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8:12:5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口腔护理健康指导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34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52-02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细胞免疫功能缺损为基本特征的传染病。它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较快的蔓延速度、较高的病死率。临床中主要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以及血液传播[1]。艾滋病如今在全世界已经开始迅速的蔓延,中国现在也进入艾滋病的快速增长期[2]。大多数艾滋病感染的患者在早期可出现口腔内不同的损害,主要包括毛状白斑感染、念珠菌病感染、卡波氏肉瘤等,也可出现牙周炎、疱疹性口腔炎、口腔内溃疡等口腔感染[3]。因此大部分艾滋病病毒感染(HIV)患者或艾滋病(AIDS)患者常常由于口腔病损而确诊,口腔护理及健康教育工作极为重要,现将艾滋病患者口腔护理健康教育依从性的观察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3月收治的艾滋病患者200例进行分析讨论,其中男性患者117例,女性患者83例,年龄在17-74岁,平均年龄在(3429±321)岁,随机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未实施口腔护理健康教育措施的患者,观察组为实施口腔护理健康教育措施的患者。将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其中年龄、性别、疾病情况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未实施口腔护理健康教育措施,仅实施常规清水漱口等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口腔护理健康教育措施具体如下:
121口腔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针对口腔感染的情况正确选择漱口液进行口腔护理。口腔内出现念珠菌感染的患者,可以选择复方氯已定进行漱口,口腔内清洁完毕后,在局部溃疡面涂制少量5%碳酸氢钠或碘伏;患者出现口腔内牙周炎时可以选择09%的生理盐水冲洗牙周;患者出现口腔溃疡或者口腔内疱疹时,可以选择口洁素进行漱口,涂抹溃疡制剂,口含西地碘片或金银花片等清热消炎药。
122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相关性疾病知识教育,告知患者关于HIV的各种传播途径和临床表现,以及治疗和护理措施,消除对患者产生的歧视以及恐惧心理,能够以同情心对待患者,细致入微的工作同时也能够减少患者的焦虑、恐惧的心理,必要时提供情感支持,营造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环境[4]。对于有吸毒病史的患者,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的同时要做好针对性的心理疏通和安慰,在各项操作中都要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对患者的隐私进行保密,减少患者内心歧视的感觉,使患者能够最大限度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积极对待生活。
123自我防护的健康指导指导患者加强自我保护,尽量减少使用牙签进行剔牙,将用过的牙签以及有口腔分泌物的物品统一放置,尤其带有血渍的污物,要进行集中处理,不要随意乱扔,防治传播途径的扩散。讲解关于口腔感染预防及护理的健康教育知识,使患者口腔内分泌物以及唾液应放置不透水的密封盒内,做好标记进行消毒处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持续进行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内的清洁卫生,避免和减少口腔内感染的发生。艾滋病患者使用的口腔的牙刷等生活用品要注意保管,严格一人使用,防止交叉感染。
13效果评价建立自定的艾滋病口腔护理依从性问卷调查,并将对照组与观察组进行分析比较,7天为1疗程,观察项目以供6组,每组5项,满分100分。
14数据统计统计分析使用SPSS113软件包完成,P
2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进行相同内容的比较,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口腔护理健康教育措施后,患者的口腔护理依从性明显较治疗前提高,经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对于艾滋病患者口腔护理是至关重要的,为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口腔护理依从性,减少患者口腔内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患者会自觉的提高艾滋病防范意识和保护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学会控制对周围接触人的传播。实施良好的口腔护理健康教育措施能够使患者增加生活的信心,减少患者自卑心理,以及报复心理,热爱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的同时关注他人的健康,使艾滋病患者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生活,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翟惠英,王晓力,王子义新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12(3):182-183
