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0:39:2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内涵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前言
传统雕塑在中国艺术史上的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早在文字产生之前就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雕塑是融汇着中华名族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哲学思想的完整艺术体系,它是对历史发展的侧面见证,它凝聚着广泛的名族情结和审美意识。传统雕塑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它们还折射出当时的自然环境、人文精神,反映出民族的、宗教的、经济的种种状况,以及时代风貌、地域特色、流派传承、工艺材料等许多负责的背景信息。传统雕塑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艺术遗产。
一、传统雕塑发展的主要历史时期
中国古代雕塑从时间上主要分为6个大的时期:1从远古到大禹传子的原始社会时期,即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这一时期,雕塑艺术的发展呈多元性,作品多注重实用性与美观性的统一。2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雕塑作品以传统祭祀礼器为主,是本土色彩雕塑的发展期。3秦汉时期,这时期的雕塑作品有了统一的艺术特征,是对中国传统雕塑的整合期。4魏晋南北朝时期至唐中期,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期,这一时期佛教极为盛行,佛教与儒家、道教的相互吸收,也使得雕塑艺术的发展有了很大变化。5唐中期至明中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定型期,传统雕塑作品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表达语言,具备了中国传统雕塑的艺术特色。6明末至今,中西文化的交汇和融合期,传统雕塑到现代雕塑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雕塑作品越来越走向细腻具象的风格。
二、传统雕塑的类型与形式
中国传统雕塑的题材和形式主要分为陵墓雕塑(包括陵墓雕刻和墓佣雕塑)、宗教雕塑(包括佛教石刻和寺庙彩塑)、工艺性雕塑、建筑装饰性雕塑。
1.陵墓雕塑中的代表作当数秦兵马俑和霍去病墓前石刻
秦兵马俑的形象塑造是极为生动的,至今发现的秦兵马俑有7000多件,在众多的兵马俑塑像中,千人不一面,这是十分难得的。在雕塑俑身的服饰和发髻等细节上也交代的十分清晰具体,而兵俑的手持兵器也是为上阵杀敌所实用的,这说明秦俑雕塑是十分注重写实的,可见当时写实的艺术风格已形成。
2.宗教雕塑(这里所说的宗教主要指佛教)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莫高窟位于敦煌的东南,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由于石窟开凿在砾岩上,所以除了高达二三十米的南大像、北大像为石胎泥塑外,余多为木架结构。敦煌彩塑上起十六国,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鹘、西夏、元直到清代,历时千余年,现在尚存彩塑三千多身,其中圆雕两千多身,浮塑一千余身。历时之长,技艺之精,在中国和世界上都是罕见的。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其雕塑群规模宏大,内容丰富,被誉为中国美术史上的奇迹。其中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在雕造技艺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时代雕刻艺术的优秀传统,又吸取和融合了健陀罗艺术的有益成份,它表现为佛像外形饱满圆润,神情清俊逸,整体感强,具有浓厚的宗教气息。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东南,始凿于北魏年间,先后营造400多年。现存窟龛2300多个,雕像10万余尊,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典范之作。这些洞窟的开凿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
3.工艺性雕塑
工艺性雕塑即有具体实用和玩赏功能的泥塑、陶瓷塑、金属塑铸、木雕、漆雕、竹雕、石雕、玉雕、骨雕、根雕等。工艺雕塑起源很早,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钻孔串坠的石珠、贝壳等即早期的工艺雕刻品,从这时起直到清代,中国的工艺雕塑一直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新石器时代的工艺雕塑主要为陶塑品。商周时代的工艺雕塑水平大大提高,具体表现在青铜器的塑铸上。汉代的工艺雕塑以青铜器和玉器为主,青铜塑铸工艺更加成熟,作品更加精美细腻。唐代的金属塑铸、玉雕、木雕和陶瓷塑工艺均获得了更大的发展。宋代的玉雕极为盛行,推崇秦汉时期的古朴之风。明清时代是总结以往历代工艺雕塑的经验,将中国工艺雕塑发展到最为完备成熟的阶段。
4.建筑装饰性雕塑
建筑装饰雕塑的主要特征首先是对于建筑的依附性。由于建筑装饰雕塑与建筑之间的亲密关系,所以它不仅与其他雕塑有相同的规律,而且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它在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亦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因此它是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统一。所以创作者在加工时,往往需要做到“因材施艺”。砖雕、石雕、陶雕、铜雕成为传统建筑上的主要装饰雕刻。其作用是为了让人们的眼睛感到愉悦,心灵获得放松和休息。
三.中国传统雕塑所体现的设计思想
传统雕塑的造型从来不是信手拈来的,中国传统雕塑作为民族精神物态化凝固的特定形式,体现出以意成象、象而寓意的特性,它是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真切体现。强调精神的含蓄,这其实就是一种“精神之雕塑”,注重精神的外在表现,而不注重事物本身的形体结构,这是中国传统雕塑的一大特征,纵观传统雕塑,体现了以下设计思想:
实用主义的设计思想。设计雕塑作品时更加注重作品所产生的功能性,任何雕塑作品都具有功能性,或观赏,或纪念,或装饰,这里所说的实用性思想,主要是指雕塑作品在生产生活中的实用意义,雕塑作品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在当时是生活、祭祀用品,在今天看来就是雕塑作品,在雕塑出现的早期,这一设计思想体现尤为突出。
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的不断深化不断延伸。注重雕塑作品的内在思想,关注作品本身的功能性、装饰性、寓意性等等。从雕塑本身出发,注重作品与环境的统一,实现了更广的层次的审美内涵,传统雕塑在设计雕塑作品时早以把关注环境,与环境相融合,形成一个共融的空间氛围作为设计重点,相互影响与作用。
贯穿始终的古代封建伦理思想。雕塑作品的设计对封建伦理性体现最明显的就是政治阶级意识,这一点在古代雕塑作品的设计思想中表述的最多,雕塑成为维护国家稳定和帝王权威的工具。
“以形写神”的意像主义思想。在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中,雕塑形象的设计运用夸张或变形来强调人物或动物的神韵,作品的表现服从于工匠艺人对物象的感受和理解,他们所关心的不是准确比例和真实效果,而是表现神情以及不同生命特征,有所取舍,有所夸张变形甚至意象塑造。汉代四川说唱俑和霍去病墓石兽最有代表性。
仿古做拙的复古思想。古拙精神的另一个表现方式是造型特征,古人通过对自然物的模仿,即写实性审美特征,来达到造型的目的。在模仿的过程中抽象是中国特有的特征,古人熟练的运用三角形,圆形等去吸收、规范自然原型的能力令人叹为观止。
四.传统雕塑对当代雕塑造型的影响
现代雕塑处在一个发展期,中国雕塑特别是在20世纪初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后,雕塑门类更是层出不变,而雕塑的名称也被拓宽成“立体艺术”及“空间艺术”等,这些迹象说明,现代雕塑是“变革的雕塑”。
在中国传统雕塑所表现的大的造型原则和文化内涵的影响下,在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及生活方式作用下,中国传统雕塑对现代雕塑造型的影响也变得尤为明显。
中国传统雕塑与现代雕塑在形式上看似区别很大,我认为它们间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从历史的发展延续来说,很难分清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明确界线,它们之间有一条延续不断的纽带牵连着。我们的血液里流着传统,举手投足之间显示的还是传统,我们受传统的影响根深蒂固,不管我们如何走在时代的前列,我们依然抛不开我们的传统。中国现代雕塑在造型上与西方雕塑造型特点相结合,形成了具有现代审美特色的造型艺术。强调精神的含蓄,是传统雕塑的特征,而现代雕塑的内涵也越来越向着这一特征发展。
中国现代雕塑是对传统雕塑总体上的继承和发展变革的结果,是受时代冲击及外来文化影响下对传统延续。传统雕塑的历史浑厚,造型、纹样变化繁多,古人给我们留下了无数宝贵的艺术遗产,由此传统雕塑有着不可取代的艺术价值。
结语:
在雕塑艺术不断衍变发展的今天,传统雕塑的传承也变得尤为重要。雕塑作品,不仅要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追求,还应该注重用“雕塑”这一艺术语言来体现的我们的民族传统,我们要寻找雕塑内在所体现的民族文化、习俗、审美等等,发现我们民族文化中最深层的思想内涵。传统雕塑艺术虽历经千年的衍变,却未在历史的长河中淘汰,反而随着时间的沉淀越来越散发出东方民族的艺术特色,更显出其独有的魅力。我认为,中国传统雕塑是中华民族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使民族智慧和民族思想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文化与历史的真实延续,在任何时代,都是不容我们遗弃的。
参考文献
一、前言
审美是人类对世界的一种独特的内心感受,主要是指人对世界的一种无功利性美的感受,它可以说是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体,是人类所共同追求的,人们总是会想方设法地把这种审美感受用艺术的形式实践于生活中,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作品。[1]美术,是一种占据一定空间、具有可视形象的以供欣赏的艺术,也是人的审美感受外化的一种重要艺术,因此它也被称为“造型的艺术”。美术创作活动是一种健康积极的审美体验以及审美创作的活动,美术作品则是美术家审美理念外化的结果,美术家的审美特点决定了其作品的特点,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因此美术家所创作的各种美术作品都来源于其自身生活中的审美实践。
