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8:13:0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畜牧业风险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 S8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4-0275-01
前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快,同时我国畜牧业经济发展也非常迅速,随之带来的就是畜牧养殖专业户的经营环境变得越来越错综复杂。并且随着畜牧养殖市场的流通速度以及范围不断地扩大,养殖专业户以及规模化养殖厂都面临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来自市场变化所带来的风险的不断升高。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养殖户的自身利益。因此总结以往畜牧养殖经营经验,并且积极探讨更新更实际的养殖风险管理模式,是意义重大的。
一、养殖专业户风险来源以及特点
畜牧养殖业属于一种高风险、情况多变的产业,而其中的风险来自于畜牧养殖中的各个环节可能带来的经济方面的损失。从风险的来源看,风险主要分为外部风险以及内部风险两部分。
1.外部风险
外部风险包括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这三方面。畜牧养殖产业是一个跟自然有着紧密联系的行业,例如牧草的种植、饲料的选择、疾病的防控、都是跟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样这些都影响着牲畜的生长状态。所以养殖户一定要注意防控降低自然风险给养殖过程带来的负面影响。自然风险的主要特点就是不规律可循,多变性。
用户养殖的牲畜最终是要销售到市场上去销售的,所以有时候市场情况的变化对于养殖用户的影响是巨大的,有时候是致命的。随着我国畜牧产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畜牧养殖户、肉类加工场、以及肉类销售企业涌入市场,分割我国畜牧市场资源,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利益的竞争,这样就使得市场风险进一步增加,最终利益的最大受害者还是畜牧养殖户。
国家以及地区政府在政策制定上往往要考虑众多的因素,其中大部分政策的制定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为了GDP的提高,然而其中也不乏有一些政策出于考虑环境等因素,对经济发展不利。畜牧养殖是一种总体上对环境不利的行业,因此会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
2.内部风险
畜牧养殖业内部的风险主要是来自于养殖户专业知识所带来的风险,以及牲畜有疾病等情况带来的风险。其中养殖户的养殖技术是具有高风险的一项风险内容,如果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操作不当或者应为疏忽大意很可能就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样养殖牲畜的疾病以及一些常见传染病的爆发都是一种不可预知的风险,同样都会给养殖户带来灭顶之灾。
二、降低风险以及风险管理的策略
在市场经济的主导下,畜牧养殖行业具有高风险性,并且这种风险往往带给养殖户巨大的损失,因此如何降低畜牧养殖行业的风险,以及如何进行风险的管理化运营成为我们亟待解决问题。
1.做好风险的管理化运营,首先我们要培养风险管理的意识。作为畜牧养殖户来说,他们要加强风险的管理意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风险与利益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要树立防范风险的观念,一旦风险到来就要做出正确的抉择,以保证将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加强平时的养殖训练,以熟悉可能存在风险的地方,并及时做出反应,以减小风险所带来的影响。
2.加强对风险内容的分析与评估
畜牧业养殖中所存在的风险具有隐蔽性、突然性、负责性以及持续性,如果对这些风险认识不够明确,分析不够彻底,就会是风险带来的损失放大化,蒙受更多的损失。所以作为畜牧养殖业的养殖户来说,一定要认识到风险的分析预评估是一项长时间的工作,并且其中要有清醒的头脑以及足够的耐性,同样一个严谨的态度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畜牧业养殖业的风险评估与分析需要丰富的养殖经验以及相关知识的储备,尤其是对于市场以及政府政策所带来的风险进行评估与分析时,更需要对相关资料的仔细研读,与分析。及时做出准备,以将风险降到最低。
3.建立风险应急体制和急救措施
根据多年来对畜牧养殖业风险应对的研究,我们可以总结出:建立一个长效的风险应急体制对于防范风险以及降低风险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畜牧养殖业中存在的风险具有不定时性,正式由于这种特性给我们应对风险时带来了不小的问题,特别是来自于市场变化与牲畜疾病所带来的风险,一旦风险爆发,留给养殖户应对的时间实际上是非常短的,几乎是没有什么时间来应对,因此所带的损失就非常严重了。由此看来,建立长效的风险应急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建立了长效的风险应急体制之后才能在风险爆发后从容应对,不至于手忙脚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4.政府要在风险防范上做出表率作用
