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工程审计原则和审计准则

工程审计原则和审计准则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8:4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工程审计原则和审计准则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工程审计原则和审计准则

篇1

新国家审计准则,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审计准则),经审计长会议于2010年7月8日审议通过,刘家义审计长签署审计署第8号令予以公布,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新审计准则结构清晰,有助于提高准则执行和理解的一致性;明确了适用范围,有助于审计人员实现审计目标;充分体现了指导与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增强了准则的审计实务指导作用。新审计准则有着很强的实践性特点,我们下面展开分析。

一、新审计准则尊重审计实践的特点

新审计准则注意吸收和总结我国审计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体现出了充分尊重审计实践的特点。

首先,取消了审前调查的提法,更加符合审计实践的需要。过去我们以审计实施方案为标志作为划分审前调查和审计实施的分界线,审前调查阶段是审计方案形成前的阶段,审计实施阶段作为审计方案之后阶段。这种阶段划分的主要弊端是在审计实践中要完全按照这样的模式来操作几乎是不可能的,如,在审计实践中要对多个地区进行审计,审计组要使编制的实施方案真正的对其它地区审计有指导意义,那么作为审前调查阶段必将对一个地区进行试审,取证不能等到审计实施方案出台才进行。所以,取消了审前调查的提法更加符合审计实践的需要。

其次,没有具体说明审计实施方案的提交时间,考虑到了在审计实践中实施方案的是动态的。我们的审计实践中,审计实施方案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开始审计时,审计组长要根据总体要求分配工作任务,如安排谁做什么,希望得到什么样的结果。通过审计了一段时间要进行阶段总结,也就是我们常用的讨论前一阶段的审计状况、确定下一阶段的重地以及调整审计分工等。这些安排实际上是最有指导意义的最详细的审计实施方案。所以说,新审计准则没有具体说明审计实施方案的提交时间是考虑到了在审计实践中实施方案的是动态的。

再次,考虑到审计人员开展审计时的实际做法取消了风险评估和重要性水平等概念,用判断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问题(第67条),从问题的性质、金额及其具体环境,判断存在问题的重要性(第68条),根据重要性原则关注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重要问题(第70条)等取而代之。

二、新审计准则对审计实务的影响

(一)对审计质量控制的影响

新审计准则较以往相关规定来讲,对审计质量控制的要求更加具体并有所提高,如,在新审计准则中明确要求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要树立质量意识,制定全面的质量控制制度并建立起以质量为导向的业绩考核评价机制。在新审计准则中,明确规定审计机关要针对审计质量责任、审计职业道德、审计人力资源、审计业务执行、审计质量监控等5个方面建立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与此同时还要针对通过审计业务质量检查等方式,对审计明确质量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另外,新审计准则对审理机构提出了新要求。首先要对审计项目进行审理;其次要以审计实施方案为基础;再次要重点关注审计实施的过程及结果。因为在审计实务中,审理工作是审计质量控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审计工作质量提高的根本保证。

(二)对全面树立风险导向审计理念的影响

风险导向审计立足于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评价和分析,并以此为出发点制定审计计划,实施审计实务,以此保证和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

新审计准则体系凸显了风险审计理念,指出要在分析和评价审计风险的基础上,预先做出对审计项目的风险职业判断,并将风险评估贯穿于审计的全过程。(1)审计计划规定:要通过评估项目规模、管理和控制状况,进而评估项目风险水平,以确定备选审计项目及其优先顺序。(2)审计实施方案规定:审计人员可以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等方面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相关内部控制及其执行情况。(3)审计报告的编审规定:审计组根据不同的审计目标,以审计认定的事实为基础,在防范审计风险的情况下,按照重要性原则,从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方面提出审计评价意见。

新审计准则体现了全面树立风险导向的审计理念,强调对被审单位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能够使审计人员科学、准确地判断风险领域和重大风险点,从而可以根据找出的审计重点合理配置审计资源,防范审计风险和降低审计成本,从而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果和效率。

(三)对绩效审计的影响

传统绩效审计长期以来过分强调经济指标,这是由于受到了特定历史条件的限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科学发展观等崭新理论的不断提出,审计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新审计准则顺应了社会实践发展的要求,对除了经济效益外还包括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效益性的评价和监督作了更加全面科学的界定。

国家审计的效益性评价从单纯的经济效益发展到多角度、全方位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各项审计都要注重从资金使用、资源利用、行政效能和政策执行等方面综合考虑其效果、效率和效益,更加关注公共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这使得对绩效审计更加具有指导性、绩效审计的内容更加科学,体现了国家审计与国际接轨开始融入世界绩效审计主流,体现了国家审计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背景下的转型。

三、结语

新审计准则的出台对有效促进审计工作的开展,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指导价值。但审计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繁杂的系统工程审计工作的推进和完善仍需要各部门、各行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篇2

十多年来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尝试和成效,为开展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基础。其中,环境审计是审计学科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开辟的新领域。环境审计是审计主体对审计客体履行环境责任的有关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有效性、效率性、经济性等进行的审查、监控和鉴证活动。通过环境审计,能更好地揭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中存在的违法、违规、无效、低效行为,促使被审计单位承担环境责任,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由于环境审计的迅猛发展,对于环境审计准则的研究也已在世界各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理论界、实务界、政府部门等相关各方在环境审计准则研究方面均作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各种类似于环境审计准则的标准、准则等已在不同范围内得到执行和采用。

一、国际上政府环境审计准则制定概况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等国的企业开始进行内部环境审计。进入20世纪90年代,西方各主要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完善了环境法规,强化了环境会计准则和环境审计准则,并在一定范围内试验环境审计业务。

1992年,英国标准协会(theBritishStandardsInstitute)制定了全球第一个环境管理体系标准BS7750。欧盟(EuropeanUnion)则于1993年了另一套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环境管理及审核体系(EMAS)。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在1995年第15界大会上专门讨论了环境审计,并分别于2001年、2004年制定了《从环境视角进行审计活动指南》以及《环境审计与常规审计》,其中《从环境视角进行审计活动指南》对环境审计准则有比较成熟的阐述,其从基本原理、基本准则、实务准则和报告准则四个方面阐述了29条审计准则在环境审计中的运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也于1993年10月成立了ISO/TC207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正式开展环境管理体系和措施方面的标准化工作,其制定的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系列主要包括:环境审核指南——通用原则、环境审核指南——审核程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环境审核指南——环境审核员资格要求三个部分。该标准是目前环境审计规范中最全面和操作性最强的准则,也是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的标准。此外,从世界各国的具体情况来看,荷兰、加拿大、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政府都在积极开展环境审计,探索环境审计工作的规范化。

总体来看,目前国际上对环境审计准则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相关的标准(准则)也相对完善,尤其是INTOSAI制定的《从环境视角进行审计活动指南》和ISO制定的与环境审计方面有关的三个标准均表现出较强的操作性。而我国在对环境审计准则研究上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环境审计准则的研究还刚刚起步,对环境审计准则的研究尚未得以系统化,迄今未形成一个系统的环境审计准则研究框架,国内环境审计落后于国际环境审计已是不争的事实。

二、制定我国政府环境审计准则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政府环境审计准则的制定和完善是一国政府环境审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的重要手段。具体来讲,政府环境审计准则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我国环境审计体系的重要基础

政府环境审计准则应当与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及与环境有关的会计准则共同起到贯彻环保法规的作用,而国家环保法规又是国家政策的具体体现。在上述四个相关体系中,企业环境评价体系已显雏形;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虽然存在许多不足,但毕竟初步建立,例如我国新颁布实施的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3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环境事项的考虑》专门对注册会计师如何开展环境审计进行了规范;环境事项的会计处理规定也已经零散地分布于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之中。然而,作为环保法规主要贯彻者的政府审计准则尚处于空白状态,这应是我国整个环境审计体系的一大缺陷。

(二)实现环境审计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前提条件

从现在的情况看,我国的环境审计准则建设落后于环境审计实务的开展。具体来说,政府审计机构已经开展了多项具有环境审计性质的审计实践活动(如林业生态建设资金审计调查、46个重点城市排污费审计、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资金审计、退耕还林试点工程资金审计等。在此期间也草拟过近似于环境审计准则的文件如《重点区域水环境审计规范操作指南》等),但最终并未形成一个比较规范化的环境审计准则或指南,长期这样下去,极易使环境审计实务孤军深入,难以得到有效的基础支持。

(三)明确环境审计责任的重要途径

在环境审计中,环境管理和环境会计责任与环境审计责任是不同的,可以通过制定准则的方式,在准则中明确规定审计机构的环境审计责任和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环境管理和环境会计责任。环境审计发挥着对环境信息合力保证的作用,环境审计人员对这种保证要承担特定的审计责任,而不需要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申明书承担环境会计责任。同时,环境审计准则还需要规定解除环境审计责任的最低要求,规定环境审计人员违反准则后的法律责任。因此,环境审计准则既可以保护环境审计人员、解除其审计责任,又能够确定其应承担的环境审计责任。

(四)开展环境审计实务的客观需要

政府环境审计准则作为政府环境审计理论与实践的核心环节,在环境审计运行体系中应起到巨大作用。环境问题正在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作为社会“经济警察”的审计,有义务担当起治理环境的责任,而且审计质量的高低、审计责任的界定、审计机关和公众的沟通,以及内部管理的完善与否都有赖于健全、切实有效的环境审计准则的支持。然而目前,由于我国政府环境审计准则的缺位,造成政府环境审计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审计人员在进行环境审计时无据可循,久而久之,不仅会增加环境工作的随意性、工作量与风险,同时也使环境审计不能深入开展。

(五)积极应对国际审计界的压力、提高我国审计机关国际地位的有效方式

国内环境审计落后于国际环境审计是不争的事实。具体来说,西方国家(如荷兰、加拿大、美国等)早在20世纪70年代即开展了具有环境审计性质的审计业务,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也于1992年成立了环境审计委员会并在1995年第15界大会上专门讨论了环境审计,2001年(INTOSAI)印发了《从环境视角进行审计活动指南》,该指南对政府环境审计准则有比较成熟的阐述,其从基本原理、基本准则、实务准则和报告准则四个方面,阐述了29条审计准则在环境审计中的运用。我国最高审计机构作为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的一员,在国际审计界有着较为成熟行为规范的情况下,最有效的做法即形成有效的行为规范,亦即政府环境审计准则。同时,我国政府环境审计准则的制定,对于推动国际环境审计准则的改善也会起到应有的作用,并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审计机关在国际审计组织中的地位。

三、制定我国政府环境审计准则应当着重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把握好前瞻性

目前我国环境审计的实践是在环境会计尚未完善的基础上展开的,因此环境审计的对象、范围以及研究内容明显涵盖过小。所以,政府环境审计准则的研究和制定应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对目前进行的环境审计活动进行规范,也要对目前没有进行而在将来会开展的环境审计活动进行规范。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环境审计的功能,并引导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组织能够积极参与到环境审计实践中。

(二)考虑到综合性与具体性

综合性是指在涉及环境审计基本准则时,应综合考虑国家环境审计、注册会计师环境审计和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的共性,从而提出能兼顾三者的基本准则;具体性是指今后在制定具体准则时,要充分考虑政府环境审计、注册会计师环境审计和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的个性,分别制定与三者有关的具体准则和职业规范指南。

(三)要具有可操作性

一定程度上讲,环境审计准则是用来联系环境审计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桥梁,它既是环境审计理论研究的成果,又是环境审计实践的直接指南,因此环境审计准则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在借鉴国外理论研究成果时,必须考虑我国的环境保护状况、相关法规以及审计人员的现有素质等因素,再就是要考虑我国环境事项、环境保护投资、相关环境项目的特点。

(四)注意划分层次性

环境审计准则与其它基本审计准则体系是一样的,具有明显的层次性。笔者认为,政府环境审计准则体系的内容应该包括框架体系和要素体系两大部分,并且每个部分都有自己严密的层次性。从框架体系来看,政府环境审计准则体系应该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以及职业规范指南三个部分;从要素体系来看,政府环境审计准则应该包括审计主体要素、审计行为要素、审计报告要素和审计技术要素等。

(五)积极实现与国际接轨和体现中国特色二者相统一

为与国际接轨,便于国际间相互认可,我国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应当符合国际标准的基本要求,按国际标准规范操作程序。然而,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虽然与其它国家的环境保护工作有不少共同点,但也有自己的特点,应把中国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与国际标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环境审计准则,就要依据我国的法律法规和准则制度,包括《审计法》、《注册会计师法》、《独立审计准则》、《国家审计准则》、《内部审计准则》等审计方面的法律规范以及《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标准管理办法》等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等。

四、制定我国政府环境审计准则理论框架的初步设想

政府环境审计准则是规范政府审计人员具体执业行为的技术性规范,未来我国政府环境审计准则体系应以国家审计准则、ISO14000系列标准及相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从内容上看,政府环境审计准则应主要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执业规范指南等。政府环境审计基本准则是政府环境审计准则的总纲,是对政府审计人员的任职资格及专业胜任能力等方面所作的具体规范,它是政府环境审计具体准则和执业规范的制定依据;政府环境审计具体准则指对政府审计人员如何计划审计工作、获取审计证据,以及出具审计报告等方面所作的具体规范;政府环境审计执业规范指南是对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提出的审计操作规程和方法,为国家审计机关及人员从事专门环境审计工作提供可操作的指导性意见。

如图1所示,未来我国政府环境审计准则体系的层次有三:一是环境审计基本准则;二是环境审计具体准则,三是政府环境审计执业规范指南。其基本设计思路如下:

(一)分类制定政府环境审计准则

按照业务类型的不同,分别制定环境财务审计准则、环境合规性审计准则和环境绩效审计准则等。不同业务的政府环境审计准则均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规范指南三个层次。在环境审计准则的制定中,具体而言,政府环境审计准则可以专业审计准则和审计指南的方式颁布,这样既符合目前我国环境审计组织形式,又可以使环境审计工作的规范具有针对性。

(二)优先制定政府环境财务审计准则和环境合规性审计准则

首先,由于我国目前的环境审计主要是由政府审计为主导,相关的理论、技术方法和经验相对成熟和完善,而社会环境审计和企业内部环境审计发展则相对滞后;其次,由于环境审计标准和技术等条件的制约,我国环境审计实务目前主要以合规性审计和财务性审计为主要方式,较少涉及环境绩效审计。因此,笔者建议可以考虑在对这些现存准则修订、补充的基础上,优先考虑政府环境财务审计准则和环境合规性审计准则的制定问题,待时机成熟时再考虑制定注册会计师环境审计准则和内部环境审计准则,这样才能更加符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更好地指导环境审计工作。

(三)积极探索政府环境绩效审计准则

环境绩效审计是政府环境审计未来业务的发展方向。考虑到开展环境绩效审计的需要,我们可以先行考虑成立“政府环境绩效审计准则研究”的专家小组,以便进行各种设计与论证工作。其任务有二:一是研究政府环境绩效审计基本准则的设计与制定问题;二是待条件成熟时,再系统研究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的具体准则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正兴.环境审计[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55-61.

