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9:0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篇1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基础,以现代的科学技术为手段,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目标, 通过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使农业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的新型综合农业生产技术体系。生态农业能把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保护环境、高效利用资源等融为一体,是遏制当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综合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持续、协调、稳定”农业发展战略的最好体现。

一、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

1.生态农业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农业自上世纪50年代后期普遍出现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生产经营水平不高,生产规模小。其特点是“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破坏了生态平衡,形成了农业的恶性循环,如种植业广种薄收,重用轻养;林业过量采伐,重采轻造;草原牧业超载过牧,靠天养畜。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整体恶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水体和大气污染,森林、草地和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等等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全国人均耕地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资源基础的先天不足以及人口的巨大压力,客观上要求我国农业必须走一条资源节约及合理利用的道路。而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使得土地等农业资源越来越紧缺。这要求我们确立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理念,改变粗放型增长方式,实现农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在生态农业中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有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减轻人口问题对资源的压力。可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走内涵式、技术型农业发展的道路,符合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更符合我国的国情。

1999年农业部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农业行动计划》,明确指出:“中国农业不能再走破坏生态环境、掠夺自然资源、追求短期效益的老路,必须选择培育和保护资源、优化生态环境、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我国生态发展已进入新阶段,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的主要任务。

2.生态农业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和农业内外部环境的改变,我国农业目前出现了不少急需解决的新问题,如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些传统农产品市场占有率下降。另外,我国成功加入WTO后,进口粮食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多,大量农产品的进口降低了我国农产品的价格,减少农民收入,加重我国农民贫困化程度。

而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它不仅有利于农民根据市场导向,增加农产品种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从根本上保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展生态农业还有利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和资源利用率,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生态农业是劳动和技术密集型综合产业,涉及种养加、贸工农多种生产经营,可为农民提供新的就业空间。发展生态农业还有利于充分利用各种废弃物,做到“变废为宝”,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发展生态农业,可促进我国粮食增产,确保粮食安全。中国粮食生产从1998年的5.12亿吨减少到2003年的4.367亿吨。2004年上半年粮食出口106.2亿美元,而进口粮食143.5亿美元,粮食赤字37.3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人口却持续增长,到2030年前后,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粮食和农产品的消费将大幅度增加,而耕地不断减少,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便积极进行生态农业建设,寻求既能增产粮食等农产品,又能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目前我国已建成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102个、生态农业示范点2000多个。进行生态农业建设的地区,粮食总产增长幅度一般都在15%以上,单产增长10%以上。可见,生态农业是我国在新世纪促进粮食增产、确保粮食安全的一条重要途径。

4.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呼唤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的出现。我国农业生产活动中大量地使用化肥、农药,严重地污染了环境,破坏了自然界原来的生态平衡,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农业污染使农产品中化学药品残留严重超标,致使产品质量下降,危害人体健康。而生态农业的生产原则是充分发挥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人类的相互作用,采用物种或品种轮换种植的方法,注意利用天敌防治害虫,有效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用量,并且生产出无污染、无公害、有益于健康的绿色产品。因而它可以保护自然资源,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5.生态农业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观赏价值。生态农业以生态与环境建设为基础,注重农业生产经营与生态状况的协调、互补,净化水质、土壤、空气。所以经常处于生态农业环境条件下,人的身心状况就会得到改善,增强抗病能力,对于减少疲劳、恢复健康大有裨益。可以通过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以清新的田园风光让游客亲近农业、亲近自然,从而愉悦于人,陶冶情操。如北京1998年各类农业观光园年接待游人378.72万人次,河南省濮阳市2000年各类农业观光园共接待游人20万人次。

二、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中在的问题

我国在生态农业理论研究、工程模式、试验示范、生产管理以及建立植物基因库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全国生态农业建设仍存在不少问题,制约着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

1.理论落后于实践,缺乏优化、配套的农业技术体系。我国有丰富的传统农业精华,不同地区都创建了各式各样的生态农业技术模式。而生态农业模式本身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它必须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相适应,只有在理论成熟的情况下,才能推动和指导生态农业向纵深方向发展。但许多生态农业技术模式仍处在经验水平,尚未进行很好的总结。

我国还缺乏生态农业技术措施的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在全国范围内仍未形成用现代农业科技装备、支撑的生态农业格局,成果数量少且转化率低。在技术推广方面,因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技术引入农业经济的速度缓慢。

2.生态意识较差,对发展生态农业的认识不足。由于农民受教育水平低,思想落后,生态意识较差,只考虑开发现存资源的具有见效快、产值高的项目,很少考虑到农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只重视经济利益和眼前利益,对于提倡和实施生态农业很难接受。致使那些保护资源、培肥地力、减少环境污染等技术不易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和运用。

3.服务水平不能适应要求。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服务与技术是同等重要的。但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在一些地方,还无法向农民们提供优质品种、幼苗、肥料、技术支撑、信贷。信息服务滞后也是当前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因为有效的信息服务将十分有益于农民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以满足市场要求,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

4.生产规模小,影响生态农业的发展。生态农业的深度发展,必将走向农业产业化,但由于中国还是实施以为主的一家一户分散的经营体制,使得生态农业的规模效益难以实现,也影响了物质能量信息的多级转化利用,故农业的规模效益问题将是生态农业发展中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5.农业政策亟待完善。农业是弱质产业,如果没有农业政策的综合性保护,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靠掠夺资源来维持扩大再生产,更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但目前的生态农业政策,还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我国除了《全国生态农业建设技术规范》和其他一些指导性文件外,对全国生态农业的总体目标、指导思想、发展措施和保障机制等缺乏纲领性文件,这直接影响了生态农业建设的成效。

三、加速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通过电视、报刊、标语以及课堂教学等形式宣传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宣传生态农业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广阔前景,形成建设生态农业的广泛共识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氛围。不断更新观念,把发展生态农业和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高到战略高度来认识。

2.依靠科技进步,注重高新科技含量。生态农业就是科学技术农业,涵盖了农业的工业化,特别是生物工程技术中的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物酶转化工程、发酵工程等等。就是一种“帮助农民科学地选择优良品种、土肥措施、排灌方式、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措施、栽培技术、作物轮作制度、农业与相应工业的合理配置等,以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增加农业产出,以及永续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只有加大科技含量,才能使农业生产链条不断拉长,才能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才能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由此而生产的产品才具有竞争力。开展建设生态农业的关键技术和保障体系、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技术体系的科技攻关。同时要重视生态农业技术的示范推广,把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加快我国生态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3.强化科技培训服务,推广典型生态农业模式。为了提高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和操作水平,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要加大对基层科技人员和农民培训的力度,建设技术培训的保障体系。我国幅员广阔,农业资源和生态类型多样,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区域分异显著,所适用的生态农业模式各不相同。各地应根据区域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特点,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在各种生态农业模式类型中,加以科学选择、改造和运用,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而更新、发展,以取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4.认真规划决策,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根据我国各地域的气候、水源、土壤、地质条件和生物多样性等科学划区,确定各区目标任务,并指导研究制定有利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产业决策。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改进耕作制度,集约经营、多业结合,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5.制定政策法规,加强基本保障。国家农业政策是各级生态农业建设的最基本保障,目前生态农业在我国刚刚起步,生态农业的绿色食品在国内市场上获得的利益不明显,利润率较低,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给农民多项补贴。国家更应抓紧制定相应法律法规,不断调整和完善有关政策,保障生态农业建设的有序进行和建设成果能够发挥作用。农民是生态农业建设的主体和直接受益者,更要鼓励农户投入。生态农业是涉及多学科、多层次的复合系统工程,也是多行业、多部门协作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因此各有关部门应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根据当地资源和社会经济现状制定生态农业建设发展规划,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完善各项制度,从而使生态农业建设得以持续稳步发展。

6.培育规模经营的专业农户和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推进经营体制创新。传统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是分散性经营的农民,多数人素质不高,水平低,能力弱,难以适应市场竞争,更不符合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要求。因此,要以组织化、规模化和产业化为方向,推进生产经营体制创新。按照“自愿、有偿、依法”的原则,合理引导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促进土地向专业农户集中,提高经营专业化、规模化水平。注重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推广生态农业技术、组织生产、推销产品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铁军:生态农业建设障碍的宏观环境探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4):11

篇2

(2)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加速了我国各地工业园的建设,其建设规模持续扩大,长此以往,我国可利用的耕地面积也日益减少,导致我国农业发展受到了一定制约,很容易引起生态失衡。

(3)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由于我国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其对先进农业技术的掌握程度较低,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不甚理解,他们认为农业的发展就是以农作物产量的高低来决定,只有产量上去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才会有所提升,殊不知,正是这种错误观念,导致我国农业发展相对缓慢,导致我国农业生产带来的污染越来越严重。

