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医疗卫生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医疗卫生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12:5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医疗卫生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医疗卫生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篇1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公共服务质量改进机制包含了公共服务质量评价、质量奖励在内的一系列管理运行环节、程序、方式及方法,它是公共服务的质量持续改进的核心内容之一。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公共服务质量改进机制。英国的医疗卫生服务是世界上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免费医疗;在运行的60多年里,它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并运行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全球各国医疗改革屡遭失败的背景下,它的良好运行显得尤为难得。英国在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改进机制建设方面的做法及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分析、学习和借鉴。本文探讨英国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改进机制建设及其经验,并指出其对加强我国公共服务质量改进机制建设的启示。

一、英国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改进机制建设及其经验

服务质量是医疗卫生服务的生命线。英国《泰晤士报》在世纪之交曾做过一项调查,在回答“你认为政府在20世纪影响英国人生活的最大业绩是什么”时,46%的人认为是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 System,英国国民医疗保健服务系统),18%的人认为是福利制度的建立,第三位才是赢得二战的胜利,占15%。可见NHS对英国人的影响之深。NHS建立于1948年,是英国社会福利制度中最重要一部分。NHS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全民免费医疗,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收入不高的普通民众,公立医院占医院的绝大部分,公立医院免费或近乎免费地向全体国民提供包括住院、门诊、保健、预防等一揽子的医疗服务,以解除国民在健康方面的困扰。它有四个主要目标:一是改善全民健康状态,减少医疗卫生服务中不平等和不包容;二是确保医疗服务能够按需提供;三是持续改进和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效用和效率;四是提高公众选择医疗卫生服务的可能性与互动性。

在英国,有许多政府、非政府的机构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进行监督和改进。虽然这些机构的职责各有不同,但是其宗旨都是促进英国社会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升。20世纪90年代,英国政府意识到NHS缺乏一套全国性的标准,这不利于保持医疗卫生服务的高质量,其服务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病人的部分权利被剥夺。因此,在2000年,NHS提出了“2000年行动计划”。主要措施包括:建立新的机构理念,加大投入;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全国性医疗卫生服务标准,同时明确在改革中必须有一线人员的参与,即医生和患者必须参与医疗卫生服务标准的制定中去,并建立工作责任制,持续改进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英国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管理逐渐形成一个有效的持续改进机制(如图1所示)。

图1英国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机制框架(作者自制)

1、制定质量标准

英国对于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管理主要是从专业评价与公众评价两方面着手,即客观衡量和患者反馈。客观衡量包括安全和有效两个方面:安全――就是患者在接受医疗保健服务时是否能够免于受到医疗事故的威胁,有效――主要是临床规范和标准的实施与效果;患者反馈则是患者在接受医疗卫生服务后对服务质量的感受,如患者在接受服务时是否得到尊重,是否在干净安全的环境中接受服务等等。目前英国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主要通过卫生服务质量与结果指标体系(QOF)这个平台来进行评价和反馈。

QOF是一项自愿实施的激励计划。它作为普通医疗合同(GMS)的一部分面向所有基础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者。QOF包括了不同临床领域标准和指标的设定和患者反馈指标。QOF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包括:(1)让公众患者和医疗卫生服务提供利益相关者明确的权利参与到QOF指标体系的构建中;(2)确保指标能够代表患者、临床医生和公共健康中重要的部分;(3)帮助临床医生表达在医疗卫生中的问题并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4)确保所有指标能够基于有效的证据;(4)确保客观、透明、开放、全面的指标设定系统;(5)确保指标能够定期被审查和更新;(6)确保指标在使用之前经过试行以保证指标的可执行性和易实行性。

卫生服务质量与结果指标体系(QOF)由英国国家临床评价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CliniCal ExCellenCe,NICE)在卫生部的委托下与英国国家患者安全局(National Patient Safety AgenCy,NPSA)、皇家医生学院(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RCP)、皇家全科医生学院(Royal College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RCGP)等机构的合作下制定。NICE直属于英国卫生部,其主要职能是制定公共医疗卫生、医疗技术和临床运用的指导标准。每年与全英范围内大约3000名专家和民众代表合作制定临床流行病、临床、卫生经济、护理、统计学等方面的各种指南。该机构实行董事会制,董事由卫生部任命。目前NICE有直属员工500名左右,主要办公地点在曼彻斯特和伦敦;2011年的预算经费在6750万英镑。NICE目前已经制定出了700多种操作指南和规范,仍有200多项正在制定中。NICE计划对所有疾病都制定相应的指南和规范,并不定期地进行更新,指标制定程序如下(如图2所示)。

(1)指标信息甄校。首先,对已经在QOF中使用的指标进行重新审查以决定是否仍然适合在指标体系中继续使用。国家初级医疗发展研究中心和约克健康经济协会(NPCRDC/YHEC)制定了一个从2009年6月到2012年6月的日程表,该日程表标明什么指标需要被重审以及何时被重审。委员会每年重审大约20-30个指标。而这些指标的重审根据以下信息:最近的数据使用效果、预期的病人与人口数情况、人口统计和例外报告、停止使用当前某个指标的潜在影响、基础证据资料库的变化等。NICE每年会审查所有指标的基础证据资料库。任何基础数据资料库的变化将被授权先于日程表上的计划审查项目被审查。审查委员会考虑指标的校甄信息建议而废除某些指标。其次,收集潜在新指标的相关信息。所有信息被QOF指标项目团队评估后报送至审查委员会,即先由临床医生顾问和技术分析员对信息进行评估,然后报送至审查委员会。

(2)审查委员会进行审查和优先排序。首先,委员会审查当前使用的指标是否已经不符合需要而可以被废除或是否需要调整阈值。新指标的构建主要由国家初级医疗发展研究中心和约克健康经济协会(NPCRDC/YHEC)来执行,NPCRDC/YHEC根据当前指标使用的效果和预期的阈值使用效果以及变动趋势制定相应的阈值提高或降低标准。其次,委员会根据公众的新的需求重审NICE临床和公共健康指南。委员会每年给出至少25个新的修改建议,而这些

新的建议又反馈给NPCRDC/YHEC,以帮助其今后研究新指标。

(3)指标构建(试行和调整阶段)。首先,所有新指标在全英国指定的初级医疗机构中试行。试行主要考察该指标的可行性、可操作性、接受度、可靠性、有效性和意外情况。其次,指标的调整。在试行阶段后,该指标的试行效果由包括病人和专家在内的利益相关者提出修改意见,这些意见作为委员会批准一项新指标的重要参考意见。

(4)决议与。委员在审查并综合了NPCRDC/YHEC的推荐意见和利益相关者的修改建议后决定什么指标将被推行和将被修改。这些决议通过的指标被在NICE的官方网站、指南上,并且这些指标制定的过程和调整的相关依据也会同时公布。

NICE通过网络向与医疗卫生利益相关者包括公众患者、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者等征求关于临床和公共健康的指标或指南制定的意见。同时,这些患者、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者被邀请每年定期对新指标的制定提供相关意见。NICE网站上包括了关于QOF指标制定的信息:制定过程的描述、临床与公共健康指标制定的提建议途径、常见问题、委员会会议日期、审查委员会成员、决策的时间等相关信息。

2、质量考核

QOF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核医疗卫生服务组织:(1)组织机构方面;(2)患者反馈;(3)临床方面。每个方面都包括不同的细分类别和详细指标。每个指标都有相应的分值,QOF的总分值约为1000分,其中组织机构方面的有162.5分,患者反馈方面有146.5分,临床方面的有655分。

在临床方面,目前有10种疾病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指标,包括冠心病、中风、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肺炎、癫痫、甲状腺机能减退、癌症、精神病、哮喘。每个病种的子指标都分为记录、诊断和治疗前、治疗中三大类指标。以高血压为例,子指标有5项,记录类一项:在记录系统中是否建立一份高血压病人信息,分值为9分;诊断类有两项:一是记录吸烟高血压病人的记录中包含其吸烟状况至少一次的比率,二是吸烟高血压病人的记录中包含建议其停止吸烟至少一次的比率,两项分别是10分;治疗类有两项,一是高血压病人在过去9个月中有血压记录的比率,分值是20分,二是高血压病人最近一次血压测试(9个月内)是低于150/90的比率,即考察高血压病人的治愈率,分值最高是56分。

在组织机构方面,主要包括患者的病例记录和信息、与患者的交流情况、执业管理、教育和培训和药物管理等指标,每项下面都子指标十余项,分值也从1分到10分不等。

在患者反馈方面,英国保健质量委员会(CQC)是英国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管理的最高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全面负责英国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改进。作为QOF的一部分,CQC每年都委托皮克研究所(PiCker Institute)通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调查来建立全民在接受医疗卫生服务后的反馈机制。2002年以来,有1600万英国患者接受了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调查并报告了他们接受医疗卫生服务的相关经历。调查者运用事先精心设计好的问题对患者进行调查,以更好地反映他们在接受医疗服务时的具体情况。调查报告重点突出医疗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提高的地方。调查报告被送至相应的医疗卫生管理部门,管理部门据此整改并提升所辖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这些报告包括了众多服务质量提升指南,目前可从CQC网站获得的最新的服务提升实用指南有《让患者在医院感觉更好》、《善用患者的反馈:一个实用工具包》、《尊重、隐私和尊严》、《聆听患者的心声》和《提升急诊部门内部的信息交流》等。而其他方面的服务还包括儿童健康监测、产科服务等项目。

