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中地理情境教学

高中地理情境教学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9:0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高中地理情境教学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高中地理情境教学

篇1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1-285-01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定的具体场景,以引起学生情感的体验,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其本质特征是激发学生的情感,推动学生认知活动。情境可以是真实的生活环境、虚拟的地理环境、经验性的想象环境等等,能促使学生积极地、主动地、自觉地去想象、思考、探索,去解决问题,理解掌握地理原理规律,并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包括对知识的渴求,对客观世界的探索欲望和激情,对发现规律的兴奋,及对教师的热爱等等。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但必须做到科学、适度。创设地理教学情境,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对可用的情境进行比较,选择具有较好的教育功能情境。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地理教学情景要有具有针对性,首先创设的情景应以学生为主体,要切合学生生活经验,符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才能满足学生的听课需要。难易适度的问题情境是引起学生探究,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条件。问题情境过于简单,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问题过难,又会使学生感到力所不及,不知从何做起,可能会失去探究学习的兴趣。要杜绝重形式不求实质的地理情境化设计。

其次创设的情景要紧扣教材,必须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教材内容进行全面的、科学的分析。要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中蕴含着的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的知识,利用这些知识作为情境素材,依据教学的目的,有一定的方向性,要把问题设在学生有疑之处,这样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而问题一旦得以解决,学生就会有“柳暗花明”的感觉,有极大的成就感,从而激起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二、启发性原则

地理教学情境具有启发性,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情境的设计要体现高中地理学科特征,要与学生的智力和水平相适宜,要设计好适宜的“路径”和“台阶”,便于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情境中来解决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之能适合于学生,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才能使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迁移,才可能使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经验和策略日趋丰富,在新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逐步提高。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在启发的基础上,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使他们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地理思维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面对适当的难度,经受锻炼,尝试成功。借此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趣味性原则

近代教育学家斯宾塞指出:“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有乐趣”。教育家乌辛斯基也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习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教师创设的情景在内容和形式上要丰富多样,新颖活泼,突出趣味性,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探究愿望,使学生学习有趣味感、新鲜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创设欢快愉悦的学习气氛,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对问题有兴趣,并让学生自己去得出结论,让学生自己探索知识,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其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

四、互动性原则

地理情境只有具有互动性,才有学生的一直参与,而不是等待问题的出现。地理情境创设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应面向全体学生。地理情境创设不能因为太注重情境而脱离学生,否则,学生将无法建构新知识。学习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流,是信息交流的过程。地理情境创设应有利于学生间、师生间课堂上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互动交流,通过这些交流,师生间能够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教学过程也就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师生互教互学,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整个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探讨、丰富课程的过程。在互动中,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和创造能力。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能够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师生形成合力,良好的角色互换和平等交流,既能提高学生的责任心和参与度,又能发挥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作用,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提高课堂效率,达成教学的最优化。

五、简洁性原则

设计的问题情境,表达必须简明扼要,准确清晰。问题是学生内心真实存在的,是他们确实感到困惑的,不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地理情境具有简洁性,能够节约学生的听课时间,提高听课效率。地理情境表达简明扼要和清晰,不要含糊不清,使学生盲目应付,思维混乱。如果一个情境设计,很牵强甚至繁琐,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给学生更大的压力。目前高中学习任务繁重,在日常教学,如果要将所有的问题采用情景教学,那么大纲、教材的教学任务根本完不成,也因此很多教师对情景教学,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因此,情景教学要少而精,特别是情景问题的设计,应做到教者提问少而精,学生质疑多且深,就如一句广告词:简约而不简单!

教学实践证明,地理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动手、动脑、动眼、动嘴,加深了对所学知识内涵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有利于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事物的场景,使师生设身处“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我要学”、“我爱学”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新的地理知识。下面是笔者在新教材教学中对情境教学法的探索。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

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地理,把生活经验地理化,地理问题生活化,使学生感到平时生活中充满着地理问题的种种奥妙,使他们倍感亲切,内心感到地理原来离我们这么近!

例如,讲“气候与房屋建筑”时,先让大家回答我校附近农村老屋的建筑风格,这个谁不知道!于是,大家踊跃发言,都能说上一些共同的特点,最后达成共识:民居以不封闭为多,平面与立面的处理非常自由灵活。屋脊高,进深大,防热通风效果好,在平面的处理上尽可能采用置小天井及前后开窗的做法,房屋的朝向多为向南或向东南。这种建筑风格实际上与此地的气候相关甚密,因为这里气候湿润,无严寒酷暑,唯夏初有一段湿热的梅雨季节。再让大家思考最近几年几个居民区房顶风格由平顶向带有阁楼的尖顶变化,除了美观外,很大程度上也考虑到了通风、隔热、防水的问题,“十个平顶九个漏”、“买房不选平顶楼”,反映的正是平顶的弊端,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地理问题无处不在。

