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乡村向城市发展

乡村向城市发展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13:0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乡村向城市发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乡村向城市发展

篇1

教师作为一个生命个体,联结历史并指向未来,栖身并依存于周围环境,尊重历史文化,联结外部世界,滋养自身,传承文化、拓展认知、生长智慧、沉淀人格。  

然而,现代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以教师素质标准为追求目标,以教育科学客观知识为核心内容,以集体规训教育为主要培养方法,是一种外在于主体的力量,忽视了乡村教师作为生命的存在,产生了诸多弊端。第一,使乡村教师忽视了自己的生命潜能。生命潜能使人超越自我,丰富经验,适应环境,融入世界,享受人生,实现价值。这既是生命的重要形式,也是生命本身。乡村教师的生命潜能激励乡村教师体验生活、传承文明、融入乡土历史与现代文明、适应乡村社会文化环境。然而,在现代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中,乡村教师被“他者”的指令规约着,生命没有受到足够的尊重与应有的释放,这样的专业化,使乡村教师生活在无聊、苦闷、无奈与忧虑的心灵挣扎之中,其作为生命存在特征的生命潜能被外在力量束缚、被自己忽视。第二,使乡村教师放弃了生活历史与个人经验。作为教师个体,他们的成长历史,个人经验是非常宝贵的发展资源,这些经验资源不仅是教师成长的基石,是同化新知识、培养教育情感的基础,也是教师作出选择的内在倾向。然而,在现代化的客观主义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中,那些具有同质性与普适性的理论与方法,受到了认可与推崇,而那些异质性的个体经验与实践知识则受到轻视,乡村教师在自己的实践与生存环境中,所感悟、理解和反思得到的个体经验、历史差异,在现代化的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没有被发现和肯定,许多教师被迫放弃了自身独特的生活历史与个人经验。第三,使乡村教师逃离了自己的乡土文化与生存环境。现代化的客观主义教师专业发展模式致力于客观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训,结果乡村教师专业化的注意力转向了各种教育培训和进修,他们逐渐远离了乡土气息,远离了自身的生存环境,抛弃了自身赖以发展的养料。结果,他们逃离了自己的生命,因而,其生命是孤独、贫困与不幸的。  

生命具有关系、自然、朴质、主动与共生的性质。乡村教师作为生命的存在,要释放其生命潜能,得从自己的生存环境、乡土历史与特殊文化中吸收养分。第一,让自己的生命潜能释放出来。这就需要乡村教师意识到生命潜能的存在及其力量,呼唤乡村教师从“现代化”的专业发展潮流的语境割裂状态中解放出来,从狭隘的教育功利和技术垄断的羁绊中解放出来,从依附、盲从和定式中解放出来,从习俗、传统、群体的束缚和压迫中解放出来。第二,让自己的历史与经验成为知识的重要来源。乡村教师的发展应该内含于自身生活的过程之中,通过生活的展开而与周围环境发生诸多联系,在与自己所处环境的互动中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从而扩展乡村教师生命的疆域,重建丰满的生命存在,丰富其生命意义。第三,让自己的乡土文化与现代世界联结。这就要求乡村教师树立关联性文化观,意识到自己与自己生存世界的关系,即意识到自己与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发展困境与发展策略的关系;能够以宽容、平和、理解的心态,处理好主流与非主流、乡土与城市、传统与现代等文化的;为农村培育新人,并与他们一道传承乡土历史文化的积淀,创造现代农村生活与现代农业文明[1]。这样,乡村教师的生命才能如其所是,恢复其自然、主体与整体性质。  

二、予乡村教师物质倾斜,成就其生活之富  

目前乡村教师的物质生活方面,还面临许多问题。第一,乡村教师的经济收入偏低。有学者对我国1978年至2010年期间教育行业工资水平进行了纵向分析,发现1978年以后的大多数年份,教育行业的工资水平都低于社会平均工资。1999年以后,教育行业的平均工资保持在高于社会平均工资的水平,但多出的幅度并不大。多年来,教育行业平均工资在国民经济多个行业中的排名处于后50%,属于中等偏下的水平[2]。处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地区的乡村教师,其“收入主要是靠工资收入,而且工资又只是名义工资,许多‘空调’部分农村教师或许永远都不能兑现”[3]。他们的经济收入水平长期以来处于更为糟糕的状况。第二,城乡教师待遇的显著差距。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是基础性部分,实行国家统一的政策和标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差别不大。但由于各学校所处的位置不同,经济发展不均衡,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等辅工资城乡差距显著。据《广东教育改革发展研究报告(2013)》披露:尽管这些年广东省教师待遇得到切实提高,但城乡教师待遇差距过大,雷州市的教师月平均工资仅为1879元,而深圳教师月工资最低的盐田区为10353元,后者是前者的5.5倍[4]。另外,据《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8》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全国近50%的农村教师和县镇教师反映没有按时或足额领到津补贴。全国农村小学、初中教职工人均年工资收入分别仅相当于城市教职工的68.8%和69.2%[5]。  

当前,要想真正改变农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干不好”的状况,实现城乡教师均衡,必须针对乡村教师进行物质倾斜,改善乡村教师待遇。第一,转变教师待遇的观念,切实提高教师经济收入尤其是乡村教师的经济收入。在当前,我国教师待遇偏低是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与教师待遇的观念问题有关。应从“教师待遇不低于公务员待遇”的观念,向“教师待遇应高于公务员待遇”的观念转变;从过分依赖于舆论宣传(务虚)提高教师地位,向真正地提高教师的待遇(务实)转变;从提高教师待遇是为了稳定教师队伍的近景观念,向提高教师待遇旨在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师职业的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远景观念转变[6]。此外,还应树立农村教师待遇高于城市教师的观念。第二,贯彻落实中央政策,建立省级介入、县级统筹的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机制。2013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落实2013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对在连片特困地区工作的乡村教师给予生活补助的通知》,提出“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坚持‘地方自主实施、中央综合奖补’的原则,地方是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的责任主体,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承担,中央财政给予奖补,其中,综合奖补资金可以由省级财政统筹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相关支出”。如自2013年起,广东省对非山区县农村边远地区和山区县义务教育学校实施教师岗位津贴制度,其中经济欠发达地区71个县(市、区)由省财政给予资金补助。据统计,全省有33万多名教职工享受岗位津贴,月人均岗位津贴565元,今年有望将补助标准的基数提高至人均700元/月[7]。通过加大省级财政支持力度,为改善乡村教师待遇提供强有力保障,其他省区应该根据各省实际情况,借鉴广东省改善乡村教师待遇的做法,贯彻落实政府制定的对乡村教师进行生活补助的政策。第三,实施差异补偿。教育部门可以按农村学校的位置、生活条件、交通条件、卫生医疗条件、邮电通讯条件和工作环境等因素,确定若干类别,为在农村学校任教的教师发放特殊津贴。就补偿的具体措施而言,在考虑教师工资均衡化的同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离县城的空间距离为核算标准进行计算,设立不同的津贴,津贴额度应有一定力度,而非点缀性、象征性的。物质补偿可分为城市、郊区、农村三个梯度,体现出差异性、实质性,使农村教师在物质上能得到预期的物质补偿,使其总收入能够适当高于城市教师的总收入。  

三、容乡村教师之异质,成就其创造之乐  

异质,乃生命的属性,有个性、不同、特殊性之意。不同的异质,构成了世界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异质即存在。乡村教师之于城市教师,是异质;不同的乡村教师之间,其个性俨如其面,各不同一,亦是异质。异质并非一个价值判断,它是一个中性词汇,不具有褒贬的含义。古人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教师群体虽然由异质构成,但他们和谐共生,互竞同进,生机勃勃;但如果使异质的教师群体人为地同质化,他们则互相抗争,钩心斗角,萎靡不振。异质是创新的种子,是创新的本质。自由是异质的条件,创新在那里孕育。赵汀阳认为:“个体的自由有三种形态——否决权的自由、选取权的自由和创造权的自由。”教师的教学自由就是这三种自由的集合,即教师拥有对于教学计划的否决权,拥有对于教学知识的选取权,还拥有对于教学方法的创造权[8]。厚生,就是承认城乡教师异质的存在,就是尊重乡村教师对于教学自由、教学创新的权利,让乡村教师在自由民主的教学氛围中,有教学计划的否决权、教学知识的选取权和教学方法的创造权。惟其如此,乡村教师方可舒展人格、活跃思维、发展智慧、迸发创造潜能,成就其工作之乐、创造之乐。  

然而,目前我国城乡教师发展,缺乏对异质的包容,同质化现象普遍,主要表现在:第一,趋同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在现代化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上,乡村教师与城市教师一样,其发展道路完全被纳入一个无差别的趋同的专业化模式。可是,乡村教师及其生存环境与城市教师相比,存在难以克服的异质性。城乡教师专业发展同质性与城乡教师生存环境异质性的矛盾,迫使乡村教师的专业化过程被引入一场几乎没有终点的追赶城市教师的艰难旅程。第二,趋同的教师工作目标与内容。目前,学历主义导致的片面追求升学率,使教师以升学率为追求目标,实现教育内容的标准化,教学技术的程序化与教学方法的模式化。在这一过程中,乡村教师丧失了自己的特殊性质。他们在教育理论专家或技术组织面前,完全丧失独立意识与自由人格,仿佛上了一台永不停歇的跑步机,除了跟着它走以外别无选择,最终沦落为专业“知本家”指导下的技术“工人”。乡村教师这种被动专业化过程,被吉鲁称为“教师工作无产阶级化”[9]。第三,趋同的教师评价体制。在学校强调升学率、学生成绩等评价方式下,乡村教师的职责被认为就是帮助农村学生在升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让学生能够凭借学业上的“成功”从此走出乡村。这种理念束缚了乡村教师对教育价值的全面认识和把握,直接影响了教师的教学实践,导致教师把知识传授、应试技能的培养看做是教育评价的目标和价值,把教学简单化和机械化,缺乏对教育价值的独立思考和对教学方法的整合,在这种机械重复化过程中,教师的创造潜能受到束缚,教师的个性特征受到约束,教师的工作失去了应有的个性自由。  

包容异质,让乡村教师体验教学自由、成就其教学创新与创造之乐,笔者的策略是:第一,寻求符合乡土文化的教师专业发展道路。教学创造是教学自由的最高层次,也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教师的教学自由归根结底就是要求教师要进行原创性教学。然而,这种高境界的教学实践因为没有可以依傍和效法的陈规旧则,所以只能依据教师自己内在的强大的精神法则,尊重他们的历史经验,联结他们的文化境遇,充分利用其可依赖的环境支持。因此,对实施教学活动的乡村教师应予以肯定和支持,相信他们有潜质、有热情、有意志、有能力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可以在教育学术上标新立异,自由创造。第二,乡村教师要寻求对自我信念、经验与方法的认同。教学自由是教师按自己意志行事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一方面源自制度性的许可,另一方面源自教师的自我认可。“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10]作为乡村教师,只有不断地追求自我认同,即经常对“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能做什么”、“我可以怎么做”等这样的问题进行追问,才能不断地认同自身职业的内在价值,不懈地对自我发展进行全新的认识,从而充分实现自我,并成为体验工作乐趣的自由主体,臻于主体的创造和自由之境。第三,树立责任与使命意识。作为乡村教师,更应该认识到乡村教育、乡村学校、乡村教师的职责。学校之于乡土的意义应该是引导、构建、扶植乡村文化,引领乡村社会健康积极的文化生活。乡村教育的责任在于为乡村少年的生存奠定一份基石,不仅是为了找到求知的乐趣,创造的热情,更多的是他们自我生命生存根基的培植,这个根基是基于乡村文化的丰富、认同、承载之上,为他们的成长增添一份厚度,让生命尊贵地、骄傲地存在于大地,立足于人间[11]。乡村教师只有认识到乡村教育的责任,认识到自己所担当的重任,才不会被当下的功利思想所腐蚀,才会体会到作为乡村教师的价值与乐趣。  

四、申乡村教师知识分子之地位,成就其价值之重  

篇2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8-184-02

1 旅游城市化的概念

“旅游城市化”(tourism urbanization)是Mullins最早提出的,他认为旅游城市化是20世纪后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基于后现代主义消费观和城市观(注重享乐,pleasure)的一种城市形态,是一种建立在享乐的销售与消费基础上的城市化模式。自这一概念提出之后,不少学者对我国旅游城市化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对于旅游城市化这一概念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其中,黄震方认为“所谓旅游城市化,是指旅游区非城市人口向城市转移和聚集,旅游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在人们的旅游活动中作用逐渐增大的现象。其核心是指旅游发展以城市化的模式展开”。王冬萍等对旅游城市化的定义是:旅游的发展带动人口、资本和物质等生产力要素向旅游依托地区积聚和扩散,从而带动城市地域的不断推进和延伸的过程,它包括使城市规模扩大和使城市质量提高两方面的内容。smart指出,乡村的优良环境和低成本建设使乡村旅游开发容易切入到乡村城市化的进程中。Kelly认为,乡村旅游开发使部分农民被“挤出”农业生产方式,进入旅游劳动力市场,成为“市民”的一部分。

基于以上对“旅游城市化”这一概念的探讨,笔者认为,旅游城市化应是以旅游为主要推动力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并进而引发区域内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地域空间以及居民生活方式转变的区域城市化发展模式。在我国一些工业基础薄弱,但生态环境良好、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的乡村地区均可尝试以旅游城市化发展模式促进区域发展。

2 研究区域概况

2.1红坪镇简况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地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是亚洲生物多样性示范基地,是人类不可多得的一块绿色宝地,在华中、华南独一无二,在神农架开发旅游资源潜力巨大。地处神农架林区中西部的红坪镇,位于松柏镇及木鱼镇两大中心镇的中点,北接长沙坝、东沟,南临沙包子、天坑,东连田家屋厂、凤凰岭,西望肖箕沟,地形狭长,镇区面积0.7平方公里,

2.2旅游城市化发展条件分析

位于神农架中西部的红坪镇,全镇以农业和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为主,其南连木鱼镇旅游开发区,北靠燕天生态旅游风景区,有着一肩挑两镇的重要地理位置。同时它也位于湖北省“十堰、神农架、宜昌”旅游经济带上,区位优势十分明显。镇内山清水秀、风光绮丽,素有“十里画廊”之称,加上集科研、考古、观赏于一体的“远古人类遗址”古犀牛洞群,使其在国内游客心目中享有盛誉。