每年皮克研究所结合该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服务的工作量和居民的患病情况,结合适当的系数调整,向初级卫生保健机构拨款。QOF的指标大多是以最佳指标作为标杆来计算得分的,因此大部分的医疗机构尽管做足了“分内事”,但是都不能够得到所有的分数,比如在临床服务方面,大多数医疗机构的得分只能是总分的40%-90%。因为QOF的考核与NHS对医疗机构的经费挂钩,所以尽管是否执行QOF是自愿的,全英绝大部分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都在使用QOF。

3、考核结果的公布

英国保健质量委员会(CQC)向公众定期公布英国卫生服务机构的质量账户(quality aCCount)。英国保健质量委员会(CQC)是依照2008年的健康与社会保健法成立的。成立CQC的目的是运用专业知识促进和提升社会健康和社会保健,保障公民的权利。2009年4月1日,CQC以英格兰健康和成人社会保健的独立监管机构的身份开始运营,它是英国唯一的包括健康和成人社会保健领域两个领域的监管机构。从2009年4月开始,所有的健康服务和社会保健提供者都必须去到CQC注册并证明所提供的服务符合质量和安全标准。

除了CQC会定期提供质量账户让公众参考,方便患者在就医时的选择外,NHS每年也都会以年报的形式公布每年的医疗卫生公共服务质量报告。质量报告主要分为医疗安全、效果、患者反馈三方面,从最新的年报(如图3所示)中可以看出,在反映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各个主要指标中,2009-2010年度与2008-2009年度相比,大都有所改善,只有在梭菌感染和平均住院时间上略差于上一年度。这说明,在英国当前的质量管理体系下,英国的医疗卫生质量是呈现一种良性提升的趋势。

除了QOF的考核与NHS对医疗机构的补助挂钩外,还有其他各种医疗卫生方面的质量奖励,如质量与创新委员会(Commission for Quality and Innova-tion)支付奖励、临床优化奖(CliniCal exCellenCe awards)、NHS灯塔计划等。NHS灯塔计划为树立“最佳实践”典范的意愿和一般工作者(GPs)颁奖,支持获奖者利用该计划发展并传播其先进经验,主要是一种标杆管理的思想;灯塔身份一年有效,并对好的做法进行协调和展示提供财政奖励。另外,NHS开发了健康与社会保健年度奖,并采取了一系列改进和传播措施,基于英国保健改进学院的“协作”创意,将专家和工作人员整合在一起,追求其最大程度的组织绩效改进。这些竞争性质量奖励机制能带来许多好处,如促进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改进、医疗卫生部门的改革、公众信任度增加、机构效用提高、促进创新、优秀经验共享等等。

二、对我国公共服务质量改进机制建设的启示

1、建立一个全面通用的公共服务评价体系

我国应该建立一套类似于英国QOF,在全国范围内通用的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首先,目前我国并没有针对公共服务的全国通用的评价标准,所以各地方政府或研究机构在对公共服务进行评价的时候,仅是根据各自对公共服务质量的理解设定评价指标,这样一方面得出来的结论没有横向的可比性,比如某个地方政府对本地区的公共服务进行了评价,但是因为其他地方在评价时所用的指标体系不同,所以无从对比参照;所谓没有比较就没有好坏优劣,如此在评价的过程中就无法对本地方公共服务质量的好坏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更不

用说改进公共服务质量了。另一方面,混乱的指标体系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同的地方政府或研究机构运用财政资金进行公共服务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但这些评价结果和建议由于评价指标体系的不同而无法在全国范围内被运用或借鉴。

因此,我国目前应该开始着手建立一套具有指导意义的指标体系框架,各地方政府与研究机构在对各自公共服务质量进行评价时就可以参考这套指标体系框架,在此基础上丰富和补充具有各自地方特色的指标设置,并在这套指标体系框架使用中,定期对指标进行审查检验,及时废除不合适的指标或添加必要的新指标。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积累,可以形成一套比较完善且实用的指标体系。与此同时,指标体系的定期审查检验机制必须永久沿用,确保指标体系能够不断地更新与发展,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和公众对公共服务质量的要求。

2、建立统一的公共服务质量管理机构

我国应该建立一个类似于英国CQC的公共服务质量最高管理机构,全面负责我国的公共服务质量改善。这个公共服务质量管理机构可以采用委员会制,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由政府官员、公众学者、公民等公共服务利益相关方代表组成,并建立常设机构,实行全职代表制。该机构负责全国性的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与完善工作,同时定期向公众权威的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报告以及公共服务改进建议。另外,该机构应该与民间组织合作,充分调动第三部门与研究机构的力量,共同对公共服务质量进行监督评价以促进公共服务的持续改进。

这个机构建立的意义在于:一方面有了最权威的官方机构对公共服务质量进行监督评价和改进,可以解决当前公共服务质量评价群龙无首,不同机构各自为政的现状,既节约了社会成本,同时也提高了评价的可信度和服务质量改进的执行力;另一方面,对提高公民对公共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和对政府的信任度大有裨益。

篇2

健康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需求,也是最重要的民生。在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大时代背景下,我国大多数医疗卫生机构逐渐向专业化、集团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并同时兼具商品性市场性和公益性社会性的特征。如何盘活当前我国医疗卫生资源,充分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在医疗改革的浪潮中,医疗卫生机构不断发展,与其相适应的运营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推进审计监督机制就成为目前这一阶段医疗卫生机构的首要目标。

一、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审计的目标

在当前医疗卫生机构调内部审计转型的现状下,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审计目标,就是做到“以风险为导向、以控制为主线、以治理为目标、以增值为目的”,确保和提升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审计工作,完善内部控制。随着业务的发展,我国医疗卫生机构的风险敞口在不断扩大,其对风险的防范意识必须随着业务发展及时跟进,医疗卫生机构的合规管理是风险防范的根基。医疗卫生机构基于内部风险防范的基础而设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必须明确内部审计的目标:

(1)合规目标。守法和诚信是医疗卫生机构经营之本。

(2)效率目标。内部审计必须及时跟进和便于后续审计整改。

(3)资产增值保值安全目标。基于风险防控的制度,内部审计有确保资产安全完整并处于有效可靠运作中的监督职责。

(4)报告目标。可靠的内部审计信息报告能为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发展和管理完善提供准确完整的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

二、当前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审计实施至今,在监督财务、防错纠弊等方面都起到了较好效果。但还是刚刚起步,还不适应医疗卫生体制的深化改革需要,目前主要存在下面几个问题:

(一)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

独立是审计的灵魂,对内部审计来说更是如此。它即是内部审计的行为原则,也是内部审计的立身之本。当前,很多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有的医院没有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有的没有专门的内部审计人员;有的医院不重视内部审计,审计部门地位较低。从很多医院内部审计人员的精神意志方面,也没能很好地体现出审计的独立性,对于发现的问题睁只眼、闭只眼,做老好人;对于领导提出异议的问题,不能坚持自己的专业意见等。

(二)内部审计服务范围偏窄

现阶段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审计的主要领域仍停留在财务数据防错纠弊,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领域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审计还未进行尝试。内部审计大部分时间致力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方面的审查与佐证,并对其经济效益做了有益的分析与评价,但对其社会效益的还未进行解读,如:对二级科室的审计,往往仅对二级科室的收入和支出情况进行审查,查找其是否存在不真实的情况,同时给出改善收入、节省支出的建议,但对该科室在社区中人们对其评价如何,服务的群众满意情况,单一病种的费用等情况都没有涉及。

(三)缺乏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

目前,我国大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审计质量尚缺乏控制。很多医疗卫生机构未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和质量控制制度,有些虽然建立了制度,但是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力。虽然国家审计署颁布了内部审计的质量控制标准,但那只为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指出了总体方向,国家并没有制定相应的行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只能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摸索。加之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出具的审计意见和建议不具备法律的强制性,很多时候很难落到实处,也影响了审计质量。

三、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审计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医院管理者的原因还有审计人员的原因。

(一)医院管理者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不到位

大部分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者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还不到位,观念还比较落后,只把内审部门当作一个应付等级医院评审的指标,没有意识到内部审计工作在医院治理结构、监督机制、风险评价、内部控制以及绩效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由于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落后,使内部审计工作的内部环境缺失,不能发挥其作用,导致了大多数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审计的落后。

(二)内部审计服务主体的双重性

长期以来,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审计是在政府推动下产生和发展的,政府视将其为政府审计的补充,要求单位内部审计在业务上接受政府审计机关的领导。于是,内部审计服务主体出现了双重性,既要满足本医院增加价值的需要;又要满足国家对医疗机构监督的需要。当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取向不一致时,这些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常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

(三)审计人员缺乏培训观念陈旧

从现有情况来看,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审计人员接受后续教育的机会也很少,一部分人员甚至反映从来没有参加过专业培训。财务会计以及计算机信息相关的知识,三到五年就会有很大的变更,长期不更新知识,使得内部审计队伍所掌握的专业知识逐渐落后淘汰。而大部分医院存在的人员编制不足或安排闲置人员到内部审计部门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者对内审工作的认识和态度。

