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0:39:4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高效学习课堂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一、以自学促导学,以交流促内化
现在的学习方式,依然是教师引导下的课堂新授,虽然已经由过去的“满堂灌”改革为如今的“启发、探究”,但由于孩子的个体差异,在教师的启发过程中,孩子的理解和反应速度有很大差异,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很可能在想到答案之后,无法控制地宣之于口,从而导致会有一部分孩子来不及深入思考,就已经获得答案;大一点的孩子即使能够控制自己的言行,但看到已经想出答案的孩子举起了手请求回答,就会无法按捺住自己的焦躁,从而无法继续思考。久而久之,课堂便无法做到预期的面向每个孩子,充分挖掘每个孩子的潜能。
鉴于以上思考,我尝试把学习交给孩子自己,让他们以自学为主,在教师课堂导学之前利用前一天的课后时间,自己学习新课,然后课堂上进行交流,教师再依据学生的自学情况随机引导,完成本课的学习目标。
把学习交给孩子自己,不是漫无边际的放手。具体做法是:
(1)课下自学。布置自学任务之前,教师应认真研读教材和教学目标,理清本课的学习重点,为孩子制订相应的学习任务,要求孩子做好自学笔记。
(2)课上交流。在学生自学之后,上课开始,先在小组间交流各自的学习成果,探讨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交流疑难,记录小组弄不明白的问题。
(3)汇报释疑。小组代表汇报小组内的自学结果。当然,孩子的学习很多时候深度不够,广度也不够,教师要依据学生的汇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拓宽知识。这样的方式,随机性大,要求教师对当堂教学灵活掌握,力求能够随时串联教学内容,把握教学进度。
课前自学可以让每个孩子有充分的时间去静心思考老师的问题,小组汇报时不甘落后的孩子天性也促使他们在自学时认真对待。学习不再是少数反应速度快的孩子的专利。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自然就高了,就可以达到课堂的高效。
二、以训练促自学,用兴趣提效率
一、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单纯的知识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应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使每个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既复习了旧知识,又产生了新问题,这样他们便会主动的投入到新课的探究学习中,学生不仅学得轻松、愉快,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例如在教学《测量河宽》这节课时,我先给学生们讲授了法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拿破仑通过帽檐智测河宽的故事,激发起学生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整堂课顺理成章的上了下来,学生们既不感到枯燥乏味也不感到晦涩难懂,整堂课在轻松的环境中得以解决。
二、联系生活实际,增进学习兴趣
荷兰数学家、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说过:数学教学就是要源于现实、并扎根于现实。因此我们教师不仅要关注课堂信息,还要把握有利时机时刻注意把数学与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让数学在孩子的眼里,变成看得到、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从而使学生从枯燥的公式中、从抽象的符号中解脱出来。这样我们就激发了他们的探究热情、放飞了他们的想象力,使他们感到“数学是有趣的”、“数学是有用的”、“数学是有魅力的”。而我们的课堂也焕发了它应有的活力,魅力四射!
三、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现如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与科技”高度发展的社会。电教多媒体它具备独有的特点,集声、色、光、图为一体,以其特有的方式使学生多种感观同时受到刺激,从而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的迅速萌发,促进学生全面的、均衡的、主动的发展。如果我们把多媒体引入数学课教学,既能耳闻,又能目睹,这样的教学效果一定会别具特色的。在讲授《点线面体》这节课时,我通过多媒体展示如下几幅动画图片:不停滴落的水滴、汽车车玻璃上不停滑动的雨刷、流星雨、开门关门等等,当同学们在观看图片的同时,已然发现了这个数学事实: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我不费吹灰之力,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而这个事实也会深深印入孩子们的脑海中。同样在教学《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这节课时,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其性质:反比例函数图像永不可能与坐标轴相交,但却无限接近坐标轴这一事实,我播放了王渊超的《悲伤地双曲线》这首歌,此时同学们在聆听这首哀伤的歌曲时,也牢牢的记住了其性质。因此让他们的多种感官都“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让他们把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结合起来,这样就会促使他们自觉地学习。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7(b)-0063-01
高效课堂就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少知到多知;情感上,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注重效率、强调教学成效的课堂。高效的化学课堂要求在化学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基础,以提升学生的化学素质为目的,通过一些有效的教学手段而达成课堂的高质量、高效益。新课程课堂教学强调的是学生积极参与,倡导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那么,在这种理念的要求下,怎样才能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呢?
