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新能源技术管理

新能源技术管理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13:0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新能源技术管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新能源技术管理

篇1

1 加强高校图书馆员信息技术素养的必要性

由于我国对图书馆员这个职业还缺乏系统性、职业性的认识,没有设立明确的职业门槛,这就使高校图书馆馆员队伍构成复杂,整体学历较低,非图书馆专业的人员多,专业人才缺乏,在有些高校甚至成了老、弱、病、照顾对象等人员的安置所。人员构成复杂,整体队伍的外语水平、信息技术能力等方面的素质相差悬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图书馆员在高校中的地位不高,图书馆一般定性为教辅机构,工资收入相对偏低,使馆员产生一种屈尊感和失落感,工作热情降低,缺乏提高自身信息技术素养的内在动力。

目前,高校图书馆员的整体素质结构与信息化时展的需要极不匹配。他们在思想上虽然也认识到信息化社会给图书馆带来的冲击,但对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高校图书馆与教学及科研活动之间的联系及相应作用的认识还不够。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将使高校图书馆逐步由传统的手工操作转向自动化管理。这就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具有更高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准,要求管理者具有运用信息技术、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和素质[4]。

2 图书馆员应加强的几种信息技术能力

发达国家的图书馆员被誉为“知识最渊博的人”,图书馆员是一个对职业能力要求很高的职业。据报道,2007年,图书馆员入选美国25个热门职业之一,可见其受欢迎程度。在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员应拥有信息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拥有、信息传导、信息教授[4]等方面的素养,才能适应其发展需要。要拥有这些方面的素养,高校图书馆员应加强以下方面的信息技术能力。

(1)利用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

媒体是信息的载体,要想驾驭信息,必须能使用媒体工具,即利用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这是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员最基本的能力:要了解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基本组成部分、基本功能和作用,会进行图形、文字、图像、数据库等软件的操作和使用,会利用网络进行数据的检索、传输、讨论等。

(2)选择资源,评价资源的能力

信息爆炸时代,资源缺乏问题已不存在,最大的问题是资源选择和评价。计算机网络带来的是信息的易获取和丰富。对个人来说,在网络上研究某领域的所有信息是不可能的,因此,图书馆员要有根据师生需求进行有效资源选择的能力。同时,信息资源的丰富也带来了良莠不齐的问题,由于师生没有太多的精力去研究、分辨这些信息的价值,这就需要图书馆员能有效地对资源进行评价,便于使用者更好地选择、利用信息。

(3)利用媒体技术对资源进行系统设计的能力

目前,各高校不仅有专业公司提供的数据资源,也有自己学校整理、加工的校内资源,如何将这些资源有效地展现给使用者,需要图书馆员对资源进行整理、加工,进行资源系统设计,方便使用者快捷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数据资源。

(4)利用媒体技术进行信息传授的能力

图书馆员要把获得的信息资源提供给使用者,同时也需要把获得资源和评价资源的方法教授给使用者,授之以渔,而不仅仅是鱼。只有把方法教授给使用者,才能使高校师生自身的信息能力得到提高,也充分体现出图书馆新的价值和新的服务模式。

(5)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身专业发展的能力

图书馆员要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地利用信息技术,不断自觉地获取新的知识、技术,促进自我职业能力的提高,获得职业价值感和认同感,形成自我发展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图书馆员信息技术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信息技术给图书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很大挑战。面对新的形势,图书馆要以自身优势为依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拓新的服务领域,以新的服务模式,在新的环境中获得更大的发展。

(1)加强岗前培训,建立图书馆员准入制度。目前,国内图书馆员这个领域职业性不强,也没有职业门槛要求。大量非专业的人员进入这个工作领域中,队伍水平相差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加强图书馆员的岗前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信息技术能力,提高职业技能,更好地为高校师生服务。

(2)实行分级制管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可以对图书馆员实行分级管理。按照一定要求,对信息技术实行模块化分级考核,只有考核合格,才能取得一定级别的任职资格,从而调动图书馆员的工作积极性,促使馆员不断提高自身信息技术能力。

篇2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1-0086-03

1 能源数据采集传输

1.1 校园能源采集的内容

水、电、汽、油作为校园的基础能源,对其供给的各个环节计量、监测都利于对能源分配过程中的量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对能耗设备运行参数的监管,利于对能耗设备进行管控,利于设备优化运行、能源转换效率的分析。以下给出能源管理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些设备数据采集内容:

① 校园建筑信息采集

能够显示监测点的详细基础信息和附加信息,建筑名称、建设年代、建筑层数、建筑功能、建筑总面积、空调面积、能源经济指标等,能够显示建筑物的整体用能情况和各楼层、各房间的具体的分类用能情况。

② 配电网络相关参数数据采集

从开闭所(变电所)、低压配电室、建筑总配电房、楼层配电间、房间、室内各环节的电压、电流、有功、无功、频率等相关参数。

③ 供水管网

从市政管网进水、加压泵房、区域进水、建筑进水、室内用户用水等各个环节。采集市政进水、区域进水、建筑进水、室内用户用水等各个环节的流量;供水主管网的压力,供水泵房的电压、电流、有功、无功等相关参数。

④ 供汽管网

采集市政进户管、减压站、室内用户等环节的流量、压力等相关参数。

⑤ 油

由于学校用油主要为汽车用油,因此只采集用油量。

⑥ 校园能耗设备

空调系统:

采集室外温度、室内温度、运行时间、运行温度、电压、电流、有功、无功、频率等相关参数。

校园路灯、景观照明:

采集光照度、日出日落时间、运行时间、电压、电流、有功、无功、频率等相关参数。

室内照明:

采集光照度、日出日落时间、运行时间、电压、电流、有功、无功、频率等相关参数。

1.2 校园能源采集的方式

采集方式包含:人工采集方式和自动采集方式。

人工采集方式:

通过人工采集方式采集的数据包括建筑基本情况数据采集指标和其它不能通过自动方式采集的能耗数据,如建筑消耗的煤、液化石油、人工煤气、汽油、煤油、柴油等能耗量。

自动采集:

通过自动采集方式采集的数据包括建筑分项能耗数据和分类能耗数据。由自动计量装置实时采集,通过自动传输方式实时传输至数据中转站或数据中心。

2 数据梳理

校园能源管理系统采集能源供给各个环节的大量数据,通过校园网络上传至能源管理中心,并存储在数据库服务器中。系统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对各类能源数据,根据数学模型进行梳理、归类,从而生成校园分类能耗、用电分项能耗;建筑分类能耗、用电分项能耗。

3 能耗数据展示

能耗计量:

系统软件可有效对高校电、水、热水、暖通空调、蒸汽等各类能源的智能表计进行实时在线的数据采集、监测和计量,通过计算机信息处理手段为能源精细化管理提供准确、连续的数据,保证数据源头的可靠性。

1) 电能实时监测

平台可根据实际配电系统组态模拟配电系统图,在配电系统图上点击相应回路可进行各种监测、查询操作。可对变电所低压回路进行实时在线计量和监测,得出全院总功率曲线。

2)用水实时监测

按照管网结构设计水网模拟图,显示实时用水数据。在明确管网布局、水表

上下级关系的情况下,可实现动态的水平衡误差计算,通过水平衡的分析实现对自来水管网状况的实时监测,以便及时发现管网跑、冒、滴、漏等异常状况,及时进行故障排查与报警处理,减少无谓消耗。

3)天然气实时计量监测

对天然气管网进行模拟,并进行实时计量、监测(可手工录入)。

能耗分析:

能耗分析主要包括:系统设置、日常管理、24 小时实时监控、日统计、月统计、年统计、时间段统计、汇总定额报表等。可提供报表、图形文件导出、导入等功能,并提供打印机存盘等功能。

对各类能耗数据进行运算和处理,完成总耗、单耗、定额、同比、环比等能耗数据的统计分析。对重点用能系统、重点用能部位的节能量、节能率计算。

能耗统计:

在完善计量系统的基础上,实现分类分项分户计量,为能耗评价、能源管理和过程优化奠定基础。实现对各职能部门的节能绩效考核,对过程数据依据基准定额实施节能数据对比分析、数据审核等功能。

以监测数据为依据,利用统计学方法用灵活、直观、准确地报表、曲线、图表等形式对用能系统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分析问题、给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通过系统达到规范用能行为、优化能源系统运行,完善运行管理制度,最终达到切实降低运行能耗的目的。

通过实时在线的能耗计量、监测数据,实现对于全院总能耗分类分项的统计;

各建筑能耗的分类分项分户统计;可形成不同类型的年报、月报、日报等报表。

能耗审计:

根据能源管理体系和各责任单位的具体能源消耗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并与能源管理相应制度及节能控制指标对整个学校及相关部门的能源利用效率、消耗水平、能源经济与环境效果进行审计、检测、诊断和评价。

能耗公示:

系统可根据建筑总能耗或单位面积能耗等各类能耗指标对能效对标和统计分析结果进行排序和公示进行建筑或部门的用能排序和公示。通过公示促进节能管理。

4 能耗异常数据的分析

能源管理系统需要采集、存储大量的监管对象能耗数据,并将这些数据按建筑、部门、管路等用能对象进行归类,展示给系统用户。面对如此大量的数据,我们很难有效地发现用能系统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能,或异常用能情况,也几乎无法找到系统在设备、设计,或操作层面上出现的各种问题。而通过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建立能耗数据模型,为我们用能分析诊断提供了较高的工具。

