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初中语文教学参考

初中语文教学参考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9:1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初中语文教学参考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初中语文教学参考

篇1

[1]王婷婷.多元智能理论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研究及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1

[2]卓丽华.运用游戏教学法构建中职幼师专业特色的英语新课堂[D].辽宁师范大学2011

[3]刘俊.语法翻译教学和交际法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

[4]邵丹.中国初中英语学习者二语心理词汇的调查及其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08

[5]朱广瑜.文化语境与高中英语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10

[6]孙敏.新课改下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

[7]曹剑波.英语交际教学法与英语传统教学法在初中课堂的结合与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09

[8]孙丽娟.合作学习在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09

[9]窦黎.高中生英语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的相关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

[10]赵萍.高中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09

[11]郝亦佳.中美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案例研究及其对第二文化习得的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10

[12]王璐.个体主义/集体主义倾向对成人英语学习者学习信念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09

[13]黄金子.三语教育背景下的朝鲜族英语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9

[14]朱莹.双重代码理论在中专英语情景对话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09

[15]刘秀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D].辽宁师范大学2009

[16]康丹华.大学英语四级测试中同义词的研究及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09

[17]刘静.个案研究:探索有效利用电影提高跨文化意识的途径[D].辽宁师范大学2009

参考文献

[1]陆婷.应用语言学学术语篇三词立场词块对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2]杨慧.词块运用与大学英语写作水平关系的个案研究[D].延边大学2010

[3]何济生,王家云.“过程习作法”简介[J].国外外语教学.1996(04)

[4]李灿.词块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3

[5]王锦霞.谈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的介入[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1(04)

[6]张艳红.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动态评价体系建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01)

[7]王永林,卞永成.教师介入对提高学习者自主性的作用[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6(05)

[8]江庆心.论教师介入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J].外语界.2006(02)

[9](美)傅丹灵,王志军,着.如何教写作[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0]刘英贤.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影响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

[11]龚成红.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在不同文体写作中词块变体运用的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

[12]张素君,叶华.学生作文构思过程的教学干预[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07)

[13]储爱华.词块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14]孔昭莉.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写作中的词块使用发展模式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

[15]张攀.不同写作水平的学习者在英语写作中词块使用情况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1

[16]况博群.词块在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17]周瑜.中外英语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中的高频四词词块对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18]膝春红.英语语法与写作--对美国堪萨斯大学中国留学生英文水平的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04)

[19]SusanBosher.ThecomposingprocessesofthreeSoutheastAsianwritersatthepost-secondarylevel:Anexploratorystudy[J].JournalofSecondLanguageWriting.1998(2)

参考文献

[1]赵娜.真实性理论下对等师生关系对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4

[2]郭俊娜.关联理论对主持人话语解释的有效性[D].辽宁师范大学2013

[3]刘海英.习语的认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4]卢思函.概念整合理论下英汉新词的语义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3

[5]宋丹妮.大学英语教材真实性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6]李旭新.现代英语和汉语中名动转类词现象的认知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2

[7]田杨.初中生英语学习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8]马龙玉.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9]张钟予.澳洲原住民梦幻叙事语篇《卡彭塔利亚湾》连贯性解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3

[10]岂宇光.概念合成理论视角下广告语言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11]王成伟.减负环境下初中英语作业布置的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12]高芳芹.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国家庭图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13]吴佳丽.合作学习在农村高中英语练习课中的实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14]郑丽华.框架理论视角下的婉约词英译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15]孔祥雯.概念合成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1

[16]李成瑗.四维文化智商理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应用及其对跨文化教学的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11

[17]董鑫.标记象似性和框架理论在言语幽默分析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1

[18]张婉音.真实性课外活动对大学英语教学反拨作用的实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19]尹宏博.关联理论视角下形容词词义不确定性的词汇语用充实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20]郭蕊.概念整合框架下澳大利亚英语特色词汇产生的认知机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21]刘妍.VOA在线听写系统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影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

[22]张琳琳.语言教学真实性原则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2

篇2

[2]朱书双.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策略的构建[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09年08期.

[3]浅谈如何提高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质量[EB/OL].豆丁网参考.

