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8:13:0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目前我国区域间的经济合作越来越多,通过各种形式的互动合作增强了区域间的整体经济实力,使不同地区能够得到共同发展。但这种增长方式仍然是以粗放型方式为主,是以无计划的利用环境资源而换来的。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继续飞速发展,其与自然生态、资源之间的矛盾会日益尖锐。一方面,粗放式的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另一方面,资源环境遭到破坏后,经济赖以飞速发展的基础减弱,对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副作用。要平衡两者,达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大力发展区域循环经济。
在环境资源中,水资源是各行各业生产发展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是自然环境生存并自我修复的关键要素。因此,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就应首先面对我国现有的水资源特点,利用建设有效的水权制度使水资源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持。
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同志曾经指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得以实现”。这句话表明,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是发展区域循环经济。
从理论层面上讲,区域循环经济是建立在区域经济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上的经济形式。即指在一定区域内,以循环经济理论原理为指导,以区域经济理论为基础形成的经济模式。区域循环经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首先区域本身就既可以表示一个企业或一个工业园区,也可以表示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可以是在其区域内部的企业、工业园区等单元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在更高层面、更广范围和更大深度上实发展的循环经济;作为整个社会的组成单元,只有区域循环经济很好的建立并发展起来,才能带动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优化,真正建立起节约型社会,实现整个社会的循环经济发展。
从实践角度上讲,区域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最终目标是使区域内的经济、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达到共同的和谐发展,其实质是在充分贯彻实施循环经济的“4R”原则(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再循环原则、重组化原则)的基础上,通过“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这种生产原材料和生产废弃物相互之间的交换建立起来生态产业链。
区域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有:
1.由点及面的发展模式。一个区域内各个地区的自然资源不同,发展程度有差异,因此不能全面铺开发展循环经济。首先根据区位优势理论和自然资源的实际禀赋,选择区域内的重点地区;接着选取该地区内的核心企业,利用循环经济原理对该企业进行试点,从而带动整个地区,进而整个区域发展循环经济。
2.与区域资源紧密结合。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离不开目标区域的自然资源条件。充分的了解区域内的自然资源有助于建立合理高效的产业群,大大提高对原材料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
3.生态化产业链。在实现循环经济的区域内,各产业的原材料和废弃物均会被其他产业利用。一个产业的废弃物作为另一产业的原料得以再次进入生产循环,使整个区域的资源投入减量化,并大大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降低了环境压力。
可以说区域循环经济从根本上消除了一个地区长期以来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冲突。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把发展区域循环经济作为建设区域生态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工程,纳入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民群众创造富裕、文明、健康的生活,这与我们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是一致的,从而进一步坚定了我们走发展循环经济之路的决心。
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重点是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不仅经济发展对环境资源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同时环境资源本身的一些特点也会成为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瓶颈。
二、水权制度的建设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水资源在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构建和管理是实现区域循环经济,进而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水资源管理手段的一种,水权制度的建设是为了维护河流湖泊的生态系统,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分配,最终目的是通过水权的合理有效配置,平衡人类用水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人们有序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源,促进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促进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此世界各主要国家对水权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为我国的水权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澳大利亚的水资源所有权归国家所有,水权指水资源的使用权。澳大利亚建立了水权分配制度,并培育水市场,鼓励通过市场合理配置水资源。其最早的水权是实行河岸权制度,即与河道毗连的土地所有者拥有用水权,并可继承。20世纪初,联邦政府又通过立法明确了水资源是公共资源,归州政府所有,由州政府调整和分配水权。澳大利亚的水权交易从1983年开始,到目前为止交易额越来越大,有关的管理制度也不断完善,水市场已基本形成。这一水权管理制度的实际实施促进了节约用水,同时也促使水资源按市场规律自行合理配置,提高了水资源的使用效率与效益。
美国的水权制度以层层详细的法律形式体现,且因州而异,如在水资源丰富的东部采用的是河岸权,在干旱的西部采用的是优先专用权。法律中包括地表水权、地下水权、州际间的水权配置等多个方面,具体又分为滨岸使用权、优先专用权、公共水权等各层次。而美国联邦政府对水资源管理的介入不以水资源分配为目的,其主要是针对水质保护。
在加拿大必须持有用水许可证或根据水法获得批准才有权使用地表水。用水许可证是流域水资源管理机构审批的有效法律文件,规定了水权的条件和期限,其中包括取水地点、优先日期、最大引用量、用水时间等详细规定。而通过水法获得的批准是由水资源管理部门发行的时间短于一年的用水证明。[4]
南非是一个缺水国家,降水分部不均,用水压力大。1997年的《供水法》确定了水是一种非常稀有的资源,交由政府相应的权力来确定水资源的获取人和获取量。该法提倡梯级收费,想要使用更多水资源的用户需交纳更多的水费,既等同于对超额用水的罚款。印度、墨西哥、菲律宾等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尝试通过建立水市场进行水权转让。
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分布不均,以东南部水量最为充沛,西北部多为缺水地区。随着我国人口迅速增长,经济迅猛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此外我国国情复杂,各流域水资源丰贫不均,各区域发展程度不同,个别地区对水资源的归属问题还存在很大的争议,致使水资源无法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制约了当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更不用说建设区域循环经济达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了。
因此如何建立合理的水权制度,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管理,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三、建立合理的水权制度,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合理的利用水权能够很好的解决水资源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使水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缓解或解决不同地区争水吃的现象,促进不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国特有的国情和水资源分布情况,我国应当建立适应自己的水权制度。目前关于水权制度的概念和建立方式尚未完全形成定论,我国在这个领域内尚处于探索阶段。而水权制度可从不同方面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1.水权制度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
我国不同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别很大,其中水资源的丰缺度是造成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一般沿海或沿江城市和地区较为富裕,经济发展较快,而西北部缺水地区则相对发展速度较慢。因此我国陆续的进行了多个跨流域的大型调水工程,就是要把水源充沛地区的水资源引入水资源缺乏的地区,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得当地的自然环境得到改善,进一步达到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如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正是基于此目的,使受水区的城镇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等各产业用水得到基本满足。
在跨流域的大型调水工程的水资源配置中,应当引入水权的概念。因为是跨流域调水工程,所以水资源的配置就会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区和城市,那么这些地区和城市就会面临如何分配新增调水的问题,将水权概念引入则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具体的引入方法可以将水权作为某种因子加入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中,建立基于水权因子的优化配置模型,从而算出受水地区或城市的分配水量。
2.水权制度对水资源的保护
在我国,水资源所有权属于国家,使用权属于人们。而这种使用权不是无限制的,一旦水权问题得到明确,一定地区的人口,其可支配的水资源是定量的,有限的,因而在开发和使用时就不得不考虑投入产出效益,考虑经济和社会效益,上游地区不能因为取水便利而无节制用水,下游地区也不会因为取水机会差而失去生活、生产的基本用水条件,同样会以水权限度内的水资源来安排和发挥出最佳综合效益。从经济学的原理来看,水权确定之前,使用水资源不具有排他性,而水权一旦界定明确,使用水资源就具有排他性,这对用水者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合理的水权制度的建立,能够使水权得到合理的分配,从而使水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同时节约了用水,保护了水资源环境。
3.通过水权转让,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水权制度的建立必定会赋予水资源一定的经济价值,作为水资源的使用者来说,水资源的使用权本身就具有经济价值,因此更多的用水者不会只将水资源当成一般的自然资源对待,而会更多的考虑其内部的经济价值。建立水交易市场正是顺应水资源经济价值的结果。水市场建立后,更多地区或城市对水资源的使用会更加有效率,因为对水资源的使用率和利用率越高,就会节约越多的水资源。而这些多余的水资源不会像之前被浪费掉,而是将其拿到水交易市场,将这部分水转让给缺水的地区或城市,或者是用水效益更高的地区。这样以来可以间接的起到避免用水浪费、节约用水的目的,还可以通过水资源的交易对初始水资源配置结果进行修正,使水资源整体配置进一步优化,水资源得到极大有效的利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水权制度的建立能够对水资源的配置进行优化,使水资源配置趋于合理和接近实际要求,从而提高了用水效率,节约了水资源。在使各个地区、城市的各产业用水得到基本保障的同时,保护了自然环境,同时提供给自然界自我更新所需要的生态用水。使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再因为争用水资源而互相制约,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运行,进而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金铎王树恩:发展区域循环经济,推进经济集约型增长[J].天津大学学报,2006,(7)
[2]江西省水利厅赴澳大利亚培训团:澳大利亚水资源管理及水权制度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江西水利经济,2008,(3)
【关键词】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
多年来,学术界虽然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但尚未形成明确的理论指导体系。而各级政府在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了以吸引外来投资、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来解决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基本思路,但因其经济作用机制尚未从理论上得以明晰,所以在区域发展政策的制订上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基于上述原因,作为国内区域经济发展机制与模式研究的补充。
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
“协调发展”是指在宏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以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并重为目标,通过打破行政区域,把各区域的各种经济要素以一种高效和的方式组织起来,形成发挥各自特长、公平竞争、关联互动、共同发展的经济关系的发展战略。
1.1 区域经济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的区域发展理论,受发展经济学主流派思想的影响,产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主向以非农业为主转变,强调高增长率和发展重工业的重要性,提倡计划调控。
(2)第二阶段的区域发展理论,认为发展的目的应该是满足人的需要,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转换只是发展的手段,而不是发展的目的。
(3)阶段的区域发展理论从80年代后期开始,人们提出未来的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更少的政府干预和更加开放的国内市场。
1.2 协调发展的依据与条件
随着工商业的迅速崛起,这些发展迅速的地区把其他地区远远地抛在了后边,区域经济差距便形成了,并在循环累积效应的作用下,越拉越大,并长期保持这种趋势。对于这种必然性的现象,原因很多,且很复杂。
(1)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区域经济差距的形成有其积极的作用,差距的存在对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增强各地区加快发展经济的主动性和紧迫感,但区域经济差距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区域经济差距的扩大将会导致区域间经济关系的扭曲,误导区域经济主体的决策和行为,使区域经济趋于无序化,引起国民经济的不稳定。
(2)区域经济差距调控的可能性。在分析区域经济差距形成的必然性时,我们提到区域经济差距的形成以及发展变化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有先天的自然条件方面的因素;有历史发展方面的因素;有市场竞争的因素等等。换一个角度考虑,只要我们能够改变这些因素,或者说对这些已知的、未知的或认识不太明确的因素施加影响,自然就会影响到区域间差距的发展和变化。
2 经济循环与区域经济持续和发展的条件
区域外的资金流入会在区域内形成经济循环,从而带动区域内其他产业的发展和居民收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会起到促进作用。当然,如果没有从区域外获得新增的货币,区域内原有的资金也会循环,只是其循环规模是有限的,会停留在一定的限度内。另外,在作为区域经济基本生产单位的企业,由于存在因资产损耗造成资本损耗的客观问题,因此,企业需要进行更新性投资。否则,企业生产会逐步下滑,区域内资金循环的规模会逐渐缩小,最终会导致区域经济萎缩、生活和福利水平下降的局面。还需指出,难得的资金并不能完全在区域内循环,一部分会流到区域外,即资金外流的情况也是客观存在的。这是由于区域内发生的需求无法完全从区域内得到满足而需要由区域外弥补造成的。比如,在区域外消费、中间投入的供给由区域外企业承担、区域内没有适合的投资对象等情况都会造成资金的外流。理论上,在人口规模一定、没有资本损耗和资金外流的前提下,区域内的经济循环是可持续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实现的。因此,从区域外获得资金流入对于弥补区域内的资本损耗和资金外流、维持和扩大区域内经济循环、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简言之,区域经济的持续和发展,应以持续的区域外资金流入为前提,通过资金在区域内形成的经济循环得以实现。
3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
3.1 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种新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在总结和反思以往经济社会发展历史而得出的结论。在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上,不能走过去的那种完全同步的平衡式发展的路子,非均衡发展道路也只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选择。要求我们用动态的眼光来分析和解决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政府行为主要是以产业政策、科技政策、法律政策等形式出现,但这都不是直接去干预企业的研发活动,而是转向宏观调控和引导方向。营造竞争性的市场环境是政府促进我国研发集聚形成的重要举措。
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落后会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国家以后的发展中必须进一步加交通、水利、通信电网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创造有利地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环境。
(1)信息网络构成城市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以移动通讯和互联网为代表,城市移动通讯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异军突起。
(2)城市紧急避险平台、消防和人防设施、紧急医疗救护设施等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的重点。城市基础设施不仅要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还要保证在特殊情况下不中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系数,建设供电双回路及多回路、备用水源、备用气源、备用热源、备用通道等得到加强。
(3)基础设施构成明显变化,除增加信息网络、城市应急设施和备用设施外,环境保护设施和电力、天然气等洁净能源建设份额明显加大。原有设施的改造、升级和换代成为重要建设内容。
(4)基础设施的技术条件进步显著。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得到应用,技术和装备水平普遍提升,同时对供水管网、供水检测、供水计量、再生水生产等普遍进行技术更新和升级。
3.3 推动“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网络是指企业(产)、大学(学)、研究机构(研)三方组织为了市场需求和共同整体利益联合起来形成网络,按照市场经济机制,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进行科研开发、生产营销、咨询服务等经济合作活动。产学研合作的基础是各取所需,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产学研各方组织的资源优势,在合作的过程中获取协同效应。针对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积极推进各种形式的区域创新主体互动。与此同时,要加快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继续培育科技中介机构,完善区域创新网络。除了重点支持建设以促进技术需求与供给对接的网上技术市场和科技中介机构外,要强化科技信息网络与技术交易平台的建设,要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设立技术转移机构,以促进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
3.4 促进人才的相互引进和流动
人员流动的目的是知识流动,以促进创新。区域创新系统内各行为主体除了鼓励研究机构和大学的人才向企业流动外,更要重视企业员工向研究机构流动,如合作研究和进修实习,这对企业员工掌握科技最新动向、开拓知识面、学习研究方法、运用和掌握先进的实验手段是至关重要的。人才信息网络建设是加大人才流动和人才引进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人才网上服务系统向社会公众开放,提供了信息登录、查询、反馈、分析管理等服务。与此同时,逐步建立人才培养体系,拓宽我国与先进国家的高层次国际人才合作交流关系,为国内研究人员把握国外最新科技动态和信息、提高高新技术水平创造了条件。
综上所述,从经济循环论的角度看,区域经济要想得以持续和发展,必需要以持续的外部资金的流入为前提,根据生产与需求等价的原则,扩大区域需求总量,特别是扩大公共部门的消费和投资,扩大净输出才可以增加区域经济的需求总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中部崛起”出现在政府的工作报告中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中部经济的发展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在中部六省中,中原地区的人口占到了27%,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对中部六省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比较研究的结果显示:河南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位居中部六省之首。
一、环境禀赋与比较优势价格理论
环境系统作为一种公共消费品,可能影响一个国家在服务部门的贸易竞争地位。如果一个国家在自然环境自净能力上具有丰裕的禀赋,则这个国家比环境自净能力稀缺的国家具有贸易竞争优势。根据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如果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产品上具有比较价格优势,它将出口该产品。
假定A、B两个国家发展相互间的贸易,且都生产两种产品1和2。p 1和p2代表A国在自给自足状况下的两种商品1 和2的价格。P*1和p*2 代表B国在自给自足条件下的两种商品1和2的价格。令p=p 1/p2 ,p*=P*1/p*2 。两国建立贸易关系的条件是p>p*或p
二、地区优势
(一)中原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
中原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矿藏34种,主要有煤、铝矾土、耐火粘土、水泥灰岩、油石、硫铁矿和石英砂等。天然油石矿质优良是全国最大的油石基地之一;中原地区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花生棉花、经济林果等粮食作物和苹果、梨、红枣、柿饼、葡萄、西瓜、大蒜、金银花和黄河鲤鱼等农副土特产品;中牟、新郑、荥阳是全国重要的粮食基地县。
1.中原地区铝工业基础雄厚
现有电解铝企业28家,铝土矿资源和一、二次能源都很丰富;是全国的消费中心,铝产品辐射全国各地,运输成本低廉,有利于增强铝产品市场的竞争能力。中铝河南分公司是国内惟一具有完整产业链的特大型铝联合企业,年产氧化铝130万吨,可以带动电解铝、铝加工、炭素等一大批相关行业的发展。境内驻有国家惟一的轻金属研究机构――郑州轻金属研究院和沈阳铝镁设计院郑州分院、长铝公司设计院、中铝研发中心等四家涉铝研究机构,堪称中国铝工业的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区内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7000多名,其中涉铝专业中高级技术人才3000多人。