(4)水资源相对短缺。我国工业的急速发展导致地下水开采过度,导致我国农业灌溉用水相对缺乏,部分地区采用了大水漫灌方式,不仅无法解决水资源相对短缺的问题,还浪费了大量水资源,给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2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问题

(1)分散化小规模的生产经营模式。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均拥有的土地耕种面积大约为0.28hm2,小规模发展无法满足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一方面,小规模的农业经营方法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土地的生产效率低下。另一个方面,小规模经营的收入也极其微薄,农民无法使用生态农业技术,难以扩展土地规模。此外,小规模经营的形式导致农户可以随意使用农业生产资源,生态农业技术无法深入其中进行普及。

(2)农业生产者的经济偏好。对于小规模经营的农户来说,获得经济效益是首要目的,所以,在生产的过程中,经济偏好起到了引导农户生产的重要作用。农户在农业生产中,不仅是一个生产者,而且还是一个消费者,从生产者的角度来看,农民必然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出的方式来最大化自己的收入。由于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还不尽完善,农产品产量的提高意味着收入的增加。由于尚未全面普及低成本、高效益的生态农业生产技术,农民更加偏向于提升农产品的产量,依靠这种低效率的方式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3)支持力度不够。当前,我国政策在生态农业发展方面尚未大面积、大范围落实,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生态农业不论在科技研发方面,还是政策支持方面,都稍显滞后,特别是在我国的边疆落后地区,还无法有效地向农户提供种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以及动物疫病防疫等方面的服务,忽视土地、水源等自然资源的科学利用,破坏日益严重,最终导致导致生态农业发展障碍重重。

3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

(1)增加生态农业资金投入,形成产业化规模化。要建设一批功能齐全、服务配套、机制灵活、催生产业的国家级科研孵化平台,融合。聚集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和高端技术。一是以农业科学院为主体,联合国外有关科研单位,建设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现代农业研究院,集成农业科技资源,承接国家级创新团队和重大项目,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建成农业科研基地、人才培育基地、成果转化基地、国际合作基地。二是继续推进中科院生物技术中试研发基地建设,新建生物活性肽研发中心、分离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海洋药物企业重点实验室,孵化东营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和建立稳固的高层次研发团队。三是打造农业专利数据库,致力于发展成国际性的农业专利技术、科技成果搜索、查询、导航专业平台,促进农业科研技术的进步,避免低水平重复科研和专利侵权。培育发展“第六产业”,塑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按照“围绕一个目标、搭建三个平台、培育三个体系,强化两个保障”的总体发展思路,培育发展信息公共平台和文化公共平台支撑下的一二三产融合的第六产业。

(2)健全生态农业服务体系,实现专业化全面化。要突出要素聚集、功能配套,采取政府主导、企业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方式,通过市场化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机制,吸引聚集国内外创新资源,建设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区域性创新创业平台,打造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源、服务源、辐射源。以根本性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为主攻方向,以支撑中国现代农业健康发展为目标,依托每一个区域的生态、农业、资源优势,搭建专业特征明显、应用方向具体的综合科研创新平台,吸纳世界优秀科技资源与人才,重点针对现代农业研究、原生地野生种质资源保护与优秀品种创制、无生态功能未利用土地的生物改善、农业智能设施装备开发等方面展开深入的研究和攻关,加快发展我国农业科技,增强我国生态农业的科技实力。在农产品、生产流程过程中,要积极采取互联网信息技术,结合使用当前先进的云计算技术,推动农业物联网电商平台建设;加快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在设施蔬菜、特色林果、设施水产、设施畜牧生产基地中的应用,营造农产品生产的订单交易与订单转让环境,创建优质安全信誉品牌,培育农产品期货交易环境与现代市场,创造新型农产品交易融资工具,试点特殊农产品交易模式,构建以电子商务为主导的互联网经济格局。

(3)推动生态农业技术创新,实现科技化、技术化。关注世界生态农业先进科技,围绕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强大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在农业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设施农业技术重点研发领域,充分体现学科交叉、技术集成、全球一体、资源高效利用和科技产业化,使农业科技成为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进一步将国际国内技术、人才等科技要素进行融合,明确科技创新源建设、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提升市场对技术研发各方面的引导,保证研发的方向、路线、价格等要素科学合理,努力形成资本技术融合、技术成果转化通畅、服务配套完善的科技创新服务环境。

(4)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通过重点建设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合作共建产学研基地、中试基地、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发中心、院士专家工作服务站、博士后流动站等,完善政府、院所、企业产学研紧密结合机制,建立各类技术创新联盟。通过无偿资助、贷款贴息、融资担保和投资入股等方式支持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支持企业专业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开发项目。增加企业研发机构在研发资金方面的投入,依靠科技创新获得更高的成果转化效益。

篇3

1、农民素质低、适应性差,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目前,在近1万多农村劳动力中,文盲率为0.6%,小学文化程度占17.4%,初中文化程度占64.6%,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7.4%。农村平均受教育年限7.9年,不足初中文化水平。而在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流动过程中,出现的农民人力资本的“逆向选择”现象:流出就业非农行业的基本是年富力强、受过较多教育的农村“精英”,留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人力资本含量和劳动技能较低的儿童、妇女和老人,进一步从总体上降低了从事农业生产的留守农民素质。无疑,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其素质偏低,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

2、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难以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农业生产受水资源短缺、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低、产业化进程慢等因素的制约,其生产仍然没有跳出小规模、低水平、传统粗放经营的怪圈。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低,实际机播、机收、机电灌溉率不高。农民出售农产品多以原粮、活畜为主,农产品深加工少,附价值很低。

3、农业生产规模化、组织化水平相对较低。改革开放初期的耕地极大的促进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是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生产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需要进一步出台推进土地流转的优惠政策,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力度,提升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4、综合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为农业生产提供的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综合配套服务的专业组织,服务内容涉及销售、信息、科技、物资、加工、劳务、金融、经营决策、政策和法律服务等诸多方面。全市各类行业协会与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不平衡,整体规模小、服务形式单一,特别是信息、金融、经营决策和法律服务等方面更为缺乏。如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布局规划、项目可研、决策咨询及相关的农业担保、保险等系列服务,以及提供法律咨询、契约公证、合同仲裁等服务还较欠缺。

二、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建议措施

1、加强农民培训,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有序转移。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对职业技能培训的认识。二是积极争取政府部门支持特别是资金支持,解决经费短缺问题,争取做到各级财政及有关部门能把农民工转移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三是积极探索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提高培训整体效果。

2、完善基层自治机制,切实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基层治理要由“为民作主”向“让民作主”转变。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政府、金融、政策的支持,使之迅速壮大成长,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进一步推广和探索龙头企业联系农民的机制,种养殖户和企业要形成利益联合体,逐步实现农工贸、产加销一体化。让农民分享到产后各环节的利润,使龙头企业壮大与农民增收实现互动。

3、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业竞争优势

篇4

1.农业产业化概述

1.1农业产业化

所谓农业产业化,就是利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合同、入社、入股等模式,通过一定的科学技术以及管理技术,在传统农业中融入现代工业、商业、保险以及信息等内容,实现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种、养结合,慢慢形成一整个系统化的农业一体化经济共同体。农业产业化,可以围绕农业活动中的某个或者多个农业产品,根据该产品的供销状况,建立起一条龙的工、农、货、运等一体化农业模式。通过农业一体化,可以实现农业在产前、产中以及产后各个环节的协作,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经济运行体系,可以让传统农业实现更高层次上的价值,真正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将农业经济中的产供销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并且统一到同一个经济模式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农业规模经济的目标,促进了农村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农业产业化将成为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方向。

1.2实行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性

我国长期实行的,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曾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随着现代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模式需要进行变革,实行农业产业化,是对农村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的变革,农业产业化变革的深度以及影响力,对未来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实行农业产业化,我国农业从传统的生产部门逐渐向现代产业方向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型组织结构逐渐转变为新型产业组织结构,主要体现在多元主体自由联合这一层面上;此外,农业产业化还将传统农业技术结构发展为现代农业技术结构,也促进了农村社会面貌朝着现代化方向转变。

2.乡镇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农业产业化是当前乡镇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但是受到我国基本国情的影响以及我国农村的农业发展的现状。在乡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农村现有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不够成熟,一些乡镇地区的合作经济组织存在产权不清晰、管理混乱的状况,直接导致了合作经济组织体系下农民家庭实际利益的损害。其次,一些乡镇地区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农民的思想观念以及农业技术相关知识,直接影响着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农民的思想观念落后,对农业产业化这一未来农村经济发展趋势认识程度不足,不能完全接受,因而也无法对农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判断,直接导致地区农业发展水平滞后。此外,一些乡镇地区的农业服务体系相对落后,对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力度不够。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完善的服务体系进行支持,在市场化的经济条件下,没有完善的服务体系,农业产业化发展所需要的信息、技术、资源等条件无法有效的得到满足,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了乡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最后,乡镇地区的土地经营规模比较小,信息比较闭塞,都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诊就是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一些乡镇地区用作农业生产的土地比较狭小,无法实现大面积、高效率的产业化经营。同时,乡镇地区的农业信息渠道不畅通,农业科技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作物灾害以及病虫信息等无法及时传播,都会给农业产业化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是灾难性的。

