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城市道路建设的必要性

城市道路建设的必要性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9:0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城市道路建设的必要性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城市道路建设的必要性

篇1

城市道路绿化作为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城市的道路两旁和道路分隔带种植一些树木、花草等绿色植物,以美化市容、降低道路噪音、改善城市环境。目前,道路绿化养护工作的不到位,使道路绿化在后期的整改工作上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致使整个城市道路绿化工作的发展严重受阻。因此,必须认识到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的重要性,根据现存问题作出相应的调整,以改善城市道路绿化养护工作的现状。

1 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的必要性

实现城市道路绿化,养护工作必不可少,其必要性体现在合理的道路绿化养护可以扩大城市的绿地面积,围绕在城市道路的两旁,降低了城市道路辐射的热量,有效调节了城市小气候。科学的植物配置和规划方式可以降低机动车辆产生的噪音,吸收汽车尾气和一些颗粒粉尘,净化了空气,城市的环境质量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除此之外,还具有美化城市环境、展现城市特色的作用。

2 当前城市道路绿化养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植物选择和配置不合理

各大城市在城市道路两旁种植的植物种类过于单一,全国范围内种类的数量也不超过40种;设计模式不够丰富,立体层次感差,绿化效果不佳;设计思路落后,植物配置不均衡,花、草、树木比例不当,受季节影响变化太过明显。

2.2 道路绿地养护难

首先,养护工作不到位,专业规范性不够,灌溉、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不及时,造成植物长势不好,生长不健壮。其次,建设时道路绿地的设计、施工不合理,植物配置和植物品种选择上不科学,施工不考虑后期的养护工作,增加了绿地养护的难度。再次,就是人为破坏严重,行人践踏和交通工具的碾压严重,甚至在道路绿地上开辟了“新的道路”成为了绿地死角。

2.3 行道树的种植和养护水平有待提高

行道树的种植在初期换土、修剪、施肥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在之后的养护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养护水平不高,专业性不强,病虫害防治、灌溉、施肥周期不符合树木的生长规律,致使行道树长势不好或死亡。

3 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的措施

3.1 加强绿化监察工作

为了保护城市中道路绿地和种植的绿色植物,应进一步加强绿化监察力度,严厉打击破坏行为。加大宣传力度,成立专门的监察小组,合理分配各部门的相关工作,联合广大群众共同监督,并鼓励他们举报身边的绿化毁坏行为。

3.2 选择合适的树种进行培植

根据城市当地的土壤质地、气候环境、降雨量等条件,合理配置树木品类,避免绿化空缺,并注重植物在空间种植上的配植效果,实现复层绿化。更重要的是,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高,选择树种时,尽量增加乡土树种的种植数量,引入外来树种时,也应尽可能地选择适应能力较强的树种。

3.3 设计与施工要严格把关

设计上,应广泛听取相关专家和民众的指导意见,充分考虑不同树种的选择、种植比例和同一区域内不同树种间生长要求是否冲突等问题。施工方面,养护工作部门要全程参与监督,各项技术指标和工作都要严格控制并监督,从施工上为今后的养护工作提供相关的前期指导。

3.4 加强水肥管理,改良修剪方法,综合防治病虫害

道路绿化的树木在栽培种植后,根据各个树种不同的生长要求,为其制定相应的周期进行树木浇水、施肥、修剪、松土、除草、记录检查等工作,且不可一概而论,严格控制浇水施肥量,进而保证各个植物都能够健康地生长。在树木病虫害防治方面,采用多种防治手段,做到提前预防、多重防治。

3.5 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本养护管理

道路绿化养护要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本养护,实现养护管理方面的人性化。除虫防害用药时,应提前贴出公告,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提醒路上的行人和周围店铺,并将喷药时间安排在夜间。道路隔离带遭到破坏时,应协调各部门及时采取合理的措施,提示行人、司机注意隔离带的存在,避免发生危险。

4 结语

在城市园林建设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道路绿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但道路绿化养护方面的认识不到位以及在实际的养护工作中存在植物配置不合理,养护方法手段不科学、不规范,绿地养护难度较高等问题。虽然本文提供了一些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的具体措施,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推进城市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楚江.浅谈城市道路绿化养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

篇2

一、城市道路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城市道路在设计活动中,往往出现诸多问题,具体来说,包括设计理念、交通分析、道路平面设计、绿化工作等方面的问题。具体如下:

1.设计理念的问题

城市道路设计理念的问题是当前影响城市道路正常规划设计的主要问题之一。设计理念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在最初的城市道路设计活动中,相关的设计人员没有对城市道路的具体路网进行合理规划。不合理的设计理念所造成的后果在于,在城市道路的实际建设过程中,建设活动忽略了对于支路特别是贯通性支路的建设活动,将立交和十字道路建设地位和作用进行不必要的放大。长此以往,不仅降低了城市道路的基本通行能力,而且还容易发生各种交通意外事故,给市民带来不必要的生命财产安全威胁[1]。

2.交通分析的问题

交通分析问题是城市道路在设计时常常出现的又一问题。一般来说,交通分析需求对目前交通区域的周边路网、车辆组成、车流量、车速等问题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考量,针对交通分析的这一要求,有关部门在进行城市道路设计时,就应当做好必要的现场调研工作,依据具体道路的等级、规模等进行交通分析。然而,在实际的交通分析过程中,大多数城市在设计城市道路时,没有进行科学、系统的交通分析,最后形成的城市道路规划方案也就不具备太大的说服力,导致在实际施工活动中漏洞百出,增加了工程建设活动中的不必要成本。

3.城市道路的绿化工作

在城市道路不断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城市道路的绿化工作也不断受到诸多关注与重视。当前在城市道路的绿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设计人员将道路设计与道路绿化分离开来,没有重视到道路绿化对城市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更有甚者,道路绿化只是所谓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绿化带与绿化植物并未发挥应有的吸尘除尘、降噪防噪的作用,绿化工作也就随之进入了设计发展的死胡同。

二、城市道路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法

1.积极树立科学合理设计理念,摒除落后观念

针对当前在城市道路建设活动中初心的设计理念问题,相关部门在进行道路规划设计之前,应当着力树立起科学合理的设计理念,对于一些传统、落后的观念要予以大胆地排除。例如,针对某些强调道路宽度设计而忽略不同等级道路结构、密度考量的设计理念,在进行道路规划是,设计人员应当在做好现场勘查工作的基础上,对目标地区是否存在不同等级道路进行必要性评估。倘若该地段的不同等级道路较多,那么在进行设计时不能单单考虑道路的宽度,同时还要根据道路的交通运输能力和其他建设要求进行道路结构与密度的规划设计[2]。而针对一些忽视支路线路而一味放大交叉复杂道路的地位和作用的设计理念,设计者应当充分探讨支路对于目标中心区域的交通分流与压力缓解的重要意义,不断地增加必要的支路建设。对于一些行人道、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相混杂的商业地区,设计部门要不失时机地进行中心地段的改革建设,将行人道、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鲜明地区分开来,以保证不同出行人群的出行需求。

2.做好全面系统的交通分析工作

针对当前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出现的交通分析工作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设计单位在进行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活动之前,必须对交通分析进行必要的落实。这就需要道路建设的相关部分应当高度重视交通分析这一问题,积极给予设计单位以必要的工作支持。另一方面,设计单位通过采用专业技术人员,对目标区域进行现场勘查研究,及时而准确地记录到该路段的具体车流量、车辆书目、车流向、堵车高发时间段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资料进行必要的综合整理之后,做出具有可信度的交通分析报告。接着,设计单位根据已做出的交通报告,在进行道路规划设计时,提出相应的可供参考的设计方案,并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成本预估、工程施工难度等进行综合评定。设计单位只有将交通分析工作落到了实处,将道路规划设计的前期工作都细致地做好,才能确保设计方案的含金量与实用性。

3.坚持城市道路建设与道路绿化工作同步进行

针对当前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过程中出现的绿化工作问题,设计单位要将道路建设发展与道路绿化工作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来说,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将道路的实用性和美观性结合起来。在进行道路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道路的基本使用功能,同时还要结合道路使用者的心理观赏特点,进行相关的绿化设计。所设计的绿化带及绿化植物需求具备必要的遮荫、覆低、防尘、装饰、降噪防噪等功能;其次,要充分发挥出绿化带的车辆诱导作用,切实提高行车安全性。例如,通过在在凸形竖曲线道路两侧以及道路弯道的外侧种植较为高大的树木和树种,能够确保良好的视线诱导效果[3]。

三、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在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出现了设计理念、交通分析、道路绿化等一系列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设计单位在开展相应建设工作时,只有不断地积极树立科学合理设计理念,摒除落后观念、做好全面系统的交通分析工作、坚持城市道路建设与道路绿化工作同步进行,才能切实提高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水平,才能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革新能力,为市民的优质生活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道路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理想的道路不仅可以满通运输及人们出行的需求,而且可以给人们带来愉悦的心情。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逐渐提高,城市道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人们对道路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城市道路作为一个城市的骨架,展现的不仅是一个城市的风貌,还应体现城市的人文关怀。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是一项综合性强、内容繁杂琐碎的工作,因此在评价城市道路时,不仅应看交通道路的作用,还应以“人”为着眼点。所谓“人性化”指的是在城市道路交通的规划实际中,将人、车及周围环境等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道路交通的安全、快速、经济、便利、舒适等要求,为城市发展及城市生活营造良好的环境。

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1.1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市政道路建设工程增多。在国家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人们经济购买力也得到了提高,私家车辆越来越多,车辆的增幅远远高于城市道路建设的增幅,交通拥挤现象日趋严重。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商铺的重要庆典、婚礼等存在侵占道路的情况;由于车辆的增多,汽车的噪声污染、尾气污染加剧了北方雾霾的产生,使城市生活环境更加恶劣。结合多年实际工作实践经验及教训,我们应当认识到:城市道路交通问题的根本在于人性化的规划与设计,在以人性化设计为指导的规划下,才能有效解决城市道路交通面临的问题,才能为城市未来交通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1.2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道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道路的设计已经不局限于满足城市交通的需要,而且需要满足人们在观赏性、舒适度等方面的要求。多年来通过对城市道路规划人性化设计得知,人性化设计可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城市交通堵塞、拥挤、交通事故频发等问题,有效改善城市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并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为城市居民营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居住环境,最终实现城市道路交通的实用、安全、舒适、便利、美观的目的。

2.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目标及原则

2.1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目标

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总体目标是为城市居民提供实用、安全、舒适、便捷的交通,同时改善人们的心理感受,增强居民对城市交通设计的认同感,并通过景观等物质手段提高宜居度,从而实现城市追求生态、持续、多元化的社会目标,最终为居民提供一个宜居的环境。

2.2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原则

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应当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2.2.1整体协调性

城市道路包括城市干道与居住区道路,在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结合两者间的关系,科学合理的配置人行车道与车行道路的比例,集约、合理的规划设计。