2.中原地区盛产小麦
年产量超过200亿公斤,为本区域的食品加工提供了可靠资源保证,为食品深加工和贸、工、农多种产业的有机结合创造了条件。经过近年来的发展,中原地区的食品工业粗具规模,一些行业在全国达到领先水平,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潜力。河南工业大学的前身郑州粮食学院是亚洲惟一的粮食高等学府,为本区域食品工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基础。食品工业已成为中原地区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3.中原地区的交通优势明显
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客运中转站之一,陇海铁路、京广铁路在这里交会,还有亚洲最大的货运编组站,物流畅通。
4.我国首家农产品期货交易所
郑州商品交易所,落户中原地区,其综合经济功能是其他企业不可比拟。从棉花期货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的半年间,其价格发现功能日渐凸显。上市半年以来,共成交461万手(约折合2303万吨),日均成交38099手(折合190495吨),与经历了130年历史、全球最大的棉花期货市场――美国纽约棉花期货市场相比,自上市的第二个月起郑棉日均交易量就相当于纽约市场同期量的19.54%以上。中国棉花期货合约以及其他农产品合约在郑商所的推出,可以使中国涉棉、涉农企业在国内进行期货交易和套期保值,这不仅可以使这些企业规避风险,也有利于中国农产品权威价格的形成。
5.中原地区的纺织工业有着雄厚的基础
国家在上世纪50年代在郑州投资2亿多元,先后建成了国棉一、三、四、五、六厂5个大中型棉纺织企业及与之相配套的大型印染厂、纺织机械厂、纺织器材厂等企业。另外还有4所纺织院校,有充足的人才储备、技术优势。整个纺织工业区方圆6平方公里,驻有10万纺织产业大军,再加上年产能为50万锭、1.5万台布机的郑州二棉,中原地区有成为全国纺织工业基地的硬件。而且中原地区具有原料优势。
(二)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决定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
过去20年来,经济发展、贸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人类关于保护环境和促进现有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可持续性开发利用的认识日益深化,有关环境方面的政策措施日渐完善。基于经济的和行政的原因,政府还会采取直接的管制措施。政府出于环境目的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往往对贸易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一,政府的环境标准可能会影响企业之间的竞争条件。
第二,环保标准要求不太严格的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以及转轨经济国家)的企业担心他们的产品可能会受到进口国贸易措施的制裁,这些企业所采用的环境标准达不到进口国更为严格的要求。
第三,越来越多的公众开始关注人类面临的臭氧层破坏、物种变化以及濒危动物保护等共同问题,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贸易议题,即针对全球环境问题而制定的国际性环境协议是否应该包括一些条款,要求成员限制与非成员的贸易往来,以迫使非成员加入国际性的环境协议。实际在很大程度上,在一个健康运行的市场经济中,价格反映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和消费者偏好。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6-0071-03
我国马世骏院士从生态学角度于20世纪70年代起先后提出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从国内经济学方向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状况看,主要集中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笔者仅就国内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进行简要的述评和展望。
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梁晓波(1998)认为区域经济由区域经济要素、区域经济结构、区际关系三大部分构成。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区域经济要素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以及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三部分决定,其实质是生态可持续性和经济可持续性的和谐统一。魏建中等(2004)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概括为:在现有自然资源(包括环境)约束条件下,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有效增长。其中,经济增长是在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基础上的专业化集约型经济增长;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速度要小于其再生速度,不可再生资源利用应约束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之下;废物的产生应小于环境的吸纳能力。何爱平(2005)认为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看,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指不同区域尺度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即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发展要建立在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逐渐改善环境质量的基础上,使其保持良性循环,并且应当促进不同类型区域发展的协调,缩小区际发展水平的差距。朱国传(2007)认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一定经济区域范围内,以人为中心的主系统与自然、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子系统之间存在着协调的发展关系,即在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前提下,建立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代人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也不危害和削弱其他区域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显然,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就是人类生产经济活动的持续经济增长和可获利性,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其他子系统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整体中,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处于主导地位。
笔者认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应当是在协调区域经济、区域资源、区域生态环境以及注重区域民众生存的基础之上的共同发展。区域资源的开采,小则影响区域民众的生存与发展,中则影响区域所在国家的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大则波及到世界上引进该区域资源以获取生存与发展动力的国家的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
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阎聪线(2001)认为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以可持续观点分析研究了甘肃省区域经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以城市为主提出了甘肃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任务及具体政策和配套措施。李林等(2001)通过运用模糊可拓经济控制论原理,提出了一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实施模型。运用该模型,在确定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当前状态和最终目标后,于中间设立阶段性目标——驿站,再经过各个具体的实施步骤逐步达到各个驿站,继而实现最终目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一致的,但在考虑地区利益时又有所区别,因此,学者依据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和相关文献,把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发展状况评价指标定义为:S=﹛地方经济增长水平,地方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地方技术进步水平,地方经营管理水平,地方对外贸易水平,地方就业水平,地方区域发展平衡程度﹜,其中,地方经济增长水平、地方产业结构优化程度等指标亦可看作是为实现总目标S而设立的各个分目标,每个分目标按满意度又可进一步分为快(合理、平衡、高、充分)、较快、一般、较慢、慢(不合理、不平衡、低、不充分)等五级,每个分目标达到其满意度的上限值时即可视为其已达到发展的最终目标。通过案例研究,利用所构建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湖南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各阶段策略。
关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任务方面的研究,学者们往往运用案例研究分析方法,主要依据其研究的具体区域发展的现实特点,提出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总目标、分目标等,鲜见通用的指导性较强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任务模型研究。
三、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已有研究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展开了系列探讨,主要观点集中于发展、协调、可持续、共同、公平等原则。笔者认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优先事项在于“发展”,而“发展”的核心应当归结于“人的发展”,特别是“人力资本的发展”,在涉及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应遵循的原则问题时,应当将“以人为本原则”视为首要原则。
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1.均衡发展模式。关注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均衡性,注重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的投入、支持力度,努力促进经济欠发达区域与经济发达区域的基本同步发展,以实现社会公平、缩小经济欠发达区域与经济发达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维护社会稳定;侧重于经济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2.梯度推进模式。首要关注经济发展效率,重视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客观非均衡性,注重进一步加快经济发达区域的发展步伐,继而通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列要素(人力资本、技术等)从高梯度的经济发达区域向低梯度的经济欠发达区域的转移,促进经济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3.增长极模式。主张把有限的稀缺资源集中投入到发展潜力大、规模经济和投资效益明显的少数部门和区位,使增长点的经济势力增强,同周边经济区域形成一个势差,增长点再通过市场机制的传导媒介力量引导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从而促成整个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点轴发展模式。组成点轴发展模式中的“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强劲增长极,发挥着特有的极化和扩散功能,它可以是城市、城镇,也可以是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特区等;“轴”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强劲增长带,它或是由自然轴线(海岸轴等)组成,或是由人文轴线(铁路轴、公路轴等)组成,也可以由自然轴和人文轴共同交叉组成复合轴线。点轴开发是一种地带开发,它不仅重视“点”增长极的作用,而且还强调“点”与“点”之间的“轴”的作用,因此,点轴开发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要大于单纯的增长极开发,更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网络发展模式。所谓网络,在区域发展研究中是指一定区域内结点与结点之间的经济联系以及经济增长轴线和轴线之间按照一定的经济技术规律经纬交织而发展成的点、线、面统一体。其中,结点是指区域内部的各级中心城市和城镇,它们充当着各级层次的增长极;相互交叉的轴线则是指在接点间起链接作用的线状通道,这些通道可以是河流等自然通道,也可以是铁路、通讯(包括信息高速公路网)等基础设施类的人文通道。该模式侧重于加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注重实现整个区域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五、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关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学界观点主要集中于人力资本、创新(科技创新)、产业集群等。王翊(2006)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城郊生态公园建设综合效益的测算,从生态公园建设对带动短期经济增长、提高长期经济增长质量、平衡代际间利益、探索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等方面分析了城郊生态公园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郊生态公园建设对城郊当前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未来的生态和社会效益更为显著。在充分考虑当代人与后代人利益平衡及效率的基础上确定最佳建设规模有利于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并举的目标,从而不断带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姜玉鹏(2007)认为在资本体系中,人力资本具有智能性的特征,可以聚合自然资本和创造资本,可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以人力资本为载体的知识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人力资本所掌握的科学技术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开发人力资本是可持续发展的命脉,人力资本的再创造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总而言之,人力资本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叶宝忠等(2008)指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产业集群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在我国,以产业集群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催生了新一轮的区域经济发展浪潮,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的龙型产业集群隆起带,成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先进产业制造基地,支撑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永恒推动力。李雪峰(2009)认为西部地区作为欠发达地区,要想迎头赶上,须不断识别和培育区域核心竞争力,因为只有具备了核心竞争力;才能保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而区域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在于创新。该研究集中探索西部经济欠发达区域如何通过创新形成特有的西部欠发达区域的核心竞争力,以使得西部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获得永久动力。
六、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即研究如何衡量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状况,为相关决策者提供进一步的决策支持。目前的研究主要方向为指标体系的选取方法、权重的确定方法、综合指标的求取方法及协调度模型的建立,但研究中有的侧重于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性,有的偏向于经济与社会的协调性或技术、经济与社会的协调性分析,评价指标的选取庞杂而缺乏实用性,有的指标过于片面,有的指标获取的成本太高。权重的确定及评价方法的选取也都没有突破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缺乏创新性,而且在评价方法的说明上,很多论文过于简单,有些变量的解释模糊不清。指标无量纲处理过程中,往往忽略了指标间的相互作用。现有的种种协调度测量方法并不能解决所有的协调发展测度问题。如有系统并不要求子系统的相似性、同步性,如果用相似性方法测度就会产生大的偏差。在协调度研究方面,不同的研究者研究的切入点有很大的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各个角度全面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程度,否则不仅不能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咨询,而且有可能形成信息误导。
七、区域经济循环可持续发展研究
关于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互动关系的主要观点包括:1.循环经济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2.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3.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4.循环经济是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5.循环经济是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在研究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时,应当合理引入循环经济理念,在发展区域经济时,区域资源必须得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区域环境必须得以充分有效的保护,即在发展区域经济时,保持“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这个过程的循环往复,从而将“节约区域资源、保护区域环境”的理念转化成不间断地实践活动,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八、结论与展望
总的来说,国内现有的经济学方向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方法略显单薄。在相关研究中,学者们往往主要采用融入案例分析的规范研究方法,鲜见实证研究;往往仅就一个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展开研究,而缺乏对该区域纵向经济发展状况的历史比较以及该区域与其他国内的或者是国际的类似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横向国内、国际比较。因而在今后的相关研究中,应当首先关注以下研究方法的革新:
1.加强实证研究力度,将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2.注重纵向与横向的比较研究方法,不能总是孤立地去研究某个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要积极主动、科学合理地借鉴国内、国际类似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所研究的理论须源于实践活动,研究的最终目的须归根于指导实践活动;
4.在相关研究所需数据的搜集处理方面,可采用包括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在内的技术集成或者说是强大的数据采集、更新、处理、分析的技术体系,对所需区域数据进行科学、及时地搜集处理。
综合考察以上述评内容,国内经济学方向可持续发展理论需要深入、细化研究的问题还应包括:
1.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条件。不同的区域划分,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条件各异。一般而言,自然资源型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条件乃是该区域目前尚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石油、天然气、煤等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型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条件乃是该区域目前尚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低廉的劳动力资源;而经济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条件往往囊括了自然资源以及低廉的劳动力资源。
2.“资源诅咒”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李天籽(2007)利用1989—200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自然资源丰裕度对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地区层面检验了“资源诅咒”命题。邵帅等(2008)以1991—2006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证明了西部大规模的能源开发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经济增长,“资源诅咒”效应确实存在。如何走出“资源诅咒”魔圈以实现资源型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迫在眉睫。
3.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有关此方面的文献资料相当匮乏。今后可主要从如下几方面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1)法律法规制度保障;(2)产业制度保障;(3)金融制度保障;(4)投融资制度保障;(5)教育制度保障;(6)就业制度保障;(7)科技创新制度保障;(8)产权制度保障等。
4.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分类后的进一步细化研究。将区域划分为经济发达和欠发达区域;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区域;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型区域,自然资源型、人力资源型和科技型区域;珠三角和长三角区域等,针对各个具体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一步强化专门的研究,以期科学化、全面化指导相关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实践活动的理论内容,继而注重展开每一大类中具体类别间的比较研究,以调动区域实践活动的互动、共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除此以外,还可针对一些特型区域,如土壤沙漠化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专门的研究。
5.循环经济与不可再生资源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主要应当展开的研究如何在不可再生资源型区域引入并实践循环经济理念,发展循环经济产业,与此同时,扩大经营范围、延伸产品链和价值链,走出一条不可再生资源利用的开发生态化、生态循环产业化、产业发展持续化、产业与区域共同发展的新路径,最终实现不可再生资源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梁飞.海洋经济和海洋可持续发展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3.
