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诗歌艺术鉴赏

诗歌艺术鉴赏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8:4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诗歌艺术鉴赏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诗歌艺术鉴赏

篇1

1高校网络通识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通识教育是近代关于教育目的和内容的一种教育思想以及据此实施的教育。民国初年,留美归来的梅贻琦先生接受了美国的通识教育理念,他发表了《大学一解》,鲜明地提出“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通重于专”等观点。他将这些理念结合中国实际努力探索并付诸实践,应用于清华大学的教学改革,使得清华大学的人才培养在当时独树一帜。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已开设通识类课程,并已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

基于此,系统、适量地引入网络通识课程,是学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有益补充。通过引进网络课程,首先是解决了师资不足的问题。网络课程可以将名校、名师、名课聚合在一起,学生通过网络就能获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这使得师资不再成为通识课程建设的制约因素。其次,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网络课程不仅提供了涵盖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丰富的课程内容,同时还可以提供大量的网络教学资源和配套教参书、作业、试题,多样化的选择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随时随地学习、交流,不受时空限制的新颖学习模式,让学生逐渐成为学习的主角。可以说,网络通识课程的引入,对于高等院校开展通识教育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书法艺术鉴赏》通识课程面临的问题

《书法艺术鉴赏》通识教育作为通识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高校《书法艺术鉴赏》通识教育课程却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一,《书法艺术鉴赏》课程设计的通识性和专业性有待改善;其二,忽略《书法艺术鉴赏》学科的特殊性,套用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其三,教学内容与学生相关已有知识体系不对称。如何突破现有困境,更合理有效地建设《书法艺术鉴赏》通识教育?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2006)对公共艺术课程的性质、目标、设置、保障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各高校开设艺术选修课,并鼓励各高等学校“根据本校学科建设、所在地域等教育资源的优势以及教师的特长和研究成果,开设各种具有特色的艺术任意性选修课程或系列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高校的《书法艺术鉴赏》通识课程整体设计应有别于专业书法专业院校的课程,通识课程教育需呈现多样性、丰富性的特点,其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但目前高校的《书法艺术鉴赏》通识教育课程面临着一个基本问题:学生在选课过程中对于拿学分的目的性、功利性过强,完全对于通识教育课程不重视也没兴趣。最终造成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演变成学生上课只为获取学分的局面。

3《书法艺术鉴赏》通识课程解决的方法

3.1完善课程目标设计

根据上述现象,在《书法艺术鉴赏》通识课程设计时,应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针对非专业学生的《书法艺术鉴赏》通识课程在课程总体设计时应以兴趣目标为导向,增强学习兴趣,拓宽艺术视野;以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目标为拓展,打开创新思维;以提高感受书法美、表现书法美、鉴赏书法美的能力目标为主体,提升人文素养;从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目标为宗旨,形成“高品质”的综合素质。

3.2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翻转课堂

长期以来,《书法艺术鉴赏》欣赏课程沿用传统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堂上缺少自主性、互动性。因此,《书法艺术鉴赏》课堂翻转迫在眉睫。课堂教学应实施开放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让学生主动参与课程内容分析,可采用分组讨论,学生根据自身知识储备,将《书法艺术鉴赏》通识知识与非专业知识结合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地进行引导,从真正意义上做到引导学生,学生主动“学”“问”“答”,做课堂的“主人”。

3.3加强网络通识课建设,丰富教学方法

网络通识课程是将“优质通识课程资源”和“自主修学分系统”紧密结合的一站式学习体系。开设网络通识选修课程,对加强课程建设、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课堂中,授课老师所使用的教学器材仍以放映器材为主,如幻灯片等。《书法艺术鉴赏》欣赏课教学方式单一,使得课程的特色性、专业性大打折扣,成为艺术教学建设前行路上的绊脚石。当今时代,互联网以其数字化、交互性、海量储存、无时空障碍等技术优势受到社会公众尤其是广大年轻人的青睐,因此可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为课堂服务,搭建网络与多媒体平台,利用高校的网络、微博、微信、App等载体,构建集专业性、系统性、丰富性、趣味性等于一体的网络平台,提供优秀的学习资源,学生可有选择性地进行自主学习。

首先,通过引入“名家名师”入课堂,丰富了通识选修课的课程资源,提升了通识课堂的教学水平,优化了通识选修课的课程结构,让广大学生能通过网络这种新型的教学平台与方式接受高水平教师的授课,学习到更多更权威的通识性知识。其次,通过网络授课与网络学习,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灵活度、自由度与选择性。再次,网络课程建设通过引入了名师授课,配备教师对学生进行课程辅导,这种做法既满足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互动与答疑需求,加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

4结语

高校《书法艺术鉴赏》通识教育应从整体着眼,改善网络通识课《书法艺术鉴赏》教育的总体设计,使《书法艺术鉴赏》通识课从“专业性”走向“通识化”。在网络课程设计中,应增强可视性、互动性、拓展性等,着眼于《书法艺术鉴赏》重感知和体验的特点,打破传统照搬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适当开发微课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发掘学生的兴趣和经验,通过学生为“主导”、教师为“引导”的方式,提供宽泛的教育,构建“跨学科性、开发性、整合性、关联性”于一体的《书法艺术鉴赏》“通识化”课程体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网络通识课程的改革真正落到实处,这是我们建设网络通识课程必须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篇2

一座新兴的海滨城市,一座古老的琅琊名城――两种截然不同的城市性格在这里碰撞在一起。区就是胶南――一座年轻的海滨名城。

城市景观要改善,街头巷尾常见的这些小东西就是我们的主角,“街道家具”的个体就像积木,有了完美的组合装配,才能获得整体的效果。也让我们记住了,美化空间要从小做起。近年来,胶南坚持综合平衡原则,在加快东部新区开发建设的同时,加大了西部老城区的改造力度,重点抓了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园林绿化建设“三大重点”。并且以“人文、科技、生态”为理念,通过道路的亮化和美化,让城市的开放空间更具吸引力,让城市有了更好的居住品质,更有活力的生活形态,在民主化、全球化、区域化的国际潮流下,开放空间的良性发展,让生活在这里的人生活质量稳步提升,欣喜连连。

城市设计大师凯文・林区曾给“开放空间”提出“可及性”(Accessibility)的观念,开放空间不只是一块没有建筑物的空地,市民有多样性的选择,并且应经过广泛的沟通而接受,在空间能更自由地活动,这才是“开放”。所以,广义的开放空间不应受限于任何场所,应该以市民的需求为依托,窄小的防火通道,宽阔的城市公园,甚至热闹嘈杂的夜市,只要是对市民开放的,都可以是开放空间。而在胶南,我们感受到了这种开放的气息和态度,让人憧憬和向往!