1老年人易患口腔疾病的原因
老年人最易患的口腔疾病是龋齿后遗症和牙周病。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牙髓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髓腔开始变窄,增加了牙髓内血循环的压力,加上老年人免疫功能本身降低,更易导致牙髓坏死,使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丧失主要营养来源而变脆易折裂;另一方面也容易引起感染,使病情蔓延。此外,牙体组织随着增龄性变化主要是咬合磨损,牙齿颜色逐步变暗,牙釉质较弱易碎,髓腔和根管小而细,牙髓质不断新生,使牙龈组织萎缩、变薄,牙周膜变宽、牙槽骨生理性弹性降低、牙龈萎缩、牙骨质暴露,至龋菌的侵犯极易导致根面龋的发生和牙龈炎牙周炎的发生,加之老年人在各种疾病的某些阶段常常会出现免疫和内分泌失调,造成机体内环境的改变,从而导致口腔疾患的发生。
2口腔护理的作用与常用方法
2.1 口腔护理的作用
口腔是食物进入消化道的重要通道,又是部分消化液分泌的场所,更是微生物寄居和滋生的最佳环境。正常人每毫升普通漱口水中可以找到1~50万个微生物[2]。老年人由于唾液分泌量减少,口腔自洁作用减弱,极易导致口腔内微生物乘机在潮湿温暖的口腔内迅速繁殖。而口腔护理具有局部清洁及去除口腔内细菌的作用,同时口腔护理对发生在口腔局部的口腔炎、口腔溃疡、齿龈炎、牙周病等具有预防及治疗作用,此外口腔护理还能对老人产生良好的心理影响,增强自信心,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2.2 常用的口腔护理的方法
(1)牙膏清洁口腔法:单纯为清洁口腔、预防感染可首选牙膏口腔护理法。有资料表明,80.91%的重症病人口腔为酸性环境,较适宜真菌的生长。而牙膏为碱性,牙膏水的pH>7.0,故有抑制白色念珠菌的作用。起成分中丁香酚和丁香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孢菌等多种常用细菌均有抑制作用[3]。(2)机械性擦洗法:新的口腔护理观认为口腔护理应该以清除牙菌斑为主要目的。有研究显示,单纯的含漱只能暂时减少口腔内游离状态的细菌数量,对清除定居在牙面上的牙菌斑无效,机械性擦洗可以有效去除牙菌斑[4]。
3老年人口腔卫生的健康指导
3.1 加强健康教育
实施健康教育有助于人们行为的改变。针对社区老年人对口腔护理知识缺乏深入了解的现状,可以通过专题讲座、印刷资料、图片,将口腔卫生的保健要点,预防方式以及等做成一分健康教育资料,在社区内进行分发。还可通过板报或宣传栏,向社区老年人介绍保健牙刷、含氟牙膏和牙线、牙签的应用以及口腔自检自查方法,以便于社区老人记忆,并对照自己出现的问题选择合适的保健方法,从而满足社区老年人对口腔疾病保健知识的需求。口腔卫生的护理重在老人的自理,因此,加强口腔卫生的健康教育,使老人了解口腔卫生护理的必要性十分重要。
3.2 注重正确指导
在健康教育中,要注重对老人实施口腔护理的方法的正确指导。例如:在选择牙刷时,一是要考虑口腔内的实际状况;二是要考虑方便老人的使用,在老人牙齿有较多残缺的情况下,要考虑牙刷品种的选择,植毛部大的牙刷比植毛部小的牙刷更好用,刷牙效更好。刷牙时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1)牙刷的刷毛与齿面应呈直角,正好接触牙齿,应注意较好地使用牙刷刷毛的前顶端;(2)刷牙时使用牙刷的力度要适当,应轻刷;(3)牙刷放于齿面上前后拉动的幅度勿过大,移动幅度以5mm~l0mm为宜,相当于1~2颗牙齿的距离。对于有牙周病的老人,应指导选用刷毛较细的牙刷,因为细的刷毛容易进入牙齿与齿龈结合部位的齿周袋内,能有效除去作为牙周病原因的牙垢。
3.3 保持口腔清洁
经常保持口腔卫生,控制牙菌斑。嘱老年人要坚持每天早晚用温水刷牙,一日三餐后用清水漱口,漱口时要借用水的冲力尽量将牙缝中的失误残渣清除掉,同时做闭口鼓腮漱口动作,并将舌头左右转动,这样能使唾液分泌增多,使牙面、牙缝和口腔黏膜受到一定的冲洗和刺激,使口腔自洁,牙齿健康。有条件的老人还可以选择茶水漱口,让茶水在口腔内冲刷牙齿及舌两侧,这样可以清除牙垢,提高口腔轮匝肌和口腔黏膜的生理功能,增强牙齿的抗酸防腐能力。
3.4 养成良好习惯
老年人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刷牙与漱口要有科学规律,避免烟酒并尽量少吃有刺激性食物,加强饮食营养调整。如有牙病及时就医,平时要坚持叩齿运动和按摩牙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牙周组织功能和抵抗力,定时去医院进行检查,这样可延缓口腔老龄化,使牙龄与寿命大 致相等,提高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化前珍.老年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1~2.
