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劳动教育具有的特性

劳动教育具有的特性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8:4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劳动教育具有的特性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劳动教育具有的特性

篇1

历时九天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主要就是对这次活动进行总结,对表现突出的班级和学生进行表彰。刚才,大家听到了整个活动情况的通报,表彰了六个成绩突出的班级和90名优秀学生,在此,我代表全校师生,对他们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请大家把最热烈的掌声献给他们,同时,也希望我们这次还做得不够好的班级和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查找自己的问题,诚心诚意地向他们学习,努力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富有激情,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光彩夺目。

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没有必要的劳动教育,学生就不可能得到完整的教育,这是教育的一条基本规律。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并且在课程计划中也规定初中学生每年应该有144学时的劳动教育课,这都是有科学依据的。可现实的情况告诉我们,在近20年的中国教育活动中,劳动教育已逐步走出了校门,目前,有很多有识之士已经发出了强烈的呼声缺少劳动教育是中国目前教育中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为什么中国有那么多的大学生毕业后就失业?就是因为我们的劳动教育没有跟上,在人们心目中没有正确的劳动观念,大多数青年人,鄙视劳动,厌恶劳动,把自己看来太高,都不愿意踏踏实实地做事,实实在在地从基础做起,其实有很多人,他根本就不会做事。中国真的没有就业岗位吗?根本不是。

我们应该知道,劳动是人生存的最基本的方式,一个不能劳动的人,他只能寄生一生;一个不愿劳动的人,他只能乞讨一生;一个不会劳动的人,他只能贫困一生。劳动只有简单和复杂之分,没有高低贵贱之别。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很多成功人士都是从简单劳动开始的。其中的道理很简单,一个人如果他连简单劳动都做不好,那么他还哪有能力做复杂劳动呢?所以,在这里,我请同学们记住,你们现在正处在一个全面打基础的阶段,你们应该抓住每一个劳动锻炼的机会,从简单的劳动做起。

首先,我们应该做一名愿意劳动的人。

其次,我们应该珍惜目前的大好时光,把学习搞好。我们的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劳动,学习成绩也是检验我们劳动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没有吃苦精神。

第三,我们应该懂得我们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今后的劳动。通过学习,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让自己聪明起来,心灵手巧起来,就是让自己成人以后会劳动,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富有,让生命的质量得到提高。

劳动教育工作总结

动课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强,没有实践或实践得不够,都不能体现劳动课的最大特点。因此、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是我在一年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

一、组织学生进行劳动项目竞赛,激发学生劳动兴趣

培养积极的劳动情感小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因此在组织小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时,一定要具有集体活动的色彩,只有将不同的集体活动形式同具体的劳动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稳定学生的劳动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自觉性。由于劳动条件和内容的不同,集体活动的形式也要有所不同。

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

皮亚杰指出儿童只有自发地、具体地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大胆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努力去证实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发展思维。劳动课是以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实践劳动,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劳动课是一门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劳动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的提高、劳动习惯的养成都是在劳动实践中实现的。 小学劳动课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与其他各科相比,有着独特的途径--实践操作。劳动课的实践操作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组织学生课外实践,也可以开设兴趣小组等。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外的实践操作,都要充分重视到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思维、合作意识、成功的,这些是培养创新意识最基本的要素。

(1)在实践操作中丰富想象力。

想象是我们的大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亚力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要创新就必须会想象,因此,在劳动课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手段。

例如,在纸工课上,学生折出的东西非常多,有的连老师都没想到,这时,我就适时表扬那些学生,对其作品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只有勇于想象,勤于想象,善于想象,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2)在实践操作中发展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就是在对问题的解答或者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只限于只找到一种,或者多种多样的演绎和推导。在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通过尝试和探索,对原有的制作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课堂上的实践操作是整个课堂教学非常重要重要,在整个课堂教学占较大的比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积累学生点点滴滴具有创新意识的闪光点。( 书村网 shucunwang.com )

(3)在实践操作中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全体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小组之间开展竞争,使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特长得以锻炼,素质得以提高,最终走向成功。追求学生人人进步为最终目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运行载体,以全员激动为操作手段,以小组团体成绩评价为导向,激发竞争活力,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各科教学中,我总是将学生分为几组,最后,评一评哪组做的最好,激励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强调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训练、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形成,使学生不以自我为中心,而从集体的利益出发,让他们明白成功的作品属于自己,也属于集体。

(4)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个学生总是希望自己成功,总是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可见,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尽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劳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篇2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素包括体能、智能;活动能力;道德品质;情感、意志、性格等。体能和智能是构成人的素质的生理基础和心理基础。活动能力在人的各种素质中居于核心地位。社会关系是人生存、发展以及从事各种社会性活动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人们在彼此的交流过程中,必须要以礼相待,要有道德品质。此外,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一种心理体验。意志是人在活动中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有意识地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和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里过程。性格是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与之相应的习惯性的行为方式。

人的全面的发展,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也就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我们国家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出发点。德指的是道德,品德,也就是主要侧重在做人上,一般认为,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所以,我们把它放在第一位。智,当然就是指的智力。体,指的是体育,体质。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体质不好,就不能为共和国做更多的贡献。美,指的是美育,即一个人的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育的工作就是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劳呢,现在不怎么提了,就是指劳动。咱是社会主义国家,每一个共和国的公民都是这个社会的劳动者,建设者。下面,一一介绍分析。

一、德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复兴伟业的肩负者,是华夏文明的继承者和传承者。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因此,做好未成年人德育教育工作,可以说于己是功德无量,于人是受益终生,于国则是播下和谐发展的希望火种。 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个体的未来成长,更是间接影响到整个民族素质的高低,乃至国家整体文明的优劣和续断

二、智

智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通过教学这条途径来实施,但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途径才能全面实现。此外,教学不仅是智育的实施途径,也是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施途径。

三、体

体育是指以发展、锻炼体魄为目标的教育活动。体育教育本质是指体育教育自身固有的根本属性,是体育教育学首先研究的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体育教育科学化、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学校体育活动学校体育活动学校体育活动学校体育活动的基本特性是教育性的基本特性是教育性的基本特性是教育性的基本特性是教育性、技能性和娱乐性技能性和娱乐性技能性和娱乐性技能性和娱乐性。

四、美

美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是美育的性质与自身特点决定的。

五、劳

篇3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2-0042-02

一、“个性”教育是嬗变的契合点

全面和谐发展强调的是人的健康发展,人的素质全面提高,但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所强调的是人的个性的发展,是对人性、人格的更加关注,是把人的发展既当做出发点,又当做归宿点,进而关注人、尊重人、发展人。苏霍姆林斯基将每个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确定为教育目标,即一方面使每个儿童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不允许任何一方面有缺陷,这是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使每个儿童学有专长,都获得有胜过别人、值得自豪的地方。他还认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与样样做而不求甚解是毫不相容的。在他看来,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是对每个受教育者的共同要求,而各种才能、兴趣、爱好的充分发挥则因人而异,所以,他要求教师认真去研究对待每一位学生。个性不是个别,不仅在于特殊,更在于其优质性。每个个体学生的个性正是在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上,逐渐达到内外部的协调、完善状态,克服非优质因素,建立起个体的“最佳稳态”,处于最优化状态。个性是生命力、是活力、是竞争力,是一种美,有着不可抗拒的魅力和强大的发展力。个性教育就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发现个性、培养个性、突出个性、发展个性、打造个性、张扬个性,使学生达到内外因素的最佳结合,把最优质因素充分地挖掘出来,培养出个性化优质人才。

美国教育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恰恰地明证了这一点,即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不同于他人的智能上的优势和弱项,每个人都可以发展成具有他自己独立个性的优秀人才。为此,在教育实践中要做到:一是要坚持学生个体差异的观点,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相应的教育目标,因势利导。二是要坚持发展优质个性的观点,把他的优质点发展成为个性,把个性张扬在优质点上,这样的个性才是真正意义的个性,才具有活力、生命力和创新力。三是要坚持形成完善人格的观点,学生的个性是特殊的,但是否是优质的、健全的、完善的,还有待于发挥教育的功能,是自身优质和教育优质的结合。

史代纳认为,人类的意识已经发展到了“第五个文化纪元”。个体意识已经觉醒,每一个人都可以独立地发展自己的精神生活,通过自己的修炼达到精神的最高境界。人的意识是阶段性地发展的,七年为一个周期。华德福教育就是依据人的意识阶段性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内容,并让人的身体、生命体、灵魂体和精神体都得到发展的。这种教育极大地满足了人的自我发展需求,针对人的深层意识进行教育,最终达到具有超越物质、欲望和情感的洞察力与判断力,结合与生俱来的智慧和本质实现自己,找到自我的定位和人生方向。譬如说,第一个成长阶段,华德福教育认为这是人处于植物发展阶段的一个时期,儿童好动的天性是来自生命发展的需要。第二个成长阶段,即7岁到14岁,人的意识已从环境中独立出来,开始有了参与生活活动的强烈愿望。华德福教育在针对第一个成长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时,便主要是针对现代都市生活的越来越缺乏自然特性的特点,将学校建立在郊外,让孩子们的成长有一个最良好的自然环境。在教育上不以用读、写、算剥夺他们用以建造身体的人的本性,否则,就会减弱孩子们的生理组织结构的发展。在课程设置上,尊重孩子们表达内心的方式,有目的地为孩子们提供足够的空间以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早餐时朗读诗歌,让孩子们知道食物来自稼穑之艰辛,并从就餐中学会对生活的感激。在一年级,让儿童从神话故事中学到生活的结构;在二年级,从各种文化背景下的圣人贤者身上学习做一个完美的人;在三年级,学会探索生活的意义;在四年级,明白人与动物的关系;在五年级,偏重于文化的古代史研究,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六年级,一方面学习人类的文明史,同时学习物理,挖掘自然规律、人体自然的统一美;七年级,迎合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特点,着重学习文艺复兴文化和中世纪史,让学生从“人性复兴”的角度来审视所处的真实的世界;八年级,华德福教育迎合青少年的叛逆和厌世心态,学习世界各地革命家和冒险家的开拓精神,为高中生活铺路,这是一种使受教育者平稳地度过叛逆期而作出的最有意义的课程设置。同时,学生个性的发展还要与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发展相一致,使个体人格和社会人格相一致,这样才能形成健全的、完善的人格。