现代建筑节能系统通过两种工具来帮助系统用户应对这些海量数据:报警和警告机制,以及数据展现软件。如今,大部分的建筑节能系统中,异常用能报警功能的正常工作完全依赖于用户通过人机界面选择用能报警和警告对应的限额或阀值。这对用户而言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任务:如果阀值设置的过紧,那么系统中会出现大量的误报;如果阀值设置的过松,那么系统将无法全部发现异常用能情况以及其背后的系统、设备损坏的情况。数据展示软件可以帮助用户分析并诊断问题,但是这种无针对性的操作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5 数据挖掘

校园能源管理系统以能源信息化智能化为核心目标,围绕能源的信息采集智能化、信息处理智能化、信息显示与推送智能化、用能调控智能化全面展开。

信息采集智能化是校园能源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系统中的信息采集智能化设备需具有自组网、自诊断、自修复、不间断运行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特点,能够进行校园中的能源信息自动采集,减少信息采集中的人力投入,提高采集的准确信和可靠性。

信息处理智能化可系统中心服务器或者依靠云计算的强大处理能力,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为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保障。

6 系统建设内容

校园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建设根据需求应该从能源在线分类、分项与分户计量及能效分析,能源质量监测与改善,能源自动化监控与自动化节能调节和安全用能管理四个方面进行设计和实施,在一个统一的网络架构和系统中心下面,通过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实现多个子系统的高度集成和统一管控。

6.1校园能源管理系统平台建设

1) 监控中心

设立能源管理系统中心,实现校园能源管理平台中心与智慧校园数据中心的链接和数据共享。并针对集中供热、中央空调、学生公寓预付费管理等重要环节安装工作站,实现灵活、有效管理和控制。能源管理系统基础支撑平台作为校园智慧能源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和支撑框架,要解决节能监管建设体系中的实时数据链路、安全基础、互通渠道、资源共享、信息获取、共性与个性化服务、优化技术支撑等问题,并建立一个健壮的、实时性强的统一访问门户和公共基础服务平台。一方面,能源管理系统需要具备在现场设备组态、应用系统门户集成、集中报表服务、短信邮件消息服务等直接的功能模块,另一方面,能源管理系统在能源监测与管理上需要具备节能监管应用子系统的开发环境、编程语言引擎、API开发包、设备驱动开发包,即具有二次业务的构建能力。

2) 传输网络

在校园网络建设时,需要考虑一对光芯作为能源管理系统的独立主干传输网络以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并考虑校园网延伸到每栋建筑及变电所、泵房、换热站。

6.2变电所、水泵房自动化监控

对变电所进行自动化控制和温度湿度等参数的环境监控管理。通过对电力参数的监测、智能无功补偿和谐波治理,提高用电质量和节能优化;通过对开关柜的实时控制和状态监测,实现开关柜的自动投切;水泵自动运行控制;通过环境监控加强用电安全管理。

6.3用电分项计量

1) 变电所高压进线总计量及配电室低压出现回路计量

2) 所有建筑配电回路按照照明、空调、动力和特殊用电区分,在建筑配电间配置三相多功能电力监控终端实现建筑用电的分项计量。

3) 通过供配电网的各级计量,实现10kV线路、变电所至各建筑低压配电回路的线损分析和变压器的变损分析。

6.4用电分户计量

所有楼层、房间安装一体化能源管理终端或者单相多功能电能表,实现用电的分户计量和用电综合管理。

利用学校建设的RFID终端和RFID卡,自动监测各功能房间的人员及数量,实现房间的照明、空调、暖气片等用能设备的无人状态下的节能控制和管理。

6.5供热计量

对市政供热公司总供热管道或者学校的锅炉房进行供热量的总计量;对每栋建筑进行供热计量。

6.6用水计量

对市政供水总管网入口进行智能水表安装以计量学校总用水;在校园内部水管网的关键点安装智能水表,对每栋建筑安装智能水表,以实现供水管网的水平衡实时监测。

6.7 燃气计量

安装智能燃气表进行燃气计量并实现远程传输。

6.8热管网平衡监测及优化系统调节

对锅炉房、换热站以及建筑供热管道安装温度、压力传感器、电动调节阀,进行供热管网的实时监测和动态调节;对一、二次供热管网进行循环泵、补水泵的变频自动调节运行。

6.9空调温度控制

1) 中央空调系统

对中央空调系统的冷热站、冷却塔、空调机、新风机、风机盘管或变风量终端进行分布式监控和集中管理。系统采用变流量控制技术、压差及温度PID控制调节技术、系统联动控制技术、变频调节控制技术、电耗、热/冷媒耗实时计量技术等,对中央空调进行系统化节能控制和管理,提高系统整体节能率。

2) VRV空调

对所有VRV空调主机配置通讯接口板,实现与节能监管平台的数据对接。监控中心可远程实时监控所有空调主机及室内机的运行状态,监测运行参数;也可进行分时、分温控制每台室内机,最大程度节省能耗。

3) 分体空调

通过能源管理系统及网络化智能插座,对分体空调进行系统远程监控,采用分时、分温自动化节能控制控制策略和用能计量,以及减少在空调非工作时间的待机能耗,实现空调能耗的最大程度节省。

6.10集中供热系统化节能控制

对集中供热系统中的锅炉房、换热站、楼宇及室内暖气片等供热环节进行分布式监控和集中管理。采用锅炉烟气余热回收技术、比例燃烧控制技术、一次/二次管网平衡调节技术、换热站二次供回水混水控制技术、水泵变频调节技术、室内暖气片供热自动控制技术,以及分布式电耗及热耗在线计量技术等,在满足建筑供热舒适度的情况下,实现最大程度的供热节能。

6.11教室照明节能控制

对所有教室安装照明控制终端,通过按照光照度、课程表、室内人数等条件进行智能化控制,实现节能。

6.12路灯节能控制

对各路灯回路安装三相多功能电力监控终端,实现精确的定时控制。

6.13 电开水炉节能控制

在夜间和非工作时间对使用频率较低的电梯、电开水炉进行系统化的节能控制。

6.14全校二级核算单位、学生公寓、商户用电网络预付费管理

对全校二级核算单位、商户、每个学生宿舍安装网络预付费电表,实现学生用电的恶性负载控制和电费的及时回收。

6.15 学校电网、水网、气网、热网的基于GIS系统的动态实时监测

在GIS系统的基础上实时监测学校电网、水网、气网、热网各环节的实时状况,对故障进行实时报警和定位,综合分析点、水、气、热平衡及损失,以及实现所有用能机电设备的报警管理。 (下转第105页)

(上接第88页)

6.16 可再生能源应用

利用校区的空地、建筑楼顶空间等环境,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采暖制冷、地源热泵等技术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并纳入到能源管理系统中以实现系统集中控制和管理。

7 结论

在校园能源管理系统的规划和建设上,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实现校园能源管理系统能源数据实时计量、能源质量监测、能源自动化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实现一体化的能源管控,进行能源统计、分析、诊断、预测、调度,通过这些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可实现校园综合节能率的大幅度提升并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蒋春雷.高校节能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8):60+115.

[2]张强,林泽勇.高校能源管理探索[J].高校后勤研究,2014(2):66-68.

篇3

关键词:能联网;新能源;能耗统计;能耗监测;管理平台

中图分类号:TP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8-0021-03

1 能联网概述

能联网即与互联网、物联网并列的第三网络,是实现全社会(政府、企业、公众)能源智能化管理的多功能平台。基于互联网、物联网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能联网,是基于市场变化而研发的具有行业颠覆性的节能新产品,起点远远高于互联网和物联网。能联网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利用RTU、工业控制网络、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全社会的能源监测与管理信息化系统,是一种全新的跨时代的节能技术。能联网系统架构分为监测系统平台、业务应用层、数据服务层和数据层四部分。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层面:

1.1 政府节能主管部门

通过该平台可实时查看辖市中各企业的能耗情况,基于能耗数据的统计分析,对能耗情况进行预测预警,对用能单位的能耗使用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同时,基于对全省、行业、市域所属监测单位能源数据的汇总分析和历史比较等宏观分析,为政府节能监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增强政府节能监管的决策能力。

1.2 用能单位

用能单位可以通过本平台查看本单位的能耗情况,并可基于历史能耗数据进行能耗统计分析,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本单位的能源使用情况和能源利用效率;接受政府节能监管和具体指导,明确用能单位能耗和能效两个方面在横向比较中的位置,确定能源管理的重点和节能降耗的关键环节,为用能单位提供具体服务。根据用能单位能源结构、产品结构、工艺结构、工序流程全方位地定制用能体系。从用能单位整体能源流向到单个产品(或服务)的能源消费构成分析,从抓基础计量入手,完善计量手段和计量数据填报制度,全面衡量用能单位能源管理水平,为节能改造项目节能分析以及评估节能改造项目效益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1.3 社会公众

一般社会公众通过门户网站查看节能方面的知识、定期的能耗数据等;另外基于平台丰富的数据,为充分实现数据的价值,可以为能源研究机构和节能服务专业公司服务,促进整个社会能源研究和节能产业的发展。

2 能联网平台系统功能

能联网平台功能包括能耗数据分析子系统、能耗预测预警子系统、能效对标管理子系统、节能潜力分析子系统、节能考核监管子系统、用能单位服务子系统,如图1所示。根据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发展,主要功能为:

(1)基础信息管理包括行业信息管理、用能单位基本信息管理。

(2)对能耗监测与用能数据分析进行动态比较,了解行业或区域新能源利用状况。

(3)节能考核监管包括:总量目标和单耗目标信息管理;行业、区域用能总量目标完成情况分析考核;用能单位单耗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分析考核;行业、区域单耗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考核。