引言
住院患者一般属于病情较严重的患者,这类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口腔卫生护理是重要护理环节,做好该护理环节更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1]。但在住院阶段,大多患者由于病情影响,自身心理和精神都较差,难以做好自我卫生管理,对此,需要采取适当的健康教育,帮助其调整心态,提高治疗护理信心[2-3]。本文为研究行为转变理论在住院患者口腔卫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特从我院抽取120例患者展开分组探讨,详细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抽取我院护理部于2020年3月至8月的120例住院患者纳入本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各占60例。两组患者基本病例资料如下:对照组,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40~85岁,平均(63.49±10.35)岁;观察组,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40~90岁,平均(63.71±10.42)岁。两组患者对比基本病例资料(P>0.05)。经确认,所有患者家属皆知情并签署了研究同意书,且本次研究已获准医院伦理会研究批准许可。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住院护理,主要的护理内容包括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宣讲、简单口腔护理的注意事项、饮食健康教育指导等。观察组采取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方案,主要的护理措施如下:①意向萌芽阶段,此阶段患者大多没有明确的口腔卫生护理意识,护理人员需要对其讲解口腔健康的重要性,使其产生口腔护理需求;②意向阶段,基于萌芽阶段的认知,患者开始意识到了口腔护理的重要性,但护理意向不够明确,意识不够清晰,护理人员需要多讲解相关护理知识,使其掌握一定的口腔护理技能;③准备阶段,该阶段患者已然具有较高的口腔护理意识,护理人员需要拓展其口腔护理范畴,除了需要正确漱口刷牙之外,还需注意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教导其形成系统的口腔卫生护理模式;④行动阶段,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口腔护理步骤,例如选择合适的牙刷、牙膏和漱口水等口腔卫生护理工具,指导其正确的刷牙时间和方法,告知其饭后需正确清洁口腔,睡前刷牙后不再进食等;⑤维持阶段,此阶段患者已经基本掌握完整的口腔护理流程,护理人员需要告知其必须坚持口腔护理,即便出院后也应该维持住院期间的口腔卫生护理,降低患者因环境改变提高并发症风险。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对应患者的护理总体效果,采用口腔护理清洁度调查评分表作为本次护理成效判定标准[4]。评分范畴包括口唇、牙龈、粘膜、舌头、唾液、牙齿、假牙、牙菌斑以及口臭等7项,每个项目1~4分,总分在7~28分。分值与口腔健康值呈反比。显效:通过护理,评分较护理前改善90%以上;有效:通过护理,评分较护理前改善60%~89%;无效:通过护理,评分较护理前改善低于59%。护理总体效果=显效率+有效率。(2)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对应患者的口腔并发症率,可能发生的口腔并发症有口腔感染、牙龈出血以及口腔黏膜损伤等[5]。(3)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对应患者的口腔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采用自行设计的相关调查问卷对患者的口腔健康知识掌握度进行评分[6]。根据Cronbachα系数检验,本次问卷信度值在83.56%,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发放和回收有效问卷均为60份。问卷设置的评分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基本的口腔护理技巧、口腔自我护理意识、并发症防治对策等,满分为100分,90分以上就可评定为完全掌握,70~89分评定为基本掌握,70分以下则评定为未掌握。掌握度=完全掌握率+基本掌握率。(4)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对应患者对健康教育相关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的形式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7]。经Cronbachα系数检验,本次问卷信度值为85.02%,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发放与回收有效问卷均为60份。问卷涉及调查的项目包括:口腔护理技术、解答疑问的态度、指导用药等,总分100分,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满意,70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度+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年龄)和计数资料(性别、护理总体有效率、并发症率、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度、护理满意度),两种资料对比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和c2检验,分别以均数±标准差(±s)、率(%)来表示,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对应患者的护理总体效果对比