二、创设“问题”情境

常言道,学始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应从学生的心智状态出发,抓住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时可能产生的疑难,或是学生原有的认识与新授知识冲突,或由于知识和能力的不足,产生障碍,从而去设计问题情境,在学生与问题之间构建一座桥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启发学生提问。

例如,在讲日界线知识点时,可举例双胞胎兄弟,弟弟比哥哥晚出生一小时,所以他屈居老二,大家能否想办法让这位哥哥管他弟弟叫“哥哥”呢?这一问学生很感兴趣,探索、讨论不断,课堂处于活跃的气氛中。带着问题,最后大家轻松地理解了日界线两侧日期加一天与减一天的内容。讲热力环流时,让学生处于一环扣一环的问题中,在问题中解决“问题”:冷热不均空气上升或下沉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空气水平运动。

三、创设“激励”情境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奥秘不在传授,而在激励、唤起和鼓舞。”教师要给学生一个精神依托,不失时机地在各个环节有目的地激励、鼓舞学生,使他们产生内驱力。教师要经常给学生以信任的目光,创造各种表扬的情境,常用鼓励性的语言,经常告诉他,“你能行!”。这样,学生不仅会感到老师的信任与尊重,而且会产生感情的共鸣和目标的认同,主动接受知识。例如,在介绍完三圈环流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后,我请一位基础较差的学生来判断风带中的风向时,他一时不知所措,我就耐心地引导他伸出右手,手心朝上,四指方向表示高压指向低压的方向,大拇指的朝向就是该风带的风向,进而鼓励他用左手来试者判断南半球风带的风向。当我送给他“你不是判断得很好嘛!”时,他的眼神、面容流露出的不止是掌握了新知识后的满足感。

四、创设“民主化”情境

创造力能最大程度得到发挥的首要条件是民主。在教学中,要允许学生发表与教师、教材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并给予理解和正确的指导。尤其是对于现在的新教材,更应发扬民主。因为新教材毕竟使用的范围、年限有限,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的共同实践,使之日趋完善。

例如,课本在介绍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时,既提到“地球自转的平面叫赤道平面”,又提到“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为赤道平面”,很多学生提出哪个作为“赤道平面”的概念更加合理?课本是否太累赘?我首先肯定了同学们爱思考的好习惯,也觉得这个问题有道理。作为概念,一句“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为赤道平面”足以解决问题。当然,也要允许一部分同学暂时保留自己的意见,通过以后的学习慢慢领会。教师以平视的目光看待学生,帮助他们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让他们觉得我与老师也可“面对面”。在这样的教学环境里,学生消除了胆怯和依赖心理,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充分表现自己,不怕出错和失败,因为即使错了和失败了,老师也不会批评,同学也不会耻笑。

五、创设“操作化”情境

篇3

情境教学是教师对传统的地理课堂的一种突破,打破了传统枯燥乏味的地理课堂,将地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情境教学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的乐趣,也可以让学生与教师保持融洽的关系,对于地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探究。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对于地理学习充满浓厚的兴趣。同样,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地理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独立地进行探究问题。

一、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高中教学往往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完全的是知识的接受者,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对于所学习的知识没有任何思考,所以,地理的教学效率一直得不到提升,并且教师的教学也没有质量的保证。例如,在学习必修一的经纬网时,教师只是在课堂上讲授关于经纬网的知识,并且解答书上以及训练书上的例题,告诉学生关于经纬网的题目该怎么做。学生在听教师讲的过程中,脑子没有得到思考,就会导致学生独立完成题目的时候还是处于不会的状态。学生在地理课堂中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只是让教师看到学生表面上的学习状况,没有对学生进行深入地理解。所以,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一个高效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高中地理的课堂上主动学习。

二、高中地理教学情境的创设方式

1.利用故事创建教学情境

高中生对于枯燥乏味的地理知识并没有多大的兴趣,所以教师在教授地理知识时,应合理地给学生讲与本节课有关系的小故事,让学生提升对于地理知识探究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故事情境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让每个地理课堂都在高效率中度过。例如,在教授地球的公转与自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讲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坐地日行八万里,这是在什么地方?学生这时肯定会吃惊地进行讨论,并且对于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进行质疑,这就合理地让学生掌握了地球公转与自传的知识点。教师通过故事的教学情境,就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了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与教师的指导,可以将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增强学习地理的能力。

