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地理课堂教学案例

地理课堂教学案例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9:3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地理课堂教学案例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地理课堂教学案例

篇1

在新一轮的地理课改中,我摒弃了过去的课堂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而是注重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因此在课堂上,大部分时间不允许学生打开课本,而是同桌之间共同研究地图,分析地图,得出结论。下面就是一节关于《亚洲地形》的教学。

“刚才我们研究了亚洲的地理位置,下面我们来研究亚洲的地形”。学生找到亚洲的地形图(地图册P4),然后我播放刘欢的《好汉歌》,创设情境。

当刘欢那高亢激昂的“大河向东流哇,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唱响时,我问道“大河向东流,说明了我们东亚中国的地势什么特点呢?”

“西高东低”,学生很整齐地答道。

“这首歌曲唱响了中国大江南北,刘欢在中国也是童叟皆知啊。听说他马上要去印度办一场个人演唱会,他就可以高歌一曲大河……”我虚构了一个情境,并特地放慢速度,让学生接下去。

“向东流啊”,学生兴奋地唱道。我微笑地看着他们。

看到我“不怀好意”地笑,学生觉得其中有诈,迅速查看南亚的地形图。

“不对”,有学生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南亚的河流自北向南流”。

“那他怎么唱呢?”我顺势问道。

“大河向南流啊。哈哈……”大家都笑了。

“那他去北亚办个人演唱会呢?”我顺势引导学生读图回答。

“大河向北流啊”,全体唱罢大笑。在学生唱的同时,我画好了各区域的河流流向。

“大家看看亚洲河流流向有何特点?”

“放射状”,通过地图,学生很容易就能回答出来。

“那我们通过河流,猜想整个亚洲的地势有什么特点?”

“中间高,四周低”,学生看图后回答道。

“那是什么呢?”

“盆地。”学生急切地回答道。

我抿嘴一笑,学生此时感觉到有些不对劲,突然醒悟过来,“又上当了!”学生失落中不乏兴奋的感觉。

“像个倒扣的脸盆”。学生终于正确回答出来了。

“那我们翻开亚洲的地形图,看看我们关于亚洲地势的猜想是否正确”,通过读图,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看图。

“请大家回忆一下,陆地地形有哪些?”

“平原、高原、山地、盆地和丘陵。”

“那亚洲缺少哪种地形?”这个问题设置了陷阱,按照常规思维,学生在找亚洲所没有的地形。

“盆地。”有人回答。

“不对,亚洲有盆地,四川盆地”,另外有人立即反驳。

“丘陵。”有人又有“新”发现。

……

“所有地形都有。”学生终于发现受骗上当了,哈哈大笑起来。

“呵呵,大家终于明白了。那么你们看看非洲和欧洲的地形,它们和亚洲地形有什么区别?”

“非洲主要是高原,欧洲主要是平原地形,亚洲都有”,学生回答道。

“那说明亚洲的地形单一呢还是复杂多样?”

“复杂多样。”

“那我们来总结一下,亚洲的地形的分布情况。”

“高原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中部,平原分布在四周,地形复杂多样”,学生总结道。

通过对地形分布的认识,进一步引导学生验证刚才对亚洲地势的猜想和对河流流向的认识。

下课铃响了,我又播放起“大河向东流哇,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学生们在热烈奔放的音乐声中收起了课本,期待着下节地理课的到来……

二、“错误陷阱”,需要精心设计

高中的地理理论性比初中强,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仍然可以引导学生寻找规律,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比如在高中地理农业的特点的教学中,过去一般是直接告诉学生具有两个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但在新课改的思路指导下,我改变了过去的传统教学,而是让学生寻找规律,得出结论。下面就是关于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片段:

……

“大家要看到大面积的甜菜播种,应该去哪儿?”

“北方”,学生回答道。

“如果看大面积的荔枝园呢?”

“南方地区”。

“我们在小学学习过《晏子使楚》,文中提到‘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那我们通过对以上三种农作物的分布,可以归纳出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呢?”

“地域性”。

“刚才所举的例子,是什么因素导致农业的生产具有地域性呢?”我引导学生思考。

“自然因素”。

“那还有别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地域分布吗?请举出实例!”

学生在我的引导下,纷纷议论起来,最后有同学举起了手。

“我发现城市附近多有塑料大棚种植蔬菜。”

“商品性蔬菜种植在城市附近,这又说明了农业地域性受什么影响的呢?”

“市场和经济”。

“对,农业的地域性还受到经济技术因素的影响”,我肯定道。

“在我国以‘以粮为纲’的年代,国家强调宜粮地区必须种植粮食,但是现在却提倡调整农业结构,对农业的地域性也存在着影响,这个事实说明了什么因素会影响到农业的地域性呢?”

“国家政策”,学生答道。

“那我们刚才提到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农业的地域性呢?”

“自然因素、国家政策和经济技术因素等”,学生总结道。

“芜湖能够种植水稻、油菜吗?”我又抛出了问题,引导他们思考。

“可以”。

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我设置了一个“陷阱”。

“考虑开学后会比较忙,刚过完年,我就特地去郊区看了看,”郊区真得很美,金黄的油菜花遍布田野,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在那一块块金黄的稻田里,农民正在辛勤地收割,有些金黄的稻穗遗忘在稻田里。暮色里,远山围在人们的身边。农家的孩子们在地里拾着稻穗,有时起身看山,有时低头沉思……”学生沉浸在我描绘的农村美景中。

“不对,你说的不是事实。”突然有学生反驳道。

“难道芜湖不能种植油菜和水稻吗?”我故作诧异地问道。

“芜湖确实可以种植油菜和水稻,但是这个季节你看到油菜花和成熟的稻穗不可能,现在不是时候。”该生理论道,其他同学也突然发现我在说谎,恍然大悟。我此刻在一旁微笑地看着他们议论,指出我的“错误”。

“既然芜湖能够种植油菜和水稻,而此时又看不到,说明了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呢?”

“季节性”。

“那我有个问题,我们春节吃到了新鲜的辣椒,而夏天才是辣椒的丰收季节,这又如何解释呢?”有个学生问道。

“非常不错的问题,值得思考。”我向那位同学竖起了大拇指,“谁帮这位同学回答这个问题呢?”故意将问题抛给学生,引导他们去思考,去探究。

这下好了,学生针对这个问题议论开来,有的说农业生产有季节性,有的说没有季节性,煞是热闹。

“由于科技的进步,农业生产不再具有季节性了”,有个学生起来发言。

“我不同意他的观点。即使是反季节蔬菜,那也是通过大棚温室、控制棚内的温度、改变光照等等,模仿的还是蔬菜生长的季节气候。所以我认为农业生产还是具有季节性。”

“非常不错”,我赞许道,“即使是反季节蔬菜,我们也是要建立符合蔬菜生长的小气候环境,所以我们说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

我又问:“芜湖去年可以种水稻,今年可以种,那明年还可以种吗?”

“可以。”学生整体回答道。

“那又说明了农业的什么特点呢?”