与美化城市空间从小做起相呼应的就是城市的大手笔和新高度,一座城市的大手笔和高姿态,能赋予它美好的未来。胶南,以“新区开发、老城提升、两翼展开、整体推进”为发展思路,整体规划,布局合理,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加快了把胶南从一个农村县城建设成为一个国际化的现代新城区的步伐。同时,城市建设者坚持以人为本、滨海特色和生态原则,让城市绿化覆盖和生态湿地成为珍爱绿色的段段佳话。

胶南建设者们一直在努力打造着艺术地产,对于他们来说每个项目都是一个艺术品,慧海园、海韵丽都哪个都不例外。因为一个房地产产品本身的寿命将会持续几十年,所以在他们眼里房地产应该是作为一个艺术品来对待。只有这样的产品对个人来说才能增值,对社会来说才能为我们的城市和我们的国家做出贡献。所以他们直提倡用艺术地产的思维来做每个楼盘,并充分体现着艺术的氛围,使购房者能够买到物超所值的产品。

篇3

塑造艺术形象的常见手法,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种:对比衬托、烘托渲染、细节刻画、比兴手法等。对比衬托:如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用落叶纷纷来渲染一种清冷肃杀的悲秋气氛,从而衬托诗人穷困潦倒、飘泊无依的形象;细节刻画:塑造人物形象大多着力于人物的语言、行动等细节的描写。如《孔雀东南飞》中描写兰芝“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的细节,刻画了一个爱憎分明、不忍离去但又无可奈何的女性形象;比兴手法:如《氓》第三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甚。”诗句以桑树、斑鸠起兴,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比兴手法的运用,有助于诗歌形象的塑造,也有助于读者走进主人公的生活世界去体味他们的真情实感。

诗歌形象鉴赏,要注意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蕴含在形象中的人生意义或社会意义。首先可以借助诗歌形象,领会诗人的感情。如,唐朝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首诗表面上刻画了一位新妇形象,实际上作者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表现自己考前的期待与不安心情。其次,可以借助诗歌形象,分析诗歌的意境。意境是作品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例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作者着力描绘出一种清新自然、静谧美好的农村生活场景,勾勒出恬淡闲适的意境。最后,还可以借助诗歌形象,体会诗中的哲理。在有些古诗中,作者往往在写景状物中渗透议论说理的成分,从而使读者在接受其形象感染的同时,对其中蕴涵的哲理仔细玩味后心领神会。例如,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者以登山所见和所悟,向我们道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一朴素的哲理。类似的还有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等。

古代诗歌鉴赏艺术形象的设问的方式及答题角度和步骤:

(一)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艺术形象?请具体分析。(这是从整体上考)解析:艺术形象主要有――豪放洒脱,忧国忧民、青衫泪湿,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隐士,爱惜人才,儿女情长,为国戍边的征人,四处漂泊的游子,品行正直、高洁的志士等。回答时,第一步,从上挑选一个(如果找不到,请自己概括),这是概述;然后结合诗句挑出描写形象的词语具体解说即可。以上是人物形象,如果是“物”的形象,答题时,先找出有关诗句,接着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再结合主旨分析比喻或象征了什么形象。

例如:阅读《题李凝幽居》(贾岛),简要地分析“李凝”的形象。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参考答案:首联诗人用“少邻”“草径”“荒园”的环境描写,暗示其隐士身份。颔联的以动衬静,颈联的归路所见,均表现李凝居处的清幽,烘托出李凝生活的悠闲、宁静。本诗通过描写李凝居住的荒僻,清幽,刻画了一个过着悠闲、宁静生活的隐士形象,表现出作者对这种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例如:阅读《江雪》(柳宗元),简要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参考答案:诗歌刻画了一位清高孤傲的不畏风霜严寒的老渔翁形象。通过读诗,可见前两句描绘出一幅广阔、寒冷、寂静的环境。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那位老渔翁不怕天寒雪大,而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格外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恰是实际生活中的柳宗元本人思想感情的寄托与写照。

篇4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9-056-1

初中诗歌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和背诵一定量的诗歌,更要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赏析中国古典诗歌,感知中国诗歌的艺术魅力,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希望能够给学生一把打开诗歌殿堂的钥匙,引领学生在诗歌的国度含英咀华。

一、引导学生想象,感知诗歌意境

想象诗歌的灵魂,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就没有真正的诗歌,诗人借助想象营造良好的意境,创作精彩美妙的诗歌。学生欣赏诗歌一定要有想象能力,通过想象再现诗人当时的生活场景,走进诗歌意境,和诗人进行思想沟通、灵魂对话。想象就是沟通读者与诗人的最好桥梁。初中古诗歌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合理想象,教学中,指导学生根据诗歌中的意象,进行画面组合,通过想象,进入一个诗人描绘的生活或社会场景,感知诗人形象,体会诗人情感。