2.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目前的学习情况来建立小组合作学习。小学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还能够有效地提升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之间交流更多的地理问题,加深对于地理的认识,与教师共同创建高效的地理课堂。例如,在学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这一章,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课本上的知识来讨论什么是地球活动,然后在小组内讨论太阳活动对地球有什么影响。然后再派代表来发言,表达出自己小组内对于此问题的看法。然后教师再进行总结和指导,让学生增强学习地理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还能够很有效地提升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让学生找到地理学习的兴趣。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教学情境,来提升自身对于地理学习的看法,完善自身学习地理的能力。

3.联系日常生活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在创设日常生活情境时,要让学生树立生活中有地理、地理中有生活的概念,将地理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发挥地理学习的最大作用。在生活情境中,学生可以激发最大的学习乐趣,教师适当地给予学生指引,激发学生对于地理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学习城市与城市化的知识时。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城市化带给自己生活的变化。学生可以深入地理解并掌握有关城市与城市化的知识。这个例子更真切的说明了地理知识对于日常生活的解释,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周围事物,并且合理地与所学习的地理相结合的能力。学生可以通过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在生活中感受地理知识,并积极地与教师交流关于地理学习的最佳方式,提升自身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成绩,为自己的高考做好积极的准备。

总之,情景教学是地理学习的一个重大突破,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让教师与学生保持融洽的关系,让课堂教学效率更为高效,学生的学习成果更为显著。

参考文献:

[1]杨宗军.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3).

篇4

一、高中地理教育教学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1.教学活动缺乏创新性、先进性

在当前高中地理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学人员仍然以传统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工作,导致教学工作缺乏创新性、先进性。具体表现为,理论知识讲解部分占课堂教学时间的比重较大,学生的学习行为较为被动,厌学情况明显。同时,由于学生处于高中阶段,对地理信息技术、城乡规划等知识较为陌生,在其学习的过程中极易遇到问题,若是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学生就会丧失学习兴趣,进而对学习形成厌恶、烦躁的心理[1]。此外,由于人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的集中到同一项工作上,教学人员的教学方法过于单调,使得课程教学过于乏味,对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

2.课程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脱节

在过去的高中地理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人员过于关注课程进度的完成和课程内容的讲解,对学生地理知识学习能力和地理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不够关注,导致学习僵化现象较为明显。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时期。由于地理学科与生活实际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若是地理课程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脱节,就会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产生不良影响[2]。对当前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可知,高中地理教学方法较为传统,教学方式不够科学,理论知识讲解所占比重较大,导致学生的学习行为过于僵化,对地理课程失去学习兴趣,不利于其地理素养的培养。

二、情境体验教学应用于高中地理教育教学的有效途径

1.利用多媒体设备和技术营造情境

在高中地理教育教学中,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人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活动,借助音频、视频、图片以及影像为学生营造较为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其能够对课程内容中较为抽象的部分产生深入了解[3]。同时,教学人员可以凭借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产生一定体验,在听觉和视觉等方面获得较为直观的感受,进而促使其地理学习能力以及地理学习兴趣得到显著提升。

例如,在“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教学过程中,教学人员可以为学生播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图片、视频和实况影像,学生在观看图片、视频、实况影像的过程中会对大自然的力量产生一定感受,然后在后续课程讲解中,学生就会对课程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加专注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2.利用动作表演丰富情境体验

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互动性,教学人员可以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教学小道具,进而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中与教学人员和其他同学进行互动[4]。同时,教学人员还可以带领学生利用双手进行课程教学,这种交互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促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有效锻炼,使其思维得到延伸和深化。

例如,在低气压系统与高气压系统相关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教学人员可以将利用左、右手判断天气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具体方法为:用右手代表北半球,用左手代表南半球,当出现低压气旋时,?⒋竽粗赶蛏希?表示在垂直方向上气流向上运动,而其余四指保持自然握拳的状态,表示气旋在水平方向上的气流运动情况。教学人员带领学生一起运用双手对气压气旋运动的不同情况进行表示,促使学生对相关知识产生深入理解,进而轻松掌握低气压系统与高气压系统相关知识。

3.利用游戏教学法提升情境体验教学趣味性

做游戏是人的天性,由于学生处于高中阶段,其仍然保持着爱做游戏的天性。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学人员可以巧妙的利用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天性开展符合其学习需求的教学活动[5]。教学人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增设游戏教学环节,利用游戏活动创设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充分激发,使其在游戏教学情境中获得愉悦的感受。