3.促进我国乡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针对我国乡镇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需要采取一定的对策,对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进行解决,促进我国乡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3.1促进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

乡镇地区农民思想观念的进步程度直接影响着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进程。农民的思想观念进步,对农业产业化这一未来发展趋势更加的理解和支持,更能够积极的投身到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中去。因此,需要在乡镇地区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促进弄明思想观念的转变,同时需要做好教育培训工作,促进乡镇地区农民整体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例如,在乡镇地区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农科专业协会、农村广播电视教育以及成人教育等,通过各种形式的农业宣传教育活动,让农业产业化深入人心,逐渐在乡镇地区建立起完善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全方位的促进新型农村,新型农民的发展,促进乡镇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

3.2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建设和完善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的得力助手,巩固和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才能更好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进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首先需要对组织财产进行划分,将组织财产归全体社员所有,对财产利润进行分配,同时,也需要建立规范的组织管理制度,让经济合作组织的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促进经济合作组织工作的规范化,促进乡镇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3.3适度推进土地规模经营

乡镇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离不开规模经营,在一些条件有限的乡镇地区,达不到很大的经营规模。可以有条件的,逐步的进行适度规模的土地产业化发展。根据乡镇农业产业化发展实际情况,发展一些乡镇企业,同时结合户籍制度、小城镇发展政策等,让农民真正意义上同土地脱钩,实现土地的集中化、产业化发展。此外,还可以对乡镇地区的耕地制度进行变革,采用耕地流转制度,从而促使一些拥有耕地却不用来进行农业发展的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实现乡镇耕地的有效利用,逐步实现小规模的产业化经营。

3.4推进乡镇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

农业信息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需要在乡镇地区不断推进农业信息市场建设。建立有效的农业信息系统平台,借助信息平台在乡镇地区对农业信息资源进行传播,对有效的农业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和加工,最终将农业信息转化为乡镇地区的农业收入。通过农业信息化建设,可以改变乡镇地区农业信息闭塞的现状,为乡镇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科技信息,产品信息以及灾害病虫害信息等,使弄明能够真正依托市场,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在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上,实现规模生产,进而获取更大的农业经济效益。此外,信息化建设还能够让农产品在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获取更大的价值。同时,信息化建设还可以促进农业信息数据库的建立、促进广大农村地区农业信息的交流和学习,促进我国乡镇地区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4.结语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可以促进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针对我国乡镇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各地区需要开动脑筋,积极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发展新思路,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促进乡镇地区以及整个农村地区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1.1经营制度不规范、不完善

一是《合作社章程》的建立和执行不规范。多数依照农业部示范章程建立,流于形式,合作社成员对章程内容不理解,有的合作社写一套做一套。二是组织机构不健全。即使有也流于形式,没有切实履行章程规定的职责,日常活动不正常,没有按章程规定正常开展活动,有的成立之后一年连一次活动都没有,合作社成立后基本处于松散状态。有的合作社在决策权力有家长式作风,没有体现决策民主,农户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三是财务制度不健全。多数专业合作社未建立财务管理制度,甚至有的连基本帐目都没有。

1.2缺乏管理和技术型人才

目前合作社的牵头人,大多是一些农村能人和专业户,多数属于传统农民,学历不高,缺乏专业知识。而且,由于农业是弱势产业,许多专业和技术人才并不愿意投身合作社,因此缺乏专门的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此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技术上也存在着不少制约,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指导,大部分合作社没有能力实施标准化生产,直接影响到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

1.3合作社资金短缺融资困难

由于合作社最初都是由少数专业户、经纪人发起的,在起步阶段,农户入股资金很少,大部分是土地、技术、劳动力的合作,再加上《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后,由于没有相应的配套政策,使得国家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措施难以落实。同时多数合作社因资金困难而无法为成员提供生产资料供应和产品销售服务,目前只能为成员提供生产技术指导服务,维持在协会功能上。在调查中,合作社社员反映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金融贷款难度大。金融机构中仅有信用社愿意为合作社贷款,并且只对合作社成员个人贷款,不对合作社贷款,因此,资金问题制约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后续发展乏力。

1.4品牌意识不强,阻碍高位发展

品牌战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农产品市场竞争从产品质量竞争上升到形象竞争的新阶段,着力打造品牌、商标、包装、信誉等无形资产形象显得十分重要,其中品牌战略尤为突出。普遍存在品牌意识不强,品牌获利能力不强,这不仅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服务层次低,还缺乏适应和开拓市场的能力,造成市场竞争力不强。

1.5发展氛围不够浓厚

调查发现,不少从事农村基层工作的领导干部不知道我国有《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也没有学习过《农民专业合作法》,有些乡镇从来没有人从事农民合作社的调查,更谈不上研究、解决合作社的具体问题,合作社的发展还处在一个自发性的初始阶段。加上宣传造势力度不大,不少农民不知道合作社的性质,不知道该不该参加合作社。

2.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几点建议

2.1提高认识,加强指导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是主体,但并不意味农民专业合作社事业仅仅是农民的事情,各级党委政府应关心、引导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要树立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民的观念,切实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做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载体和加快农业现代化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各级农业部门要增强责任意识,做好日常工作。同时,要注重对合作社的指导和监管,树立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扶持农民促进增收的思想观念,改变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思想。改进管理方式,改善服务态度,帮助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加强业务指导,开展技术培训,提供政策咨询,搜集市场信息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全力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2.2探索合理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服务内容

农民专业合作社搞的好不好,有没有凝聚力和竞争力,关键是看它的运行机制优不优。我们应从本地实际出发,以农民获得最大的利润为目的,引导建立适合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确保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在管理上,按照合作制原则,重大事项充分协商、以票决定,做到民主决策;在经营上,按公司制运作,实行成员大会和理事会制度;在利益分配上,采取以成员与合作社之间按交易额比例返还和股份分红相结合的分配方式,建立农户与合作社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在同担风险、共享利益的基础上为农户提供信息、技术等服务,形成产、供、销一体化发展。

2.3典型示范,逐步推进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要分类指导、典型示范、逐步推进。一是对基层供销、农技等部门兴办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专业协会在吸收农民入股的基础上进行股份制改造,使其成为股份制专业合作社;二是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改革后的粮食购销企业、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农产品经销大户、农村经纪人领办专业合作社;三是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指导协调,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自律。

篇6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2-0033-03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这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莘县隶属山东省聊城市,位于山东省西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是聊城市辐射中原经济区“桥头堡”的前沿阵地。莘县农业人口88.8万,耕地面积128.5万亩,是山东省的农业大县。近年来,莘县紧紧围绕打造生态农业和农产品加工基地的目标,以“基地建设”为契机,狠抓农业重点项目和基地建设,重点发展粮食、蔬菜、食用菌、小肉食鸡、生猪五大产业,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截止目前,全县粮食总产20.2亿斤,蔬菜总产320万吨,小肉食鸡出栏6亿只,生猪出栏110万头。全县形成了共同扶持和保障农业产业产业化发展的良好氛围,全县产业化发展态势良好。

一、山东莘县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莘县农业产业化经营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总体上,还处在起步和初级发展阶段。

(一)农业产业规模偏小

目前莘县农业产业规模偏小,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涉及粮食、蔬菜、食用菌、小肉食鸡、生猪等多个行业,产业涵盖面较广,但都规模较小,产业链短,手工作坊式的产品多,精深加工的品牌产品少,产品难于走向市场,竞争力不强,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低,产业效益不明显。从全县农业发展整体来看,莘县的主导产业近十几年来还保持原有的几个,并未增加,作为一个农业大县,莘县目前的主导产业及围绕主导产业的衍生产业还太少,已形成的主导产业的规模也太小。

(二)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

首先,企业规模偏小。与发达县市相比,莘县龙头企业的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偏小的问题。目前在我国有41.3%的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上亿元,最大的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有100亿元左右。而莘县龙头企业总资产超过5亿元的只有4家,年收入超过2亿元的只有12家,连接基地800万亩,辐射连农户100万户,辐射、带动率只有37%。

其次,质量品牌建设落后。目前有些企业缺乏农产品质量、安全、卫生等标准体系,没有对产品的原料和生产过程进行严格把关,造成农产品残留农药、兽药超标。莘县目前小作坊式的加工企业较为普遍,还没有形成像蒙牛、伊利那样超大型的、足以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精深加工企业,大量农产品仍以初级原料销售,并且农产品还未真正做出品质和环保品牌。