二、系统论中的“和谐”教育

贝塔朗菲在(《General System Theory;Foundations,Develop-ment,Applications》)一书中阐述的系统论,要求组成系统的要素要相互协调,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追求1+1>2的价值。各要素间不是简单相加,而是有机的整合,构成统一的、协调的系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就是主张德、智、体、美、劳等要素之间要相互协调和统一,共同促进人的和谐健康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全面教育,并使其个性教育融会贯通、和谐共振,成为统一的完整的过程。否则,哪怕只是忽略了其中的一个方面,都会破坏这个有机的统一。完成全面发展的诸种教育任务如德、智、体、美和劳动教育,并不仅仅意味着教育分别在这几方面获得收获,更重要的是有个统一的、丰满的精神世界,让学生心胸和各方面素养得到高度和谐发展。他还认为,教育中没有孤立的对人起作用的零散的东西,每个教育任务的实现都是为了塑造受教育者完整的心灵,亦即统一而和谐发展的内心世界。因此,和谐教育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具体的概念。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系统的观点、理论,把和谐教育作为研究对象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整体性原则。系统科学始终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认为世界上各种事物、过程不是孤立、杂乱无章的偶然堆积,而是一个合乎规则的、由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整体的性质与规则只存在于组成其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而且各组成部分孤立的特征和活动,不能反映整体的特征和活动的方式。它不要求人们硬把活的有机整体分解成死的孤立部分,然后机械地相加,而是如实地把对象作为有机整体来考察。从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相互结合、相互制约的关系中揭示系统的特征和运动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律。

2.动态性原则。系统科学认为,任何系统都有一个组建的过程,无论是系统整体与要素、结构与功能、反馈与调节、层次与层次、系统与环境等关系,都具有动态的性质。在系统形成过程中,开始趋向于向“稳定态”的方向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的稳定态将会破坏,新的“稳定态”将会产生。在研究“和谐”教育系统时,不仅要注意到各系统变化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活动的速度和方式,而且要探讨它们变化发展的动力、原因和规律,从动态的观点来考察其变化,主动灵活地加以驾驭,使各系统充分发挥“自己运动”的功能。

3.目的最优性原则。系统由若干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部分结合到一个预定的共同目标上来,使之构成一个完整而有机的统一整体。系统各部分是为了达到系统的一定目标而协调活动的。系统科学追求目标的最优化,强调系统的功效与目标的统一,并运用最新技术手段和方法把整个系统逐步分成不同等级和层次结构,在动态中协调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和目标服从系统的总体的最佳目标,以达到总体的最优目的。

4.定量化原则。现代科学技术对系统科学的重大贡献之一就是提供了一整套数学理论,使之能定量地处理系统各组成部分的联系,精确地描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系统科学要求在处理问题时应尽量采取各种数学语言和数学工具,使问题得到定量精确的表述,认为只有进行精确定量研究,才能更深入地认识事物和系统的本质。和谐教育不仅要求在个体教育中德、智、体、美、劳的和谐,一般的情况下还要达到整体性的和谐。而且更要求教育要与人的发展相和谐、要与社会发展相和谐、要与时展相和谐,甚至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才是和谐教育真正意义之所在。我们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把握和谐教育,发挥其真正价值。

三、“个性、全面、和谐”嬗变为一体

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是整个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任何教育都是全面的、整体的、系统的。任何个性教育都只能是整体教育之一,我们决不能一谈教育就是智育、或德育、或体育等,任何脱离这种观点的教育都不是真正的教育。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教育的目的与任务就是把青少年培养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他认为,人的和谐发展意味着他有能力担当多方面的任务,他应该是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整个领域中的创造者、享用者、鉴赏者和保护者,是有文化素养和道德风貌的人,是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具有道德基础的建设者,培养这种人需要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即应使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相互交织,使这几方面的教育呈现出一个统一的完整过程。过去我们曾经走过不少弯路,尤其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家长、学校乃至社会注重的大多是智育,即使重视智育也不是重视智力的开发,只是片面地强调知识的灌输,追求高分数,忽略其他及个性教育,学生没有形成完整、健康的人格,甚至出现高分低能的畸形教育现象,用所谓智育代替了全面教育、整体教育。以点带面、以偏概全,致使我国教育出现偏差。为改变这种局面,需要做到以下三方面:一是要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的、整体的教育观点,不能顾此失彼,强调一方而忽略另一方,造成学生人格的不健全,任何教育都是诸要素整体运行过程。二是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生个体情况,有侧重点地施行教育,整体教育并不是齐头并进,权重同一,而是有选择,有重点。三是要坚持协调统一的原则,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协调统一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否则,相互不协调,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和谐并不是德、智、体、美、劳的简单堆积,和谐是个体自身素质内在的和谐,是社会发展要求的内在的和谐,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内在的和谐,把“个性发展”、“和谐发展”与“全面发展”三者融合为一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收稿日期;2006-07-20

篇4

把包括绘画艺术在内的艺术教育标举到今天的高度,绝非空穴来风。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许多教育家、社会学家们认为,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艺术素养这三个文化疆域知识的融合贯通是新世纪全面型文化素质的基本内涵。人们曾以挑剔的眼光审视艺术教育这“匹”“马”是否能够同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教育并驾齐驱,现在终于认定这绝非一匹“驽马”。

1.何谓“绘画艺术教育”

绘画艺术教育这个概念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模糊不清,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绘画艺术教育方兴未艾,但大部分陷入各种误区。考察古今中国绘画艺术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用一种现代的眼光和开放的视野对此进行探究。

我国古代绘画艺术教育的观念和实践大体上是注重教化、审美、实用三大价值取向。最最记载于《左传》的伦理教化的绘画艺术教育;记于《考工记》中的实用绘画技能艺术及魏晋南北朝的审美艺术等都是很有思想的,值得我们学习。如那时人们注重整体素养的提高,古人论画不盯技法,而将画品视为人品――道德境界、文化修养、生活阅历的综合反映。因此,绘画艺术教育决不仅限于技能而是要全面学习。明代董其昌曾指出:学画必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邱壑内营,成立甄鄂,随手写生,皆为山水传神矣。”自古倡传师古人,师造化,师心源。

近代以来的绘画艺术教育是指1840年以来160年的绘画艺术教育。前100年突出特点是片面强调实用意义,到解放后,特别是近20年来,从开放的视野出发,提出全面分析绘画艺术教育,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理解美术教育,绘画艺术的概念似乎不言自明。其实不然,以往人们对其理解往往各执一端,或者强调绘画本身,或者着眼于教育功能,认为就是通过绘画达到通过德育智育的目标,这些看法是比较片面的。绘画艺术教育是一个“绘画”、“艺术”、“教育”多元整合的结构元素。重视“绘画性”即绘画操作和创作,使绘画艺术教育过程成为一种活生生的操作、创造性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教育性”至力于发掘和发挥绘画艺术教育的多种教育功能和效应,实现它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所具有的其它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重视“艺术性”使整个绘画艺术教育始终沐浴在审美的洗礼之中,在艺术美的熏陶、感发中潜移默化。如果用一句话来界定绘画艺术教育的含义,表述为:“它是以绘画为媒介和载体,施受双方共同参与操作,并通过艺术的体验和领悟从而达到人的全面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活动。”它具有动作上的简易性、自由性,效应上的非强迫性和融洽统一性的长处。

2.绘画艺术教育的性质、特点

从总体上讲,学校的绘画艺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素质教育这一性质决定了学校绘画艺术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将绘画艺术教育作为对学生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向他们普及美术文化,而不是注目于少数美术尖子。全体性是保证绘画艺术教育不背离素质教育的根本属性,是普及性和基础性的。在保证全体学生具备基本的美术文化素质的基础上再谋求包括绘画艺术教育在内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人人都是艺术家,”“没有单纯的画家,只有把绘画作为自己多种活动中的一项活动的人们。”这是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理想描述。其实在人类早期社会,艺术与生活就是溶为一体的,从人的天性讲,包括绘画在内的艺术属于全体人民,它被体现为全民的一种素质。由于社会分工,虽然涌现出个别艺术家,但广大群众却成了“艺盲”,以广大民众的无艺术换取个别的高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说是艺之哀。艺术教育的关键是要把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绘画艺术知识技能有机的结合,要游于艺,但又不专于艺,使绘画知识技能成构建人的基本素质的积极因素。著名艺术教育家罗思非德指出:“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于何处。”