二、关于“审美实践 ”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杰出的美学家和文学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中曾指出了美的本质即“美是生活”,这说明美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与生活中的体验息息相关。美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也是事物的一种属性,但是美的产生除了与生活有关以外,它还依赖的是人的一种心理机制,朱光潜曾在其《谈美》一书中说过,“距离产生美”,这里的距离不仅仅指的是一种空间上的距离,同时还包括了时间上的距离和心理上的距离。也就是说人们在欣赏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审美过程中,必须保持一定的、适当的距离,如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否则就会影响和削弱审美主体的审美效果,影响人的审美体验。审美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内在的主观感受,是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审美感受的统一。而审美实践就是要将审美的感受付诸艺术家的作品中,审美实践的形式主要依赖于人的审美体验。审美体验在现代美学中主要是指人在对审美对象的感受审辨中所达到的精神超越和生命感悟,一种极为强烈的人格、心灵的高峰体验。人的审美体验在人的创作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无意识的、潜意识的心理感受,能够充分地调动创作主体的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因素。但是审美体验必须要经过材料的储备和审美经验的积累,艺术的体验和审美发现、创作欲望的萌动和动机的生成三个阶段,它具有原构性、历构性、超构性、预构性四种特性。[2]原构性指审美体验具有原始建构的属性,它显现了审美体验的力度。历构性是指审美体验具有历史建构的属性,它体现了审美体验的深度。超构性是指审美体验具有超越现实、超越个体而进行意义建构的属性。预构性是指审美体验具有预先建构未来形象的属性,正是这四种特性为审美实践奠定了重要的情感基础,而审美实践就是要把人的这种审美体验实践到自己的艺术创造中,使其艺术作品反映个人的审美特点。
三、审美实践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分析
审美实践与审美认识是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的,审美实践有助于不断地提高艺术家的审美认识,而审美认识则有助于知道艺术家的审美实践活动。美术根据其特点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绘画、雕塑、工艺、建筑、书法、篆刻、设计、新媒体和摄影等类型。每个门类又可以根据表现的题材和使用的题材,再分成若干小类。美术家在运用自身的审美感觉对艺术品进行审美实践之后运用在美术创作中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笔者将详细分析审美实践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一)绘画创作
绘画是美术创作的一种重要形式之一,它强调线条、色彩与形体等艺术语言的相互统一和相互协调,通过线条的变化、色彩的调节以及各种构图手段的变化,来达到塑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的目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要融入绘画创作者的审美情感。绘画的种类繁多,主要有人物画、风景画、插图画等。采用不同的绘画形式创作出来的绘画其审美特征会有很大的区别,尤其是不同国别的绘画创作,会深刻地反映出各国历史文化的不同。不过绘画虽然强调笔墨纸的应用,也强调创造手法的应用,但是更重要的是要蕴含着人对美的认识,中国的绘画有其自己独特的创作方式,主要采用的是一种散点透视的方法;在画面的构成上,与其他国家也有所区别,中国画讲究诗、书、画、印的相互结合,诗反映画,画能够表现诗的主题,形成其与众不同的审美特征,这是审美实践最直接的体现和运用。
(二)雕塑
雕塑是美术创作的另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审美实践的产物,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雕塑按构造材质可分为铜雕、石膏像、木雕、根雕、玉雕、冰雕、漆雕、骨雕、牙雕、贝雕、泥塑、面塑、玻璃钢雕塑、陶瓷雕塑、石雕等。雕塑一般都带有一定的功能性,有的是用于纪念的,称为纪念性雕塑,有的是用于表达一定主体反映一定思想的称为主题性雕塑,也就是说雕塑是一种功能和美相结合的艺术,也都是雕刻家结合自身的审美实践所创作出的重要的极具艺术价值的美术作品。
(三)手工绘画
手工绘画又称为手绘或者涂鸦。在中国应该算是近些年(2000年左右)新起的一行,如手绘鞋、手绘T恤、人形抱枕、手绘钱包等,都是主要的手绘对象。手绘即在原纯色物品基础上,根据产品的款式、面料以及顾客的爱好,画师在鞋面上用专门的手绘颜料绘画出精美、个性的画面,在不影响产品使用性的基础上,更增添其可观性。如一双鞋子的画面,可以是漫画卡通、真人素描,亦可以是风景、图案或装饰纹样;可以是故事片段配上文字,亦可以是顾客自己的所爱图片加真情告白。只要是可以绘画的,基本都能在鞋面上呈现出来。这种美术创作的表现形式主要受制于消费者个人的审美特点,即以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要为标准,是将消费者的美实践于美术创作者个人作品中的一种审美实践,具有动态性特征。
(四)中国画(国画)的创作
中国国画(与“西洋画”相区别)主要是指在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中长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自成体系的一种民族绘画。[3]它比较强调“笔墨”的应用,其创作的主要工具是毛笔、墨和颜料,同时还强调纸质的选择,主要采用的是特制的宣纸或绢素。其创作的题材一般不限,主要有山水、花竹、禽鸟、畜兽等,但是其创作的手法却很有讲究,强调阴阳向背以及疏密的结合,强调作品的创作必须要“形神的结合”,要以“形”显“神”,中国画不仅讲究各种创作的笔法,同时更注重的是画中的意境,是创作者个人的审美体验的一种外化形式,因为同样的题材所表现出来的意境大有不同,这就是创作者不同审美实践的结果。
(五)建筑艺术的创作
建筑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居住的要求,而是要求其集居住功能和艺术美于一体,建筑艺术是“美是生活”观点的深刻反映,它主要是按照美的原理,采用建筑艺术语言所创作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艺术作品,符合大众审美的要求,也是大众审美的一种直接实践,但是也融合了建筑设计者的个人独特的审美理念,从总体上而言,建筑艺术就是一种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艺术。
(六)书法的创作
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种,中国书法主要是根据汉字的造型规则,运用点画构成各种形态以表情达意。中国的书法比较强调笔法和结构的组合,各种书体对提按、藏露、转折、轻重、缓急、方圆的要求会有很大的不同,比如隶书就强调笔画要圆,而楷书则主要强调笔画的规则性,这种在笔法和结构组合上要求的不同,其实反映出的是各个历史时期人们审美特征的不同以及创作者个人的审美品位。唐代是我国楷书发展的最高峰,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但是就是同一种书体(楷书),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审美特点也各不一样。颜真卿的楷书反映出一种盛世风貌,气宇轩昂,这主要是跟他个人的生活体验以及审美特点有关,我们知道,颜真卿是一位将军,所以其字体显得比较大气;柳公权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较之颜体,柳字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称;欧阳询是一个集大成者,它吸收了汉隶和魏晋以来楷法,别创新意,笔力险劲、瘦硬,意态精密俊逸,独具特色。简而言之,这都是创作者的不同审美体验在艺术作品中的实践。
(七)对美术作品的鉴赏
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是进行美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美术创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它主要是指人们对美术作品中创作的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思维的活动和过程,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一般都从作品形象的具体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认识飞跃,既受到美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丰富。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因此,鉴赏可以说是一种高级的审美实践,[3]它依赖于人的丰富的知识积累,不仅包括历史常识、风俗习惯等。另外,还必须具备许多与美术作品相关的专业知识,比如造型、工艺、釉面、画法等。
四、结语
美的本质是生活,美的产生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还要依赖于人的心理机制,审美体验对人的艺术创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充分地调动创作者创作前的情感、联想等心理因素,审美实践与人的直接的审美体验有着直接的关系,美术创作既要依赖于审美实践,同时自己本身就是一种审美实践的活动,而审美实践则为美术作品的创作提供了无限的养分。
参考文献
[1] 陈彦如.怪诞在美术创作中的审美体验[J].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2011(27):22-24.
公共艺术是比较新的概念,通常来说,“公共艺术”这一词汇正式出现,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在我国的使用,大约源于20世纪90年代。公共艺术从狭义上来说,包括城市公共空间内所有的景观和相关的事件、活动。大的包括城市雕塑、壁画、装置、建筑的装饰品等;小的包括路标、报栏、橱窗、公交站牌、地铁站牌等。公共艺术还包括环境艺术,如艺术建筑及其配饰、艺术景观园林及其配饰等。具体有照明灯具、车站、报栏、喷水池、指示系统、地标、纪念碑等,还有行为艺术、大地艺术和观念艺术等前卫试验性艺术。就艺术形态而言,公共艺术的多元性表现为建筑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装置艺术、表演艺术、行为艺术、地景艺术、影像艺术、高科技艺术等。
公共艺术的概念:公共艺术是以人为价值核心,以城市公共空间、公共环境和公共设施为对象,运用综合的媒介形式为载体的艺术行为。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形态的产物,是市民文化的一种集中体现。公共艺术具有很多特点:公共性、参与性、互动性、过程性、多样性、问题性、观念性、地域性、强制性、通俗性、综合性等。
校园公共艺术是特定场所内特定公众的公共艺术,校园这一场所的性质和以师生为主的公众决定了校园公共艺术的精神内涵,校园公共艺术创作是对大学校园文化环境建构的深刻实践。校园公共艺术应该同校园的建筑和环境一样,做总体规划,从总体上控制公共艺术的分布创作方向与建筑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件作品之间的联系。
一、大学公共艺术景观的表现形态
从大学校园空间的划分,可分为室外形态和室内形态,但无论是室外环境还是室内环境,不同的大学还是同一所大学的不同学院,不同地点或楼宇、地段,其环境形态都有着很大的差异。
(一)写实性雕塑的艺术形态
大学公共艺术景观写实性雕塑的艺术形态是基于对客观事物形体的理解和归纳,运用写实的表现手法传达作者所要表现的内容。写实性雕塑注意写实模拟,再现自然与历史,客观去观察和分析自然事物,表现历史。追求的是真实、自然、和谐的审美特征。
大学校园都有自己的主体性、纪念性、标志性空间,以塑造和反映这所大学曾经发生过的重要历史事件和著名人物,以此承载和传播大学的精神,弘扬文化价值与理想信念。在这类空间中设置的公共艺术景观,通常具有主题性、专属性,艺术手法呈现写实、具象、直观等特征,如鲁迅美术学院的雕塑《鲁迅塑像》、中央美术学院的雕塑《徐悲鸿塑像》等。
(二)装饰性雕塑的艺术形态
大学公共艺术景观装饰性雕塑的艺术形态,是指运用了归纳、提炼、美化、夸张、变形等装饰手法,依托校园室内外空间环境的特定场景,以其含蓄性、标志性与恒定性、寓言性与意味性等艺术特质,从形态及构成上追求形式与神似的统一,追求强烈的造型及视觉冲击,使师生进入这个公共艺术景观环境中,通过对艺术造型物象的形态比例、透视关系以及空间构成张力等方面的感应,产生丰富的艺术联想与审美愉悦。比如,华东理工大学的雕塑《化学之美》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了化学世界的神奇与奥妙,传达了科学与艺术之美。