观察组的护理总体有效率为93.33%,远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详情见表1。
2.2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对应患者的口腔并发症率对比
经过临床观察记录显示,两组患者皆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口腔并发症,观察组的并发症率为6.67%,远低于对照组的23.33%(P<0.05),详情见表2。
2.3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对应患者的口腔健康知识掌握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后对口腔卫生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度为90.00%,远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详情见表3。
2.4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对应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对比
【关键词】口腔科;口腔卫生与保健;研究
一 引言
口腔是消化管的起始部分,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规则腔隙。保持口腔卫生是人的生理需求之一,良好的口腔护理可使防止口腔内细菌滋生,预防口腔感染,促进口腔正常功能。对于患者来说,要更加注意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预防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口腔科中的口腔护理工作在临床上被加以重视,对于探讨有效的口腔卫生与保健工作方法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
二 口腔卫生保健的理念
随着口腔医学的不断发展,对口腔卫生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口腔保健并不是简单的口腔清洁,作为单纯地预防口腔疾病的手段之一,而是保持并促进身体健康,改善康复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种科学技术。在新世纪提出了“口腔健康”是“生命质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要素,从维持口腔清洁出发来达到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这是口腔卫生的新理念。
三 口腔医疗的理论指导
科学的医疗方法是口腔卫生保健开展的基础,理论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口腔医疗工作在临床试验中得以不断完善,归结出以下几点理论:
第一,将护理程序运用于口腔医疗,摒弃传统的机械地执行医嘱的被动工作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全面评估、科学决策、系统实施、客观评价的主动调控过程,从而获得良好的效果。
第二,应用整体护理观,在为患者实施或指导口腔医疗时,要做到关注患者的感受。在开展口腔医疗及保健的过程中,医生需指导医护人员的工作,结合患者的感受做出效果的评估,并有针对性地选择调整口腔护理液及护理方法,有效提高口腔卫生的内在质量。
第三,运用自理理论指导口腔医疗,口腔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局限性,较难满足患者需求。自理理论顾名思义强调自理能力,即人与生俱来具有照顾自己的能力,通常学习后便能达到自理需要。而应用自理理论指导颅骨牵引患者通过应用部分补偿系统和支持教育系统完成自我口腔卫生保健,让患者感觉到自身的力量,通过增强自信心产生良好的心理影响。
第四,在口腔医疗过程中灵活运用循证思维,需要接受治疗的患者情况各有迥异,应该适时地因人而异,制订不同的口腔保健指导原则。通过及时学习借鉴国外同行创造的证据,寻找符合中国国情的大量的科学研究,学习和运用循证医学,明确技术标准,选择合适的器械、设备和药物,指导口腔科中的科研实践并提升科研质量。探讨如何运用研究成果指导临床实践刻不容缓,应遵循的原则是运用循证思维的方式,重新认识口腔护理,在模仿口腔的生理清洁功能过程中使口腔卫生干预达到高度的个体化。
四 口腔护理的工具及方法
口腔护理是口腔保持卫生健康状态的最有效方法,科学的护理工具和护理方法的使用对抑制口腔疾病的滋生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口腔医疗的基础。
(一)口腔护理工具的研发:一次性清洁刷是最常见的口腔护理工具,其操作方便,安全有效,省时省力,非常值得临床推广。清洁刷是由一根白色细长圆形棒和长方形表面呈锯齿状的海绵体组成,每一块海绵体有5个清洁面,经环氧乙烷消毒后保质期为一年的一次性无菌物品。清洁刷的清洁面由于呈齿状结构,与牙齿咀嚼面吻合度很高,故有效接触面大,对痰液粘稠者,能更多地吸引口腔残液,去污效果明显。
