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重症医学学科建设

重症医学学科建设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12:5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重症医学学科建设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重症医学学科建设

篇1

循证医学给传统医学教育带来了一次更新的机会,循证医学能使医疗决策更趋向合理与科学[1],能有效提高临床医疗的诊治水平,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将循证医学应用于肝癌诊断学实践操作课程设计中,是对临床实践教育模式的新的探索,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1循证医学在肝癌诊断学实践操作课程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肝癌诊断学实践操作课程设计,属于理论联系实践的课程,其在已完成肝癌诊断学的医学理论学习后,通过具体临床实践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该课程开设的目的除了加强和巩固学生的肝癌诊断相关医学知识外,更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作出正确诊断,为以后的具体临床实践工作打好基础。循证医学,主要在于以审慎、明确的态度明智地应用所能检索到的经评价过的真实科学的临床证据对病人作出合理诊治。循证医学及循证思维均与传统的医学教育方式不同,循证医学以待解决的临床问题为思考出发点,提出一系列与临床实践相关的问题,并寻找出最好的科学证据,评价、分析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医疗诊治当中。将循证医学引入肝癌诊断学实践课程中,是将枯燥的灌输式教学转为启发式教学,其不仅注重了教课老师在诊治经验、肝癌诊断知识的传授,而且也更能让学生主动学习、更好进行教学互动,使教学过程充满了乐趣,同时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肝癌诊断循证过程中,学生往往能在自主发现问题、提出并解决问题中体会并感受到医学研究的务实求真及医学前辈的高尚医德医风,并在潜移默化中将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医学观,以规范其以后临床实践行为,而这正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所在。

同时,在当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年代,社会需要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社会需要更高素质的医学专业人才,因而医学生能在临床实践中贯通循证医学理念[2]并成为一个终身自我教育者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将循证医学理念应用于具体临床实践操作课程中也是医学教育改革的需要。

2 循证医学理论在肝癌诊断学实践操作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2.1 培养学生的临床循证思维、创新思维能力

循证医学的具体过程即从纷繁复杂的临床实践中发现、提出待解决问题,并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科学依据检索,并对其进行正确评价、确定出最有医学价值、最科学的临床依据,之后将这些依据与具体患者情况、临床实践相结合,做出正确、科学、合理的诊疗指导及应用[3]。笔者认为将循证医学引入到具体的临床实践操作课程设计中,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临床循证思维、创新思维能力。临床循证思维、创新思维能力是医学教学改革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循证思维是医学生临床思维培养的基础,它将知识系统化、人体整体化,在不断发现、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又不断创新发展,而创新思维的成果将成为新的科学依据而进一步推动临床实践的向前发展[4]。 因而必须不断培养医学生的临床循证思维、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可开展关于肝癌诊断的案例讨论,让学生了解到如何发现、提出临床实践问题;如何确定要寻找的文献资料及其检索方法;如何评定所查找到的资料是否可靠、是否正确及是否适用等。同时教师可将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运用,创设出多种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而有效地将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

2.2 加强循证医学教师队伍建设

循证医学通常涉及多个学科多方面知识,其需要临床医师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借鉴别人经验教训同时,检索和阅读大量文献并进行正确评价,才能真正掌握某一专业领域的最新的最可靠的医学知识,并合理正确运用于患者身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成为了推进循证医学教育发展的先行者,因而要首先加强循证医学教师队伍建设,并逐步改变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以新的教育理念传授和影响学生,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创新型医学专业人才。

3 结语

将循证医学应用于肝癌诊断学实践操作课程设计中仅仅是一次对医学教育改革的探索。循证医学的发展尚只有10余年,但其对传统医学教育产生了剧烈的冲击和深远的影响。提倡循证医学教育,并不是全盘否定传统医学教育,而是在传统医学教育基础上的不断补充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家良.循证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7.

[2]Malathi Srinivasan,Michael Weiner,Philip P.Breitfeld,etal. Ear

篇2

1 着眼长远,理顺思路

中小学校艺体、文科实验室是教育部《中小学实验室规程》所界定实验室范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是提升学校现代化建设水平、办好每一所学校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中小学艺体、文科实验室建设必须迅速列入中小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并抓紧落实到位。

2 措施具体,确保落实

我们把着力点定位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艺体、文科实验室标准化建设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二是学校、校际间艺体、文科实验室与图书馆、理科实验室同步发展、均衡提高;三是艺体、文科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水平有进一步提升;四是艺体、文科实验室在课程的开出率与专用室场的使用率方面较之以前有显著提升,在为学生的健康素质、审美素质、艺术素质和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五是在艺体、文科实验室的建、配、管、用、培、研中融入信息化管理,使之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首先,出台吴江市中小学校艺体、文科实验室标准化建设要求,使各职能部门和各中小学校有章可循,目标清晰,方向明确,任务清楚。

其次,各校按照“坚持标准、合理配置、规范管理、强化应用”的原则,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上报市教育局和装备部门,同时,迅即启动方案的实施工作。

再次,参照图书馆建设年、实验室建设年的成功做法,以“艺体、文科实验室建设年”为主要抓手,强势推进,以一个学年为阶段,既抓宣传发动,又抓过程管理,总结表彰,一以贯之。

为了确保艺体、文科实验室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市教育局把此项工作列入年度对校长、对学校的考核内容,作为创先评优工作的必要条件。在实施过程中,定期与不定期地组织督导装备部门对各阶段内每所学校的建设情况进行专项调研,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均衡发展。学年结束前,再对各个学校的整体情况进行一次综合性督导评估。在此基础上,召开全市中小学校总结表彰大会,在激励先进的同时落实好长效管理的机制。

3 抓好实践过程管理

3.1 召开全市推进艺体、文科实验室建设动员大会

市教育局主要领导亲临会议并作动员报告,要求各所中小学校务必把此项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组织,加强领导,全面规划,抓好落实。

3.2 成立专家指导组和工作督查组,确保艺体、文科实验室建设到位

专家指导组负责艺体、文科实验室的建、配、管、用、研、培工作,由市勤工俭学与装备管理办公室统一管理;工作督查组具体负责各个阶段艺体、文科实验室建设的跟踪检查、整改反馈落实情况,由市政府督导室和装备部门联合组织进行。

3.3 充分调动市、镇(区)、学校三方积极性,加大投入,确保硬件设施达标

充分调动市、镇(区)、学校三方积极性,加大投入,确保艺体、文科实验室硬件建设基本上达到江苏省教育技术装备一类标准。据初步统计,在2011—2012学年中,全市中小学校在音乐、美术、体育方面共投入资金2488万元,其中用于室场建设2215万元,用于仪器设备273万元,全市大多数学校的音乐、美术专用教室及其相关的仪器室等都达到了省颁一、二类标准;除整体搬迁学校外,全市中小学都实现了跑道塑胶化,盛泽实验小学、橫扇中学等一批学校都实现了体育器材货架式管理,实用、方便、规范。这一切,极大地改善和提高了全市中小学校艺体学科的教育装备水平。在文科实验室建设方面,全市35所中学中,除异地新建和校安工程正在进行中的5所外(这5所学校建设方案已经确定,只要校舍建成后即可招标建设),其他30所中学都完成了地理、历史专用教室的建设,完成率占85.7%,其中15所中学史地教室合建,15所中学史地教室分建,总投入400万元左右,使吴江市史地专用教室建设走在了苏州大市的前列。

3.4 建章立制,切实抓好艺体、文科实验室的常规管理

在硬件建设基本到位的同时,吴江切实坚强了艺体、文科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

1)与市教研室联手,举办了全市艺体、文科实验室管理人员培训班,确保人人持证上岗。

2)建立和完善艺体、文科实验室科学管理使用制度。责任人、管理制度上墙,一目了然。认真做好资产的登记造册工作,纸质材料和电子资产管理同步进行。

篇3

分析与讨论

1学科评价应体现临床学科的核心任务

临床医学学科的核心任务是提供医疗技术服务,学科建设的目标是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诊疗质量,学科建设的主要措施是在某一临床医学专业领域内构建临床技术特色,开展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学研究,扩大专业技术的学术影响度和社会知晓度,提高社会服务效益。因此,临床医学学科的评价评估应紧紧围绕并体现出学科的核心任务。本研究所收集及分析的各级临床学科评价指标体系涵盖面比较广,包括了医疗、科研、教学和学科队伍等反映临床学科基本功能的指标,但是医疗水平和质量指标所占的权重比例并不高,从而使学科评价的重点与临床医学学科建设的目标有所不一致,缺乏医疗技术水平在学科评估指标中对于学科建设方向的指向作用。因此,学科建设的评价指标应紧扣临床学科的建设目标,体现出医疗技术水平及诊疗特色等临床学科的核心任务,突出临床学科的核心功能即临床技术水平、医疗质量及技术特色;通过指标设置及权重,强化临床医学学科的医疗技术水平及质量属性。