例如,学习杜甫的《登岳阳楼》,每一个学生都能背诵默写,但是能够背诵并不代表就能真正感知诗歌内容了,理解诗歌精神了,感受诗歌魅力了,更不能代表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了。只有真正读懂诗歌,感受诗歌意境,感知诗人形象,感知诗人思想,继承和发扬诗歌的艺术和精神才是真正的弘扬文化。我在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找出洞庭湖、岳阳楼、孤舟、栏杆等具体意象,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诗歌的描绘,想象诗人当时的情境,再现当时的诗人处境,“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诗人慕名登楼,手扶栏杆,看着浩瀚无边、波涛汹涌的洞庭湖,感受到洞庭湖的雄劲壮阔,看看自己的年迈多病,亲戚朋友没有一点音信,再看看自己的一叶孤舟,诗人不禁纵横。借助想象,你仿佛置身当时的场景,和杜甫看到同样的场景,看着这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满脸的愁苦,无尽的感伤。

二、鼓励学生联想,体会诗人情感

联想是理解诗歌情理的最为重要的途径,文化共融,情感相通,通过读者(学生)自己的直接经验和间接体会,展开联想,去体味古典诗歌的情感和哲理,是我们学生理解诗歌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学会联想,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真切体悟诗歌情理。

例如,学习杜甫的诗歌《春望》,如果仅仅告诉学生这首诗歌的情感就等于让学生囫囵吞枣,不能真正理解诗歌的主题,也不能真正感知诗人丰富情感,也谈不上理解和鉴赏诗歌。我首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再现诗人当时的情境,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感知诗人情感,诗人在这首诗歌中抒发的情感很丰富,很强烈,也很直观。介绍背景之后,让学生感知这首诗歌表现的就是安史之乱后的情景,山河破碎,战乱不断,诗人离开家园,失去和亲人的音信,“花溅泪”“鸟惊心”诗人无尽地伤感,战争一三个月没有停止,亲人几个月没有任何音信,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担忧,对战争的痛恨、对国家的担忧,使得头发掉了很多。然后,引导学生联想自己很久不见父母的心情,进一步比较,自己只是没有见到,而诗人深处乱世,对亲人的感情比自己更甚。再看报道的利比亚战争、叙利亚战争,每天带来的平民伤亡,国家的满目疮痍等,联系这些,能够更加真切地体会诗人的情感。

这样,通过联想,调动学生已有的直接或间接体验,去更好地感知诗人抒发的情感,从而真正理解诗歌情感,和诗人进行灵魂沟通。

三、明晓诗歌术语,把握诗歌艺术

欣赏古典诗歌,既要感知诗歌内容、诗人形象和情感,也要感知诗歌艺术。诗歌借助于各种艺术形式(手法),更好地服务诗歌内容。学生如果熟悉各种艺术术语,就能更好地理解诗歌情感,鉴赏诗歌艺术,更好地读诗做题,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通晓表达、修辞、和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术语,这些术语要记住,理解透,并学会结合诗歌进行分析。

例如,学习刘禹锡的《秋词》,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联想背诵,还应引导学生从艺术的角度对诗歌进行鉴赏,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诗歌感情,欣赏诗歌艺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一古一今(自己)对比,“逢秋悲寂寥”,而作者却言“秋日胜春朝”,既是对比,更是作者直接抒发对秋的热情赞美、喜爱之情;“晴空一鹤排云上”,诗人选择了典型事物具体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壮美的画面,表现秋的“形美”,“便引诗情到碧霄”紧接上句直接感受,作者诗情勃发,也像白鹤凌空一样,直冲云霄了,表现诗歌神韵之美。对比手法分析,形与神的分析比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鉴赏诗歌艺术。

这样,学生在感知诗歌意境和理解诗歌情感的基础上,根据诗歌鉴赏的术语,更好地把握诗歌情感和艺术,感知诗人如何运用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更好地为表情达意服务,更好地感知诗歌形象,体验诗人情感,把握诗歌的艺术价值。

篇5

大学音乐鉴赏课是一门素质课程,对提高大学生音乐欣赏能力、音乐素养和音乐技能,提升审美能力等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当前,许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并没有形成一个相对规范的体系,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无法很好发挥艺术教育的美育功能。如何科学有效地指导大学生进行音乐鉴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一、音乐鉴赏课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在许多学校《音乐鉴赏》的课程设置不合理,例如教学计划不统一,教学内容安排混乱;教学形式单一,未能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仍然有很多老师采用单一的讲授教学方法,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教学设施缺乏专门的音乐教室,实践活动明显不足;诸多原因致使教学效果差,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音乐鉴赏课的教学对象特点

音乐鉴赏在普通高校作为公共艺术选修课程,所面对的是对音乐有一定爱好,但不具备一定音乐素养的学生,大多数学生对于音乐的爱好也局限于浅显易懂、热情洋溢的流行音乐,对古典音乐接触很少;并且有不少学生选修音乐是凭着一时的兴趣,在上课初期热情高涨,随着时间的推迟及音乐知识学习的深入,兴趣便悄然减退。这些因素都对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带来了不少的难度。所以,根据大学生选课的目的与态度,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就一定要考虑课程内容的设置必须符合他们的特点,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手段,避免学生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音乐鉴赏课程的改革措施

1、课程设置的完善

音乐公选课的开设目前较普及的课程有《音乐基础知识》、《外国音乐鉴赏》、《通俗音乐鉴赏》,但很少有《中国民族音乐鉴赏》、《戏曲音乐鉴赏》、《中国音乐史》等课程开设,上述课程的涉入,其目的是把学生引进高雅音乐殿堂的同时也不忽视中国民族音乐教育。

2、教材选用和教学内容的优化

音乐鉴赏课程教材种类繁多,教师选用教材的随意性较大,所选教材非常难统一,有些甚至是照搬音乐专业教材,与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的教育目标有较大距离。因此,选用教材时应选用教育部评选的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教育部推荐教材、列入“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和改革计划”的规划教材或重点教材、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教材等。