此外,还有一些新型的护理用具,如三面牙刷、电动牙刷以及声波震动牙刷。临床专用三面牙刷是将市场上出售的三面牙刷适当的进行改造,牙刷中央挖凹槽,牙刷头部与凹槽两边留空间用于安拆棉球,更加贴合口腔,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安全、高效、省时、省力。电动牙刷具有体积小、温和、转动灵活等特点,不仅可彻底清除堆积于齿龈缘软垢,对于嵌塞于牙间隙和龋洞内的食物和软垢也有清除效果,而且还可促进牙龈的血液循环,维护牙龈的健康。近年来市场新推出的声波震动牙刷,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声波震动产生合适的刷力和频率,从而更有效地去除菌斑和口腔内其他物质。根据有关实验表明,声波震动牙刷对各牙面的菌斑清除有效率优于其他电动牙刷,尤其值得在口腔卫生依从性较差的儿童中推广应用。
(二)方法
1 含漱法。含漱法用于无意识障碍的患者较为合适。每日多次的含漱,类似物理性的冲洗,可清除大块残渣和分泌物,减少牙菌斑,而且对口腔周围肌肉的运动,口腔的自洁都有促进作用。具体操作为:把毛巾在患者颈下,用吸管或者注射器向患者口腔内注水,让患者用舌头上下、前后、左右分别进行5到6次含漱,把弯盘置于患者嘴旁让水从一侧口角流出。若有口腔感染也可使用药液含漱,嘱咐患者每小时含漱1次,药液在口腔内保留3~5分钟,其中数在早晨起床、饭后和睡前的含洗漱更为重要。
2 擦洗法。擦洗法对有出血倾向、无牙、开口困难、不能含漱、有意识障碍的患者更为适用。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准备清洁溶液浸湿的纱布球4~8个、弯盘、小剪刀、弯血管钳、压舌板、开口器等。用开口器打开口腔,用血管钳持纱布球擦洗口腔颊部、牙齿外、内侧、舌下、腭部。使用压舌板和开口器时动作切记轻柔,为防止纱布球遗留在患者口腔,用后必须清点纱布球个数。
擦拭法在临床原本是使用棉球,可近年来国内有学者采用纱球代替棉球,获得的效果也十分令人满意。研究发现纱球较棉球对清除牙面上的菌斑及软垢(P
3 冲洗法。是临床上应用较广的口腔护理法,其效果也十分显著。冲洗法适用于口腔损伤严重或口腔有夹板钢丝等固定物的患者。其方法简单来说是,操作人员左手持注射器缓慢注射漱口液,右手持负压吸引管进行抽吸,一边冲洗一边抽吸,直至口腔全部冲洗干净。
具体来说口腔冲洗法首先要准备无菌冲洗器、吸引器、漱口液、接水用弯盘等工具,双人操作, 接着需要暴露颊部,可用压舌板协助。使用生理盐水30m l 从磨牙后空隙开始,上下移动冲洗器头,由后及前进行冲洗,从左到右,由唇颊侧到腭舌侧。重复冲洗4 次,在冲洗的同时进行负压吸引。对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冲洗液是生理盐水。插管气囊充气后,将患者头部调整到30度~45度高位,取出牙垫后一人固定气管插管, 另一人冲洗口腔, 强调使用软牙刷协助进行齿缝刷洗,再用50ml盐水自口角缓慢冲洗口腔,反复3个循环后再放入消毒牙垫, 固定插管,冲洗完成后注意抽出气囊内增加的气体。冲洗时保持负压吸引, 每天3次。
4 其它方法,例如咀嚼法、喉镜协助法在用于盲肠道术后口腔护理及在昏迷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同样令人满意。
五 口腔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旨在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使人们自愿地接受健康的行为和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潜在因素。因此,加强健康教育有助于人们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生活习惯,提升生活质量。临床实践证明,大部分患者及家属在接受健康教育指导之后认识到了口腔卫生的重要性,积极主动配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达到了理想的治疗效果。此外,健康教育要防患于未然,拓展服务范围,由医院向家庭、社区、幼儿园和学校延伸,为易患人群提供一系列的口腔护理服务,如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口腔运动,正确的刷牙方法,保健牙刷、含氟牙膏和牙线、牙签的应用等知识。
参考文献
[1] 陈晓英. 临床口腔护理研究新进展[J]. 基层医学论坛, 2009 ,(13): 85
[2] 刘萍,席淑华,马静. 口腔护理工具与方法新进展[J].上海护理, 2009,(01):73
【中图分类号】R473.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421-01
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口腔疾病,口腔护士在诊疗过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口腔专业是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行业,在国外被视为专业的,都必须经过长期的、严格的教育,有很高的道德素质要求,有非常强的自律规范。口腔医疗卫生行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其中口腔护理人员更有别于综合医院的护士。口腔护士不仅有临床上的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口腔专业的护理技术,口腔诊疗的感染控制方法等多方面的护理技能[1]。
1 中国口腔护理学的发展
1.1 口腔护士的教学:我国口腔专科护理学校为数不多,大多数的口腔专业护士都是从学校毕业以后,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培训学习的,我国普通卫生学校护理专业的教学任务以基础教育为主,没有完全针对口腔专科护理的教育,在临床实习中几乎都是在内外科的学习,没有在口腔门诊的学习,以致于大多数护士毕业以后对口腔护理以及门诊的配合医生操作都是比较空白的,操作不规范,以致于医生对护士的工作能力产生误解。口腔专科的护理教育成为口腔专科护士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口腔专科护理技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临床实践和经验总结,才能成为一名熟练掌握专科护理技术的护士。口腔护理学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培养不同层次的的口腔护理专业人才,以满足各级口腔医疗机构的护理工作需求,是现在学校培养的目标和发展方向[3]。