艺术并非高不可攀,它也具有自我实现的性质,因为绘画艺术本身展示的正是人的丰富性。用绘画作为自我表现的方式有促于消除学生表现欲上的压抑感,让学生更积极地表现自我,在绘画活动中即使表达的方式不成熟,表达的意图模糊也仍然可以从中发现学生总把别人难以介入的自由价值作为目标,这种没有压抑的自我表现若得到呵护而稳定的发展,就催进自我实现的萌芽发展。

绘画艺术教育鼓励个体差异。在学校教育中,似乎只有绘画艺术教育竟评鼓励学生个人特质充分自由发展,没有标准答案,没有统一要求。学习过程是激动自己心灵,张扬个性的过程。作为素质教育,它是一种情趣的过程,绘画教育目的不在于受教育者能否为家,甚至不在于其作品的结果如何,而是让学生专注过程,体会从中的乐趣。沛西.能讲过一句很有启发的话,他说:“解决教育上极大多数实际问题的钥匙在于了解游戏。”这正是绘画艺术教育不同于一般科学理性教育以及影视,文学等其它门类艺术教育特性所在。

3.绘画艺术教育对发展全面素质教育的功能价值

3.1 绘画艺术教育的文化建设价值。

作为素质教育的绘画艺术教育,虽然不以培养专业画家为目的,但是培养和造就无数懂得绘画,有能力用绘画语言表述其情思意趣的美术文化建设者,拓展了绘画空间,促进以绘画为中心的美术文化建设。因为绘画所有的价值功能都是靠创造绘画作品和从事绘画活动来实现,而不论它是原创.摹仿.精品还是平凡之作都是不同层次,不同程度性质的绘画艺术教育成果。形式多样的绘画作品为大多数群众提供精神粮食,同时也为自己拓宽了发展的空间。

3.2 绘画艺术教育能促进审美教育功能发展。

审美教育是人类社会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塑造一钟感性情感,按中国传统美学说法,也就是陶冶性情。”通过性情的陶冶,最终达到精神境界的提升和生命感受的丰富与完善。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绘画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它能够有效改变人的视觉态度.培养人的视象感受力,从而培养出审美视知觉。在生活中大多数人是用实际的生活目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他们总难超越实用的目的,所以视象感受能力弱,而功利主义分辨力强。一般的人,包括那些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人形象直观力.联想力几乎丧失,造成艺术趣味底下.审美能力缺乏。由此若要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趣味,首先要改变人的视觉态度,培养人的感受能力,提高他们对形式美感的把握,同时以直接方式陶冶人的生命情感,树立一种超越的自由态度,和谐有趣的行为方式。绘画艺术在这方面作用无疑是其他艺术教育门类所不可替代的,受教育者得到了一种高雅的生活趣味,充实闲暇的活动,以高品位的情感取代低级庸俗的行为,从而全面提高了人生活的审美素养。

3.3 绘画艺术教育能促进人的健康心理发展。

心理教育在当今社会,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日益受到关注,这是因为在社会高快发展中,快节奏的生活,超负荷的学习.工作,让人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各种心理障碍。有人把依赖.脆弱.焦虑.孤独和固执称为当代青少年五大不良心理,因此,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心理.治疗和纠正不良心理,使人的各种心理功能趋于和谐,各种非智力的心理因素各种潜力得到和谐发展和有效开发的心理教育,就成为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绘画是作画者心理现实的展示,所以,它有着丰富深刻的心理内容,绘画中蕴涵的心理内容和绘画过程本身所具有的心理效应在心理教育方面有独特的价值。

在学生学习中,作为普通绘画艺术教育虽不以创作为教育目的,但必要的.经常性绘画作业.习作仍是教育内容之一。从心理教育角度来看,绘画作业完成的整个过程,正好是一种心理磨练的过程,这是绘画作业本身的特性所决定,它恰好对学生心理素质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首先绘画过程是高度自主.不带任何强制性,是高度个性化,不设任何统一的条框,受教育者完全可以自由发挥.主宰,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认识自我,久而久之养成自知.自尊.自信.自强以及独创.革新等良好的自我心理,使盲从.依赖.自卑等心理得到矫正。其次绘画要专心安静,具有严谨的条理性,对浮躁.焦虑.粗心等不良心理的消除,纠正具有很好效果。完成作业的成就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强自信心理。各种课外活动开展(画展.校园画刊.手工角)都可增强学生之间交流协调合作机会,对克服和矫正孤独.封闭.自卑心理都有很大助益。

3.4 绘画艺术教育促进道德教育的发展。

鲁迅在谈到美术的德育功能时指出:“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之人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鲁迅这段话道出了绘画教育能辅翼道德教育,促进道德内化,催化道德形为走向自由。如欣赏罗中立的《父亲》,画面在大屏幕上巨幅画像冲击视觉时,学生目簦口呆,来自农村的学生若有所思。课后,不少学生改了铺张浪费的毛病,说画上的“父亲”就是自己那在农村劳作.节衣缩食供自己上学的父亲。可见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有时真能发挥预想不到的道德教育作用。

3.5 绘画艺术教育促进智育教育。

作为素质教育的普通绘画艺术教育,主要不是灌输绘画知识和技法练习,而是培养视象感知和视觉思维的能力,进而培养艺术情趣.陶冶情操。这就不同于一般的智力教育总是舍弃感性而形成一种普遍的理性思维模式,认知逻辑结构在教育过程和方式上,一般的智力教育总是以某种符号.文字表达概念.定理.公式等严密的理性知识灌输给受教育者,具有严格的规范性和强制性,而绘画艺术教育正如前所说,是具有形象直观性,情意自由性,两者性质不同但又具有和目的的互补性。绘画教育能提高认知的强度和统摄性。如罗思非德所言:“在我们的教育制度中感觉的开拓和成长都被忽略,如果没有艺术教育的话,儿童几乎不会注意到感觉的意义和性质。”在整个教育中绘画教育在训练人的视知觉形象兴趣,增强视觉捕捉信息的灵敏度,提高对事物基本图形的识别力,提高视觉图象的记忆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无疑将直接促进智力发展。

3.6 绘画艺术教育促进劳动技术教育的发展。

绘画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技术性,它对操作系统的训练,能使受教育者获得最佳的技术操作程序和技术发展意识。在人生的孩提时代,绘画活动当是他们接触并实施最早的操作活动之一。从小学到工作,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非艺术专业的学生简直就没有多少技术操作性的训练,所以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绘画艺术教育活动,使学生通过对绘画的学习与训练,获得一种技术意识就可能为他们将来从事技术性的工作提供一般的模式,使他们能够迅速的进入技术过程,实现心眼手等的快速协调。

如果说在过去,人们是“将就的”生活着,那么现代和将来则是“讲究的”生活。生活质量的提高要求生活的主人具有创造生活美的能力,品位生活美的情怀。普通绘画艺术通过以上证明正是培养这种能力.陶冶这种情怀,因此绘画艺术教育不仅仅是审美教育,还是能提高全面素质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篇5

关键词 生活实践;劳技教育;源泉

劳技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定劳技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早在1981年 4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说明指出:“中学阶段开设劳动技术课,进行劳动技术教育,使学生既能动脑;又能动手,手脑并用,全面发展。”劳技教育是把劳动教育与工农业生产、社会服务性劳动的技术教育结合起来,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也为他们将来的就业准备一定的条件。说穿了,劳技教育就是为生活生产服务,也只有为生活生产服务的教育,才是活的教育。

陶先生在《创造的教育》一文中说过:“创造的教育是怎样呢?就是‘以社会为学校’、‘学校和社会打成一片’,彼此之间,很难识别的。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我们要把学校的围墙拆去,那么才可与社会沟通。这种围墙不是真的围墙,是各人心中的心墙。各人把他的感情,态度从以前传统教育那边改变过来。”所以,我们要以社会实践基础,以生活教育为源泉,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学生的劳技能力。

一、生活实践是真知识的积累

陶行知说过:“我们真正指南针只是实际生活。实际生活向我们供给无穷的问题,要求不断解决。我们朝着实际生活走,大致不至于迷路”。我们进行劳技教育,并不仅仅是为了上课而教育,而是把劳动的意识建立在学生的思想中,将学生在学校里所学的技能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最终为我们的生活服务,所以,劳动技术教育要与生活密切联系。杜威在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开篇就明确指出:“教育是生活的需要”。陶行知也一再强调“为了生活而教育”、“依据生活而教育”,培养活生生的人。留心近年来的初中劳动技术教材,有关生活生产课程的内容越来越多,其落脚点在于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我们江苏省的初中劳动技术教材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师可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学校特色的教材进行有效的劳技教育。我们学校所处地电子科技厂家较多,以电子技术教育为我们的教育特色,使学生学以致用,就是对今后的就业也有着很大的帮助。