1 贯彻课标,以人为本
化学新课标告诉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该体现启蒙性、基础性。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因此,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一般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成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相信化学为实现人类美好未来将继续发挥它的重大作用。因此,我们要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情趣,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方法的实际出发,制定学习目标。
2 高效课堂,以学定教
化学课堂教学是化学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教学本身是围绕着学习展开,教是为学服务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起引导、组织的作用,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主动学习意识,改变过去的满堂灌。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课堂不再是格式化程序的场所,而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优化教学过程,实施开放式教学,为学生提供探究学习的机会,把化学知识的学习运用过程设计成一定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求知、在活动中发现创新、在活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探究活动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活动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并能对自己的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对新知进行自主建构,掌握科学探索和研究的方法。教学中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师生共同研讨等探索性活动,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水平,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 精心设问,激活思维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思维的本源在于问题情景,而且以解决问题情景为目的。问题情景对学生来说,是引发认知冲突的条件,是思维的导火线,它可以使学生的求知欲望由潜伏状态转为被激活的状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且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才能促使学生在原有知识与必须掌握的新知识之间发生激烈冲突,从而激化意识中的矛盾,唤醒学习知觉,激发探究兴趣,明确探究目标,确定思维方式,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比如,在学习《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时,在课程导入时问:门捷列夫依据什么预测出有“类铝”存在?在中间知识过渡环节问: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性可以利用其核外电子排布的递变性来推理预测,那么同主族元素性质的分析是否也可以借助这种分析的方法?在内容的最后整合提升阶段问:如何把元素原子的位置、结构、性质三者结合起来,解释怎样找到并预测它的性质?如何预测未来将发现的新元素的性质?这样就首尾呼应,以问题为线索,让学生头脑中的知识串成一线、起承转合、自成一体,让学生的知识技能得以提升,思维得以开阔,让他们不断的产生新问题、提出新问题,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疲倦”。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知识发生小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全面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同样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有这三种境界:
(一)源于生活,勾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数学课堂上,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贴近生活,要给学生带来新鲜感,激发他们探求新知识的热情和兴趣,要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环境,让学生的思维充分动起来,给枯燥无味的数学课添加乐趣,形成“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氛围,此第一境界也。
(二)难点、关键处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设疑是在知识的关键处,思考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置疑难,引起学生思维。合理、适度、巧妙、创新设疑是启迪学生积极思考、强化智能的核心,是促使学生好学多思,获得真知真谛的前提。设疑要具有目的性、明确性、必要性、启发性、探索性、趣味性、新颖性和逻辑性,使学生思有据,答有依。”设置疑难点,要找准切入口,既能将以前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又能将学生引入新的知识天地,既要让学生感觉有难度,又要让学生的“思维的火花”闪现,从而达到第二境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解疑释疑,扩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解疑释疑后,要与学生分享成功的快乐,用同类问题或变式,巩固所学知识点,要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体会“把酒临风,其喜气洋洋者矣”的意境,此第三境界。
二、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5%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评价
评价课堂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它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一节高效的课堂关键是看什么呢?第一看这节课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自主的能力,是否真正做到了自主学习,成为了课堂的“主演”;第二要看教师研读教材的功夫,是否在导演课堂的同时,把这节课的知识点都贯穿到了;第三要看教师对课堂的设计和对教学的科学规划,另外教师还要不失时机的引导和提升,使得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
(二)小组学习
根据爱德加・戴尔的学习金字塔,把学生编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有5-7人,各个小组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均匀分布,既能相互帮助,又能相互促进,使每一个个体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教学模式