篇2

引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设计完美的诠释了这句话,课堂教学设计正是“预”的过程。在实施新课标以来,要发挥学生的主关能动性,凸显学生的主导地位,发挥自主合作学习的优势,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下更多的功夫,注意调动学生课堂上的氛围,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同样,“预”的同时不能忽视了总结反思与分析。教学案例的分析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通过案例分析,可以促进每个教师研究自己,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提高、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避免从理论到实践过程中的偏差,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案例是纽带和中介。教学案例与课后案例分析是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的必由之路。

1课堂教学设计

1.1教学目标

地理作为一门所谓的“副科”没少遭受同学们的“白眼”,这就造成了学生的基础较差,存在多样的学习问题。高中学生对备考应考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但很多学生对基础知识过于生疏,因此,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着手教学模式的探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就尤为重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高考要求,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最终目标,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以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让学生获得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掌握有效的地理信息处理方式。

第一,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地去学习。

第二,学会通过已学的地理知识,分析现象,具备自主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乐于探究的能力,以及能够独立验证地理原理的能力。

第四,使学生形成在游戏中学习的习惯,例如在拼图中对各个地理区域进行全面的认识进而形成对地理终生学习的兴趣。

第五,学以致用,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地理知识。

地理学科与其它学科不同,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培养看图、记图、用图的能。做好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根据教材特点将教材案例尽量生动的展现在课堂上。

1.2 教学内容及模块整体分析

高中地理必修课程的三个模块虽相互独立,却按照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人地关系统一设计,各个独立模块之间密不可分。三个必修模块分别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

地理的主线是人与地理的关系,指导思想为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教学过程中要着手与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相关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并不断深化,使这些知识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地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能够在人类和环境问题之间有自己的认识、做出独立的判断并发表看法;能够同学之间互相合作,作用科学的方式、知识和技能学好基础知识。经过高一一年的地理知识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高中地理必修一、必修二的内容,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对高中地理有了一个已经不算模糊的认识,具备了一定的识图、读图、用图的能力,能理性的分析地理事物,具有初步地理思维能力,为地理学习的复习过程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由于新课标改革的特殊性,高二地理的学习比较紧张,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区域地理知识的学习和必修三与选修六的学习与复习,任务繁重,这更需要同学们在高一的时候有一个好的基础。

高三的地理教学具有高度的系统性,着重于知识结构、知识之间的联系与理解掌握。由于高三学生对备考的理念和应试的要求较高,也要在应试的技巧与方法上有所重视,掌握好审题答题的方法、技巧。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训练强度和内容都应有所区别,使学生取得更好的进步。

1.3 学情分析

在如今的应试教育主导的地理教育过程中,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中考不考地理,造成了有些学校对地理的直接不重视,这使得有些学生对地理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造成课堂上理解不到位,实践上能力发挥不出来,几乎不主动探究课堂以外的地理知识。

随着教育体质的改革,教育环境的变化,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已经贯彻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学生需要由过去灌输接受的学习方式转换为主动学习,不能只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记下老师课堂上讲的内容,在考试时准确再现,学生的学习方法亟需改变。

第一、随着课程难度的加大,课容量的增加,刚刚生入高中的孩子们常常表现出跟不上课堂进度的情况,不能进行及时的有效自我调节,使得学习成绩有所下降,学生逐渐失去对地理的学习兴趣,造成恶性循环。

第二、学习方法不科学,主动性差。大部分同学仍只习惯于以前听讲―背诵―练习―再现在试卷上,对课堂内容并没有完全理解透,甚至有些学生觉得只要记住能在考试时答对就好,这样机械的学习势必收不到好的效果,也容易使学生因事倍功半而失去对地理的学习信心。尤其是高一地理难,知识点繁复,比较偏理科一点,刚刚到高中,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基础知识没有夯实,使得学生出现很多问题,需要教师慢慢培养学生个方面的能力。

由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新考纲,明确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是至关重要的。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树立学以致用的观念,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1.4 教案策略选择与设计

首先,教学策略要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到学生个体上,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不硬性规定学生应该达到怎样的程度,根据学生各自的学习需求、方法、学习能力,选择合适的目标,能够“异步运行”以达到让每个学生跟得上学习脚步,成绩最大化恶目的。其次,教学设计要立足于课堂,以教材为范例,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学习。从新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教学设计也要常常反思,这是一个连续的,不断改进和提好的过程,准备、实施、反思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过程,反思并完善教学设计是提高的必由之路。教学设计合适,才最有效。

教学设计要注意一下几点:第一,教学目标明确化;第二,知识呈现情景化;第三,学习方式多样化;第四,题目训练模式化;最后,总结图示化、表格化。这些都对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奠定了基础。

1.5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无非是要学生掌握并学会使用知识。重点及难点,顾名思义,即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但两者又是有明显区别的。重点知识是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知识,一般与贯穿整个地理或是在升学考试中占据大的分值。例如,地球地图的认知和技能,对地理的整体把握起重要的作用。而难点是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困难的内容。例如,地球的运动中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规律掌握不好就很难理解其意义。很明显,重点是指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难点是指知识的难易程度。而等高线地形图的使用,气旋与反气旋,行政区域的划分,气候的类型及成因,地壳运动及其意义等知识即是教材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因此在做课堂教学设计时首先要确定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处理地理问题的能力。在确定重难点之后便要想尽办法突破。

1.5.1 多学科渗透

地理是一门与很多学科有渗透关系的综合性科学,在教学过程中如遇到学科交叉的知识可以用别的知识来解答,能达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即可。

1.5.2 例证

对教材中的难点,可以举出学生熟悉的、典型的实例来说明。

1.6 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包括课内活动和课外活动。课内活动指学生除了听课以外的活动,例如阅读图文,讨论,制作,填绘地图,表演等。课外活动包括地理观测、阅读写作、竞技、参观旅游等。活动是载体、是桥梁,它能够让学生发现问题,体验知识的生成,掌握方法方式,提高学习能力。

1.7 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水平不是教师本人说了算的,要看同学们是否接收到了需要的知识,教学方式是否能让同学们接受,对教师的评价可以设在教学的多个环节。首先,可以将自己的教案、教学设计公示给别的教师,接受别人的批评指正抑或赞赏。其次,可以上公开课,俗话说群中的眼睛是雪亮的,多位老师观摩课堂,提出自己的意见总会对授课者有帮助。最后,在课堂结束后可以调查一下学生对本节课的反响,例如,讲气旋时可以调查一下同学们对气旋方向判断这个知识的掌握率,试着听取学生希望老师以怎样的方式呈现课堂。

2 地理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2.1 导入式案例

类似于引言,导入式案例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地理课程开课之前或者一个地理单元开始之前运用的具有导入意义的案例。这类案例往往类似于一本书的前言,能够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时效。在上课之前,通过导入式案例设计课堂背景,提出问题,能够有效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课堂的内容满怀期待,处于最佳接受状态。例如,在讲必修一第一章内容之前可以通过牛郎织女的故事来引出课题。教师先给出案例,让同学们凭自己的直觉答题,然后再揭晓正确的答案,这种"设问"的方式往往能使学生尽快的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2 检验式案例

顾名思义,检验式案例是为了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应该掌握的知识,是否掌握了运用知识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从而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其形式一般是教师根据自己对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抛出一个不符合规定的案例,让同学们找出不符合规定的地方,然后教师根据同学们反应的情况去引导。这种方式能有效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准确度和全面性。

2.3 实践式案例

实践式案例就是让学生们明白地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差距,提高学生对于知识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意识。例如在讲中国气候类型和自然带的时候,可以通过对家乡气候的观察使学生感受到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曹书通,曹书铭.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发展与展望――以历年高中地理“大气的运动”的教学目标设计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10)

[2] 曹书通,曹书铭.“工业的区位因素”教学设计(人教版)[J].地理教育.2013(S2)

[3] 李桦.例谈新课程理念下地理教学目标制定的基本策略[J].地理教学.2013(06)

篇3

二、地理案例的选择与编写

随着信息交流的不断发展,教师比较容易获得大量的事实材料或现成的案例。但由于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等的差异,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一般都需要对案例进行挑选和修改,甚至撰写案例。教师在案例选编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要创设好一个情境