2.2.1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红坪镇境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辖区内有著名的国家4A级景区及国家森林公园神农顶风景区、天燕风景区、红坪画廊,有远古人类遗址古犀牛洞景区、画廊谷景区,有中国南方唯一的神农架滑雪场等等。天燕风景区是神农架中部旅游之热点,有燕子垭、燕子洞、会仙桥、燕舞亭、刘享寨、天门垭等景点。神农顶风景区始建于1982年,1986年升格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人与生物圈计划保护区。总面积105.7万亩,有小龙潭、金猴岭、风景垭、神农顶、板壁岩等景点。神农架滑雪场是应国家体育总局“北雪南展”的构想于2004年建成,是华中地区第一家规模最大、功能齐全、采用人工造雪和天然雪相结合的滑雪场,可同时容纳3000人进行雪上娱乐活动。滑雪、滑圈、雪地摩托、羊拉爬犁、雪橇、雪地自行车等雪上项目丰富多彩,是冬季赏雪、滑雪、激情演绎林海雪原的最佳地。

2.2.2红坪镇的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

目前,红坪镇的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近几年,在政府的大力引导下,红坪镇一是积极引进投资建设旅游配套设施,先后共引进资金近2亿元,建成了红坪山庄、红坪酒店、画廊阁宾馆、灵犀宫、天凤山庄等一系列宾馆酒店。二是投资70多万元设计建造了红坪河堤、桥梁、栏杆。三是积极改造集镇街道上原有房屋,对街道进行24小时保洁。

3 红坪镇旅游城市化实施路径

从旅游业发展的六要素考虑,提供良好的“食住行游购娱”条件,是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是通过建设特色小城镇,以旅游型城镇带动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3.1着重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设施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与武当山道教文化游览区、三峡风景区是湖北省重点发展的三大旅游景区。作为湖北省的旅游窗口,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有着自身发展和对外扩大湖北省旅游形象的重大责任,在自然山水风光占有很大比重的同时,旅游基础设施及其配套设施建设也十分重要。由于红坪镇在神农架林区所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而又特殊,而将其定位为旅游接待镇,其特色化的城镇建设不仅对其自身发展至关重要,对于促进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业发展也有着很大影响。镇区旅游接待能力、配套服务设施和城镇建设的景观都将对旅游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这些方面完善了,才能使红坪镇的旅游经济得到持续发展,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该镇的经济水平。

对于红坪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应着力于发展庭院绿化和街道植树,发展城镇特色,搞好镇内各级设施的配套和建设,完善城镇道路、供电、给排水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下城的辐射、吸纳和服务功能。

3.2以旅游开发促进农业产业化

一直以来,农业都是红坪镇的支柱产业,但其农业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要实现乡村城市化,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必须要摆脱“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以旅游开发促进其农业产业化发展。可以建立各种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如无公害蔬菜工厂等,以保证农业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突出其生态、旅游镇的主体努力发展观光农业、旅游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庄园农业、特色农业等,不断扩大农业的功能,为农业注入新的活力: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优势、高效和特色农业,积极推进贸工农一体化、产业化,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和社会服务水平。目前,可以采用“公司+农户”形式,实行贸工农一体化、产业化经营,改变产品“原始上市”、生产“千家万户”、销售“提篮叫卖”式的状态,以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把农业建成高值盈利的产业。

3.3以生态旅游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红坪镇作为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的旅游接待镇,大力开发生态旅游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选道路。

3.3.1确定合理的旅游环境容量

旅游环境容量是在不破坏旅游区环境的前提下,所能接纳的旅游者数量,是由旅游资源容量、旅游生态环境容量、旅游社会环境容量、旅游经济环境容量和旅游感知容量中的某一或两个决定,决定生态环境容量的为旅游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容量,取二者的最小值。 确定合理的环境容量,将旅游对环境的影响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使该地区的生态平衡能长期维持。

3.3.2从生态学原理出发,对红坪镇进行全面的生态设计

将红坪镇建为生态旅游镇,其旅游设施应尽量选择在生态旅游场所的,服务设施应“因陋就简”,要采用天然原材料,因地制宜,这样不仅有利于防止设施对景色的破坏,而且可节省费用增加商业可行性。在道路的修建上,要以自然地貌为基础,避免城市化道路设计。在旅游区内要尽量使用太阳能或电能为能源的交通工具,或者让游客以步代车。在红坪镇镇内要修建符合生态旅游要求的生态饭店、旅游农庄、民俗度假村等,要注意清洁生产,服务生态化,资源厉行节约,建立绿色企业文化。

篇3

一、城乡一体化与美丽乡村的内涵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十二五”期间,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民,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加大强农富民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是一个城市管理者应正确妥善处理好的问题,为此,必须梳理出城乡一体化及美丽乡村的具体与建设要求。

(一)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是指导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城市对乡村的辐射带动,逐步缩小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进而使城市和乡村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高度依赖、共同繁荣的整体系统。

(二)美丽乡村。美丽乡村的“美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布局合理、设施完善;二是指产业发展、农民富裕、特色鲜明、社会和谐。具体包括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治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村文明素质美等四个层面的“美”。由此可见,美丽乡村之“美”既体现在自然层面,也体现在社会层面。

二、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的意义

(一)建设美丽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点难点,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为实现党的十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蓬莱提出了“人间仙境、美酒之乡、休闲天堂”的建设目标,就必须统筹城乡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让广大农民得到实惠,增加收入,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二)建设美丽乡村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体现,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乡一体化是基础。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就要加快完善体制机制建设,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让广大农民享受到和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

(三)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美丽乡村建设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和管理民主等目标任务,其中蕴含着生产集约高效、生态环境良好、生活低碳富裕等现代文明要素以及社会各要素的和谐统一。没有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没有农村现代化的建设、没有农民住房条件、生存环境的改善和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就不可能建成真正小康社会。

三、蓬莱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中应着力加强的几个方面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义在于构筑平等、协调、相互配合的新型城乡关系,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取向是立足于特色基础,依托于特色优势,取胜于特色发展和农民的自觉参与。结合我在北沟镇贺家沟村的住村帮扶情况来看,我觉得从北沟镇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来解决实际问题。

(一)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缩小城乡差距。既然制约“三农”问题有效解决的深层次矛盾是城乡二元结构,那么,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发展一体,这是解决好我国“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力度,加快城乡公路网规划未修编和调整,完善干线路面、聚焦区和中心村路网。结合今年的“道路网格化”建设,北沟镇年内投入2800万元完成57.4公里村内路硬化和连村路打造,彻底解决村民的出行难题。

(二)搞好规划,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创建。科学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在对各村全面摸底的基础上,梳理出一批重点建设的村,分等级分批次开展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以村庄建设、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努力打造一批综合实力强、基础设施好、社会服务完善、乡风文明的示范村。及时组织各村进行交流和学习,相互借鉴好的做法,重点做好点、线、片、面结合三篇文章,以“连点成线,以线带面,全面推进”的创建思路,把“点”上的景连成“线”上的景,再构成“面”上的景,使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成为推动我市城乡统筹发展的源动力。今年以来,北沟镇的“蓬莱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将按照“一轴、一片、两区、两中心”思路进行创建,重点对以北姜路为轴心的区域进行重点打造。“一轴”,即整体打造以北姜路沿线村为轴线全面铺开;“一片”,即对以蔚阳山为中心的刘家、大姜家、西吴、曲家庄、孙陶、小姜家、河润、两铭等八个村为区域进行连片打造,全面提升美丽乡村创建品质。

篇4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11-0045-04 中图分类号:F830.34 文献标识码:A

从1994年开始,我国农村金融出现了存贷差,并且差额呈逐年扩大趋势,大量农村资金被金融系统转移到了城市。农村金融发展的落后严重损害了乡村农业和非农产业的资本积累,使资本更为迅速地向城市集中,这是造成我国城乡差距扩大的关键原因之一。河南省是我国第一农村人口大省,城乡金融差距显著,其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成因在我国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

因此,对河南农村金融发展对策的讨论可以为我国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践提供有益的探索。

一、河南农村金融困境分析

(一)农村金融供需缺口巨大

由于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滞后,农村的金融供给总量提高缓慢,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中日益增长的农村金融需求。农村金融供需缺口的存在集中体现在县域金融机构的资金外流。截至2005年末,河南省县域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947亿元,贷款余额2281亿元,与1999年相比存款增加了2282亿元,而贷款仅增加了509亿元。7年间,县域存款占全省金融机构存款的比重下降了3个百分点,而贷款则下降了15个百分点,存款大量流入了城市,2005年末,河南省县域金融机构上存资金余额为1614亿元,上借的资金余额为573亿元,仅通过该渠道就净流出资金1041亿元。2006年底,河南省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67.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6.4%,河南省农村居民储蓄存款占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比重为23.6%,而所有金融机构信贷中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分别占各项贷款总额的10.3%和1.9%,合计仅为12.2%。

另外,根据世界银行2004年的研究,中国农村非农产业的资本边际收益率远远高于城市工业,2001年曾高达5.2倍。以上数据说明河南农村的金融需求还远未得到满足,巨大的金融缺口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降低了金融资源的使用效率。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农村的金融需求必将快速增长,为农村金融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农村金融服务种类单一

在农村金融需求数量上得不到满足的同时,现有农村金融服务的种类又过于单一,阻碍了农村资本的形成。

首先,农村融资渠道单一,正规渠道只有间接融资方式,直接融资方式则主要以非正规甚至是非法的民间金融形式存在,农村企业很少通过发行股票债券来筹措资金,金融机构之间同业拆借无法进行,农民个人的货币结余也只能选择储蓄存款,没有更多的投资渠道购买证券、保险,从而更多地依赖间接融资。

其次,农村金融的中间业务产品极少,目前只有结算、汇兑等少量传统的中间业务,抵押、担保、承兑、贴现、承诺、咨询服务、代收代付等业务还很少。

再次,农村地区证券、信托、基金等投资银行业务尚属空白。另外,在服务种类无法满足农村金融的同时,现有的服务项目价格又过高,造成了农村金融服务的低效率。

2003年底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0.9,2];2004年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通知》把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最高上浮系数调整为基准利率的2.3倍。目前河南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普遍接近上限,一年期贷款利率一般在10%左右,不仅高于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甚至高于民间借贷的利率,过高的利率使众多中小企业和农户望而却步。

(三)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质量差

农村金融体系的风险整体较高,金融资产质量整体较差。农业银行虽然剥离了大量的不良资产,但其不良贷款率在各大商业银行中仍是最高的。农业发展银行在办理粮棉油收购专项贷款过程中,资金时常被挪用、挤占,贷款回收率低,目前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贷款。农信社的风险问题更加突出。农信社几乎承担了历次农村金融改革过程中产生的大部分成本,再加上长期以来产权不清、经营管理混乱,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大量农信社资不抵债,经营十分困难。

2005年末,河南省县域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824亿元。尽管经过各方的不懈努力,比如,人民银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对全省农村信用社置换其不良资产达119亿元,贷款的不良率有了大幅度下降,由2000年的49%降至2005年的36%,但这一比率仍高出全省金融机构贷款不良率16余个百分点。

(四)农村金融组织的结构不合理

河南农村金融组织虽然表面上具备了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但在结构上还存在很大的缺陷,各类金融机构都未能在支持农村经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继工行、中行、建行等商业性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分支迅速撤并以后,作为农村地区惟一国有商业银行的农行也显示出较大的“城市化”倾向,其支农的效果不佳,在县域内的贷款也更多地投向工业领域,对农业的直接支持不足。农业发展银行名义上是政策性银行,但目前的状况是业务过于单一,不能向一般的涉农企业和农户提供贷款。农民和农村地区中小企业接触最多的依然是农村信用社。可以说,农信社在农村地区居于垄断的地位,但由于其自身存在大量的经营管理及体制问题,社员的利益往往无法得到保障,近些年来农信社的商业化倾向也与河南省农村经济落后的省情不相适应,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广大农户的利益。在正规金融发育不良的同时,民间非正规金融则在法律上被否定,得不到正常发育的机会。另外,河南省农村金融还存在很大的地区结构差异,从发放的贷款分布来看,2000年到2004年间,有的县(市)贷款增加了6个亿,而有的县(市)贷款减少了5个亿。

二、河南农村金融困境的成因剖析

(一)农村经济落后

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是正相关的。一方面,发达的金融系统可以提高经济中储蓄和投资的总水平,增加资本形成的数量,并通过竞争保证资金首先流向投资风险小、回报期短、盈利水平高的产业和地区,提高投资的效率和边际收益,从而提高资本运用的质量,这被称为金

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引致增长效应”(Growth-Inducing Effect)。

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也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首先,经济增长为金融发展提供了需求拉力,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内容和表现的投资增长和消费增长,都需要足量和适当的金融服务为其提供支持;其次,经济增长为金融发展提供了供给推力,这主要是伴随经济增长而逐步完善的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系统,以及市场经济观念――尤其是信用观念的深入人心,使金融交易成本大大降低,有力地推动了金融发展。

然而,河南省农村经济还很落后,城乡差别巨大,并且仍在继续拉大。2006年,河南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61.0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810.26元,前者仅相当于后者的33.24%。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虽然处在上升阶段,但由于农村地区整体经济环境及相关制度的缺乏,农村地区的经济机会与城市地区相比不够明显,无法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性金融机构)形成有效地吸引。农村与城市之间巨大的基础设施差距也使农村金融机构成长缓慢,同时加剧了农村资金向城市的集中。因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往往意味着更高的投资回报,并且农村居民所必需的医疗、高等教育、文化娱乐等资源大部分集中于大中城市,农村居民在这些方面的消费也加剧了农村地区的资金流失。目前河南省的城镇化率还很低,特大城市和小城镇功能都不完善,众多中小城市急需大量资金投入以提升自身实力,迅猛而大规模的城镇化也会对农村金融的发展造成一定的挤压。农村金融发展的滞后又使农村经济的货币化水平难以提高,不利于货币政策的实施,也不利于农村地区乘数效应的实现,这又反过来限制了农村金融的发展,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河南农村金融欠发达的根本原因依然是农村经济的欠发达。

