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0:38:5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低碳经济的主要内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城市生态建设是基于城市范围内、以城市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建设为依托、以低碳经济为内涵的一种城市生态化文明方式,它是城市生态化和城市低碳经济的有机结合体。
1 发展城市低碳环保经济的意义
1.1 发展低碳环保经济是当前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使得一些大城市在原有高耗能、高排放城市特征的基础上,还要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能源稀缺、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排放等压力等诸多挑战。面对此严峻问题,节能减排已经成为改变城市发展模式、建设低碳城市的主要内容。在城市化高速扩展的发展的过程中,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发展方式成了当前建设低碳环保经济城市的必然选择。转变现有的经济增长模式、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减少排放,建立完全符合低碳城市建设的节能减排要求。因此,转变城市经济增长法师,加快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步伐、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等重要举措将成为建设低碳城市的必然选择。
1.2 发展低碳环保的城市生态经济的主要内容
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重点是产业结构区域合理布局以及城乡居民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消费刺激生产,只有大范围实施低碳消费和运用,内部需求才能与外部需求并驾齐驱,才能大规模地持续地推动一个经济体低碳经济的发展。
就河南而言,应该从城市低碳实践和运营开始,才能从根本上带动城乡整体低碳消费市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低碳规划。城乡规划明确区域分工和定位,解决工业企业分散、居民区和工厂混杂的问题,解决空间布局和社会格局中存在的污染浪费环节。有效的节能减排必须以工业相对集中为前提,工业相对集中才能实施专业化分工,资源优势互补,提高效率,节省能源;同时催生集群创新,不断产生新技术、新工艺,减少物质消耗,从而降低碳排放。
低碳建筑。低碳经济、低碳消费离不开建筑这个环节。发展低碳建筑要从设计和运行两个方面入手。在建筑设计上引入低碳理念,如充分利用太阳能、选用隔热保温的新型建筑材料、通风和采光系统、节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倡导居住空间的低碳装修,推广节能环保家用电器和环保新技术,鼓励从各个环节上做到“节能减排”,有效降低每个家庭的碳排放量。
低碳交通。城市交通工具是温室气体主要排放者,发展低碳交通是未来的方向。一是鼓励市民选择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的交通方式。二是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和快速轨道交通系统。三是限制城市私家车作为城市主要交通工具。此外,应该倡导发展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氢气动力车、生物乙醇燃料汽车、太阳能汽车等低碳排放的交通工具,以实现城市运行的低碳化目标。
低碳生活。提倡市民的低碳生活方式。提出市民实践低碳生活方式的口号,制定阶段性目标,形成市民共识。政府在政策层面上发挥导向作用。在宣传上加强引导,让市民自觉进行低碳消费。在财力保障上,可在绿化建设、小区环保、垃圾利用、资源再生、市民广泛参与等方面进行应用试点工作。
低碳示范。建设若干低碳社区、低碳商业区和低碳产业园区等低碳发展综合实践区,以促进低碳技术的集成应用,带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为河南省建设低碳城市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示范区侧重于倡导形成绿色消费、绿色经营的理念,形成低碳消费应用方式。提高公众意识和公众参与积极性,兴建低碳或零碳的新城镇及其基础设施。
2 建设生活文明环保城市的策略
2.1 深入调查、统筹规划,制定科学可行的发展规划
政府在制定组织发展从城市生态化文明的发展战略规划是,要将发展城市生态化纳入更新规划的理念中,以现代生态学为基础,利用自然生态过程与循环再生规律,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完善绿色市政规划、引导产业低碳发展、建设绿色交通系统、发展绿色建筑、健康可持续的推进城市生态环保的发展进程。
2.2 深入推进生态建设,建立区域合作机制
分解细化落实生态建设工作任务书,强化目标责任的督查、落实和考核。在整合全省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上,形成全省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加强生态环境功能分区管理。根据各个城市生态项目的差异性来挖掘、提升当地优美的自然生态资源和丰富的人文生态资源。加强城市间信息共享、市场互动、资源互补合作,较快实现城市生态项目的一体化,促进城市生态环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2.3 推动低碳生活方式,提高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低碳经济”最早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出现。低碳经济的发展会对企业经济活动和内容产生影响,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很好地利用这一经济形势,能很大程度地提升公司本身竞争优势、市场份额及其利润各方面,如此一来,为了保证碳数据的质量,碳会计则为基础。碳会计最早是在2008年,由Stewart Jones教授提出的,他将碳排放、交易及鉴证等的会计问题称之为碳排放及碳固会计,即碳会计(Carbon Accounting),随着低碳经济的风靡,随即出现了低碳会计。结合现代会计的含义,对低碳会计定义为一门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履行低碳责任,节能减排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会计科学。其作用在于考核企业自然资源利用率,企业自然资本效率和披露社会效益,其目的是帮助企业实现节能减排,实现企业绿色利润最大化。与传统会计体系相比,低碳经济下的企业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要素的确认,会计报告及其披露均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一、低碳经济下的会计目标
从低碳经济下会计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途径看,低碳会计的目标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本目标,即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利用会计手段,促使会计主体通过技术创新、能源开发等各种手段进行低消耗、低排放生产,在生产中要自觉地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并积极治理污染,降低环境污染,最终完成国家节能减排的指标要求,并发展生态经济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第二层次是具体目标,即充分披露有关会计信息,满足决策的需要。如提供与碳会计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相关的会计信息,即披露环境资源流存量、资源资产的分布和变化;了解环境资源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了解环境投资金额、投资管理情况;了解环境费用支出金额及其具体用途等。使得政府能及时了解企业在环境保护,资源减耗方面的执行情况;使投资人、债权人和企业管理层能够充分了解企业低碳会计实施情况,为他们提供有用的决策依据。
二、低碳经济下的会计假设
(一)会计主体。
低碳会计下的会计主体假设既要秉承传统会计假设,又要赋予新的内涵,所以低碳经济下会计主体假设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企业核算时,将环境资源的价值消耗,环境资金,企业内部的资源消耗,污染事项,等都考虑在内;另一方面,从全球的角度而言,环境问题是共同关注的话题,所以也要充分考虑本会计主体同整个社会及其他会计主体关于环境问题的联系,从宏观层面把握环境问题。
(二)持续经营。
传统会计中,该假设认为企业以持续,正常的经营活动为前提进行会计核算,但企业走上低碳道路,最重要的就是要减少碳排放量,维持生态平衡,节约资源,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的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假设是低碳会计构建的基本前提和根本性约束。
(三)会计分期。
将一个企业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平均划分为连续的期间,称作会计期间。在低碳经济下,会计也需要分期,但要不仅要涉及到传统的会计周期,还要考虑到企业污染治理周期,而且许多降低污染,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支出很难正确分摊得到各个收益期中。所以说对低碳会计而言,环境保护收益期的确认和计量将会是会计分期的一个重要依据。
(四)计量假设。
货币是主要的会计计量单位,但是对于低碳经济下的会计核算有的可以用货币计量,有的却不能用货币计量的。
例如涉及到企业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由于存在一个范围和年限问题,很难用货币来衡量。这就要求会计计量的形式多样化,不仅仅包括货币计量模式,同时应该包括实物计量模式,劳动计量模式等非货币模式。对于企业的碳排放量,应当设定碳单元,用以计量企业的减排量。并且对每一碳单元根据国际市场价格情况,核定每一碳单元的价格,从而可以将企业的碳排放量纳入企业的利润表中进行计量。但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能量化到报表中,这就导致企业业务很难用统一的计量单位来计量,就必须提供财务报表之外的低碳经济对环境的会计报表,以保证财务报告的充分性和各会计要素的可比性。
三、低碳经济下的会计要素确认
企业业务范围内与低碳经济行为相关的项目应当相应地计量并计入六大会计要素中,结合传统会计的定义,对低碳经济下的会计要素做如下定义:
低碳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中取得,由企业所拥有或控制,预期能为企业提供低碳处理和环境保护的资产。其主要内容为:为进行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处理污染而购置的专门设备或者兴建的场所;为低碳生产购置的日常材料或低值易耗品;为低碳治理和保护而专门购入的专利技术等。
低碳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且与低碳生产相关的现时义务。其主要内容为:为进行低碳生产,清洁能源利用而发生的长、短期借款、应付的资源环保税费、治理环境发生的应付账款等。
低碳权益指企业所拥有的清洁能源、治理资本、接受的环保投资或捐赠、节能环保基金等。
低碳收入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可直接归集于节能减排、能源节约所形成的非主营业务收入、低碳环保奖励等。
低碳成本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为节能减排、低碳生产而发生的支出。如低碳生产而形成的工、料耗费;环境保护治理费用、补偿费用,低碳设备的折旧费用等。
低碳利润指企业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内,低碳收入扣除低碳成本、税金后的净额,反映企业低碳效益。
四、低碳经济下的财务报告与披露
会计信息的披露通常包括两种形式,财务报告和单独报告。低碳经济下的会计信息披露也不外乎这两种形式:
一是在传统会计报表中增列低碳会计项目,将能够以货币形式量化的低碳信息反映在会计报表中,反映在相应的科目中,并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形式体现出来。对于一些无法以货币形式量化的信息,则在附注中增加低碳会计信息,如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存货-碳含量,在损益表中单独列示碳消耗费用,像低碳项目、产品含碳量等信息也可在附注中列报。在附注中,还可以用财务评价指标来披露低碳信息。