[2]梁晓波.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理论与改革,1998(4):94-95.
[3]魏建中,李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多目标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科研管理,2004(5):140-144.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3)11-0052-06
一、引 言
重庆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和西南地区最大的工业重镇,直辖以来国家看好重庆以及重庆积极争取政策为重庆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撑,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然而,这样的高速增长却付出了很大的生态环境代价。当前,重庆仍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的双重过程中,如何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重庆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应用生态足迹模型测算重庆1997年~2009年的生态足迹,应用发展能力公式对重庆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估,以及采用产业—生态和谐指数分析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这对于推进重庆市“大城市、大农村”和“大山区、大库区”的典型生态脆弱区的生态文明建设、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指导全市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二、重庆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以一定区域的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环境承载力相协调,旨在寻求一种最佳的生态系统以支持生态的完整性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使经济发展与区域环境容量相协调[1]。生态足迹指标是一种测算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工具。近年来,生态足迹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2-6],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态赤字。直辖10多年来,重庆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状况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经济发展是否与区域环境容量相协调是有待研究的问题。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1997年~2009年间重庆的生态足迹变化状况进行分析,生态足迹效率(单位生态足迹的生产总值)的分析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可以较全面地评估重庆的生态承载力与生态系统]化状况、经济增长的资源利用情况及其潜在的生态安全风险。
1. 生态足迹计算模型
生态足迹是用来测定在一定的人口与经济规模条件下,维持区域资源消费及废弃物吸收所必需的6类生物生产的土地面积(森林、草地、耕地、水域、化石燃料用地、建筑用地)。鉴于生态足迹分析方法操作性较强,是分析生态状况变化,以及评估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工具。具体来说,首先,计算一定区域内消费与废弃物排放所需要的生态生产性面积来,即生态足迹,然后,计算该区域所提供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即生态承载力,然后将两者加以比较[7]。如果人均生态承载力大于人均生态足迹,则表明该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范围内,生态经济系统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反之,则表明该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具有持续性[8]。在生态足迹模型中,采用耕地、草地、水域、林地、建筑用地,以及化石燃料用地等6类基本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来折算各种资源和能源消费量。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分别如公式(1)和(2)所示:
EF=N×ef=N×■aai=N×■(ci/pi) (1)
式(1)中,EF为总生态足迹;N为区域总人口数;ef为人均生态足迹;i为消费商品的类别;aai为i种商品折算的生物生产面积;ci为第i种商品的人均消费量;pi为第i种消费商品的世界平均生产能力。
EC=N×ec=N×■aj×rj×yj (2)
式(2)中,EC为总生态承载力;N为区域总人口数;ec为人均生态承载力;j为生物生产性土地类型;aj为人均第j类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rj为第j种土地的类型的均衡因子;yj为第j种土地类型的产量因子。
2. 1997年~2010年重庆市生态足迹的动态]变趋势
一个地区的生态足迹由各种生物资源与能源消费的足迹构成。农产品、动物产品、林产品和水产品等构成了生物资源生产部分,本文具体包括粮食、油料、麻类、甘蔗、烟叶、蔬菜、蚕茧、水果、牛奶、禽蛋、水产品、猪肉、牛肉、羊肉和禽肉共15种。在计算生物资源生产面积折算中,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1993年计算的有关生物资源的世界平均产量资料。另外,根据资料计算原油、原煤以及天然气和电力4类主要能源的足迹,采用世界单位化石能源土地面积的平均发热量为标准,将能源生产转化为化石能源土地面积。在计算中,均衡因子和产出因子采用Wackernagel等的研究成果[9]。根据1997年~2009年土地变更调查资料和重庆1998年~2010年统计年鉴数据,以及相关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对重庆历年生态足迹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1997年~2009年重庆人均生态足迹的]变可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1997年~2001年,我国开始了以通货紧缩为主导的宏观调控,国民消费逐渐回归,重庆的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差距,即人均生态赤字保持相对恒定,基本保持在0.89 hm2左右。第二阶段:2002年~2005年,伴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汽车关税逐渐降低,这助推了重庆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而且,由于受到国家积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城市化政策的影响,重庆房地产业迅速发展,使得市场消费不断扩大,从而重庆市的人均生态足迹迅速扩大,2005年达到该阶段的一个峰值,为1.786175hm2,在此期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大量耕地被占用,从而使得人均生态承载力有所下降,人均生态赤字不断增大,2005年人均生态赤字达到1.327516hm2。第三阶段:2006年,重庆的人均生态足迹从2005年的峰值陡然下降到1.140757hm2,下降了56.58%。这主要由于国家在2003年开始了新一轮旨在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宏观调控,通过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但由于政策时滞,其效应在2006年才开始慢慢显现,在生态承载力变化幅度不大的情况下,使得生态赤字也相应下降。第四阶段:2007年~2009年,随着重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增强,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试验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的成立,以及国务院出台第3号文件的出台等,一系列制度变迁又使得重庆经济发展向好,生态足迹出现新一轮的扩大,2009年人均生态足迹达到1.970237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也降低到0.445671hm2,生态占用已远远超过生态承载力,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从图1可以看出,生态赤字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3. 重庆1997年~2009年生态足迹效率分析
生态足迹效率越高表明产生一单位生态足迹的产值越高,经济发展效率也越高;生态足迹效率越低则表明产生一定产值的消耗越大,经济发展效率越低[10]。根据《重庆市统计年鉴》历年GDP数据,以及上文得到的重庆市历年人均生态足迹数据,计算了1997年~2009年的人均生态足迹效率。从图2可以看出,除了第一产业在2003年前,人均生态足迹效率有小幅下降,第二、三产业以及全市的生态足迹效率都在逐年上升。人均生态足迹效率的逐年上升的原因可归结为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及更多对技术要素在经济生产过程的运用,减少了对资源的消耗,说明了重庆在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然而,生态足迹的明显增长表明了重庆区域生态赤字呈现扩大之势。
4. 重庆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重庆可持续发展能力,可采用Ulanowicz发展能力公式进行计算,即发展能力等于人均生态足迹与生态足迹的多样性指数的乘积,如式(3)所示:
DC=ef×H=ef×(-■Pi ln pi) (3)
其中,DC为发展能力(Development Capacity),ef为人均生态足迹,H为多样性指数,表示各种土地类型在生态足迹中的数值,用以评价经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Pi为i种土地类型在总生态足迹中的比例,即丰裕度;lnPi为i种土地类型在总生态足迹中的分配状况,即公平度。如果在一个生态经济系统中,其生态足迹的分配越平等,那么对于给定系统组分的生态经济系统而言,多样性就越高[11]。根据式(3)及上文得到的重庆历年生态足迹数据,计算得到1997年~2009年重庆市生态足迹的多样性指数与发展能力指数(见图3)。从图3可以看出,重庆生态足迹的多样性指数有所上升,从1997年的1.076600上升到2009年的1.139278。对于生态经济发展能力,则由1990年的1.472300上升到2009年2.244647,增加了52.46%。耕地生态足迹基本上保持平衡,而多样性指数逐渐下降;林地、草地、水域、建筑用地、化石燃料用地的生态足迹及其多样性指数有所增加。从实证结构来看,由于人均生态足迹的扩大、多样性指数的增加,尤其是建筑用地、化石燃料用地使得重庆生态经济发展能力提高。
从土地利用来看,尽管耕地、草地的丰裕度不断下降,林地、水域、建筑用地和化石燃料用地的丰裕度逐年提高,但生态足迹的增加幅度远远超过丰裕度,尤其是建筑用地和化石燃料用地。建筑用地的生态足迹从1997年的0.002374上升到2009年的0.006622,增加了近1.79倍,而丰裕度从1997年的0.000066上升到2009年的0.000078,仅仅增加了0.17倍。化石燃料用地的生态足迹从1997年的0.258044上升到2009年的0.763810,增加了近2倍,而丰裕度从1997年的0.001736上升到2009年的0.003361,增加了仅0.94倍。这表明重庆市生态经济发展能力提高的背后仍然具有潜在的不可持续性。
三、重庆市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分析
1. 产业结构对重庆市生态环境的影响
产业结构作为人类作用于生态环境的主要环节,它的组合类型和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效益、资源利用效率和对环境的胁迫,与区域资源、环境存在着显著的互动关系[12],影响着人均生态足迹、生态足迹效率以及多样性指数,进而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变化的动态过程是资源得到更有效配置的过程,是经济增长的中心,也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重庆产业结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重庆作为西部地区重工业和制造业基地,能耗高、污染大的产业比重偏高、轻重工业比重悬殊。从2000年以后,重工业比重一直都保持在60%以上,2010年重工业比例更是达到69.9%,比起轻工业多出39.8个百分点。重工业往往依赖于对矿产、能源的开发利用,高能耗、高污染不可避免。二是工业结构比较单一,优势不显著,特色不明显,尤其诸如IT业、生物工程与生化制药、新材料现代环保制造业等尚未形成规模与品牌的新兴加工业。对于汽车、摩托车等传统优势行业,在生产能力过剩的挤压下,其生存空间也变得日益狭小。三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内部结构和质量问题非常突出。重庆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总产值的36.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基础性行业和传统行业所占的比重过大,在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业、仓储邮政业,以及住宿餐饮业方面,新兴行业、高增加值行业如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方面,其比重较其他直辖市来讲,也处于比较劣势。四是产业技术水平落后,创新能力薄弱。从科技活动产出来看,2010年重庆市专利申请和专利授权为22 825件和12 080件,分别比上海少48 371件和36 135件,专利授权中发明专利仅占9.5%,低于上海5.3%的比重水平。产业发展存在着重引进,不注重消化吸收与再创新,以及过于依赖国外的技术和装备等严重问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极其有限。
2. 产业结构效益与产业—生态和谐指数
为了进一步描述重庆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本文通过建立产业—生态和谐指数来定量描述重庆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程度。产业—生态和谐指数表示单位生态容量(承载力)的产业结构效益,即比较劳动生产率与人均生态承载力之比,用以描述产业结构在发展过程中与生态环境彼此和谐共融的可持续发展状态,是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得以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产业—生态和谐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IEHI=■=■=■×■ (4)
其中,IEHI为产业—生态和谐指数,ec为人均生态承载力,ISB为产业结构效益,以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X1与第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X2之比表示。其中,比较劳动生产率又称相对国民收入,其等于产业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除以产业劳动力的相对比重,y1和l1分别表示第一产业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y2和l2分别表示第二、三产业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
3. 重庆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分析