篇5

在教学改革深入开展的今天,人们普遍认可情境教学这一新型教学法。创设相应的情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对课堂教学效果有重要影响。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无法领会情境教学的实质,不是采用“满堂灌”的传统方法进行教学,就是生搬硬套别人情境教学的案例,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了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应积极掌握正确的情境创设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一、巧设导入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新课导入是开展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应善于利用学习动机受自身情感驱动这一特点,巧设导入情境,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例如:教学“洋流”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出示一副太平洋附近地图,然后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2011年,日本福岛因地震造成核泄漏,中国和美国相比,哪个国家受到的影响较大?为什么?”这时,学生会根据地图上三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回答出“中国距离日本很近,所以中国所受影响比美国要大”。这时,教师给出答案“美国所受影响比中国要大”,学生会感觉异常惊奇,对“洋流”因素产生强烈的探索欲,积极主动地投入这节课的学习。精心创设导入情境,既可以利用客观时事吸引学生眼球,又可以用学生认知上的矛盾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对“洋流”的相关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打造高效课堂的良好开端。

二、创设问题情境,发散学生思维

学贵有疑,疑问和思考活动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同时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问题则是影响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导向。教师应注意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通过设置课堂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根据课堂提问进行思考、分析、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如在教学“全球气候变化”时,为了打开学生的学习思路,改变传统“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具体学情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提出这样几个问题:“你知道什么是气候变化吗?其主要表现有哪些?”“按时间尺度划分的话,我们可以把气候变化分为几种类型?”“全球变暖对我们有什么实际影响?”等等。这样,在有具体问题的情况下,学生就会积极思考,自主分析所学内容,从而总结出相应的答案,在分析总结的过程中有效拓展思维。创设问题情境,既可以通过这样逐层深入的课堂问题,推动学生思维深入发展,又可以改变学生僵化低效的传统学习模式,为提高教学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多媒体辅助情境,深化学生理解

高中地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仅靠教师理论上的讲解往往不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情境,化抽象为具体,简化教学内容,加深学生理解。例如:教学“冷热不匀引起大气运动”时,为了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大气放热的过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几幅大气放热的示意图,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太阳暖大地、大气还大地、大地暖大气等几个环节的具体过程。有了直观的图片展示,学生就能直观地看到这些变化过程,在大脑中形成完整的记忆表象,便于理解教材内容的描述。同时对大气放热知识也会产生自己独特的见解,自主总结出大气运动的一个过程,这对于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也会有积极意义。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能有效消除地理学科抽象性特点对学生学习产生的不利影响,把抽象难懂的文字叙述化为具体简单的图像表示,是加深学生理解、优化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

篇6

例如,在学习“工业的区位选择”一节时,为了使学生对宝钢、鞍钢这两大钢铁工业的区位因素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可创设这样一组问题情境:宝钢和鞍钢是我国大型钢铁工业基地,一个位于东北辽宁省,一个位于华东上海市,两者在资源条件这个区位因素上有什么不同?这就进一步涉及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资源缺少的沿海地区布局这样的一个大型钢铁工业基地?上海是一个特大城市,宝钢的布局需要考虑哪些环境要素?从环境、资源、水源角度考虑,上海宝钢为什么布局在城市的北部且濒临长江?从市场和资源这两个区位因素考虑,你认为宝钢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由于这组问题逐个深入,步步提高,体现出与学生认知规律的一致性,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二、创设实践活动情境,锻炼学生意志

例如:“在商业中心布局研究”一例中,从地理环境(附近交通、居民点、竞争对象)到商业城内部商品结构的调查,都要由学生实地调查完成。在此过程中学生将克服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比如怎样使用地图、怎样获得所需资料、如何与陌生人沟通等。而这些实践体验的宝贵之处就在于能帮助学生锻炼意志,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享受与他人成功交流的喜悦,由此逐步形成社会化的人格。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在知识上、能力上和思想情感上都会有进步和提高。

三、创设激励情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例如,在介绍完三圈环流形成的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后,我请一位基础较差的学生来判断风带中的风向,他一时不知所措,我就耐心地引导他伸出右手,手心朝上,四指所指方向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大拇指所指方向即为该风带的风向,进而鼓励他用左手来试着判断南半球风带的风向。当我带着赞许的口吻说:“你不是判断得很好吗!”他的眼神、面容流露出的不仅仅是掌握了新知识后的满足感……

四、创设操作情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要尽可能多地营造一些面向全体学生的操作情境,如查找资料、动手实验、演示、观察现象、电脑上网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践中学习,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接受处理信息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例如学习第一单元“宇宙环境”中的“地球自转”一节,讲解地球自转方向从南、北极上空向下观察有何差异时,全班同学每人一个地球仪,使每位同学都能动手演示,对于“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转”的印象更加深刻,从而得出“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再如利用学校的天文望远镜组织学生观察月相,有代表性地选择了朔、望、上弦、下弦四相,在观察的同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记录。一个月后,绝大多数同学均能准确理解“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的涵义。在这种教学情境下,少说多干,在干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五、创设探究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篇7