二是单独报告,即提供单独的低碳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信息。对于无法量化的项目可以编制单独的“低碳情况说明书”。可以采用数量、文字、图形和技术指标结合的方式;既简便又容易操作更直观地企业的低碳信息。这种方式既能更好的反映企业诸如能源消耗强度,污染治理支出,环境保护措施等财务及非财务信息,同时还能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
综上所述,我国要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应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低碳会计体系。将低碳经济用合适准确的会计语言表达出来,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窦春志.加强绿色会计发展助力低碳经济发展[J].今日科苑,2010(10)
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念的改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能源变革、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
当前,国际上有关低碳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有: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包括与碳减排有关的能源消费结构的转换和低碳排放能源系统的建立;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主要探讨不同经济发展模式、阶段、速度与碳排放的关系;农业生产与碳排放,包括土地利用变化、农业土地整治、农业生产水平与结构的变化等;碳减排的经济风险分析与减排对策研究等。
二、低碳经济下兖矿发展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兖矿集团是以煤炭、煤化工、电铝为主导产业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大型企业。既处于能源生产方,又处于能源高消费方,是在发展低碳经济中负有重要责任的企业,担负着大量的节能减排任务,如何在自身发展中既保持高速发展,又能适应低碳经济的要求,是当前要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兖矿集团今后发展将沿着什么样的道路前进,是关系企业能否做强做大,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面对世界低碳经济的大浪潮,寻找集团未来发展的途径和着力点,找出应对之策是当务之急。
三、兖矿应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
兖矿目前是以煤炭生产为主,多业发展的集团企业,未来长期发展仍将是以煤炭生产和煤炭消费为主,那么怎样做到既低碳又发展呢?其实兖矿集团在“十一五”规划发展思路中就有“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并举,着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企业经济效益”,并提出了兖矿发展必须“走科技含量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煤炭工业化道路。”这是符合低碳经济要求的。
兖矿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并举,着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发展思路,是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在新的“十二五”规划期中,要将低碳发展与做强企业相结合,保持兖矿集团可持续快速地发展。其发展思路是“以做强做大国际化企业为目标,以建设绿色矿山和绿色产业为方向,以人才为根本,以技术和管理创新为支撑,内提素质、外扩资源,以基地园区为载体,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实现资源合理开采和资源能源的循环再利用,发展低碳经济,走科技含量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的新型煤炭工业化道路”
四、面对低碳经济下能源发展的趋势兖矿应对措施
一是转变发展观念,调整发展结构和发展目标,将片面追求利润指标转变为注重发展的科学性和平衡性。首先,将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发展紧密的结合起来,注重提高员工的收益及职业生涯的成长,以员工的发展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其次,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与节能环境保护相结合,在注重质的基础上,增加量的扩张,在发展的同时注重节约资源能源,加强环境保护,为今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是重视人才培养和使用工作。要培养有创新思维、懂低碳经济、有理论素养的高素质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重视发挥人才的作用,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
三是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加大节能技术、节能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工作,用先进节能环保的新工艺和新技术改造和淘汰高耗能、高排放的设备,提高设备的节能指标和节能水平。
四是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在全球推进低碳经济的背景下,面对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要抓紧调整优化集团产业结构做好煤炭深加工和低碳非煤产业。煤化工产业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的研发,将产业链向精细化、高附加值方向延伸。煤电铝产业要继续发挥自主创新精神,一方面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进一步提高效率,减少电力消耗;另一方面拉长产业链,向高技术含量的高精尖铝挤压产品延伸,提升产品的价值,增强竞争力。机电装备制造业要以专业化、自动化、高端化为方向,提升产品的档次和水平,同时减少设备和产品的使用能耗。对其他传统产业要用信息化、自动化、节能减排技术对其技术改造和升级,提升其产业的效率和降低能耗和排放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整个产业的生产效能。
五是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保障低碳经济的实施。首先,严格落实节能环保目标责任制,完善考核监督机制。其次,强化节能环保基础管理,跟踪节能环保新的法规政策,修订调整节能定额指标,完善节能环保基础管理制度,完善计量监测手段,强化节能环保设施管理,确保稳定运行、实时监测、达标排放。深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严格建设项目的环评、节能评估和“三同时”制度,把好新项目节能环保关。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3-0256-01
一、和谐会计构建的时代背景分析
(一)企业效益受宏观经济的影响
宏观经济作为外部大坏境,对个体即企业的发展必然有一定的的制约和影响。影响企业的宏观经济环境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国际经济形式的影响。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周边邻国的经济发展情况会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如果企业不能提高信息的获取能力,及时地了解国际形式并可以快速地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那么就会可能会面临国际经济形式变化的影响带来的风险。二是国家政策的不完善带来的影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处在发展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共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家侧重宏观上调控经济,关于经济方面的政策难免不够完善和健全。这给企业的一系列管理和运作活动如消费市场、进出口贸易等带来了不便。三是市场经济波动的影响。市场经济变化莫测,各种因素如政治、技术和人为等的单一因素或多个因素共同作用,都有可能带来市场经济的大幅度波动,从而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
(二)微观经济环境影响着企业的财务
微观市场的经济主体――企业,其内部的经济环境极其细微的变化都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影响。其影响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企业管理方面的漏洞。很多企业对于财务管理方面由于信息获取不全,造成在财务分析上形成分歧,使会计之间产生不和谐的现象。并且,一部分的财务管理人员只看到眼前的情况,缺乏长远的眼光,风险意识薄弱,无法在风险来临时及时做出评估和决策,这种企业管理上的滞后将给企业的营运带来重大损失。其次,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欠缺。有些企业的财务人员并不是经济财务专业,很自然就不熟悉金融方面的业务。加上会计行业在新时代也是不断地知识更新和发展,复合型人才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最后是企业内部职能划分的界限不请。财务是一个企业的重心,,其担负着将资金集中并采取相应的方法以提高对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令人担忧的是,大多数现行企业的财务并没有起到对实质资金的管理作用,只是简单的资料整理,更多是由决策者来管理分配,财务本身却成了执行者。
二、低碳经济与和谐会计的关系分析
(一)和谐会计在低碳经济目标下应运而生
随着当今经济的迅速发展,会计行业越来越受到重视。当经济发展到低碳的阶段,便催生了和谐会计。和谐会计是指对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以资金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会计行为,采用会计手段进行规范,以便促进民主、法治、公平、诚信、有序与协调的会计”。个人认为,和谐会计是各种会计理论、会计方法、会计思想融合的总称。和谐会计的构建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对和谐社会的一种回应,有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主体利益关系。
(二)低碳经济与和谐会计的交集
首先是关于环境和资源的方面,保护环境和资源是低碳经济的主题,而如果会计忽略企业的环境资源成本,那就使低碳经济的理念付之一炬了。其次,社会大众都逐渐意识到低碳消费的重要性。市场只有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持续发展,所以说,消费者在经济发展模式上起着重要作用,对会计行业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低碳经济的主体内容离不开消费者的参与,因此,消费者的支持是低碳经济的实现的保证。最后,低碳经济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减轻环境和资源的压力,即要求加大人力资源的投入和技术的研究开发,以此来减少产品对资源的过度消耗。而和谐会计就是对人力资源的确认,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低碳目标下构建和谐会计的若干建议
(一)树立和谐会计理念,营造和谐的会计环境
构建和谐会计,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和谐会计的理念,注重对和谐会计环境的优化。和谐会计的内容包括多个方面,如会计人际关系和谐、会计环境和谐、会计信息系统的和谐、会计规范系统的和谐、会计工作内部和谐、会计工作与外部工作和谐、会计管理系统的和谐等等。