2.2.2可持续发展性

可持续发展原则指的是道路使用存在满足将来机动化发展与使用的心理需求,在道路规划设计中应采用合理的、灵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2.2.3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是我国现代社会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城市道路设计首先应坚持这项基本要求,创造性的设计城市道路网络,为人们提供宜居、友好的交通空间,其次应充分考虑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的独特需求,为他们的活动、出行提供便捷的选择方式。

3.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具体思路

3.1人性化的横断面设计

横断面设计是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体现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道路横断面设计中,首先要确定安全行车与行人通常安全等需要,然后结合平、纵面线形确定横断面形式,以确保人、车安全。这是人性化设计在道路交通设计中的重要体现。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我国大城市通常主、次干道将主要板块连接而成,但道路横断面在城市的主干道上仍继续沿用,比如郑州市的中州大道,8车道,中间设有隔离栏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中间用绿化带分隔,给人们提供宽敞的视觉感受,良好的景观效果,安全舒适。但城市道路横断面的采用需要保证:市民的交通意识强,可以遵守交通规则;道路平面线形好,行人、行车的视距通畅;行使的非机动车数量少等因素。

根据我国现行的《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快速路应中央分隔、全部控制出入、控制出入间距及形式,应实现交通连续通行,单项设置不应少于两条车道,并应设有配套的交通安全与管理措施;当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等级为A级时,应配置系统完善的标志、标线、隔离和防护设施。早期修建的道路很难满足现代交通需求,一些城市在道路改造中,增设高架路式道路,或在城区内主要街道铺设纵栅分割以扩大道路的通行能力,同时还有部分城市采取压缩绿化、减小人行、非机动车行道路宽幅来增加机动车道数量,降低行人的安全感,不符合现代道路交通人性化设计要求,因此道路横断面设计仍应该继续保持传统的自己车道。

3.2行人过街安全

3.2.1人行过街通道的设置

人行过街通道有斑马线、天桥、地下通道等几种不同的形式,人行过街通道的位置应结合行人过街量,通常在人流量大的商场、集市、学校、剧院等公共建筑附近进行设置,同时还需要考虑公共交通设施的换乘需要,人行过街通道间的间距应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如设置不当,便会给行人的出行、过街带来不便,甚至会引发“翻越栏杆”等不安全、不文明的行为,因此,合理确定、设置行人过街通道是人性化设计的重要内容与内在要求。

3.2.2行人过街通道的细节处理

无信号灯斑马线通道应在来车方向给人、车一定的安全视距,视距范围内的绿化带应种植一些低矮的灌木或者草皮,避免绿化带遮挡人、车行驶安全。如果车道数多于6车道,在道路中央应设置黄色待行区域,这样行人就不必一次性穿过马路,特别是对于老人和小孩,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的过街环境。

如果道路中央设置有连续分隔带时,应为行人提供天桥或地道等行人过街配套设施。但选用天桥还是选择地道应该结合具体建设条件,包括方便行人,治安、地形地貌、环境等几方面因素,要结合城区的具置确定应着重考虑的因素。

人行过街天桥与地下过街通道的坡度设计直接关系到人们行走时的舒适度,因此在设计中应采取坡道与梯道相结合的形式。如图1中所示地下地道与天桥坡道的示意图。地道在两侧设有坡道,过街天桥在中间设有坡道,下图是坡道设置的示范形式,当自行车流量大时,可在两侧与中间均设有坡道。

图1:过街通道坡道设置示意图

自行车推车道

梯道

b.天桥过街通道示意图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或偏远地区,应较多的考虑治安因素,可以适当的缩短地下通道长度、较多采用天桥过街形式或修建半地下式通道。

3.3综合考虑城市环境因素

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应考虑交通顺畅、道路绿化率、路面结构对城市环境影响等多重城市环境因素。城市路网构成了城市平面骨架,因此道路畅通是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应当确保的首要任务,其次适当增加城市道路的绿化率有助于给人们提供一个身心愉悦的出行环境。路面结构形式分为刚性路面与柔性路面两类,有效结合路面设置的刚、柔,可以有效提高城市道路的品质。

4.结束语

和谐社会主义社会需要人性化的城市道路设计,道路设计的人性化应体现在城市道路建设的各个方面。同时,还需要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协助,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人们才能从人性化的道路设计中获益,最终实现交通畅通、居民安全、便捷、和谐出行。

【参考文献】

[1]高云贺,周晓雨,葛忠大.浅谈城市道路设计[J].科技信息,2011(12)

篇4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 A

0 前言

城市道路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所依赖的重要基础设施。城市道路设计不仅仅要关注几何设计和结构设计,而要更好的关注交通分析和交通设计。因此有必要对城市道路交通分析和交通设计从理论上开展深入和系统研究。

国内很多城市在道路交通工程设计领域开展了大量实践,从各地反馈的情况和经验来看,合理的交通工程措施在缓解道路交通压力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目前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工作仍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这项工作仍然集中在交通拥堵相对严重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中,而大部分中小城市尚未认识其重要性,因此需要在更广的范围内进一步普及和推广这项工作;二是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工作主要是在产生交通问题之后才开展,这一阶段大部分设施已经建成或者接近建成,往往只能迁就现状而采取一些针对具体节点、交叉口、路段的详细设计措施,总体而言是对既有问题的一种补救。

交通工程设计是介于交通规划与道路土木工程设计之间极其重要的环节,以往一般没有将交通工程设计重点考虑,只是将其置于道路工程设计之中。但是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与道路工程设计有着明显的区别。交通工程设计贯穿于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之中,指导交通设施的土木工程设计与交通管理,具有中微观性质。道路交通工程设计视其对象可分为新建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以及改建与治理性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想要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工程技术方法,加强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在规划阶段的作用,从源头上尽可能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就非常有必要探讨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引入交通工程设计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完善市政道路交通管制方案设计的前期工作。

1 交通工程设计的必要性

交通工程设计简称为交通设计,指的是基于城市及交通规划的理念和成果,运用交通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以交通安全、通畅、效率、便利及其与环境协调为目的,以交通系统的资源为约束条件,对现有和未来建设的交通系统及其设施加以优化设计最终找出改善交通最佳方案,科学地确定交通系统的时间和空间要素及通行条件。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工具多样化及机动车数量的迅猛增加使得道路建设和交通设施建设出现一些滞后现象。问题表现在宏观上规划的滞后、中微观层面道路设计和审批流程的不够合理;微观上城市道路使用也存在一系列问题。目前,我国城市道路建设缺乏系统的、可操作性强的综合交通规划的指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现有的道路审批程序不完善。其次,城市道路使用存在系列问题,主要包括:1) 道路功能划分不够明确。2) 交叉口制约了道路通行能力。3) 公交优先没有得到充分体现。4) 静态交通工程设计滞后。5) 交通诱导监控信息系统建设较慢。

鉴于此,在我国城市道路设计与专业的交通工程设计同时进行,这种理念具有如下优点:

1) 防患于未然, 均衡路网饱和度;

2) 提高交通安全与顺畅性;

3) 提高交通便捷性;

4) 寻求交通与环境的和谐;

5) 充分利用道路的空间资源与交通的时间资源;

6) 节省道路建设与管理成本。

2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

2.1 交通组织设计

交通组织设计是一种宏观层面的交通管理措施,它基于现状的道路网布局和交通流特性,从全局出发,通过对路网实行分级管理及对网络交通流进行运行组织,来协调、疏导交通流,并均衡道路交通流量,以充分挖掘现有道路网络的潜在效能,最终缓解交通供需矛盾,并缓解交通拥挤。交通组织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交通组织要求按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通行时规律特点进行交通组织。而不应只考虑机动车交通组织,忽略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组织。

2)换位思考原则:交通组织的调整,特别是单行、禁左、禁限措施的调整,要站在道路使用者的角度考虑,能否查找到时空出路。交通压力的转移是否会造成的新的交通拥堵。

3)通行能力平衡原则:通行能力资源配置的核心是上下游相同流向通行能力匹配问题,也就是上游路口最大通行能力应取决于下游路口所能提供的最大通行能力。整条道路的车道配置,不应该出行“瓶颈”。

4)动静态交通组织相结合原则:根据路网各节点流量负荷,进行流量流向的动态调整,即通过不同节点的交通压力转移来达到路网交通压力均分的目的。

5)循序渐进原则:交通组织调整应按调整作用力度大小循序渐进,调整方式的顺序依次为调信号配时,调渠化车道,调禁限流向,调禁限车种。

2.2 标志标线设计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是通过文字、符号、图案等直接在道路现场对车辆、行人和其他交通传递准确的信息、指示有关情况,提出交通要求,公布交通规定等交通设施。正确使用和合理设置交通标志和标线,可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调整运行程序,减少交通事故,便于交通运输,提高交通速度,改善交通状况,节省能源,保护环境。

2.3 公交优先信号设计

科学合理的信号控制方案设计能够极大程度地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从而改善交通运行状态,有效地提高交通服务水平。对于交叉口的控制不作论述,仅对公共交通信号优先策略进行研究。

公共交通信号优先策略的目的是减少公交车辆在信号交叉口的延误。如果交叉口的延误用经过交叉口的全部出行者的总延误来表示的话,那么通过公交优先信号的设置让公共交通在交叉口在时间上具有优先权,则减少全部出行者的总延误,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增强了城市的运输效率。

2.4 停车诱导设计

停车诱导系统是以促进停车场及相邻道路的有效利用为目的,通过多种方式向驾驶员提供停车场的位置、使用状况、线路以及相关道路的使用状况等信息,诱导驾驶员最有效的找到停车场的系统。停车诱导系统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一部分,主要是指导停车的。停车诱导系统为达到以下目标:减少寻找停车空间的交通量、平衡系统相关联的停车场的车位占用率、提高整个交通系统的效率、改善停车场的经营条件、减少中心区的环境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本节只探讨停车诱导设计,主要包括停车诱导系统的组成、诱导信息板的设置、诱导标志设置地点、诱导信息板的设计。

3 结语

我国目前在合肥、南京等城市已经成功引入道路交通工程设计的经验,这就证明交通设计是交通规划付诸实施的重要技术环节之一。为了将道路建设达到最佳功能和优化其使用效果,建议在我国更多的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引入交通设计并引入市政道路交通管制方案设计理念。各个城市的道路设计者应当在以后的交通工程设计中再深入研究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动静态交通空间等具体问题,更好地解决道路建设交通瓶颈问题。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TS7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185-01

引言: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规模的扩张,城市用地在不断外延。这就加快了城市道路的发展,城市道路与公路的连接问题也就成为了业界关注的话题。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路况、不同的公路用途和性质使公路与城市道路连接处容易出现车道变窄、错位、交叉距离过短等诸多问题,值得探讨和分析。

1、公路与城市道路概述

1.1 公路与城市道路的区别

我国道路的最基本目的是要满通运输的需要,我国相关部门根据道路的不同用途将道路分为公路和城市道路。公路就是在城市区域之外的道路,城市道路是城市区域内的道路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基础设施之一。两者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用途不同。城市道路的用途相对公路比较多,不仅要满足基本的交通运输需要还要满足排水、铺设管道、绿化、防止地震等需要,而公路的主要功能满通运输即可。第二,分类标准不同。城市道路会根据其人流的多少分为机动车道、快速路、次道和人行道。公路会根据其质量和满足运输的需求的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这五个类别。第三,道路要求的速度不同。城市道路一般要求的车速较慢,但是公路上则相对较高。第四,横断面不同。一般情况下城市道路的横断面可以分为四种: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四幅路。公路的横断面主要分为两种即:单幅路和双幅路。第五,设计轴线不同。设计轴线不同。公路与城市道路基本遵循一致的设计理念,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使用的参数和交通轴线是不同的。

