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项目一体化管理

项目一体化管理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13:0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项目一体化管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项目一体化管理

篇1

中图分类号:U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3-0146-02

一、“项目一体化管理团队”模式理想状态的优势

IPMT(Integrated Project Management Team)是业主与项目管理承包商为完成项目而按工作职责分工组建的一体化项目管理团队(或称联合管理组),是一个一次性的、有特定目标的、临时的管理组织。一体化项目管理是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比较先进的一种管理模式,而在国内基本建设领域还是一个新生事物。

一体化是业主与承包商组织结构的一体化,项目程序体系的一体化,设计、采购、施工的一体化以及参与项目管理各方的目标及价值观的-体化。“一体化”首先应考虑各参与方包括业主及项目管理公司文化的兼容性并使得它们各自核心价值观统一及兼容,形成“一体化”的项目管理组的核心价值观及统一的项目目标。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及目标使每一个参与人员都发挥主人翁精神并把使项目成功所需要的知识、经验及技能带入项目。

“IPMT一体化项目管理”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的,在“IPMT一体化项目管理”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向投资方提出具备国际先进性和科学性,在国内具备适应性和可行性的项目管理模式,即“IPMT+X”模式。“IPMT+X”中,“X”可以是“EPC”或“PMC”或“BOT”。

二、“IPMT+X”模式的集约化思维理论

传统的项目管理,是将项目的决策阶段管理、实施阶段管理和使用阶段管理作为三个彼此分离且各自独立的系统。但是通过工程实践及研究,发现它们之间存在有机的、必然的、内在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决策阶段管理确定的项目的使命及主要目标,实施阶段管理确保项目的主要目标实现并为使用阶段管理奠定基础。故必须对决策阶段管理、实施阶段管理和使用阶段管理三个彼此分离且各自独立的系统进行集成化,寻找三个系统之间具有的内部联系。如此可以尽最大努力减少决策阶段对项目使命、目标订立的失误及偏差;可以尽最大努力减少实施阶段项目目标实现的失误及偏差;可以尽最大努力减少使用阶段出现的扯皮和遗憾。从而达到通过建设工程的管理工作,实现增值服务工作,其核心任务是为工程的建设和使用增值。如图1所示:

在项目的决策阶段管理、实施阶段管理、使用阶段管理进行集成的基础上,构建项目统一的目标系统;构建统一领导下的组织系统;构建统一的管理思想;构建统一的管理语言;构建统一的管理规则;构建统一的信息处理系统;形成项目全寿命集约化的管理工作系统。

如此,业主和参建单位对项目的认识相对清楚,目标明确。无论从事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工程承包、设计等工作的非业主人员,为满足客户需求的反应迅速、企业服务及产品适应客户需求的程度、企业服务优质程度、企业产品优质程度、价格适宜这五个方面奠定了基础,这也是集约化管理(IPMT+X)的理论基础。

三、“IPMT+X”模式的优势分析

出发点是站在投资方的立场,从项目管理模式为出发点,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总体性、原则性策划。总结工程领域的经验与教训,努力解决传统项目建设中存在问题或将传统项目建设中存在问题对项目的影响减至最小;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投资方的一般要求,为投资方提供一个适合本项目特性的项目管理模式,同时对我们可能为投资方提供的进一步服务进行阐述,以便投资方扩大选择范围。

下面将两个典型的项目管理模式,即DDB、业主+PMC模式与“IPMT+X”模式的要素情况比较分析,以“IPMT+EPC”为例,如表1所示。

由表1中的比较分析可见,IPMT在“X”的基础上,进一步保障了业主的权益,同时,也进一步保障了项目目标的实现,提高了工程建设的服务附加值。综上所述,“IPMT+X”的优势如下:

1.业主和项目管理承包商通过有效组合达到资源及特长的最优化配置。

2.业主可以直接利用项目管理承包商的人员及其常年积累的项目管理经验,同时又不失去对项目的决策权或参与决策。

3.业主把项目管理的日常工作交给专于此道的项目管理承包商,自身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专有技术、功能确定、资金筹措、市场开发及自己本身的核心业务上。

4.利用项目管理承包商的经验及体系,业主可以达到项目定义、设计、采购、施工的最优效果。

5.业主可以直接使用管理承包商先进的项目管理工具、设施,而又不必一次投入太大。

6.业主参与人员可以从项目管理承包商得到项目管理体系化知识。

7.业主仅投入少量人员就可保证对项目的控制,不必考虑项目完成后处理多余人员的再上岗与分流问题,这也符合当前的国家政策,同时减少了同专业及同岗位人员的“恶性

竞争”。

8.有助于解决目前存在的非专业机构和非专业人员管理项目的状况。

四、“IPMT+X”模式的局限性

纵然“IPMT+X”项目一体化管理模式有诸多优点,同时也这种模式也将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各种项目中。但是,“IPMT+X”项目一体化管理模式也有其局限性。

首先,业主方要有意愿更多地参与到项目的决策过程、执行过程和收尾过程中。比如目前一些商业投资项目,投资方可能更多地关心投资收益率,至于项目本身的运作过程,其并不干预,此时就不适合选择“IPMT+X”模式。又比如一些国拨资金投资的大型项目,“IPMT+X”模式从双方乃至多方意图的实现和统一,从项目启动、执行、收尾均有严格的管控体系、标准的操作程序和完整详细的资料档案,对项目全过程的监督,对项目质量、项目进度、项目成本等比较其它管理模式均有更多的优势。也就是说,“IPMT+X”模式的适用性并非涵盖所有类型的工程建设项目,关系到业主是否需要全过程参与到项目。