篇3

初中语文教学是整个初中教学体系的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主要途径。而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讲,教育方法对语文教育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但是就目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在语文教学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不足,这使得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改进教育方法,不仅仅能够弥补语文教学中其他教育资源缺失的问题,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初中语文教育中存在很严重的缺失现象,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教育的缺失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措施建议,期望能够为我国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一、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1. 应试教育是教学的主要目的。我国实行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因此学生在初中的学习阶段,还是以升入高中为主要目的,而高中教育的差距也是的学生和教师主要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进而期望能够进入到教学质量较高的高中继续学习,为将来升学做好准备。这就使得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将较多的时间花费在考试要点和课本知识上来,这就与初中语文的教学本质产生了一定的差距,导致学生基本能力很难得到提升。

2. 对传统文化继承教育的缺失。初中语文教学承担着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过度的任务,是学生观念转变的桥梁,也是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主要载体。因此初中语文教学除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之外,还要通过教育教学来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现实情况是,我国初中语文教育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传统文化的延续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

3. 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修养低。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思维以及逻辑能力,但是由于学生逻辑能力的欠缺,导致了学生在语文写作或者书面表达方面捉襟见肘,而这也影响到学生的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造成这种原因的本质就是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修养不足,与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以及素质教学的要求背道而驰。这主要体现在学生在语文写作的时候面临着多方面的问题,不能在写作中收放自如。

二、初中语文教学缺失的主要表现

1. 素质教学的实施流于形式。自从我国社会素质教育提出来之后就成为我国教育界讨论的特点话题,引起了我国社会的高度关注,但是实际额情况是,素质教育仅仅成为一种形式,在教育教学中没有体现出来,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

2. 校园文化资源利用的缺失。初中语文教育要注重内外部文化的建设,其中外部环境主要是指的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利用,校园文化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初中语文教育中对校园文化的塑造不够重视,导致整个语文教育教学受到严重的影响。

3. 教学中人文主义观念的缺失。人文教育的关键因素便是对学生的情感滋润,初中语文教学往往是以德育教育为重点,培养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但是仅仅是德育教育却容易忽视中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培养,包括感情倾向、审美意识和价值观等,正是由于对这些方面的缺失,才使得学生在学习语文中感到枯燥乏味。

三、改进语文教学缺失的对策建议

1. 初中语文素质教育目标的制定。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首先要明确语文教学的目标,根据素质教育和初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制定明确的语文教学目标,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在目标的制定上,除了学习成绩目标之外,更要涵盖德智体等过个方面的教学目前,特别是对学生思维能力以及价值观培养的目标。

2. 注重校园文化的塑造。初中语文教学环境对于整个语文教育的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是提高学生思想修养的重要举措,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注重校园环境和文化的塑造,通过良好的文化环境塑造来培养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

3. 构建人文关怀的语文教学课堂。现代教育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要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其引导作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能仅仅关注课本知识的教育,要鼓励学生通过各方方式和方法进行学习。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习与教材相关的更多知识,鼓励学生对情感的自由表达和创意的表现。对于其他文学之外的文化也可以适当的接触,同构成学生丰富多彩的文化结构。

初中语文教育是学生基本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但是鉴于目前我国初中语文教育中存在的各种欠缺,导致了我国初中语文教育达不到其要求。因此要通过各个方面的改进,来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面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各种缺失现象,采取有效的措施,让学生体会语文学习中的人文格调,从而唤起自身内心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魏书生主编《语文教学》,沈阳出版社,2000年9月.

篇4

我国教育制度自从提倡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以来,中小学教学模式逐渐发生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师生关系重新确立,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的整合尤为明显,语文教学朝着信息化、科技化的方向发展,这对于提高我国初中语文的整体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是对于全面提高我国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有益尝试。

1.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科技实力与经济力量的综合较量,科学技术发达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同时使教育领域产生了明显变化。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整合,是与国际教育实现同步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整合,有利于转变初中语文的教学模式,逐渐转变我国的应试教育制度;同时,信息技术主要应用在语文教学课堂之中,可以把语文教学通过多种不同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创设真实可感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有助于学生进行语文学科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实现学生的自主和探索学习。

2.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整合模式

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整合存在四种模式:一是作文写作模式,主要是通过多媒体等教学设备为学生创设写作的情境,从而提供写作素材和写作情景,或者是通过网络鼓励学生进行写作,利用网络平台把自己的作品呈现出来,供读者进行评价和讨论;二是课文精读模式,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文精读,主要是教师为学生提供参考资源,使用信息技术进行阅读效果的检验;三是听力训练,听力训练主要是利用多媒体进行声音资源的播放,在课堂上进行练习,通过计算机实施评价;四是主题性研读模式,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主题,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大量信息的传递,为学生提供大量阅读文本,网络提供的阅读信息丰富而且多样,具有灵活性和趣味性,还可以通过网络论坛进行心得的交流与沟通。

3.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整合应用探究

3.1利用多种教学媒体进行教学

初中语文教师在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时,可以运用多种教学媒体进行语文辅助教学,努力活跃课堂气氛,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从而对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所在,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声音、录像、图片、文字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这种教学模式与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符,能够把抽象的语文知识具体化,形成直观形象和生动活泼的语文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学习。