(三)抽象雕塑的艺术形态
大学公共艺术景观抽象雕塑是指非具象雕塑。抽象雕塑的含义,不特指具体的雕塑形象,抽象雕塑对形体的要求具有美观的特征,还要求内在的涵义,比如不锈钢锻造的流线形体,必须美观、线条流畅、块面平滑等;还有半抽象,也叫意象,它要求有一点像某一具体事物,而又简化变形,也要表现出夸张的美感以及内在的涵义。在大学公共艺术景观中,抽象的表现方式从自然现象、科学理性或思维灵感出发,对艺术造型加以简约或抽象其富有表现特征的因素,形成简单的、极其概括的审美形象:以变化的、夸张的几何构成,抽离于自然物象的基础,又从整体上隐喻物象的主旨与本质内涵,使艺术的意象和审美感受成为作品的核心。比如,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雕塑《面向世界·拥抱未来》以圆形喷泉为底座,中间为两个青年学子合力托举地球的写意造型,轮廓匀称流畅,姿态简洁优雅,整体寓意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和胸怀天下的世界情怀。
(四)现代雕塑的艺术形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艺术观念的发展,公共艺术的创作理念、材料、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综合集成的互动艺术形态是新材料、新观念、新的科学技术手段的运用,使大学公共艺术景观现代雕塑的艺术形态的艺术震撼力更强,对观者的冲击力和影响力更大。比如,上海中医药大学的雕塑《大地金针》,169根斜入大地的金针象征着中医学子传承与创新中医药的意志与决心。
二、大学公共艺术景观的分类
随着社会的前进步伐、公共艺术形式语言的不断丰富和大学教育的发展,以及大学校园空间的不断拓展,师生对校园环境的审美诉求不断提高,公共艺术景观的表现形式、内容题材、艺术品质也得到不断充实和发展。注重大学文化理念与校园生态相结合、现代科技手段与多元艺术表现相结合、艺术审美性与文化传播功能相结合等综合性公共艺术特征。
(一)主题性纪念雕塑建设与周围的环境结合,成为学校的标志性景观,体现校园的文化精神。
(二)校园公共设施
每一所大学校园都需要一定空间设施及标志性、表现性、功能性景观,这些设施或标志通常起到显示校园区域和功能的特征,传达区域或环境信息的作用,但同时它们又具有公共艺术的审美设计及视觉传达内涵,既是标志性概括,又是具有公共形象功能的艺术设计品。如校园里的导视图,能够让每一个来到校园的人通过导视图找到所要去的地点,以避免人的陌生感。
(三)主题性壁画
在大学公共艺术中,主题壁画依附于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学术交流场所等公共空间,是常见的公共艺术表现方式,壁画题材丰富,表现手法多样,通常采用铸铜、锻铜、不锈钢、石材、木材、陶瓷、玻璃、丙烯、油漆、纤维等,使得校园壁画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人带来美好艺术享受,也使得整个校园建筑充满了大学文化内涵与审美趣味。
(四)装置景观
当代艺术观念和科技的创新及运用,为大学公共艺术的创作形式语言及途径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上支持。很多大学采用新的艺术观念与技术,与自身的文化传统与办学理念相结合,在大学校园设置了一些具有典型文化意义的景观装置,形成了校园空间的焦点,推动了大学公共艺术的发展。
2 线条在造型艺术中的功能
形态是体现各种视觉艺术造型概念的载体,也是实现造型艺术表达的重要工具。在造型艺术中,对形态的认识和理解可分为现实形态和概念形态两种基本类别。现实形态是指有实实在在可视的形状、色彩、肌理等属性特征的形态。概念形态是指抛开现实形态中的各种属性,以意念感知的抽象形态。无论现实形态或概念形态都可以依据具体形态的知觉特性,分为点、线、面、体四种不同的基本视觉元素。艺术家通过点、线、面、体在空间内的组合,形成了效果各异的艺术形态,构建了丰富的造型语言。而在这其中,线条是具有最丰富、最形象和最多元效果的形态元素,它的运用使得造型艺术品的轮廓、空间、体积、动势等各种形态语言得到表达,也能够挖掘出艺术家想要赋予造型艺术品的情感和文化内涵,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形态语汇。从原始人到现代人,从简单的记号到复杂的艺术创作,随处可见线条的运用。在古代洞窟壁画中原始人会使用粗犷的有力的线条来描绘姿态各异 、生动活泼的图象,为后世留下了具有价值的形象化信息。而作为文明极度发达的现代人,身处客观世界的所看所想也总是运用线条来描绘。在幼儿在刚学会拿笔时,会下意识地先画线条,在他们的涂鸦作品中总是看到线的存在,跃动的线条在纸张上恣意驰骋,表达了孩子们一定的心理活动。因此线条是最基本、最直接、最形象且流传最久远的创造视觉的表现方法。许多艺术家都是以运用线条为造型手段而取得某种艺术效果,这使得线条成为无论是具体物体抽象化还是抽象物体具体化中皆是最为实用的工具和最有力的手段。
3 线条艺术在陶瓷雕塑中的表达
线条的运用使得艺术表达更富有层次和动感,它以自身的匀直、回环、曲折、断续、深浅等变化,从某种意义上将具象事物与艺术家的艺术语言产生缔结,从而糅合出更具情态的艺术表达。线条的运用和组合可以更好地搭配和丰富绘画以及雕刻技艺中的色彩、速度、刚柔、明暗特征,有如弦上的音、台上的舞,生动、直接地将作品的形态、概念、文化构筑成有机体,强调并提升了作品的人文主义精神与素质,更好地配合了东方艺术中多元化的形象艺术表达力。
在陶瓷雕塑艺术中,线条可以体现在作品外在的形态、体积、轮廓等特质,也可以体现在其纹饰当中,对于作品提出了一种精致的、细腻的标准和要求。在光与影的交织下,或者移动过程中,作品的轮廓线、粗细、局部的高线等像音符一般于一件作品中奏合出一曲美妙的音乐。强调了线条美感的再现力和表达能力,为中国陶瓷雕塑的文化底蕴和发展奠定基础。不同线条的运用和组合对人的视觉影响和情感信号也不同,匀直的线条给人以机械感,精细的线条使作品精致细腻、圆润的曲线使得作品高雅、曲折的线条使得作品律动。在陶瓷雕塑中,线条也具有较为丰富的审美功能:首先,成型工艺的灵活性使陶艺家可以用多种手法创作现代陶瓷雕塑作品,盘筑的泥条、粘接线等线条在作品中显现出独特的线性结构美;其次,丰富的陶瓷釉色在现代陶瓷雕塑的表面往往会产生色阶或色相上的对比,颜色的对比产生的线条在光线的作用下会形成若即若离的光影美;再次,现代陶瓷雕塑在火的烧造过程中会形成火痕、裂纹等非人为的线条,这些线条由于超出了创作者的控制而透露出独特的自然美。这对于作品无疑是创造出了更为深刻的美学价值。
4 传统和现代线条观念的差异和联系
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和传承,现代陶瓷雕塑艺术与传统形式相比,注入了更多的现代意识。尤其是受到来自西方等多元化文化的影响和融合,现代陶瓷雕塑艺术和传统陶瓷雕塑艺术即使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存在着本质的差别,这在线条艺术的表达上也被显著地体现出来。现代陶瓷雕塑艺术强调思维的开放性和创造性,充分解放了泥、火、釉等陶瓷材料本体语言的审美特征,更加强调作者的个人意识和对客观世界的表达。在作品的塑造过程中,线条的使用不再程式化,增加了更多的偶然性。现代对于线条的精细程度要求更高却不再敏感,从而增添了作品的写实性。而在传统作品中,由于受到绘画、书法艺术的影响,中国传统陶瓷雕塑技艺比较注重写意的效果,通过线条的自由组织,从而表现出作品的气势、风骨,赋予其自由的灵魂和独立的生命力。结合作品的材质,进行创作,传统陶瓷雕塑体现了社会化的人文主义精神与理念,结合具有东方特色的色彩文化,用线条将作品的氛围烘托得淋漓尽致。如。如北朝墓出土的陶伎乐俑,利用了自由而不加约束的线条将一个自我陶醉的乐女表现的欢乐而富有情趣,活灵活现,仿佛有生命力般。
5 中国传统陶瓷雕塑的线条表现力
传统绘画和书法中的线条艺术富有东方的写意特色,强调作品的风骨和意境,对于陶瓷雕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打破了西方雕塑艺术对于体和面作为标准的束缚,使得作品更加有情态和人文素质,是东方美学的代表形式之一。
唐朝具有代表性的陶瓷雕塑当属唐三彩。其线条流畅而舒逸,圆润而自由,展现了唐朝富足、安逸、繁荣的社会风貌。使得其作品具有民俗和民情特色,衬托出了唐代浪漫而壮丽的繁荣景象。代表作品如弹唱甬,简洁而明快的线条塑造了自然和谐的空间视觉,作品形神具备、生动传神。
(一)听觉艺术:音乐。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音符来表现人们的情感世界,构成它的基本要素有节奏、旋律、音色、和声、音调和力度等,它们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各种风格的美妙乐曲。贝多芬说过“音乐是比一切智慧及哲学还崇高的一种启示”。的确如此,音乐能够直接表达个人的自身感受,也能唤起他人内心的强烈感受,激发人们相应情感和情绪的审美感染力。它在表现和抒发人类丰富、细腻、复杂的情感方面,有着其他艺术所难以媲美的效果……我们无法想象,世界如果没有了音乐将会怎样?
(二)视觉艺术:1.建筑是一种具有象征性的视觉艺术,它充分体现了功用和审美、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结合。它通过形体结构、空间组合、装饰手法等,形成有节奏的抽象形式美来激发人在观照过程中的审美联想,从而造成种种特定的审美体验。如中国古代宫殿的方正严谨、中轴对称,使人感觉整齐肃穆;哥特式教堂一层高似一层的尖顶、昂然高耸的塔楼,则令人有向上飞腾之感。都以风格特异的抽象造型,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和启迪。随着当代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的日益提高,建筑与环境的和谐也越来越成为人类的迫切需求,蓝天、绿地、水面、林荫使人们对建筑的视觉审美扩展到了一个更大的范围。2.绘画和雕塑都主要运用形、色、质以及点、线、面、体等造型手段构成一定的艺术形象。前者是在二维平面上表现,后者则在三维空间中塑造,造型性是它们最重要的审美特征。由于表现手段不同,绘画种类非常丰富。例如,中国画的特色不仅在于其工具材料(毛笔、宣纸、墨色)有着很大的特殊性,更重要的,是它高度重视抒发主体的内在精神,强调“以形写神”、“神形兼备”,追求气韵、传神和意境,为着心灵需要去触及绘画的形象性,含蓄、深沉地表现主体精神品质,由此形成中国画独特的审美意蕴。雕塑对于艺术形象的塑造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象征性。它以物质实体性的形体,在三维空间中塑造可视、可触及立体的艺术形象,其审美特性是在空间中获得的,与雕塑有关的周围环境也是雕塑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一般来讲,雕塑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表达:一是清晰地呈现,二是含蓄的暗示。
(三)视听艺术:影视。电影、电视艺术能够拥有如此巨大的魅力,是因为它的画面与声音互为依存,比较容易使艺术形象直接进入人们的视听心理活动空间,并再次基础上展开审美体验,从而构成电影、电视艺术独特的审美方式与艺术魅力。
作为人类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电影、电视艺术在当展过程中,不断综合了当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不断体现了当代文化的新要求,不断适应了当代人类的审美趣味发展,从而成为人们工作之余、家庭休闲的主要形式。
二、 视觉艺术的表现语言的发展
众所周知,各种艺术都有自己的表现语言,在此我们着重探讨视觉艺术的表现语言。对艺术家来说视觉不仅是通过人的眼睛来确定某一件事物在某一特定位置上的认识活动,也是努力寻找视觉语言形式,表达造型元素的艺术多样手法的体现。但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以电波和网络为媒体的各种技术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革命性的视觉体验。而且在当今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中,这些传媒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因此视觉艺术的表现语言不断发生着变化,越来越丰富多彩。