2学科评价应着重考量临床技术特色

临床技术的“特色”的含义包括2个方面:一是指这种技术具有先进性,具有优良医疗质量或具有独到性;二是指该技术具有较好的学术和社会影响度,得到了学术界和患者的认可。这种基于某种疾病诊疗项目的特色医疗技术是临床学科,尤其是重点学科,反映其主攻方向和内涵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学科人才培养的关键内容。本研究所涉及的24套评价系统样本中,只有2套系统对临床技术特色进行评价,说明对临床技术特色的评价还需引起关注,要引入有关技术特色的评估内容,并以此作为建立学科发展的主攻方向、聚焦技术优势和培养人才的行为导向。

应正确把握和评价临床学科建设中科研的作用

科学研究的项目和成果一直是各级学科评价的重点,指标所占的权重比例接近全部指标的1/3,评价内容涉及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发表学术论文、出版学术著作、专利和科技奖励等,尤其注重被SCI收录论文的数量和杂志影响因子的高低。过高的科研指标权重既不利于倡导建立着重于解决临床问题的科研导向,也反映出目前医学科学研究中存在着重基础、轻临床的现状。而以作为临床医学科研项目成效主要评估指标的偏差,更忽略了临床科研的真正意义。对于学科建设的评价必须包括有临床科研的水平和相应成果。要观测科研项目与学科发展主攻方向的一致性、课题的连贯性,鼓励开展具有当地特点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规范的循证医学研究、建立规范化诊治的研究和针对临床方法缺陷的应用基础研究等。

应凝练学科评价指标,突出学科核心功能

篇4

1.1学科建设是医学期刊发展和孵化的基石

学科建设是培养高质量人才、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平台,师资队伍建设、专业特色都是通过学科建设层面的提升得以体现。在学科建设评价的诸多指标中,人才队伍建设是根本,学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以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是关键。而医学期刊的可持续、高质量、特色发展不能脱离本学科的发展。首先,学科建设中专业的研究方向为医学期刊的特色化和专业化奠定基础,没有强大的学科建设提供支持,期刊的特色将是无源之水,其未来发展也将受到很大限制。其次,学科建设中人才梯队的组建为期刊的发展形成水平较高的作者队伍,学科领域中知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代表该学科的前沿和热点问题,这为期刊提供了优质的内容。医学期刊只有在全面了解其相关学科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随着学科的发展而不断前进,才能寻求提升期刊学术质量的突破点,提出更多的新策略和新途径。总之,医学期刊发展不能游离于相关学科建设。

1.2医学期刊是学科建设的助推剂

医学期刊多以反映临床诊疗、医学科研成果为主,是刊载学科创新成果和科技信息重要的载体之一,是学科发展的发表者、推广者和推动者,直接影响到学科发展和成果转化,担负着发现和培育医疗科研人才以及搭建国内外学术交流平台的重要职责。促进学科建设是医学期刊的责任或使命,医学期刊在学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医学期刊作为发现、扶持、培养学术新秀的媒介,推动学科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最基本的任务;同时,以期刊为窗口和纽带,加强和扩大同兄弟院校及科研院所的联系,实现优势互补,可以促进医学学科进一步发展。医学期刊见证和记录着医学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小到成熟的发展历程,在不断的积淀中为学科建设的发展奠定深厚的文化根基和理论基础。以笔者所在的《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为例,医学期刊与医院学科的关系可窥一斑。神经免疫学是19世纪中期崛起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是横跨免疫学和神经病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尽管当时医学学术期刊众多,但尚无一本较权威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与神经免疫学相关的杂志。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于1994年创刊。《中国神经免疫和神经病学杂志》充分发挥在学科建设中的窗口和桥梁作用,坚持以神经免疫学为办刊特色,紧密配合承办学科发展的需要,将期刊的学术发展方向与医院(学会)的学科发展相呼应,刊登了大量神经免疫学领域的最新成果和研究进展,通过检索“知网”1994~2012年发表的典型的神经免疫疾病如重症肌无力、吉兰-巴雷综合征(格林-巴利综合征)和多发性硬化的文献共9019篇,其中国家级基金项目文献共有493篇。而我刊共刊登相关文献409篇,其中国家级基金项目文献共59篇,在30多种同类期刊中均排列第一,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获取神经免疫疾病相关情报信息的重要来源,为我国从事神经免疫学研究的人员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神经免疫学的发展。由此可见,医学期刊离不开学科建设的支持,而学科建设也离不开学术期刊这个重要的工具和平台。

医学期刊与医院学科建设紧密结合,除医院学科建设的相关人员认可和支持专职编辑的工作外,编辑在二者的互动共进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医学编辑应该将自己视为学科建设的一部分,提高学科意识,切实融入学科建设的浪潮当中。这就要求医学期刊编辑除做好传统编辑角色和具备编辑的基本素养外,还需要注重适当参与临床实践和科研活动等,多角度提升自己的学科素质。编辑学者化是大势所趋,在学者化的基础上实现更高一层的职业化。如此,医学期刊的编辑才能站在研究前沿,把握学科发展的脉络,才可能辨别出真正具有学术价值的研究,使刊物成为反映高水准学科研究成果的园地,才能真正融入专业研究领域,进而引导和推动学科发展,促进学科发育和成熟。

2.1参与学科临床活动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参与临床实践活动,对日新月异的临床知识没有基本的认知,即使在高学历人才纷纷加入到医学编辑行列的今天,也很难跟上医学发展的步伐。医院的大环境为医学期刊编辑参与临床实践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编辑人员在时间安排上相对灵活,在不影响正常编辑工作的同时,可以参与临床相关病房的查房活动和病例讨论会,这样能巩固所学的医学知识和更新知识库,同时锻炼了临床思维,及时了解到学科的研究热点与关键问题。《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和《华西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值得借鉴。该期刊编辑们结合自己分管的学科,在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情况下,定点与科室联系,参加医生查房及门诊诊疗等临床实践活动,及时把握学科的新进展,发现新的报道课题,积极从事组稿活动,发现优秀的作者和审稿人,邀请他们对其专业中疑难临床问题作综述,或展望,或制定标准,极大提高了期刊的学术质量。

2.2参与学科科研

编辑亲身参与学科科研工作是全面而及时地跟踪学术前沿的最直接的途径。目前国内外许多科技期刊编辑多具有特定学科的专业背景和较高的学历水平,一些科技期刊的编辑仍从事科研工作,从而具有较强的学术判断力和洞察力,不断掌握专业领域的最新进展。依托医院的医学期刊,具有与医院科研平台紧密结合的优势,医院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均为医院编辑参与科研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较多可从事科研活动的优势资源。编辑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积极参加相关学科课题申请或科研工作,提高自己的专业学术水平,掌握更多本领域的学术前沿信息,培养编辑对学科热点敏锐的判断力和鉴赏力。否则,很容易陷入“见玉不识玉”,守着聚宝盆却不能为我所用的尴尬境地。作为医学期刊专业编辑,可从事的科研活动途径和方向非常广泛,例如参与编辑类科研项目、相关学科的科研项目等的申请和实施。医学编辑在充分了解相关学科专家研究优势的基础上,也可以为学科研究项目牵线搭桥。因此,医学编辑可以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多多尝试,锻炼提高自己的学科专业素质。

2.3参与或组织学科学术活动

密切关注国内外本专业的学术会议是医学期刊编辑掌握学科研究动态和热点的重要渠道。编辑应该根据自身工作需要,有选择地参与重要的学术活动。首先,通过参加学术活动,不仅能及时了解本专业的学科发展动态,而且有机会和相关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促进感情,进而有利于进行组稿和约稿工作。其次,医学编辑在长期的编审工作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本学科理论知识、科研设计知识、统计学知识以及编辑经验等,也可以受邀到其学科举办相关知识讲座,这不仅可以加强学术期刊与一线学科的联系,也可以为学科建设中的学术梯队建设和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编辑参与学术活动时应注意要广结善缘,充分与本学科专家学者交流,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另外,目前我国许多医学期刊是由学术团体或协会为主办或协办单位,期刊可利用协会或学术团体的资源优势和人员优势共同开展学术会议,不少知名学术期刊甚至亲自策划组织此类的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该学科的知名专家,对当前的学科前沿问题进行讨论,这不仅可以为医学期刊打造品牌,同时也可以推动该学科的互动交流。通过开展学科交流与碰撞,也为医学期刊的编辑提供大量优质的稿源。

