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工程监理职业分析

工程监理职业分析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1:4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工程监理职业分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工程监理职业分析

篇1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well as human material civiliza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constantly improve, people to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quality and continuously put forward new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this makes our construction unit, the construction unit and the supervising units from people's actual requirement,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engineering quality control.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as the main body of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and its management level to a great extent determine the level of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engineering entity.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and befor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work on comprehensive discusses.

Keyword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Analysis; discusses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由于建筑施工是一项涉及资源众多、管理项目环节繁琐以及工作量大的系统化工程作业活动,所以能够对质量管理工作造成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工程施工企业自身的经营条件,也包括外部的影响环境。想要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就需要我们对其实施的过程进行科学的细分,并这对其存在的漏洞和不足之处制定一些针对性的措施,以保障工程施工的高质量水平进行。下面我们就来展开你比较详尽的探讨。

一、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施工企业工程质量管理的基础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对工程施工进行整体上的计划和统筹的过程,计划和统筹水平的高低对于后期施工有着重要性的影响,因此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从而为工程后期的施工进行科学、明确的指导有着重要的作用。其详细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与设计单位、开发单位沟通与交流,做好工程技术交底

工程建设的设计图纸以及施工合同是工程施工的根本依据和出发点,工程质量标准的制定应该切实结合两者的实际要求。工程的设计图纸是在综合性的考察完工程的实地情况以后才进行绘制的,它不仅考虑了工程的建设合理性而且还考虑了工程实地的建设综合条件。了解设计者的真实意图有助于在合适的建设环境下选择科学的施工技术,从而提高工程的综合质量。施工合同是工程开发单位与施工单位就建筑工程施工达成的协议,期间包含了工程施工的每一个方面,了解施工合同有助于施工单位根据工程建设各项的标准以及合同条款的要求来具体选择施工质量方案。

(二)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

科学、全面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是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整体上的指导,并保障达到最初制定质量标准的重要体制。其建立的重要举措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工程设计方案以及施工合同出发来制定施工的质量标准,对于没有具体规定的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施工标准或者行业施工标准的最高规定来实施。将工程施工质量标准以制度的形式明确下来,然后对工程施工全部人员进行通知、宣传。其次,按照施工管理制度以及施工质量标准对工程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杜绝施工质量不达标的现象出现。最后,建立质量管理制度的监督、评价机制,及时改正制度及其实施中的不足和漏洞,以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始终高效、科学的实施。

(三)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综合素质

在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所运用到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施工人员、采购人员等等数量是比较众多的,作为建造活动、管理活动的主要实施者,他们的责任心和质量意识、能力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程的建设质量。因此,通过抬高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综合素质也是我们加强质量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其主要的实施方法有:首先,编制施工人员分配计划。编制施工人员分配计划有助于我们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来合理的组织施工人员。其次,建立岗位责任制度,从而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以及基层管理者的管理力度,从而提高整个施工团队的工作效率。最后,定期对施工团队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和职业道德培养,以提高他们的作业能力和质量意识。

二、做好施工中的质量管理管理工作,是施工企业工程质量管理的中心

工程施工是工程实体建造的重要过程,加强对这个阶段的控制与管理,才能切实保障工程的实际建造质量。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探讨一下走其主要的内容。

(一)按照综合质量标准体系实施工程质量管理

IS09000质量标准体系的稳定实施带动了ISO4000环境标准体系的制定与实施,同时ISO8000安全标准体系也将制定与推行。鉴于当前工程质量概念全面发展的趋势,并且有囊括环境和安全指标的态势,因此目前国际上正在探讨将ISO9000、ISO8000以及ISO4000三者综合起来作为工程与企业实施的标准,但是由于三者之间综合起来将会给具体指标的制定以及日后的考察监督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所以说这个计划还只是停留在考察的阶段。但是,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必定会随着全面质量在企业发展中和市场竞争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快速发展趋势而逐步的完善和实施。因此,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我们按照综合质量标准体系实施工程的质量管理,对于满足客户的需求以及领先同行业竞争者有着重要的帮助。

(二)加强对现场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

现场施工是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环节,其管理水平决定着工程的实际建造水平。加强其质量管理的做法主要有:1、加大现场管理的人力资源投资,安排足够的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对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全天候的监督管理,对于不符合施工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的施工行为坚决制止和整改。2、对工程设计变更应该及时地进行审查,确保设计变更符合实际的工程建设需要。3、运用现代化监控技术以及检测设备对工程进行高水平的监督和检测,以保障工程的建设质量。4、建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评价机制,对现场管理的漏洞和不足之处及时地进行调整与巩固,确保现场管理始终处于较高的水平。

(三)加强材料质量管理以及规范机械设备使用

工程用材料作为工程实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固有质量以及使用中的质量都会对工程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加强材料质量管理也是我们提高施工企业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主要的做法有:首先,加强材料采购的管理水平,从材料来源上控制好材料的固有质量。其次,科学管理工程用材料的储存和保管,避免雨淋、暴晒、受潮、掺杂、丢失、动物破坏引起的质量变异。最后,加强工程用材料的质量检验和实验,在材料投入使用前要首先进行质量检验和效果实验以确保能到达工程要求的质量标准,然后再投入使用。

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机械设备是工程建设动力的重要组成本分,其工作效率和工作性能,也能对工程建设的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比如说,搅拌机工作性能差就会影响混凝土的搅拌均匀程度从而降低工程的质量。因此,规范机械设备使用对于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主要的做法有:一方面,对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规范性的考核和培训,以确保机械能够达到最有效的工作状态并有效避免机械的过度磨损和非正常损耗。另一方面,我们还应定期对在用机械设备进行状态检修,确保机械设备长期的处于较高的工作状态。

篇2

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房地产、建筑业及其相关行业等众多工程项目蓬勃发展,对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随着工程建设建筑标准要求的提高,对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相应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培养高素质工程建设队伍是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的根本途径,而加强工程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的建设是培养高素质工程建设队伍的重要内容。工程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工程技术及经济管理、法律等基本知识,更需要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决策与全过程管理的能力,而在履职活动中的职业道德是工程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是工程管理人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也是衡量其工作质量、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准。工程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乎建筑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关乎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工程管理中职业道德的内涵

职业道德是指在从事职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是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总和。它是作为职业活动行为主体在个体一般道德基础上,发自内心对职业生活各种要求的认同,是个体秉持的职业道德认识、职业情感以及在从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职业行为,对职业伦理规范的自觉遵守并践履以德性的面貌展示出来的一种品质。根据我国建设部制定的建设系统职业道德规范,在建设系统行业中要提倡和树立三个第一,即“质量第一、服务第一、信誉第一”。质量是工程项目的灵魂,“质量第一”就是要求在建设活动中始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无论产品、工作、服务都要讲求质量。服务水平是用户利益和自身效益,“服务第一”就是站在用户立场,提供优质、高效、满意的服务。信誉是企业的生命线,“信誉第一”就是诚实守信、遵守合约,从而取得用户的信任,以维护企业的声誉。由此可见,工程管理中职业道德应包括爱岗敬业、诚信创新、奉献自律。1.爱岗与敬业是工程管理职业道德的基础。人们如何看待自己从事的职业,认同追求职业的社会价值,是全部道德观念的基础。只有真心诚意地献身于该事业,才能把工作搞好。没有对职业社会价值的认同和追求,就不会有爱岗敬业精神。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做好本职工作尽心尽责;敬业,就是用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职业。敬业爱岗是个体对事业执著追求的内在动力。工程管理者应充分认识这一职业的社会价值,不断增强作为从事职业的自豪感。2.诚信与创新是工程管理职业道德的时代要求。诚信是职业道德的前提,也是良好人格的重要体现。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实,就是讲真话,不说谎,不作假,不为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欺骗;守信,就是讲信用、讲信誉、信守承诺,忠于自己的承担的义务。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在建筑领域中举足轻重。因此,在工作中,工程管理者应顺应时代要求,做到诚实守信基础上的开拓创新。3.奉献与自律是工程管理职业道德的根本。无私奉献的精神来自于对事业的无限热爱,是职业道德的根本和最高要求。没有忘我的勤奋与追求、乐于牺牲的劳动热情和态度,没有勇于为事业献身的精神,就没有真正的职业道德。只有把献身事业当作自己的最高的行为准则时,才能对职业产生强烈的自豪感与责任感,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呕心沥血,并在奉献社会的同时,实现人生价值。自律,就是遵循法纪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的自我约束。工程管理者应通过无私的奉献和自律的行动创造一种井然的秩序来为工作生活争取更大的自由。

二、工程管理中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

1.修身养德,增强职业身份认同。职业认同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肯定性评价,是职业道德建设中最重要的要求。只有充分认同自己的职业,才能把自己的才华、能力等投入其中,才能专心认真做好工作,出成绩,出效益。身份认同,意味着一个人在一个特定历史文化语境中,与社会、他人建立认同关系,并遵循文化编码程序,逐步确定自己在这一社会文化秩序中的个体角色。它特指一个人对自己的一套行为模式、价值观的认同。当你属于这个社会类型,你就必须做与这个社会类型相对应的事情,你的行为就必须符合给定的行为规范,不管有没有人监督你。所谓“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也就是说,修身是人生的根本,只有内在的修好身、养好德,才能外在的做好事。在工程管理职业道德建设中应引导工程管理者塑造高尚完善的道德人格,通过慎独、慎微、自省、有畏以及知止,把外在的道德要求和规范内化为个人内在的品质。同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提高热爱事业、献身事业的思想认识,正确处理公与私、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把本职工作与服务意识联系起来,增强职业身份认同感。严格遵守国家财经法规,一丝不苟地按照工程管理基本程序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规定办事,提升工作责任心。2.强化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奠定理论基础,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提高自身政策水平、业务水平和自律能力。工程管理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职业,工程管理者应把握时展的脉搏,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工程管理专业所需要的工程管理知识、工程技术知识、审计知识、法律知识等;不断提升和积累管理专业技能和经验,如工程管理计算机知识、工程预决算知识、所管理工程的工作流程、解决突发事件的预案与处置的经验;自觉学习和运用行业新知识、新经验、新规范、掌握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设备,把握行业最新动态;同时加强学习相关法规及文件,提高对自身职业特点的认识,树立法制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良好工程管理职业道德,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职责,增强自律能力,自觉纠正在工作中的不良倾向,抵制不正之风。3.健全制度,规范管理行为。要把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奖惩约束机制作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点,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构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规范工程管理人员的言行,形成职业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第一,规范和完善违反工程管理职业道德的法律规定。严厉制裁、违法乱纪、弄虚作假、道德败坏的工程管理者。第二,坚持工程建设管理按规范、按程序、按制度进行,从源头上防止腐败情况的发生。第三,健全内部约束制度,细化工程管理者的职责,尽可能地将所有人和所有主要环节的操作都在相互的制约中进行。第四,尽快建立完善的市场退出机制。对那些在经济活动中心态不良、吃拿卡要、不诚不信、违反职业道德的工程管理人员,通过有效的行业、社会信誉机制,惩罚分明,坚决清退。第五,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工业与信息化部下发的有关工程建设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履行工程重要管理环节的实施程序,促进工程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用公平和正义保障权利,创造公平发展的空间,弘扬行业精神。