(二)农村金融组织管理机制混乱

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农村金融也正在从计划金融向市场金融转轨,但我国(尤其是包括河南在内的内陆地区)的农村金融向市场金融转变的步伐太慢,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计划经济色彩仍很浓厚,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环就是产权改革缓慢,有效的治理结构尚未建立,组织管理体系混乱,非规范化运行。农业银行虽早已启动商业化改革,但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尚未建立,委托关系效率低下,经营目标多元化以及价值标准政治化,导致了经营管理的混乱、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的缺失、经营行为的扭曲。农信社长期以来产权关系模糊,“三会”形同虚设,政府干预严重,“内部人”控制,内控制度缺失,违规经营也就成了必然的结果。非正规的民间金融虽然产权关系清晰,但长期以来得不到政府的承认,缺乏有效的外部制度约束,出现了管理的真空。民间金融市场上鱼龙混杂,部分民间金融机构违规经营,加剧农村金融市场的混乱。河南省作为我国的欠发达地区,亟须建立现代管理机制以提高农村金融组织的服务效率,但是与我国的区域政策相适应,农村金融组织改革的试点及重点也走过了东部、西部、东北,最后才注意中部的过程,致使河南农村金融组织效率长期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

(三)城乡金融体系分割

在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城乡改革分割现象,造成了城乡二元金融体系。城乡金融改革的不同步,执行不同的标准,实际上是歧视农村金融政策的延续,人为地割断了城乡金融体系之间的统一,这显然同我国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方向相悖。这种改革的分割恶化了金融发展的城乡差距,并且削弱了城市金融对农村金融的带动作用。以服务城市工商业为主的城市金融产品完全外生于农村经济,在城乡二元结构明显的背景下,当相对发达的城市金融向农村扩展业务时,出现种种不适是必然的,因为农村金融需求具有很多独特的属性。应当注意的是,河南的城市经济发展还很落后,城市建设的很多指标都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下,由此决定了河南的城市金融实力整体较弱,从这个角度看,“城市带动农村”的金融发展模式对河南来说也是不现实的。更为严重的是,长期以来,我国在农村地区执行的是比城市更加严格的金融管制,以便农村金融资源向城市单向流动,为工业发展积累资金。金融体系改革不仅没有促成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反而让农村金融体系承担了改革的大部分成本,进一步削弱了农村金融体系的实力与活力。

(四)农村信用环境差

首先,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加上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河南农村地区的普通居民信用意识不强,对市场经济规则不熟悉,当有资金需求(尤其是消费资金需求)时也更倾向于向亲友求助,而这种以血缘和人情为基础的民间金融形式本身就带有极高的风险性,在很大程度上恶化了农村信用环境。

其次,河南省农村地区的小企业大多从事高污染高风险低效率的“四小”工业,即小煤窑、小造纸厂、小水泥厂和小砖瓦厂,它们占用的大量贷款往往会给农村信用环境造成混乱。

最后,各地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进一步恶化了农村信用环境,调查表明,我国“直接或间接行政干预形成的银行不良资产占不良资产总额的80%左右”,而农村地区则是地方保护主义的重灾区。

(五)相关政策措施的缺乏与失当

相关政策措施的缺乏与失当在三个方面的表现最为明显。

第一,缺乏对商业性金融机构服务农村的利益诱导机制。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是以营利为目标的,在农村投资环境不佳,又没有政策诱导的情况下,它们都将重点放在了城市,实行自上而下的资金管理模式,使大量农村资金向城市集中,其在农村的分支机构实际上成了“抽水机”。这些分支机构不仅要向央行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还要向上级行缴存二级准备金,改制前的邮政储蓄资金则全部要上存。而且,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内部上存资金利率普遍比一年期存款利率高1-2个百分点,基层的分支机构为了规避风险和回避责任,更倾向于将资金上存,缺乏放贷的动力。

第二,对农村工业的政策失当。乡镇企业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供部分公共产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各项优惠政策的取消,乡镇企业的职工人数逐年减少,大量企业停产、倒闭,进而给金融机构造成大量呆账坏账。

第三,政府对农村地区民间金融过多的干预阻碍了农村金融的发展。地方政府对民间金融采取了“一刀切”式的限制,并试图通过建立全新的农村金融组织来取代现有的民间金融形式。然而,现有的民间金融形式在很多方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更重要的是其对于农村经济来说是内生性的,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取缔。由政府及非官方组织推动的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带有明显的外生性和强制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放大了农村金

融发展的成本,削弱了农村金融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河南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和改革应该主要依靠市场力量和国家的宏观调控,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政府对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会束手无策,相反,相对于上级政府,地方政府具有明显的信息优势,在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中可以并且应该大有作为。河南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涉及方方面面,必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针对河南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在近期内,河南省各级政府可望从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突破。

(一)规范地方政府参与金融活动的行为

政府在金融活动中的任务应当是创造适当的政策、法律环境,促使各金融机构有效的发挥功能,而不应直接干预金融机构的信贷活动,更不应自己直接提供担保等金融服务。当前盛行的地方保护主义已严重影响了农村金融的效率和信用环境,急需规范。一是要改进对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机制,强化对地区整体信用状况、投资收益率、资源消耗率、生态环境状况等效率指标的考核;二是上级政府通过立法和司法手段,明确规定地方政府在金融活动中的合法行为边界。

(二)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需要农村经济的繁荣,尤其是要缩小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差距,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有责任充分发挥手中的财政资金的作用,重点扶持农村路网、水网、通信网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可通过带动农村地区的投资来拉动农村金融需求,并使普通农村居民逐步熟悉和适应现代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可降低金融机构开展农村金融业务的成本,增加各金融机构向农村拓展业务的积极性,减少农村地区的资金外流,缩小城乡金融差距。

(三)扶持并引导乡镇企业二次创业

乡镇企业是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主力军,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政府为农村地区提供了大量公共产品和服务。在当前乡镇企业普遍面临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政府应对那些符合产业政策、具有较强的外部经济性的乡镇企业予以扶持,恢复一部分曾一度实行的优惠政策,引导其在解决农村就业、提供公共产品等方面继续发挥作用,进而加快小城镇的建设步伐,并降低农村地区的金融风险,改善农村信用环境。

(四)建立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可以有效减少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对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有重要意义,同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也必将直接推动农村商业保险的发展,从而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农村社会保险体系主要包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个方面,目前河南省在这三个方面都还比较落后,尤其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覆盖面还非常有限。在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中,也应当注意把农村困难救助制度建设等相关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完善农村金融监管体制

农村金融机构组织管理机制混乱与农村金融监管体制的缺陷有很大关系。央行的地方机构及相关组织应当在明确各农村金融机构经营业务范围的前提下,以建立统一的城乡金融市场为目标,对农村金融提供更多的关注和更多的监管服务,进而使各农村金融机构在有效监管下进行大胆的内部改革探索,协助农村信用社理顺产权关系和治理结构,扩大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规范农村地区各商业银行和民间金融的信贷活动。

(六)完善农村信用监督体系

针对当前农村地区信用环境恶劣的现实,政府应发挥积极而适当的作用。积极推动人民银行及其他政府部门对农村地区个人、企业以及乡村集体单位的信用评级工作,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其他金融机构开展信用监督业务,在适当的时候创立民间性质的独立而权威的信用监督管理机构,对其业务范围不设城乡和地区限制,并最大限度地实现跨区域的信用信息共享。

(七)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农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

篇5

关键词:万村千乡 现状 模式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是指2005年开始实施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工程:政府以资金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鼓励、引导各类大中型流通企业到试点县市的乡村投资建立、改造连锁“农家店”,力争3年时间,在全国培育出约25万家农家店,使标准化农家店覆盖全国50%的行政村和70%的乡镇,构建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逐步缩小城乡消费差距。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自2005年以来,商务部积极推动各城市、地区共同推进“万村千乡”工程,各地区积极响应号召,在乡镇、农村流通主体的建设与改造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提升了农村流通体系的覆盖面,部分地区农家店的行政村覆盖率达到70%以上、乡镇覆盖率达到100%,初步形成了基于市、镇、村的一体化流通网络。同时,“万村千乡”工程的启动大大推动了我国农村消费的提升。目前,农村零售消费品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逐步提升至13%。商务部统计结果显示,这项工程扩大农村消费近600亿元,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65万人,1.4亿农民受益(王和民,2007)。虽然“万村千乡”工程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与不错的建设成果,但在政府为实施主体、政府补贴与规范管理为实施手段、社会力量为主要参与方的发展模式之下,该项工程的发展逐步放缓甚至停滞,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具体而言,该项市场工程的发展存在如下问题:

(一)农民受益有限

“万村千乡”工程主要围绕农民消费需求展开,随着这一工程的逐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农民的消费选择,保障了农民消费的便利性与安全性。但是,当前农村消费关注价格高于质量等,农民对于品牌、质量认知有限,导致对于“万村千乡”农家店与一般农家店并无准确的认识与明确的偏好。因而,“万村千乡”工程对农民的需求满足有限,且未有效挖掘出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农民受益有限。

(二)流通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两难

在地方政府的大力倡导下,流通企业积极参与“万村千乡”工程建设,主要通过直营或者收编农家店的方式进行农村流通网络的布局。但随着“万村千乡”工程的逐步推进,参与其中的流通企业大部分陷入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两难的境地(王晓彦等,2009)。

首先,流通企业赢利不足。一方面,由于农村市场范围广、需求分散,店铺建设密度较城镇低,且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导致配送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市场假冒伪劣猖獗,农民对价格的敏感度较高,对质量的敏感度较低,在受到假冒伪劣商品的市场排挤的情况下,产品销售困难,且无法回收高额的配送成本;同时,店铺分散带来巨大的管理难度与高昂的管理成本;此外,由于政府补贴资金到位不及时和商品对资金的占有,流通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这些最终都导致流通企业难以赢利。

其次,流通企业社会效益实现难度大。在赢利不足的情况下,农村流通体系的建设对于流通企业更多成为政治任务,积极性大打折扣,“万村千乡”工程逐步放缓。在难以通过农村流通网络进行商品销售获利的情况下,部分企业、农家店甚至采取吞噬建设投资的方式获取收益,导致政府投入难以获得预期效益,并未从实质上改善当前的农村流通体系。

(三)政府带动力不足

虽然商务部总结报告中指出,这项工程实施以来中央财政投资7.5亿,带动地方和企业投资117亿元,但如此大的投资规模并未调动起流通企业按照政府意图进行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也未从根本上改善农村流通体系。“万村千乡”工程在启动后的3年里的确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部分地区达到了该项工程要求的农家店的数量目标与覆盖率目标,但“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尚未建成。而针对于这一市场工程的后续安排,各级政府均处于停滞与观望状态,降低了推进“万村千乡”工程的热度,放缓了这项工程的建设步伐。在政府处于犹豫状态,流通企业盈利不足,农村流通体系并未有本质改善的情况下,其他相关企业也处于观望与等待状态(许铭仁,2011)。

因而,在商务部的倡导下,“万村千乡”工程虽然受到了各级政府、流通企业及相关企业的一致追捧。但是,随着流通企业盈利不足、政府巨大的投入难以实现预期成效的情况下,这项工程逐步放缓甚至停滞。“万村千乡”工程表面上的投资规模、农家店数目、覆盖率等掩盖了这一工程并未从根本上改善农村流通体系的实际,巨大的投入并未实现预期成效。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发展问题分析

参与“万村千乡”由商务部及各级政府、地方性的连锁流通企业、农家店、银行信贷系统及相关信息与技术支持企业等多方力量共同推进的。以地方政府作为实施主体整合各方社会力量,以政府补贴与规范管理为实施手段是该项市场工程的主要发展模式。具体而言,从实施主体来看,地方政府受商务部、上级政府的领导与支持开展地区“万村千乡”工程的整体规划,并通过系列招标与资质审查等方式积极引入连锁流通企业参与农村流通体系的建设与改造过程中,积极推动农家店建设与改造以建立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网点设计,同时充分结合农村市场范围大、分布广的特征推进商品配送中心的建立;从实施手段来看,目前各地方政府针对农家店、连锁企业设立准入门槛,采取农家店、流通企业申报加盟、审批并通过后进行政府资金补贴的方式来进行,并对加盟后的农家店、连锁企业进行改造与规范管理;此外,除了商务部、政府、流通企业及农家店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之外,还有其他相关企业如银行、通信运营商等的参与,这些企业都力图依托物流企业以信息化服务提升农村商品流通效率。

从各主体在该项工程中的基本功能来看,并不存在问题与矛盾:为了满足农民的日常消费需求,政府大力提供相关支持,促进流通企业进行配送中心与农家店的改造和建设,其他相关企业提供技术与资金支持。但是,参与“万村千乡”的各利益主体也有着不同的发展诉求:农民期望购物更加方便,价格更实惠,品类更齐全,品质更有保障;流通企业与其他相关企业参与农村流通体系改造与建设,不仅仅在于帮助政府实现社会效益,更关注通过参与这一工程占据农村市场并获得持续的经济效益;政府则期望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在最短的时间里快速建立起健康、有序的农村流通体系,确保农民消费需求得到有效满足。面对多方诉求,政府作为主导者,关注了农民的利益,却忽视了流通企业及其他相关企业对经济效益的追逐。于是,各方利益出现冲突与矛盾,农家店每户几百至几千元的补贴并不足以抵消长期售卖假冒伪劣、抬高价格等的收益,流通企业为了自身经济利益选择瓜分政府补贴,并继续获取改善前的收益,这些都与政府意图背道而驰。

在当前形势下,政府作为主导力量,必然突出社会效益而忽视企业对于长期持续获取经济效益的诉求,一味的政府补贴并不能达成这一

诉求。同时,政府虽然可以把控市场准入门槛,却无法做到后续的监督到位。可见,继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已不能改善这一工程的发展现状。只有在各利益主体诉求得到满足,且各利益主体的诉求有效统一、协调发展、有序运营才能够真正促进这一工程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实际是发展模式的问题。要改善当前“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发展现状,就需要基于市场发展环境,综合多方利益诉求,建立起一套系统的、各利益主体关系协调的发展模式。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发展的市场环境分析

目前,我国农村居住人口约为6.7亿人,占总人口数量的50.32%,但我国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比不到15%。同时,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生产能力大幅度提升,消费品市场自2002年开始全面进入“供过于求”的供求态势。但工业品的大规模生产与消费分散的农村市场之间存在着生产与流通、消费与流通的矛盾。随着城市流通体系的不断健全与饱和,以及农村人均收入水平不断上涨将带来的消费需求的不断上升,基于农村市场环境,挖掘农村消费需求势在必行。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部分农村已告别自然经济状态,农村流通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市场主体日益多元、流通规模扩逐步扩大、多种交易形式协同发展,初步形成了包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农村流通服务体系。但是,农村商品流通仍然面临如下市场发展环境:

农村消费水平尚低且消费结构处于逐步升级中。受收入水平和收入预期低、支出预期高的制约,农村居民消费还是以一般性消费为主,衣食、居住消费等占的比重较大。从消费结构来看,近年来农民消费方式主要有以下变化:一是由满足生活需要向追求生活质量提高转变;二是由重食物消费向物质和服务消费并重转变。服务消费比重逐年上升,反映出农民消费观念的积极转变与消费方式的多元化;三是由自主性与市场化结合消费向更高的市场化消费转变。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消费的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

农村流通主体总体上弱小且组织化程度较低。目前,农产品流通的主体大多是个体运销户和经纪人,产供销之间的联系不紧密,市场主体之间缺乏分工协作,流通效率低下。农村个体工商户各自为战,仅限于在市场终端从事一买一卖,难以适应农民的需求。这种个体生产经营的组织形式和流通方式,严重地弱化了农民的市场主体力量,使之在农村商品经济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且我国农村市场实行连锁经营的交易额占农村总交易额的比重不足10%,夫妻店、食杂店仍然是农村生活消费品流通的主要形式,农村超市等新型业态发展滞后,农村商品交易市场平均每个乡镇仅1.5个(王荣华,2011)。

低价是主要的竞争手段且产品同质化严重。据调查,农村零售市场中消费者对超市、杂货店、集贸市场、专业店等业态的满意度评价指标主要是价格因素,远远高于选址布局、商品组合等因素。这促使制造企业、经销商以低价作为主要的营销策略。同时,农村消费市场上的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农民对于所消费的产品质量认识不足。在低价竞争之下,高质量产品由于价值被低估而逐步退出,低质量和假冒伪劣产品则逐渐充斥农村市场(刘玉萍等,2008)。

流通环节过多,渠道不畅,消费成本高昂。农村流通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流通环节过多。日用消费品从工厂到农村的市场终端,中间要经过几级,价格层层加码,这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消费成本,不可避免地对消费产生抑制作用。虽然目前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还仅处于初级阶段,且发展极不平衡,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流通业态在农村还远未普及。

流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农村的商业网点不足,布局不合理,缺乏统一规划和规范,农村露天市场、马路市场还比较多,为假冒伪劣产品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环境。随着农村国合商业在体制转轨过程中受到严重冲击,农村商业网络更加支离破碎,流通设施功能荒废。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农村流通信息设施简陋,网络利用率低,传递渠道有限,信息传递滞后,通过电子商务等方式交易的商品还很少。

当前我国农村普遍消费水平低、流通组织化程度低、产品质量低、流通渠道不畅且成本高昂,以及流通基础设施不健全,这些问题最终导致农村消费“不实惠、不安全、不便利”等系列问题。因此,要促进农村流通体系的建设,就需要紧跟农民消费需求的升级,建立完善的农村流通组织,打通各个流通环节,并不断完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系统完善的农村流通体系运作机制。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发展模式分析

(一)发展主体

首先,从政府的角度看,其需要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也同时要兼顾流通企业的经济效益。政府主导,虽然能够在培育阶段得到政策的引导与支持,但是并不能形成长期的持续发展机制。同时,目前我国流通业本身集中度不高,农村流通主体更为分散,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进行资金、政策支持将无的放矢,最终必然造成财政资金使用无效率的结果。

其次,从流通企业来看,流通企业既希望获得政府支持,也希望能够有效满足农村消费需求,占据农村市场并获得长期持续的发展潜力。因此,相对于其他利益主体更具有发展农村商品流通的动力,也是衔接各方利益主体的关键环节。但是,当前我国流通主体分散,发展农村商品流通需要在商品采购、店铺管理、商品配送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经验与实力,才能够承担政府对于发展农村商品流通的期望,并推进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建设。因此,具有一定规模,在连锁经营、商品配送、店铺管理等方面有一定积累的企业才能成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发展主体。

此外,从其他相关企业来看,这些企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流通企业进行农村商品流通的派生,对于农村商品流通不能产生直接引导作用,因而不宜成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发展主体。

因此,大中型流通企业将是“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发展主体,政府进行政策支持与引导,培育流通企业在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发展能力,其他相关企业则进行各项支持以提升流通企业改造、建设、运营农村流通体系的效率,从而共同推动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健康发展,满足农村消费市场需求。

(二)市场切入与发展路径

首先,从全国范围来看,由于农村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存在差异,而农村人口规模大、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较高,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地区更具有“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发展基础。因此,在全国范围内,需要综合各地区需求与发展基础,进行评估,选择需求量大且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地区作为切入点,进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建设,同时完善其他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推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由点及面的区域拓展(戴林莉等,2007)。

其次,从城、镇、村的渗透层次来看,由于目前农村基础设施不健全,商品配送成本高,且在价格这一农民最为关注的要素上并不比农家店更具优势。而对农民外购习惯的调研也表明,外购已经成为当前农民满足自身消费的重要途径之一,农民在酒、食品、烟等方面外购比重较大。同时,我们对农村居民选择村级店与乡镇店的原因进行调查发现:农民选择村级店主要原因在于方便,而选择乡镇店主要原因是品类多、质量好。而在我国较多地区农民家庭电动自行车、摩托车

普及率达到了90%以上的现实情况下,农民外购的频率与数量均处于上升趋势,乡镇店将是满足农民消费的重要流通节点(姬庆雪,2008)。

因此,在现实情况下,城市商品流通体系相对完善,乡镇流通体系处于在建中,农村流通基础设施严重缺乏,而农民外购趋势增强,选择以乡镇为切入点,随着农村流通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而向农村渗透(吴小丁等,2008)。

(三)拓展模式

随着城乡商品流通体系的不断发展,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培育出了规模相对较大的地区性流通企业,同时也形成大量散落在各乡镇、村头巷尾的农家店。地区性流通企业了解地区现状,并具有完善的供货体系与管理体系,在政府的支持下进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推广具有突出优势(李芬儒等,2007)。流通企业拓展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模式有三种:其一为直营;其二为收编农家店;其三为混合模式。直营店管理难度较小,但是投资规模大;收编农家店投资小,但管理难度较大。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各地可根据流通企业与农家店实际情况进行直营与收编农家店的混合模式。而为了促成其规模的进一步扩张,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管理规范,促使农家店向规范化管理体系转变,从而降低管理成本。同时,为了保证商品的高效供给,流通企业需要基于地区实际建立商品配送体系,确保商品及时配送与供给,进而保证整个流通体系的快速、高效运转。

(四)盈利模式

在业务拓展的模式,“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流通企业盈利模式,确保流通企业在政府向其“输血”的同时,完善其“造血”功能(李芬儒等,2007),打造企业长期持续发展动力,并形成一个消费经营利益共同体(张武康,2007)。对相关成功企业与地区发展实践的调研与总结表明:成本节约、品牌打造、城乡差异化经营等是“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施主体寻求其利润的源泉。

首先,成本节约上,快速占据乡镇市场,并寻求租金、人力成本、网络建设与配送成本的降低;同时,积极向源头采购等方向拓展,确保采购成本与周转环节的节约。其次,精心培育企业品牌,积极进行农民消费的教育与引导,加深农民加深对产品、质量、价格等的准确认识,建立与农民之间的良好关系,进而提升农民对企业的认知度。同时,在店铺形象、销售服务上加大力度,在带动消费的同时提升客户忠诚度。同时,细致调研城乡消费需求的差异,针对性的进行商品供给。通过持续的调研,关注城乡居民的消费习惯与特征,满足城乡居民不同的消费需求,为农民提供便利的同时,确立企业在农村市场的竞争地位。

因此,“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需要依托政府支持与引导,以大中型流通企业为主体带动多方力量参与、以乡镇为切入点逐步向农村渗透、以直营与收编农家店的混合模式、以企业自盈利替代政府“补血”作为发展模式。在发展主体明确,拓展模式与盈利模式科学、合理的基础上,“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将取得快速发展,并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农村消费存在的种种矛盾,改善农村商品流通现状,建立起完善的农村商品流通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和民.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满足农民消费需求—对淅川、西峡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情况的考察.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4)

2.王晓彦,吴小丁.农村分散市场直接配送的密度边界研究.中国零售研究,2009(11)

3.许铭仁.关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研究综述.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8)

4.王荣华.构建农村消费安全保障体系的理性思考.中国流通经济,2011(9)

5.刘玉萍,郭郡郡,胡碧玉.“万村千乡”的推广难题及其解决对策.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10)

6.戴林莉,李光跃.“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中赋予乡级店二级配送功能的构想.农村经济,2007(12)

7.姬庆雪.农村居民外购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发展学院,2008

8.吴小丁,王晓彦.“万村千乡”龙头企业全面亏损的政策思考—吉林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调研报告.流通研究,2008(2)

篇6

中图分类号: R126 文献标识码: A

正文: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国家,一切的一切都在按照事态发展的规律快速发展。城市也不例外,它就像一个正在长大的孩子,吸食着周围的土地来让自己成长,让自己变得强壮。但那这些被城市吸食的村镇去哪里了呢?是作为营养,成为城市的一部分?还是被当成垃圾排出体外?答案似乎不是唯一的,因国家而异,因地方而异,因情况而异。然而可以肯定的一点,村镇在国家发展与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国内大量出现圈地造城现象,村镇就地发展成城市,大量的农村房屋被拆,农民宅基地收回,建起多层住宅,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民住上了,实行“农转非”,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然而农民真的幸福幺?虽然农民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住上了楼房,可是实质上,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相继出现,农民无法融入城市生活,生活得不到保障,从前赖以生存的土地没有了,当然这其中也存在像北京大望京村子拆迁一夜暴富的现象,但是那同样出现了问题,农民肆意的挥霍金钱,家庭因为财产的分割变得支离破锁,许多人不再努力奋斗,坐吃山空……当然许多地方政府采取了很多有效地措施,例如遵义市专为试点乡镇出台了过渡期政策――3至5年,可以继续享受农民的权利;政府鼓励农民进行流转土地,房屋及宅基地折价,与房屋价格相抵补差的方式得到新的住房,同时政府招收农民进行统一生产,有一农民算过这样一笔账,土地流转每年每亩600元,农户在自家的土地上为企业打工,每年每亩收入可达到3000元以上,农民流转土地收益每年每亩可达3600元,这是常规农业收入的3-5倍。虽然这些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这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先生提出田园城市,为我们描绘了美好的城市形象,“田园城市”既是城市规划的一种理论指导,也是社会改革的创想。这一理论不仅针对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见解和主张,还设计了一套较完整的统筹城乡发展的社会制度。其目标在于不断解决大城市畸形发展引起的各种问题,推动城乡平衡发展这一城市规划思想体系。田园城市不但使城市越来越美好,最重要的一点是这种发展模式能够保护了农民的权益。未来的城乡发展应沿着这一思路发展下去。

“田园”并不是“公园”,首先它应具备产出高品质农产品的功能。保留大量的农田可以解决农民的生活问题,住到楼里农民可以继续拥有土地进行耕种。法国巴黎11963平方公里的都市近郊和远郊土地,农业用地依然占50%,林地占23%,建成区仅占25%。在农业用地中,各类农作物用地占97%,草地、果园和花卉用地占3%;在农作物用地中,谷物类农作物用地占60%,油类占11%,甜菜占7%,土豆和蔬菜类占1.4%,草料占0.4%,休闲农田占7.5%,所以巴黎的郊区为乡村郊区,而不是居住功能的“睡觉郊区”。

其次,具有都市体验和都市休闲功能。大片的农田科技园、果园可以允许城市人进行活动,不仅能够作为市民观光旅游的重要场所,还兼具农业耕作体验和休闲的功能,并可体现农业传统文化及展示农业高新科技,为市民扩展放松身心的生活空间,借此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将田园文明与城市文明融合。

再次,它应具备都市生态和绿色环境功能。大片的田园调节城市的气候,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在国外的田园城市建设中,都突出体现了“田园”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改善。如德国的市民农园、英国的森林城市,以及法国巴黎大区的农业,都对整个城市的气候、空气的净化、营造自然景观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田园”城乡系统应是多核心,以农田绿化分割区域,同时城乡内部也应插入农田,实现田中有城乡,城乡中有田。这里主要说明田园村镇的建设,其具体的实施措施如下:

一:加强中心镇人口聚居点与生态环境的建设

中心镇是整个村镇体系的核心,是大量人口聚集之地,聚居点的建设使因村镇建设而部分拆迁的居民有房可居,生活得到保障,政府可提供拆迁居民安置费,控制新建居民点房屋价格,以及居民入住后管理方面的调控。加强对已建中心镇的生态环境治理,加强道路绿化以及公园的政治和建设,同时在镇中强化田园风光的建设,在可切入之地形成休闲农场,方便居民随时可进入休闲和参与劳动,体验“田园”乐趣。

二:加强镇的其他方面建设,并放射状深入农村

每个镇应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在满足自身镇的需求基础上,应重点考虑对农村的服务,呈放射状深入农村,直接服务于农村。同时优化地区的产业结构,强化三次产业互动,提高镇的承载力和辐射力,推动经济发展,形成主导产业明确,有地方特色的产业结构。

三:加强保护历史文化村镇以及对特色旅游村镇的建设

对有历史文化特色的村镇应加以重点保护和恢复,在现代田园风光中展现传统文化特色。对于历史老街区,古建筑和历史风貌区进行保护和恢复,将镇区的传统特色与镇外的风景名胜、田园风光融为整体,扩大古镇及村庄的利用空间。

四:结合土地整理对农民集中居住形态建设

田园式的农村,应该是农业产业特色化、聚居形态多形式、农房建筑多样性、服务功能现代化的新农村。为节约土地,将农村住宅建成集合住宅形式,每户农民依然享有宅基地,但以集合住宅为单元集中存在,每个集中住宅中的农民宅基地统一布置,这样既节约了土地同样没有剥夺农民拥有宅基地的权利,农民的生活依然有所保障。同时严格控制每户居民拥有宅基地的面积。将节约下来的土地用于村镇集中生产,成立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鼓励村内农民参与就业。在农村现有房屋拆迁时,村内统一建设居民安置房,保障居民生活。

五: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

了解农村现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对缺少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加以建设,扩大公共服务覆盖面,重点加强医疗、教育的建设与完善,中国现在农村就医难现象非常严重,同时中国人口正趋于老龄化,会出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所以一定要保障农民的方便就医,使农民能够享有城市服务水平,完善社会体系。

加强对村内广场和小公园等公共空间的建设,为居民休闲机会提供场所,村内多举办娱乐活动,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