篇5

引言

工作价值观(OccupationalValues)是人生价值观的组成部分之一,相关研究中认为[1],工作价值观是与工作有关、个人追求的目标,是个人的内在需要,是人在从事工作活动时追求的工作特质或属性,对人的职业选择、职业规划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有学者认为,工作价值观是个体对社会上各种职业所具有的优势、职业所具有的意义、职业重要性的内心尺度衡量[2]。通过工作价值观的角度,能够使管理者了解属下的工作态度和动机。儿科学科建设和人才的培养是医院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方法,而工作价值观的取向不仅对医护人员的工作效果产生影响,还对儿科学科建设和人才的培养产生影响。因此,本文对工作价值观角度下儿科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进行了分析。

1工作价值观角度下的儿科学科建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护人员的工作价值观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既有积极方面的变化,也有消极方面的变化,对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3]。儿科学科作为综合性医院不可或缺的建设方向,是综合性医院建设的核心和焦点。

1.1完善儿科学科体系

儿科学科体系的组成中有门诊、急诊、病房等,这是儿科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忽视其中的任何一部分的建设,就会造成连锁性的不良影响[4]。医护人员的工作价值观对体系的组成部分有重要的影响,医生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在门诊定定时出诊,在急诊中为患儿提供专业的诊治,在病房中关注患儿的治疗进展,无疑对患儿的健康带来的促进的作用。同样,护士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会以为患儿服务为中心,为患儿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从而减少了与患儿家长之间的纠纷。因此,儿科医生和护士在工作中发挥高度的责任心会促进儿科学科体系的完善。

1.2优化儿科就诊流程

医院的就诊流程固定,儿科学科的就诊过程属于其中的分支,因此,无明显特点。医护人员在工作中要发挥主人翁的精神,发现儿科就诊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如为减少家长的排队候诊,可以设立儿科绿色就诊通道,让家长提前预约,分层挂号,为保证患儿能够及时接受到治疗,可以延长服务时间,从而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使患儿接受更为便捷的诊疗[5]。

1.3加强硬件设施

建设儿科的建设中离不开硬件设施,儿科的硬件设备是科室发展的基础,但在建设中,要具有符合儿科患者特点的检查和治疗设备,保证患儿在入院后能够节接受有效的治疗。在儿科硬件设施建设中,医护人员要具有积极主动的心态,主动对现有的硬件设施进行维护,爱护、保养设施,使患儿在需要设施时能够使用。

1.4改善儿科就诊及住院环境

儿科就诊环境和住院环境不仅要符合患儿和需求,还要保证患儿家长使用方便,如儿科卫生间的设置要符合儿童的身高,同时为家长设置相符的设施[6]。在这个过程中,医护人员要设身处地的为患儿着想,在儿科的部分区域内设置吸引儿童兴趣的设施和玩具,使用液晶显示器为患儿播放其喜欢的动画片和音乐,病房和走廊要有卡通的氛围,色彩缤纷,从而降低患儿对医院和医护人员的紧张恐惧感。此外,若医院内的儿科医生较少,那么在环境上,要尽量缩短儿科各部门之间的距离,从而保证医护人员能够尽快为患儿就诊,同时,医护人员要提高自身的责任心,主动为患儿诊治。

1.5优化儿科医护人员的薪酬体系

在社会发展中,新的分配形式日趋成熟过程中,部分医护人员将经济效益作为衡量自身工作的标准,但儿科学科建设中,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当经济效益不能满足医护人员需求,这就使医护人员的工作价值观发生了改变,因此,在儿科学科建设中,为保证儿科医护人员队伍的稳定性,在薪酬体系方面,医院要进行进行优化,改善增长机制,调整收入结构,使儿科医护人员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医疗服务费用水平上,从而提高医护人员的对医院管理的稳定性,增加了医护人员对学科的认同感,进而减少了医护人员的流失。

1.6突出重点学科建设

儿科学为二级学科,在设置时以重点专科为主,如儿科呼吸、儿科血液、儿科消化、儿科心血管疾病等专科,构建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特色鲜明、水平一流的学科体系。从而使患儿就诊具有明辨性,能够提供更专业对症治疗服务。此外,在设置时,可以与当地的病种情况相结合,找出儿科特色发展的方向,走具有特色的发展道路。

1.7加强儿科科室管理

儿科学科建设的带头人要具有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在管理中能够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根据学科建设需要,完善科室相关制度,促使医护人员在临床操作中严格按照制度标准实施。市场经济中,医院的竞争激烈,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制度要彻底打破,为调动儿科医护人员的机体荣誉感和工作责任感,在工作中展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度,可建立适当的竞争激励机制,鼓励科室医护人员参与科室的管理工作,使每个医护人员感觉自己是科室的主人。适当情况下,给予科室内医护人员的精神及物质奖励,从而提高医护人员事业成就感。

1.8加强科学研究

学科建设的必要途径中,科学研究是一种创新和先导,通过科学创新能够提高学科人才梯队的学术水平,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支撑,形成具有特色的临床学科和优势。但学科内容的研究中,医护人员要有坚定的信念,把握正确的方向,坚持发明与发现重要性相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同样重要,通过临床科研思维的培养,使医护人员掌握临床科研的技巧,使科研能力进一步提高,对原始创新在推进[7]。同时,对管理政策进行完善,通过激励措施,建立鼓励机制,使科室内的医护人员充分利用学科建设的平台,进行本学科或跨学科的学术交流,研究,争取“大突破”。学科建设的依托是科研课题,一个学科的水平、知名度是根据课题的水平和后续成果体现的,因此,在学科课题上,要重视科技源头,让课题研究人员树立造假可耻的思想,避免课题造假,提高课题申报的质量[8]。

2工作价值观角度下的人才培养

医院竞争和学科竞争的核心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在儿科学科建设中,人才是主体,是学科建设的前提和保证。在儿科学科人才培养时,将人才的年龄、职务、学历、职称等方面进行优化,通过学术骨干和年轻的专业人员配合,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配合,儿科人员与其他相关学科人员配合的形成,构建成结构合理、人员精干、开拓进取的人才培养结构[9]。

2.1树立救死扶伤意识

在儿科学科人才的培养中,由于医护人员接触的是患儿和家长,患儿患病后,家长表现出焦虑、急切的心情,若医护人员缺乏救死扶伤的工作价值观念,展现给家长是不尽责的工作态度,不仅导致与家长之间的纠纷,甚至会患儿的病情的救治造成影响。尽管社会在进步,但不管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救死扶伤都是一名医护人员需要遵循和继承的传统。因此,在人才培养中,要让医护人员树立救死扶伤的意识,认识到为患儿服务,以患儿为中心,缓解患儿病痛是一名儿科医护人员的天职。在此过程中,通过历史教育、典型示范引导等方式,强化医护人员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10]。

2.2树立爱岗敬业意识

在儿科人才培养中,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教育管理,鼓励医护人员热爱本职工作,乐于奉献,努力提升业务水平。在学科建设中,医护人员的精神状态和工作责任心体现的是一所医院、一个科室的精神文明建设[11]。儿科学科是服务窗口,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对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使患儿和家长舒心、放心,从而使儿科环境温馨。

2.3树立无私奉献的意识

经济浪潮的推动了医院内经济氛围变化,在人才培养中,要重视树立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意识,做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工作中牢记白求恩、南丁格尔精神,保持白衣天使的风范,热情、主动的为患儿及家长服务,满足患儿及家长得合理需求,避免进入拜金的胡同。

2.4加强人才管理

儿科学科建设中,人才队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在加强对儿科医护人员专业技术的业务培训外,还要重视儿科医护人员的思想认识教育,特别是对年轻的医护人员教育,使年轻的医护人员能够尽快的成长,在能够独立进行工作的同时,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为提高专业技术的业务水平,通过增加与兄弟单位的学术交流和进修,引进新的儿科专业技术。