在教学中,我们带领学生走进我们当地的电子生产工厂,实地感受电子技术对生活生产带来的影响,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学习的兴趣,从中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例如以前初三物理电学教材中有这样一题:“三脚电源插座有三只脚,其中有火线、零线脚各一个,另一只是地线脚,原来老式插座的三脚是圆形脚,后来改成了平面扁脚。这是为什么?”物理老师参考资料上的答案是:“圆形脚插座容易插错,会造成触电或短路事故,而平面扁脚不会插错”。我们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时,请学生留意老式的插座,终于有了发现,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发现老式插座的三个圆形脚的粗细是不同的,地线脚特粗,而且三脚分布成等腰三角形,是不会插错的。回到学校后,我组织学生研究学习,学生通过找资料,问电工,最后在一本电子报合订本上找到了答案,原来圆形脚容易造成接触不良,使插座发热,酿成火灾;而平面扁脚接触好、安全。

实践出真知。由于没有生活的实践的积累,对这道习题,近几年来我们的教师也造成了不少的谬误。所以我们在劳动教育的时候,要培养学生对自己周围的事物多观察、勤思考,发现问题,分析思考,就有可能提出新课题。

二、生活实践可激发灵感

众所周知,学生要进行劳技活动,首先要自身具备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而学生劳动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形成,绝不是仅靠课堂上教师的说教就能解决的,它更需要学生自身的生活劳动实践,实践出真知,没有生活劳动实践的劳技教育只是纸上谈兵,那种光说不练的方法是教育不出有劳动能力的学生的。陶行知先生说过:“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比如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就要在田里学,也要在田里教。教学做有一个共同的中心,这个中心就是‘事’,就是实际生活;教学做都要在‘必有事焉’上用功”。根据调查,学生从事劳技活动最大的阻力,就是他们的学习严重脱离真实的生活世界。因此,我们要让学生以生活为源泉,使学生感到:“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社会即学校”。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我们在对发光二极管学习中,有位同学对电器上的电源指示灯产生了兴趣,通过对电器上的指示灯电路分析,制作成功了发光二极管小夜灯,电路如图所示,所用元件只是一个二脚插头,一个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和一个电阻。几个简单电子元件,做成的简易小夜灯既给家庭生活带来了方便,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

在我校的电子制作中,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声控电路通过创新设计,制作成声控楼道灯;在数字电子钟的制作中,由于原电路4.5伏直流电供电,一位学生通过研究发现,利用家里废弃的手机充电器直接给电子钟供电,废旧利用,使行将丢弃的手机充电器获得新生。国庆来临,有位学生用声控小电灯电路,改制成声控LED音乐灯,一闪一闪的小灯泡,随着音乐起跳舞动,引来了不少同学及邻居的称赞。

爱迪生曾经说过:“不下决心培养独立思考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的最大乐趣——创造。”思考是产生问题之母。在厉行节约,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在劳技课上提出了“节约用水”的创新课题,要求学生们对家里的用水设施进行创新改革,制定出改革设计的方案,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同学们回到家里进行了观察分析,得出了不少实用的方案。

一位同学的抽水马桶的节水方案简易可行不花钱,家家都可以实施,就是在抽水马桶的储水箱里放一个合适的可乐瓶,在瓶中装上一定量的水,使之稳稳的占据在储水箱中,使储水箱中水的体积减小,从而减小每次冲水的量,达到节水目的。一位同学的创意方案是把每天洗衣机和抽水马桶连接起来,让洗衣水给抽水马桶冲水用,既节约又卫生,一举两得。

三、生活实践可使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融合

劳动创造是生活的本质,人的创造需要回到人的生活世界中才有意义。人只有“成为自己社会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劳技教育就是要给予感性教育以应有的地位,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感觉、感知、触摸大自然、感受自然世界的千变万化和绚丽多彩,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好胜、好求的心理意识,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情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味。有许多具有一定科学性的劳技制作课内容,单在课堂是不容易完成的。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到更广阔的实际生活中去观察、分析、体验,获得更多的知识,解决一些科学性的问题,使感性教育与理性教育得到统一,才能更好的制作、实验、操作甚至创造发明。比如,学习《弹射飞机的制作》这节课的内容,在制作之前需要掌握许多有关飞机构造、原理、特性等知识,同时还需掌握一些操作技巧,光靠教师在课堂中讲是难以解决的。我就组织学生到我们邻近镇上的儿童公园里参观一架退役的战斗机,让学生真实的了解飞机的构造、外型的特征,从而获取一些飞机的科学性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在制作弹射飞机的时候就比较有把握了,有的同学甚至进行不同的设计制作,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我们还安排了一次以小组为单位的弹射飞机试飞技术比拼活动,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活动非常成功。这样从理论到实践,学生不但增强了课堂学习的自觉性,而且增加了劳技创新制作的动力和信心。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我们在进行劳技教育的过程中,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必将取得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 (试行草案)》.1981年教育部颁发

篇6

1.结合生物课本知识,联系实际生活,展开生物兴趣小组活动。

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求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同时根据知识的学习应用于实际生活。鱼类饲养应用于生物兴趣小组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七年级生物课本中关于鱼类知识的学习,不仅包括特征、习性和分类,还涉及鱼类的运动等。生物兴趣小组依据课本开展鱼类饲养活动,不仅提高学习兴趣,而且通过仔细观察和精心饲喂能更好地将课本知识内化。

2.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资源,做好兴趣小组活动的课程选择工作。

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有效实现的重要因素。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有条件的学校还应建设生物园,校园中的生物是应当充分利用的课程资源[1]。

植物和动物的生活都需要一定的光照,光照是开展一系列生物兴趣小组活动的必需条件。生物实验室采光效果好,大块采光玻璃和宽敞的窗台,使生物实践活动能够更好、更方便地开展。为了充分利用这一条件,生物组在窗台上养了一定数量的花卉,兴趣小组选课程时,将蔬菜种植和鱼类饲养的地址选择在此处。鱼类是很好的教学和实验材料,市场上容易购买。根据教学和实验需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鱼缸,开展鱼类饲养兴趣小组活动是理想的课程选择。实践证明生物实验室是非常理想的兴趣小组活动场地。

二、积极探究,乐于探究

在发现式探究模式中,没有现成的信息可以直接搜索到。学生在教师提供和设计的教学环境中,经过观察、实验、实习和调查等活动过程,获得或发现信息,进行主体探究,得到结论,实现教学过程[2]。对照实验是科学研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目的是通过对比实验的结果找到想要研究的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作用,从而为科学研究提供事实依据和直接证据。

对照实验是中学阶段主要的实验方法。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对照实验,生物兴趣小组会根据教学目标设置一些对照实验。在蔬菜栽培实践活动中,为了探究光照对白菜的影响,将一组白菜放在有光照的窗台上,另一组则放在光照较弱的角落里,经过两周观察发现有光照的一组生长非常旺盛,而另一组白菜不仅长势较弱,而且叶片发黄。学生经过这样一次成功试验后,对水分、营养元素、温度等一系列对照试验都有明显的兴趣,虽然深受条件和时间的限制,但是并不能打消他们的实验探究积极性。

三、体验劳动,创造劳动

1.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劳动实践。

在基础教育阶段,着力于学生基本素质培养,丰富劳动教育的学习经历,是每个学生的基本权利。劳动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从而为实现全面发展提供基础和条件。生物兴趣小组活动离不开劳动,让学生在一系列实践活动中体验劳动,享受劳动过程,分享劳动成果。

蔬菜栽培实践活动中,首先就是要求学生劳动。学生需要选择适宜的土壤,挖出土壤和肥料拌匀,然后将拌好的土壤装盆,撒上菜籽,再均匀盖上一层土壤,浇上适量的水后方算完成播种工作。将装满土的花盆边缘和外层洗净后,再搬上实验楼指定地点时,基本上每位学生都累得气喘吁吁,满头是汗,唏嘘劳动不容易。除此之外,学生还要根据土壤的湿润程度定期浇水。但是,几天后他们见到绿油油的小菜苗时,又会觉得播种累得值,劳动有回报。种植和养殖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长时间精心地照顾。白菜种植的基本要求就是定期浇水和测量生长数据,有时还要根据情况对生长不良的植株进行补救工作。随着白菜的生长,学生从中获得劳动的体验,分享劳动带来的成就感。

2.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性劳动能力的培养。

综合实践课程的学习过程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创造性实践过程。综合实践课程通过一件件制作品的设计、制作和评价,通过一个个技术现象、技术问题的发现和探究,通过一项项技术小试验,为学生提供激发创造潜力、发展创造能力的广阔舞台,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意识得到加强,创造精神得到熏陶,创造性想象、批判性思维及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能力得到发展。

学生探究潜能的释放主要是从提出和选择探究问题、指导设计探究方案选择、选择探究材料与实验器具、组织实施探究与探究分析报告等方面进行的[3]。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过程中正是通过引导和激励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知识学习、实验探究和劳动体验培养创新精神。认识校园花木兴趣小组活动的前期教学工作就是带领学生认识校园的花木名称、特征、习性、分布和分类等。一学期之后,学生初步掌握了这些知识,那么下一学期兴趣小组在校园花木方面还能学习什么呢?这个问题引起学生的讨论。讨论结果不一而足,层次有深有浅。有的建议分类再学习一次,有的建议调查学校花木的分布,有的建议探究校园花木的搭配和学习园林知识,还有的建议下学期给花木做标牌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2-55.

