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发展农村产业的建议

发展农村产业的建议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8:4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发展农村产业的建议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发展农村产业的建议

篇1

(一)坚持纵横拓展,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一是在纵向上,着力延伸产业链。在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打造优势农产品的基础上,促进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发展。如安吉的竹产业,已经形成从竹资源到竹地板、竹家具、竹纤维纺织品以及竹叶黄酮、竹醋液等系列产品。二是在横向上,着力打造产业群和产业园。在同一个空间区域,或者围绕一个主导产业,推动多领域的产业集群发展和产业间功能互补。如桐庐、德清的美丽乡村旅游,武义、开化的创意农业、义乌、遂昌的农村电子商务,嵊州的现代农业综合体,以及一批工厂化、科技型、外向型的农业园区。2015年农产品电商销售额突破300亿元。

(二)推进土地流转,创造产业融合发展条件

积极引导各地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站)和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机构,提供土地流转信息、合同签订、政策咨询、价格指导、纠纷协调等综合服务。2015年底,全省99.39%的村社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占承包耕地面积50.1%,其中10亩以上规模经营的占80%以上。

(三)培育新型主体,打造产业融合发展主力军

对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实行开放政策,将先进的管理经验、科技成果和市场机制、社会资金导入农业领域。实施农业龙头企业“百龙工程”、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培育工程。目前,全省已建立家庭农场2.1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6万家、合作社联合社151家、农业龙头企业7652家。

(四)创新公共服务,提业融合发展保障

采取政府引导、各方参与方式,共同推进农技推广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开发建立“农民信箱”,建成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农技服务于一体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目前,农民信箱拥有279万实名注册用户,其中农民209.5万户,各类涉农企业、合作社25.6万户,涉农科技、管理、服务人员33.2万户。杭州市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平台建设,实现农业生产环节智能化决策、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流通环节方便化订单、快捷式配送、质量可追溯管理。

(五)强化平台支撑,搭建产业融合发展载体

以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为平台,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载体,通过政策重点扶持和要素集中配置,培育多元化的产业业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板,让农业增效、主体培育、科技投入、公共服务等在这些园区得到集中体现。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93号),为做好这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浙江将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在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的基础上,通过改善体制环境、优化发展条件、创新产业组织、激发内在动力,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一)继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围绕“三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研究制定农民自愿有偿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以及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权的具体办法,积极有序推进“三权”流转,为农村资源要素高效配置创造制度环境。同时,研究制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集体资产股权抵押贷款办法,将金融资本引向农业农村,破解长期困扰农业农村发展的资金障碍。

(二)积极支持“三位一体”农村合作经济发展

构建生产、销售、信用“三位一体”的农民合作经济体系,创新产业组织模式。强化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合作社吸纳更多农户参股入社,实行“租金保底+利润分红”的分配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使发展成果更大程度地惠及广大农民。发展合作金融,组建农村资金互助会和联合会,由下而上逐步形成县、市、省三级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体系。

(三)大力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建设

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发展。引导农产品加工业集聚集约发展,加快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鼓励农超对接、产品配送。在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中单列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产地批发市场等辅助设施建设。

篇2

1.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泌阳县共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0家。其中省级4家,市级26家,总资产18.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2.5亿元。拥有固定资产5000万以上的2家,1000万元以上的15家,30家重点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4.5亿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30家,种植基地55万亩,畜禽养殖基地86个。

全县小麦、玉米、芝麻、花生、肉牛、生猪和蔬菜等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有2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4家,其中省重点龙头企业3家,县重点龙头企业2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0亿元,工业增加值6.1亿元;营业收19.6亿元,利润总额6亿元,税金0.6亿元,从业人员0.1万人。获得“河南省著名商标”2个,“河南省名牌”产品2个,“河南省优质产品”2个。因此,农产品加工业已发展成为名副其实支柱产业。

1.1粮食加工业。现有小麦加工企业13家,年加工小麦20万吨,占小麦总产量的80.6%;主要分布在泌水办、泰山、羊册、郭集、马谷田、花园办、王店有代表性企业,雪源面粉、富顺面粉、喜凤面粉、龙兴面粉、绿州面粉、汇利面粉、福利面粉等。

1.2畜产品加工业。泌阳县畜产品加工产品主要为生鲜肉和低温肉制品。有畜产品加工企业5家,年屠宰加工能力达20万头,占存栏量的26.3%,主要分布在杨家集、、双庙、付庄、贾楼、铜山等地,有代表性的企业为省级的泌阳溢佳香、恒都食品有限公司、肉食品公司。

1.3油料加工业。泌阳县油料作物加工产品主要为花生制品及其花生油、芝麻制品及其香油。现有油加工企业3家。主要有懿丰油脂为代表的加工龙头企业,年加工花生油10万吨,加工花50万吨,花生主要分布在、贾楼、付庄、官庄、象河等地。

1.4蔬菜加工业。蔬菜加工制品有速冻蔬菜、酱菜类等产品。现有蔬菜加工企业6家(其中食用菌加工企业3家),龙头企业有2家,市级2家;食用菌加工1.2万吨,速冻蔬菜的产量0.1万吨,主要分布在县城区官庄等地。泌阳食用菌系列加工产品,有代表性的龙头企业为省级的泌阳鑫发、三明食品等。

2.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个别门类过于集中,整体发展不均衡。农产品加工企业中,从事粮食加工的企业相对集中,工商注册的有75家,占70%,且这些企业大多发展规模不大,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存在着散而弱,重复投资、固定资产大量闲置。

2.2精深加工比率低,市场开拓能力不强。一方面,绝大多数为粗加工型企业,技术装备落后,深加工体系尚未建立,加工转化和增值率低,农产品二次深加工不足10%。另一方面,产品研发能力低,新开发的产品少,特别是缺少高、新、特的产品,多数产品的名气不大,档次不高,规模不大,难以批量生产形成规模效益。

2.3企业农户利益连结机制脆弱。一方面单个企业实力弱,遇到市场风险抵挡不了,无法与农户兑现承诺;另一方面农民合同意识淡薄,有好处找市场,有困难找企业,合同连结缺乏约束机制。

2.4带动力不强,组织化程度较低。我县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农村各类中介组织发展缓慢,加入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仅占全县农户总数的10%,而且其中有大部分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没有产权关系、松散型的自我技术服务性团体,组织内部运作不规范、组织松散,利益关系不紧密,发展环境不优,其服务方式多以收购转销为主,全方位服务不够。

3.加快推进泌阳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3.1成立组织,加强领导。为加快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建设步伐,县委、县政府应成立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具体负责农业产业化办公室日常工作,协调、落实领导小组议事事项。各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目标责任。

3.2紧密配合,搞好服务。一要充分发挥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的作用,在产业化集群内设立农产品质量检测点,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二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强化职能作用,为产业化集群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三要支持金融、法律、物流、信息服务、技术辅导中心等配套服务体系向产业化集群拓展,为促进产业化集群发展提供必要的“粘合”和支撑作用。

3.3搭建服务平台。一是搭建政府与企业沟通的平台。通过举办农业产业化协会年会等形式,建立政府部门与企业定期交流制度,拓展政府和企业的交流渠道,同时也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依据。二是搭建银行与企业合作的平台。积极协调农发行、农信社、农行等金融部门,定期召开银企座谈会,为龙头企业争取贷款和奖补。三是搭建培训服务平台,利用农洽会在我市举办的有利时机,积极举办或创办不同形式的座谈会、农产品交易会,利用外出考察、信息网站等,加强企业问的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3.4完善用地政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要优于产业化集群内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对产业化集群内的种植和养殖加工企业用地,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篇3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体看来,辽宁农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2―1―3”的经济结构,变动到目前的“2―3―1”的结构,辽宁的农村经济正受到城市工业化的影响。从三大产业的内部结构来看,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第一产业的变化。自80年代以来,农业在第一产业中的比重逐年下降,由1985年占第一产业比重的91.86%下降到2004年的56.21%。牧业和渔业在第一产业中的比重逐年上升,分别由1985年占第一产业比重的1.82%和4.74%增至2004年的28.84%和13.07%,畜牧业上升势头高于渔业,林业在第一产业中的比重基本维持在1.1%的水平。第一产业的内部结构已由1985年以农业为主的结构变为2004年牧业、渔业、林业之和占第一产业近一半比重的结构。

