。近年来,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利益相关者会计进行了研究,王竹泉教授率先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会计理论的研究中,提出了“利益相关者会计”的命题,创建了“基于业务流程管理的企业价值增值报告模式”。

目前我国对利益相关者会计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中对利益相关者会计理论基础的研究仍属空白,这与企业界日益开展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实践极不适应。因此,对利益相关者会计理论基础的研究尤为必要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鉴于此,笔者对利益相关者会计做出如下界定:是指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指导下,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利用专门的技术和方法,将价值链管理与业务流程管理有机结合,对企业价值增值运动(创造过程与分享结果)及各类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进行反映与控制,并报告给利益相关者据以做出决策,维护权益、提高效益的价值管理信息系统。利益相关者会计不是传统财务会计学科的分支,而是一门新兴的会计学科。它提供企业为利益相关者创造的总体财富及各类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分配、各类利益相关者享有的权益信息,不仅适应利益相关者治理的需要,促进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为企业实现价值增值最大化和收益分配关系的最优化的利益相关者治理目标服务;而且有助于推动公司治理和企业管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逐步融合。

二、利益相关者会计的理论基础

(一)哲学基础 会计学的研究方法与哲学理论有着紧密的联系,会计学根植于哲学之中,要解决会计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求会计学的发展,必须用哲学反思会计学。在将会计与哲学相结合的过程中,必须以哲学的基本原理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基础。哲学是关于客观世界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哲学是利益相关者会计最基本的理论基础,它为利益相关者会计提供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恩格斯把辩证法定义为“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这是因为当考察整个物质世界时,“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互惠互利、和谐共存是当今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应恪守的基本准则。企业为了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是指向企业投入专用性资产且处于风险状态的个人和团体。利益相关者会计从联系的角度考察企业的本质,认为企业的本质是“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组合约”是对普遍联系观点的具体运用。企业同其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可以归纳为以下几项:企业同政府部门及税务部门的关系、企业与股东的关系、企业与经营者、员工的关系、企业与同行其他企业的关系、企业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关系、企业与债权人的关系。对这些关系的哲学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和社会的关系不仅包括生产关系,还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等。这体现着人的价值观念,其实质是人与社会之间的一种需求和期望价值的相互满足。企业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这些社会关系的支持,只有以这些社会关系为背景,它才有可能实现对经营目标的追求。从联系的角度看,现代企业作为“社会人”还要考虑其作为社会组成部分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实现企业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最大化的统一。物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呈现渐进性和飞跃性;体现在会计从传统簿记到财务会计、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分化、再发展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逐步融合基础上的适应利益相关共同治理要求的利益相关者会计,这都体现了哲学中的永恒发展的观点。

(二)经济学基础 会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密切依存于经济理论。利益相关者会计作为价值管理信息系统,利用货币计量单位来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定量描述是其重要特征。经济活动的定量描述不能离开定性分析。以科学的经济理论为指导,是利益相关者会计理论研究的必要前提。经济学通过经济现象看本质,运用经济学理论研究会计问题,可以揭示会计“面纱”背后的本质。在会计理论的发展道路上,经济学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从会计理论的发展史来看,会计理论已经和正在受到经济学理论的巨大影响。利益相关者会计虽然处于初始阶段,但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已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经济学理论对会计学研究的支撑加深了会计研究的深度,会计学研究对经济理论的应用也拓宽了会计研究的广度。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以科斯等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成为西方经济学界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新制度经济学主要由企业的契约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构成。其中契约理论、产权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公共选择(即利益相关者会计中的集体选择理论)等经济学理论和实证研究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会计研究领域,大大丰富了会计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它的发展也推动了利益相关者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新制度经济学不但为经济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及颇有价值的方法,同时也对利益相关者会计理论研究产生重大影响。