四、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审计的建议

文章在前面对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独立性不够、服务主体双重性以及审计人员培训不足等问题,是当前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审计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医疗卫生机构的内部审计工作应从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发展:

(一)独立监督,整合资源

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非常重要,而现在影响各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审计独立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管理决策者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因此,要改变医疗卫生机构独立性缺乏的现状,必须从管理决策者的理念和认知上进行改变。应该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对于医院经营管理的积极作用,内部审计通过对医院内部控制效果的监测和评价,对经济活动的监督,对经营风险的评估等,向管理者及时提出意见建议,使管理者能更好地依据这些建议做出经济决策,调整管理方式。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者应赋予内部审计部门充分的享有独立监督权、独立发表权、独立执行权,不断优化内部环境,为独立审计创造条件。

(二)向服务与监督并重转变

只有监督没有服务的内部审计不能在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立足,同样只有服务没有监督的内部审计无法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因此,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审计需从监督为主向服务与监督并重转变。首先,内部审计需认清为谁服务和监督谁的问题,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审计是在医疗卫生机构最高管理机构的领导下监督和评价经营层的绩效。其次,内部审计需把监督寓于服务当中。转化一种工作方式,将监督寓于服务之中,将监督的程序提前,在具体行动中,适时地检查,查出问题时要将问题反馈给经理层和其他管理部门,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减少管理中的漏洞,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医生”作用。

(三)充实人员,强化培训

有一支过硬的审计队伍,是做好各项审计工作的保障。各医疗卫生机构应该把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放在审计工作的重点位置上来抓,建立内审人员后续教育制度,鼓励和要求内审人员不断加强培训,提升能力。为了满足目前审计工作范围多元化扩大化的现实情况,还应对审计人员进行多种知识层面的培训,鼓励审计人员进行职业技能等级的再教育。除了业务方面加强学习,思想观念方面也要接受再教育,使审计人员的眼光跳出账本,宏观地从管理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建立长效机制和监督机制,为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发展目标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叶利娅.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6).

[2]李雪梅.加强卫生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公立医院内部审计[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4).

[3]张向阳,何力,匡小玲.关于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审计的几点建议[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2):83-83.

[4]李晓燕.浅析新医改政策下医院内部审计问题[J].财经界,2015(36).

篇3

分析检查阶段重在检查发现问题,局党委采用“组织点、群众提、自己找、相互帮”等方式,认真倾听群众反映,通过开展“三对照、三查找”,找准突出问题。即:对照“八个必须、八个解放出来”,查找发展观念、发展思路、发展规划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照制约卫生发展的瓶颈,查找在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创新发展模式、推动卫生科学发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愿望,查找在党性党风党纪、服务基层群众、促进医患和谐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局党委强化理论学习,采用集中和自学等形式,认真学习、同志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相关文件,邀请了市委卫生工委书记、市卫生局党组书记、局长江捍平来福田卫生系统作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为专题的报告,用理论指导实践,坚持在实践中学习,边学习边实践的做法,学习形式多样化,向兄弟单位要智慧,要干部职工学经验,为深入分析查找问题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二是向社会向群众征求意见。局党委通过设置意见箱、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征求区各职能部门、区卫生系统各基层班子,卫生管理干部、党员群众等各方面对局领导班子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党风廉政建设、干部作风整顿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发放调查问卷100多份,收集整理意见近60余条,收集整理成群众意见情况综合报告,按照要求明确责任,认真进行整改。

三是组织专家评估检查。按卫生管理、卫生文化、医疗、防保、卫监疾控等五个方面抽调专家,组成5个检查评估小组检查对20*年卫生工作白皮书以及综合目标管理责任书、反腐保廉责任书“两个责任书”完成情况进行专项评估检查,深刻查找在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服务模式、管理机制等方面还存在的问题,并对落实工作情况现场打分,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对卫生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四是开展谈心交心活动。局党委班子成员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坚持分层次、分时段、“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等形式,广泛深入开展谈心活动。通过谈心交心,谈出了问题和不足,谈出了原因和根源,谈出了观点和思路,为深入发现和查找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深入细致、撰写分析检查报告

局党委书记、局长*亲自主持分析检查报告的撰写。充分运用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和学习调研阶段的成果,紧密联系当前形势、本系统工作以及党员干部思想实际,认真对制约卫生事业发展主观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剖析,撰写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主要查找出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公共卫生发展、卫生绩效管理、医疗卫生服务队伍等四个方面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并提出抓体系、抓内涵、抓配套、抓班子等四项改进措施。这份检查报告充分反映本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形成的共识;充分反映党的十六大以来本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简明扼要概述取得的成效,系统全面梳理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分析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方面的原因;充分反映本系统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向、总体思路、工作要求和主要措施;充分反映本系统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为今后卫生事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成为新一轮卫生事业发展的蓝本。

三、不走过场,开好民主生活会

一是领导重视,精心筹备。会议开始前,副区长*两次到局党委进行专题调研,对开好民主生活会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班子成员要围绕民主生活会主题,着重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方面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能改的马上改,不能改的要制定方案认真抓好整改落实,为开好民主生活打下了良好的组织基础。在民主生活会上,夏炀副区长肯定了局党委班子建设,认为班子工作能力、思想水平较高,班子团结和谐。他强调要从抓整改、抓内涵、抓调研、抓廉洁、抓改革、抓绩效、抓服务、抓学习、抓团结等十个方面推动卫生事业发展,努力做到卫生事业发展与国家、省、市区的要求相适应、与福田中心城区的地位相适应、与福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二是坦诚相见,勇于批评。局领导班子紧紧围绕民主生活会的主题和主要内容,班子主要领导做到带头自我剖析,认真查找差距,班子其他成员也能结合自身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实际,认真排查自身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风廉政建设、干部作风整顿等方面的差距,大家敢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承担责任,思想得到了触动,认识得到了提高,党性修养得到进一步升华,达到了找出问题、沟通思想、促进提高、增进团结的目的。

三是肯定成绩,力求进步。会上,区纪委、区组织部领导对局党委领导班子的工作给予了一致的、充分的肯定。大家一致认为,区卫生局班子是一个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干事创业的好班子,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很强的战斗力。特别是局党委书记、局长王跃平同志政治敏感性强、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强,创新意识强,工作思路清晰,能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在抓卫生事业发展中带领局班子全体成员真抓实干,大胆解放思想,突破传统观念,转变管理机制,优化服务模式,为卫生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是认真测评,检验质量。根据区委的要求,我们在会上进行的民主生活会质量调查中,共发出调查表30张,回收调查表30张,参加调查人员一致认为,此次民主生活会主题突出,意见征求广泛,个人发言准备材料充分,开展谈心和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扎实。此次民主生活会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深入批评和自我批评风气浓厚,不仅班子更加团结和谐,而且班子思想更加统一,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融洽,达到了预期目的。

五是认真落实、整改到位。针对会前征求的意见和民主生活会上查摆出来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结合工作实际,经局党委研究,专门制订了福田区卫生局20*年民主生活会整改责任一览表,对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明确具体的负责人、落实部门和完成时限,逐项逐条抓落实,使民主生活会真正开出实效,取得实绩。

四、积极组织,扎实开展评议

一是开展各界人士评议。分别召开离退休人员、派、专家骨干代表座谈会,广开言路、采贤纳谏,多方听取对卫生事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各界代表纷纷踊跃发言,建言献策,对改进机关作风,推动卫生事业发展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二是委托中介机构开展第三方考评,完善考评内容,扩大考评范围,调整权重分配,对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等进行年度考评,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卫生服务绩效的重要依据,并在全系统公示通报。

篇4

我国现行的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是1999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医院会计制度》。

《医院会计制度》制度实施十年以来,我国医疗卫生领域面临的政治经济环境和内部运行机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已经无法满足管理和核算的要求,医院会计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为此,财政部于2009年8月12日了《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并于2010年7月30日了《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二);于2010年7月15日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一、两制征求意见稿与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相比的重要变化

文中所提的两制征求意见稿,是指2009年和2010年两次征求意见的《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和2010年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下同)。两制征求意见稿与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重点阐述探讨以下两方面的变化。

(一)医疗卫生机构采用双制并存、分类核算的制度形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医疗卫生机构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经历了2003年的非典之后,我国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卫生机构的投入力度,调整了卫生资源配置,以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水平,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变化较大。

为了适应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变化,我国在进行现行医院会计制度改革时,将现行的医疗卫生机构分为两部分,即: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并分别制定了《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形成了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双制并存、分类核算的制度形式,改变了原来个制度、一个会计核算基础的制度形式。

(二)我国医疗卫生机构会计核算基础的转换

我国现行的医疗卫生机构会计核算基础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这个会计核算基础在当时情况下实施是必要的。十几年后的今天,我国医疗卫生领域面临的政治经济环境和内部运行机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公共产品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不断完善,都对我国医疗卫生机构采用的收付实现制提出了挑战。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我国于2009年和2010年颁布的两制征求意见稿摒弃了原有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基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采用修正的收付实现制,公立医院会计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并根据两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成本核算办法。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固定资产不提折旧,而公立医院则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二、两制征求意见稿存在的不是

现已颁布的两制征求意见稿存在很多不足,本文着重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一)《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二)的依据是不恰当的