二、影响辽宁省农村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本文应用灰色关联度理论分析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为制定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灰色系统关联度数学模型是灰色系统分析的一个重要方法,它是对系统内的各个因素序列(其中一个是主行为因子序列,其他是相关行为因子序列)随时间变化时,其变化方向和速度的关联程度的描述。在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哪些是影响主行为因子的主要因素,哪些因素对主行为因子的产生影响不大,可以用关联度的排序来分析。关联度大的表明该因素对主行为因子的影响较大。反之则较少或不受此因素的影响。

1.确定母序列(主行为因子)与子序列(相关行为因子)

母序列为:

子序列为:

式中ρ为分辨系数,0

2.计算个子序列与母序列关联度δi

计算公式为:

根据以上灰色关联理论,选定辽宁省1985年~2004年各年农村经济的总收入作为母序列,选择影响辽宁农村经济增长的第一、二、三产业从1985年至2004年各年的经济收入作为子序列,经计算可得:δ1=0.6477;δ2=0.7495;δ3=0.8533。其中,1985年~1996年间,三次产业对农村经济收入的关联度的关系为:δ2>δ1>δ3,说明第二产业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第一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最小;而在1997年~2004年间为δ3>δ2>δ1,说明在此期间第三产业对农村经济收入的影响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这也和辽宁省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所带来的效应事实相吻合。

为分析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具体因素,现选定辽宁农村经济总收入为母序列,选择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产业构成因子作为子序列,它们是:第一产业所包含的农业收入δ11,林业收入δ12、牧业收入δ13、渔业收入δ14;第二产业主要为工业收入δ21、建筑业收入δ22;第三产业主要为运输业收入δ31、商饮业收入δ32和服务业收入δ33。据灰色关联理论,计算结果见下表。

由表可以看到影响辽宁省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商饮业,其关联度位居9个因素之首,紧随其后的是工业收入,畜牧业位居第三,这3个行业已成为影响辽宁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农业仅排在第4,说明辽宁省依靠传统种植业已经不能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而林业、运输业和建筑业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关联度较低,说明辽宁第一产业应以多种产业综合发展为主,突出发展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要想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收入水平,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优化。

三、结论与建议

1.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良好机遇

进一步改善农村交通运输条件,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从而继续稳定商饮业、工业等对农村经济增长拉动效应大的产业的发展。

2.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优化农村区域布局首先要以提高粮食品种和种植效益为中心,按照地区特点和比较效益的原则进行调整,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同时大力发展畜牧业、渔业等产业,发挥这些产业的后发优势,努力促成他们成为辽宁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3.加大对弱势产业的扶植

在辽宁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弱势”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提升的空间巨大,加大对他们的扶植,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1 我国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与研究

1.1 乡村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

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农民观念的改变,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农民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倾斜教育资源,创新农村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1]。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特征有:农民主体性;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外来文化的借鉴性;长期性与艰巨性。

1.1.1 当前乡村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1) 乡村教育事业发展迅速

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同时,国家已经认识到教育在乡村社会建设中的重大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各级政府加大了对乡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乡村教育事业发展迅速。

2) 农村社会信息化程度提高

大众传播媒介是影响和改变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发达的大众传播工具和通讯系统,既是社会现代化的基本标志,又是培养人的现代性的重要手段[2]。改革开放以来,电视、广播等传播工具已经在乡村社会普及,网络等现代化的传播工具也逐渐进入乡村社会。

1.1.2 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 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仍然不高

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乡村社会的居民――农民。虽然当前乡村社会发展迅速,农民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但是相对于中国城市居民来说,农民的素质仍然与之有较大差距。

2) 农村师资力量较薄弱。

目前农村教育水平仍然比较低,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直接影响了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农村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教师队伍的质量不高。二是由于农村教育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在师资投入方面,一些优秀的教师人才不愿意到农村教学[3]。此外,乡村学校的硬件设施也完全比不上城市。第三,农村继续教育发展不合理。

1.1.3 针对乡村文化建设相关问题的对策

1) 提高乡村文化主体的综合素质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可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推动乡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加强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2) 开展乡村社区文化建设

随着乡村社区中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群众已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文化,单纯地欣赏文化,而是要求主动参与各种文化形式的实践。为了满足群众这种文化参与需求,这就需要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载体――乡村社区文化建设。

1.2 我国乡村文化产业现状问题

1.2.1 我国乡村文化产业的现状

“十五”以来,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已经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势头,并且逐渐形成了“民间自发型文化产业”和“政府推动型文化产业”这两股齐头并进的力量。同时,我国文化带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其中汉族跟少数民族的文化有着很大差异,而少数民族相比较有着更鲜明的特色。在文化产业方面有着明显的比较优势[4]。

1.2.2 我国乡村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由于人们对发展传统文化产业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思想观念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文化体制改革滞后、经营性文化产业混同于公益性文化事业,政策不完善、脱离市场;缺乏人才,文化产业对人才的要求很高,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目前的中国农村,纯文化人才较少,复合型人才更少;所有这些问题导致农村传统文化的优势没能得到充分发挥,限制了本应由传统文化产业化带来的诸如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城市化以及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等积极作用的发挥。

1.2.3 针对现存问题提出的建议

1) 挖掘乡村文化资源,保护乡村文化生态。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资本。时兴生态旅游、享受生态文化是目前国内外旅游的一大趋势。保护自然、利用自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全球的共识。发展文化产业是保护乡村文化生态,激活乡村文化的方式之一。

2)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5]。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可以有效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改变目前农村第一产业比重过大,农民增收缓慢的状况。

3) 搭建平台、连接市场,打通乡村文化消费渠道。要在加大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供给的同时,通过各种可能的手段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来提供农民文化消费的渠道与平台,培育和疏通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渠道,实现乡村文化产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链接,将乡村文化消费渠道平台的建设放在产业的高度来进行培育,从而有效地促进农村文化市场的繁荣。

篇5

中图分类号:F32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6-0036-02

如何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直是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从已有文献研究来看,对新农村建设的研究主要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管理等方面。国内很多学者对于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林毅夫认为,要启动一场“以工哺农,以工建农”模式的乡村建设运动,大规模投资于农村地区的生活条件建设、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1];温铁军认为,新农村应突出三方面:一是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二是农村社会制度的完善和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三是农村人文传统和自然环境的全面恢复[2]。以上可见,对于如何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内学者的见解不一。当然,对新农村建设的论述还远不止这些。

笔者认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和农民增收,关键是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新农村经济应从农业及其产业关联效应出发,通过认清湖南农业及其产业关联效应的作用强弱,发展与农业关联较大的产业来带动湖南新农村经济增长。

一、湖南省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分析

产业关联,指的是在国民经济中一个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即一个产业的发展对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的不同程度的连锁反应,从而影响国民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产业间的关联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一是前向关联;二是后向关联。

(一)湖南省农业与其他产业的直接关联分析

直接关联是度量某产业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与其他产业的直接技术经济联系程度的指标,反映该产业因直接消耗而对其他产业产生影响作用。产业间的直接关联度可由直接消耗系数表示。直接消耗系数越大,说明该产业对其他产业的直接需求越大,直接关联效应越明显。

依据2002年湖南投入产出表中42个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表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见下页表):在42个部门中,与农业有直接前向关联的产业部门有21个,其中,联系较大的6个产业部门,分别是农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等产业部门;在与农业有较大直接前向关联的产业中,农业与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的联系最大,与自身的联系次之,住宿和餐饮业最小。与农业有直接后向关联的产业部门有41个,其中联系较大的5个产业部门。