3、授课前进行的问卷调查

在我们公选课开课前,可以用一节课时间去做问卷调查,了解授课对象的音乐素质现状,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中有些学生具有识谱视唱、甚至演唱、演奏水平,但还有一些甚至是乐盲,其音乐素质参差不齐。问卷调查可以较全面的了解大部分同学的兴趣爱好等,教师便可根据对学生调查的基本情况,对其进行综合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内容,从而避免了盲目教学的后果。

4、教学计划的改革

根据对学生音乐素质现状的调查,科学地制定教学计划和实践内容。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将课程内容分为及部分,或几个历史时期,将历史背景与作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根据音乐作品的难易、类别、年代、国家、等性质分开,在教学中遵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中到外的原则,让学生听懂理解,初步培养学生鉴赏音乐的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学中大量运用数字媒体技术或者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音画视听冲击,可以看到作品的演奏形式和演奏乐器,甚至故事情节,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同是中国民族音乐,以《茉莉花》为例,就可以将各地区茉莉花调的曲调和歌词进行比较;同是交响曲,也可以将中、外交响曲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培养学生具备从多侧面、多视角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拓宽了普通教材的局限性,进一步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5、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1.情境教学

展示一幅画,让学生充分的发挥想象力,展开联想,将其讲述成故事,然后挑选较符合的故事情节,来欣赏音乐作品,将更加便于理解。

2.体验教学

我们借鉴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体验中,会给学生一些打击乐器,像沙锤、锣、碰铃、木鱼等乐器,让他们在体验中学习音乐。

3.多媒体运用

在课堂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更好的选择,它使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以及视频等信息建立起逻辑连接,展示音乐作品的社会性、文化性、历史性,使大学生在最短的时间调动感官器官,为大学生学习音乐提供一个声情同步、声形并茂、时空统一的多媒体音乐世界。

参考文献:

[1]赵鸿光.音乐鉴赏[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4)

[2]庞琳琳.初探我省普通高校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模式[J].黄河之声,2009(6).?

篇6

①广东卷考查了元代白珽的《余杭四月》,第一小题的提问是: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②浙江卷考查了两首诗的比较鉴赏,一首是唐代钱珝的《未展芭蕉》,另一首是金元好问的《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提问的方式是: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③北京卷,则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诗歌《江堤》的写景手法,其中C是:“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

以上都是以诗歌的艺术手法设问,直接考鉴赏查诗歌的艺术手法。此外,间接考查诗歌艺术手法的,如:

①辽宁卷考查张耒的《初见嵩山》,其中第1小题的设问是这样的: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

②江西卷考查秦观的《江城子》,其中第2小题的设问是: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从历年高考对诗歌艺术手法的鉴赏来看,主要的设问方式有:

①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请结合诗歌赏析。

②诗/某诗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③诗/某诗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④诗歌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哪些修辞手法?揭示了什么主题?

⑤诗歌在写某景、某物时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⑥诗歌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作分析。

从上面的设问方式可以看出,有些是“小角度”设题,而有些则是大角度设题。小角度设题,切入点较小,考查的针对性强,题干上明确规定了从表达技巧中的某一个具体方面鉴赏。一般说来,小角度设题考查的是诗词的局部,大角度设题,则侧重于考查全诗词,结合形象、语言或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感情态度等内容综合设题。前者难度低、分值小,后者难度高,分值大。答题时,要弄清题目的要求,看清分值很关键。

那么,如何来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呢?

首先熟知诗歌常见的艺术手法,这是基础。如果连常见的艺术手法都不能识别与判断,鉴赏显然是一句空话。诗歌中,艺术手法主要分三类:①表现手法。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比兴、对比、象征、烘托、渲染、用典、虚实结合等。②修辞手法。主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双关、对偶、夸张、借代、设问、反问、通感等。③表达方式。常见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等五种。熟知这些常见的艺术手法,有利于我们确认被考查的诗歌的艺术手法,从而展开鉴赏。例如2012年江苏卷《梦江南》最后一句“曳碧云斜”,这句是写景,写景通常运用的手法与描写有关,还与抒情方式有关,从诗句分析不难看出,这里运用了白描,同时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有了这样的确认,后面的赏析就可以顺利展开了。

其次,掌握运用艺术手法的技巧与规律。尽管诗歌艺术贵在创新,但是诗人在长期探索、运用艺术手法时,却形成了一些固定的套路,或者说规律,为我们理解诗歌提供了依据。如,写景诗,诗人往往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而所借之景与所抒之情有着必然的联系,甚至形成了一些套路,如杨柳、芳草、长亭、关山、烟波表达离别之情,用西风、残照、斜阳、鹧鸪表达羁旅之愁。再如咏怀古诗,往往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

这“古”与“今”必然存在着今昔对照,言古其实是为了说今,只是诗人因某种原因,不能明说罢了。还有咏物诗,往往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诗人常常通过刻画、塑造物的外在形象与内在品质,来表现自己的“志”,“物”与“志”有着必然的联系。例如2012年天津卷《野菊》,就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野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这正是诗人杨万里的人格写照。

最后,理解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诗人运用艺术手法是为了追求更好的表达效果。而诗人别具匠心的构思、立意往往就通过一定的表达效果传达出来,所以,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关键是理解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这表达效果,包括对诗歌的意境、形象、构思、立意、语言起到了什么作用,表达了什么情感、哲理等。如烘托,它可以营造气氛,加深诗意,强化心里感受。2012年山东卷“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两句,通过描写江南水乡风雨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烘托了诗人的孤独。再如用典,能使诗歌简洁含蓄,余韵盎然,言在此而意在彼,曲折表达诗人的心曲。2012年天津卷的《野菊》,首联与尾联用典,写野菊不追逐流俗,不迎合文人,保持自己的节操,以菊写人,含蓄表达了诗人高洁的志向。再如2012年全国卷《落叶》则动静结合,写出了一场秋雨后,庄稼已收割,田野空旷,深红的落叶,脱离树干,层层叠叠地在半空飞舞的情景,营造凄凉的氛围。