一、就事论事——挖掘和利用学生生活中的地理设置情境

俄国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其实教学也是如此。

创设地理教学情境,首先就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会用智慧的双眼去探索发现生活中真实的、鲜活的地理,让学生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认识到地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教学取材于生活,升华于生活,就更能体现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这一基本理念,让学生思考身边地理事件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在讲解全球气候变化时,就可以引用岛国图瓦卢举国搬迁的事件。由于图瓦卢大部分土地已经被海水淹没,导致很多居民流离失所。为此,图瓦卢政府不得不向新西兰政府发出请求,希望新西兰政府能够接受3000名图瓦卢居民前往定居。

其次,教师在创设地理教学情境时,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经验。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接知如接枝”。有效的教学应当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经验的基础之上,学习新的知识,让地理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却又高于学生生活。例如,在讲解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投影仪显示一张著名的新闻图片,讲述关于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的故事,指出目前世界范围内每8秒就有一个儿童因喝不到饮用水而死亡,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水资源的关系,让学生了解水资源对于人类发展的意义。

二、关注问题——合理创设地理教学中的问题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创设地理教学中的问题情境,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教学艺术。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问题,不仅能够体现地理教学情境的价值,还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是,什么样的问题情境才能取得这样的效果呢?这就要求教师在创设问题时,注重问题的目的性、适应性、创新性和层次性。

目的性要求提问要带有一定的目的,问题应与教学目标相结合,不能随意而盲目。适应性需要问题的难易程度能够适合全班大多数学生的思维水平,如果老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则无需动脑;如果过于深奥,学生则无从动脑;如果不痛不痒,学生就无意动脑。创新性是指问题的设计要奇特、新颖对学生有吸引力。层次性要求问题要有一定的延伸度,通过层层递进启发学生思维,深入探讨地理问题的核心内容。比如在讲解自然灾害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引用“5.12”汶川大地震、舟曲泥石流、日本海啸、北京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通过视频或者图片的形式展示各种自然灾害产生的巨大破坏力,让学生在震惊的同时进一步思考自然灾害的成因,主要的分布地区和有效的自救措施。

三、不拘一格——运用多种形式创设地理教学情境

除了提问,在地理课堂中还可以采用抢答、竞赛、表演等多种形式来创设教学情境。课堂教学是一个变化万千、充满活力的过程。

多样的教学形式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与团结协作精神,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

例如在讲授陆地自然带时,教师在课前收集一些比较常见的具有特色的陆地自然带景观图片,在上课时一一展示出来让学生抢答每张图片上的自然带类别,并说出分布地区和判断依据。又如在讲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时,将学生分组进行积分竞赛,说出自己所记住的气候类型的名称、分布、特征和成因,按照积分多少排列优秀学习小组。在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中,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政府官员、当地居民、商业伐木公司老板,从多种角度展示不同利益下各种人士对雨林开发的不同看法。这样的地理课堂充满了活力,呈现出勃勃生机,学生才能对当堂知识的理解、掌握更深刻、更牢固。

篇8

学习和生活是分不开的,在学习中,学习的很多内容都来源于生活,并且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方便生活。针对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来说,学习的内容都是生活中的内容,只是经过了概括,整理成章,上升到了一定的理论和思维高度。所以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开展情境教学,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巧用知识迁移,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这样,教师不但减轻了教学负担,简化了教学过程,还能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下学习。高中地理中有很多知识在日常生活中都随处可见,很多的生活经验其实都是地理学上的知识,只是学生不知道是地理学上的知识罢了。例如在学习高中地理鲁教版《大气运动》相关章节的热力环流的内容的时,知识点较为抽象,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淡薄,参与性不高,那么教师就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来开展授课。过程如下:“在我国,南北温度差异较大,北方和南方夏天较热,生活起来很不舒服,那么为了过得舒适,很多的人都会在家里安装空调。在寒冷的冬天,为了提升温度,人们会安装和使用暖气。但是细心的同学肯定会发现,在空调和暖气的安装上,有着一定的差异,空调一般都是安装在房子的上面,而暖气则是安装在所住房子的下面,这是为什么呢?”细心观察的学生肯定有这样的印象,不细心的同学可能觉得有点儿茫然,也会促使他们在日后的学习中学会观察。问题的提出肯定会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他们会迫不及待地寻求问题的答案,不妨让学生尝试着回答问题,一般来说,学生的答案都是不正确的,那么教师就可以卖起关子,先不告诉学生答案,这样也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找到问题的答案。学完相关的内容之后,教师再让学生尝试着回答问题,学生就可能分析出其中的缘由了。为什么是空调在上,暖气在下?通过天气运动的相关知识和热气环流的常识就可以找出答案:在空调输送冷空气的时候,周围的空气密度较大,气体做下降运动,而暖气周围空气热会做向上运动,这就是原因所在。