[2]辛金国,李青.环境审计准则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0,(6):13-16.

[3]毛洪涛,张正勇.现代风险导向观下的注册会计环境审计[J].会计之友,2008,(9):50-51.

篇3

关键词:

风险管理;内部审计;风险管理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2018102

1 我国风险管理审计准则出台的背景

如今的西方多数大中型企业均已实施了不同程度的风险管理。根据德勤2003 年的调查, 80%以上的世界性金融机构已设立了风险管理师(CRO) 工作职位, CRO 职位比例居首位的为南美洲金融机构, 已达95%, 居末位的为亚洲金融机构, 仅为29%。在目前欧美的部分金融机构中CRO 的职位职能仍然由企业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行使。普华永道2004 年对全球1 400 位CEO 进行了调查,其中70%的CEO 将发展与提高企业的整体化风险管理能力提高到他们当前工作内容的首位。调查还显示38%CEO 认为, 企业已经建立了行之有效的企业整体化风险管理体系, 另有46%的CEO表示将在1- 3 年内建立与发展企业整体化风险管理体系。

为了适应企业界的这种变化,更好地实现组织价值的增值。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1999年6月对内部审计进行第五次定义。修订后的定义扩大了内部审计的范围,将它的工作目标延伸到包括风险管理、控制与治理程序,强调了内部审计对组织的重要贡献,标志着内部审计开始进入了风险管理审计阶段。风险管理审计反映了内部审计动态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变革倾向。

相比之下,我国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 虽然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就总体而言, 与飞速发展的客观经济形势仍不相适应, 呈滞后状态。近年来国内外上市公司出现的诚信危机,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企业风险管理的进程。企业管理当局已经意识到现在的社会也是一个风险全球化的社会。因此迫切需要建立起一套适合我国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指导框架。2006年6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实施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下称《指引》),该指引的颁行,可以看成是企业风险管理理论在我国大规模本土化的开始。

随着经济形势发展及我国内部审计自身发展的需要,我国内审也开始重视风险管理内部审计。2005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颁布了《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下称:风险管理审计准则),该准则的出台为我国内部审计人员对组织内部风险管理状况进行审查和评价提供了规范指导。

2 我国风险管理审计准则的内容及局限性

风险管理审计准则第2条对风险管理做了如下定义:是对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进行识别与评估,并采取应对措施将其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的过程。风险管理旨在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第6条则描述了风险管理包括的主要阶段: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以及风险应对;在该准则的第4条中,还特别强调:风险管理是组织内部控制的基本组成部分,内部审计人员对风险管理的审查和评价是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内容之一。

首先,可以看出该准则所称的“风险管理”是从狭义上理解的风险管理,即风险管理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风险识别、评估及应对。而广义的风险管理不仅包括上述的具体实施过程,还包括其他起辅助作用的要素:内部环境、控制活动以及监督。按目前狭义前提下制定的准则去执行,风险管理审计就会忽略这些起辅助作用的要素,以至发现不了组织风险管理活动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中航油案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航油新加坡公司)曾聘请国际著名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为其编制《风险管理手册》,设有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及软件监测系统,实施交易员、风险控制委员会、审计部、总裁、董事会层层上报,交叉控制,按照《风险管理手册》的规定,任何导致50万美元以上损失的交易将自动平仓。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共有10位交易员,损失的最大限额应是500万(10×50万=500万)。但是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的衍生品交易最终亏损额高达5.5亿美元,以至申请破产保护。中航油事件的核心问题并不在于市场云波诡秘,而是在于该公司从表面上看似乎已实施了风险管理的流程: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但缺少对风险管理系统中的其他辅助要素的合理关注,最终导致企业整体风险管理失败。这一案例也再次说明:风险管理不仅仅只包括风险识别、评估及应对,更包括内部环境、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以及监控;风险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转依赖于各要素的通力协作,对风险管理不应停留于狭义上的理解;风险管理审计准则应指导内部审计人员从广义上理解风险管理的涵义,全盘考虑风险管理的构成要素及其运作方式,及时有效地发现企业风险管理实践中存在的短板。

其次,对风险管理审计的认识依赖于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实践时所采取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或风险模型(用来反映风险管理过程和内容的程序图)。企业风险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管理理念或管理框架的最终形成,是由美国发起人组织委员会(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下称COSO委员会)在2004年9月提出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Integrated Framework,下称《ERM整合框架》)。这个框架是迄今为至企业风险管理最完善、最成熟的理论概括。国内中央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则是在《指引》的指导下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的。《指引》对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流程描述,与《ERM整合框架》中的描述大体相同。它将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设定为五个方面:一是将风险控制在与总体目标相适应并可承受的范围内;二是确保企业内外部实现真实、可靠的信息沟通;三是遵守法律法规;四是通过企业制度安排降低实现经营目标的不确定性;五是建立针对重大风险发生后的危机处理计划。这五个方面的目标,分别对应着《整合框架》提出的4个目标。它将企业风险管理流程区划为收集初始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管理策略、提出实施解决方案和监督改进等5个阶段.分别对应着《整合框架》中的企业风险管理8大基本要素。所以风险管理审计准则中的风险管理概念要采纳《ERM整合框架》中广义的风险管理观点而非其1992年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狭义的观点。

3 运用风险管理审计准则存在的制约因素

3.1 有关风险管理审计的法规及准则尚不完善

风险管理审计是从西方国家引入我国的,相关的法规及准则还不够健全和完备。我国内部审计准则正处于跟国际内部审计准则接轨的阶段当中,关于风险管理审计最主要的法规是2005年5月开始实施的风险管理审计准则,只是就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进行风险管理审计作了原则性的规定,比较抽象,缺乏对风险管理审计操作的具体指导。其他有关风险管理审计的法规也比较缺乏。

3.2 企业管理观念落后,风险意识不足

随着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复杂化,领导层风险意识大大增强,认识到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着手建立自身的风险管理体系,但水平较低;同时尚未意识到内部审计机构开展风险管理审计的重大意义。在这样的风险管理观念里,很难有效进行风险管理,降低和避免风险带来的损失只能成为空谈。

3.3 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地位不合理

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地位影响其开展风险管理审计的效果。目前由于内审部门组织地位不合理,风险管理审计的开展变得异常艰难。有些企业将内部审计部门只设置在总经理层级之下,与其他职能部门同一级别。但企业总经理和以上的高层的职权高于内部审计部门,与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力相抵触,这样在开展风险管理审计过程中,一旦高层发生舞弊或者重大决策失误就不易发现和解决,这样的情况下所进行的风险管理审计工作不仅难以保持内审人员的独立性与客观性,还存在着重大的审计风险,无法保证风险管理审计的质量,最终可能导致企业陷入危机。

3.4 内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缺乏综合知识

风险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的全面性,决定了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备复合型人才的素质,不仅要具备会计、审计专业知识,还要熟悉企业经营环境和生产经营过程,具备管理学、金融、计算机技术、工程制造、法律等多方面知识。我国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结构中,会计、审计专业占绝对统治地位,而其他专业的工作人员在内部审计人员结构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知识结构单一不能适应风险管理审计对知识综合性的需求,风险管理审计难以开展。

4 有效开展风险管理审计的对策与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要实现有效的风险管理审计,要做到如下几点:

4.1 丰富与完善风险管理审计准则的内容

对风险管理审计准则中的风险管理概念的理解就必须建立在广义的基础之上,即采纳COSO委员会2004年的《ERM整合框架》中的广义风险管理概念。鉴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二者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现行的准则体系下可以协调内部控制审计准则与风险管理审计准则之间的关系,以使风险管理审计准则能得以更有效的实施。

4.2 加速推进国内企业的风险管理实践

企业风险管理理论和《指引》都是针对企业所面临的各类风险提出的,都只是一个理论框架和方向指引,没有统一具体的模式,在企业风险管理理论本土化的过程中应找到符合国内企业实际的切入点。每一个企业都有其特殊的行业特点,既有体制、历史传承、文化特色和企业员工队伍、管理当局的素质水平等。这决定了不同的企业在实施风险管理时应有不同的切入点或突破口,不能好高骜远,要从各自的实际出发,找准影响各自企业主要经营管理领域的不确定性来源,有针对性地进行企业风险管理实践。

4.3 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首先,要改变审计人员专业结构的不合理,培养高水平复合型的人才。其次,要加强培训,强化审计人员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审计人员运用数理统计模型、金融工程等先进方法进行风险管理分析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4

计算机技术在各行各业广泛运用,信息传输数字化,信息交流全球化,信息技术应用普及化,使得以审查会计帐册和相关经济活动资料的主要审计方式的审计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审计人员不掌握计算机技术,将会失去审计的资格。我国审计署制定了《2004——2007年审计信息化发展规划》勾画了今后四年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蓝图。因此,积极探索信息化环境下新的审计方式将成为我国今后几年审计工作需做好的基础工作之一。目前国内关于信息系统审计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对概念,特点,影响等方面的总体性分析以及对于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审计风险及具体的技术解决方式上的探讨,而关于信息系统审计准则的研究相对较少,而准则的重要性又是显而易见的,它是信息系统审计长足发展的准绳和依据,有利于规范审计工作,提高审计质量。因此对于信息系统审计准则的研究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应当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本文想通过对国内外现有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审计准则的综述,谈一些自己的粗浅看法,以启发相关准则的制订。

IAPC关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审计准则的分析

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IAPC)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的研究较早,先后了一系列的相关准则。到目前为止颁布了六个有关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审计内容的国际审计准则。它们分别就单机、联机和数据库系统下的电子数据处理环境对会计制度和有关内部控制的研究和评价产生的影响作出补充规定。下面就其内容做一汇总介绍:

(一)《计算机环境下的审计》。该准则明确了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审计的目的与范围,技术与能力的要求,审计计划的考虑,内部控制研究、评价及风险评估的影响,制定与实施审计程序应关注的方面等。该准则只是为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制定一般原则和指导,其他五个准则或实务公告均为该准则的补充或扩展。

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审计人员应当对约定计划中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处理系统有充分的了解,并且要了解计算机信息系统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与评价以及对审计程序的影响,包括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审计人员还应当对执行审计程序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处理有足够的知识,这将视所采用的具体的审计方法而定

(二)其他五个准则或实务公告。

1、《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特征和考虑因素》。该实务公告是第一项准则的补充。该公告明确了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的特征,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内部控制的内容及评价方法。审计人员应当收集与审计计划有关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的资料,包括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功能情况以及计算机处理的集中或分布程度、使用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数据重置情况等。审计人员在编制全面计划时,应当考虑下列事项:在对内部控制的全面评价中确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控制的可信赖程度;制定关于怎样、何处与何时检查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的计划;制定关于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进行的审计程序计划。

2、《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独立微型计算机》。该实务公告为第一项准则的补充,其明确了微型计算机系统及其特征、在微型计算机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微型计算机环境对审计程序的影响等。该准则指出微机对会计制度的影响和有关的风险一般将由下列情况而定:微机使用于会计应用处理的范围;被处理的财务业务的类型和重要性;应用中运用的文件和程序性质。微机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管理部门对操作微型计算机的规定和控制;程序和数据安全;软件和数据的完整性控制;硬件、软件和数据备份控制。

3、《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联机计算机系统》。该实务公告为第一项准则的补充,其明确了联机计算机系统及其特征、在联机计算机环境下的内部控制、联机计算机环境对审计程序的影响等。并强调某些一般控制程序对联机处理特别重要,包括存取控制、控制方面的口令、系统开发和维护控制、程序编制以及业务记录控制。同时,对联机处理特别重要的应用控制包括:处理前的适当授权,终端设备编辑。合理性和其他确认测试、截止测试、文件控制、余额控制。联机环境对会计制度的影响及其相关联的风险,一般是联机系统用于会计应用处理的范围、财务业务类型和重要性、使用应用文件和程序性质。

4、《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数据库系统》。该实务公告为第一项准则的补充。其明确了数据库系统及其特征,在数据库系统下的内部控制,数据库环境对审计程序的影响等。具体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控制标准,另一部分则是实现控制标准的具体审计程序。明确了只有内部的员工可以接触数据库,数据库使用人员有权进行修改,删除,索引,插入,参考,选择和更新的操作,为了不影响基础表格中的数据,删除、插入和更新的操作应受到限制。不同的使用者只能执行跟他们工作职能相关的某些操作,基础表格不应被改动,数据库操作须密码控制。数据库殊帐户的存取应该受到限制,数据库系统表格的操作许可指令不应被修改,应用表格不应该在系统表格空间创建等。

5、《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该准则为第一项准则的扩展,其明确了审计软件和测试数据两种辅助审计技术、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范围及需要考虑的因素、注册会计师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应用中的主要工作和控制手段等。如在运用制度遵守性和数据真实性程序中缺少输入文件和缺乏可见的审计踪迹时;通过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可以改进审计程序的效果和效率。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有多种,国际审计准则说明其中的两种:用于审计目的的审计软件和数据测试技术,审计软件可以作为审计程序的一部分,以处理来源于单位会计制度的重要审计数据。数据测试技术是用在执行审计程序时将数据进入单位的计算机系统,并将获得的结果同预定的结果相比较。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审计人员应当考虑手工和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适当结合,在确定是否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时,需要考虑:审计人员的计算机知识、专门技术和经验;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可用性和合适的计算机设备;无法实行手工测试;效果与效率;时间因素等。

我国关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审计准则相关内容分析

(一)审计署于1996年12月颁布的《审计机关计算机辅助审计办法》是我国最早的关于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准则文件。该办法首先明确了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含义及所包括的内容。其可用于审计业务所需法律、法规的辅助检索;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辅助分析;对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应用系统进行符合性检验;分析审计风险和确定审计范围;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进行检查;形成审计工作底稿;形成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对审计资料的管理;对审计项目计划的管理;对审计档案的管理;对审计业务的综合、统计和分析等;同时对承担该类审计业务的人员资格及业务素质、利用专家工作做了规定。明确了被审计单位及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在信息系统审计中应承担的义务。

(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1999年2月颁布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0号—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它指出了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审计的一般原则、计划、内部控制研究、评价与风险评估和审计程序。在一般原则中明确了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不应改变审计的目的和范围,注册会计师应考虑计算机信息系统对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和内部控制的影响,并有效地计划、指导、监督和复核审计工作,同时提及了合理利用专家工作。在制定审计计划时,注册会计师应充分了解被审计的单位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以及该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并考虑其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评估的影响。在对内部控制研究、评价与风险评估中,应充分考虑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特征。该准则将审计程序分为:手工审计方式、计算机辅助审计方式以及两者结合审计方式三大类,并在实施审计程序时,应充分考虑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对审计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

(三)国务院办公厅于2001年11月16日颁布的《关于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展审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88号文),明确审计机关有权检查被审计单位运用计算机管理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信息系统;并规定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应当具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数据接口,已投入使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没有设置符合标准的数据接口的,被审计单位应将审计机关要求的数据转换成能够读取的格式输出;被审计单位应当视同纸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以及有关经济活动资料保存期限的规定,保存计算机信息系统处理的电子数据,在规定期限内不得覆盖、删除或者销毁;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电子数据真实性产生疑问时,可以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测试,测试计算机信息系统时,审计人员应当提出测试方案,监督被审计单位操作人员按照方案的要求进行测试;审计机关应积极稳妥地探索网络远程审计;审计人员应当严格执行审计准则,在审计过程中,不得对被审计单位计算机信息系统造成损害,并对知悉的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负有保密的义务。