当然,联系作者的背景,整体把握诗句的意思,揣摩诗人作诗的意图,也是很重要的。因为艺术手法是为思想内容服务的。

小角度设题,通常问什么答什么,这比较简单,这里主要探讨解答大角度、综合性强的题目方法。从长期的教学、备考中,我们总结出了这类题目的答题范式:确认手法+分析手法的运用+点出效果/情感。这个答题方式可以阐释为三个答题步骤:①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②结合诗句分析,何以见得是用了这种手法。③这种手法有什么效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旨意。

下面,我们以2012年浙江卷为例,给同学们一个答题示范。

未展芭蕉

(唐) 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金) 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篇7

我国高中阶段教学受应试教育影响深厚,各科教学以考试为目的,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语文作为各学科的基础科目,涉及学生语言、交际、思维、理解、创新等各方面能力,语文更是新课标开展的重要科目。因此,就目前的语文诗歌教学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以高考为中心的教学目标制约诗歌教学的创新

长期以来,高考分数一直是高中教学的最终目的,这种教学目标使得学生在进行诗歌学习时情不自禁的重视其考试知识的学习而忽视鉴赏和审美品位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同样也以高考为目的,对教材中的诗歌内容进行讲解和重点的指引而忽视学生主观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的目的性和学生的这种被动灌输的地位制约着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例如,在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就会将一些诗歌表现手法及鉴赏手法进行讲述,学生便是进行题海战术,迎接各种诗歌题型,这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更影响着诗歌教学的真正目的。

(二)教学内容枯燥,课堂缺少互动

语文中的诗歌部分具有灵活性和跳跃性,学生需要在教师科学的引导下进行学习,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大都采用“解题、释词、解构、总结”这种模式来进行教学,整个教学过程机械乏味,这显然与诗歌教学不相适应。这种呆板的教学方式制约着诗歌中蕴含的丰富情感的传递,诗歌想要表达的真情实感难以让学生得到深刻的体会,学生的欣赏和审美情趣更是难以培养。

(三)传统教学形式单一

通常情况下教师在进行高中诗歌教学中采取“说、写”的教学形式,教师讲述和板书,通过口头的理论分析来实现教学活动。这种教学形式不仅枯燥无味,学生很难紧跟教师的引导,更不能激发学生想象、思考和表达能力。因此,传统的教学形式制约着教师教学内容的延展性,还禁锢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不利于学生想象、创新能力在学习中的培养,诗歌教学需要形式上的进一步丰富。

诗歌鉴赏历来都是高考语文和日常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诗歌作为经典的语言艺术需要对每一个词、句的推敲,学生如果只注重考试分数是很难从诗歌中得到真正的享受。针对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问题,教学工作者需要进一步创新来提高诗歌教学水准。

(一)发挥教师科学的主导作用,巩固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对于诗歌教学要求主要有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诗歌艺术特性,从不同角度去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因此,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要给予学生方法的指导,引领学生进入诗歌艺术的领域。同时,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是不容忽视的,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例如,在进行诗歌意象的分析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想象等方式,品位意象背后的寓意,从而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和审美能力。

(二)丰富教学内容,调节课堂氛围

诗歌艺术是博大精深的,教师应丰富诗歌教学内容,给予学生丰富的辅助资料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从作者简介开始,每一诗人的生平事迹以及作诗背景等等,都是教师在进行诗歌讲解时必须提供的课外知识。这些课外知识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诗歌,提高个人情操,还能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例如,海子教授《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朦胧诗、新生代诗极其比较,然后介绍海子的生平与诗歌,给学生提供海子其他诗歌进行品读,通过教师简单的引导,学生便了解了海子诗歌的基本特征与精神世界最后,开始欣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学生很快就进入诗歌意境。

(三)创新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水平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诗歌教学不能追求应试,对学生进行答题思路和方法的讲解,教师应创新教学形式,将多媒体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融入诗歌教学中,通过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来补充对诗歌的理解,运用多媒体丰富诗歌形式和内涵,都有助于学生对诗歌的鉴赏和品读。例如,在进行《再别康桥》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展示与康桥相关的图片,在柔缓的音乐背景下配以专业人士的朗读,赏析诗歌优美的意象、韵律。然后,由学生运用饱满的情感分段进行朗读,学生置身其中,深入领悟诗歌的情感。

总之,诗歌教学的真正目的是培养学生鉴赏和审美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抒发。因此,教师应把握这一核心理念,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诗歌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篇8

从开创诗歌源头的《诗经》、香草美人的《楚辞》到李白的浪漫诗章、杜甫的忧国之作,直至东坡的豪放词赋、稼轩的高亢之章、纳兰的伤感凄婉……这流传千古的优秀诗篇,是我国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整体提高,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学生在鉴赏作品过程中可以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发展个性,丰富精神世界。下面就高中语文教学中有关诗歌鉴赏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体验和认识。

一、重视朗读,体会诗歌中的音乐美、韵律美

诗歌诗歌,不能唱如何为歌?所以,音乐和韵律应是诗歌艺术的重要因素,而古人是如何吟唱的我们已是无从知晓了,因此只能通过加强朗读的方法,即让学生自主诵读,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只有学生真正地进入角色,身历其境,与诗中景,诗中情相融,与诗中人相通,才能读出语言的味道,读出语言的表现力。

另外,在古典诗歌中,诗人为了表达个人真切的感受并把它传达给读者,常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古典诗歌的写作技巧时最好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体会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分析诗歌采用的表达方式。通过技巧分析,提高学生把握诗歌内容的能力,这也是高考中重要的考查点。