2.5人才引进和培养结合

儿科学科在人才培养上,要坚持引进人才与培养人才相结合的方式,树立大人才观念。儿科学科带头人队伍的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学科带头人所具备的水平和能力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起到直接的关系,因此,学科带头人队伍要具有高的技术水平和高的工作价值观念。一个学科只有一名学科带头人,但可以有其他学术带头人和专项优秀的拔尖人才,为留住人才,医院要从体制、文化等多方面创新,为人才的发展提供施展的舞台[12]。以研究方向和科研课题作为牵引,打破科室界限,优化重组现有学科人才,对现有学科人才的潜力进行深入挖掘,通过制订学科建设标准,定期组织达标评估,加强中青年学科骨干的培养[13]。在人才培养中要构建梯队式按时,根据当地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可设置相应的亚专科,分专业组比如:儿科呼吸、血液、消化、心血管等专科组[14]。保证学科能够持续性的发展,通过梯队人才建设储备人才,培养接班人。加强储备人才的职业道德教育、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工作价值观,确保储备的优秀人才基础好、能力强、能创新、有潜力。在人才培养中,不能忽视配套的人才队伍建设,如技术类人才、护理类人才、药学人才等,通过构建人尽其才的机制和氛围,在学科建设中,逐渐形成业务精湛、结构合理、人员配套的人才队伍。

3结语

儿科学科建设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内在动力,而人才培养是儿科学科建设的关键、支撑条件,二者结合构成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医院的建设中,儿科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一所医院缺乏人才,学科发展就会受到限制,而缺乏好的学科环境,人才培养就会收到限制,高水平的学科建设促进了人才培养层次,而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同样促进了学科建设。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之间的共同特点是受到了工作价值观的影响,当培养的人才具备了相符的工作价值观,就会提升参与学科建设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了学科建设。综上,儿科科学建设与人才培养要有统一的工作价值观,进而能够产生促进学科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田喜洲,左晓燕,谢晋宇,等.工作价值取向研究现状分析及未来构想[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35(4):32-39,61.

[2]宋承旭,李青,李向雪,等.基层医院儿科急诊建设思考[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5,38(z1):136-138.

[3]王昌群,李青,李向雪,等.县级医院儿童急危重症医学学科建设现况调查及建设构想[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5,38(z1):129-131.

[4]封志纯.我国儿科学科发展趋势的思考[J].中华儿科杂志,2007,45(1):2-6.

[5]宋萃,刘恩梅,朱岷,等.多学科整合的儿科专业示教课程改革[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6,15(11):1162-1165.

[6]孙文兵,侯月智,张国华,等.县域医院学科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要素[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2,28(7):538-541.

[7]戚豫,谢囡,赵明辉等.从医院的科研课题变化看临床课题产生和发展趋势[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1,24(4):241-243.

[8]蒋睿,潘光斌.加强青年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建设研究[J].现代企业文化,2015,17(35):171-172.

[9]薛迪,张俊超,白飞,等.我国医院文化建设及其相关作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3,33(3):10-11.

[10]于德香,路永涛,张宝林等.培育医院价值理念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8):61-61.

[11]罗莉.培育核心价值理念深化医院文化内涵[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6(12):37.

篇6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江苏省徐州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3-4378

国内刊号:32-1761/R

邮发代号:28-44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0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7

2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赞可夫曾说过:“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可见,提高思考水平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根本。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实行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原则和教学思想。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实践证明,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学习兴趣越浓厚,获得的知识就越多,其学习效果就越好,从而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可以培养合格人才。

2.1设疑启发,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重症医学典型病例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启发学生研讨有关基础与临床知识,指导学生查阅该病的研究进展,结合病例复习相关基础知识。使学生在考虑问题时更全面、细致,医学知识得到拓宽,同时培养了学生“学”的思路,从学习过程中找出更多的规律及更好的学习方法。

2.2鼓励学生质疑,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在临床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在诊治疾病时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提不出自己的见解。因此,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主动思维过程中认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学会从复杂的临床表现中找出主要矛盾,进而抓住疾病本质作出正确诊断。

2.3实行启发式教学,关键在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正确把握教材。教师只有对教材的掌握实现由懂而熟、由熟而化的逐级升华,才能自如的进行启发式教学,并以自己的创造热情、创新精神和独创性劳动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过程应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变“填鸭式”教学方法,转为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方式,提问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索,启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无论学生回答正确与否,均给予积极引导,回答正确者说明道理,错误者解释原因,从而使学生充分理解。教师可采用幽默的方式增加学生的自信心[3]。

3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加强带教教师的素质建设

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具备竞争力的人才。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要有大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第一线,造就大批高素质的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教师应该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优秀的道德品行及深厚良好的人文修养。教师应该对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有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的胸怀,要耐得寂寞,严谨治学。教师应该具有浓厚的科研意识。教师要时刻勤勉自励,对教学工作精益求精,对学科知识刻苦钻研,努力在学科建设中有所建树。教师有了丰富的科研经历便可以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使之能够在教学改革中正确地提出问题,找出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讲解。教师应该具有博大精深的学术造诣。教师是传承人类文明的使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学者。教师要博学多才、博闻强识,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只有学养深厚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质量上乘的学生。教师的学术造诣高才能够高瞻远瞩地审视学科的最新动态,把握教学改革的方向,才能出“精品”课程,育精英人才。教师要有职业的敏感性。身处21世纪的高科技时代,教师要能紧跟时代步伐,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与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思想,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并通过课内外的教学与指导,尽力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与创新意识,激发他们自主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引领他们逐步迈向科学的殿堂。教师要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在教书育人中要坚持以人为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营造平等、自由、民主、宽容的氛围,寓教于乐,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引导学生将科学知识的认知、分析、逻辑和思辨的理性优势与人文教养的情感、意志、直觉和综合的非理性优势结合起来,培养他们在智能、情感、道德及行为等方面整体和谐发展的素质,最终使学生成为既会做学问,又会做事、做人的综合协调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4医学模拟教学在重症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8

1学科及相关概念介绍

学科是具有特定研究对象的科学知识分支体系.我国学科目录分为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学科门类是根据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设置的对具有一定关联学科的归类,共有包括医学在内的13大门类,每大门类下设若干一级学科;一级学科是按学科属性进行设置的具有共同理论基础或研究领域相对一致的学科集合.如医学门类下有包括临床医学等11个一级学科,一级学科再下设若干二级学科;二级学科是组成一级学科的基本单元.如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下设包括内科学等18个二级学科.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的设置均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学科目录为依据,二级目录原则上由学位授予单位依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的学科目录,在一级学科学位授权范围内自主设置与调整[2G4].

2护理学一级学科下二级学科体系的研究进展

在护理学未成为一级学科以前,就有专家曾经提出将护理学独立设置为一级学科,同时将基础护理学、临床护理学、社区和家庭护理学、护理心理和人文学设置为护理学二级学科[5].护理学成为一级学科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提出了护理学学科范围,包括内、外、妇、儿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等14个研究方向[1].随后,国内各护理学学位授予单位二级学科体系的构建各抒己见,成为护理学科建设的热点问题.胡伟力等根据社会需求、国情特点提出可设置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急危重症护理、老年护理、中医护理、社区护理、灾害护理、心理卫生护理、护理教育与管理等二级学科[6];川北医学院根据培养需求,结合该校经验,自主设置了急危重症护理、外科消化疾病护理、内科慢性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护理等目录外二级学科[7];赵秋利等采用德尔菲法对我国护理学二级学科及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可开展的专科领域进行研究,专家公认护理管理学、护理教育学、社区护理学为护理学二级学科;对于是临床护理学作为护理学二级学科,还是内、外、妇、儿科护理学作为护理学二级学科,专家的态度各占一半[8];张艳等通过研究确立了护理学二级学科设置标准,立足当地学科发展现状,提出中医护理学、军事护理学、母婴护理学等10个护理学二级学科[9];苏芳等通过对2016年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护理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信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招生方向设置比例较高的为成人护理学、护理管理学、护理教育学、社区护理学、精神心理护理学、老年护理学、护理研究,不区分研究方向以及科学学位的母婴护理学与人文护理学和专业学位的儿童护理学与中医护理学.研究还进一步指出,需进一步探讨招生方向是否满足二级学科的纳入标准[10].

3我国护理学一级学科下二级学科体系构建思考

3.1护理学二级学科体系构建的意义

构建护理二级学科体系的意义在于:①有助于学科结构调整,完善护理高等教育结构层次;②有助于护理的专科化发展,不断扩展护理学研究层面,在特定领域或重点方向上取得突破,提高学术研究的自主创新能力[11];③有助于明确硕士、博士培养的目标、方向、层次和规模,培养护理高层次人才;④有助于促使护理学跨学科交叉融合,推动护理学科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12G13].