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审计准则的差距

(一)观念障碍导致对准则的需求和供给的明显不足。就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计算机审计呈现出“上热下冷中间无力”的无奈局面。在民众中存在着思想误区。一是无所谓的思想,他们对计算机审计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认为是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形象工程。二是畏难情绪,认为计算机审计深不可测,高不可攀,一下子难以到位,而且被审计单位信息化程度参差不齐,认为手工的传统审计还是占主导地位。三是认为计算机“万能”,认为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只要转换到审计软件中来,就能发现问题,从而导致急功近利,贪大求全。

(二)准则制定缺乏系统性和结构性。我国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审计准则既有审计署和国务院办公厅的,又有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的。而且只有一般性原则和指导,缺乏具体的实务公告和实施指南。仅有的《计算机辅助审计办法》只是涵盖了审计工作的极小一部分,针对我国目前审计实务界的现状,广泛采用的仍旧是依靠系统打印出来的数据进行手工审计,即绕过计算机审计,如何对其进行规范,如何进行审计则还没有相应的准则。而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颁布的有关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准则,既有一般性的原则和指导,又有具体的准则和实务公告。从独立微机,到联机系统,再到数据库系统的审计,还有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内容比较全面系统,结构性较强。

(三)准则未考虑对计算机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以及合适的审计人员:IAPC规定了审计人员应当对约定计划中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处理系统有充分的了解,并且要了解计算机信息系统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与评价以及对审计程序有怎样的影响,包括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审计人员还应当对执行审计程序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处理有足够的知识。同时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中明确了注册会计师应做的工作及控制手段等。国外的注册会计师队伍发展相当成熟,人员素质相对较高,无论是独立性,还是科学性和客观性都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审计的不二人选。而我国的计算机审计工作具体是由注册会计师来承担,还是由政府审计部门承担尚无统一的说法。翻阅近十年的注册会计师考试试卷,均没有涉及计算机审计的相关内容,足见还没有将计算机水平提高到评价注册会计师执业能力的高度。而且对于信息系统环境下审计师虚具备哪些基本素质以及如何提高完善都还没有以准则的形式加以明确。

(四)准则对计算机审计技术标准关注不足。在IAPC颁布的相关准则中,不论是独立微机,还是联机系统,或者是数据库系统,还是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都对技术解决问题做出了具体规定。如存取控制、口令密码,数据备份,数据测试技术和审计软件等。而我国在有关准则中并没有考虑有关的技术标准,只是在《计算机辅助审计办法》中浅层次地提到了对商业审计软件的测评及明确应用范围。同时也稍微强调了一些数据接口及数据转换问题。远远无法满足审计实务界的需求。

构建我国计算机审计准则的建议

(一)统一计算机审计工作的管理体制。中国注册会计师经过近20年的发展,从总体上看,在审计理念和实践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注册会计师在其发展过程中,因资格取得方式、参加后续教育、审计实践的多少以及部分注册会计师的观念仍受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等方面的原因,形成了注册会计师水平参差不齐。而审计署作为国家直属机关,是国务院的组成部分,在国务院总理的领导下,主管全国的审计工作。在政策、资金、人员上都显示了明显的优势。因此建议考虑由国家审计署来根据国情制定一系列的计算机审计准则,并在具体执行计算机审计工作中不断完善准则。

(二)制定计算机审计人员的技能准则。这里包括计算机审计人员应有的资格和能力、技能以及他们的后续教育等等,均可以在该准则中明确。一个胜任的计算机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传统的审计技能,还要具备丰富的计算机软、硬件知识,还要能制定相应的审计程序,运用计算机进行审计。对于计算机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问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加以解决:①加大培训力度,将普及性培训与专业应用培训和专家培训相结合。②可以在注册会计师考试中增加《计算机与网络审计》这一门课程,将计算机水平作为评价注册会计师执业能力之一。③可以考虑在高校的审计专业中开设有关计算机审计的课程或另开计算机审计专业,直接培养信息系统审计相关人才。对于该问题可另设专题研究,本文就不再详细展开。新晨

(三)应包含计算机审计的技术标准。如就软件层次,建议在准则中明确以下内容:①计算机处理中要留下审计底稿的轨迹。由于审计人员在操作中希望计算机产生的结果与他们手工编制的底稿相差不大,能与手工审计底稿共存,这样便于审计人员分析。同时也便于审计内部复核和外部检查人员的认可。②计算机操作模式。要具有多面性,根据实际条件,在审计作业现场,计算机操作模式应做到既单机操作,又能进行网络操作。③软件要具有兼容性,虽然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本身自成系统,但是应考虑与办公自动化兼容,吸收办公软件中简易、灵活、方便、排版性强等特点,加大软件适用范围。④软件电子数据导入接口。由于目前我国计算机辅助审计有两种操作方法,一种是单机审计式操作,数据为手工输入法;一种是网络审计式操作,即电子数据直接导入,在开发中应考虑同时满足两种需要。⑤软件处理内容的通用性,软件在设计过程中,应尽量考虑处理审计工作底稿的共性部分,不宜面面俱到,避免产生负面影响。参照IAPC做法,我们可以颁布类似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数据库系统》,《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等的系列准则,以丰富和完善我国的计算机审计准则体系。从而解决审计实务与审计准则的矛盾差距,使得准则能真正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婉玲《我国计算机审计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广东审计》2003/3

[2]柳岸青、管亚梅《试析中外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审计准则差异》《商业会计》2003/4

[3]刘中华、孔龙《国际审计准则对计算机审计及内部控制技术的揭示》《兰州大学学报》1998/2

[4]王景东《财政审计的深化:信息系统审计》《中国审计》2003/5

[5]杨传君《谈辅助审计软件的通用性和实用性》《中国内部审计》2001/4

[6]陈婉玲、韦沛文《网络经营与网络财会条件下的审计初探》《会计研究》2003

篇5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在发达国家,每年都要拿出超过国民生产总值1.5%以上的资金作为环境保护的投入。在我国,用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也逐年增加,20__-20__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分别为1106.6亿元、1367.2亿元、1627.7亿元、1909.8亿元、2388.0亿元、2566.0亿元,占当年gdp的比重分别为1.01%、1.14%、1.20%、1.19%、1.30%、1.22%。然而,环境问题并没有随着人们的重视及越来越大的投入而得到显著改善,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仍然令人触目惊心。这说明,环境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必须展开全面系统的环境管理,其中,环境绩效审计是一个重要环节。

我国的环境审计大多局限于财务审计和合规性审计,绩效审计相对很少,这与国际环境审计的发展是相脱节的。刘家义审计长曾在计算机国际审计研讨会上指出:“今后我国的绩效审计将沿着公共资源使用效能和环境资源效益两条线有重点地进行。”因此,开展环境绩效审计的理论与实务研究更具现实意义。

1、开展环境绩效审计顺应了社会公众的需求。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注重环境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环境问题的外部经济性危害了社会公众的利益,政府作为社会公众人必然要履行相应的职责,环境管理构成了政府公共受托责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改善环境成为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并且广泛开展环境审计(包括环境绩效审计),能够拓宽审计领域,促进现代审计向更广阔领域和更高层次发展。

2、开展环境绩效审计是完善环境管理的需要。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采取科技的、社会的、经济的、行政的综合方法和措施,从其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中全面着力,这就要开展全面系统的环境管理,而环境审计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管理的进一步完善,必然要求开展环境绩效审计研究,以便充分发挥环境绩效审计的作用。

3、开展环境绩效审计是提高环保工作效率的需要。面对仍然严峻的环境形势,增大环保投入只是一方面,提高投入的使用效率和环境政策的适当性更是政府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而开展环境绩效审计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环境审计发展时间不长,人们对这一领域的认识还很模糊,对于作为环境审计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的环境绩效审计更是缺乏了解,因此,开展对环境绩效审计的研究工作很有必要。

4、开展环境绩效审计研究是更好地进行审计实践的需要。长期以来,对环境绩效审计的研究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无论是研究的广度还是深度,都还远远落后于指导审计实践的需要。审计工作者在进行有关环境的绩效审计实践时,很多时候是摸着石头过河,缺少应有的理论指导。所以,充分利用已有的审计实践经验,在现有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大力开展环境绩效审计研究,可以更好地满足审计实践的需要。

5、开展环境绩效审计研究是发展审计理论的需要。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特别是环境管理的需要,受托经济责任迅速扩展到环境领域,形成受托环境责任,而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受托环境绩效责任。为了确保受托环境绩效责任的有效运行,开展环境绩效审计是必不可少的措施。可见,环境绩效审计是随着受托经济责任的扩展而形成的审计新领域,并且积极加强该领域的系统化和深入化研究工作,是完善现有审计理论,发展新审计理论的一个重要思路。

二、环境绩效审计的基本理论研究

㈠、环境绩效审计的定义和要点

按照受托责任观对审计的理解思路,我们将环境绩效审计定义为:环境绩效审计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或民间审计组织执行的,对受托环境绩效责任承担者履行其职责的情况进行综合系统地审查、分析,并对照一定的标准评定受托环境绩效责任的履行现状和潜力,提出提高环境管理绩效的建议,促进其更全面有效地履行受托环境绩效责任、提高环境管理绩效的一种特殊的审计控制。

根据这一环境绩效审计的定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环境绩效审计的本质是一种控制,是保证受托环境绩效责任全面有效履行的一种特殊的控制机制。

2、环境绩效审计的主体包括: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民间审计组织三类。非审计机构或非审计人员所进行的审查或经济分析活动,即使其审查的目的、内容、方法、等和环境绩效审计相似,也不能认为是环境绩效审计。

3、环境绩效审计的对象:从本质上讲是受托环境绩效责任。审计的本质对象是受托经济责任,受托经济责任在环境领域的扩展推动环境绩效审计等新型审计的形成,因此,环境绩效审计的本质对象就是受托环境绩效责任。

4、环境绩效审计的本质目的是保证受托环境绩效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提高环境管理绩效。环境审计是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环境绩效审计的主要作用就是完善环境管理,提高环境管理的绩效。

5、环境绩效审计是一种建设性审计。环境绩效审计使环境审计从公证性、防护性发展到建设性,它综合系统地审查分析受托环境绩效责任的履行现状和潜力,提出建议性的审计意见,使审计人员成为了被审计者的良师益友。这是环境绩效审计得以快速发展的一个原因,这对审计人员提出了的更高的要求。

㈡、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的主要内容

总的说来,由国家审计机关进行的环境绩效审计属宏观层次,主要对政府制订的环境政策执行效果进行评价,看环境政策是否促进了环境和生态的改善,审查环境项目的实施是否真正有助于防治环境污染,调查环保专项资金的投入使用情况,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和目标等。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政府环境政策的绩效审计。该审计主要是对政府制订的环境政策,包括对环境经济政策和行政控制的效果进行评价,评价时只需考虑政策的执行情况及效果,而非过多针对政策本身。对政府环境政策的绩效进行评价,应遵循两条原则:一是环境政策的实施能否达到预期目标;二是在达到目标的前提下,政策的实施费用能否最小。

2、政府环境保护资金的绩效审计。该审计主要是对其拨付使用情况和效果的监督,具体应审查:各级 财政及主管部门是否及时将环保资金拨付给使用单位,有无少拨、不拨,或延迟拨付的现象;拨付后,使用单位是否按规定用途使用资金并对此后的环境效益进行评价,分析环保资金的使用效率,看是否发挥了应有作用。

3、政府环境项目的效益审计。实施该项审计首先要了解项目本身,如果项目被分解在不同地区、阶段实施,还要了解项目分解情况。在了解项目之后,还应清楚其目标,在审计能力有限时,应以是否实现目标为重点:如未实现目标,则审查其原因;如达到目标,则审查成本是否超过预算,从而实现使用最少成本取得最大的项目效益。

三、环境绩效审计的应用理论研究

㈠、环境绩效审计的准则

1、环境绩效审计准则的含义

审计标准对任何审计活动都很重要,没有审计标准,审计活动就无法进行,环境绩效审计也不例外,环境绩效审计的标准就是环境绩效审计准则,它既是环境绩效审计原则的具体化,又是相关实践经验的理论化;它既是指导和保证开展环境绩效审计实务的具体标准和规范,也是对环境绩效审计主体自身素质和工作质量的要求和保障。因此,环境绩效审计准则可以简单定义为:环境绩效审计准则是由权威机构制定或认可的,用以明确环境绩效审计主体资格、指导环境绩效审计人员工作和评价其工作质量的专业规范。

2、环境绩效审计准则在审计准则体系中的定位

现有的审计准则体系已发展到较为完备的程度,《审计法》、《独立审计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为常规审计提供了较为完善的规范。尤其是独立审计,形成了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实务公告及执业规范指南在内的一整套准则体系,为审计实践提供了有力保证。从环境绩效审计与环境审计、环境审计与常规审计的关系来看,环境绩效审计是环境审计的一部分,而环境审计作为传统审计的新领域,仍然是审计的一个分支。所以,环境审计准则应放置于常规审计准则之下,作为一个实务公告来处理,而环境绩效审计准则是环境审计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3、环境绩效审计准则的内容

环境绩效审计准则作为环境审计实务公告的一部分,应具体规定环境绩效审计特有的一些内容,而环境绩效审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审计实施过程和审计报告过程中,所以环境绩效审计准则主要应对环境绩效审计的实施过程和报告过程进行规范。

环境绩效审计准则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五个因素:

⑴、审计计划。与常规审计工作相比,环境绩效审计工作更具复杂性,因而在环境绩效审计准则中规范审计计划,能为计划的制定提供标准和指南。在环境绩效审计计划中,要重点考虑审计标准的选用问题,特别是对环境绩效的计量方法,尽可能选用被审单位能接受的审计标准,以便降低审计风险。

⑵、内部控制评价。环境绩效审计的内控制度,是指被审单位对环境管理绩效有影响的各种理念、制度和程序。环境管理的绩效受多种可控或不可控因素影响,在研评被审单位的内控时,要仔细分析各项关键内控制度对哪些环境绩效影响因素产生了作用,其作用的大小如何等情况,进而确定环境绩效审计的重点和程序。

⑶、审计证据及其获取。环境绩效审计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着眼于对环境绩效改善的建设性,因此在环境绩效审计中,审计证据不仅应具有充分性和适当性,以适用于常规审计的取证程序,而且需要对原有程序的内涵加以丰富,并相应增加其他程序。所以,如何充分规范合理地利用分析性程序获取证据将构成环境绩效审计准则不可缺少的内容。

⑷、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在环境绩效审计中,环境问题的复杂性无疑又加大了审计风险。同时,审计风险评估和重要性水平是密切联系的,为使审计人员合理运用重要性和审计风险概念,应在环境绩效审计准则中加以规范,尤其要使审计人员特别关注由环境问题所带来的风险。