虽然畜牧养殖业中的风险有来自于政府做出的决策,但是政府出于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为目的所指定的政策还是占有绝大一部分的,同时政府也要保住养殖户进行风险的防护与引导。
首先为了帮助养殖户抵抗风险的影响,第一件要做好的事情就是要公开政府决策,以保证养殖户在第一时间了解到相关政策的内容,有利的方面积极响应,有害的方面及时做出回应,以减小风险带来的损失。其次就是政府在出台相关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养殖户的情况,综合考虑政策出台后社会的反响。
结语
通过我们上述对于畜牧养殖业中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的管理和规划,我们了解到风险与风险管理已经成为现代养殖业中的重要一部分,为了降低风险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我要对风险进行充分系统的分析,以提高养殖户应对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养殖户的风险分析
1.1内部风险
养殖专业户的内部风险,主要是专业户本身的技术产生的一些风险、养殖过程中的思路和观念所带来的风险。如果说养殖户本身技术不过硬,则会引起大的失误从而造成巨大的损失。这些技术主要包含有良种的引进、对饲料的正确搭配使用、对疾病的控制预防等。良种的引进在畜牧养殖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阶段,若在引进过程中引入了不良的品种,将会对未来畜牧养殖建设产生不利的影响。疾病的预防控制在饲养过程中也是非常重要,在饲养过程中若不注重疾病预防,禽畜非常容易产生疾病,免疫力下降,甚至可能会出现死亡现象,造成非常大的损失,因此,畜牧养殖户[1]要对内部风险承担责任。
1.2外部风险
外部风险通常包括着自然风险以及市场风险。自然风险一直都是畜牧产业所避免不了的风险之一,畜牧饮用水、禽畜饲料、草场等的质量、禽畜本身的健康问题,都会或多或少受到自然的影响,所以面对自然风险,畜牧养殖户一定要异常重视,通过采取一些外部的有效措施减少自然风险产生损失,一些对外部环境要求比较高的禽畜,养殖户更要重视对待。产品最终流向地是市场,而市场的风险对养殖户的来说,产生更巨大的影响,随着物流市场的极速扩大、市场中产品的提供者不仅仅是本地的养殖户,许多的有竞争力的大中型企业、农场等都在不断地进入到这个产业,对养殖户产生了非常大的压力,这就要求养殖户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扩大规模,扩大对市场的适应能力。
2养殖户风险管理措施
2.1提高防范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工作
做好风险管理,首先必须得有风险管理的意识。在养殖过程中,必须得对每步都做出准确的选择,最大程度防范和管理可能存在的风险,对这些风险进行细致而又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未雨绸缪,提前管理和防范,对此类风险可能会造成的危害以及损失进行科学的评估,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最优的选择,将危害以及损失降到最低。
2.2加大对风险管理的研究力度
风险有着各类特点,对于养殖户来说风险管理并不简单的是一方面的,而是多方面的。对于这些风险规律,要进行深入、长期的、以及系统的研究认识。风险的监控和管理在养殖过程中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一定要提高对风险管控的认识高度。养殖户重视的不仅仅是生产管理、市场动态等,对于经验的积累、市场的动态、在养殖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的风险都要进行分析、了解,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
2.3提高应对风险措施“未雨绸缪”
无疑是对风险最好的防范,但是“亡羊补牢”也是在应对风险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措施,风险往往不会遂人所愿,但是可以建立起一种应对风险的措施,在风险发生过程中,采取正确有效的做法,将风险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比如发生流行性禽畜疾病的时期,隔离和疫苗注射无疑是最正确有效的做法,避免出现更大的损失。有些机构的调查显示,有秩序和正确的应对出现风险后所进行的措施,对于养殖过程的影响是可以忽略的。
2.4政府应加强科学有效措施促进畜牧产业健康蓬勃发展
政府在市场资源配置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带好头,发挥好政府作用,对市场的风险会有显著的降低,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地政府治理,是对市场风险的有效把控。政府在市场中一定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学的进行资源配置,而不是一窝蜂的强制养殖户按照政府的并不科学的规划去接受规定,比如未经过理论和实践的论治,纸上谈兵的划出某块地,建设成所谓的“养殖批发市场”,不仅导致养殖户的租金提高,并且提高市场风险,所以政府在进行市场导向时,一定要多方调研,科学有效的促进市场向良好一面发展,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减少养殖户的风险。
3结束语