1.2 口腔护士的特点:口腔护士的特点是配合医生操作,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口腔护理学近年来发展较快,从过去的的椅旁护理,传递材料,准备器械,发展到今天的口腔“四手操作”技术的运用。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医疗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健康的需求的提高,新世纪的医院和门诊无论在经营和服务上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护理水平和护士素质直接影响医疗科学的发展[2]。
2 口腔专科护士职业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健康观念的转变,护理的理念和内涵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人们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护士要求达到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增进与患者之间的交往,形象是一个人内在素质在行为和精神面貌上的表现,它主要包括有外表和态度。口腔护士工作时要微笑向询问者做满意的回答,交流时护士不要戴口罩,与病人交谈要亲切,亲切向病人了解病情,给予健康指导,然后指导患者就诊,口腔门诊护士要做到工作服大小合适,平扶无褶皱无破损,要干净,内部衣领,袖口,裙边不得外露;长袍配裙子用于非四手操作的护理工作;长袍配长库用于四手操作,鞋保持鞋面干净,穿鞋不露脚趾,不踩鞋跟[8]。袜子以白色,肉色,淡灰色为宜,不能于工作服外,不能裸脚上班。帽子根据工作性质选用合适款式,尽量包住头发,碎发不能外露,头发不能披肩、 戴口罩鼻子不能外露,接触喷射物时戴防护面罩。指甲不能涂有色指甲油,不能留长指甲。不带戒指,不能戴垂吊耳环。治疗前礼仪是接诊,主动向病人介绍自己及主治医生,协助病人妥善放置私人物品。注意病人的整洁包括系好围巾,请病人漱口,递纸巾;作好防感染和防交叉感染措施,治疗过程中要集中精神,主动配合医生,不谈论与治疗无关的事情,不使用通信设备,注意病人整洁,保护隐私。治疗完成后请病人漱口,双手及时递纸巾,弃去围巾,整理面容,术后保健指导等。口腔门诊护士代表了一个门诊和团队的良好形象,在工作中应做到精神饱满、着装整洁、举止文雅、动作轻柔、态度和谐、沉着冷静、语言柔和精练、端庄稳重的职业形象和素质,口腔门诊护士形象和素质在护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和行为特性反映了门诊护士素质与整体素质和整个团队的医德医风。 口腔专科护士要熟悉了解口腔专科常见病的病因,临床症状和体征,治疗原则,治疗步骤;掌握牙科材料的使用方法及常用药物使用方法局部用药的制作保存,使用方法;掌握口腔专科的护理技术;掌握口腔诊疗感染控制方法,口腔专科设备与器械的清洁消毒与养护方法。口腔护理是临床工作的重要环节,提高口腔专业知识和口腔护理知识的学习才能工作中不断提高护理技能[7]。
3 职业生涯规划进展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员工和组织对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执行、评价、反馈和修正的一系列过程。口腔护士职业生涯规划是指设计口腔护理人员的专业发展计划,是组织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对个人的专业发展予以指导和鼓励,并采取相应的保证措施,达到既满足组织对成员不断提升口腔护理质量的要求,又满足口腔护理人员个人的职业发展愿望,进而实现组织发展目标与个人发展目标的相互协调和相互适应,实现组织与护理人员的共同成长、共同受益[10],作为一名护士,在面对所从事的护理工作时,是把它视为谋生的职业,还是终生发展的事业,这对护士在其职业生涯中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在工作中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以实现自我价值。医院的发展离不开护士综合素质的提高,相应的护士个人发展也离不开医院环境,二者目标利益上的一致性和共存性为实施护士职业生涯规划构建了基础平台。因此,口腔护理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计划自己在护理专业生涯中根据专业发展和个别需要获取相关的知识与专业技术,制定需要达到的目标,设计达到目标所要的条件,并通过自身的努力,最终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12]。
3.1 自我剖析:即自身条件分析,这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因为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可行性和个人化的特征。只有熟悉自己掌握的知识与专业技能,分析自己的自身价值特征、了解自己的兴趣和性格特点等多方面的个人情况,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以便了解自己的优势,通过这几个层次的自我剖析之后,对自己形成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和定位,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改正、努力,才能在工作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13]。