⑸、审计意见及其表达。环境绩效审计报告是环境绩效审计意见的载体,环境绩效审计意见的表达应具公允性,包括环境绩效审计意见本身的公允,也包括公允地表达了环境绩效审计意见。在环境绩效审计准则中对审计报告进行规范时,还应注意不应规定的过细过死,要鼓励多给审计一些灵活处理的空间,充分发挥环境绩效审计的作用,以适应因环境绩效的表现形式及相应的评价标准和审计程序的多种多样。

㈡、环境绩效审计方法的特殊性

环境绩效审计虽具有绩效审计的共性,可运用绩效审计的一般方法,但环境绩效审计毕竟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在应用绩效审计的一般方法是也有自己的一些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包括:

1、环境绩效的范围广。“环境绩效”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一般是指进行资源开发与利用、环境保护与治理所取得的有形与无形收益,既包括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也包括社会效益。所以,在评价环境绩效时,范围的界定就应该尽量的宽广一些,以便将所有的环境绩效都包括进来。例如,对一个防护林工程说,环境绩效既包括木材提供、农田增产等经济效益,也包括空气优化、水上保持等环境效益,还应该包括人们因环境的改善对生活满意程度的提高。这些效益的显现都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环境绩效的评价困难。尽管许多与环境有关的问题可采用绩效审计的方式方法收集证据,但毕竟相当一些的环境问题不仅涉及范围广,而且因为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从而造成评价困难。例如空气质量等级的提高,人们身体健康状况的改善等,不能以货币衡量而只能采用某种技术的或实物的计量手段去衡量,甚至于有些情况下连任何量化都不易做到。加之对环境绩效而言,内在的因果关系特别复杂,很难分析,例如人们健康状况的改善,既可能源于空气质量的改善,也可能由于体育活动的开展。因此,运用非货币和定性方法,仔细地分析环境绩效的内在因果关系,恰当地进行评价,是环境绩效审计的关键环节。

3、审计方法的选择风险大。环境绩效审计是一个新领域,审计方法的选用,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然而,审计方法的选用对审计结果却有重要的影响,不同的审计方法可能会导致审计结果的重大差异,所以,在选择审计方法时,存在巨大的风险。为了降低审计风险,减少在审计方法选用上可能存在的争议,在选用审计方法时,要多与被审计单位进行协调与沟通,尽量达成一致,以体现环境绩效审计建设性的特点。

㈢、环境绩效审计报告的特点

1、报告的内容是综合性的。环境绩效审计是一种以考核被审计单位的环境管理活动为对象的综合性审计。一方面,包括环境资金流转的管理活动,保证环境资金得以高效使用;另一方面,由于影响环境管理绩效审计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所以还包括非环境资金的环境管理活动,如环境规划、政策的制定执行情况等。

2、尚未形成一套规范的写法,反映的内容也各不相同。环境绩效审计是一个新领域,审计报告的格式和内容缺乏统一的规范,需要进一 步研究和规范,以形成审计部门和审计报告使用者均接受的报告格式。

3、审计报告更侧重于建设性。审计报告通常包括成绩、问题、评价和建议等内容。审计人员在对环境绩效进行评价的同时,更注重对提高环境绩效提出必要的建议,以帮助被审计单位改善工作,是环境绩效审计报告更具有建设性。

4、审计结论的强制程度较低。由于环境绩效审计着眼于经济、效率和效果等方面,评价标准也较为灵活,加之影响环境绩效的因素很多,因此环境绩效审计一般不作出决定,审计人员通常以讨论、说服的语言来发表意见、提出审计建议和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供被审计单位和主管部门采纳。

四、与环境绩效审计相关的其他问题研究

㈠、环境绩效审计在环境审计中的地位

1、环境绩效审计是环境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审计包括财务审计、合规性审计和绩效审计三部分。环境财务审计侧重于审查财务报表或环境报告中披露的环境信息的公允性和可靠性,环境合规性审计侧重于检查国内外各种环境法规制度的遵守情况,而环境绩效审计则侧重于考察和分析各种环境管理活动的绩效状况,提出改进环境管理绩效的建设性意见。可见,环境财务审计、环境合规性审计和环境绩效审计从不同的侧面执行着环境审计的监督、鉴证和评价职能,组成了完整的环境审计。

2、环境绩效审计是环境审计的难点

一方面,环境绩效审计是以环境财务审计和环境合规性审计为基础的,只有在保证了环境管理信息的可靠性和环境管理活动的合法性的基础上才有必要、有可能探讨环境管理的绩效问题;另一方面,环境绩效审计是一种建设性的审计,它旨在分析评价影响环境管理绩效的各种因素,帮助环境管理的直接责任人提高环境管理的绩效,因此,审计人员只有拥有了丰富的环境管理专业知识,才能胜任环境绩效审计工作。或许正是因为环境绩效审计的这种困难性,环境绩效审计的发展才相对于财务审计和合规性审计显得较为缓慢。

3、环境绩效审计是环境审计的发展方向

面对这样严峻的环境形势,除了继续增加对环保的投入外,提高投入的使用效率、增加环境政策的适当性就成为政府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而开展环境绩效审计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由此可见,环境绩效审计正逐步成为政府环境审计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

㈡、当前开展环境绩效审计的障碍及对策

1、对开展环境绩效审计的必要性认识不足。目前,加强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己经得到共识,但对于如何加强环境管理以及环境审计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等问题,认识的普遍不够深入。一般认为,要搞好环境管理,只要增加环境投入和严格执行现有法规就行了。对于环境审计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认为主要是保证环境资金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对于开展环境绩效审计,认为没有必要或必要性不大。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环境绩效审计处于一片空白的状态就不足为奇了。因此,要推进环境绩效审计,首要的任务是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让环境绩效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得到普遍认同。

篇6

道格拉斯•诺思将制度解释为:“制度是人们之间为实现专业化和分工所带来的贸易收益,并使其财富最大化而作出的契约安排,它包含着一套以章程和规则为形式的行为约束,一套从章程和规则出发来检测偏差的程序,最后还有一套道德、伦理的行为规范,这类规范限定了章程和规则的约束方式的轮廓。”这一定义将制度概括为法律、规章和伦理道德这样三项基本内容。前两项是正式的或有形的制度,它们对个人最大化行为的约束需要社会的强制;最后一项是一种非正式的或无形的制度,其特征在于得到社会上多数人的自觉遵守和维护。“人类制度和人类性格的一些已有的和正在取得的进步,可以概括为个人对环境的强迫适应过程,而这种环境是随社会的发展,随人类赖以生存的制度的不断变化而逐渐变化的。”

对注册会计师行为与制度的关系,大量国内外学者进行了持续地探讨和理性的分析,主要在注册会计师行为动机判断、注册会计师行为的博弈选择模型、我国市场经济时期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即无形的或非正式的制度)健全及会计乃至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等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本人认为,要重塑注册会计师诚信是一个伟大的系统工程,这项工程的建设首先要从基础开始,而基础则是一套以章程和规则为形式的行为约束,一套从章程和规则出发来检测偏差的程序,即为法律和规章的正式、有形的制度――独立审计制度。因此,本文将具体分析独立审计制度对注册会计师失信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指出有缺陷的独立审计制度是导致注册会计师失信的一个重要原因。

独立审计准则的缺陷

独立审计准则是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行为的质量尺度和审计过程中应达到的标准,它是注册会计师的约束制度和行为规范。这些审计准则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为保证审计工作有质量地进行奠定了基础,为评价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提供了依据。但这些准则是在强调实用原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内容上主要为规范各个专项审计工作执业程序和要求的具体准则和实务公告。因此,不可避免地暴露其实用主义的缺陷:

由于审计准则是在对审计实务案例,特别是在对审计惯例归纳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难以形成在理论上和逻辑上一致的完整系统。这样,使得审计的基础、审计的目标、审计要素、审计的前提假设等一系列问题,在审计准则中都无法解答。具体如在独立性的规范上,准则只指出注册会计师要保持独立性,但未对独立性的遵循主体、独立性的概念框架、对独立性的影响因素及保护性措施做出相应界定。这可以说是今天注册会计师行业危机爆发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由于审计准则是从长期的实务与惯例中产生,每一个准则可以很实用,但准则相互之间,产生较多矛盾。例如,为防止“购买会计原则”发生,迫使注册会计师丧失立场,审计准则规定:客户不得随意更换注册会计师。但实质上却引起另一种矛盾:即由于注册会计师与客户长期保持审计关系,容易产生或明或暗的经济利益关系,也容易对一些不正常现象熟视无睹,失去警惕性和客观独立性。

现行审计准则过分保护大会计师事务所们的利益。在制定准则时,就存在较多的行业利己思想,代表了大事务所的利益。例如,不允许事务所做广告。这就变相地保护了早已声名显赫的大事务所的垄断地位。这种注册会计师行业规则的有失公允,对注册会计师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是个严重挑战。

独立审计准则中这种不足还有很多,它使得注册会计师们降低审计目标:慢慢地将审计目标由过去查找舞弊,转向了对财务报表是否公允表达的认可。

注册会计师制度的缺陷

注册会计师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由职业,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适者生存、优胜劣汰。以顾客为中心、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就成为行业的宗旨。

而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制度却违反了市场经济以客户为导向的原则,给予了注册会计师非市场的安排。

由于公司的出现,特别是大型企业的发展,导致了股份分散、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的分离。因此,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的权力逐渐落到了经营者手中之后,我们在注册会计师制度安排上仍然沿袭了在创立股份制企业初期时的做法,由董事会来决定聘请注册会计师和支付给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费用。也就是说,决定注册会计师是否有客户,能否合理生存的权力,已从股东手中转到了经营者(有时也同时是大股东)手中。

注册会计师的制度安排上,就出现了有悖市场经济规则的怪圈――即出钱买单的与消费的不是同一层次。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买单与消费的二个层次还存在着很大的利益冲突。是以客户为导向,还是以社会公众利益为重。成为困惑注册会计师的难题。因此,当事务所发现客户不能按照现有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来编制其财务报表时,或者有虚假会计业务处理时,既要在审计报告中指出客户报告是不规范的,要发表保留意见、反对意见或拒绝发表意见来满足不掏钱、但纯粹是消费的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又要讨好出钱买单的客户,让客户付钱。注册会计师常常是进退两难。

我国上市公司的特殊制度安排使这种缺陷显得更加突出。中国资本市场存在过多的政府干预行为,如对证券市场准入审批、市场行为本身的过度管制以及调动政府的其它垄断资源对股市进行政策干预(“救市”)等,致使一般投资者等对上市公司的真实信息并无兴趣,而证监会是唯一的对真实信息有兴趣的机构。因为事实上股市内部已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均衡状态,即揭穿所谓的“黑幕”对股市里所有人都没有好处。从而使会计造假行为便有可能长期大量存在,也导致了注册会计师诚信的沦丧。这一点国家会计学院诚信教育课题组曾作了实证研究。

众所周知,支持上市公司的发展,不仅是上市公司的事,也成为不少地方政府吸引资金、稳定就业、培植税源的重要手段。注册会计师们为了争取和保持上市公司这个大客户,不得不迫于各级政府、被审计公司各种压力采取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各种变通做法取悦客户。

审计程序和方法的缺陷

最原始的审计,是通过参与整个经济活动,来证实经济活动的发生是按照既定程序与规则进行的。后来审计主要通过审阅会计账本进行。尽管审计的环境发生了变化,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本质没有变:即对已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鉴定、确认,并对此发表鉴证意见。尽管在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中声明:“独立审计的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及会计处理的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但使用报表的投资者,对这个鉴证报告的理解是:注册会计师认定了公司的经营活动是遵纪守法的,是没有任何错弊的。

而实质上,注册会计师主要依赖于会计这个特殊的信息系统,并且确信公司管理当局对这个会计信息系统的完整、全面、毫无保留的声明。因此,有人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定义为:通过独立的第三者,以会计信息为媒介,对经济活动进行鉴定,以提高会计信息可靠性的一种职能。事实上会计信息系统有时是不能真实地证明已发生的经济活动的。

会计信息系统,特别是现代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经过严密设计的特殊系统,具有持续经营、历史成本计价、客观性等特殊的、极其专业的假设和原则。强调了一定要有合法的原始凭证来记录过去发生的经济活动,如在证明发生销售活动时,不仅要有销售合同、出仓单及运单之外,还应具有税务局统一印制的销售发票,同时,为了确保真实与安全,要求发票与合同一式多联,统一编号,便于相互佐证和事后核对。另外,为了确保当事人能承担责任,还要求所有经手的当事人在这些原始单据上签字认可,达到更形象、更真实、更全面地描述已发生的经济活动……。正是因为财务会计有了这一系列的特殊设计,能够通过其系统将已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观念的总结”。这才让注册会计师通过翻阅会计账本,就能对过去的经济活动,做出结论。

由于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公司的管理人员极有可能并不完全按照事先与投资者约定的规则来开展经营活动;极有可能欺骗投资者。然而,当注册会计师把审计目标确定为企业是否舞弊时,“注册会计师是一名侦探,他应以怀疑一切和先入为主的框框作为指导思想,以证明会计记录存在差错与舞弊”。注册会计师可能要对每一张有怀疑的单据或发票进行追查与核对,对每一个可能的漏洞进行解剖。而在财务报表是否公允表达的审计目标下,注册会计师面对浩瀚复杂的会计信息,在成本、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只认定财务报表在形式上是否符合会计制度的要求,而报表背后实质上有无舞弊与虚假,不是注册会计师的主要责任。如果在查账过程中,对某些事实没有怀疑,那么,只需作非重要性的简单审阅即可;只有发现疑点,才要非常谨慎地加以核实。即便如此,注册会计师也只能以盘点和询证等程序和方法来证实他的意见。由于现代企业可能存在的舞弊动机,他们充分了解到审计的局限性后,便大肆在原始单据上做文章。有关统计资料显示:118种企业舞弊的手段中,在原始单据上做手脚的舞弊就占到了90%以上。如伪造应付账款、多开账单支出、虚假广告以及虚假资产转换等。这些舞弊事件,只要在原始凭证上做得天衣无缝,在没有额外举报线索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的手段和方法是无能为力的。

审计供给不足引起的问题

审计期望差是指公众对审计的需求与公众对目前审计执业的认识之间存在的差距。

信息不对称前提下产生了公众对审计的过度需求。根据审计的需求理论分析,委托人(投资者)是风险厌恶者,他们在相信审计师独立性的前提下,通过支付审计费用来转嫁风险,保护自己的利益。然而由于审计结果的不可观测性以及本文前述的注册会计师制度安排、审计程序和方法及会计准则的局限性等等原因,导致社会公众作为审计需求者和注册会计师作为审计供给方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从而为注册会计师欺诈社会公众提供了可能,使其独立性受到大大影响。

审计是一种高风险的行业,审计人员是“经济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博弈选择中,会促使他们愿意冒险与管理层(人)合谋来欺诈社会公众。因此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造成社会公众期望与可能的审计结果的偏差。即具体表现为:委托人(投资者)对现行的审计执业与审计委托人对执业的认识的差距及对审计执业的过高期望,产生了对审计的过度需求。