一个好的情境能把学生从兴奋的课间带到课堂上来,且根据这个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使学生更加迫切地想知道由情境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譬如在上《南亚》这一节时,首先我根据学生已有知识问学生:“西游记中唐僧是到哪一国取经呢?”“印度属于亚洲的哪个区域呢?”“泰姬陵是哪一国的?”又问:“同学们想了解南亚的哪些知识?”这时教室里开始沸腾了,同学们齐刷刷地举手问:“南亚有多少个国家?”有的说:“我想知道南亚的气候,南亚有哪些景点?以后我到南亚去旅游,什么时候最好?”“南亚有哪些著名的城市?”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激发起来了。

2.学案设计中要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学案设计中要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明白这节课要获得哪些知识、技能,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同时它也可用于课后学生检测自己是否达到了预设的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不能太笼统,要明确,要具有检测性。比如说,《中国的地形》这堂课同学们要记住地形特点,要在图中找到重要的地形区,通过地形特点,理解中国的降水、河运、水能,要能解释水能价值等。

3.根据学生的情况,合理安排小组任务和展示内容

一节课的内容往往很多,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学,完成任务是没有问题的。但采用学案教学法,因为多了许多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环节,往往难以完成全部任务,因此需要教师合理规划、统筹安排,使学生既能掌握每一节课要掌握的知识,又有机会得到很多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譬如在设计《中国的地形》的学案时,教师可以把《中国的地形》的基础知识分成四个任务:

任务一:我国地势特征我国地势高低,大致呈级阶梯分布。

任务二: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分布状况对气候、河流和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任务三: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写出山脉名称。

A.东西走向: 、 、 、 、 。

B.东北―西南走向: 、 、 、 、 、

、 。

C.弧形走向: 。

D.西北―东南: 、 。

E.南北走向: 、 、 。

任务四:主要地形区,写出地形区名称。

四大高原: 、 、 、 ;四大盆地: 、

、 、 ;三大平原: 、 、 ;三大丘陵: 、 、 。

三、地理案例的实施

初中地理案例教学的实施一般分为三个步骤。

1.提出地理案例

地理案例的提出方式多种多样,有现场参观考察、地理文案材料、多媒体展现、教师学生描述、模拟实际情景等。案例提出的动机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研究,加深理解,或引发学生拓展,培养地理创新能力。

2.分析讨论地理案例

分析案例的关键是将案例的内容与相关地理知识、地理原理联系起来,研究讨论其发展变化规律。教师的职责是启发引导、组织调控、创造一个“整体参与、充分民主、鼓励竞争”的开放式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彻底获得“自由”,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以致各种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篇4

乡土是学生自幼生活并在这里成长的地方,因而也是学生最熟悉的地方,可以说乡土是学生观察和了解祖国的窗口。而随着深入落实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新的理念要求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地理教学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而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乡土地理内容,就往往能为地理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无疑是新课改下,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家乡的感情,继而上升至对祖国的感情

虽然乡土地理中讲的是当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些地理知识和现象可能是学生所熟悉的,但这并不等于学生已认识和理解家乡的地理环境,这中间还有一个将感性提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我们常常教育学生应该爱乡爱国,但往往流于空洞的说教,难以拨动学生的心弦,须知,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强烈的爱必须建筑在了解熟悉的基础上,只有了解它,才能热爱它,也只有热爱它,才能自觉地位它而献身。

例如,在讲授“荒漠化的防治”时,笔者结合了榆林地区建国初期至今,生态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建国初期,黄沙不断侵蚀着人民赖以生存的土地,人们意识到不同黄沙抗争就无法生存,因此历届各届领导带领群众开展了持久不息的植树造林活动,过去沙进人退,如今人进沙退,期间涌现出很多感人的故事。并通过观看《走进榆林》节目中关于治沙的视频,更能给学生直观深刻的认识,其中一些治沙英雄的事迹感动人心。因此利用乡土地理环境问题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父辈乃至祖辈的生存环境,深刻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资源观﹑环境观。讲乡土发展的优势,可使学生产生生活在家乡的自豪感,讲乡土发展的历程,可使学生坚信家乡有美好的未来,讲乡土建设的不利条件,可使学生了解家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从而产生责任心。

二、有助于激活地理可以,提高提高教学效果

我国近代地理学奠基人竺可桢先生在他所发表的《地理教学法》一文中就指出:“凡教学地理,必须自己知至未知,自儿童日常所惯于见闻之物,而推至为目睹未闻,自个人所受环境之影响,而推广及于社会全体,是故,教学地理开始必自本地理着手。”由此可见,乡土地理是学习其它地理的基础,通过认知本地的事物,才便于通晓远方的地理,也只有从自己的乡土出发,才便于更好地了解一国﹑一洲的概况。

例如,在地理教学中会遇到根据某地的降水和气温,分析该地的气候特征。而学生做题的瓶颈是不知道降水量和气温的数值多少才算降水多,气温高,反之也不会判断。为了突破难点,笔者收集了本地的降水和气温数据,榆林地区气候很特殊,四季分明,降水处于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因此以本区为参照,认识了本区气候特征,通过对比的方法在认识其它地区的气候特征就大大降低了地理知识的抽象性,激活了课堂教学。

三、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印象,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

篇5

在素质教育时代,地理知识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基本知识之一。新课标教学中明确提出:提高学生的基本地理素养。但是我们的实际课堂教学中很多知识只局限于课本的理论和例子,难以让同学们学以致用,更不能激起同学们的共鸣,以致不能从根本上调动其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故也很难感觉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在日常地理教学中要将理论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尽可能多的联系在一起,让同学们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激发热爱家乡、发展家乡的情感。那么,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如何加强这一方面的学习呢,笔者通过这5年多的教学实践反思,总结如下几个方面:

1 对教材要理解透彻,防止不恰当实例出现

教师要认真分析、挖掘教材的知识体系及教材结构,并且是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也要认真选择。只有做到精确地把握本节课的内容才能依据课本的理论找到我们生活中的实例。

2 “投其所好”,激发兴趣

在学习“地球的结构”这一节时,课本知识比较枯燥,加之生活中也不能很现实的感受这些知识,鉴于这一点情况,我在课堂上引用了当下正在热播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一节,灰太狼施计在羊村门口制造地震,经过一番搏斗反而使其自己坠下,在这个过程中两侧的“墙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地表的土壤、岩石到岩浆的出现……讲到这里同学们反应很热烈,同学们积极发言。课后经过检测发现对知识点的掌握很牢固,收效很好。

3 应用性地理原理要联系身边实例

必修2第二章学习“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布局”问题时,列举我们家乡的例子:大多数的丝网生产企业布局在工业园区内部,在信息交流、基础设施公用等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集聚效益。再如,涉及到工业区选址问题时,笔者把安平丝网工业园区的区位选址作为案例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案例:主要考虑风向因素,安平县丝网工业园区应选在城区的什么位置?根据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几个引导性问题,让同学们思考、讨论、解答。①安平位于哪个地形区?②安平是什么气候?③工业区应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什么方向?基于这些问题让同学们讨论,笔者也参与其中做一些讲解,最后总结答案。安平地处华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工业区应布局在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安平丝网工业园区布局在城区的西南方向,新建设的工业园区位于城区的东北方向,所以说区位选址是合理的。

4 重视实践发现,从情感共鸣到理论知识

安平县境内有一条浮沱河,但上游由于分布一些造纸厂等具有污染性的企业导致河水污染,于是可以利用放假时间让同学们亲自去看一看,然后带来一定的污水样品,结果发现,同学们无不惊叹河水污染之严重,一时激起大家要爱护环境,保护家乡的情感。结合课本中写的“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使课堂气氛和效果相当不错。