其次,业主方持有的技术专利密集、项目保密要求较高的时候要慎重选择“IPMT+X”模式。一方面,“IPMT+X”模式本身优势之一是在多方共同决策时,可降低失误风险、提高决策效率,如果业主出于对技术保密、项目保密等商业或军事秘密的原因,不能够与承包商充分沟通进行交换信息,这样就有碍于承包方对整体项目的判断和控制,“IPMT+X”模式的优势也无从发挥,相反可能阻碍项目的进展,甚至影响项目的质量。当然,比如涉及军工项目,由具有相应保密资质的承包商与业主组建IPMT团队,也不失为一种妥善的解决方式。如兵器、航天、航空、船舶、核工业等大型央企,均配置有自己的设计院或工程公司,这些设计院或工程公司可能掌握了这些行业的核心技术,或非常了解熟悉业主的技术、诉求,此时就不存在保密问题,即使个别需要保密的技术专利由业主把持,但对整个项目的建设管理影响非常小。

篇2

我国工程建设企业应该立足于市场需求,通过实现业务财务一体化,切实提高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工程建设企业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全面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业务财务一体化有助于实现企业的全面化管理,打造一个高效的管理机制,将业务事项与财务指标融为一体,不断提高管理的质量。

一、业务财务一体化的基本理论

(一)业务财务一体化的内涵

业务财务一体化是依托于网络平台、数据库、管理软件等手段,将企业项目管理中的流程有机结合在一起,即业务流程、财务会计流程、管理流程,将财务数据和业务事项融为一体,将财务任务向业务事项转变。文章通过财务数据全面掌握、动态反映出项目运行全过程,注重分析潜在问题及对未来情况的预判,并提出应对措施,切实提高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

(二)业务财务一体化的重要性

第一,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在业务财务一体化中,公司领导及项目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业务财务一体化数据来对公司运营状态及项目运行情况进行了解,可以及时地更改不合时宜的工作安排,保证工程建设的运行模式符合公司设定的目标及考核指标。在业务财务一体化模式中,项目人员可以对项目财务业务进行全局掌握,对财务错漏现象一目了然,及时纠正财务计算上的错误,大大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第二,提升企业内部管理质量。企业在实行业务财务一体化过程中,将业务流程和财务会计流程工作的结合。通过数据整合分析,反映公司经营状态及项目运行成果实时控制经济业务,真正将会计控制职能发挥出来,使得我国企业对内部更加了解,其对内部管理也更加清晰明了,这大大提升了我国企业内部管理质量。

(三)业务财务一体化的影响因素

第一,传统会计的影响。传统财务会计的主要工作内容局限于会计核算工作,并未更多地参与管理工作。受传统财务会计的影响,企业的财务数据信息更新不及时,无法做到实时监控和决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业务财务一体化融合;并且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工作效率,财务项目管理和业务项目的管理容易脱节,业务事项与财务数据不能够实现有机地结合,增加业务与财务人员不必要的工作量。第二,软件应用不协调的影响。目前多数企业的运行软件中业务和财务是分离的,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软件无接口,无法实现项目数据对接,一次业务重复录入多个系统。如何将分离的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整合,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业务财务一体化。没有建立相应的信息统一化平台,管理效率相应降低,数据不能进行及时有效地整合处理。第三,信息孤岛的影响。在业务财务一体化中,财务数据多数局限于财务部门,业务部门对其业务事项所产生的财务数据没有掌握,没有进行统一化的管理,不利于从中找出各自的不足加以改善。信息的共享,两个部门业务和财务流程细节没有进行及时的对接,导致在企业管理中信息共享较差,形成信息孤岛,无法通过财务数据对业务事项进行预警甚至决策,无法更准确地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在业务财务一体化中,要重视信息孤岛现象,避免因为信息孤岛而制约业务财务一体化进程。

二、项目管理中业务与财务的运行模式

(一)传统项目管理的运行模式

传统项目管理运行中,财务会计的主要工作内容局限于会计核算工作,很少涉及业务层面的流程,多数负责业务发生的单据流转和记录,并未涉及业务本身。因此对项目成本管理、应收应付款、现金流把控等方面存在极大的制约。而针对业务事项需要做决策的时候,公司领导及业务人员则依据既往经验进行决策,缺乏量化的数据分析。因此,在现代社会中,传统项目运营模式早已不适应于社会的发展,需要把业务和财务联系在一起,为企业项目的决策提供帮助。

(二)传统项目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总体而言,传统的财务痛点在于:财务端表现为管理者通过财务数据分析出财务指标存在问题,但是不知道业务发生了什么,是哪些业务事项影响了财务指标;业务端表现为业务人员通过经验进行事项决策,无法预计业务行为会带来哪些财务问题,甚至并不理解为什么其结果会不符合公司的考核指标。所以传统项目管理过程中会出现业务财务信息不对等的状态。