作者:张超 单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8)09-0063-02

在社会转型时期,随着改革的深入、机构人员的调整,企业内部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工作标准越来越高,职工承受的心理压力也就越来越大。这些压力如不能得到有效释放,很容易累积成消极、抵触等不良心理情绪,危害职工的身心健康,个别的甚至会造成工作上的重大失误或激化成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提高企业的整体工作绩效,更好地实现构建和谐企业的目标,需要研究企业职工心理压力形成的原因,研究减轻心理压力的疏导机制。

一、企业职工心理压力的形成

心理压力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拿破仑・希尔认为:压力“是身体对一切加诸其上的需求所作出来的无固定形式的反应”。也就是说,任何加诸于身体的负荷,不论是源于心理方面(如不愉快事件)还是物理因素(如环境因素),都是压力的来源,就会引起“一般适应综合征”。压力有正反两种意义,既是行为的动力,又会对身心造成巨大的损伤。压力水平与个体的动力或绩效之间的关系,通过函数曲线来描述,大体上是一条抛物线。没有压力人则会懈怠,不可能有较高的工作绩效;长期的过高压力则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严重的会导致死亡;而适当的压力水平才会使人保持较高的工作积极性,产生较高的工作绩效。

1.安全生产带来的职业压力是企业职工心中的无形压力。安全是企业头等大事。企业生产调度是否科学、生产组织是否合理,作业流程是否规范不仅关系到企业产品的质量也关系到广大消费者利益甚至是生命财产的安全。任何环节出现技术问题,如标准偏差和设备质量隐患,任何一项管理出现漏洞,任何一个现场作业人员工作疏忽、违章违纪,任何一个治安环境出现盲点,都可能酿成严重后果。今年济南铁路4・28重大事故,上海吊车5・22大事故等就是惨痛的教训。因此,在企业职工心目中安全就是天,安全责任是企业职工最大的责任。企业职工在安全问题上心里最敏感,每时每刻心里都惦记着安全:怕事故影响企业安全记录;怕因为事故影响企业的声誉;怕出事故砸了自己的饭碗。这一系列的“怕”像无数把刀一样悬在企业职工的头上,无时不让企业职工的心里发紧,造成职工心理紧张和烦躁。

2.企业改革、调整带来的竞争压力是职工心中的头等压力。近年来,由于企业改制、主辅分离、布局调整、机构重组、人员分流以及企业生产力布局调整等政策措施的实施,使其中一部分职工被迫离职离岗,有的会面临新岗位新工种新的人际关系的挑战,有的会下岗待业,随之而来的是经济收入减少,家庭生活受到影响,因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岗位竞争的压力,产生了从未有过的紧迫感、压力感和危机感。面对岗位竞争的压力,不同年龄段、不同工种、不同文化程度的职工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态度。有些职工除做好本职工作,还利用业余时间抓紧时间自学技术、苦练基本功;有些没有竞争优势的职工则心有余而力不足,被动地等待命运的安排。无论哪种情况都会形成心理压力。

3.异地工作两地分居带来的家庭生活压力是职工心中的沉重压力。企业职工异地上班、异地作业比较普遍,特别是企业布局调整、连锁经营等带来很多职工长年工作在异地。即使是在本地工作,因加班连续几天离家也是常事。如某特大型运输企业,车间主任级干部每周就至少在单位值班两天以上。企业职工异地工作,只有周末或更长时间才能和亲人相聚会带来一系列问题,诸如牵挂亲人、老人子女照顾问题,夫妻分居带来的情感问题等,还有两地奔波带来的经济开销较大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企业职工心中久而久之累积成了心理上的压力。而目前消费品物价上涨过快、购房困难、子女就业艰难等让很多企业普通一线职工感到家庭经济生活压力偏大,昔日国企职工曾经有过的自豪感已不复存在。

4.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及高速度快节奏带来的压力是企业职工心中的现实压力。现代企业生产环节紧密衔接,工作流程紧凑,稍有疏漏就可能酿成大祸。很多企业流水线24小时运转,各岗位人员不允许分神,不允许差错,特别是那些关键领域的技术研发人员、重要部门的生产调度指挥人员,关键岗位的作业人员的精神紧张和疲劳程度,是非亲身经历者难以想象的。据调查,一名铁路机车司机牵引一趟列车,要观察上千个信号,有的要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不得有丝毫疏忽。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对各项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的科学性、严密性、系统性、对生产组织模式、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要求都达到极高的程度。因而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要求也前所未有。而企业职工现有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与这些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为适应要求,各岗位人员必须接受培训,在短时期内强化业务素质和能力的提升,这一切对相应工作岗位的职工来讲,无疑构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当然,以上压力产生的原因也不是绝对的。这和每个职工的个人心理素质、心理承受能力、个人生活态度以及对各种压力的适应能力等有很大关系。所以如何正视这些压力的存在并合理科学地释放这些压力,如何关心企业职工心理健康,解决部分职工心理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心理压力的疏导机制

我国企业正处在体制改革、机制转换和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面对迅速变化的社会现实,企业职工的心理压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应引起足够重视。但是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对职工的心理压力问题往往重视得不够,往往偏重于思想教育和业务训练,忽略对职工心理抗压能力的培养,使得很多心理上的问题没有及时发现。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年来,企业职工因为心理压力问题而导致的工作失误甚至犯罪的情况日益增多,如某特大国企一年多时间里就先后发生两起职工刺死所在基层单位领导的严重事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应通过组织援助的方法缓解职工压力。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对策和措施:

1.转变思想观念,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思想政治工作范畴。加强企业职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应对企业职工整体心理压力问题所采取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企业应大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借鉴世界上一些著名的现代企业职工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经验,将职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纳入思想政治工作范畴。要在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科学安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对职工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或咨询,对重点职工进行重点援助,“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职工正视心理压力,挑战心理压力并有效地缓解心理压力,及时主动地给有心理困惑、心理障碍的职工以必要的援助。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贯穿、渗透、体现于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通过心理知识的普及和宣传,让职工了解自身心理发生变化的规律以及心理调适方法,在遇到心理压力时能恰当地进行自我调适,通过情绪转移、自我宣泄、改变认知、寻求支持等方式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篇4

关键词 建筑施工企业 成本控制 信息化管理

一、 现状

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成本并没有最大化的控制,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也不十分普及。一方面由于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准入门槛并不高,与技术含量较发达国家的建筑施工企业比较来说较低,竞争相对来说比较激烈[1]。尤其是随着国际性的建筑施工企业不断的进入国内市场,使得我国国内的建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建筑施工企业最大化的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信息化管理显的尤其重要。

二、 项目成本控制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条件下,建筑施工企业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建筑施工企业都是通过压低价格来吸引客户最终中标,于是中标以后实际工作中,项目的成本控制就显的极其重要。从项目接手一直到项目结束,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要科学的计划和控制。目前,在欧美等国家,基本步骤包括成本估算、成本预算、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数据分析和归类等等[2]。我国目前在成本控制方面还不够成熟,可以借鉴国外的成本控制方法,通过项目成本控制,很直观的掌握项目的管理状况和实际能够达到的水平。

目前我国施工企业在项目成本控制这块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缺乏一定的监督和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这与建筑施工项目的特点有着直接的关系,建筑施工项目的特点有点多、线长、面广[2]。虽然很多建筑施工项目实施责任制,但大部分变为单纯的承包制度,按时按量完成工作任务即可,并没去很好的实现监督。其次,与成本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有很大关系,项目成本控制部门涉及到部门多,而项目成本管理工作是需要涉及多个部门同时合作完成的,但是仍然有成本管理人员很普遍的觉得此事与自己无关紧要,仅仅是财务或者其他单一部门的事情,不配合工作[2]。这就导致了项目成本管理上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有的时候,还会出现各种小集团利益,尤其是在材料的采购方面。只有从根本上抓好管理,对于扰乱秩序,不配合工作的人员从严处理,才能提高人员素质,加强管理,降低成本[2]。

在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时,还需要优化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措施,注重合同的法律效力,签合同办事情,以合同为法律依据。尽量避免当事双方的冲突和误解,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带来的经济损失[2]。同时需要将项目成本管理责任进行层层落实。在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过程应当有成本工程师或工料测量师等专业人员的参与[2]。避免出现因小失大的损失。

三、 信息化管理

随着现代建筑施工企业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技术难度不断增加,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慢慢的,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手段已经被市场经济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管理创新和信息化建设[3]。当前阶段,国家已经非常重视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各级管理层次在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宣传上、推广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且也制定了一系列科学可行的实施方案,推动高科技和建筑施工企业的有效结合[4]。因此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企业领导的重视。