1.2 公路与城市道路连接的必要性

首先,公路与城市道路连接是运输过程完整性的要求。虽然公路与城市道路都可以满通运输需要,但是这两必定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因而在交通运输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公路所承担的主要任务是对外运输而城市道路主要承担一个城市内部的运输需要。因此要实现城市内外的运输将两者连接起来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公路与城市道路连接是城市用地不断扩展的需要。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进入城市的人口也在增加,因而城市用地不断扩张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居民都有不同的出行需要,如果不将两者连接起来就无法满足人们多样性和动态性的出行需要。并且城市在规划其进程的同时要注意提高公路的预见性,从而满足公路多种功能的需要。

2、公路与城市道路连接的影响因素

2.1 经济发展程度

经济发展可以促进公路与城市道路连接的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从而加速了城市内部与外部的沟通和交流,就会刺激交通道路的发展。并且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影响道路建设的投入资金,投入资金数量的多少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比例关系。

2.2 城市的发展规模

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连接一般都是处于城市和乡村结合的地段,这个地段所具有的特征是道路的结构、特征、功能的界定都比较模糊。城市规模扩大就会使城市道路与公路的连接不断向城市外部扩展。因此城市系统也会由此向外呈现梯度式发展。总之,城市规模的扩大使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连接处不断向外调整。

2.3 城市道路网的布局

城市道路网的布局会直接影响公路与城市道路网的连接模式。我国目前在城市道路网的布局上主要采用三种模式:棋盘式、环放式、混合式。这就决定了不同的城市布局方式在与公路连接中采用不同的布局方法。普通公路与城市道路连接时一般采用射线对接方式。较高级别的公路在与城市道路连接时一般与其主干道连接,也可以采用环放式的环路连接。

2.4 科技的发展程度

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公路与道路连接的技术水平。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大大提高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连接技术,例如新出现的平面交叉技术和立体交叉技术为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连接提供了技术保障,使连接不仅顺畅而且安全。

3 、公路与城市道路连接的具体措施分析

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连接具有多变性,应该根据道路的性质、类别、车速等因素综合考虑,但是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应该避免直接连接。下面分析几种常见的连接措施:

3.1 公路与城市环路的连接方式

当前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连接中较为常见的就是公路与城市环路的连接,对于环放形的城市道路网,公路与城市环路的连接就形成了具有放射性质的环路阶梯。环路主要发生在人口密度较大的连接口,因此在连接时公路应该尽可能与市区内部的环路连接起来,并适当考虑过境车辆对市区交通的影响。在选择较为科学的连接环路时,应该首先计算城市环路的半径,并将这个半径与公路的最佳临界圆域相比较。然后将城市环路半径与最佳临界圆域最接近的作为连接环路。

3.2 公路与城市道路的立体交叉连接

该种连接方式在较为高级的公路与城市道路连接中较为普遍。立体交叉连接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上跨、下穿、部分互通、完全互通。上跨和下穿的连接方式具有占地面积小、工程施工方便的优点。部分互通和完全互通的连接方式占地面积大、工程造价高但是具有较大的承载力。因此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连接必须采用部分互通和完全互通,一级和二级公路与城市主干道连接时可以采用上跨、下穿的连接方式。

3.3 公路与城市道路的平面直接连接

公路与城市道路的直接连接会在连接处形成平面交叉口,交叉口处要采用高科技的电子信号控制灯,并且交叉口不宜建设永久性的建筑。平面连接会带来一些安全隐患,所以采用平面连接的地区应该设置相应的减速和横断缓冲区域,并且在道路的外侧保留出10米左右的绿化地带,同时设置相应的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从而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3.4 公路与城市道路连接的过渡措施

城市建设发展是一个逐步进行的过程,城郊用地的作用也在发生着改变。为了避免城市建设早期过度使用成交土地而为后期带来土地不足的问题,因此城市道路在设计过程中应该确定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短期目标应该为长期目标的实现留有发展空间,最终更好地促进城市合理发展。

4、 结语

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连接具有综合性,需要设计者在实际操作中同时根据公路的性质和城市道路的用途来进行选择连接方式,最终使城市道路和公路更好地位人们的出行和安全服务。

参考文献:

篇6

21世纪的今天,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人们活动的区域逐渐增加,进而对活动区域的景观设计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设计作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往往需要对城市道路的具体情况充分的掌握,进而对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进行科学化的规划设计,并保证居民有着相对适宜的生存环境[1]。因此本文对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设计进行研究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道路绿化带景观设计重要性

近些年来,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现代化城市道路建设发展逐渐迈向新的发展方向,同时城市道路绿化带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城市的形象展现,同时也是城市品位以及文明的一种重要象征,对于如何做好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设计始终是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现代化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作为当前城市的阵容,直接关乎着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的方向,而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往往本着绿化的主题,进而将城市中的绿色消费以及绿色经济等众多理念加以体现,就其实质性而言,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设计往往有着一定的必要性。

一方面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设计是城市形象提升的重要途径,保证了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设计和现代化绿色经济的发展主题相吻合,也满足了人们对城市道路的特殊要求。因此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设计不仅仅关乎城市经济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推动了现代化设计行业的蓬勃发展,有着一定的必要性。

二、道路绿化带景观设计基本方向

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往往需要结合城市道路的实际情况,并结合人们的活动区域,进而实现生活必需品和艺术的真正意义上结合。

绿化带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于现有的城市资源,并采取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进而对其道路进行合理的规划,并保证城市和绿化充分的融合一起。同时在对植物选择时,就要结合远近结合的基本原则,保证长期的绿化效应。最后做好景观的合理搭配,并结合人性化的需求,进而保证道路绿化带建设道路的正常性[2]。

城市道路绿化带就是城市的另一张脸,既关乎城市的形象,也是城市品位和文明的重要象征。最重要的是,绿化带是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健康。

三、道路绿化带景观的设计方法

一般而言,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一方面保证其设计处于一种相对动态的基础,在实际的服务主体中更要保证道路的畅通性[3]。另一方面,做好设计风格的整体性设计过程中,往往需要结合不同道路的实际情况,做好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各个环节的设计和养护。

(一)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各个环节的设计

(1)城市道路分车绿化带设计

分车绿化带设计的过程中,其机动车道的设计始终坚持安全性的原则,保证书树木有着相对整齐的修剪,并对优美的林缘线和林冠线加以营造。而高速公路中间的分车绿带主要是对相对较强遮蔽性的常绿植物加以选择,尽可能的合理的搭配一些花灌木,如紫丁香、金叶节骨木、金叶女贞等,保证绿化带有着一定的规律性和韵律。交通量相对较小的两边,将大量的大型乔木种植并形成绿墙,充分发挥其隔离的效果,进而给人一种相对壮观的感受。

(2)城市道路行道树绿化带设计

道路行道绿化带设计的过程中,做好行人和非机动车的综合性设计,并将地面绿色的覆盖率全面提高,行道树可以和一些相对矮小的灌木进行合理的搭配,并将地面的裸土减少,将立面的层次丰富。

(3)城市道路交通岛绿地的设计

交通岛主要是引导行车方向、限制车速、装饰道路。因此,交通岛绿地的设计同样需要结合和满足这些功能。比如,西环路交通岛的周边都种植有颜色特定、高度特定的植物来强化交通岛的引导作用,没有采用太多密植乔木、小乔木和大灌木,这能够让驾驶员一目了然。如果在其他某些交通岛旁边有高层建筑时,设计就还要考虑到俯视效果[4]。

(5)城市道路交通交叉路口绿地的设计

通常来说,在进行交叉路口的设计时,为保证交叉路口这种特殊地段的行车安全,通常一定会在交叉路口留出足够的安全视距,使驾驶员能够看清四面八方过来的车辆。在营大路的设计中,我们采用视距三角形来确定:即在视距三角形内,不能有任何阻碍视线的物体。因此,交叉路口的绿地设计一般选用矮小灌木。但是,株距在6米以上,分支点大于2米,树干直径小于40厘米的乔木是允许的。

(6)林荫道和停车场的设计

林荫道绿地设计的过程中,保证景观特征和实际的空间时空关系有着一定的合理化,尽可能的保证林荫道有着相对较大的宽度,进而供居民娱乐和休息,停车场绿地设计的过程中,多采用一些大型的乔木,不仅仅可以实现对人员和车辆的庇荫,同时对于车辆的正常停放也没有妨碍作用,还能从根本上将绿色覆盖率以及环境的质量显著提高。

(7)商业街的绿化设计

为了对绿化的整体性加以保证,保证商铺有着正常的经营,并对绿化的整体效果加以保证,绿化的过程中尽可能的不采用相对较多的乔木,同时也要保证树冠不能将商铺的招牌挡住,通过结合商业街的停车场,尽可能的栽种一些装饰性和功能性相对较强的植物,尤其是一些花草和矮小的灌木,如龙船花、映山红、牡丹等,并在实际的城市绿化过程中将商业区的水准全面提高。

(二)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的养护

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同样也要做好相关的养护,对绿化带的长期效应加以保持,在实际的养护过程中,更要保证养护有着一定的经济性和相对较好的维持性。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养护的过程中,合理的选择植物,乔木选择的过程中,发挥出乔木美化、引导以及遮阴的作用,并将其作为行道树,保证树种有着可移植性和较高的成活率。灌木选择的过程中,更要保证有着耐灰尘以及耐辐射的功效,对景观效果保证的基础上,在实际的设计养护过程中更要进行合理性的搭配,不仅仅将城市景观的可观赏性提高,同时也要将城市景观的品位提高。在对城市道路绿化带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更要结合配套设施的基础配置,做好后期的养护环节,合理的把握何种植物的整体性功效。

总而言之,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做好各个绿化带的综合性设计,并结合道路的基础情况,进而做好配套设施的选择,保证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有着一定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绿化带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增强景观的视觉效果,同时也要对城市道路生态条件进行改善,借助于绿化带生态功能进而对生态环境的良好循环加以保证,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更要始终坚持现代化城市和谐发展的基本主题,进而实现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全面发展,在提高城市景观可观赏性的同时,也要将城市景观的品位着重提高。

参考文献】:

[1]曾作福.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初探――以北海市为例 [J].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10):101-103,140.