(三)业务财务一体化后项目管理的新运行模式

业财一体化的核心目标是解决如何从财务角度发现业务问题,从业务角度反映出财务问题。通过业务和财务数据的打通,使财务数据能够及时有效地反映业务运营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财务数据发现问题之后,业务人员及时修正决策;业务人员的决策依据以财务数据作为支撑。业务与财务工作同时进行优化、调整和改进,降低原有传统项目管理模式的弊端,大大提高了项目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项目管理中业务财务一体化的实施策略

(一)业务财务一体化下的业务流程再造

建立基于业务事件驱动的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处理流程。梳理基本业务流程,将不同的业务事件进行流程设定,将业务事件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地表达出来。明确业务事件产生财务数据的核算逻辑,使业务事件清晰地反映到财务数据中。

(二)业务财务一体化的角色设计

改变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人员相互分离的状态,将两者进行适当的融合。业务人员录入业务信息,使信息出发事件驱动,形成财务数据。财务人员的工作不再局限于会计问题的处理,而是延伸到业务问题的处理,利用实时信息反映控制经济业务。

(三)业务财务一体化下的信息化系统建设

要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不仅需要IT环境,而且需要建立一个支持一体化的项目数据平台。通过建立完善项目管理台账,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细化优化项目数据积累,建立“一级平台,一级集中”的项目管理台账系统。全面掌握、动态反映出项目运行全过程的现金流、收入成本及“三金”情况,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形成财务倒逼机制,在项目全过程中进行监管,已达到良好的管控效果。同时利用信息化数据分析,提升分析潜在问题及对未来情况的预判,并提出应对措施,切实提高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

(四)业务财务一体化下财务数据信息的实时处理

在财务业务一体化核算模式下,业务信息及时反馈至系统,同时实时、高效地驱动生成会计信息。通过业务财务一体化,实现经济业务发生的同时更新会计信息,财务分析数据使得企业在决策和控制中能得到实时信息的支持,对经济环境做出及时反应、动态监管、科学决策、规避风险。

四、项目管理中业务财务一体化的应用

(一)在成本管理方面的应用

无论是各行各业,要想在不损害社会利益的前提下,使得利益最大化,就要积极做好成本管理。在对成本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企业要积极把业务财务一体化应用在其中,积极做好成本控制工作,谋取最大化的项目利润。第一,做好成本控制首先就要做好成本预算。在项目管理中业务财务一体化要求其利用信息化手段对业务事项及财务数据进行管理,对物资采购成本、施工成本以及费用成本业务进行预先评估,做好预算工作。在考虑企业整体方向的前提下,规划好成本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企业在进行成本预算时,可以依据同类型同规模项目的数据,结合公司目前整体利润及现金流等影响因素,规范好计算过程,结合一定的信息计算和核算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第二,管控成本的各个流程。管控项目成本需要工作人员管控成本的各个流程,保证各个流程的规范性。在项目管理成本的各个流程可以省下一大笔不必要的开支,避免不合理的资金使用情况发生,节约一部分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提高对成本的利用和使用效率,增加项目的盈利能力,同时还可以有效促进我国工程建设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第三,做好成本管理制度建设工作。制度是工作人员进行工作的准则。工程建设企业要积极做好制度建设工作,指导项目管理工作人员利用业务财务一体化的管理方法对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管控,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加强业务管理和财务项目管理的管理能力,降低企业的经济利益的无效损失,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

(二)在工程财务管理方面的应用

工程财务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要积极利用业务财务一体化来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质量。在工程管理中涉及的设备材料费、人工费、管理费等,要积极利用业务财务一体化系统来进行账目的核对,使项目人员实时知晓项目的成本及盈利情况,大大增加数据的可靠性与及时性。此外,在业务财务一体化中,财务人员可以了解到项目进度,当项目回款进度晚于项目施工进度;或者付款进度快于项目收款进度时,财务人员可以对项目发出预警,进而及时纠正项目上的决策偏差,敦促项目及时清收清欠,保证项目现金流持续为正。

(三)在管理体系方面的应用

通过业务财务一体化建设,探索项目数字化转型发展,实现项目信息化共享。业务财务一体化建设,有助于实现公司统一的设计过程管控系统和总承包项目管理系统。细化优化项目数据积累,实现“一级平台,一级集中”的项目管理台账系统。全面掌握、动态反映出项目运行全过程的现金流、收入成本及“三金”情况,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实现项目的全过程监管。全面掌握、动态反映出项目运行全过程,注重分析潜在问题及对未来情况的预判,提升公司设计质量和项目管理水平。通过业务财务一体化,将项目前期计划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执行过程管理、采购过程管理、成本分析管理,风险定义管理、质量考核管理以及结算审计管理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套适合公司生产规模、经营模式的科学系统的项目管理体系,形成全生命周期的项目管理理念,有效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业务财务一体化有助于推动公司项目的全成本核算,更加准确全面地核算项目成本,真实反映出各个项目的盈利能力及现金水平,为企业的经营性决策提供依据,完善企业的管理体系,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四)在业务融合方面的应用

