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8:12:5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生猪市场研究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1前言
早期的隔声研究工作多是在实验室内对不同构件进行隔声实测来进行。Roman Y.vionkur通过对各种窗、墙体和楼板等实际的测试,讨论了影响多层复合结构的隔声性能的一些因素,如最常见的“质量一弹簧一质量”组成的共振系统的隔声特性。近年来,用计算机模拟隔声特性逐渐成熟。隔声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现场隔声测试及计算机统计分析方法的研究。在假设各窗户试件玻璃、密封、五金件等条件一致条件下,建立多因素方差分析数学模型,对窗户空气声隔声性能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借助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选定因素、水平及各试件的计权表观隔声量进行计算分析。通过现场测量24个窗户试件的空气声隔声性能,对窗框、开启方式、开启面积比例3个因素,铝合金、塑钢、平开、推拉等6个水平,A1B1C1、A1B1C2、A1B2C1等8个组合进行分析研究,对其(包括单独效应和交互效应)是否显著影响窗户的空气声隔声性能做出判断。
2 实验设计
2.1选取影响因素
选取窗框材质、窗户开启形式和窗户开启面积比例3个影响因素。
2.2选取各影响因素水平
窗框材质选择铝合金和塑料材质两个因素水平。
窗户开启方式选择平开和推拉两个因素水平。
根据选定影响因素和水平进行组合,共计8个组合:
①开启面积比例较小的推拉塑钢窗户;
②开启面积比例较大的推拉塑钢窗户;
③开启面积比例较大的平开塑钢窗户;
④开启面积比例较小的平开塑钢窗户;
⑤开启面积比例较小的推拉铝合金窗户;
⑥开启面积比例较大的推拉铝合金窗户;
⑦开启面积比例较小的平开铝合金窗户;
⑧开启面积比例较大的平开铝合金窗户。
2.3确定试件
根据选定的影响窗户空气声隔声性能的因素和水平进行不同组合,确定了24个试件,试件的基本信息略。
3窗户空气声隔声性能现场测量(略)
实验依据规范GBT 19889.5-2006 《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第5部分:外墙构件和外墙空气声隔声的现场测量》,采取扬声器噪声测量法逐个对24个窗户构件进行测量,并对测量数据进行计算。
通过实验,获取室内背景噪声声压级、测量房间混响时间、室内外声压级等测量。
4测量量汇总计算(略)
5因素方差分析(略)
6 SPSS输出结果(略)
7结论
根据SPSS输出结果,窗框的相伴概率为0.697,开启方式的相伴概率为0.001,开启比例的相伴概率为0.697,窗框与开启方式的相伴概率为0.000,窗框与开启比例的相伴概率为0.065,开启方式与开启比例的相伴概率为0.396,三因素的相伴概率为0.815,从而可知:
①因素窗框材质对窗户空气声隔声性能影响不显著;
②因素开启方式对窗户空气声隔声性能影响显著;
③因素开启比例对窗户空气声隔声性能影响不显著;
④因素窗框材质与开启方式的交互作用对窗户空气声隔声性能影响显著;
⑤因素窗框材质与开启比例的交互作用对窗户空气声隔声性能影响不显著;
⑥因素开启方式与开启比例的交互作用对窗户空气声隔声性能影响不显著;
⑦三因素的交互作用对窗户空气声隔声性能影响不显著。
通过实验还发现:一是窗户普遍在高频段隔声效果较好,在中低频段效果较差,而交通噪声又大部分集中在中低频,所以,改善窗户在中低频的隔声性能具有重大意义;二是窗户的新旧程度及维护地好坏对窗户空气声性能影响很大,例如某一栋建筑楼由于是新建的,与实验建筑竣工时间较长相比,两者窗户的隔声性能差距很大。
参考文献:
[1]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外墙构件和外墙空气声隔声的现场测量[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2
当前,我国必须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应对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加快自主创新型人才能力培养已经成为全社会,特别是各大高校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阐述了自主创新型人才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接着分析了自主创新型人才能力培养的现状,最后针对高校如何培养自主创新型人才能力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当前,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各国各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要提升常州市核心竞争力,增强区域竞争优势,力争在急速变化的国内外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常州市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任重道远。
1 问题提出
城市自主创新体系的建设要以人才为本,根据仇杰进行的江苏省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江苏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万人大专学历人数上离上海还有较大差距。而且由于历史原因,常州区域内缺少国家211、985层次的大学,高水平的科技人力资源相对匮乏。
因此,常州除了继续实施引进和留住高级人才的战略,还要重视在常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建设,要从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高度、从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角度、从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客观要求,来创新人才能力培养机制,以更好地服务地区经济发展。
2 常州地区自主创新型人才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近年来,常州各大高校开始积极探索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自主创新型人才能力的培养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缺乏创新教育理念
就常州各大高校总体层面来看,从高校整体的教学安排就可看出,学校整体都缺乏创新教育理念。从学校管理层到一线教学的教师,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意识到创新教育的重要性,那再多的所谓创新教育也仅仅只是为了应付,走形式而已。高校要培养自主创新型人才,首先自身就要保持一种持续创新的教育理念,而这恰恰是目前在常高校缺乏的东西。
2.2 缺乏自主创新型人才能力培养模式
前文已提到,常州各大高校在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但就目前来看,现有已实施的一些培养模式并非这些高校的自主创新,而是模仿国内外其他高校的模式,有些模式甚至是直接套用,而未考虑是否适用的问题。当然模仿也是创新的一种形式,但在常高校更需要的是基于自身特点,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特色的培养模式,而不是简单的模仿。
2.3 缺乏优秀的创新教师队伍
要培养学生成为自主创新型人才,提升他们自主创新能力,则需要大批优秀的高素质教师。有了这样高素质创新教师队伍,才能去培养学生,提升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如果教师本身都缺乏创新教育理念和创新意识,又如何去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2.4 缺乏创新意识
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导致大部分高校学生缺乏创新意识。传统教育约束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更重视对前人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忽视了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和突破,学生在这种传统模式的教育下必然缺乏创新意识。
3 自主创新型人才能力培养策略
3.1 培育创新理念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对于高校而言,无论是领导、教师,还是在校学生都必须要搞清楚何谓创新,再此基础上才能去培育创新理念,把创新融入到教学、学习中去。当然对于创新的理解本身也要去创新,不要拘泥于其本身的书面理解,而是要延伸和拓展其意义,真正体现创新的理念。
在培育创新理念的基础上要树立创新意识,改变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让教师愿意去创新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让学生愿意去创新地学习,创新地表现,从而达到培养自主创新型人才,提升创新能力的目的。
3.2 训练创新勇气
除了培育理念,高校还需要训练创新勇气。有时候缺乏创新,并不意味着没有创新的想法,创新的观念,恰恰缺乏的仅仅是创新的勇气。那如何去训练创新的勇气呢?从领导的角度要去鼓励创新,无论成功与否,都要做好其坚强的后盾,这样教师和学生才敢于去创新,去尝试。从教师自身而言,要把握各种机会去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结合实际的基础才有创新的可能,当然也更有创新的勇气和自信,也可以更好的去教育学生,帮助学生训练创新的勇气。从学生的角度而言,更要重视对其创新勇气的训练,这个训练可以从多个方面展开,教学课堂可以训练学生的创新勇气;竞赛中可以训练学生的创新勇气;企业实践中更可以训练学生的创新勇气,从点点滴滴中慢慢积累,自然而然学生就有信心去创新,有意识去创新,有勇气去创新。
3.3 指明创新方向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直接让他们去创新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哪怕他们已经有了创新理念、创新意识和创新勇气,但是创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还需要为他们指明方向。
3.3.1不同个性的角度
学生要想自主创新,可以结合自身的个性展开。一般从性格的角度去分析,会发现学生的个性不同,感兴趣的方面也不一样,擅长的内容也不同。也许学生所学的专业不一定是他最擅长的,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研究他感兴趣的方面,而不是局限于他的专业,只有有兴趣了,才会去深入研究,从而有创新的想法,创新的成果出现。
3.3.2工作生活角度