技术、环境和专业能力造成了审计的有效供给不足。理想的审计准则与现行的准则之间由于审计环境的不同存在期望差;而现行的准则与现在的执业之间由于对审计程序和方法、审计人员的技术水平、专业胜任力、审计风险的预期等因素影响又存在差异。

应该说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力不是主要问题,而主要问题的审计技术及审计环境的探讨正是本文前面完成的任务,这再一次证明了本文的论点:有缺陷的制度安排是导致注册会计师失信的一个重要原因。

参考资料:

篇7

(1)在审计聘任机制方面存在一定制度缺陷。如今随着众多大型股份制公司的出现与发展,大大提高了股权分散的程度,大量经营者都直接掌握了董事会中的主要或部分权利,而在这种环境下,注册会计师制度若仍延续公司成立初期的审计聘任机制,必然无法适公司的发展。(2)注册会计师执业规则制定有缺陷。注册会计师执业规则制定方式主要包括了规则基础导向与原则基础导向两种,而这两种制定方式在实际的运用中均存在着各自的利弊。前者,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易于贯彻实施,但却容易陷入“重形式轻实质”的不良局面,而后者虽不易被经营者的策划所规避,但却存在着一定可选择性,对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能力要求较高。

2.部分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素质较差

对于注册会计师,其职业素质主要包括职业技能素质与职业道德素质两种:其中,就职业技能素质来说,由于审计业务本身就属于一项技术性较高的工作,要求注册会计师具有必要的知识文化水平与执业能力,但是,就我国目前形势来看,在注册会计师报考资格、考核的方式与执业许可以及会计师事务所成立条件、后期管理与治理等方面的规定还不是很规范,存在一定问题;而就职业道德素质来说,由于被审计单位对自身审计结果往往都比较重视,故在实际审计过程中,有部分被审计单位就时常会采取利诱的方式对会计师的实际审计工作施加一定影响,且有些注册会计师也会借此来寻租,而社会公众乃至投资者本身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无法全面掌握所有的审计信息,从而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二、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因素分析

通过对当前我国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质量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的分析,可发现影响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

1.相关政府部门对审计市场的过多干预

当前,在中国股市上,投资的风险并没有过多受到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的状况和财务指标等一些正常因素的制约,反而是受到政府干预正常等一些非正常因素的制约更多,从而致使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更多的关注于政府政策的信息,而对于财务信息与审计的质量却没有给予必要的关注。

2.当前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成无法市场的发展要求

当前,我国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属于有限责任公司性质,仅仅有一小部分事务所属于合伙制,虽然我国也针对这种状况进行改革,但是与国际差距还比较大。这两种组织形式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在合伙制事务所中其合伙人个人需负无限的责任,故在收益与成本的对比中,注册会计师往往比较重视审计的风险,而在有限责任公司中由于大部分风险由企业承担,注册会计师本人所负的责任有限,故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与风险意识,从而极易出现虚假审计报告的现象。

3.信息的不对称

在公司内部,其工作人员对自身财务状况和经济的成果了解比较深刻,可能会因利益的驱使而做出粉饰重要会计信息的行为,甚至可能出现设置“两本账”、“账外账”等情况,而注册会计师在实际的审计过程中可能无法及时的发现这一问题,从而直接导致其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无法对该企业财政状况和经济成果给予公正的评价,最终影响到其审计的质量。

三、有效提升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相关对策

1.完善行业监管机制加大处罚力度

当前,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虽已形成了多方位的监管体系,但其整体监管效率并不是很理想,故提高审计质量不仅需对审计行业进行有效治理,还需对其相应的制度环境与监管体制实施相应的改革,而改革的重点就在于逐步完善会计行业的监管体制,并加大对那些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

2.完善注册会计师执业外部环境

(1)逐步完善并优化公司的智力结构以改变其审计委托的关系。注册会计师主要的工作任务就是向投资者公开的披露其审计报告,从而让其知道目标公司当前管理现状,同时,审计也是用来有效约束公司经营者行为的一种监督机制。因此,公司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治理结构来为审计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执业环境。如对于国有或者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首先就需切实解决其国有股东缺位情况,然后在逐步加强对其董事与独立董事的有效监督与约束,以从整体上强化企业的资产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的共担风险意识,最后还需逐步加强审计事前的控制,以增加其公司内部相关审计部门的监督和约束作用。(2)强化审计准则的建设,并逐步完善审计理论与技术方法。当前形势下,为适应审计环境、对象与目标的变化,国家立法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在审计准则制定的工程中,需积极学习并引进国外先进的设计理论与技术方法,同时要重视我国的实际情况与国际审计准则间的有机融合,充分借鉴国际审计准则中的基本原则与必要的程序,并加大对国际审计准则现有成果的积极研究,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加快我国独立审计准则制定的步伐,最终从根本上保证我国注册会计师的实际执业水平的提升。

篇8

一、审计模式的演进及背景

审计模式(Auditing Approach),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的审计目标所采取的审计策略、方式和方法的总称,即审计目标、范围、和方法等要素的有机结合。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审计模式也发生着变化。审计模式的发展经历了账项基础模式、制度导向模式、风险导向模式三个阶段。这种演进使得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与外沿不断增强。

(一)审计模式的演进 审计模式的第一个阶段是账项基础审计(Aeeounting number-based audit approach)。账项基础审计现在我国还被广泛使用,该模式是以凭单核对为重心,以审查账目有无舞弊为目标,以数据的可信性为着眼点,从会计科目入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方法模式。采用详细审计的方式,着重于资产负债表审计。这种方法费时费力,且难以查找产生错弊的原因,不能揭示会计系统中不合理的部分。在经济业务规模不断扩张,业务不断复杂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审计质量和效率,产生了制度基础审计,即审计模式的第二个阶段。制度导向审计(System-based audit approach)。20世纪40年代开始成为审计方法的主流。审计人员也发现内部控制制度的可靠性对审计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种方法要求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要有全面的了解,强调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决定实质性测试的时间、范围和程度。该方法的重点是发现内控的薄弱环节,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扩大审计的检查范围。这种方法着眼于整体制度的分析,可从总体上对管理提出建设性意见。相比账项基础审计有所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注意力都集中于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上,使审计人员过多依赖于内部控制的测试而忽略了审计风险产生的其他环节。再加之审计环境的不断变化,审计诉讼的不断增加,这就需要降低审计风险,获取有效工作结果的审计方法出现。审计模式第三个阶段风险导向审计(Risk-based audit approach)。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日趋复杂,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风险已经不是一般的会计核算差错。企业内部控制本身就是管理层制订的,受利益的驱使,管理层的舞弊行为层出不穷。这种内部控制只能控制一般员工,而对于管理高层的蓄意行为无能为力。而制度基础审计的局限性也很明显且审计风险巨大,于是产生了风险导向审计。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对控制风险进行评价,而应主要对产生风险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用以确定审计人员实质性测试的重点和测试水平,确定如何收集、收集多少和收集何种性质证据的决策。风险导向审计大量运用了分析的方法,这种分析的方法贯穿于审计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终结阶段,使审计风险结论和整个审计过程联系更为紧密,使审计人员能够重视产生审计风险的各个重要环节,使审计过程成为―个不断克服和降低审计风险的过程。传统审计风险模型是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在1983年提出的,该模型是人们通常所讲的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核心内容。即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其思路是会计师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通过对会计报表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定量评估,从而确定检查风险,进而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该模型解决了审计资源分配到最容易导致会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的领域。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实质上是制度基础审计的发展,虽然使效率和效果有了实质性提高,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国际审计和鉴证准则委员会(IAASB)2003年对审计风险模型重新描述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包括两个层次:会计报表认定层次和整体层次。会计报表认定层次的风险运用传统审计模型可以解决。会计报表整体层次的风险主要是指战略经营风险,是会计报表整体不能反映企业经营际情况的风险。

(二)审计模式变革的原因及背景 首先,外部因素――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在社会越来越复杂的业务中,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相互关联性的增强,使得被审计单位规模和经营不断庞杂。在加速融合和经济一体化的现代社会,没有一个系统是绝对有效的,所以风险导向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必经之路。从社会环境来看,在经济转型期,投机与短期行为是很普遍的。我国相应的经营规范和法律法规也不很健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财务舞弊和虚假财务行为的发生。又由于社会公众期望审计人员能毫无遗漏地发现被审计单位的舞弊行为。但审计行为只是对被审单位的财务报表是否按公认的会计准则编制发表意见,所以不能保证发现所有的舞弊行为。这种审计期望的差距,客观上也促进了风险导向审计的产生。其次,风险规避――重大管理欺诈和舞弊案例的日益增多加快了新的审计方法的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到80、90年代,管理欺诈行为愈演愈烈。并给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从社会公众的观点来看,查错防弊一直是审计人员的职责。正是由于传统审计方法的限制,制度基础审计方法在审计技术等方面的滞后等方面的原因要求新的审计方法的创新。再次,思想演进一战略管理思想的发展为新的审计方法提供了基础。战略管理最根本的着眼点在于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及企业的风险对策。财务报表的风险其实就是企业战略风险及相关经营活动风险的衍生物。所以要充分把握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就要理解企业发展所依存的内、外部环境,基于这些环境而制定的发展战略目标及所包含的风险。明确外部战略风险对于财务报表认定做出合理的判断。战略管理思想及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为新的审计方法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实践基础。最后,成本效益一审计要想发展求生存,就必须增收节支。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代社会,会计师事务所按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的原则确定所需要的审计程序。虽然扩大了审计的程序和范围,但采用分析性复核程序,对于异常情况予以更多关注,也降低了成本。

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种类与特点

(一)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种类 目前风险导向审计可分为三种类型:传统风险导向模式、战略风险导向模式及改良的风险导向模式。传统风险导向模式实质上是发展了制度导向审计,只是在制度导向模式中加入了风险测试,建立了审计风险模型对风险进行量化的测试,但其固有风险的量化测试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不能体现客观性。不能改变制度导向模式自下而上的从交易项目报表测试综合成审计结论的审计方向(图1)。战略风险导向模式依据系统论和战略观的观点,从分析企业的经营模式入手,自上而下地理解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从战略风险评估,业绩计量等方面来评价审计风险。但在实务中这种模式给了管理层更多的操作空间。改良后的风险导

向模式抛弃了“无利害关系假说”,建立在“合理的职业怀疑态度假设”的基础上,要求注册会计师在计划和执行审计时不做任何预先判断,只有在收集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后才做出合理恰当的审计结论,将对管理层是否诚信、是否有舞弊造假的驱动保持合理的职业谨慎。同时建立了新的审计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考虑了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的不可分性,将两者合成重大错报风险。要求注册会计师将审计起点定位在围绕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来设计和计划审计程序,并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密切关注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将风险评估工作作为整个审计工作的基础与先导。在关注内部控制的同时,还综合考虑企业环境、发展战略、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的评估。

(二)风险导向模式的特点 首先,要求审计人员不仅对控制风险进行评价,而且要对产生风险审计的各个环节进行具体的评价,以确定审计人员实质性测试的重点。通过对企业环境、发展战略、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的评估,发现其潜在的经营风险及财务风险,并评估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风险,以便使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有两道防线为防止会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和漏报。第一道防线是了解被审计单位及环境,包括内部控制。第二道防线是注册会计师审计。重大错报风险是由于第一道风险没有把好关,而使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新准则明确要求审计工作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为起点和导向,从企业的战略经营风险人手,强调从宏观上了解被审计单位及所处的环境,紧紧围绕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来设计和执业审计程序,最终保证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而检查风险是由于第二道防线没把好关,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的过程中没有检查出错误的风险(图2)。其次,风险导向审计以风险评估为基础,对影响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多种因素进行评估,确定审计范围、重点和方法,其不仅重视与内部控制系统直接相关的因素,而且还重视各种环境因素。通过对产生风险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评价,并利用风险模型量化风险,最终确定―个可接受的检查水平。在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定下,注重对分析性复核中波动大的项目的详细审计(图3)。最后,风险审计大量运用了分析性复核的方法,这种分析的方法贯穿于审计的全部阶段。关注企业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风险评估包括检查、调查、询问、穿行测试等多种审计取证手法,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核心是对分析性复核的运用。分析性复核的对象不仅包括财务数据还包括非财务数据。

(三)现代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区别 一是审计切入点不同。传统风险导向审计通过综合评估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由于固有风险难以评估,切入点一般为企业的内部控制或会计报表项目;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通过综合经营控制风险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审计起点为企业的战略系统及业务流程。如果业务流程不重要或内部控制很有效,则将实质性测试集中在例外事项上。更针对于风险设计、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程序,且注册会计师有利于节省审计成本,克服因缺乏全面性观点而导致的审计风险。二是风险评估识别以分析性复核程序为中心。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对于信息的再加工程度不够,其分析性程序主要用在报表分析上。目前分析性复核程序正在走向多样化:在数据分析上不但要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对非财务数据也要分析。分析工具上借鉴现代管理方法,将战略分析、绩效分析、财务分析及前景分析等分析工具运用到风险评估中。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注重运用分析性复核程序以识别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三是风险评估方式由直接评估变为间接评估。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风险评估是一种直接的方式,即直接评估重大错报的概率。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从经营风险评估入手,间接对审计风险进行评估,因为经营风险越高审计风险也越大,也就是管理舞弊的可能性越大;并且从经营风险中能更有效地发现财务报表潜在的重大错报,因为财务报表是经营的反映,如果经营风险未能在报表中得到体现,则财务报表很可能失真。此外,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合理性评估也只有从经营风险入手,才能进行正确的评估。四是审计程序实施具有个性化。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审计程序是标准化形式,对不同的被审单位采用相同的审计程序。使注册会计师无法突破预先设置或防范的措施,审计结论无法保证正确;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要求注册会计师将评估及识别的审计风险与实施的审计程序相结合,针对不同的客户及相应的风险实施个性化的审计程序。五是审计证据的内涵扩大。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式下,重心向风险评估转移,审计证据也由内部向外部转移。注册会计师在充分了解企业整体经营环境的基础上,评估客户的经营与审计风险,同时必须取得大量的外部证据来证明风险评估的恰当性。六是扩充了内部控制要素。由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内部控制三要素(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控制程序)变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下的内部控制五要素(控制环境、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过程、财务报告相关的信息系统和沟通、控制活动和对控制的监督)。最后对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过去仅掌握会计、审计知识到现在要求转向管理和相关行业知识。如现代管理知识和行业知识。审计人员不仅要加强专业素质的培养,还要提升职业道德素养。