3.2护理学二级学科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篇9

人才资源是高校科技工作的第一资源,大学的任务就是要尽可能地聚集各类高层次的人才,并为他们创造宽松的学术氛围,改善科学研究的基本条件。只有当各类富于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人才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大学的科技创新才会形成一种气候。

创新团队建设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

现代的科学技术研究更多地走向综合化、大型化,当代科学的内在发展趋势是学科间不断交叉、综合和相互渗透。这种趋势不断产生一些新的学科、新的领域。这些新的学科领域正是创新的前沿阵地,也是竞争最激烈、最能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领域,往往需要多学科、跨学科合作,需要大兵团作战和合作攻关。

实现科技创新的核心是人,是队伍,是群体。没有人,没有队伍,没有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组成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优秀群体,要想实现科技创新是不可能的。

创新团队建设是兴校、强校的关键

只有通过科技团队建设,才能有效地组织起一支又一支学术队伍,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并在从事研究的过程中培养、锻炼他们的创新意识、管理能力、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造就一批又一批学术带头人和优秀群体。这样才能有效地稳定科研队伍,凝练学术方向,使科学研究能够纵向深入。横向融合,得以可持续发展,建设出有特色的优势学科。

创新团队建设是加强学科建设,增强学术实力的根本措施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要以学科建设为主线开展学校的建设工作。所谓一流的学科主要的标志就是一流的队伍,一流的科研和成果,一流的科技创新水平,一流的队伍是核心、是关键,没有一流的队伍,不可能有一流的科研和成果,更不可能有一流的科技创新水平。因此可以说创新团队的建设是加强学科建设,增强学术实力的根本措施,也是促进科技工作发展的动力。

创新团队建设的重点在团队

人才问题,特别是尖子人才的极端重要性无论怎么估计都不过分,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任何学科、任何研究工作仅靠一、两个人是很难发展的,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在创新团队建设中要以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目标,为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动给以公平的对待,形成由学科总带头人、学术方向带头人、骨干后备队组成的优秀科学家群体,在该群体中,必须注重年龄、学历和知识结构是否合理,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和机制,是创新团队建设的保证

创新源于个性特色的充分发挥,成功在于团队的团结和密切合作。

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既需要有利于个性特色充分发挥,也需要团队合作的良好、宽松、和谐以及学术活跃、自由的氛围,更离不开规章制度所形成的机制和体制以及相应的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

有了这样的环境和氛围,将有利于吸引和聚集更多的人才,而这些人才的聚集必将形成一个又一个科技创新的群体,形成一个重视人才、实施创新的大气候。在这样的良性循环状态下,学校的科技工作必将会与时俱进。持续发展。

加强创新团队建设 取得良好成效

中国医科大学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通过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营建良好的政策和工作环境。创造宽松的学术氛围,加大投入力度,调整结构和布局,优化资源配置等措施.引进、稳定和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加强了创新团队的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明确目标,统一认识,政策牵动,规范管理

学校明确提出了把学校建设成为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国内一流的研究教学型医科大学的奋斗目标。分析学校校情,使全校教职工充分认识到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学校综合实力、完成学校奋斗目标的重中之重,而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科技创新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是决定性因素。

学校相继出台了旨在加强科技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一系列文件,并成立了相应的工作小组,通过规范管理,保证学校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

(1)制定了“551人才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培养和引进5名国际知名学术带头人。50名国内知名的学术带头人和100名中青年学术骨干的目标。

(2)制定了引进人才实施办法。对引进人才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条件、范围、待遇及相关政策作了明确的规定。

提出引进人才以提高学科的整体水平,优化队伍结构。加强队伍建设为目的,正确处理“引进”人才与“培养”、“稳定”现有人才关系的指导思想。

根据引进人才的不同层次,提供12万~60万元的住房补贴和安家费,10万~5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及良好的工作条件,在专业职务晋升中不占指标等。

(3)制定了破格晋升高级职称的有关规定,旨在培养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4)在科技奖励条例中,设立了学科建设突出贡献奖等六个奖项。对在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者予以重奖,同时在《学科发展基金管理办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特殊贡献奖励津贴实施办法》。《绩效津贴实施细则》等文件中,对承担科研课题、获奖科研成果以及发表学术论文等均予以相应的奖励或用以改善科研条件的经费支持。

(5)出台了支持、资助优秀中青年教师出国留学的有关政策,利用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资金,主要支持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优秀学科带头人再次出国学习和创新团队的成组派出。

调整结构、整合资源,搭建平台聚集人才

根据生命科学领域发展的新趋势,学校对原有学科进行了调整。新组建了发育生物学、组织工程学、医学基因组学教研室或研究室。建立了肿瘤与血管病治疗中心,普通外科研究所,艾滋病研究所,实验动物转基因与基因敲除中心,器官移植研究所,生物芯片研究中心,医学影像研究中心等机构,为人才的集聚搭建平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需要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科研人员进行协作,学校以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为依托,以重大项目牵引、凝聚,加强创新人才的汇聚和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整合资源。加强基础学科间、临床学科间,特别是医学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普通基础学科与医学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营造环境,延揽人才,加大投入,突出重点

创新团队的建设,在于以事业为核心去整合和组建,相关学科的专家只有在自愿的基础上形成的团队才能够共同开展科技创新,才会有生命力。学校在整合和建设科技创新团队工作中,工作的重点放在为他们营造良好、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和学术活跃、自由的氛围,同时在政策上予以支持,

重点做好组织和服务性工作。学校的科技创新团队都是在他们各自有意向的前提下由学校组织建设的。

在延揽人才方面,近年来,学校领导和科研处、人事处、国际交流处处长定期到日本、美国等学校在外留学校友较多的国家探望、拜访,宣传学校有关政策,吸引他们来校工作。

为使科技创新团队更好地开展工作,学校加大投入力度,投入的重点放在各团队建设中急需人才的引进和创新项目的开展。

几年来,学校用于引进人才的支出已达1000万元,用于创新项目开展的投入近千万元,同时学校每年用于学科建设经费每年不低于1 000万元。主要用于他们工作条件的改善和设备的购置。

对整合建设的科技创新团队,学校在各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并在申报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科研项目方面予以倾斜。部分创新团队已经形成,促进学科建设科技工作水平提升

几年来。学校在一些研究领域的创新团队已经形成。对学科建设和科技工作水平的提升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目前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个,省教育厅创新团队10个。

(1)在皮肤病与性病学研究领域,融合皮肤病学教研室、卫生部免疫皮肤病学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高校皮肤病学重点实验室和临床免疫学研究室共同组建了皮肤病与性病学国家重点学科和创新团队,在今年的国家重点学科评估考核中顺利通过。并获得了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和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称号。该创新团队中既有院士,又有引进的长江学者课座教授。

(2)在普通外科学研究领域,整合了器官移植、甲状腺外科、肝胆外科、胃肠肿瘤外科、乳腺外科、胰腺外科、急重症外科、血管外科的资源,形成了以全国副主任委员为带头人的创新团队,在2007年国家重点学科增补中,面对国内普通外科强手如林的竞争局势,以90%的投票通过率新增补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被批准为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和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近五年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辽宁省科学技术一等奖5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项。获得“863”项目、全国公益类科技专项各1项。单项资助经费300万元。

(3)在劳动卫生和环境卫生学研究领域,整合了劳动卫生学、环境卫生学、卫生毒理学、地球化学性疾病研究室等单位,形成了以全国副主任委员为学科带头人,以氟、砷中毒研究为特色的创新团队,在2007年通过了国家重点学科的增补,实现了学校预防医学领域国家重点学科零的突破。该团队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近三年,平均每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

(4)在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整合了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医学基因组学和生物芯片研究中心等机构,组建了创新团队,被批准为辽宁省细胞生物学重点学科、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A级)和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该团队近五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主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细胞生物学》规划教材。

此外,在肿瘤学研究领域,干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实验动物转基因与基因敲除等领域的创新团队正在形成。

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 科技创新成效斐然

通过加强创新团队建设等措施,开创了学校科技工作新局面。科技创新成效斐然,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重点学科数量明显增加

“十五”期间,学校的国家、省重点学科数量成倍增长,分别由原来的1个、5个增至2个、10个;今年学校又有3个学科增补为国家重点学科,使学校的国家重点学科数量达到5个。无论是新增补数还是现有国家重点学科数均居辽宁省属高校前列。

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学校原只有3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十五”以来。新增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26个,其中教育部1个、卫生部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个、辽宁省5个、辽宁省高校15个,沈阳市3个。

重大科研课题及经费取得突破

承担了7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和“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项“863”项目和3项“863”项目子课题,6项“973”项目子课题,3项国家公益类行业专项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都实现了零的突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逐年增加,由“九五”末期2000年的18项到2001年~2007年的21项、22项、30项、34项、44项、48项、54项,呈现了良好的上升态势。