基于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施对项目成本管理的要求,我们在借鉴其他项目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信息化建设做了一些探索。硬件方面,利用网络技术,将分散于各个部门的计算机互联,搭建了信息共享的基础平台。但是,并不是有了计算机就实现了信息化。只有这些计算机能为我们提供所需要的信息时,信息化建设才能说是成功的。所以,软件的选择才是至关重要的。在综合考虑各种方案后,我们选择了“项目成本管理软件系统”作为项目部的管理软件。它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为项目提供了在运作当中动态归集成本、量化分析盈亏等多项功能,使得过程中的成本管理成为可能,其核心是实现对项目成本的全过程管理。“软件系统”一般包括:进度管理、预算管理、材料管理、机械管理、分包管理、劳务管理、财务管理和成本分析等子系统。这一系统从施工项目中来,服务于施工项目,真正做到事先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市场响应能力。

建筑施工企业在行业规划上,通常会规划为传统行业,传统产业如何能进一步发展,是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用信息化等高新技术改造建筑施工企业,是建筑施工企业能够持续发展的途径。通过管理创新和运用信息技术来实现信息化管理,可以改造和提升施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建筑施工企业资源的共享,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的优化管理,以信息化带动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4]。从而最大的获得经济效益,与发达国家建筑施工企业在竞争中有优势。但是,在针对不同企业信息化管理时,要涵盖企业各方面的需要,尽可能的做到全面,根据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模式设计信息化管理的解决方案,贴合建筑施工企业的需要,更要根据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特色充分体现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特色[3]。

四、结语。

在市场和社会的要求下,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不得不面临着项目成本控制的不断提高与信息化管理的不断增强。控制项目成本,既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从更大的角度来说是节约了能源,一定程度上实现可持续发展[1]。让建筑施工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与时代接轨,是让建筑施工企业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杨红霞,孙宪华.浅谈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与信息化管理.科技信息.2011(29):763.

篇5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6-262-02

新经济与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工艺与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管理组织形式多样化,这些引发了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实务的调整需求,对成本管理提出了新挑战。近年来,“突破传统成本管理模式,培养成本竞争优势”成为成本管理发展的显著趋势。

一、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成本管理特点

近年来,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生产、储存、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知识经济快速发展,这种经济就是新经济,它是以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推动力的无形经济,是以知识创新为本源的经济。新经济的出现使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以及企业的经营环境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要求必须突破传统成本管理模式,以新的成本管理理念、管理方法适应环境的变化,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培养成本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新经济时代社会经济和企业组织等方面不断变革,建筑施工企业也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生产工艺与信息技术水平日益提高、管理组织形式多样化,与之相应的现代成本管理研究与应用也迅速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1.强调成本管理与经营环境协调,注重协同效应。现代成本管理理论围绕经营环境与经营模式变化对成本管理的影响效果,注重成本管理的组织、范畴、方式与经营环境的适应性。在成本管理的实践中,一是尝试创新和变革,应用战略成本管理与作业成本管理,突破传统成本的单纯管理,实现成本管理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共生互动性;二是改变成本管理理念,使成本管理模式的变革与环境变化的适应性,满足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需求;三是成本管理范畴在内容、特征以及范围上随着环境和组织结构的变化而发生根本的变化。现代成本管理涵盖了整体企业,甚至组织外部,不再仅仅是管理人员的行为,而是已经变成每一个企业员工的自觉行为;四是成本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发展方向的转变相适应。现代企业组织结构正从“金字塔”式转向“扁平”式,管理方式正从“集权管理”转向“分权管理”,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系统相应地也从原先的纵向信息传递与利用,转向横向信息传递与利用。

2.成本管理中广泛应用现代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现代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影响越来越大。目前成本管理不仅仅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服务,而且也涉及到企业外部经营效果。成本管理的范围正逐步向跨企业间的成本管理扩展,正全面介入产品策划、设计、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全过程。

现代成本管理理论研究围绕“如何切实发挥成本管理信息在制定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方面的作用”,“如何为企业的战略定位提供富有经济内涵的信息”等方面的课题而展开。因此,现代企业需要有与成本管理相关的辅助信息支持系统。现代成本管理理念与信息支持系统的结合,发挥了系统的高度集成水平,满足了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需要。值得一提的是,传统的分工模式和责任成本管理模式产生的孤岛现象尤为突出,现代成本管理信息系统为解决“管理孤岛”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所谓的“孤岛问题”是由于企业内部各部门在管理目标、管理手段和处理方法上的差异性造成壁垒,往往在成本管理中形成许多孤岛,如“信息孤岛”“功能孤岛”和“组织孤岛”。由于众多孤岛的负面影响,阻隔了基础成本信息的共享,同时还产生了许多不一致的、冗余的成本信息,这些信息有时甚至会诱导错误决策。通过现代成本信息系统,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部门协作,企业成本管理的孤岛问题也就逐渐克服了。

3.成本管理注重与管理科学发展的结合。成本管理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情况复杂多变,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去分析。科学管理、行为科学、价值工程作为管理科学早期的研究成果,对成本管理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标准成本管理、质量成本管理等领域的发展。近年来,管理学科领域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促进了成本管理的发展。其中,系统管理就是运用系统思考的观点,将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系统去研究,即从系统的整体结构出发,研究和评价系统各个部分或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实现对企业成本的有效管理。精益管理、企业流程再造以及供应链的管理模式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也极为广泛。战略成本管理理论、作业成本管理理论正是与上述管理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并且发展迅速。因此,管理科学促进了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发展与进步。成本管理与管理科学的结合,是成本管理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新经济时代基于价值网分析的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

新经济时代建筑施工企业内外经营环境及自身的组织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客户需求和技术创新等变化,加上成本发生中心地域分散,企业层次和项目层次的成本管理二元化特点,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在全面系统地分析其价值网体系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价值成本链、作业成本法、协同理论及企业管理科学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成本结构的分析与调整,抓住产生可见与不可见成本的战略环节,突破传统成本管理模式,实现成本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有效管理。

1.建筑施工企业价值网分析及目的。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生产活动与企业外部各利益相关企业广泛地发生价值联系,表现在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竣工验收、销售及交付使用等需要由各利益相关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完成,项目成本客观上由企业本身和各利益相关企业共同保证和实现。这些价值创造活动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由价值点、价值流与价值链组成快速反应的网状价值创造体系。其中,价值点是为保证完成工程项目建设,在施工过程中解决某些关键问题而产生的,这些关键问题包括建设工程项目手续办理,施工物料准备,大型设备租赁,施工进度控制,工程造价审计,竣工验收,管理组织设置等。价值点是形成价值流动过程中的关键点,是价值流和价值链存在的基础;价值流是指基于企业一系列活动的基础上,从企业活动开始到结束的一组连续的共同对客户具有价值的活动。价值流与客户密不可分,目标是实现客户关注;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生产活动,如勘察设计、施工准备、材料采购、项目施工、竣工验收及营销物业等各项作业,都要耗费人、财、物等资源,产生的价值随作业转移到下一项作业上,逐步结转到最终产品,提供给客户。所有作业始于业主,关系到供应商、分包商及监理方,形成了为业主提供最终产品的价值链。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企业价值网是指由施工企业内部的价值活动和施工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企业之间的价值活动而形成的快速反应的网状价值创造体系,具体是通过物料采购与供应商、投标活动与业主、项目施工与工程专业分包商、竣工验收与业主及其他验收机构、销售物业与客户之间的价值链而发生联系的集合。

建筑企业价值网各项活动之间密切相关,每项活动都能给企业贡献有形、无形的价值,活动范围不仅包括企业内部活动,还有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企业之间的活动,明晰地反映出产品的最终价值是由企业生产及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合作共同产生的,整个价值网涵盖了项目成本的形成和实现过程的实际费用,价值网内的每一项价值活动都具有不同的成本驱动因素,其所创造价值的贡献和降低后续活动成本的贡献都不同。价值网内各项价值活动之间的联系是降低单项价值活动成本及最终成本的重要因素。分析建筑施工企业价值网的目的就是要确定网内战略环节及其成本的构成因素,研究价值链之间的联系,培养成本竞争优势。因此,通过价值网体系,可将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的范围从内部生产扩大到企业间,注重整个行业价值系统对于企业成本的影响,从而更加全面地掌握施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成本,着力从成本产生的根源入手,寻找影响成本变动的因素,发挥成本管理功能。

2.基于价值网分析的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思路。价值网涉及建筑施工企业内外部所有活动,价值活动是降低单项价值活动成本及最终成本的重要影响因素。这种基于价值网的成本分析方法是建筑施工企业进行成本分析的一种有效方法,为开辟成本管理的创新模式提供了新思路。

(1)充分运用建筑施工企业价值成本链,提高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水平。战略成本管理是以战略管理理论为基础,从战略的高度将战略管理的分析方法同成本信息的产生和利用进行合理嫁接,从而构成了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分析框架。从战略成本管理的层面上看,由于企业成本的发生与其价值活动有着共生的关系,所有的成本都能够分摊到每一项价值活动之中,价值链分析可以衍生出企业的发展战略,并且该战略将会对企业的成本管理模式产生重大影响。把企业战略与成本管理结合起来,通过以企业战略为基础的成本管理,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建立成本持续降低的环境。价值链方法抓住了价值与成本共生的特点,从价值的角度考虑成本,因而更能抓住成本发生的实质,为解决建筑企业全面成本管理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分析工具。

(2)采用协同管理思想,充分发挥成本管理的协同效应。建筑施工企业价值成本链发挥最佳效能,离不开“协同”思想的支持。通过协同学与管理学的有机融合,可以有效地整合各种资源,协调人员、组织、环节之间的匹配关系,产生协同效应,实现优化的所有活动和过程的综合,促使价值成本链的运作速度、运作效率和成本效益达到最佳状态,最大化地增加价值成本链的价值容量,实现成本管理目标。运用协同机制协助价值成本链管理,就是为了解决价值成本链系统整体性、监控性、灵敏度及协同性差的问题,实现系统优化和控制。协同科学通过对管理及过程的协同,建立企业与勘察设计单位、物料供应商、工程专业分包商乃至业主的战略合作关系,形成价值成本链管理协同信息系统,为企业成本提供一个崭新、开放、高效、敏捷的成本管理新模式。