六:建立快速交通系统,加强村镇与外界的联系

道路是整个体系结构的骨架,建立快速的交通,实现城市向村镇的渗透,使村镇到城市的时间缩短,加强内外之间联系。同时在村镇中建立完善的公交系统,方便居民出行,对于人口较少的村庄,可依实际情况考虑,成立地方式独特交通,并由政府部门加以调控和管制。

七:加强村镇环境整治

完善村镇风貌建设,有条件可建设特色村镇风貌,重点加强村镇环境建设。良好的居住环境是实现田园的基础,现在中国农村居住环境较差,大部分都没有固定的垃圾收集站,居民的生活垃圾随意丢放,这一点是造成农村环境差的主要原因。所以加强农村垃圾收集及转运系统的建设,成立专门的机构加以管理和运行,保障农村街道环境美观。村内统一栽种行道树,确立行道树树种,树种的选择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形成地方特色。

鼓励农民对集中宅基地的美化建设,村内可举行宅基地评比活动,调动农民的积极参与的热情,并实行奖励措施。

八:成立专门机构,加强对农民的培训

现代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需要农民参与,这就需要农民要有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村内成立专门的机构,集中辅导农民学习,为农民讲解现代农业技术,传播先进文化,辅导农民上岗。同时村镇可以每个月举办两次讲座,请专业人员例如大学教授、理财专家、心理咨询师、企业单位负责人、行政干部等来讲授如何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生活。

九:远近期结合发展

篇7

城市雕塑是一个独特的艺术称谓,是相对与传统概念中的那些一般存在于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中的小型的“架上雕塑”而言的。它的首要或是唯一的存在特征即是与城市空间环境紧密结合,与城市文化、城市性格、建筑风格等特征相协调一致的雕塑样式。它在高楼林立,道路纵横的城市中,起到缓解因建筑物集中而带来的拥挤、阻塞和呆板、单一的现象,有时也可在空旷的场地上起到增加平衡的作用。它主要是用于城市的装饰和美化。由于它的出现而使城市的景观改变,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精神享受。因此,城市雕塑的建立是非常严肃和慎重的,一般需要由行政部门如市政厅或政府机构下令,由属下的有关美术或雕塑的组织具体负责筹划、实施,通过招标或专门邀请某位或某几位雕塑家进行创作完成。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城市雕塑一般建立在城市的公共场所,如道路、桥梁、广场、车站、码头、戏院、公园、绿地、政府机关等处,它既可以单独存在,又可以与建筑物结合在一起。后者一般是作为建筑物的一部分,如高楼、厅堂等公共建筑上的浮雕装饰,和立于街心或广场上的纪念碑等,因此又需要和建筑师合作完成。城市雕塑的题材范围较广,但凡与该城市的地理特征、历史沿革、

民间传说、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等有关联者皆可创作并建立,有的甚至与此无关者,但能起到美化城市给人以审美价值者也可以采用。优秀的城市雕塑可以被人们视为该城市的市标。

二、当前中国城雕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粗制滥造的,类似建筑行业中

“豆腐渣工程”的所谓“城雕”,在全国一些大中小城市甚至乡村随处可见。在一些地区,还出现了专门配套生产,即时组装“抽象雕塑”的工作和销售商店。南方有一家专门批量生产“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抽象雕塑”工厂,将该厂生产的各种类型“抽象雕塑样品”,标价刊登在有影响的国家级杂志上,结果“效益极好”,到处都可以看到他们批量生产的“抽象雕塑”,而不管与具体环境适不适合。

其次违背城雕创作的艺术规律。例如,现在全国一些城市里,人们到处可以看到仿欧美之风的所谓城雕,原封不动地把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雕塑,放大后安放在城市当中,以为这样就能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实际上却营造了一种殖民文化的氛围。还有些城市搞所谓“标志性”的城雕,在历史和文化内涵方面与所在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不相吻合。如长沙市新扩建的芙蓉路,在很短的时间里建立起来的一些雕塑作品,大多与长沙市源远流长的历史与文化内涵相距甚远。如以耗巨资新建的1 5米高的锻铜雕塑《浏阳河》为例,安放在芙蓉广场中与周围环境很不协调,破坏了环境的美。从造型上看,作品中的人物重心往后倒,动态扭捏作态,人物上身短,下身超长,脚比腿粗,手小不合比例,身上的肌肉长得像拳击运动员,人体结构上有严重毛病。

一件城市雕塑安放地城市的某个特定的空间中,应与安放的环境空间协调和谐,互相衬托,从而达到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环境美的作用。另外,要能让人觉得雕塑的每个不同面都很美,都很有欣赏和审美的看头。可是,这些年来新建的一些城雕作品中,却有一些缺乏美感,令人倒胃口的作品,这一类失败之作大都出自不懂雕塑造型艺术特点、不具备做雕塑能力的人之手,雕塑家的作用被否定,是造成当下城市雕塑“豆腐渣工程”泛滥成灾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些所谓的“城雕”不但造成了对国家资材的严重浪费,而且成为污染环境的“城市垃圾”,已开始引起民众的严重不满。据业内人士估算,这些年来,全国遍地开花的城雕建设,每年耗资恐怕是成亿计算。

第三,部分雕塑家不讲职业道德和长官意识的独断专行。把搞城雕创作当作大量捞取钱财的手段,互相勾结,垄断城雕业务,为了快速“出成果”,而不讲城雕创作质量。有的甚至是名气很大的雕塑家,将雕塑工程转包给业余作者或能力很差的学生去做,有的甚至将自己从事城雕创作的资格证书转借给一些“雕塑公司”,坐地分钱。长官意识的独断专行,不按城雕创作的艺术规律办事。有的长官认为自己是什么都懂的“全才”,因此,根本不把雕塑家和环境艺术家放在眼里。有的长官虽然表面上装得很“民主”,很“尊重专家”,但实际上他们根本就不尊重专家。长官一票就可以否定十几位专家评审雕塑设计方案的集体意见。对于中央和省里制订的城雕管理法令,他们认为都可以不执行,竟要求雕塑家按建筑高楼大厦的高速度来搞城雕创作,搞蛮干。

第四,城雕建设中没有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原则,也是造成劣质城雕泛滥成灾的重要原因。这些年来,凡是城雕抓得比较好,“豆腐渣工程”少的如北京、上海、西安、青岛、深圳和广州等城市,都是由于该城市的领导能严格按照城雕管理法令办事,尊重专家意见,尊重艺术规律。美国的《国家纪念碑》雕塑,做了14年;俄国4米高的《彼得大帝纪念碑》,做了12年;北京的《人民纪念碑》,花5年时间创作完成;深圳的城标《开荒牛》做了1年多,珠海市的城标《珠海渔女》,由3位知名雕塑家创作了1年多的时间。而长沙市芙蓉路的15米高的雕塑《浏阳河》,只花了3个来月的功夫就建成了,被业内人士称为城雕中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按长官意志办事,城雕工作中就一定会出乱子。不但在创建豆腐渣城雕时要花大量钱财,人力和物力,而且在拆除劣质城雕的时候,也要花费大量钱财,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造成了双重的浪费。

第五,轻视城雕理论建设是造成城雕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比中国画、油画等各界重视理论探讨和理论建设,全国城雕委好像不太重视理论建设的问题。从未召开过有关城雕的理论研讨会,不能及时抓住好坏典型向中央有关部门汇报,以至于使问题越积越多。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了对城市雕塑的需求也急剧膨胀。但由于缺少城雕理论上的支持,也缺少有力的监督致使很多城市的雕塑缺少内涵同时也不注重城市、区县、街道,不分环境,不分城市、地区的大小,不考虑本地区的历史、文化、风俗特点,一味追求所谓“气派”(高、大、全),

“一流”(攀比之风);一味模仿西欧16-19世纪巴洛克风格的古典雕塑(其模仿水平又不高)。或者盲目追求所谓“现代抽象”时尚,这些所谓的雕塑,毫无美感可言,它既破坏了自然,破坏了城市的美化,又浪费了钱物,污染了文化、渲染了奢侈、浮躁的价值观。

三、城雕发展要走向市场,从如下几点做起

1、改进管理机制

要从根本上杜绝劣质城雕的出现,至少应该从两方面下功夫:第一,建设部和文化部已经对城市雕塑资格进行控制,给合格的人发证书。这是一种资格认定的机制。第二,叫做市场准入机制。每个城市,都应该有一个以专家为主,也有官员和普通市民代表参加的,能够在文化、艺术、陈设等方面对城市雕塑进行

强有力的集中管理的机构。把每一个城雕作品,都在设计阶段开始就纳入这个机构的管理视线,对之进行持续的审视,直至安装成功。同时还应该建立退出机制。建立一个鉴别、清理组织,专门负责巡视、监督城市里出现的劣质城雕,发现一个,采取措施清除一个,直至所有人都不甘把自己的钱再白白地浪费在炮制劣质雕塑上为止。

2、尊重城雕艺术的创作规律

城市雕塑是三维空间的艺术,它不同于二维空间的绘画,只需让人们从正面一个角度去观赏,城市雕塑具体安放在城市的某个特定的空间中,例如城市广场,休闲的娱乐场所形成的特有的空间之中,不但具体安放的环境空间要营造成协调和谐,互相衬托,形成雕塑能增添环境的美;而且原本就优美的环境,也能烘托出雕塑的美,从而达到提升城市文化品味和环境美的作用。每件城市雕塑的创作应当尊重艺术家的设计理念,长官不应该凭个人的喜好或为了取得所谓的政绩来删改艺术家的创作成果。每次的雕塑创作应该组织有经验的雕塑家来审批该作品,或者利用当今社会发达的网络世界,将雕塑原稿放到网上去,让广大民众来投票或点评,综合一些有用的意见来改进这雕塑的不足。

3、艺术家的职业道德

关于艺术家的职业道德问题,主要是个人的意志很难左右。这个问题的解决也是要从机制上下手,像上文所提及的那样建立一个监督机构,每发现一个劣质雕塑便坚决地曝光,在报刊杂志或网络新闻中报道。这样每个雕塑家才会兢兢业业的去对待每个雕塑,长期下去,才能与劣质绝缘,而精品城雕则层出不穷!

4、树立城雕建设中的“百年大计”和理论建设

篇8

上述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城市电视台就很难走出困局,久而久之则会生出种种乱象。目前各地城市电视台纷纷从自身实际出发,深化体制改革、创新发展模式,从根本上看,就是要实现公益性广播电视事业和经营性广播电视产业的协同发展。

深化体制改革,释放广电生产力

2009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8月,李长春同志在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期间强调要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9月,广电总局表示深化电台电视台内部管理改革是制播分离改革的一个重点。这为城市电视台的体制改革提供了政策层面的指导。

坚持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治理结构。部分城市电视媒体积极探索体制改革思路,尝试内部事业产业分开运行、分类管理、统筹协调、整体发展的管理运营体制,获得了一些宝贵经验。如无锡等地成立的广电集团,按照“一个集团、两大体系,统分结合、协调发展”的新型管理运行构架,整合现有的媒介资源,实现资金、设备和人才的有效利用和深层开发,从而达到提高效益、增强实力的目的。

完善绩效管理,释放广播电视生产潜能。以媒体软实力、软环境建设为重要内容,深化内部人事、劳动、分配机制建设,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增强内部活力。如建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和薪酬体系,推行绩效管理改革,把员工的薪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绩效以及经营效益有机结合;实行重大事项、重大投资民主决策,引进现代企业预决算制度,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提高企业利润率等。

坚持新闻立台,巩固主流媒体地位

作为城市电视媒体,要不断巩固主流媒体地位,增强在内容产品上的主导权和在传媒市场的竞争力,必须扬长避短,实施本土化、特色化、品牌化战略。

坚持本土化,是城市电视媒体的立身之基。在国内的媒体生态环境中,城市电视媒体处在央视、卫视及省级台的包围和挤压之中,存在覆盖面小、受众规模小、内部生产能力有限、可调动资源少等瓶颈制约。但是,它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接近消费者,熟悉本地文化,在本地新闻资源的开发上享有天时、地利、人和。近年来一大批民生新闻的成功,让人见识了本地受众的巨大收视潜力,所以本土化路线成为城市电视媒体的不二选择。

坚持特色化,避免电视频道的同质化竞争。城市电视媒体一般拥有两个以上频道,不同频道之间应当实行错位竞争,差异化生存,否则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如嘉兴广电集团不断强化新闻频道的专业化,目前拥有《嘉兴你早》、《午间播报》、《嘉兴新闻》三档直播电视新闻和民生新闻《小新说事》、新闻评论节目《新闻评道》,这五档纯新闻类节目贯穿早、中、晚三个时段,日均播出时长达到115分钟。同时,其他频道也按照各自的定位,在影视文化、都市服务等方面形成特色。

坚持品牌化,自觉抵制“三俗”。声誉就是金钱,口碑就是财富。城市电视媒体决不能在市场化的压力下,忘却自己的媒体责任,迷失自己的文化身份,要坚决地从片面追求收视率、一味吸引观众眼球的低俗之风中走出来。要不遗余力地打造品牌频道、品牌节目、品牌主持、品牌记者,增强宣传力、传播力、竞争力。

推进全媒体建设,实现新闻全覆盖

城市电视媒体要应对的现代媒体竞争,已经不再是节目与节目、频道与频道的竞争,而是系统与系统的竞争。城市电视媒体只有顺应形势,积极推进全媒体建设,大力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实现由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的转变,才能在未来的传媒竞争格局中抢占先机。

建设新的传播载体,扩大信息渠道。城市电视媒体要依托现有资源,立足内容优势,积极探索包括互动电视、网络电视、移动电视、手机电视、杂志、动漫等在内的一系列传播渠道,打造全媒体平台,对内容资源进行多平台,与受众进行全方位接触,以求占领阵地,坚持导向,引导舆论,在日益激励的媒体竞争和市场竞争中决胜千里。

切实推进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在新媒体环境下,面对受众的多元化需求,广播电视可以从技术、内容及产业等方面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通过突破传统线性播出方式的技术革新,电视可以进一步通过点播、重播等播出形式来满足受众对收看时间、地点的多样化需求。在内容上,传统电视节目可以对已有的内容资源进行重组和包装,成为新媒体的内容供应商,使各类媒体内容相互嵌入。在更大的产业范围内,传统电视媒体可以在新的数字化平台上,与众多的关联产业实现共同融合发展,扩大受众的范围。