(4)对标管理包括:能效标准管理;用能单位单耗分析和对标管理,掌握用能单位能源利用水平;行业对标完成情况分析管理。

根据各用能单位对标情况,分析行业能效水平状况,掌握具有相同对标项的重点用能单位在行业中所处水平。

(5)节能潜力分析:对用能单位节能潜力分析,根据用能单位实际单耗和行业先进单耗水平(或者指定的行业能效标杆)差异,结合用能单位相关经济数据,分析用能单位节能潜力。另外对行业、区域节能潜力分析,根据用能单位节能潜力汇总分析行业、区域节能潜力,并分析和找出重点节能行业、区域和用能单位。

(6)能耗预测预警包括:能耗总量预警值和单耗预警值管理:管理用能单位、行业、区域能耗总量阶段性预警值和阶段性单耗预警值。用能单位用能总量预测预警:根据用能单位月度综合能耗趋势分析预测用能总量,并且与预警值比较判断用能总量节能目标实现情况。行业、区域用能总量预测预警:根据行业和区域用能总量趋势分析预测行业和区域用能总量,并且与行业、区域预警值比较判断用能总量节能目标实现情况。用能单位单耗指标预测预警:根据用能单位月度单耗趋势分析预测单耗,并且与预警值比较判断单耗节能目标实现情况。行业单耗指标预测预警:根据各用能单位单耗指标预测预警情况,预测预警行业单耗指标变化情况。用能单位服务子系统:完成重点用能单位全能源能耗数据的在线填报,重点包括平台能效分析和对比管理需要考察的主要产品、核心工序或服务信息及其能耗数据;将用能单位监测数据、填报数据及其相关指标分析结果反馈给用能单位,将行业对标及节能潜力分析结果及时反馈给用能单位,将用能单位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及其预测预警分析结果反馈给用能单位。

3 能联网系统平台技术方案研究

本系统采用B/S结构(Browser/Server)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C/S结构软件(即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分为客户机和服务器两层。客户机具有一定的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能力,通过把应用软件的计算和数据合理地分配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两端,有效地降低网络通信量和服务器运算量。XML技术:系统平台的数据来自不同的能源管理业务系统数据库,都有各自不同的复杂格式,因此平台建设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共享其他系统的数据或者向其他系统提供数据,另外,系统平台作为城市节能管理的重要支撑平台是面向各级主管部门提供决策的支持系统,有些展现功能需要使用XML技术结合web 开发技术。

数据采集方案:本项目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实现对能源信息的采集,即手工填报、数据接入采集、在线监测(有线或无线)采集。现场数据采集方式包括基于互联网的传输方式、基于短距无线的传输方式、基于GPRS无线网络的传输方式。本项目中的数据采集和数据传输方案彻底解决了因传统的人工发送报表数据或发送邮件等方式而导致的数据滞后、数据量小、时效性差、工作量大、数据可靠性差等问题,促进对用能单位的能耗水耗基础数据的客观分析和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

篇4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2

一、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一)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

专业技术人员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以及从事专业技术管理工作且已在1983年以前评定了专业技术职称或在1984年以后聘任了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是我国人才队伍的主体和骨干力量,约占我国人才总量的50%左右,承担着各类具体专业技术工作。他们的创新能力关系着我国科教文卫体等诸多方面发展水平和前景,是国家重要的人才资源。专业技术人员想不想创新、会不会创新、能不能创新,直接决定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潜力。

(二)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2008年中国科协的《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当前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经达到4246万人,是世界上科技人力资源第一大国。但从每万人口中的研究人员数量来看,日本是64.2人,美国是46.5人,英国是30人,法国是32.6人,德国是34人,而我国只有9.3人,不及日本的l/6;从论文的相对引用影响率(RCI)来看,美国是1.47,英国是1.36,德国是1.21,日本是0.9l,中国只有0.58,排在第十位。以上数据告诉我们,中国是人才大国,但还远不是人才强国。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制约我国赶超世界的瓶颈、成为关系我国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的迫切性

创新是专业技术工作的本质属性,没有创新就没有技术的突破,没有创新就没有新成果的出现,没有创新就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而创新能力则是专业技术人员的核心能力,是综合素质内涵之一,是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前提,是克服困境、破解难题的关键。大力加强创新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思维水平、创新实践能力,既是由专业技术工作的规律和专业技术人才的特点决定的,也是由我国当前人才队伍建设的方向和重点所决定的。

二、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的困境

专业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智力水平;具有从事技术工作经验;具有对未知知识的探索、对工作思路革新、对工作方法的完善的潜能,只所以这种潜能未得到充分发挥,主要来自个人和社会两方面因素:

(一)个人因素

1、认识不够。缺乏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最大制约因素,大多数专业技术人员每天从事的都是重复性的工作,工作单调且繁琐,这使大家很少去思考创新的价值、意义和方法,对自己的要求也只是停留在完成现有的事情上,很少去拓展工作领域,很少去探索新的方法与途径。

2、付出不够。创新是综合素质的体现,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和足够多的经验,还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正确的思维方式,这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积累和提升,大多数人忙于眼下的工作,无法或不愿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金钱去学习、思考、参加训练,致使许多具备创新潜质的人知识陈旧、方法落后、思维封闭,丧失创新的机会。

3、思维不够。专业技术人员由于从事某方面的具体工作,造成他们知识单一、技能单一、进而造成思维方式单一;导致知识之间、技术之间、思维之间缺乏合理的整合;结果思考问题缺乏灵活性和全面性,这种条条块块的思维方式不符合创新思维的要求,缺乏创新思维是制约创新能力提高核心因素。

4、联系实际不够。创新的级别分类告诉我们,90%的创新属于小级别创新或普通创新,这些创新来自具体工作。工作程序的一次有效调整,工作方法的一次改进,工作思路的一次转向都是创新的表现,许多人都把创新想得很高深、很神奇,只是从理论上寻找突破,科技前沿寻求创新,而忽视自己的具体工作实际,最终影响创新成果的产生。

(二)社会因素

1、环境不够。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的环境相对封闭,制约着思维发展的空间;再加上传统文化中某些消极思想的影响,容易形成保守的观念,如:“重传统、轻创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枪打出头鸟”等思想,这些守旧的思想和保守的管理体制结合在一起,成为束缚创新发展的一张无形巨网。

2、投入不够。我国教育支出只占GDP的2%,世界教育支出加权平均数为5.33%,国家投入的教育费用严重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加上我国非常重视普通教育,留给培训的费用更少,在培训费用中大多是用于管理人员考察,真正留给技术人员培训的费用寥寥无几,再加上社会和单位没有重视培训的习惯,专业技术人员能力的提升基本上靠自己投入,这使得很多专业技术人员只能进行维持性学习很少进行创造性学习。

3、培训内容和方式不够。当前培训以知识的学习为主,缺乏对创新思维的训练,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仍以课堂讲授为主,形式单一,方法呆板,缺少新意。在这种教学状态下,许多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培训当成了一种任务,甚至看做一种负担,而没有当做学习的机会,从而影响了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

4、培训师资不够。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国家有关部门只提供培训教材,具体培训工作由各级各部门自行组织,市级以下可以说没有专职的培训教师,临时抽调人员充数,教师本身就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效果可想而知,致使培训流于形式,没有效果,参与培训的学员也没有积极性,白白浪费培训资源。国家应在每次培训前,先培训师资,再逐级进行,师资有保证,培训才会有效果。

5、评价机制不够。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往往只看完成情况,很少关心工作过程,很少去分析研究工作方法的创新和改进,很少去探索和思考同样的工作有没有新的方法,有没有更省时、省力的解决途径,这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专业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形成墨守成规的习惯,制约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的途径

基于对制约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因素的分析,我认为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培养创新理念

提高对创新作用的认识,使大家认识到创新是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破解专业技术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特殊问题、疑难问题的需要;是破除思维定势、改进思维和工作模式的需要;是破除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需要。养成面对工作用新眼光看问题,新思路想问题,新办法解决问题的习惯;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不断探索新的解决途径。

(二)充实创新知识

学习创新理论,了解创新的特点和原则,掌握创新的步骤,懂得创新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在工作中努力寻找新思路、新方法、新措施。学会如何克服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着眼于实际,在工作中有所创新。

(三)培育创新环境

环境是人的创新能力形成和提高的重要条件,加强舆论的引导和宣传,形成以“创新为本”文化氛围,引导大家形成以新理念为指导,以新思路为主线,以新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模式;建立激励创新的机制,用创新作为评价专业技术人员能力的标准之一;建立宽松的工作环境,允许尝试和探索,启迪创新思维,建立创新机制,激励大家创新、创造的欲望。

(四)训练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人的创新能力形成的核心与关键。通过对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联想思维等的学习和训练,丰富思维方式,训练多层次、多角度认识、分析问题的习惯,才能捕捉新现象、提出新问题、探索新规律、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篇5

中图分类号:G615

随着多媒体教学方式在幼儿园中的普遍应用,对幼儿教师的教学技术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仅限于传统的书本式教育,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学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的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强大优势,吸引儿童的学习兴趣,丰富他们的课堂生活。幼儿教师作为孩子的启明灯、指路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才能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的发展,使幼儿园教育更具现代化特性,使多媒体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更能得以发挥。

1 幼儿园教师需提升信息技术能力的原因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得以迅速的发展,尤其是在幼儿园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更是日渐频繁,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就成了时代的要求。下面我们就从多个角度对幼儿园教师需要提升信息技术能力的原因进行分析:

1.1 信息时代的到来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

今天,计算机进入了许多家庭,儿童很早就可以接触到网络信息,孩子们的好奇心使得计算机对他们具有较高的吸引力,这意味着现代信息技术对孩子的读写能力以及情感认知有着较大的影响。当然,这也意味着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丰富多彩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对他们来说更具吸引力。所以,如果教师尚且不能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就很难调动儿童的学习兴趣,也就不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孩子的认知进行正确的引导,很可能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我们始终要知道,现代信息技术是把双刃剑,如果教师不能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是很难对儿童进行上网指导的,儿童很可能由于上网过多或是不能正确使用网络,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1.2 社会环境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要求