在《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二)第一部分第一款中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及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其中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是于1997年颁布的,当时是“试行”,而这个试行存活至今已有十多年了。现在制定的新的会计制度不应该再依据这个“试行”的会计准则。

(二)从适用范围上看,医疗卫生机构的会计制度存在一定的遗漏

对于会计制度的适用范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规定:“本制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政府举办的独立核算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举办的非营利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参照执行。”《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二)规定:“本制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级各类独立核算的公立医院(以下简称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门诊部(所)、疗养院等”。

根据财政部《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政府支出功能分类中规定,我国的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其中:公立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中医(民族)医院、传染病医院、职业病防治医院、精神病医院、妇产医院、儿童医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城市社区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其他等、公共卫生机构包括: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精神卫生机构、应急救治机构、采供血机构等。

从已经颁布的《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二)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的适用范围上看,并没有包括公共卫生机构。因此,会计制度的涵盖范围与财政收支的统计口径不一致;因此,笔者认为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的适用范围存在一定的遗漏。

(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会计核算中,“修正的收付实现制”应用得不够明显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第一部分总说明”第四款中规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会计核算采用修正的收付实现制”。在财政部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制定说明中提到修正的收付实现制时,列举的是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而通过固定基金进行核算的事例。这与现行医院采用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方法是相同的,而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中的其他业务处理上并没有明显体现出收付实现制的“修正”问题。

三、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模式的选择

(一)选择适当的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形式

为了充分考虑不同医疗卫生机构性质上的差异,设计会计制度时可以考虑采用选择以下方法。

第一种方法:按照不同的医疗卫生机构设计不同的会计制度。

按照我国现在的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设计思路,是将医疗卫生机构中各类机构分别制定会计制度。那么,医疗卫生机构则应当按照政府收支分类中涉及的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分别制定会计制度,即:增加《公共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同时将已颁布的《医院会计制度》改为《公立医院会计制度》,形成《公立医院会计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公共卫生机构会计制度》三制共存的制度体系。

这种制度体系适用范围明确,会计核算的针对性更强、更具体,但是过于繁琐。仅仅医疗卫生机构就设置三个会计制度,那么,我国众多类型的事业单位在业务上都有差别,甚至有些事业单位的业务特点很突出,是不是需要制定多个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呢?如果这样,就容易出现1997

年前的几十余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存的局面。

第二种方法:将《医院会计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合并,对特殊业务设置“章”进行规定。

在这种模式下,只设置一个会计制度。可以称为《医院会计制度》或《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c在这个会计制度中,对各种医疗卫生机构的会计核算进行统一规范,对于不同类别的医疗卫生机构,如,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殊业务的处理,可以设章分别进行规定。这是因为,根据我国医改的精神,医疗卫生机构虽然存在业务性质和内容上的差异,但都应该坚持公益性原则,所以,即使不同的医疗卫生机构在成本核算方法和成本补偿两方面程度不同,但是,不存在实质性差别,所以将《医院会计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合并,再分章节分别说明特殊业务的处理方法是有可行’性的。

第三种方法:将《医院会计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合并,确定准则+制度的形式。

在这种形式下,将《医院会计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两个制度合并,采用企业会计制度规范的模式,即,制定个相当于企业会计基本准则的《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准则》,对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业务和核算要求进行规定。然后制定《公立医院会计核算指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核算指南》、《公共卫生机构会计核算指南》,分别规范不同的医疗卫生机构殊业务的会计核算。

后两种设置方法的优点之一是,可以根据需要全部或局部修改会计制度。随着我国医改的深入,也许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也许会计制度还需要进行比较大的调整。如,2010年6月,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向20国集团多伦多会议建议:“20国集团应鼓励各国政府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如果政府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的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中采用的“修正的收付实现制”,将会在不远的将来又要重新进行修订。这样会大大提高会计制度建设和实施的成本,会影响会计信息口径的稳定性,会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如果采用后两种制度形式,可以将制度在需要时进行局部修改。

后两种设置方法的优点之二是,在医疗机构会计制度实施中可以将会计科目进行统一编号,便于管理部门进行监管,也便于财政部门进行数据统计和资料的汇总,将不同类别医院的业务完整地得以反映。同时,这种设置方法可以避免制度问的重复。

另外,《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尚未出台,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财务制度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务制度的协调是一个及其重要的问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做得越复杂,它们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协调难度就越大,因此,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设计应当更多地考虑可以进行局部修改的会计制度形式。

(二)确定合理的会计制度制定依据

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的制定的确需要以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准则为依据。但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准则毕竟尚未出台,为此,笔者建议,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作为《医院会计制度》依据的问题需要暂时做一个补充说明,即: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后面补充“暂定”,进行说明,并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的修订工作作为继续研究的内容,尽快完成其修订工作。

另外,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体系中的一部分,虽然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的改革走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之前,但是也应该将其与将要颁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相协调,使得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整体改革上体现成本效益原则,实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体系整体上的科学与合理。

(三)恰当定位会计核算基础及其应用

篇5

医疗卫生服务是一种特殊的服务,涉及公共卫生、疾病预防、医疗保障、临床服务等内容,不应由政府大包大揽全部承担,也不能简单地推向市场,推给社会和居民,而应实行以政府为主导、适当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方针。

因此,推进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一方面,政府部门责无旁贷,承担着艰巨的任务。特别是要着力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增加经费投入,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监管,为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其中,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健全经费保障,改革医疗机构创收机制;切实加强卫生服务监管,保证医疗秩序,服务质量;加强医疗价格监管,降低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等,是几项最重要的任务。

同时也要看到,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财政实力还不强,卫生资源相对短缺的状况还将长期存在。所以,也要顺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等多方面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引导他们独立开办医疗服务机构,或者参与公立医院改组改制,完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现在,不少社会团体、慈善机构不但有捐助和参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愿望,也具备这个能力,应努力创造条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进来。

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必须坚持三个原则不能变:一是坚持走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不能变,不能盲目照搬外国的发展模式;二是坚持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和公益性质不能变,医疗卫生机构不能变成追求利益的场所;三是政府承担公共卫生和维护居民初级卫生保健权益的责任不能变。

二、相关新闻背景

会议指出,根据国务院部署,去年9月《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再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引起各方面积极反响。有关部门认真吸纳各方面的建议,对《意见》作了修改完善,重点围绕群众关心的问题,明确了今后3年的阶段性工作目标: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可及性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居民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明显缓解。

会议决定,从2009年到2011年,重点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五项改革。

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调整管理机制和供应保障体系。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药品报销目录。

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县级医院(含中医院)、乡镇卫生院、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和困难地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

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制定并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增加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经费标准。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

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今年开始试点,2011年逐步推开。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监管机制,提高公立医疗机构服务水平。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初步测算,为保障上述五项改革,3年内各级政府预计投入8500亿元。

会议指出,推进五项改革,旨在落实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并为全面实现《意见》确定的目标创造条件,奠定基础。会议强调,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政策性强,一些重大改革要先行试点,稳步推进,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三、新医改方案中七大创新之处

理念创新: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成为公共产品

《意见》要求: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改革方案设计、卫生制度建立到服务体系建设都要遵循公益性的原则,“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全民医保: 缓解“看病贵”顽疾的良药

根据《意见》,我国将逐步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首次实现医保的全覆盖。国家还将把关闭、破产企业和困难企业职工、大学生、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城镇职工或居民医保范围。

服务均等: 首次确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目标

从今年开始,国家“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力争让群众少生病。同时,国家将免费给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降低药价: 建立基本药物制度 遏制虚高药价。

针对《意见》提出我国将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的决定,葛延风说,国外很多国家都建有基本药物制度,推进这一制度旨在降低费用,是保证老百姓有药可用,用得起药,能合理用药的手段。

医药分开: 增设药事服务费 推行医药分开

《意见》指出,通过实行药品购销差别加价、设立药事服务费等多种方式逐步改革或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同时采取适当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和增加政府投入等措施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管办分开: 管办分开 转换政府职能

《意见》提出从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和政府有效监管出发,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多种实现形式。胡祖才认为,上述改革将解决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既办医院又管医院的问题,有利于多元化办医和加强对公立医院的监管。

四、医疗卫生改革中存在问题

问题之一:医改不成功,各方不满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部长葛延风接受媒体专访时说:“目前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据统计,目前我国公立医院拥有的床位、设备和医务人员等医疗资源,仍占到全国医疗资源的90%以上,其中30%集中在大医院。官方2004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有44.8%的城镇人口和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这些人看什么病都得自己掏腰包,而医院为了提高收入和提成,还对病人滥开处方、滥做检查,这使众多患者生病后只能躺在家里“自己扛”。另一方面,县级以下公共卫生机构只有三分之一能够维持正常运转,另外三分之一处在倒闭的边缘,还有三分之一基本瘫痪。造成农村群众看病难,一旦生病,农村人只能往城市跑,有钱有势的人则往大城市的大医院跑。结果是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病人不满意,医院不满意,有钱人不满意,穷人不满意,政府也不满意。

问题之四:卫生监管不力,导致医疗问题严重。这是一个普遍性问题,不论是医疗行业还是其他行业,腐败现象仍然存在。近年来卫生行政部门,尽管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法制还不够健全、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原因,在行政执法、加强监管等方面还不够有力,致使部分地方、部分医院问题层出不穷,医疗事故不断,人民群众生病后得不到良好的治疗,白衣天使的形象受到影响。