久而久之,必然能够不断地开拓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把握意境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要知道诗言志,所以诗歌的本质就是情绪和情感的抒发,是人类某种宝贵的情绪、情感在瞬间的灵光闪现。指导学生阅读古典诗歌,正是希望他们通过诗人对瞬间事物、情感的把握,引起心灵的共鸣,体验某种人生情绪的极致。因此,在鉴赏诗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捕捉意象,体会意境,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到诗人所创造的艺术空间,体味诗人最丰富、最真实、最细腻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应适时引导学生充分地驰骋想象,发挥联想,使他们真正地登堂入室,把握诗歌的意境美,进而提高赏鉴能力。为师者要善于鼓励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思想的双翼,自由翱翔,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再造形象;用生动的语言描摹形象,体会,感悟,步入诗的境界,把握诗的意境美。

三、把握思想情感,提高道德素养

篇9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263-02

中学生学习文化必须从古诗入手,这样才会对中国文化的内涵有更全面的了解,而学习古诗对加强中学生的文学修养,冲破现实物欲对人性的障碍也是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的。诗歌的创作是把文化、人物、景物融会在语言之中的,因而鉴赏诗歌也就要通过语言把这些东西还原到诗人的生活现象之中去才能准确把握古诗中的情景关系。而准确把握古诗中的情景关系又是中学生学习鉴赏的关键所在,是顺利步入诗歌殿堂的最重要的一步。

一、要读懂诗,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为了一粒沙子而放弃整个海滩

古诗中有个别字或词不认得不理解是正常的事,要旨在于观其大略整体感知。

新晴野望(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首联中“氛垢”一词是我们不熟悉的,往往形成语言障碍而产生畏难情绪。其实为了这两个字而放弃全篇很显然是没有必要的,更何况这个词中的“垢”字我们用组词法是可以理解为“尘垢”的,再结合题目中的“新晴”二字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就一点问题也没有了。显然是指雨过天晴,极目远眺原野不染尘垢,从而再现了一个立于原野之上有着无碍心胸的王维。

以此类推凡有个别文字障碍我们一定不能因之而耿耿于怀,应该果断放弃,而拥抱全篇。古诗犹如古画,在于泼墨写意,必须全篇领略,而不能“较一城一地之得失。

二、要读懂诗歌准确把握诗歌形象,就要充分利用诗中用于揭示景物特点和思想感情的形容词,放弃生僻的名词。

早行(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很显然这首诗中突显出来的形容词是“寒”、“轻”、“明”、“寂寞”。作者用“寒”突出早行的凄冷,用“明”星光未退反衬晨路晦暗,用“寂寞”一词交待独自早行的孤单。这样景物的轮廓已然,作者所塑造的早行者的形象也就了然于胸,再去计较“驼褐”和“阑干”是什么东西也就没有必要了。古诗往往表现出两个形象,一个是融入诗人情感的景物,即作者的直接写作对象,另一个形象就是对过这个景物折射出来的诗人形象。要准确表达这两个形象用名词是无法解决的,必须借助形容词,因而抓住了形容词就掌握了诗歌,所塑造的形象。

三、要读懂诗正确把握古诗中所揭示的情景关系是关键

清李渔在论诗词的情景关系时说:“诗不外‘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非借物遣怀,即将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这是对中国古诗的高度概括,更可以作为高考诗歌鉴赏的解题指导思想。因为,正确把握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是读懂古诗的关键所在。

四、正确把握情景关系,解决诗歌艺术特色问题

许多试题涉及诗歌的艺术特点、艺术风格、表现手法、写作好处等内容,这类题目的实质是在考查诗歌是通过什么特色的景物,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作者情感的。诗歌的目的在于传情达志,但诗人并非直言其情和志而是通过一定的景物来表现。景物表现情感的方式通常有这样几种:(1)融情于景(借景抒情);(2)情景反衬关系——以喜景表哀情(以哀景表喜情)、以动景表静心;(3)对比;(4)象征。

例:2007年《山东卷》

出关(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要求:分析“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照应诗的最后一句,“桃花”是家乡温馨美好的景物,“雪”是塞外清冷生活的代表。作者通过两种景物的对比突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生活的厌倦。这里沟通情景关系的是对比的艺术手法,但解决这个问题时却需要紧密围绕诗歌的景情关系来分析。

五、正确把握情景关系,解决诗歌艺术形象问题,正确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

高考中有不少题目要求再现诗歌描写的艺术场景、诗人的形象、分析诗人的情感。这类题目也要通过情景关系来解决。此外,《北京卷》要求说明,《芣苢》的景象;《天津卷》要求解析“一时放春入”的情景;《江苏卷》要求分析“浮天水送无穷树”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不同样都是以景窥情,以景析情的命意所在吗?

六、情景关系还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把握诗歌用词,正确练字

例:2007年《全国卷I》

望江南(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篇10

一、整体感知,读懂古诗词

1.读懂诗题,明白意旨

一首诗歌,首先跃入眼帘的是题目。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人们常说,标题是文章的窗户和眼睛。标题常常能透露出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暗示文章的主旨。是古典诗词鉴赏的开端。题目内容呈现出不同的类型。写人的,如高适的《别董大》;表地点的,如刘禹锡的《石头城》;表时间的,如白居易的《暮江吟》;表事件的,如陆游的《书愤》。从诗题就可以看出诗歌的内容。

2.知人论世,读懂诗歌

我们在鉴赏古典诗歌时,要读懂作品,既要深入了解诗人的生平和为人、思想、风格。还要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这就是所谓的“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比如,我们在读杜甫《蜀相》时,除了对作品中诸葛亮的生平和功绩有所理解,还要对杜甫一生遭际、政治理想,以及杜甫写这首诗的心境作全面深入的探究。才能明白这首咏怀诗借歌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抒发诗人功业未就的感慨。

3.学会诗词翻译,读懂古诗词

要读懂古诗词,要学会诗词译文,古诗词翻译注重意译,而不讲“字实”,即将古诗词的意象、意境、主旨等基本内涵译到就行了,再译文过程中,尽量多使用诗中原有的词语,将修饰“意象”的定语多保留,另外还要根据句子常式句的成分规则,对省略句、倒装句、句子词语错位现象要学会处理,译文时既要忠于原诗,又要用联想和想象使诗词图景画面生活化。如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中,邯郸驿定逢冬至,定语“邯郸”,保留,“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词语错位,应为“想得夜深家中(人)坐)。译文到位才能鉴赏到位。