传统的绘画、雕塑、工艺、美术、书法等视觉艺术等虽然都以各自的审美角度和独特的表现语言向人们传递着情感和信息。但是现代技术的发展更是丰富了视觉艺术的表现语言。数字化多媒体的出现不断地挑战并充实着传统的视觉艺术传达方式,扩展了当代视觉艺术表现语言的外延,视觉艺术的表现语言方式由以往形态上的平面化、静态化,开始逐渐向动态化、综合化方向转变,从单一媒体跨越到多媒体,从二维平面延伸到三维立体和空间,从传统的印刷设计产品更多转化到虚拟信息形象的传达。广告作为视觉艺术的表现语言的重要形式,也在数字多媒体技术的推动下发生了质的飞跃。网络广告、数字影视广告、多媒体电子显示屏、多媒体互动广告等新一代的广告视觉传播方式以飞速发展的趋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所谓多媒体,即就是多种信息媒介的综合。多媒体技术不是各种信息媒介的简单复合,而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影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形式的信息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能支持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数字信息技术。
二、冰雕艺术的特点
(一)冰雕艺术是艺术的一种表达形式。
无论是哪种艺术,采用何种表现形式,要取得艺术作品的创作成功,首先是要让作品的受众产生心灵的共鸣。艺术作品是不分国界、不分民族的,以其独特的形式打动着人们,让人们精神上产生美的愉悦,为之感动。冰雕艺术用其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着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与向往。
(二)冰雕艺术的审美特性是多样的。
冰雕这种雕塑艺术即是一种环境艺术,也是一种自然艺术,同时也是一种人文艺术。低碳经济时代,人们对于环境的保护成为重视。各种冰雕艺术与环境艺术的结合,向人们传达了绿色艺术理念,表达着人类情感的诉求。
(三)冰雕城市化的特点显著。
冰雕是雕塑艺术的一种,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美化了人们的生活环境空间,让人们产生美好的精神感受。体现出了时代的变迁。雕塑所形成的独特的人文景观,表达出了城市的文化特征,是人们文化水平的象征。
(四)冰雕具有不可复制性。
因为冰雕艺术作品受地域及温度的影响,有不可复制的特点,会随着温度的提高和环境的变化而灭失,这更让冰雕艺术有了其特色。
(五)冰雕作品反映了社会价值的空间概念。
空间设计的本质即是人性化的设计,人是最基本的要素,主导着设计理念的拓展。这一设计思想体现在社会价值方面。根据人的生活审美品味,增加了立体形式的审美情趣,扩大了审美的空间和环境,让自然环境和艺术作品浑然一体,更加和谐统一。
三、冰雕造型艺术的审美特点分析
冰雕作为一件雕塑作品,有许多因素影响着冰雕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如冰雕作品的形状、体积、质感、节奏、空间等艺术表达因素。一件艺术作品的成功要考虑多种因素,才能让冰雕造型艺术的表达体现出冰雕艺术的魅力。
(一)冰雕造型艺术的空间美
冰雕造型艺术所展现的空间是三维的。艺术家罗丹说,雕塑家一切都要在空间中思考。艺术家要对艺术作品的造型及色彩的表达有敏锐的观察力,以实现作品的完美表达。对于冰雕艺术家,要能够敏锐的感知雕塑体积的变化,强调体积的组合变化。冰雕要有丰富的造型感,要体现出造型的灵魂,在创作中更要运用简练的造型手法,打造冰雕艺术作品的空间美,以弥补材质的缺陷,突出冰雕作品丰富的造型美。在冰雕造型艺术创作中,更要讲求立体感、空间感和量感,以体现出封闭性、重量感、稳定感和力量感。由于不同形态的冰雕作品所占用的空间体量不同,给人的艺术感受也不同,冰雕作品的体量不同,所引发的视觉感觉亦不同。有些冰雕造型厚重,会给人以稳重的感觉。有些冰雕作品体量饱满,比实际的体积强大,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冰雕造型艺术的空间美能够展现出强大、雄伟和气势磅礴的阳刚之气,让人感受到艺术作品的崇高。冰雕作品特别强调体积感,过于单薄的空间造型很难表达出作品的空间张力。因此,在冰雕艺术创作中,造型切不可单薄,要注重造型艺术的空间张力,让作品有厚重的质感,方中有圆,圆中有方,给人以美感。
(二)冰雕造型艺术的节奏美
冰雕形式美的灵魂在于冰雕造型的节奏与韵律之美。冰雕作品在三维空间表现其艺术美感,造型能力是艺术表现的重点。冰雕作品在造型艺术的创作中,要体现出其节奏韵律美。《美学散步》这本著作中,宗白华先生说,“美与美术的特点是在‘形式’、在‘节奏’,而它所表现的是生命的内核,是生命内部最深的动,是至动而有条理的生命情调。”中国的《易经》中亦有“一阴一阳为之道”的说法,即在艺术创作中,要动静结合,法道自然,实现节奏与韵律的天人合一的时空统一,这是美学价值的高境界体现。冰雕作品在三维空间的创作中,要表现出韵律之美,要充分展示出形象的生机与活力。冰雕作品中的节奏韵律之美表现在造型的规律性变化,在雕刻制作中大小、精细、圆方的变化,与生活中的潮起潮落、天黑天亮呼应,通过雕刻线条的起伏得到一种节奏韵律的美感,展现出冰雕艺术形象的特点,表现出艺术感染力。冰雕作品创作中要充分体现出鲜明的节奏感,用造型艺术来表现出作品的主题。
(三)冰雕造型艺术的构思美
在进行冰雕创意设计前,要有明确的主题。冰雕作品的设计主题由冰雕设计者拟定,充分体现了设计者的构思,通过优秀的设计主题来展现冰雕作品的造型审美价值。在主题的选择上,冰雕设计者可选择自己所喜爱或擅长的主题。确定好主题后,要进行资料的搜集。在提炼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素材的组合与构思,从较为新颖的视角展现出艺术作品的主题,通过空间表现力,将艺术表现形式与主题内容充分结合起来。在造型构思选择时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冰材质的情况,合理的使用冰材料,二是要密切结合选题构思,从整体布局出发,找到作品的独特视角,充分考虑空间的观赏性,满足多个角度的审美要求,并采用一定的艺术表现手法以突出主题,展现冰雕设计者的主题思想。设计师的构思工作是思维活动的过程,要充分考虑设计主题及结构布局的要求,确保构思作品的独特性。设计师对作品素材进行整理,这需要设计师基于感性形象的认知,对积累材料进行排序,创作出新的形象,使作品获得最佳的观赏效果。在造型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创意构思的细节之美,要能够充分展示出冰雕作品的构思设计理念,展现出作品的美学价值。
(四)冰雕造型艺术的意象美
冰雕艺术有着夸张的艺术风格表现形式,在造型艺术中突出表现了意象美,突出了追求自然、模仿自然、再现自然的意象之美。在冰雕艺术创作设计过程中,通过夸张而富有张力的意象表现来展现艺术形象。英国艺术家贡布里希说,“中国艺术家不到户外去速写,他们竟至用一种参悟的奇怪方式来学习艺术。”中国冰雕艺术家在其作品的造型艺术中体现出了一种意象之美,是从直观、意向的思维方式中展现出创造性的思维,表现出冰雕设计者的智慧与悟性。在创作中强调出形象造型的魅力,强调灵性、意趣的意象造型。要求创作不拘泥于原来的传统设计理念,注重写意和生动,突出内在的精神。冰雕作品要体现出意象美,要有强烈的时尚感,造型的意象美体现了冰雕作品的理念,以弥补冰雕材质的不足,要在设计时,充分展现出意象美,以突出冰雕作品丰富的造型美感。
(五)冰雕造型艺术的和谐美
冰雕作品统一存在于公共空间中,是公共空间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要求所展现出来的雕塑风格能够给人们充满艺术美感的体会。因此,冰雕艺术的核心在于充分展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冰雕作品展示给人们的是公共艺术的审美价值与特定的文化表现力。要保持环境雕塑及公共艺术的概念及本质的一致性,展现出公共领域的审美价值观,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公众所认知的社会参与形式表现,展现出当代社会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民族的精神内涵。
(六)冰雕造型艺术的自然美
冰雕艺术作品取材于自然材料,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制作而成,并且冰雕艺术作品这种艺术形式的存在也是不能脱离特定的环境要求的。因此冰雕作品要与自然场景有一定的适应性。对于冰雕作品要保持其形态与位置的自然属性,以提高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冰雕艺术作品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相结合的产物,对冰雕作品的自然属性有较高的要求。
1、广场雕塑的现象
在一些城市、区县,不管地方大小,几乎都热衷大广场建设,广场上一定要有一个大雕塑(当然要有政治、纪念意义的)。市、区、县一级级下来,就是街道,厂矿企事业单位,也都在搞,实在不能搞广场的,也得搞一个有一定规模的,显示一定政治内容和业绩的雕塑,如“腾飞”、“跃进”、“火炬”等等大型象征意义的雕塑。搞了一个“腾飞”构图的雕塑,一个向上的斜三角形造型,表示奋进,中间有一个金属球,插着许多棍棒表示光芒,象征街道地区党的领导。整个雕塑造型设计还是过得去的,但它的尺度,它的环境,实在体现不出“腾飞”和“奋进”的主题,市民对它肯定是冷漠的。城市广场雕塑也和建筑设计一样,要得就是与环境的相和谐而不是破坏。城市广场雕塑建设的三个理念:设计尊重自然,设计尊重人,设计尊重地方文化特色。
1.1违背城雕创作的艺术规律:所说的广场城雕创作规律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涵:置放在特定城市广场中的雕塑艺术品,能够体现该个城市所特有的地域历史和文化的因素,因此广场雕塑和建筑物例如高楼大厦工程,道路和桥梁工程的建设不一样,那就是城市广场雕塑作为公共艺术,其内在精神方面具有不同于建筑或道路和桥梁工程的意识形态性,虽然建筑、桥梁和道路工程也有体现文化品位的要求,但广场雕塑作为公共艺术,其对历史文化和思想内涵的要求是不能忽视的。因此,在抓城市雕塑建设的过程,从讨论广场雕塑方案开始,到广场雕塑方案的设计,选定方案放大制作,以及采用什么材料制作雕塑,都应当有历史文化方面的专家,有城市规划师、建筑师、雕塑家和环境艺术家积极参与讨论,共同研究,制定出最佳方案。如果不是这样做的话,所建起来的城市广场雕塑就会不和谐。
1.2雕塑家的作用被否定:从事城市雕塑创作再也不是雕塑专家们可以称之为是本行的工作了,而成为各行各业的人都想插手争夺的一块肥肉。搞建筑的包工头、分管城市建设的大大小小的官员、搞装修的人等在抢夺雕塑业务;而以赢利为目的成立的承包雕塑业务的名目繁多的“雕塑公司”和“雕塑艺术创作中心”,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在神州大地和大江南北冒了出来。于是在中国出现了各行各业为争夺雕塑业务,而“大干快上”,“人人都可以成为雕塑家”的咄咄怪事。雕塑家的作用被否定,是造成当下城市雕塑豆腐渣工程泛滥成灾的重要原因之一。
1.3长官意志的独断专行:长官严重践踏城雕管理法令,不按城雕创作的艺术规律办事。有的长官认为自己是什么都懂的“全才”,自认为不但是个优秀的行政管理的官员,而且也是个精通雕塑和环境艺术的权威人士,因此,根本不把雕塑家和环境艺术家放在眼里。各级城雕指导委员会无职无权,形同虚设,是造成当前假冒伪劣城雕和城雕豆腐渣工程泛滥成灾的重要原因之一。
2、广场雕塑的建议
为了有助于纠正城雕发展中存在的上述严重问题,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参照整顿治理建筑行业不正之风的做法,由国家建委和文化部牵头,城雕委参加,在全国开展整顿治理城雕管理中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城雕管理体制问题,使各级城雕委有职有权,完善城雕管理制度、条例和法令。
2.2由国家建委、文化部和城雕委组织专门的调查组,到全国一些业已在城雕建设中出现的好的典型、坏的例子,进行调查研究,写出报告呈报中央有关部门,公开在媒体上披露表扬好的,批评差的。
2.2建议由全国城雕委在今年适当的时候,召开城雕理论研讨会,梳理和研究在长达十几年中城雕发展中的理论问题。
3、总结
这些年中国城市雕塑发展迅猛,这是中国城市化进程带动的,城市建设需要城市雕塑,需要“城市形象”,这客观上拉动了对于城市雕塑的市场需求。城市雕塑的文化准备对城市居民而言,它同时又是城市精神文明的塑造过程,它不光是要创作出作品,还要同时创造出能够理解和欣赏城市雕塑的城市公众。现在有的雕塑脱离了居民的欣赏水平,老百姓不接受;同时,也存在提高公众素质和普及艺术知识的问题。就是理解城市广场雕塑的地域性、环境的针对性和城市广场景观的协调性。广场建设在我国是个年轻的学科,虽然它至少与共和国同龄,但与西方二千多年的广场艺术史相比,只能算个刚堕地的婴儿。几十年断断续续的建设中,我们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怎样使我国传统深厚的建筑文化,雕塑文化与现代广场景观环境建设从根本上融合,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广场艺术形象。这是有待我们解决的难题和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宫晓春.城市广场的设计与研究[J].景观中国,2006,(07):21-22.