五、解决措施

第一,要正确认识和评价医疗卫生改革。医疗卫生改革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我们不能单单说在改革的制度上出现问题。改革不成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造成的。老百姓看病难也不是每一个白衣天使的错。我们应该首先认清是在什么环节上出现差错,而不是一棍子打死。我个人认为,医疗卫生在中国走市场化道路,在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是不够现实的。因为医疗卫生属公益性事业,需要国家的投入和支持,其服务内容也包括一些社会贡献,不能完全用金钱来衡量。否则,就容易损害患者利益。因此,要稳步进行,要在提高服务质量,增加多元化服务能力上下功夫,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

第二,要善于借鉴和利用国外的成功经验。把别人成功的经验拿过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体制之路。一是分级而治。居民看病必须先到所在社区的卫生站,如医治不好,则根据病情分级转向设备和医生水平较高的二级医院、三级医院。实行“分区”的好处是便于医疗机构随时了解当地居民的健康状况,及时防治传染病和流行病,控制病源,开展健康教育。“分级”的好处是可以合理配置人力和医疗设备,节约开支,避免患者不管大病小病都到大医院就诊。目前,巴西实行的这种医疗体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财政开支,这与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相差不大,所以人民满意度很高,不会出现看病难的问题。我国的乡镇基层医院的小病治疗与大医院的大病治疗进行互补,不仅可以改变医疗资源80%在大城市的状况,还能加快农村医疗设施建设。二是强制进行国家医疗保险。建议对农村和城镇人口实行国家医疗保险制度,通过国家出一点、个人缴一点、社会筹一点的办法,解决医疗保障问题,确保人民群众能够看得起病,看得好病,而不是小病拖、大病坐而等死。三是评分给报酬。政府根据医院医术水平实行医疗报酬打分制,水平高的医院财政拨款就高,反之则低。通过经费竞争机制,提高医疗效率,减少浪费。

措施三,规范医疗卫生秩序。药品由政府直接向药厂购买,然后从政府手中交到医院,同时医院在显要位置处公布药品价格,以方便患者查阅。为此,建议国家成立医药采购部,医院由专人在国家的医药站点购买药品。医院在销售过程中按一定比例加价后卖给患者,但药品所得利润不得与医生工资挂钩。对需要使用医疗器械进行诊断检测,产生费用也不应与医生收入挂钩。如需要做手术,则另外发给医生特殊补贴。医院所得利润除去平常开销运转,其余用于发放工资、奖金。对优秀医疗工作者、患者满意医生,实行社会奖励制度,如乘坐公共汽车免费、子女高考加分照顾等,提高“白求恩”式人物的社会待遇,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措施四,健全法制,严格监管。针对医疗卫生中存在的问题,有关部门要加强法制建设,用法律的手段规范行为。同时,要提高执法能力,加强管理。无规矩不成方圆。秦始皇统一六国,正是用了韩非子的法家思想。“人们看见猛烈的大火会害怕,因此很少人被烧死;人们喜欢在平静的溪流里嬉戏,却往往被淹死。”用宽容的政策来管理,只会使国家陷入更加混乱。用宽容的方法管理卫生事业,是对老百姓生命健康极度不负责的态度。所以,要严格规章制度,整合国内外经验,进行综合性全面治理,从源头上提高医疗卫生质量,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六 加强医疗服务监管工作 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卫生部日前通报了甘肃省金塔县人民医院伪造临床检验结果事件和福建省三明市第二医院麻醉医疗安全事件的有关情况,对两所医院予以通报批评,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从这两起事件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加强医疗服务监管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2008年9月3日至10月10日,福建省三明市第二医院陆续发生4起患者在施行麻醉术过程中和麻醉术后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事件。经调查,这4起麻醉医疗安全事件均与该院围手术期患者管理不当有关,主要存在问题为:医疗安全意识不强,规章制度落实不够,医疗技术准入管理不严,医疗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

三明市委、市政府已给予三明市卫生局局长行政警告处分,分管局长和医政科长行政记过处分,三明市第二医院院长处分,分管麻醉科的副院长和医务科长免职处分,分管医疗的副院长行政记大过处分。三明市卫生局根据《执业医师法》对3名责任医师已作出吊销《医师执业证书》和暂停执业活动12个月的行政处罚,同时责令三明市第二医院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整改。

根据调查结果,甘肃省卫生厅对金塔县人民医院给予了警告处分,撤销了其二级甲等医院称号,并吊销检验科主任陈玉兰的医师执业证书。卫生厅同时向全省发出通报,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汲取教训,举一反三,坚决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切实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金塔县县委、县政府决定免除金塔县人民医院院长职务,给予副院长留党查看两年,行政撤职处分;给予县卫生局局长党内警告、行政记过处分,副局长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大过处分;责令主管副县长做出深刻检查。

卫生部通报认为,三明市第二医院发生的4起麻醉医疗安全事件,暴露出部分卫生行政人员、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医疗安全意识不强,部分医疗机构规章制度不健全,贯彻落实不到位,在医疗质量控制和医疗安全管理方面存在诸多薄弱环节。金塔县人民医院伪造检验结果事件反映出目前个别医疗机构背离正确的办院方向,无视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错误倾向,同时说明一些医院临床检验和管理工作仍然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亟需改进。

鉴于以上事件,卫生部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从这些事件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举一反三,加强医院管理:

一是坚决以人民健康为重,明确办院目的和服务宗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广大医务人员在医疗工作中,一定要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始终坚持正确的办院方向,把追求社会效益贯穿于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工作的始终,坚决克服和纠正各种单纯追求经济收益的行为,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条件。各地要结合医师定期考核和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工作,加强对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的服务宗旨、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和职业责任教育,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要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防范、杜绝在医疗活动中弄虚作假、危害群众健康权益的恶劣行为。

篇6

当前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主流是好的,各方面发展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效,但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1 从思想政治工作本身来看,“一手硬”和“一手软”的问题还很多

最近几年,在思想政治以及精神文明工作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医疗卫生单位“一手硬”和“一手软”的问题仍然存在,过于重视业务,在思想政治及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就流于形式,并未真正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1.2从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手段来看,方法手段单一,缺乏多样性

有的单纯地把思想政治工作看成是政工部门的事情,有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过于死板,不能紧密结合实际情况灵活、有效地宣传党的方针、路线及政策。

1.3从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来看,缺乏针对性,效果不理想

由于年轻医疗卫生人员思想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特别是网络的发展,年轻医疗卫生人员追求差异化、个性化,使思想政治工作无论从内容上讲,还是从方式上讲,都存在着不适应社会生活新变化、针对性不强、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1.4政工体制不完善

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医疗卫生单位政工部门有制定相应的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和措施,但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还存在投入不到位、责任模糊等问题,使得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和措施难以充分发挥作用,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制度和措施就成了没有任何约束力和作用的空文。加之,评估机制和激励机制的缺乏,更使得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得到重视。

1.5思想政治工作者素质有待提升

思想政治工作具备较强综合性,涵盖了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门学科,所以思想政治工作者特别是医疗卫生系统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必然要掌握多门学科知识才能承担这份工作。但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医疗卫生单位思想政治工作者素质和能力都不高,多数都是从技术干部里改行或是由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兼任 ,这些人员未经过专门、系统的培训和教育,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缺乏经验和能力,使得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效率和质量始终难以提升,就更别谈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了。

2.加强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建议

做好新形势下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进行创新和改进,以体现时代感,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结合本系统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建议和对策:

2.1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当前,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卫生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思想复杂的情况下,只有从医疗卫生人员最关心的热点、难点着手,从他们所思、所虑、所盼的问题出发,坚持多渠道、多层面地了解医疗卫生人员的思想和工作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存在的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要同关心医疗卫生人员切身利益和解决医疗卫生人员的实际结合起来,坚持细心、细致、持之以恒,切实做好。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一是要坚持定期与医疗卫生人员面对面交流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和诉求;二是要定期召开座谈会,了解医疗卫生人员思想状况,让他们畅所欲言,并要专心听取他们意见;三是要结合党的先进性教育和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采取书面征求意见的形式,了解医疗卫生人员的思想动态。四是要利用载体,开通电子信箱和微博,保持与医疗卫生人员经常性的沟通等等。通过这些措施,多管齐下,及时了解和掌握医疗卫生人员思想动态,分析原因,对症下药,从点点滴滴的得人心、暖人心的工作中去感化广大医疗卫生人员,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2创新观念、机制、方法,改变手段方式单一的局面

深入分析并研究新形势下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及规律,探索性方式和方法应对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应创新观念,在社会变革与经济社会生活都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今天,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对象、环境等均发生了变化,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要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积极更新观念,大胆创新,持续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与活力。其次应创新机制,制定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机构与制度,创建一套完善且贴合实际的考评机制,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规范性和制度性,形成良好的运行状态。再次应创新方式,不断改进并更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一方面应充分借助现代化传播媒介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拓展其覆盖面,强化其影响力,另一方面应强化群众参与的主动性。结合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积极组织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把思想政治工作同优质服务紧密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和医疗卫生业务工作之中,一道规划,一道落实,一道检查,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2.3以人为本,关爱员工营造氛围