1997年~2009年重庆ISB、IEHI的变化趋势如图4所示。从图4可以看到,直辖以来,重庆ISB呈下降趋势,从1997年的0.187下降到2009年的0.131,下降了31.6%,这主要由于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于一体,城乡二元结构显著,仍然有大量剩余劳动未脱离农村,加之农业发展不力使得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较低,而重庆的主导产业集中在第二、三产业,增长效应和就业效应较大,比较劳动生产率较大,因此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之间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越来越大,两者的比值就越来越小。IEHI也从1997年的0.374降到2009年的0.293,下降了21.6%,说明了单位生态面积所承载的产业,其结构效益在下降,表明重庆的产业发展尚未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的承载潜力,产业发展超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势头逐步加强。另外,第二、三产业对生态承载力的占用表现为化石燃料用地和建筑用地,第一产业对生态承载力的占用主要表现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在化石燃料用地和建筑用地(第二、三产业占用)人均生态足迹较耕地、林地、草地和水域(第一产业占用)大幅提升,而化石燃料用地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及建筑用地人均承载力仅小幅上升的情况下,第二、三产业较第一产业而言,较高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必然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超越生态环境容量而增长,即在X1与X2的变动逐步拉大情况下,加之生态承载力的不断下降,使得产业—生态和谐指数出现下降。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基于重庆1997年~2009年相关数据,对重庆生态足迹、可持续发展能力及生态环境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重庆人均生态足迹不断增加,人均生态赤字逐年扩大;重庆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所提高,但仍然具有潜在的不可持续性;产业—生态和谐指数逐步下降,产业发展超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势头逐步加重。具体而言,①重庆市1997年~2009年间的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不断增大,从1997年的1.367546hm2增加到2009年的1.970237hm2,增加了44.07%。生态赤字逐年增大,2009年生态赤字达到1.524566hm2,比1997年增加了75.90%。这说明,重庆市在直辖以来,生态安全性持续下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日益面临生态承载力的严峻约束。②人均生态承载力有所下降,从1997年的0.500844hm2下降到2009年的0.445671hm2,下降了12.38%。这表明,重庆市在直辖以来,在提高单位生态面积的生物产量以提高生态承载力方面,还需要增加力度。③生态赤字逐年增大,但生态足迹效率则逐年上升,全市生态足迹效率从1997年的1 103.98亿元/hm2增加到2009年的每公顷3 314.33亿元/hm2,这主要是由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在经济生产过程中的更多运用,从而减少了资源的消耗。④重庆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由1997年的1.472300上升到2009年的2.244647,增加了52.46%,然而这主要得益于人均生态足迹以及多样性指数的增加。从重庆市土地利用来看,生态足迹的增加幅度远远超过丰裕度,尤其是建筑用地和化石燃料用地。建筑用地的生态足迹从1997年~2009年增加了近1.79倍,而丰裕度仅仅增加了0.17倍,化石燃料用地的生态足迹从1997年~2009年增加了近2倍,而丰裕度增加了仅0.94倍,这表明重庆市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的背后仍然具有潜在的不可持续性。⑤产业—生态和谐指数也有所下降,从1997年的0.374降到2009年的0.293,下降了21.6%,说明了单位生态面积所承载的产业,其结构效益在下降,表明重庆市的产业发展尚未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的承载潜力,产业发展超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势头有所加强。
在生态环境开始成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的背景下,高能耗的发展方式已不再适应发展需求。从经济发展的阶段和趋势看,重庆还不能跨越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工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性还比较强,煤、电等要素等需从外购入,要想在“十二五”时期内实现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①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契机,以循环经济为模式,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结构朝多元化、轻量化发展,扎实推进传统工艺转型升级,着力打造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产业集群;坚持工业与服务业并举、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共进。②以主体功能区为划分依据,辅以不同县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生态产业构建,引导形成建立在自身的资源禀赋上的产业结构,促进形成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绿色的消费模式,稳固、强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基础,构建安全的生态屏障。通过不断调优、调高、调轻产业结构,全面改善老工业基地“傻、大、黑、粗”形象,通过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物流等低污染产业,逐步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③有机结合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与政府的引导作用,明晰生态资源保护的产权关系,利用多种形式的生态补偿机制来发展经济,切实保护生态资源,提高单位森林、绿化、湿地面积的生态产出量。④不断促进土地资源利用节约集约化,提高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不断增强生态经济系统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李宽,涂建军,陈晓军.基于生态足迹的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分析[J].人民长江, 2009,40(3):4-6.
[2] 向书坚,卢小兰.湖北生态足迹和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9,29(6):29-34.
[3] 梅艳,何蓓蓓,刘友兆.江苏省生态足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 2009,24(3):476-482.
[4] 杨艳,牛建明,张庆,等.基于生态足迹的半干旱草原区生态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为例[J].生态学报, 2011, 31(17): 5096-5104.
[5] 赖力,黄贤金,刘伟良,等.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区域生态足迹调整分析——以2002年江苏省经济为例[J].生态学报, 2006, 26(4): 1285-1292.
[6] 陈六君,毛谭,刘为,等.生态足迹的实证分析——中国经济增长中的生态制约[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 14(5): 53-57.
[7] 赵新宇.东北地区生态足迹评价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49(2):60-65.
[8] 杨振,牛叔文,常慧丽,等.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持续性评估[J].经济地理, 2005,25(4):542-546.
[9] Rees W. E.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Appropriated Carrying Capac-ity: What Urban Economics Leaves Out[J]. 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1992,4(2):121-130.
[10] 李国平,宋文飞.区域矿产资源开发模式、生态足迹效率及其驱动因素——对“资源诅咒”学说的另一种解读[J].财经科学, 2011,46(6):101-109.
[11] 陈惠雄,鲍海君.经济增长、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能力:采用基于浙江省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31(8):5-14.
[12] 赵雪雁,周健,王录仓.黑河流域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辨识[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4):69-73.
Study on Industrial Structure,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Regional Econom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ake Chongqing as an Example
Cheng Li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河南区域经济布局研究
收录日期:2014年9月27日
一、河南省各经济区域的划分
21世纪初,我国就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观为引导,以转变发展模式为方式,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小康社会为目标的发展方向。根据这一要求,河南省在2003年出台的《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中将全省划分为中原城市群,豫北地区、豫西豫西南地区和黄淮地区四个经济区。
二、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四大经济区的国民经济均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但各地经济的增长速度存在差异,致使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依然严重,区域间发展差距呈扩大趋势,尤其是中原城市群与黄淮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在逐步拉大。
(一)经济总量差异较大。根据图1,2010年中原城市群完成GDP生产总值13,375.36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7.6%;豫西、豫西南地区完成GDP生产总值2,827.77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12.2%;豫北地区完成GDP生产总值2,520.11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10.8%;黄淮地区完成GDP生产总值4,517.64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19.4%。(图1)
(二)人均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悬殊。由图2可以看出,全省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较大,2010年人均GDP的变异系数为40.8%,最高的郑州市与最低的周口市之间相差37,547元,最大值是最小值的3.9倍;人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差异系数为24.3%,最高的郑州市与最低的周口市之间相差3,63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差异系数为20.1%,最高的郑州市与最低的周口市之间相差4,716元,最大值是最小值的2.1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地区间差距较小,差异系数分别为10%。(图2)
三、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一)区域发展战略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采取由东至西的梯度开发战略,河南省作为中部省份,在改革开放初期受到国家开放政策影响较小,经济发展处于低水平的均衡状态,差异不显著;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经济体制转型,河南经济总量增长和发展速度均加快,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各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条件不同,经济差异逐渐显现。同时,河南省根据省情采取的是非均衡发展战略,比如提出建设中原城市群以带动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战略,中原城市群地区是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条件最为优越的地区。这在客观上将使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在一定时间内呈扩大趋势。
(二)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的差异。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是导致各区域经济差异的客观因素,而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区位和资源上。经济发达的中原城市群地区处于西部山地与东部平原的交接地带,矿藏资源、农业资源条件均优于省内其他地区,轻重工业发展的条件都很优越。而豫西、豫西南地区由于处于山区,沟壑纵横交错、土地分散,给其发展集约农业造成了极大的障碍,加上区内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阻断了其与区外的经济联系,资源并未得到有效地开发利用,严重制约了本区的经济发展。
(三)产业结构的差异。中原城市群、豫北地区集中分布电子、机械、化工、纺织等工业部门,其旅游业和其他服务业也较发达,三次产业的比例基本协调,郑州、洛阳、平顶山、焦作等经济发达地区都已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进入到工业化社会,产业结构正在向高级化的方向迈进;豫西、豫西南地区和黄淮地区技术条件落后,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各产业发展水平都低,第一产业比重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南阳、驻马店、商丘、信阳等市的产业结构尚处于较低级的阶段,第三产业比重虽然都超过了其第一产业的比重,呈现出了“三、一、二”的产业结构特征,但其发展历程违背了产业间协调演进的正常规律,不能说其产业结构是高级的,而这种结果正是其极其不发达的第二产业造成的。
四、促进河南区域经济布局协调发展的对策
加快河南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强力推动区域合作,形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发展合力。这四大经济区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相互割裂的,既要有分工,又要有合作。分工是建立在各自的优势基础上的,中原城市群和豫北经济区侧重于重化工业,是基于矿产资源和重工业基础优势豫西、豫西南经济区的南阳和黄淮经济区侧重于轻纺工业,基于农产品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
(一)区域主导产业布局。按照主导产业的理论,主导产业应是产业区位商、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等大于区域平均水平的产业。主导产业布局遵循成本最低、市场份额最大、获得聚集效益的原则,有明显的燃料动力、原料地、消费地、交通运输枢纽等区位指向。我们按照近几年产业区位商及投入产出的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测算,各大经济区的主导产业可作如下选择:
中原城市群应积极发展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烟草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橡胶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个主导产业。
豫北经济区应积极发展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天然气生产和供应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个主导产业。
豫西豫西南经济区应侧重于发展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医药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饮料制造业等个主导产业。
黄淮经济区应侧重于发展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家具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食品制造业、塑料制品业、饮料制造业等个主导产业。
(二)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是经济发展在区位上的选择。在理论方法上通常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选择经济增长极或经济增长核心区。根据各地投资比重与全省投资比重的对比分析,比值大于的,中原城市群中有郑州、济源、新乡,豫北经济区有淮阳,豫西豫西南经济区有三门峡,黄淮经济区有商丘、信阳根据人均计算的经济核心区标准值分析,人均标准化值大于、处于核心区的城市有郑州、洛阳、焦作、许昌、三门峡、济源,过渡区城市有安阳、新乡、蹼阳、洛阳、南阳、济源、鹤壁、平顶山,处于区的城市为开封、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按区域经济增长率与全省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分析,增长率大于全省的有12个省辖市。根据这些指标综合判断,中原城市群的增长极应当是以郑州为核心,形成洛阳、焦作、许河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昌、济源四足拱卫的隆起区豫北经济区的增长极应当是安阳一淮阳工业带豫西豫西南经济区的增长核心应当是三门峡,黄准经济区的增长极是信阳、商丘。由于豫西豫西南经济区被伏牛山阻隔、黄淮经济区面积广大,这些区域分布相对分散,将增长极定位于某一省辖市,范围过大,定位过宽。因此,可以考虑将增长极的选择点延伸到县域,更具体地选择某几个点作为整个区域的增长极。按人均标准化值、人均投资标准化值进行测算,南阳市区及镇平可作为豫西、豫西南经济区伏牛山以南的经济增长极,永城市可作为商丘经济的增长极,新县可作为信阳东部经济的增长极,项城可以作为周口东南部经济的增长极,将这些地方作为原有增长极的细分和补充。
主要参考文献:
[1]宋歌.试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区域竞合策略[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1.