二、分析意象,体会意境,把握感情主旨

诗歌是形象和抒情性的统一。诗歌中的感情是通过诗歌中描写的形象表达出来的。所以,在理解诗歌时必须先从鉴赏诗歌形象入手,进而把握诗歌传递出来的感情。诗歌形象包括意象和人物形象。意象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根据现实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景。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既可以是诗人塑造的客观形象,也可以是诗人自己。因此,只有真正地了解诗歌中的形象,才能更好地鉴赏诗歌思想感情。作为考生要积累一定量的意象。下面,笔者就把一些常见意象归类,供复习备考之用:1.送别类意象。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如杨柳、长亭、南浦、酒等。2.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如月亮、鸿雁、莼羹鲈脍、双鲤、佳节、捣衣等。3.愁苦类意象,或表达有仇,或悲伤心情,或渲染悲凉、凄凉气氛,如梧桐、芭蕉、流水、猿猴、杜鹃鸟、斜阳等。4.抒怀类意象,或表达不屈不挠,坚强坚贞,或显示高洁的品质,如、梅花、松、柏、竹、疏离、冰雪、草木等。5.爱情类意象,表达爱恋、爱情、相思之情,如红豆、莲、连理枝、燕、孔雀等。6.战争类意象,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如投笔、长城、楼兰、请缨、羌笛等。7.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清闲恬阔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如五柳、东篱、三径等。

意境可称为境界,是中国美学和文艺理论的重要范畴之一。它是诗歌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相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意境是由意象组成的,意象是诗歌艺术最小的意义单位,而意境则是诗歌整体的艺术境界,能把握一首诗的意境,则能把握一首诗的思想感情。怎样鉴赏诗歌意境呢?首先熟悉掌握诗歌意境的基本特征:(1)表现特征:情景交融 (2)结构特征:虚实相生,分造境和写境两种。(3)审美特征:韵味无穷。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其次,掌握意境的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3)掌握常见意境词:(1)表现宏阔:苍凉、苍莽、辽阔、壮阔、壮丽、雄浑、高远、深远等。(2)表现细腻:缠绵、幽静、幽美、宁谧、明净、婉转等。(3)表现繁复:热烈、高亢、繁华、喧闹等。(4)表现冷淡:暗淡、渺茫、寥落、萧条等。

篇11

诗歌教学效果如此难尽人意,原因应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两点:一是学者无趣,二是教者失法。

一、学者无趣

依据周围大多数一线教师多年来教学的体会和其他研究者对诗歌教学现状调查分析的数据来看,绝大部分的学生对诗歌学习没有兴趣。大部分学生听读不会有感,自读不会有情;听师讲无精打采,自探究消极应付。少部分能跟着老师较积极地互动的学生,也多数是为了高考而学,由衷地喜欢诗歌的学生只是凤毛麟角。造成学生学习的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诗歌本质特征的客观原因,也有社会大环境积久而成的宿因。

(一)古诗新歌,深浅皆无味

诗是人性灵的最本能、最直接的抒写,相对于其他文学体裁具有篇幅短小、语言凝练、情感含蓄、节奏鲜明、韵律和谐的特点,暗示性、跳跃性、不确定性更是诗的特质。中国古典诗歌是世界诗的典范,诗的特质最为凸显。此外,中国古典诗歌相对于其他国家的诗歌还有两个特点:意象丰富,内涵稳定又富于变化;时有用典,“据事”“援古”皆无所限定。正因如此,现代中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理解起来非常困难,时常感到艰涩难懂,所以望而生畏,避而远之。

相对于古典诗歌,中国现代诗歌大都通俗易懂,明白晓畅,情感表达坦白直率;“朦胧诗”融古今中外诗歌艺术于一体,带着时代的病痛和个人的创伤,最大限度地凸显了诗歌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后现代诗歌(也称“第三代诗歌”)回归语言本体,排斥所有艺术表达技巧,只剩最“干净”最简单的语言,平静地表达最强烈的主观意绪。但是在对诗歌艺术特点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的中学生看来,现当代诗歌不是“通俗易懂”就是“不知所云”。“通俗易懂”的因为太“通俗”而觉得索然寡味,提不起神;“不知所云”的又觉得“雾里看花”“剥茧抽丝”,太劳心费神。

(二)少小无基,平地难起楼

现代社会大环境是,孩子的学前教育重英语早教,轻国语基础;重理科思维开发,轻文学积累熏陶。大部分学生除了在学校课堂上学到的诗词以外,课外接触了解的很少,所以缺少必要的积累和熏陶。此外,由于没有涉猎丛书的习惯,大部分学生也缺少理解鉴赏古典诗词应有的综合文化知识。学习的乐趣源于看到自己不断获得新知或攻克难题的成就感,由于缺少诗歌鉴赏应有的基础,在诗歌学习中学生很难有成就感,因而不能获得乐趣。没有乐趣又怎能有兴趣?