带着感情做工作,以真情实意对职工,是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在与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以及职工自身利益有关的各项政策、办法或是措施出台之前,借助多种途径,广泛采纳职工对改革方案的建议与意见,选择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修订改革方案,确保改革方案的最优化,让制定的措施、政策或是办法符合职工的意愿,同时也能发挥一定效用,这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措施、政策或是方法出台之后,才能得以顺利实施。要真正关爱职工身心健康,注意在职工遇奖、惩、升、降、进、出、退等特殊情况时,领导要亲自过问,班子成员要注意与其沟通交流,要充分给予职工精神慰藉。通过成立“职工之家”,密切领导与职工的关系、职工与职工之间的关系,营造温馨的大家庭氛围。要通过开展各类体育比赛、文化活动、娱乐活动等丰富职工文化生活,满足职工及家属八小时以外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工作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2.4典型引路,充分发挥示范作用

善于发现和总结先进典型,运用典型榜样的方法,来激励广大的医疗卫生人员,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通过组织开展向先进人物学习,特别是抓身边的典型对医疗卫生人员进行直观教育,使他们看得见,感受得到,激励教育和示范带动的效应会更大,从而激发广大医疗卫生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人人争做维护人民健康的忠诚卫士。

2.5强化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对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有很大影响,必须注重提升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应用的效用。首先应严格把关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选配环节,基于平等、客观竞争择优的选配原则,选择思想政治觉悟高的、工作能力强的人胜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次应注重培养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拓展其知识广度和深度,确保其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能得心应手。

篇7

二、主动定期收集征求病人意见的方式方法:

㈠定期组织召开"行风建设(工休)座谈会"。院长主持,召开院级座谈会每月1次,不得少于30人;科主任或护士长主持,召开科室座谈会每月1~2次,不得少于20人。通过面对面的形式听取患者及家属的"怨言",收集意见及建议,解答群众提出的各种问题。

㈡聘请行风评议监督员。继续从社会各界、各行业的同志中聘请医院院外行风评议监督员,定期召开社会监督员会议,倾听他们的意见及建议。

㈢定期组织行风评议监督员等到门诊、住院病人当中、出院病人家中及机关事业单位、社区进行问卷调查和巡访,随时把握病人对医院满意度的变化情况。

㈣实行职能科室负责人定期到病区征询意见制度,每月上旬职能科室负责人定期到病区倾听病人意见,了解病人对科室有关工作、制度落实情况的评价。

㈤医院设立意见箱和表扬、批抨、建议栏,每月由专人搜集和开启意见箱;公布举报电话,所有员工均挂牌上岗,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三、主动定期收集征求病人意见的内容:

㈠征询医护人员医德医风、行风建设方面的意见建议:

1、向病人及其家属征询他所接触到的本科室或其他科室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有无对患者生、冷、硬、推、拖现象;言语是否文明、责任性和技术水平如何、解释工作是否耐心、入院宣教工作是否到位;对提出的各项问题是否及时解决办理、是否随叫随到。有何建议要求。

2、向病人及其家属征询医务人员有无行业不正之风:有无利用工作之便索要、收受"红包"、吃请;是否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有无开大处方、乱收费、滥检查、搭车开药、搭车检查;有无伪造病历、化验单、疾病证明等医疗文书;有无以医谋私,吃、拿、卡、要等。有何建议要求。

㈡征询在就医条件、就医环境方面的意见建议:

篇8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仅覆盖了35%的国民。2005年,分别有20%的城镇居民和26%的农民曾因费用问题,在生病之时放弃去医院治疗。“群众个人负担医药费用的比例过大,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年认为,世界各国都通过建立和不断完善医疗保险体系,来解决疾病费用风险负担,而我国的医疗保险体系还很不完善,很大程度加重了群众的医疗费用。

篇9

关于医院收费、医疗卫生管理、合作医疗等方面的意见14条,其他方面建议意见有:1、县医院个别医生仍有拿好处费。2、多关心基层职工卫生保健。3、加强楠溪江医疗垃圾的管理。

二、整改落实

以上问题,经局党委研究,决定按照职能科室进行分工负责抓好责任落实,具体如下:

(一)针对收费方面的六条意见,整改如下:局党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医药购销领域行为管理的通知》(永卫委〔*〕15号)。并将拟发《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医疗器械政府采购招标管理最新暂行办法》等文件,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尽快建立健全医疗服务收费管理长效机制,及时调整不符合实际需求的收费项目,对政策性、专业性较强的收费项目进一步梳理,细化收费标准,同时加大对医疗机构完善费用公示制度的监督力度,增加价格收费的透明度,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对于取消就诊卡这条意见,我们认为,目前医疗卫生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向电子化办公方向发展,建立就诊卡,能使患者在就诊时“一卡通”,简化了程序。

2、县医院个别医生仍有拿好处费。局纪委做出以下整改意见:深入调查,如情况属实,一定严肃处理。如没有这种情况,也要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时,在全系统中开展医德医风教育、警视教育、荣辱观教育。建立廉政教育长效机制,努力铲除歪风邪气,从严治理拿好处费、回扣、红包等不法行为。为卫生系统营造宽松、廉洁的好环境。

责任领导:汪盈杰

(二)针对医政方面的四条意见,整改如下:

1、建议对60岁以上的困难人员实施免费门诊。

对于这个问题,由于目前我县60岁以上老人达10.8万人,且其经济状况难以审查,这需要由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协调解决。

2、合理规划医疗布局,对山区乡镇的医疗卫生事业政策上给予倾斜。

对现有医疗机构设置进行合理调整,盘活现有卫生资源,对山区乡镇卫生院开展新“六件”配置,健全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络,鼓励有资格的医师到山区举办村卫生室,并实行一体化管理。

3、提高人民医院等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

①技术水平,a通过培训、学历教育、继续教育或到上级医疗机构进修,提高人员素质;b通过更机关报先进医疗设备,提高诊断水平。

②服务水平,通过“作风建设年”活动教育,改善服务态度,开展医疗机构硬件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4、加强楠溪江医疗垃圾的管理。

根据《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对一次性医疗器械的管理,我们实行定点回收,对医疗废弃物不可回收的,我们实行集中填埋或焚烧,焚烧大源片集中在县二医,小源片集中在碧莲卫生院。

责任领导:汪盈杰

(三)针对政工方面的三条意见,整改如下:

1﹑基层医疗单位组织干部职工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体检,预防疾病,保证基层干部职工的健康。

2﹑通过每年的考试录用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基层人员数量,减轻基层工作人员工作量,保证足够的休息,促进职工的身心健康。

3﹑加强本系统干部职工的教育,强化各种健康保健知识,举办各种文体活动,有利于职工创造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责任领导:徐学多

(四)关于自来水检测问题,整改如下:

我们需争取县政府的支持,解决经费问题,才有条件开展免费检测。农村改水工作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问题,而水质检测是关系用水安全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县农村自建水厂和供水比较混乱,管理上不规范。有净化消毒设施的仅有上塘、瓯北、黄田、乌牛、桥头和桥下六个水厂,我们已经每年对这些水厂进行两次常规的水质全分析监测,每次洪涝灾后再随时根据需要进行监测。但由于大部分农村、山区每个村水站都是自筹经费建造的,因而所造水站规模小、设施简单,基本上只起一种简单的集水作用,没有消毒净化功能。所以只有先对农村建造水站进行规划、管理,才能从源头上杜绝农村使用不合格的饮用水,这样再进行水质检测才有意义。

另外我县山区农民自建供水站现有600多个,目前卫生部门只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检测水质全分析能力,其它医疗卫生单位人员、仪器、设备都不具备,且检测试剂费用昂贵,监测水质全分析需要1000元的经费。对农村生活饮用水实行免费检测关系到经费、人员、仪器设备的问题。免费检测需要一大笔经费开支,人员我们可以安排,但检测所需要的试剂、仪器设备配置等费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无能力承担的,必须由政府来承担全县农村饮用水免费检测所需的开支。所以只有政府先帮助解决了经费的问题,我们才有能力、有条件去开展免费检测。

责任领导:周启德

(五)针对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的两条意见,整改如下:

1、合作医疗体检集中进行,提高山区医疗水平。

从*年6月份开始实施农民健康体检工程,县卫生局出台了《*县农民健康体检实施方案(试行)》,已明确规定有条件的医疗体检单位,集中农民实施体检,明确体检对象、进行方式、要求、体检组的人员资格报告制度,确定主检医师必须具备西医主治医师资格。*年还出资150多万元装备了各体检单位的设备,严把质量关,服务于农民。*年也是从合作医疗筹资结束,确定好参保对象后,就开始集中体检。

2、合作医疗自缴费用比其它地方偏高,应该降低。

*年省政府有明确规定各地的筹资水平不低于60元,并且农民自缴费用不高于政府出资部分,我县*年的筹资标准经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根据*年的报绡资料,多次预测,经管理委员会研究通过后,报县政府常委会决定后执行。据了解我市农民自缴情况:鹿城、瓯海、龙湾、乐清等为35元/人(包括村集体5元/人);瑞安、苍南、*等为30元/人(村集体没出资在组成比例中);平阳25元/人;泰顺20元/人;文成15元/人。一般都是政府比农民经费4:3左右进得,否则基金风险太大,政府负担太多。象*年*1:1方案筹资,基金就出现了亏损(报销比例太低,农民反应又会很大),所以农民的自缴费用是根据政府的要求,预测后,经县领导决定执行的,降低筹资额度,必须在增加财政投入的前提下进行。