[2]林汉强.广场空间与雕塑[J].景观中国,2006,(07):37-38.
[3]陈少青.景观特色审美结构理论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一、巴蜀一带石刻艺术产生的背景
所谓巴蜀地区,是指以四川盆地为中心的,及周边风俗文化略为相同的地区称之为巴蜀文化区,其中心地区大致为现今的四川省与重庆市。巴蜀文化绵长久远,兼容儒释道,以道,注川人风骨;以儒,举川人仕进;以释,去川人彷徨。而巴蜀地区的石刻艺术,正与这种交融的文化及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高度的文化交融正决定了巴蜀一带的石刻兼容并蓄的特征。作为宗教造像的重要类别之一,摩崖造像需要有适合的山体崖面、强烈的宗教驱动、流行的开窟造像风气和稳定的社会经济为基础,而诸多条件蜀地兼备。巴蜀各地佛教石窟造像的兴起大规模的兴造还是在唐宋时期。 唐末至宋初,四川盆地一度成为全国佛教及其艺术的中心,佛教石窟、摩崖造像在全国数量最多,宗教类型和题材内容广泛多样,在中国北方地区石窟造像之风普遍衰落以后延续发展并达到。巴蜀石窟主要分布在川北、川东北和川中地区,其中以大足石窟(巴渝文化圈)、安岳石窟、广元石窟最为重要。
二、巴蜀一带传统石刻题材特征
巴蜀石窟在其时代与地方特色上促就了其题材内容的个性化,作为我国文化史上三种重要的思想的儒家、道家、佛家高度融合、发展及传播,也成为其造像的重要思想基础,其发展的必然与对立、包容、整合的过程,丰富了中国思想文化史,具有特殊文化意义。
1.“三教合一”思想
“三教合一”是在中国思想领域所形成的以儒学为主,儒释道合流的思想文化现象。所谓“三教”基本上到隋唐时期,中国文化才基本确立儒释道三足鼎立的基本格局。大足与安岳石刻艺术中的多种类型的“三教”造像当为明证!以大足石刻石篆山与宝顶山石刻为例,石篆山之6、7、8号龛,表现为儒、佛、道三教造像集于一山之一段相邻地域中和睦共处。这不仅是大足石刻最早的“三教合一”造像,也是中国最早的“三教合一”造像。开凿于南宋时期的大足宝顶山石刻,是中国唯一一座整体构思、内容连贯的大型石窟。宝顶山石刻对于三教表现,不仅停留在形貌的组合上,更重要是在精神层面上将儒、佛、道三教思想精髓和谐表现。对释迦经典演绎同时,儒家孝道思想也是宣扬的核心思想之一。《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父母恩重经变》中的“三千条律令,不孝罪为先”等,都是以佛门经典的形式宣扬儒家的孝道。那意境深邃的《牧牛图》,真是很好表现了禅宗的“物物而无物”,“天籁自然”,根本就是禅宗思想的形象化。
2.丰富的民俗信仰
中国石窟艺术发展到两宋时代,实现了彻底的民族化、本土化和世俗化,南宋开凿的大足宝顶山石刻,以及两宋开凿的安岳毗卢洞、圆觉洞石刻就是有着特殊地位的代表作品。宝顶山石刻在雕刻中重新组合了释迦牟尼教义,所反映的生活气氛与宗教气氛或是人间审美情趣高于净土世界的幻想。具体体现了以下两方面:第一,对鬼神图腾的崇拜,对天神、地神、雨神、风神、等诸神的信仰,尤其集中表现与几幅《雷音图》中。巴蜀文化,向来“巫文化”色彩浓郁,这实际上也可视为民俗信仰的一种极端繁华的表现。第二,普遍的佛教文化信仰,大足石刻对释迦牟尼佛、弥勒佛、阿弥陀佛的顶礼膜拜,对观音菩萨、地藏菩萨等的信仰都是超过以往的。尤其以普遍的观音信仰与浓厚的地藏菩萨信仰。据不完全的统计,大足石刻观音造像,从始创到结束1270余年,共创造400余尊,创全国石窟之最。而安岳毗卢洞那尊“水月观音” (英籍华人作家韩素英把她誉为“东方的维纳斯”)是全国少有的北宋石刻艺术珍品。圆觉洞中的“西方三圣”中净瓶观音高6.75米,风姿卓越,精美绝伦,端庄而立,俯视着芸芸众生。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菩萨首先是观音,其次就要算地藏。而地藏普度阴间诸鬼。大足宝顶山石刻中“地狱变相“之一榜题,就十分形象地表达了称念地藏的好处:“日念地藏如来一千遍,不堕拔舌地狱”。
三、 巴蜀一带传统石刻艺术的技法与审美特征
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物质载体必须是现实材料,材料是雕塑品必不可少的物质形态。材料具有诸如轮廓、形态、重心、体量、色泽、肌理等特性,而这些特性中对我们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有发挥创新作用最大的要数材料肌理。对材料肌理的合理运用,能够更好地反映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深厚内涵,也可以表达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家的人感情。
二、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材料肌理表现特征
一般传统意义上的雕塑品通常是一件作品只用一种材料来表现,而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丰富的艺术语言是体现在材料的多样性、组合性及其材质本身的形态、色泽、肌理等变化之中的。
(一)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主题和材料的融合
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每一次艺术创作,都会有不同的主题,无论题材来自于大自然,或是灵感一现,还是因为原始材料而冲动,都必须借用具体的材质来完成方案。尽最大力量运用材质的形态、色泽、肌理等特性到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使材质配合形体充分反映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所要表达的内容主题。比如,以四川汶川5・12大地震为主题的雕塑品《汶川时刻》就是用汉白玉这种材质来体现纪念碑主题意义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创作时,就是肌理与材质的充分考虑,这时,当艺术家看到某种肌理材质时,创作便已经开始了。也许正是对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的感受,在选择材料的过程中就已经形成了创作构思与冲动。这种创作的冲动或许就是产生于对某一种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原始材料的深刻感受之中。
当然,各种材料都有着自身的特征、有着自己的肌理效果。正因为如此才组成了我们的万千世界,才有了我们进行艺术创作的感观素材,才诞生出了许多杰出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雕塑品,例如石材与金属材料是绝对的不同,即使是同种类的材料之间也都各自有不同的特性。因此,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的不同特性都与作品主题有关。所以,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创作的综合考虑、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的合理选择与主题造型息息相关,其选择正确和运用合理与材料肌理的展示程度也有着必然的联系。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质地的性能和材质肌理的美感是在人们生存与艺术实践中逐渐地认识到的,因此材质肌理的创新是一历史必然的过程,这过程需要人的智慧来做支撑。
(二)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的肌理美特性
肌理作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造型的表现手法之一,作为一种表面形态,是普遍的甚至不可避免地出现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雕塑品中的。肌理依附于形体而存在,没有形体当然就没有肌理。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尝试和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作品欣赏之后,通过分析一些优秀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特别是分析其作品肌理的运用,会让人逐渐认识到,肌理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雕塑品中的重要意义,从某种角度上说,肌理已经可以被称为一种美感形式,或者就直接称为肌理美。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中的肌理美不仅是艺术家的创作行为之一,而且是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本身的审美价值和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家性与表现作品内涵价值体现的重要依据。肌理自身的美不但能提高作品的审美情趣,而且还可以深化主题。
肌理在一般的情况下是对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表面而言的,任何材质的表面都有它自身本质的肌理形式存在,而这种肌理的存在既是与其它材质的区别,又是认识这种材质的最直接的表象特征。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肌理一般是能触摸到的作品形态构成方式,因此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肌理是由创作者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表面创作出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外表效果,是有想象力的对所塑对象的心理感受,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肌理是创作中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家关注的一重要构成形式。如铜的肌理和铁的肌理对观者的心理感受是不同的,铁给人不易接近的感觉,而铜给人一种亲切的心理感受,尽管它们都同属于金属材质范畴。
谈到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肌理,更容易使人理解的还是那些看起来随机的偶然的或有意为之的,能够体现塑造和制作过程的“痕迹”。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家会果断的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表面留下自己意识的痕迹,这种痕迹的出现绝非凭空,而是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家怀着强力的情感创造出来的,正如罗丹所说:“当我没有强烈的感情时,是不会动手塑造的”。泥塑的塑痕、金属的焊点等肌理能成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家创作的手段之一,同时也是一种情感的体现。如果单纯的看肌理,更容易把它当作成一种抽象的艺术形态,是一种有味道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雕塑品表面形式。这种富于变化的雕塑品痕迹被公共艺术景观设计艺术家恰当的使用时,丰富的肌理效果会给人愉悦的视觉感受,激起观者的审美共鸣。因为多数情况下观者在欣赏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时候所关注的已不仅仅是形体、空间等传统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语言,更多的还有这种能够引起我们内心共鸣的“有意味”的肌理。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肌理的运用就是一种有味道的形式,可以引起作者和观者心灵的共鸣和特殊的情感体验。这样也就促使了肌理的不断更新。这种体验就使得一公共艺术景观设计更具人性化,更能走向大众,更能在公共空间中形成人与物的共融。当然,这种设计也就成了成功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
肌理已经成为了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艺术重要的表现形式和语言,它作为一种视觉和触觉效果反映了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艺术理念和审美情趣,是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家创作和思维过程的真实记录,透过肌理表象,我们能够看到更多作品之外的思想内涵,也能看到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的感官审美,会给人心灵的震撼,也能了解和认知到作者创作的真正意图。由此,我们知道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创作适当地运用肌理,不仅不会减弱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作品的艺术特征,还能够增加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艺术表现力。