项目签订、项目运营到项目结算,均由不同专业的人员负责。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设计、投标报价、详细设计、建设中的采买和施工、竣工后的结算审计,虽然每一项工作都是独立的个体,但是每一项工作又都是息息相关,相互影响的。多数业务人员对项目的了解往往仅限于自己所负责的片段,对前因后果没有深入的研究,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往往局限于自身的专业角度,有时难免忽略前后工序的实际操作需求。这样的管理方式使得项目在管理上缺乏连贯性,信息共享性差,可执行性较差。而业务财务一体化的推动,使得业务人员及财务人员加大投入彼此业务交流机会,以提高素质、提升能力为目标,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模式以及经验交流等方式,使得财务人员及时更新公司业务领域,全面了解整个项目的工作流程;使得业务人员了解财务数据,明晰财务考核指标的影响因素。业务与财务向前端和后端延伸,将不同专业的业务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使项目的运营过程更加顺畅。

五、项目管理中业务财务一体化的效果

(1)业务财务一体化使企业决策支持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为管理者特别是中高层管理人员提供了多角度查询、统计和分析功能及手段。伴随着工程建设企业业务财务一体化的发展,项目管理中越发认识到业务财务一体化对企业决策支持能力的重要性。业务财务一体化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为管理者更好的提供了决策依据,为科学决策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更好地实现管理的一体化。(2)业务财务一体化使流程管理的业务处理过程逐步规范化,管理信息透明化,管理控制的有效性得以提高。当今社会信息是最为重要的资源,也是企业的重要管理手段,大大提升了项目的核心竞争力。(3)业务财务一体化促进了企业基础工作的加强,实现了信息高度集成与共享,改变了过去“信息孤岛”状况。信息孤岛是企业发展状况中最害怕出现的问题,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最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业务财务一体化加强了业务与财务之间的联系,使得财务数据与业务事项紧密结合在一起,有效增强了企业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的实际效能,避免了重复性的工作,提高了工作的效率。(4)业务财务一体化使信息传递方式发生改变,极大地提高了业务和管理工作的效率,避免了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管理中出现的矛盾,将业务事项与财务指标目标统一,业务与财务管理流程有机衔接,提高管理水平,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加快了信息的传递。信息传递效率与企业项目管理水平息息相关,因此业务财务一体化有助于加快企业的信息流转速度,提高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六、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建设企业要努力探索业务财务一体化建设,将业务财务一体化管控应用在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做好成本管理和工程财务管理,完善项目管理体系,实现业务融合,将财务数据和业务事项融为一体。此外,工程建设企业在项目管理中,也要积极认识到业务财务一体化应用的困境,积极正视困境,努力推进业务财务一体化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工作,跟随时展水平,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工程建设企业核心竞争力。财务业务一体化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信息传递过程和方式,业务能力逐渐提高,企业的基础能力也不断增强,业务处理过程更加规范化,可以有效推动企业快速迈入高质量的发展阶段,提高企业的发展实力。

参考文献:

[1]王晓平.业务财务一体化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J].经济师,2021(8):99-100.

[2]陈禄根.建筑施工企业项目财务业务一体化建设路径探索[J].财经界,2021(14):105-106.

[3]丁菁珺.构建业务财务一体化的多维核算探究[J].商讯,2020(34):35-36.

篇3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12年笔者所在项目监理部进入西安市某开发区,承担一项场馆工程的监理和项目管理工作。通过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一体化的实践,笔者深刻感受到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一体化模式较原有管理体制的不同,以及两者之间的优缺点。

1 项目的前期设计、成本、采购、及施工管理

1.1前期设计管理

本项目主要是为各类企业提供展示、展销服务的展示场馆,包括一个3层的展示中心和18层的配套办公楼,建设单位已委托某设计单位进行方案设计,项目监理部进入后的第一项工作就是组织进行设计方案的初审。

项目监理部在已编制的总进度计划的基础上分解出设计工作进度计划,然后在经过对地块原始地貌的测量(地块呈现东高西低,原始地貌东西高差最大达8.9米)和与建设单位进行沟通落实项目具体的使用功能和要求后,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会审。通过会审,在设计方案协调会上提出包括展示中心柱网尺寸7*7m不满足展示运营的实际需求建议改为8*8m、地下室结构层高4.5m过低建议改为5.5米、展示中心主入口处自动扶梯方向改为南北向利于人群通行、消防疏散楼梯设置数量不满足消防要求、各层卫生间设置位置及数量低于规范对公共建筑的要求、室外环道未闭合不满足消防要求、配套办公楼层高及设备用房位置调整等相关意见。

项目监理部在前期设计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曾经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类设计问题作为案例应用到管理中,尽量减少由于设计失误或不合理导致设计进度滞后以及减少施工过程中因设计原因产生的返工及签证。

1.2 成本管理

项目的成本管理的重点是尽可能的确保在批准的预算范围内完成本项目的全部建设工作。因此项目监理部依据公司其他已完工程和在监工程的成本控制经验,对本项目计划工期内成本变化的各个风险因素进行定位、分析,预测这些风险因素对工程成本的影响程度并制定相对应的控制措施。

在本项目中,由于地块东西方向高差较大,项目监理部将土方平衡列为设计阶段重要的成本风险因素。因此,在对设计方案会审时,由成本管理人员直接参与,发现设计初稿中对地块原始高差未做过多考虑,其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土方开挖量与外运量大幅超出成本控制目标。项目监理部就此与设计方进行沟通,设计方经初步验算确认属实后对整体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从而避免了建设工程成本无谓的浪费。