风险在任何行业中都是存在的,只要对风险有清楚的认识和细致的了解,采取合理正确、科学有效的方式去应对风险,就一定会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风险所带来的危害,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2畜牧养殖专业户的风险分析
2.1技术风险
畜牧养殖业的技术风险是在养殖过程中,由于畜禽品种的选择、养殖过程的疫病防治以及饲料的科学配置等方面的技术应用不确定性,而带来的风险。例如,在畜牧业商品流通过程中,禽类流行性疫病的传播有了相应途径,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疫病控制,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2.2自然风险
自然风险是指在畜牧养殖过程中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产量降低或其他结果的出现。由于禽类和畜类在人工圈养的过程中,对于自然因素的抵抗力在不断下降,导致自然环境的大程度变化对其生存的影响十分密切。
2.3市场风险
由于近些年来我国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开展惠民工程。交通运输和销售市场都得到巨大的进步,网络营销更是提供了巨大的交易平台。努力推动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加深市场各畜牧养殖专业户之间的竞争,从而导致市场作为风险影响畜牧养殖业专业户的经营和发展。
3畜牧养殖专业户的风险管理策略
3.1树立风险管理意识
首先,畜牧养殖专业户应当从自身出发,努力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意识,进行风险管理的理论知识学习。正确的利用理论知识的指导,构建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分析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应对的具体风险类别,并根据自身情况的实际能力做出合理的决策。
3.2加强风险分析
对风险进行科学和全面的分析评估,由于风险具有隐匿性、突发性和持续性等特质,所以畜牧养殖专业户需要做好事前的风险规避、事中的风险控制以及风险应急处理,有效提高风险管理的能力,全面保障畜牧养殖专业户的经济效益。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及时分析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类信息,了解市场变化带来的影响,多方求证通盘考虑,为做好风险规避提供有利的支持,进而极力减少风险给畜牧养殖专业户带来的利润损失。
3.3政府积极引导
随着中国经济的总体规模不断增大,政府的调控措施和经济形势对畜牧养殖业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所以在畜牧养殖业的风险管理中,政府应当利用对于利率、补贴、存款准备金率等因素的调控给予畜牧养殖业养殖专业户一定扶持,这样有利国家对于减小贫富差距计划的实现。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3-0275-01
东风镇位于威宁县城东南面,全镇平均海拔1 790 m,总占地面积109.96 km2,位于东经104°34′~104°45′之间,北纬26°46′~55°46′,距县城49 km。东风镇东邻居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西与炉山镇为邻,西南面与威宁县二塘镇接壤,北面是威宁县板底乡和赫章县朱市乡。全镇辖15个行政村120个村民组。全镇10 185户现有人口46 480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比12.78%,共计5 195人,共包括汉、彝、苗、水、白、穿青等8个民族。镜内地貌破碎崎岖,地型地貌类型多样。高山与低谷海拔相差800~1 000 m,温度相差4~6 ℃。境内的河流以鲁章大河为主干道,另有拖倮、拱桥、格书3条小河。流经镇区汇入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大河流域,皆为乌江水系源头。东风镇处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冬季冷凉,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雨热同季,干湿明显。全镇年平均气温11.8 ℃,降雨量在800~1 100 mm。东风镇土地面积10 996 hm2,耕地1 172.27 hm2,人均占有耕地不足333.33 hm2。东风镇有林地109 hm2,荒山2 836 hm2,草地3 546.67 hm2,河域面积173.33 hm2,垦荒面积2 133.33 hm2,荒地及耕地中的采煤废区及污染面积800 hm2。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深入,畜牧业不断体现了其重要地位,畜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将针对如何在此良好的发展环境下,不断扩大畜牧业的产业规模、提升综合效益进行探究与分析。
1 东风镇畜牧业生产状况