“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这要求教师要利用自身的信息知识对儿童进行教育,既使得当今的教育能够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又能够合理的规划孩子的上网时间,使儿童能够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同时社会也广泛的呼吁应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儿童进项教育,使儿童教育工作能够有所心得发展,从而为迎接以后更高层次的教育做好铺垫。对于幼儿教育来说,计算机教育无疑给它注入了鲜活的血液,丰富了其教育方式。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也要求教师能够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能够正确的使用多媒体教学。例如:在讲授《春天来了》时,儿童很难聚精会神的听老师讲读文章,教师如果利用多媒体,配上鲜活的音乐和灵动的图片,展示小燕子衔春泥、小河流淌、桃花盛开的景象,小朋友就会被吸引住,参与到学习的乐趣中来,这些操作必然是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水平的。

1.3 教师本身信息素养亟待提高

教师本身的信息素养不高,这也是需要提升幼儿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具备现代教育的重要手段必然就不能够完全的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不能够对教学进行适当的创新和发展,将严重阻碍新的教学思想的实施、教学内容的丰富,对于信息资源也必将不能做到全面有效的利用。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才能够促使信息成果的不断转化,建设全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实际的教学效率,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2 提升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中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并不乐观,与整个社会的要求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大,对于幼儿园教学工作的创新以及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所起的作用不大,下面我们就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了解。

2.1 教师的信息技术意识不强

通过调查发现,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幼儿园在知识传播和思想启蒙中对儿童起到的作用更大。然而再进一步的调查却发现这样的结果:教师家中都有计算机,但是在日常教学中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比例却明显不高,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意识不强,甚至有些幼儿园教师对于多媒体的使用方法都不是很了解,在课堂上根本就不能熟练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对于一些教学难题也没有通过强大的信息技术渠道解决的意识。

2.2 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不高

我们一直所说的幼儿园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是指:幼儿教师能够对幼儿教学中出现的各种信息技术加以理解和应用,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幼儿教育事业。然而在实际的教育中,幼儿教师的基本操作能力并不是很理想,能够做到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幼儿教师进展百分之二三十左右。另外,在幼儿教学中普遍发现,许多幼儿教师只是简单地懂得最基本的查阅功能,而对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和将网络信息加工成科研资料的能力却始终得不到提高,多媒体教学得不到进一步的发展。终身学习是这个社会对每个人提出的要求,幼儿教师更不能例外,就目前而言,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不高的现状将严重制约这一目标的有效实现。

篇6

文章编号:1674-3954(2013)09-0253-02

1 总论

1.1系统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远程抄表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电力市场营销业务的日益创新,营销信息化得以迅速推进。客户现场信息的集中采集和分析应用,成为用电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基础技术要求,同时由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序用电管理再度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在这样的需求背景下,远程抄表管理系统和智能表越发显示出它的特点和功用。

通过智能电表和远程抄表系统建设,实现了客户和供电企业无缝链接,信息共享,使客户服务更加方便快捷,极大提高了地电企业良好形象。

1.2适用范围

主要适用于:高压用户、低压用户,居民小区等单台变、综合变、公用变等计量的抄表和用电管理。

2 当前系统用电管理现状

营销方面:①目前系统内抄表大多采用传统抄表方式,人工抄取电能表数据,不可避免地存在抄读数据误差、操作难以规范化、数据采集不及时、耗费人工多、成本高、效率低。②由于人员水平曾差不齐,责任心不强、存在抄表不到位,线损不真实。③个别企业如果经营不善,企业倒闭,不能按时交纳电费,存在电费回收风险。④对用户的用电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⑤当电能计量装置出现故障或缺相时不能及时发现,导致电量流失。

生产管理:①缺乏对负荷的实时有效监测手段,目前,测试配变负荷主要靠人员现场测试,既不安全还费时费力。②配变利用率不能及时掌握,给配变增容布点带来不便。③由于线路上无故障监测设备,当线路发生故障时,需要组织人员巡视线路来查找发现故障点,影响事故抢修效率。④个别农电工私自工作,供电管理部门对配变台区随意性停电缺乏有效监控手段,影响供电可靠性。

客户服务:①客户无监测设备,不能随时掌握自己的用电情况,电费信息、负荷情况。②供电企业与客户缺少沟通桥梁。

3 项目发展情况

移动通讯业务的产生和全面投入,无线移动数据通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安全的数据传输和永远在线特点,采用带GPRS无线通讯技术的智能电能表,实时采集配变负荷的用电数据,通过GPRS网络将数据自动上传至服务器。具有采集数据快速准确,能快速在后台系统中生成用电统计分析,提供给用电管理人员,以方便管理人员对该配电台区用电进行查询及管理。与传统的人工抄表相比,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和准确率。对客户配变数据通过短信及时传送,让客户及时了解自己的用电情况以及配变的运行情况,方便了电力部门与客户的沟通,提高为客户服务的水平。

远程抄表管理系统具备以下功能:

(1)变电站管理;

(2)大用户负荷管理;

(3)配变管理;

(4)低压集抄;

(5)预付费售电管理。

3.1遥测计量

(1)数据查询:电量表码查询、瞬时值查询、计量点电量查询、极值查询、最大需量查询、四象限无功查询、主副表电量数据对比、冻结表码查询。

(2)电量统计:在各类数据处理和应用中,电量的正确统计和计算是核心和关键,系统能考虑各种影响电量计算的有关因素,从而确保电量计算的正确性和灵活性。

(3)电量分析:站内数据查询、电量对比、负荷曲线对比、变电站报表统计、站用变电量统计。

(4)工况查询:采集成功率查询、采集进度查询、数据完整性查询及补抄、平台工况监测。

(5)运行事件管理:报警事件查询、换表事件管理、换CT事件管理、旁路事件管理、手工录入表码、手工录入电量。

3.2配变监测

(1)数据查询:电量表码数据查询、瞬时值数据查询、计量点整点、日、月电量数据的查询、极值数据查询。

(2)经济性运行分析:查看电压合格率数据、查看指定对象指定时间段三相不平衡率数据或功率因数数据、查看台区变压器负载率数据、最大需量查询、公变运行情况综合查询。

(3)运行事件查询:报警事件查询、换表事件管理、换CT事件管理。

(4)工况查询:采集成功率查询、采集进度查询、数据完整性查询、终端在线情况查询及补抄、终端流量查询、终端GPRS信号强度查询。

(5)电能质量查询:电压合格率查询、谐波查询、配变停电事件统计、四象限无功查询。

3.3大用户负荷管理

(1)数据查询:表码查询、电量查询、瞬时值查询。

(2)抄表结算:结算数据(冻结值和表码)在系统中经过修补核对,并由主管专责进行审核后,提交给营销系统进行结算。

(3)负荷控制:远程遥控、功率控制、月电量控制、购电量控制。

(4)用户用电统计分析:大客户计量点整点、日、月电量统计、大用户用电情况对比分析、用电异常分析、全公司线损分析、行业用电分析、报警查询分析。

(5)供电质量分析:电压合格率分析、三相不平衡率分析、负载率分析、功率因数分析。

3.4居民客户管理

(1)数据查询:表码查询、电量查询。

(2)报表管理:报表兼容Excel,可自动生成,对报表进行权限控制,支持导入、导出(见图1)。

(3)报警管理:提供多种报警手段,并可按报警类型、终端厂家、管理机构等进行分类统计。

(4)用户用电统计分析:实现低压居民用户日、月电量统计、用电情况对比分析、用电异常分析。

(5)远程断送电:实现远程对低压客户电表进行停送电控制(注:该功能需电表支持)。

(6)统计分析:实现用户同期用电对比分析、多用户用电对比分析、用电异常分析。

3.5预付费售电管理

(1)系统管理:包括角色管理、操作员管理、表型注册、用电类别管理、系统参数配置、本地参数配置、票据格式定义等功能。

(2)日常业务:针对预付费售电单位的业务流程,具备表计入库、开户配表、档案维护功能。

(3)电价管理:设置本系统中所使用的电价,电价类别设置、分时电价设置等。

(4)统计查询:购电明细查询、购电点查询、客户资料查询、操作日志查询、购电异常查询、销户销表查询、综合查询等。

(5)报表管理:按照统计时间范围可分为日报表、月报表、年报表;按照报表类型可分为购电明细报表、购电汇总报表,还可根据需要将报表导出成EXECL、HTML等格式。

3.6短信功能

系统提供短信服务,当计量设备和用电发生异常,如窃电、断相,欠费跳闸等情况发生时,系统将根据情况迅速自动生成短信,根据管理权限设置给相应的管理人员发出短信,使管理人员作出初步判断,对事故或故障处理提供有效技术数据。

4 应用远程抄表技术和智能电能表具有以下三个方面优势

4.1用电营销管理

通过远程抄表技术和智能电能表的应用,使我们的用电营销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使营销系统趋于智能化。减轻运行人员和算费人员劳动强度,防止估抄、漏抄,使实抄率达到100%,实现对电能计量装置运行情况的在线监测,及时发现电能计量装置运行中发生的异常和故障,具有反窃电功能,当表计数据采样出现异常及时报警。通过短信和报警器及时向用电管理人员发出信号,实现对电能计量装置的自动或随时数据采集,能准确的统计、掌握管辖电网和变电站的用电负荷情况。数据共享的平台,与现在的营销系统有着良好的数据接口,避免系统建设的重复投入,为将来的智能化电网打下基础。