二、激发学生思维,创设探究性的教学情境

新课改下设计的高中地理教材,更能突出学生三维目标的教育,强调学生探究意识、学习积极性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几乎在每一章节或者每一单元之后,都会涉及一些探究性的问题或者一些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其实就是课堂的延伸,也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一定的真实情境,为学生理解、消化和运用知识提供了平台。在实践或者实验活动的情境下,学生的探究意识、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都会得到激发和提升,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比如,在学习《资源的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内容之后,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一定的情境下,依据习得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就以当堂课学习的内容,创设比如森林开发的实践探究问题,为了创设真实的体验情境,教师要先把学生分成五组,每组分别扮演的角色是开发商伐林部、政府相关部门、当地居民、世界环保组织官员以及森林中的动植物代表。给每小组一定的讨论时间,让他们分析砍伐森林的利弊与影响,对于森林的过度砍伐谈谈自己的看法,然后反思自身角色与森林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最后针对自己的反思拟定一个开发的合理方案。这样的实践活动情境,让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又能很好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这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

篇9

二、激发学生思维,创设探究性的教学情境

新课改下设计的高中地理教材,更能突出学生三维目标的教育,强调学生探究意识、学习积极性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几乎在每一章节或者每一单元之后,都会涉及一些探究性的问题或者一些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其实就是课堂的延伸,也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一定的真实情境,为学生理解、消化和运用知识提供了平台。在实践或者实验活动的情境下,学生的探究意识、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都会得到激发和提升,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比如,在学习《资源的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内容之后,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一定的情境下,依据习得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就以当堂课学习的内容,创设比如森林开发的实践探究问题,为了创设真实的体验情境,教师要先把学生分成五组,每组分别扮演的角色是开发商伐林部、政府相关部门、当地居民、世界环保组织官员以及森林中的动植物代表。给每小组一定的讨论时间,让他们分析砍伐森林的利弊与影响,对于森林的过度砍伐谈谈自己的看法,然后反思自身角色与森林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最后针对自己的反思拟定一个开发的合理方案。这样的实践活动情境,让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又能很好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这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

篇10

情境体验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通过有效情境的创设,充分调动学生的耳朵与眼睛等器官,从而让学生获得亲身的感受、体验与领悟,替代传统机械式教学,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

一、情境体验式教学的作用

首先,改变了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高中地理教学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转变,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实际条件,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情境的创设,开展情境体验式教学,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其次,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培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与团队互助的意识,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等。此外,情境体验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体现了新课标理念,即“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让学生通过尽可能回归生活的情境体验式地理教学,充分掌握地理知识,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高中地理情境体验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情境创设的形式过于单一

随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推广与普及,教师在借助多媒体进行体验式情境创设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多媒体辅助教学为高中地理教学增添了激情与活力,通过图片、文字、动画、音乐与视频等素材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与积极主动性,然而其存在的问题也接踵而至,部分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存在过分依赖的现象,甚至授课内容与课本内容无关。而在情境的创设中,无论课本内容如何,多媒体是否适用,许多教师一律使用图片、动画与视频等多媒体进行体验情境的创设,这不仅使教学内容偏离,同时限制了学生的体验,影响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

2.情境体验教学易流于形式

高中地理教学中,合理的体验式情境的创设有助于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的提高,然而许多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过多地进行情境创设,进入了情境创设的误区。例如,多媒体课件给学生造成眼花缭乱之感,教学情境多且复杂等,使整个课堂充斥着各种体验环节,偏离了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本末倒置,情境的创设流于形式,虚而不实。

3.教师对情境体验式教学缺乏经验

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许多教师,特别是年纪较长的教师,对情境体验式教学并未达到充分的理解,因此在开展情境体验式教学过程中缺乏经验,生搬硬套,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部分教师缺乏对学生提点与教学目标结合的重视,创设的情境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2)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的了解;(3)部分教师缺乏丰富的社会经验,口才表达方式缺乏感染力,使得学生融入创设情境不够及时,无法获得预期的教学目标;(4)教师对课堂的操控能力不足,无法很好地营造课堂学习气氛,使课堂显得压抑,体验也无法得以有效地进行。

三、情境体验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创设地理实验的体验情境

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地理实验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学生能够通过地理实验进行课外调查观测、图标制作、实验模拟以及野外实习考察等,从而认识地理事物,对地理现象进行探索,并发现地理过程和规律。通过直观的地理实验,学生能够获得亲身的参与机会,充分体会知识的由来,进而对知识实现全面透彻的理解,同时还能够活跃地理课堂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动手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