工程量计量与变更是施工阶段重要的成本风险因素,项目监理部直接参与合同的起草与谈判工作,对合同中的合同价计算,合同价调整、付款方式等一系列涉及到成本问题的内容进行把关,通过对合同内容的约定确保减少施工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出现的索赔、签证。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监理部通过严格依据合同约定,建立工程量计量复核制度、工程款支付制度、甲供材料进场与库存复核制度、阶段性成本控制评价制度等相关制度并严格予以执行。

1.3 采购管理

本项目的投资来源主要为国有资金,项目监理部依据《招标法》、《政府采购法》、《陕西省政府采购目录及采购标准》等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为建设单位编制了本项目的采购清单。采购清单分服务采购、工程采购、货物采购三大块,同时结合已有工程管理经验编制了采购进度实施计划。通过编制的采购清单和实施计划,明确了招标方式、招标内容、招标时限。

招标阶段项目监理部依据编制的采购进度计划向已委托的招标结构下达采购计划和采购要求,并安排专人全程参与考察、预审、开标工作,协助建设单位确定中标人。在货物采购的招标过程中,项目监理部对门窗材料、墙地砖、管材、五金配件等材料采取封样制度。

施工阶段项目监理部对采购的货物进场严格进行把关,一方面是与封样进行比对,一方面是以合同为依据组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对进场时间、规格、数量进行三方联合验收,确保所有进场货物都符合国家标准。

1.4 施工管理

施工阶段的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阶段,项目监理部依托自身监理工作经验的优势,全面分析施工阶段质量目标、进度目标、投资目标、安全目标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前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例如对质量目标、进度目标,项目监理部进行有效的结合管理,通过管理周报、管理月报、监理月报的形式对每月的质量情况、进度情况采用进行分析,当发现出现偏差时,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协调相关各方采取纠偏措施。对于安全目标,项目监理部分析不同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特点,组织参建各方组成联合检查小组形成周检、月检的工作制度,有针对性的进行安全检查,对检查结果以安全检查纪要形式下发,对存在安全问题的单位下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限期进行整改并复查。 投资目标项目监理部利用各类报表形成系统的数据资料,运用赢得值原理图进行阶段性成本控制评价工作,比较工程每一阶段的实际支出额与计划成本额,进行成本分析、偏离分析等,提出成本偏差的纠正与预防、成本控制方法的改进等降低成本措施,并在项目建设的下一阶段实施。

2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一体化模式的优势

本工程项目目前仍处于施工阶段,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投资、安全等各目标均处于受控状态。通过实践,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一体化模式的优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1与单独的项目管理、工程监理相比,一体化后对整个项目的管理能做到一次介入,管理工作及时到位,杜绝了由于进场时间不一致导致的管理延时和间断;

2.2监理企业长期施工现场监理经验,使得在项目管理前期阶段对建设全过程中各类风险因素特别是技术风险的判断、分析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2.3单独的项目管理和工程监理由于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经常出现无法协调一致的现象,尤其是在进度与质量、进度与安全出现矛盾时这种情况极为常见,其后果往往就是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发生问题后互相推诿、扯皮。一体化后管理工作的效率因减少了互相推诿、扯皮现象而得到提升;

2.4信息资料收集工作不会出现盲点;

2.5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了管理成本的支出,同时管理职责更加明确;

2.6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一体化模式需要建设单位对监理单位的充分相信与授权,对于项目经理(总监)、建设单位管理代表提出了要具备能在更高层次上驾驭项目的能力。否则,就会导致项目建设回到原有的业主、监理、承包商三方分立的窠臼,失去了一体化模式初衷和其相应的管理成效;

2.7目前监理企业的监理从业人员在技术专长和现场管理上都具备了相应的能力,但是在一体化模式中往往体现出无法适应的情况。其原因主要是管理能力仍局限在原有的监理要求范围内,对于管理的知识贮备不足,无法正确的应用管理分析工具和管理软件。这些缺失往往会导致建设单位对项目管理的成效提出疑义,恶化相互之间的信任,甚至是对一体化模式的否定。因为,监理企业如何培养高素质能力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和配套相应的内外部管理制度是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一体化模式能否继续前进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篇4

一、项目招投标管理理论简述

工程项目招标是指招标人在发包建设项目之前,依据法定程序,以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方式,鼓励潜在的投标人依据招标文件参与竞争,通过评定,从中选定得标人的一种经济活动。工程投标是工程招标的对称概念,指具有合法资格和能力的投标人,根据招标条件,在制定期限内填写表述,提出报价,并等候开标、决定能否中标的经济活动。

国家已陆续颁布《招标投标法》、《工程建设项目勘查设计招标投标办法》、《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工程项目招标投标管理有了法律依托。

二、煤电一体化项目招投标管理

新疆准东煤电项目规划煤矿、坑口电厂煤电一体建设,目前,煤电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已全面展开,工程招投标工作正在陆续按计划进行,招投标工作的科学管理实施是准东煤电一体化项目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对招投标管理进行探讨研究很有必要,而且由重要的实用价值。

煤电一体化项目招标范围包括服务采购、工程施工采购、货物采购等,依据项目建设实际、鲁能集团招投标管理办法及国家法律法规,准东煤电一体化项目对招投标工作实行规范的项目管理模式。

(一) 煤电一体化项目招标机构。

在准东煤电项目计划经营部成立专门的项目招标小组,与招标公司共同组织相关工程的招标工作,招标小组工作人员由计划经营部专业人员专职或兼职担任。其他相关职能科室配合项目招标小组的招投标工作,严格按照招标程序进行相关工作。