会计与政治和谐,可以贯彻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有利于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从而有助了和谐会计的构建。会计和经济和谐,会计工作的出色可以推动经济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展,而经济的发展也带动着会计事业的发展。会计与社会和谐,加强会计与社会其他行业的交流,可以提供正确实际有价值的会计信息给利益相关人,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推广。总而言之,和谐会计的构建是满足政治、经济以及社会需要的必然趋势。
(二)和谐会计职责的明确
财务是一个企业的重心,其担负着将资金集中并采取相应的方法以提高对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企业会计基本职能提供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给利益相关人,在现有的会计职责中加入对资金以外的部分的核算,如生产消费、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等等的价值,而不是单一只对资金进行核算。随着低碳经济的推广,和谐会计建立在低碳经济的目标下,企业会计的任务也因此要扩展,主要是注重低碳资产的核算,以及扩展低碳成本、低碳利润或者低碳负债等,进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三)健全和谐会计相应的法律法规
任何一个政策的落实和推行,都需要法律法规做根本保障。因此,和谐会计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迫在眉睫,利用完善的法律法规对会计制度和准则进行确认,为企业会计人员提供理论和法律依据,形成一系列的强有力的处理措施和惩罚体系。
结语
随着低碳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谐会计的构建越来越受到重视。虽然我国的会计行业仍存在着一定问题,和谐会计的构建的路上会有阻碍和艰难。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会计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和谐会计的构建会有更好更有效的方法策略来推动,与低碳经济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了有了显著的提高,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我们国家电力电工行业的发展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电力电工行业中,电网企业承担着电力运输和维护配电安全的重要任务,是电力生产和电力用户之间的桥梁。是我们国家西部开发工作中“西电东输”工程的重要基石。基于现阶段的环境问题,我们国家的提出了低碳发展战略方针。而现阶段的企业也应该基于低碳经济视角之下建立可持续发展方针。因此,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企业环境成本会计核算研究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
一、低碳经济及环境成本概述
(一)低碳经济概述
低碳经济模式是为了面对我们国家现阶段的环境状况而制定的可持续性发展方针。它是以低污染、低排放、低耗能为基础的经营模式。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即是现阶段社会和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纽带,也是在维护现有的自然环境下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低碳紧急模式的运用,我们迫切的希望可以降低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促进现有的环境得以改善。建设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活是全球人民共同的愿景。赵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主要来源是电力生产、尾气排放、建筑排放等。我们国家正处于社会发展阶段,及时的进行优化处理使确保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1]。
(二)环境成本概述
我们国家学术界对于环境的成本的界定有各成体系。在不同的发展领域存在这不同的环境成本概念界定。但是环境成本从空间范围上可以划分为宏观环境成本和微观环境成本,因为使本文针对企业环境成本的研究,所以研究的主要范围是微观环境成本。简单的来说就是企业发展时自觉履行和被动履行环境责任时所必须进行的各项支出。企业的环境成本和传统的生产成本是有明显差别的。其差异出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增长性、突发性、分散性、可追溯性。在发展中,因为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及政府针对环境问题对企业的宏观调控,导致了企业的环境成本逐年升高。为确保环境问题可以得到改善企业必须要从生产环节、设备养护、废物治理等多个方面进行环境支出。环境危害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无不是经过不断的积累在较长时间中“发酵”而来,在达到质变的临界值时就会突然的爆发。对于环境成本内涵的了解有助于企业环境方案的制定,可以有效的减少企业在环境末端治理的支出。
二、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电网企业环境成本会计核算
电网行业在电力电工行业中的环境成本费用的支出相对来说是较少的,和火力发电相比电网行业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主要表现在电网和配电设施的建设中。在电网和配电设施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工程施工,这就导致了施工现场和周围环境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并且大量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的借入导致了当地环境进一步污染。而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电网企业环境成本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有:
(一)环境污染预防成本
环保污染预防成本的主要体现在施工前的环保型原材料购置成本、环保型设备购置成本、节能技术研发成本、低碳排放技术研发成本等。在电网的建设中,如果出现了上述的这些项目及有关项目,就要将其核算进环境成本中,这些环境成本的投入在一定发程度上是为了减少企业未来环境的环境成本。在会计核算中应该采用历史成本法计量[2]。
(二)环境治理成本
环境治理成本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废弃物治理、环保设备维护、环境监测”等方面。这一部分不仅是电网行业所进行的必须环境陈本支出,也是各个行业发展中所要进行的环境成本支出,其不同的地方在于环境治理的程度。简单的来说就是,前期的污染越发的严重环境治理成本支出将会越高。
(三)环境污染损失成本
环境污染损失成本的主要内容有:排污费、应预提的环境准备资金、碳排放成本。在这三个主要内容中,碳排放权的成本是由国家政府明明文规定的,我们国家的碳排放权成本市场主要的交易者是国家政府和银行机构。其目的是从经济支出角度来控制企业的碳排放量,以此来达到对环境的治理作用。
三、结论
由于现阶段人们的工业化进程,已经使得世界环境逐渐恶化,我们平时的出行或使社会的建设都相当于为日益恶化的环境添火加薪。环境问题是我们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我们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改善现有的环境问题。电网行业在我们国家低碳经济模式中是具有榜样效应的,但我们还应该不断的努力,建设更加低碳环保的电网企业。
作者:孙惠文 单位: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疆南供电公司
一、构建低碳经济法律制度的意义
(一)只有构建低碳经济法律制度,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我国化石能源需求不断增大的压力才能得以缓解,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使温室气体的总排放量被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二)只有构建低碳经济法律制度,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我国诸多产业的层次才能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才能增强,才能跨越种种国际贸易壁垒,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
(三)只有构建低碳经济法律制度,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才能得以转变,走科学发展的道路,从而使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得以化解。
二、构建低碳经济法律制度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结合我国实际
气候变化问题是全球性问题,要特别注重结合国家的实际来解决。因此,我国的法治建设,特别需要紧密结合我国的国情,而不是照搬照抄发达国家的经验。
(二)保护国家核心利益
核心利益主要是指各国强调的国家环境安全的利益。国家环境安全在我国主要表现为防止因为自然灾害等环境问题所引发的社会动荡,而碳循环异常导致的水循环异常进而导致的旱涝灾害及水土流失问题是与气候变化关联最紧密的自然灾害,因此要特别关注。
(三)注意法制构建的协调完善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各种法律法规的协调,而这些法律法规的协调统一使法制统一,这不仅方便适用、提高效率、节省法律资源,更能有效地促进低碳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低碳经济法制构建的经济法思考
我们应当不断完善原有相关的经济立法体系。低碳经济这一发展模式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与经济法中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法理念与价值观是一致的。因此,完善原有的经济法体系也是对低碳经济的法制构建的发展。经济法包含的法律部门广阔,涉及低碳经济的法律部门有自然资源法、能源法、环境法、税法、公司法等。
(一)自然资源法
所谓自然资源法是指调整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自然资源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的自然资源法尚不完善。为了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实现低碳,自然资源法律的完善势在必行。只有完善了自然资源法,我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才能趋于合理和科学,低碳经济的道路才能走的更远。
(二)能源法
能源法是调整能源开发、利用、管理活动中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它是调整能源领域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在低碳经济理念下,能源立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应该包括:能源可持续利用原则或能源安全原则;节能高效综合利用原则;能源清洁利用原则或能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原则;能源国际合作原则。制定并完善能源法将大大推动我国能源的保护和合理配置,推动低碳经济的开展和稳步前进。
(三)环境法
环境法的完善对于构建低碳经济法律制度至关重要。为了实现保护资源防止污染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目标,我国政府运用包括经济经济的各种手段进行境保护的重大作用日益彰显,我国将征税和收费排污结合在一起,这构成了大气污染经济防治手段的主要内容。环境法德完善将从宏观上对低碳经济的发展给予指导,使低碳经济的发展具备原则性的保护而不至于偏离“轨道”。
(四)税法