巩固传统媒体,善用新媒体。城市电视媒体介入新兴媒体,要量力而行,谋定而动。一方面是要充分利用现有的频道资源和传输网络资源,特别是在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完成后,受众可选择频道数量和互动点播数量大幅增加,自办频道收视率下降和广告投放下降将成为大概率事件,对此要有积极的应对策略。另一方面是要考虑对新媒体的传播覆盖,研究在新媒体内容的能力。不同的媒体对新闻的加工需求不一样,这就给新闻记者提出了新要求,有些媒体提出了打造全媒体记者的口号。

统筹兼顾,实现新闻资源的共享。在新闻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统筹协调,树立“大编辑”的概念,重视新闻资源的整合利用、复合利用,实行多样化、多平台传播。对宣传报道和大型活动,要统一策划部署,根据各媒体平台特点进行分工落实,这既有利于节省资源,又有利于形成宣传声势,更有利于树立媒体的品牌形象。

挺进蓝海,进军文化产业

“十二五”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城市电视媒体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即一手抓公益性广播电视事业,一手抓经营性广播电视产业。要按照“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的战略思路,在做精做强传统产品的基础上,挺进蓝海,将传媒价值链延伸到更为广阔的文化产业空间。

做精做强主业,夯实广电发展的根基。要牢牢抓住以广播电视和广电网络为主的传统媒体业务,充分挖掘潜力,千方百计搞好经营创收,在同行业中保持强劲的竞争力。

整合优势资源,实施相关多元化发展。要积极整合媒体的内外资源,按市场化原则优化资源配置,介入传媒文化领域,建立“低成本扩张、高效益收获”的媒体运行模式。要立足广电比较优势,以资本为纽带,以控股、参股等形式拓宽投资渠道,成立经营实体,形成各自的主营业务,以创新广电的营利模式,改变广电的营利结构。

继续壮大有线电视网络,拓展数字新媒体产业。要充分利用“三网融合”有利条件,加快推进互动电视、高清电视、内容销售为主的核心业务的快速发展,加快推进移动多媒体、网络广播电视等新媒体发展,培育新媒体内容产业。

篇9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已是不争的事实。流动人口由改革开放之初的几百万,增加到2011年接近2.3亿。而在中国总的人口流动数额中,由农村流入城市的人口数所占比重最大。在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探讨。

一、农村流动人口对城市发展的不良影响

1.城市贫民数量增多。我国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他们的家庭成员已超过1亿人,其中大约有1/4即2500多万人收入仅够维持生活,如考虑其实际生活环境及抵御疾病和灾害的需要,他们属于城市贫困人口。今后我国有两类人群容易陷入贫困,其中之一便是进城农民工,并且他们的贫困呈代际传播态势。随着农村人口的大量进城,城市贫民的规模自然会随之增长。

2.城市住房愈加短缺。一方面,大批农村工人突然被吸引到发展为工业中心的大城市里来;另一方面这些旧城市的布局已经不适合新的大工业的条件和与此相应的交通;街道在加宽,新的街道在开辟,铁路铺到市里。正当工人成群涌入城市的时候,工人住宅却在大批拆除。于是就突然出现了工人以及以工人为主顾的小商人和小手工业者的住宅缺乏现象。农村人口进城大致通过两种途径解决住房问题:购买或者租赁。对第一类来说,农村人口在流入城市购买房产,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流入城市的房价,自身连同当地部分居民一起成了高房价的“受害者”;对第二类来说,由于城市住房较为紧张,不少流动人口所租赁的房屋要么是设施简陋的闲置房或待拆迁房要么是违章建筑。

3.城市环境污染加重。人口的高度集中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深圳和整个珠三角以超常规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速度成长为世界级的制造业基地,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引擎之一。但在创造经济奇迹的同时,也付出了较为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2007年,广东的GDP占全国的10%以上,同期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也分别占全国的10%和5%,在全国省级行政区中名列前茅。国家环保部副部长潘岳在出席第十四届绿色中国论坛时指出:“珠三角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相当严重”,“珠三角环境问题到了一个极为关键的十字路口”,“如果继续下去,就会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中国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污水的乱排、废弃的乱放、废渣的乱堆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 成为迫待解决的问题。

4.对城市治安管理的挑战。据报道,北京市70%的犯罪是外来人口,违法犯罪被侵害人中有70%是外地人口。上海有72%以上的犯罪为非本地户籍人口所为,杭州已经突破了90%,而深圳近10年来抓获的犯罪嫌疑人和被犯罪侵害的对象中,非深圳户籍的分别占到98%、95%以上,作案人员和受害对象“两头在外”的特点非常突出。

5.加重了城市计划生育管理的难度。农村流动人口对计划生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人口流动一方面有利于生育观念的转变,有益于计划生育的实施,另一方面也加重了计划生育管理难度。据统计,目前上海常住流动人口中已婚育龄妇女达82.37万人,流动人口计划外出生占全市计划外出生数的88% 。农村人口流动的无序性加重了城市计划生育管理的难度,其主要表现有:一是农村人口流动频繁,经常变换工作地点和居住场所,客观上给流出地和流入地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增大了难度;二是农村流动人口中育龄妇女规模大,有相当部分处于生育旺盛期,存在着巨大的生育潜力,明显增加了计划生育管理工作量;三是对逃避计划生育管理而流动的人口常常是无能为力。对于流动到城市中躲生、超生、抢生的“超生游击队”,由于处于管理“真空”,计划生育管理较为被动;四是农村流动人口中多孩生育、未婚非法同居、非法生育现象比较突出,势必给城市居民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带来负面影响。

6.对城市教育资源的冲击。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14岁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占全部流动儿童的43.8%,15―18岁流动儿童占全部流动儿童的28.8%。农村流动人口增多,受教育的人口随之增多,自然对城市原有教育资源产生一定的冲击面对外来人口子女就读问题,教育部门常常陷入两难境地:一是不断增多的外来人口适龄子女入学,对流入地公共教学资源酿就了紧缺状态;一是怕估计过头,盲目投入可能因未来生源不足而闲置造成浪费,而人口流动的规律性并非容易把握。

二、农村流动人口对城市发展的有利影响

1.给城市劳动力市场注入了充足的活力。城市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大量劳动力,其中劳动密集型行业和生产第一线劳动力缺口最大。而农村流动人口恰好可以满足其需求。为城市中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福利待遇低的部门提供大量劳动力资源,缓解了这些行业用工难的问题,促进了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

2.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推动力。流动到城镇中的农村人口至少有一半以上从事第二、三产业。使他们在由农村到城市的转移过程中,实现了从第一产业进入第二、三产业的转变。这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将产业结构重心调整到第二、三产业。同时,随着我国农村剩余人口素质的提高,也侧面推动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3.扩大城市消费需求。转移到城市的农村流动人口作为消费者,对促进城市商业、服务业、交通等行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势必会刺激城市消费市场,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4.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改革开放以来,大量流入城市的农村剩余人口,成为城乡经济、文化、技术、信息交流的中介,有效地促进城乡融合。城乡之间人口的往复流动,促进了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经济技术交流,使城市的高新技术成果、先进管理方法和现代时尚逐步深入并影响农村地区,为农村城镇化创造了条件。[2]

结 语

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是我国当代农村人口转移的一个重大现象,这种现象对城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发展。加强对这一重大现象的研究,了解其积极影响和存在的问题,制定和完善相关措施促使其健康发展,将对于加强城乡之间各方面交流,缩小城镇之间的差异,促进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有这重大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欧阳椿陶.我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村剩余人口转移问题[J].特区经济,2010(06).

篇10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1)03-0048-04

完善农村市场环境,强化农村要素市场建设,是推动我国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必然要求。特别是加快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有利于打破我国农村发展的资金瓶颈,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支撑。为此,银监会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特别是关于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规范性文件等,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农村和农业发展。2009年,财政部也下发了《中央财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提出将对符合规定条件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放补贴,补贴资金由中央财政承担,按上年平均贷款余额2%的标准执行,并将补贴资金作为农村金融机构的当年收入进行核算。在这些有利政策的推动下,各级各类金融机构在加大农村金融投入力度、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数目逐年增加。据银监会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末我国设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已达172家。但是,与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需求相比,农村金融的发展还远远不足,不能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

一、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主要表现

(一)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少

1998年开始,国有商业银行推行市场化改革,对发展战略进行了调整,大量收缩县域特别是农村地区无盈利或微利的基层分支机构和网点,在某些区域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乡镇的营业网点基本撤销,同时业务权限上收,农村地区的银行分支机构不再具有审贷权,对“三农”的支持作用日渐减弱。另外,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大约有2900多个乡镇(约占全国乡镇总数的8%)没有金融机构,700多个乡镇没有任何的金融服务。由于受到诸多限制,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滞后,也缺乏规范。农村金融机构数量严重不足,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农村金融服务品种少,水平不高

当前,我国农村的金融工具和产品比较单一,仍然以传统的存、贷、汇为主,担保、理财、咨询等方面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还非常少。电子化建设水平比较落后,银行汇票、本票等现代结算方式使用很少。以农村信贷为例,不少农村金融机构仍沿袭传统农业贷款模式,贷款品种主要还是短期农业生产性贷款等,贷款金额比较小,一般还都要求有相应的担保,难以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据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47.9万亿元,其中全部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只有11.77万亿元,所占比重还不到全部贷款余额的25%,有超过75%的贷款投向了非农领域,城乡金融发展严重不均衡。由于没有任何激励措施,商业银行与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为农服务的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合作进展缓慢,金融创新缺乏动力。

(三)政策性金融发展不足

我国农业领域专门的政策性银行仅有农业发展银行一家,政策性业务单一,主要的职能局限在农副产品收购等领域,涉农的政策性金融发展严重不足。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农副产品的收购主体日益多元化,在这种格局下,政策性贷款业务不断萎缩,加上政策性贷款往往收益率不高,农业发展银行逐步涉足商业贷款领域,发展定位正在逐步发生变化,发展战略的不稳定性不利于充分发挥农业发展银行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作用,影响了政策性金融的发展和支农效果的提高。

(四)农村金融人才短缺问题较为突出

金融业务的开展对人才的要求通常比较高。我国农村地区的整体条件相对落后,很难吸引优秀的人才,相关的金融、计算机、法律等诸多方面的人才都非常少。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按照网点数量平均计算,每个网点专科以上学历的在编员工不足一人。很多从业人员没有经过专门、深入的培训,业务水平不高,人才的短缺使得农村金融业务的创新和拓展缺乏支撑。

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原因

(一)城乡经济发展严重失衡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城乡发展失衡问题越来越突出。城乡分割和城乡差距的扩大,已经成为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一方面,城市逐步建立起现代化的工业化体系,服务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广大的农村地区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收入差距也进一步拉大。199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6:1,到2010年已达到3.33:1,当前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不仅远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巴西、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在这种城乡二元的经济格局下,我国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业在市场化导向战略的推动下,把大量的金融资本投向了城市地区,造成了农村地区金融资本投入的不足和发展的滞后。

(二)农村金融业务往往面临着较大的风险

这首先源于农业发展自身的风险,农村经济受自然气候、市场环境、政策因素的影响比较大,生产经营一般周期长、季节性波动强、风险大,加上农民生产组织松散、信息不灵,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抗风险能力较差。与工业、服务业等产业相比,农业金融业务往往额度较小、运营成本较高、收益率较低,系统性风险较大。基于成本收益的比较,商业银行往往会把资金投入到工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而不愿将资金用于扶持农业的发展。

(三)金融机构改革相对滞后

从农村金融的管理模式来看,绝大多数的金融机构还是以常规方式和要求来管理、考核农村金融业务,还存在信贷审批权过于集中的问题,很多金融机构还实施严格的新增贷款责任追究制度。这种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将信贷风险与信贷人员的利益进行挂钩,有效强化了信贷的约束机制,但同时也束缚了信贷业务的创新。在我国金融机构市场化改革的推动下,很多金融机构不但不能为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撑,反而将大量资金从农村地区抽走,加剧了农村金融市场的供求失衡。

(四)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不健全

农业生产本身的高风险性需要建立相应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这已经为许多发达国家的实践所证实。我国农村社会信用意识还相对淡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还很不健全,涉农的政策性保险和担保机构数量少、规模小,业务发展极不充分,运营不够规范。财政对涉农金融服务的激励机制和扶植政策还比较缺乏,国有商业银行对民间金融的信贷批发等业务合作缺乏保障,农村

资金外流现象较为严重,制约了农村金融的发展。

三、城乡统筹发展视角下农村金融发展的思路

(一)加快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大公共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特别是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方面加大投入。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积极培育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支柱产业,以工业园区为重要载体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积极培育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努力探索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发展为抓手,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我国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增强农村经济对金融资源的集聚能力,使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相互支撑,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关系。

(二)发挥现有主要涉农金融机构的主导作用

农业发展银行应加大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积极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努力拓展政策性银行支农业务领域;农业银行应发挥网点覆盖面广的优势,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在改进“惠农卡”和农户小额贷款等传统支农金融产品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服务“三农”的新途径,提升服务能力,缓解“三农”贷款难的问题;农村信用社应继续推进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改革,积极向规范的银行类机构转变,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三农”发展;邮储银行应发挥分支机构多、网点深入乡镇的优势,加快业务转型和创新,实现由吸储向综合业务的转变。

(三)培育和创新农村新型金融机构

适度放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降低准入门槛,鼓励和支持多元化的金融机构发展,满足农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加快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组织的发展,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设立各类新型金融组织,扩大信贷资金来源。鼓励银行业通过设立简易网点、提供定时定点或流动服务等多种方式,扩大网点覆盖面,尽快实现基础性金融服务空白乡镇的全覆盖。

(四)加快金融服务方式和产品创新

以提供更加符合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出发点,加大金融对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主导作用,重点加大绿色农业、环保、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加强对农业产业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工返乡创业等方面的金融服务,建立并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等农业金融基础平台;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实行差别化的准备金管理制度,适当降低农村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试点实行更加灵活的利率政策;加强各涉农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鼓励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资金充裕的金融机构开展贷款批发业务,将贷款批发给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小额贷款机构,形成各类涉农金融机构之间的良性互动,拓宽农村融资渠道。

(五)推进农村金融担保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加快涉农信贷担保公司等担保主体的发展,继续加快农户联保、互保等农村金融担保方式的推广,克服个体信用担保能力不足的制约,强化信用担保等新模式的示范推广,扩大农村信贷质(抵)押范围,探索林权、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库存产品和农村住房等为载体的抵押贷款,努力扩大可担保载体的范围,提高涉农经济主体的担保能力。