Abstract: real estat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national economic lifeline, so we should from the quick mind to come up on how to realiz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industry, through the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control, scientific planning, build a system of methods and ultimately the industry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real estate investment; regional econom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目前房地产经济投资不仅要促进经济的稳步增长,还要建设一个适宜于人类居住和生活,生态环境优美、舒适的社会环境,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全方位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它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房地产业的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对各种房地产品的要求,又要满足子孙后代未来发展的需要。其中,包括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住宅业的稳定协调发展、房地产市场的完善及人居环境的改善等。二是既要保持产业自身不断增长,又要与社会以及国民经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主要包括社会的公平性;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如土地资源、空间资源、建材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产业发展的协调性等等。
一、房地产经济的重要意义
1.1 房地产业在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上具有重要作用。我们绝对不能否定房地产业在促进经济特别是地方经济发展、满足社会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过程中的积极而重大的作用,必须要明确目前房地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在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房地产业仍然是我国基础性、支柱性产业之一。
1.2 房产业的最终产品为国民经济许多部门和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场所。房屋能为商业、家具业、家用电器业、房屋装修业、园林花木业、家庭通讯业、房屋金融保险业、物业管理业、家庭特约服务业、搬家公司、房屋买卖中介业等等的发展提供前提和发展场所。如果没有房地产业为这些部门和行业的发展提供前提和场所,这些部门和行业的发展难免会受到瓶颈的制约。
1.3 房地产业作为一个龙头产业,可以带动诸多产业的发展。房地产业需要国民经济中的建材、设备、机械、冶金、陶瓷、仪表、森工、化塑、玻璃、五金、燃料动力等许多物资生产部门和服务行业的产品生产和劳务提供相配合,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性十分明显。据测算,在我国当前的情况下,每投入200 元的住房资金,可创造相关产业140~440 元的需求;每销售200 元的住宅,便可带动260~300 元的其他商品销售。因此,住宅建设若增加20 个百分点,可望带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 个百分点,住宅行业每吸纳200 人就业,可带动相关行业300~400 人就业。由此可以看出,房地产业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房地产投资与区域经济两者之间如何协调发展
房地产存在投资周期长、回收慢、环节多等特点,而且投资规模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呈现相同的趋势性,基本和宏观经济周期同向,但也有房地产行业本身的特点。一方面,在两者协调发展时,房地产投资可以大力促进经济繁荣,另一方面,两者无法实现协调发展时,房地产投资很可能导致区域经济走向衰退,甚至进入萧条。
首先来看两者协调发展的情况。这种情况主要体现在房地产投资的正面促进作用,经济必须增长,才能取得发展,才有基本动力,获得进步,为可持续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经济增长只有到一定程度,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同样地,经济发展了,能回过头来促进经济增长。因为区域经济健康向上,能给经济增长提供更好的环境,使经济得到协调、持续、稳定增长,带动整个社会向好的方向转变。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一直是正相关的关系,经济增长,必然促进投资扩大,而投资因为需要垫付资金,必须取决于社会总产品增长后的资金转化成果,也就是说,经济发展的成果直接影响投资额度,而投资的增长一般也能促进经济增长。这两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经济的增量水平影响投资总量,投资总量反向推动经济增长,在给定的科技水平和资源条件下,经济增长的速度由投资总量和增长率决定,长期看,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消费需求和能力的增长,短期内主要靠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投资增长主要靠扩大政府支出类型的积极财政政策,民间自主型投资缺位,或者增长无力。而从投资结构看,房地产投资增长一直比较快,其它方面的投资水平较低,所以,在其它类型的消费需求难以启动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的速度实际上由房地产投资的增速决定。
其次,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有两种主要影响方式和前进路线,一是在该项投资还没变成现实中的物业前,因房地产投资总量变动而发生的影响,也即投资分配量超出GDP 增长速度,则会造成资金膨胀,比例失衡,引起投资泡沫;二是成为物业后,不同产业部门,直接到其生产能力和平衡发展,如果过于偏重消费类物业,像饭店、宾馆,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住宅或商业类物业的建设规模,导致区域经济的不均衡。由于国内经济增长一直以来习惯于依靠增加固定投资来拉动,而固定投资属于房地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果产生投资乘数效应,大幅提高房地产行业对gdp 的贡献度。因此,国内的gdp 增长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严重依赖于房地产投资,并且几倍于国内经济的增长率,使住房价格不断上扬,吸引大批实业型企业进入该市场,导致一些地方的房地产投资不单单是过热,已面临泡沫破灭的巨大风险。
三、房地产投资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关键
经济的内部因素结合外部的环境条件,两者共同作用,形成综合性经济的增长,事实上,在正常的社会实践中,资源环境甚至人口的优劣变化都将极大地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但是,已有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式绝大多数都假定外部环境不变,只从经济内部的运行体制分析和研究经济增长,忽略了外部环境条件对经济增长的巨大影响。
3.1 首先来看看何谓“可持续发展”,这种发展模式既能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会危害到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从传统的数量增长方式改变成有数量、有质量、有效益的广义增长方式。其特征是增长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有效管理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付出尽可能小的自然资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利益。可持续发展和一国经济发展阶段和特点关系密切,运行环境的稳定促进经济增长,与此同时,经济增长有利于稳定和维持社会政治构架。
3.2 从生产要素看,土地是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资金则是紧缺资源,两者的有机结合形成房地产投资。但是,人们过去只侧重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忽略了对社会和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严重脱节。
3.3 从生态环境看,房地产投资需要占用大量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稀缺,不可再生,这些资源被占用必然制约其它行业发展,所以要合理配置协调已有资源。房地产投资后,房屋直接改变当地的空间状况,不但大量分割原有环境空间和城市公共空间,还额外创造了房屋的内外空间,消耗大量空间资源。密集的楼群和高层建筑把空间分割得过于细碎,使人与自然互相隔离,产生强烈的窒息感和压抑感,不断侵害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长期以来,这种靠消耗土地、水资源的粗放式发展,忽略了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科学规划。所以,房地产投资应当把城市规划专家和生态保护专家纳入其中,听取他们的意见,使房子与自然生态环境无缝衔接。
3.4 从资金融通看,由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基础,因此,当房地产投资的发展严重超出真实需求,或者投资结构根本不适合社会需要,容易积压大量资金,造成金融行业的坏帐,扰乱正常的金融秩序,甚至引起金融危机。所以,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配以合理的投资结构,使房地产投资和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此外,不可忽视的是,应给房地产投资保证一个畅通的融资渠道。完善金融体系,建立和发展房地产金融二级市场。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房地产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根据我国目前的房地产金融发展现状,应重点做好房地产贷款结构的调整,增加消费贷款比重,并注意防范风险。另外,为解决房地产金融进一步发展的资金来源问题,期限错配问题,资产流动性问题,我国的房地产金融业还应着手研究并建立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实现抵押贷款的证券化,将一、二级市场作为一个整体纳入金融大循环,打通房地产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系,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来源问题。建立和发展房地产金融二级市场,还能有效分散银行贷款风险,提高房地产金融的市场化程度,促进国有商业银行向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转轨,提高整个房地产金融的效率。
3.5 加强市场监管与宏观调控,保障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对公平、高效的外部环境的创造。一方面,政府应将制度建设作为重点,减少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政府行为,根除腐败、杜绝暗箱操作、严格执法、取消不合理收费。另一方面,完善现有房地产经济法律法规,包括制定各项明细的实施规则,尽量做到法律、条令、规则之间能相互配套,创造一个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依靠市场原则优胜劣汰,提高开发商的
素质,使房地产项目与人口、源、环境相协调,与市场需求相协调,将房地产开发的短期行为和投机减至最低。
四、结束语
总的说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为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等两方面。社会环境是特定范围内人们的生存交往环境,是特殊的社会文化,不单单要适应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实现“安居”和“乐居”,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流。另外,还要尊重和保护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把社会文化和人文景观紧密结合,结合社会各方面的具体要求,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静岩.房地产投资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J].特区经济.2006(5).
[2] 岳华丽.房地产投资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5).
通渭县鹿鹿山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项目于2004年被列入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试点项目,经过3a实施,项目区内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林草覆盖率从52.30%提高到60.29%,农户人均纯收入由1613.80元提高到1967.20元;生态、经济系统开始良性循环,该项目的实施为本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初步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基本情况
通渭县鹿鹿山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项目是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生态修复试点项目。实施期为2004—2006年,项目区年均降水量500ram,年均气温3~5oC,适宜各类生物生长,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该地区为石质山地,项目区辖陇阳、北城、寺子3乡,12个行政村5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839人,人口密度84人/km,全部为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4706人。人均土地1.19hm,人均耕地0.26hm,总面积93.30kmz。完成封禁面积56.25km2.人工补植9Ohmz,人工种草277.5Ohm2,设立封禁工程围栏5km、标志碑5座、标语牌9O个、封育区“四至”边界标志界碑600个;新建管理房3间、示范养殖圈舍150座。布设植被监测点5个、气象观测点1个、径流泥沙监测点1个,选择监测典型农户60户。
2生态修复成效
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破坏,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身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修补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
该项目实施后,项目区水清、山绿、水土流失减轻,群众的思想观念转变,实现了生物、产业趋于多样化,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蓄水保土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测算,到项目实施年限末期,林草覆盖率从52.30%提高到60.29%;监测区年土壤侵蚀模数由1430t/km。·a降为964.40t/km项目区内农户人均纯收入自1613.80元提高到1967.20元;农、林、牧、副各业产值结构由基期的76.70:0.94:17.30:.5.06变为50.30:.1.07:29.50.:19.13;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为农地:林地:草地:荒地:其他=21.12:20.97:34.30:4.30:18.56。舍饲养殖数量6000多(只),实现牛、马、猪、兔、鸡、鸽等多元化养殖。各产值机构有了较大变化,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合理,使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开始良性循环。该项目的实施为本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初步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几点启示
3.1科学规划,对位配套措施是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的前提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一项系统工程,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科学规划。在生态修复技术措施运用上,以保护和利用水土资源为核心,依据“源于自然,还于自然”的思想,为大自然恢复其自我修复能力创造条件,对位配置各类措施,以封为主,封禁、补造、抚育、管护并重,工程、生物、农艺措施相结合,生态修复与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的原则。使项目区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隔离区,减少或禁止人、畜活动对生物群落的干扰和破坏,促使土壤质量正向发育,生态系统自我调控能力向健康状况演化。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2加强组织、建章立制、加大宣传是生态修复工程顺利实施的基础
生态修复是新时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大战略调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加强生态修复的组织领导和部门协调,专门成立项目执行领导小组,健全管理机构、配备工作人员,明确和落实各部门的责任权属。制定和颁布有关项目建设的法规及管理制度,对生态修复区林草及其设施的管护管理提出具体的操作要求。做到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利用集市、庙会等多场合、多形式、多渠道对农民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印发传单、公告、宣传画及日历和手册。为生态修复的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证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3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整合项目,为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涉及农、林、水、环保、畜牧、财政、扶贫、科技等诸多方面,综合性很强,我们利用中央资金的主导作用和退耕还林草的机遇,深化投资管理机制改革,整合项目资金,统筹兼顾,合理规划,相互配套,镶嵌实施,达到资金技术、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有限的投入资金发挥最佳使用效益。在项目建设中,与相关部门在工程实施、科研和监测等方面密切配合,加强合作,全面提升生态修复的科技水平和效益,加快生态修复进度。在管理上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形成部门之间“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各投其资,各计其功”的工作机制。为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3.4立足实际,政策引导,狠抓落实是实施生态修复的关键
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开发必须符合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使其得到休养生息。必须按照“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科学,遵循市场规律”的原则,坚持川台河谷区发展全膜覆盖玉米、浅山区种植马铃薯、深山区发展畜草产业的种植结构调整思路,大胆探索,积极挖掘本地资源潜力,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大力发展玉米、洋芋、畜草、中药材等富民产业。通过政策引导,利益驱动,解决了许多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使支柱产业开发和扶贫攻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通过生态修复,既满足了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条件,又确保了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安定团结、人民安居乐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3.5依法监督,狠抓管护是生态修复效益正常发挥的保证