采用“315教学模式”,3是指三个时间阶段:(1)预习10-15分钟,要有时间保证,有方法指导,有组织,有交流、有反馈。(2)讨论15-20分钟 ,主张由学力较弱的学生多展示,让这些学生不断增强自信心和学习兴趣,一个学生不要交流多个问题,要给更多的学生有展示的机会。(3)点拨5-10分钟,教师点拨时要把握五个时机:学生出现观点对立、无法说服对方时;学生生成了新问题、与预设不符时;学生思维不严谨、方法不系统需要矫正时;学生感到不理解,需要老师解惑时;学生展示非常精彩,教师要给与肯定时。1是指一个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5是指5个步骤:预习―分组讨论-点拨―当堂测试―课堂小结。
“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高效课堂有力的保障,在大力提倡高效课堂的同时,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全面提升课堂效率。
高效课堂必须让师生在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尽情享受到精神上的愉悦,这是衡量课堂是否高效的重要标尺。从学生的角度讲,学生在课堂上必须具备浓厚的学习兴趣,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而且必须贯穿课堂始终;学生学习过程中要体现出高度的注意力、充分的主动性,而不是目前教师、家长火急火燎,而学生无动于衷;学生在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必须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在展示自己才华的同时又要拥有成功带来的喜悦。
二、教学时间的安排要合理
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是有效运筹时间的前提,包含以下内容:一是不同的教学内容的时间比例,教学内容有主次、难易之分,这意味着教学时间不能搞平均主义;二是教和学的时间搭配,这是新课改背景下需要加强研究的新课题,一堂课教师到底讲多长时间,学生到底学多长时间,必须有一个度的把握;三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时间比例,这也不能搞一刀切;四是教和学时机的把握,什么时间教、什么时间学,都要求教师把握好分寸;五是教和学的速度把握,要求讲究轻重缓急、张弛有度。在实际教学中,常出现的现象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往往呈现出一种龙头蛇尾、前紧后松的态势,这本身就反映了时间安排的不合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在提高计划性的同时,教师还应切实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三、要正确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一、什么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现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备受青睐。一些教师认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就是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谈讲色变。有的教师则一味追求课堂上学生感官上的“刺激”;一味追求课堂气氛上的“热闹”;一味追求课堂教学手段的花俏等教学过程表面上的“唯美主义”。特别是公开课、示范课或观摩课,更是让人觉得如此。一些教师却说,这是新理念的课堂。可我心存疑虑:这样的课堂能高效吗?“自主、合作、探究”固然重要,可是学生终归是学生,有些问题,只在同一个浅层面上讨论,乱糟糟地无序无味重复浅显的表面问题。教师不加以引导,不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这样的课堂是不是对新课改的扭曲呢?能谈得上高效吗?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精心准备、返归教学本质的课堂教学中实施和教师课后的反思与研究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5%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
因此,评价课堂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效地 实现预期教学目的。它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而课堂能否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在于教师研读教材的功夫,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在于教师对教学的科学规划,在于教师对教学材料的精心取舍与提炼,在于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出学生能高效自 主学习的活动抓手,在于让学生既能进行长时间的充分实践活动,又有大量的知识积累,老师又能不失时机的引导和提升,使得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
二、如何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数学教育的大目标,是通过一个一个年级的教学目标组合起来的,一个年级的目标是一个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一个一个知识领域的教学目标组合起来的,一个单元的目标是由一节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组合起来的。但决非每一节课都要“面面俱到”,因此准确制订和把握每节课时目标,才能最终完成课程的目标。然而,课堂教学时间只有40分钟,如果我们既要强调过程让学生探究体验充分,又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往往是行不通的。越是要想在一节课上方方面面都照顾,反而越是什么也抓不住。不要领着孩子处处刨坑,而是在一点一起挖,打出一眼井来。下次再找准一个点再打一眼井……所以这一点的确定就至关重要。教师要透过每一道例题、每一道练习看到编者的意图,看到学生的“生长点”,从而准确制订目标。教学应有所侧重。
二、充分了解学生,精心设计教学预案
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各年龄段的思维发展水平、认知习惯、学生个体差异、生活经验等,并以此为前提,我们再去把握教材,再去思考如何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与学生的成长有机结合起来,从而确定新课内容。在这过程中,教师充当的是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角色。只要是学生自己可以学会的,教师绝不要嗦没完,那是对学生生命的浪费、心灵的亵渎。
三、一切从学生出发,积极进行课堂调控
好教师要知道,我们放开的是学生的手脚,却不能放松自己对课堂的把握。适时引导,让课堂教学有序有效,哪些该强调,哪些易混淆处该区分,哪些知识可解决生活中哪些问题……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课堂中我们要俯身去倾听有谁没学会、有谁没够学。如何让尽量多的孩子在自己原有的思维、认知基础上获得更大的发展,这将是我们打造高效课堂的最大体现。小学教师面对的学生毕竟还是孩子,他们需要有成长的过程,我们不应该用成人的眼光去高估孩子的判断力,也不应用成人的眼光去低估孩子的创造力。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回忆自己成长的历程,或许更能深刻地触摸到孩子的心灵,仿佛与他们一同成长。这或许也是教师职业特有的魅力。
四、学生作业精心设计,教师课后深刻反思
作业是课堂的延续。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我想作业也应该有上述特征。除了巩固必要的基础知识,也应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训练。因此,我在布置作业时,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数学来源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能学好数学的孩子聪明,能应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的孩子更散发理性的光辉。(2)练习题设计有层次。充分体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3)作业批改辅导及时。留作业必批,不批就不留,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在高中新课程方案的新形势下,要求数学课堂要大力实施人本主义教学,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指出,高中数学教学必须倡导学生自主动手,主动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可以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情况,扭转当下教育教学的不利局面,摆脱当下教育教学的困境,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地投入到日常的学习中去。