5 注意平时观察,做好信息的收集、整理、归类

生活中的素材并不是随手拈来的,要想能够灵活运用,在平时生活中要注意收集、认真归类整理。包括我们日常所见城市的建设工作(城市化的扩张),安平县城商业、工业的选址(城市的功能分区0,城区道路和231省道的位置区别(道路选址)。甚至日常影片中的情节,例如《举起手来2》中中国士兵能够看懂日本飞机的操作指南(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等等。教师再结合课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组合或再创造,以期能够灵活的运用。

6 建立师生、生生互动平台

为了使地理课能够强的与实际应用联系,更多的解决学生生活实践问题,师生之间可利用现代方便的网络搭建沟通桥梁,在家随时建立地理课堂,互通有无。

7 重视课堂评价学习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在课堂中无论同学们分析的正确与否,让活跃的同学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对于内向的同学可以采用主动询问等方式积极与之沟通,对大家回答的问题一一给出评价,并指出具体好在什么地方。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生活地理带给大家的乐趣和被重视的感觉。

参考文献

1 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案例.福建教育出版社

2 袁书琪.基于新课程的地理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

篇6

Keywords PBL teaching mode; high school geography; case

1 PBL式教学概述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以下简称PBL)式教学,指的是以问题为导向,基于现实情境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式。在高中地理课堂实施PBL式教学,是指基于课程标准并在对学情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真实生活中寻找合适的情景资源,设计具有思考价值的、符合地理学科特色的问题。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解决这些结构不良的问题,能够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观察事物且运用地理学的技能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具有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素养。

2 PBL教学模式

PBL教学模式是在授课老师的启发指导下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旨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PBL教学模式通常包括确定学习内容、设计教学情境和问题、设计教学线索和活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小组交流汇报、评价与反思等环节,其中问题、学生、教师是学习的三大基本要素。问题是PBL学习的起点,也是实施PBL教学的关键。通过以问题为导向,在学生解释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使他们确定了所要学习的新内容并尽可能地积极搜索信息,从而进一步深入地思考和理解问题,并尝试能够最终解决这个问题。当他们完成解决问题的任务后,学生要对自身进行评价和相互之间进行评价,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发展他们的自我评价和同伴之间评价的技能。在PBL中,学生在PBL的过程中逐渐地承担了越来越多的责任,他们必须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同时他们在学习中也逐渐变得不依赖于老师。在PBL中教师的角色是资源的提供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推动者或辅导者,他们的任务基本上是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引导他们。

3 教学案例――以《洋流》为例

3.1 相关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2 课标要求解读

主要涉及一个概念、两个结论和三个行为动词。

关于洋流的概念,学生在探索航海路线的时候,可以感受到海水具有相对稳定的流向和流速,并且海水流动的规模也是巨大的。

一个结论是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分布规律的归纳,可让学生先观察洋流分布图上太平洋海水流动的情况,然后观察分裂在图两边的大西洋,最后到南印度洋和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请学生试着画出世界洋流分布的模式图。另一个结论是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发现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就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规律,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促进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要作一分为二的分析,既有有利的一方面,也有不利的一方面。以此来告诫学生要辩证地分析问题。

三个行为动词为运用、归纳和说明。“运用地图”这一地理的基本能力在整个课程标准中,第一次出现,并且之后再也没有出现。其实是提醒学生,从此时开始,学习地理知识要习惯用图,要经常看图,要学会运用各种地图来解释地理现象和原理,要掌握读图的方法和技巧,逐渐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逐渐培养图文转换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这些能力要贯穿整个高中地理学习。归纳就是要求学生能根据地图上呈现的一系列具?w事实,概括出一般性的规律。再根据洋流的分布规律,结合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典型的地理现象,解释清楚、讲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达标教学途径或活动构想。学生在地球仪或世界地图上复原出麦哲伦当年的环球航行路线为学习的情境。学生画的路线与麦哲伦真实的航海路线进行对比,激发学生探究洋流的兴趣。麦哲伦和他的船队首次成功的环球航行,促进学生探究全球海水流动的规律。切实感觉到学习好洋流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激起学生现场查阅关于洋流资料的欲望,并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对查阅的资料进行分析、加工、整合,最后以图文的形式来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3.3 学习目标

(1)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2)结合实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3.4 学习情境与教学问题

3.4.1 学习情境

同学们!你们知道是谁带领他的团队证明地球是个球体,世界各地的海洋是连成一体的?

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和他的船队在没有先进的导航仪,在没有无处不在的通讯信号,在没有准确的天气预报,在没有足够维持生命的食物和淡水,借助自然的力量,历时“一千零一夜”,终于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让我们踏着巨人的足迹,探索当年的航海路线。

同学们可以参考书本(湘教版必修1)P62页图42世界洋流分布,地理教室里的任何一幅地图和数字星球上显示的内容(洋流的分布)。在地球仪或塑料的世界洋流分布图上,用白板笔将航海路线画出来。

3.4.2 教学问题

教学主问题1:世界洋流分布有什么规律?

教学子问题:⑴洋流按性质,可为哪两种?⑵太平洋洋流分布有什么规律?⑶大西洋、印度洋洋流分布分别有什么规律?⑷根据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洋流的分布规律,可以归纳总结出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画出世界洋流分布的模式图。

教学主问题2: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有哪些影响?

教学子问题:⑴麦哲伦和他的团队当年借助洋流,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完成首次环球航行。通过这件事情说明洋流对人类航行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航行方面,洋流的影响还有哪些?⑵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体现在许多方面,请同学们自己查阅资料,并对查阅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加工、整合,最后以图文的形式来说明。

3.5 学习流程

以“探索航海路线――发现洋流分布规律――探寻洋流神秘力量”形式呈现。

3.6 学习活动

活动1:探索航海路线。

活动2:发现洋流分布规律。

请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和数字星球呈现的洋流分布情况,以太平洋为例,说明洋流的分布规律;并进一步思考大西洋、印度洋洋流的分布规律。

活动3:探寻洋流神秘力量。

请利用互联网相关查阅资料,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要求:列举一至两个实例,需提供相关的文字或图像等材料。)

3.7 板书设计(如图1所示)

3.8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踏着巨人的足迹,也来了一次“环球航行”。在航行中,我们发现了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探究了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洋流的影响还有许许多多,期待大家努力学习,不断探索发现。

3.9 教学反思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学习小组带着问题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提醒他们“三人行必有我师”,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而教师要适时启发,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到学生冥思苦想却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指导他;不到学生想说却表达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引导学生,但不要硬牵着他们走;严格要求学生,但不要施加压力;指明学习的路径,但不要代替他们得出结论。

篇7

案例教学设计的目的之一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为此,案例的选择应遵循下列几点:

(1)选取的案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贴近热点。案例材料要阐明地理事物的典型特征、基本规律和隐含的基本原理。教学中不一定采用教材提供的案例,教师可根据本地、自己学生的情况适当采用贴近生活的乡土地理材料,也许效果更好。

(2)选择案例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要反映地理事物的典型特征和一般规律。地理本身就是一门交叉学科,覆盖面很广,因此教师一定要选择能反映地理事物的典型特征和一般规律的案例,并对案例进行剥茧抽丝,找出其中符合相关原理、理论的材料。

(3)案例要新颖,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随着社会的发展,事物的变化,教师选择的案例也应该不断变化和更新,离学生时间距离越近,越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效果也越好。

2.案例的呈现

给学生呈现案例可以在课前或课中,一般而言是在教师导入了“主题”之后进行。教师应尽可能地渲染案例所描述的氛围,让学生尽快地进入案例情境之中,从而充分感知案例,为后面的“分析”与“探究”做好准备。

地理案例的提出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发放文字材料、多媒体展现图像影像资料,或通过学生的描述、实际情景的模拟、实地参观考察等。以上几种方式可以兼顾,但无论使用何种方式,都要让学生尽快进入案例的情境之中,充分感知案例,为后面的分析、讨论做好准备。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必修3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时,可利用案例——我国西北地区。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地展示案例,使学生似乎来到“现场”。

案例的呈现不能仅仅停留在感知阶段,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为此,在呈现案例的同时要提出符合实施教学目标的问题。对上述案例,可以设计以下三个层次的问题:

①请描述荒漠化的景象和荒漠化形成过程是怎么样的?什么叫做荒漠化?