篇7

中图分类号:U418文献标识码:A

1建设背景、必要性

北京市城市道路路网经过“九五”、“十五”和“十一五”期间的规划建设,道路总里程已经达到6258公里,其中快速路达到263公里,桥梁1885座,城八区路网密度达到4.6公里/平方公里,由快速路和主干路组成的骨干路网已基本形成,路网布局和功能结构趋于稳定。随着设施规模的不断增加,城市道路建成后的管理维护工作对其使用功能正常发挥及保证其合理使用寿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十二五”期间城市道路养护将在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出行需求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当前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工作还存在着养护资金供给不足、预防性养护技术和科学养护决策体系不健全、公共服务和应急处置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要推动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工作实现精细化管理,解决上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全面、及时、深入地掌握城市道路养护工作各环节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借助现代管理、分析、决策支持等成套技术实施养护作业高效控制管理。实现养护管理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推动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再上一个新台阶。

近年来,虽然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信息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提高了养护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但由于缺乏面向养护管理的统一的规划和设计,已有的信息化建设成果,不能满足城市道路的精细化、规范化管理需要,主要表现在:现有数据标准范围不够全面,难以规范后续养护数据库和系统的建设;数据库分别由不同单位建立,导致数据库之间的数据缺乏关联;由于数据分散存储,导致信息资源难以综合利用。为更好地解决以上问题,并且加强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有必要开展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平台的建设,推动北京市城市道路管理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信息化管理转变。

2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工作现状

2.1 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体制现状

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工作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路政局主管,具体负责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及其附属设施的建设、养护维修的监督管理,并指导区、县城市道路管理工作;区交通委员会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次干路和支路及其附属设施的建设、养护维修的监督管理。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体系图

2.2 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业务现状

经过业务分析,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业务,如图2所示:

图2 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工作图

2.3 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信息化现状

1)均具备道路基础设施的静态数据

除朝阳区交通委员会外,其他各单位的道路基础设施的静态数据指标均是基于“北京市城市道路普查系统”的数据建立的,并在普查系统数据指标的基础上扩展了部分指标,如照片、视频等。朝阳区交通委员会的道路信息管理系统是全新建立的。除朝阳区、海淀区交通委员会外,其他各单位均主要根据“北京市城市道路普查系统”的年度更新结果进行道路基础设施静态数据的更新工作。朝阳区交通委员会的道路信息管理系统刚建还未作过更新,海淀区交通委员会的市政道路管理系统和路政管理信息系统建成后未进行更新。

2)均具备道路基础设施的电子地图

各单位均有道路基础设施的电子地图,并将电子地图与道路基础设施指标数据对应起来,能够在电子地图上定位道路、桥梁、天桥和地下通道等道路基础设施,并能浏览相应设施的名称、位置和照片等详细信息。

3)巡查系统是当前养护单位和养护管理单位系统建设的核心子系统

除朝阳区交通委员会外,其他各单位均开发了基于GIS技术和PDA设备的路政巡查系统。通过多种途径(包括社会热线举报、网格系统派发和巡查人员巡查)来采集巡查事件,对道路病害、占掘路、抢修抢险等业务进行派发任务、跟踪事件处理进度、掌握事件处理结果以及空间、属性数据的统计查询等。

3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市管道路巡查系统未实现数据共享

目前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城养中心)、北京市公联公路联络线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联公司)和北京市政路桥管理养护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养护集团),均建设了巡查系统,在各单位内部均独立运转。由于各单位系统之间未实现数据共享,城养中心向公联公司、养护集团派发任务单和监督任务处理结果只能由两家企业人工上网下载、手工复制粘贴获取信息,费时费力。

3.2市区两级城市道路巡查、占掘路管理未实现信息共享

目前市级道路和区级道路的巡查、占掘路信息未共享,当市级道路巡查单位发现区管道路上有占掘路施工时,无法判断是否是私占私掘和违规施工;当区级道路巡查单位发现市管道路有占掘路施工时,也无法判断是否是私占私掘和违规施工,这样市区两级的工作难以综合发挥效益。

3.3城市道路养护计划工作未实现信息化管理

目前市区两级城市道路养护计划编制、审核、下达、执行和跟踪等工作,仅采用Excel填写计划项目表和完成情况报表等表格,并通过邮件和纸质表格传递,这些表格分散存储在个人电脑中,未集中存储,对计划的审核完全靠人工审核,未借助信息化的手段辅助工作。

3.4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路政局占掘路许可管理未实现信息化管理,不能与城养中心、公联公司和养护集团的巡查系统之间实现数据共享

目前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路政局(以下简称路政局)对市管道路的占掘路许可管理工作未实现信息化管理,施工单位申请时提供的工程图纸、相关资料均以纸质保存,未实现电子化;申请表、现场核查记录单、许可审批流程表、决定书均以Word文件存储;采用Excel建立占掘路管理台账,记录每一占掘路许可相关的电子文档和纸质资料及存放位置。占掘路许可数据完全依靠人工管理,难以查找、共享及综合利用。

路政局相关占掘路的信息通过人工发传真或打印方式提供给城养中心、养护单位,由养护单位开展监督、修复工作,不能直接通过系统对接实现信息的流转。城养中心巡查人员发现占掘路施工时,只能电话或人工查看纸质资料了解此施工是否经过审批,不能直接在巡查系统中掌握是否经过审批。

3.5电子地图坐标系不同,数据难以共享使用

目前各单位电子地图采用的坐标系有WGS84(城养中心、公联公司、养护集团和丰台区交通委员会)、BJ54(海淀区交通委员会)和北京地方坐标(朝阳区交通委员会)三种。电子地图坐标系不同将导致各单位的电子地图根本无法共享使用,而且通过巡查手持设备获取的GPS定位信息无法定位到采用BJ54或北京地方坐标的电子地图上,数据难以实现更新。

4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平台的建设思路、业务目标、建设目标、建设任务及总体架构

4.1建设思路

4.1.1充分利用,整合资源

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数据库的建设应充分利用目前现有的信息化资源,如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建立的交通运行协调指挥中心(Transport Operation Coordinate Center,以下简称TOCC)、通过普查建立的北京市城市道路基础数据库和管理系统、城养中心及区县交通委员会建立的养护系统等,并与已有的系统做好衔接。

4.1.2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从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全局出发,统筹规划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数据库建设的总体框架,按照建设条件的具备程度和需求的急迫性,科学地安排建设顺序,有效推进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数据库的分步建设。

4.1.3统一标准,资源共享

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数据库的建设要在遵循行业和北京市相关已有的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对城市道路养护管理的相关指标进行有效地梳理,并提出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的数据指标体系和编码规范,规范数据库建设过程,充分考虑与其他系统间的信息资源共享需求,有效提高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4.1.4建立机制,长效运行

为保证平台建成后能切实发挥功效,必须通过建立运行机制保障系统长期有效地运行。特别是涉及从下级管理单位和养护单位获取数据,向上级单位提供数据,以及未来向市其他委办局提供共享数据。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准确性、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平台功效的发挥,因此平台从建设之初就应考虑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及数据质量保障机制,为平台未来的良好运转提供制度保障。

4.2业务目标

通过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平台的建设,旨在解决现有系统数据共享和对接问题,并在系统资源共享的基础上,简化养护管理业务流程,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为实现城市道路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4.3建设目标

建立“全方位、多层次、一体化”的城市道路养护信息资源共享、管理信息平台,全面提升城市道路管理的技术保障、决策支持和快速反应能力,推动城市道路管理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

4.4建设任务

根据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工作现状和平台建设目标,平台主要建设内容为“六个应用系统、一个数据库、一个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如下:

1)建设六大应用系统:六大应用系统是在北京市城市道路管理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各业务领域的应用数据建设的养护管理应用系统,包括城市道路设施管理系统、城市道路巡查应急管理系统、养护工程管理系统、道路技术状况评价系统、桥梁技术状况评价系统和运政管理系统。

2)建设城市道路养护管理数据库:包括城市道路基础数据库和城市道路管理专题数据库两大数据子库,实现北京市城市道路管理数据存储、维护。

3)建设城市道路养护管理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基于北京市交通委员会TOCC已有的共享交换平台及中间件,建设城市道路养护管理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市、区两级城市道路管理部门之间的基础设施数据和管理数据的共享与交换。

4.5总体架构

根据平台建设思路、建设目标及建设任务,平台总体逻辑架构分为应用系统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数据库层、城市道路数据交换平台层、应用支撑层、硬件设备和通信网络层,以及信息系统的标准规范体系与安全保障体系,如图3所示:

篇8

随着我国城市道路建设的高速发展,道路建设的规模、质量和标准都有了大幅提高,相应对道路养护企业也提出了更多的养护需求,突出了道路养护工作的重要性。道路作为公益性设施,主要由政府投资建设和养护。2014年-2016年北京市市管城市道路养护投资分别为9.58亿元、10.00亿元、15.28亿元。笔者所在的北京公联洁达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国有养护企业,道路养护面积1893万平米,养护总里程675公里,养护设施总量占市管城市道路设施总量的50%,是北京市交通道路养护行业的主力军。下面结合我公司的特点探讨城市道路养护成本控制的思路。

一、城市道路养护成本的构成

城市道路养护成本是指养护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施工材料转移价值和劳动者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形式,是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施工费用的总和。按养护性质和规模可分为日常养护工程成本,大、中修专项工程成本。按财务核算内容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在道路养护作业中耗费的构成养护工程实体的各项支出,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他直接费等。人工费是指施工人员的工资等费用;材料费是指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等费用;机械费是指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机械使用费用;其他直接费主要包括:场地清理费、临时设施摊销费等。间接成本包括管理费、路政巡查、巡视费等。

二、城市道路养护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及应遵循的原则

1.城市道路养护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首先,有效的城市道路养护成本控制可以提高国家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随着我国城市道路建设的高速发展,道路建设的规模、质量和标准都有了大幅提高,相应对道路养护企业也提出了更多的养护需求,突出了道路养护工作的重要性。道路作为公益性设施,主要由政府投资建设和养护。2014年-2016年北京市市管城市道路养护投资分别为9.58亿元、10.00亿元、15.28亿元。由于道路养护资金不足和养护成本不断上升的矛盾日趋显著,为了更好地实施道路养护管理工作,如何控制好养护成本,提高资金使用率,以此提高城市道路承载能力和服务质量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加强道路养护成本控制有助于提高养护单位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养护工程项目大部分采取招投标方式选择中标单位,在评标中,投标价格在经济标中占有很大的权重。成本控制水平直接关系到养护单位的生存与发展,决定着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2.城市道路养护成本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城市道路养护成本控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从多个方面着手,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控制,这就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全面控制原则全面控制包括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和对施工过程的管理。首先,要进行全员的成本控制。对道路养护成本的控制与每名员工的利益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需要调动全体工作人员对工程成本控制和管理的积极性,自觉做好施工方案的优化以及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共同降本增效才会有较好的成果。其次,要做到全过程的控制,从工程投标开始到中标后的工程施工以及工程完工后的验收工作,都在成本控制的过程中。(2)目标管理原则成本控制必须以目标成本为依据,将道路养护工程施工的成本目标分解到每个项目部门、作业及员工个人,形成一个成本控制的系统,每个人都有明确的目标,进而承担各自的责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做到责权利的统一,真正的调动员工进行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动态控制原则道路养护成本控制是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进行,因此要做到动态控制,即要深入到养护施工的现场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所用的人工、材料、机械等成本精细的核算出来,与目标值对比,得出二者的差距,对出现较大差距的情况,要及时的查找原因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4)节约原则节约是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节约不是无原则的对各种费用进行控制,主要是在事前做好计划,优化施工方案,养护施工中控制好成本,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节约成本,加强对施工的管理和监督,节约人力、物力、财力,进而确保成本目标的实现。