智能电能表能够用远方抄表的方式24h监视用电情况,智能电能表反向有功可以计入正向,防止偷电;表计全失压或分相失压记录可以帮助供电部门准确追补电量;表内数十种事件记录,记录偶然故障和不轨行为。

4.2生产管理

随着,农村用电市场的不断扩大,用电量剧增,原来的生产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用于现代生产管理模式,通过远程抄表系统和智能表的联合应用,我们可以实现对配变台区的用电实时在线监测,掌握配变的运行情况,将配变的实时电压、电流、功率提供给生产管理人员,以便掌握农副台区负荷利用率,为配变增容,新布点提供可靠数据,是增容布点更加合理,节省成本。

对线路的三相不平衡进行监测,是管理者能及时调整负荷的三相不平衡,降低线路损耗,使电压波动降低,提高电压的合格率,防止零线烧断,避免烧坏家用电器。

通过对表计的电压、电流、功率分析,掌握用电负荷变动,分析用电趋势,及时调整用电规划方向。

篇7

色彩构成是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我国的色彩构成教育基本源于国外的设计教育体系,历史并不久远,就教育思想观念和教学方法而言与我国快速发展的设计理论和实践相比显得相对滞后。如何在色彩构成教学中渗入创新意识,在教学实施过程以及作业的安排中注重实践性和多样性是当前我们亟待重视和加强的教学问题。

树立全新教学理念,始终把

培养创新意识作为教学目标

应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在强化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作为教学过程中始终追求的目标,让创新思维的光芒闪现在每一次作业中,由此逐渐实现基础课向专业设计的过渡。

色彩构成课与设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创意是设计的灵魂,在每一次教学过程和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都要强调设计思维,强调创意的发挥,鼓励学生在作业训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创新意识渗入每个学生的头脑中并形成创新思维模式。

教师授课时必须有具体的训练目的。一方面,要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强化对知识点和基本规律的分析和总结,使学生深刻理解各种关于色彩的概念和规律。另一方面,要对每次作业提出具体要求,明确训练目标,要求凡作业必先进行设计,设计中必有创意,使每一次作业都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实现基础课向专业课的逐步过渡。

在教学中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和多元化评价体系,是激发学生的创造乐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研究事物本质规律的良好途径。案例分析法可以通过对优秀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色彩的本质、情感和规律,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力和表现力。课堂讨论法可以使大家针对一个作业主题展开“头脑风暴”,通过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使每个学生都在争论中得到启发,有所受益。另外,针对职业院校学生基础较为薄弱的特点,在授课时要做到浅而实在,学以致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大量联系实际生活中的设计与制作,使理论知识浅显易懂,应把课堂时间多留给学生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引导学生开拓思路,自由地发挥创造力,解决色彩构成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挖掘学生创造力的一种有效的途径。教师应在进行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在作业方面可从创意、图形设计、色彩组合、版式与构图、表现效果等多个方面进行尽可能多的正面评价,以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使其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在教学过程中,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有针对性地对他们各自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个别化辅导和阶段性评价,对其在原有基础上取得的进步要及时表扬,激励其学习精神,促使其继续努力。

启发学生的色彩设计灵感

应教学生以探索的眼光从自然和生活以及艺术作品中感知和发现色彩美,启发学生的色彩设计灵感,并把对色彩的感受创造性地应用于色彩的主题性设计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基础课向设计课的过渡搭建桥梁。

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中,大自然中存在着众多美妙的色彩,美术作品、设计作品和文学作品中也都在描绘和再现这些美丽的色彩。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用探索的目光从自然界中、生活中以及姊妹艺术中发现美的色彩表现,体会色彩给人带来的审美情感,并从中汲取色彩设计灵感,创造更新更美的色彩搭配。

“物色之动,心也摇焉。”(刘勰《文心雕龙》)色彩通过人的视觉对每个人的心理产生许多共同的影响。除此之外,还有属于个性的,即不同民族、年龄、性别、不同经历的人群对色彩的感受也各有不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不同色彩所产生的联想、想象和心理感受,激发其创造性地进行色彩设计。“命题设计”是一种较好的个性化色彩训练方法。通过设立一些启发性的课题如春夏秋冬的联想,音乐节奏的表现,酸甜苦辣的联想以及对不同情感、不同性格的色彩表现等促使学生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开拓思路,大胆表现,创造性地完成课题设计。

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在世界色彩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给予当代设计师以许多设计灵感。北京紫禁城的色彩令外国人惊叹不已,唐三彩、青花瓷的颜色为服装设计师所借用,京剧脸谱上的高纯度、强对比配色方式使平面设计师找到了新的配色方案……在教学中重视对民族传统色彩的研究不但有助于启发学生的色彩设计灵感,增加学生色彩设计知识积累,拓宽其色彩设计思路,提高学生自身修养,更能增强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对设计出具有民族风格的现代艺术设计作品有指导意义。

运用现代化手段,把教学重点放在

思维训练和创造能力培养上

应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多媒体教学方式引入课堂教学,形象直观地分析介绍色彩概念和规律,并使学生学会用绘图软件进行作品表现。做到手绘与电脑表现相结合,既能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又有助于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思维训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上。

教师在用PowerPoint或Authorware等软件制作教学课件时,可以插入经典和优秀的色彩设计案例,使课件显得图文并茂。还可以在多媒体教学中使用Photoshop或CorelDraw等绘图软件,通过演示更直观地给学生讲解色彩构成的基础知识。比如,在讲色彩混合中的三原色时,教师常常难以出示准确的品红,因为在市场上很少有品红这种颜料,而靠言语表述或自己调色也很难准确表现,这个难题恰恰可以通过Photoshop来解决。在Photoshop中,我们可以轻易地找到品红色并向学生展示。另外,在讲有彩色的明度对比时,可以对彩色图形进行“图像——调整——去色”处理,完成由彩色图形向黑白灰明度秩序的转换,从而让学生很轻松地理解。

以往的学生作业基本全用手绘来表现,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通过大量的调色练习和作业训练积累色彩经验,但是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过于追求画面的精细效果而忽视训练本身的目的。而如果在作业中把手绘表现与电脑软件操作表现两种方式结合在一起,则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通过手绘练习,学生可增加调色经验和对色彩的感性认识;一方面,电脑软件的使用既可快速变换不同的色彩组织,帮助寻找最佳配色方案,又能表现出比颜料更加鲜艳绚丽的色彩效果。这样对于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开发学生创造力有很大的益处,并有益于提高学生操作电脑、应用软件的熟练水平。

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艺术设计专业的整体教学思路必须围绕就业和实用的目的培养具有创造力、表现力等综合能力的应用型设计人才。对这些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力所能完成,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科教学形成合力,使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出现在每门课程的学习中。在色彩构成教学中,通过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手段并辅之以教师的积极引导,必将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赵国志.色彩构成[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89.

篇8

[2]Sunny Dzik.RFID and Smart Packaging in healthcare.[Retrieved March 25,2006,from.http:///smarthealthcareusa/3.asp].

[3]Walter H.Dzik.Emily Cooley Lecture 2002:Transfusion Safety in the Hospital.Transfusion,43(9):1190-1199,September 2003.

[4]RFID—Standards in Libraries[EB/OL].http://dbc.dk/Brngememinar2004/Standards in Libraries.pal.

[5]郎为民.射频识别(RFID)技术原理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58-91.

[6]罗春衫,彭龑,易衫.RFID技术发展与应用综述[J].通讯技术,2009,12(42):112-113.

篇9

随着国家对医学科研的日益重视和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加,国内医院的科研规模也随之持续扩大,科研服务平台对科研产出的直接支撑作用愈来愈重要。此外,医院科研支撑平台和管理作为医院科研、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学科发展,建设高水平科研团队和培养优秀人才,提高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疗、科研、教学水平以及医院整体发展等方面也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2]。因此,如何提高平台使用效率、提升平台服务质量,就成为医院科研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化技术建设支撑平台和管理平台,从而更好地为科研服务,提高医院的综合实力,是医院科研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管理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医院本着“完善服务平台,支撑医学发展”的科研建设原则,根据医学科研发展的实际需要,在打造和完善科研支撑平台和管理体系方面做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其中,充分应用信息化技术规范科研管理,优化工作流程,是我院科研支撑平台和管理平台建设的显著特色。

一、科研支撑平台体系建设的探索

几年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人力,通过整合各种资源搭建科研平台。截至目前,已经建成了针对临床、基础、服务支撑等几大平台,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科研支撑体系。

(一)临床支持

临床科研在现今的循证医学时代,是医学科学从基础研究走向临床应用的必经之路。2012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首创了以医院临床信息系统为核心,连接了生物样本库系统和随访管理系统的新型现代医学研究三联体系统,可以同时为医疗、科研、教学提供服务平台,使得医教研工作更加融为一体。实现了临床医学研究资源平台共享,也为转化医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1.规范临床信息系统中的临床路径管理和结构化电子病历

作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临床路径管理是兼顾医疗质量管理和效率管理的现代医疗管理重要手段。目前医院的临床路径已与医嘱系统进行了无缝整合,所有住院患者都必须进入临床路径系统,其中正式路径入径率已达90%左右,其余则进入待建路径,实现了所有病人的全覆盖。在医生使用路径下达医嘱的过程中,凡是和路径规定动作不一致的地方医生都必须解释变异原因,实现了变异轨迹实时全记录。待建路径能够忠实记录和总结少见疑难病种的临床诊疗轨迹,当患者入组达到一定规模要求时,信息系统能够辅助医生自动生成一条新的临床路径供医生试用,逐步扩充正式临床路径库。这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