②我国西北荒漠化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③请为荒漠化防治提出对策和措施。

通过这三个问题的设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了,一次又一次地突破学生的思维空间,进行探究性学习。

3.案例的讨论分析

在课堂教学中,案例的讨论分析可分为小组讨论和班级交流两个阶段实施。

(1)小组讨论。在学生通过个人的分析、探究,获得个人关于案例问题的见解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一阶段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发表自己的看法、认识、见解的机会,主要目的在于挖掘群体的潜能,培养合作的精神为使讨论充满活力,更好地激发小组成员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允许意见、见解有冲突、纷争,并不是非达成共识不可。在这阶段,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合作,拓宽学生的思维维度和深度。

(2)班级交流。班级交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所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是小组讨论的延续与深入,主要任务是,解决小组讨论阶段遗留的有争议的问题。可以采用辩论会,一方面使学生的思维火花再一次闪光,并发生碰撞,另一方面通过交流,巩固和强化大家已达成共识的知识、观点或解决某一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分析案例的关键是将案例的内容与相关地理知识、地理原理联系起来,研究讨论其发展变化规律。教师的职责是启发引导、组织调控、创造一个“整体参与、充分民主、鼓励竞争”的开放式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以致各种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篇8

地理案例教学全过程可分为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评价三个阶段,本文主要论述课堂教学环节的实施策略。根据实践,可将地理课堂案例教学分为四个部分:案例的引入、案例的探究与讨论、案例拓展和小结评价。

一、案例的引入

案例作为地理案例教学的重要载体,引入的时机和方式对教学效果都会产生明显影响。地理案例具体的引入时间视案例和整个教学的设计以及课堂教学情况而定,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有的案例较长,而学生对相关知识了解较少,这种情形下可以考虑在课前将案例发给学生以使其尽快熟悉,提高课堂学习时的效率。而有的案例可能并不适合一次性展示给学生,这时候就要根据教学设计的安排和实际教学活动情况来确定呈现给学生的时机。案例的引入方式既要看地理案例的内容也要看案例在整个案例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应以最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方式展示。如在农村中学教学中,有些地理事物可能农村学生在课前从未接收相关的外形信息,而外形特征在教学中又有较强的相关性,这时候就应考虑以图像的形式展示给学生。

(下转第79页)

(上接第78页)

地理案例的引入并非仅仅局限于呈现给学生,地理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案例只是一个载体,学生可能并不能对案例加以很好的利用,尤其是在采用地理案例教学方式的初期,因此,教师需要加以适当的引导,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迈出自主学习的步伐。教师最好的方式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而非直接给出问题,因为发现问题的能力也是形成地理能力的重要一环。地理案例教学要求教师以案例为载体将学生引入地理学习情境中,这个环节处理的好坏将会影响学生能否进入地理学习情境以及进入的快慢与深浅。

二、案例的探究与讨论

案例的探究与讨论是地理案例教学过程的核心环节之一,该步骤完成的情况将直接影响学生部分地理能力的形成,同时还会影响下一环节迁移过程的进行。探究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方面,对任何事情和所有事物的认识都属于探究,这被人称为普通探究,而科学探究则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讨论则是进行案例学习的一种方式,包括小组讨论和班集体讨论。在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后,地理教师应在此环节通过一些引导如讲解、提问等手段使学生更深入学习情境中,完善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共同的地理问题和学习任务,以学习小组、讨论小组等形式在各种交往关系中学习。学生通过表达,可以形成更清晰的地理知识结构,通过反思问题解决过程则能够总结经验和方法,因此,在此环节,教师应创造机会让学生以自主或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在此环节应从传统“授课者”的角色转变为“教练”甚至“学习者”的角色,因为教师也可以参与学习过程,教师作为学习者参与过程将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讨论是案例学习的一种形式。一般情况下,讨论的开始是由教师掌握的,因此,教师应注意根据教学情况在适当时机开展讨论。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于何时开始,何时结束都受到地理教师的控制。讨论可以是直接进行班级讨论,也可以是先进行小组讨论,而后班级讨论。在时间和案例内容许可的情况下,最好两种讨论方式都采用,因为如果只开展班级讨论,学习者个体的交往常常不够充分,尽管在班级讨论的情况下也可以有一定程度的小组讨论。地理教师在组织班级讨论时应注意选好讨论的第一位发言人,因为第一位发言人对后续的班级讨论会起到很重要的示范作用,将直接影响讨论的深入程度和发展方向。因此,地理教师在小组讨论时就应注意各组成员讨论的情况,以为后面组织班级讨论打好基础。

教育是为了让每个受教育者都获得发展,地理教师在讨论时应多关注较少参与这种教学交往活动的学生,一方面要多加以鼓励,另一方面还应寻找原因以寻找更具针对性的办法。如在面对挑战性任务时,当学生感到教师不会对其加以过度批评时,挑战本身就能使其获得更多的激励,反之如果学生们对于犯错或猜想的效果有所顾虑和担心的话,挑战带来的激励效果就会减少。

三、案例拓展

尽管在案例选取时强调典型性,但是案例还是具体而独特的。地理事物受区域性影响很大,地理案例在学习迁移时受到的制约也就相对更多。这时候就需要对案例进行拓展学习,以让学生真正获取地理学习的能力,而不只是获得一些一成不变的地理知识。根据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对学习者后继学习有重要影响的三个变量是可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定性和清晰性。从该理论中可获得这样的认识,对原有案例的巩固及与原有案例具有相似性但又有差异的新案例的学习会促进后继学习的进行。因此,在原有案例讨论的基础上,地理教师还应让学生使用同样原理但有差异的新案例进行学习,以保证他们能更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地理原理。

四、小结评价

篇9

二、研究目的

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是教学过程中两个不可分割的环节,二者的有机结合能够取得“1+1>2”的教学效果,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讨课堂整体教学与课后利用微课做微专题辅导有机结合的方式,以期为《微课资源应用于辅差教学的研究》课题提供可借鉴的操作方法。

三、研究方法

采用个案研究方法,对本校高三年艺体班进行教学实践,通过对研究对象建立跟踪档案、访谈调查、真题检测的方式验证以微课形式进行课后微专题突破的效度,由此得出一些结论和启示。

四、研究过程

1.核心概念界定

比较思维指根据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间的对比,从某一事物的某些已知特征推测另一事物的相应特征的存在,异中求同,同中求异,从而产生新知,得出有创造性的结论。地理学科具备培养学生比较思维能力的明显优势,区域比较是地理比较思维的基础。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

微课主要是以视频为主,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重难点展开的教学过程。微课一般是10分钟的讲课过程,讲课内容比较少,具有针对性,并且微课的制作过程简单实用。