学生要想创新,也可以鼓励他们从工作生活中去发现。随时带着创新的意识去观察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一些方法,也许从这些细节中就可以产生一些创新的想法。很多创新的成果表明,工作生活中的实用创新占到了很大一部分比例。而当学生没有创新方向的时候,就可以鼓励和引导他们往这些方向去探索。
3.4 创新培养模式
从高校自身的角度而言,要培养自主创新型人才,更需要去积极探索,创新培养模式,尤其是需要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去考虑如何创新培养模式。在常高校中并没有实力较强的大学,招生而来的学生基础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如何通过有效的方式培养大批自主创新型人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这些高校需要好好思考的问题。创新培养模式不是简单的改变教学方式,而要从根本上去改变目前的教学现状,真正培养出能满足企业需要,服务于地方积极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4 结束语
1、 常识学科仅仅使学生掌握一般的知识还不够,必须在提高学生的素质上做出更大的努力,使学生各方面和谐地发展。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能力比掌握知识更加重要;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比了解结论更加重要。因此,在教学的知识的同时,要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情趣。教学活动的内容除了有一定的广度深度外,还要有必要的横向拓展和渗透。
2、 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培养,兴趣的提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加以实施。用思维引导实践过程,做全面的加工、分析,再通过语言表述出来,才算对事物性质有了真正的了解。
3、 传统的教学方法太偏重知识教学。表现为教学时过分地重视书本知识,忽视了学生的实践知识;重教师讲,忽视学生的学。对学生的第一认识重视不足,对学生的“主体”作用认识不够。有些教师在课堂中一味地采用“讲授法”,结果自己讲得很累,效果确不好。久而久之,使学生养成了懒动手,不动脑的坏习惯。
4、 知识的教学,我们应该注重启发式,应该让学生去尝试探索,不能单靠填鸭式的灌输和注入。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只能指导学生学些什么?用什么方法去学?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不能把知识的结论告诉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讲得少,做的少,把大量宝贵的时间还给学生。在学生自行研究、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促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日复一复,就有可能成长为勤思考、会思考的人。学生的行为活动直接关系教学的效果。教学的价值应评价为
学生的参与度×教学活动的意义(价值)/教学投入。
针对这一评价体系中的三者关系,我在小学常识五年级中进行了对比实验。试图研究“学生学习兴趣、记忆力、语言会话能力”和“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之间的关系。
二、课题设计和实施
1、实验过程和方法
实验对象:五年级一班、二班、三班
实验时间:第一阶段从99年10月初到12月底
实验人次:165人×4次
实验方法:对三个平行班中采用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然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对比评价。
2、实验实例
现举小学常识第九册《东北林海》课实验过程如下:
一班采用纯粹的“教师讲授法”。教师讲,学生听,基本不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讨论的时间。
二班选用现今为教师们普遍使用的“一般教学法”。课前教师准备三组小组讨论题(附1)。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读图、自学课文、看录像、小组讨论等方法学习课文,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交流。
三班采用“主动学习法”。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讨论课题告诉我们什么信息?你认为这节课我们应该了解“东北林海”哪些知识?各小组派代表把讨论结果写在黑板上,教师根据进行一定的整理。然后让学生思考这些知识的来源,教师提供学习媒介——地图、录像、有关书籍等,学生分组学习。最后学生交流汇报研究成果。
三、 教学效果调查及研究
1、教学效果调查。(其余三堂课调查结果附后)
二天后对三个班的教学效果进行调查。
(1)、书面记忆力:在纸上写出学习《东北林海》一课后,你了解了东 北林海哪些知识。
(2)、知识语言表达能力:说一说你知道的东北林海。
调查结果汇总如下:
教学方法 学习兴趣 参与面 师生时间比 书面记忆 语言平均长度
一班 教师讲授法 较低 10.9%① 7:1 4.8个/人 16字/人
二班 一般教学法 一般 >90%② 1:1 6.1个/人 21字/人
三班 主动学习法 较高 100%② 1:4.5 6.5个/人 28字/人
①指回答问题学生/全班总人数。
②指参加小组及班级讨论的人数/全班总人数。转贴于
2、研究结果(以《东北林海》一课为例)
讲授法: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局限于单向活动,师生时间比为7:1,这“1”也仅局限于教师和个别尖子学生间的对话。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受累并未产生好的教学效果。由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时间十分有限,教师没有能调动学生用耳、眼、手、口等各种感观参与到学习中去,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低落,学生对知识的敏感度相对较弱。教学理论和实践表明,智力水平正常的学生,如果缺乏基本的学习动力,教学条件再好,他们的主体作用也难以充分发挥。从课后调查来看,“纯粹讲授法”教学效果较差:“书面记忆”一项,比“一般教学法”低了21.3%,比“主动学习法”低了26.2%;语言长度一项,比“一般教学法”低了23.8%,比“主动学习法”低了42.9%。如此看来,这种教学方法在知识记忆和语言会话能力培养上均不如后两种方法。
一般教学法:这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中师生时间比为1:1左右。教师依靠三组问题紧紧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知识的学习,学习也有较多的时间在教师的控制下主动参与学习。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方法正确,少走了弯路。从调查结果看,这种方法能较强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局限于静态目标,缺少学生能动的反映。殊不知学生在依托教师的教,获取知识时,他们的身心还有自主的需求。一切的真理都要学生自己获得,重新发现,真理也往往深藏于繁杂的事物之中,只有具有敏锐洞察力的学生才可能发现它们。而敏锐的洞察、创造才能,正是来日成为“人才”的基本条件。
主动学习法:最大的优势是着力使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自主的、有效的“学”,使学生实现由“学会”向“会学”转变。师生时间比达到了1:4.5。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行为,增加了大量自学环节,突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扩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汇围,突破了以往教学中同桌之间、小组之间小范围个体性的静态沟通。学生全员、主动的交往,使交往形式多样化,强化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小组、小组与小组、小组与集体的交往,使教学真正建立在多边活动的基础上,每个学生都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学习,参与交流,参与合作竞争,使主动参与学习面达致到100%。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同龄人之间的心理沟通概率最高。学生面对面而坐,小组人数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小,容易参与讨论,大胆地发表不同见解,同学之间相互启发,相互激励,也容易使学生体验到探索的兴趣和成功的喜悦。“主动学习法”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需要,讨论、合作交流、自学等活动符合小学生好动的特点,也符合他们的能力水平。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主动学习,知识记忆比“纯粹讲授法”高35.4%,比“一般教学法”高6.6%;“语言长度”比“纯粹讲授法”高75%,比“一般教学法”高33.3%。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确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会话能力、团体合作精神有很好的锻炼。正如刘默耕老师所言:学生学习后的“输出”不是简单复现教师给他们“输入”的东西,而是要远远多于、高于老师给他们“输入”的东西,也就是说“效益”远远大于1。
四、结果分析
现代素质教育理论是一种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从本质上讲,唤起人的主体意识,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发挥人的主体作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由此来看,“主动学习法”十分符合现代教育的需要。
1、从教学目标看