(二)湖南省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完全关联分析

完全消耗系数是从投人角度分析产业之间的直接和间接技术经济联系的指标。一个产业或部门在生产过程中的直接消耗和全部的间接消耗之和构成了该产业的完全消耗,完全消耗系数的经济含义是,某产业或部门单位产值的最终产品对另一个产业或部门产品的完全消耗量。完全消耗系数越大,说明产业之间的完全关联度越大。

依据2002年湖南投入产出表中42个部门的完全消耗系数表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在42个部门中,与农业有完全向前关联的产业部门有41个,其中联系较大的9个产业部门,分别是农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等产业部门。在与农业有较大完全向前关联的产业中,农业与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的联系最大,与自身的联系次之,金属制品业最小。与农业有完全后向关联的产业部门有42个,其中联系较大的5个产业部门,分别是农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等产业部门。在与农业有较大完全后向关联的产业中,农业与自身的联系最大,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次之,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最小。

二、结论及其政策建议

(一)结论

从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分析可以看出:

(1)与农业有较大直接或完全关联的产业部门数量少。在42个部门中,与农业有直接前向关联的产业部门有21个,其中联系较大的6个产业部门;同时,在42个部门中,与农业有完全向前关联的产业部门有41个,其中联系较大的9个产业部门;与农业有直接后向关联的产业部门有41个,其中联系较大的5个产业部门。与农业有直接后向关联的产业部门有41个,其中联系较大的5个产业部门。说明农业的产业链短,对农业有较大拉动作用的产业部门少,从而显得农业是重要的推动部门。

(2)从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分析可以看出,一些重要的部门,如金融保险业、综合技术服务业、其他社会服务业、科学研究事业等与农业的关联性较弱,说明这些部门未能很好地推动农业的发展,缺乏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

(3)比较直接关联和完全关联,可以发现:有些产业与农业没有直接关联关系,但却有完全关联关系,如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金属制品业、旅游业等,且与农业完全关联度较大的产业类型多于直接关联密切的产业类型;有些产业与农业直接关联并不密切,但却是完全关联密切产业,如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

(二)政策建议

(1)发展和健全与农业有关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从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可以看出,农业与综合技术服务业、其他社会服务业的前向和后向联系都不大,说明与农业有关的各种服务业产业部门没有较好地发挥促进农业增长的作用。如从农产品的流通方式上看,农民受传统思想束缚,一般自产自销。除大宗农产品,如烟叶、种子等外,农业产业化经营少见;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各类农业专业经济组织数量少、实力弱,农民参与度低;多数农民仍处在单家独户闯市场的状态。可见,与农业有关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缺乏或不足,导致农业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与农业有关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大。因此,只有用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取代“小而全”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使农业逐步实现科技服务、农业机械服务和信息服务的社会化,从而全面搞活、繁荣农村经济。

(2)拓展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拓展农业发展空间。

从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可以看出,农业的产业链较短,与农业有紧密联系的产业部门不多。农产品总量虽大,但质量优势不明显,农民增收的主要困难是农产品价格低,附加值不高;农业产业大,但龙头企业不大,产业链条不长。只有通过利用现代产业体系拓展农业,才能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转化增值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如通过发展与农业有较大关联的食品工业,带动运输、销售、包装等相关行业发展。大力创新现代农业模式,如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3]。同时,抓住湖南在我国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机遇,广泛参与“泛珠三角”、“长三角”、东盟等区域经济协作,积极拓展农业发展的空间。

(3)加大财政和金融支持的力度。

从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可以看出,农业与金融保险业的关联性较弱,说明金融保险业没有更好地促进农业的发展。由于农业是弱质部门,自身的积累能力低,无法对农业生产、生活基础设施进行较大规模的投资,直接导致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不足。对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建设特别是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服务手段不能适应市场农业的要求;农村金融信贷体系不健全,加上招商引资、吸纳社会投入的能力不强,制约了农业发展。因此,只有加大财政和金融支持的力度,如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建立与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制,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S548.04 文献标识码:A

广西地区是我国柑橘的九大产地之一,是我国沙田柚的主要产区。优越的自然条件加上品种方面的优势,使得柑橘产业在广西得到了很好地发展,成为广西水果产业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原有的生产技术已适应不了发展变化了的形式要求,严重阻碍柑橘产业的发展。因此,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促进柑橘产业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应有的贡献。

1 广西地区柑橘产业发展的科学技术现状

广西地区发展柑橘产业在自然资源、品种资源和传统种植方面都有较为明显的优势,近30a来其发展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在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有上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1 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这方面的问题还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实际不能紧密结合,科研人员的本位主义思想严重,难以做到以生产实际为导向,科技必须为经济服务的指导思想,科研成果很难转化为具体的实用技术和生产力;功能相同的科研机构重复建设的现象比较严重,管理十分混乱。在科研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人头费又占了过多比例,这种情况下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科研机构重复建设和人浮于事的情况下,科研经费又明显不足,难以维持正常的科研活动;缺乏创新性科研成果,大多数都是一般性的成果,实际意义不大;没有形成一个高效完善的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体系和机制。

1.2 人员和经费的严重不足

地方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由于人员和经费的严重不足,几乎处于瘫痪状态,没有发挥其应发挥的功能。

1.3 柑橘生产者的技术水平和素质较低,使得科学技术推广工作难以开展

广西种植柑橘的地区多处在边远山区,而从事柑橘生产的人员没有接受过太多的教育,素质普遍较低,在柑橘种植上主要依靠个人经验,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同时,种植规模小而分散局面又增加技术推广的难度。因此,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农村柑橘种植中应用不多,柑橘产业的科技含量不高,从而造成单产低质量差。

1.4 柑橘病虫害综防技术体系不够完善

柑橘受到多病虫危害,严重的会造成毁灭性的危害(如柑橘黄龙病、柑橘大小实蝇、柑橘病毒性病害等),这些病虫害的发生、扩散、流行会对大面积果园甚至一个地区的柑橘产业造成毁灭性危害。然而到目前仍然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综防技术体系和法律法规,这将对柑橘产业的发展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1.5 柑橘产业的信息化程度较低

虽然目前已经建立了很多的农业信息网站(包括柑橘信息网站),但从网站的内容看多为过时空洞的信息,对柑橘产业没有多大的指导意义。因此,总体来讲柑橘产业的信息化程度仍然较低。

1.6 柑橘产业的发展与生态建设不协调

由于广西的柑橘产区多分布在山区,多种植在丘陵山坡,极易造成水土流失或山体滑坡,需要探索一个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种植模式,以有效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

1.7 柑橘采后商品化处理和深加工技术比较落后

这一现状严重影响了柑橘产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扩大对外出口,不利于柑橘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2 提高广西柑橘产业科技含量,促进柑橘产业发展的建议

2.1 加快科技体制改革, 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

要从广西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遵守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在结构、体制、机制、制度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性改革。要从科技必须为社会经济服务的大局出发,进一步加强产学研3者的紧密结合,切实从生产实际出发,加大加快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

2.2 要整合相关科研机构的力量,建立完善的技术攻关体系

广西的柑橘产业与发达国家柑橘产业相比差距较大,其主要原因是一些关键性技术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因此,必须整合社会各相关方面的力量,对一些重大的关键性技术问题进行攻关,尽快解决问题并应用到生产实际,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3 要建立和完善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作用

要配足高素质的科技人员和经费,建立科学的管理和考评制度,建立科学完善的奖惩激励机制。

2.4 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提高柑橘从业者的技术素质

目前,广西从事柑橘产业的人员技术素质普片偏低,尤其是生产一线的果农,距离发展现代柑橘产业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要把柑橘产业作为农村的支柱产业,必须加强对果农的技术培训,才能提高柑橘单产和质量,提高广西柑橘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在对农村果农进行技术培训上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可以通过广播、电视以及网络等形式进行远程教育;可以采取科技下乡的形式给果农发送资料和现场指导;举办各种各类的培训班现场教学。