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作为临床路径执行的载体,也是一个优质的数据资源库。目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已经建立了近千条标准化临床路径,覆盖了大部分临床科室,临床路径表单和医生工作站实现了有效衔接,逐步实现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路径管理。路径针对各类疾病建立的规范化治疗模式与程序,在提高诊疗质量的同时,也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临床资料,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临床数据库。研究者可以采用一定的规则,从中快速提取所需要的临床数据,大大节省了从前通过查纸质病历或扫描病历来搜集数据所花费的时间,也减少了人为差错。

2.建立健全生物样本库质量管理系统

随着生物医药研究的飞速发展,临床样本资源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充分的认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生物样本库目前共储存样本近九万份,包括组织、血浆、血清、白细胞、尿液、DNA、粪便、骨髓等十余种样本类型。根据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的《生物标本库质量达标检查手册》及《ISBER组织生物样本库自评表》,梳理了生物样本库质量管理体系,并进行了质量自评,使用手机管理软件,实现了标本的采集、拍照和储存等管理过程的信息化。

3.建立随访管理系统

随访管理是对随访工作全面、系统、规范的管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随访管理系统已实现电子病历系统中的特定疾病患者自动随访,建立了门诊医生站与随访系统的集成,通过向患者发送提醒短信,实现了门诊复诊随访,随访系统集成检查检验的录入,患者检查结果直接插入随访记录单,实现了无感化随访。

以上三个系统通过信息化网络紧密连接,同一患者的各种信息资料可以自动关联、载入。在一名患者的完整就诊的过程中,也就实现了临床数据、样本数据、随访数据的完整搜集。

(二)实验支持

篇10

Effect of Humanized Management Mode in Improving the Working Self-efficacy and Mentality of Nurses in Operating Room/HUANG Yu-pi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3,10(20):078-079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humanized management mode in improving the working self-efficacy and mental state of nursing staff in operation room.Method:38 nurses in operation room from February 2011 to June 2012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19 cases of control group and the other 19 cases of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ere managed with conventional nursing mod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managed with humanized management mode,and then the two groups were respectively.evaluated with GSES score and Zung score before the management and at 2nd and 4th week after the management,and the evaluation results of thes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t the corresponding time.Result:The GSES score and Zung score evaluation results of observation group at 2nd and 4th week after the management were respectively bet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at 2nd and 4th week after the management,there were all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

【Key words】Humanized management mode;Nursing staff in operation room;Working self-efficacy;Mental state

First-author’s address:Midi Staff Hospital of Pangang,Panzhihua 617023,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20.039

手术室护理人员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且较多工作不仅具有高重复性,且常有应急事件的发生,而这些对于护理人员的身心均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不仅影响到护理的工作积极性,且对其心理方面造成的压力也较大,而这对于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极为不利[1]。本文中笔者就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改善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效能感及心理状态中的效果进行研究,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1年2月-2012年6月38名手术室护理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19名和观察组19名。对照组男1名,女18名,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30.6±5.2)岁,护龄1.0~18.5年,平均护龄(7.6±0.8)年,职称:护士5名,初级护师9名,主管护师5名。观察组男1名,女18名,年龄20~39岁,平均年龄(30.4±5.4)岁,护龄1.0~18.9年,平均护龄(7.8±0.7)年,职称:护士5名,初级护师9名,主管护师5名。两组护理人员的个人基本情况及工作相关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篇11

可再生能源由于清洁、可以再生、本地化生产等特点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从资源潜力、技术水平、产业基础以及对社会、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各方面分析,风力发电是当前除水能之外,市场竞争力最接近传统能源、争议最少、也是最可能大规模发展的清洁发电技术,因而也是全球发展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新能源产业。

不同于对“资源”争夺激烈的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必须立足于现代装备制造技术,才能将风力、太阳能等自然资源转化为可用及可控的现代能源。因而,大规模风能资源的开发,首先需要建立在先进、可靠、经济的风电设备的制造之上。近年来在(可再生能源法)及其配套政策的引导和鼓励下,我国风电产业作为新能源产业的代表得到了长足进步,目前已涌现出60多家风电设备整机制造及一大批零部件配套企业,连续两年装机容量增长速度超过100%,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产业繁荣的背后,不能忽视的是,我国还没有完全掌握兆瓦级以上风电机组的核心技术。很多企业为了占领这块新市场,通过引进生产许可证等方式快速上马项目、扩张产能,但产品质量及可靠性问题开始逐步暴露,也没有摆脱某些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这日益成为制约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缺乏长期基础性研发积累、集中匆忙引进技术抢占市场,导致大量核心技术依赖进口、却又出现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的局面,这将严重影响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有针对地解决风能等新能源产业当前快速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能源所与国家能源局、中国风能协会组成团,于2008年对新能源发展全球领先的丹麦、德国两个国家的风电产业进行了考察。期间,考察团分别与两国的政府部门、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公共技术研发和试验部门、产品的检测认证和行业协会等进行了座谈,并参观了两国典型的风电整机和零部件制造企业。了解到政府、企业、科研机构这三者在支持新能源的长期研发、培养高端人才、加强公共服务以及促进新技术产化过程中的主要思路。有关情况如下:

一、当前国际风电市场发展的基本形势

发展可再生能源已经是大势所趋。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已经将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作为应对新世纪能源和气候变化双重挑战的重要手段;许多国家采取了诸如价格、市场配额、税收等各种激励政策,从不同的方面引导和支持风电的发展。比如德国和丹麦等欧洲国家采用的长期保护性电价政策,英美等国主要采取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政策,为风电建立稳定的需求市场;美国有些州还采取生产税减免来减少风电开发的成本;荷兰采取绿电交易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和支持风电的发展;也有的国家和地区通过采用电费加价的方式筹集建立公共效益基金,支持风力发电的发展等。

在政策的鼓励下和技术推动下,全球风电产业取得长足进步。风电的成本已大幅度下降,每千瓦时的风电成本由80年代初的20美分下降到2007年的4-6美分。伴随着风电技术经济的改善,全球风电市场也不断扩大。2007年全球风电的新增装机容量约为2000万千瓦,预计在2008年底成为第一个全球累计装机超过1亿千瓦的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作为能源领域增长最快的行业,风电产业共为全球提供了近35万个就业机会。欧洲和美国在全球累计风电市场中占统治地位,截止到2007年底,德国是目前风电装机最大的国家,装机容量2225万千瓦,其次是美国、西班牙、印度和中国。2007年,风电在欧洲新增电源中首次超过天然气发电,成为第一大电源;美国新增的风电装机也仅次于气电,位居第二;特别是,2007年欧盟25国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在电力系统中的比例已经分别达到了6%和3.5%,其中丹麦高达25%和16%,德国是17%和7%,分别位于世界的前两位。风力发电已开始表现出从“补充能源”朝向“战略替代能源”方向发展的趋势。

二、丹麦和德国的风电产业发展形势

与风电市场的发展规模相似,欧洲是全球风电产业的中心,丹麦、德国则是欧洲风电产业的领头羊。2007年,全球派名前十位的风电设备供应企业中,有5家来自这三个国家,占据了超过全球近一半的风电市场。

丹麦是世界上最早发展风电的国家之一,也是当前海上风电开发最多的国家(累计装机容量为426MW),目前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风电设备制造商Vestas公司。Vestas公司不仅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而且占据了世界28%的风电市场,已在全球几大洲12个国家设立数十个生产工厂,并在包括中国在内的美、英、法、德等主要风电市场的累计占有率都处于前两名的位置。丹麦自身的风电市场非常有限,Vestas公司的99%产品销售额来自其他国家的风电市场,而风电产业却为丹麦创造了2万个就业机会,风电产业已经成为丹麦外贸的象征和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1991年)颁布固定电价法促进风电发展的国家之一。在强有力的政策鼓励下,德国不仅是当前世界上风电市场最大的国家,而且德国公司在全球排名前十的主要风机制造商中占据了4席;此外,在齿轮箱、发电机、精密轴承等风机关键零部件的供应上。德国不仅基本满足了自身产业发展的需要,在欧洲乃至世界风电市场也占据了相当的份额,表现了强大的制造能力和整体竞争优势。2007年,风电产业为德国提供了8万个就业机会,产业总值达74亿欧元。

可以说,丹麦和德国已经建立了相对成熟的风电市场,以及非常具有竞争力的风电产业链。风电也已经成为代表两国重要的新兴产业之一。

三、欧洲风电产业发展的重要经验

风电产业是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丹麦、德国风电市场的规模化发展,首先得益于电价、强制性上网等优惠的政策环境。这两国所积累起来的风电产业方面的巨大优势,除了受益于财税优惠等激励措施以及稳定的市场需求外,与这些国家强大的创新能力、工业基础和高素质人才队伍也有很大关系。通过调研了解到,两国风能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除了要依赖优惠的政策环境外,还与国家基础性研究、人才队伍培养和公共体系的设立有着密切的联系。总结

来看,有以下的特点:

(一)国家级研究机构在前期技术积累和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处北欧半岛上、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丹麦很早就重视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并于上世纪70年代成立了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RISOE)。在当时风能技术的发展前景还不明朗的情况下,在政府资助下,RISOE开展了大量与包括风电在内新能源产业相关的基础性研究,组建了专门的学科方向,培养了高端人才队伍,建立有很强技术手段的试验中心,形成具有世界级的跨学科研究能力等。而且,在RIOSE这个纽带的带动下,经过其它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培育,丹麦逐步形成了稳定的风能产业人才队伍。RIOSE还将“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结合起来,促进了技术的推广和向企业的转移,从而很好地发挥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丹麦Vestas公司最初的风电技术即来自RISOE。德国也于2000年建立了由经济部、环境部共同管理的能源研究机构,可再生能源是其重要职能之一,重点支持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