二、教者失法

学生学习诗歌没有兴趣,诗歌阅读教学效率低,不仅有诗歌特点的客观原因和社会环境的宿因,教师教学方式不得当也是重要的因素。迫于升学率的压力,在高考棒的指挥下,大部分一线教师教学都是急功近利的。高考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高考怎么考,教师就怎么教。教师对考试研究多,对教学研究少;抓学生落实基础耗力多,自我充实与时俱进用时少;设计教学只考虑教的问题,不考虑学生学的问题;只考虑自己要教授多少,不考虑学生能接受多少。因此高中语文古典诗词阅读教学重内容讲解,轻诵读品味;重理性分析,轻感性体悟;教师灌输成说多,学生个性解读少。这样的诗歌课堂不见思维的碰撞,鲜有情感的共鸣,缺少美的韵味和意境,怎么可能给人带来审美愉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没有热情也就没有动力和效果。

另外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冷漠态度,也一次次打击着少数追求课堂教学艺术、力求创新、践行教育教学新理念的优秀教师的满腔热情,使这些教师也逐渐寒心无奈地退回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者无趣”与“教者失法”相互作用,恶性循环,必然使《课程标准》中的各项教学目标成为空中之月,不知“何时可掇”。

高中诗歌教学的效果如此堪忧,处境如此尴尬,所以如何改变诗歌教学的现状,实现诗歌阅读教学课堂高效性,从而达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迫切需要作为重点课题来深入研究。

目前有关诗歌教学的研究对学生诗歌阅读学习现状和教师教学误区调查研究的总结都比较真实全面,对诗歌特有的体裁特征也有非常深刻的认识与阐述,但也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一、多是零散的、不系统的研究,虽然也有以课题形式有组织有计划地展开研究的,但也是刚刚开始还没有成果呈现。

二、课堂教学方法仅从教师如何教的单一角度考虑,缺少对学生如何学和喜欢如何学的研究。

篇12

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最珍贵的宝藏之一,这里星河灿烂,群星闪烁。《唐诗宋词选读》作为高中生的一门重要选修课程,力图让他们“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唐诗宋词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在个性化阅读、多元化鉴赏中努力开拓创新阅读鉴赏的空间”。

面对如此丰富的精品佳作,教师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既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教学任务,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

一、以“读”为主,层层赏析作品

1.预读

在预习时教学生学会查阅与鉴赏诗歌有关的各种资料,为鉴赏作品打好基础。如,学习“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时,了解把握李白的经历和理想以及理想的破灭,这样有助于对《梦游天姥吟留别》主题的把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准备之后,学生在鉴赏作品时才会有话可讲,有据可依。

2.诵读

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用朗读的方法,反复熟读作品,逐步加深理解,直到可以背诵。加强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鉴赏诗歌,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语感。所谓语感,是对语言美的一种敏锐的感受力。诗歌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驾驭语言的技巧,没有语感就很难欣赏其中细微的妙处。诵读对于培养语感,进行语言、情感和思维的积累大有好处。

3.美读

在学生初步理解作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有声有色地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恰如其分地传达出来。当学生能够做到美读这一点时,可以看出他对作品的理解较深了。

二、以“听”为辅,激发阅读兴趣

古往今来,许多教育家及中外名人都十分重视音乐的教育功能。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雨果也说过:“开启人类知识宝库的钥匙有三把,即数学、文学和音乐。”利用音乐在创设氛围方面所特有的作用,营造出与诗歌意境、感情相吻合的气氛,为学生理解诗歌奠定感情基础,让学生领略诗歌和音乐完美结合的神韵,体悟诗歌和流行音乐互相融合的精妙,增强对诗歌艺术的亲和力。教学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时,听听徐小凤演唱的《别亦难》,教学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时,播放邓丽君演唱的《几多愁》《胭脂泪》;教学岳飞的《满江红》时,播放罗文演唱的粤语版《满江红》。通过“听”的形式,在悠扬旋律的伴奏下,让他们感受到诗词里边的美好境界,体味到中国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将流行音乐融入诗歌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使学生受到思想的感染和情操的陶冶,并使诗歌潜入心扉。

篇13

在《诗歌鉴赏中的文体不辨之误》一文中,作者指出:“所谓文体不辨之误,指的是在阅读鉴赏活动中,没有区别出不同文体的不同特点,以一种文体的特征和标准去打量另一种文体的作品”;而在《诗歌的限制性与屠岸的“十四行”写作》中,作者又有“每一种艺术,都有其形式的属性或限制性。诗歌就像绘画、戏剧一样,是一种具有明确的限制性的艺术。诗的限制性是来自诗的基本规范的要求”的论述。可见,对于诗歌批评鉴赏的“限制”与“极限”,杨志学是深知其中三昧的。为此,他总是期待或曰坚守诗歌批评鉴赏的“间离之道”――“说到底,诗歌是对现实的疏隔和陌生化处理。必须寻找恰当的距离,展开诗思的翅膀和审美的观照。诗歌的姿势、张力、新奇感、神秘感、现代感等等,均由此产生。”著者以此展开自己的批评空间,而诗歌的“间离之道”本身就体现为因地制宜之后的“审美观”,如“陌生化”的审美趣味等等。

由“审美的观照”角度,进入诗歌的品评、鉴赏层次,杨志学在品评一首名作的结尾时,发掘其“奇妙的意象组合”;而从台湾诗人非马《鸟笼》的形式中,他又读出了“解放鸟笼”的意义。这种关于文本形式及其意味的判断,都建立在带给读者的“审美感受是难以言尽的”和“陌生化效应”的前提之上。以此综观该书“第三编・诗作赏评”部分,我们领略了作者在其审美观作用下的个性化操作。他以文本细读的方式“拆解”了诸多名篇佳作,如书中的《悬崖边的爱情》《韩东是个好厨师》《为自己的心灵歌唱》等文,均体现了著者的趣味。而在《〈诗经・东山〉试析》《秦罗敷:汉代那最美的女子》《〈陌上桑〉中女主人公的身份问题》《唐诗五首品读》以及《普希金与中国诗人》等个案研讨中,作者又为我们带来了一种“跨文化的视野”。

顾名思义,这部《诗歌:研究与品鉴》包含着两个主要部分。即使作者出于分类的需要,将专著分为“诗学涉笔”、“诗界人物”、“诗作赏评”三编,但显而易见,前两部分容易被划入“研究”的范畴,而第三部分更易被理解为细读与品鉴。按照“结集”的常见形式,《诗歌:研究与品鉴》同样是一个经年累积的过程。这种跨度较大的文章集合,生动地体现了作者所走过的学术道路、研究中的开阔视野,以及批评的个性和目的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