1现状分析
当下,由于教学中的功利思想的影响,学校和教师都只是重视考试成绩,为此采用了应试教育的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成了一言堂,满堂灌,学生很少有机会去思考和探究。这样我们的教育教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只会学习而缺乏创造、创新能力的读书机器,这与我们的教育背道而驰。为此,我们的教育改革、教学改革等等都开始了一些积极的行动,提出了诸如因材施教的具体模式,分层教学的教学实践,探究式教学。其中导学案指导下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成功的教学模式之一,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明显的帮助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关于合作学习,可以作为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目标的教学改革下一种具体的教学形式。就是根据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把他们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提供给学生指导性的材料,作为他们合作学习的依据和载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主导和指导的作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导学案为依据和导向,通过小组合作,小组讨论,小组总结,教师指导和辅助,最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2.1老师要督促和引导学生自己课前预习
通过导学案中准备的问题为启发,引导学生预习课文内容、预习课后习题。在课文预习中,学生要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教学内容,明确课文中的基本概念,同时,在预习中能够针对教材中找出不理解的问题,进行思考,并作上相应的标记符号,使自己带着问题上课,课堂学习更有目的性、针对性,更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在习题预习中,要重点根据课文中例题进行分析,总结做题思路以及格式,并可以尝试着做一做课后习题,对这节课的知识应用的特点有所体会,以便更好地学习新课。
2.2要开展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
在新课程的前提下,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角色也发生着相应的改变。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新型模式逐渐被推广开来。教师与学生应该是一种“交互主体”的关系,教师不能把学生作为客体化的对象加以控制和支配,二者同为主体。自主、合作和探究并不是各自孤立的学习方式,它们通常是对一种综合性探究活动的不同侧面的描述。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有个性的学习提供空间。
小组合作学习是普遍受广大学生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主动思考,合作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发挥了个人和集体的力量,避免了因学生个人能力的不足而导致问题的无法解决。同时使学生能够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更好地彼此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进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笔者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用“五点法”画出正余弦的函数图象,并让学生根据图象的特点,总结出三角函数的性质,让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性的同时,也促使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大大提高。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的是一个导师的作用,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在开始的时候提出目标和要求,具体的学习过程由学生来完成。可能在小组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如果不是超出学生学习能力范围之外的问题要尽可能的交给小组独立完成,如果学生们遇到了无法完成的探究,教师就要介入,帮助他们给以提示、启发、一些有益的建议,辅助他们攻克难关,推动小组学习的进程。小组讨论的合作学习基本完成以后,教师要对各个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这样一是可以对教学的结果优劣有清晰的了解和把握,为教学的改进和调整提供依据;二是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了准确的认识,使他们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三是通过小组学习的对比激励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激发学习的热情。
学生的合作学习的主体,学生们要在教师的统一要求和指导下,通过小组合作,利用课本、导学案和教辅资料,利用自己和集体的力量去完成学习任务,掌握知识、技能和学习的方法。在小组学习中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学习的过程,体验知识的获得、探究知识的产生。
为保证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要对小组学习做出统一的要求:
(1)小组学习要有小组负责人,负责管理和监督小组学习的行为,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做好学习的总结工作;
(2)小组学习和讨论时要选取问题发起人,要有发言的秩序和规则,不能在别人发言的时候打断他的话,即使有不同的意见和想法也要等别人说完再发言;
(3)在听取别人发言的时候要做好要点记录;
(4)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合作学习离不开一个和谐的氛围。“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是师生心理互动的前提条件”,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愉,而愉悦感具有主动积极学习的倾向性,它是数学学习最佳心态的催化剂,在和谐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起来就会积极主动,学生学习的合作和互动也会更加顺畅。因此教师要重视情感投资,密切师生关系,学生在学习讨论中要充分发扬民主,要相互尊重,在和谐的氛围中完成学习。
2.3要安排好课后的学习任务
课后是学习的环节之一,课后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与课堂教学同样重要。课后学习承担着消化吸收课堂知识的重要作用,也起到为下一节课学习的准备和预备作用,为此,要对课后的学习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安排。