2.研究对象

选择艺考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这些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高三上学期集中精力进行专业辅导而荒废,比较思维在解题中的应用方法一无所知,因此,选择这些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可以采用测试的方法较明显地验证课后微专题的辅导效度。

3.研究步骤

(1)比较思维技能预学环节

教师根据学情进行比较思维在解题中应用的课堂教学,并做当堂教学效果检测。根据测算,学生选择题的正答率约为65%,由此可知本节课的课堂教学效果仍有部分学生没有掌握。教师对需要进行课后再辅导的学生进行确认与登记。

(2)微视频辅助环节

根据本节课内容分解制作尽量详细的讲解微视频,学生体验的思维分析过程越细致越有利于比较思维分析法的掌握。教师利用QQ群等方式将微视频等学习资料分发给学生,同时将纸质版的学习任务单、训练任务单印发给学生,学生利用周末时间或课后自习时间结合学习任务单观看微视频,从而完整地了解比较思维的概念、对应的问题及思维的应用过程等,继而查阅相关学习资源,完成任务单中的问题,并记录下学习中的困惑。

(3)反馈环节

要求学生把近几次考试试题重新进行梳理,找出涉及比较分析的试题,用比较思维的“三步骤”重新进行审题与整理,以检测其学习效果。对于已基本具备本思维方法的学生再要求其将区域特征基本要素要再熟悉,其别是中国三大自然分区的基本特征要熟练掌握,其中东部季风区还要能区分东北、华北、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的基本特征。此外,要求其将发展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最优区位条件再熟悉,以及几种主要农业地域、工业地域的最优区位,最后再回顾各种地理要素的成因和规律,以检测其所学能力的应用能力。

经过完整环节的训练后,再测试学生的解题正答率有明显提升,提升幅度在10%~15%。

(4)结论与反思

篇10

一、引言

全班教学是最常见的教学组织方法,也是大多数教师最熟悉的教学模式。第二语言课堂全班教学需要有很多语言交流活动,即课堂互动。课堂的大量时间都用在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语言活动上面。本文运用教师访谈、课堂观察、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某个老师的某个班进行了个案调查,集中讨论该第二语言课堂全班教学师生话语时间比例问题。

二、相关理论

研究者把第二语言教学活动归纳为7种类型并用代码表示。它们是:(1)TL——教师讲授:描述、解释、叙述、引导。(2)TQ——教师提问:关于内容和过程的提问,要求学生回答。(3)TR——教师回应:表扬、鼓励、说笑话、接受或采纳学生意见、委婉地批评等。(4)PR——学生回应:学生直接回答教师问题或回应教师指令。(5)PV——学生主动行为:学生主动发表意见或提问。(6)S——冷场:停顿、短暂的沉默。(7)X——其他难以归类的教学活动:混乱、声音难以分辨等(Brown 1975)。

研究者应用上面的7种类型代码来描述全班教学活动发现:不管是第一语言课堂还是第二语言课堂,教师讲话的时间都达到了约70%(Chaudron,1988)。据资料表明,在中国以教师为中心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发表见解的机会甚微,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因而学生所获得的可理解的语言较少,不利于语言习得。

从师生话语时间比例的角度,研究者归纳出4种全班教学模式,以下是其中的2种(Richards.Jack C.&Lockhart Charles,2000,p.150-151)。模式1是最常见的,可能发生在任何一堂课的任何一个阶段。先是简短的教师讲述,然后是教师提问,简短的学生回应,教师回应,又是教师讲述。模式2是无经验的新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师提问却无人回答,然后不得不自己讲述,这相当于教师在自问自答。

模式1

模式2

三、课堂观察

1.观察对象

此次课堂观察在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Y老师教授的一门基础英语综合课上进行。在访谈Y老师时得知这是英语专业大一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学生成绩较好,各科总成绩排名在年级前30%。Y老师一般是采用全班教学,让学生自己就不明白的地方提问,因为时间不允许,没有小组讨论。

2.观察过程

本人听了该班六次课,做了详细的听课记录,并且做了录音和摄像,最后选取了一段能代表Y老师教学模式的录像进行本次各案调查的主要分析对象。该段录像共持续1030秒,即17分10秒,从上课铃声响起开始拍摄。

3.观察结果

本人对该段录像进行了仔细分析,模仿本文第二部分的两个模式,记录下了在此次个案调查中该老师表现出来的典型教学活动模式(表格1-3),并且还计算出了该班的全班教学师生话语时间比例(表格4-5)。

表格1

表格2

表格3

表格4

表格5

4.表格分析

分析表格1-3可知,Y老师的全班课堂教学模式属于或类似于本文第二部分的两个基本模式。表1中有下划线的时间区域属于模式1,即简短的教师讲述——教师提问——简短的学生回应——教师回应——教师讲述。表2、3中有下划线的时间区域类似于模式2,即教师自问自答。只不过不同的是,模式2中在教师提问之后是学生沉默造成冷场,而Y老师提问后是学生在小声讨论,但又分辨不出谁在说什么。

分析表格4-5可知,该老师的课堂全班教学活动中,教师讲话的时间大大多于学生发言的时间,需要进行师生话语时间比例调整,否则影响学生第二语言的习得效果。

四、问卷调查

1.调查对象

与本文第三部分的观察对象相同。

2.问卷设计

该问卷共12个问题,全部是单选。设计目的是调查学生对Y老师的全班教学师生话语时间比例的看法。这些问题分别从7个方面设计,即师生话语时间比例、教师讲授、教师提问、教师回应、学生回应、学生主动行为、冷场。

3.调查结果与分析

(1)

由1项得知,大部分的学生认为课堂上Y老师讲话时间适中,而对照第三部分课堂录像分析的结果可知大部分的学生深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认为绝大部分的时间应该是老师讲学生听。由2项得知,大部分的学生觉得课堂上学生讲话的时间太短,这点符合本文录像分析的结果。

(2)

由3项得知,大部分的学生认为Y老师课堂讲授时间适中,但仍有21.05%的学生认为太长,这部分学生的看法与实际录像调查的结果相符合。

(3)

大多数的学生认为Y老师提问的次数适中,老师提问后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适中。这说明学生已经习惯了该老师的提问方式。

(4)

上表格说明大部分学生认为该老师能积极回应学生。

(5)

上表格说明大部分学生认为他们很听从老师的指令,回答问题所用的时间适中。这说明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回答的时间是很短的,这对于语言学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

(6)

上表格说明大部分学生认为他们只是偶尔主动提问和发表意见想法,学生的主动行为不够。

(7)

上表格说明大部分学生认为该老师的课堂基本不冷场,这与老师所说的及上课录像分析的结果是吻合的。

五、结论与启示

通过这个个案调查,我们可以知道该老师采用的是传统的第二语言教学模式,学生也深受这种模式的影响,认为该老师的教学模式很合理。其实该教师讲话的时间大大多于学生发言的时间是不合理的现象,因为语言学习需要更多的师生互动,特别是来自学生一方的主动行为。所以该课堂的师生话语时间比例需要调整,但是怎么调整呢?教师讲话的时间应该减少,学生的发言要增加。教师回应要起到鼓励学生参与课堂的作用;学生回应和学生主动行为应该增加。当然教师应该平衡三者的时间比例,学生的发言时间应该占到一半,这样才能创造出积极活跃的语言学习课堂。

参考文献:

[1]Brock,C.The Effects of Referential Questions on ESL Classroom Discourse [J].TESQL Quarterly, 20/1, 47.1986.

[2]Brown,G. Microteaching[M].New York: Methuen, 1975:67.