(四)我国风险导向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要在审计计划阶段和执行控制测试阶段,注册会计师关注的范围扩大,涉及的内容多,审计的难度加大,会导致工作时间和审计成本的增加,即成本的增加和后续教育的支出要求收费的相应增长,但被审计单位不一定会承受相应的费用的转嫁,这会使一部分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在竞争中无法生存。审计主体没有建立良好的供求关系,低价竞争现象比较严重,审计价格难真实地反映其价值。其次,信息系统的建设问题。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重要特征是审计重心前移,注册会计师必须首先执行风险评估程序,充分了解客户整体经营环境,然后针对风险不同的客户、客户的不同风险领域、设计个性化的审计程序。所以,注册会计师要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西方国家大量运用分析性程序的有利条件是大量审计程序软件的开发与运用。使用分析性测试程序成为节约成本的重要手段,但在我国还处于初步阶段,所以要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审计方法的科技含量。再次,审计风险评估出错会导致审计失败或审计无效率。评估结果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审计质量。在审计计划阶段,评估出错会接受高风险客户的委托,增加审计风险;在审计实施阶段,评估出错会执行不恰当的审计程序或错过高风险的审计领域;在报告阶段出现评估错误,有可能会出具错误的审计报告。这需要执业经验丰富、业务素质高的审计人员,但这方面的人才缺口使得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开展有一定的难度。最后,我国的鉴证事业起步较晚,一些法律法规建设还不健全。注册会计师的素质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发展。另外,由于我国的民事赔偿制度不完善,注册会计师承担的损失不足以产生威慑力,这也使得注册会计师对风险的估计不足。

三、审计模式的变革

2003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的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IAASB)为提高审计质量,了一系列新准则。其中

ISA200准则将审计风险模型修改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强调从宏观上了解被审单位及其环境,以充分识别和评估会计报表重大错报的风险。作为一种审计理念,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无疑是更加科学的。从整个审计行业来看,无论是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仍处于遵循账项导向审计模式和制度导向审计模式阶段。我国审计准则一开始就是借鉴国际惯例,并在国际审计准则的基础上制定的,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目前已做到了体现风险导向审计方向及与国际接轨的平衡点,建立了我国新准则体系。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新制定的审计准则,标志着我国新准则体系的形成。在《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工作计划表》中单独列示了一组与风险评估及风险的应对有关的准则。包括《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01号―计划审计工作》、《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一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一审计重要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一注册会计师对评估风险应实施的程序》、《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2号―对被审计单位使用服务机构的考虑》。这些审计准则中,《审计重要性》原来就存在并且继续有效,而《计划审计工作》则是原来虽然存在,但是进行了修改,其余准则都是新制定的。这些审计准则充分体现了修改后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特点,尤其是新制定的《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与《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风险应实施的程序》准则,更是说明我国新建立的审计准则体系是建立在改良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基础上的。我国新建立的准则体系中强调重大错报风险概念,而不再采用固有风险的概念,这充分体现了改良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特点。这样新准则在如何识别与评估重大错报风险都作为相关的规定,加强了可操作性,提高了审计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审计的成本。体现了国际趋同的理念,为指导以后我国的审计实践起到了积极作用。

篇9

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产生的信息经过收集、评价、使用,得到的可以作为出审计意见的依据。在独立审计中,审计证据是开展审计工作的必要支持,在审计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独立审计的核心。对审计证据的总体要求是规范审计人员获取审计证据的需要,提供审计人员收集和判断审计证据工作是否合理、有效的标准,为审计人员获取审计证据,发表合理审计意见提供指导。

一、确立审计证据总体要求的意义

《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对审计证据的定义是,“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从这一定义中可以看出,审计证据的最终目的是形成审计意见,而这一目标是与整个财务报表审计工作的目标相一致,而且不但会计信息是形成审计意见的依据,会计信息以外的信息,如被审计单位会议记录,内部控制手册等也是佐证审计意见的依据,本文将这两类信息称为审计信息。发表审计意见是依照一系列的审计工作程序来完成的,审计人员接触审计工作最先面对的是被审计单位繁多的审计信息,最终得到的是依据原始的审计信息出具的审计意见。从审计信息到审计意见实际上是一个信息的再加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审计信息成为审计证据是一种质的飞跃,这凝聚了审计工作的大量努力,包括对审计信息的收集、评价、使用。最初的审计信息是大量零散的,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不便于存储、查找和利用。而形成的审计证据是要进行综合归纳的。因此,存在一种统一的审计证据总体要求,有助于提高独立审计工作的工作效率,为实现审计信息转化为审计证据提供一致的标准。

随着市场的不断,规模不断扩大,业务量急剧增加,大量工具的出现,独立审计的结果——审计报告越来越受到需求者的关注,对审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审计诉讼大量出现,审计责任越来越重大,这就为审计报告的供给方——审计人员带来了审计风险。在此种情况下,审计证据的获取就不得不充分考虑风险的影响。在实际审计工作的程序中,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实施控制测试以及实质性程序艘是为了避免风险给审计工作带来的损失,然而实际上风险是无法被消除的,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被降低。为了使审计风险降低到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获取的审计证据就应当符合特定的标准,这一标准就是对审计证据的总体要求。明确了审计证据的总体要求,就为审计人员在评估审计风险,获取审计证据提供了引导,为降低审计风险提供了参照标准。

二、审计证据的总体要求

在明确了审计证据总体要求产生的必要意义后,本部分主要探讨审计证据总体要求的含义及其作用。关于审计证据的总体要求,国内外审计界、审计准则都提出了相应的解释,被广泛接受的内容是审计证据总体要求或称为审计证据特征,包括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审计证据的适当性。

(一)对于审计证据充分性的考虑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描述审计证据的数量特征,是对审计证据数量的衡量,使审计证据在数量上能够满足形成审计意见的需要。审计过程中对于审计证据数量的要求是获取审计证据的首要条件,只有取得充分数量的审计数据,审计工作才能正常开展,才能形成有佐证的审计意见。当然,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决不是对审计证据无限量的要求,还应当考虑以下因素的影响:

1.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对审计证据充分性的影响表现在:审计风险越大,对充分性要求高, 即需要审计证据的数量可能越多。从一般意义上讲,风险与证据数量呈正相关关系,风险大的审计项目其存在风险的审计信息分布较散,涉及较多的审计信息,为获取如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信息必然要增加审计证据的数量。另一方面,审计证据数量的增多有助于发现被审计单位不易发现的舞弊行为,规避审计风险。

2.审计项目。

审计证据的数量,还与审计项目的特征有关。通常,重要的审计项目要求的审计证据越多。例如:对建设项目的审计,其本身就是一个包含复杂数据信息的工程,而且建设项目在整个企业的战略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占有企业大量人力、物力的项目,也是整个审计工作的重点,显然要对这样的审计对象实施审计获取相当数量的审计证据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3.成本效益。

对审计证据充分性的要求并不意味着审计证据可以无限制的多。在获取审计证据的同时,审计人员需要耗用大量精力甚至财力,在有限的审计时间内将长时间积累的审计信息全部用于辅助审计证据是不现实的,况且某些审计证据的取得并非是免费的,过多的审计证据会成为审计负担。成本效益因素的另一层含义是审计成本的耗费并不是越少越好。对于一些必须要重点审查的项目,如数巨大的应收账款,尽管取得该审计证据存在一定难度,需要一定的成本,但该项目的重要性决定了耗用成本的必要性。

(二)对于审计证据适当性的考虑

《注册师审计准则》对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定义为,“是对审计证据质量的衡量,即审计证据在支持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包括披露)的相关认定,或发现其中存在错报方面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审计证据对于质量的考虑是从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角度来看的,这似乎是与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相吻合,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是服务于会计目标决策有用性的,而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是要符合审计目标即作为出具审计意见的依据,“不相关”、“不可靠”的会计信息并不意味着审计证据的“不相关”、“不可靠”,正是这样的会计信息揭示了被审计单位存在的可能舞弊的行为,是值得审计人员高度重视的。

1.审计证据的相关性。

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是与审计目标密切联系的,是指审计证据的获取应能为做出审计意见提供佐证,也就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认定。对于符合性测试获取的审计证据,其相关性的决定因素包括:内部控制的存在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内部控制的遵守情况。对于实质性测试获取的审计证据,其相关性在于对会计报表的认定及认定报表中列示项目的存在,权责关系,业务发生,完整性,计量,信息披露等。《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对审计证据相关性的原则要求是:“特定的审计程序可能只为某些认定提供相关的审计证据,而与其他认定无关;针对同一项认定可以从不同来源获取审计证据或获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只与特定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并不能替代与其他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按照相关性的要求对审计信息加工形成有证明力的审计证据是对审计证据质量要求的体现。

2.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审计证据的可信程度,即审计证据能否如实地反映客观事实。这是从审计证据质量的另一个方面来考虑的。符合相关性的审计证据是对会计报表事项的认定,这种认定的前提是审计证据的真实可靠。如果获取的审计证据不可靠,那么对于证据的认定就是无意义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对审计证据可靠性的原则要求是:“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其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内部控制有效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比内部控制薄弱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更可靠;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比间接获取或推论得出的审计证据更可靠;以文件记录形式(无论是纸质、或其他介质)存在的审计证据比口头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从原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传真或复印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充分性和适当性是对审计证据的总体要求。两者在获取审计证据的过程中同样重要,缺一不可。数量不足的审计证据无法全面反映被审计对象的情况,不足以形成有力的证据;不满足相关性和可靠性特征,即使审计证据数量再多也无法对出具审计意见提供佐证。注册会计师需要获取的审计证据的数量与审计证据的质量相互。审计证据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数量可能越少;如果审计证据的质量存在缺陷就需要大量的审计证据全面揭示被审计单位的情况。审计人员在获取审计证据是不能一味的只关注总体要求的某一方面,偏废另一方面,两者应当兼顾。

三、小结

审计证据总体要求的确立是规范审计人员在获取审计证据是需要考虑的因素。而为出具合理的审计意见,实现审计目标提供佐证。审计证据充分性和适当性的总体要求,分别从量和质两个方面提出了审计人员获取审计证据所依照的标准。充分性对数量的考虑是对度的把握,获取多少数量的审计证据不单单涉及影响数量的因素,还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具有职业判断能力。职业判断既是审计经验的积累,又是审计技术的运用,一味强调审计经验,突出主观判断,无法公允合理保证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反而会加大审计风险。适当性体现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两个方面。两者的结合考虑构成了审计证据的质量特征。对审计证据的质量要求进一步为出具审计意见形成有力地证明。与审计目标密切相关能如实反映客观事实的审计证据正是审计人员用以衡量被审计单位经营情况的有效信息,这样的信息经过再加工形成的审计意见才令人信服。充分性和适当性的总体要求,并不是单一的原则规范,而是综合因素的考虑。充分性和适当性项下都涉及自身特点的影响因素,由此形成的是一个对审计证据总体要求的体系。为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独立审计时但从某一方面考虑是不完整的,取得的证据是无法信服的,应当全面了解总体要求的内容,整体评价审计证据。

1.刘明辉.独立审计准则[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10

篇10

内部审计文化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体,内涵丰富。从广义上说,内部审计文化包括内部审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内部审计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生活环境和内部审计基本技术、设施以及其他物质资料等,构成内部审计的物质基础。内部审计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内部审计法规、规章制度、准则、职业道德规范等,是内部审计物质文化和内部审计精神文化的中介。内部审计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内部审计的价值观、精神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心理素质、精神状态、理想信念等,是内部审计文化的核心。从三个层面的关系结构看,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从里到外有序排列,构成内部审计文化层级结构关系,各层次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同时互相作用、影响,共同构成内部审计文化体系。从狭义上说,内部审计文化指内部审计人员在长期审计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积累、不断提炼形成的为内部审计人员所认同的共有行为方式、共同信仰及价值观,主要指内部审计精神文化。

二、建设内部审计文化的重要意义。

内部审计文化在内部审计发展和转型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功能上看,内部审计文化具有导向功能、规范功能、凝聚功能、辐射功能,对提高组织的凝聚力、竞争力以及增加组织价值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并对内部审计工作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是支撑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的灵魂。

1、建设内部审计文化是内部审计发展的内在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组织所面临的内外部风险越来越大,只有通过加强内部审计文化建设,提高组织成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更好地实现内部审计目标,为组织发展战略服务。同时,通过内部审计文化建设,可以进一步促进内部审计制度的创新,加强治理、风险防范和内部控制,为组织的稳健发展提供保障。

2、建设内部审计文化是推进内部审计转型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内部审计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之一,就是在组织内部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较强专业胜任能力的内部审计人才。通过加强内部审计文化建设,给内部审计人员以思想上的启迪、知识的补充和更新、智慧的力量,激发其巨大的工作潜能和劳动积极性,从而使其精神力量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不断促进内部审计人员有效地推进内部审计转型和发展。

三、构建内部审计文化的基础。

从当前内部审计文化建设的现状来看,长期以来,内部审计组织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内部审计文化建设缺乏应有的重视,而且内部审计在国内起步比较晚,领导层重视不够,独立性不强,积淀不多,构建内部审计文化的基础比较薄弱。为避免内部审计文化建设“空洞化”或流于形式,有必要从制度层面、物质层面以及取得领导层重视等方面,加强内部审计文化基础建设。

1、领导的支持和重视是内部审计文化建设的坚实后盾。领导重视和支持是搞好内部审计文化的前提,它的作用贯穿于内部审计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当前,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地位还不高,领导层通过协调、组织、倡导与激励等方式、手段支持内部审计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领导层的重视程度决定内部审计文化的衰荣,其价值观也决定内部审计文化建设的成败。同时,内部审计机构也应积极与领导层保持有效的沟通,通过沟通开展内部审计文化营销,使领导层认识到内部审计文化对组织的提升作用,也使社会认识到内部审计文化对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2、完善及推广内部审计准则的执行机制是内部审计文化建设的抓手。内部审计准则是内部审计人员从事内部审计活动的行为规范。2000年以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先后制定并出台了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以及29个具体准则和4个实务指南,基本上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内部审计准则体系。可以说,内部审计准则体系的建设和宣传推广,有利于提高社会公众对内部审计职业的信心,有助于内部审计职业化、国际化进程,有利于内部审计人员树立依法审计和适法而为的意识,有助于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化水准和专业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内部审计文化氛围的逐步形成。最主要的是内部审计准则的制定本身,吸纳了国际、国内内部审计发展的最新理念,成为传导内部审计新理念的桥梁。

而内部审计理念在内部审计文化建设中起着决定性、主导性作用,是内部审计文化的源泉和动力。当内部审计新理念成为广大内部审计人员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当内部审计人员遵守内部审计准则成为一种习惯,那么,这种习惯久而久之就凝聚为文化,变成一种力量,指导和约束内部审计人员的行为,对推动内部审计与时俱进地发展将产生积极的、深远的影响作用。

3、加快审计业务信息系统建设是内部审计文化建设的动力支持。加快审计技术方法的现代化进程、搭建审计业务信息系统平台,既是审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审计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通过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内部审计部门发现的问题,揭示的风险更具有针对性、准确性和系统性,使被审计单位更乐于接受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方式、审计结果以及审计建议,有利于及时化解风险,消除隐患,也有利于和谐的内部审计文化氛围的形成。