3.2 进行职业分析:我们需要明白口腔护理的职业特点和职业能力要求。现代口腔护理专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口腔护理活动从医院扩大至社区,服务对象扩大到健康人群,护理与医疗的关系转变为合作关系,口腔护理的任务转变为护理整体人群的口腔健康。对现代的我们而言,要适应这种发展变化,需要不断建立、调整职业理念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更好地为人类健康事业服务。现代口腔门诊要求专业护士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富有爱心、同情心,有较强的团队精神,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口腔护士通过学习护理理论知识,掌握护理技术操作技能,在临床实践中经过一段时间的经验积累,从而对护理这一职业的内容、特性、发展趋势有一定的认识,然后根据自身条件分析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14]。
3.3 确立职业目标与策略:通过自我剖析认识自身的条件,并对口腔护理这一职业有所了解以后,就需进一步确定职业发展的方向。要明确职业目标可定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长期目标为最终追寻的结果,中期目标是整个生涯发展的中途,短期目标是近期内完成的专业发展目标。目标明确了,就有了奋斗的方向。制定的目标要切合实际,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不要好高骛远。而后制定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措施。在工作早期阶段,要注意加强专业基础知识的积累,及时更新知识,培养处理问题的能力,克服依赖心理,要主动地开展工作,正确分析工作中的不足,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到了中期要注重精通自己的专业,多参与临床的学习,多动手参与,多与医生沟通要尽快把专业的东西学好。
3.4 加强职业认同感的培养:由于口腔护理专业自身的特点及社会人群对口腔护理价值认识不足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口腔护理专业学生专业思想的稳定,学习的热情不高。因此需要有计划地认识专业,喜欢这个专业,坚定口腔护理专业信念。使口腔护理职业朝着既符合自己兴趣又能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方向发展,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只有知识的不断积累才是成功的基础,口腔护理人员不仅要具有相当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掌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应用科学、人文艺术、生活艺术于一体的多学科性的综合教育,这是社会发展、医学进步、医学模式转变、人们对医疗护理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和护理教育逐步国际化的必然趋势,在工作中不断拓展知识面,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跟上职业和社会的发展要求[15]。
总之,随着人们对口腔行业的了解,对口腔行业也有了新的认识,口腔行业不仅是医疗行业,还是服务行业,保健行业,这就要求口腔从业人员医疗专业化,服务商业化,保健社会化,具备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中国口腔行业的发展是极其迅速的,这样就带动了口腔护理行业的转变和改革,为口腔专科护士从业人员创造了机遇与挑战。
参考文献
[1] 姜宏敏,吴艾芹,萱琳,郭泾,徐欣.口腔专业护士培养模式的探讨.实用护理杂志,2002年18卷第11期
[2] 洪瑞娥.口腔专业护士的培养探讨与实践[A].中华护理学. 2009全国口腔科护理学术交流既专题会议论文汇编[C],2009
[3] 朱献华.美国牙科护理与国内之比较[A].中华护理学. 2009全国口腔科护理学术交流既专题会议论文汇编[C].2009
[4] 宋健,慕爱华.护士礼仪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C].中国保健,2007-15-26
[5] 寿知力,张玉兰.加强专科护士培养及提高护士整体水平[A].第二十五届航天医学年会既第八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9
[6] 韩玉珍.护士语言修养的探讨[J] 吉林医学,2009,11(20):116-117
[7] 史书琴,新形势下护士应具备的素质[J]. 全科护理,2009,7(16):55
[8] 高秀杰. 浅谈护士的心理素质与修养[J].林医学,2009,6(8):58-59
[9] 陈宏丽. 从四手操作的临床现状谈口腔护士的培养[J]中外医疗,2009,(04):305-306
[10] 殷磊,李小萍. 专业生涯规划与专业成长[J].中华护理杂志,2005,39(10):778-779
[11] 杜晓霞,田梓蓉,韩杰士.我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华护理杂志,2008,43(2):183-185
[12] 毛世芳,李继平.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04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