生态修复能力的体现根本在于彻底控制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一切干扰因素和防止水土资源的污染,关键是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和封禁成果管护。为此,要采取以下强有力的措施:
①建立健全水保监督执法网络。县、乡、村、社四级执法网络组织机构健全,并逐级签订监督管护目标管理责任书,做到责、权、利绝对明晰。
②依法具体落实“三区”划分与“三权一案三同时”制度,严格管理,奖惩兑现。加强修复成果管护。
同时,对水保预防监督执法的检查情况纳入乡镇年终综合考核评比的内容,推行奖励机制,以管促封。使生态修复效益能够正常发挥。
3.6合理布设监测网络,为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工作所获取的基础数据,对于生态自我修复能力的研究及评价意义重大,根据基础监测指标体系和监测评价体系要求,合理布设监测网络,采用实地定点、定时,多方位、多层次、多目标、多样点统计调查的方法进行。着重做好以下监测内容:
①蓄水效益监测。定点观测和统计径流、土壤侵蚀、泥沙变化、流域降水量等数据,分析评价项目实施后的蓄水保土效益。
②生态效益监测。林地监测:采用多样点抽样调查法。草地监测:选用不同草地类型,采用刈割测定生长量等,分析评价了项目实施后的生态效益。
③社会效益监测。通过布设网点社经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调查方法,以定点观测和典型农户调查结合,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评价项目实施后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京津冀都市圈地处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和河北省的石家庄、唐山、廊坊、保定等11市,城市密集,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根据京津冀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将建设以北京为中心,以京津为主轴,以石家庄、秦皇岛为两翼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覆盖京津冀地区的主要城市,基本形成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两小时交通圈”。按照规划,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高速铁路总里程将达到710公里。
一、京津冀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2009年4月1日,中国最早开工的石太客运专线正式通车,石家庄――太原1小时便可到达,大大缩短了山西与京津冀地区的空间距离,进一步密切了区域经济、文化、信息交流。中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一流水平的高速城际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已有二年多的时间,不仅将京津间的交通时间大为缩短,还以其高速度、高效益改善了城市联动发展格局,“1小时经济圈”正在为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除已经开通运营的客运专线外,在途经京津冀地区的已经开工建设的还有京石、津秦、石武等客运专线。2008年4月,总投资2209.4亿元、长约1318公里的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开工,已于2011年6月建成通车。石武客运专线2008年10月全线开工,将于2012年投入运营,实现石家庄3个多小时直达武汉的目标;2008年11月8日,津秦客运专线在天津滨海新区正式开工,预计建设总工期为4年,届时,天津-秦皇岛全程运营时间不超过1小时,途径唐山、秦皇岛两市;北京-石家庄的客运专线于2008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北京-石家庄不到1小时就可以到达。
二、高速铁路交通网络对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影响
(一)高速铁路交通网络加强了京津冀地区城市的职能分工
城市职能分工的明确与否,是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的最重要条件之一。一直以来,由于缺乏一个稳定的利益协调机制和明确的产业定位,京津冀经济圈内的“同构化”竞争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高速铁路交通系统的建成通车,京津冀地区的城市分工将越来越明确。北京聚集了大量的科研人才,积极发展高新产业、高端服务业为主,逐步转移低端制造业,以更好地承担起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职能。而天津将成为承载“经济中心”职能的最佳城市,天津有现代制造业及港口优势,定位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现代商贸、生物技术与新能源等。河北定位于京津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研发转化及加工配套基地,依托天津和北京,承接部分天津的产业和北京的服务业。此外,河北拥有良好的资源优势和港口优势,将钢铁、石化、电力等重化工业布局逐步向沿海转移、向临港聚集,建设环渤海重化工工业基地。另外,河北还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是京津旅客主要的旅游休闲度假区域。
(二)高速铁路交通网络将有助于京津冀实现深度对接
用空间缩短时间,这无疑是高速铁路带给我们的最大实惠。2012年底,京津冀三地13个区市将全部贯通高速铁路,形成以天津、北京为中心,包含河北11个市的 “两小时交通圈、经济圈、生活圈”,真正实现从产业、交通运输到生活配套的高度融合。廊坊是河北距离北京最近的市,廊坊着眼深度对接京津、加快产业升级,并根据廊坊的产业基础,提出了“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的发展定位;唐山依靠丰富的资源优势对接北京,像石油化工、化学制药、冶炼等有污染、高耗能的产业项目,都不适合在北京发展,因此,唐山成为了北京重工业项目迁徙的首选,首钢的迁徙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石家庄在养老、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都可以与京津建立互动协调共赢的体制。
(三)高速铁路交通网络有助于发挥京津冀产业竞争力
区域整体竞争力归根到底在于产业的竞争力,而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产业区域特色优势的形成。高速铁路网的建成将有助于京津冀实现各自的产业优势。以天津为例,天津的定位是京津冀区域经济的“经济中心”。?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空中客车、三星电子等120多家在天津滨海新区投资建厂,70多家大型央企相继抢滩天津滨海,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服务业等战略新兴产业,形成了区域联动,构成天津滨海新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津秦线使天津到唐山、秦皇岛的时间缩短到1小时以内,至此,天津的发展可以辐射到北至秦皇岛、唐山,南到保定、石家庄,形成区域联动。
(四)“同城效应”的两面性
《京津冀都市圈规划》辐射区域土地面积约为9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约为6000万人,随着高速铁路的相继通车,京津冀将会实现“同城时代”。但“同城效应”是把双刃剑,尽管高速铁路加速了京津冀三地交通、经济和生活的一体化,但因此而来的人才、资金、技术的流向让人忧虑。由于科研环境、地域发展的差距等原因,也许并不像人们料想的那样,京津人才、资金为河北所用,它可能更像是一个“人才黑洞”,把河北本土的人才、资金也吸引了过去。从前面的发展情况来看,京津对于河北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微弱,但吸收能力却很强大,2001―2004年河北外流的8170名人才中,90%流向了京津和上海。
三、加快河北省在京津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建议
(一)积极利用京津资源优势,加强与京津及对外的交流与合作
河北省应借助于高速铁路的便捷优势,积极利用京津资源优势,加强与京津及对外的交流与合作,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经济实力上,大力发展实业,发展壮大民间投资。面对天津滨海新区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河北应积极发展其下游产业,形成区域联动。如保定可以积极发展汽车零配件、医药、信息技术等。在津冀交通网络一体化趋势下,随着要素的低成本流动,河北的腹地作用将日益坚实。在进行城市规划和产业规划时,要着力夯实基础产业,为京津发展高技术和现代制造业做好配套和服务。
(二)积极调整产业政策
河北产业结构呈现出第一二产业比重较高,三产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在第二产业中,初加工产品占主要地位,深加工及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低,大多数工业企业还实行的是粗放的增长模式,河北的产业结构转变势在必行。2011年河北提出了“四个一”战略,即“一圈、一带、一区、一批”,运用增长极理论中的“点”带动“面”的原理来发展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河北省环抱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利用京津这些“点”来带动整个省的经济发展。高速铁路所起的作用就是加快京津的“点”向“面”的扩张速度。产业结构升级依托高速铁路,而高速铁路又进一步带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三)变“条件吸引型”为“市场取向型”的人才战略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河北在引进人才上要改变以往的思路,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引进需要经济基础,更需要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其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也就是变“条件吸引型”为“市场取向型”。先建设平台,再吸引人才,人才与市场的积极对接,才能产生人才的良性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经济水平落差,尽早真正融入京津冀一体化中,进而提升区域经济实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速铁路,高速铁路又进一步促进了京津冀的经济发展。随着高速铁路的相继建成,京津冀的经济活力也将逐渐地显现出来,到时,京津冀将成为真正助推环渤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三级的主要力量。
参考文献:
①蒋秀兰. 高速铁路对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J].《中国铁路》,2009(08)期
②肖伟民. 高速铁路建设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时代经贸,2008年第10期
中图分类号 F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7)04-0030-05
传统的可持续发展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个定义对协调当代人与后代人间的关系是远远不够的。当代人的发展不能危害后代人的发展,仅仅是可持续发展的最低要求,而且是被动的、防守性的要求。当代人的发展应该有一个更高、更主动的要求,就是当代人的发展必须有利于后代人的发展。实践中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更多的是以政府为主导,通过收费、税收和排放标准等限制角度进行实施。作为主要利益相关方的企业处在被调整和被管理的地位,企业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是被动的,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挖掘。随着政府从资源配置参与型向资源配置干预型角色转换,要求充分发挥企业参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理论,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经济学理论之上。从微观经济考察,我们认为,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与企业密切关联的三个问题:一是个人收入与企业的关系。个人的收入不仅是当代人发展的前提,也是决定后代人发展的基础。从广义上讲,当代人为后代人的教育支出,决定了后代人的发展。但是,个人的收入恰恰是作为企业的支出,只有企业能够持久稳定的发展,才能确保当代人的持久收入,后代人的发展才有物质保证。二是短期与长期的关系。据统计,全国每年新生15万家民营企业,有60%的民企在5年内破产,有85%的在10年内死亡,其平均寿命只有2.9年;而集团企业的寿命也仅7~8年。如果全部企业都处于成立与倒闭的循环中,将导致资源的巨大浪费,当代人发展基础十分脆弱。三是自然资源与无形资产利用的关系问题。我国目前正处于资源消耗型的产业经济阶段,资源消耗了,环境污染了,利润却外流了。大量的贴牌加工企业,在雇佣了大量廉价劳动力,消耗了大量的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之后,本身仅仅获得微薄的利润。而发达国家依托自身的无形资产优势,特别是品牌和营销优势占有了绝大部分利润。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哪一天还有更低劳动力的国家或地区参与竞争,这些企业大量的订单被转移,我国最严重的问题是什么?就是大量的失业。在一个大量失业的区域或社会里,是不可能有可持续发展的。
可持续发展只有建立在个人与企业持久发展的基础上,才能使当代人的发展,不仅不会危害后代人发展,而且有利于后代人的发展。中国经过近30年来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已经逐步成型,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短缺经济时代已不复存在,产品、资本、劳动力等的过剩成为常态。在过剩经济条件下,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固然仍然能够增加,但是,产品积压,资金沉淀,资源浪费,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面临严重挑战。在过剩经济条件下,品牌成为消费者选择的标准和工具。综观发达国家的发展现实,我们发现,只有建立在品牌基础上的个人与企业,才能有持久的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现有的研究中,不可再生资源的持续利用一直是个重点。在这个研究过程中,将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作为命题。其实,从经济学角度看,所有的不可再生资源都不可能被用光。以石油为例,随着石油储量的减少,石油价格将增加,而石油价格的增加,反过来抑制石油的需求。当石油价格超过某种新能源如乙醇价格或太阳能电池价格时,新能源将自然替代石油。虽然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对某一个具体区域而言,其可持续发展研究宜集中于三个方面,即物种保护、环境保护和有效就业。本文重点探讨,品牌经济在这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1 品牌经济与物种保护
全球生物链是一个整体,目前人类还不能完全解释各种物种之间的关系。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物种多样化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远远高于物种单一的生态系统。因此,由于当代人的经济行为,导致某个或某些物种消失,从而使整个生物链出现缺损,这对后代人的发展将是极大的潜在危害。
1.1 特产物种保护
在物种保护中,最为现实的是各地出现的特产保护。由于自然环境和人工努力,我国很多地区都形成了地方特产,例如俗称的烟台苹果、莱阳梨、青州牛等。地方特产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保护其品质,由于地方特产的品牌属于公共品牌,导致没有人对其负责,从而致使很多地方特产因片面的追求产量而乱嫁接,乱推广,最终导致品质退化,例如,山东的莱阳梨、青州蜜桃、沾化冬枣、肥城桃等存在不同程度的品质退化现象。
为了保护地方特产和消费者的利益,国际上很早就出现了原产地保护的制度。但是,某种特产的“原产地”是一个内涵很清楚,往往就是一个特定的区位,但“原产地”的外延却是非常模糊。例如,莱阳梨的最佳生态位就是一片坡地,但是,莱阳却是一个很大的地区名称。
在缺乏明确的品牌保护下,最价区位的莱阳梨一定被品质不佳的外缘莱阳梨打败。在图1中,L0是莱阳梨的最佳区位,Lm是莱阳梨的市场地,假设是烟台市,L1L2是莱阳梨的品质曲线,L3不佳品质莱阳梨但仍然属于莱阳行政地界范围内,P0P1是最佳品质莱阳梨的价格距离曲线,P3P4是区位L3即不良品质莱阳梨的从产地到市场地的价格距离曲线。
很清楚的可以看出,在市场地的烟台市区,地处L3的不良品质莱阳梨的价格P4低于最佳品质莱阳梨的价格P1。在缺乏品牌保护下,消费者仅靠外观是无法区别最佳品质与不良品质的,在真假难分的情况下,只能选择低价格,因为消费者心里明白正宗莱阳梨是不多的,选择价格低的,即使是假的损失也小。
那么,如何保证莱阳梨的正宗性呢?采取“私人商标”的方法比采用原产地更好。所谓“私人商标”,就是只允许在莱阳梨生长的典型条件的土地上,种植莱阳梨的农户,以农户个人名义来注册。例如,如果种植农户名字叫王卫东,则注册“王卫东”牌莱阳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王卫东必须保护该商标的信用,因为一旦他提供了虚假莱阳梨,则将被市场抛弃。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各地的地方特产,如果不尽快采取这种特产物种私人品牌经营与保护的方式,仍然将地方特产这个“品牌”公共化,则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品质下降,直至被市场彻底抛弃。
1.2 野生动物保护
野生物种被大量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某些消费者对这些物种的需求。包括饮食和皮毛。其实,野生动物并不是人类的必须生活品。目前,为了保护野生动物,我国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但见效并不如预期。
在图2中,目前的保护措施集中在偷猎者、偷运者、交易者和加工者,属于中间环节。按照经济学观点,就是供应方。但是,整个野生动物产业链之所以会产生,或者规模大小,不取决于这些供应方,而是取决于消费者即需求方。只要存在对野生动物的需求,就一定存在供应,这是经济利益决定的。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从阻止野生动物供应的角度,是难以奏效的。为此,我们构造野生动物供应方的行为方程:
野生动物供应方违法决策(Ds)=违法收益(R)-违法成本(C)×破案率(β)
从该公式可见,野生动物供应方是否采取违法行为,取决于三个重要因素:第一是违法收益,违法收益等于需求量和价格的乘积,用Q代表需求量,P代表价格,则R=QP。如果没有需求,则R=0,也就不存在违法问题。目前采取的取缔公开交易的措施,但只要有需要,就会形成地下交易市场即黑市,在需求一定的情况下,黑市的交易价格取决于打击力度,力度越大,黑市交易价格越高,越会诱导偷猎。第二是违法成本,违法成本包括实施违法行为所需要的投入(CI)和被抓获的法律惩处费用(CL)。法律惩处费用最高值是死刑,但是死刑由来已久,并没有多大的惩戒价值。原因是第三因素,即破案率。如果违法者认为破案率β=0,则在有收益的前提下,再高的违法成本,他们也将采取违法行为。但是,要提高破案率,本身又需要更高的投入。
因此,要降低野生动物破坏行为,除了现有的提高破案率之外,最持久的就是需求控制,降低野生动物的消费。
其实,绝大多数珍贵的野生动物都被某些特殊消费群体消费了。在整个社会中,从人数上看,这些特殊消费群体永远属于小数。为此,政府或民间保护野生动物协会,运用大众媒介或各种活动,让全社会知道:凡是消费野生动物的人,不管是吃野生动物还是穿野生动物皮毛,不仅是违法行为,而且是危害整个人类利益的道德问题者。换言之,通过给这种野生动物消费者打上违法者和道德问题者的品牌,才能使这个特殊消费群体处于在社会上无法生存的地步。可以试想,如果通过宣传使全社会都知道藏羚羊的皮毛是什么样子,并且告诉大家没有任何必要穿戴其皮毛。凡是看到穿戴藏羚羊皮毛,悬挂藏羚羊羊头的行为,就是违法者和道德问题者。为此,可以通过立法,要求公共新闻媒介,必须拿出一定比率的版面或时间,用于此类公益广告。
2 品牌经济与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的核心是三废排放问题,在生产过程中,三废排放具有必然性。目前提倡的循环经济,就是从资源角度,将各种排放物作为资源加以利用,而不是作为废物放弃。特别是能源循环、水循环、固体废碴循环、废气循环。但是,所有的循环都必须建立在产品能够销售出去,也就是要通过销售完成价值转换。否则,一切循环全都停留在技术层面。例如,利用发电厂粉煤灰和煤渣制作彩色路砖,前提是这些路砖不仅要符合安全标准,而且必须能够销售出去。但问题也就在于凭什么能够销售出去?