众所周知,税收政策的合理运用,不仅仅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对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促进科技进步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通过税收我们应在协调社会经济与大气环境保护关系的基础上,适时开征碳税,建立一个以大气环境保护为目标,各种税种相互配合、相互联系和制约的税收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系列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税收政策。
(五)公司法
在公司法方面,应提高高碳企业市场准入的要求。比如,提高高碳企业最低注册资本限额,限制高碳企业的上市。而对低碳企业给予各项优惠政策。放宽低碳企业的市场准入要求,降低其最低注册资本限额。降低对低碳企业上市的要求,鼓励低碳企业优先上市。
近代以来,各国经济的突飞猛进,大规模开发常规能源已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过高,温室效应造成的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最主要问题,引起了各国政府的强烈关注。在这一背景之下,低碳经济受到了国际社会和各国的推崇。我国当前倡导节能,发展可再生能源,建立节约型社会等政策措施都是与低碳经济的内涵相一致的。但是,我国尚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体系法律,许多法律法规仍处于空白。因此,为了更好的发展低碳经济,我们必须完善现有的经济法规范,构建低碳经济法律制度。
参考文献
[1] 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8.
[2] 胡淙洋.低碳经济与中国发展[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
[3] 潘家华.英国低碳发展的激励措施及其借鉴[J].中国经贸导刊,2006.
(二)低碳经济的实质。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以及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变革。
低碳经济包括四个内容:(1)低碳经济是涉及经济、环境、社会的综合性问题;(2)低碳经济是对于高污染、高排放、没有约束的碳密集的化石能源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高碳经济而言的;(3)低碳经济主要包括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4)低碳经济是针对碳排放量来讲的,目的是为应对气候变化、解决人类生活、企业生产过程中过多的排放CO2等温室气体而引发的地球生态圈碳失衡而进行的自救行为。
二、低碳经济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关于低碳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历史上CO2的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或者CO2的排放量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Schmalesee(1998)、Galeotti(1999)证实了人均收入和CO2的排放量呈倒“U”型曲线。Grubb(2004)等通过对早期英国的研究得出,在工业化初期,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人均CO2排放较高,但是经过这一阶段之后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显得较弱。Treffers(2005)等学者对德国GHG排放量的减少进行了探讨,他们认为政府采用一定的措施可以实现GHG排放量的减少与经济的较快发展。Wara(2007)认为,清洁发展机制不仅被看作全球的碳交易市场,而且能被看作是一种补贴和政治机制,因为它在实现政治目标方面是最有效的。
(二)国内学术界对低碳经济的相关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文献主要是关于碳排放权分配问题。王伟中、陈滨(2002)等认为,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权分配应当遵循人均排放权分配原则和效益原则。潘家华(2003)考虑到除了以国际公平为原则的碳排放权分配,发展中国家站在人文发展的角度,坚持人均排放权分配原则。何建坤、刘滨(2004)指出,碳排放权分配应坚持“一种产权、两次分配”原则。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水平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差异,发达国家人均碳排放量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所以碳排放权分配必须坚持以公平为主的原则,在公平原则和碳排放“产权”界定清楚的基础上,各个国家可以通过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进行排放权的二次分配,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陈文颖、吴宗鑫(2005)等考虑到以“一个标准、两个趋同”的原则来进行碳排放权的分配。温室气体排放中的公平问题是国际气候谈判中的核心问题,考虑到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无论是历史水平还是当前水平都远高于发展中国家,我国应当坚持人均分配原则,以保障自身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基本权益。
第二类文献主要是关于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途径和对策。谢军安、郝东恒、谢雯(2008)认为,发展低碳经济应该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架构发展低碳的社会行动体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推进节能减排,注重对低碳技术的创新和研发,从而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韩雪梅、刘欢欢(2009)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煤炭净化比重、充分发挥碳汇潜力以及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四个方面阐述了西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任奔、凌芳(2009)结合低碳经济发展的国外经验和我国现状建议选取一定的城市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示范区或者实践园区,让其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推进节能建筑、节能交通等示范工程。孟德凯(2007)从中国利益出发,指出我国可以从清洁发展机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碳汇三个方面来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朱四海(2009)认为,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根据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通过降低人为碳通量、开展碳预算、发展低碳技术、能源结构转换促进人类社会能源利用方式的改变。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牛文元(2008)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论证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得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为:节能优先;化石能源低碳化;激励低碳技术研发以及建立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鲍健强、苗阳、陈锋(2008)从低碳产业、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城市和碳汇五个方面指出了多层次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卢小祁(2009)认为,通过农村低碳化建设、城市低碳化运营以及工业低碳化发展是将南昌建设为绿色花园城市的新型途径。宋德勇、卢忠宝(2009)指出,目前各国低碳经济政策的侧重点为:低碳能源政策、低碳技术政策、低碳产业政策、低碳消费政策,四种低碳经济政策都是以鼓励和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主的。
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且能够在发展中均衡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也有利于我国在面临气候变化的形势下,提升应对能力。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和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路径。
三、低碳经济的经济学分析
(一)低碳经济的理论渊源。低碳经济概念的出现与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两大主题密不可分,它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新变革。自2003年英国政府能源白皮书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以来,低碳经济正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保障未来能源安全的重要路径。低碳经济的出现必然有着经济学原理作为其重要的理论支撑,下面将从经济学的视角对低碳经济所涉及到的理论进行总结:
1、可持续发展理论。低碳经济首先让人们联想到的就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它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和谐、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不但要求体现在以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为主的环境生活领域,更要求体现到作为发展源头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去。它包括经济、生态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就是考虑“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
2、资源环境产权理论。发展低碳经济与环境资源产权理论密不可分。“产权的建立实际上是不同社会成员之间对资源权利的界定、保护和行使,关键在于相互间的排他性。当资源的稀缺发展到一定程度,资源的相对价格提高,从而使建立排他性规则所费的成本低于可能带来的收益时,人们才有建立该资源产权的激励”。
3、排污权交易理论。《京都议定书》中所规定的三种履约机制即:联合履行、排放贸易以及清洁发展机制都是实现并且推动低碳经济的全球范围内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排污权交易是一种基于市场的环境管理政策,它将环境承载力作为一种稀缺性的资源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进行优化配置”。
4、市场失灵理论。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对于商品和服务的有效配置缺乏效率。由于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没有反映环境的稀缺性,许多环境的市场价格实际上是零,纠正市场失灵的方向应该从经济组织的建立和政府的干预上入手。
5、政府失灵理论。政府失灵理论是指政府做出的决策影响了经济效率,阻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政府相关人员对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国家低碳经济政策能够有较好的了解。
(二)低碳经济的经济学内涵。实践当中有必要从低碳所涉及的经济学内涵进行研究,以下笔者尝试从四个方面对低碳的经济学内涵进行了分析:
1、“脱钩”理论角度。将物理学当中的“脱钩”概念引入到社会经济领域,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脱钩”理论主要用来分析经济发展和资源消耗之间的“解耦”关系的。评价低碳经济的主要标准不是单一的看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减少,也不是单一的看经济发展状况,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速度可以大于、等于以及小于经济的增长速度(后两者为理想状态)。由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经济转型是指:经济增长与温室气体排放量(主要为CO2)之间关系不断从“耦合”到“脱钩”的过程。“脱钩”:是指用较少的物质消耗生产出较多的经济社会财富,它反映出经济增长与物质消耗并非同步变化。脱钩指数用来衡量脱钩指标,具体表达式为:
其中,DRt为脱钩指数,EP为环境压力变量,DF为经济驱动力变量,它表示一段时间内环境压力变量的相对改变与相关经济驱动力变量的相对变化的比率。运用脱钩指标可以较好地检验某个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有效性,并且能够找出造成脱钩的原因,从而为国家制定灵活的脱钩政策提供依据。
2、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角度。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能够表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趋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会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均收入的增加而持续地遭到破坏,只有人均GDP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生态环境污染反而会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下降,人均GDP和环境保护呈倒“U”型关系。
3、科斯定理角度。高排放、低效益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外部不经济导致市场失灵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解决环境问题可以从科斯定理入手。科斯定理指明:“在交易费用为零和对产权充分界定并加以实施的条件下,外部性因素不会引起资源的不当配置”。
4、国际经济学角度。国际经济合作是不同国家政府、企业及国际经济组织之间为了共同的利益,通过竞争与协调,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侧重在生产领域中,以生产要素移动和重新组合配置为主要内容而开展的经济协作活动。发展低碳经济就是建立在国际相互依赖基础上的重要国际经济合作形式,通过建立完善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加强其在国际间的流动,通过国际间的贸易,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碳排放权全球内的最优化配置,最终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作者单位: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分行)
主要参考文献:
[1]World Bank,2003.Capacity Building for the Kyoto Protocol(Workshop Report).Washing-ton,DC:The World Bank,2003.
[2]潘家华,庄贵阳,陈迎等.英国气候变化政策:通过激励机制促进低碳发展[N].中国环境,2006.1.27.
一、前言
全球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紧张,催生了“低碳经济”概念的生成,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目标的发展型经济体制得到了全球范围的认可。中国近年来的飞速发展,无疑为全球的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处在环境保护的风口浪尖,高速的工业化进步也带来一定的能源与环境弊端,积极响应“低碳经济”倡导,向可持续经济发展转型,成为了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转折点。
二、中国经济低碳转型面临的主要困境
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同时也伴随着其它相关问题的滋生,国际环境保护机构与各国联合发出声明,要求遏制过高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正处在工业化进程的中国,不得不面临做出经济发展重大调整的局面。中国经济的低碳转型,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一记“刹车剂”,成功转型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1.中国经济的低碳转型压力巨大
由于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在国际法律的约束下,每个国家都有义务调整自身的发展结构,促进“低碳经济”的开展。这一决定,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作为以制造业为经济主体的中国,不但要控制能耗,还要收到减排制度的严格约束。尽管如此,我国依然积极响应国际发展号召,提倡“低碳经济”,履行承诺加快实施经济转型。目前我国的工业能源主要以煤炭为主,工业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二氧化碳排放,成为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国。因此,从整个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低碳经济”亟待实施。然而,我国的碳排放70%来自于工业产业部门,给经济转型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由于发达国家相继完成了工业化,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很多重工业已经先后进军中国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因此,与发达国家实现“低碳社会”的发展目标相比,“低碳经济”的转变则更为艰巨。中国作为世界范围内的出口大国,也不断受到“碳贸易保护主义”和“碳贸易歧视主义”压力,一些国家拟定的“碳关税”的征收势必也对我国的出口造成巨大的影响。
2.中国低碳技术滞后,推动低碳转型被动
低碳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环境保护方式,我国长期处于高增长、高排放的发展模式,粗放型的工业化进程,使得我国对低碳技术的掌握和开发程度明显不足。特别是处于经济转型期,低碳技术的相对滞后,为我国地毯经济转型提出了新的难题。一直以来,我国能源领域的高新技术创新能力不高,依赖技术引进的方式来推动发展,缺乏自主低碳技术的积累,是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缺乏自,在技术上受制于人。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极力主张绿色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积极促进绿色经济的增长,鼓励和倡导新型清洁能源的使用,将美国的低碳技术能力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欧洲与日本也在太阳能的开发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碳排量逐年递减,并掌握着国际上最为先进的太阳能技术。与以上优势国家相比,尽管我国目前也在积极的进行新能源建设,但基础技术与设备仍然依赖进口,国内自主研发能力水平滞后。以太阳能产品为例,尽管我国已经是全球第一大太阳能产品出口国,但却并不拥有先进的技术,只具备自造能力,国内应用也不乐观,产品95%依赖外销。因此,解决我国低碳技术问题才是成功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保证。
三、推动中国经济低碳转型的应对举措
面对国际上各方面的压力,我国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方向是肯定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依靠低碳经济的转型来完成,因此,我国应当审时度势,及时、果断的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争取低碳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和国际话语权,并在保持持续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实现低碳经济的平稳过渡。
1.制定和实施必要的低碳转型发展战略
近年来国际社会围绕着环境问题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谈判和磋商,“低碳经济”成为继WTO之后,有一个全球性共识问题。为此,各个国家都在积极制定各自的低碳发展战略,力求在新时期的国际变革中占得先机。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应当针对本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做出切合实际的低碳转型发展战略。一方面要保持中国特色经济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产业调整来实现新的经济突破,在低碳经济下谋求新的增长点。“十一五”与“十二五”国家发展战略,都将新能源列为了重点发展的行列,特别是对于低碳技术的研发更是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因此,从国家层面来看,低碳发展的框架已经构建。此外,通过对能源相关的立法,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制度扶持发展的力度,《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以及《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等法律法规的颁布,从制度上初步建立了低碳发展的雏形,为今后的具体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重视和加强低碳技术自主创新及推广运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始终是我国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对于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是我国能否实现低碳经济成功转型并始终保持经济高增长的关键。在以国际合作为基础的前提下,先由借鉴开始,向发达国家或技术领先国家进行技术合作,从中不仅要实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更多的是要了解技术研发的能力与要求。“以市场换技术”的道路我们已经走了很多年,然而却收获平平,自主创新能力始终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因此,低碳技术转移工作将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内容。鼓励推广包括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源技术在内的“低碳能源”技术,构建低碳型经济发展体制,从而实现工业化的绿色发展。
四、结语
由此看来,尽管低碳经济转型将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攻坚性问题,但随着国家战略规划的实施和相关技术的发展,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并不会因此而减缓,新的中国低碳经济体制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引领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引言
低碳经济是通过低污染、低排放、低耗能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它的实质性在于可以高效的利用能源、开发清洁能源,以创造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和人类的生存发展为核心。林业对于发展低碳经济非常重要,在制定低碳经济的规划时,一定要加强林业在低碳经济里的作用,这样才能真正推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一、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地位