[3]Brualdi, Amy C. Classroom questions. Practical Assessment, Research & Evaluation,6(6). 1998.

篇11

1. “课案导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优点

“课案导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首先,它让学生能够进行充分的课前预习。根据课案中的学习目标,明确重难点内容,促使学生充分的阅读和了解教材。并根据课案中教师的设计思路把握学习的框架便于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其次,课案中老师会根据历年高考以及地理学科的重难点提纲挈领地设计探究问题,学生在课堂中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合作,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最后,“课案导学问题探究”模式要求老师编制好课案,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梳理,结合时事热点,借鉴成功的课堂和课案教学案例,不断地冲破束缚,进行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做到课案的有用有效。

2.“课案导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缺点

(1)“课案导学问题探究”模式并不是任何课型都适用,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课案导学和多媒体教学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要求老师们所做的课件及多媒体演示资料最好与课案的内容相映生辉,相互完善,不能自相矛盾,要相互配套,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

(2)大部分学生适应了传统课堂模式,没有明确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没有良好的课前预习的习惯,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许多老师也面临着学生弄丢课案的尴尬和无奈,以及学生不按时或按照要求完成课案的情况。这就要求老师对课案的制作精益求精,吸引学生的注意,逐步引导学生,慢慢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课案导学问题探究”的使用过程

1.课案编写的过程

编写课案由地理备课组组长负责组织。开学初,备课组长按照教学进度编写主备教师备课表,将备课任务分配给组内成员。备课组成员按照组长分配的任务,结合地理学科、章节内容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设计,精心编写,在上课一周前写出初稿,交给组长以备学科组集体讨论。每周二的集体备课时间,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对主备教师编写的下一周的每节课案进行研究、讨论、试作、修改,讨论没有异议后,最后组长把关定稿。自实施课改以来,“课案”的编写都要求要体现“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的精神。

课案的预习案部分在上课前一两天发给学生,让学生按照预习案按做好预习。教师在上课前应重新复案,进行再备课,使课案体现个人风格,具有个性。课后教师应根据课堂发现的新问题、新思路,在课案上填写教学反思,以便积累经验,改进教学,不断完善课案设计。

2.“课案导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1)课前发放课案,自主预习。课案在授课前一两天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明确学习目标,并在课案的指导下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自主预习。在预习中发现的疑难问题要做好记录,以便在课堂上与同学及老师交流、探讨。

(2)课堂上讨论交流,合作探究。上课开始后,针对预习案中的共性问题由事先培训好的“小先生”先点评,预习案的内容解决完后,当堂发放探究案,针对探究案展开交流、讨论,采取个别提问或小组竞争的方式对学生在讨论阶段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质疑、探究。

(3)课堂上点拨精讲,解难释疑。教师先引导学生对在展示、质疑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暴露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指出错误,然后分析错误的原因。教师针对这些错误问题以及学生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启发、引导,同时根据课案确定的重点、难点问题,适当加深、拓宽对重点的讲解。

(4)课堂小结。让学生自主归纳总结,理清知识结构,总结解题步骤,掌握规律和方法。突出教材中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的掌握,突出学科精神、学习态度的培养和总结反思习惯的养成。教师及时对小组探究情况及学生的预习、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

(5)课堂训练。最后发放训练案,

篇12

1.校本地理课程开发研究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使得校本地理课程开发成为地理校本研究的重要内容。校本地理课程可开发的领域广,实用性强,地理教师大有作为。在校本地理课程开发研究中可以作的研究有课程的设置,课程的性质、宗旨,课程的目标、内容与要求。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等。

2.校本地理教材研究

在完成了校本地理课程的开发以后,往往需要选用或编写相应的校本地理教材,因此,校本地理教材就成为了地理校本研究的重要内容。校本地理教材研究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选用的校本地理教材的评价,如教材的特色,教材的缺点与不足等;二是选用的校本地理教材的分析与运用,如教材的知识结构分析、能力结构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重难点分析、表述结构分析,运用教材的基本策略,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三是校本地理教材的编写,如教材内容的选择、内容的组织、内容的表述等。

3.地理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地理教学模式有多种多样,但任何一种地理教学模式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其特定功能和适用范围,因此,地理教师必须探索符合学校实际,具有校本性的地理教学模式。地理教学模式的创新既可以是创设,即先提出理论假设,设计实施方案,再经过地理教学实践的检验、修正和完善而形成;或者先在地理教学实践中摸索,再通过总结经验、提炼和论证,概括升华形成。也可以是改造,即对现有的地理教学模式通过吸收、消化、融合、加工而形成。在创设和改造地理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学校实际条件(包括地域条件、教学设备条件、教学水平、教学环境等)、学生特点和地理教师自身特点。

4.地理课堂教学效能研究

“聚焦课堂的有效教学”、“关注课堂的有效教学”是当前课程改革的热点之一,也是前沿问题。地理课堂教学是地理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没有课堂行为的变革,就没有素质教育的落实,就没有新课程的真正实现。地理课堂有效教学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地理校本研究必须关注新课程背景下地理课堂教学的效能。地理课堂教学效能研究可以围绕以下一些问题展开研究: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调查研究、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目标有效设计研究、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内容有效设计研究、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与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地理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地理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地理新课程课堂讨论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地理新课程课堂自学辅导教学的有效I生研究、地理新课程课堂发现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地理新课程课堂活动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地理新课程课堂案例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地理新课程课堂问题解决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地理新课程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地理新课程课堂探究学习的有效性研究、地理课堂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课堂行为差异研究等。

二、地理校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1.教学反思

地理教学反思是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及行为的依据,通过回顾、论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从而不断提高其教学效能的过程。它具有批判性、自我性、实践性和研究性等特点。

地理教学反思主要是对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地理课堂教学过程、地理课后练习和地理教学关系等进行反思。地理教学反思的方法主要有微格教学、撰写教学日记、同事交流、学生评教反馈、观摩教学、阅读理论文献等。

2.教学叙事

地理教学叙事是指地理教师以叙事、讲故事的形式记录在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学事件和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表述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教学的理解感悟。它具有真实性、人物性、情节性、可读性和感悟性等特点。

地理教学叙事的构成要素是事件与主题。事件是地理教学叙事的核心。通过“事件”的叙述,使教师在过去的教学活动中所经历的事件得以再现,使那些曾经在教师记忆中被遮蔽的印象得以敞亮,使个体的教学经验得以与他人共享,使教学事件成为教学活动中最有价值的存在。主题是事件的焦点,是概念的内涵,是教学故事的意义逻辑,是叙述文本的意义所在。它通过某种内在结构呈现出来,为叙述展示了价值存在。

地理教师在撰写地理教学叙事的过程中,一是要注意通过观察、访谈和问卷,多方面搜集资料,需要搜集的资料,除了教师的观察和访谈记录、调查问卷外,还包括学生的周记、各种活动的图片、相关的文件等。二是要用一个明确的主题将选用的材料连贯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三是在叙述过程中要注意对事件细节的关注和描述。四是要注意对事件的分析和阐释。

3.课例研究

地理教学课例是指在对一堂地理课进行实录的基础上对这节课进行的阐释。它不等同于地理教学案例,课例强调的是对上课事实进行详细的描述加上简要的反思,而案例强调和注重对课例的后续加工。

地理教学课例的基本结构为教学实录加教学反思。其中,教学实录既可以是一节课的全过程,也可以截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教学片段;教学反恩既可以就教学中发现的某一问题进行专题反思,也可以对教学的总体进程进行整体反思。