全校科研经费在“九五”期间年均不足1000万的情况下。2001年~2003年均突破1000万元,2004年-2005年突破了2000万元,2006年~2007年突破了3000万元。仅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个渠道。研究经费近三年已连续突破1000万元,超过“九五”期间每年全部科研经费。

重大科研成果和高水平学术再创佳绩

篇10

2中西医结合急诊医学教学的实施

2.1合理安排中西医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

首先在学生头脑中清晰地建立起中医、西医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在认识上不能混淆;其次,根据临床经验,以中西医两个体系对疾病的疗效来分配内容和课时[5],旨在达到中西医之间的相互衔接、有机联系,使急诊医学成为中医、西医兼容结合和交叉渗透的课程体系,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内容与临床医疗实际结合。例如,脓毒症的治疗就很具有代表意义,该病具有综合征的特点,其发生、发展与感染、免疫和凝血系统功能改变等因素有关,具有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而从中医角度分析,该病属于中医学“热病”范畴,感染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障碍则属于“厥证”“脱证”,主要病机为阳气来复,邪热炽盛,正邪交争,阴津耗损;若进展至代偿性抗炎症反应综合征(CARS)阶段,正气严重耗损,常表现为正虚邪盛。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多脏器功能衰竭(MOF)与温病学说的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关系归纳如下:前驱期(卫分证)-急性典型期(气分证)-各器官系统感染(各脏腑气分证)-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营分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营分证、血分证)(炎症介质异常释放)-多器官功能衰竭(内闭外脱证)-炎症介质正常释放[6]。这样培养学生逐步掌握中医的辨证论治体系,掌握西医的客观化指标和科学研究方法学的思路,将两者有机结合,在认知理念和研究方法上相互交叉渗透,由此形成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思维方式。

2.2培养中西医结合的急诊思维方式

急诊工作的首要原则是如何用最快、最有效的方法解除患者病痛,而不能因为强求中医治疗却违背医学伦理道德,所以中医急诊阶段仍以中西医结合急诊学为方向。例如,在抢救重症“中风”昏迷的患者时西药“甘露醇”的降颅压的作用优于中药,而中药“安宫牛黄丸”开窍醒神的作用则优于西药,把两种药同时应用于同一患者时,既让学生看到了中药“安宫牛黄丸”开窍醒神的很好的临床疗效,又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所以培养中西医结合的急诊思维方式是培养临床急诊观念的重要方面[4]。

2.3加强临床见习、实习与病案讨论

篇11

转化医学又被称为转化研究,是链接基础医学同临床学科之间的重要纽带。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循证医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转化医学在临床学科发展建设中的重要性[1]。转化医学在基础学科与临床应用之间扮演着的桥梁作用,让病床同实验室之间联系更加紧密,使医学整体发展构成了完整的循环[2]。因此转化医学不是一个架空的观点或虚构的想法,而是需要医务工作者深入研究与探讨的理论,可以成为加强与人类健康有关学科的现实理解的基石。当前威胁人类健康的各种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胆囊炎、心脑血管疾病等,为转化医学的控制和研究重点所在[3]。国外对转化医学的关注度及研究进展较快,多数知名医学杂志列出专栏探讨转化医学同临床学科之间的关系[4]。国内于2010年9月成立协和转化医学中心后,转化医学研究也正式进入合理有效的发展当中,对临床学科的建设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1 转化医学产生的背景与必然性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生命科学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医学科学在这种巨变中亦有了飞跃式提升,对人们重新认识自身健康与疾病产生了巨大影响。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之后,人类疾病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因素所致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及遗传与代谢性疾病等的危险性开始增加,以传统的从单因素致病的研究方法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预后评价、高危因素分析及预防处理的模式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5]。长期以来,基础研究工作者同临床研究工作者之间几乎没有任何沟通,在大量科研领域中投入的人力、物力同实际问题解决之间不能做到完整的对应与统一,研究目的性开始受到怀疑。如有关肿瘤疾病的研究中,对于其分子机制的研究比较深入且发现丰硕,但此成果对肿瘤患者长期生存率的提高并未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毕竟患者生存率的提高有赖于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基础研究的结论以远瞻性的口吻对未来可能性进行解释的情形占了多数[6]。如近几十年来,美国耗费数千亿美元的科研经费及人力资源致力于肿瘤机制的研究,“可喜”的是取得了上百万与肿瘤相关的医学研究论文,“可惜”的是大多数均以机制研究为主,同临床应用关联不大。上世纪60年代,在听从了诺贝尔奖得主Renato Dulbeco在《科学》杂志上撰写的“肿瘤等重大疾病要想治愈的话依靠零敲碎打的研究是徒劳的,需将关注点放在对人类基因组的破译上”的话之后,美国耗时4年时间,启动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计划[7]。虽然人类基因组测序成功标志着人类在了解自身的道路上具有里程碑式的纪念意义,但很明显的是,基础研究同临床实际有了较大脱节,过分关注基础性研究,难免产生偏离医学科研主线的嫌疑。故在此环境下,可以弥补基础研究同临床研究之间壁垒与沟壑的转化医学顺势而生。

2 转化医学的发生、发展

上世纪60年代末曾有学者提出过“实验台到病床(bench-bedside interface)”转化模式理论,但限于当时医疗技术水平落后及人们对疾病认识程度不足,此理论并未得到足够关注[8]。到90年代初有学者开始提出基础研究成果同临床应用之间应有良好的转化,标志着转化医学或转化研究(translational research)的正式提出[9]。随后经过医务工作者对此概念的不断提升、补充,逐渐形成了以转化医学为中心的科研模式,旨在通过其桥梁沟通作用达到提高人们健康水平的目的。转化医学的顺利实现同综合性转化医学团队的合理有效操作密不可分。主要周转于转化医学中心、医院、社区医疗机构或医药集团等之间,系统性且高效有序的完成基础同临床之间的成果转化过程。虽然在外文文献中以“translational research”称谓多于“translational medicine”,但相比而言,翻译成“转化研究”明显不如“转化医学”更能体现出其针对性和特殊性,专指医学领域的转化研究,更容易被理解[10]。

转化医学连接的是基础同临床,但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涵盖范围广泛,故不同学科或领域对此认识则有不同。总起来讲目前出现了两种模式,一类为基础医学-基础研究转化为临床-新设备或新药的产生,这种模式的理解主要以医药企业为主,因为本身医药企业目的在于通过相应的基础研究及开发,研究新型药品、设备或诊疗方案。而另一类则为基础医学-基础医学转化为临床-临床应用的防治方法,该模式对于公共卫生研究人员或调查人员来说更好理解,转化医学之于他们则相当于临床应用的开始。但在医学大范畴内,两种模式并列存在,基础研究既需要借助医药企业的力量,将成功的转化成果推广开来,又要求成果能够切实应用于临床实际操作中,故两种模式缺一不可[11]。需要说明的是,在转化医学的系统循环体系内,其实上述两种环节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此外还需要接受转化医学成果的直接受益者即患者的信息反馈,并完成临床再到基础的转化的全过程。虽然目前对于转化医学尚未给出公认的定义,但对其意义已得到了一致的肯定。

3 转化医学与临床学科发展

临床学科的建设发展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常作为医院发展规划中的主要战略部署。为提升医院医教研同管理的整体质量,奠定研究型大学的基础,必须加强临床学科的建设。根据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应当以发展综合医院特色,整合优势学科,创建学科群建设,充分发挥优势学科特点以带动相关学科进步,加强基础同临床学科的交叉互补,推动诊疗技术、治疗设备与药物的创新改革,培养并巩固医学储备人才,以临床带科研,以科研促临床,最终实现临床医疗水平的整体提升。有关临床学科建设的认识,不能再单纯定位于硬件设施的完善度或培养基地与平台的完整性上,应当更多向与临床学科密切相关的软件建设上倾斜。当前转化医学的蓬勃兴起,对临床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转化医学的目的同医学研究目的一致,都以促进新兴科学技术走向临床实践,最终实现保障人类健康。探讨转化医学模式,不仅是创建研究型医院的必然要求,更是临床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现代医学及未来医学发展中,亦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医院的学科发展中,应当临床应用中的科学问题为导向,提高基础研究的有效性及针对性,建立以疾病为纽带,以相关疾病诊疗为基础的学科群建设。如上海瑞金医院在转化医学模式的指引下,为建设成科研型医院,先后组建了器官移植学科群、胃肠肿瘤学科群、心血管学科群、内分泌代谢病学科群等[12]。这些学科群的建立除对核心学科本身发展有推动作用,更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共同提高。而转化医学在其中起到协调统一、沟通交流的作用,是各学科之间信息共享,信息反馈的主要环节。传统上基础研究者同临床医生在培养方式上就已存在显著差异,导致两者对各自学科研究更为深入,相关学科了解程度则不够。在转化医学模式下,临床学科交织互融,可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临床医疗资格的科学家,不仅对学科的医疗实践技能有所掌握,敏锐发现临床上的症结,亦可熟练应用基础研究的方式方法。这样,原本独立的两家合并为一家,极大的提高了临床问题的反馈能力,提高了基础研究的准确度,确保了研究的方向正确,促使基础研究成果顺利转化为临床技术。此外,在转化医学指导下,现有教学模式、临床医疗、科研组织模式也会出现做出较大改变,通过多机构系统协调,合理分工,建立转化医学中心,科研实验室同医院不再硬性分离。这在临床学科发展中意义较大,可促进临床疑难重症的研究进展,加强基础同临床应用的结合度。医务人员的工作除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外,还可利用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对医务人员整体水平提升有较好的推动作用。