目前,最为关注的是废水处理,特别是化工、造纸、食品、制药等。这些企业在投资时都要求必须建设配套的污水处理设备。但是,从大量的实践看,相当多的企业即使建成了这些处理设备,也没有投入运行,因为存在运行费用。特别是在过剩竞争的条件下,每个行业的企业之间采取了价格战,企业内部自然采取降低成本的策略。此时,关闭废水处理设备以节省费用,就成为首要选择。而当地政府部门为了确保此类企业的税收和就业,也不会采取坚决的关闭措施,最多是罚款了事。其实,对该类企业来讲,只要罚款小于运行费用即可接受。对政府罚款部门来讲,此类罚款还是本部门的收入,因此,该政府部门的最大化利益就是将罚款额限定在运行成本之下。
目前关于区域三废排放控制问题,主要有三种办法,即税收、许可证、限定标准。许可证和限定标准都要求有很高的监督成本,否则,形同虚设。而且在我国目前的政府体制下,绝对无法避免企业与政府监督部门之间的交易行为。税收的办法则取决于区域对企业投资的竞争。如果其他区域都不对三废排放征税,则某个区域就不会开征,因为开征此税将增加企业成本。即使开征,如果属于地方税,则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或争夺投资者,也有可能减免该税。如果属于国税,也必须返还地方以用于地方环境整治,而一旦返还又有可能被地方政府以各种方式返还给企业。
实践已经对这些措施的失效给出了证明,没有必要再讨论下去,可以转换思路。对企业来讲,是否采取三废处理,关键在于三废处理的投资和运行费用。投资属于固定费用,运行属于变动费用,那么,什么样的企业愿意采取三废处理投资和运行呢?本文认为,只有那些追求品牌的企业,才有内在的意愿或动机。也只有追求品牌的企业,才能避免价格战。
因为品牌经济是在价格一定的前提下,思考如何增加收益,而不是简单的通过价格战来增加销量。但当品牌价格一定时,市场容量即目标顾客总数也就限定了。设具有品牌价格支付能力的最大年需求量是Q(Pm)m,则存在图3关系。在地理空间一定时,价格即Pm越高,Q(Pm)m越小。但随地理空间的扩大,Q(Pm)m也增加。这就是价格越高的品牌,必须以全球市场为舞台。在这个价位(Pm)上,存在N个品牌争夺总量为Q(P)m的市场,品牌i的销量为Q(Pm)i。则品牌i的销量取决于品类度和品牌策略。但该品牌不可能独占该价位市场,因为该品牌的品类度一旦确定,就决定了该品牌不是为了每个人的需要。
在价格已定且稳定的条件下,厂商通过提高品牌品类度并采取精确的品牌策略,仍然可以获得销量的增长。但在竞争条件下,其销量永远小于该价格限定的市场总容量,即Q(Pm)i<Q(Pm)m,但ΣQ(Pm)i = Q(Pm)m。则在一定地理空间市场内,该品牌的短期均衡就是:Yt=PmQ(Pm)i。其长期均衡是:YL=Yt[(1+r)n-1]/r(1+r)n。r为厂商在价格Pm条件下满意的投资收益率,对厂商来讲,此收益率是作为经营盈利基准的,低于此值将放弃选择。
当n=bs/(1-b),且b1时,n∞,则该品牌的长期均衡是YL=Yt/r。
如果品牌品类度b和品牌策略s都远远小于1,则该品牌在市场上持续的年数n将很短,在这种情况下,存在Yn<YL。换言之,在价格、地理空间、策略一定的前提下,品牌品类度越高,短期最大即均衡销量也是一定的,但可以拥有持久的销量,这就是品牌价值所在。
在这个品牌建设过程中,如果该品牌不愿意进行三废处理,被民间环保组织列入环境破坏者的名单并予以公布,特别是通过网络,传播速度将非常快,传播范围也将非常广泛。由此以来,将极大的降低消费者对该品牌的认可,从而减少选购。由此以来,该品牌就难以生存下去。换言之,对于这些追求长期品牌的厂商来讲,不进行三废处理的风险远远大于进行三废处理的费用,他们当然要采取三废处理的措施。单纯从财务角度看,凡是追求品牌建设的企业,最终都将成为大规模企业,而大规模企业有能力承担降低三废排放的技术,也有能力承受三废处理的费用。
3 品牌经济与有效就业
所谓有效就业,是指通过就业所得收入,能够满足自身生活、承担子女教育和基本医疗费用。但是,我国目前的以贴牌加工贸易为主的加工业,由于利润极其微薄,员工的工资也非常低。仅仅处于维持自己的生活水平,根本不可能承担子女教育和自身的基本医疗费用。在这种经济体系下,一切可持续发展都是空谈。
按照主流经济学的产品同一性假设,深圳产的康佳彩电,永远卖不到青岛,而青岛产的海信彩电,也永远卖不到深圳。因为按此假设,影响彩电价格就只能是运输距离。以A、B分别代表深圳和青岛。见图4。首先假设该产品在区位A和区位B的生产成本是一样的,即Ca=Cb,单纯考虑运费对销售成本的影响,则从区位A的产品向区位B运输,产品A的总成本是TCA=Ca+RLAB。而区位B的产品向区位B运输,产品B的总成本是TCB=Cb+RLBA。R为单位运输价格,L是运输距离。
根据生产成本即Ca和Cb的不同,可以有三种情况:
如果Ca=Cb,令TCA=TCB,则LAB=LBA。即由AEDCa构成了区位A产品的市场区域,而DEBCb构成了区位B的市场区域,且面积AEDCa等于面积DEBCb。
如果Ca>Cb,即区位A的产品成本高于区位B的成本,则区位A和区位B之间的市场临界线ED向区位A方向移动,即面积AEDCa小于面积DEBCb。
如果Ca<Cb,即区位B的产品成本高于区位A的成本,则区位A和区位B之间的市场临界线ED向区位B方向移动,即面积AEDCa大于面积DEBCb。
因此,按照产品同一性假设,同一种产品,区位A的产品,绝对不可能卖到区位B,而区位B的产品,也绝对买不到区位A。
再从几何图形上看,以区位A或B为核心,向外扩张是以A或B为圆心,以AE或BE为半径的圆形面积。如果区位A外部有N个区位,圆与圆之间将出现空白点,而现实市场不会出现空间空白点。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同时,又符合每个厂商空间市场最大化假设,克里斯塔勒提出了正六边形的中心地理论模型,因为只有正六边形既保证了相邻厂商每个厂商的市场空间最大而又没有空白点。
按照这样的假设,各个产地的彩电必定有各自的市场地,不会跨区域销售。可现实却是几乎每个区位生产的彩电,不仅都能卖到对方区位中,而且在定价时,为避免窜货更愿意与距离无关的区位同价。为什么会这样呢?本文认为,正是品牌的存在,突破了地理距离,改变了上述假设。
追求品牌建设的企业,才能突破品牌诞生地,从而不断扩大市场空间和市场规模,从而发展成为行业领导者。品牌企业的持续增长和盈利,将有效保证相对安全、稳定的就业和员工收入水平。
4 结束语
品牌经济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是个新兴课题。本文对该问题进行了模型化初探。在过剩经济条件下,品牌经济是充分尊重消费者的经济,是全球经济竞争的重要途径。在消费者绿色环保意识日益提高的前提下,企业注重品牌绿色化,是将生产者和消费者联系起来共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品牌经济在区域环境保护、物种保护、促进充分就业、提升区域可持续的竞争力方面具有重大的作用。本文的探讨是初步的,需要进一步做好案例研究和计量分析。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孙曰瑶,刘华军.经济永续增长的品牌经济模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7~71.[Sun Yueyao, Liu Huajun. Brand Economy Model for Sustained Economic Growth [J]. Fujian Forum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6,(2): 67~71. ]
[2] 奥古斯特・勒施.经济空间秩序[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August Lsch. Economic Spatial System [M].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1995.]
[3] 彼得・尼茨坎普等.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Peter Nijkamp, Handbook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 [M], Beijing: Economics Science Press, 2001.]
[4] 阿瑟・奥沙利文.城市经济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Arthur O'Sullivan. Urban Economics [M] . Beijing: CITIC Publishing House, 2003. ]
[5] 孙曰瑶.品牌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Sun Yueyao. Brand Economics [M]. Beijing: Economics Science Press, 2004.]
[6] 孙曰瑶.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形象设计[J] .经济地理,1996,(2). [Sun Yueyao.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mage Design [J]. Economic Geography. 1996,(2) .]
[7] 孙曰瑶.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M]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 [Sun Yueyao. Theory and Practice of Regional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 Jinan: Shandong University Press, 1995.]
[8] 阿尔・里斯,劳拉・里斯.品牌之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Ries A, Ries L. Origin of Brands [M]. Shanhai: Shanghai Remin Press, 2005.]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n the one hand to the real estate investment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mainly reflected as well as the impact o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hways were analyzed to explore, on the other hand, start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ree aspects of the real estate investment and regional economic, ecological, social, the ne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economic is discussed.