通过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可以看出,因为受限于能源结构以及资金技术等方面,使得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阻碍:首先,当前阶段我国以煤作为首要能源的局势很难改变。执行低碳经济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其次,需要大批资金以及现金的技术。只有通过创新的技术,在技术方面进行突破和进步,才可以真正转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构造;再次,高排放的问题在短时间内无法解决。我国当前处在城镇化以及工业化的发展阶段,虽然透过优化结构以及节能可以尽量降低碳的排放,可是从整体来讲,低碳依旧具有很大的困难。所以,对于当前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地区来讲,建议避免赶潮流、形式化的现象出现。
当前对于低碳经济的研究、试点以及讨论大部分都集中于工业、能源方面,而最具潜力的林业却被忽略。透过对林业的低碳措施,可以真正实现低碳以及减排的作用。所以,林业措施是加快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保护我国生态平衡、确保人类生命安全的有效方针。加快植树造林,积极推广碳汇林业,提升森林碳汇的功能成为了发展低碳经济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
二、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建议
意识到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就应当扩大林业的发展,为了展现林业的有效发展,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改进:
1、合理规划,保护森林资源
发展林业要以合理规划为基础,保护好当前的森林资源。保护当前森林资源是林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
(1)创建森林保护的相关法律,以便可以有法可依;
(2)进一步完善林业资源的管理条例,建立森林保护法律条例,加大法律管理力度,提升保护林业资源的执法力度;
(3)定期进行综合治理工作,对于破坏森林的违法行为坚决制止;
(4)创建森林灾害救援团队,自然灾害极大的危害了森林,应当提升森林火灾的应对能力,让森林防火工作更加专业化;
(5)提升应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预防能力。不断投入科技力量,创建有害生物监控预防体系,透过预防实现保护森林的目的。
2、全面开发林业,使得林业的经济可以实现循环发展
发展林业,通过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全面的开发林业,使得林业可以实现循环的发展。以往林业的发展中具有很多弊端,无法使林业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应当将观念进行改革,持续优化林业的经济结构,加快林业经济发展转型的步伐,构成林业经济的循环化发展。总结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创建林业的自然景区。在林业的发展规划里,应当把开发林业的景观资源当成重点内容,开发林业的自然景观,不断丰富旅游资源的同时,建立转变林业发展的方式。目前,很多生态旅游景区都开发的非常成功,比如:西双版纳、九寨沟等一些森林景区。
(2)林业发展面向市场,对市场的需求进行调研,合理规范林业产区,在短期内实现林业的丰产。
(3)全面完善林业的开发,进一步促进林业的经济发展。林业的发展要调整林业工业产品的构造,逐渐转变为以林业产品深加工的行业为主。
(4)扩大林业的产业链,培养新型产业,不断创建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尽快对资源进行整合,加快新产品、新技术以及市场的形成,提升林业市场的整体竞争力。
3、扩大科技投入力度,为林业的发展给予科技支持
林业的发展一定要依靠科技的支持,应当扩大科技的投入力度,创建林业科研机构,为林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持。
(1)加大林业的基础研究
想要使林业可以健康发展,就要制定出相应的发展规划。只有不断加大对森林改变气候的影响研究,加大林业在增加碳汇作用上的科学研究,加大森林保护的基础研究,加大科技护林、科技育林的研究才能进一步加强林业的发展。
(2)创建和发展林业科技的推广体系
发展林业科技需要在生产的过程里进一步加快林业的发展。林业推广技术需要林业技术转化成生产力。所以,应当创建完善的林业科技推广机构,转变重视科研而忽略推广的状态,不断推广林业科技,加快林业生产力的发展。
(3)建设林业发展的科技人才团队
不论是对林业科技的研发还是推广来讲,都需要具备专业的团队。对于林业科技人才培养,应当关注培养具备科研能力的人才,储备大量专业、高层的林业科研人才。
4、加大林业知识宣传
林业的发展脱离不了百姓的参与。百姓需要通过科学引导、宣传来建立保护林业的概念。透过教育,让百姓可以深切的了解到林业低碳经济的发展优势,意识到保护森林是如此迫切。透过宣传,提升人们的法律观念,让全社会都融入到林业的发展当中,从我做起,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保护森林资源。透过宣传和教育,提升百姓对低碳的意识,从而加强林业的发展。
结束语
低碳经济并非贫困经济,也并非只有高成本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只有不断加大林业的发展,才能降低污染,让环境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只有发展低碳经济,才能让人们对保护环境有着足够的重视,才能加大对林业资源的建设和保护。因此,只有将两者相互统一,才能让我们的环境得到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4005201
低碳,即较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随着世界上主要大国的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剧烈增长,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排放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受到严重挑战。在我国的农村,特别是乡镇,为提高税源经济,增加财政收入,一些污染企业、高碳企业还大量存在。而有些乡镇企业却成功转型,同样提高了当地的财政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为此,笔者选择了江苏省宝应县广洋湖镇作为一个观察点,通过为期半年的企业、村委会负责人走访,与镇政府人员交流,对当地农民的问卷调查,寻找低碳理念下乡镇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
1 广洋湖镇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广洋湖镇位于江苏省苏北里下河地区,是水产优势突出的一个乡镇,两千余年的悠久历史孕育和造就了广洋湖灿烂的历史文化。同时,由于广洋湖镇地处宝应县偏远地区,交通欠发达,在经济发展领域上相对比较落后,农业方面仍以传统农耕为主,工业化进程尚处于初期阶段且进展缓慢,工业企业的总量和密集度不是很大,这些都是广洋湖发展低碳经济的有利条件。
2 广洋湖镇前期低碳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
广洋湖镇低碳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很多,主要有:
(1)产业结构层次相对较低。广洋湖产业结构层次较其他发达城镇较低,高耗能产业所占的比重很大,工厂消耗主要以煤、电为主,能源消耗强度高,全镇能源大概有70%用于发展工业。长期欠发达、欠开发,还处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初期阶段更加重了广洋经济的前进,消除底层贫困、发展经济的任务较重,随着时代的要求,要继续增长对能源的需求,更好的控制温室气体。
(2)技术创新能力落后。我们要在能源流的整个过程中提高能源生产率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来实现低碳经济的技术创新。相对发达地区而言,广洋湖的能源技术比较落后,开发和应用技术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就造成了实施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方面的巨大障碍。
(3)民众低碳意识不强。宣传普及工作进展缓慢导致大部分企业和公众不能够很好的理解低碳经济。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有些企业没有树立低碳意识和低碳经营的理念,企业环境责任感不强。节能减排、低碳消费的理念没有在公众的理念中树立,各部门投入不足、开发能力不强、企业和公众参与度低等其他原因也致使低碳经济进程缓慢。
3 促进广洋湖镇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要促进经济发展,必须坚持少排放、多吸收,用低碳经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注观念,强意识,坚定不移地树立低碳意识。
能效的提高只是低碳经济的一部分,更为重要的是整个产品的生产过程和生产方式的改变。对长期欠发达的广洋湖镇而言,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资源的成本很高,而发展相关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这对企业的创新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镇党委、政府、教育、劳动等部门,要通过平时的各类会议、户外标语、宣传片等形式,渗透低碳的意义及对农民带来的好处。各个企业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低碳意识,只有加快科技技术的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发展中依靠创新和实践来实现绿色生产、环保生产、低碳生产。
(2)抓人才,兴科技,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
推动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转变,由“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一方面,坚持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坚持把培育企业家队伍作为增强镇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来抓。
(3)抓园区,壮产业,坚定不移地走产业集群之路。
产业是基础,是经济发展的支撑。在低碳上,通过优化物质在经济和产业系统内部的流动和循环利用,减少资源输入和污染输出,使生产过程实现低排放,甚至达到零排放,实现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并以龙头企业的低碳现状影响和带动园区内其他企业。
(4)抓特色,铸品牌,坚定不移地走现代农业之路。
发展乡镇低碳经济,已绝不只是一种理念,而是全球的踊跃行动。很多地区已踊跃开展了一系列踊跃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探索低碳经济的道路中,低碳与经济的辨证关系逐渐得到深刻认识,也成为地区范围经济发展决策的重要课题。低碳经济,今天的行动,必将成绩明日的光辉。
参考文献
一、低碳经济在我国发展的特点