在每一节课结束时,要根据这节课的内容布置课后的作业,作业要以这节课的所学的内容为依据,本着科学、适度、有效的原则,达到巩固知识、加深理解和提高学习效果的目标。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要留给学生一些要思考的问题,以此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般来说,要学生思考的问题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与当天所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这类问题主要是对新学内容起到巩固和加深认识的目的;第二类是与下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相关的问题,主要是为了辅助和帮助学生预习新课,了解新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激发对新课学习的渴望。因此,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前就要对作业做好设计,要想好每一个问题,问题的每一个细节,让这些问题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很好的促进和帮助作用,是对合作学习的一个必要的补充。
在高效课堂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成功实现了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的习惯,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和活力,成功实现了教学的转变和升级。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和作用,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坚持不懈的推动学生向着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为教育教学的改革做出我们的贡献。
3函数的单调性的导学案
3.1增函数、减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A,区间_________
如果对于M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当x1
如果对于M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当x1
如果函数f(x)在区间M上是增函数或减函数,那么就说函数f(x)在区间M上具有_________,M称为函数f(x)的_________。
3.2要点诠释:
(1)“任意”和“都”;
(2)单调区间与定义域的关系――局部性质;
(3)单调性是通过函数值变化与自变量的变化方向是否一致来描述函数性质的;
(4)不能随意合并两个单调区间。
参考文献
[1] 李冲锋.教育的细节与大节[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版社,2011:48.
初中化学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课堂教学,因此,构建一个高效的化学课堂,让学生快乐学习是十分必要的。高效的课堂是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学生能够高效率地学习,其课堂效果评价标准不再是老师上课讲多少知识点,而是学生上课学到了多少知识点,高效课堂能够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快乐地学习,激发学习兴趣。作为初中化学老师要从备课环节、教学方法、课后反思等方面来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
一、备课环节
备课是教学的基本环节,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需要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要让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1.备教材
教师在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时,首先,老师要全面了解初中化学的教材,清楚地明白教材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从整体上对初中化学的教材有个全面的了解;其次,老师要深入分析教材,把握教材每一章节的重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高效地备课;最后,老师要细化到在本节课上主要讲几个大问题,每个问题之间要如何过渡,使课堂教学思路清晰,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2.备学生
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他们在学习方法上、对知识点的接受程度上也不尽相同,所以,一节高效的化学课不仅需要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认真全面地备教材,还要充分地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风格。首先,老师要了解学生对以前学习过的化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其次,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老师要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方法,更易于接受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通过对学生的备课,更有利于老师合理引导,构建一个高效的化学课堂。
二、教学方法
构建一个高效化学课堂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不再是灌输式的讲授,而是通过改变教学方法或者在教学过程中增添一些新鲜的教学元素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1.创设情境教学法
初中化学科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所以,老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联系实际生活来创设情境。例如,在学习食品中的有机物等相关内容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收集厨房里常见的食品,并分别记录属于哪类物质,这样会使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更加熟悉,进一步认识到学习化学知识的意义,并且能够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情境教学中真正得到更好的锻炼,提高学习效率。
2.微课导入教学法
微课教学就是利用一些多媒体设备或者音频设备来使课堂上晦涩难懂的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在初中化学课堂上利用微课教学可以有效地诠释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开始上课的前5~10分钟,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的内容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应图片,吸引学生的眼球,或者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强化巩固知识。这样的微课教学更能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快乐学习,轻松掌握知识点。
3.创新实验教学法