(3)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管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协同工作提供了丰富和强大的协同工具和一体化工具。协同机制的运行离不开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软件技术等信息技术支持。通过建立协同工作环境,改善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消除或减少人们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互分隔的障碍,从而节省了工作人员的时间和精力,提高群体工作质量和效率。建筑施工企业采用价值成本链展开成本管理工作,使管理者系统地掌握企业成本管理的每个环节,尤其是对传统成本管理中常被忽略的无形成本也进行了管理,全面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管理。

3.价值网模式在建筑施工企业价值成本链管理中的运用。现代建筑施工企业身处新知识经济时代,行业竞争异常激烈,需要从全新的角度,采取措施为实现企业成本管理新突破提供条件,为塑造企业竞争优势提供支持,为迎接激烈的市场竞争作好准备。基于价值网模式的价值成本链管理是根据建筑施工企业价值网内的各种价值活动,确定每项价值活动产生的成本,并对这些成本的形成动因、影响因素及组成结构分别进行全面的分析,寻求价值成本。从战略角度上看,这些成本都是在不久的未来可以使企业增值的成本,即成本效益。所谓的成本效益,指企业支出某些成本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收益,类似于“花钱即是为了省钱”的消费思想。通过抓住这些能使企业增值的成本,进而科学的分析、控制和管理,从另一角度解决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问题。

通过价值网模式,利用价值链理论创新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第一,应先识别企业内部价值链,如工程项目的投标策划与实施、施工准备与施工管理、竣工验收与交付使用及后续服务等,划分企业的主要价值活动,把成本、收入和资产分配到价值链活动中去,将这些活动进一步划分为各项价值作业有利于企业寻找自身的竞争优势。第二,对主要竞争对手的价值链进行分析,发展长期的竞争优势。通过分析竞争对手价值链,了解竞争对手的成本情况,确定本企业的成本势态,从而通过成本标杆学习予以改进。同时,审时度势周密制定和实施最适宜于本企业的竞争战略,扬长补短,采取有力的防御策略,阻止竞争对手的进入,及时巩固本企业已取得的优势竞争地位;以此为基础,相应地采取进攻策略,尽可能从竞争对手中夺取他们已占有的市场阵地,不断改善本企业的价值链和相应的竞争地位,为持续发展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创造条件。第三,通过行业价值链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结来寻找成本降低的机会,主要包括改善与上游建材供应商,以及与下游房地产商的联结关系,使企业更快地开发与供方和买方的关系,改善彼此的作业链,实现降低成本的良好机会,帮助企业在行业价值链中寻找战略位置。如决定是否需要实施纵向整合战略,对供应商和购买商进行购并或建立战略联盟来降低成本实现竞争优势。第四,利用作业成本管理帮助建筑施工企业准确掌握自身的工程成本水平,与社会平均水平及竞争对手成本水平相比较,认识自身的差距和优势,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成本。如利用作业成本管理进行建筑企业绩效计量与考核,帮助管理人员从非财务的角度进行业绩评价;通过对不增值作业的确认、分析,大大降低甚至消除不增值作业;利用作业成本管理提供的资源浪费信息,进行资源重新配置,使其更加合理。

三、结语

价值网涉及建筑施工企业内外部所有活动,价值活动是降低单项价值活动成本及最终成本的重要影响因素。这种基于价值网模式的价值成本链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一种有效工具,也为开辟成本管理的创新模式提供了新思路。新经济时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为建筑施工企业以价值网分析为基础的成本管理提供了物质基础与技术支持,为成本的协同管理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汤伟钢.管理经济学(第1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3.陈辉华,刘少兵,王孟钧.基于价值链理论的工程总承包企业竞争优势分析[J].建筑,2004(12)

4.王辉.基于价值链的竞争对手成本分析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7

篇6

一般来说,工程造价就是建筑工程的总费用,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水平,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对成本加以重视,如果企业对成本没有一个完善、健全的认识,不仅无法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还会使建筑施工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举步维艰,从而失去有利的竞争条件。目前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造价管理中,成本控制的相关举措还存在着不成熟、不科学的管理方式,该现状进行成本控制展开讨论是十分必要的。

一、建筑施工企业造价管理中成本控制概述

造价管理并不是某个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而是一个建筑施工项目从开始到结束一直存在的,造价管理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建筑施工项目的造价问题,从而为企业实现效益提升和节省成本的目的,从当前来看,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对总包形式的造价管理模式还不甚了解,这也是企业造价管理水平长期停留在原地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筑施工造价管理的主要措施就是针对其成本控制来制定的,企业提高了对成本的控制力度,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了企业经济效益的问题。一个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体系,有助于对建筑工程进行全方位控制,不仅能够大幅降低企业投入成本的力度,使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也是建筑施工企业顺利发展的有利条件。

二、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内容

控制成本说到底就是控制工程的总费用和相关工程税务,从而达到企业利润的提升。建筑工程中的企业成本,包含了直接成本和非直接成本两种概念,首先,从直接成本来看,直接成本也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建筑施工的基本费用,包括建筑材料、施工设备以及施工人员等必需费用,另一部分主要以工程技术为主,而且由于每个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项目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工程技术的费用也是有所区分;然后是非直接成本,非直接成本与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管理有关,企业管理的经费都是从非直接成本上扣除的,同时,根据各地区对建筑工程的政策内容,企业还需要对上级部门交纳一定的保障金。

三、建筑施工企业造价管理面临的问题

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便是侧重点出现严重失误,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将施工阶段的工作内容放在建筑工程的第一位,而本来应该得到重视的内容,比如设计方案的审批、预估等步骤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建筑施工企业开展某个工程项目时,必须对工程合同、设计方案、工程的周期以及成本多少等情况做出主要分析,但是从目前来看,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妄自菲薄,进行成本预算时脱离了市场的规律与准则,对市场价格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缺乏对所有成本的控制措施,导致实际成本预算过低或是过高,使建筑施工企业无法实现获取经济效益的目标,其亏损的现象也是时有发生的。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缺乏有力的成本控制措施,管理水平与实际要求相去甚远,在进行施工管理时忽略了企业经济的发展情况,再加上施工时可能出现的人力、物力在管理上出现的隐患,一旦施工完成后再予以解决是无济于事的。因此从整体来说,建筑施工企业在重视施工技术的同时也要对成本问题着手控制,提高管理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使企业在经济利润上能够有所收获。此外,高水平、高质量、高素养的施工团队也是企业成本控制在关键所在,建筑施工要求管理与技术共同发展,相互促进,如果二者脱离联系,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正常进展,也会严重阻碍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的进行,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就无从而谈了。

四、解决建筑施工企业造价管理中成本控制的方式

(一)遵守成本控制的规则

在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中,管理人员主要通过施工时各部分的成本控制入手,在建筑工程的初期阶段,必须对成本的控制采取合理的规划措施,建筑施工企业在遵守成本规划的前提下开始工程建筑施工,使建筑施工能够按照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进行,做到有章可循。建筑施工在造价管理的工作中,为了降低施工企业的成本投入,就必须要对施工人员采取管理措施,严格监控施工的每一项环节,利用专人专管的形式对建筑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管理。此外,建筑施工过程中还可能存在预算不足的情况,如材料、工程技术以及施工人员等需要的相关费用,都必须采取合理的管理对策,为了达到建筑施工企业降低成本的主要目的,对成本的管理和控制采取科学、有效、合理的解决手段,不仅保证了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也为建筑施工企业在经济效益上能够有所斩获。

(二)严守施工合同的内容

施工合同对于施工双方是十分重要的,管理人员在落实合同之前,必须参照有关法律来执行,使施工合同也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施工管理与施工合同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施工合同是不科学、不合理的,那么施工管理工作也失去了基本意识,所以,为了确保施工合同能够符合甲、乙双方的要求,使企业造价管理能够得到充分保障,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在面临工程造价问题时必须依律执行。一般来讲,建筑施工合同应该有着以下的内容:建筑工程的信息、施工周期、费用结算以及质量审查等内容,确保施工单位的经济利益受法律保护,一旦承包商有不法行为,合同的作用便体现出来。

(三)施工时期的成本控制

建筑施工企业为了控制成本,可以采取两手准备,首先是在宏观上对建筑工程进行成本控制,其次在微观上对施工时期的成本加以控制,从而实现“以点及面”的过程,所以施工时期的设计与安排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能够降低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投入,也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为了对施工时期的成本进行控制,必须在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严格监控施工进度,加大管理力度,因为施工进度的延长意味着各项费用支出都会随之增长,使企业的经济负担日益加重,所以必须对施工进度加以重视,确保施工进度与施工成本能够有机结合,建筑工程质量能够有所提高。此外,质量管理也是不容忽视的,它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确保每一个环节不会出现纰漏,工程环节出现不合理现象,需要立刻纠正并做出更改措施,如果在竣工时期某一个部位进行修改,那么影响的不仅仅是局部,而是整个建筑工程。

(四)施工材料的控制

建筑施工企业进行成本控制时,一定要对材料的价格有所掌握,根据市场上提供的材料作为主要参考目标,材料购买时需要对不同的厂家价格一一比较,将材料的性价比视为采购材料的第一准则。材料抵达施工现场时,为了确保材料能够符合建筑工程的具体要求,必须对材料进行二次试验,如果在施工时发现材料质量出现问题,不仅需要二次采购,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展也会起到直接的影响,使企业成本居高不下。

结束语

总而言之,经济效益是建筑施工企业的最终目标。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造价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者必须注意的问题。细节决定成败,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从根本上决定了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是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夏斌.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5).

[2]刘春苗,詹冬.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及问题浅议[J].东方企业文化,2015(6).

[3]杨才清.浅议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1).