篇7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它不仅能提供给学生认识化学规律的感性材料,而且对学生各种素质(如科学文化、道德情感及心理、思维和劳动素养等)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作为教师,应深刻认识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想方设法加强和落实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出实验教学所具有的育人价值。

一、化学实验的激励功能

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很强,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学习化学有促进作用。丰富多彩的实验现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主要有感觉兴趣、操作兴趣、探究兴趣和创造兴趣。教师要对学生的这些兴趣进行鼓励、保护和培养。学生具备这些兴趣后,就会主动实验,积极思考,有想要深入探讨其中奥秘的求知欲望,并会对化学实验保持长期的探索精神。这些兴趣成为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成为他们能力提高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二、化学实验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功能

化学课程标准强调: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可借助化学实验来认识物质和物质变化。学生通过分析实验现象,领会到物质具有的性质和物质发生变化的实质。通过这些实验现象或测定的数据看到物质变化的本质,这就是利用化学实验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过程。

例如,通过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及扩散的实验,使学生相信微观粒子和永恒运动的存在。又如,在讲到缓慢氧化时,白磷会在空气中自燃,原因是白磷与空气中的氧气缓慢反应放出了热量,热量散发慢,使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而引发自燃。由于热量的累积导致燃烧,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浓硫酸和稀硫酸都属于硫酸,但性质不同,这是由量的不同引起的质的差别;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石灰水变浑浊,但继续通入二氧化碳,石灰水又会变澄清,这也是量的积累引起的质的变化。以上几个例子能让学生很好地认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再如,铁在氧气中燃烧与在空气中生锈得到的产物是不一样的。通过这个实验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条件不同,产物往往不同。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初中化学实验有很多,通过此类实验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看待事物的思维习惯。

三、化学实验的科学态度教育功能

科学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是人脑对物质世界及其联系做出的适当反应的内部心理状态。对于学生科学态度的培养,化学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与手段。化学实验操作的要求是“严肃J真、实事求是”,这使得化学实验具有较强的科学态度教育功能。

分组实验中对学生进行严格规范的训练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一种重要方式和途径。在实验中,不论是药品的取用和添加,还是仪器装置的使用和连接,或者是操作的步骤等,都有严格规范的操作要求。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要求细致、明显、全面,在未达到这些要求时,学生要重复实验。有的实验一次不成功或现象不明显,就需要多重复几次,锻炼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对实验数据的记录,要做到真实客观,以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为依据,对不相符的实验现象或实验数据不得随意更改,而是要查找相关资料,重新分析实验过程,做出合理的解释。化学实验就是通过这些方式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与训练,使学生逐步养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

四、化学实验的美育功能

美育即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强调“用五彩缤纷的化学物质和丰富多彩的化学变化,让学生体验化学美”。寻找化学实验中的美是开展化学美育的一项内容,化学实验是开展化学美育的一种途径和手段。

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各种透明玻璃仪器(如烧杯、烧瓶、锥形瓶)具有优美的外形。它们看上去晶莹剔、透惹人喜爱。它们形状各异,作用也各不相同。在第一次上化学课时将这些仪器展现给学生,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在看到研钵的时候,很多学生就有跃跃欲试的感觉。这就是仪器美给学生的一种动力。

由化学仪器组成的装置具有仪器美的特征和仪器组装整体美的特性。装置美表现为系统性、简单性、比例协调性、和谐性等。教学时,可通过制氧气装置、制CO2装置、过滤装置等,向学生展示实验装置的整体美。

另外,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能唤起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热爱和对科学的追求。在美的环境中实验,学生会有美好的心情,有愉悦的审美。例如,CO2通入石灰水产生牛奶般的浑浊,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絮状沉淀,将铁丝伸人硫酸铜溶液中生成美丽多姿的铜树等,美丽的实验现象,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实验的直观美。

篇8

农村学校主要是指县以下的由镇乡一级政府直接管理的乡村中小学校,其担负的主要职能是开展农村的义务教育。目前,我国现有普通中小学86.6万多所,农村约占89%,在校中小学生1亿6900多万,农村约占74%。学校体育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国民体育的基础;农村学生体质和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村国民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也关系着我国新一代农民的整体素质。

一、目前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中面临的窘境

1.学校领导对体育重视不够

(1)名义上虽有校长分管体育,但实际上许多分管校长分而不管,对随意占用体育课尤其是毕业班的体育课听之任之,有些地区毕业班根本没有开设体育课。

(2)校领导对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漠不关心,只抓升学率,无视学生体育活动和身体健康状况。

(3)体育课质量基本无人关心,校领导只对文化课感兴趣,认为体育课可有可无。

(4)分管领导对体育课多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数年不听、不看体育课是常事。

(5)有的学校领导甚至把抓体育工作与教育质量对立起来,使学校体育工作变成了“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工作”。

2.师资不足

(1)具有专科或专科以上学历的体育专业教师不足,很难保证教学质量。

(2)体育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男、女体育教师比例严重失调,女教师寥寥无几。

(3)师资培训力度不够。在农村学校,体育课一般被认为是副科,体育教师很难被列入师资培训的范围内。

(4)对体育教师的评价比较片面,体育教师付出的劳动得不到认可,不能同工同酬。

3.教学问题突出

(1)课程设置缺乏连续性、科学性、灵活性;体育考试项目的确定不够科学、灵活、全面。

(2)体育课开课率低,随意性大。大多数农村学校把体育课纳入了教学计划,列入了课程表,但名副其实的体育课开课率相当低,往往把体育课当成室外活动课,让学生自由活动,或者把体育课当成自习课,玩一玩,放松一下,有一名老师监护就行。尤其是村级学校,开课随意性更大,有的班主任对上体育课是随心所欲,想上就上,想不上就不上,体育课名不副实。

二、现状思考

笔者认为,在认识上,重智育轻体育的思想依然存在;在社会评价与管理上,对农村中小学的体育工作还缺乏一套科学规范、严格公正的评价标准和管理机制;在经济上,资金投入不足是目前农村体育教学落后的重要原因。此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领导的态度和爱好

“小城镇体育,大社会问题——来自我国小城镇学校体育的调查报告”中向我们揭示这样一个现象:校领导对体育的态度,对某个体育项目的特别爱好,也能使小城镇学校体育硬件有所变化。

2.农村学校体育改革缺乏整体性和配套性

目前我国农村学校教育的改革却偏重于智育和德育,漠视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显然有悖于教育的整体性规律。

3.教育政策“城市取向”,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由于教育的话语权、决策权集中在城市阶层,使得我们的教育政策和主流话语更多地带有“城市取向”。今天我们的农村学校体育课堂的情形是:标准的课程规范的教学,有力的控制等等;学生的自由、天性、创造力就在这样的教学中逐渐丧失殆尽。在这个问题上,教育本身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三、农村学校体育改革的理性回归

农村学校体育对中国农村和农民现代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这主要体现在:农村学校体育是不可替代的教育生态环境要素;是不可替代的生活方式教育;是最具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教育方式;是最具现代性的先进文化传播器;是联结学生与自然、学校与社会的文化纽带;是促进体育文化传承,推动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后盾;是教育国际化的推进器。

1.构建主体性意识,依法教改,依法治体

学校体育工作和改革,尤其在农村,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人治。要改变学校体育改革尤其是农村学校体育改革因领导的好恶而变化的局面,必须构建农村学校体育各主体的主体意识,依法治教,依法治体。

2.整体推进,倡导终身体育,促进农村人口的全面发展

农村学校体育改革必须整体推进,倡导终身体育,促进农村人口的全面发展。为此,第一,农村学校教育各主体要充分认识到“五育”是一个整体,偏废任何一方都不利于农村社会进步和农村人口的全面发展。第二,树立体育课与其他课程一样重要的观念,体育教师与其他教师一样是现代教育的主体。第三,教学内容需贯彻终身体育的理念。第四,以农村学校体育为依托,推动农村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3.勤于学习,勇于探索,因地制宜,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拓展新的空间

对于一个以城市化率刚刚达到50%的国家来说,没有富于特色的合宜的农村学校体育模式及相关的政策倾斜,应该只是一种遗憾,而对于在理论和实践上本已存在巨大差异的农村学校体育来说,“城市取向”的学校体育政策,使得本是乡村传统体育文化最为丰富的农村,遗弃和背离了他们原本有价值的体育文化资源,这不仅仅是体育工作者们的遗憾,更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悲哀。农村学校体育教师要勇于探索,因地制宜,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拓展新的教学空间。如农村有山、有水、有着城市所不具备的大自然,让学生去爬山不会比枯燥的“跑圈”运动量小;让学生在田野里抓蝴蝶,听到的笑声或许是最开朗的。农村学校应尽可能地根据广大农村的实际情况开展能够让学生真正喜欢的体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让这种“兴趣”能够陪伴他们一生。

【参考文献】

[1] 刘志民、丁燕华. 小城镇体育,大社会问题——来自我国小城镇学校体育的调查报告[R].体育科研,2004(1):62-75.

[2] 孙庆祝 等. 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农村体育的必由之路[J]. 体育文化导刊,2004(8):53-55.