责任领导:徐学多

(六)关于打击非法行医的意见,整改如下:

1、组织开展一次打击游医专项整治活动。

活动时间为*年8月6日至10日。重点查处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地下性病诊所”,打击无任何行医资格的游医,以及借助虚假宣传、招摇撞骗,或打着医学科研、军队、武警的幌子误导和欺骗患者的非法行医活动。

2、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月”活动。

时间安排为期一个月(*年11月1日至*年11月30日)。主要整治内容如下:

⑴严肃查处医疗机构出租、承包科室的行为。重点查处医疗机构将科室或房屋出租、承包给非本医疗机构人员或者其他机构,打着医疗机构的幌子利用欺诈手段开展诊疗活动的行为。

⑵严厉打击无证行医行为。重点打击未取得《医疗机构

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黑诊所”,打击无任何行医资格的游医、假医、坐堂行医,以及借助虚假宣传、招摇撞骗,或打着医学科研、军队、武警的幌子误导和欺骗患者,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非法行医活动。

⑶严肃查处医疗机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的违法行为,清除医疗机构中的假医生。

⑷严肃查处非法从事性病诊疗活动的行为。重点查处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地下性病诊所”和未经审批擅自从事性病诊疗活动的医疗机构。

⑸严肃查处利用B超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手术的行为。重点查处医疗机构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非法为他人进行胎儿性别鉴定或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手术的行为。

3、进一步明确打击非法行医工作要求,落实相关责任

⑴职能科室、各分所应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工作。凡是存在违法行为的医疗机构,根据违法事实和违法情节,给予行政处罚,并提出整改意见,对拒不整改,情节严重的,从重处罚。

篇10

县卫生局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各单位“卫生行风大家评”活动,通过问卷、座谈、回访以及明察暗访,采集服务对象、卫生行风监督员、社会群众对医疗卫生行风服务的评议意见等办法进行。

二、评议对象

各医疗卫生单位。

三、评议内容

(一)医疗机构

1.是否开展上级部署的有关行风方面的主题活动;

2.是否进行医德医风考评,建立医德医风档案,把医德医风考评与奖惩、晋升、评优挂钩;

3.是否规范医疗服务和收费行为,实行费用清单或费用查询制;

4.是否实行院务公开、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5.是否落实便民措施,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

6.是否认真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

7.是否参加以政府为主导、以省为单位的药品网上集中采购和大型医用设备招标采购,并积极推进高值医用材料、低值医用耗材、医用胶片、检验试剂的招标工作;

8.是否有收受或索要“红包”、回扣的行为;

9.是否认真受理医德医风投诉,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

(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

1.是否开展上级部署的有关行风方面的主题活动;

2.是否贯彻落实医德考评制度,建立对工作人员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3.是否做到公正执法,履行职责;

4.是否做到办事公开,清正廉洁;

5.是否做到行为规范,服务热情;

6.是否做到方便快捷,提高效率;

7.是否认真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

8.是否认真受理行业作风投诉,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

四、评议方式

(一)问卷

问卷调查由县卫生局纠风办采取随机方式,组织患者(患者家属)、服务对象、卫生行风社会监督员或社会群众进行。

医疗单位住院、出院、门诊患者(患者家属)问卷(见附件1)调查数量,医疗单位不少于30份,视医院实际开放床位数酌情增加。

乡镇防保站服务对象问卷(见附表2)调查数量,视情而定。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服务对象问卷(见附表3、4)调查数量,视情而定。

县卫生局纠风办对各单位组织二次至三次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结果作为评先评优或其他奖励的依据。

各医疗单位每月对本单位科室进行一次问卷(见附表1)调查。问卷调查结果作为被评议科室评先评优或其他奖励的依据。

卫生行风社会监督员每年一般组织两次问卷(见附表5、6、7、8)调查。每名监督员问卷调查30份。聘任单位负责提供问卷表,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收集、统计、分析和反馈。问卷调查结果作为聘任单位评先评优或其他奖励的依据。

社会群众问卷(见附表9、10、11)调查的方式、数量,视情而定。

(二)座谈

各单位聘请的卫生行风社会监督员,一般每年召集一次座谈会,面对面听取意见建议。

其他座谈会视情召开。

对座谈会上的意见建议要进行梳理、分析、反馈,应该解决并有条件解决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应该解决但不具备解决条件的问题或按规定不能解决的问题要进行说明。

(三)回访

各医疗单位应通过电话或信件等形式,有选择地回访出院患者(患者家属)或服务对象,回访结合医院管理年工作要求进行。

(四)明察暗访

县卫生局纠风办将对评议对象明察暗访一般每年不少于二次,形式不限。

五、评议等级

(一)分值计算

1.每类评议的平均分按以下权重计算,相加得出综合评分。

(1)服务对象评议的平均分×30%

(2)卫生行风社会监督员评议的平均分×20%

(3)社会群众评议的平均分×20%

(4)卫生行政部门检查评议的平均分×30%

2.综合评分=(1)+(2)+(3)+(4)

(二)等级划分

综合评分在90分以上为优秀;80分以上为良好;70分以上为合格;60分以上为基本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六、评议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把组织开展“卫生行风大家评”活动情况纳入纠风目标责任制检查内容,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加强对活动的宣传,动员组织群众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提供人员、经费等各种评议条件,确保评议活动顺利进行。

篇11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五项重点工作之一,十七大报告中也提出“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的要求。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是为了解决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医疗改革困境,转变“以药补医”机制,实现公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基层医疗机构是社会卫生服务的基本单元,是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场所。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医疗机构实施的好坏决定了其成功与否。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基层医疗机构办公经费和人员经费基本靠财政补助,降低了基层医疗机构对服务对象的经济依赖。因此,如何调动基层医疗机构积极性,刺激基层医疗机构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使得国家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初衷得以实现,成为目前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根据基层医疗单位的特点,结合绩效考核,提出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基层医疗机构中绩效考核的实施建议,以确保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初衷。

一、基本概念

绩效考核也称成绩或成果测评,绩效考核是企业为了实现生产经营目的,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采取科学的方法,对承担生产经营过程及结果的各级管理人员完成指定任务的工作实绩和由此带来的诸多效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其核心是促进企业管理水准的提高及综合实力的增强,确保人尽其才,使人力资源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基层医疗机构中绩效考核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基层医疗机构为考核对象的单位绩效考核;二是以基层医疗机构内工作人员为考核对象的个人绩效考核,二者互为表里,共同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核心竞争力,共同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

基本药物制度是国家对基本药物目录制定、生产供应、采购配送、合理使用、价格管理、支付报销、质量监管、监测评价等多个环节实施有效管理的制度。国家基本医药制度的初衷是改善目前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用药,保证群众基本用药。国家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降低个人自付比例,用经济手段引导广大群众首先使用基本药物。

二、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存在问题

目前,为保障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效果,各省市在2010年后陆续出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以建立公益、优质的公共医疗服务体系为目标,保障居民公平享有安全廉价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但这项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出台的考核办法以指导意见为主,尚存在部分不足,总结如下:

(一)绩效考核的定位不准,未发挥激励效果

目前,基层医疗机构的绩效考核处于起步状态,已有的考核办法主要为指导意见,对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的定位较为模糊,未突出基层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其次,忽略了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未明确将绩效考核结果与基层医疗机构职工绩效工资、职称晋升、职务晋级和奖惩等利益挂钩,没有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甚至部分主管部门仅仅将绩效考核作为截留经费的重要手段,有悖于绩效考核的初衷。因此,绩效考核的准确定位关系到激励效果的好坏,是保证基层医疗单位公益性的重要手段。

(二)考核体系不完善,缺乏可操作性

绩效考核作为绩效薪酬的依据,直接决定了绩效考核的效果。目前,现有的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内容不明确,大多以模糊的指导意见为主,未形成完整的考核系统,缺乏明确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指标,降低了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的可行性。同时,考核体系不完善,考核流程中缺乏有效监督,考核过程缺乏公开透明,受人为干扰较大,影响了绩效考核的效果。

(三)对财政投入依赖加大,未建立长期有效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

我国长期以来医疗卫生投入严重不足。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调查数据,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投入占GDP的比值约为4.6%,不仅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8%以上的比例,也低于很多中低收入国家,而其中投入基层医疗机构的比例更是少之又少。长期的医疗卫生投入不足直接导致了基层医疗机构长期依赖以药养医,功利化明显,与基层医疗机构公益性质相悖。国家推行基本药物制度的目的就是切断药品利益链,恢复基层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基层医疗机构办公和人员经费对财政补助的依赖进一步提高。因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能否建立长期有效的财政保障机制,是确保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的基础,也是实行绩效考核的前提。

三、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实施建议

基于现状,在汲取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笔者对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完善绩效考核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一)完善绩效考核与经费挂钩机制