(三)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肌理的多样融合性
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创作中,艺术家逐渐领悟到材料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并认识到材料肌理的美感形式,从而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材料肌理也随之成为了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一种艺术表现。从雕塑发展史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雕塑品材料肌理利用的历史。由此知道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存在依托于雕塑品材料的存在,所以对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肌理的运用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的形成时期就已经开始了。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的发展,用来做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材料肌理也随之变得多样起来,而且这种多样性也表现为两种或者多种材料的融合。
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材质肌理是从对材料的不同尝试开始的。与传统的雕塑品相比,当代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设计更关注发挥材料本身的美。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作品的形态也好,内涵理念也好都离不开具体材料来承载,因此对材料的不断尝试探索都是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艺术家不变的追求主体,特别是当代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如朱成作品《我以我骨》是用羊头骨来作为作品的主体材料,而非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家亲手塑造的形体,创作者让这种天然的生物状态材料也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材料及其材料的特殊材质美来表现其作品内涵,让人有心灵震撼的美。
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构成形态还表现在材料肌理的组合运用上。材料的组合运用是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重要特征之一。这种特征是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环境自身的内在要求,是社会物质形态多样化的体现。如朱成作品《璇玑》像织布机一般的构成形态,作品材料用了现代的不锈钢和铝合金,时代味十足,且看这作品形态又是有深刻内涵的,反映出了社会的时代变迁的典型特征,这样也使得创作者的思想意图通过作品和观者达成了一致的交流。
(四)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肌理的文化性
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大力发展的今天,作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的雕塑品和传统雕塑之间相互联系但又本质区别。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的雕塑品材料依然保持着造型艺术不变的特性――文化,只不过不同的时代对文化的体现形式不同罢了。古代雕塑是用雕塑材料造型来体现古人的礼仪崇拜;而现代雕塑更多的是用材料和形体一起表现对现代文明的思考。雕塑中隐含在作品内部、观者只能用认知能力才能感受得到的雕塑的“隐形雕塑材料”就是文化,文化在雕塑创作中有雕塑材料的作用。在雕塑创作的表现形式上,雕塑作品与一定的文化保持着一致的关系。文化的存在一直是雕塑艺术存在的思想基础,在现在广泛材料的概念下,新材料和文化共同构成雕塑艺术。文化是摸不到看不到的东西,是以人的主观意识和思维方式存在的,而雕塑家和观者的交流是通过作品本身来实现的,因此这当中必须有一约定俗成的文化形态存在于作品中,这样作品才能成为雕塑家和观者的桥梁,进行有序有理的沟通,否则观者看不懂雕塑作品,雕塑家解读不出作品的内涵。特别是在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更应体现一种大众接受的文化,否则就不成其为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了。
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的雕塑作品之所以具有文化性,是因为雕塑作品的物质载体充满了文化性。雕塑作品材料经过雕塑家的精心选择、成型处理和雕塑家的用心打造,连存放地点也是经过雕塑家的细心考察的,一套完整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雕塑作品本身就是一自我的整体,从具体的材料到抽象的观念,从构思到成品常常都体现了雕塑家在材料和肌理上的加工处理,这一思维劳动既是物质劳动,更是精神劳动。这样的过程都是一种文化思考的过程,都是有文化意义的。
拿我国来说,以玉石来作雕塑材料应该是最古老的雕塑形式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出现了玉制工具。从商周时期开始,玉被认为是珍贵物品及君子形象的象征,玉制品更成了贵重的礼品和装饰佩件。因此,在我国有了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同时玉文化又被认为是中华文明起源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民族文化的特征之一,与世界其它文明不同。正是由于历史文化长期的进程,玉由原来仅仅是一种特殊性质的石头转化成了代表权力、地位、财富的象征。由于玉在中国的特殊历史性、文化性、民族性,因此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奖牌上就镶嵌了玉,用以代表中国的特色文化。
三、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肌理的角色
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在对材料的选择上和传统的雕塑品相比,关注较多的是材料本身后面的意义。这时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更多是靠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肌理的运用来说明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作品的意义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肌理已然成为了能让观念得以传达的最好形式之一,包括能利用到的各种具象和抽象的材料的构成形式。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材料肌理运用几乎成了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艺术家手中的思想工具,没有哪一历史时期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艺术家能像现在这样挥洒自如的运用各种材料肌理。这时候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中雕塑品的材料与观念的传达成了公共艺术景观设计作品的主要课题。
1、南朝佛造像艺术的分析
1.1背景:得到帝室的支持
由于社会的动荡,经济的发展,与外来文化艺术的吸收与融合,经过大分裂、大融合后,致使南朝时期,在艺术思想领域逐渐出现了与两晋不同的新格局。东晋时期,佛教势力渐渐传入,至南北朝开始,是佛教艺术逐渐从萌生走向高峰的至关重要时期,成为其各代名擅一时的艺术家乃至社会上下百姓对于佛教文化都抱有一种崇敬的心态,积极投身于艺术潮流之中,并出现建寺造塔、开窟造像的风气 。
1.2南朝造型的题材表现
在南朝时期,佛教造像的题材较多,种类丰富。由于受南朝主流意识及南朝人士的审美特点的影响,浸润到了释迦像的造像着衣及服饰样式方面,致使南朝的释迦佛像的服饰多为褒衣博带佛衣,其着衣特点同时也体现出了民族融合的社会形势。综合南朝大部分的佛教造像,其造型题材虽有区别,但是所相处的思想文化背景及其佛教造像的推崇人士的审美模式相同,从而各题材的佛教造像的艺术风格是完全一致的。
上世纪后半期以来,南朝早期的佛教遗物与具有南北艺术风格相融合的佛教造像大量出土,正在矫正现代人们对于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的艺术发展面貌的整体认知,南朝佛教造像在当时时期所产生的巨大成就以及对艺术发展的深远影响,现在已逐步得到学术领域的普遍认同。
1.3南朝宗教创作观点
南北朝美术发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则是宗教美术。宗教美术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社会现实必然会决定着艺术的发展。现实社会中的进步力量和衰颓力量的对立与斗争,都必然的会在艺术中反映出来。南北朝宗教美术的宏大的规模与巨大的创意意图,体现了人民的深厚的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南北朝时期的艺术在表现技巧上也是有着跨越性的进步。虽然佛造像艺术在神态描写上表现的不够个性化,但也都表现出了一定程度上的精神特质。
2、谢赫审美主张
谢赫的“六法论”一直以来是衡量中国艺术科学又系统的审美准则与以及创作准则的重要依据,对中国艺术作品的审美发展趋势有着重大的启发。因此以“六法论”的审美观点对他所处年代的佛教造像进行剖析。
谢赫“六法”的重要观念为:气韵,生动是也;骨法,用笔是也;应物,象形是也;随类,赋彩是也;经营,位置是也;传移,模写是也。中国的古代美学对艺术作品的创作所评判的标准一直不以“内容”与“形式”为准则,而是以“风”、“气”“韵”“骨”的审美标准进行艺术审视,致使这些审美标准在当时所有的艺术创作过程中是相互融合、相互贯通、互为表里的。中国美学概念中尤为突出的特点是同传统文化精神一脉相承,“体用合一”“知行合一”,既有意识观念层面的精神内容,又有实施于具体实践的方法理论。
2.1重形神
关于“六法”,“气韵生动”是其总则,是统罩、统领其余五法的总纲领,强调创作者的内在灵性,在中国艺术作品中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在谢赫品评二十七位画家时已透出了这一消息,例如,评论姚昙度的“画有逸才,巧变锋出,魑魅神鬼,皆能妙绝,同流真为,雅郑兼善,莫不俊发,出人意表,天挺生知,非学所及”表现出姚昙度在艺术表现上有着高超的才能,这种极高的艺术表现才能不是通过后期的培养而形成的。 “气韵生动”作为形而上的精神内容,制约着艺术家的艺术传达向着体现活泼生动的效果方面发展,并同时把这种理念作为具象的艺术效果。在此时期,佛教造像极大地融入了南朝人士的审美情趣。整个造型的艺术特征比较显著,精神状态以及性格也较为生动。
2.2“以形写神”
中国佛教雕塑注重的是形象内在的精神活动,而不是过于注重外在的形体准确度的塑造,它通常都是通过对于艺术作品情感化的空间把握与处理,加上艺术创作者的直觉式联想想象与抒感,甚至增添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手法表现,由此形成了较为明显的抒情写意的艺术表现效果。所以,中国佛教造像给予人的感觉不像西方古典雕塑那样直观,而是神龙露首不露尾,含不尽之意于象外。没有气势逼人、一触即发的火气,而是像中国的书画那样用笔藏锋,将力量包含在其中,以其含蓄美、内涵美,给予人以更多品味的余韵。
2.3重L骨