篇7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自从我国加入WTO以后,建筑市场的全面对外开放是必然趋势,更多的外国建筑公司会进入中国市场从事建筑业务,国内建筑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虽然有所增强,但与世界上著名的建筑承包商相比,在资金、设备、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而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使我国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难以提高。此外,建筑施工企业具有点多、面广、线长、流动性强的特点,在管理上难度较大,行业内竞争非常激烈,企业经济效益较差。

一、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

1、财务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适应建筑市场环境的基本条件

建筑施工企业相对于其他企业来说,具有生产周期长、生产流动性大、产品生产不可逆性、收款期限不确定性等特点。建筑施工企业在承接工程项目时都需要垫付大量的工程款,这就要求建筑施工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基础;工程项目按照施工环节来分解实施,不同环节材料物资需求量不同,这就加大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同时,建筑企业所涉及的会计核算也比其他企业复杂得多,不管是会计科目还是原始凭证都需要工作人员认真审核、仔细分析,以及工程结算后的工程应收账款的处理。也就是说,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活动都必须通过确定财务预测、制定财务计划、实施财务决策等财务活动来统一规划实施。因此,财务管理是其适应建筑市场环境的基本条件。

2、财务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必要手段

建筑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贮存和流通,同时资金流通周期较长,款项回收速度慢,因此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对于建筑企业来说,主要存在三方面的财务风险:投标风险、筹资风险和资金回收风险。建筑企业为了争取更多的项目,在投标书中盲目压低工程报价,对投标项目风险预测不充分,最终以微薄的利润甚至倒贴成本的代价来获得合同,结果造成企业入不敷出、损失惨重。建筑企业为了维持企业经营的现金流,通过各种渠道融资,如抵押不动产向银行贷款。虽然企业扩大了经营规模,维持了运营,但同时也加大了企业的还债压力和财务风险。在施工过程中垫付了大量的资金款项,客户不能及时还款,导致应收账款不能变现。因此,只有不断改进企业资金管理方法,进行合理预算,加强应收账款回收,才能提高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从而提高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二、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所面临的问题

1、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不尽有效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不少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出现了脱节的现象。众多的建筑施工企业缺乏统一有效的财务管理,很难支撑企业持续长久的经营。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资金收支管理混乱,执行程序缺乏统一标准。第二,存货制度不完善,材料采购、调度等效率低下。第三,成本预算误差较大,无法有效指导工程的进行。这些财务管理体制的缺陷严重影响了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使得企业运作效率低下,成本耗费较大,最终会阻碍建筑施工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

2、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成本管理不尽科学

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成本管理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三个步骤,第一步事前预算,第二步事中控制,第三步事后核算。在以往的财务成本管理中,建筑施工企业往往只关注事后核算,而忽略了事前预算和事中控制,最终导致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效果不明显。

3、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养有待提高

由于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许多建筑施工企业急需招聘大量财务管理人员,进而造成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业务素养的参差不齐,这样会带来两方面不利的影响,第一,财务管理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容易出现贪污做假账等有损建筑施工企业利益的恶劣行为;第二,财务管理人员业务能力不够高,无法提出有效的财务管理建议和制定有效的财务管理计划,难以对施工进行有效的财务监督和控制。这两方面的问题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长期经营运作极其不利,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着力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养,以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三、建筑施工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相关措施

1、更新财务管理理念

从思想上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是一切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基础和前提,将新型的管理理念渗透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细小环节,是确保工作准确性、有效性的重要举措,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财务监督控制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既要不断更新拓展财务管理理念,又要脚踏实地,采用层层递进的多道财务保安防线,实现财务管理的法治化、科学化。还应立足自身优充分挖掘自身潜能,运用信息技术、互联网、电子商务等现代化手段,改造传统的业务流程和运作模式,以成本、效益为核心,通过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使企业节支增效,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奠定良好的企业管理基础。

2、加强企业财务核算工作

财务工作是真实反映一个企业一定时期或时点的经营状况及经营成本的活动,如果财务基础工作混乱、随意,则无法为企业投资人、外部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数据,同时,也不利于企业自身的信息反馈及分析,无法为下一步进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可参考数据。企业应严格按照《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真实、可靠地记录每一笔经济业务。以规范的财务工作督促、带动企业内控制度的建立及有效运行,强化对企业资金、固定资产的安全管理。

3、加强财务预算管理

编制财务预算,对财务目标进行综合平衡,将目标分解到各部门、各责任人,并通过财务预算来约束和控制企业的财务行为,保证企业各项计划的完成。新建投资项目企业的财务预算,以投资预算为重点,包括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总预算、现金流出量的计划、筹集预算计划,在财务管理制度中确定预算控制办法及决策程序。持续经营企业的财务预算,以盈利为重点,包括销售预算、销售成本、费用预算、盈利目标预算、现金流量预算。对费用预算的重点项目和各类损失要进行重点监控。现金流量预算的重点是经营流入量和流出量,要确保资金回笼,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4、规范财务会计行为,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

规范财务会计行为,需要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设计再好的财务管理制度,也需要有与之配套的专业财务人员执行才可发挥作用。企业应从以下几方面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一是加强领导重视。领导在重视财务管理的同时,会关注财务人员业务能力的提升,从提高财务人员社会地位及薪酬水平入手,使财务人员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基础上,取得整个企业及员工的理解配合。财务人员要熟悉工程造价的审核、预决算书的编制及审核、建筑材料的审价标准和工程完工程度的测算方法,对成本实施有效的控制和监督。二是企业在进行财务人员招聘时多向财会专业毕业人员倾斜,摒弃小型私营企业那种认亲为贤的错误用人机制。不但要在财务知识方面对应聘者进行考核,还要关注财务应聘者的职业道德、人生观,避免日后违反财经法纪的发生。

结束语

总之,财务管理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为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只有顺应时代变迁,积极更新管理思想,建立健全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会计核算工作,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升财务人员队伍素质,才能真正实现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才能有效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房地产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当前很多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影响了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发展。因此,如何加强房地产企业对建筑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的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就此进行讨论分析。

1 工程质量管理定义

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控制、保证和改进来使其实现的全部活动。广义的工程质量管理,泛指建设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其管理的范围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决策、勘察、设计施工的全过程。一般意义的质量管理,指的是工程施工阶段的管理。

2 房地产企业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质量意识薄弱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管理人员只注重开盘、交楼等目标的达成而忽略工程质量管理。在工程进展过程中,由于不重视对质量的管理,造成了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制的不健全。另外没有把工程质量控制摆在首要管理制度上,造成质量管理制度成为一种摆设,没有真正的运用到建设工程当中,造成工程项目质量问题频发,无法保证工程的优质建设。

2.2 设计阶段对工程质量关注不足

质量管理在整个建设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设计阶段很多企业会把成本控制作为重点,与此同时却忽略工程质量问题的解决。对于一些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因为要加速资金回笼,整个开发的进程非常快,花在设计的时间也会比较少。设计主要包括方案设计以及施工图设计,方案设计阶段通常花费时间比较多,这样就会导致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时间所剩无几而导致设计质量不高、漏洞百出,从而影响现场质量控制以及有效的成本节约。

2.3 全面质量管理流于形式

提高组织质量管理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全面质量管理,其要求是全体员工都要参加,然后将质量管理作为中心来进行展开。随着人们对住宅质量要求的提高,全面质量管理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可是在很多房地产企业中并没有把其作为一种实质性的推广而是仅仅限于形式。当房地产企业进行考核时,他们主要是针对部门的核心业务来进行,但是对于工程质量就只与项目部的相关人员有关系,这样根本就不能把全员调动起来参与工程质量管理。

3 解决房地产企业工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3.1 提高各级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工程质量管理的效果。因此必须让施工人员牢记“质量第一”的观点,将质量创优意识让员工时刻牢记。

(1)把质量责任制落实到管理人员,让每个施工人员都有质量管理意识,保证好每个施工过程以及环节的相关质量。要对施工人员不断加强相关的质量意识教育,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讲解和指导,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根本上改变施工人员的思想观念,要让他们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掌握全新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理念。

(2)建立质量考核制度。通过对施工人员培训、考核,严格执行质量管理,精心施工,消除在建筑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通病,保证施工质量。

(3)加强对于施工和质量管理人员的约束和监督,制定严格的相关规章制度,奖惩结合,对于有贡献的人员要进行奖励,同时,对于的人员要进行严厉的惩处,造成相关质量问题的还要坚决追究其相关责任。

3.2 设计阶段的工程质量控制

负责设计的人员需要先把建筑工程项目了解清楚,并按照其要求来做,在与开发单位有了一个深入的沟通后再根据当地的地质、气候以及建造结构等相关条件设计施工图纸。设计人员将图纸设计完成后,不应马上施工,企业的技术人员应对图纸进行会审。组建好会审小组进行会审,并且有专门的人员来负责,这样就可以在最早的时间内发现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存在的构造不规范、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修改。

3.3 加强全面化的质量管理

(1)集成化管理

工程质量管理的集成化有项目各目标的集成、项目各参与方的集成、工程质量形成各阶段的集成等。因为每个参与的质量目标都不一样,所以不能对项目的质量来进行有效的管控;但是只要有一个个体出现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项目质量,而且还会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因此在确保专业分工的基础上,要保证工程质量管理从整体上出发,所以对项目各参与方的集成化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工程质量不仅取决于本阶段的管理,还取决于上一阶段的工作效果和两个阶段的信息交流情况。大型房地产企业,特别是对于上市公司来说,确实需要快速完成项目的开发,这是无可避免的现实问题。实行对项目目标的集成化管理,可以把质量、进度、成本三大目标进行很好的协调,在保证了项目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将工程质量目标实现;而在项目各目标的集成化管理中,项目经理就应该发挥好整合资源和协调的作用,让各部门服务于项目的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2)标准化管理

房地产企业工程质量管理的标准化主要有工程质量管理流程的标准化、产品的标准化、工程质量标准的标准化、工程质量保证措施的标准化等。当前大型的房地企业都已初步完成了产品的标准化,包括了很多产品体系,并在不同的城市进行复制性的开发。产品的标准化可以加快开发的速度,还能减少突发性问题出现的概率,这样就使得企业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产品的质量。可以根据不同业态的特点来建立工程质量标准的标准化来统一工程质量评估体系,从质量管理行为、实体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对工程质量进行多维度的评估。