再次,营运资金不足。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将逐渐转化为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龙头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十分旺盛。但由于农村金融体系不够健全,导致龙头企业运作资金不足,龙头企业面临资金困难,无力更新厂房、设备等,从而制约企业发展规模和企业自身竞争力。

(三)“利益共同体”没有真正形成

目前,莘县的利益分配机制还不够科学、合理,“利益共同体”没有真正形成,这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现状。

首先,农民在分配中处于被动地位。在农村,由于农民缺乏联合,缺乏共同的利益诉求,导致单个农户很难与龙头企业抗衡,在利益分配中处于被动地位。

其次,利益分配不合理。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龙头企业往往凭借自身的主导地位和自身优势,以损害农民利益为代价,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很大一部分利润占位了己有,龙头企业总是尽可能的压低农产品价格,甚至个别企业拖欠农户资金。

(四)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一是产前服务满足不了。比如,农民对当前市场上需求旺盛的新的引进蔬菜瓜果品种的趋势找不到方向;对农药和化肥的选用存在茫然,不能正确选择适合的农药和化肥。二是产后服务跟不上。目前莘县某些农产品还存在卖难的问题。三是农业生产服务系统也存在严重不足。如在二三产业的投资效益和投资机会激增的情况下,农用资金被大量挪用挤占,收购农产品不能兑现,出现拖欠现象。四是农民进入市场后,信息服务严重滞后。在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政府对农业生产干预减少,农民对“种什么”“怎么种”等相关信息的需求增大,而农业产业化服务在这方面的不足更加重了农民在调整种植结构时的无措。

二、山东莘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一)以市场为导向,建设标准化的生产示范基地

做大产业基地,构建规模优势。充分利用莘县农业基础良好、农业资源丰富等有利条件,通过指导规划、配套技术、资金扶持、基地龙头带动、奖励先进企业等手段,形成莘县自己的乡镇区域布局、打造绿色生态、集中规模的发展结构。重点发展粮食、蔬菜、食用菌、小肉食鸡、生猪五大产业,集中精力做大一批优势特色产业基地,为龙头企业提供充足的原料。

首先,定规划,建基地,助推莘县主导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积极自筹资金、多方争取国家、省市项目资金,及时对路、渠、电等设施进行规划和修整。大力发展园区。着力做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合理划分大棚种植区、露天种植区,明确各产区功能,细化育苗区、种植区、储藏保鲜区和销售运输区。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建设莘县有机蔬菜生产基地,推广以大棚为主的设施蔬菜栽培技术和多元立体高效种植模式。

其次,重科技,创品牌,努力提高主导产业品质。不断改良作物品种。通过技术传播,并根据市场行情,不断摒弃产量低、效益差的品种,引进优良新品种,促进农产品品种更新换代。初步形成了以食用菌等特色蔬菜为主要品种,打破了过去地方品种为主的格局。加强技术培训。聘请专家对农民进行农作物种植、管理等知识的培训,帮助农民掌握先进种植养殖技术。

再次,建网络,优环境,畅通蔬菜销售渠道。建设经纪人队伍,莘县各乡镇专业合作社应大力组织村组干部和经纪人先到广州、武汉、北京等大中城市为农户跑信息、找市场、引客商,解决“卖难”的问题。同时,应多召开农村经纪人座谈会,了解市场信息,并对贡献突出的给予奖励。鼓励莘县广大农户参加与企业或农作物市场的对接活动,促进越来越多的农户与莘县本县及莘县周围城市企业或超市达成农作物供应协议。

最后,提升莘县现有的农业等级,提高莘县农业档次,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在目前莘县蔬菜瓜果基地大棚发展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根据农户自身要求,新上设施农作物,增加亩产收益,大力发展钢架大棚等设施蔬菜。改良种植品种,真正提升莘县的蔬菜大棚的等次和档次,增加农民收益。

(二)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加大龙头企业建设力度

首先,做强龙头企业,构建加工优势。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是要做强龙头企业,构建农产品加工转化优势。要抓好现有龙头企业的扩建改造,尤其要抓好燕塔风味食品有限公司、龙威肉鸽厂等重点龙头企业的改造和扩建,真正做到规模化生产,增加企业效益。在原有企业基础上,还要鼓励兴建新企业。围绕主导产业,以肉食加工业为重点,然后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引进或兴办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含量的龙头企业。原料基地要和兴办企业同步进行,为新建企业提供充足的加工原料,保证其后期发展。

其次,做优名牌产品,并建立质量上的优势。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积极发展优质农产品原料基地,重点应放在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产品的龙头企业,扶持龙头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技术更新。一是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及器材装备企业,提高龙头企业生产高科技含量、长保值、高附加值产品的能力。二是必须加快科技成果的应用。帮助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大学机构以及推广机构合作,吸引科技人员以自己的专利技术、研究成果到企业入股。三是积极开发高品质的产品,并将其发展为国内甚至国际品牌。莘县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食品,并积极支持企业将标准化的技术应用到农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促进农产品的深度开发,不断推出适销对路的高品质新产品。四是支持龙头企业建立营销网络。大力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销售网络,采用直销、连锁、配送等现代销售方式,将莘县的农业品牌推向全国乃至世界。五是根据产业化发展的要求,积极支持龙头企业进行低成本扩张和跨越式发展,确定重点企业,优先扶持。

(三)以市场化管理为标准,加快建立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

首先,推广农业产业化新型组织模式。总结各地探索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好经验、好做法,大力推广“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中介服务组织+农户”等新型组织模式,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扩大龙头企业群,使大、中、小型龙头企业共同发展,形成企业成片发展的良好格局。

其次,完善利益联结与分享机制。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明确权利责任,规范合同内容,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通过开展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为农户提供技术、信息、农资和购销等多种服务。引导农民以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与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再次,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并扩大品种和范围,重点支持企业的原料产地基地,帮助农民很好的参加和利用农业保险,使农民在灾情发生时能得到保险赔偿。引导龙头企业设立风险基金,降低龙头企业破产风险。引导出口型龙头企业使用信用保险,在国(下转176页)(上接34页)际市场和政策环境变化给龙头企业造成的风险损失减少的同时缩减龙头企业参保费用。同时,给予龙头企业地方政策保障。

最后,建立重点龙头企业监督约束机制。要加强对莘县重点龙头企业的监测,了解企业生产加工、产品销售和带动农户的等情况,在政策依据上支持龙头企业发展。还要加强监测力度,保障及时发现生产不合格的企业,并坚决取缔不合格企业,以保障发展潜力大、产品质量高、社会责任意识强的优秀企业的发展。可以设立龙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使企业自觉提社会责任意识。

(四)健全和完善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

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和经营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

要改革政府农业服务机构体制,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完善其公益型服务职能,要按照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不断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篇7

“三农”问题已经成为近几年来我国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也成为我国当前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大量的实践证实,发展农村林业是解决“三农”问题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农村林业的发展对改变农村生态环境以及促进经济转型上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农村林业发展给农村发展带来良好形势的同时,也存在突出性的问题。

1 农村林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

1.1 农村林业各地区发展比例失调现象严重

据调查统计,我国森林总面积2.08亿公顷,而森林覆盖率却只达到了21.63%,远低于全球的31%的平均水平。[1]而在农村林业发展中,天然林所占的比重远远大于人工林所占的比重。从各区域的发展情况上看,部分地区森林覆盖面积广,其密度远高于国家相应标准。但部分地区总体覆盖面积却远远不足,水土流失严重,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由此可见,我国农村林业发展极度不平衡。此外,我国森林总资源储备的不足、林木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平衡、偷伐乱伐等现象的发生,对农村林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严重的制约作用。

1.2 农村林业发展中资源没有实现优化配置

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农村林业发展仍需依靠政府指导,常常不按照市场原则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林业种植凸显盲目性。另一方面,由于农民知识水平有限,只考虑眼前的经济效益,不顾及林业的长远发展,只是根据某一时期市场需求的特点开展种植,往往选择种植品种过于单一,对整个林业结构缺乏针对性的调整,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不良影响,进而造成农民利益损失,降低种植积极性。

1.3 农村林业发展没有科学合理化的管理体制

就目前发展现状来看,农村林业管理体制仍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管理的强制性上,缺少宏观调控以及综合性协调;农村林业管理机构专业人才储备不足,运行的经费相对较少,各部门在政策落实以及工作完善上缺少执行力,严重影响农村林业的发展;[2]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农村林业在技术上还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更没有系统的技术指导与培训,林农只能跟着感觉走,自己动手求发展。

1.4 农村林业发展没有建立系统的规章制度

在我国林业相关政策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规章制度,即使形成了制度也是不符合我国农村林业发展的。例如,在林业税上,林业税不仅品种纷繁复杂且对于林农来说税负很重,并伴随着不规范的收税现象,在税费使用上仍存在不透明;退耕还林政策落实的不彻底,有的并没有落实,有的地区甚至在享受着政策的好处却还没有种树。另外,由于农村生活比较闭塞,再加上管理部门对于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大,农民知之甚少,使得农村林没有增进反倒减少现象的出现。