谢赫的“骨法用笔”是通过艺术作品人物造型的描绘从而反应出人物特质的笔法以及线条的要求,“骨法”原本是对纸质以及帛上的绘画创作的笔法要求,然而现在用此法研究南朝石质材料的佛教造像,又会产生怎样的艺术碰撞呢?南朝佛教造像最突出的艺术风格为“秀骨清像”,主要指的是佛陀或者是菩萨造型的外表皮体态较为削瘦,面貌较为清秀俊美,神情隽秀,双眸中深谙笑意的体态以及神态的造型样式,尤为亲切,充满飘逸高迈的独特艺术效果。这些样式与古印度佛教造像的造型、寓意都有所差异。其一为:由阳刚之气转变为清秀俊美之貌。其二为:由厚重简约的服饰风格转型为轻巧修饰风格。导致这种特征差异的因素是由于古印度佛教逐渐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本土文化相互融合,同时,受中国的儒道传统文化对于佛教文化的借鉴与改进的结果,佛教造像的气韵优雅的风格不免有几分儒雅之士的高尚在其中,同时,也包含着南朝世人对于佛教文化的虔诚与崇敬之心。
3、结语
中国古代艺术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人的审美价值,对艺术作品从而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与探索,对现当代艺术的传承不仅具有现实意义,并且对今后应当如何挖掘,使其成为拥有世界性意义的艺术文化价值,为人类今的后艺术文化发展产生促进作用,毋庸置疑的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着这一重要宗旨,本篇论文确定了研究的出发点,试图从谢赫的审美观点来分析南朝佛教造像的艺术特征,融入了“六法论”中的重要观点进行了对比阐述。从而使得中国古代雕塑领域的艺术内涵变得更加丰富、多层次。
【参考文献】:
1、不属于托尔斯泰的作品是()
A、战争与和平
B、复活
C、双城记
D、安娜。卡列尼娜
2、《朗香教堂》是现代建筑之一,它所属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3、《牡丹亭》的作者是()
A、汤显祖
B、王实甫
C、马致远
D、白朴
4、《游春图》是我国早期山水画的代表,它的作者是()
A、郑板桥
B、王维
C、展子虔
D、唐伯虎
5、《祭侄文稿》被人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它是我国唐代哪个书法家的行书作品()
A、黄庭坚
B、王羲之
C、颜真卿
D、柳公权
6、《雀之灵》是我国白族舞蹈家杨丽萍创作的()
A、独舞
B、双人舞
C、三人舞
D、群舞
7、话剧《玩偶之家》的作者是()
A、易卜生
B、
C、莎士比亚
D、老舍
8、被称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是成就斐然的雕塑家、画家和建筑师,他为故乡佛罗伦萨创作的大理石雕像成为文艺复兴时代英雄的象征,这部创作是()
A、暮
B、夜
C、晨
D、大卫
9、《祝福》的作者是我国现代小说家()
A、老舍
B、鲁迅
C、萧红
D、巴金
10、《小二黑结婚》是我国文学()
A、新月派代表作之一
B、山药蛋派代表作之一
C、鸳鸯蝴蝶派代表作之一
D、创造社的代表作之一
11、《父亲》画出了我国农村千万个父亲的典型形象,其作者是()
A、齐白石
B、李可染
C、范曾
D、罗中立
12、《荷花水鸟图》创造出了物我合一、悲凉惨淡的意境,其作者是清初的()
A、王希尚
B、朱耷
C、郑板桥
D、齐白石
13、在中国古代文坛《诗品二十四则》中把艺术风格概括为24种类型的是()
A、曹丕
B、刘勰
C、钟荣
D、司空图
14、菲狄亚斯的雕塑作品是()
A、哀悼基督
B、命运三女神
C、大卫
D、维纳斯像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15、书法的艺术语言主要包括()、()、()和()等。
16、音乐首先可以分为()和()两大类。
17、中国园林可以分为()和()两种。
18、()是由()(张光年)作词、()作曲的大型声乐套曲。
19、《泰坦尼克号》是()的影片。
20、()创作了小说《阿Q正传》,塑造了代表中国()的典型人物阿Q形象。
21、艺术作品的层次可大致分为()、()和()。
22、()剧作家()的《俄底普斯王》是一部命运悲剧。
23、艺术创造的过程基本包括()、()和()三个阶段。
三、简答题
24、简述艺术活动的功能。
25、简述工艺美术的基本特征。
26、简述圆雕的特征。
27、简述艺术批评的功能。
28、什么是灵感?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四、论述题
29、论述园林艺术的基本特征。
30、论述艺术作品中感性与理性的关系。
一
1、C 2、C 3、A 4、C 5、C 6、A 7、A 8、D 9、B 10、B 11、D 12、B 13、D 14、A
二
15、用笔;用墨;结构;布白
16、声乐;器乐
17、北方皇家园林;南方私家园林
18、《黄河大合唱》;光未然;冼星海
19、美国
20、鲁迅;国民劣根性
21、艺术语言;艺术形象;艺术意蕴
22、古希腊;索福克勒斯
23、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表现
三
24、(1)审美认识功能(或审美谁知功能)。指通过艺术鉴赏活动,更深刻地认识自然、社会、人生。(2)审美教育功能。引导人们正确理解、认识生活、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感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3)审美娱乐功能。满足审美需要,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4)三种功能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
25、(1)工艺美术是指既具有审美特性,又具有较强的物质特性,既表现出审美价值,又可以体现一定实用价值的造型与空间艺术。(2)工艺美术的基本特征是:A、实用与审美结合;B、既具有物质性,又具有精神性;C、讲究技能与创造。
26、(略)
27、艺术批评是对艺术作品及一切艺术活动、艺术现象予以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科学活动。(2)艺术批评的形态包括社会历史批评、伦理批评、心理批评等。(3)艺术批评的功能主要有:A、通过对于作品的分析和阐释,评判其审美价值;B、通过将批评的信息反馈给艺术家,对其创作给以帮助。C、通过批评的开展,对艺术接受者的鉴赏活动予以影响和指导。
28、(1)灵感是指艺术家在创造活动中,由于大脑皮层的调试兴奋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是艺术家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意识和无意识的相互作用中,突然激发的、情绪特别亢奋、极富创造力的精神状态。(2)灵感有三个主要特征:突发性、超常性、易逝性。
中图分类号:J5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1
艺术是人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和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对于艺术来说,生活如同大河的流水,对于生活来说,艺术就是水流翻滚的波浪,艺术的源头是生活,生活就是艺术的母体。生活给了艺术生命与力量,所以,艺术也是生活的反映。
一、艺术反映生活具有民族性特点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传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艺术创作,不可能完全脱离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生活,凭借各地域不同民族的艺术品,我们便能对一个国家民族的艺术,即是情感艺术作出评价。
在现代艺术中,以中国的盘扣艺术与花结艺术为例。盘扣与花结是中国传统服饰艺术中的组成结构之一,在流传千年的手工艺传统中,这个小小的服饰主题被聪颖而勤劳的人们开拓成一个广阔的空间,中国人从生活中学会在绳索上打结,经历了几千年文化与历史的洗礼,无论是从实用到装饰,还是装饰到符号,它的意义与范围早已超出了服装实用的层次,成为中国人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盘扣的形成,是中国服饰审美特征的一个突出表现。中国服饰重意韵,重内涵,重主题,重简约之中的服饰趣味等特征都在一个小小的盘扣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富于东方造型形式特征的盘扣,往往在一个十分简洁的服装款式中成为点睛之笔,形成色彩的对比,形状的对比,疏密关系的对比,手法简单却能收到十分有效的装饰效果;至此,人们可以看出,其形成与普及是中国传统服饰艺术与民族文化心理及各种艺术传统相互交叉、渗透影响之下的结果,是中华民族手工等传统艺术达到极高境界的典型体现。当服饰文化发展到今天,从东、西方设计师们都在从东方服饰文化的传统中寻找灵感时,更体现了这种艺术的民族性特点。
二、艺术反映生活的时代性特点
美的意识和观念决非一成不变。特定的时代有特定的美的价值观与标准。而美的价值观和标准又受经济基础和社会需求的支配。艺术作品的风格也会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更新。甚至蜕变。
现代纤维艺术是使用各种纤维材料,扎根于古老编结传统的现代艺术。传统样式的地毯、壁挂包括缂丝,织绣、云锦等都是典型的纤维艺术品。而冠上“现代”一词,则表明了它的时代性和区别于传统样式的特质和风格。纤维艺术首先是一种属于材料的艺术,人类利用纤维材料,从实用需求出发,从劳动用具到生活陈设用品,人们从中发明了纤维的劈搓和加拈工艺,创造出如地毯、壁挂、缂丝作品,上千年来,壁毯似乎离不开墙壁,地毯当然离不开地面,缂丝作为美术品或是手卷或是挂轴的方式,这些传统纤维艺术品的功能与风格也随之保留了上千年。随着现代艺术观念的变化和现代环境艺术的发展,自本世纪60年代起,织物走下墙面,出现了所谓的“空间地毯”,成为一个既分割空间又占领空间,美饰空间的独立艺术品,它标志着纤维艺术中雕塑观念的确立,导引出纤维艺术走向雕塑,走向结构和空间的大变革。从而形成“软雕塑”的新的理念。一种是围绕性结构的设计,具有代表性的是1971渥瑞利亚、莫诺滋作的《三个人》,由三个采用原始编织方式编织的粗麻片卷成的圆锥体构成的抽象组合,不同的缠绕式使他们各具个性。成为一个有力量有雕塑感的作品。
另一种是支撑性结构,它不仅使用了软性纤维材料,还使用了一部分硬金属丝作为支架。克莱尔.采斯勒的《地板上轻盈的曲线》,由20几个缠绕着红色纤维的塔形篝构成,从粗到细,有疏有密,高低参差,构成一个争先向上,不断升腾的整体。动态性结构则利用风力等的影响来表现纤维材料张力的活动雕塑成为现代纤维艺术的一种时尚。1981年丹尼尔.格拉芬用尼龙布制作的《风的结构》,在原野上由风鼓动如一个张开的巨大风帆;艺术家在这一过程不仅能感受到强大的张力,“风帆”的摩擦声,鼓荡声产生一种令人难以忘怀的短暂效应,变化一个接一个,形态的瞬间变化带来感觉的不断转移,不断投入。现代纤维艺术几十年的实践给予整个纤维艺术带来新的气息,并赋予了自身一些发展的可能性,发现了一些属于过去又属于未来的东西,其时代性的特点不容忽视。
三、艺术反映生活的多元化特点
1引 言
随着西方生活方式、教育模式的大量引入,从事陶艺的工作者基于“民间文化”、“本土文化”的自觉,逐渐把传统民族文化精神与全球背景下的西方现代文明为主导的文化潮流相融合,中国的当代陶艺逐步发展起来,并得以在当代陶瓷发展史上发光溢彩。如今,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社会急速发展变化,国际资讯的畅通、文化交流的扩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呈现在我们面前,中国当代陶艺将作如何发展;陶艺媒介的语言如何和当代艺术生活体验相适应,又同时具备东方气质和传统文脉的意义;陶艺家又如何确立自己民族的文化品格和话语方式,并进而确立自己民族的价值体系和评判标准,以上都值得陶艺工作者的思考。
中国传统人物陶瓷雕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当代人物陶瓷雕塑的创造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新,创作出富有时代气息,而且具备传统精神和东方文化意蕴的极具中国特色的艺术品。
2 人物陶瓷雕塑的理解
人作为万物之灵,是美的主体,以人的形象为主体的人物陶瓷雕塑一直是陶艺家们最为钟爱的主题,而中国当代人物陶瓷雕塑的创作,很具有东方情境、中国特色。我们很容易从当代陶艺家们的人物陶瓷雕塑创作中寻找到既有传统情怀又具有当代精神的,既有对当代生活的关注,又有东方审美情境的艺术品。
所谓人物陶瓷雕塑是以陶或瓷作为物质材料,塑造可视和可触的具象或抽象的实体性的立体人物艺术现象,是反映社会生活、人文精神,具有独立的审美特性和审美理想的一种艺术形式。利用物质性的陶土和瓷泥,在窑火中进行变幻和融合,凝聚艺术特性于造型创作的一门独特艺术手法。人物陶瓷雕塑要求陶艺家体验生活,融入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最为平常朴实却让人感动喜爱的对象,并概括、归纳、选择其最有特征的东西进行表现。
3中国当代人物陶瓷雕塑的发展及其创作表现
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西方各种艺术思潮和现代艺术概念的大量涌入,中国的现代艺术渐渐萌发和活跃起来,人物陶瓷雕塑的创作突出的是对“传统的恢复”,其中曾鹏、曾力运用了概括的、简约的、夸张的形式语言,创作出具有很强形式意味的石湾“公仔”系列。