(3)精细化管理

要做好前期的工程策划以及做好工程质量的预控是房地产企业工程质量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工程项目策划是指根据建设工程总体目标要求,按照不同的角度来考虑,将建设项目来进行系统分析,把建设活动的总体战略来进行运筹规划,同时对建设活动的全过程作预先的考虑和设想,这样有利于在建设活动的时间、空间、结构三维关系中选择最佳的结合点重组资源以及展开项目运作,为保证项目获得满意可靠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而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该在项目开始之前就做好详细的规划,并细致分析工序的搭接、工期、工艺、质量保证措施、注意点等,这样有利于在过程中以此为依据进行精细化的管理。例如,很多企业会为了销售以及增长的需要,去追求项目的进度,可是在一些条件下,追求进度是可以事先通过优化工序,改进工艺等条件去实现的,其并不一定会影响到质量,关键是要把前期的策划以及现场的协调做好。但是这方面需要通过不断的积累经验,才能不断的完善整个体系。

4 结语

综上所述,房地产工程项目中的质量问题关系到房地产企业自身的利益和竞争力,还关系到社会稳定问题,如果发生严重的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后果十分严重,所以一定要做好房地产工程项目质量管理问题的研究工作,落实工程项目质量监管措施,同时积极优化改进有效的措施,为消除工程项目质量问题打下基础。

篇9

为了提高石油企业的整体工作绩效,更好地实现构建和谐企业的目标,需要研究职工心理压力形成的原因,研究减轻心理压力的疏导机制。

1.职工心理压力的形成

心理压力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拿破仑·希尔认为:压力“是身体对一切加诸其上的需求所作出来的无固定形式的反应”。也就是说,任何加诸于身体的负荷,不论是源于心理方面,还是物理因素,都是压力的来源,就会引起“一般适应综合征”。

1.1安全生产带来的职业压力是职工心中的无形压力。

安全是企业头等大事。企业生产调度是否科学、生产组织是否合理,作业流程是否规范不仅关系到企业产品的质量也关系到广大消费者利益甚至是生命财产的安全。任何环节出现技术问题,任何一项管理出现漏洞,任何一个现场作业人员工作疏忽、违章违纪,任何一个治安环境出现盲点,都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因此,在职工心目中安全就是天,安全责任是职工最大的责任。职工在安全问题上心里最敏感,每时每刻心里都惦记着安全:怕事故影响企业安全记录;怕因为事故影响企业的声誉;怕出事故砸了自己的饭碗。这一系列的“怕”像无数把刀一样悬在职工的头上,无时不让职工的心里发紧,造成职工心理紧张和烦躁。

1.2企业改革、调整带来的竞争压力是职工心中的头等压力。

近年来,由于石油企业改制、主辅分离、布局调整、机构重组、人员分流以及企业生产力布局调整等政策措施的实施,使其中一部分职工被迫离职离岗,有的会面临新岗位新工种新的人际关系的挑战,有的会下岗待业,随之而来的是经济收入减少,家庭生活受到影响,因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岗位竞争的压力,产生了从未有过的紧迫感、压力感和危机感。面对岗位竞争的压力,不同年龄段、不同工种、不同文化程度的职工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态度。有些职工还利用业余时间抓紧时间自学技术、苦练基本功;有些没有竞争优势的职工则被动地等待命运的安排。无论哪种情况都会形成心理压力。

1.3异地工作两地分居带来的家庭生活压力是职工心中的沉重压力。

石油企业职工异地上班、异地作业比较普遍,特别是企业布局调整、连锁经营、境外工程技术服务等带来很多职工长年工作在异地,甚至异国。职工异地工作,只有周末或更长时间才能和亲人相聚会带来一系列问题,诸如牵挂亲人、老人子女照顾问题,夫妻分居带来的情感问题等,这些问题在职工心中久而久之累积成了心理上的压力。而目前消费品物价上涨过快、购房困难、子女就业艰难等让很多普通一线职工感到家庭经济生活压力偏大,昔日国企职工曾经有过的自豪感已不复存在。

1.4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及高速度快节奏带来的压力是职工心中的现实压力。

现代石油企业生产环节紧密衔接,工作流程紧凑,稍有疏漏就可能酿成大祸。很多流水线24小时运转,各岗位人员不允许分神,不允许差错,特别是那些关键领域的技术研发人员、重要部门的生产调度指挥人员,关键岗位的作业人员的精神紧张和疲劳程度,是非亲身经历者难以想象的。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对各项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的科学性、严密性、系统性、对生产组织模式、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要求都达到极高的程度。因而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要求也前所未有。而职工现有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与这些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为适应要求,各岗位人员必须接受培训,在短时期内强化业务素质和能力的提升,这一切对相应工作岗位的职工来讲,无疑构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当然,这和每个职工的个人心理素质、心理承受能力、个人生活态度以及对压力的适应能力等有很大关系。

2.建立健全石油企业职工心理压力的疏导机制

我国目前还处在体制改革、机制转换和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面对迅速变化的社会现实,职工的心理压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应引起足够重视。近年来,职工因为心理压力问题而导致的工作失误甚至犯罪的情况日益增多。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应通过组织援助的方法缓解职工压力。主要从以下几方面采取对策和措施:

2.1转变思想观念,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思想政治工作范畴。

加强职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应对职工整体心理压力问题所采取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企业应大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借鉴一些著名的现代企业职工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经验,将职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纳入思想政治工作范畴。要在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科学安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对职工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或咨询,对重点职工进行重点援助,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职工正视心理压力,挑战心理压力并有效地缓解心理压力,及时主动地给有心理困惑、心理障碍的职工以必要的援助。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贯穿、渗透、体现于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通过心理知识的普及和宣传,让职工了解自身心理发生变化的规律以及心理调适方法,在遇到心理压力时能恰当地进行自我调适,通过情绪转移、自我宣泄、改变认知、寻求支持等方式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2.2建立心理引导机构,为解除职工心理压力提供组织保证。

企业开展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需要建立多层次的心理健康管理体系。首先要建立心理引导机构,通过培训考试使具有一定理论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达到心理咨询师水平。组织有针对性的讲座和培训,开设职工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定期对职工进行心理疏导、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热线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向职工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职工心理压力的形成,有的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得到缓解,有的却由于自身认知的局限,难以自身解决问题。心理引导机构的介入就能及时根据职工的心理状况加以适当的心理疏导,以减少心理焦虑的发生。企业要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心态情绪汇集和反映调节机制,加强职工心态状况的监测、评估和预警,完善职工心态疏导、调适与平衡工作体系,通过政策调整和心理疏导,帮助职工在潜移默化中消除不平衡感,促进职工情绪交流渠道畅通,避免不良心态的不断累积,引导职工心态朝良性方向发展变化,达到内心世界的自我调适、自我和谐。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生活工作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针对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尽可能地降低企业职工所面临的风险因素,减少职工正常生存和发展的后顾之忧,最大限度地消除引发职工群众心理失衡、失调的诱因。并通过一定的工作平台,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处理、权益保障的心理疏导长效机制。

2.3开展多样化的企业文化活动,拓宽释放心理压力的渠道。

篇10

中图分类号: TU2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建筑工程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从立项、规划、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这一整套流程是互相影响与制约的。要保证工业与民用建筑保质保量的完工,就必须从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入手,否则就会因某一环节的失误而影响施工的进度或者质量,造成经济财产损失。特别是在施工阶段,蓝图设计的再好,没有完善的施工管理也是枉然。为此,在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实施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尤其是现场施工管理,不仅是保证施工质量的核心,同时对企业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1.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

民用建筑:即人们居住和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的总称。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也称为建筑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1基础:建筑最下部的承重构件,承担建筑的全部荷载,并下传给地基。

1.2墙体和柱:墙体是建筑物的承重和围护构件。在框架承重结构中,柱是主要的竖向承重构件。

1.3屋顶:是建筑顶部的承重和围护构件,一般由屋面、保温(隔热)层和承重结构三部分组成。

1.4楼地层:是楼房建筑中的水平承重构件,包括底层地面和中间的楼板层。

1.5楼梯:楼房建筑的垂直交通设施,供人们平时上下和紧急疏散时使用。

1.6门窗:门主要用做内外交通联系及分隔房间,窗的主要作用是采光和通风,门窗属于非承重构件。

2.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2.1人:施工人员素质的高低将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很大影响。高资质和信誉度、技术力量强的施工单位当然是建设单位在选择施工单位时的首选。而当施工单位进场时,项目人员和施工队却很可能改头换面这些施工队大多雇佣的是农民工 ,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和考核就开始上岗操作 ,甚至像焊工、电工等特殊工种的工人都有很多没有职业资格证和上岗证 。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工程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素养和业务素养,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先进的施工方法和质量管理体系,每个施工人员都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要始终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严格按照施工项目相关规范施工.