2.5 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加大科技投入

为了加快广西柑橘产业的科技进步,单靠政府财政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必须加快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的建立,充分调动政府、社会团体、企业以及个人的力量,才能满足柑橘产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要求。

2.6 要加快柑橘产业信息化发展建设

建立一个全面、准确、功能齐全的信息服务体系有助于一个产业健康、持续的发展,柑橘产业也不例外。

2.7 要加快制订和实施有利于柑橘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

柑橘作为长期经济作物具有其特殊性,易受多种病虫毁灭性的危害而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必须通过制订和实施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约束柑橘产业的各种行为,才能保证柑橘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3 结语

本文通过对我国广西地区柑橘产业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了在其发展中存在的科学技术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旨在为本地区的柑橘产业实现健康、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希望有助于广西柑橘产业的发展。

篇7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1-0341-02

到2011年末,云南省总人口4 631万人,其中乡村人口占63.2%。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是提高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水平、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措施,因此成为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高度关注的民生工程之一。据了解,云南省级财政筹集资金从2008年的不足2亿元增加到了2009年的近3亿元;2010年省农业厅和省扶贫办分别比2009年增加了2 390万、2 000万元以上,各州、市投入资金达7 000万元以上,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筹集的培训经费达3.6亿元,为转移就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障[1]。

然而在项目快速推进的背景下,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如培训资金集中于市郊而偏远地区缺乏、培训内容与老百姓需求不一致、实用技术的培训变为理论讲授、培训重数量轻质量、群众对培训的长远效益认识不到位等,导致部分地区群众的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培训的效果,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通过调研,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用好政策、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缩小城乡差别做出努力。

1 云南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取得的成效

1.1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多年来,云南省先后开展了“失地农民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阳光工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等多项对农民免费的实用技术培训项目。据悉,云南省委、省政府2010年启动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在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65万人中,已培训农村劳动力162万人。截至2011年底,全省累计实现转移农村劳动力逾850万人,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由2009年的20.33%增加到2011年的24.12%[2]。

1.2 与地方产业发展相结合,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结合云南花卉、橡胶、小粒咖啡、烟草、核桃、板栗、蔬菜等产业的发展,开展了大量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提高了农户的种植管理水平,促进了产业的发展。仅2011年中央下达云南的阳光工程示范性培训任务人数就达10万人,培训资金4 000万元,培训工种涉及种植业生产服务、畜牧和渔业生产服务、兽医服务、农机服务、农业经营管理和农村社会管理、涉农企业、农业创业等7个方面[3],面向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农村社会管理领域开展短期技能培训、创业培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新农村建设。

1.3 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传播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理念

因为历史的原因,云南农村依然存在大量的文盲和半文盲,尤其是很多农村中年妇女,在子女离开家乡进城读书或打工的背景下,她们成为农村的主要劳动力。但她们一直为自己的没文化而自卑,因而成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主要受众和积极支持者,她们往往学得很认真,虽然写字对她们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一期培训下来,很多人说,她们不仅学到了实用的种植技术,还捡起了忘了多年的字,以后要坚持读报和看书了。一些之前羞于看书学习的农民,也不再认为这是丢人的事了,不再认为读书写字有那么困难了。很多调皮的孩子甚至从父母认真的学习态度上受到感染,而好好学习。

1.4 推动了三农问题的解决

很多有经验的教师,在传授实用知识和技术的同时,还引导群众针对当地的生产实际,利用现有的书籍、广播电视、技术宣传手册等资源,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生产技术水平,达到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带动脱贫致富和地方产业发展的目的。基层组织者很多也利用培训的机会,发放《外出务工手册》《防艾知识》,宣传国家的有关政策,促进农户与地方管理者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化解矛盾,促进和谐村寨的建设。

2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2.1 资源分配不均,多集中在城市附近

近年云南实施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项目,大多集中在市郊、地方产业发达地区,尤其是昆明周边地区,而州、县地区的培训资金投放、培训力度要小得多。尤其是失地农民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主要针对的是城郊土地被征占的区域,有些农民甚至参加了4~5次不同培训,其中不乏有些工种的培训是被动的,为了完成上级的培训任务而被说服参加的。而在一些偏远的地区,很多农民一次正规的培训也未接受过。

2.2 培训机构良莠不齐,市场存在无序竞争

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资金主要来自国家和地方财政,少量来自征占地补助。掌握培训资金的地方政府在选择培训机构时,因目前的培训市场监管机制不健全,主要靠人情关系,而不是通过公开、公平竞争的程序来选择实力强、专业的培训结构。同时,对培训机构的资质认证不够严格,一些既无师资,也无规范办公场所和实训器材的培训机构,通过非正常手段取得了培训资格,进入培训市场后,往往只着眼于短期经济效益,强调应付上级的检查而不是认真地考虑如何提高培训的质量,使农民真正受益。

2.3 培训多为短期行为和行政任务,缺乏持续性

一方面,因为培训项目为财政资金,往往以行政任务的形式下达,完成任务情况与工作人员的考核挂钩,而有些培训科目的设置事先没有进行详细的民意调研而脱离现实,加之管理环节多,任务下达时间晚,导致一些出发点很好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成为为完成任务而凑人数、赶时间、应付检查的行政任务,而农民实际需求、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实用操作技能条件等核心内容没有得到重视。最终大多数培训仍然是计划经济条件下那种“讲大课、满堂灌、搞运动”的方式,甚至走过场。实践操作技能培训因工具缺乏、班级人数过多、交通、场地、教师动手能力等多方面的原因而不能开展。培训结束后,也很少有对培训效果、农民意见和需求的反馈调查,更谈不上后续跟踪服务。

2.4 农民对培训的认识不足,被动接受培训

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有些农民认为他们多年凭经验生产,照样收入不错,培训没有用;二是认为自己文化水平低,担心听不懂、不会写字,怕考试不过丢人;三是忙于农业生产和打工,时间上有冲突,保眼前利益更重要;四是培训内容与群众的需求脱节,群众不感兴趣。而有的教师培训中不顾群众实际,语言过于书本化,群众不易接受,导致群众不感兴趣,需要地方政府多次说服,甚至通过分任务派指标、给予误工补助、提供餐费等手段来组织培训,完成培训任务指标。

2.5 现有教学资源未得到充分整合利用

据调查,为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2007年3月,新闻出版总署会同中央文明办、科技部、民政部、农业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人口计生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印发〈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至今已组织编写了大量针对农民、农村的书籍,仅云南省的农家书屋就涵盖了种植、养殖、病虫害防治、卫生防疫、劳动力转移、农民素养6个方面共85种图书;配合农业部正在大力推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建设,农业出版社、金盾出版社还出版了大量有关农村种植、养殖、卫生等方面的光碟,内容形象直观,非常适合农民使用。但据了解,很多农民并不知道农家书屋有哪些书,大多书籍锁在柜子里,利用率很低。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中,因为多数培训管理人员不懂专业,教师又多是临时聘请,教材的选用很多脱离农村实际,现有的很多针对农民的培训书籍、光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当地的很多土专家、技能人才的能力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发挥。

3 对策

3.1 结合全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使更多的农民受益

2012年8月7日,云南省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决定》,提出推进“高原粮仓、特色经作、淡水渔业、山地牧业、开放农业、高效林业”六大特色农业。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是最直接、有效传播现代农业知识和技术并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途径。云南94%的国土面积为山区,农村人口占到63.2%,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直接影响到农业产业的高效、安全、优质及“三农”问题的解决。因此,建议把这一有效的惠农措施继续向全省扩大,使全省更多的农民受益。