3.2处理好信息技术与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关系

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实现整合,并不是完全以信息技术为教学主体,而忽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只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能代替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不能完全实现语文知识的传授。进行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整合时,首先需要尊重教师主置,正确处理教师与信息技术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能喧宾夺主;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教学的整体把握,明确教学目标,从而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积极作用。

3.3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文字之间的关系

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可以丰富语文教学,使其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语文变得立体可感。但是应该明确一点,语文还是以文字作为基础,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文字的基础性作用,文字作为表达感情的重要载体,是其他形式所不能替代的。进行多媒体语文教学中,要处理好多媒体与文字之间的关系,通过多媒体进行语文文字教材的学习,实现二者之间的相辅相成。如在进行《繁星》这首诗的学习中,教师如果仅仅凭借几张图片对该诗进行讲解,就会显得苍白无力,使原本的语言失去活力与色彩,学生也无法体会到书中所描绘的情境。教师需要处理好文字与多媒体教学之间的关系,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文字素材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结合,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整合。

4.结语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改变了我国的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使我国的教学模式发生了明显转变。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开放主动学习的观念,进行信息技术学习,努力实现自身语文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通过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整合应用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的国际化水平。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089-02

目前,为了有效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就需要充分的尊重初中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合理的制定符合初中学生特点的语文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与此同时,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深度总结,打造高效课堂,形成一套完善的初中语文教学体系,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教学的作用。

1.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关键点

1.1 如何利用好现有的初中语文教学资源。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一环就是利用好现有的教学条件,并合理采用优化设计的语文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进而有效的提升教学效率。与此同时,还意味着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改革时不能一味追求大幅度创新,而是要贴合学生实际学情,循序渐进的进行语文教育改革,绝不能脱离现实的语文教学条件,防止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脱离教学的大纲,导致学生形成对语文知识点的"迷惑感",造成对课堂教学的恶劣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要想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利用好现有的教学资源,选择出最合适的教学方法。

1.2 如何解决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为了打造语文高效课堂,就必须要对传统的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研究,尤其是传统文言文教学过程存在的知识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问题。因此,就需要在打造语文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认真地进行对学生的学习诉求的探索研究,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的桎梏,合理利用教学方法研究的方式,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高效完成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语文能力的运用。

2.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2.1 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初中语文教学资源。在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过程中,要充分意识到,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支持。与此同时,这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离不开现有的教学资源的支撑。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度总结现有的初中语文教学资源,合理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合理的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法,促进语文课程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2.2 积极寻求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突破点。为了有效打破传统语文教学过程的桎梏,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进行深度的调查研究,对制约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制约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因素予以坚决地排除,进而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与此同时,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对语文学科的内涵进行深度分析,合理的寻找教学的突破点,并以突破点为基础,进行对教学新模式的不断更新研究,发挥出语文教学应有的作用。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注意到结合现有的教学条件,解决传统语文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教学结构的优化设计,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持续提升。

2.3 深入了解学生并精心研究教材。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生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要以学生的学为最终目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全面调查和了解学生的学情,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与要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有多少人掌握、掌握的程度怎样。只有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确定哪些知识应重点精讲,哪些知识可以略讲或不讲,从而抓住教学的真实起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环节。此外,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要走进文本,深入钻研教材。教师对文本的主要研读内容是: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正确理解文本的主旨;把握训练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和延伸,形成富有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教师必须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充分发掘文本的潜在价值,解读其负载的文化思想内涵,善于把握作者语言特点和运用语言的特色,把握文本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提取文本中的养分,与教材拉近距离,与之亲和,产生共振共鸣,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2.4 课堂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从纵向看,语文教学目标有四个层次:课标意识――总目标;年级要求――阶段目标;单元要求――单元目标;课文要求――达成目标。这种设计思路意在克服以往将知识和能力、学习结果和过程方法、个体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培养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弊端,强调了三者的整合,注重了综合性。制订语文教学目标,必须依据语文教学目标体系的纵向层次和横向范围来精心考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纵横的交叉点上提炼出科学的教学目标,明确、扎实、有效果,既有结合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的针对性,又有体现综观全局、以点驭面的整体性;既有具体描述,便于检测评定的明确性,又有实施达成,在教学中落实的可行性。新课标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努力探索新的教法和学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学到知识,又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同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真正体现实效,最终达到高效。

3.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教学有效性是促进学情发展、减轻学业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表现。在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过程中,可以通过合理考察初中语文教学特点,高效利用现有的初中语文教学资源的方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