2010年9月,北京协和医院转化医学中心正式成立,时任卫生部部长陈竺在该中心成立仪式上提出转化医学的研究模式应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对临床治疗同基础研究间的双向交流,促进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的转化,此对对于提高整体医疗水平,保障人民健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力推动发展转化医学,可进一步提高我国生物医药研发的创新源动力,有助于在重大疾病发生机制的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医学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国内知名高校已陆续开始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的建设工作,今后应将建立更多水平先进的医学转化中心,加强基础实验研究同医学实践的联系,以促进临床可用成果产出为导向,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为目的,为保证人民健康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洪琪,郭进,刘媛,等.转化医学:新世纪医学发展新动力[J].医学教育探索,2009,8(3):339-41.

[2]张鹏,秦岭.转化医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实践的桥梁[J].实用医学杂志,2010(18):3277-3279.

[3]凌宝存.转化医学的研究及发展[J].实用医药杂志,2012,29(1):85-86.

[4]李亚子,钱庆,王敏,等.美国国家科研资源中心(NCRR)战略计划及对发展我国转化医学的思考[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1,31(3):339-343.

[5]徐婉珍,孙芳芳,苏京平,等.以转化医学思想指导医院学科建设[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1):46-47.

[6]秦新裕,刘凤林.如何切实有效地开展胃肠肿瘤的转化医学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3,16(1):1-3.

[7]赵玉沛.加快转化医学发展,促进医学模式转变[J].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217-219.

[8]田玲,张宏梁,马凌飞.国内外转化医学发展现状与展望[J].医学研究杂志,2011,40(1):17-20.

[9]桂永浩.转化医学:用多学科交叉策略推动医学发展[J].复旦教育论坛,2007,5(6):86-87.

[10]任成山,徐剑铖.转化医学的概念,研究热点及其前景[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0,3(6):50-55.

篇12

2医学院校应当设置独立的重症医学教研室

经过近30年的发展,重症医学的学科建设日益规范,人才梯队逐日壮大,在大中型医院或各种突发公共卫生和重大灾害事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与此不相称的是,国内大多数高等医学院校并没有设置独立的重症医学教研室,承担起重症医学课程的教学任务。即使是担任麻醉专业危重病医学课程教学的教师也多是挂靠在急诊医学教研室。这种现状很不利于重症医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来发展,教学内容边缘化,知识点零碎,难成独立的整体系统,且常常与内、外科学的部分内容重复,学生没兴趣,教师积极性也不高,完全背离了重症医学学科内涵所强调的整体观念。我国的重症医学发展起步较晚,师资相对缺乏。目前国内从事重症医学科的高年资专业人员多来自其他各个临床科室,除有短暂的进修学习外,并未受过正规的重症医学教育,在教学和临床实践中难免会出现脱离的现象。为了尽快发展重症医学,培养医学本科生对重症医学的兴趣,激发专业热情,为将后培养从事重症医学的专业人才打下基础,高等医学院校应当设置独立的重症医学教研室,务必通过各种途径建立一支既富有专业素质又热爱教学的教师队伍,担负起重症医学课程的本科教学任务。教研室应当结合重症医学的学科特点,合理制定教学大纲,做到“有纲可依”,目的明确。医学本科生在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实习宜安排在学生整个实习计划的最后一站,实习内容不仅应包括临床实践中体现的基本理论和抢救危重症的基本操作技能。教研室还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相关临床老师进行模拟操作演练或培训,结合抢救成功的典型病例,向学生介绍重症医学的发展历史,树立学生对重症医学的成就自豪感,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安排学生进入ICU观摩学习,应注重强调纪律性,对标准与规范的依从性。教研室应该制定严格的标准化的进出ICU的规范,控制每批次实习的规模或人数,做好院内感染(HAP)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防治教育,避免差错或事故。

3应积极探索重症医学的教学方式

3.1重症医学教学应培养学生建立“整体思维”模式

从某种意义上讲,重症医学实际上是高级的“全科医学”。当患者病情发展到重症时,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某一个器官或系统的问题,各个器官或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此时,一个训练有素的重症医学科医生会全面地思考机体整体的问题,注重机体的整个病理生理过程,妥善处置病情,对各个器官进行全面权衡,在抓主要矛盾的同时不忽略次要矛盾,协调安排好各个器官的处置顺序,兼顾平衡照顾好各个器官的功能。而专科医生比较关注的是某一个专科疾病的问题,虽然一个个专科疾病也是整体,但就其诊治而言,主要还是局限在某一脏器或某一系统。所以,体现在重症医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则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重症医学不仅跨越各临床专科,而且还包含医学物理工程和电子信息技术,其教学内容也必然是跨学科而丰富多彩的,是各种“零散”知识集中整合处理过程和临床综合能力的具体展现。为实现临床整体思维的教学目的,推荐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roblem-basedlearning,PBL)方法,以患者为中心,因“重”溯“治”,就是追询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什么策略紧急处理,稳住患者的生命体征,控制住病情进一步继续恶化发展?同时要考虑这些措施又应该如何发挥其最大效应,避免其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让学生理解这是“治标”的过程;另一方面要因“症”溯“病”,就是追询导致重症的原发病,针对原发病又应该如何做到有效控制?这实际上就是“治本”的过程。抢救重症的“整体思维”,就是在ICU医疗实践中讲究“标本兼治”的综合治疗,要在控制重症这个“标”的同时,也注重致重症之疾病的这个“本”的治疗。譬如以严重脓毒症为例:严重脓毒症(severesepsis)可以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导致机体器官发生一系列损害,即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肾损伤(AKI),以及发生肝、脑等器官功能障碍,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抢救严重脓毒症患者在强调正确处理好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兼顾全身各系统、脏器功能的监测与支持的同时,要积极抗感染治疗,做好原发灶引流,追查致病微生物,尽早有针对性的应用抗生素。在临床带教过程中采用PBL教学法,活生生的临床问题带出一个个理论问题,引导学生努力作出思考,加深了理论学习的深度,学以致用,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

3.2重症医学教学要培养学生遵循循证医学原则

医学本身源于实践又检验于实践,很多理论上认为可行,动物实验也确实有效的治疗策略在临床医疗实践活动中却常常遭受失败,这一点表现在重症医学领域尤为突出。在临床本科重症医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力向学生强调医疗实践活动所应遵循的循证医学原则。循证医学强调以临床医师的临床实践经验为基础,以最佳证据为指导,与客观的科学研究证据相结合,同时考虑患方的价值和愿望,为每位患者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它所谓“最佳证据”就是要求证据的客观性、可靠性和普及性。ICU收治对象都是重症,病情复杂,变化快,尽管有先进详实的高端监护设备,训练有素的医护团体,但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或差错”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甚至导致患者迅速死亡。相对于其他专科而言,在诊治重症患者的过程中更要求我们力求遵循选取“最佳证据”原则,切忌盲从权威专家,更要强调医生本人的主观能动性,因为专家的经验对于你所面临的重症个体来说,并不一定就是“最佳证据”。也就是说,在大部分情况下,医师要主动向经验发出疑问,然后再利用一切手段去寻找当前情况下的适合患者实际情况的最佳诊疗方案。尽管已颁布的临床诊疗指南所推荐的意见也是循证医学证据荟萃的结晶,但它不是最终结果。所以,强调临床医师在诊疗活动中对指南的依从性,但不可否认其对具体的临床问题所要做出的临床决策。