3.2 以行业项目的形式,进行公开招投标选择培训机构

建议以行业或工种为单位,整合培训项目,以项目的形式对社会进行公开招投标,选择声誉好、专业对口、实力强的培训机构,这一方面可增加培训市场的透明度,另一方面也引导培训机构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做精做强某一领域,从而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果。促使一些短期行为、弱小培训机构的自然淘汰。

3.3 与行业产业协会合作,严格培训机构及培训人员的资格准入制度

在很多发达国家,行业产业协会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中承担着重要任务[4]。而我国的农业行业产业协会经过多年努力后,虽然得到了初步的发展,但在行业发展中的应有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依然受到行政权利的强大制约。建议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把认定、考核专业培训机构及培训人员的工作交给行业协会承担,建立行业协会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人才库,发挥行业协会中专家、技师的的业务专长,保证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有效进行。

3.4 逐步建立村寨实用技术辅导员体系

云南的烟草产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离不开其完善的烟草种植和管理技术服务体系。苗木的培育、园地规划、整地、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收和烘烤,每一个环节都有技术服务,每个生产队、每户烟农都有技术员。任何一项技术,不是一次培训就能解决问题的。建议在地方农林产业的发展中,设立专项技术服务资金,建立由返乡技校、乡镇农科员、中专毕业生、远程专家、当地技术能人等组成的技术骨干队伍,使农村实用技术的传播做到有针对性和可持续性[5-6]。

3.5 开发并整合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教学资源

目前,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涉及项目和资金渠道多,建议地方政府做好协调工作,整合与农村书屋、科技下乡、示范基地建设、乡土人才培养、劳务输出与培训基地、特色产业发展、中介服务组织、驻外劳务机构、信息网络建设等多方面的资源,做实做强农村技术服务[7]。农村实用技术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不能照搬全国、全省的教材。建议结合全省实际,设立专项资金,在已编写的通俗易懂、实用性和操作性强、适合当地农民阅读和使用的图文并茂好教材的基础上,由专业人员制作一批形象直观的多媒体光碟、挂图等,利用培训、科技下乡、农家书屋建设等途径,促进农村实用技术的持续传播[8]。

3.6 做好培训前的调研工作,因需开展培训

目前的培训项目,因为任务下达晚、各部门协调配合不到位,加上农村人口居住分散,有些宣传也不到位等原因,培训前往往缺乏调研,或调研仅停留在表面,不够深入。建议充分利用目前的互联网、手机短信、村社负责人等资源,认真听取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培训地点等方面的意见,在考虑群众培训需求、文化基础、农业劳作时间安排、接受能力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合理务实地安排组织培训,提高培训效果[9]。

4 结语

在全国关注“三农”问题的大好形势下,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但云南省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偏低、技能人才不足、总量过多的矛盾仍十分突出,严重制约了全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如笔者一次在农村调研时偶然发现,农民在稻谷、玉米等粮食贮藏中,大量使用剧毒农药甲胺磷来防虫。另一方面,农民平均工资性收入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3,云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因此云南在“十二五”期间的培训力度还需加大。针对项目实施中的问题,及时调整实施方案,完善有关管理机制,才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培训效果,落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达到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传播农村实用技术、服务全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目标,促进缩小城乡差别,构建和谐社会。

5 参考文献

[1] 浦超.云南今年将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投入[J].农村实用技术,2010(9):29.

[2] 云南省农业厅.关于做好2012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通知,云农劳转〔2012〕2号[EB/OL].(2012-07-04)[2013-12-04].云南农业信息,http:///km/news934/20120704/1751700.shtml.

[3] 冯稚进.云南省2011年阳光工程项目全面部署[EB/OL].(2011-09-07)[2013-12-04].云南农业信息网,http:///news13/20110907/1137626.shtml.

[4] 刘立仁.现代农业呼唤职业农民——关于做好职业农民工作的有关建议[N].新华日报,2012-10-07.

[5] 吴敬才.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的成效分析与拓展对策[J].农学学报,2013,3(1):64-70.

[6] 庄文彬,蔡一生.创新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模式的若干思考 [J].福建农业科技,2012(11):73-75.

[7] 蔡淑芳,吴敬才,蔡培良,等.基于传播学理论的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11,26(5):870-876.

[8] 翁伯琦,郑回勇,陈敏,等.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实施成效与调研分析[J].发展研究,2011(10):105-108.

[9] 朱田香.结合新形势和新要求 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J].上海农业科技,2010(4):2,4.

篇8

AbstractThispaperstudiestheeffectwhichBeijing’sfinanceindustryhasonotherindustrieswithaviewtoclarifytherelationbetweenthedevelopmentfinanceindustryandurban-ruralincomegap.Theresultshowsthatthedevelopmentoffinanceindustryhasenlargedthemarginofproceedingsbetweenurbanareaandruralarea,hencecontributestotheenlargementofurban-ruralincomegap,andputsforwardsomesuggestionstoreduceit.

KeyWordsfinance;urban-ruralincomegap;industry

一、引言

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从戈德史密斯(1969)的金融结构论,麦金农(1973)和肖(1973)的金融抑制论,以及后来的金融功能论,研究都集中在金融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上。Greenwood和Jovanovic(1990)将金融与收入差距联系了起来,论述了所谓的金融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关系,即收入差距随着金融发展先扩大,后缩小。其后的研究有的认为金融发展扩大了收入差距,有的则认为金融发展缩小了收入差距。例如,Galor和Zeira(1993)认为在金融市场不完善的条件下,金融发展未必会使收入差距缩小,完善的金融市场才是金融发展导致收入差距缩小的前提。而ImranMatin,DavidHulme和StuartRutherford(1999)的研究则认为金融服务创新有助于穷人克服不完全金融市场带来的信贷约束,帮助他们摆脱自身初始财富的门槛限制,使收入差距缩小。国内的学者如章奇(2004)、姚耀军(2005)和温涛(2005)等,均得出了金融发展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的结论。

金融发展覆盖的范围比较广,涉及到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多个方面。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金融产业不论规模上还是发展水平上都处于全国前列,作为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对北京经济的各个方面的影响都是巨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即从金融产业发展的角度研究金融对北京市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二、作用机制

金融产业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可以简单表述如下:一方面,金融产业发展促进了城乡产业的发展,但由于其对它们的带动作用不同,因此对二者结构调整的贡献也不同,由此先是导致了二者整体收益增幅的差异,进而对劳动者报酬产生影响,造成劳动者收入增幅的差异,最终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或缩小。由于城乡产业构成不同,金融产业对城市产业的带动往往大于农村,因此常常会拉大城乡收入差距;极端的情况,商业金融的逐利性使得农村原有的金融资源被抽调到城市,造成农村资金存量减少,产业受到损害,不仅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且使得农村居民收入的绝对数减少。另一方面,金融产业发展使农民可以享受到由此带来的征地补偿和租金收入等收益,同时产业整体收益的提高也通过对税收的贡献增加了财政对于农村的资金投入,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收益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又起到了减小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作用。

三、北京市情况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城乡收入差距总体呈现扩大的趋势,只在1978年至1984年之间有过略微的降低,1984年以后迅速扩大,1996之后扩大的趋势则有所放缓,如图1所示。

根据《北京统计年鉴2007》计算绘制

由于征地补偿和房屋租金等财产性收入在北京市农村居民收入所占的比重不大1,本文主要考察金融产业通过带动产业发展从而影响城乡工资收入的效果,在具体分析时则根据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所在的地理位置将北京市划分为城区、近郊、远郊和县四个区域,对金融产业与各区域产业整体收益和居民收入的关系进行研究。