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刚刚步入初始化发展阶段,我国国内的很多企业和相关组织都还没有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对于国内的经济发展模式,还没有建立一种明确的绿色化发展模式,而且在法律方面我国也没有做到全面化发展,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制并不健全,造成了低碳经济发展的失误,降低了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动力,而且我国绿色经济发展从根本上没有深入人心,目前在各地方政府虽然已经开展了绿色经济发展的主题活动,国内也从汽车低碳惠民政策、生产企业的节能税收优惠、对三废企业的高额罚款等措施改善了国内的现阶段绿色经济发展环境,但是目前还是欠缺更加全面的绿色化法制法规,没有一套健全的法制体系去限制绿色经济的发展方向,去引导人们向着一种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前进,造成了一定的发展障碍,引起了低碳经济发展的障碍,阻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降低了经济发展的动力,引起了很多其他的负面的社会问题。由此看来,低碳经济的发展从宏观角度去分析,还需要做到更多的引导,要从基本点上不断引导中小企业建立健全发展理念,加强低碳经济的发展基础建设,而且还要在国内相继开展低碳经济的全民活动, 让更多的人们参与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中,让更多的人们亲身体验到低碳绿色生活的发展方向,了解低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义,并投身到新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自身最大的价值。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管理和发展的方式上还要广泛的借鉴国外的先进发展经验,了解国外的发展模式,要深切体会国际低碳绿色经济的发展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低碳经济国际化发展的动向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按目前的消费模式,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须进口。同时,气候变化已经迫在眉睫。该白皮书从英国对进口能源高度依赖和作为京都议定书缔约国有义务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实际需要出发,着眼于降低对化石能源依赖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出了英国将实现低碳经济作为英国能源战的首要目标。英国政府在继2003年能源白皮书之后,于2006年10月的《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斯特恩报告》,对全球变暖的经济影响做了定量评估[3]。《斯特恩报告》认为,气候变化的经济代价堪比一场世界大战的经济损失。应对这场挑战,目前技术上是可行的,在经济负担上也比较合理。行动越及时,花费越少。如果现在全球以每年gdp 1%的投入,即可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斯特恩报告》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主要措施有:提高能源效率;对电力等能源部门“去碳”;建立强有力的价格机制,如对碳排放征税和进行碳排放交易;以及全球联合对去碳高新技术进行研发和部署等。
三、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内容分析
3.1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所谓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就是指在将来的一段时间内,为了实现低碳经济的总体发展目标而制定的相应战略。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政府、企业、居民以及相关机构的共同努力,将传统的并且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高碳产业转化为新型的低碳产业,同时要将这种新型的低碳技术不断进行研发与创新,最终能够在广大企业与人们的生活中得到普及,从而达到降低环境污染的作用,实现我国的低碳化发展道路。不过,首先就要进行技术创新,不断调节能源结构以及优化产业结构,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还要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其次,就是发挥政府的作用,制定详细的低碳经济发展策略,利用国家的宏观调控手段,鼓励企业与广大群众使用低碳产
品,降低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通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最终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与稳定发展,这是我国需要长期不断努力的方向。
3.2.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主要有两点:第一,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转型和运转模式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起着决定作用,这其中对企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和提高国家经济发展的整体运作能力起到了关键作用,对加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能力也起着推动作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可以有效的让我国与国家化先进国家接轨,在产品生产标准和生活品标准上实现均衡。第二,加强低碳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事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的一种新型手段,是提高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发展方式,改善了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不足的局面和经济发展不均衡带来的多个问题,提高我国企业的转型速度,改善企业发展的不足。
3.3低碳经济发展的意义
低碳经济的运营与发展不仅仅是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辅导作用和引导企业转型的作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还是我国经济发展提升的关键因素。低碳经济发展注重经济的均衡性,强调的是资源合理利用和自然环境的有效保护,要不断改善好企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加强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低碳经济发展强调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和绿色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强调生态平衡,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我国在发展绿色经济的过程中要注重将经济和环境融为一体,将生态环境融入到经济发展之中去,让环境受到保护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最大化的收益和企业最大化的发展,推进了我国整体经济的前进。
四、低碳经济的相关理论
4.1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实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生态学和经济学的融合,它要求用生态学的规律来指导人类经济活动"传统经济模式是一种线性的生产活动方式,按照“资源一生产一废弃物”的方式进行资源和物质的单向利用"。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也随之快速发展,这种传统的经济模式不仅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废弃物的排放还给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所以,我们要走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其不仅可以有效的利用资源,还能尽量降低排放物给环境带来的污染,是解决传统经济那种对资源进行高开采、低利用率,并且大量排放污染的有效途径。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理念就是“低开发、高利用率、低污染”,从资源的开采到后期的废弃物排放都要进行充分的分析,并且进行回收再利用,尽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避免浪费,降低污染。这种资源—生产—废弃物之间的不断循环利用,就可以有效的解决长期以来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关系,不仅可以加快经济发展,还能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是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有效途径。
4.2绿色经济理论
“绿色经济”的概念最初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在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提出来的,绿色经济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绿色经济的“绿色”,不是人们感知意义上的颜色,而是一种象征性用语"一般而言,绿色经济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为约束条件,以市场为向导、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绿色经济是目前所倡导的新型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主要内容就是把经济环境与生态环境相结合。首先,就是要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要求人们能够珍惜自然资源;其次,就是通过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两者能够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 林伯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需要解决哪些问题.中国中小企业.2009.9
[2] 朱四海.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中国的选择.发展研究.2010.5.20
一、引言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和经济规模的扩大,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给环境带来的污染日益严重。在这种背景下,2008年,全国政协委员吴晓青明确将“低碳经济”提到“两会”的议题上来。2009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2)》指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各级部门决策者的共识。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共赢的必然选择,而近年来发展低碳经济的融资需求巨大,迫切需要金融业的支持。所以,金融支持低碳经济成了经济学领域的重要课题。
二、研究现状
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之一,目前全球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部分其他发展中国家已经对金融支持低碳经济经过了初步的实践活动。中国也一直在以积极的行动践行金融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1.国外研究与发展现状。低碳经济是由英国最早提出并在该国开始实践的。2003年时任英国首相的Blair发表了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首次提到低碳经济概念,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英国先后引入了气候变化税、气候变化协议、排放贸易机制、碳信托基金等多项经济政策,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据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调查结果显示,2002年,欧美共有约45家绿色风险投资,总投资额达1亿欧元,主要投资领域为再生能源、水和清洁技术设备。2003年6月,巴克莱银行、花旗银行、荷兰银行及西德意志州立银行等分属7个国家的10家国际领先银行宣布实行赤道原则。除了英国、欧盟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对金融支持低碳经济进行了初步实践,巴西和印度近年来也开始对金融支持低碳经济进行了探索。巴西近年来通过积极引进外资来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将在今后30年内利用美国的资金支持新能源的开发,此外巴西通过电力基金支持在节能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印度政府也十分重视发展低碳经济,积极利用外资和鼓励金融机构投资低碳领域。