三、城市道路养护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们不断学习先进的道路养护工程管理经验,积极进行摸索,成本控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1.成本控制缺乏事前预测,忽视全过程的成本管理现在,许多单位的成本控制比较重视财务部门的成本核算,而忽视事前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优化、施工成本预算和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工作。经常是到了项目收尾阶段,才发现结算金额已超出合同价,造成工程亏损等问题。2.未建立有效的责权利成本管理体系很多养护企业成本管理体系不完善,没有将成本管理的目标分解到全体员工,没有明确各自的权利和责任,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相关的责任承担和奖励制度也不健全,造成项目管理人员缺乏对于目标成本的认识和成本管理控制意识,执行力度薄弱,在成本管理过程中没有实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与控制,没有形成履约在先、管理与控制为重、提高效益为本的管理理念。3.成本管理信息化和科学化薄弱很多养护企业没有将设施的基础数据录入养护管理信息化系统,不能及时对养护管理进行大数据管理,不能发现施工中的问题,也不能及时的处理,造成资金的浪费;很多养护企业道路、桥梁等的设施病害仍采用传统的人工巡查、巡检方式,工作效率较低。

四、加强城市道路养护成本控制的具体方法与措施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在进行城市道路养护施工成本控制工作中,难度较大,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因此,需要在建立完善成本目标控制责任体系,建立健全科学化、信息化道路养护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在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采取有效的方法与措施做好道路养护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工作,确保成本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质量的完成。

1.建立完善成本目标控制责任体系

加强道路养护成本的控制,需要灵活的运用成本目标管理理念及具体的管理方式,明确成本控制的目标,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下,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养护单位应为各责任中心确定先进合理的成本目标,与各项目经理签订成本目标控制责任书,建立健全奖惩激励考核制度,根据成本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必要的奖惩。奖惩要有时效性,奖罚金额应按责任书严格执行,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成本管理的成效与员工个人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使成本管理工作落地。

2.建立健全科学化、信息化道路养护管理体系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实现道路养护科学化管理是今后养护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道路养护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立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提高员工技术创新的积极性,积极开发应用“智能监测应急管理平台”、“养护管理信息系统”等系统平台,建设“以养护单元为基础单位,涵盖设施静态数据、检测数据、养护数据和路政信息”的养护管理数据库,着重突出其辅助养护决策的功能,促进设施寿命期内养护规划体系、设施状况动态评价体系、养护决策体系的建立,形成养护管理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推动养护工作继续向“精准化”方向发展。

3.实施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1)事前控制①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在养护大、中修专项工程设计阶段,道路、桥梁的现场病害调查是由业主委托养护单位进行的,病害调查是进行施工图预算设计招标的前提和基础。养护单位应在现场病害调查中,充分考虑今后施工的因素,在病害的种类以及处理方案建议时,尽可能提供本单位已经成熟的技术施工方案,以及要考虑到施工中提高机械利用率,尽可能做到单块病害面积最大化,且病害位置距离较近,以便施工时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时间,以更好地控制成本。②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在投标阶段开好头对企业的当前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需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去把握。在投标阶段,成本控制工作就是要根据企业的优劣势编制有竞争力的投标报价。养护单位在编制前应做详细的调查研究和精心测算,准确把握市场行情,再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反复测算成本;同时要分析竞争对手的优势,运用合理的投标技巧,确定既符合国家与行业标准,又能使自己企业经营获得经济效益的报价参加投标竞争。③中标后的目标成本控制养护单位一是应结合投标的技术方案对施工工期、机械设备、材料供应、人力资源等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在投标文件的施工组织设计基础上,做好优化细化工作,编制出技术先进、工艺合理、组织精干的施工方案,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为编制科学合理可行的目标成本创造条件;二是以分部分项工程实物量为基础,按照部门、班组的分工进行分解,形成各部门、班组的目标成本,为以后的成本控制做好准备;三是加强工程合同的管理,规避合同条款的潜在风险及履约风险,合同金额应严格控制目标成本之内。④选择合格诚信的分包供应商选择一个合格诚信的分包供应商对于提高养护工程质量及成本控制的水平十分关键。养护企业应建立合格分包供应商名录库,严格筛选符合规定的分包供应商作为自己的合作伙伴,每年对选用的分包商履约情况,信用、资信等统一进行综合评审,不断进行更新,淘汰不符合要求的供应商。(2)事中控制-施工阶段成本控制①人工成本控制由于城市道路养护施工的危险性及复杂性,这就要求工人掌握娴熟的施工技术来快速处理道路病害。因此要持续加强员工技术、技能培训工作,培养及配备一专多能的人才,将劳动力合理安排,提高劳动生产率。制订员工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在保证道路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控制人工成本。②材料费控制材料成本占整个养护成本的比重最大,材料管理是整个工程成本管理与控制的重中之重,养护单位应在把好材料质量关的前提下,降低材料成本。材料的购置要按施工准备计划进行,包括材料订购、材料价格和材料用量控制三个方面,要防止盲目购入材料造成积压,又要防止超耗和损失。③机械使用费控制在养护施工过程中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控制机械使用费:一要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努力降低施工中所消耗的机械台班量,合理组织施工、调配机械。二是外租闲置机械和租入机械要合理安排,签订好租赁合同,提高设备利用率。三是油料消耗的控制,在实际工作中,不要以台班定额核算供油料,可以根据机械现有情况确定综合油耗指标,再根据当日需要完成的实际工作量供给油料,从而控制油料耗用成本。四是降低机械修理费,要有效地控制机械修理费用。④成本核算控制养护成本核算的要求是正确、细化,让费用的分摊更加合理和正确。做好内部成本的会计核算工作,核心问题是原始资料(考勤表、工资表、车辆加油记录、车辆维修记录、材料分配表、道路养护工程量记录等等)真实、准确、完整、及时。(3)事后控制①成本差异分析控制成本分析就是根据成本核算的资料,每月、每季度要对成本形成的动因和影响成本升降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出降低成本的方法,成本分析的质量关系到整个成本控制的成败。通过成本分析,成本差异的责任主体就可以区分清楚。②成本考核控制成本考核就是对道路养护成本形成中的责任者,按成本目标责任制的规定,将实际成本指标与成本目标进行对比和考核,评定各个责任者的业绩,给予相应的奖励和处罚。考核要与每个相关人员的收入密切挂钩,奖惩分明,这样才能够充分调动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降本增效。

五、结论

城市道路作为公益性设施,主要由政府投资建设和养护,其使用性能与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都有着不可分割的依存关系。而目前城市道路养护资金不足和养护成本逐年增加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针对城市道路养护成本控制中缺乏事前预测,忽视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未建立有效的责权利成本管理体系;成本管理信息化和科学化薄弱等问题,本文认为养护企业应建立完善成本目标控制责任体系,建立健全科学化、信息化道路养护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在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采取有效的方法与措施做好道路养护成本控制工作,保证道路实现高标准,高质量,高服务的要求,提高企业、社会效益,为有效降低公众出行成本做出贡献。

作者:王刚 单位:北京公联洁达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

篇9

人们对于城市化建设的要求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也越来越高,所以,人们对于出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城市道路建设部分也越来越重视。对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与施工来说,一方面它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其严重影响着城市整体建设以及文化形象[1]。所以,注意对于城市的基础建设以及文化、生活等的影响,对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与建设施工来说,这是一个重点问题。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很多建设问题,必然会影响到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整体建设,还有对于其它方面的影响。但是,一个好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项目,不仅对于建设以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每个市民也是一件好事。

常见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问题,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道路绿化景观建设中的建设设计部分不够详细,往往存在单一化的设计,没有特色和创意,没有把城市的活力和色彩表现出来[2]。第二,城市道路绿化植被的种植与移栽过程中,考虑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过程中的移栽,以及种植的道路绿化植被特点不多,没有考虑生长适应环境等问题。这样在后期建设部分,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往往存在一定问题,整体建设效果大打折扣。第三,绿化建设施工部分与城市的地下管网、高空线路的架设相互影响,所以,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道的施工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这个问题,尽量使得道路绿化景观建设与地下管网、高空线路之间形成的矛盾得以有效解决。

1 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设计及注意问题

对于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施工的重要一部分的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建设设计来说,要想保证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建设施工能顺利开展,同时又能保证建设施工质量,就应该在初始阶段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做好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工作。

首先,对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应该进行调查和了解相关城市道路绿化施工路段的施工环境以及施工条件,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建设中才能尽可能避免相关矛盾问题的出现。施工地段、施工环境与施工条件的了解与调查,应该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前尽可能的准备周全,主要包括相关绿化种植地区的土质情况,施工城市道路的绿化现状,绿化景观施工周围的管网,架线分布情况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第二,城市道路绿化的设计与施工部分应该特别注意相关道路绿化景观中的分车带施工部分,道路绿化的中心环岛,道路绿化施工的林荫带,道路绿化景观施工中的行道树部分等。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施工设计中就能了解主要的设计主体,针对要实现的不同功能进行不断地改进,完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整体效果。对于不同功能的城市道路路段的绿化景观施工设计,以及包括相关绿化植被的种类选择,应该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时进行有特点的区分。比如,在不会对城市道路主要功能产生影响的情况下,城市道路中的主要行道路段绿化植被,可以应用一些行道树进行绿化建设。绿化景观的施工在城市道路中有高空架设线路的路段过程中,耐修剪的绿化植物应优先考虑。考虑结合该路段的功能基础上,分析城市道路中分车带的绿化施工设计,同时,选择合适的草坪或者花木作为绿化植被或者景观,这是根据相关地下管道线路的分布情况而进行的选择。

第三,进行绿化景观施工道路行人的交通出行特征等问题。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才能更好地进行道路绿化植被的选择,力争做到美观大方,而且不影响城市道路功能,这样道路绿化植被才符合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另外,为了保证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施工效果,道路绿化植物之间的协调,还包括城市气候环境对于城市道路绿化植被生长情况的影响等,也应该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时充分考虑。

2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施工过程以及注意事项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结束后的工作就是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施工,这是完全根据城市绿化景观设计情况而展开进行。

第一,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具体施工开始初期,为了避免出现一些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施工实际不符的问题,一定要严格审查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的施工设计图纸。为了保证道路绿化施工的顺利开展,对相关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施工现象的清理工作也应该及时进行。

第二,在移栽树木以及植被的挖掘过程中,城市道路绿化施工应该注重树木植被的根部不受损伤,目的是为了能够保证移植栽种后树木能够成活。为了提高树木栽种成活率,应该有效控制栽种过程中的浇水量,以及树坑的深浅等。相关的防护措施应该在树木移栽时及时采取,比如,为保障树木的成活和安全可做一些固定支架等。