表1是北京市金融产业对各产业(包括其自身)的影响系数和影响系数比率2。表2是北京市各产业的人均年工资和各产业的人均年工资比率3。可以看到,在各产业中金融产业影响最小的四个产业为体育事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卫生和社会保障及社会福利业和农业。除农业和建筑业以外,其它三个产业都属于公共事业,其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拨付,金融的影响不大;而对农业的影响较小则跟目前金融资源在城乡之间分布不均,农民家庭经营和涉农企业贷款难有关。工资最高的产业主要是一些高人力资本的产业,与农村剩余劳动力无关;农业的工资则是最低的。

根据北京投入产出表2002计算

根据《北京统计年鉴2007》计算整理

表3的二至七列是各区域内增加值最高的六个产业所占的比重及其工资比率以及金融对每个产业的影响系数比率,最后一列没有加括号的数字表示各产业增加值占各区域全部增加值的比重之和。由于各区域增加值最高的六个产业占整个区域增加值的比重总和都在60%以上,因此,可以认为这些产业吸纳了区域内大部分就业人口,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括号里的数字表示以各产业增加值比重为权数计算的人均年工资比率或金融影响系数比率的加权平均数。这两个加权平均数分别代表了各区域内主要产业的整体工资收入水平(或收益水平)以及金融影响力的大小。

根据《北京统计年鉴2007》和《北京区域统计年鉴2007》计算整理

从表3可以看出,城区增加值最高的八个产业人均年工资比率和金融影响系数比率的加权平均数在四个区域中基本上都是最高的,其次为近郊和远郊,县区最低;远郊的金融影响系数比率的加权平均数高于城区和近郊。因此,总体上看,城区各产业平均工资最高,金融产业对其的整体影响力也最大;县区平均工资最低,金融影响力也最小;近郊和远郊介于二者之间。这表明金融对整体收益越高的区域的产业影响力越大,而对整体收益越低的区域的产业影响力也越小,这样,金融产业的发展势必造成城乡产业整体收益差距的扩大,进而拉大城乡收入差距。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远郊金融产业的整体影响力高于其它区域,则有可能促进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以更快的速度进行,从而使其未来与城区和近郊的收入差距缩小。

篇9

近期主要应该采取四个方面的措施:

首先,合理利用国际规则加强对农产品进口的管理,同时以出口退税、减免收费、提供低价运输工具、增加农产品促销专项经费投入等手段扶持农产品出口;其次,稳定最低收购价和临时存储双轨模式,探索实行国家按照最低收购价和市场价之间的差额直接补贴农民代替以最低收购价直接收购农产品;再次,着力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对农村经纪人队伍的管理和培训;最后,做好农业产业安全调研,加快建立国家农业安全保障体系。

工业:实施“三个战略”

今后两年工业的发展重点是实施“三个战略”。

一是装备更新引进战略。就是要通过加大对传统产业的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力度以及开展适应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需求的装备制造研发,带动上游原材料工业和其他制造业发展,促进工业的稳步回升和结构升级。

二是产业梯度转移战略。中国不同地区间工业化程度不同,工业发展水平存在巨大落差。今后一段时期内,要加快实施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的梯度转移,为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和结构升级提供新的动力。为此,东部发达地区要利用自身优势和国内外经济深度调整的时机,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中西部地区应积极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进一步夯实工业化基础。

三是产业并购重组战略。今后两年要注重依靠市场机制,消除体制,积极鼓励和推动有实力的企业以资产、资源、品牌和市场为纽带,实施跨地区、跨行业的并购重组,改善产业组织结构,促进经济要素向优势行业、优势企业流动。

服务业:优化税收政策

完善支持服务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建议对生产业的战略性行业和创意设计、管理咨询、品牌营销等新兴行业以及老年服务等消费业的潜力行业,在―定期限内实行所得税优惠。建议针对服务业的特点,研究高新技术服务企业的认定标准,将无形资产和服务价值达到一定要求、主要应用高技术的知识密集型生产业,或主要为高新技术企业服务的现代中介服务业,纳入高新技术企业的范围,享受其税收优惠政策。为鼓励知识、技术密集型的生产业引进高端人才,提高产业层次,建议在计算生产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对非股东工资按同行业前三年实际平均水平扣除;给予个人所得税抵扣优惠。对此类企业发生的非股东职工培训经费支出,按其实际发生额扣除。对鼓励发展的服务业给予土地税、房产税等税费优惠。

篇10

文章编号:1005-345X(2016)02-0019-02 中图分类号:S664.1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山核桃产业的经营面积不断增加,山核桃的产量、质量不断提高,消费市场也正在稳步提升。然而,在山核桃的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山核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合理引导农村山核桃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山核桃这一非木质林产品的产业化经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这对于实现农民群众致富增收,保护改善我国森林资源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山核桃产业发展现状

1.1 种植状况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山核桃种植业迅速发展,山核桃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山核桃的种植方式也逐步由原来的粗放、分散的种植方式转变为集约、精细的种植经营,规模、产量不断提升,但是在整个山核桃产业中存在着品种混杂、良种普及水平不高的问题,这也是制约目前山核桃产业品质提升的关键因素。

1.2 加工状况

种植面积的增加以及产量的提升,拉动了山核桃加工产业的发展,从整个产业来看,山核桃加工企业的数量、规模以及产品多样化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仍然存在着山核桃深加工水平不高的问题。山核桃加工仍然停留在核桃仁、核桃油等初级加工上,对于青皮、核桃壳等方面的研究利用不够精深,加工发展力度不足,而且整个山核桃加工产业的品牌化经营意识不强。

1.3 市场现状

在我国市场经济以及农产品流通体制不断发展完善的背景下,山核桃市场越发活跃,销售网络不断拓展,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山核桃产业发展上存在着销售渠道较为单一的问题,专业化的销售市场建设不完备,尤其是专业的合作社在营销管理方面经验欠缺,对山核桃的市场认识分析不够,这也是目前制约山核桃产业发展最主要的问题。

2 影响山核桃产业的主要因素

2.1 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是影响山核桃产业发展的基础因素,气候条件是否适宜山核桃种植,是否有气象灾害发生,土壤条件是否有利于山核桃的增产等等,这些基础的因素都会对山核桃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带来影响。

2.2 种植技术因素

山核桃种植无论对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还是整形修剪等,都有一定的技术要求,种植技术会直接影响到山核桃的产量与质量,单产低、品质不高,产品价格自然难以提升,难以在市场上形成收益,势必会影响山核桃种植的积极性,从而制约山核桃产业的发展。

2.3 市场因素

影响山核桃产业发展的市场因素主要有山核桃种植户、加工企业与消费者。山核桃种植户作为山核桃的供给方,其自身的生产、技术能力以及成本收益情况,都会影响到种植山核桃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山核桃产业发展。对于加工企业而言,产品品牌效应、产品质量、产品多元化程度等,都会影响山核桃的产业发展。在消费需求方面,对山核桃产品的消费能力、品质及种类的要求等,会对山核桃产业的发展形成引导。

2.4 政策因素

产业政策的扶持是对山核桃产业发展最有效的带动,产业政策具有非常强的市场导向功能,在配置山核桃产业资源以及弥补市场缺陷方面起很大作用。要促进山核桃产业的平稳发展,必须具有相应的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对山核桃产业结构进行优化,提升整个产业的发展活力。

3 发展建议

3.1 加强山核桃产业发展的技术扶持

要实现山核桃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必须在山核桃的种植管理、产品加工等方面增加技术扶持力度,特别是在山核桃的良种引进、果实采摘、去青皮、包装以及后期的精深加工等方面,推广应用新技术,不断地提高山核桃种植与加工的效率,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山核桃产业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同时,应该对山核桃种植户加强技术培训力度,特别是在山核桃的整形修剪、土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花果期管理、采收贮运等方面,开展针对性的技术培训,提高种植户的精细化种植管理水平。

3.2 拓宽山核桃产品市场

市场是影响山核桃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要促进山核桃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必须进一步拓宽山核桃产品的市场流通渠道。首先,应该加大对基层山核桃产业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尽可能将山核桃产业的品牌塑造起来,以品牌战略形成市场竞争力,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其次,林业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在山核桃的市场交易供需信息、产品流通价格波动、互联网销售、连锁经营等方面加强扶持力度,以推动山核桃销量的提升。