1.5 农村林业发展服务化意识不强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很多行业已经实现了信息化与全球化,更注重行业的服务意识。而农村的林业发展却距离这两方面很远,更不用提服务意识了。农村林业的经营,主要老当地的自产自销的经营策略,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生产,对于林业深层次的加工更是远远落后与时代的发展,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发展更是举步维艰,可持续发展更难以实现。林农本身的服务意识就弱,再加上政府没有大力度的投入与指导,使农村林业的大规模发展陷入僵局。

2 农村林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2.1 林业绿化覆盖率未能达到相应标准

就当前农村林业种植水平来看,种植覆盖效果不够明显,未能达到相应的标准。耕地、林牧场退化以及沙化趋势控制效果较差,部分地区仍旧水土流失严重,没有从根本改变粮食以及其他生产成本过高情况。[3]近几年的沙化以及荒漠化数据显示,控制力不足,控制效果有限,荒漠化的趋势并未得到良好改善。其主要原因还在农村林业发展过于缓慢,而水土流失的速度要远比建设的快很多。所以,在改变生态上没有太过明显的成效。

2.2 耕地与林木用地矛盾被激化

从古到今,我国的耕地使用面积就存在严重不足现象。尤其是在我国山区。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全部依靠耕地,正所谓“靠山吃山、靠地吃地”,节约土地的意识不足。进而激化了耕地与林地用地的矛盾。长时间以来,山区农民大量的砍树扩大耕地面积,又不注重保护,给植被生长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的局面,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相背离。

2.3 产业化、特色化进程缓慢

随着国家林业种植力度的加大、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林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作用不容忽视。部分地区根据这些林业特色,进行了花卉的种植以及果树的种植等等,并成为当地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但是,从产业化和特色化上看,未能形成相对完善的产业化结构,特色优势并不突出,规模也相对较小,进而导致推动林业发展助推力量不足,无法满足经济快速飞跃的根本需求。[4]

2.4 森林旅游业没有发挥出带动作用

森林旅游业已经成为现下农村经济转型的一个新的突破口,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但在森林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其带动作用还没有发挥到极致,主要表现在:体制上没有打破国有经济垄断局面;在人才管理上,更是缺乏专业性技术人才以及具有服务意识的人才培养;建设资金的匮乏,在基础设施上还不够完善,在加上宣传力度的不到位,使得森林旅游业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未能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以及监督机制,在处理上也没有可依据的法律条文,有些管理部门违规操作现象严重;在森林旅游业产品开发上不足够吸引参观者,对于人文景观的建设以及开发上不注重与人们旅游需求相结合,严重制约了森林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2.5 农村能源问题亟待解决

就目前来看,我国山区农村能源主要还是依靠砍伐树木来获取,这也使得森林植被破坏严重,有些偏远农村,由于交通的不便利,其他能源的采购困难以及能源配套设施建设不足,出现了无植被可烧的现象,生态破坏非常严重,甚至出现难以恢复现象。因此,农村能源问题亟待解决,更是各地政府首要考虑的问题。

3 农村林业在今后发展中的有效措施

3.1 建立健全农村林业管理体制,使之有法可依

在农村林业发展中,国家必须对现在的政策作出必要的调整,并建立健全农村林业管理体制,使之有法可依,从根本上杜绝农村林业管理上的不规范。农村林业管理部门更应根据本地区林业发展的特点,建立健全林业监管体制,形成规范统一的规章制度管理模式,使林业管理过程有法可依,并完善责任制以及监督体制,保障农村林业政策以及管理落到实处。在监管体制中,明确林业监管人员的应该享有的行使权以承担的责任,完善安农村林业发展的监督体制,对工作人员以及林场进行监督,实现农村林业管理的合理科学性。

3.2 提升林农的知识水平以及服务意识

在农村林业发展中,林农在农村林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决定着林业发展的整个态势。因此,必须提升林农的知识水平以及服务意识,才能够使林业在建造上更合理、更科学,更适应市场的需要。同时,要加大对林农科学文化专业知识的培训与普及,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做好指导与培训,定时定点地为林农开展讲座,或者委派专家或者技术指导下基层,为林农进行现场的培训与指导。

结语

在农村林业发展中,虽然面临着众多的问题,但我们要勇于迎接挑战,抓住发展的机遇,使之为生态恢复以及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农村林业发展,不仅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更活跃了农村市场,最终实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促进农村林业发展转型势在必行,但任重而道远,还需我们不断探索前进为子孙后代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家顺. 中国林业产业政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

[2]王洁. 农村林业资源管理与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2.

[3]刘宁. 我国不同类型地区现代林业的差别性政策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

[4]蒋志东. 浅析玉溪生态立市与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对策[J]. 云南科技管理,2011,01:34-37.

篇8

1.1 思想认识不到位,不重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有些人没有从本质上去认识这一新生事物,导致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难,农民不接受。在操作上缺乏具体的规划和必要的协调,使农业产业化处于自流的状态。

1.2 不少主导产业缺乏长远发展能力,规模较大、竞争力强的支柱性的主导产业较少

部分地区由于信息滞后,或没有结合自身实际、从自身优势出发,在确立主导产业中存在趋同性,缺乏特色,不能发挥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主导作用。大部分企业经营规模小,缺乏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在农产品精加工、包装、营销、品牌管理等方面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撑。

2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2.1 加强协调,选准主导产业,建立规模基地

通过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可以有效地带动农民大规模生产。在发展基地时,一是要坚持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正确引导,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培育适合本乡镇、本村的,有市场潜力和开发价值的产业;二是要发展名、特、优、稀等项目,做到人无我有,人少我多,人多我优;三是要做到推进技术创新和品种改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现有农业的科技含量和生产能力;四是要做到长期、稳定发展,主导产业一经确定,不要轻易变动,使主导产业逐渐形成规模化、区域化发展格局。

2.2 着力培育以农产品加工、流通为主的龙头企业

加强加工、流通企业的发展,应围绕主导产业,按照起点高、辐射力强、市场潜力大的原则,建立一批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强化服务的骨干企业。在发展这些龙头企业时,一是政府一定要加强引导和协调,使企业与农民、基地真正形成“公司+基地+农民”的生产模式,做到优势互补、实现“双赢”;二是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投入,制定扶持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确保企业正常运行,不半途而废,不损害农民利益;三是扩大农业的对外开放,重点引进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提高农产品加工的质量和档次,积极引进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综合项目,带动产业化上规模、上档次、上效益。

2.3 健立健全农业产业化发展风险保障机制

一是完善企业与农民的风险保障行为,规范两者的生产、经营行为;二是实行商业化风险运作,让保险公司等中介组织介入农业产业化发展,采取个体投保或股份合作等办法,减轻政府压力,增大风险理赔保障,维护投保者利益,提高农户和企业生产积极性;三是成立风险保障领导机构,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让风险双方共同参与,确保风险保障机制得以公正、客观地执行。

2.4 促进土地合理流转,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篇9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9-0048-02

一、隆阳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近年来,隆阳区成立了区级领导和22个区直单位组成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并对新开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每个给予3 000元~5 000元的开办费、培训费补助,同时在项目、资金、技术上给予倾斜扶持,确保建立一个,巩固一个,发挥作用一个。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自2005年成立第一家登高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以来,每年以4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速度递增,截至2012年1月,全区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专业合作社达到246个,其中烤烟合作社已发展到92个、蔬菜52个、水果22个、养殖44个、特色农产品14个、其他22个。入社股金9 611万元,辐射带动农户5.6万户,2011年帮助农民实现收入1.1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二、隆阳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隆阳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运作多年的时间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对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产品流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降低农民生产经营成本、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方面已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仍存在一些影响和制约其发展的问题:

1.宣传力度不够。一些基层干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登记管理条例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对国家赋予农民经济合作社组织以法人资格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一些农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政策理解上有偏差,对合作社的性质和运行机制不够了解,有种种疑问和顾虑;偏远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民的市场意识还不够强,合作经营理念尚未深入人心;加之受农业生产周期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时间短的影响,示范引导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步伐。

2.专业合作社规模小,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牵动作用还不够突出。农民商品经济意识和合作经营理念相对淡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数量少、规模小、层次低、带动能力弱等问题,而且各地发展不平衡,部分乡镇明显滞后,严重制约着我区农业发展。

3.品牌意识谈薄。全区246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只有6个取得商标。产品虽然能够销售出去,但未必能取得最大效益,且对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很不利,是一个薄弱环节。