四、构建内部审计文化的途径。

1、以职业道德建设为内部审计文化建设的载体。内部审计的核心价值观是内部审计文化建设的核心,渗透在内部审计组织的宗旨、目标、理念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它集中表现内部审计人员的意志、道德追求和素质水准。构建内部审计文化核心价值观应力避空泛,寻找一个有效的载体,大力倡导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无疑是一个突破口。职业道德规范在内部审计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内部审计文化建设中位置重要。正如IIA的职业道德规范指出,职业道德规范的目的是促进内部审计职业道德文化的发展,它的建立对内部审计职业必要又适用;同时,明确规定内部审计师应该运用并信守公正、客观、保密、胜任的原则。我国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将独立、客观、正直、勤勉、廉洁作为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职业品德。可见,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价值取向上应恪守依法、客观、正直、奉献、求实五项原则,以慎重稳健、实事求是和正直、勇于奉献的精神,客观公正、认真负责地完成本职工作。因此,应以职业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构建内部审计文化核心价值观,以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和执行为重点全面开展内部审计文化建设的规划、组织以及相关具体活动。

篇11

2.公共支出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不统一。因为绩效审计的对象千差万别,所以在衡量审计对象的经济性、效果性和效率性标准上就会不统一。每开展一项绩效审计工作,审计人员都要在工作开始之前,与被审计单位相关部门协商衡量标准问题。这样绩效审计人员就很难保证其公正、公平的立场。

3.审计工作人员配置单一,缺乏复合型人才。当前审计工作人员知识结构不能满足绩效审计的要求。绩效审计评价方式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因此现代审计人员只具备财经、统计、审计方面的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还要对项目工程设计、经济预算、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熟练精通。这就要求审计机关总体知识结构平衡合理,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多元化。我国当前审计人员大多数为传统的财务会计类学校毕业的大中专学生,多元化知识结构的人才相对缺乏。

二、对我国公共支出绩效审计的几点建议

1.制定与绩效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绩效审计的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是健全法律依据,审计的基本原则是依法审计,只有用健全的法律、法规把绩效审计制定下来,在进行审计时审计人员才有法可依。首先,要认真总结在绩效评价方面取得的经验,结合财务审计准则,制定出比较系统、操作性强的绩效审计准则。因为绩效审计的具体情况较为复杂,同时也可以分别制定出具有特色的各个行业的准则。其次,建立、完善科学可行的指标评价体系,也是开展公共支出绩效审计刻不容缓的措施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公平地体现指标的科学性。

2.完善绩效预算制度。政府拨款要看到效果是公共支出绩效预算制度的本质,在学术上称绩效预算是一种结果导向型的预算。绩效审计预算中的“绩”字是指政府相关部门都办了哪些事,而“效”则是指政府部门办事的结果和取得的成绩。各个政府职能部门能干成哪些事,预期将要达到的效果怎样,来衡量拨款的依据就是绩效审计预算。完善绩效预算制度至关重大。

篇12

一、引言

审计质量可以提高会计信息可靠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唐跃军等(2005)认为审计可以发现控股大股东的财务粉饰和造假行为,从而降低信息不对称性。研究发现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和审计质量的交叉项与年报披露日的收盘价正相关,与分析师盈余预测的误差负相关。说明审计质量能加强公允价值计量下会计盈余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并能降低其不对称程度。公允价值审计及其质量的提高是证券市场投资决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公允价值审计比起其他审计来说更为复杂。对于特定项目,如商誉等,由于没有流通市场进行价格参照,这些项目的估值变得更为困难,再加之多变的环境使得管理层的估计与实际之间的偏差变得更大,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审计任务的复杂性。环境因素对所有的审计类型的审计质量都有影响,但是对公允价值审计来说,影响更为重要(IAASB,2011)。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和评估是风险导向审计的重要内容,而且环境因素与审计质量直接相关。我国对于公允价值审计的文献很多,但是实证研究尚不多见,公允价值审计风险方面的实证文献更是少见,本文文献综述主要是对外文期刊相应文献的检索、综述。

二、环境因素与公允价值审计风险

( 一 )估计的不确定性 国际审计准则(ISA)540将估计的不确定性定义为:估值及其披露对缺乏精确标准的敏感性。估值的不确定性是公允价值审计中需要注意的重要特点,估计的不确定性包括:计量标准的不确定、宏观经济风险、价值评估的不透明性。(1)计量标准的不确定性。计量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相关人员面临着在对特定项目进行估值时候的模糊不清(如财务指标),或者对离散数据的估值时候的含混不清。公允价值可以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中国企业会计准则,2006)。市场价格是会计的一切计量属性的基础。市场价格是会计计量最公允的估计(葛家澍、徐跃,2000)。在一些情况下,价格可以从市场交易中得到,在另外一些情况下,价格可以使用模型定价方法确定(Kolev,2008),这里经理人员选择模型和输入变量,常常有着对将来一些因素的假定。计量的不确定产生的原因之一是,除了已知的输入变量,还有未知的决定变量。ASC820 (FASB 2011)将公允价值计量分为三种水平,直接采用活跃市场报价(水平1),采用相似市场报价(水平2),采用模型定价(水平3)。这个层级体系表明了这样的假设:市场参与人能够使用所定价的资产和负债(或者能够参与交易)。资产的价格选择的主观性以及资产负债的参与人能够使用定价的资产负债的假设导致了估计测量的不确定性。采用输入模型估计那些能够很好理解的项目,这种估值也可能包含了较高程度的不确定性。如估值时候采用国债折现率似乎是可靠和透明的做法,然而克利夫兰联邦城市银行(2008)不连续的通胀估计表明,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基于变现的做法影响了估值的准确性。Folpmers and de Rijke(2009)使用标准蒙特卡罗模拟法(Monte Carlo Simulation),使用可观察输入变量和不可观察输入变量对抵押债券进行估值。结果表明,估值的离差是如此之大,以至于预期值无法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估计值似乎高估了资产的价值,但是要对计算进行调整又受到主观的影响。除了模型假设对计量产生的不确定性外,管理人员经常在不同模型中进行选择,当多种模型被使用的时候,到底选择哪一种模型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在股票期权激励估值模型中,Bratten et al.(2011)发现,经理人在有意识降低股票期权成本时候,倾向于选择更带有主观性的模型。当存在几种模型时候,经理人倾向于对模型进行加权。美国航空公司在对SEC的回信中描述了如何估算潜在商誉,计算的商誉依赖于三种模型的权重,权重的制定在最终计算出来之前一直是含混的。(2)宏观经济风险。计量的不确定性还在于,模型存在于一定的经济环境中,当经济条件变化时候,估值结果就会令人沮丧。在令人沮丧的市场里,即使可观察的价格也未必是合适的公允价值的估值标准。在2008年的信用危机中,美国金融分析师克里斯·维伦认为,价格并不必然是公允价值的可靠的代表(Hughes and Tett 2008)。另外,Vyas (2011)证实,在2008年的危机中,许多财务机构拒绝对信用下降带来的资产减值损失进行确认。通过这些研究表明,宏观经济风险增加了与价格选择信息和可能的管理人偏差的风险。这些都对审计产生了特有的风险。(3)不透明性。不透明性是指审计师并不知道当事人是否按照最佳估计数进行估计,从本质上说,不透明性包括了这样的含义,很难或者几乎不可能确定:估计或者模型的输入是基于最新的技术(Kolev 2008,2)。审计时面临着这样的不确定,是否能够在估值时从统计技术上拒绝一个模型,甚至是估值后也难以做到。统计上的噪音,模型输入的不确定性,无法确定的管理人员的估计,为有偏差的报告创造了机会。甚至有的财务人员会利用公允价值的模糊性进行盈余操纵,从而产生了新的更大的审计风险。

( 二 )监管和法律体系 监管和法律体系是显著的环境变量,决定了什么是可接受的行为,并且使用处罚手段使监管者认为的优先行为和动机得以实现。从功能结构上看,这种监管结构有两个方面的重要作用:政策制定和监管。有的部门是规则制定(如FASB),有的则是政策监管(如证券交易委员会)。由于萨班斯法案相关的民事诉讼和犯罪案例,明确和强化了相关的法律制裁。对于相关从职能上看,监管处罚措施,原告的赔偿,以及审计失误招致的更为严厉的监管,都使得审计师有动机提高审计质量,提高公允价值审计质量。在财务危机中,公司声称它们的审计师保持了对准则的严格遵守,担心重蹈安达信覆辙(Hughes and Tett 2008)。法律监管的加强有利于审计师提高审计质量。Dickey et al. (2008) 研究了次级贷款与诉讼的关系,认为这些诉讼纠纷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发行人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PCAOB 在2010的调查也表明,大约42%的审计不足与公允价值和会计估计相关。即便如此,研究发现,如果没有监管,情况会变得更糟。Vyas(2011)的研究表明,法律压力和SEC的调查加大了减值准备的计提。Van de Poel et al. (2009)调查了“高质量”司法体系对商誉损害的影响。发现高质量司法体系与更谨慎的商誉损害确认相关(在IFRS,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框架下),更高的监管改进了公允价值相关的审计质量,然而,没有对高监管所带来的收益和成本的直接研究。财务报告准则是影响审计需求的重要监管方面的环境因素。在我国目前的会计实践中,一些会计要素及报表项目(如收入要素项目),实质已经是按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来进行计量(卢永华、杨晓军,2000)。2006年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不少准则在计量中涉及到公允价值的计量问题。近年来国内外会计界正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持续全面趋同工作,全球金融危机不但未能阻止、反而加快了这一进程(谢诗芬、戴子礼、廖雅琴,2010)。由于会计准则制定的落后,造成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候缺乏依据会造成更大的风险。正如谢诗芬(2006)所说,“在《企业会计准则2006》连公允价值概念都没有阐述明确、其计量和披露规范非常简单分散、相关的公允价值审计准则又不许越雷池的情况下,中国注册会计师如何能有效地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公允价值概念本身在国内会计准则的不确定,国际上的几易其稿,评价标准本身若不明确和统一,就会影响注册会计师评价的正确性。但公允价值会计自身理论上的先进性和公允价值会计审计方法研究上的不断突破,将从根本上减小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谢诗芬,2006)。自2002年第一个国际公允价值审计标准(国际审计准则第545号—审计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诞生以来,2003年1月,美国101号审计准则公告《审计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也随之颁布。国际审计准则545号提出了对重要资产、负债和权益部分的评价、计量、列报和披露有关的审计,并规定了了解、评价、测试等审计程序,规定了利用专家的工作、与管理层沟通等内容。刘丽娟(2006)对《国际审计准则第545号-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ISA545)、美国会计师协会的第101号审计准则公告(SAS101)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2号-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中关于公允价值披露的规定进行了比较。规范公允价值披露的要点主要体现在:第一,对公允价值披露进行审计的重要性。ISA545和SAS101均认为对公允价值披露进行审计有助于报表使用者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第二,对公允价值披露进行审计的要求。ISA545规定:评估原则是否适当且一贯使用;评估方法和重要假设是否根据财务会计准则适当披露;会计报表附注中自愿披露信息是否适当;SAS101规定:评估原则是否适当且一贯使用;评估方法和重要假设是否根据GAAP充分披露。第三,针对公允价值披露使用的审计程序。ISA545和SAS101规定一致:所使用审计程序与财务报表中公允价值计量审计程序实质上相同。对某一事项计量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考虑。ISA545和SAS101一致认为,若某一事项计量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审计师应评估披露的充分性,以使报表使用者确认该事项具有不确定性。上述除了第一点外,我国审计准则均未作规定。由于以上几方面的规定为审计过程中具体审计程序的设计提供了参考标准,因此该部分审计准则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我国审计准则的总则与ISA545和SAS101不相同,有些项目有待明确规定。近年来,国外对于公允价值方面的财务报告相关规定的数量和复杂性有着明显的增加。如FASB(2010)认为,近年来至少有60项规定是允许或者要求会计主体使用公允价值,这些规定之间的差异无疑会增加公允价值相关报告的复杂性。由于市场环境变化和和管理人员的财务工具创新使得公允价值方面不连贯的、零星的准则变得更为混乱。如会计准则修正案(ASU) 2011-08 (FASB 2011) 修订了关于商誉受损时候公允价值指南的内容,并且增加了可选择的计量步骤。但该项修订和国际会计准则IAS36,资产减值并不一致,导致对商誉估值审计的复杂性进一步增加(Bornino,2011)。对现存准则的解释,尤其是估值不确定性方面的准则,也增加了审计的复杂性。审计职业警示SAPA(No. 9)提醒审计师,公允价值假设中应该考虑现有的经济风险(PCAOB,2011c)。虽然审计师和审计准则制定者无论什么时间都会考虑会计准则,但是,会计准则的制定者也应当考虑审计师、审计政策制定者,以及审计研究的局限性。美国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已经在寻求对现有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进行协调。但是很难说这种国际协调能否解决由于公允价值审计带来挑战。理论上说,不同国家相关准则和指南的标准化能够改进财务报告和审计质量,但是Van de Poel et al.(2009)的实证研究的在欧盟国家进行国际财务会计准则协调期间,会计报表和审计质量有着更大的偏差。