当前,风能等新能源产业的规模和过去已不可同日而语,企业的研发力量也逐渐强大,这些国家级研究机构在促进产业成长的作用上也发生了变化,但这些机构在开展包含太阳能、氢能等其它新能源基础性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工作,本质上没有发生变化。总之,欧洲风能产业的发展历程表明,国家级研究机构在促进新兴产业的技术知识积累和人才队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二)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研发公共服务体系

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化必须在开展大量基础性研发的基础上,通过模拟实际复杂工作条件,经历大量重复性的测试和试验过程,即应用型研发过程,最终才能开展产品的商业化推广,对跨学科的行业更是如此。风能等新能源产业是跨学科领域的代表。比如叶片的生产。就需要考虑在野外恶劣的环境下工作,要求叶片在一定的重量、刚度和工艺限制条件下,同时保证一定的极限强度及较高的疲劳强度。因而,风电设备的先进和稳定。更需要取决于是否有先进、完善的设备检测和测试手段。

是否可提供公共服务的研发平台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应用性研发能力的一个标准。因为这种可提供大量公共性试验检测服务的设施或机构,在新兴产业起步初期,是不可能靠商业化的方式运行起来的。欧洲的风电产业除了有先进可靠的技术、完备的供应链、专业细致的分工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依靠政府的力量建立了大量这种可以提共公共服务的技术平台,比如模拟实际风况的试验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价、风电设备零部件测试中心等。丹麦和德国拥有欧洲最多、最先进的试验风电场,以及叶片等零部件测试机构,这些机构的服务对象甚至面向所有的欧洲和其他地区的客户。这些公共试验设施和机构,为各个风电企业的原型试验、性能改进、材料试验等研发活动提供了场所,避免了政府支持某个具体企业而形成技术垄断,还减少了产业发展初期基础施的重复性投入,降低了企业创新初期的研发成本,同时也为风电机组的检测和认证等提供了技术手段,为风电设备的市场准入提供了技术保障。在产业发展成熟后,通过转让或私人入股,这些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也逐步商业化运作,减少了对政府投入的依赖。

(三)建立了完善的风电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

新兴产业发展初期,产品的质量通常参差不齐。这就必须制定一定的技术标准,并形成进行产品鉴定的能力。欧洲作为风电产业发展最早的地区,也是最先制定设备技术标准并实行了产品认证制度的地区。丹麦政府十分重视风电标准和检测认证,支持RISOE开展标准体系的研究,建立风电设备及零部件测试认证能力。德国政府也在风电产业发展早期委托德国船级社(cL)建立认证体系。两个国家开始都规定,只有通过认证的风电机组才有资格得到政府补贴,激励了企业参与认证工作。RIOSE以及GL都承担了各自国家风能产业最初发展的质量控制。风电设备认证制度既保障了风电设备的质量,也简化了政府对风电项目开发建设的管理。例如,在德国建设风电场项目,如果项目采用的机型是经过认证的,政府不再对项目安装的机组逐一进行安全检查,总体上降低了管理成本。

事实上。无论是国家级研发机构,还是人才培养、公共服务体系以及认证等体系的建立,都是相互关联,并互相促进的。比如国家级研究中心为新能源技术的研发打下了基础,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可以为产业化的研发工作提供帮助,还可以成为认证工作的技术手段,而认证的标准研究来自于国家级研究机构的成果,所有这些工作的实现最终培养了这个行业的高端人才队伍。由此可见,基础性研发、公共的服务工作,对于一个新兴产业的起步,特别是人才的培养,发挥着不可缺失的作用。

三、促进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在化石能源资源日益枯竭、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中的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竞争,已经是新一轮国际能源领域竞争的焦点。谁掌握了可再生能源的装备技术,谁就拥有了未来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主动权。我国主要通过优惠电价、特许权项目招标、“风电机组70%国产化率”等方式促进和保护国内风能产业的发展,促进了风电装机量和风电机组产量的快速增加。但是我国风电产业整体上处于从“技术引进”转向“自主创新”的关键阶段,须具有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未来全球竞争中屹立不倒。面对风电等新能源产业的企业兼并、产业整合趋势,我国除了要从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着手外。还应当在“科技立国”的发展战略下,创造有利于提升企业实力的政策环境。

通过这次考察,提出促进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一)应加强新能源人才队伍建设

按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人才队伍的培养和聚集至少需要20到30年的时间。虽然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在发展风能等新能源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人才队---伍基础,但许多技术人员来自与新能源相近领域的专业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技术学习和培训;很多大型企业主要利用自身相关技术租工业基础,通过联合设计或引入战略合作的方式培养风电开发和制造技术队伍,因而造成整个行业的高端技术研发、技术管理方面的复合型人才都大量缺乏。技术瓶颈的解决必须依靠人才,而人才存量不足以及后续人才队伍培养目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必须结合国家创新团队、创新能力建设的任务,将人才培养作为未来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着力培养具有战略思维和战略眼光的决策型技术人才,以及专门的高端技术研发人才,包括国家层面的总体技术研发带头人、企业层面的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中坚技术力量,为我国的新能源产业的健康、自主发展提供人才队伍的支撑。

(二)加大对团队和公共技术研发能力的培养

虽然新能源人才短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与我国研发体系制度息息相关。当前我国基础学科的建设

有两种不利于长期人才培养的模式:一种是采取高度依托个体专家的学术带头人制度,而没有着眼于长期稳定研究团队的建设,使得人员的变动对基础前沿研究的影响很大,研究成果也没有稳定团队的承继;例如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我国还没有长期支持和投入的国家级风能、太阳能或生物质能研究实验室。因而也无法从战略角度把握这类领域的前睹性技术;二是国家对研发的支持方式仍主要是一次性投入,许多国家工程中心和研发中心都没有长期的、连续性的投入,导致这些机构无法为国家基础性研究提供公共服务;例如,北京太阳能研究所、新疆金风国家风能工程研究中心等,后来都为生存走了服务于自身企业的道路,丧失丁基础研发和公共服务的根本职能,因而也成就不了丹麦RISOE之类的一流科研朝构和人才培养基地。

新能源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其可持续发展需要有长期、坚实的基础研究做支撑;欧洲的风能产业发展经历了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今天的成就。我们必须加强对国家级研究机构的长期投入,构建起国家级的可再生能源技术研究机构,整合国内现有的技术资源,协调开展基础性和公共性技术研发,并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和合作,发挥政府和企业、基础研究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纽带作用,并同大学教育等培训结合起来,共同承担起人才队伍建设的长远任务。

(三)加大对公兵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

欧洲的发展经验已经表明,一个成熟风电产业的发展,风电设备测试中心、试验风电场等可承担公共技术服务的机构和设施是必不可少的。我国当前处于产业发展初期,由于市场前景广阔,几年内就涌现出60多家整机和几百家零部件企业。但由于风力工况非常复杂,风电设备的技术集成性很高,国内企业的经验和技术积累都还不够,在初期企业缺乏对测试工作的大量资金投入,缺乏公共性的测试平台等一系列原因,国内大量新下线的机型在缺乏野外测试的情况下仓促推向市场,使得风电机组产品的质量大打折扣,影响了机型的使用效果,造成实际故障率很高。特别是当前高度依赖进口控制系统等核心零部件,更加需要通过公共平台的建立,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并打破上下游企业间的猜疑,开展更加广泛的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才能尽快突破技术瓶颈,开发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因而,建议尽早建立国家级风电公共试验平台,建设叶片、电机、齿轮箱和传动系统试验和测试设施,为国内风电企业自主研发特别是首台机组的测试、验证提供技术条件。无论是试验风电场还是其他传动系统的公共试验平台,其建设和运行可以采取“国家支持建设、股份制共管运作,以电养场”的方式,也可以采取丹麦试验风电场所采取的“国家投资、租赁服务”的运作模式。

篇12

(一)低碳经济概念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经济形态的总称,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发展,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目的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已经成为全球发展战略的重点和共识。

(二)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

低碳经济涉及的行业和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了低碳产品、低碳技术、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等。在技术上,低碳经济涉及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的新技术,低碳技术可分为三个类型:第一类是减碳技术,是指高耗能、高排放领域的节能减排技术、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技术等;第二类是无碳技术,比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第三类就是去碳技术,典型的是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在产业路径上,低碳经济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环保产业,主要包括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二是节能产业,包括工业节能,如余热回收发电、工艺改进、节能材料,包括建筑节能和汽车节能;三是清洁能源,包括风能、核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还包括能源的传输方式,比如高压、超高压输电技术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智能电网业务。

二、成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

当前,成都的发展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首先是中国的和平崛起和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地位的快速提升,必将带动若干有条件的国内城市在世界城市体系中地位的提升;其次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有条件的局部地区有可能打破传统发展模式,实现产业跨越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城市跨越发展;三是国家启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加快构建具有全局和战略意义的新的经济增长极,西部中心城市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成都作为都江堰自流灌溉区和长江上游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区,肩负着基本农田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责任,尤其是产业发展更要考虑资源和环境的约束。为此,低碳经济发展是大势所趋,成都经济发展必须选择低碳发展道路。目前成都经济发展模式还仍属于高碳型经济。主要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呈现煤多、气紧、油少的特点,能源依赖于外部供给,导致能源安全风险较高;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主要体现在三次产业发展不尽合理,服务业比例偏低;新技术、新产业发展还比较滞后。加之成都市特殊自然条件的限制,大气环境呈现超载特征;全市水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环境容量趋近极限及环境承载力的薄弱。这些都给成都市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资源压力和环境安全隐患。