(1)利益相关者会计产生的理论渊源――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利益相关者会计的理论渊源,深刻认识利益相关者理论是正确把握利益相关者会计的前提。利益相关者概念的提出是20世纪60年代,它的发展是一个从利益相关者影响到利益相关者参与的过程,这其中经历了三个阶段:在20世纪60年代,斯坦福大学研究小组给出的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是:对企业来说存在这样一些利益群体,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企业就无法生存。人们开始认识到,企业存在的目的并非仅为股东服务,在企业的周围还存在许多关系到企业生存的利益群体;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弗里曼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后给利益相关者下的定义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能够被组织实现目标过程影响的人。这个定义提出了一个普遍的利益相关者概念,不仅将影响企业目标

的个人和群体视为利益相关者,同时还将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受影响的个人和群体也看作利益相关者,正式将社区、政府、环境保护主义者等实体纳入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研究范畴,大幅扩展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到九十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布莱尔对利益相关者定义进一步变化为:是所有那些向企业贡献了专用性资产,以及作为既成结果已经处于风险投资状况的人或集团。利益相关者是企业专用性资产的投入者,只有他们对其专用性资产拥有完整的产权,才能相互签约组成企业。企业契约签订的各方成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政府部门以及与企业结成战略联盟的供应商和客户等。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企业及会计的影响: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应该为所有的利益相关者服务,而不应该仅仅为股东的利益服务。利益相关者会计以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为目标,并对利益相关者投入企业的各类资本及其在企业拥有的权益进行反映和控制。

(2)企业契约理论、产权理论与利益相关者会计职能。由科斯开创的企业理论被称为“企业的契约理论”,导致了企业理论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契约理论”的研究包括会计,其研究成果完全可以引入会计中来。契约理论的发展为我们认识企业的性质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现代企业理论把企业视为一系列契约的集合,是个人之间交易财产权的一种方式。契约性是企业的本质属性。契约的平等性意味着利益相关者都是独立的平等的产权主体,都在企业拥有基本的产权权益,而且这种权益至少在原则上是平等的。企业的产权主体订立的各种契约总是与会计信息交织在一起。表现为:从企业契约过程看,无论是契约形成中的权利初始配置决策,还是契约履行中的权利配置变动决策,或是契约解除时的权利撤消决策,每一环节都与企业会计信息相关。或者说会计信息都会影响各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在企业契约的权利配置及其动态调整的整个过程中都离不开会计信息。产权经济学的开山鼻祖科斯认为。产权理论所要决定的是存在的合法权利,而不是所有者拥有的合法权利。产权的核心是对人的行为,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界定。这说明缔结契约的当事人并不必然由传统的物的所有者充当,仅仅具有人力资本的劳动者也应是产权主体。从产权的角度看,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同是参与实际经济活动的产权主体,两者的差异不在于产权的性质,而在于产权权益的大小。人力资本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未来满足或未来收入的源泉,因而应把它看作是投资品。既然劳动者与股东等一样把自己的体力与智力作为资本投入企业,,那么他就不仅应获得相当于要素价格的固定收入,还应拥有对投资风险的补偿及对自己产权权益的保护。从上文所述的产权理论角度来看,会计信息的充分虽然有助于社会资源的配置,但由于会计信息的生成需要成本,且现实社会中产权制度客观存在,因此会计要维护特定的产权主体利益。产权与会计信息存在着密切关系。不同的产权界定对会计信息有着不同的要求,产权清晰要求利益相关者会计信息能够准确地揭示产权主体之间利益关系;反之,会计又是能够清晰揭示产权关系的有力工具,在理顺产权关系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以上分析说明,利益相关者会计的产生是一种必然,它建立在一定的产权关系上并为特定的产权主体服务,体现和保护产权所有者――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利益相关者会计信息是会计处理的产物,也是利益相关者会计发挥职能的基础。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正是由于所投入资产处于风险状态,他们特别关注企业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即会计信息的获得及其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受到利益相关者的重视。利益相关者会计正是基于上述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为会计信息使用者――现有的和潜在的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关缔约、履约、变更及解约等有关契约动态调整的整个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如前所述,利益相关者会计作为一个价值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提供如实反映的会计信息,发挥其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提高决策的经济效率,协调各方利益方面的职能;同时,它还作为一种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手段在监督企业契约条款的实施、保障契约的有效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职能;它通过提供相应的信息,发挥其在满足管理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维护企业各类利益相关者的权益方面的职能。