2.创设地理调查实践活动的体验情境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强调了“加强乡土地理学习,注重地理问题研究”的理念,倡导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进行地理野外调查。通过专题调查研究,学生能正确对待生活实际问题,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通过这种体验式情境的创设,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地理调查实践活动中,进而观察和思考地理现象,同时增加生活阅历,积累社会生活经验。

3.运用多媒体进行体验式情境的创设

运用多媒体进行高中地理教学体验式情境的创设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多媒体将抽象难懂的地理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将教学内容变得丰富,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并通过多媒体展现的情境展开丰富的想象与真实的体验,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体验到地理学习的乐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此外,还可创设角色扮演的体验情境。通过学生、教师对任务角色的独自扮演,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得感悟,学习知识。

情境体验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了充分发挥情境体验式教学的作用,需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体验情境的创设,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紧密结合,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11

越来越多的地理教师尝试在课堂中采取情境教学,可是部分教师在情境教学的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仅仅把情境教学作为课堂教学氛围的装饰,忽略了情境教学的本质,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鉴于此,笔者认为将问题式教学模式应用到高中地理情境教学中,是优化情境教学效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问题式教学模式

问题式教学模式是由教师创设包含有学科知识的问题情境,通过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性和创造性,以培养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当前新课程倡导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要目标,而创新精神起于问题意识,实践能力得于解决问题的过程。地理学科的特点是实践性强,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创设出一些蕴含着地理问题的教学情境。因此,将问题式教学模式与情境教学相结合,不仅符合地理学科教学实际,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主动探索,从而优化地理课堂。

二、问题式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

问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情境教学中的应用,其实就是使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学会探索,提高思维。具体操作流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实践探索问题解决师生评价知识巩固。以“热力环流的形成”这一知识点为例说明具体应用:

1.创设情境

播放视频情境:《火烧上方谷》――主要讲述诸葛亮在葫芦谷用火歼司马懿的军队。然而,眼看火旺人困,即将胜利,一场大雨却不期而至,浇灭了诸葛亮扶汉反魏的壮志豪情,使他发出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的千古悲叹!(激发兴趣,并通过情境,引发学生产生问题意识。)

2.提出问题

学生针对情境产生好奇,小组讨论提出疑惑:这场雨是天意?还是人为?怎么形成的?教师提示:降雨的原理是要有气流上升,同时在凝结核的作用下才能成云致雨。最终学生提出问题:气流是如何上升的?空气的上升或下沉运动有何影响?(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教师适时给予指导,使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

3.实践探索

先自己尝试通过阅读课本、查资料等途径尽量自主思考、解决,一段时间后,可以小组合作交流。在合作交流中学生不仅解答了上述问题,同时在思想的碰撞中,又产生出新的火花,将问题迁移升华。如:此地气流上升之后,是否会出现低空空气密度持续减小,高空空气密度持续增大这种现象?空气为什么上升或下沉?

4.问题解决

小组派代表展示成果(热力环流的形成:地面冷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空气密度不均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

5.师生评价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在参与过程中的态度给以评价。同时鼓励学生间相互评价,以激发出新的问题意识。

6.知识巩固

篇12

一、通过实验观察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课前一定要仔细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好实验的方案,注重学生在自主参与、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去发现,去探索,只有学生体验探究的全过程,才能获得自己的真切感受,才能产生创新的火花,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才落到了实处。教师应多为学生创造一个动手参与、动脑思考的课堂气氛,尽可能地将一些演示实验变为学生的小组实验。还可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提出改进实验的思路和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地理课的兴趣。地理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的小实验还是很多的,如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实验、气压、风的实验、坎儿井工程演示实验、水土保持实验,水平运动偏向实验等等。

二、运用多媒体引入情景。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如多媒体教学,能极大地为学生学习地理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把抽象的知识变的直观可视,唤起其注意,激起同学们获取知识、探究课文内容的欲望,例如在“地质作用和地质构造”的教学中,地理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沙丘及其移动示意图,在这种景观情境中,学生通过思考提出了一些问题:沙丘的等高线分布有何规律?沙丘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些地区的气候有何特征?沙丘坡向与风向有何关系?沙丘对人类的生产活动有何危害?应该如何进行治理?通过这种地理情境的设置,使学生能够把对地理问题的经历和体验、情感和意志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地理问题情境之中,从而在这个思考和探究过程中,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层面上,都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全面的发展。

三、运用图物,再现情境。

高中地理新教材,许多都是图文并茂的。利用挂图、插图、照片、剪贴画等再现课文描述的情景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创新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分析理解能力的有效手段。当然还可从诗画、实验、小品、辩论、角色模拟等其他形式开展情境教育。学生欢迎的地理典型情境通常具有“美、趣、智”的特色。地理课的情境教育符合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犹如清泉滋润着学生们的心灵,在培养情感、启迪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意志品质等方面有独到之处,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有积极的效果。