4.缺乏带头创办能人,合作社成员整体素质偏低。隆阳区大部分农村缺乏领办合作社的带头人,会经营管理、能开拓市场的复合型骨干人才缺少,农民普遍缺少合作意识。现在多数合作社的理事长大都是该相关产业的种植大户或是养殖能手。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地区一些有文化、有一技之长的青壮年农民多数外出打工,留在家里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文化水平低、思想保守、年龄偏大的农民。还有一些能力强的“能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够了解,缺乏兴趣和动力组建合作社,牵头领办的意愿不强。

5.内部管理机制不规范,农民成员的权利和利益需要保障。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民主管理、利益分配和监督约束等机制不健全。一些合作社根本无章程,无账目,合作社的成员不了解合作社章程内容与个人的利益关系,有的领办人把合作社的民主管理机制与公司制企业管理相混淆,在民主决策和利益分配上不依法办理。这些问题都影响到农民成员行使民利和切身的经济利益。

6.科技支撑薄弱,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大障碍。农民专业合作社缺少流动资金,得到国家和省财政专项资金扶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绝大多数是过去成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经过几年的发展有了自己的项目,而新创办的合作社则没有这样的待遇。另外,农民专业合作社虽具有法人资格,但因其承担的有限责任没有实际资产做担保,因而贷款难的问题不易解决。一些已经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别是从事种植、养殖业的,缺乏科技力量支撑和有效快捷的信息渠道,难以实现做大做强,只能是维持现状。

篇10

1.宣传力度不足,农民认知度不高。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长期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宣传力度不够,示范还动作用不强,不少农民缺乏共同发展的热情和信心。同时,一些茂盛干部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认识不足,导致引导和服务作用小、支持力度不大,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2.资金短缺。限于地方财力,政府扶持力度较小,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费多由领办大户垫资自筹,而且由于利润较低,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还无法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合作社的建设中来,合作社自身也无法积累足够的资金,仅有的经费只能维持学习培训、信息宣传等基本活动的需要,而在引进新品种、发展新项目上资金不足,从客观上制约了合作社运营活动的发展和壮大。

3.办社目的不明确。在调查中发展,许多合作社办社目的不明确,主要归纳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为了争取国家的优惠政策,取得项目资金或征地等方面的便利;第二种类型是为了取得项目资金或征地等方面的便利;第二种类型是为了取得项目资金或贷款支持;第三种类型是为了完成政府下达的任务指标。由于办社目的不明确,出现了许多“空壳社”、“家族社”等不规范合作社。

4.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社会稳定、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大问题,应得到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因此,必须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性质、组织形式、办社原则、作用和方法进行广泛宣传,营造全社会重视、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浓厚氛围。

篇11

[关键词]

农业;电子商务;问题;发展策略

经济的快速增长,大大的加速了我国互联网的使用与普及,网络信息化在我国各社会经济领域日益渗透并获得快速的增长。农业是我国古老而传统的行业,电子商务则是现代化文明高度发展的表现结果,可以说二者的结合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是我国农业参与现代市场经济,实现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尤其是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日益深入影响和网络信息化时代的积极推进,农业同样的需要进行自我变革和提升,将电子商务与农业积极有效的结合,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迫切选择。

一、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概述

(一)农业电子商务的含义

农业电子商务简而言之,就是将农业的生产、销售等诸多环节加入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现代元素,让农业最快的实现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与现代化的进程,从而积极有效的优化农业产业链,降低相关成本,有效提高经济运转的效率和效益。

(二)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意义

1.有利于加速农业信息化,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随着电子商务的应用,它改变了传统模式下的农产品交易方式,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将会有效地解决农业生产与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极大地促进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从而提高经济运转的效率和效益。所以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有利于加速农业信息化,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当然信息化的发展也有利于帮助发展农业电子商务,两者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可以互相促进。

2.有利于推进农业生产产业化经营,培育更多的农业龙头企业

传统农业缺乏现代化的加工管理、有效的运输与销售环节,自产自销的情况占据绝大多数,而农业电子商务则很好的把农业当做商品来进行现代化的操作处理,来实现更多的利润与价值。农业电子商务把农业产品进行有效的包装、加工,积极有效的提高农业产品的相关价值和附加价值,同时加强商品运输和销售渠道的扩建,以便更好的实现农产品的经营利润与发展价值。

3.有利于降低市场风险

农业电子商务积极有效的对传统农业进行了资源的有效统筹、积极整合以及产品的优化升级,不仅增加的农产品的商业价值,通过订单农业、农业产业联盟等农业经济形式的发展,大大的增加了农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扩大了销售的通路建设,对于农业的有效经营产生了重要的积极作用,能够积极有效的避免盲目发展所带来的风险。

(三)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我国的农业电子商务从试点慢慢走向普遍,其发展速度相当的快。但是农业电子商务的积极发展与有效提高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支持、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的影响以及相关政策法律的引导等多方的综合影响。当前“金农工程”在我国积极开展,其发展势头相当火爆,大大的改善了我国农业的信息化发展,促进了农业电子商务环境的提高。截止2012年底的农业部相关数据调查显示,农业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单农业的网站数量就增加到了200多个。涉农网站总体数量为17822个,占我国所有网站综合的26.7%。

二、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遇到的问题

(一)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要实现真正实时的网上交易,要求网络有非常快的响应速度。而我国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滞后,投入不足,网络使用费用高、速度慢。农业体系信息网络更为落后,远未达到电子商务的要求。另外,由于网络成本较高,大多数农民买不起计算机,成为我国农民上网的主要障碍,“最后一公里”问题成为制约农业电子商务的一个突出问题。

(二)农业信息服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在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化与农业产业化积极发展中,专业的农业信息服务人才的欠缺,计算机网络应用与信息的处理能力不高,是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加上以农业为生存主体的农民整体素质的低下,都大大的制约了新农业电子商务的运营与发展。

(三)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完善

网络信息技术虽然在当前的农村得到了大量的普及,但是对于农业的信息化建设、应用与管理方面,相关的农业信息服务还存在严重的缺陷,并没有形成系统化、体系化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加上受资金、通讯、传统思想观念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农产品的电子商务更多的处于有形无实的摸索发展阶段,所产生的效果和作用都极为有限。

(四)农产品物流基础薄弱

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农产品物流具有数量大、品种多、储蓄和保鲜难度大、运输时效性强等特点。因此与其它商品对比,农产品对物流运输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农产品物流是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有利保障。但是我国的农产品物流业起步比较晚,信息化基础比较薄弱,物流设施标准化程度低,而且农产品物流专用技术和设备短缺。同时,农产品物流业的管理和运作方式依然还比较传统,存在管理落后、效率低的问题,远远达不到现在物流的水平。另外,我国的农产品物流网络还不够完善,功能齐全的大型农产品物流基地还比较少,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

(五)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与市场秩序混乱

我国农业以传统的小农经济为主体,实现一家一户的管理与经营,农业产业的分散性强,相关的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能力差、整体的效能和效益均不是很高,尤其是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产业的集约化,难以形成严格稳定的质量管理与相关标准体系的建设。农产品的市场经营与竞争情况也缺乏有效的市场监督、有效规划、合理统筹,整个市场的秩序依然处于混乱的低层次发展阶段。

三、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

(一)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要积极有效的建立健全我国农业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完善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求积极有效的发展政策的政策指引、资金扶持、有效的管理规划作用,并积极有效的呼吁社会力量进行加入与参与,以全面、系统的完善我国农村的网络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建设与发展,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与提高而努力。

(二)积极培养农业信息服务人员,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要积极有效的大力培养农业的相关信息服务人员和农业发展的优秀人才建设,不断的努力并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农民进行专业的农事培训、农产品加工、生产等环节培训,积极有效的提高农民的现代化生产、经营与管理水平,提高农民农业发展的自信心与责任心,努力提高农民信息运用能力。同时积极有效的加强政府与社会的各种支持作用,为共同建设新农业、农业电子商务、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出力。

(三)建立完善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一是积极有效的完善并建立农村、农业、农产品的相关信息服务体系,形成成熟稳定的服务发展机制,加强政府的积极引导、社会的有效参与,从而形成农业、农产品的产业优化升级、产品价值的提高,为新农业的发展建立更多的渠道与发展通路。二是进一步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加快建设我区电脑、电话、电视“三电合一”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努力解决好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积极依托电信运营企业现有的基础网络,进一步扩大农村通信网络覆盖的范围。切实提高通光缆、通宽带、电话入户率,争取实现 “家家通电话,村村通宽带,信息进万家”。三是因地制宜地采用多种手段送信息进村入户,应从农村的实际出发,采用高科技信息技术结合农村、农民的需求和习惯,逐渐探索一个便捷、廉价、实用的送信息进村入户的途径,如利用现有广播电视网络、电话网络和卫星传输网络,以及农村信息报纸、短信息服务和口头辅导等形式,建立起完善的服务体系,尽快拓宽农村信息服务渠道。抓好应用试点,发挥示范效用,如已经开展的“千乡万村”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设,“农信通”业务,开通12316“三农”公益服务统一热线,这都应是今后在全国农村范围内普及推广应用的好办法,使有用信息能够及时、方便、廉价地以农民能够接受的方式传递到他们手上,真正服务于农民。