现代教育确定了多层次、多角度、多样化的目标体系。“主动参与学习法”使达成的教学目标更加完善。传统的教学法注重的是片面知识的教育,置学生全面的发展于薄弱的位置。而且在智育方面,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培养。教师只是试图把学生塑造成统一化、模型化的标准件,压制学生的个体精神,迫使学生屈从于他们的价值观,依附于他们的教学准则。这样的教育观是对现代人性和人的发展严重的压制和摧残。在教学中,不信任学生的创造力、不尊重学生的个性需要,一味地只运用单纯讲授法,必将泯灭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主动学习法”把培养学生成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为出发点,把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好学精神、主动参与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为目标,力求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协作、感受挫折和成功,能在知识、能力、情感、精神等方面协调的发展。较之其它教学法,“主动学习法”把学生看作有感情、有生命、有选择的人,而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因而优化了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更注重始贯穿着培养学生主体性这的主线,更注重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体现。
2、从教学方式上看
“主动学习法”在教学方法上摆脱了单一的传统模式。把知识传授、人格发展、能力创造力培养、行为习惯养成融会贯通,突破了各学科教学目标之间的界线,使目标体系更加丰富多彩,更利于学生的发展。“主动学习法”在教学任务的提出时重视了自我教育意识,用学生的主体思想来设计学习任务,为学生的主体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这对于教师设计问题,学生完成问题的教学方法来说是难以想象的。“主动学习法”把大量的自学协作、讨论研究引入课堂,突破了以一问一答,师生间对话的局限,增强了激励性、尊重性、参与性、信任性和发展性。重视让学生躬身实践,使他们加深体会、养成习惯。“主动学习法”不但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重视强化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必须以语言为媒介,在交流、讨论,甚至争论中,说话的机会多语言的长度自然会增长,会话的能力也就增强了。通过语言的表述,知识印象就会加深,这样的知识不用背也会深深地留在学生的脑中,经久不忘。可以说注重学生个人主体性的培置,定能使学生做到自主、自立、自觉、自强、自信,成为学习的主人。
3、从教学结果来看
声乐是综合性艺术,是音乐与语言的结合,也有音乐家称之为:“用人声唱出的带有语言的音乐。”声乐是歌唱的音乐,是用人声来发挥音乐性能,刻画、塑造和表现音乐形象,传达思想感情的艺术。这个基本定义表明,构成歌唱行为的要素是人的声音。声音质量的好坏对声乐作品艺术形象的创造和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发声而言,是每个人都可以自然做到的。但要发出符合表现和完成声乐作品所要求的那种美妙而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必须经过严格合理的训练过程才能获得。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音高准确度的训练。
一、音高以及音准在音乐艺术中的作用
一个物体在振动时发出的音高,且该音高能够相符于一定律制,我们把它称为音高准确度即音准。一首音乐感旋律的好坏,直接取决于音准的高低,如果没有制定恰当的标准,那么音乐的旋律感将大打折扣,因此,音高和旋律两者是不可或缺的,只有恰当的结合,才能创造出更加优美的音乐来。从欣赏的角度来看,如果能够将音乐和人的主观感受联系在一起,那将将音高的效果更好的表达出来,达到一种非常好的效果。
音高的分类与区别:一般来说,大家都习惯于将音高分为高音和低音两种,这是从音高的属性上去划分的,其实这个也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判定标准,高音、低音都是相对而言,主要是由音频的高低来决定,音频高的称为高音,反之则称为低音;从音高的接受对象的角度区分,我们可以将音高分为主观音高和客观音高。客观音高就是指物体在振动的过程中,实际所产生的声音,这个判定标准没有任何人为的因素,一般是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完成的。在实际情况中,一个物体的振动频率往往跟很多因素有关系,例如空气、密度等。所以用先进技术手段测出来的物体振动频率也不能用数学方程式的方法去精确的表达出来物体的振动频率,由于周围的环境是再不断变化的,这会在我们的脑海中形成一种听觉习惯。音乐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并且是很复杂的一种方式,在我们用音乐去展示音高时,会有很多的情况是我们不可预计的,有音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主观听觉心理的影响,这种情况通常被我们称之为主观音高。相较于客观音高来讲,主观音高有着很多的不同点,客观音高几乎是不变的或者波动很小,而主观音高可能会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最鲜明的例子就是,有的很优秀的学生在参加声乐考试的时候会发挥失常。
二、我国的声乐教育简介
相比较西方,我国的声乐教育起步较晚,大约从上世纪中50年代才开始的,一开始都是西方传播过来的,随着不断发展,我国在声乐教学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在演唱方法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是因为我国的民歌,大部分都是自由抒情,我国的地方戏曲,通常都是按照传统的习惯来进行演唱,这样在教学方面,就无法对标准进行统一,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主要部分还是作为抒情,对音高的变化没有过分限制。这样音准的模糊性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加;我国的主观高音,相对来讲,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具体来讲,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找原因,一是东西方思维及审美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二是没有统一的地域口语;三是在率学计算方面,选择的是不同的方法。
三、声乐演唱的音高准确度训练方法及特点
(1)模仿法。运用模仿的方法进行声乐音高准确度训练,该方法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家,不管是动作训练还是语言训练可以采用该方法,声乐音高也不例外。在声乐训练中,我们可以首先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制造出客观的音高,然后,学习者可以对客观音高进行反复不断的模仿,并用专业的录音设备进行录音,记录后再与客观音高进行对比,从而找出自己在演唱方面的不足,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这样反复的联系,一定能够大大的提高演唱者的水平。
(2)在声乐演唱的学习中。每一首歌曲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每一首歌曲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背景存在,这就对演唱者对于音高的把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练习歌曲的这个过程中,也要重视模糊音准,音高并一定非要达到很准确的地步,只要音准是可辨别的,是可以微调的。
(3)心理暗示法。中国的一位音乐教授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发现音高略微低一点不容易被人们所察觉,这个结果可以引导演唱者在训练的时候,可以更多的进行一些弱音训练,以此加强对音高的准确度把握。
四、理智认识到自身的音高准确度
现在的科技发展的越来越快,各种各样的先进专业的录音设备层出不穷。实际上,在没有进行录音的情况下,大部分的演唱者在演唱时,都会认为自己的发音很准确,但是在进行演唱录音后,很多演唱者都会感觉不适,特别在录制出的歌曲后,感觉没有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造成这种情况主要由以下原因:一是音准的判断会受到感官延迟的影响,我们知道,在声乐演唱的同时,唱的音高会被自身的听觉系统直接感受到,两者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只有非常短的时间间隔,那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大脑是无法有效的调整音高的,从而影响到音高的音准性。二是众所周知,声音在固体以及空气中传播,前者的传播速度要远远大于后者的传播速度,那么我们在唱歌的过程中,听觉系统感知到的声音通常是利用身体的内部组织传导的,这样就会影响到音高的准确性。
五、结论
根据上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音高的一些理论知识,我们应该充分的认识到自身在演唱时的音高主观性,平时可以多练习提高自己的水平,多比较自身的演唱效果,这样,在演唱水平上一定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2-103-02
毛竹是经济价值很高的树种,一次造林就可以长时间产生经济效益。毛竹与我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无论是建筑、家具、造纸、包装、运输,还是食品、医药、保健、纺织、旅游、环保、化工、军工等行业,都离不开毛竹产业。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地自然概况 宁国市是安徽省四大毛竹生产基地之一,属于北亚热带季风亚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为1 426.9mm,年平均气温为15.4℃,全年无霜期226d。
1.2 样地调查方法 在梅林鲍家坞林场内设置不同立地条件的毛竹林标准地6块,面积为400m2(20m×20m),各样地基本情况见表1。根据标准地调查的要求,对标准地内毛竹每竹检尺,实测树高(H)和胸径(D),在每块样地中间位置按“S”形取5份土样,混合,带回实验室处理。
1.3 毛竹生物量估算 毛竹生物量测定方法有很多种,本文采取伐倒方式计算毛竹各部分生物量。具体步骤如下:每木检尺后,分别在各样地内找出10株标准木伐倒称重,以2m为区段,对竹秆、竹枝、竹叶各部分的每个区分段(本研究中毛竹重量不包括竹鞭及其鞭根),称取鲜重,取样并带回实验室,在105℃下烘干称重,求算含水率。依据各部分样品干重推算标准木各部分干重,以胸径D(cm)和竹高H(m)为自变量,以竹秆、竹枝、竹叶干重为因变量,利用W=aDbHc二元幂函数进行生物量模型回归,即可得到竹叶(WL)、竹枝(WB)、竹秆(WS)、竹根(WR;不包括竹鞭及其鞭根)模拟生物量模型[2-3]:
WL=589.81D2.7049,R2=0.762;
WB=91.886D1.434,R2=0.669;
WS=2853.4D2.3079,R2=0.889;
WR=79.249D1.8202,R2=0.582。
2 结果与分析