(一)增长方式亟待转型

成都市经济增长方式结构性矛盾突出。首先是三次产业发展比例不尽合理,从国内外中心城市和特大中心城市发展来看,第三产业的发展都很迅速,占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成都市2009年三产业占GDP49.6%,远远低于北京(2009年三次产业占GDP75.8%)等国内特大中心城市。其次是产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首先是农业优势产业不突出,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标准化生产落后;其次是工业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还在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发展不够;最后是传统服务业根深蒂固,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辐射带动作用不强。

(二)产业发展急需扶持

低碳经济的主要载体环保节能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在成都均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并呈现出较快的发展态势,但尚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是企业规模结构不合理,未形成大型龙头骨干企业或企业集团;二是政策措施支持不够,与国内主要城市相比,缺乏有针对性的低碳产业发展专项政策,在资金、人才、服务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三是“产、学、研”脱节,绝大多数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不足,未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和创新体系,先进技术未能及时实现产业化;四是市场体系不够健全,影响了低碳产业健康发展。

(三)资源瓶颈日益突出

成都市能源消费量逐年递增,早在2008年已达到3530.4万吨标准煤,是1995年的2.77倍,且能源自给率较低,不足20%,过高的能源对外依赖将造成能源安全风险。同时,成都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人均占有量仅为862立方米,低于国际公认的严重缺水警戒线,属于缺水城市。特别是近年来岷江的高强度开发,加之成都市境内河流水质不断恶化,导致水资源供需紧张,到2020年,成都市将累计缺水35亿立方米。成都市的碳汇资源并不丰富,人均碳汇量为1.0379吨/人。

(四)环境问题日渐增强

成都市主要污染行业为轻工、化工、制药、建材、火电和冶金,目前这些行业仍将是成都市的排污大户,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需要较长的时间。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将继续存在,水资源消耗量巨大,像烟尘、粉尘、石油类等污染物治理任务仍然艰巨,再加之目前转基因产品、新化学物质等技术和新产品将对环境带来潜在风险;放射性污染及电磁辐射污染日益显现;电子废弃物等各类新污染急剧增加,给环境保护带来新的难题。随着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农产品安全保障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更加突出。例如:畜禽、水产养殖、农药、化肥等已成为农村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来源,如果不能有效遏制,将进一步加剧水体、土壤的污染和生态系统的退化,威胁农产品安全和整个农村的生态环境。

(五)生态安全不容忽视

成都市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地区之一,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生态安全的支柱,现正面临着生态安全的威胁和挑战。首先是生态承载力非常脆弱,在西部城市中属于极高,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承受的压力巨大;其次是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第三是水土流失严重;第四是城市热岛效应,气候变化对生态安全的影响日益严重;第五是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下降。此外,城市化进程加快致使生态压力增大,城市人口持续增加,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城市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增。同时,成都私家车数量进入全国前三,废气排放量和污染物排放量也将持续增加,人口密集区空气质量的改善难度加大。#p#分页标题#e#

三、成都低碳经济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一)研究确立低碳发展战略,制定实施环境经济政策

结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节能减排的需求,把低碳发展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研究确立建设城市的低碳发展方向,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结构绿色转型,应尽快编制出台相关的政策,引领和指导成都低碳发展路径。建立和完善绿色税收体系,加大对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投入;对高碳产品或企业开征环境税、资源税、碳税、进出口税试点,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体系;对生产高效、低碳、低污染产品的企业实施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绿色信贷和绿色保险政策;研究针对企业和公众的环境补贴政策;在此基础上探索低碳经济发展所需环境经济政策模式。

(二)逐步优化能源结构比例

研究确定集约、清洁、高效地利用煤炭的战略目标,力争使煤炭占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逐步下降,规划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控制和减少污染排放;大力发展低碳能源,以太阳能、核能、LED等为重点,争取实现主要低碳能源的规模化、产业化和商业化发展;优化能源结构,逐步降低石化能源的使用比例,促进能源结构的战略调整,建设中国西部新能源基地。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早关停耗能高、效益低、污染重的企业。如关闭热电厂,综合利用再生能源,像沼气、地热、秸秆发电。关闭高污染水泥生产企业,鼓励发展新型干法水泥企业等。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一是抓住国内外产业向西部转移和国家推动十大产业振兴的机遇,对传统产业进行生态化改造。确立打造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目标,培育新兴产业促进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发展。譬如:德国汽车工业中早已兴起的电动汽车、生物能源汽车,这就是传统产业向低碳化发展的典型事例。二是着力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新型现代服务业,建立创新优势的服务业结构,打造服务业发展新高地;借鉴英国伯明翰的成功转型,将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发展金融、咨询、零售、会展等行业作为重点,培育创意园区,建设知识城市;成立自己的文化产业区,利用大学孵化高科技企业。三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建立实现新跨越的工业结构;打造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建立开拓新局面的现代农业结构。

(四)继续大力推动节能减排

“十一五”节能减排主要是行政手段,那么“十二五”应以经济手段为基础,以法律手段作保障,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利用经济杠杆促进节能减排,用经济手段来解决能源和资源问题,实现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污染排放,增加碳汇;继续制定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建立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节能考核指标及评价体系,加强环境保护,提高能源利用率。

(五)强化农村能源环境管理

高度重视农村的能源、环境问题,将其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任务之中,加大财政投入,采取综合措施,强化科学管理;鼓励农村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建立健全农村可再生能源和环境技术服务体系,推动农村可持续能源建设;发展低碳高效农业,建立农村碳汇补偿机制;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制定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积极开展生态建设,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六)完善低碳科技创新机制

篇13

1、导言

近年来,全球都面临着能源危机和气候变暖等多重压力,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能源的结构调整、发展新能源已逐渐成为各国政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供应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能源互联网已成为热词,各路专家学者讨论得非常激烈,但是对于能源互联网的定义及内涵一直呈现众说纷纭的态势,笔者将着力探索能源互联网这一概念的内涵以及能源互联网的战略意义。

2、互联网及其特性

互联网是什么呢?互联网就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将计算机网络互相联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称作“网络互联”,在这基础上发展出覆盖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联网络称互联网,即是互相连接在一起的网络结构。互联网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完美结合,这种结合所创造的效用远远大于这两个领域的简单叠加,成为人类信息流通的一种新工具,把人类社会带入数字化时代。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即时性、容量无限性、简易快捷等特性,由此,互联网具备了联接一切的力量,成为跨界融合的推进器。而“互联网+”模式的兴起,则给整个人类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涉及科技、医学、政府管理、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能源行业作为基础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势在必行。因此,能源互联网也必须具有互联网的开放性、交互性、及时性、容量无限性和简易便捷等特性,否则便不是能源互联网,也就无法发挥它的威力。

3、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在传统的能源建构中,风能、太阳能、电动汽车等柔性负荷在广义的范围内分享各种能源,将再生能源作为主要供应源。对于能源互联网的研究不断深入,目前的主流观点主要有三种认知方式。一是将能源互联网看成是开放、对等的架构和理念,充分融合信息通信系统的能源网络体系,形成以大电网、局域网等相互关联的网络为特征的新型能源网。二是将信息网络定位为能源互联网的支持决策网,指导能源网络调度方式的不断变革,进行信息收集、分析和决策。三是实现信息和能源的双向连接,将能源和互联网深度融合,引导用户实现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总之就是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能源系统,实现多元能源的有效利用。

能源互联网在范围和时空上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方向,“互联网+能源”本身具有丰富的想象空间和发展前景,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发展理念上,能源互联网有着高效率、一定的资源配置水平等特征。能源和信息网的深度融合将更有利于技术发展。能源互联网是以电力系统为中心,融合智能电网、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手段,综合先进的技术管理方式,实现能源互通互补,融合成下一代能源体系。能源互联网具有偏平化、面向社会化和用户服务性犹豫的发展特性,将电力、石油等不同的交通运输节点相互关联,形成个性化和定制化的能源应用,实现对能量流的全面控制。

4、全球能源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重点

全球能源互联技术的发展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光伏产业、风能制造产业、生物质能产业皆已崭露头角,产业竞争力显著提高。因此,可建立示范基地,推广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同时增加示范城市,开展民用风电和光伏计划,加快分布式能源的发展,改变以传统能源为主的状况。

4.2交通行业是化石能源消耗的大户。随着电池技术的成熟及其成本的降低,以电动汽车为主要代表的电气化交通正在蓬勃发展。在此基础上,电力系统与交通系统的耦合程度在不久的将来会逐步增强。电气化交通系统尤其是电动汽车将成为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还应加强电动车与新能源汽车的示范与应用,推进机电能源技术协同发展,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4.3在能源互联网时代,随着分布式能源生产企业数量的迅速增长及储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成千上万个分布式能源生产与储能企业接入主干电网,从而完成从传统的单项电能供应商向电能双向供应商的转型。

4.4特高压实践的成功是能源互联网提出的基础。全球能源互联网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通道),因此,在我国大范围推广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将为能源互联网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4.5相比于其他的一次能源,天然气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相对较小。且联合循环燃气机组在效率、反应速度和建设周期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一方面,随着页岩气应用不断加强,天然气的成本呈下降趋势,燃气机组在发电侧的比例因此有望提高;另一方面,利用最近出现的“电转气”技术,可以将可再生能源机组的多余出力转化为甲烷(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再注入天然气网络中运输和利用。因此,未来的电力系统与天然气网络之间的能量流动可由单向变为双向。

结论

综上所述,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地位。现已经开发出微电网远程运维系统,并应用于上海和内蒙古等地,将各现场工程的监控信息,同未来总部的专家知识库有效地连接起来,实现了对微电网运营情况的随时掌握,并建立网络范围内的监控数据和网上知识资源库。

【参考文献】:

[1]查亚兵,张涛,谭树人,等.关于能源互联网的认识与思考[J].国防科技,2012(5):1-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