2.2材料:建筑材料是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以建筑材料和产品为中心的质量责任制。建筑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使用劣质材料不仅会危及建筑物的使用安全 ,给工程质量留下安全隐患 ,甚至直接引发重大工程事故。采购人员要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较强的业务素质,熟悉材料基本性能,具备材料质量鉴别能力,掌握材料造价信息,招标优选供货厂家。工程建设中 ,经济利益的驱使使得有些施工承包者大量选用廉价材料 ,而这些材料中 ,不可避免的包含不合格的劣质、假冒品牌的材料 ,工程材料的使用非常不规范。

2.3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施工单位需要充分考虑的一个因素。环境的好坏对建筑工程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施工单位要利用好环境,预防对施工的不利环境,做到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充分考虑,有备无患。对不利环境有效防范也是确保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环境因素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等特点,有利的环境要利用好,不利的条件要考虑到,重在预防和防治,防治措施要得力有效

3.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性思路与方法

3.1培养创新型人才。人才作为一种独特的资源,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最宝贵的一种财富。施工企业在企业管理上应奉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要做到实处。不仅要充分吸收那些优秀的人才,加强企业人才储备,而且要通过不断的培训职员的各职业技能,激励人才,建立一套适合的奖励机制和评价机制,同时,企业也要丰满自己的文化和理念,加强企业凝聚力,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

3.2进行观念创新。项目施工管理不断创新的关键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重视,提高经费的投入,加大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凝聚,切实加强创新意识,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对企业进行管理,即以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要深刻认识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紧迫性、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建筑施工企业应将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放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定位并将创新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3.3建立创新性的组织机构。建筑施工企业通过数年的实践和探索,为国家和人民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更是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历史的原因,项目施工管理的工作中,项目这个名词的定义是以项目签订合同后,作为自己明确的范围。项目经理部随着项目合同的签订产生,又随终止合同而消失。项目部门代表了建筑施工企业,其本身是独立的,有其明确的职责,企业难以承担。但是有一点是值得注意的,项目部门的运作和企业快速发展的步调必须相结合。笔者认为有必要将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容在空间上有所增长,从市场跟踪、签订合同,合同履行到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果等全过程出发,全过程的有效的管理,建立健全项目部门的组织机构,制定项目部门设立分公司的企业定位。

3.4体制创新首先要确立有限责任制度。企业是项目分公司的投资主体,制定资产经营责任制,做到产权清晰,依法建立新型的产权关系,作为所有者的企业退居到控股公司的位置,用股东的方式来行使自己的职责,同时承担有限责任,用这个办法来界定企业与项目部各自的边界责任。第二就是要建立企业法人财产制度。使项目部拥有一块边界清楚的财产,用边界清楚的法人财产来承担法人责任。这样项目部才能真正走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的承担法人责任。

3.5机制创新。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方案确立了组织机构,明确了公司的体制,并相应建立起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方案基本具备了,但这一方案的有效运行还要有创新的机制,方能使这一创新方案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创新的机制就是要使项目部分公司不断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牢牢占有已有的市场,不断开拓和占有潜在的市场。要增强企业实力,实际上就是加强项目部的建设,提高其盈利水平、社会形象和市场敏感性,必须对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各类、各层次的人才脱颖而出,为人才创造环境,要给人才适应的土地、阳光和雨露;建立风险机制和决策机制,来规范项目部决策层的行为,实行民主、科学的决策程序,回避市场风险。

3.6技术创新的实质是,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项目施工管理只有在强有力的创新技术的支持下才能得以顺利实施,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和进度,才能获取最大经济效益;而且只有掌握了相关的核心技术才能占领相应市场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同时技术创新还为体制创新、结构创新和机制创新提供支持和保障,是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基础。

4.管理体系分析

工业和民用建筑的施工管理不仅包括材料、技术、施工、人员,还包括对于资料的管理。施工中要及时的收集施工项目有关验收、竣工的各种资料,包括验收报告、检验报告、材料合格证、设计变更、工作联系函、测量记录、技术参数测定验收单、竣工图、隐蔽工程验收单、工程签证等。任何一项资料的缺失都会为项目的结算以及竣工的验收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甚至影响施工的进度。为此要建立严格规范的存档制度,将收录的资料分类存放。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在实施施工管理中要制定系统的管理措施、用系统的观点制定、规划,克服施工管理中出现的随意性。管理人员只有从以上几点出发,在发展与生存的高度认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同时坚持以质取胜和全局眼光的策略,才能真正的做到科学的管理、严肃施工,建设出精品工程。进而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与发展,不断的拓宽企业的市场。项目部作为派出机构是企业的分公司,代表形象、体现实力,是市场的触点,是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源泉,因此项目施工管理的有效运作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命,惟有创新才能使生命之树常青。

参考文献:

篇11

业主方的项目管理工作涉及项目实施阶段的全过程,建设工程由于项目投资巨大、建设周期较长、涉及合同当事人众多,并对业主方的建设项目管理工作带来了风险,加强合同管理工作,通过运用合同的规范、约束效力,有助于维护建设工程各方的正当利益。

一、合同法律原理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作用

一个大型建设项目的合同数量可能成百上千份之多。而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工作包括了对于每个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和接触等过程的控制与管理,同时也涉及到对所有合同进行统筹规划管理的过程。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工作包括了前期合同结构的选择、合同文本选择、合同计价方法和支付的方法、合同履行过程的管理与控制、合同索赔、合同诉讼等内容。

合同意思自治是合同法律原理的一项最基本原则,意思自治原则要求合同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基于双方的真实、自由愿意,并不受其他主体的非法干涉,该原则的核心是充分尊重当事人在进行合同活动中对外表述的内心真实意愿即合同自由。合同意思自治原则为建设工程合同相对人选择、合同条款的达成以及合同履行方式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充分利用合同意思自治原则,业主方可以在合同签署之前,在市场范围内自由选择适合的当事人,以完成相应的建设工程项目。这一原则也为业主方合同条款的拟定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基础。特别是对于在合同签署过程中分歧较大、难以达成一致的内容,合同双方通过充分的意思表示,经过讨价还价式的谈判与妥协,最终达成相应的合同条款,而这些最终达成的合同条款也被视为双方真实、自由的合意达成,并对双方产生相应的法律约束力。

二、业主方合同管理中的风险及其法律控制

业主方合同管理的风险可以划分为合同管理意识淡薄的风险、合同违约追责风险、合同条款陷阱风险等方面。

(一)业主方合同管理意识淡薄的风险

在业主方的合同管理中,由于对于相关建设工程法规的不重视,缺乏对于合同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对于应当签订正式合同的项目没有签订合同,往往通过口头协议、事后补签合同等方式来达成协议,一旦发生争议对合同双方都十分不利,缺乏有力地合同作证,造成问题纠纷难以解决,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而“阴阳合同”在工程建设项目中仍十分普遍,建设工程大多通过招标形式来确定施工单位,而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按照《招标投标法》的规定,依据招投标文件签订的在建设工程管理部门备案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被称为“阳合同”。而在招标之后业主方擅自变更合同内容,与对方当事人私下通过“补充协议”等方式再次签订与原合同内容不一致,甚至原合同条款内容。对于“阴阳合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21条明确规定:“当事人就同一建设工程另行订立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与经过备案的中标合同实质性内容不一致的,应当以备案的中标合同作为结算工程价款的根据。”那么,业主方在编制或者委托编制招标文件时,应当事先对与招标文件所附合同内容进行严格审查,一旦招标文件中的合同被确定,对方当事人签署备案之后,再试图通过“阴合同”的行为改变原合同内容,意味着违反了法律的要求,对于业主方十分不利。

合同管理工作更不规范,往来函件、工程签证缺乏必要的记录和保管,发生问题后扯皮不断,相互推委。

(二)合同条款及变更的风险

合同文本应当尽量将双方的权利义务责任划分清楚,业主方签署的多数合同文本都由对方单位提供,部分合同文件中对于双方的权利义务约定往往显示公平,违背了合同要求公平、公正的原则要求,合同对方当事人如过多地强调了自己的权利,对于业主方的权利涉及较少。一般在建设工程中的业主方责任主要是合作责任,一般包括业主方雇佣人员并委托其在授权范围内履行业主职责的部分合同责任,及时对于对方当事人履行合同必须的决策、手续、答复指示下达沟通责任,及时提供相关的资料、图纸、场地、道路以及支付工程款,及时验收接受责任。

一般对于业主方的不利的合同陷阱主要是对于有失公平和公正,履约双方的责权严重不对称,缺乏对于对方当事人的制裁条款以及违约金制裁的约定。

对于业主方合同管理而言,合同变更的风险较大,由于业主方新的变更指令、设计方、监理方的导致图纸修改、工程环境变化、业主方要求承包商改变施工方案,由于业主方、政府部门要求、环境变化、不可抗力、原设计错误导致的设计修改等原因引起的工程变更,由业主承担合同责任。由此造成的施工方案变更以及工期的延长和费用的增加,都将由业主方承担。所以,业主方所提出的变更请求,需要慎之又慎,重视并论证变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加强前期的勘察、准备工作,尽量减少工程变更,杜绝无谓地变更。

三、业主方合同管理中的策略运用

(一)专门合同管理部门或人员的设立为业主方合同管理的提供制度保证

业主方在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工作中,可以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的周期长短和资金投入情况,专门设立合同管理部门或专门合同管理工作人员。任选具备熟悉建设工程法规与合同法律制度、政府采购、招投标法律法规方面的人才进行专门合同管理,建立合同管理工作流程,设立合同管理账目,及时跟进合同执行进度,做好合同的系统化与专业化管理工作。比如,在编制招投标合同文件时,由专门合同管理人员进行合同条款的诊断、拟定。招投标完成后,签署合同过程中的合同管理人员的再审核,最后再与建设项目监审部门形成最终合同文本,交由业主方盖章签署。完备的合同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能够在制度上保证业主方合同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与持续性。

另外,业主方合同管理工作中的合同资料的归集、建档制度也有助于开展合同管理工作,对于合同文本以及相关文件、资料、法规的系统建档,系统、科学、完整的合同资料既能防止合同资料的遗失,对于后续结算工作、纠纷处理、审计备查及咨询参考提供良好的辅助证明作用。

(二)根据项目情况选取不同的合同计价方式以及合同文本

建设项目中的施工承包合同常见的主要有总价合同、单价合同以及成本补偿合同。不同的合同计价方式各有其利弊,单价合同以单价优先为原则,业主方提供的工程量清单的数字是参考数字,实际工程款则按照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和合同确定的单价计算。而单价合同的不足之处对于业主方来说,核实工程量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同时还要防止施工方增加工程量。固定总价合同的一次包死方式虽然对于业主来说最简单易行,但忽视了因为环境变化和工程量增加的变化。对于固定总价合同业主方可以在工程量小、工期短,施工环境条件稳定,图纸完整、清楚,工程任务范围明确的情况下采用。而变动总价合同对于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规定,对于客观原因引起的变化导致的方进行调整。对于工程特别复杂、工程技术、结构方案不能预先确定的情况,成本加酬金合同有其优越性,承包商风险低,利润有保证,但对业主方来说,合同不确定性以及合同无法准确将工程内容、工程量以及合理的终止时间等进行合理安排,对业主方合同履行与监督不利。