2.1 毛竹林生长状况分析 评价毛竹生产力的2个重要因子是胸径和立竹度,是毛竹林整体林分状况及效益的体现。由表2可知,宁国梅林地区毛竹林的平均胸径为10.00cm。根据温太辉等的研究[1],所调查的毛竹林中,有4个I级的毛竹林,I级毛竹林达到65%以上,这表明宁国梅林地区毛竹林具有较高的生产潜力。衡量毛竹林地生产力水平的另外一个重要指标是立竹度,它表示的是毛竹林的密度水平。本调查的立竹度是根据调查到的样地平均胸高断面积与模式化的竹林胸高断面积(79.35m2・hm-2)之商来得到的。根据温太辉等的研究,立竹度在0.8以上为高产毛竹林,0.3~0.8为中产毛竹林,小于0.3的毛竹林为低产毛竹林。调查结果显示,宁国梅林毛竹林的平均立竹度为0.25,并且6块调查样地全部属于低产毛竹林(表2),可能是林分立地本来就比较差,而且农户采取单一的采伐模式,造成立竹度偏小。
2.2 毛竹林生物量分析 在实验室将毛竹各部分烘干后得出,各部分生物量所占比例为:竹竿(73.07%)>竹枝(14.91%)>竹根(6.9%)>竹叶(5.12%)。由表3可知,不同立地条件对毛竹林生物量影响是明显的,梅林地区毛竹林生物量在37.02~80.31t・hm-2,平均为51.14t・hm-2,其中,4号样地生物量最大,为80.31t・hm-2,5号样地生物量最小,为37.02t・hm-2。
2.3 立地条件与毛竹生物的相关性研究 通过对梅林对山不同立地条件的6块样地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坡位与坡向与毛竹生物量呈显著相关性,处于下坡的毛竹林生物量要高于中坡和上坡的毛竹林生物量;处于西破的毛竹林生物量高于其他坡向的毛竹林。
3 结论与讨论
由本次研究结果可知,梅林地区毛竹生物量和立竹度均不高,这是由于该林场对外承包,承包商急于收回资金,对林场内3度及3度以上毛竹林进行皆伐,导致整个林场内毛竹林偏于幼龄化,表面上看是较快的回笼资金,实则不利于毛竹林的长期可持续经营,造成毛竹生物量和生产力不高。
不同的立地条件对毛竹生物量影响也是有差异的,位于下坡处的毛竹林和位于西的毛竹林生物量要明显高于其他坡向和坡位的毛竹林。这可能是由于下坡处的土壤有机质和腐殖质含量高于其他林分,而且家禽等粪便也提高了下坡毛竹林的土壤肥力,进而提高了毛竹林的生产力。
因此,为提高宁国梅林毛竹林生产力,笔者提出以下建议:(1)经营时间较长、产量已稳定的用材林留4度砍5度,4度竹林竹材产量和笋产量高,经济效益好;(2)林分衰退、产量下降的竹林留2度、3度为好,成竹率高,新竹数量多;(3)下坡和西坡竹林要多培养,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毛竹产量;(4)阳坡竹林留3度可增加成竹数、使林分稳步发展;(5)采取多种经营模式,避免单一模式操作造成林分地力减退和生产力下降。
参考文献
何为学生主体作用,即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就是说,教师要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的受教育者转变为主动的求知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形成自觉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习惯与能力,实现“教”与“学”合二为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根据日常教学积累,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更新教学理念,转变自身角色
怎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语文教师首先要更新教学理念,转变角色,有责任感和神圣感,打破“师道尊严”的传统思想。学生能否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态度密切相关。通常情况下,学生喜欢笑口常开、和蔼可亲、幽默风趣、循循善诱、心怀宽广的老师,而不喜欢神情严肃、心胸狭隘、苛刻责备、讽刺挖苦人的教师,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改变自身角色非常重要。如今网络媒体发展快,老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
在学校里,学生学习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因此,课堂教学是主要渠道。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对象观,摆正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带着微笑和学生交朋友,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以民主、平等的态度面向全体学生,尽量用真情实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大舞台,教师只起点拨引导的作用。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对语文学科没有兴趣,则绝对学不好语文。只要对语文学科有了兴趣,学生就会盼望上语文课,上了这节盼下一节。还没上的课,他们会积极主动地预习,去读、去写、去搜集相关材料。老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其根本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展现自我和体验成功的乐趣。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到成就感,从而更坚定学习信心。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那么,如何激发呢?
(一)巧妙创设教学情境,盘活课堂。
教师要抓住初中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善于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如运用故事引入、情境引入、启发式引入、谈话式引入等,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用外部刺激引起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如我在教学《斑羚飞度》这篇课文时,运用PPT播放了野生藏羚羊在蓝天下,绿油油的草原上食草,自由奔跑的图片,并配上宽松优美的音乐,展示给学生欣赏。一上课就把学生引入广阔无垠的美的境界,让学生对辽阔草原,自由自在的草原有向往。让同学们阐发对大草原、对羚羊生活的感受。接着继续播放不法分子用枪械屠杀羚羊的图片,让学生对羚羊的遭遇产生怜悯之心,接着切入羚羊种族自救的故事。这样学生对这篇课文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生们讨论问题的积极性很高,我设计的问题学生都解决了。课堂上学生主动与我交流,同学之间相互争论,整堂课气氛非常活跃,在品词佳句上能发表独到的见解,真正转变了教师的“一堂言”为学生的“满堂言”。分角色朗读课文时,更是抑扬顿挫,有声有色,语言积累水到渠成,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实践证明,创设多种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探究欲望,在自信心与自主意识的驱动下,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广阔的时空中,展示个性、寻求发展、获得成功。
(二)统筹设计难易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
每个班50多名学生,他们之间存在一些差异,如:他们来自不同的社区、村落,不同的家庭,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教师在设计问题、布置作业时都要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进取精神。后进生存在学习障碍,我们要千方百计地进行积极引导,帮助他们渡过这一难关。课堂上这样的情景时有发生,后进生的发言吞吞吐吐,或者不够贴切,引起同学的哄堂大笑,使他们的自尊心备受打击,此时鼓励他们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绝不能持责备甚至呵斥的态度,要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因材施教,因材施“励”。善用显微镜和望远镜,用显微镜看学生的闪光点,用望远镜看学生的潜力,即用发展的眼光多角度地看待后进生。启发和引导他们从克服适当的困难开始,不断迈向成功。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除了学习障碍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如赞赏的目光、亲切的话语、直接的表扬,让他们为自己感到骄傲,充满自信心。在有成就感后,他们便会自觉地努力奋斗。我们要适时地给予他们指导,为他们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感到“我能行”、“我很行”,看到成功的希望,从而树立克服困难的自信。这样学习就变成了轻松的事情、享受的事情,变成了学生自觉的行为。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Group Leader of Auxiliary Teaching" Experiment Research of Improv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ocial Adaptation Ability
CHEN Lihua
(Gushan Area of Fuzhou Gezhi Middle School, Fuzhou, Fujian 350014)Abstract Adopted with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method, experimental method,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so on, to the group leader of auxiliary teaching of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ocial adaptation ability were analyzed, and the heads of auxiliary teaching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ocial adaptation abil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intervention in the group leader auxiliary teaching experiment, subjects were the students of the classmates to adapt and self acceptance score difference is significant (p0.5) that: in the proc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by the heads of auxiliary teaching, can improve the students' on the level of mass social adaptation ability.