3.3 提升山核桃产品的附加值

要促进山核桃产业的持续稳步发展,在产业发展方面必须重视产品的精深加工,依靠山核桃产品的多元化以及附加值的提升,推动整个产业的全面发展。在具体实施方面,应该加快对各种山核桃加工新工艺、新技术的引进应用,创新丰富核桃精油、脱皮核桃仁、核桃营养粉、核桃乳饮料、核桃休闲小食品、高档保健品和药物等产品,依靠多元化的产品发展策略,提升山核桃产品的附加值。

3.4 加强对山核桃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

林业主管相关政府部门应该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山核桃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特别是在山核桃产业发展规划、示范基地建设、科技保障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技术扶持以及财政补助政策,在核桃产业发展规模基地建设以及提质增效上出台相应的技术、资金扶持措施,带动整个山核桃产业健康发展,促进林农增收。同时,基层林业管理部门应该着力引领发展山核桃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的方式集中人力、物力与财力,提高基层山核桃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实现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转变。

4 结语

山核桃作为我国常见的山地丘陵区林业产业,只有规模化、产业化的经营才能带来较高的效益收入。因此,农村基层的林业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山核桃产业发展的引导,在政策技术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逐步推进我国山核桃产业的规模化与生态化的经营发展,以山核桃产业来带动农村经济增长,真正实现我国农村林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篇11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如果劳动者在调查期( 大多数人同是一个月) 内到达或超过某一特定年龄,并且在某一特定时期里符合以下条件: ( 1) 没有工作,即未被雇佣同时也未自雇者; ( 2) 具有劳动能力,即完全可以被雇佣或自雇; ( 3) 目前正在寻找工作,即已经采取明确步骤寻找工作或自谋职业。符合以上三个条件的这部分人口即为失业人口,这种现象即为失业。其实质是劳动者不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创造社会财富,是一种经济资源的浪费 。

一、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

我国目前的失业人口包括: 城镇失业人口和下岗职工、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新增就业人口。据统计,我国目前的失业率估计为20% - 28% 。近年来研究者在排除我国失业统计中的缺点后计算,目前我国城镇失业率大约为 15%,而农村劳动力剩余则高达26% 。2000 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为 78444 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为 55019 万人,农村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动力的 70. 1%。农业部课题组运用劳动力合理负担耕地法来计算种植业所需劳动力数量,结论是中国现阶段农业部门需要的合理劳动力数量约为 1.96 亿人。按 1998 年中国农业劳动力 3. 48 亿人计算,剩余劳动力达 1. 52 亿人。而且预计今后农村每年还新增 400 万适龄劳动力,并且到 2030 年达到高峰。

目前,我国农村约有 1 亿 - 1. 2 亿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仅靠当地乡镇企业或其他方式已经无法完全消化。农业在为工业化提供资本积累的同时又承担着剩余劳动力的压力,形成了严重的隐性失业。其中大部分将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这又加重了城市的就业负担。

二、农村过剩劳动力造成失业的原因分析。

农村过剩劳动力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周期性失业率居高的一个主要因素,笔者认为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一) 劳动力人口与生产资料比重过大。

对于我国目前状况来说,劳动力人口相对于生产资料是严重过剩的。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必须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才能创造财富,否则就会成为社会的沉重负担。

就我国目前的状况,生产资料相对于劳动力人口远远不够,所以就必然有一部分人不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从社会化大生产中分离出来。另外,近年来由于国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得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减少,造成农村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

( 二) 低素质劳动力与高增长的资本技术不相符。

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企业的办公、生产设备愈来愈先进,这就要求劳动者必须有一定的技能。但是,由于建国后,我国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使得大批劳动者没有形成竞争意识,以至出现了一批低素质劳动者。那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大量劳动力由于不能胜任高科技条件下的工作,导致出现了“岗位空缺”和“失业”并存的矛盾现象。

( 三) 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城市就业产生冲击。

近年来由于过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造成同一个岗位的应聘者增加,雇佣者因而提高门槛,使得许多人因无法达到规定要求而找不到工作。而这部分人当中绝大多数是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低素质劳动力,但正是由于这部分人群数量多,使得供求市场产生“就业危机”的信号,引发蝴蝶效应,加重了就业者的恐慌和压力,于是有些人便把找不到工作的主要因素归咎给社会而不去努力找工作,使得失业问题加重。

由此可见,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生产资料不足,使得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当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以后又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资本技术提高,低素质劳动力无法适应工作要求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减少使得大面积失业,进而引起负的外部效应以及连锁反应,最终使得更多的人失业,我国陷入严峻失业困境当中。

三、有效配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建议。

据此分析,笔者认为要想缓解我国失业问题,解决农村过剩劳动力的配置问题将是首要任务,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

( 一) 大力发展农村新型产业。

笔者认为发展农村新型产业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且可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以此减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大幅度流动。目前我国在宁夏、甘肃、陕北等一些经济落后地区都产生了一些新型的畜牧业、种植业以及服务产业,但笔者认为应该进一步扩大第三产业规模,将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另外,政府应当扶持中小企业和个人承包产业的发展。中小企业是各国公认的“解决就业的命脉”,在解决就业方面具有大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同时,家庭个人承包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减少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是解决农村过剩劳动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 二)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实行再教育。

由于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在农村的影响根深蒂固,许多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这就要求政府应该注视对低素质劳动力实行再社会化,即再教育。一方面可以直接对其进行上岗培训,另外可以聘请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指导。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民众从所从事的农村新型产业中真正获得收益,稳定民心,并且可以产生正的外部性。

( 三) 建立有效地失业保障制度。

我国目前对于失业保障主要办理失业保险,凡是办理失业保险的人员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均可领取失业保证金。这种制度缺乏激励效应,一旦新的工作的酬薪低于保证金或工作条件差时,领取保障金的人便不去接受新的岗位或者不去积极寻找新的岗位,保障金无疑降低了一些岗位带给人们的效用。

笔者认为应该规定保障金发放期限,可以根据不同人的条件制定不同期限,即缩短救济时间,并且降低津贴金额,严格领取条件,从而恢复市场的激励措施,从简单的保护失业者转变为促使失业者再就业,最后可以用压缩下来的经费投入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教育。

篇12

一、新时期陕西农村剩余劳动转移的新特点分析

(一)转移就业的产业逐步发生变化

如下表总的来说转移就业的产业逐步第一产业转向二三产业 。但是2008年以后陕西乡村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在减少。2008年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为306.22万人,2010年人数为237.6万人,到2011年人数已经减少为181.9万人。相比2008年,2011年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减少了40.59%。

(二)转移地域由东南沿海逐步转向省内,省内转移增加

调查显示,近两年来,西安、渭南、铜川、杨凌等地农村劳动力在转移就业地域上呈现省内人数高于省外人数的情况,分别占转移就业总人数的57%、62%、70%和81%,从全省来看,2008-2011年,省内就业转移人数比例不断提高,由39.8%增长至49.1%,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陕西省2013年一季度全省劳动力转移稳中有升。其中,就地就近转移占转移总数的16.8%,比去年同期增加2.7%。居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统计表,今年一季度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71.6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650万人的87.9%,比去年同期增加25.1万人,增长4.5%。在转移就业的571.6万人中,劳务输出475.8万人,占比83.2%,比去年同期减少2.7%,就地就近转移95.8万人,占比16.8%,比去年同期增加2.75%。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大力应用

由于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现在不仅手机以及成了农村人民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就连互联网也通向了农村。为农民工了解外面的世界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加速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四) 妇女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