(二)煤电一体化项目招标程序。

招标是煤电一体化项目选择中标人并与其签订合同的过程,投标是投标人力争获得实施合同的竞争过程,招标人和投标人在遵循招投标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行招投标活动。建设项目招标的程序一般分为招标准备阶段、招标投标阶段、决标成交阶段。

煤电项目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煤电一体化项目实际,应招标的工程或采购必须进行招标,招标程序如图1所示。

(三)煤电一体化项目招标保障措施。

1.做好招标准备工作

项目招标小组认真分析需要招标的工程,根据工程特点选择招标方式,将工程项目招标文件向政府建设管理部门备案,编制招标时可能用到的有关文件(招标公告、投标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合同协议书、评标办法等)。

2.严格审查投标人资格

对于矿井特殊工程,应建立实力雄厚、业绩优良的资质单位库,开标前直接发投标邀请书。对潜在投标人,应对其资质条件、同类项目业绩、实施能力、设备状况、技术水平、商业信誉、财务状况、获奖情况等方面作详细细致的真实了解,并给予不同权重,确保选择最优秀、最合适的投标人。

3.招标文件涉及内容资料要全面、清晰

编制招标文件时,要充分考虑项目情况,规避额外工程量及风险,投标须知、合同条件力求清晰明了,技术规范、图纸和技术资料、工程量清单力求全面。

4.评标公平、公正

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的代表、有关专家组成,成员人数为5人以上单数,招标人以外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2/3。专家人员由专家库随机抽取确定,与投标人有利害关系的人不得进入评标委员会。评标应切实根据投标人的标书、汇报及单位情况按招标评标表打分,保证评标的公平、公正,以向招标人推荐最佳候选中标人。

参考文献:

[1]白恩俊.现代项目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4.

篇5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实现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一体化既能满足政府对建设项目监理的强制性要求,又可以保证业主对项目管理服务的需求,并且能简化管理程序,减少协调环节,使责任更加明晰,有利于业主对项目实施全面监控。本文着重对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一体化模式进行了研究。

一、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

1、系统工程与集成化管理

在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中系统工程在其中的作用就是通过分析、判断、推理等多种方式,再结合系统的思想指导,逐渐建立一种模型,再运用数学做出定量的最优秀的结果,这样就可以将系统的各个部分相互配合,协调发挥最大的作用,这样就可以实现技术上、经济上、时间上的最好的效果。系统工程理论主要包含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运筹学等内容。

在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中集成化管理和系统工程有异曲同工之处,集成化管理是在系统工程的基础上将各个要素运用系统化的思想进行有机的结合,综合的解决管理系统问题;这样就更能够有效的协调和配合工程全过程的工作,从全局的观点出发,以项目全体利益最大化作为目标;其核心是在多个相互冲突的目标和方案中做出权衡,以实现项目的目标和要求。

2、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

在我国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是一个理论性的名词,它的产生就是工程理论和工程项目的特点相互结合而形成的,主要的指导思想是将工程项目总各种寿命不同的信息有效的结合在一起,集中形成综合优势,确保该项工程项目能够更高效实行,各个目标能够顺利实现。在建设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模型中信息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它是一个基础,它影响着项目中各个周期的过程集成管理、项目各管理要素的集成管理和项目各利益体的集成管理。

无论是项目中各个周期的过程集成管理还是各管理要素的集成管理又或是利益体的集成管理他们都是为建设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所服务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更综合的、集成化的管理思想,在各个利益体之间的协作、沟通实行一体化管理和优化管理,从而达到整体项目目标最优的管理过程。

二、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模式

在我国将多个项目管理阶段、要素、相关利益体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在一起形成的一个完整的项目管理系统就是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模式,该模式是一个能够确保其目标得以实现的管理模式。在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过多种集成化管理模式,较为典型的有以下几种:设计―施工模式简称DB模式; EPC 交钥匙模式;项目管理承包模式简称PMC 模式 ;BOT 模式。

三、项目管理与监理一体化项目集成化管理模式

近几年,国内外经济发展的不断接轨,在众多不同的需求中建设工程项目业主对项目整体控制优化管理的要求也就越来越多,目前来看在国内的建设领域对专业的监理公司有着一定的渴求。在我国项目管理与监理一体化项目集成化管理模式简称“管监一体化模式”以此背景产生的一种可以在结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达到工程项目管理功能要求的工程项目集成管理模式。

1、项目管理与监理一体化项目集成化管理模式

这种一体化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具有项目管理监理公司受到委托对该建设工程项目有一个全面的、集成的、统一的管理。目前来看,这项模式是对国内现行的建设监理模式向工程项目延伸的一个结果,是一个初步的形成阶段。在这个模式中受委托的监理公司要从工程项目开始就要进行介入,从业主的项目目标为根本出发点,对项目策划、可行性分析研究、设计、施工等等一系列的项目实施工程都有一个很好的掌控,帮助业主完成这些工作,最终保证项目在实际寿命周期中的一个最优化。该模式具体职责可分为两部分:项目整个过程的项目管理职责和工程监理职责。