3 道路绿化养护措施

第一,为调整群落层次及生长势,应该合理地整形修剪,这样会较为容易形成植物种类的良好株形,从而构成相应的群体美的效果,有利于大方美观的效果形成。另外,对于植物共同生长生活的良好环境,修剪整形也是一种有效手段,能够提升生态群落的景观。

第二,考虑到植物群落的最好肥源是枯枝落叶,应该积极做好枯枝落叶及表土层的保护工作。许多微生物存在于表土层若干cm之内,营养物的加工者细菌都覆盖在表土层的枯枝落叶层。若去除这些枯枝落叶,则丧失相关的营养物,使得土壤肥力大大降低,影响到了植物的生长发育。

第三,在充分考虑符合植物生长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群体结构的合理调整,比如,及时的移植、调整、重新配置措施,应该在发现植物种类之间,上木、下木之间互相抑制、竞争、对抗的现象存在之后立即执行。在这样的条件下,就容易有规律地组织好各种植物,从而更为容易形成层次分明的人工生态群落。

第四,基于园林植物生态学原理,首先要弄清楚各植物的生长习性。包括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生长、发育及群落的结构层次,季相变化等情况,然后进行科学护管各植物的具体操作,从而使得养护水平不断得以提升。考虑到道路植物的立地条件差,环境恶劣等特点,科学养护的必要性不言而喻。所以说,城市道路的养护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这是验证了“三分种,七分管”的说法,也说明了符合植物生态群落养护基本要求的重要性。

4 结语

结合城市自然环境情况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城市道路的功能特征,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与施工中进行道路绿化植被的合理选择。为了保证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施工效果,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标准进行规范施工,只有这样才可能进一步推进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篇10

前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市政道路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多样化大大提高。市政交通的组成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由以前的大货车、大客车为主,逐渐变为了以私家车、小型车为主。城市道路是城市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日渐重要,其设计和规划关系到整个城市的设计和规划,关系到该城市经济的发展,更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只要我们能将城市道路的设计和规划作为其建设的一个重点方面,并在这一方面多做努力,相信我国的城市道路建设将呈现出崭新的情况,城市的形象将得以改善,城市的内涵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一、城市道路设计建设的现状

随着城市中道路建设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其发展方向逐步变为城市道路的网状发展,这便大大加大了道路工程项目建设的施工量和施工难度,导致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常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1设计城市道路的整体格局不合理

现如今,我国道路设计规划的主要指导思想为道路的工程设计,在该思想的指导下,道路的规划设计者常常易忽视不同路段的交通承受能力。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中,常出现植物分隔带、公交站等设置不合理,缺乏安全、景观、绿化之间的整体关系布置,从而造成道路工程整体理念缺失严重,进而使大中型城市的道路网络结构不够合理,道路干路和主路间缺失必要的过渡性设施,易造成频繁的交通拥堵,道路功能难以发挥,城市的道路交通的分流系统难以完善。

2设计的交叉路口不合理

在设计城市道路工程时,设计者较为欠缺交通工程的相关理论,城市道路的路叉处是易受到过往的行人及车辆影响的重要地点,若设计不合理,则必然会使交汇处的拥堵现象频发,影响到整个路段及周围相连路段的交通通行能力。因此,为了避免该现象的频繁出现,合理、科学、符合整体理念的城市道路的良好设计规划是必不可少的。

3设计的城市规划方案及道路网结构不合理

城市道路方案的整体设计和布局对于车辆能否有效通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方案不够合理,道路交通就难以发挥其作用。一个城市的市政道路整体规划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城市道路网设计。而在我国许多城市的道路规划方案中,其网结构的不合理已然是十分常见的情况。若不进行有效的改进,这种现象对于城市整体道路系统的规划及主要道路的通畅必然会带来不利的影响,进而难免影响到该市经济发展。

二 城市道路设计建设的特点

1系统性。城市市政道路交通的工程建设需要多个部门参与,包括:业主、规划、设计、施工和监理多个单位,还有其他一些相关的部门,从道路工程项目的立项到竣工验收各个阶段都离不开多个部门的合作。

2复杂性。城市道路交通的设计工作涉及专业众多,且在工程设计中各专业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不同专业的设计人员需在负责人的协调统一下完成全部的设计工作,从规划到施工图都包括在内。

3设计人员的主观性。从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方案到实施施工的过程中,设计工作总是最初的环节,其它相关部门的工作是以设计方案为基础的。方案最终由设计人员确定,其通过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来完成设计图纸,有一定的主观性。城市道路设计中存在的主观性体现了设计者的作用与职责,合理科学的设计会使各部门高效有序地开展工作,使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三市政道路设计建设存在的问题

1道路建设施工条件差

城市道路设计前,需要对城市交通干道的施工地点进行实地的考察,施工地区周围建筑物进行拆迁的难易程度、地貌及地形填挖的方法等需要密切地关注,必须对施工地点进行综合地评估,提出科学、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若施工条件特别艰苦,则需要项目设计者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计出可行的设计方案,将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降至最低程度。

2道路建设施工涉及范围广

在进行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时,供水、供气管道等方面的影响都需要考虑,设计者需依据具体设计的道路线路与有关部门及时沟通协调,以有效降低项目施工的过程中所碰到的风险及困难。与此同时,也不能因施工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

3道路设计中周边环境和气候的影响

城市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必须在指定的工期内竣工完成,若延误工期则对施工方和业主造成很大的损失,工程的相关设计人员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适当地估计施工的周期延长,需根据气候的具体情况,如梅雨天、下雪天等,做好充足的准备,使这些难以预知的情况给设计带来的难度有所降低。

四、城市道路设计的改进措施

1根据城市需求规划快速路段

发展城市的快速路段是方便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组成,加强城市的快速路段建设,对提高车辆出行速度和缩小路程中所花时间等方面有很大益处。在城市高速路段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当地居民的实际需要,根据城市的整体布局,对快速路段的设立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设计人员在施工图纸和方案中,要严格地把关,充分考虑到城市周围施工的难点和工程本身的难易程度,对城市快速路的建设进行多种方案比较,最终选出合理经济的解决方案,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利用。

2、根据城市需要优化节点布局

城市交通比较复杂,需要根据道路交通流的大小进行必要的节点设置,其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几点。

(1)针对性。节点的设计至关重要,需要根据城市周边的实际需求,结合现有的交通设计方案,城市交通规划等,制定出切合城市交通运行的节点控制布局。

(2)协调性。城市交通的交叉口位置和交通流量息息相关,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经常容易出现二次延误等现象,所以,对交叉口的地理位置的选择和交叉口的大小要进行实地的考察,扩大其控制范围,使得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与城市其他路段相协调。

(3)节约性。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对于交叉路口的过街天桥等,要根据道路交通实际的交通流和地形等进行设置,尽量降低施工的成本和占地。

3加大城市的整体布局规划

城市道路设计,需要把握全局,主要以道路的交通能力为基准,并对其相应的道路设施进行合理的比例分配和规划,充分考虑到人、车、路以及环境因素之间的协调,结合道路设计路段的交通流对现有的交通车道进行必要性的调整,尽最大努力降低交通拥堵现象。

4加大特殊需求路段的设计

特殊路段的设计要合理,比如:盲道的设计中就可以通过采用盲道北向砖提醒盲人指示方向,在盲道的两侧,可以设置盲文指路标志,方便盲人判断周边的环境。

五结语

道路的好坏其重点还是在于道路设计人员,设计人员既是道路设计的先行官,也是道路设计的总工程师,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人员,必须设身处地地了解当地的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计算,既要考虑工程的难易程度,还要顾及到工程项目的成本预算,以及未来道路建设成功之后交通的拥堵问题等等,最终进行综合的考虑提出合理的道路设计解决方案。相关的设计工作人员只有不断地提高自我的设计理念和意识,强化设计的可行性方案,市政道路的设计才能做得更好,人民的生活和出行才能更有保障。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市政道路建设与人们的出行息息相关,而且对城市的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市政道路建设质量直接影响着城市的交通能力、环保需求等,是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做好市政道路设计工作,对存在的不合理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保证市政道路建设质量,以保证城市交通的畅通运行。

一、市政道路设计难点

1.道路施工条件差

市政工程中,对城市交通干道的设计需要实地考察,密切关注施工周边的建筑物拆迁的难易程度、地形和地貌的填挖方等,根据其难易程度进行综合评估,提出合理经济的施工解决方案,如果施工条件特别差,就需要工程设计人员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高水准的设计方案,多方面考虑其成本和施工难易程度等,将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风险降到最低。

2.道路施工涉及面广

市政工程中,进行道路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供水管道,供气管道等的影响,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线路与相关部门进行及时的沟通和协调,降低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风险,同时,也不能因为施工影响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由于其施工中涉及面比较广,设计人员就需要事先考察地形,跟相关部门必要性的沟通和协调就成为设计过程中的一大障碍。

3.道路设计要考虑到周边环境和气候的影响

市政工程的施工是一个定期的工作,必须在指定的工期内操作完成,延误了工期损失惨重,市政道路的相关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进行适当的延长施工周期,另外,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梅雨天等,做好充分的准备,这种不可预知的情况给工程设计人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市政道路在设计时,需要对道路周边的环境和气候进行充分地了解。

二、国内市政道路的现状

城市道路建设的不断更新和完善,逐渐的向城市网状方向发展,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难度,导致项目设计的工作人员在设计过程存在很大的问题,具体有以下几点。

1.城市道路网状结构不合理

目前,国内的多数大中型城市路网结构不合理,道路交通生成点和干路系统缺乏必要性的过渡设施,容易造成交通流堵塞,阻碍城市交通分流系统的发展和完善。

2.交叉路口设计不合理

市政工程的设计人员在进行道路设计时,对交通工程理论比较欠缺,容易造成道路设计规划方案与实际脱节,交叉路口存在的交通堵塞问题,严重影响道路交叉口的通行和畅通等。

3.城市规划方案不合理

道路设计的整体方案和布局对城市交通是否能够合理的通行至关重要,方案不合理,道路就不能发挥其功效。近几年,国内的城市道路设计重点是对道路工程的设计,交通方面的知识极度的欠缺,缺乏道路建设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三、市政道路设计的改进措施

1.道路设计中要根据城市的需求,加强快速路段的规划

城市快速路段的发展是城市交通方便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对城市快速路段的建设,有利于提高交通出行的速度和缩短长途运行的时间。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当地居民的实际需要,根据城市的整体布局,对快速路段的设立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设计人员在施工图纸和方案中,要严格地把关,充分考虑到城市周围施工的难点和工程本身的难易程度,对城市快速路的建设进行多种方案比较,最终选出合理经济的解决方案,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利用。

2.城市道路设计中,根据需要加强节点的布局

城市交通比较复杂,需要根据道路交通流的大小进行必要的节点设置,其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几点。

(1)针对性。节点的设计至关重要,需要根据城市周边的实际需求,结合现有的交通设计方案,城市交通规划等,制定出切合城市交通运行的节点控制布局。

(2)协调性。城市交通的交叉口位置和交通流量息息相关,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经常容易出现二次延误等现象,所以,对交叉口的地理位置的选择和交叉口的大小要进行实地的考察,扩大其控制范围,使得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与城市其他路段相协调。