( 三 )会计师事务所和外部单位之间的关系 会计师事务所与客户、协议方(如估值专家),同业竞争者,审计委员会的等相关主题之间的关系,构成了公允价值审计的审计环境。这些关系中,有的能够对审计质量起到正面影响,有的则相反。本文首先分析客户付款模型(Client-Pay Model),接下来是先入为主模型(First-Mover Advantage);然后是利用专家的工作,专家既能够从正面、也能够从反面影响审计质量。最后文章讨论了另外三种因素——审计师声誉、审计师任期,和公司治理的影响,这些都会影响到审计质量。(1)客户付款模型(Client-Pay Model)和“先入为主(First-Mover Advantage)”。许多研究认为客户给审计师付款给审计质量带来了负面影响(如 Cunningham 2006)。关于审计师报酬的研究认为,当对审计收入威胁较大时候,审计师会更多的与客户达成一致(如Farmer et al.1987,Windsor and Ashkanasy 1995),而客户付款模型使得审计师与客户之间的利益有不恰当趋同的作用。客户付款模型在公允价值审计中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会更大,因为公允价值审计涉及到更多的估计,主观判断对价值的影响更大,从而为会计盈余操纵带来了更大的空间。审计程序的先后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公允价值审计的质量。首先是管理层对公允价值进行判断和报告,其次才是审计师检查估计是否合理。Earley et al. (2008)将这种次序称为与类似于“先入为主”的情况,在一个博弈中,管理层是先手,审计师是后手。当存在测量标准不确定的情况下,管理层会更多的占尽先机。监管机构也注意到了这种情况,PCAOB(2011)引用了一个例子,毕马威(KPMG)在使用来自第三方的多重定价进行估值的时候,使用了与客户最接近的定价。实证研究已经证实,在管理层的估值包含了一定的货币激励动机的时候,较大的测量标准的不确定性会导致较大的偏差。有研究报告了这种偏差,有资产证券化的公允价值估计(Dechow et al,2010),贷款的公允价值估计(Beaver and Venkatachalam 2003,Nissim 2003),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估计(Choudhary 2011,Johnston 2006)。这些研究与管理层在公允价值估计中的“先入为主”观点一致。(2)利用专家的工作。利用专家的工作,是被审计单位和审计师都需要的。提供专门价格服务的机构所提供的一系列的数据和指数,在公允价值评估中被广泛采用。King(2006)认为,虽然客户和专家的估计是高度相关的,但是被客户聘用的专家是独立的,而审计师另外再聘用其他“独立的”专家(价格服务)似乎不是必须的花费。但是,监管机构已经在担心被审计单位和审计师都过于相信外聘专家。另外,如果被审计单位和审计师都依赖于有着相似数据和方法的价格服务,这样的估计结果将会高度相关,最终结果是仅仅让被审计单位的初始报告合法化。同时,如果审计师和被审计单位使用同一价格服务机构,也会损害审计独立性。然而,使用价格服务,也有促进提高会计报告质量和审计报告质量的作用。Deloitte (2010)的研究发现,73%的享受价格服务的资产管理者相信,价格服务比其他的经纪人服务更可靠。在同样调查里,接近60%的公司有单独的公允价值评估委员会(fair valuation board)。IAASB (2011)认为,价格服务有着这样的好处,那就是对有着竞争性的价格提供一种标准化的估值程序。这些价格服务提高了财务报告的质量。Deloitte’s (2010)的调查认为这种估值服务对买方估值提出了挑战。虽然基于审计服务的目的签订价格服务契约,可能导致统计上的相关性(对统计结果产生影响),使用价格服务仍然能够被视为对于其他安排的一种改进,如公允价值估值模型的改进。不幸的是,使用价格服务对审计质量或者可察觉审计质量的影响仍然缺乏相应的文献支持。(3)审计师声誉,任期和公司治理。在审计研究中,审计规模常常用来作为审计质量(包括审计师声誉和专长)的替代变量(如DeAngelo,1981),很多研究证实了:审计声誉越高,审计质量越高。就公允价值审计来说,审计师声誉的作用也是相似的。Van de Poel et al.(2009)发现,国际四大审计师能够通过商誉摊销对盈余管理进行较好的约束。Dietrich et al.(2001)发现国际六大的公允价值估计比非六大更可靠。审计任期越长,会计师事务所能够得到更多的任务和客户的专业知识,因此审计质量越高。同时,审计任期越长,审计师容易自满,或者是降低审计独立性或者降低职业怀疑态度。在公允价值审计领域,研究结果并不一致。Wang(2010)发现,相对于单次审计,连续审计的审计师更容易接受被审计单位的估值。Wang and Tuttle(2009)发现,审计师与被审计单位在强制轮换下更难合作。相反,Davis et al.(2009)发现在萨班斯法案实施之后,审计任期与可操控应计(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总体来看,审计任期对公允价值审计质量的影响并不明确。最后,大量研究证实,具有完善的公司治理体系的公司的财务报告更可靠。然而,与公允价值相关的研究则提供了不同的证据。Song et al.(2010)发现公允价值第三层级(没有相同资产和相似资产价格可以采用,而是采用模型定价)的估值在规模大的公司更可靠。其次,DeZoort et al.(2003)发现,当涉及到估值、以及建议内部审计加强监管时候,审计委员会并不倾向于支持审计师。由于估计的不确定性,被审计单位更可能采用公允价值的计量进行盈余操纵,从而带来更大的审计风险。法律和监管能够提高公允价值的审计质量。而会计师事务所和外部单位之间的复杂关系也可能对公允价值审计带来风险。由此可见,公允价值的运用是一项系统工程,从计量、披露到鉴证需要多方合力保障,其中公允价值审计起着守夜人的作用。

三、结论

公允价值审计中,与环境相关的风险因素包括估计的不确定性,法律和监管的影响,会计师事务所和外部单位之间的关系。在使用模型定价方法确定公允价值的时候,除了已知的输入变量,还有未知的决定变量。较大的估值偏差造成了计量模型在估值方面的困境。而宏观经济风险增加了与价格计算中所选择信息的偏差,进一步加大了估值的不确定性。统计上的噪音,模型输入的不确定性,无法确定的管理人员的估计,为有偏差的报告创造了机会。甚至有的财务人员会利用公允价值的模糊性进行盈余操纵,从而产生了新的更大的审计风险。监管和法律体系是显著的环境变量,实证研究表明,更高的监管改进了公允价值相关的审计质量。由于市场环境变化和和管理人员的财务工具创新使得公允价值方面不连贯的、零星的准则变得更为混乱。对现存准则的解释,尤其是估值不确定性方面的准则,也增加了审计的复杂性。实证研究认为,有的地区的会计协调则带来了更大的会计报告偏差。客户付款模型使得审计师与客户之间的利益有不恰当趋同的作用。客户付款模型在公允价值审计中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会更大,因为公允价值审计涉及到更多的估计,主观判断对价值的影响更大,从而为会计盈余操纵带来了更大的空间。审计程序的先后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公允价值审计的质量。首先是管理层对公允价值进行判断和报告,其次才是审计师检查估计是否合理。在管理层的估值包含了一定的货币激励动机的时候,较大的测量标准的不确定性会导致较大的偏差。被审计单位和审计师都过于相信外聘专家。如果审计师和被审计单位使用同一价格服务机构,也会损害审计独立性。然而,使用价格服务,也有促进提高会计报告质量和审计报告质量的作用。审计任期对公允价值审计质量的影响并不明确;具有完善的公司治理体系的公司的财务报告的公允价值并不见得更可靠,实证研究甚至提出了相反的结论。由于估计的不确定性,被审计单位更可能采用公允价值的计量进行盈余操纵,从而带来更大的审计风险。法律和监管能够提高公允价值的审计质量。而会计师事务所和外部单位之间的复杂关系也可能对公允价值审计带来风险。我国近年来的对于公允价值审计实证研究文献很少,这就造成对具体的估值的具体细节的实证支持不足。国外的相关结论对中国的具体环境是否适合?如公司治理能否提高公价值的信息含量?中国的价格服务能够提供更好的公允价值估计吗?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实证研究进行验证。

*本文系河南省科技厅2013年软科学研究资助项目“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项目编号:13240041026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徐跃:《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市场价格、历史成本、现行成本与公允价值》,《会计研究》2006年第9期。

[2]刘丽娟:《公允价值比较研究:文献回顾与分析》,《财会通讯》2009年第11期。

[3]谭洪涛、蔡利、蔡春:《公允价值与股市过度反应——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经济研究》2011年第7期。

[4]谢诗芬:《论公允价值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的若干重大问题》,《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6期。

[5]谢诗芬、戴子礼、廖雅琴:《FASB和IASB有关会计准则研究的最新动态述评》,《当代财经》2010年第5期。

[6]Bratten, B., R. Jennings, and C. Schwab. The effect of using a lattice model to estimate reported option values. 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Kentucky,2011.

[7]Dickey, J., M. King, and K. Shih. Subprime-related securities litigation: Where do we go from here? Insights: The Corporate Securities and Law Advisor,2008.

[8]Griffith, E. E., J. S. Hammersley, and K. Kadous. Auditing complex estimates: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used and problems encountered. 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Georgia. 2012.

篇13

 

会计电算化就是把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数据处理工具和以信息论、系统论、数据库以及计算机网络等新兴理论和技术应用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中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进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采用会计电算化来进行财务核算及财务管理,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 

同时,也给现代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和挑战,在这种新的形势下,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对审计的影响和审计应采取的对策就成了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实施计算机审计以防范检查风险 

电算化会计系统的数据一般有两种存在方式: 

一种是由电算化会计系统的打印输出功能将有关的会计资料打印出来,形成分类的书面会计账簿资料; 

另一种是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全部会计数据存储在磁性介质上。 

能够打印出来的资料只有少数,大量的会计资料只能存储在磁性介质中或电算化会计系统中。电算化会计系统对会计数据输入、处理和输出的改变使许多手工条件下的审计线索发生改变,客观要求审计人员在进行实质性测试时充分利用发挥计算机的功能,深入系统的内部进行测试和审核,控制检查风险。 

在对证、账、表进行审计时,除了结合通常手工对系统进行审计的方法和手段外,由于电算化会计系统信息失真的风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需要在测试系统程序控制的基础上,每次审计时都利用实际数据或模拟数据测试被审单位的系统程序,将测试的结果数据与正确的或应当出现的结果进行核对,进一步检验被审单位电算化会计系统程序的可靠性,检查各项公式的设置是否正确。 

进行实质性测试要适应会计电算化的要求,尽可能使用审计专用软件实现会计数据从会计核算软件到审计软件的转换,由审计软件来完成大量的复核和核对工作,审计人员应着重对审计项目的有关数据重新组合,运用有效的审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不断地修改、充实和完善审计计划,执行切实可行的审计程序,深层次地审核审计单位会计数据的真实性,识别虚假或失真的电算化会计信息,控制误受风险以全面实现审计目标。 

2计算机系统环境不可忽略详细审计 

存储在计算机内的电磁介质中的凭证数据肉眼不可见、易逝和修改不留痕迹等特点特别使人们对其安全可靠性怀有疑虑。 

当审计证据的相关与可靠性较高时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较少;反之,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较多。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可靠性控制得不到保证时,就必须有足够多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审计报告。会计电算化的实践表明,尽管会计人员在组织与管理、操作、输入与输出等方面实施各种控制,以增强会计数据的可靠性,但当其对机内数据进行审查时,总将其与纸质凭证再作验证。从长远看,如果纸介质终究要被电磁介质所替代,因而可能带来更大的审计风险。 

3测试内部控制制度以防范控制风险 

控制风险是原始凭证的形成和授权、数据输入、程序与数据库的修改、输出信息的使用和分配等出现错误或人为侵害的可能性。只有内部控制制度可信时,审计风险才能确认为较低水平,才能减少实质性测试的内容和程序,否则就宜采取替代的测试方法,进一步扩大测试的范围。 

因而,在对电算化会计系统进行审计时首先要对内部控制进行符合性测试。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制度的审核和评价应从程序控制和制度控制两方面的测试与评价进行。程序控制的责任者是软件开发部门。对本单位自行设计开发的电算化系统,应结合开发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文档资料如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批准、系统设计资料,审核系统的开发计划是否经过严格审核,仔细研究调查后方可实施,在开发过程中是否对不相容职务进行分工;对外购的商品化软件则应重点审查该系统是否通过评审或鉴定,为适应被审单位特殊业务所作的调试是否经有关部门的确认。 

首次审计时不论软件是自行开发还是外购,都要根据系统的流程图、源程序、编程说明、用户使用手册等资料依次检查系统对会计数据的输入、处理、存储与输出,系统的初始化、维护与安全等各项操作所设置的关键控制点是否合法、合规、合理。 

制度控制的责任是会计软件的使用单位,是由人工实施的控制,独立于系统软件对制度控制的测试与评价应注意:审核被审单位是否根据本单位实施电算化的实际情况,采用恰当的组织机构模式,在电算化系统内部合理的设置岗位,进行不相容职责分工控制。注意被审单位的机构模式是否根据本单位的规模、管理方式及发展方向,恰当地选用了集中管理模式,或分散管理模式,或集中管理下的分散模式; 

电算化部门内是否遵循内部牵制原则相对独立,根据需要进行了合理的职责分工,如系统员、系统维护员、程序员、操作员、数据控制员、数据管理员之类的职责分工;各岗位人员的素质是否确实能够满足开展电算化工作的需要;审查系统工作环境的控制是否完善,是否建立和健全机器设备使用控制制度,是否制定和执行操作规程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和评价系统的程序控制和制度控制的薄弱环节,确定内部控制制度对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的,帮助确定合理的审计程序,决定审计工作的重点和范围,减少和防止电算化系统的审计风险。

4制定和完善新的审计准则 

我国在审计方面制订了许多规范性文件。但是由于审计对象、审计线索、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些准则中的某些已不适应实际情况,一些新增审计内容在审计准则中又缺乏相应的条款,如电算化系统开发审计准则,新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审计准则、审计软件功能规范和开发准则等。在制定新的审计准则时,要在考虑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大力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在制定具体准则时应侧重于对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的评价,应对以下几方面进行规范:1)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资格;2)审计证据的收集;3)计算机审计过程及相关的审计技术;4)审计工作的质量控制等。 

制定有关电算化审计准则和制度,是目前审计工作的迫切需要。 

5开展审计技术和方法的研究 

由于计算机处理和手工处理有很多不同点,从而产生了许多独特的计算机审计技术和工具。计算机审计注重对业务事项和处理过程进行证据收集,如要收集符合性测试的证据,一般是通过模拟数据进行测试形成要收集的证据。 

因此,要大力开展对计算机审计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如审计管理计算机技术、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测试技术、数据库或数据文件的审计技术、应用软件的审计技术、系统开发和维护的评价技术等,特别是内部控制的测评技术,以尽快实现利用计算机审计。 

6加快审计软件的开发 

审计软件是计算机审计不可缺少的技术工具,没有良好的计算机审计软件是很难开展实际的自动化审计工作的。 

审计软件的功能应具有针对会计程序本身合法性、正确性的审查功能;具有对机内会计数据文件的一致性、正确性的检查功能;具有验证会计报告的可信程度及会计软件内部控制措施的可靠性功能;具有审查审计报告、审计文书自动编制整理功能等。 

进而解决审计电算化滞后的实际问题,做到审计技术与会计电算化同步。利用计算机快速分类、检索功能、存储能力编制审计程序,可以进行大量的审计比较、抽样及核对工作,收集审计证据,减轻审计人员工作强度;事先用计算机设计测试案例,后用于测试被审单位的会计程序和数据文件,能够更好地开展审计工作;审计员利用计算机存储有关法规条例、被审单位的基本情况等,随时调用,便于审计工作的开展;利用计算机对审计资料进行统计汇总,编制打印各种统计表、审计文件,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审计软件既可以加快审计工作的效率,又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加强审计规范化工作。但我国审计行业的审计软件很少,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应加大对审计软件开发人才的培养,同时鼓励审计人员积极参与开发或独立开发审计软件。另外,要加强国际交流,引进计算机软件技术,缩短计算时间。 

7加快审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审计人员必须要更新知识,不仅需要会计、财务、审计、工程技术知识和技能,熟悉审计法规,及其他审计规范准则外,还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数据处理知识,掌握系统分析设计和电算化系统评审技术,电算化审计软件的开发使用和维护技术。 

审计发展的关键是人才的培养和加快审计人员的知识更新以适应审计发展的要求。为此可采取的措施有: 

7.1对现有审计人员在计算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控制及计算机审计技术等方面加以培训,使他们能胜任审计工作; 

7.2购买必要的审计软件,对复杂的财务软件的审计聘请计算机专家进行辅导;开展审计的正规课程,借助高校的师资力量; 

7.3开设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审计,控制用户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等相关的课程,加强计算机审计配套课程的教育。 

7.4同时适当借鉴适合我国国情的西方审计理论和方法,培养面向未来的复合型审计人才。 

8结束语 

由上述可见,会计电算化给审计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传统的手工审计已不能适应电化的要求。开展计算机审计是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的新课题和新任务。一方面,逐渐实现审计手段的计算机化,即利用计算机进行计算机所办理业务的审计。另一方面,审计部门内部的各项管理工作和档案、报表、信息处理、预策、决策等工作也逐渐的实现了计算机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