纵观近几年东风镇的畜牧业发展,总体呈现稳中有增的良好发展态势,东风镇通过将政策驱动与科技驱动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遵循市场调控规律,大力推动猪、牛、羊三大支柱产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其中,肉类产量年均增幅在10%以上,人均占有逐年攀升,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占比逐年上升。目前,全镇共有0.9万左右劳动力从事畜牧业生产,畜牧业占农户总收入的1/5左右,可以说,畜牧业已经逐步发展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也逐步成为农业中最具潜力的产业。根据2015年数据显示,畜牧业养殖数量稳中有升,具体数据见表1。
总结起来,东风镇畜牧业具体如下几个特点:首先,饲养数量多,每年出栏总量超过5万头(只);其次,地方特色突出,在畜牧业生产上,形成了以牛、猪、羊、鸡四大产业为主,其他产业竟相发展为辅;再次,规模养殖持续发展。目前,全镇养殖大户30户,其中养猪11户、养羊15户、养鱼2户、养鸡与养兔各1户,且饲养量呈现逐年递增态势;还有,饲养技术中科技含量不断提升,不仅带来了更高的收入收益,还能够降低成本、缩短饲养周期。最后,农户收入逐年提高。养殖业带来的收入在农业总收入中的占比已经不断扩大至20%左右,已经初步发展成为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持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根据2015年数据显示,东风镇农村人均畜牧收入为320元。
2 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东风镇目前畜牧业整体发展势头良好,但仔细分析发现,当中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归纳如下:首先,科技水平不高,产业化程度较低。目前,东风镇畜牧业仍以传统的散养为主,尚未形成完善的规模化、产业化体系,对病疫的有效防控、畜禽产品的生加工等多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制约,也大大增加了产业的风险性。成熟的规模化饲养应当在饲养、管理、病疫防治等多环节形成科学完善的体系。其次,畜产品有待精细化加工,质量有待保障。由于主要还是以传统饲养方式为主,在饲料添加剂、违禁药物的使用方面不规范,存在安全超标隐患,严重影响畜禽产品质量。最后是治疗体系不够完善。防疫经费少,防疫网络不健全,一些疾病如猪瘟、鸡新城疫等病时有发生。
3 建议
东风镇在畜牧业发展上具有相对明显的优势和潜力。首先,自然条件优厚,东风镇具备良好的气候条件与土壤环境,适合种植玉米、马铃薯等多种经济作物,草山、草坡多,可以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饲料资源,且当地气候条件适合饲养多种畜种。二是人力资源比较充足。东风镇共有村级防疫员15名、技术人员2名,可在规划、选种、饲料搭配等多方面提供服务。
3.1 优化发展环境,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发展健康的畜牧业离不开良好的发展环境,为了为其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应当从政策、资金、执法,以及舆论等多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与服务,加大对畜牧业发展的保护力度[1]。
3.2 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服务功能
首先,建立健全疫病防治体系。为了更加有效对疫病的发生以及传播进行控制,需要积极探索新型防治服务体系以及运行机制。其次,加强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加大对信息化宣传、服务手段的建设,逐步完善服务体系。最后,加强对高科技能力的服务体系的建设。通过专业技能培训、现场指导等多种途径促进科技能力的提升,通过与高校、农业科技部门等机构进行合作方式有效提高畜牧业的科技水平[2]。
3.3 提高产业化水平,拓宽发展渠道
首先,以持续发展为原则,应当明确发展方向。重点发挥养殖大户的带头作用,扩大规模化,培养养殖小区,通过一点带面的方式推动全镇畜牧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其次,不仅关注发展量的提升,更好注重产业品质的提升。再次,不断完善经营方式体系,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利益最大化。最后,拓展发展渠道,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宽融资渠道,为全镇的畜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3-4]。
3.4 发展牧草种植,优化产业结构
发展牧草种植业将有效推动种植业从二元结构转变为三元结构,从而提升土地利用率、产出率。要想有效推动牧草种植业的发展,需要从以下几点加以重视。首先,加强牧草种植宣传力度。将牧草种植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积极传播给广大群众,提高农户的积极性。其次,做好技术支持服务工作。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等多种途径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最后,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将牧草种植与畜牧养殖有效结合起来,走农林牧一体化的生态型发展[5]。
4 参考文献
[1] 张自和.高寒草地畜牧业的意义、问题与发展建议[J].草业科学,2001(6):1-5.