Key words: real estate investment; regional econom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房地产作为生活和生产中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的产业,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房地产投资对区域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将房地产投资和区域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房地产投资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
房地产投资和区域经济的关系
房地产行业作为区域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周期循环也是经济周期的组成部分之一。房地产投资有着投资周期较长、回收较慢的特点,其规模受到当地的生产和发展水平的影响,和经济发展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大致能够和宏观经济相协调,然而也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存在。房地产投资能否保证和区域经济相协调,对区域经济有着直接的影响,当二者处于相协调发展的状态,房地产投资就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如果二者之间不能够保持发展的协调性,则房地产柚子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甚至可能使区域社会经济发生全方位的萧条。
主要体现
房地产投资能够保证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其主要的体现在于房地产投资能够对区域经济的增长起到促进的作用。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以及必要的前提,经济增长是经济进步最主要的条件。只有是经济得到一定的增长,才能够实现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和投资之间历来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经济增量决定了投资的总量,而投资又对经济的增长有着强力的推动,在科技和资源水平等同的情况之下,投资的总量和增长率决定了经济增长的速度。从需求角度而言,国民经济长期的发展依赖消费的需求,而短期内的发展则依赖于投资的增长。从投资结构方面来说,房地产行业的投资能够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因此在当前人民消费水平难以提升的情况之下,房地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就决定了经济增长的速度。
房地产投资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首先,在房地产投资尚未成为房地产的物业时,通过其投资总量的变化来对区域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房地产的投资还没有形成现实的物业之前,其资金的分配量大于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就会造成投资资金的膨胀,导致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失衡,出现大量投资泡沫。
其次,当投资形成了现实的物业之后,房地产投资能够通过结构方面的变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不同类型的物业在不同的产业部门中发挥作用,能够对各个经济产业和部门的能力和平衡造成直接的影响。如果在发展中对于消费型的物业过于偏重,如饭店、宾馆等,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对住宅等生产型物业造成影响,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房地产投资可持续发展
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全方位地转变生产要素的结合方式。房地产投资是资金与土地两种稀缺资源的结合。在以往,人们只对房地产投资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进行单独的探讨,而对其在生态、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存在着忽略,导致房地产的投资和社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之间没有了相应的联系。当前,对房地产投资在区域整体可持续发展方面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已经成为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需要。
经济可持续发展
要保证房地产投资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基础和保障。如果当前房地产投资其增长速度大于了社会的需求,或者其投资的结构不能够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就可能导致资金的积压,产业机制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流通,进而造成金融坏账,对正常的经济秩序造成影响。另外,区域之间经济定位的不同,也会对房地产投资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不同区域发展状况和特点存在着差异,对于房地产投资也会有着不同的需要。及时在同一区域中,随着其进入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其对房地产投资也会有不同的需求比例。只有根据实际来确定合适的房地产的投资,才能够保证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性。另外,保证房地产融资渠道的畅通性,也是经济发展中重要的问题之一。
生态可持续发展
房地产投资需要占用大量的资源,其中空间以及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对这些资源进行过度的占用,必然会对其他行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制约,因此在发展中应该使资源能够进行合理的协调和配置。房地产投资的直接产品能够改变当地的空间分配,既会对城市和环境空间造成分割,也会使空间产生房地产产品的内外之别。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我国房地产投资以粗放的发展为主,依靠对水源、土地等资源进行过度消耗来进行,没有对空间资源的合理规划利用起到应有的重视。在房地产投资的决策中,应该以生态保护、城市规划等方面的专家的意见为参考,使房地产和环境生态之间能够有更加自然地衔接。
社会可持续发展
房地产投资的社会可持续性,主要在社会环境以及人文环境两方面得以体现。社会环境指的是在一定区域之内人们的交往和生存的环境,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社会文化。人文环境则指的是某区域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有着稳定的民族特点的文化艺术环境。社会和人文环境要求某区域的房地产及应该和该地的文化内涵、地方特色相适应,保证居民之间能够正常的交流。房地产投资必须对社会和人文等方面的要求有着充分的尊重,才能够真正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房地产投资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房地产投资能否保证和区域经济相协调,对区域经济有着直接的影响。另外,房地产投资对于区域生态、社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也会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静岩,韩文秀.房地产投资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3(02)
[2] 董亚红,鲍明龙.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J]. 今日科苑. 2007(12)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环保与节能政策受到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以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促进经济、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给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可靠保障。发展循环经济与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循环经济概述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循环经济是遵循资源到产品、产品到再生资源的模式进行发展的,具有资源开采低、资金投入少、利用率高和污染物排放量较少等特点,可以使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促进生活环境平衡发展,从而达到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目的。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控制生产污染物的产生,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垃圾生成,最终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展循环经济将使经济活动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推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给环保型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二、循环经济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关系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发展循环经济和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点,两者有着如下几方面的关系:
(一)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提升工业发展水平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时,忽略了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片面的注重工业生产效益增长,致使大量空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排放出来,导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给区域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影响。发展循环经济,提倡低能耗、环保和维持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实施环境污染有效控制策略,对工业生产全过程进行实时监督,可以从根本上防止环境污染产生,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达到提高我国区域工业发展水平的目的。
(二)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国经济不断增长过程中,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给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许多问题。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提高资源最有效利用率,运用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促进资源回收利用,从而达到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循环经济模式的产生,让垃圾变废为宝,使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变废为宝产业不断发展,给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了可靠保障。
(三)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快速转变,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最初的粗放型转变到了集约型,有利于促进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对于提高我国社会生产力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化建设中,
社会发展对生产力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快速转变,推动区域经济向着生态、环保型发展,从而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产生,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注重资源的回收再利用,使资源有效利用率得到最大化提高,对于促进区域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四)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区域经济市场竞争力
在国际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二十一世纪,我国要不断创新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才能在国际竞争者立于不败之地。现代化建设中,自然资源的总量在不断减少,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循环经济健康、持续和快速发展,可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使城市之间的经济差异不断变小,从而提高区域经济市场竞争力,推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三、发展循环经济应采取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认识,优化产业结构
现代化建设中,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提高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增强环保和节能意识,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理念,以给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提升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同时,对发展循环经济进行全面规划,引导产业合理布局,从真正意义上调整产业结构,从而成功营造发展循环经济的经济氛围,给我国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二)加强管理,创新发展机制
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企业要加强管理,监督生产工人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不断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使工业生产向着科学化、规范化和一体化发展。例如:建立监督考核部门,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考核,加大绿色生产和消费的宣传力度,用绿色GDP来评估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情况,从而提高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在实践过程中,运用国家扶贫政策、奖励政策等,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不断创新发展机制,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率真正提高,给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创造有利条件。
(三)注重投资,提升科技水平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循环经济发展是从根本上控制生产污染物的产生,避免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回收可再利用物品,减少垃圾生成,最终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因此,国家和政府必须注重垃圾产业投资,培育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使可持续发展战略真正落到实处,促进循环经济多元化发展。与此同时,运用先进高科技技术,创新投资机制,与国际接轨,使节能技术、资源再生技术等水平得到不断提升,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新工艺快速形成,从而推动循环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采取有效策略,促进循环经济健康、持续和快速发展,以提高区域经济的市场竞争力,给我国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林珠.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力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
[2]冯德祥.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冲突协调的实证研究[D].东华大学,2012.
关键词:区域软实力 内蒙古经济 可持续发展
引言
软实力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美国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学派代表人物约瑟夫·奈(Joseph·Nye)。在其1990年出版的《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Bound to Lea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一书,以及同年在美国著名的《对外政策》(Foreign Policy)杂志上发表的题为《软实力》(Soft Power)一文中,最早明确地提出和阐释了“软实力” 这个概念,所谓“区域软实力”就是指一个地区通过非物质的方式,发展和发挥区域内外的心智能力的作用来达到区域的社会和经济目标的能力,构成区域软实力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区域人口素质的作用力、区域政府的公信力、区域社会的凝聚力、区域特色文化的感召力、居民创造力和对区域外的吸引力。这种“软”的力量能够吸引区域外的生产与消费要素,协调本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运作,提升本区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品味,塑造良好的区域形象,提升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软实力对内蒙古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一)区域软实力为内蒙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核心竞争力
人口素质是区域软实力最重要的组成要素。内蒙古地处我国北部边疆,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做到这些产业的创新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的集聚。近年来,内蒙古的教育水平和人才素质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在能源化工和生物技术方面的创新较为突出。内蒙古地区经济正处在由物本经济向人本经济转变的历史转折点,良好的区域人口素质,有利于增强内蒙古地区现实的竞争力与潜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内蒙古文明程度的提高和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实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与稳定;有利于改善内蒙古地区的形象,促进地区对外交往的全方位发展。良好的人口素质已经成为内蒙古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二)区域软实力为内蒙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内蒙古属少数民族自治地区,民族团结的和谐局面形成了区域内较高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不仅能增强区域内部的吸引力和归属感,而且能增强内蒙古经济的整体协调性和整合性,产生强大的使命感和团结协作精神。内蒙古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攻坚阶段,也处于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型阶段,区域内持续的创新力激励内蒙古人民勇于变革,激发其强烈的进取精神和高昂的创业热情以及坚忍的拼搏意志。持续的创新力根源于一个地区的良好人口素质和特色文化的开放性和进取性,根源于一个地区的制度创新。内蒙古地区在明确的战略定位指导和国家倾斜政策的支持下,各级政府不断进行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极大地调动和鼓舞了人们的斗志和拼搏精神。内蒙古作为马背上的民族,有着坚韧顽强的优良民族品质,在科学政策的指引下,这种民族的优良品质会转化演变为高度的凝聚力和持续的创新力,成为内蒙古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
(三)区域软实力为内蒙古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提升区域软实力可以为区域内提供和谐而稳定的社会环境,对外产生强烈而有力的辐射力。要实现内蒙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政府的公信力,而政府公信力的树立要靠内蒙古地方政府良好的行政行为和合理先进的社会体制来获得。良好的行政行为和合理而先进的社会体制可以保证各级机构的高效协调运转,避免或者及时梳理各种社会矛盾。区域文化所带有的浓厚区域特征与鲜明个性特质,能够深刻影响区域内人们的心理、性格和精神世界,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感召力,形成和谐的社会氛围。从内蒙古同其他区域间的联系来看,高效、廉洁和公平的行政环境和富于感染力的诚信草原特色文化,会成为该地区区域魅力的自然表达及其生命力的自然挥洒,塑造出良好的草原形象与内蒙古品牌,形成内蒙古对外的自然辐射力和对区域外资源的强大吸引力,从而使内蒙古在激烈的区域经济竞争中脱颖而出,伴随人均GDP不断增长的步伐,使得个人可支配收入也不断增加,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营造和谐、富裕、稳定的社会环境,推动内蒙古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四)区域软实力为内蒙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现实的生产力
区域软实力是一种不占资源或少占资源但同样能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能力。对内来说,区域软实力的建设客观上要求重视文化、教育和创新能力等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内蒙古现在已经步入工业化中期的初级阶段,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仅为5.5%,主要靠能源工业支撑的产业结构单一现象越来越突出,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转型迫切要求提升知识资本在内蒙古经济增长中的贡献比例,逐渐增强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作用,从而引导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实现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不断由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依赖型向知识型经济转变,这既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是实现内蒙古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同时,区域软实力的发挥还能够影响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并有力促进其职业操守的提升,能够通过提供良好的区域环境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可以有效提升内蒙古经济发展中的工作效率。对外来说,如果具有软实力优势,良好的发展环境会产生强大的对外辐射力,这种对外的辐射力会极大影响和引导外部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内蒙古流入,从而不断增强内蒙古地区的整体发展实力与水平。因此,区域软实力不仅是保证内蒙古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潜在生产力,更是促使经济腾飞的现实生产力。
提升内蒙古地区软实力的对策
(一)继续打造硬实力,奠定软实力提升的坚实基础
强调提升软实力,并不是轻视乃至忽视硬实力的发展。硬实力是软实力的基础,软实力的提升要以雄厚的硬实力为支撑。一个地区的发展需要以高度的社会凝聚力为前提,而这种凝聚力的实现程度归根到底取决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内蒙古的各级政府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走富民强区之路,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各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使发展成果惠及各族人民。通过自治区自身努力与国家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原有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外部政策对区域机制转换的引导作用,不断增强内蒙古的经济实力,为内蒙古软实力的提升创造广阔的依托空间,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不断提高内蒙古地区的综合竞争力。
(二)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内蒙古地区人口的整体素质
人口素质是内蒙古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素。由于地处边疆和历史原因,内蒙古的教育事业相对滞后,人才流失现象也非常严重,城乡(主要城市和广大农牧区)“二元制”文化体制非常明显。针对目前内蒙古的教育现状,各级政府应采取如下措施: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积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支持乡镇(苏木)、村(嘎查)幼儿园和边远艰苦农牧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改善特殊教育学校条件;积极发展技工教育,落实好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鼓励内蒙古与国家重点高校联合办学,扩大中央部属高校和东部省市高校在内蒙古的招生规模,实施对口支援计划;加强师资队伍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推进“草原英才”工程,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完善人才储备制度。
(三)积极凝炼草原特色文化,铸造新时期的内蒙古精神
文化的形成需要悠久的历史积淀,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变革,要不断地学习和演进,在保持特色的同时对先进的思想和理念要兼收并蓄。内蒙古以蒙古族为主体形成的草原文化,凝练了草原人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勤劳勇敢和憨厚豪爽的民族性格,这既是草原民族的积极一面,长期的游牧生活又导致内蒙古人消极文化的一面,即随遇而安、重情义意气用事,换句话说就是因循守旧,缺乏进取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法制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和创业意识已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魂,内蒙古人应改变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重塑并创新草原文化,将内蒙古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进行整合,根据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市场化、知识化、全球化的时代特征,积极重塑新的内蒙古文化与观念。总之,要按照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大力弘扬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加大开放力度,虚心向发达国家和地区学习,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积极凝练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的内蒙古文化,以此为基础打造内蒙古人共同的价值观。
(四)准确定位政府职能,增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公信力
政府的公信力主要源于公民对政府行政过程及其绩效的公正性、民主性、效率性的认可。内蒙古各级地方政府要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运用经济杠杆、法律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等调控措施,积极引导经济发展的方向,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提高行政能力和效率,以“服务型政府”为宗旨,加大扶贫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维护边疆社会稳定,加强草原生态资源保护与建设等,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创造条件;努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和文明诚信的人文环境,促进内蒙古资源化城市的转型、各种资源和要素的最优化配置,最大程度地发挥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五)发挥居民创造力,建立健全创新机制
居民的创造能力与居民的受教育水平以及文化环境密切相关,也是一个地区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不断进行创新,社会才会不断进步,经济发展才会突飞猛进。内蒙古地区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靠资源消耗维系的粗放式经营模式,走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现代化产业发展之路。
首先,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发展活力。转变政府职能,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落实放宽市场准入的各项政策,支持非公有制企业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金融服务和社会事业等领域。推进投资体制改革,落实企业投资决策自,降低民间资本市场准入门槛。健全土地、资本、人力资源、技术等要素市场,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其次,政府要鼓励各主体自主创新,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推进科技基础设施、创新平台和创新载体建设,加强核心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开发,支持建设大型数据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提升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集聚和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物在科技进步中的作用。
此外,要扩大对外宣传力度,塑造良好的区域形象。内蒙古形象是内蒙古综合文明的表现,集内蒙古内在凝聚力和外在吸引力于一体,应该由政府成立专门的机构,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传媒和网络甚至游戏等现代传媒渠道打造内蒙古特有的区域形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