20世纪90年代前期,陶艺家受到国外艺术理念的影响,又缺乏理论指导,只是追求单纯的造型语言,并没有进行纯粹的现代陶艺的思考。经过十年的实践、探索,热衷于材料本体语言追求的艺术家,拓展了陶瓷的艺术形式,这期间的人物陶瓷雕塑,像一股清流,使中国当代陶艺对人物陶瓷塑造方面呈现出清晰明朗的发展脉络,寻找到当代人物陶瓷雕塑的“话语权”。
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其间必然涵盖了原料工艺(坯料、釉料等)、成形工艺(注浆、拉坯、印坯、手工等)、烧成工艺(高温、中温、低温、氧化、还原等气氛)、装饰工艺(贴花、手绘、釉下、釉中、釉上等工艺)诸多工艺技术以及不定因素。综合原料、装饰、成形、烧成等工艺考虑,笔者认为中国当代人物陶瓷雕塑的创作表现有以下几种形态:
3.1 从原料工艺角度考虑
3.1.1用粗质材料以写意手法进行表现
粗质泥料本身的空隙大、透气性好,在成形过程中,随意性强,干燥后不易开裂和变形,所以许多陶艺家喜欢选择它做较大件的雕塑作品和一次性完成的原作。但因粗质泥料颗粒太粗,在深入刻画过程中受到限制,于是有很多陶艺家对粗质泥料进行精加工,使之成为较细的泥料,用雕塑的语言来塑造出可视和可触的人物形象,多反映社会生活和人文精神。人物的造型风格有的似乎中国的写意水墨画,有的则近乎工笔。
如图1所示的陶艺家吕品昌的作品《阿福系列》,则已经从学院的严谨转换成一种相当东方式的塑造方法,线与体的聚合、神与形的抒发都体现了东方主义的美。作品采用了泥板成形的手法,在人物的动作、肢体截取和烧成手法上都极为大胆放松。体积庞大、风格独特、雕塑感强,吕品晶借用民间吉祥寓意的大阿福形象,强化了作为一个东方陶艺家的一种东方的塑造方式,大片泥片的采用、线条的勾勒,都有点类似中国的水墨画。人物造像厚实丰满,松紧得益,气韵生动。阿福福态的体态,含蓄而耐人寻味的面容,赋予了其强大的生命力。英国雕塑大师亨利・摩尔认为:“一件有生命的雕塑,是活生生和有能力的,都应给人一股由内而外的力量和生生不息的感受。”正是这生生不息的感受,这种对文化的默默垂顾,留给人们深深的思索和眷顾,使陶艺获得升华,文化精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罗小平是中国陶艺家里运用泥片卷捏塑造人物最有感觉的一位。”罗小平走的是一条最简短的“返朴归真”的道路。“罗小平的心目中始终浓烈地散发着中国雕塑造型的情感景象,充满文儒气的人物、表情木讷的姿态,是他传统文化深层精神和当代文化品格的机敏把握。“罗小平从宜兴壶拍身桶的方法中演变出用泥片在转、压、拆的方法中塑造人物,将传统的紫砂材料与中国现代陶艺表现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熟练的造型语言和雕塑能力运用到泥板的卷曲中,巧妙地利用泥在延展中所产生的张力和柔韧性,以及延展开的泥片在卷、叠、摁、压等不同的作用下产生的不同效果,再运用粗质泥料与原始熏烧工艺的结合,达到朴拙感的绝妙补充与完善。罗小平的作品成熟细腻,富于感情,传达出随意与舒展、松动与张扬的特性,以一种大气的样式、朴实的手法、坚实的材料感给人以单纯质朴的视觉感受,传达了佛道等传统文化境界,窥视了人内心的心理感受,保留了中国优良的文化传统,开阔了西方现代艺术对“真实性”的理解和“永恒性”的追求。图2为罗小平作品《愚者》之四。
3.1.2 用粗质材料以工笔手法进行表现
刘正的作品也是用粗质的材料陶土作为原料,以造型难度极大的人物为主,不但挑战了人体动作的极限也挑战了陶艺烧成品的工艺极限。他采用泥条盘筑的方式构成人体,将人体造型放置在很小的支点上。其作品《惊蛰》(见图3),女人体只有手指和脚尖着地,人体如同冲出地面,清瘦而有力,昂着头,动作歇斯底里,似乎要挣扎同时又有并非痛苦的抑制。
刘正的人物造型风格近乎工笔,造型细腻,人物刻画细致,似乎很难把他的作品归类为粗质材料运用之中。他采用极为西方的雕塑塑造方式,呈现和表达当代人实实在在的情绪。从他的作品中,我们不难感触到他对生命的原始冲动与理解,生命、死亡、悲怜、温情从他流动的形态中流露出来,可以说是一种西方的造型方式与当代人文精神的完美融合,一种现代塑造手法与当代生活感受的完美再现。
3.1.3 细质瓷泥的施釉表现
细质材料主要是指瓷泥。瓷泥与陶土相比,在塑造成形过程中更难把握,它的可塑性较差,结合性能不强,在干燥过程别容易开裂,而且烧成温度较高,但它洁白的色质和温润舒适的手感,以及烧成后“白如玉”的品质,是许多陶艺家偏爱的材质。
如姚永康创造了一系列直立造型的瓷泥娃娃和小动物相结合的作品――《世纪娃》系列(见图4),就以细质瓷泥来表现娃娃的细嫩皮肤。作品以娃娃的造型作为主线,在娃娃四周穿插着莲藕、荷杆和荷叶,有的将底座塑造成大鱼或方型的符号,表层施以薄薄的青釉,釉色明暗对比丰富,表层烧制出龟裂细纹,使作品富于自然气息。作品将中国画写意手法发挥得淋漓尽致,泥片的卷曲自然形成人物的表情和形态,随意在头部刻线和挤压出人物神似的五官,有的作品甚至如中国画盖满印章。姚永康将中国水墨画的语言自然充分地运用到这组瓷土作品上,褪去了作品表面的火气,让人感受到一种悠远的东方瓷性,品味到一种瓷的韵味,是自然精神与人文精神完美结合的创作成果。
而陶艺家黄胜则是在唐的自足精神与宋的内在气质要求的结合中实现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他的作品与姚永康的作品风格较为相近,采用细质瓷泥,通体用青釉装饰,其作品以泥板成形的人物雕塑为主。其中《女孩》系列(见图5)是对现实生活中青春的赞美,在雕塑造型饱满的体量感和空间占有上,泥板经手捏制的衣纹与影青釉相结合,产生了斑驳的色彩变化与明暗对比,视觉好像沿着光来的方向产生富有音乐的旋律、韵味,整个形态似乎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生动而富有庄重典雅的口味,隐约散发出张弛的韵外之致,供欣赏者细细体味。
3.2 从装饰工艺角度考虑
陶瓷装饰一是在坯体上进行装饰处理,二是在釉上或釉下彩绘。创作者可利用各种装饰手法来装饰自己的作品,探寻自己独特的装饰风格,使人物陶瓷雕塑在装饰意象上更具魅力。
陶艺家刘建华就是运用景德镇别具特色的釉下青花和釉上粉彩来表现陶瓷雕塑的典型。他曾从事过较长时间的抽象造型实验,更早地“恢复”人物陶瓷雕塑的创作。他认为具像人物更有利于表现对当下社会文化变革的现实,更能表达中国古代绘画中对追求人的“传神写照”手法的继承,更具现实的批判意义。
因此,刘建华从90年代开始就用一系列中国式的服装作为创作的元素,从中山装到对襟衣服再到旗袍,利用青花和粉彩等传统工艺,将这些工艺进行改造利用,并赋予作品全新的造型。例如其作品《嬉戏》(见图6),穿着旗袍的东方女性蜷曲在瓷盘上,让人看起来更像是一道中国文化烹饪出来的色彩艳丽的佳肴,女性和旗袍的美丽在这里被展示成一道可以享用的大餐,但给观者的感觉却很遥远,美丽的躯干,没有头颅和手臂,没有了表情,没有了手势,让人失去了判断。同时对当代的女性的处理也给予出警示:掌握好自己的命运和地位,以免重新面临沦为 “盘中餐”的危险。他用“旗袍”这样一个阴性的符号,开始将作品放在一个全国化和全球化的文化背景下来进行思考。通过作品个体的“缺失”和“性感”的存在,他在作品和观众之间建立起玩味的态度,暗示出西方艺术世界和第三世界国家当代艺术的实际关系,将抽干个性化内容的文化躯壳用“青花和粉彩”的瓷盘托出,精心制作了一场以文化的名义享受异国情调的盛宴。在这场盛宴中,没有个体,也没有作为个体的艺术家,只有那些文化和文化的名义。他这种嬉戏的态度,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困境。
3.3 从造型语言考虑
随着现代人物陶瓷雕塑理念上的突破,陶艺家已把注意力从传统的整体性转向造型的本向性,从点、线、面、体等形式语言中建构起自己作品的生长点。很多陶艺家在采用传统题材的基础上,在造型上进行夸张,运用现代的色彩理念来进行装饰,在形体上和色彩上都体现出点、线、面的运用。如刘海峰创作的《梦界》系列(见图7),作品偏重于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分析,有别于传统的甜美型风格,材质的选用及表现手法都使整体视觉冲击力较强。采用传统题材的佛头作为媒介,对造型进行夸张变形,头发、眼睛、脖子等的点、鼻子的线与脸的面进行有机的结合,从造型上充分体现了点、线、面的运用,用饱满的造型创造出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审美意境。中国的宗教文化源远流长,而传统宗教文化用现代的陶艺理念来诠释,更能使人在精神上获得境界的升华。
有的陶艺家在现代人物形象造型基础上,配以传统的陶瓷装饰手法,运用色彩装饰上的点、线、面的烘托,表现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审美形式美感。周玲的作品《女人花》系列就是用现代人物形象造型,采用传统的釉上装饰手法绘出吉祥喜庆的传统纹样,表现具有现代时尚的审美感受与形态样式,充分体现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花样世界的热爱。
善于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艺术家总能从传统和现念中找到契合点,创造出体现当代人的审美感受和生活情趣的作品。“在当下陶瓷媒介的语言问题上,归根结底在于如何获得既能和当代生活方式、体验相匹配,又同时具备东方气质和传统文脉意义的传达功能的语言形态。”要找到适合的艺术语言方式,前提是不能远离当下现实感受和生活体验,使用通俗的、日常的、生活化的符号,来强调艺术的针对性和批判性,来强调对当下生活的真实感受。
4中国当代人物陶瓷雕塑的历史地位
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当代陶艺人物陶瓷雕塑的创作,很具东方情境、中国特色。作为中国当代人物陶瓷雕塑的创作并没有中断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的文脉,而是用西方构筑观念加上本民族文化,使之脱胎为中国腔、中国调,最终加强了东方文化的身份,继承并发展了本土文化的资源。中国当代人物陶瓷雕塑,正是基于“民间文化”、“本土文化”的自觉,拥有了独特的、鲜明的“中国身份”,使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当代陶艺并没有失去话语权,而充分体现出其传统的文化优势和丰实的语言资源。不少陶艺家从民族化的风格和背景出发,对自己作出了准确的身份定位,保持了民族文化的魅力和特色,创作出独特的造型风格,使作品具备足够的精神力度。而更为重要的是当代陶艺家用很具有东方、传统精神的话语方式来关注当下社会的现实问题,关注人的生存状态,表达当代人当下的生活和情趣。陶艺家们应重新审视传统,审视当下,在国际性与本土风格、民族性中找寻出结合的可能,使本土的文化观念、审美主张等与国际化视觉语言和谐发展。同时,应关注人自身的精神价值,让泥和火更进一步地切入自己的心灵,让心灵更加切入中华民族博大的文化底蕴,促成当代文化的融合,推动我国当代文化艺术的发展。
5结 束 语
笔者认为,陶艺的发展,无时无刻不在体现出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及时代气息,中国的当代陶艺更应该推向一个超越现状的新境界。中国人物陶瓷雕塑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当代人物陶瓷雕塑的创作应在传统人物陶瓷雕塑的工艺与设计理念方面去探索和研究,扩展陶艺的表现形式和造型语言方向。当代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文化环境也在深刻地影响着陶艺家的艺术创作,陶艺家应以更开放的心态感受它,体验它,并融入艺术创作中。中国人物陶瓷雕塑的创作,须明确民族身份,保持民族文化魅力和特色,在作品蕴涵文化符号的基础上,更加富有内涵与深意。创作者应更加关心以个人经验为基础的生存问题,也应更加关心个人的命运和其他周围的生活及社会环境。在对人物陶瓷雕塑进行创作的同时,陶艺家还要多考虑作品所展示的环境和场所,使作品真正融入当代生活与环境,更好地展现出中国人物陶瓷雕塑的东方气质和本土文化,发扬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的文脉。
参考文献
1 中国陶瓷工业编辑部.2004国际陶瓷艺术教育大会论文集[C].中国陶瓷工业杂志社,2004
2 吕品昌.中国当代陶艺[M].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1)
3 孙 晶,邬烈炎编.现代陶艺[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7)
4 余祖球,梁爱莲.景德镇传统陶瓷雕塑[M].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10)
5 颜新元.中国现代陶艺家[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6)
6 张景辉,邓和清,刘海峰.陶瓷雕塑[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4)
7 陈雨前.中国陶瓷文化[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0)
8 左正尧.超越泥性[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