(六)建立并完善农村保险和再保险体系

进一步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地方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的建立和发展。大力发展涉农保险,着力发展农业生产保险,扩大农村保险业务涵盖的品种数量、区域覆盖范围和保障力度。加快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建立以财政为主要支撑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特别是加大对特色农业等保险的保费补贴,降低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等各类因素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风险损失。

四、城乡统筹发展视角下加快农村金融发展的配套措施

(一)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的金融立法工作

借鉴国外相关经验,通过立法来规范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市场主体培育、业务领域拓展、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以推动农村金融的有序发展。进一步明确农村地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义务,明确从农村地区吸收的储蓄应该有一定的比例用于向农村和农业发展发放贷款,确保全年“三农”信贷投放的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增速,增量要高于上年,以加大金融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

(二)发挥财税对金融支农的推动作用

认真落实财政部《关于扩大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政策范围的通知》,把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政策范围扩大到基础金融服务薄弱地区,设立金融支农风险补偿基金,对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的涉农金融业务以及涉农金融业务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性金融机构给予贴息、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在地方财力允许的条件下,鼓励各级财政向开展政策性支农业务的金融机构提供贴息,降低金融支农的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建立健全财政补贴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制度体系,推动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引导县域金融机构加大支农信贷投入,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流向农村地区,引导和改善金融资源配置,为农村发展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撑。

(三)搭建政银企支农合作平台

篇11

关键词 乡村旅游;居民消费能力;模式

【基金项目】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2C096)。

【作者简介】单浩杰,内蒙古财经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经济、旅游管理。

一、研究综述

人们对乡村旅游的研究开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在乡村旅游的研究文献中,研究成果最多的是欧美地区的专家。Dernoi(1991) 和Hanni?gan(1994)研究发现, 在西方国家, 面对经济萧条、农业部门结构性重组、乡村人口外迁导致的乡村地区人口结构不合理,一些地区开始利用乡村地区的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对欧洲乡村旅游的研究表明,乡村旅游主要是指发生在乡村地区的旅游活动,乡村性(Rurality) 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内容。Lane (1994) 认为乡村旅游应当具备以下几个鲜明特征:活动位于乡村地区;功能的乡村性;较小的规模;文化的传统性。我国卢云亭和刘军萍(1995)对乡村旅游进行实证研究,他们对北京的半璧山雁栖乡间情趣园等5个城郊地区进行乡村旅游规划。高曾伟(2002) 从旅游资源本身的属性出发,对乡村旅游资源分类进行研究,阐述了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吕君、刘丽梅(2011) 以生态旅游为视角对内蒙古杭锦旗发展乡村旅游的战略进行分析。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文献来看,对理论的研究比较全面,研究的视角也是多方面的,包括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乡村旅游与农村环境的关系、乡村旅游发展策略、发展乡村旅游对乡村民俗文化的影响机制以及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等方面。

二、呼和浩特市城镇居民参与乡村旅游的可行性分析

(一) 呼和浩特市城镇居民旅游支付能力不断增强

在“十一五”期间呼和浩特市城镇居民的收入稳步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6年的14055元增长到2010年的25174元,并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进入“十二五”时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继续保持了平稳的增长态势,2013年呼和浩特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35629 元,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497元,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955元,可见,呼和浩特市的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远高于全区和全国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也高于自治区和全国的增长速度。收入的迅速增长为人们开展外出旅游活动提供了资金保证。

(二) 呼和浩特市城镇居民的休闲消费实力不断增强

在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消费的内容更为丰富,在注重物质消费的同时又注重精神消费,消费的层次也进一步提高。在“十一五”期间,呼和浩特地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占整个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以上,以2013年为例,呼和浩特市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629元,而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为23074元,人均消费支出比例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4.76%。在消费结构上,食品支出所占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见图1)。2013年城镇居民收入中食品支出为7914元,食品支出占人均总消费支出的34.31%。可见,呼和浩特市城镇居民已经比较富裕,增加休闲消费将成为呼和浩特市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又一显著特征。乡村旅游体验是休闲行为的重要体现,因此,呼和浩特市具有发展乡村旅游广阔的客源市场,这无疑为呼和浩特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三) 呼和浩特城镇居民乡村旅游需求旺盛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需求也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人们对秀美的乡村风光、清新的空气、纯朴的乡村民风民俗、丰富多彩的农事活动充满了好奇,人们希望通过体验乡村旅游活动来愉悦身心,对孩子进行农业方面的教育。为了了解呼和浩特市城镇居民出游动机、对乡村旅游的态度、出行方式等,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放问卷200 份, 回收195 份, 问卷的回收率为97.5%。

对城镇居民的调查显示,对乡村旅游持支持态度的占到93.26%,对乡村旅游持否定态度的仅占6.74%。在对乡村旅游持支持态度的旅游者中,以体验农事乐趣、了解农业知识、呼吸新鲜空气、品尝无公害美食为主要目的的城镇居民占的比例较大(图2)。从人们的出行目的上也能看出城镇居民在平常的生活中,对自己的生活环境、业余生活以及饮食安全等方面并不十分满意,乡村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反而能够给他们带来满足。部分孩子家长认为,乡村旅游可以丰富孩子的农业知识,让孩子亲近大自然,提高孩子的环境保护意识。

另外,在出行的方式上,88%的旅游者选择自驾车出行,12%的旅游者选择公共交通或者其他交通工具出行。从出行的年龄结构上看,乡村旅游活动的参与者主要集中在30 到50 岁之间,而且一般以家庭为单位出行的居多。从出行的时间来看,主要是在周末和法定假日,国庆放假时间较长,人们更愿意开展远距离的旅游。

三、呼和浩特开展乡村旅游的可行性分析

(一) 乡村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呼和浩特位于中部的土默川平原,是农业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错地区,特殊的地域环境,造就了这里特殊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呼和浩特历史悠久,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和多样的文化。有以大召为代表的宗教文化,有以昭君博物院为代表的匈奴文化,有以草原风情为代表的民族文化,有以昭君文化节为代表的节庆文化等等。在非物质文化方面,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立项160多项,其中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项,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8项。托克托县的“二人台”艺术、武川的“爬山调”、和林格尔的剪纸艺术已是非物质文化中的典范。还有一些以自然风光为特色的景区,例如哈素海、老牛湾、哈达门高山牧场等等,成为城镇居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二) 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乡村旅游的发展

2007年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指出,“ 要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2009 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提出“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要求在合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利用乡村旅游资源建设特色旅游村镇,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从国家到地方掀起了发展乡村旅游的热潮。内蒙古坚持把乡村旅游发展作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牧区建设,带动农村牧区实现生产方式转变,解决农村牧区富裕劳动力就业,实现农牧业产品就地转化,增加农牧区农牧民收入,发挥旅游业的综合拉动作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内蒙古“十二五” 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指出:“ 十二五” 期间, 要在呼和浩特、包头等几个旅游城市的周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制定科学规范的行业标准,开展乡村旅游景区(点)星级评定工作,推动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完善升级和乡村旅游产品深度开发,把乡村旅游培育成社会消费热点和品牌旅游产品”。在《呼和浩特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重点打造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区,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旅游法规体系,拓宽融资渠道,将乡村旅游打造成旅游业的新亮点”。

(三) 乡村旅游符合呼和浩特乡村经济发展需求

呼和浩特市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差距较大。以2012年为例,呼和浩特市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646元,呼和浩特农村居民人居纯收入为11361元。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角度看,具备条件的乡村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吸引城镇居民到乡村开展旅游活动,乡村地区的居民以提供旅游服务来增加收入,以此来缩小城乡差距。此外,呼和浩特的几个旗县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发展较快的是几个行政区,和林格尔县、托克托县、清水河和武川县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由于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和托克托县近几年的经济发展较快, 2012年摘掉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目前,距离呼和浩特市市区最近的武川县仍然是国家级贫困县,但是武川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巨大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应作为其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四、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

(一) 由政府主导逐渐过渡到市场主导的发展模式

政府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一些贫困乡村,基础设施条件差,设施的改善主要靠政府;经营管理理念缺失,“如何干”也由政府来决定,所以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初期,政府起着主导作用。随着旅游事业的进行,乡村旅游企业积累了相关经验,与其他企业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对旅游市场也有了深入的认识,企业的经济实力也越来越强,很多项目的投资建设自身就可以完成, 实现了“ 造血功能”。在乡村旅游市场繁荣之时,违规经营、服务不达标等各种问题也暴露出来,此时政府需要建立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去规范市场秩序,去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当整个旅游市场趋于完善时,要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市场,企业竞争中的优胜劣汰,服务产品价格的涨跌都是由市场来决定,政府扮演的是一个监督者的角色。目前,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已取得了很大成就,投入重资用于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编制了《呼和浩特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制定了《呼和浩特市农家乐接待单位评定标准》等等,但整个乡村旅游市场还不完善,完全通过市场来调节还需要时日,政府还要发挥较为重要的作用。

(二) 以点带面的发展模式

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循序渐进,盲目地开发不仅会加剧乡村旅游市场的竞争,还会导致旅游产品同质化,难以突出地域文化精髓。呼和浩特的几个旗县区资源特色不同,乡村的条件也不一样,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的步调上也应有所不同。对于那些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应重点开发,要在重点发展的区域,设立几个重点扶持的对象,并给予一定资金、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大的乡村旅游接待企业要联合农户形成乡村旅游合作社,共同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大企业负责旅游接待、旅游宣传,农户负责农副产品的供给,完成企业交给的部分接待任务,这样一条农业旅游的产业链就建立起来了。建立乡村旅游合作社既有利于旅游市场的监管,又能保证旅游产品的服务质量,是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发展的一条可行之路。而目前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的发展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经营,由于经验不足,资金短缺,大家各自为政,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也凸现出来,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所以以点带面、以大带小的发展模式是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发展必然的选择。

(三) 以资源为导向的因地制宜发展模式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资源的特色是旅游产品吸引力的关键所在,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要顺应自然,因地制宜,能够与当地的地域文化融为一体,通过合理开发,展现当地最有特色的文化精髓,旅游业才能实现长远发展。呼和浩特的几个旗县区资源特色各不相同,根据其资源特色应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详见表1。

参考文献

[1] 邹统钎.乡村旅游——理论.实践[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5.

篇12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7)05-0048-06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工业反哺农业是有机衔接的,是中国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发展战略转型的不同方面,其中统筹城乡发展是战略思路,工业反哺农业是战略取向,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战略的具体化。

一、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和工业反哺农业的有机衔接

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一个国家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客观上承担了为工业化、城市化提供积累的任务;当工业化、城市化达到相当程度后,自身积累和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反哺农业、支持农村的能力时,就必须进行战略转型,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战略,提高农业部门的地位和发展能力,这是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成功之道。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过去我们采取的是农业哺育工业的思路,通过农业积累促进了中国工业化的发展。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应当采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相应措施,以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工业反哺农业”,是对新型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的一种概括,是对“农业哺育工业”的升华转化。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和“以城市带动乡村”的发展战略,既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工业反哺农业”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有机衔接的。首先,“工业反哺农业”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具体要求。在我国长期的经济发展战略中,由于采取了以城市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造成了城乡差距的日益拉大。由于农业和农村的指标水平较低,使农业成了弱势产业,所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业和农村,为了改变农业的弱势地位,提高农业的发展能力,有必要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战略转型,因此“工业反哺农业”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具体要求。其次,“工业反哺农业”是发展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农业发展能力的要求。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将呈刚性增长。而农产品生产则受到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的严重制约,增产的困难很大,发展能力降低。为此,就必须实行“工业反哺农业”,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不断增强国内农业生产能力;最后,“工业反哺农业”是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的要求。人世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国际竞争形势。为了克服我国农业经营规模超小型的不利因素,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就必须实行“工业反哺农业”,不断加强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公益,全面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因此,统筹城乡发展是战略思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是战略取向,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中要做到统筹城乡发展和工业反哺农业的有机衔接。

1、建立统筹城乡发展和工业反哺农业有机衔接的激励结构。经济发展的主题是发展现代工业,现代工业大都建立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心在工业和城市;“当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之后,经济发展中的城市化与工业化是和现代化相伴随的”,需要在现代化的基础上,建立起现代化的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战略转型,推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和乡村一体化的现代化。工农关系、城乡关系以及工业反哺农业不仅取决于“国家的社会经济环境、农业资源禀赋,而且取决于一系列政策激励的正确性,包括政策路径、决策层偏好、城乡利益集团的力量格局等因素。”现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是对过去以牺牲农业、优先发展工业和城市战略的否定,其关键是“使制度正确”,设计社会制度结构中的关键变量――社会激励结构。按照诺斯的理解,是在工业与农业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确定“游戏规则”,“设计形成人们互动的强制性规定。”更一般地说, “使制度正确”实际上是节约农业或农村发展中的交易成本,形成导致工农合作、城乡互促的激励和治理机制,这涉及到利益再分配,从而要求完善和加强农村的集体行动、谈判力量、实施能力。中国经济发展目前只是处在人均1000美元阶段,处于外向型初级出口替代阶段向外向型次级出口替代阶段转型阶段,还有科技导向发展阶段有待于攀升。如何激励经济发展各部门和各经济主体调整发展机制和战略,是经济发展阶段转型的前提条件。因此,在中国新型工业化继续推进的情况下,构建一个新的激励结构,在“工业反哺农业”的基础上实现“工农互促”、“城乡互动”的正确激励是经济转轨时期实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工业反哺农业有机衔接的一种实现途径。

2、以制度创新实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工业反哺农业有机衔接。目前农业、农村和农民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倍受人们关注的“三农”问题,这些问题是由于制度性问题而引起的,因此需要通过制度的改革来解决。因此,在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和工业反哺农业有机衔接的过程中,要积极进行制度创新,以制度创新实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工业反哺农业有机衔接:(1)解决对农业的国民待遇问题。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除了农村工业自身的因素以外,还有制度和待遇的不平等问题。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在改革开放之前是以城市工业为主导的,在制度上规定了农村发展农业,城市发展工业,造成了城乡各自发展的格局,形成了中国工业化发展的“三个世界”。大城市的工业化是第一世界;中小城市的工业化是第二世界;农村工业化是第三世界。在产业进入制度、融资制度等方面都受到了不同的待遇,把农村工业化限制在狭小的空间中,强化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因此,要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和工业反哺农业有机衔接,就必须从制度上解决农村和农业发展的国民待遇问题,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和工业反哺农业的战略转型。把农村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格局中,把农村进步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中,统筹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实现城乡要素优化配置、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根本上赋予农业与工业平等的发展条件,赋予农村与城市平等的发展机会,赋予农民与市民平等的国民待遇;(2)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制度创新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步伐,明确私有产权地位,尤其是在风险投资产业中更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先导。重视教育和科技机制的完善和发展,鼓励技术