(四)采用多种形式的农产品物流

农业B2B电子商务由于交易量大、品种多、运输广,对农产品物流的网络规模、储运量、保鲜技术、损失率和时效性等方面有很高的要求。只有具备广泛的物流网络、庞大的储运量和先进的信息物流技术的大中型物流企业才有能力承担农产品网上交易的物流业务。因此,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建设大中型农产品物流基地,重点培育一批管理科学、技术先进的现在物流企业。政府可以采取与大型物流企业合作的形式建设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物流基地,同时选取一批有发展实力和潜力的农产品物流企业,进行物流设备、物流技术、物流人才等方面的资助和指导,尽快将它们培育成农产品物流业的支柱企业,进而带动我国农产品物流的迅速发展。相对而言,农产品B2C电子商务的物流交易量较少,但交易次数多,运输距离短,对物流时间要求严格,比较适合采用民营物流。民营物流一般立足于区域发展,它虽然没有跨越区域的广泛网络,但是在发展区域内一般都有比较完善的网点。与传统国有物流相比,民营物流具有规模较小、产权明晰、管理先进、办事效率高、对市场变化反应迅速等优势,很好地迎合了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变化快、时效性强等特点。同时,民营物流可以采取货到上门、货到付款的灵活支付方式,消除了人们对网上支付风险的担心与疑虑。

(五)完善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和市场监管机制

农业产业的发展必须积极有效加快产业化建设,增加相关农产品的标准化建设与质量体系的认证与管理,尤其是要在绿色农业、生态安全、环保节能、无公害生产等方面下功夫,积极有效的提升农产品的内在品质与加工价值,更好的增加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以便更好的实现农业、农产品的现代化提高与发展。同时积极有效的加强政府对农产品市场的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切实加强对农产品收购、流通等环节市场交易和价格行为的监管,协调组织工商等部门,对相关农产品市场交易和价格情况开展检查,帮助创建良好的现代化农业产品市场,营造积极的市场氛围和有效的竞争秩序。

四、结束语

总之,随着全球经济发展正在进入信息时代,电子商务作为本世纪的主要经济贸易方式之一,将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所以必须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针对在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要提出相应的对策,不断提升农业电子商务水平,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志宏,刘 超.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应用的问题及对策[J].集团经济研究,2010,(10)

篇12

二、概念界定――农村商业银行

我国对于农村商业银行的概念并没有标准和规范的定义,衡量农村商业银行的标准尚不统一,对农村商业银行的认识比较宽泛,但其基本的共识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既是农村金融组织又是农村商业银行,他们的资金结构不够完善,金融体制需要进一步改革。二是多集中于县域经济发达,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城镇地区,资产规模逐渐壮大,市场环境比较稳定。三是入股方式上是一种新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体,辖区内的乡镇企业和农民共同参与入股,但股权结构单一,运行机制需要制衡。四是存贷款上定位于农村市场,并根据自身的业务特色,主要面向乡镇企业的融资提供贷款服务,兼顾为农民提供小额贷款,支农的作用更具有规模性。

金融界对于农村商业银行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根据地域的特殊性,将针对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组织划分为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较大的农村信用社组建)。二是以资产规模来划分,除去五大型商业银行外,规模在1500亿元及以下的农村商业银行。三是根据股权结构来进行界定,在这样的结构下将农村商业银行划分为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是进行商业化经营并且资本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的金融机构,其主要聚集在人口较为集中的乡镇地区),农村合作银行(主要集中于人口密集的产粮产棉乡镇),农村信用社三种股权结构模式。

三、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股权结构不够合理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中,股权结构不够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地方政府“一股独大”。股权单一,行政色彩浓厚。农村商业银行在成立之初就带有为地方经济发展融资的目的,加之银监会对外商投资者参股中资的金融机构制定了严格的参股条件,这样的结果必然会造成地方政府控股比例过高的现象。国有股权占较大比重处于控股地位时,管理者的选择就必然遵循的是行政程序而不是市场规则,政府实际上完全掌握了农村商业银行的控制权。

外资股东参股比例偏低。当前,不少境外金融机构对中国农村商业银行的股权投资兴趣浓厚,因其投入资本不大,且比较容易对这些银行进行改造,而获取较大的市场份额。从银行经营管理的角度来看,外资参股农村商业银行能带来三方面的好处:首先是资本金的重组水平提高;其次是外资入股能够改变农村商业银行较单一的股权结构,改善治理环境;再次,能够引入外资银行成熟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技术支持。但是,目前在农村商业银行中,不管是基于安全的考量,还是政策法规的严格限制,导致外资股东的参股比例相对较小。

(二)金融服务覆盖面有待拓宽

从目前农村商业银行网点的分布看,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基本还是空白。随着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调整步伐的加快,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机构将从这些地方退出,必将影响到这些地区的金融服务。如何满足这些地区的金融服务需求,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激励与约束机制不足

国有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差异决定了两者在激励与约束机制方面的差异。就激励机制而言,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具有“四自”特征的市场主体,始终贯彻投入与回报相匹配的原则,使其成为我国现有金融体系中最具活力的部分。从约束机制看,农村商业银行处于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一般都有较强的约束力。国有商业银行一级法人治理结构下的多层委托关系的存在,为“寻租”活动提供了空间,这直接导致其约束效率的低下。

(四)网点分布不足

在机构布局方面,农村商业银行的原则是争取以较少的网点做更多的业务,辐射面广。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延伸到县域,现在出现收缩,而农村商业银行却在拼命扩张网点。网点的不足使农村商业银行业务开展受到一定的局限。要发展又要赢利,要市场也要质量,这些都不可偏废,市场份额较小的农村商业银行不得不在夹缝中生存。

(五)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存在问题

股东个数过多,股权过于分散。根据人民银行规定,在农村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中,单个自然人的持股比例不得高于总股本的1%。自然人股东所认购的股份总额不得低于股本总额的50%,单个法人直接或间接持股比例不得高于总股本的10%。股权上的这一制度安排,明显是受到“合作制”的影响,似乎意欲体现“互助合作原则”,让自愿人股、希望获得金融服务的农民尽可能地成为银行股东。因此,这种制度安排必然就带有合作制的固有弊端,导致股东数量过多,股权过于分散,同时导致股东的“搭便车”行为,多数股东,特别是自然人股东因为其所持股份很少,自身利益与银行利益相关性不大,不会花费太多的精力和成本去监督银行的经营行为、参与重大决策,由此使银行内部人控制的可能性增大。

内部管理架构不健全。董事长与行长没有制度化的分权机制,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职责并不十分清晰,这就很难形成内部的有效监督、制约机制特别是董事长与行长的经营责任不能清晰界定和分割,可能导致经营失败时相互推卸责任,无法实施惩罚机制。此外,因农村商业银行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经营管理人员少,目前普遍没有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的要求,在董事会中设立关联交易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辅法人治理结构欠缺。这会影响到董事会的决策和监督能力。

(六)金融产品缺乏特色,经营范围较为狭窄

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经营的中间业务种类繁多,尤其是在各国纷纷打破分业经营的限制,实行混业经营以来,为满足客户各种需求,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如:素有金融百货公司之称的美国银行业的中间业务的范围包括传统的银行业务、信托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共同基金业务和保险业务。他们既可以从事货币市场业务,也可从事商业票据贴现及资本市场业务。相比之下,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起步较晚以及对银行业实行严格的分业管理等因素,中间业务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从事的业务范围很窄,金融创新能力差,金融产品单一,缺乏吸引力。目前,在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中起主导作用的是那些筹资功能较强、日常操作简单的结算类、类业务,而层次较高、为市场提供智力服务而从中收取手续费为主的业务很少,由此带来的直接结果是盈利能力低且缺乏专业经验。

四、完善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机制的建议

(一)准确商业银行市场定位,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银行业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行业,不同的银行应针对自己的细分市场去投入,做自己擅长的事。商业银行应针对现有的资本实力和服务方式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考虑到现有客户的需求特点,开发出能代表银行形象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向客户展示银行的鲜明个性,从而在目标市场上确立自己的适当位置。大银行以规模见长,中小银行以经营见长。因此,商业银行要准确市场定位,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

(二)通过兼并和重组是扩大自身的规模的有效办法。

篇13

中图分类号 S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5-81-03

1 土壤肥料在农业绿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1 土壤资源是对农业绿色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土壤是农业的基础,肥料是作物的粮食。肥沃、无污染的土壤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也就是说土壤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各种农作物生长繁育的自然基地。统计资料表明:我市人口消耗的约80%以上的热量,75%以上的蛋白质和大部分的纤维都直接来源自土壤。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是我市农业生产持续进行的重要保障。土壤肥力是衡量土壤资源质量的重要指标,肥沃的土壤能持续协调地提供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土壤肥力因素,保持农产品产量与质量的稳定与提高。因此,许多国家都把提高土壤肥力,防治土壤退化的综合治理纳入发展农业与整个国家经济计划之中。