篇13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的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将逐步与国际接轨,银行和投资者的经营或投资理念,以及操作方式将发生变化,人们将越来越多地依据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做出贷款或投资决策,以及操作计划。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对行业监管、公司自身的稳定及市场的良性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外部有关部门和人员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使信息需求者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盈利情况等信息,以便做出合理决策。本文拟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及原则入手,讨论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现状及成因,继而提出有效对策。

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及基本原则

(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市场交易的各方所拥有的信息无论是在种类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是有差别的,通常情况下,卖方拥有较为完全的信息,而买方拥有的信息都不完全;经营者拥有较完全的内部信息,而投资者、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拥有的信息都是不完全的。上市公司亦是如此。

(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则

1、充分性原则。所谓充分披露原则是指为达到公正反映企业经济事项及其影响所必要的信息都应完整提供,并使使用者易于理解。充分披露的目的是满足使用者的决策需求,使提供的信息有助于使用者了解与决策,即对其决策是有用的。从这个目的出发,充分披露原则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会计信息披露的全面性。即会计信息应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也就是说只要对使用者决策有用的信息都应予以披露。无论对企业有利或不利都应予以披露,而且不仅仅只停留在披露对象的表面,还要进行深层次的披露。

(2)会计信息披露的适当性。以信息提供方来看,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不能无限度地披露;从信息使用者来看,其使用信息的目的在于做出正确决策。因此,过多地披露信息,反而会使使用者无所适从,判断混乱,不便理解、掌握和接受,甚至还会产生误解判断会计信息披露是否恰当,应运用重要性原则。所谓重要性原则是指当会计信息被遗漏或错误表达时,可能使依赖该信息的人做出不适当的决策。根据此原则,对于重要的项目,应从详披露,并加以重点说明,对于次要项目则从略披露,做到主次分明,轻重有别,便于使用者有效使用。

(3)会计信息披露的有效性。首先会计信息披露要易于使用者理解和掌握。可理解性是决策者和决策有用性的连结点,即信息是否对决策者的决策有用,它决定了决策者是否能了解该信息。其次,披露的会计信息应能满足各种使用者的共同要求,是一种通用目的信息,不可能满足每个使用者的各种具体决策需要。

2、真实性原则。会计信息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所在。真实性要求会计信息必须如实反映经济事实,其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有用性。即真实的会计信息应有利于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增加使用者对市场信息的了解,降低投资决策盲目性与风险。

(2)相关性。上市公司信息的披露的根据市场用户的需求,规范信息披露的形式、数量和质量,与信息使用者的目的和要求息息相关。当信息能够通过帮助使用者评价过去、现在和未来事项或确认、更改他们过去的评价从而影响到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时,信息就具有相关性。

(3)可靠性。披露信息必须可靠,不能错误引导用户的判断,不能进行虚假的误导性陈述,也不得有重大遗漏。要使信息可靠,财务会计报告中的信息必须在重要性和成本的许可范围内做到完整。遗漏能造成信息虚假或令人误解,从而使信息不可靠并且在相关性上留有缺陷。当信息没有重要错误和偏向并且能够忠实反映其所拟反映或理当反映的情况以供使用者作依据时,信息就具备了可靠性。

(4)中立性。真实的会计信息应当保持中立性。即会计人员形成会计信息的过程和结果不能有特定的偏向,不能在客观的信息上附加某种主观色彩以满足特定信息使用集团的需要,否则信息的真实性就会受到质疑。如果为了达到预定的成果或结果,通过对信息的选择和列报。使财务信息影响了决策或判断,那么财务信息就不是中立了。目前许多企业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都与企业过于偏重当前利益,不能保持自己的中立性地位有很大的关系。

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及成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