创新,提高企业分工的人力资源水平,通过制度创新降低城乡企业劳动分工产生的交易费用。另一方面深化各种不适应农村工业化发展的体制改革,建立明确的法律和监管框架体系,促进制度变迁,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利用制度创新的激励机制,激励人们发明、创造,调动生产的积极性,扩大农村的市场规模,提高农业的分工水平,协调城乡工业的发展,推动我国农业工业化的进程。建立统一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促进农村非正规部门和非农产业的发展,降低市场进入门槛,扩大投资范围,鼓励他们参与市场的公平竞争。聚集中小企业及个体经济、私营企业这些潜在的民间资本,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或基础较薄弱的农村地区。改变政府为主体的融资方式,以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逐步实现民间为主的融资方式,使投资主体多元化,扩大农村投资需求,从而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3)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是制约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和农村工业化发展的一大障碍,虽然目前户籍制度有所松动,但是改革的方式和力度仍有地区差异,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劳动力进入的门槛仍然很高。因此户籍制度的改革,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非正规产业和非农产业,为城乡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城乡劳动力的合理分工,增加收入,为农村工业化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安全阀和减震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减低社会分工过程中的交易费用,为农村工业化提供保障。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仅仅覆盖了城镇居民,占全国人口58.24%的农村人口大多数并不能享受到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因此,一方面建立劳动力市场风险防范机制,保证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加入工业生产时没有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完善资本市场,拓展社会保障融资投资渠道,提高资金利用率,降低投资风险,加大社会保障的力度和法度。

3、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实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工业反哺农业有机衔接。根据城乡不同资源技术优势,在主导产业选择等方面实行城乡工业的合理分工。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引导城乡工业根据各自的比较成本优势确定自己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这样可以避免因为城乡工业产业结构的相同和产品的同质性造成的不必要的过度竞争,又可以通过产业政策实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工业反哺农业的有机衔接。(1)从城市工业化来看,由于城市工业在设备、技术、管理、资金、人才、信息等方面具有优势,因此在产业选择上,重点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如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及能源、原材料和交通运输等基础产业。在东、南部发达的地区,重点发展高科技产业及金融行业,如房地产等,改变从事劳动密集型并且低技术含量的消费品生产为高技术含量的生产领域。中、西部城市工业可根据地区特色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开发型产业,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争取实现能源的就地转换,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如西气东送工程,纵然给东部带来很大的收益,西部也应该考虑如何利用资源的问题。(2)从农村工业化来看,农村工业企业除劳动力资源和农业资源丰富之外,设备简陋、资金有限、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下、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因此农村工业要立足于农业,服务于农业,着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诸如,农副产品加工业、农产品的产前产后服务业及农用手工业、建材工业等。但还要发展与城市工业相配套的产业,使其成为城市工业扩散和延伸的坚实后盾。(3)从城乡工业化的分工来看,通过产业政策引导城乡工业合理分工,协调发展。农村工业企业为城市工业提供生产零件、配件或部分产品等初级产品,使城市大工业企业减少投资成本和扩大生产规模及生产能力,提高发展速度。城市工业又在技术管理上对农村工业以援助,提高企业素质,在配套中形成专业化生产和专业化规模经营,从而城乡企业在合理分工和联合中提高整体素质,协调好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工业化的关系,实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工业反哺农业的有机衔接。

二、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机衔接

“社会主义新农村”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的“小康社会”就包含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工业反哺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有机衔接的,两者都是工业化中期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转型的不同方面。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是战略取向,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战略的具体化。长期以来,中国农村的发展落后于城市,中国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又落后于经济的发展。由于多数地方基层政府财力不足,本身难以支撑社会事业方面的开支,在农村的公共产品的提供和基本社会福利方面,欠债很多。如果继续维持目前的农村公共物品和社会福利供给制度,依靠增加农民收入、通过使用者付费的办法来提高农民获取公共服务和个人的社会福利水平,农村人口、特别是农村中的穷人将很难获得基本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其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都得不到保障。在工业化发展中,由于忽视了农村的发展,农村积累下来的种种矛盾已经向国民经济发出了强烈的预警信号。如果不能缩小差距,很可能引起低收入群体的不满,从而引起社会动荡。假如能协调处理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就能进入黄金发展期;如果处理不好,就会进入矛盾凸显期,导致整个社会的分裂,这也是从国际经验中得到的重要启示。因此,中央审时度势地提出,要下决心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型,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在这一战略转型中,工业反哺农业是战略取向,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战略的具体化,也就是工业反哺农业需要通过新农村建设去实现。因此,需要做好工业反哺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有机衔接。

1、以完善的制度基础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机衔接。要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有机衔接,必须完善新农村建设的制度基础:(1)要打破城乡壁垒,取消城乡分割的一系列制度。以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建立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的市场体系、城乡经济良性互动的有效体制、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坚决打破城乡壁垒,取消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加快城镇住房、社会保障、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解决进城农民及其子女在购房、就业、入学、社保等方面的政策限制,真正形成农村人口自愿、平等、有序进入城镇,“努力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2)要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应该是为农民提供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农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是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存状况、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我们说缩小城乡差距,不是简单地缩小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总量上的差距,而是逐步使城乡居民享有公平的就业和发展

机会,享受大体相当的公共服务和大体相当的生活水平;(3)完善新农村建设的经营制度。继续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依法合理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探索发展农村土地合作社新形式,加快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生活保障机制。建立农民身份的退出机制。我国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民的承包经营权从法律上讲属授权而非物权。这一产权制度安排不利于农民身份的退出,更不利于农村人力资本的正常流动。

2、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流动,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机衔接。要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和工业反哺农业有机衔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必须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破城乡市场的分割,实现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流动,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流动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机衔接。(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地区小城镇的交通、供水、供电、通信、文化娱乐、教育设施等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逐步形成现代化的开放式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村村有公路,尤其与发达的城市保持密切的联系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2)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农村义务教育的费用应由农民付费转向公共财政统一提供,加大财政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办学,特别是兴办高中教育及适应市场需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促进劳动力在各种市场上的自由流动,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改善农村工业中技术及管理水平落后、员工素质低、市场竞争力不高、规模小等状况。(3)通过优惠政策引导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政府要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来引导城市工业企业特别是东南沿海发达地带的企业和外企投资于农村。一方面通过政府贴息贷款和一定形式的财政补贴,增加企业技术改革的投入。另一方面通过减税或特殊行业免税的优惠政策,吸引城市工业先进的技术、设备、优秀的人才向乡镇企业转移,使农村工业具有独立生产某种产品的能力和拥有某种技术,扩大它的生产规模,增加利润,还可以吸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同时谋求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燃料、电力、交通运输等部门的通力合作,保证优先提供,从而最大可能地提高生产能力,熨平供求缺口,维持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增加有效供给。因此,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根据市场的要求自由流动,可以使生产资源优化配置,降低生产成本,产生规模效益。

3、实现农民身份的转变,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机衔接。要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机衔接必须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的素质,促进农民身份的转变:(1)改变各种歧视性政策。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机衔接,要求培养新农民、促进农民身份的转型。而农民身份转型的关键在于改变各种歧视性政策在义务教育、户籍管理、迁徙自由、市场准入、劳动就业、公共用品使用、民主参与等诸多领域,完全可以逐步取消对农民的歧视性限制,在解放农民的路上迈出实质性步伐,实现农民身份的转型。为了促进农民身份的转变必须改变现有的政策和策略,把以城市利益为导向的工业化路线改为城乡联动、有大量农民参与的工业化路线。在法律和国家产业政策的规制下,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创业办厂,既可以在乡村办,也可以到城市办,取消各种歧视性的准入限制。在用工政策上,鼓励农民到工业部门就业,既可以离土不离乡,也可以离土又离乡,最终改变农民的职业身份;(2)构建身份同一、地位平等、权利一致的新市民制度。深化户籍管理制度、劳动就业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为进城农民提供良好的体制保障。因为农民工群体与市民群体之间的制度性差别,已成为城市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3)尊重农民的自。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在于农民权利是否得到尊重,作为现代公民,每个农民应该有掌握自己命运的权利。农民是理性的,当农业收益率较高,农民从农业中取得的收入增长较快时,农民会自觉地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而在农业收益率降低的时候,农民也会自觉地从事各种非农业的工作,从而维持家庭的收入不致下降,这些都说明农民是理性的。因此,促进农民身份转变,最关键的问题是尊重农民的自,放宽对农业经营的限制,允许农民调整经营结构,在一定时期对农业予以补贴,保证农业收益率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从而吸引农民加大在农业中劳动力和资本的投人;放宽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限制,使其公平流动。

三、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和建设新农村有机衔接的关键

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和建设新农村三者之间是有机衔接的,统筹城乡发展是战略思路,工业反哺农业是战略取向,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战略的具体化。而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和建设新农村有机衔接的关键是解决好以下问题:

1、积极实施小农社会化的新农村发展观。三农问题的出现,城乡差距的日益拉大,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日益边缘化主要是由于小农经济没有得到有效改造而形成的。因此,改造小农经济,促进小农经济由以家庭为单位的封闭经济不断走向社会化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和建设新农村有机衔接的一个关键问题。小农社会化的新农村发展观的基本思想是:将以人为本落实到农村经济发展中,实现以农民为本的发展战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和社会化。这一新的农村发展观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到:(1)大力发展农村的各种经济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力扶持和促进多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成长,包括农村双层经营的合作经济组织、股份合作制、各种经济联合体、农工商一体化联合等经济组织的成长,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2)完善农村市场经济的组织架构。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农村市场经济的组织是政府―农业组织―农户三级架构,而我国农村市场经济的组织架构是二级架构,一级是庞大的政府,一级是弱小的农民,在政府和农民之间缺乏联系的中介组织。在实施小农社会化的新农村发展观时,要完善农村市场经济的组织架构,以政府和农民组织的合作为前提,以农民组织为中介,形成政府一农民组织一农户的协作链,完善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组织架构,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和农民的组织化和现代化。(3)通过社会立法来实现农村的社会化和组织化。从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日本、韩国和我国的台湾地区都曾经采用社会立法的方式来加快农民和农村的组织化,将农村、农业和农民作为一个整体实施社会保护,通过法律授予农协综合性的社会经济功能。借鉴东亚的经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关键是要以三农的社会化、组织化和现代化为目标,积极实施小农社会化的新农村发展观,以推进新农村

建设的进程。

篇13

(一)乡村旅游

早在19世纪,在欧洲因为工业化和逐渐加快的城市化进程,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再加上市场经济的激烈,城市居民越来越向往田园生活的宁静,那么到乡村去旅游成为一种时尚。

(二)乡村休闲旅游

这种旅游是依托特定的乡村文化景观和特定的乡村服务项目展开的。主要的形式有:野餐、郊游、农家乐、田园游等。这样能够使人彻底放松身心的旅游,备受城市居民的青睐

(三)武汉市乡村旅游。

武汉市,不仅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而且它的郊区依山傍水;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资源丰富,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二、武汉市乡村旅游远程市场发展的优劣性分析

(一)武汉市乡村旅游远程市场发展的优势

在发展乡村旅游远程市场方面,武汉市具有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资源优势。乡村旅游对资源有着严格的要求,既要求资源总量丰富,也要求资源种类繁多,还要求资源开发潜力大。而纵览武汉市的资源现状,可以很好的满足这种资源需求。武汉市有着丰富的森林、山岳、湖泊、民风民俗、历史遗迹,而且具有很强的开发价值,为乡村旅游市场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武汉市,各地区的资源状况不尽相同,从而打造了别具风格的旅游品牌。例如,黄陂区利用自身的山水资源、木兰文化以及乡村民俗,走上了一条生态旅游的道路;再如,东西湖区凭借瓜菜采摘、农事体验等资源,走上了一条休闲旅游的道路。其次,区位和市场优势。交通便利、消费群体多也是乡村旅游的基本要求。武汉市的交通运输线四通八达,而且还开通了专门的旅游专线,这为乡村旅游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武汉市居民人均收入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休闲娱乐有着强烈的渴望,直接或间接地繁荣了乡村旅游市场。

(二)武汉市乡村旅游远程市场发展的劣势

武汉市乡村旅游毕竟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劣势,这种劣势主要体现在:首先,产品种类较为单一,开发力度有待提高。目前,武汉市乡村旅游主要以观光为主,使得旅游产品较为单一。同时,还存在着严重的同质化现象,缺乏深度加工和创新设计。其次,基础设施薄弱,环境建设滞后。与其它城市相比,武汉市的交通设施、道路设施、环卫设施存在着不完善的问题,再加上“三废”处理不当,极大地限制了乡村旅游市场的发展。最后,产业链条短,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由于项目少、规模小,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大打折扣,导致了重游率低、经济效益低,不利于乡村旅游市场的长远发展。

(三)武汉市乡村旅游远程市场发展的策略

如今,武汉市乡村旅游远程市场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针对目前的发展现状,本文提出以下几项发展策略:第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合理的布局。编制乡村旅游的发展规划要在对原有的资源尽量保持本性的原则下,结合当地山与水分布,农产品生产基地,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市的发展规划展开。这样才能既体现了当地的历史文化气息,又有效地防止布局混乱,产品相似;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第二,要注意产品形式的多样化,深度挖掘乡村文化。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其中比较严重的是产品形式比较单一,雷同现象严重。大部分还还都只是停留在农家乐这一初级形式上,没有对这种形式进行深度的挖掘。因此,在接下来的开发中,要深度挖掘乡村文化,尤其是农产品的生产基地,传统风情和工艺,可以让城市居民在生产基地进行认领,帮助施肥,打农药,果实采摘等,以此来增加乡村旅游的产品多样性,体现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除此之外了,乡村的教育功能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方面,需要放松和体验的不仅仅是成人,孩子也是一个重要的群体,这里有很多他们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第三,要加大市场管理力度。乡村旅游的目的就让久居城市的人们能够远离城市的喧嚣,忘却工作的烦恼,享受田园的宁静,放松身心。因此,要加强管理,在保证农民能够获利的前提下,有效地遏制过度的商业行为,淡化商业氛围,保留民风民情的古朴,保持原有的那份恬静,让游客能够释放心灵上的压力,以便维护良好的旅游形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