地理教师在运用地理教学课例进行研究时,一要注意选择的课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能够说明一些问题,确实会给自己带来一些新的思考,能从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智慧。二要注意较为详尽地介绍自己的教学设计,要把新课程的相关理念转变为具体的教学方案,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三要注意运用录音、录像、委托他人现场记录等多种不同手段全面收集课堂上的各种信息。只有充分占有这些信息,才能为自己的提炼概括、选择教学片段等打下基础。四要注意对照教学设计意图反思课堂上的实际行为,分析教学实际进程与教学设计的差距,把课堂上存在的某个问题或某些问题作为深入思考的对象。

4.案例研究

地理教学案例是对包含有解决某些疑难问题,某些原理、方法、策略运用的地理教学情境故事的描述。它具有真实性、故事性、启发性和研究性等特点。

地理教学案例一般由标题、背景、案例事件、案例分析与启示几部分构成。地理教学案例开发与撰写的一般步骤有如下五个环节。

(1)搜集案例素材

案例素材的搜集是案例编制的首要环节。为了使地理课堂教学案例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应通过课堂实录和

访谈等途径尽可能全面地去观察、了解、发现课堂内外的各种信息,并及时捕捉。在案例素材的采集中,需要合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并与案例当事人建立较为亲密和融洽的合作关系。

(2)确定案例主题

案例主题是案例的灵魂和核心,在案例的撰写中,主题的确定尤为重要。要对搜集到的众多素材进行取舍、整理和分析,寻找和提炼出案例主题。在选择和确定主题时,应当遵循以下几条原则:案例主题应当是事件发生中最突出、最鲜明的内容;案例主题要有一定的普遍性,能引起读者共鸣、给读者带来启示;案例中的矛盾冲突要明显、精彩;案例主题要体现一定的教学理念,具有教育学意义;案例主题要富有时代性、体现改革精神。地理教师可从新课程理念、新教学观念、新教学原理的运用,新教学方法的使用,新教学关系的处理,新学习方法与过程的设计,心理规律、学习规律的运用或发现、了解学生的途径与方法等方面来确立主题。

(3)介绍案例背景

案例背景是为了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如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地理教学案例背景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首先,描写教师遇到的难题。其次,提供一些基本情况,如学校类型、学生隋况、教师情况等。第三,具体、明确地叙述对教师的教学或学生学习产生重要作用的学生的文化、社会背景等;第四,介绍分析教学内容,对本节课包括的知坝点及知识点在教材中的承接性和延续性进行分析;对教学目标清晰准确地描述和分析;介绍教学设计思路及其依据,教学流程,教学方法等。

(4)描述案例事件

案例事件是案例中对事例的描述,它必须是师生共同经历过的一段过程,应具有典型性、真实性、故事性。撰写地理教学案例事件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适当取舍,凸显主题。在撰写案例事件时。要根据主题和问题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与案例主题和问题有关的环境、氛围、人物语言、行为和内心活动要着重写,尽量精简那些与主题或问题关系不大的内容。二是要揭示人物的心理。人物的心理活动包括教师的心理活动和学生的心理活动。要特别注意写好教学时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因为这一过程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想法、感受。此外,还要注意情景的完整性和叙述的客观陛。

(5)撰写案例分析与启示

案例分析是作者对案例多角度的解读。可以从一个当事者的角度分析,也可以从一个旁观教师的角度进行分析。在撰写地理教学案例分析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体现先进教育思想、分析务必实事求是、论述需要突出重点、观点要有充分依据、分析要独到深入。

案例启示比案例分析更具有综合性和概括性,是通过对案例事件进行分析后,教师受到的启发,感到应吸取哪些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是有感而发,是为了找出共性的东西,引起人们的共鸣,给人以启迪。

5.行动研究

篇13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调整改革,尤其是高考制度的改革,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不仅仅是简单的机械传授,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教得有效、教的有意义,强调教师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逐渐地案例教学就被引入到学校教学之中。地理教学也开始运用案例教学的方式。199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规定结合我国东北地区、黄淮海平原、南方红壤丘陵低产区、黄土高原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柴达木盆地、长江三峡、西南地区八个典型地区的具体案例学习我国的国土整治与开发问题。这是我国第一次明确指出要使用案例进行地理辅助教学。新的地理课程标准中也大量出现“结合实例”、“举例说明”、“根据有关资料”、“以…为例”等字眼,都是对案例教学的强调。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地理教学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这时教师如何进行地理教学案例设计就成为教师主要关注的问题,需要教师做出相应努力。按照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实现地理案例教学的科学设计需要从一些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科学制定目标,为地理教学案例设计提供方向

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目标的设计主要依据三部分内容:一是地理学科内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地理课程标准”,关于每一部分的地理知识具体学生应该掌握哪些内容其中都做了相关的规定,教师要按照其中的要求为学生制定科学的目标。二是学生的需要,这也是教师进行案例教学设计时依据的主要内容,教育就是人影响人的活动,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或者生活中的教育来影响学生。教师进行地理教学案例设计时,必须根据学生的已有水平,比如:高中的学生使用的具体例子就不能是初中水平的例子,都虽然都是案例教学,但是如果教师使用的案例是学生早已熟知的,那么这样的例子毫无意义,而且是对教师时间的浪费。所以案例教学设计目标的制定一定要依据学生的需求进行,符合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让地理教学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提供的案例既是典型同时又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其三就是目标的设计要符合当代社会的需求,就时间来看,既能满足学生当代需求,同时也能为未来的需要提供保障这是最好的;就空间来看,既能够满足个人需求,同时又能够满足学校、社区乃至民族的需要是最好的。目标选定好以后,要采用恰当的表述方式,既要包括知识方面的,同时又要包括技能和情感方面的,选择恰当的动词进行表述。

二、广泛搜集素材,为地理教学案例设计提供充实的内容

教育来源于生活,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生活。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明显的事实是,我们的社会生活正在经历着一个彻底的和根本的变化。如果我们的教育对于生活必须具有任何意义的话,那么它就必须经历一个相应的完全变革。”他强调教育即生活,教育来源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高中地理教学采用案例教学就是生活化教学方式的最好诠释。所谓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通常,案例教学要经过事先周密的策划和准备,要使用特定的案例并指导学生提前阅读,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争论,形成反复的互动与交流,并且,案例教学一般要结合一定理论,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地理教学采用案例形式,案例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这就需要通过多种方式、途径来选择恰当的案例。首先,充分的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广泛的搜集,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工作的工具,因此教师要通过网络来广泛地搜集地理教学的案例。另外,还可以通过地理教师间的探讨合作生成课堂教学案例,发挥团队的作用。每个地理教师可以将自身在地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发现的典型案例或者是其他方面的内容在地理教师团队中进行分享,在分析的过程中,教师们通过彼此的合作生成具有典型性的教学案例,而且这种方式生成的教学案例往往既实用,又具有典型、实用性。

三、切实编写内容,为地理教学案例设计提供严密的文本

目标和素材都已具备,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科学的设计,通过落实在纸面上的方式来组织想要进行教学的内容。尤其是对于新型教师而言,必须要将地理案例教学的目标,内容以及所要采用的案例通过文本的形式来落实到纸面上,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组合实现有机的结合,发挥整体的作用,而不是将这些分散的内容零散地呈现给学生,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呈现方式不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另外内容的编写过程,还包括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用的教学方式方法,这些都要考虑到。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要通过这三方面来实现科学的案例设计,既能够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地理的兴趣,更好的获得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于促进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艳霞.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才智,2010,(18).

[2]陈炳莲.高中地理必修2案例教学的模式与程序[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8).

[3]于向阳.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新探[J].知识经济,2010,(2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