(3)节约性。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对于交叉路口的过街天桥等,要根据道路交通实际的交通流和地形等进行设置,尽量降低施工的成本和占地。

(4)整体性。工作人员在设计规划时要注意市政道路网的协调发展,注重市政道路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之间的车流量交换,兼顾市政道路网的整体性。市政道路网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交通系统,要随时进行修复规划和管理,通过调节其整体性的设计对交通系统的修复和管理能够获得较高的效率,同时成功率也大大增加。

3.市政道路设计,应把握全局,加大城市的整理布局规划

城市道路设计,需要把握全局,主要以道路的交通能力为基准,并对其相应的道路设施进行合理的比例分配和规划,充分考虑到人、车、路以及环境因素之间的协调,结合道路设计路段的交通流对现有的交通车道进行必要性的调整,尽最大努力降低交通拥堵现象。

4.城市快速路规划的设计

城市快速路的建设是城市道路建设中最高等级的道路,城市的快速路可以保证城市长距离的机动车出行者在可接受的时间内完成其出行目的。在进行城市快速道路的设计时,要从城市的需要出发,综合考虑城市的规模和形态布局,确定城市是否需要建设快速路,若需要建设,则要合理选择快速路建设的地点,做好快速路与城市道路网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还要兼顾安全经济原则,离开安全保证一切都将无从谈起。工作人员在规划设计时要严格把关,认真做好各项工作,从当地的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几个因素综合考虑,结合交通工程原理、力学原理、文化原理来设计图纸,在设计过程中,要规范设计过程,并设计出多种图纸进行仔细的分析比较,选择一种做最经济最安全的设计方案,要注意人力、物力、财力三方面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争取在安全性得以保障的前提下以最小的投资达到最大的利益。

5.加大特殊路段的设计需求

特殊路段的设计要合理,比如:盲道的设计中就可以通过采用盲道北向砖提醒盲人指示方向,在盲道的两侧,可以设置盲文指路标志,方便盲人判断周边的环境。

四、结语

道路的好坏其重点还是在于道路设计人员,设计人员既是道路设计的先行官,也是道路设计的总工程师,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人员,必须设身处地地了解当地的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计算,既要考虑工程的难易程度,还要顾及到工程项目的成本预算,以及未来道路建设成功之后交通的拥堵问题等等,最终进行综合的考虑提出合理的道路设计解决方案。市政工程道路设计关系着城市居民的出行和生活,对于整个城市的开发和延伸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的设计工作人员只有不断地提高自我的设计理念和意识,强化设计的可行性方案,市政道路的设计才能做得更好,人民的生活和出行才能更有保障。

参考文献

[1]金兵,杨忠宝.关于城乡结合处的道路设计探析[J].民营科技,2011(04).

[2]黄顺泉.新时期下城市道路设计因素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9(21).

篇12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道路是城市交通的基础,是社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人流、物流的运输载体,也是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及舒适宜人的生态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为实现上述目标,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应首先提速。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是交通工程、道路工程、市政工程和景观绿化设计的综合,而不是简单的道路几何设计,我国以往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在理清功能、分期实施、机非分流及保护城市特色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很难保障城市交通与城市特色的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道路交通建设中人性化理念的本质

人性化理念,顾名思义,其强调的主体是“人”,必须把人作为第一考虑要素。在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中,人性化设计必须要针对人们的生理、心理以及精神等方面的要求,以实现人们的最大需求为设计目标。在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中,坚持以人性化理念进行设计,不但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城市道路的使用效率,同时还能够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愉悦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中融入人性化理念,对交通事业的发展有着深远意义的影响。在进行人性化设计时,不能违背道路交通的传统设计规范,道路设计首先必须要满足其使用功能,同时还必须要满足人们的美学要求以及对道路安全的要求,切忌过度追去美感而忽视了安全设计规范。

二、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中融入人性化理念的必要性

在我国传统的城市道路设计理念中,城市道路设计都是以交通流量为主要设计标准,着重解决机动车等车辆的交通问题,而忽视了行人与城市道路交通之间的关系,忽视了行人对城市道路交通的观赏、舒适、便捷等方面的需求。这在以往人们自我意识较弱的时期,这是比较符合城市道路设计的要求的。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自我意识也在逐渐加强,开始重视社会建设中各种人性化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的交流密切,国外的很多人性化观念传入我国,对我国国民的精神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人们对人性化理念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

三、交通设计应因地制宜,突显特性化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社会经济活动空前活跃,机动车迅猛增多,开发区的道路设计应更注重交通设计,即针对开发新区的交通特性、各区域功能等,进行具有特性化的交通设计。那么根据区域功能、交通流量、经济战略地位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各等级道路在路网中的明确分工,相互组合协调,才能适应城市中各种交通需求,完成交通任务。对于工业区中心商务区和居住区等的区域性干道,一般选用双幅式或三幅式断面;对于各功能区内部道路宜选择单幅式。

(一)、控制交叉口形式及间距

道路交叉口是制约道路通行能力的主要因素。对于新规划、新建设的路网,应根据道路等级控制好路口的间距,按道路交通功能使快速路与快速路相交,快速路与主干路相交,主干路与次干路相交,次干路与支路相交,减少道路上交叉口的数量,有利于控制路口间距,同时避免错位交叉、多路交叉和畸形交叉产生。

(二)、车道数及宽度的选择

对于区域主干道或快速路宜选用6-8车道,其中主干道选取8车道应慎重。主干道中一般通行公交,通常置于最外侧车道,便于停靠,但车辆遇路口转向时需穿越多车道,对道路通行能力及安全行驶影响很大。动车道宽度是决定道路上车辆行驶速度的重要因素,车道宽度小于3.5m时,车辆行驶速度一般不超过40km/h,速度越快,要求的车道宽度越宽。当采用的车道宽

四、人性化理念在城市道路交通建设中应用的具体应用

(一)、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设计是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中体现人性化理念的最基本的一个方面,目前也是运用得最为广泛的一个方面,在我国城市中随处可见。相比于几十年前,如今我国城市中出现的缘石坡道、盲道以及轮椅专用的进出口等都已经出现在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建设中,这些都是无障碍设计思想应用的写照。这些设计充分体现出了我国政府对残障人士以及弱势群体的关怀,同时还标志着我国社会的文明程度得到了极大提升。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设计部门在进行无障碍设计时,必须要重视其细节部分的设计,否则就会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据对我国当前城市道路交通中无障碍设计的统计研究表明,很多城市在进行无障碍设计时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盲道断断续续、井盖被窃、盲道被占用等,这些现象不但不能体现出我国政府对残障人士的关怀,反而还会影响到残障人士的生命安全。由此可见,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设计部门在进行无障碍设计时,必须要对细节部分引起高度的重视。

(二)、道路景观线形的设计

为了满足城市居民对城市道路的美观需求,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还必须从美学角度出发,将城市道路交通设计得更加美观。城市道路交通的景观是否优美,与其线形的协调度有着很大关系。城市道路景观线形的设计必须要从以下两方面出发:

1、平面线形必须以直线和曲线为主

城市道路交通平面线形设计中,直线是最主要的线形。直线线形能够给人明确的方向感,整齐简洁,是道路设计中的首选线形。但是,如果直线过长或是过多,也会给人带来呆板、单调的感觉,特别是对车辆驾驶者来说,长距离的直线行车会让其产生视觉疲劳,进而引发交通事故。因此,在平面线形设计中,要适当减少直线线形,加入曲线线形,使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更加的人性化。

2、立体线形必须要将平、纵线进行充分结合

立体线形在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中,不但能够增加行车、行人的安全保障,同时还能够使道路沿线的景观更加立体,色彩更加协调。在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中,一般有以下几种平纵线的组合形式:直线加直线;曲线加直线;圆曲线加曲线;圆曲线加直线;圆曲线加缓和曲线;直线加缓和曲线。不同的搭配与组合,给人的视觉感受也不一样。因此,在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中,设计人员必须要对各种立体线形进行充分组合,以确保其更加符合人性化设计理念。

(三)、城市道路横断面的设计

在城市道路交通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中,城市道路的横断面设计必须要确保生态景观的和谐性以及车辆通行的顺畅度。横断面设计必须要遵循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则:①横断面的设计必须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协调;②横断面的设计必须要保证车辆、行人的正常通行以及安全;③横断面的设计必须要保证雨水排放的顺畅性,以及地下管道与电缆不受影响;④在横断面设计中,还必须要考虑道路交通的构成趋势以及路幅宽度,确保其与两侧建筑物相协调,要随地形以及交通的变化进行灵活设计。

(四)、交通性道路设计

交通性道路设计主要是指城市道路设计中交通功能性设施(路灯、候车廊、人行天桥、护栏等)的设计与建设,交通功能性设施的设计必须要以车行交通服务为主。路灯、护栏以及人行天桥等设施的设计一定要简洁明快,优先突出其使用功能。另外,交通标志以及标线等必须要有一定的提前量,以便驾驶人员能够提前了解路面情况。

(五)、生活性街道设计

生活性街道是城市道路交通中交通状况最为复杂的路段,此种街道人车混杂,最容易发生各种事故,因此,城市道路交通设计部门必须要重视对生活性街道的设计。在标线标志方面,必须要充分利用现有路面,合理布置停车位,确保交通的通畅度。同时,要充分利用引导和限制通设施来控制生活性街道的车流、车速,引导车辆顺利通行,以此换取更多的行人活动空间。此外,还要在道路的边缘或是中间、左右等位置种植树木。树木不但可以帮助我们理顺交通秩序,同时还能增加道路的美观度。

(六)、平面交叉口的设计

平面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的连接点,在其设计中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空间形态以及强有力的物质形式,这样才能帮助行人或是驾驶员在一定距离外就能够识别交叉口的位置。交叉口建筑物的体量以及高度必须要与交叉口的大小相协调,使其平面效果趋于平衡。同时,还可以在保证交叉通能力的基础上,采取渠化措施,改善交通流的组织。另外,还可以在交通岛上种植花卉、草皮、灌木等植物,美化交叉口的空间形象。

总之,在城市道路设计中,人性化理念的运用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是人们对城市交通建设的更高层次的需求。因此,我国政府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必须要贯彻落实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以满足人们在新时代对城市交通的要求。

参考文献

篇13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道路的建设与规划自古代以来就颇受各国重视。中国古代营建都城,对道路布置极为重视。当时都城有纵向、横向和环形道路以及郊区道路并各有不同的宽度。中国唐代(618~907年)都城长安,明、清两代(1368~1911年)都城北京的道路系统皆为棋盘式,纵横井井有条,主干道宽广,中间以支路连接便利居民交通。随着历史的演进,世界各大城市的道路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自发明汽车以后,为保证汽车快速安全行驶,城市道路建设起了新的变化。除了道路布置有了多种形式外,路面也由土路改变为石板、块石、碎石以至沥青和水泥混凝土路面,以承担繁重的车辆交通。并设置了各种控制交通的设施。