1.2 科学合理施肥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 进入工业化社会后,肥料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是土壤养分的主要物质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表明,在提高单产方面,化肥对增产的贡献额为40%~60%;合理施肥能改善农产品品质,如可提高蔬菜、瓜果中维生素C、可溶性糖及其他营养物质含量,提高棉花衣分、绒长等;合理科学施肥能提高土壤肥力和改良土壤,使土壤养分含量持续增加,改善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等;合理施肥能减轻农业灾害,合理施肥使作物茎秆粗壮,抗倒伏、抗病害等抗逆能力大大提高。在我市农业绿色发展中,肥料在提高产量与改善品质方面会发挥重要作用。面对我国有限的耕地和众多的人口的农业发展现状,施用化肥仍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科学合理使用肥料对实现我市农业绿色发展及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1.3 土壤肥料对提高耕地质量和种植水平有促进作用 检测农田土壤养分均衡状况,通过多种农艺措施,以提高耕地投入产出率和肥料利用率为目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开发利用土、肥、水等农业资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实施耕地质量监测,加强地力建设,因地制宜对耕地进行修复、整治和改良,合理施肥、改善和提高耕地质量,对防止土壤退化、改善生态环境产生积极、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六安市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加强土壤肥料工作可以有效的指导耕地质量保护与调控,实施“沃土工程”,全面提高地力,提升六安市农业种植业生产水平意义重大。

六安市委三届四次全会上提出了“以绿色发展为总取向”,2014年在六安市政府工作报告把加快绿色发展作为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绿色发展是指经济增长摆脱对高排放、高资源消耗和破坏环境的依赖,实现生产与生态、增绿与增收相协调、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在农业生产上就要大力推进优质粮、石斛、茶叶畜禽、油茶等特色农产品规模化、生态化、标准化生产,建设具六安绿色食品农业生态经济体系。

实行农业绿色发展是我市绿色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土壤与肥料是保障粮食安全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的稳定发展的根本。六安市虽然是农业大市,但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土壤肥料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相对落后,资源的消耗大、利用率不高,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市农业绿色发展的实现,需要对土壤肥料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促进我市农业的绿色发展及可持续发展。

2 土壤肥料农业生产利用现状

六安市地处皖西,位于东经115°20′~117°14′,N北北纬31°01′~33°40′之间,属北亚热带北缘的湿润季风型气候区,是一个以农业种植业为主体的农业大市。据测土配方施肥和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显示,六安市共有淋溶土、初育土、半水成土、人为土等4大土纲;黄棕壤、山地棕壤、初骨土、紫色土、黑色石灰土、山地草甸土、潮土、砂姜黑土、水稻土等9大土类;黄棕壤、 粘盘黄棕壤、中性紫色土、酸性紫色土、棕色石灰土、潴育型水稻土、渗育型水稻土等18个亚类;59个土属、139个土种。土壤亚类面积为134.3万hm2,耕性土壤亚类面积为67.35万hm2。其主要障碍因素为瘠薄配肥型、灌溉改良型、障碍层次型、盐碱耕地型、渍涝排水型。复种指数为98%。

2013年,六安市化肥施用量(折纯)为36.97万t,其中:氮肥16.31万t,磷肥4.06万t,钾肥0.81万t,复混(合)肥15.79万t;但目前我市化肥氮磷钾养分比例为1∶0.32∶0.25,钾素投入的不足限制了氮、磷的有效利用,化肥利用率不到40%。与此同时,每年产农作物秸秆420万t以上,由于综合利用水平不高,局部地区随意焚烧秸秆现象严重,不但浪费了生物资源,还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给人民生活和交通带来了不良影响。由土壤肥料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制约了我市农业绿色发展。

3 土壤肥料在农业绿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5县3区虽然实现了测土配方施肥区域全覆盖,但是耕地质量下降和施肥不科学的现象仍然在一些地方存在,影响了绿色农业发展乃至绿色发展规划,其主要表现为:

3.1 耕地土壤缓冲性能下降 由于长期实行少免耕制度,土壤物理性状普遍变差、耕层厚度日益变浅、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减少。耕层变浅影响了土壤耐旱、蓄水、降渍等抗逆性能力,农作物连作引起土传病害增多,土壤抗御自然灾害的缓冲性能明显下降,导致作物根系下扎困难,水资源和肥料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农本居高不下。

3.2 土壤养分非均衡化 由于对农田的有机肥投入不足、重氮轻磷少钾的现象依然存在,中、微量元素入不敷出,导致耕地养分不平衡性增大,土壤保肥供肥能力下降。根据全市土壤肥力监测结果,主要类型土壤缺素面积达44.47万hm2。耕地土壤养分失衡不仅减弱了作物抗倒伏、抗涝旱、抗病虫能力,而且影响了作物产量的提高和农产品品质的改善。

3.3 土壤环境质量趋于恶化 耕地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问题日趋突出。典型调查显示:市郊区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普遍存在农药、重金属残留等问题,相当地区的耕地质量和产地环境已不能满足粮食安全生产和其它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要求,“饭不香、瓜不甜、菜无味”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3.4 环境污染日趋明显 由于肥料使用不科学,导致肥料中的N,P,重金属等元素向土壤中输入的速度与数量超过土壤净化作用的能力,造成在土壤中积累的自然动态方向占优势,导致土壤正常功能的失调。特别是氮肥和磷肥过量施用后由于大量淋失所造成的地下、地表水污染,以及所导致河流、湖泊、水库、塘坝的富营养化现象,含镉量过高磷肥施用所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肥料施用方法不当也会引起环境问题,如氮素化肥浅施、撒施或施后不镇压,往往造成氨的逸失,进入大气,造成污染。硝态氮在通气不良的情况下进行反硝化作用,生成气态氮而逸入大气,造成污染。另外,由于肥料的不合理施用造成植物营养失衡,如植物徒长而造成病虫害大发生,加大了农药的施用引起污染。

4 解决农业绿色发展过程中土壤肥料问题的建议

土壤肥料绿色发展的实质是保持和延长土壤综合生产能力,使土壤不仅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且为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提供可用资源,实现从原来的以向自然索取为基础的靠增加资源和能源消耗为主的农业增长方式,向维护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靠科学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主的农业增长方式转变。

4.1 建立和健全耕地资源保护措施 目前我市乃至全国土地保护方面的政策法规尚不完善,现有法规也执行不到位,导致耕地保护工作效果受到一定影响。进一步加强耕地资源保护的工作措施,严格控制非农占地和破坏耕地,加大耕地占补平衡的监管力度,强化耕地利用管理,并建立基本农田建设保护区,加强耕地资源的研究等都是解决目前土壤有效利用问题的有效措施。

4.2 加强土壤肥料的监测与研究工作,提高土壤肥力 加大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质提升行动以及六安市测土配方科学施肥数字化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力度,逐步实现对我市土壤肥料的有效应用的准确监测,实现对土壤肥料应用情况的准确把握。切实掌握土壤内部氮、磷、钾的分布状况。要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为资源的共享提供有效的数据资料。通过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化验室、土壤肥力长期定位监测点、肥料试验基地对土壤、肥料、植株等样品进行采集分析,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量、农作物需肥规律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确定潴育型水稻土土壤养分预警指标体系、植株营养诊断指标体系、肥料质量安全控制体系,进而建立和完善耕地质量保护与控制体系及其技术。通过全国及省、市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及时向农业部、省市农委、市及市内各县市区政府反馈信息,供其决策、参考。向农户、肥料生产企业、农业科技人员通报,以指导其科学用肥、肥料生产、土肥实用技术推广。

4.3 加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力度,减轻土壤压力 要抓住当前秸秆禁烧的有利形势,建立秸秆还田和高温堆肥的长效工作机制。农业废弃物的利用既能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又能减轻土壤的压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是利用畜禽粪便和作物秸秆转化有机肥料产业化关键技术、作物秸秆作为设施基质原料关键技术、作物秸秆生产秸秆板材关键技术、作物秸秆作为猪饲料原料关键技术,研制复式混合高温发酵菌剂,使得作物秸秆在短时间内可以快速高效的发酵,变成有机肥,提升土壤的肥力。

4.4 大力推广微生物肥料,提升土壤肥力 随着微生物技术的发展,使用微生物化肥来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微生物肥料可以增加土壤内部的氮素与作物氮素营养,分解土壤有机物质,提升土壤的肥力。还可以分解土壤中的难溶性矿物质。可以防治植物病害,刺激植物的生长,增加作物根吸收营养的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