Key words group leader of auxiliary teach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ocial adaptation ability
0 前言
自体育新课程提出了“社会适应”的学习领域与课程目标后,关于学生社会适应的研究,成为了课程与教学研究者重点关注的领域。因此,如何提高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摆在体育教师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小组长辅助教学”与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提高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以期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实证的参考。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被试
本研究的实验被试福州市某中学随机抽取一个班级42名学生,其中男生26人,女生16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以“社会适应”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查阅了相关研究论文7篇,了解关于“中学生社会适应”的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为本研究的选题提供支持。
1.2.2 实验法
(1)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 前实验设计的单组前后测设计。单组前后测设计是指在实验处理之前增加了一次前测,通过前测可以获得所抽取样本的初始水平或心理特征,再与单组后测结果进行比较,以分析实验处理的效应的一种实验设计方法。①
本实验的设计模式为:实验组:前测—实验处理—后测。
(2)实验指标的选取。由于本研究要考察的内容为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因而,本研究把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作为实验的指标。
(3)实验过程:被试班级的学生在实验干预前,先进行一次社会适应能力的问卷前测,前测后,体育教师在被试班级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长辅助教学”的教学设计,指导全班学生在教师和小组长的辅助教学下,进行体育技能学习。在进行试验干预时,体育教师除了教学方法的改变之外,所设计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教学时数、教学场地、教学设备等条件都与前测相同。在经历了一个学期34次课的教学后,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再一次进行测量,并对两次测量的结果进行差异检验。
(4)“小组长辅助教学”及其教学要求。本研究采用的“小组长辅助教学”是指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任命每个小组中个别体育技能水平较高、领导才能较好的学生为小组长,在教师向全班学生进行统一的示范讲解后,在分组练习的过程中,指导小组长按照事先分成的小组,分别辅助教师对本小组成员进行体育技术指导的一种教学方法。
本研究的“小组长辅助教学”,主要有以下要求:①按照自愿和友情分组的原则,办全班学生分成5~7个不等的若干小组。②任命每个小组中,体育技能水平最高,领导才能最高的同学为本小组的组长,并授权小组长辅助体育教师对本小组的成员进行技术指导。
1.2.3 问卷调查法
为了解学生在实验干预前后的社会适应能力情况,本研究采用《学生在校生活状况问卷一在校行为子量表》,在实验前和实验后,分别对学生进行测量。该量表由台湾学者昊武典②编制,用于测量初中学生的学校生活适应状况。③包括课业适应、常规适应、师生关系适应、同学关系适应和自我接纳五个维度。量表由50个题目组成,所有题目均采用四级评分。得分越高,说明被试的适应状况越好。余红宁川、④廉串德等⑤的研究表明,该量表在大陆中学生群体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特性。
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4份,回收有效问卷84份,有效回收率100%。
1.2.4 数据统计法
本研究收集的全部数据由研究者本人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小组长辅助教学”实验处理前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得分差异检验
为了了解被试学生在实验前后社会适应能力的变化状况,分别于实验前后,采用《学生在校生活状况问卷一在校行为子量表》对被试学生进行测量,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实验前后被试学生在社会适应能力上的得分及差异检验(n=42)
注:**表示P
从表1可以看出,在实验前后,被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各个维度上的得分变化情况不尽相同,但在“同学关系适应”和“自我接纳”等维度上,差异具有显著性,特别是在“同学关系适应”维度上,差异具有高度的显著性。因此,认为“小组长辅助教学”教学实验前后,被试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得到了提高。
2.2 “小组长辅助教学”实验提高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效应量
表2 实验处理提高被试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效应量
虽然对被试被试学生在“小组长辅助教学”实验处理前后社会适应能力的前测数据和后测数据进行差异检验的结果显示,在实验前后,被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到了提高,但此时,但这种提高有时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此时我们仍然无法知道被试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的量,即“小组长辅助教学”对被试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的效应量,因此,有必要对被试学生的前后测数据进行效应量的分析。具体分析结果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小组长辅助教学”对被试学生影响的效应量为0.4365,根据科亨等人所使用的衡量效应量规模的标准:⑥0.5以上的效应量可视为大效应量,因此,表2的数据表明,“小组长辅助教学”对被试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具有大规模的影响。
2.3 “小组长辅助教学”提高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原因分析
人总是在同他人的交往中展开学习并求得成长的。⑦因此,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也是在同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培养并获得提升的。“小组长辅助教学”方法的运用,促使体育课堂形成了一个个的学习者共同体。从本质上讲,一个学习者共同体营造了一种“相互学习”的文化,⑧在这样的一个文化集体中,学习者之间可以进行尽情的交流和互动,并在交流与互动中学习良好的与他人进行交往的能力与技能,从而提升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
因此,“小组长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由于在上课的分组过程中,体育教师已事先对小组长的职能进行了授权和规定,在小组长辅助教学中,小组长就会行使其组长的辅助教学的职责,利用自己较好的运动技能,对本小组的成员进行技术指导,而小组成员也会就体育学习中的技术问题,请教小组长,并从小组长处获得技术的支持。这种指导与被指导的行为,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情感的和技术的交流,使得学生从中体验到了交往的经验,学习到了交往的技能,促进了同学关系的和谐,提升了同学关系的适应;同时,在这样的交往过程中,学生也能在集体中良好地融入和学习,体验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产生了自我肯定的心理,从而强化了自我接纳的心理品质。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长辅助教学”,能提高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2 建议
在以“社会适应”为主教学目标的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采用“小组长辅助教学”的方法,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更多的互动,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达成。
注释
① 佟立纯,李四化编著.体育心理实验与测量指导手册[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6.
② 吴武典.国中偏差行为学生学校生活适应之探讨[J].教育心理学报,1997.29:25-50.
③ 刘旺,冯建新.初中生学校适应及其与一般生活满意度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06.29:78.
④ 余红宁.初中教师和学生对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态度的比较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⑤ 廉串德,郑日昌.高一学生学校适应与教师领导行为关系之初探[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4:61-64.
1 引言
环保部“十二五”把畜禽养殖业新纳入减排约束性指标。南平市近年来在国家、省和市三级财政的扶持下,开展了一系列的规模化生猪养殖污染治理项目。由于工程建造来自于不同设计施工单位,处理效果和投资状况有很大差异。为了进一步引导南平市规模化生猪养殖业污水处理的健康发展,作者系统开展了福建省南平市规模化养猪场污水治理模式的比较研究。
2 研究方法
结合工作优势,笔者通过现场采样,对比和分析监测数据,针对南平市已建规模化养殖厂污水治理工程进行整理和归纳,以评价不同的工艺模式治理情况。所有分析评价工作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的“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497
-2009)。
3 研究结果
3.1 三类治理模式总结
根据 “治理工程技术规范”要求,通过系统的整理,南平市规模化养猪场污水治理基本分为两大类,即常规还田处理系统和厌氧+好氧处理系统,进一步结合不同养殖规模可以细分为三种不同的治理模式。具体技术特征如下:
模式Ⅰ:适用于生猪存栏500头以下,周边有大量消纳土地的养殖场。工艺模式流程如图1。
该工艺模式以能源利用与综合利用为主要目的,适用于沼气能完全利用,同时周边有足够土地消纳沼液、沼渣,并有一倍以上的土地轮作面积,使整个养殖场的畜禽排泄物在小区域范围内全部达到循环利用的情况。
模式Ⅱ:适用于生猪存栏2000头以下,有足够土地面积消纳的养殖场。工艺模式如图2。
该工艺主要以进行污染物无害化处理、降低有机物浓度、减少沼液和沼渣消纳所需配套的土地面积为目的,且养殖场周围具有足够土地面积全部消纳低浓度沼液,并且有一定的土地轮作面积的情况。