[2] 付蓉.对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J].河南农业科学,2008(12):137-138.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6-0260-01
近年来,我国畜牧养殖业的总体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人们对肉类的需求在进一步扩大,畜牧养殖业迎来巨大发展机遇。然而,行业之中存在着大批个体养殖专业户,要想在这样的前景之下,把握机遇,实现自身稳固、持续的发展,加强对于风险的管理意识相当。
1 畜牧养殖专业户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经营者面对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不断变多。畜牧养殖专业户只有建立起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才能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决策。这样,畜牧养殖业专业户在面对风险时的应急管理能力才能体现出来。其次,在畜牧养殖业专业户制定以利益为经营目标时,需要面对市场中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企业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和应急管理措施,有利于保障经营目标的实现。
2 畜牧养殖专业户的风险分析
2.1 技术风险
畜牧养殖业的技术风险是在养殖过程中,由于畜禽品种的选择、养殖过程的疫病防治以及饲料的科学配置等方面的技术应用不确定性,而带来的风险。例如,在畜牧业商品流通过程中,禽类流行性疫病的传播有了相应途径,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疫病控制,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2.2 自然风险
自然风险是指在畜牧养殖过程中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产量降低或其他结果的出现。由于禽类和畜类在人工圈养的过程中,对于自然因素的抵抗力在不断下降,导致自然环境的大程度变化对其生存的影响十分密切。
2.3 市场风险
由于近些年来我国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开展惠民工程。交通运输和销售市场都得到巨大的进步,网络营销更是提供了巨大的交易平台。努力推动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加深市场各畜牧养殖专业户之间的竞争,从而导致市场作为风险影响畜牧养殖业专业户的经营和发展。
3 畜牧养殖专业户的风险管理策略
3.1 树立风险管理意识
首先,畜牧养殖专业户应当从自身出发,努力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意识,进行风险管理的理论知识学习。正确的利用理论知识的指导,构建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分析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应对的具体风险类别,并根据自身情况的实际能力做出合理的决策。
3.2 加强风险分析
对风险进行科学和全面的分析评估,由于风险具有隐匿性、突发性和持续性等特质,所以畜牧养殖专业户需要做好事前的风险规避、事中的风险控制以及风险应急处理,有效提高风险管理的能力,全面保障畜牧养殖专业户的经济效益。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及时分析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类信息,了解市场变化带来的影响,多方求证通盘考虑,为做好风险规避提供有利的支持,进而极力减少风险给畜牧养殖专业户带来的利润损失。
3.3 政府积极引导
随着中国经济的总体规模不断增大,政府的调控措施和经济形势对畜牧养殖业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所以在畜牧养殖业的风险管理中,政府应当利用对于利率、补贴、存款准备金率等因素的调控给予畜牧养殖业养殖专业户一定扶持,这样有利国家对于减小贫富差距计划的实现。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经济的大融合,需要畜牧养殖专业户对待风险管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明白风险和利益的相关性是客观存在的。然后,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和技术水平,分析自身与外部环境的风险因素,建立完善的风险应对机制,从而保障畜牧养殖专业户的经济效益,提升国民经济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