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有理论课还有实验课,在实验课的教学中同样要构建高效实验课堂,在实验课上学生主要的学习内容就是做实验,因此,创新实验教学方法使得学生不再是实验课上的旁观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老师对其进行一一指导,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快乐地做实验,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三、课后反思
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让学生能够快乐地学习,不仅需要老师课前认真备课,课上改进教学策略,还需要老师课后进行反思。教师每上一堂课,都要进行深刻地反思,剖析是否达成了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状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课堂上的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认真的总结,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做到教学相长。
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快乐地学习,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同时,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它要新颖,就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的认识注意力,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激起积极思维,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望,并积极投身到数学课的学习环境中去。例如:在教学“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一内容时,我告诉同学们今天我结识了一位老师,并跟他学到了一门高明的猜算术,只要你们举出一个数,我就能立即猜出这个数是否能被2整除。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报出了很多多位数,我便一一做出准确的判断,同学们惊得目瞪口呆,我接着又说:“你们想结识我这位老师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愿意。”我便立刻回答说:“他就是我们的数学课本”。这样很快就激起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引发出学生的学习要求。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的内容,自主学习教材,说出自己的发现,这样学生主动经历了探索知识的过程,发现数学规律,体验参与数学的成就感。
二、多种感官参与,提高学习兴趣
小学生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根据小学生好动这一心理特征,结合教材的难易、抽象程度,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具的作用,这就需要学生亲自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学生既动手、动眼、动口又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到活动中。其学习兴趣就会提高,学习的东西也易理解和记忆,所以在教学中,我常常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适当的操作活动。例如:教学“圆的面积”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用硬纸做的圆和一把剪刀,让学生用剪刀把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就分成了若干个近似的小等腰三角形,看这些近似的小等腰三角形能拼出些什么样的图形。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动手实践,很快拼出了长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等图形。根据以前学过的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深刻地掌握了这一内容的内涵。
中图分类号:G642.421
小组合作学习是突破农村大班额英语教学瓶颈的有效途径之一。它是以"合作思想"为灵魂,以"小组学习"为途径,通过生生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具有时效性的学习策略。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也是(2011年版)英语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也是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的方法,更是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诠释。
一、 小组合作学习的现实意义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农村学生的英语水平与城市学生存在较大差距,再加上班大人多,课堂教学中教师难以顾及到每位学生。这无疑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与难度,更是对每位英语教师的巨大挑战。作为一名农村英语教师,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只有小组合作学习才是突破农村大班额英语教学瓶颈的有效途径。唯有这新型的教学模式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自主、合作与探究的能力,更好的完成教学。
1、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英语并非我们的母语,与汉语存在着巨大差异且学习局限性大。尤其在农村面对七八十人的大班额,想在有限的45分钟内让每个学生都有说、练的机会是不现实的。只有小组合作学习才能让每位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才会学有所获,合作越多收获越多,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现行的《新目标GOforit!》教材非常生活化,每一单元的话题都很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并且要学生完成不同任务的小组活动才能掌握教学内容。这就需要转变学生由个人到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的环境中,每个成员都要扮演不同的角色,他们一起努力互相帮助,最终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经过几个学期的实践,我欣喜地看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习惯和语言运用上都有了很大提高。更可喜的是,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热情空前高涨,为迈入高一级学校持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经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合作时实现了不同的目标,学生们都发挥了优势,张扬了个性,展示了才华。此外,小组合作学习也为学生搭建了实现自我、超越自我、成就自我的平台,潜移默化地促进了个性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 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
1、合理分组,明确分工
合理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学生按其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性别、性格等因素以4---6人分为一组,让每个组尽量均衡、尽可能处于同一水平,且具有相同的竞争力。另外,还要依据个人的特长明确分工,如:小组长、讲解员、领读员、记录员等。并为学生树立小组集体意识,为共同实现小组目标而努力奋斗!