篇9

卢梭,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学者和资产阶级教育家。他从少年起便酷爱自然、欣赏自然,这份特殊的热爱使他一直坚持不懈地写作。然而,他的最伟大的教师,并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书籍,而是“自然”。自然,渗透了他整个生命和人生。那时的新兴法国,学校教育仍然被笼罩在传统的古典主义教育的阴影下,天主教会垄断了学校教育,儿童身心发展受到了极大压抑,他却毅然决然地塑造了一个站在当时教育对立面的“爱弥儿”来唤醒人们沉睡的心灵及其被思想。

一、《爱弥儿》主要的教育理论

1. 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自由人。卢梭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自由人。人的自由问题,毋庸置疑成了他一生追寻的目标,同时这也是他教育的最高目的。他强调自由,甚至发出了“不自由,毋宁死”的呐喊。然而,在今天这个科技发达、各种教育思想层出不穷的时代,自由虽有着神圣而不可亵渎的法律意义,可在教育领域,孜孜以求学问、知识和真理的学生,他们在求知的道路上那份常人都应得的自由却是一纸空文。自由,被老师的苛刻言辞侵蚀着;被学校的畸形体制、形式主义的规章压制着;被排山倒海般的教育制度控制着,希冀培养的都是家长心目中的乖孩子,老师期望中的听话学生,社会各种岗位上言听计从、没有质疑精神的机器人……这样的教育思想只会使他们越来越偏离自由,最终失去自由。

2. 教育要注意人的年龄特性。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遵循自然的原则。儿童具有独特的年龄特性,教师应根据其不同的年龄阶段进行与之对应的教育。0~2岁,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儿童身体素质的锻炼,重视体育在儿童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2~12岁,要充分发展儿童的各种感觉器官,为感觉经验的丰富奠定基础。触觉的发展位居首位,然后依次是视觉和听觉。12~15岁,智育和劳动教育成为重中之重,要教会儿童获得知识的能力,激发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热爱,还要让他们明白劳动是每个人的义务,靠劳动而生活的人是拥有真正自由的人。

3. 教育要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使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相一致,既不要超前,也不要滞后。我们都知道,万物都有其自身变化发展的顺序。同理,儿童的成长也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成人是成人,儿童是儿童,千万不能将儿童当作成人。儿童有他们特有的认识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如果成人以他们的方式代替儿童的方式,这无疑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一件事。卢梭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有意打乱了这个自然的秩序,将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既不丰满也不甜美,甚至很快就会腐烂。在今天,表面上允诺要遵循规律,因材施教,可实际上在教育方面我们造就了老态龙钟的儿童和年纪轻轻的伪博士。不要让孩子为了成为你所希望的人而牺牲了自己。

教育是什么?答案莫衷一是。教育始于生命的诞生,孩子一生下来就已是学生,不过他们不是老师的学生,而是大自然的学生。如果老师总是拿自己的判断去指导学生,那么学生只能通过老师的眼睛去看问题,一旦没有这些眼睛,孩子们就什么也看不见。老师不能代替学生,一旦问题出现了,老师要做的不是直接告诉答案,而是引导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真理的获得不是一种拿来主义,应是被告知怎么去获得真理,这才是立足之本,生存之道。

二、少先队活动课存在的问题

儿童的世界是一个与成人世界迥异的世界,儿童的世界是一个自由、自主、自决的世界,儿童的世界需要儿童来照料、浇灌。他们应然是这个世界的主人和权威,因为儿童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看世界、看宇宙的思维。成人理当尊重儿童对自己世界的自我管理和维护,而不应该以成人的标准强制干预儿童,更不应该将儿童当作成人来对待。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有儿童的样子。新时期的少年如绿茵丛中绽放的朵朵鲜花,粉红娇滴、流淌绮梦,他们是新世纪的接班人,他们应当是怎样的类型?当然不应是奴才型、小大人型,也不是秀才型、庸才型,更不是蠢材型。儿童的世界是一个纯洁无瑕的世界,更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永恒的精神世界,而我们的教育在于保存好这样的画卷,这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其终点。

然而,在少年儿童自己当家作主的集体生活和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队活动中,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老师高大威严的身影,犹如一个在绚丽缤纷、灯影绰绰的舞台上挥舞着笔直而又权威的指挥棒的乐队指挥家,在他作为一个成人而特有的思想音符的上下波动下,演奏着他成人的诗篇乐章,在他的脸上我们可以看到如痴如醉、怡然恬静的表情,如若从观众席上响起依稀可闻的掌声,优雅婉约的动作会更贴切手舞足蹈、自我陶醉的浮夸失态。同时,我们也能在这时看到舞池中的一群孩子,一群如皮影戏中被人玩弄指掌的木偶在前后左右地摇摆,脸上却是呆滞僵硬的表情,仿佛丢失了心爱的玩具,那么失落、那么忧闷,又那么无辜、那么可怜。我们所熟悉的儿童笑声仿佛在一场暴风雨之后销声匿迹、无影无踪了。曾经如风铃般清脆润心的笑声,观众再也听不到了。这群在老师眼里乖巧听话的孩子绝不说一个“不”字,也不敢大声地说“不”。因为老师就是权威,就是专家,就是真理,没有比相信老师更对的事了,老师说唱,他们就唱;老师说一起朗读,他们就一起朗读;老师说要在这里稍微停两秒,他们就停两秒……始终如一地点头应从,没有一种反对质疑的声音,没有人不假思索地说:“老师,我们想这样表演……老师,这句话我们想换成更简单、更孩子化的语言,老师……”

坐在观众席上的旁听者内心焦灼难受,一种声音高叫着:台上的孩子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吗?该有的笑声没有,该展现的童稚、可爱却被整齐划一的统一标准压抑着。孩子们,你们是天真活泼、讨人喜欢的孩子呀!不是久经事故、阅历多重的成年人。成年人的话语为何成了你们的“知识产权”?在成为成年人之前的儿童模样为什么会消失在你们年华正好的儿童时期?台上台下诠释的是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两个本应浑然一体、融洽合一的两个世界,在成人的强迫和干预下被肢解得淋漓破碎,剩下的也仅仅是成人的言语,成人的动作,成人的表情。保持儿童的世界就是一纸空文,儿童天真烂漫的世界就是名不副实。在少先队的活动课中,儿童本应是他们自己的主人,拥有对整个活动的指挥、操作的权利。儿童是活动的中心,老师只是起辅助作用,然而在现实的“队活动”中常常是本末倒置,主次颠倒。这是少先队活动课中令人触目惊心、倍感心寒的场景。儿童的发展有他们固有或者说特有的阶段性。揠苗助长,忽视、冷漠的成人做法只会让儿童的世界变得更加糟糕!更加成人化!

三、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实施少先队活动课的启示

在世界教育史上,卢梭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育家,他高举“自然主义教育”的旗帜,猛烈抨击充满弊病的传统教育,为后世教育开天辟地,对蓬勃兴起的少先队活动课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1. 尊重儿童的个性。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卢梭自然主义思想的体现。他主张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去完成,独立思考,认真判断,付诸实践。当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时,他才是具有真正自由的人,如果放弃或被剥夺了这种自由,都是没有任何好处的。我们每个人因为遗传基因和后天环境的不同而具有独特的相貌和个性,教育的任务是要教会儿童遵从自己内心的同时,也要尊重别人,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价值和发展的可能性。而在教育实践中,个性化培养的缺失是比较突出的,开展少先队活动课要充分发挥儿童的个性才能,培养儿童对生活的观察、理解、鉴赏和创造的能力。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尊重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化,是少先队活动课实施的基本原则之一。少年儿童充满对外面世界的好奇,他们思维活跃,感觉敏锐,在少先队活动课中,辅导员可以创造多种活动环境,带着他们走到室外,感受大自然给予他们的快乐,让他们真正享受少先队活动课,真正成为活动课的主人。

2. 充分发挥儿童的主动性、积极性。“儿童中心论”早已深入人心,然而传统教育却忽视了儿童的感受,对儿童进行强迫教育,要求他们学习成人的经验,他们内部的本能和倾向遭到遏制,教育逐渐变成一种“外在的压力”。在少先队活动课中,孩子们是活动的主人,他们有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辅导员只需认真地倾听、观看并适当地给予指导,而不是指手画脚地进行人为干预,以此遏制孩子们的言行。辅导员不能总是装得好像比孩子们更高明,这样只会挫伤孩子们的勇气和信心。活动课应该让儿童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自由的发挥,辅导员要做儿童活动课中的辅助者,而不是敌人和压迫者。

3. 努力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儿童天真烂漫、思想活跃,这为其想象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一切,推动世界的进步,并且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们都认可寓言故事的趣味性、启发性和教育性,但如果寓言故事总是在结尾直接告诉人们其中的道理,就会剥夺读者们自己动脑筋体会的乐趣和意义。同样,如果在少先队活动课(下转54页)(上接44页)上,辅导员总是以自己的想法去驾驭或试图控制孩子们的想象力,那么本来一触即发的想象力就会被扼杀在摇篮之中。不要提前预设活动课的结果,因为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会让活动课精彩纷呈,趣味横生。因此,努力激发儿童的想象力至关重要。

4. 孩子们的语言要“孩子化”。如果老师很早就教会他们玩弄情感、玩弄文字,很早就教会他们说带有浓烈情感色彩的语言,使他们谈起话来总是带有成人化的腔调,他们就会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拿你教他们的东西来应付你,使你没有办法辨别出他们什么时候撒谎,什么时候在讲自己真正的感受。在少先队活动课中,我们希望听到孩子们内心中最朴实、纯真的声音。

在教学实践中,但愿通过努力,我们的教育能使儿童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让.雅克.卢梭著.彭正梅译.爱弥儿[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2]卢梭.卢梭自选书信集[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65.