2、一体化项目管理系统

一体化项目管理系统由项目决策、执行和技术支持3大系统组成。项目决策系统由建设单位主要领导和各职能处办、项目管理部主任和项目经理组成,负责项目方案、重大变更、招标采购、合同签约、款项支付等重大事项的决策;执行系统为现场项目管理部及其成员,负责落实项目决策系统对项目做出的决策,按统一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其职责范围具体管理和服务项目;技术支持系统为建设单位招标选定的管理公司,负责为项目管理部提供包括设计造价咨询、编制招标采购计划、现场工程管理和强制性监理等全方位、全过程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现场项目管理部由建设单位基建部门和管理公司联合组成,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建设单位代表任项目主任,管理公司代表任项目经理,现场项目管理部其他成员主要来源于管理公司,由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建筑装修工程师、土建工程师、暖通工程师、给排水工程师、强电工程师、弱电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安全主管、市政主管、行政信息主管等组成。现场项目管理部是建设单位项目管理功能的延伸,按照合同约定对建设单位和工程项目负责,在授权范围内直接管理工程项目。现场项目管理部运作的基本模式是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手段主要采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管理公司提供管理体系和工具,项目主任主要起监督指导作用,由管理公司选派的项目经理按合同约定内容全权负责日常的项目管理工作,领导和组织整个团队通力合作,实现项目目标。

3、项目管理与监理一体化项目集成化管理模式的优势

优势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第一,减少了信息的循环往复,这样就便于各信息使用部门交流和沟通,极大地缩短了项目施工的工期,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提高经济效益做出了贡献,并且极大的降低了工程监理的费用,第二,这种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有利于项目管理、监理等的统一和协调,这样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避免相互扯皮,同时回避了法规中界定不清的矛盾,为工程质量得以提高做出了积极地贡献,同时加快了工程的进度,第三,在经过专业的监理公司对工程项目中风险的掌控和管理,极大程度的降低了风险管理成本,也使工程的风险程度降到了最低,最后一体化的项目集成化管理模式在精简机构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样就减少业主方日常事务性管理工作,便于集中主要精力进行决策。

4、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实施的关键

一体化项目管理模式要求所委托的管理公司应具有与项目管理相适应的专业技术力量、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和现代项目管理手段和方法;同时,具备造价咨询、招标和项目管理等多项工程资质,能够为项目管理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建设单位内部应建立与一体化管理相配套的制度和标准,把握好授权与监控尺度,既要发挥现场项目管理部的积极主动性,又要防止其权力滥用。现场项目管理团队应具有统一的核心价值观和工作目标,团队成员应不分彼此,通力合作,团结敬业,职责明确,并为项目的成功共同努力工作。

结束语

篇6

(一)项目管理的内涵。项目管理就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性的专门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项目管理与传统的部门管理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项目管理注重综合性管理,且项目管理工作有严格的时间期限,项目管理贯穿于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对项目的全过程进行控制。

(二)项目管理的发展。项目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其历史源远流长。到上世纪80年代末,项目管理被公认为是一种有生命力并能实现复杂企业目标的有效管理方法。至此,项目管理对传统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并已具有广泛的应用基础,在管理界也得到前所未有的认可,备受推崇。

二、高校文档一体化工作项目管理的导入

高校文档一体化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如组织形式僵化,人员配置不合理、管理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信息沟通不畅,成本及过程缺乏控制,验收及后评价形式单一等。从项目管理理论应用领域的多元化发展角度出发,在高校文档一体化管理中导入项目管理理论,从而规范管理行为,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人员管理,强化信息沟通,突出高校文档一体化管理的结果和后评价,为进一步提升高校文档一体化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开辟新途径。

三、高校文档一体化工作项目管理的构建与实施

(一)文档一体化项目规划论证管理。基于项目管理的高校文档一体化管理实践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部门(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同时规范和完善校内文书档案管理制度,加强文档一体化管理项目的调研和论证,制定统一的业务标准和规范,强化校内文件和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尤其要加大对电子文件的规范和管理力度,制定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制度,严格统一和规范揭示电子文件内部、外部特征的各项数据信息。

(二)文档一体化项目实施控制管理。

1.组织与人员管理。现代项目管理学认为,组织是一切项目管理活动成功的基础,高效运作的组织形式对于高校文档一体化管理来说至关重要。文档一体化项目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宜采用矩阵式组织形式,由校长担任项目总经理,各中层主要负责人任项目经理,从而有效地整合资源,加强沟通,充分发挥项目团队成员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2.时间与进度管理。高校文档一体化管理涉及面广,专业化程度高,必须从组织结构、时间进度、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前端控制等方面进行前瞻性和科学合理的设计与管理。如时间管理,以一个自然年度为界,要细分到每一个月、每一周完成哪些工作,什么部门在什么时限内完成等;要落实任务,厘清责任,并以书面形式确定并发放到每一个责任人手中;要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认进度与计划是否一致,如有偏差,及时查找原因或调整原计划,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确保项目的如期完成。

3.前端控制管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揭示我们,现行文件的管理质量直接决定着档案管理的成败,它要求文书、档案部门或人员必须积极进行文件的前端控制,从而确保档案自身及其管理的质量,避免重复劳动。进而言之,文档部门或人员对文件实行前端控制,本身就是现行文档一体化管理的实现途径和重要体现,可以消除因现行文件管理不善而导致档案部门得不到完整档案的弊端,也可避免因现行文件管理质量低劣而导致档案部门重新整理的浪费。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强调文档部门或人员一定要提前介入、主动介入,积极实施前端控制和业务指导。