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不仅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也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例如:通过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等措施,使得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城市化建设推动城市道路建设的不断发展,中国城市道路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全国许多大城市改建、兴建了大量道路,铺筑了多种类型的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新兴的中小工业城镇也新建了大批整洁的干道。如北京市展宽了狭窄的旧街道,修建了二、三环路及通达卫星城镇的放射性道路,并修建了一些互通式立体交叉及机动车、非机动车分行的三幅车行道的道路,既改善了市内交通状况又便利了对外联系,改变了旧北京的交通面貌。又如中国工业城市上海,建国以来也新建改建了大批道路,并建成横跨黄浦江的大桥和黄浦江打浦路隧道,两岸交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一、城市道路应具有的基本功能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道路建设一般较平坦、宽阔。为适应复杂的交通工具,多划分机动车道、公共汽车优先车道、非机动车道等。道路两侧有高出路面的人行道和道路围线、房屋建筑。人行道下多埋设公共管线。为美化城市而布置绿化带、雕塑艺术品等。为保护城市环境卫生,道路设计要少扬尘、少噪声。公路则在车行道外设路肩,两侧种行道树,边沟排水。现代的城市道路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关系到整个城市的有机活动,安全运行。为了适应城市的人流、车流顺利运行,城市道路要具有:

(1)拥有适当的路幅以容纳交错繁重的交通

因为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多,车流量也在随之增加,所以设计城市道路时要充分考虑道路的承重能力,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所在地的人口占有量设计适当的路幅。

(2)道路根基要坚固耐久,路面要平整抗滑以利于车辆安全、舒适、迅速、便捷行驶

因为,在城市道路中每天需要承载不同类型、不同重量的人流、车流等。所以,这就需要对道路的根基耐久度、坚固度进行严格的要求。另外,特别是在春季和冬季,路面易受雨雪天气影响而比较滑,这就对道路修善的平整度和防滑度以严峻的考验,需要在道路设计方面考虑到路面的平整、防滑设计。

(3)少引起扬尘、少引发噪声以利于环境的卫生保护;

因为,城市化步伐的加快,道路大多设在居民区之间,这样有利于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的交通。但是,这样的城市道路设计也易给周围居民造成噪声污染和扬尘污染,这就需要道路设计者在道路设计时加入保护道路所在地周边地区居民生活环境的设计思路,设计出既有利于人们出行,又不破坏环境的道路设计理念。

(4)便利的地下排水设施以便将雨雪水等污水及时排除;

因为,一个城市的地下排水系统共是否健全,就如同城市的“心脏”是否健康。而地下排水系统的周密设计与城市道路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新时期城市道路设计与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道路的地下排水系统设计的健全性。

(5)充分的照明基础设施以利于居民晚间的出行活动和车辆的安全运行

道路的照明设施设计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在隧道行驶时,道路的照明设施直接关系着人们出行的安全;另外,在夜晚出行,可以为机动车的行驶和人们的夜间出行提供便利、安全。

(6)道路两侧要设置有足够宽的人行道、绿化带、地上杆线、地下管线,以保证安全

因为,在道路上行驶的不仅包括机动车也包括非机动车,而且还有行人。这就需要道路设计与建设过程中要设置足够宽的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等。此外绿化带的设计也是非常必要的,可以隔离粉尘,减少大气污染,同时还可以分隔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保证市民安全出行。

二、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探索

1.道路规划设计思路中出现的问题

在道路规划设计思路方面,当前国内部分城市存在,对道路路网的合理规划不注重的设计问题。没有从整体市区的路网均衡性出发,致使不同等级的道路结构、宽度以及密度不符合相关标准,不考虑当前路网的宽度是否能够使车辆顺利通行。而是把眼光多放在未来,希望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在根据情况拓宽道路。这就体现出当前一些城市在道路规划设计方面没有打好“提前量”。不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另外,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还存在着,道路交通规划不合理。从表面上看城市道路的机动车、非机动车、人行横道应有尽有,但究其实际,大部分城市的道路规划设计方面都把主要资金投入到建设干路、立交等主干道的建设,而把贯通性的支路建设规划忽略。造成支路不能形成有效的系统网络,影响市民的出行安全。所以,针对道路规划设计思路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道路规划设计者对所设计的道路做重新思考与审视,使主次干路具有均衡性,道路的宽度、密度等在设计时要打好“提前量”,以备不时之需,便于市民更好的安全出行。

2.城市道路的横断面设计方面经常出现的问题

针对一些所在地区地形较复杂多变的城市,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方面易出现道路横断面设计方面的问题。因为城市道路周围的地形较复杂,对于特殊路段的道路横断面,如果在道路设计时只标识出某个标准横断面,这样是远不能使道路断面的真实情况反映出来的。除此之外,还包括对非机动车道宽度的设计确定问题。非机动车道的设计规范中规定:自行车宽度为1米。但是,在真正的道路工程实践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有些自行车用于运送货物,形式速度相对较慢,这样就会存在超车的现象。这样,在传统的道路断面上,自行车因为要超车就会借用机动车道或其他车道,会增加各方出行的安全隐患。所以,在近几年的道路设计规划中自行车车道的宽度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宽,并同时设置大于或等于2条车道的自行车道,其中每条宽度大于1米。这样不但会减少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还在侧面对人们的绿色出行起到呼吁作用。

3.道路规划设计中交通安全方面设计经常出现的问题

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对道路交通安全情况的分析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这方面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汽车行驶时方向、道路中形势车辆的组成、道路的流量、车速、道路周边的路网情况等的系统、周密的考虑。在此环节设计前期的工作中,道路规划设计者应认真、充分调查和综合系统的分析后总结出规划设计结论。保证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安全运行。可见,道路规划设计中的交通分析十分重要,如果不对道路交通做出全面分析,易在道路真正投入使用时出现交通拥堵的现象,严重的后果可能造成道路网的瘫痪。所以,道路规划设计者一定要做好道路规划设计前期道路的交通分析。

4.道路规划设计中道路绿化设计方面经常出现的问题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道路绿化问题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于环境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升,所以道路的绿化设计不容忽视。所以,在道路规划设计中绿化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道路绿化设计方面要注重绿化的美观和功能的有机结合。针对性质不同的道路,在绿化设计方面要以道路行驶者的主要观赏特点为根据,运用不同的绿化模式。道路绿化设计的作用主要有:消声、遮荫、地面覆盖、视线诱导、装饰、消尘等功能。应根据绿化的不同功能和城市的性质,以及道路的等级、地形等自然条件对道路绿化做出整体性、全面性的合理规划设计,达到充分发挥绿化的美观和功能性有机统一的目标。

第二,在道路的绿化设计方面,道路规划设计者要注重考虑绿化对行车者的视线诱导作用。针对一些车速较高路段和主干路的设计,绿化设计要充分考虑驾驶员的心理活动状态和行车安全,这些方面均需要绿化设计进行视觉诱导。例如:在告诉路的弯道区道路两侧的树木排列情况可以给行驶者以视觉诱导,告知他们前方需要转弯减速行驶,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在弯道区行驶的安全隐患。

最后,道路的绿化设计还有利于对各主、次干路之间起到分隔作用。道路之间的绿化设计可以将不同的道路分隔开,减少各主次干路之间的干扰,形成一条自然的隔离带。另外,道路的绿化设计可以将道路周围视觉涣散地集中起来,使行驶者注意力更集中,增加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那么针对上述城市道路设计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以及需要注意的要点进行分析,提出建设城市道路应注意的建设思路。城市各重要活动中心之间要有便捷的道路连接,以缩短车辆的运行距离。城市的各次要部分也须具有道路通达性,以利居民的活动与出行。

三、建设城市道路做好城市道路与各城区之间的连接纽带,做好城市道路的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城市道路繁多,又集中在城市的有限面积之内,纵横交错形成网状。所以,在这种形势的影响下,出现了许多影响着相交道路间交通流畅性的交叉路口。可见,需要采取各种措施予以解决。如设置色灯信号管制、环形交叉、渠化交通、立体交叉等以利交通流畅。城市交通工具种类繁多,速度快慢悬殊,为了避免互相阻碍干扰,要组织分道行驶,用隔离带、隔离墩、护栏或划线方法加以分隔。城市公共交通乘客上下需设置专门的停车站台,还需设置停车场以备停驻车辆。要为行人横过交通繁忙的街道设置过街天桥或地道,以保障行人安全的同时,又可以避免干扰车辆交通;同时,在交通不繁忙的次干街道上还可以划分过街横道线,行人可以伺机沿横道线通过,保证了行人的出行安全,因为在道路规划设计中行人和驾驶者的生命安全是同等重要的。

另外,新时期城市道路的设计与建设还应为城市地震、火灾、洪水等自然灾害或人为灾害提供隔离地带、避难处所和负责抢救的专门通道;为城市的绿化、美化提供足够场地,并同时配合城市重要公共建筑物前庭布置,为城市环境需要的光照通风提供必要且适当的空间;为市民散步、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提供便利出行。

四、城市道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的路网设计、建设要点

城市道路主要分为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其中主干路是指:连接城市各主要部分的交通干路,是城市道路的骨架,主要功能是交通运输。主干路上的交通要保证一定的行车速度,故应根据交通量的大小设置相应宽度的车行道,以供车辆通畅地行驶。所以主干路根据其特点,道路设计的线形应通顺、便捷,道路之间的交叉口应尽可能少,以减少车辆在相交道路上进出的互相干扰,另外,平面道路交叉要有控制交通的具体措施,交通量超过平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时,可根据规划采用立体形式的交叉。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应用隔离带分开。交通量大的主干路上快速机动车如小客车等也应与速度较慢的卡车、公共汽车等分道行驶。主干路两侧应有适当宽度的人行道。应严格控制行人横穿主干路。需要注意的是主干路两侧不宜建筑吸引大量人流、车流的公共建筑物如剧院、体育馆、大商场等。

次干路是指:在一个特定区域内的主要道路,是一般交通道路,但是兼有服务的功能,其配合主干路共同组成干路网,起到广泛联系城市各部分与集散交通的作用,在一般情况下供快车、慢车混合行驶。如果在条件许可时也可另设非机动车道。另外,道路两侧要注意应设人行道,并且可以设置吸引人流观看或游览的的公共建筑物。

最后,支路是指:次干路与居住区的联络线,为地区交通服务,也起集散交通的作用,支路的设计较灵活,其道路两旁既可以有人行道,也可以设有商业性建筑等。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我国的人口也逐渐增多,对于道路交通的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建设方便快捷的道路交通可以推动城市化建设快速的发展;但是反方面的道路拥挤,交通管制秩序混乱,导致居民出行所需时间较长,市内泊车场地严重不足,另外建设道路的承载能力跟不上机动车增长速度则会严重阻碍城市现代化的进度。所以城市道路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方面,必须在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原则下进行,并与此同时顺利度过目前“阻碍性”的起步阶段,才能使之打下牢固、坚实的发展基础。因此,作为城市道路的规划与建设者,在设计城市道路时要使道路更加人性化,更多地考虑出行者的感受,遵循“以人为本”的道路设计原则,使道路的使用者更加舒适、愉快,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证人们的出行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组织.《城市道路――装配式挡土墙》.[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