篇13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4-040-001

何谓情境教学法呢?所谓的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景中对相关知识进行有效学习的一种现代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是李吉林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其后逐渐被发扬光大。目前,情境教学法在中小学各个学科中已经得到广泛的运用。那么,究竟如何在高中地理课堂中有效践行情境教学法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结合古诗词创设情境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当中曾经诞生过无数首古诗词,而这些古诗词当中也有很多与地理知识密切相关。为了有效激发同学们的地理学习兴趣,有时我也会结合古诗词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创设情境,这样的情境教学法的践行方式别致新颖,往往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成效。

例如执教《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课的时候,在课堂导入阶段我结合古诗词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同学们,相信大家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古诗词已经非常了解。在这里我想问一下大家,黄河的水真的会一去不复回了吗?”问题提出之后,有的同学说是,有的同学说不是。看到此种情况,我进一步问其原因。说黄河之水不复回的同学说道:“黄河的水是自西向东流淌的,流到大海之后肯定是回不来了,因为我国的海拔是西高东低。”说黄河之水会复回的同学说:“黄河之水流到大海之后,大海的水被阳光照射会变成水蒸气,最后形成云,云随着风力的作用会移动,最终形成雨,又降落到地面上。所以说黄河之水会复回的。”听到这样的回答,我感到非常满意,说道:“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对,事实上这就是自然界的水循环,该内容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课内容……”

古诗词大都是同学们所熟悉的,结合古诗词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地理学习兴趣,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结合实验创设情境

实验是检验真理的重要途径,为了让同学们更加直观的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很多教师也会在课堂中结合实验创设教学情境。很多地理教师也许会认为在地理课堂中做实验无非是多此一举,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例如执教《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课的时候,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刻的理解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这一知识内容,我事先准备了一个类似孔明灯的塑料罩子,然后再在下面点上酒精灯,随着时间的推移,灯罩可以左右飘动,并最终慢慢上升起来。看到这一现象,同学们均大呼不可思议,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于是大家便开始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有的同学说:“这一定是老师施了魔法,才让灯罩飘起来的。”有的同学说:“这根本不可能,是不是老师在灯笼上拴了一条透明的细线啊?”……各种猜测都有。看到同学们疑惑不解的表情,我说道:“事实上,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实验现象,老师并没有施什么魔法,也没有做什么手脚。灯罩的上升主要是因为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所造成的。”听到我这样说,大家仍然不愿意相信。无奈之下,我只好说道:“要想理解其中的原理并不难,只要学习完今天的新课内容你们就全部了解了。”在接下来的学习当中,同学们表现的非常积极,他们均想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其中的原理。

结合实验创设情境是一种常用的情境教学方式,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高中地理教师并不常采用这种情境教学方式。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为了有效激发同学们的地理学习兴趣,适当结合实验创设情境还是非常必要的。

三、结合角色扮演创设情境

角色扮演活动是同学们非常喜爱的活动之一,基于此种情况,我们高中地理教师也可以适时的结合角色扮演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结合角色扮演创设情境不仅可以活跃我们的课堂教学气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同学们的地理学习兴趣。

例如执教《常见的天气系统》一课的时候,教授完基本的教学内容之后,我要求同学们回去之后,根据第二天的天气情况,做一份本地区的天气预报,然后再在课堂上进行现场预报。这样的活动立刻激发了同学们的积极参与热情。他们回去之后经过精心的准备,在第二天的角色扮演活动当中也表现的非常出色。在角色扮演活动当中,有的同学一身正装,扮演的像模像样;有的同学还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根据当天的天气情况进行现场播报。他们精彩的角色扮演也赢得了场下同学的阵阵喝彩。为了激发同学们参与角色扮演的积极性,我还专门组织几名同学担当评委的角色,对于角色扮演的同学进行现场打分,得分最高的同学还获得了奖状――最佳表演奖。

结合角色扮演创设情境在我的课堂中屡试不爽,均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成效。同学们在进行角色扮演之前,必须要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刻的把握,唯有如此,他们方能在角色扮演活动当中表演的更加惟妙惟肖,更加的得心应手。在这样的教学情境当中,同学们不仅体验到了角色扮演的乐趣,同时也掌握了很多相关的地理知识,可谓是一举两得。

四、结语

除了上述几种情境教学法的践行方式之外,我们还可以结合游戏创设情境、结合故事创设情境、结合多媒体创设情境等。由于写作篇幅有限,在此不再一一进行论述。总而言之,情境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它的有效运用不仅提高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还有效激发了同学们的地理学习兴趣,在未来的教学之路上,我一定会将情境教学法继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樊晓芸.初中地理情景化教学[J]学园,2014(3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