[3]卢梭.“论文”及其他早期政治著作[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29-91,133.

[4]莫南.自由主义思想文化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43-44.

篇10

例如,师:让我们再一次唱响那一曲动人的友谊之歌(教师出示“回音壁”——《友谊天长地久》)

生:(齐读“回音壁”,声音“荡气回肠”!)

师: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在互帮互助中,建立深厚的友谊,让我们同行!下课!

课外:教师走出教室,一脸轻松。坐在办公室刚欲与其他同时分享刚才的“精彩”。这时,一位学生气喘吁吁地跑来:“老师,班上打架了!”

……

课堂上的“精彩”固然让人欣喜,但课堂与课后的巨大落差却着实令人忧心。扪心自问:我们的德育课堂究竟有多大的效果?

二、透视:迷失于“生活化”品德课堂的乱象

现象一:注重形式的生活。一个人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最终落实在优良的外在行为上。衡量德育效果的标准不是看偶然出现的行为,更不是听其口若悬河地演讲,而是看其是否养成了良好的道德习惯。事实上,为了追求生动直观的学习效果,教师设计的表演、小品、辩论等活动五花八门,课堂看似热热闹闹,但对学生来说始终有“失真”之感。

现象二:重复简单的生活。教学中的每一项活动都是直接指向教学目标的,是为学生实现教学目标去经历、体验而设计的,不是为活动而活动的。“为了生活而生活”的教学内容看似回归了生活,但因教师本身就缺乏对生活内涵的深入思考,注定了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学生的认知层面只能局限于生活的表象。

三、实践:让学生经历真实的生活、学习过程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建构过程,一方面是通过活动不断地将“人类现实规范据为自有”的内化过程;另一方面是通过活动不断地将已有的品德表现出来的外显过程。品德正是在无数次内化与外显的交替中逐步建构的,而内化与外显都是以生活为中介的。

(一)目标重构,贴近真实生活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特别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这也是两门学科共同追求的一个基本理念。品德学科对学生的角色期待,最根本的意义是在社会舞台上的各种角色。然而,品德课强调的“回归儿童的生活”,在教材中的呈现,有的过于宏大,有的与儿童的视野、认知、心智距离较远,有的以“标准化的成人”的视域……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可能符合不同环境、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学生实际。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融入生活,实例就近”。只有将课堂融入学生的真实生活中,并制定学生的现实生活,教学才会魅力无穷。如《有多少人为了我》以“各行各业”叙事,对二年级学生来说不如先以身边的家庭和学校的生活为例,在熟悉的生活中引起学生的关注、观察;在身边实例教学中感知、认同;在引向家庭、社会生活中放大、增值。

生活世界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广阔空间,也是道德根植于其中的沃土。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时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用心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久而久之,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审美力才会提高,感情也随之变得更加细腻、丰富。只有感到生活富有意义、充满着爱,才能迸发出生活的激情,亲身体验到生活的美好和乐趣,才会更加珍惜生活、积极向上,创造出人生的价值。

(二)内容锤炼,震撼学生心灵

1.从单一走向综合。道德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现象,真正的道德教育更多地只能借助于各种复杂的渗透方式完成,是个体品德社会化和社会品德个体化的统一过程。品德新课程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对社会现实和人的发展责任的担当,回归对生活的导向和规范力量,几乎没有纯思维性的知识,更多强调的是学生的体验与感悟。在教学中,不仅仅是“以教材为世界”,更重要的是“以世界为教材”,只有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堂才会给学生一种强有力的震撼,品德的内化才会成为一种可能。

2.从知识走向审美。课程目标明确趋于“三维整合”,教材内容不断地倾斜于生活、社会,品德课不再是传统意义上静止的工具性品德学科,而是动态地朝着

化的主体存在转型。德育本来就不能脱离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而独立存在,需要在各科教学、日常生活中渗透。正如王开岭老师在《古典之殇》中所说:“其实,何止语文,地理、音乐、美术、生物、历史、哲学……哪个不包含丰饶的自然信息和生命审美?哪个不藏着比辞条、年代、人名、因果、正反……更辽阔的人文资源和精神风光?关键看有无感受到它们,能否深情地领略并分享它们。”遗憾的是在最重要的“审美”和“感动”方面——做得远远不够。

(三)体验深入,升华学生情感

体验是亲身经历、联系自身的体味,具有亲历性、内发性和独特性,是通过学生亲身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的过程,也是优化教学的重要途径。

1.还原真主体,培养真情感。《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主旨是使学生体验自己的生活,参与社会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有关知识和技能,感受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对人、对社会的意义与作用,感受“我”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作用。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

2.进行真评价,获得真反馈 教学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它具有导向功能、反馈调节功能和激励功能,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

3.体验真活动,引领真生活。先要关注现实生活的开始,更重要的是基于生活事实的生活意义和价值,关注的不仅仅是知性、理性的活动,更是一个涉及情感、愿望、体验等非理性因素在内的人的生命的整体投入。

四、感悟:执着在探索历程中的旨归

在执著探索的历程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品德课堂的变化也带来了学生的悄然变化。以学生的生活为起点,用生活来教育;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给生活以教育;为提升学生生活能力、引领学生的生活向上向前发展和归美人生而教育,是当下品德课程的理性架构和行走路标。

随着研究不断深入,也清楚地感受到:反复性是品德内化规律的表现,品德的形成需要“反复抓,抓反复”。在“由外而内”“由内而外”的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不稳定的因子干扰,需要不断探索。

我们的探索似乎还比较零碎,如何让研究能够成为一个系统,并有效地指导农村小学的品德课堂教学,将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朱小蔓.道德教育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鲁洁.关注学生,关注生活讲稿.

篇11

引言

必须承认的是,我国从1999年开始的高校大幅度扩招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加之适逢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高校培养机制的滞后与用人单位要求的差距和大学生自身的观念和素质等原因,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问题难上加难。为此,本文以创业素质教育的内涵为切入点,分析加强大学生创业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提出加强大学生创业素质教育的途径。

一、大学生创业素质教育的内涵

创业、素质、能力等是大学生创业素质教育问题研究的基本范畴。因此,我们首先需要理清这些概念的基本内涵。

㈠ 对创业素质的基本认识

一般认为,创业就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素质是指个体本来的性质或素养,是在实际表现中得以综合展示的个人知识、修养、能力诸要素之和。

㈡ 大学生创业素质教育的定义

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研讨会》上提出。会议认为,开展创业教育对于培养具有开拓性和个人首创精神、创业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的人非常重要。[1]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他们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对其进行创业教育是高校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战略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高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基于此,我们认为,大学生创业素质教育是高校以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其创业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依归,以创造性和开创性为基本要求,以课程教学与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从而培养他们未来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备的知识、能力、品质等的素质教育。

二、加强大学生创业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在当代社会,加强大学生创业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应对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解决他们就业问题要求,更是大学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第一,加强大学生创业素质教育是应对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解决他们就业问题要求。我国高校在扩招后,由于没有为高校大学生吸纳做好充分的准备,使得4年后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显得来势汹汹,措手不及。

第二,加强大学生创业素质教育是大学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创业需要综合素质,特别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开展创业素质教育,可以开发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从而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等,使其成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三、加强大学生创业素质教育的途径

前面提到,大学生创业素质教育必须以“创造性和开创性”为基本要求,以课程教学与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因此,加强大学生创业素质教育必须从几个方面着手:

㈠ 高校要树立创业素质教育的观念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以应试教育为培养模式,培养出一大批千人一面的没有个性与创造性的人才。随着我国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高校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向创业素质教育转变,要改变专业对口的静态就业观,确立就业就是不断创业的动态过程的人才观。

对于教师而言,要树立培养学生创业意识的观念。所谓创业意识,指的是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创业者起动力作用的个性意识倾向,包括创业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要素。

对于学生而言,要认识到,考研和就业不再是未来职业的唯一选项,而能自主创业更不失为一个理想的选择。这就要求,学生在学校教学、课外实践活动中,要积极培育自己的创业素质。

㈡ 构建创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在构建创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方面,要重视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体系的制定和设计。

第一,在教学计划的制定方面,要从大学生入学开始就开设创业课,传授创业思想,并保持创业教育在时间和内容上的连续性,逐步深入,直到学生毕业。

第二,在创业课程设置内容上,要融合基本理论、案例分析和模拟练习,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

第三,在创业课程结构体系的设计上,学校相关教务部门要制定科学的创业课程结构体系。

㈢ 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我们认为,创业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实践性。因此,我们在进行创业素质教育的实践教学时要把握好以下3点:

第一,要加强教学计划内的实践环节,如科研实验、专业实习、军事训练、劳动教育、就业指导等。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情景模拟教学,增加到企业的参观考察的机会,带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强化实训教学。

第二,要加强教学计划外的实践活动,如校园文化活动、专业技能竞赛、大学生创业大赛、各类型的文化指导服务、青年志愿者活动等。除此之外,更要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实践教学的重要方式,可以积极探索各种各样的合作模式,如聘用企业在职人员为兼职教师、企业人员来校做讲座等。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的使命:面向2l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21

篇12

0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越来越富强,对高校的建设投入也在不断加大,高校的发展突飞猛进。当下,艺术教育已经变得越来越普及,高校的艺术教育面临新的教育形势。艺术教育管理模式要紧跟时代的变化,在新的时期使艺术教育管理焕发新的光彩。根据高校的教育目标,教育理念要合理、思维要先进,符合高校教育的基本要求,使得艺术教育理念与现代高校教育更加契合,建立一套合理、可行的艺术教育管理体制,使得高校的艺术教育对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更大的帮助。