2.国内研究与发展现状。2007年以来,国家环保总局与金融业联合推出了以“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绿色金融”制度,为金融业支持低碳经济奠定了基础。今年来,我国金融部门积极推进“绿色金融”制度,对低碳经济的金融支持实践包括银行业的信贷支持和直接融资支持两个方面,但是目前仍是以银行业的信贷支持为主,直接融资支持的比重小。一方面,银行业的信贷支持低碳经济的实践。截至2009年11月末,兴业银行总计支持了全国187个节能减排项目,融资金额达到137.37亿元。工商银行在国内率先全面实施了绿色信贷政策,目前工行98%的贷款企业客户属于环保友好与环保合格的企业,涉及贷款余额占99%;截至2009年末,工行电子银行业务量占比已达到了55%。截至2009年底,建设银行绿色信贷项目余额已经达到1810.97亿元。中国银行从2007~2009年累计发放绿色贷款2000多亿,年增长率在40%以上。虽然银行业在积极实践信贷支持低碳经济,但是目前商业银行对低碳经济的信贷支持规模远不能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最新的研究结果,绿色信贷在商业银行资产占比仅为1%左右,资金缺口高达20倍。另一方面,直接融资支持低碳经济的探索。比起商业银行对低碳经济的信贷支持,直接融资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则显得更加滞后。其一,在上市公司方面。目前在深圳交易所和上海交易所上市的具有低碳概念的公司总共尚不足10家,总市值为3233.6亿元,只占总市值的2.76%。其二,在基金方面。2007年7月20日,中国绿色碳基金成立,它属于全国性公募基金,之后又相继成立了中国绿色基金大连专项、山西专项、温州专项、杭州专项和北京专项;2007年11月9日,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在北京启动。
三、主要研究内容
(1)对我国金融支持低碳经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
究。第一,低碳经济的金融支持政策不健全,导致我国的金融机构尚未对低碳经济的发展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第二,金融机构对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业务认识不足,致使金融机构不敢贸然的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相应的金融支持服务。第三,政府部门和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不够,造成了低碳经济的金融支持措施不能很好的落实。第四,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中介市场发育不完善,难以具备CDM项目的开发和执行能力。第五,中国在国际碳市场上没有参与权和话语权。(2)对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研究。发展低碳经济面临巨额的资金需求,仅靠政府资金或者民间资本根本无法解决,而金融业则具备了这种聚集各种社会资本、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所以金融业将成为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的推动力和杠杆。而且一国的金融越发达,资源配置的效率就越高,相应的就越能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的具体作用有:第一,金融业能够将信贷政策与低碳经济产业政策相结合,从而实行绿色信贷政策,加大信贷资金投放力度,促进高碳向低碳发展转变;第二,金融业能够将金融机构与政府部门结合起来,建立多方参与的多元融资体系,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3)对我国低碳经济的金融支持路径进行研究。目前我国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可行路径有以下几方面:首先,金融机构应该重新树立为低碳经济服务的全球化、可持续发展以及风险防范的理念,加大对低碳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促进低碳经济产业做大做强,政府的大力宣传可以提高全社会对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的认识。其次,建立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股票、基金、保险、信托等产品以及期权、期货等衍生产品,建立成熟的低碳交易制度,并且政府为其提供配套的扶持政策,构建科学合理的低碳金融服务体系。再次,积极培养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方面的人才,才能在不久的将来解决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经验不足的问题。最后,低碳经济产业是个新兴的产业,它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市场保障机制不够健全,金融业对低碳经济发展的支持必然存在很多风险,所以要保证金融支持低碳经济的稳健开展,必然要积极防范与控制风险。
参 考 文 献
[1]闵大勤,周志萍.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J].海南金融.2010,6(6):19~21
[2]方平.金融支持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问题探讨[J].黑龙江金融.2010,5(5):15~18
[3]陈柳钦.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0,7(7):3~8
[4]李丽,汪陈,何圣财.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J].特区经济.2011,2(2):276~278
[5]申益美,谢恒.浅析低碳金融发展对策[J].理论研究(半月刊).2010,6(3):55~56
[6]范青.低碳经济背景下的金融支持[J]经营管理者(半月刊).2010,10(5):29
[7]冯静生.对金融支持我国绿色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双月刊).2011,2(3):11~18
[8]倪丽丽.金融支持经济向低碳转型的路径分析[J].科技广场.2010,8(8):232~234
[9]汤小明.发达国家碳金融发展现状[J].企业导报.2009(11):173
(二)地区贸易格局变化对低碳经济发展较快的发达国家来说,由于他们对于低碳技术、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具备较大的技术优势,使得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的竞争中处于地位优势。而对于低碳经济发展较慢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在国际贸易竞争中,将会处于被动的位置,可能会接受强制的减排义务,使商品流通受到限制。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积极寻求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开发低碳技术,但低碳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且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挑战大于机遇。
(三)国际贸易规则的调整全球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影响本质上反映了国际政治与经济利益的对抗,这必将会对国际贸易规则带来新的改变。掌握着先进能源技术的发达国家势必会通过各种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进一步的开发利用低碳能源技术,在其内部形成完整的低碳经济共同体。这样就使得发达国家把经济体联系起来,把有利于本国的贸易政策、制度延伸到发展中国家,改变国际贸易规则。对于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将包括:国际贸易规则制度的领域不断拓宽;发达国家以低碳经济为标准,减少自由贸易供给;发达国家加快把贸易与环境的挂钩,环境保护成为国际贸易规则的主要内容。
(四)发展中国家贸易发展模式的调整二氧化碳的排放导致气候在全球范围内有所变化,而由于能源效率的不同,不同国家在同一产品的生产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各不相同。由于发达国家技术的先进、能源利用效率的高效,而发展中国家技术的落后、新能源开发的缓慢,导致生产同一产品时,发展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高于发达国家。因此,低碳经济的出现将影响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式,既“低收入国家生产,高收入国家消费“。发达国家积极向全球输出低碳技术和管理模式,创造新的市场,积极开拓低碳输出市场,这就给发展国家造成减排压力。发达国家是发展国家主要的外贸市场,发达国家的低碳发展战略将对整个国际贸易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在自我转变发展方式的同时,间接地通过贸易、投机等影响了发展国家的贸易发展方式和经济增长。
(五)国际贸易服务体系的拓展低碳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碳金融的发展。碳金融包括整个与碳有关的金融交易活动和金融制度规范。碳金融的服务目的在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将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危害降到最低。碳金融经济活动的进行,需要更加有效的排碳技术、资源分配作为支撑。在低碳经济环境下,碳金融拓宽,进一步拓展了国际贸易服务体系的内容和内涵。因此,在低碳经济背景下,要想获得更具优势的竞争位置,需要在碳金融方面投入更多关注,更加全面的认识目前的国际贸易服务体系,抓住机遇,寻求更优的发展。
二、低碳经济环境下我国贸易发展战略
(一)推动技术创新,发展低碳经济低碳技术的创新主要开发利用新能源,改进排碳技术,以低碳为标准推动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节能减排,推动低碳技术的开发应用。从目前中国低碳技术应用方面看,中国应更加关注实际,推动低碳技术的创新开发,关注新能源的利用,包括太阳能的利用、风能、核能、氢能源的利用等。在实施低碳技术创新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鼓励优势科技力量、培养新兴科技人才。同时,我国应加大与其他国家相关领域的合作、引进学习最新的低碳技术,开发利用新技术,实现能源的最大化利用,环境污染气体排放的最小化,改善气候环境,实现经济与社会的统一协调发展。
(二)转变出口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中国是世界贸易大国,但在国际贸易中,所谓“大“仅仅是从贸易总量上界定的,在中国的商品结构上,我国更多的是以资源密集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商品技术的出口相对较低。一些高技术出口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的出口就更少了。因此,要提升我国国际贸易实力,必须不断的调整产品和产业结构,推动低碳产业的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出一条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道路。同时,需要政府加大对低碳生产企业的扶持,使企业在良好的条件下发展低碳经济,使低碳发展理念在社会和企业中传播,进而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改造与优化。
(三)熟悉国际贸易法规,健全法律制度体系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国际贸易的规则发生一些改变,这就要求我国应当熟悉与低碳经济、环境保护有关的国际贸易规则、国际法律、公约等。我国应充分掌握多个多边保护公约和协定,各国的贸易政策、WTO协议文件等。熟悉这些约束性规则性,有助于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客观公平地维护我方利益,在与发达国家的经济贸易中增加谈判筹码。同时,还应完善环境立法,以国家强制力来保证生产、贸易的可持续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