因此,在建设项目中,根据工程的总体情形,工程量的大小、风险的高低、施工周期、施工影响因素等,选择不同的合同计价方式,通过不同的计价方式达到以合同的方式控制投资目标、进度目标、质量目标的实现。

此外,我国为规范建筑市场,出台了一系列的合同示范文本,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建设工程勘察合同文本、建设工程设计合同文本等,这些合同文本对于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及纠纷解决提供了指导性的内容。但合同示范文本也存在一些问题。在选择合同示范文本时应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选用,将合同示范文本与非示范文本合同相结合,否则即使选用合同示范文本,也会造成订立合同流于形式,订立合同简单,但内容具体条款却是,权利、责任划分不明确,合同文本形同虚设,带来合同履行风险。对此业主方应灵活选取合同示范文本,同时结合项目实际,运用非示范合同文本形式准备表达双方的合同意思。

(三)合同文本条款的巧妙拟定可以约束制裁对方当事人行为的目的

合同法律制度的最根本之处在于合同的订立必须双方根据自身的真实意思表示达成某种合意。在建设项目中,业主方在合同条款的设定时,应当充分利用合同法律制度这一根本宗旨。特别是对于一些没有工程经验、工程人才缺乏的单位,巧妙设定合同条款,有助于维护业主方的投资利益。

对于合同条款的约定技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定:

篇12

了解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未来3-5年社会需求情况与发展前景;了解企业对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了解企业对该专业知识与能力结构,课程体系与实践性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提供可靠依据。

2 调研方式

通过向青海省建筑施工企业发放调查问卷表以及与青海省本行业专家访谈方式进行。

3 调研内容

主要调查青海省建筑业企业对项目管理员(中小型项目经理助理)、资料员、施工员、造价员、合同管理员、招投标员的社会需求以及对岗位典型工作的需求。

4 调查结果

4.1 青海省建设市场基本情况 据《青海省统计年鉴》(2013年)统计:2012年青海省有各类建筑施工企业461家,其中建筑总承包企业287家,专业承包企业146家,劳务分包企业28家。在对其中的270家企业开展的调研显示,大型企业占6.3%,中型企业占19.6%,小型企业占63.0%,微型企业占14.1%[2]。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定位是:为青海省中小微型建筑施工企业培养从事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具备施工项目经理的基本素质,“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技术管理人才。本次调查在青海省占90%以上的中小微型建筑施工企业中展开。

本次调研发出调查问卷表80份,回收有效问卷64份。参与本次调研的14家企业中有38家私营企业(59%),21家民营企业(33%),5家国有企业(8%)。

4.2 青海省未来3-5年专业需求状况 未来5年建筑企业对建筑工程技术类专业的人才需求量约为每年2600人,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施工企业在岗位需求方面,对于土建和安装施工员的需求是最大的,约为每年500人左右,其他岗位需求每年约为300人左右。

4.3 青海省未来3-5年本专业相关岗位需求状况 调研结果显示:造价员岗位能力需求的94%表现为编制招投标文件、完成工程预算、结算工作;项目管理员岗位能力需求的94%是开展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安全和技术管理工作;招(投)标员岗位能力需求的83%表现为协调各部门编审标底,起草标书,组织标底分析;对施工员岗位能力需求的88%是开展技术指导、质量管理,收集施工资料;对资料员岗位能力要求的88-95%是熟悉竣工验收资料体系构成,熟悉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的内容及其要求,做好工程资料的收集、清点、补充、整理工作;对合同管理员能力要求的93%表现为汇总汇报合同签订、执行情况,熟悉合同条款及基本内容,审查其完整性,信息化管理合同。

5 结论及建议

5.1 对本专业招生规模的意见建议 青海省目前开设“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院校有两所(青海大学和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每年有该专业毕业生95人左右(青海大学40人左右,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55人左右),鉴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与建筑工程技术类专业的兼容性,认为该专业每年招生规模确定在100人左右较合适。

篇13

一、系统概述

1、原废水系统概述

神头第二发电厂一期工程未设计废水处理系统,二期工程工业废水处理系统于2004年12月投入运行,设计出力100m3/h,其中含油废水系统出力按60m3/h设计;一期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至源子河,生活区污水自成系统排入神头第一发电厂生活污水处理站,超负荷的生活污水部分溢流排至电厂东面的源子河。未经处理的污水进入水体,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本工程简述

神头第二发电厂位于海河流域桑干河上游神头镇,根据《山西省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要求,为有效防治水污染,节约水资源,确保下游用水安全,对神头第二发电厂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进行综合治理。

神头第二发电厂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综合治理工程包括三个系统:工业废水处理系统、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和循环水排污水处理超滤反渗透系统。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处理水量为10000t/d,经过处理后的水回到一期石灰预处理的生水分配器,经石灰预处理后作为1~4号机组的循环水补充水;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处理水量为3960 t/d,处理后回用作为除灰冲灰水;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处理水量为300t/h,将1~2号机组的循环水部分的排污水进行反渗透预脱盐处理,处理后用做化学锅补给水。

2.1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

工业废水在提升泵站经格栅筛选后,采用潜污泵提升至厂区的工业废水处理站。

工艺流程如下:

2.2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

生活污水格栅间提升泵房潜污泵调节池提升泵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膜生物反应器空气分离器超滤出水泵MBR产水箱MBR产水泵化学一期脱碳站循环水系统

在膜生物反应器出口加杀菌剂次氯酸钠。

2.3循环水排污水反渗透预处理系统工艺流程

循环水排污水生水箱生水提升泵孔隙调节型纤维过滤器超滤器清水箱(超滤水箱)反渗透给水泵反渗透保安过滤器高压泵反渗透装置 软化水箱RO产品外输泵化学除盐站一、二、三、四系列阳床入口。

其中超滤装置设置2套,产水量: 140m3/h(套)(20 ℃),反渗透装置按两个系列设计,每列出力:95m3/h。

二、运行情况:

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综合治理工程于2009年6月15日进入单体试运行阶段,至2009年9月15日基本结束全部单体设备的调试及试运行。于2009年9月底完成联动调试进入整体试运行阶段

1、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已于2009年9月投入运行,全厂所有的工业废水已全部回用,降低了除灰用生水冲灰水量,目前工业废水处理系统运行正常。

2、循环水排污水反渗透预处理系统于2009年7月正式投运。系统投运后,反渗透的脱盐率稍偏低外,其它出水指标都达到了设计值。

超滤系统的控制指标:

产水量: 140m3/h(套)(20 ℃)

回收率: ≥90%

产水水质: SDI≤3

过滤周期: ≥30分钟(运行三年后)

反渗透系统的控制指标:

产水量: ≥95m3/h(套),最大产水114 m3/h(套)(20 ℃)

回收率: ≥75 %(运行三年后)

3、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于2009年9月底进行了168天试运,目前设备运行正常。由于我厂生活污水水质较清,化学需氧量(CODcr)、生化需氧量(BOD5)等指标偏低,达不到培养活性污泥的要求,处理后的生活污水中氨氮、总磷含量偏高,达不到设计值(在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中,活性污泥被作为主要除氨氮、总磷的措施)

厂内生活污水水质指标

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的水质需达到《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中再生水用作冷却用水的水质控制指标。

再生水用作冷却用水的水质控制指标

三、目前运行存在的问题与建议采取措施

1、反渗透的脱盐率(96%)达不到设计值

采取的措施:联系反渗透膜的供货厂家取现装的2支膜返厂进行试验,污水运行人员跟踪分析。

2、高压泵入口反渗透保安过滤器压差大

采取的措施:更换反渗透保安过滤器的滤芯

3、工业废水系统回冲灰系统后造成除灰部分泵被杂物缠绕堵塞、轴承损坏

采取的措施:提升泵站运行人员严格按规程在工业废水系统投运期间,保证入口格栅100%投运,如有缺陷及时通知化学检修处理,保证杂物在入口格栅前被清理不进入冲灰水系统。

4、1#、2#机循环水碱度偏差大

采取的措施:根据1#、2#机碱度的化验结果,及时联系污水处理站运行进行反渗透入口水源切换,避免从一台机循环水长期取水,而造成另一台机的循环水碱度超标。

5、污水提升泵站的两台生活污水泵设计安装位置不合理,检修困难。

采取的措施:对原来的两台生活污水泵出口方孔进行改造,安装起吊装置。

6、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氨氮、总磷含量偏高,达不到设计值。

建议采取的措施:

6.1改善进水水质,提高生活污水实际进水COD、BOD5等指标。

6.2联系电建二公司对二公司的生活污水系统进行改造,将其生活污水从工业水系统中全部切出,改善生活污水的水质。

6.3节约用水,提高生活用水的再利用率,降低用水量。比如用洗米的水浇花,用洗澡的水冲厕等。

6.4 在天气转暖后,对生活污水系统进行活性污泥培养,达到MBR处理的条件,对生活污水系统处理效果进行进一步评价。

6.5按照污水管理监督办法做好生活污水的出、入口水质监督,污水运行人员加强污水处理的运行监督和调整。

四、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综合治理工程投运后效果

1、废水达到了零排放,减缓了环保压力。

2、工业废水系统投运后,除灰用水不再取生水,降低了水耗。

3、循环水排污水超滤反渗透预处理系统投运后,保证了1#、2#机的循环水排污,同时由于脱盐率达到了96%以上,除盐补给水系列的周期制水量从1600吨延长到了6000吨,再生次数减少,酸碱耗量和除盐自用水量明显降低,节能效果明显。

4、生活污水系统投运后,化学用生水量每天降低5000-10000吨,降低了水耗。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