1艺术教育管理的本质含义

在当今的高校教育中,艺术教育管理是指在学校中的一种具有文艺倾向的教育管理方式,它是一种不同于其他教育管理模式的素质培养教学方式。艺术教育管理不单指对艺术系学生的教学管理,它是一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方式。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文化知识,还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更加丰富,增添了教育事业的教学乐趣。艺术教育管理是一种形式复杂的教育模式,要求彻底落实教育教学方针,是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综合教育模式。在自然景观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存在艺术,艺术教育管理的方向与其他教育管理的方向不同,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教育类型。艺术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艺术涵养为目的,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教育管理方式,这种教育管理模式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总之,艺术教育管理是综合性比较强的教学管理方式,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可以结合素质教育、劳动教育、体育教育,组合成全面的教育模式,它们也是十分重要的高校教学方式。所以,艺术教学管理模式的应用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我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发展与管理现状

如今,我国高校教育普遍践行素质教育理念。综合来看,我国的高校艺术教育管理与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要积极地改善和推进艺术教育的发展,就必须学习国外先进的艺术教育理念与管理经验,吸取国外优秀的文化艺术成果,加快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另外,在吸收国外先进文化经验的同时,要避免自身的文化被同化的情况,或者是受到不良影响。现在我国高校的艺术教育管理形式,一般是艺术教育与多种教育形式相结合,以艺术教育为中心,带动整体的发展。同时,要根据艺术教育管理的特性制定合理的制度,使得我国的特色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从2000年以后,我国高校艺术专业招收的学生人数有了巨大的变化,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艺术类专业。截至2007年,我国有2000多所高校都设立了艺术类专业。这表明艺术教育在我国高校教育中越来越重要,高校艺术教育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但是我国高校的艺术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一些高校为了自身的发展扩招艺术类学生,但是学校的管理和教学跟不上,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基础设施不完善,使得艺术教育从原来的小班授课变成了大学的公共课,教学管理变得十分困难。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方面常常感到力不从心,达不到基本的要求。另外,在考核制度上,我国高校一般更注重考试成绩,对学生参加的艺术类比赛也只注重比赛结果,使得高校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较差,艺术教育管理模式有待完善。

3艺术教育管理对学生在社会上立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合理、科学的教育管理,可以使大学生更好地在社会上立足。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参加工作时,必须适应社会生活,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有一定的能力和创新的思想,要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些都是艺术教育管理在教学中比较注重的部分。

3.1树立“以学生为主,以教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传统的教学理念大多都是以教学质量为中心,把教学质量作为整个教育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没有创新的理念和空间。但是大学生的思维活跃,都比较有主见,他们对事物有自己的想法,并且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和是非判断能力。在教育管理大学生时要注重方式方法,不能遵循传统的教学理念开展教育管理工作,要大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教学管理人员要用合理的态度对待大学生,尊重他们的想法,要加大对其理论知识的培养。现代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学习和管理自己,让学生养成遇到问题自己解决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依赖教师。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形成探索性思维,使教师与学生形成合作互助的关系。

3.2以市场需求为指导,构建教学模式

现在许多高校的教学管理都是以教学质量为中心,不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是由以前我国的社会发展情况决定的。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更加多元化。用人单位要求大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和较强的综合素质,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而高校的教学方式是决定学生培养方向的关键,所以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而艺术教育管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培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在课程设置上合理优化、更新教学内容并迎合市场需求,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适应性更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结合自身的特点和爱好选择课程。另外,还要改变单一的考核模式,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根据笔试成绩来判断,要增加面试、动手能力考核等进行综合评价。加大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力度,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获得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使大学生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学校要加大宣传,使得用人企业、用人单位进校园招聘,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4结语

艺术教育管理是教育管理中一种比较特别的管理模式。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艺术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有乐趣,进而让他们把专业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对社会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艺术教育所具有的特性,能使其更好地结合相应的教学方式,对所有学科的教学工作都有促进作用,并能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学生在学习时要善于把握这一特性,在艺术教育的熏陶下,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付丽宾.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新思考[J].鄂州大学学报,2016,23(03):19-…21+31.

篇13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1-0078-01

教育专家讲,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生活技能等。素质教育的内涵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各方面的素质均得到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还有教育理论讲素质教育包括心理教育、行为教育、道德教育、智力教育、能力教育、个性教育、劳动教育、审美教育等。可见素质的概念之大,内容之多。从它的内涵来看素质教育具有潜在性、持效性,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艰苦的逐步推进的过程。所以素质教育应该贯穿于所有学科的教学之中,课堂教学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只有让素质教育的思想指导各学科的教学,才能使学生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我们中职一线教师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要实施素质教育,使我们的学生成为高素质的人才,除了改革教育评价制度、创建课程教材新体系以及改革人事制度外,目前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师自身的素质问题。应该说,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不会有高素质的教育,素质教育也将是一句空话。那么,我们中职教师到底应具备怎样高素质呢?下面就此话题进行论述,仅供我们中职一线教师共同探讨。

一、具备素质教育观念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有资料指出:我国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负担之重,超过所有国家学生。“应试教育”使肩负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祖国未来”束缚在考试的枷锁下,教育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未来发展的最大因素。所以教师首先需要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这一转变已刻不容缓。要真正把培养职业学校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作为教育的重点,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不断地、有效地更新掌握所需的科学知识,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去创造性地工作。

二、具备职业价值的认同感

在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学对于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完成别人交付的任务,它同时也是教师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教师的职业价值特性决定教师职业是一个需要全身心投入的事业,而绝不能简单地视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育者和教师必须在他自身和自己的使命中找到真正教育的最强烈的刺激。”这就是说,教师要对自己的的职业价值在观念上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正是在此种认同感的催化作用下,教师才能不断地更新自我、超越自我,一步步地走向事业的巅峰,充分体现其人生价值。

三、具备课程开发意识

在此基础上应具备课程开发意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日趋进步,教育本身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课程开发能力已成为教师最重要的专业能力之一。培养和增强自己的课程开发意识,实现从单纯的课程执行者到课程研制者的角色转变,才能使教师不断获得专业成长。首先要有科研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现代教师要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要成为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教育方法的实践者和研究者,要有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造性人才的能力,那种“填鸭式”的传统做法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高效率地提高学生素质,迫切地呼吁教师要具有创新的智慧。所以,教师必须以研究者的姿态,进行教育教学并在不断的研究与探索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其次,要有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人,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精神上的沟通,情感的交流,引导学生健康活泼地成长。同时,也要有与同事融洽相处,合作共事的能力。教育不仅涉及学校,同时还涉及到家庭及社会,所以教师还应具备有与家长、社区有关人员沟通与合作的能力,从而使得教育能够全面地有效地发挥它的作用。

四、具备知识结构的合理优化

作为教师,拥有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才可以保障教师在知识传递中的损耗减到最少,达到最佳教育效益。教师的知识结构可分为三个方面,即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教师才有可能进行教学。而要培养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分析能力,教师必须了解学科知识是如何创立、构建的并与其它学科相关联的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应具备一定的广度和深度。随着科学的进步、文化的发展和更新,教师更要了解自己专业的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并且要涉猎一些相邻学科的知识,并能优化知识结构,满足学生广泛的求知欲。但是,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并不是越多越好,一位知识渊博的人,并不一定就是位好教师,教师职业的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有一定的条件性知识。教师的条件性知识主要是指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要成为一位好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结构,还要遵循教育工作的规律,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知识。条件性知识是教师成功教学的重要保障。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面临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也就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学过程中,教师掌握一些有关学生的知识,就能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思想状态,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做出相应的反应。优秀教师的教学实践性知识还包括不断学习和了解现代技术发展对教学的推动作用,包括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等辅助教学。

五、具备教学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优化,固然对教学水平及效果产生较大影响,但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样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在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知识经验三者之间不再是一条链形关系。着学生广泛地、多渠道地接触大量的信息,学生与知识经验间建立了某种关系,使之趋于环形关系,由此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对于知识的处理能力和对于教学的监控能力等。教师对于知识的处理能力要求教师有很强的表达能力,在教学中主题鲜明、简明扼要、富有条理、生动有趣的把学习知识和经验的方法尽可能有效的教给学生;教师还要有对知识的组织处理能力,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使教学适合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教师还要有很强的接受能力,使其站在科学文化的前沿,避免思想陈旧,知识老化现象的出现;同时,教师还要有熟练的现代教学手段的操作能力,用代化教学设备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有效地融进学科新成果。新信息扩大学生眼界,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素质。教师对于教学监控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不断地教学活动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可以说,这是教师反省思维或思维的批判性在其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在教师对教学进行监控的过程中需要把民主、公正和尊重学生的原则落到实处。

在我们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要靠我们一线全体老师,只要每一个教师都具备了全面素质教育观,又具备了多方面的高素质,素质教育就能有效地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才有保障。愿我们的老师都成为集教书、育人、科研、管理于一身的高素质的老师。以上是对中职教育中素质教育的一点粗略的、不太成熟的想法。在这里说出来有待同行们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 侯庆国,王桂霞.中职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