模式III:适用于生猪存栏2000头以上,没有有足够土地面积消纳的养殖场污水,需要达标排放。工艺模式如图3。
该工艺模式能源需求不高且沼液和沼渣无法进行土地消纳,废水必须经处理后达标排放或综合利用的,应采用“厌氧+好氧+综合利用技术”。
3.2 不同模式的技术经济比较
以存栏量5000头的养猪场污水处理工程为例,两类处理系统技术比较见表1,处理效果见表2。
4 讨论
4.1 南平市加大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污染治理的必要性
近年来,南平市养殖业迅猛发展,散养户减少,规模化养殖户大量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猪场粪便大量增加并集中排放的问题。正常情况下,每头每天排尿液量为母猪4.52kg,公猪4.6kg,育肥猪4.2kg,仔猪2.1kg,常年存栏1000头的猪场每天排尿为4.3t左右,加上粪便及其他污水,日总排污水量为6.5t左右。生猪养殖对南平市水域、土壤、空气等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恶化了生态环境,危及周边群众身体健康。加强规模化养猪场污水治理已迫在眉睫,这不仅关系到南平市整体生态环境的改善,也会严重影响南平市规模化养猪场的可持续发展。生猪养殖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不能不养、减少分散养、促进规模化养是畜禽养殖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必然趋势。
4.2 不同模式的适应性
通过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南平市目前规模化生猪养殖污染治理的三种模式均是切实可行的。但是,厌氧+好氧+综合利用技术比常规技术占地面积少,工艺设备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结构紧凑,整体性好,便于管理。
相比传统的还田工艺,水处理工艺投资并非昂贵,但是运行费用比较高。污水处理过程中主要能耗是一台2.2kw的罗茨风机,一般每天运行6~8h,经过测算,每头猪大约会增加成本0.38元。项目COD总去除率为98.8%,项目出水达到农灌标准后,可用于综合利用。
不论何种治理模式,污染物厌氧发酵都是必须环节,厌氧所产沼气集中供气给农户作为生活能源,猪场职工用能和火焰消毒和仔猪保温等。沼渣经处理后可作为有机肥生产无公害绿色农产品作物,种植食用菌,沼液上山种果、种茶,下地作为各种农作物有机肥料。
目前南平市厌氧消化工艺大部分采用塞流式厌氧反应器、升流式厌氧污泥体和污泥过滤器,升流式固体反应器。各种消化工艺都存在或多或少或不足之处,综合对以上四种厌氧消化工艺进行比较后,因地制宜选择。
5 结论
南平市规模化养猪场污水治理基本分为两大类,即常规还田处理系统和厌氧+好氧处理系统,根据不同养殖规模可以细分为三种不同的治理模式。综合分析,南平市的三种不同的治理模式工艺技术均可行,具有良好的能源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要注意适应性。
参考文献:
[1] 边炳鑫, 赵由才.农业固体废物的处理与综合利用[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2] 周昱, 阳作锋. 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建设的思考[J].江西能源, 2002(4): 41-43.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
1.1.1 学生文明礼仪的现况
我国在中小学美育的功能和内容、课程设置研究很少,特别是在研究内容方面缺乏深度与宽度、美育对每况日下的学生文明素养方面研究缺乏整合与创新。
1.1.2 校园美育的构建框架
学校以美声、美书、美形三要素为框架,每周每班开设一节美声范畴内的音乐课,介绍美声的概念、起源、发展和意义以及美声的学习。每周开设一节书法课,进行软笔书法教学。每天开展35分钟大课间活动,体育课采用1+4选项制教学模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校开设的项目进行体育课堂学习。每学期各班开展一次德育一体化活动,4个课时时间进行劳动。
(3)提出全面的方法,造更好的学生文明礼仪成长的环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高一10个班级全体学生以及选取的10名后进生组成的实验组。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湖南文理学院图书馆、期刊网和中国知网相关的电子文献,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分析。
2.2.2 专家访谈法
在确定研究方向后,与常德市各个中学的老师、班主任进行美育促进学生文明礼仪模式的探讨,听取他们的观点,意见,为本研究积累意见。
2.2.3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课题所需要的研究信息和数据,设计了学生调宋示怼⒆家调查问卷和效度检验专家问卷。
(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分别向常德市七中学生和老师发放问卷215份,问卷的发放、回收顺利。
表1 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
(2)问卷的效度检验
专家问卷效度统计单项选择(n=10)
检验结果为:问卷有效性较高
(3)问卷的信度检验
本问卷进行了重测信度检验。检验得出问卷可信度高,符合要求。
4 结果与分析
4.1 常德市七中校园美育课程具体实施办法
学校按初、高中两部六个年级进行特色三活动(“三美”活动)
一、唱响青春之歌声(美声)
(1)常规唱歌:唱歌时间为第一节课和第五节课前5分钟。(2)七中好声音之校园十佳歌手大赛。(3)庆“五四”校园合唱比赛
二、书写汉字之神韵(美书)
(1)常规练字:第五节课前15分钟为全校练字时间。(2)每期举办一次“书汉字之美 品文化之韵”书法比赛。
三、练就健康之体魄(美形)
(1)特色大课间活动:晴天室外“两舞一操”,雨天室内手语操。(2)“新苗杯”篮球赛(3)德育一体化活动。
4.2 常德市七中校园美育课程对学生文明礼仪成长的效果分析
4.2.1 学生的态度
学校开展美育教育,89.5%的学生是持欢迎态度的,认为接受美育教育后自己在文明礼仪方面有所提高的学生达到了75.4%。
4.2.2 教师的态度
美育教育开展以来,77%的教师感觉学生在礼仪方面的素养有了明显的提高。
4.2.3 美育对学生言谈举止的影响
美文的阅读,传统文化的教育,介绍大量的古人事迹,学生们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模仿,现在学生普遍感觉自己变得斯文了,变得文雅了,比例达到了69.7.%
4.2.4美育对学生学校礼仪的影响(课堂礼仪,听讲,服饰仪表,尊师礼仪,同学之间的礼仪集会礼仪,校内公共场所礼仪)
学生们意识到整洁的仪表是一种美,意识到对人的尊重是一种美,不再盲目最求个性,少了搞怪,多了谦逊,少了张扬,多了自信,对老师同学有礼貌的多了,自我中心少了,通过美育教育,对自己在仪表等方面持肯定态度的学生,占到了86.3%
4.2.5 其他礼仪(交接物品,父母礼仪,长辈让座,乘车就餐,宿舍)
学生吃饭过程中,一些礼仪方面有了注意,比方说长辈先动筷子,给长辈主动帮助,有这种感觉的家长达到了63.3%。
4.2.6 选取了杨思、赵云、蒯悦等10名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同学组成实验组.
同学对实验组10名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在开展美育教育前后评价对比(n1=20)
教师对实验组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在开展美育教育前后看法对比(n1=9)
开展了美与教育后,学生与人交往时文明礼貌素养有了提高的占到90%,效果明显,同时认为学生学习态度有了改善的,占到60%,认为学生能注重自己仪表形象的占到80%,认为学生在校期间能控制自己仪态的占到80%,谈吐水平得到提高的占到70%。
实验组学生在开展美育教育前后对自己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自我评价对比(n1=10)
在学生自我评价中,40%的实验组学生认为通过美与教育自己的学习态度得到了改善,甚至有40%的实验组学生认为文化成绩的提高和学校开展的美与教育有直接关系,实验组10名学生的变化是显著的。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研究表明,常德市七中的美育教育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文明素质,美育课堂教学和评比竞赛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5.2 建议
第一,转变观念,注重课堂教学方法创新,第二,美育教育课堂和评比竞赛中对文明礼仪的针对新需要进一步增强。
参考文献:
[1] 滕朝晖.《技校美育教育的重要性与教育途径》, [n]《职业》2012-12-05.
随着长株潭城市群是国家“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的批准成立,长株潭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长株潭区域旅游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以长株潭市区为中心、以各景区为支撑的大旅游发展格局基本形成[1]。然而,长株潭旅游区的生态空间结构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旅游区集群效应不明显,缺少具有明显优势的旅游景区群落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旅游景区个体,景区间的联动效应不明显等,制约了该区域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利用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以及借鉴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相关研究成果对长株潭旅游区生态结构现状进行可分析,并为长株潭城市群旅游区生态空间结构优化提出了建议。
一. 研究区概况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中东部,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两两相距不足40公里,结构紧凑。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是中部六省城市中全国城市群建设的先行者,被《南方周末》评价为“中国第一个自觉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实验的案例”。在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域不协调之下,通过项目推动经济一体化,长株潭为其他城市群做了榜样。不与中部六省争龙头,致力打造成为中部崛起的“引擎”[2]。长株潭三市旅游资源种类齐、品位高,类型结构互补性明显,发展区域旅游业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3]。
二. 生态学原理与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优化模式
(1)种群生态学理论