基层医疗机构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尤其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医药分离”,基层医疗机构经费中药物收入锐减,其人员经费和办公经费主要通过财政补助实现。因此,完善绩效考核与财政补助挂钩机制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和增加医疗单位服务动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目前,各地陆续建立起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公共服务专项经费补助办法,但是服务经费的拖欠问题,挫伤了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公共服务的积极性,降低了服务质量。此外,有些部门的绩效考核不以提高服务质量为目的,而是以考核之名截留经费,严重影响了基本药物制度的顺利实施。因此,政府应该建立公正、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完善绩效和经费挂钩机制,确保经费能够及时有效地落实到位,保障基本药物制度的顺利实施,为公民提供便捷廉价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二)完善考核指标体系,量化考核指标

首先,目前的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办法大多为指导意见,缺乏量化的指标,这对于绩效考核的顺利实施影响较大,应该建立量化的考核指标,确保考核的科学性和公平性。目前,已有部分国内学者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绩效考核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指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可将大医院的绩效考核作为蓝本,结合基层医疗机构的特点,对考核指标作出针对性修改,实现考核指标的量化,以期实现公平有效的考核体系。根据考核得分,奖勤罚懒,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动力。此外,卫生系统的绩效与可能达到的目标实现程度密切相关,其评估必须与给定的卫生资源联系在一起,因此考核中必须考虑到地区差异性。以江苏省为例,可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将全省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个片区,同一片区内进行统一的基层医疗机构考核指标,提出相应的绩效考核要求,力求达到卫生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公益性。

其次,对基层医疗机构人力资源的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绩效薪酬分配的主要依据。基层医疗机构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应综合岗位设置情况,设置岗位绩效系数,如院长1.3、副院长1.2、中层1.1、职工1.0,实现权利与义务的衔接。通过调整岗位绩效系数,提高单位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进而在保证基层医疗单位公益性的前提下,更好地实现单位的服务动力。此外,可以通过兼职兼酬,防止技术骨干人员行政化后,降低基层医疗机构技术水平,保证行政职务者熟悉一线工作,防止单位长期依靠财政拨款后出现管理人员和服务对象脱节的现象,保证单位的活力,更好地为公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三)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监管

基层医疗机构由于服务对象不同,存在数量多、规模小的特点,如何保证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效果,成为绩效考核的重点目标。为保证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效果,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必须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监管,将财务公开、服务质量水平等指标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同时通过有效合理的折算系数,将指标归一化,提高绩效考核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四、应用与展望

基本药物制度是为了实现公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而基层医疗机构是这一目标的重要载体,基层医疗机构的实施效果直接决定了医疗改革是否能走出“看病难、看病贵”的困境。因此,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条件下,通过基层医疗机构的绩效改革来保证其实施的效果显得尤为必要。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工作经验,提出了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实施的建议,建立以公益性质为导向,以服务质量和效率为核心,以岗位责任和绩效为基础的奖惩机制,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综合服务职能,调动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保障公民享有安全、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参考文献】

[1] 韩绥生.关于公立医院公益性问题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5):1-3.

[2] 周海沙,李亚青,李卫平.我国公立医院政策演化评述[J].中国医院管理,2005,25(8):9-13.

[3] 苗卫军,公立医院公益性实现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

篇12

中图分类号:R197.6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2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作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基础建设体系,长久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农业大国,长久以来我国政府在农村医疗服务体系中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全力满足不同年龄段农村人口对于医疗服务方面的相关需求,这对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我国农村三级医疗服务供给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笔者所在农村地区三级医疗服务供给情况进行一系列的走访调查,结合大量文献资料数据的相关参考,将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缺乏健全的管理体系

本文通过一系列的走访调查发现,在现阶段我国农村三级医疗服务供给发展中存在的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缺乏健全的管理体系。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特别是对于农村地区来说,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已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靠天吃饭”、“生活条件恶劣”的旧面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我国逐步发展。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相关部门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将工作的重点放在提升其医术方面,对于整个医疗卫生体系的管理却有了一定的忽视,这大大阻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和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对于现阶段的农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来说,其在管理方面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的方面,对于其中的医生管理方面来说,其主要是由本村的村民委员会向上级进行推荐,并对其实行行政管理;对于业务管理方面,村级医疗卫生管理部门会受到上级部门也就是镇医院和县级卫生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管理;对于其经济管理方面,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以集体经济为主,但是在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体系的经济管理过程中往往会采用集体管理为主,私人管理为辅的模式,这种管理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相应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却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其上级管理部门也就是村委会缺乏其应有的约束力,因此,一般来说,在现阶段我国农村医疗卫生管理中期主要负责和管理的部门都是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在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无论是农村医疗体系的从业人员还是上级管理部门都需要为其生计问题考虑,无暇对整个医疗卫生体系的管理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这也是导致现阶段我国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管理松散、缺乏严格体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除此之外,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现阶段我国农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中,由于相关的转诊制度不够完善,导致整个医疗系统的建设非常滞后,病人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地医治,最终对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失去信心。

(二)现阶段我国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相对较差

笔者通过对大量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实际情况进行走访调查,同时结合大量文献资料的数据进行参考发现,现阶段在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从业人员往往都是一些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专业技能相对较差的人群,因此其在提供有效地医疗服务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更有甚者,还有很多较为贫穷落后的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体系的从业人员往往只具有小学文化,非专业出身,他们往往是经过一些简短的医疗业务培训之后就上岗进行医疗服务,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他们都是边务农边进行医疗服务的,这不仅是对患者的不负责任,同时也严重阻碍了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

(三)缺乏合理的乡村医生性别结构和学历结构

缺乏科学合理的乡村医生性别结构和学历结构也是现阶段我国农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中面临的非常重要的问题,根据我国著名的农村医疗体系的研究学者王亚东的相关数据研究表明,现阶段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体系性别组成方面,以男性居多,甚至占到了总人数的82.1%,而女性只占到了17.9%。除此之外,在学历组成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其研究表明,现阶段在我国农村地区从事医疗卫生服务的从业人员中,中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只占到了总人数的12.7%,而取得相关资格证书的人数只占总人数的24.7%,这也就意味着将近三分之二的从业人员都是无证行医,严重不符合国家医疗卫生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这种情况亟待改进和完善。

(四)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系统进行一系列的走访调查发现,虽然很多地区农村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其在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投入到医疗卫生事业中去,相关财政部门对于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还是非常之少,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现阶段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就相对落后。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村民的温饱问题都很难解决,更加谈不上对于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了,这些都是导致现阶段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发展相对滞后的重要原因。

二、针对农村三级医疗服务供给中存在问题的相关意见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一系列的走访调查,结合国内外先进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案例,将其相关意见通过以下几点进行阐述:

(一)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服务供给管理体系

针对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三级医疗服务攻击体系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本文认为相关部门应该首先从其制度的健全方面进行入手,严格按照国家对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管理规定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在对医疗卫生机构的选址方面也需要进行事前的调查研究,针对整个农村居民与卫生机构距离的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对其患者首选的就医方式进行以及就医的主要原因调查研究,并形成专业的数据资料进行参考。一般来说,村民在进行就医选择方面,其首要选择还是比较基层、距离家庭较近、经济支出相对较少的卫生站,因此,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机构应该不断对自身的管理进行加强,为村民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而努力。除此之外,为了保证患者的就以效率,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各级医院之间还应该建立完善的转诊制度,进一步促进整个医疗体系的发展。

(二)提升农村三级医疗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了更进一步推动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更好发展,相关部门还应该对其从业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工作,使其能够快速的接受先进的医疗卫生知识,同时对于没有取得职业证书的医生进行停职处理,在考取专业的执业证书之后才允许其上岗。除此之外,还应该对从业人员进行相关的服务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培训工作,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不断优化乡村医生性别结构和学历结构

相关部门应该针对现阶段我国乡村地区医生性别结构和学历结构方面问题进行改进,尽量安排一些女性医生参与到乡村医生的工作中去。除此之外,相关领导部门还应该提升整个从业队伍的学历水平,让更多高学历的专业人才深入到乡村医疗卫生体系的第一线,促进整个卫生事业的更好发展。

(四)加强对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更进一步确保整个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顺利建设和发展,相关部门还应该加强对其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加大对其进行的财政支持和帮助。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农村三级医疗服务供给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改进建议进行阐述,希望能对其未来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推动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容辉.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供给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1.

[2]石培琴.我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4.

[3]杨宇霞.新农合制度下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及其治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2.

[4]李娜.我国政府卫生医疗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0.

篇13

一、前期工作开展情况

1.高度重视,强化领导。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各医疗卫生单位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并相继召开主题教育动员会,对主题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每个单位均安排了专门人负责主题教育工作。

2.狠抓学习,力求实效。一是开展集中学习。各医疗卫生单位坚持每周利用半天的时间组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原原本本地学,一页一页读、一句一句悟,做到了通篇诵读,真正掌握其精髓要义。二是举办读书班。各单位于10月8日-16日相继举办了读书班,采取领导辅导、集中学习、学习研讨、观看视频等方式进行学习,切实做到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促进。三是组织集中测试。10月14日-18日,各医疗卫生单位相继组织开展了主题教育集中测试,在职党员均参加了集中测试,测试成绩都在合格以上。

3.正视问题,落实整改。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都能以端正的态度检视问题,通过组织座谈、开展谈心活动、发放征求意见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切实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认真地开展自我检视反思。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由于医疗卫生单位的特殊性,部分党员的学时还达不到要求;

二是“学懂弄通做实”的程度、成果转化的程度还不够;

三是在检视问题问题,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方面,还没有完全做到见人见事,

三、下步工作措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