由于我国农业科技化和机械水准显著提高,更多的男性劳动被释放出来,很多农活家里的女性都可以完成。所以现在农业的主力转向了39-60岁的女性。她们由于在劳动力上和男性相比,没有竞争力,而且手传统观念的影响,妇女一般需要在家里照顾老人、小孩、操持教务。

二、新时期劳动力转移仍然面临的问题

从陕西省农村转移的特征来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以下几大问题障碍:

(一)人力资本障碍

陕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省,农业人口众多。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以延安市为例,据2006年劳动保障部门搞的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资料显示,全市的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3.3%,具有高中以上水平的仅占7.4%,15.9%是初中文化。而且政府组织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还没有大力发展,致使农村劳动力技能低下,所以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劳动密集型工作。而现在的产业正在向知识密集型转变,所以技能低下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大障碍。

(二)产业结构障碍

陕西是一个农业大省,产业结构滞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特别是08年金融危机以后,第三产业吸纳的农村劳动力不断下降。从上面的陕西劳动力新特点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从2008年到2011年,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减少了40.59%。陕西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缓慢制约了对农村劳动力的吸收能力,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三)乡镇企业发展不稳定

乡镇企业是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主力军,而陕西省乡镇企业发展一直处于低水平,特别是和发达地区还有很大差距。

(四)信息不对称

目前陕西省劳务市场发育滞后。在农村一直信息发展比较滞后,虽然现在电话的普及,以及网络的发展给农村信息注入了一股新活力,但是从目前来看,通讯的重要性并没有从分发挥,比如农民用网络基本上是来娱乐,很少用来找工作。所以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很大的阻碍。

三、促进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

(一)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省政府应该将教育工作确切的落实,督促乡镇对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村劳动力进行适当的培训,并结合自己现诚或就业信息对农村劳动力进行专门的培训,使他们能够迎接技术革新所要求的专业的劳动人员。最好能够将劳动人员培训和城镇企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

(二)加快城镇建设,促进城镇企业的发展

城镇是农村劳动力的最终目的地,滞后的城镇化必然难以充分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陕西省要把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 利用小城镇的辐射作用促进乡镇企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科学化、制度化、专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是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的基础。一是加强劳动力转移就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二是建立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统计和监测制度,三是强化信息服务。

(四)大理发展第三产业,拓展就业渠道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劳动力逐步由一、第二向第三产业转移。

参考文献:

篇13

企业科研两缺失但潜力巨大

一直以来,蚕桑产业是陕南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传统农产业,昔日陕南群众种桑养蚕的景象可谓壮观,陕南蚕丝制品也曾名噪一时。但是到了现代工业时期,陕南蚕桑产业却逐渐在国内市场上销声匿迹,甚至走向衰落。尽管在政策上得到了不少的支持和鼓励,但还是挡不住它的颓废之势。陕南本来适宜种桑养蚕,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陕南蚕桑产业失去了竞争力和品牌价值?是生产环节出了问题,还是销售加工技术和信息的滞后?抑或是蚕丝制品已经在现代社会中失去了市场?

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特色经济组专家们通过数月的调查研究,形成了《把茶桑两大产业作为陕南绿色经济突破发展的重点来抓》的课题建议,该建议获得年度决策建议三等奖。

针对蚕桑产业,陕西省省长袁纯清对该建议做了重要批示:为了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陕南突破发展的战略决定,我们在现代中药、绿色食品、生态旅游、装备制造、优势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实施了一批产业化项目,把茶桑业作为扶持的重点。

早在2006年,袁纯清省长在陕南三市调研后,就明确提出将蚕桑产业作为陕南突破发展的绿色产业之一,要求把实施东桑西移工程、加快蚕桑基地建设列为商务部门支持新农村建设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确定从陕南发展资金中连续3年、每年切块安排1000万元用于陕南蚕桑基地建设,从2007年起在省财政预算中再增加1000万元用于支持“东桑西移”。

针对“东桑西移”的进程,陕西省商务厅副厅长兼省茧丝办主任贾明德介绍,自2006年以来,陕西省完成了2006年国家支持的4个蚕桑基地项目,省上安排的5个蚕桑基地项目也已有4个验收合格,5个技术研发推广项目已有1个完成验收。

但是,根据陕西省农业厅园艺站提供的资料,全省现有获得国家准产证的缫丝企业14家,其中国有企业5家,集体企业3家,股份制公司6户,总资产5.8亿元,总负债7.1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123.7%。有3户已停产或正在实施破产,其它企业或自备原料组织生产,或以来料加工形式组织生产;全省唯一的丝绸印染企业安康市丝织印染厂因亏损严重,已于2001年9月实施政策性破产。全省原有蚕业专业研究所2个,即陕西省蚕桑丝绸研究所(1999年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安康市蚕桑研究所;原设有蚕桑专业的学校有4所,先后培养蚕桑专业人才2000多人,但目前因学科调整等原因均停止招生。

对此,经济学家、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杨永善表示,以上资料表明了陕西蚕桑产业的科研教学机构萎缩、加工企业经营不善、产业缺乏有影响的企业带动。

问题:

产业链过长导致水平低下

汉中市原人大常委会主任、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郭加水认为,陕西蚕桑产业发展出现的颓废之势,根由复杂。

一方面蚕桑产业产业链条过长,涉及林业、农业、商务、工业等部门。加之,蚕丝业未能列入省上主导产业,省上没有统一的组织体制,在市、县存在着几个市、县长共管一件事,政出多门,标准不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不够成熟的问题。繁苗栽桑、桑园管理、蚕种繁育、蚕茧生产、收烘、加工及贸易等常常出现脱节。

户均产业规模小,效益差。例如,紫阳全县有22万人从事养蚕,户均桑园1.25亩,户均养蚕1.14张,户均产茧不足40公斤,户均蚕茧收入不足600元。另外,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大多壮劳力都走向城市,造成桑园荒芜,蚕桑产业难以成为家庭生活支撑。

除了栽桑养蚕水平较低,蚕农素质也有待提高。近年来由于外出打工青壮年较多,留在家里的不是妇女、儿童,就是老人,现有蚕农技术水平偏低,造成桑园管理比较粗放,饲育水平不高,单产较低。郭加水表示,在此次调查中发现,平均亩桑养蚕不足1张,而个别水平高的农户,亩桑养蚕水平高达4张。

另一方面,针对陕西蚕桑产业的技术推广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科技示范推广工作难以开展。郭加水说,1999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蚕桑技术改进费、茧灶费提取使用管理暂行规定》,规定蚕桑技术改进费按收进干茧茧本的4%提取,茧灶费按收购每50公斤鲜茧8元提取,并委托地税部门在收购环节代为征收,主要用于桑蚕品种的引进、改良,桑蚕技术的推广普及,桑、蚕、茧的科研和桑蚕基地建设,以及茧丝绸行业协调管理等有关事项。但多年来此项政策一直未能真正落实。目前,省蚕桑研究所年均科研经费仅5万元左右,对生产中存在的制约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难以开展深入研究;省、地、县蚕技推广部门只有维持经费,没有技术推广经费,致使全省蚕桑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效益低下,产业发展缓慢。

出路:

统一管理部门改善发展体制

郭加水代表此次参与调查的特色经济组专家们,就陕西蚕桑产业发展出路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陕西省应该成立由省政府一名领导牵头,由商务厅组织,由省林业厅、园艺蚕桑站、丝绸进出口公司、蚕桑丝绸研究所、工商、税务、物价等单位参加的陕西省茧丝绸协调领导办公室,从产业规划、布局、产业政策、地方标准以及蚕茧生产、加工、经营等方面,管理和协调全省蚕丝产业的发展。协调指导全省尤其是陕南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长防工程”等与“东桑西移”工程的关系;协调解决部分市、县茧丝绸行业多头管理的问题,明确落实商务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的茧丝绸行政管理工作的职责;利用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工程的机遇,整合资源,资金捆绑,培育陕南支柱产业、保护陕南绿色环境,实现陕南突破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