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物种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关系。两个种群的相互关系可以是间接的,也可以是直接的相互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害的,也可能是有利的。正相互作用中的互利共生关系是种群关系中的最佳状态,世界上大部分的生物量是依赖于互利共生的。旅游景区种群之间也是一种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关系。共生导致有序,共生的结果使城市群旅游生态空间结构合理有序,旅游资源得到整合,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旅游系统获得多重效益。共生者之间差异越大,系统多样性越高,从共生中受益也就越大[4,5]。
(2)群落生态学理论
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简称群落。组成群落的各种生物种群不是任意地拼凑在一起的,而有规律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群落。群落的结构有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之分。群落的结构越复杂,对生态系统中的资源的利用就越充分。群落的结构越复杂,群落内部的生态位就越多,群落内部各种生物之间的竞争就相对不那么激烈,群落的结构也就相对稳定一些。旅游区生态结构优化的主要目标形成以优势景区种群为主体的景区群落,以优势景区群落为主题的景区集群,增强长株潭旅游景区集群的核心竞争力。
(3)协同进化理论
协同进化是指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发展的相互适应的共同进化。一个物种由于另一物种影响而发生遗传进化的进化类型。协同进化的意义在于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增加、促进物种的共同适应、维持生物群落的稳定性等。长株潭城市群旅游生态空间结构与城市群经济结构之间、城市群旅游生态空间结构内部旅游景区群落之间以及城市群旅游生态空间结构内部旅游景区种群都是一种协同进化的关系,城市群旅游区生态结构有序合理,有利于城市群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进而促进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
三. 长株潭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旅游区生态空间结构优化组合
景区空间结构的优化主要包括区类型与功能、景区规模和景区数量,空间结构的优化模式也就相应的具有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和集群结构三个层面。长株潭城市群的旅游景点(区)数量多,但整个旅游区生态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
(1)水平结构优化
优势旅游景区个体不明显,某些优势景区种群不突出即便某些景点的资源禀赋良好,但鲜为人知,品牌效应不强。旅游景点比较散乱,缺乏共生性和联动性。例如应该作为长株潭生态旅游优势景区种群优势个体的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其知名度并不高,从未出现游客涌入的情况,而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的对该景区的研究成果显示,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的空气负离子含量很高,空气很清洁,环境资源良好,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绝佳场所[6]。而长株潭乡村旅游景区种群在发展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景点分布散乱,低标准建设等。
长株潭城市群旅游生态结构水平的优化应着力打造该区域的具有明显特征的优势旅游景区种群,进一步优化红色旅游景区种群结构和乡村旅游景区种群结构,构建生态旅游景区种群结构,着力打造城市旅游景区种群结构;培养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等优势生态旅游景区个体,强化韶山、花明楼红色旅游景区个体在“金三角”旅游种群中的地位,优化乡村旅游景区种群内部景点个体的布局,着力打造望城千龙湖及周边休闲农庄、长沙黄兴镇农业旅游示范点等乡村旅游优势景点个体。
(2)垂直结构优化
长株潭城市群旅游区生态结构垂直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旅游景区个体互利共生关系不足,联动性差;红色旅游景区、乡村旅游景区普遍数量多而规模比较小;生态旅游景区少、规模大,则集中在城市群远郊;城市旅游区域核心地位不明显。如作为湖南红色旅游“金三角”的宁乡花明楼,其影响力远低于韶山故居,由于旅游线路的组织问题,韶山对花明楼的带动作用不强。
解决这些问题应该优化旅游景区种群内部个体的结构,强化种群内部个体之间的协作联系,形成强势旅游线路,同时应加强旅游景区种群之间的协作关系,如城市旅游与红色旅游之间的组合、生态旅游与红色旅游的组合、生态旅游与乡村旅游的组合等,从而弥补弱势旅游景区种群的不足。
(3)集群结构优化
集群结构的优化主要表现在景区个体之间、景区群落与景区群落之间的协同进化关系。例如可以作为生态旅游优势个体的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可以向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昭山、东台山国家森林公园眼神,进而形成覆盖长株潭的绿色网络;而韶山可以借助其在“金三角”中的地位向湖南第一师范、清水塘等其他景点延伸。进而形成旅游景区个体之间以及旅游景区种群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和协同进化关系,并形成网络化的景区(点)空间分布结构。
四. 结论
(1)生态学理论,尤其是协同进化理论、互利共生理论、群落生态学理论、种群生态学理论对长株潭一体化旅游生态空间结构的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2)长株潭一体化旅游生态空间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旅游景区个体互利共生关系不足,联动性差;旅游景点比较散乱,缺乏共生性和联动性等;
(3)城市群范围内旅游集群规模大小合理、密度适宜,旅游生态空间结构组织有序,旅游生态空间结构优化高效,旅游业发展促进城市群经济、社会、生态之间互利共生、协同进化,城市群健康持续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方世敏,廖珍杰.长株潭旅游景区群落空间关系及其结构优化[J].经济地理,2009,29(2):342-346.
[2]资料来源:http:///view/1504277.htm
[3]黄利娜.生态学视域的长株潭城市群景区空间结构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杨士弘,等.城市生态环境学(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45.
[5]张金屯.应用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374.
“猪粮安天下”。生猪养殖业是我国传统产业,猪肉是我国的主要的副食品。
但目前生猪产业受自然灾害、疫病、市场波动的影响大,投融资体制发育不全、产业集中度低,生猪交易受地域限制、交易效率低下,导致多年来我国生猪价格一直处于“发散型蛛网”波动状态,猪肉供应剧增剧减,农户损失惨重。现代金融的核心功能就是配置风险,[1]生猪产业模式亟待金融改造,借助金融工具体系来发现价格、分散风险,重构生猪产业风险金融治理体系,保障生猪有效供给、实现生猪产业转型升级。
1.国内研究现状
1.1关于生猪价格变动的研究
綦颖,吕杰,宋连喜(2007)认为生猪价格波动既受内部因素影响,如饲料成本,生猪生产周期,生产与加工销售环节利润分配等;也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如饮食习惯、疫情、宏观调控政策等[2]。李秉龙、何秋红(2007)分析了我国猪肉价格短期波动的特点与波动周期,总体趋势、从政府宏观调控、猪肉供给和需求三个方面解析了肉价格波动的原因。[3]战立强(2014)通过对生猪价格时间序列的观察,发现我国生猪价格成规律性的波形。[4]
1.2关于生猪投融资的研究
生猪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在银行与养殖户的关系上,王九龙、谭静(2010)建立了生猪贷款博弈模型,分析了银行提供金融支持所面临的问题,具体阐述了金融机构面临逆选择的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在国家政策的研究上,熊启泉、邓家琼(2008)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财政支农总量不足、力度减弱、结构不合理、且稳定性差,存在错位和低效率。
完善生猪投融资体系的建议:对于政策支持上,潘俊澍(2012)提出扶持生猪的规模化生产,提高生猪生产规模化程度,给规模化生猪养殖户贷款政策等方面的政策优惠,满足规模和资金需求,从而拉动生猪产业的发展。在银行主体方面,积极打造合格承贷主体,拉动生猪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探索多种信贷担保模式,支持生猪产业发展。
1.3关于生猪保险市场研究
罗巧、肖承蔚(2012)认为生猪养殖户对生猪保险认知程度、保险期限的满意程度、保险公司的信任程是影响小规模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周伟娜(2009)认为,政策性生猪保险对农户而言成本低收益高,是防范农业风险的有效途径。肖承蔚、李子涵、李璐伊(2012)认为完善农业保险法律体制以及参保组织体系机制,能更有效地发挥农业保险转移风险的作用,有助猪肉价格稳定。
1.4关于生猪电子交易市场研究
杨枝煌(2008)提出生猪产业风险需要通过金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易法敏、周双德(2010)代激扬(2011)等学者认为远期交易具有发现价格、套期保值的基本功能。[5]杨林(2010)构建电子商务平台有助于我国在国家交易中获得增强生猪贸易话语权及定价权。刘斌(2010)、贾国华(2011)对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进行研究,发现目前主要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监管不到位、市场定位不确定、交易管理制度不规范等四方面的问题,导致交易风险加大。
1.5关于生猪期货市场研究
王千六等(2009)认为建立在分散的屠宰场交易模式之上的落后的生猪现货市场是已经成为发展生猪期货交易的主要阻碍,必须构建专门的区域性生猪集中交易市场,完善生猪产业市场机制。付芳华(2010)认为猪肉的价格和供应量波幅过大导致供应链形成瓶颈,并对猪肉供应链中现有的优化方式进行归纳并分析其不足,并对以生猪期货为工具对猪肉供应链进行优化的有效性进行深入探讨。张立中等(2013)对生猪价格主要影响因素:生猪生产成本、城镇居民收入、国家猪肉储备等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通过建立生猪期货市场、优化生猪补贴政策、完善生猪价格预警机制等调控对策。罗巧玲等(2009)认为我国需要尽快推出生猪期货,完善避险投资工具,使广大养殖户在价格大幅波动中提前锁定利润,防范价格大幅波动风险,为我国生猪行业的发展起到保驾护航作用。陶一山(2006)通过对生猪产量的分析和预测,以及影响生猪产量波动的因素,对推出生猪期货必要性进行论证,并进行了系统性的实证性研究。
2.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2.1生猪市场风险及其治理
Ezekiel(1938)最早使用蛛网理论动态分析生猪周期。Futrell(1989)研究发现,1950年~1986 年美国生猪生产周期为4.5年,较长的周期中同时可能存在几个短周期。Darcy& Storey(2000)探讨了我国生猪价格周期的运行规律及生猪价格波动的形成机理。
2.2关于生猪投融资研究