2、互助互学,共同进步
小组成员要互助互学,成绩好的要带动基础差的并肩学习。一个小组一个梦想,要打破个人英雄主义,凸显资料共享、共同探讨、荣辱与共的理念,追求"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教学境界。
3、合理评价,加强竞争
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把小组总体表现和小组学习成果作为评价依据,使评价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转向小组合作竞争。逐渐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更好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病理学是揭示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衔接的桥梁。是一门具有理论性强,知识内容抽象,对学习者逻辑思维要求较高等特点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给中职学生带来较大的困惑和难度。现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仍然习惯于将表面知识的传授和解题技巧置于教学的核心地位,依然靠大量讲解和重复训练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随着高效课堂概念的提出,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率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那么,如何将这一概念运用到课堂学习中,提高学习效果,是病理学教学改革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下是本人在教学中的探索和反思。
1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应占主体地位
1.1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
1.1.1以往的课堂教学多见于“满堂灌”“填压式”等模式。教师讲,学生听,俗称“低头学习”。基于病理学课程的特点,知识量大,理论性强,内容抽象,让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很难理解和掌握一定的知识量。造成旧知识点没掌握,新知识点又灌入,日积月累,使学生在心理上对这门课程形成负担和讨厌的意识局面。
1.1.2根据新的课改精神,让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地构建和形成自己的理解、解释和假设,充分融入其中;“以生为本”,教师少讲,学生多学,“抬头学习”。
2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1师生间情感交流的培养。教师良好的素养和形象,在课堂中与学生交流会带来帮助,幽默风趣的话语,更能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愿意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减少思想开小差的人数,带来良好的课堂环境秩序。
2.2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学习者的学习目标不再由教育者从外部明确设定或给定,开放式学习环境中的学习目标既可以从外部指定,又可以从外部引发,也可以由学习者个体独立产生。在课堂角色扮演中,学生作为主体,课程知识作为客体,要让主体享受到客体的乐趣。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1)课堂中既定时间给予学生思考;(2)鼓励主体积极参与实践活动;(3)可以根据主体的差异来分配学习目标;(4)小组学习合作,完成学习目标;(5)小组之间的竞争性学习等方式。
3学生学习模式的改变
3.1“先教后学”演变为“先学后教”。让学生能适应根据一定的知识导向,课后自学新课程内容,再在课堂中进行消化和对疑惑点提出问题。这样会避免课堂授课时对知识点未曾相识感,对大量的信息消化造成困难,并能提出疑惑说明学生是在主动学习的过程。
3.2学习方法的更新
3.2.1导学案使用,起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对所授课的4个班级192名2014级护生使用学案学习情况进行调查,调查数据显示:105人有按照学案学习,其中69人觉得有效果,课堂学习效果有效率达65%,大多数学生表示学案的使用对课堂学习效果是有帮助的。
3.2.2课前多媒体视频学习。课前观看多媒体视频进行自学,能起到“点到面”,文字知识简易化的作用。在课堂学习新课程中,更好的理解繁多的理论知识内容。此项方法还在逐步的成形中。
4教师教学方法的调整
4.1多媒体视频和图片的使用。病理学教学中,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视频和图片,能大大缓解枯燥理论化语言的描述;启发和引导式的提问,在学生能系统深入的理解知识点。
4.2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
4.2.1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课程中抽象的问题。如比喻法:肉芽肿的解释可以比喻成巨噬细胞坐围坐在圆桌上开会;细胞水肿可以比喻成气球里面注满体积变大,所以颜色变淡,重量增加等等。
4.2.2以缺氧章节为例,把氧气比喻成货物、血红蛋白比喻成货车、血液循环比喻成道路、组织细胞比喻成仓库来更好地解释和介绍血氧指标,形象的理解血氧指标在各型缺氧中的变化的原因,这样的教学方法运用到此章节授课中,课后对学习效果调查。以14级护理3班为调查对象,调查人数53人,分为以知识点理解会运用、理解不会运用、不理解三层面进行调查。如表所示:大多数学生接受此教学方法,能理解和运用,说明此教学方法是有效果的。
4.3临床疾病案例导入。病理学是搭建在基础和临床医学间的桥梁课程。临床疾病案例在课堂学习中的引入,既可以让学生建立理论逻辑思维,又可以学会把病理知识点运用到临床实践中。为将来临床知识学习做好铺垫,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5影响课堂学习效果的因素
5.1容易忽视学生个体差异
学生个体在认知结构、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动机、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又在事实上制约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作为任课教师要对学生在学习本课程的个体差异进行了解,可以在班级里经常性的开展课堂学习效果调查,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学习目标,但要实际教学目标相一致。小班化学习开展有利于改善此现状。
5.2情境教学设置欠缺
由于病理学是基础医学科目,学生还没学习临床医学知识,在使用临床案例分析教学上有一定的难度;实际硬件设施的不足,让学生在实物观察学习方面有所欠缺,理解度大大降低。
5.3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
有些学生学习态度差,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学习不积极;教师布置的导学案和巩固练习不按时完成;不预习,不复习,考试临时抱佛脚,大大减低课堂学习效果和本门课程学习进度。
参考文献:
[1]梅娟.翻转课堂在医学病理学教学中的探索[J].学理论,2015,(9).