3.3重症医学教学应加强基本技能操作培训

重症患者转入ICU或突发病情恶化时,常常需要紧急开放气道呼吸支持,深静脉穿刺插管快速补液等急救处理,这就要求医生熟练掌握相关操作技能,争分夺秒,以免延误最佳抢救时机。因此,重症医学科医师除需要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学习外,还需要经过严格的基本技能操作培训,以满足对重症患者进行各项监测与治疗的要求。重症医学科的操作技能项目非常多,心肺复苏、气道开放、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各种血管穿刺置管和床旁血液净化等技术应用非常普遍,心脏临时起搏、主动脉球囊反搏、体外膜氧合(ECMO)等更专业技术也已进入ICU。对于即将毕业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本科生,重症医学科教学不应该缺乏有关基本技能操作的实习内容。要注重加强心肺复苏、气道开放、静脉穿刺等基本的技能操作培训,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的急救技能,显然对于将后从事任何临床工作都是有所裨益的。学生对于操作往往很感兴趣,教师在实习带教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在实习操作技术时应启发式讲解技术的主要用途和操作要领。而且在实习操作前让学生提前预习相关知识要点,操作过程中相互提出操作中的问题和可能的风险,熟悉避免并发症的关键步骤,以这种方法进行操作实习,理论结合实践,实践验证理论,学生印象更深,掌握得会更牢靠。另外,承担本科医学生实习的教学医院应建立和完善重症医学专业模拟教学平台,给学生创造反复模拟练习临床技能的条件和机会,这种具有医疗环境而无医疗风险的特点,非常适合重症医学专业的带教实习,目前已经逐渐成为重症医学教学的大趋势。

篇13

脑电熵在临床麻醉深度监测的应用赵玉洁岳云(344)

2011年天坛·国际神经外科麻醉论坛(TiNAS2011)(347)

麻醉与监护论坛 磷酸丙泊酸钠与镇静谢莉方才(348)

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贾济朱萧玲陈绍洋(351)

中西医治疗疼痛特色技术班(353)

输血与血液保护新认识招伟贤(354)

基础与临床研究

部分肝移植后小肝综合征研究进展祝胜美张雄信(359)

无创正压机械的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膈肌功能影响施健阎锡新徐海博李海涛关继涛(363)

硫化氢复合浅低温可选择性激活突触内NMDARs及其下游CREB信号通路胡婷婷段满林徐建国(366)

喉罩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古丽拜尔.努尔周明祝晓娟(370)

2011年第十六次长江流域麻醉学术会议(371)

改良的星状神经节阻滞实验动物模型研究王翰然章勇张达颖(372)

经验交流

第十三届全军麻醉与复苏学术会议(373)

北美2B及GS麻醉机吸气流速对预设潮气量的影响及合理设定周钦海王珊青韩传宝(374)

第十届华东六省一市麻醉学会议暨2011年上海市医学会麻醉年会(375)

Supreme喉罩和Proseal喉罩用于腹腔镜手求患者气道管理的比较体会周卫东(376)

罕见后纵膈嗜铬细胞瘤麻醉处理一例周钦海王珊青刘存明(377)

全国急救及重症医学专业新进展高级研讨会(378)

多腺体自身免疫综合征病人术中延误诊治1列分析张志春(379)

2011北医麻醉学论坛(379)

手术室外的紧急气道处理白浪(380)

ICU专栏

重症患者免疫调理治疗的进展黄顺伟管向东(383)

谷氨酰胺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余志中麻醉与监护论坛 万献尧(386)

特别报道

第十四届世界临床疼痛大会暨第一届亚洲疼痛大会第四届中国临床疼痛学术会议会议报道马骏倪家骧(389)

行业新闻(390)

2011年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征文通知(草案)(394)

2011年国中青年麻醉学科医师论坛征文通知(草案)(395)

第四次全国中毒与危重症救治学术会议(223)

第三届国际神经修复学会年会(227)

2009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疼痛医学年会暨疼痛基础研究与临床调控国际研讨会(233)

第二届协和重症与血流动力学大会(242)

全国麻醉科主任临床新进展研讨班暨肝功能不全患者围术期病理生理变化及处理学习班(245)

2009年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二十届全国疗养康复学术会议(249)

第一届海峡两岸康复医学交流会议(253)

首届全国急救与灾难高峰论坛暨第一届中国(广州)国际急救与灾难救援器材、设备展览会(256)

第六次全国妇科内分泌学术会议(263)

亚洲公共卫生大会(265)

第四届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学术大会(269)

2009第三届基因技术产业大会(272)

2009国际病理生理教学会研讨会(277)

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280)

全国感染性疾病高级学术论坛(282)

2010年中华医学会全国小儿麻醉学术年会征文通知(288)

首届全球华人口腔医学大会暨2010中国国际口腔医学大会(290)

会议讯息(291)

2009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疼痛医学年会暨疼痛基础研究与临床调控国际研讨会(292)

综述与讲座

Notch信号通路和Notch相关疾病贾济候丽宏陈绍洋(224)

围术期麻醉对细胞因子的影响郭晨(228)

七氟烷预处理脑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唐建成(综述)郭曲练(审校)(231)

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麻醉处理郭智星孙莉(234)

交质细胞在慢性疼痛中的病理及保护作用张俊杰(综述)鄢建勤(审校)(236)

瘙痒动物模型及其病理机制研究进展项红兵(240)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理论的教学探讨王强(243)

经皮气管切开技术的演变及启示李春雨贾晋太(246)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在ICU中的应用新进展皋源吕丹杭燕南(250)

地氟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NF-κB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时鹏才石蓓(252)

麻醉与监护论坛 七氟醚预处理对心脏手术患者体外循环后肺损伤的保护作用马骏王瑞婷方才(254)

要重视瘢痕子宫剖宫产的麻醉处理陈昆洲柴小青(255)

肝包虫病的麻醉处理李江李丽莎唐天云(257)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观察王建芬唐天云(258)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注射液对急性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休克犬复苏的实验研究平古妙宁肖金仿徐翔赵振龙(259)

切口浸润罗哌卡因对全麻下甲状腺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赵桂军孙莉承耀中丁超郑春京刘若杉(264)

乳酸测定在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临床价值生利万献尧(266)

谵妄的临床研究进展张丽挪艾宇航(270)

Toll样受体2、4与全身性感染研究进展张杰万献尧(273)

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方法的研究谢红傅志海王琛倪勇吴雷梅(278)

瑞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麻醉行剖宫产术观察王建芬唐天云(281)

瑞芬太尼、丙泊酚应用于高血流动力病人麻醉的临床研究赵为禄雷恩骏(283)

2009年第十五届俄罗斯医药医疗展(361)

全国麻醉科主任学术会议暨新进展研修班(364)

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17次全国学术大会(373)

全国儿科学急危重症暨临床新技术研修班(383)HttP://

中华麻醉学会关于SCI发表文章评奖通知(2008--2009)(390)

2009全国急救医学学科建设及危重病治疗指南学术论坛(394)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398)

第二届全国衰老与抗衰老学术大会征文通知(408)

全国大肠癌肝转移诊治进展学习班(第三轮征稿及会议通知)(414)

2009中国普外科焦点问题学术论坛(419)

小儿脑瘫家庭康复最新教材出版发行暨家庭康复研讨会(419)

会议讯息(426)

2009年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征文通知(427)

广告索引(428)

《读者来信》张艳红朱也森(428)

读者服务表(429)

《麻醉与监护论坛》稿约(429)

综述与讲座

血红素氧合酶-1与急性肺损伤谢海辉(综述)(审校)石海燕(审校)(368)

围手术期中草药与麻醉风险徐少群高巨(371)

妇科内镜手术的麻醉陈瑛琪岳云(374)

产科急诊手术患者围术期心理治疗孙德海(382)

一种新型的基因开关-RU486诱导调控系统宋小星尤圣武彭章龙于布为(384)

脓毒症与免疫调理治疗朱曦葛庆岗(387)

KCC2与痛觉过敏董榕于布为(391)

不同麻醉方案在术中唤醒试验中的应用岳云巫志国王云穆小波(395)

关于麻醉安全问题的调研分析报告向涛(399)

氟比洛酚在丙泊酚静脉麻醉行无痛人流中靶向超前镇痛作用张兴梅万康沈卫红王东青(405)

专家丛译

围手术期体液的管理——最小化输液疗法与目标疗法的比较沈娴文(译)钱燕宁(校)(407)

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辛标(译)钱燕宁(校)(409)

麻醉医师是围手术期医师廖朝辉(译)钱燕宁(校)(411)

病理报告

全麻术中发生过敏性休克一例麻醉与监护论坛 彭文平左明章(412)

2例全离体肝肿瘤切除余肝原位再移植麻醉处理张培俊李江宁杰龙永富李艳华唐天云(41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