Vercammen(2003)构造了一个随机动态模型,比较政府直接补贴与价格补贴对促进生产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支付可以引致农民增加投资。完善生猪投融资体系方面的研究:Navajas和Gonzalez-Vega(2006)研究了萨尔瓦多的Financiera Calpia金融机构创新农村借贷的方法,他们的研究指出FinancieraCalpia的主要贡献在于将被证明成功的城市贷款技术转移和适用到农村金融的发展。[6]
2.3关于生猪期货研究
19世纪末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模型己隐约地提到了期货市场价格的形成等问题(Carter,1999),但对期货市场价格系统深入的研究始于凯恩斯,大多学者还是认可期货市场具有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的功能,有助于平抑缓冲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Kenard等对美国大豆、活牛、活猪等大宗商品进行了期货市场效率检验,发现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大部分期货市场在短期内则是缺乏效率的。1958 年美国著名的期货研究专家沃金撰文《期货交易的价格效应》,认为套期保值的期货交易机制有利于合理调整库存结构,避免了价格季节性剧烈波动。
3.述评
总结国内外学者对于生猪产业风险的金融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投融资,期货,电子交易,保险四个方面,虽然有涉及运用金融工具进行治理,但对生猪产业风险金融治理缺乏系统性、综合性的研究。依据中国的国情,推进生猪产业金融风险治理体系的构建不仅有其紧迫性,必要性,更有其可行性。重构生猪产业风险金融治理体系的研究,为生猪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具有可行性、操作性的治理模式,从生猪产业的投融资、保险、期货、电子交易四个维度形成综合治理,实现生猪产业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吴晓求.现代金融的核心功能是配置风险.经济经纬[J].2008(4)
[2]吕杰、宋连喜.生猪价格波动的经济学分析.中国畜牧杂志[J].2007(2)
[3]李秉龙、何秋红.肉价格短期波动及其原因分析.农业经济问题[J].2007(10)
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国中部地区在未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1]。长沙、株洲和湘潭三个城市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核心部分,属于湖南省“四化两型”的中心。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城市化就快速增长起来,且已经改变了长株潭城市群的整体生态环境。为了更好的适应我国“两型社会”的发展需求,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需要作出新的调整,构建整体的生态基础设施,有力的推动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协调发展。
1、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生态建设情况概述
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具体范围包括长沙、株洲和湘潭三个市区,以及市区外的42个建制镇,13个行政乡,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市区以及长沙县的大部分、望城县的全部、浏阳市的小部分、宁乡县的小部分、醴陵市的小部分、株洲县的部分、湘潭县的部分、湘乡县的小部分。核心区面积为6362.66平方公里。目前,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的森林面积已经达到了123665hm2,拥有的城市公园以及动植物园24个,生态公园4个以及风景名胜区3个等,资源非常丰富,生态环境质量良好。
2、影响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因素
2.1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资金支持
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主,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调查显示,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域在生态建设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公共财政投入较少,缺乏资金的支持,相关的生态基础设施就会不完善。目前我国出台的经济政策支持主要是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生态效益补偿以及植被恢复费政策等。这些政策如果不能得到落实,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就不能得到足够的保障。
2.2生态观念较为薄弱,保护的力度不够
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主要以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为发展方向,这将会对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目前,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定位与实际情况是存在冲突的,相关部门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不够,生态观念淡薄,坚持选择粗放型发展模式,采取“先破坏、后建设”或者“一边破坏、一边建设”的形式进行发展。只注重眼前的利益,没有长远的发展眼光,甚至不惜采用牺牲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手段去追求经济效益。这对于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建设是非常不利的,且与其要求的“两型社会”试验区的目标是冲突的。
2.3快速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相冲突
“这是我国首次大规模进口美国猪肉。”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贸易系博士研究生导师王亚星说。
变身最大买家
王亚星曾调研过中国进口美国猪肉的数据。
中国一直有从美国进口猪肉的历史。王亚星告诉记者,今年6月,美国已经向香港和中国大陆出口了大约4500万磅(约2041万公斤)的猪肉,而此次销售的2.7万吨是至今为止销售量最大的一次,相当于美国一天宰杀公猪的3/4。
根据美国农业部7月的预测,2007年美国的猪肉出口总量将达30亿磅。USDA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美国向中国输出的猪肉总量为1.64亿磅,而今年仅前五个月,中国自美国进口的猪肉总量就达9635.5万磅,同比增长达到45%。
中国或成美国最大猪肉买家――美国商品研究机构Allendale Inc.的畜牧业分析师Rich Nelson也敏感地嗅到了这一波进口趋势,尽管中国目前只是美第六大猪肉进口国,“但基于目前的形势判断,中国有可能从第六升至第一”。他认为,中国将很快取代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猪肉买家。
但是,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王智才日前表示,中国是生猪生产大国,产量占世界的一半以上,目前仍然是出大于进。
缺口决定需求
接下如此大单,美国农业部副部长基纳姆行动果断。
美国政府上周已派代表团赴中国,与中国农业部官员就两国间尚未解决的农业贸易问题举行会晤,其中包括美国猪肉出口到中国的问题。美国允许在饲料添加剂中使用化学物质培林(俗称瘦肉精),但中国不允许将这种化学物质用于食品生产。
大批合格的美国猪肉将年底运抵中国,“和中国以前为了平衡贸易顺差而大量购买黄豆不同。”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说,中国一定是有这个需求,并且这个需求需要迫切解决。
BMO资本市场的食品行业分析师肯尼斯说,由于中国正面临着猪肉短缺,此次交易会对美国猪肉行业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并将延续一两年。
美国猪肉售华会打击我国养猪户的积极性,美国猪肉将要挤占的正是靠财政补贴重整旗鼓的中国养殖户的市场份额,养猪户利益如果得不到保证,我国猪肉价格难以从根本上回落。
对此,樊纲的意见是,美国猪肉售华到底会对我国消费者和养猪户产生多少影响,不必过分担心。最终影响我国猪肉价格变化的关键因素,还是政府对猪肉的调控效果,即增强养猪户的信心,保证养猪户的利益;打击猪肉供应中间环节的哄抬肉价,降低行政管理成本。
现在进口美国猪肉的价格确实相对便宜。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美国吃猪肉很少,主要吃牛羊肉,从在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的瘦肉型猪来看,价格相对较低,大概三美元每斤。根据中国商务部最新的监测数据,国内猪肉批发价格连续两周下跌1.4%,如果再加上美国猪肉售华,肉价继续回落有望。
减少贸易障碍
“中国通过进口来缓解国内猪肉供应紧张的局面是可行的。”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认为,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贸易自由化进程也在加快,中国在商品进口方面的贸易障碍也在减少,再加上充裕的外汇储备有利于强化我国的对外支付能力,中国进一步扩大进口贸易规模所受到的约束也逐渐弱化。
王亚星认为,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事件急剧增加,适当进口或增加进口美国的农产品也有助于缓和双方的紧张关系。此次进口猪肉的数量虽不能说很大,但也有一定的意义在其中,在中美贸易谈判中将是个砝码。
8月23日,美国零售业联合会(NRF)曾致函众议院筹款委员会,反对贸易报复中国。零售业联合会副会长奥托(Erik Autor)说,如果国会立法对中国产品设限,将会对美国消费者、商界甚至美国经济造成负面影响。有观察家指出,中国进口猪肉可以理解为送给美国商界的一份大礼,众所周知,美国的商界对美国贸易政策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白明说,美国向中国出口猪有三方面的示范意义:第一,新的商机。据统计,中国的生猪价格是美国的5.543倍,即使剔除了再加工与交易成本上的差异,换算成猪肉价格后中美两国之间的价格差异依然会很大,商机自然也会增加很多;第二,调控国内物价的手段延伸。考虑生猪供应青黄不接的时期通过国际市场来弥补国内的供应缺口,也就是利用国际市场“接短”,以防止国内猪肉价格大起大落;第三,“减顺差”的新思路。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06年世界猪肉出口量532万吨,美国为列出口第二大国,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择机扩大猪肉进口规模来推动“减顺差”刻不容缓。
国内秘密养猪
刘永好巨资投千喜鹤集团当上了第一猪倌!
尽管进口美国猪肉反映了我国养殖业部分隐忧,但中国新养殖业的趋势正在萌发。新希望集团正疯涨的股价表明,以猪肉加工为主的千喜鹤集团被列为头号热投项目。这也与大股东刘永好这个中国饲料大王号称要投30至50亿来建立起一个规模化的养猪体系的豪言壮语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