高效课堂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改变以往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探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成为知识的构建者、发现者和应用者。自主性学习因为学生自主参与而精彩,教学因学生的自主参与而高效。学习成绩提升,学习能力得到不同程度提高。
一、以生为主,激发兴趣
1.自主学习。教学过程中学生将疑难知识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教学才会有效益。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性学习,能解决的问题自主解答,对非智力因素影响的学困生,要因材施教,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因为自主性学习而切实行动起来,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2.减负提质。教学做到精讲与巧练相结合,教师越是讲解的多、强调的多、传授的多,成绩越是不理想,特别是对于学困生,教师要因材施教,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自主、深度参与学习过程,学习成绩才会提升。
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1.先学后教。课前下发导学案,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发现知识点,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将不理解的知识先与同桌、同学、小组探讨交流,带着问题上课。
2.以学定教。学贵有疑,学生将不理解的知识点梳理成问题,问老师、问同学,在同学、老师、小组间交流探讨,这样的过程是对学生自主性学习方法的培养,做到勤学而善思、博学而多思,对打造高效课堂作用明显。
3.交流讨论。教学中组织同学间、组间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多向信息交流过程中,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实践验证,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验证、实践、猜测等活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生因为自主性学习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与感受。
三、指导学法,有法可依
1.试一试。教学中让学生试一试,自主找寻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对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参与适时点拨评价、激励表扬,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点拨,可提高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
2.说一说。学生的说和议胜过老师讲,学生对易混淆的概念、疑问,质疑问难,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说、多议、多表达、多交流、多展示,让学生正确流利表达,是对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提升。
3.做一做。教学中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放手让学生试一试、做一做,对新知的巩固与应用有促进作用。特别是在学生操作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易得到培养和提升。在“圆面积”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将圆沿半径分成若干等份,拼成已学过的图形,自主探究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在学生实验与操作过程中,学习兴趣浓、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积极性高,学习效果好。
4.想一想。教学中培养学生勤学善思的学习习惯、反思的思维过程,适时组织学生展开想象。
四、协调方式,贵在得法
1.自主学习。教师重引导,学生重思考,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投入学习过程,不断获得成功体验,从而产生乐于学习、乐此不疲的学习动机,有自我展示的欲望与想法,善于交流、乐于表达,这才是自主性学习。
2.探究学习。课堂教学中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通过表达交流、展示汇报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的发展,做到课堂教学有实效、见成效。
3.合作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求知、学会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小组合作中,成就自我、张扬个性、发挥特长,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才可打造高效课堂,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五、学会放手,走向自主
1.目标自主。学习目标分层,课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自主发展,学生根据现有认知水平选择学习目标,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起点上得以发展。教师以动态的眼光看待学生,协调学习目标,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体验自主。教师引导、点拨学生,创设师与生、生与生、生与机共探索、共创新的学习情境,使课堂教学自主化,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力和思维灵性,享受成功的体验。
3.方式自主。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捕捉信息,参与探索,自主选择方法,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中引导学生多向思维,既体现方法、又体现策略的创新,让学生思维之潮奔涌,创新之花竞开。
4.评价自主。教学中注重激励性评价,教给学生评价方法,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学习成果不断评价、反思。教师善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灵活学习方式,构建知识体系,激励学生敢于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