4.风险管理。任何项目的实施总会有意外发生,再好的计划也难保万无一失,因此在文档一体化项目管理中要有风险意识,实施风险管理。所以,项目经理要把注意力高度集中在项目控制与风险管理上,要组建一支精干高效的项目团队来实施计划,并对项目实施中的风险和干扰因素做到防患于未然,以避免和减少损失。

篇7

中图分类号:TN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建设工程监理属于项目管理在建设工程领域中的应用领域,它是现代工程技术、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和工程项目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西方发达国家,建设工程监理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日趋成熟,并以经济上的明显效益而在各发达的工业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实践证明,在工程建设领域中实施建设工程监理制,对于提高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缩短建设周期、节约建设资金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通信工程项目管理

多年来,通信工程项目管理尤其是专线网络建设工程的施工和管理,一直是以专业划分,呈纵向轴线式的管理模式。工种与工种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缺少沟通。一个基站的开通,按照传输接入专业、集成专业工程项目分别计划和实施,因此,监理人员也随之分别按专业要求进场监理,无形中形成了专业壁垒、导致各专业的工程项目信息不畅通。

近年来,国家在宏观政策把控上,对通信工程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国家政策的导向、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迫使监理工作要有所创新,思维要有所超前,为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效率,改变传统的工程项目监理模式是刻不容缓了。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借用一体化合成作战的理念,通信基站多工种跨专业综合性通信工程建设的一体化管理模式由此而产生。

2.通信工程项目监理一体化的现状及问题

2.1不规范的招标形式现状及问题

随着通信工程建设的发展,监理企业也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监理企业的竞争形势也比较严峻。由于业主对监理事业认识的不足,导致不规范的工程招标形式的出现。很多业主在在投资项目上不是考察监理业是否有资质,是否有专业素质,而是询问监理费用能不能降低。这种现象的前提下,监理业为了得到业务,相互压价,也不顾质量的优差。监理业的形象渐渐下滑。

2.2通信工程企业人力资源监理组织模式现状及问题

2.2.1通信工程企业监理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①人力资源局部存在分散性

工程项目和其他项目的显著不同就是流动性较强,一般根据工程项目得术特点的要求组建项目管理机构,一个项目承接一个项目开始,因此,通信工程监理人员分散显著、流动性频繁。

②监理人力资源构成的多重性

实践监理人员实践能力强、经验丰富,但是学历相对比较低;高校毕业生实践能力差,但是学历高,理论性强;专业的管理人员和工程师级高技术人才。但大部分监理人员的主干是学技术工程方面的人才,对法律和经济管理不了解.因此,人力资源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③监理咨询公司的人员结构不合理

虽然现在通信项目工程企业在信息建设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下发展能迅速。但是由于人力资源分散,一些偏远地区的人力资源评估相对落后,不能及时传递信息给那些人员,给高效管理人力资源带来了很多的困难。

2.2.2通信工程企业监理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①没有对监理人力资源管理高度重视。

只知道吸收人才,而不知道如何去培养人才,利用人才,使其更好的为企业工作服务,为企业创造价值。造成了人才流失,资源的浪费。从中可以看出企业领导到不重视人才的现象。

②缺乏专业性强的监理人力资源人员

因为通信工程是国企单位,通信管理监理人员仍受传统的思想影响只是停留在整理档案的过程中。有很多人是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缺少专业知识的人。面对这种情况,现代企业必须有属于自己的专业团队。

2.3通信工程质量管理现状

随着通信事业的发展,通讯网络规模的迅速扩大,新技术的不断涌现 ,技术的层出不穷。对通信网络的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运行的稳定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抓好进度的控制、质量的控制、成本的控制和安全的控制已成为确保工程质量最重要的事情。

2.3.1质量预防成本 包括质量费、奖励费、情报费及质量保障措施费等成本。

2.3.2质量鉴定成本 工程设备,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是否满足所发生的费用。

2.3.3质量损失成本 在建筑交工时不符合要求的折返工费。

3.一体化监理体系的构建

3.1一体化监理定义

一体化监理是指:通过项目总控模式,打通监理工作层面的专业 壁垒,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全专业监理制度和流程。将通信基站 建设过程中各个专业的工程计划、进度和监理工作有机结合,提高监 理工作的全局性、前瞻性和高效性。确保各专业环节环环相扣、紧密 衔接,提升各专业协同作业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提高工程整体的实 施速度和工程质量。

3.2一体化监理的主要优势

3.2.1内外部的组织协调更紧密

一体化监理组织对外接口较多,尤其是工程内部各专业之间的协 调均集中在一体化项目组织中。通过一体化监理,逐步增强员工的综 合服务、综合协调能力与信心,能够使工程的组织协调更加紧密。对 外方面,通过设置多个“a、b 角”和“实习员工”的培养方法,使原来的组织形式向一体化组织形式稳步过渡,可以减轻外部人员安排 的协调压力。

3.2.2 监理内部人员素质提升

通过有效的培训,建立服务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监理人员通过 参加岗前培训、新技术培训、管理知识培训,加强了自身对各专业知 识的学习,提升了监理能力和水平。同时,通过一体化监理队伍内部 的交流、学习,提升整个团队的工作、学习积极性。

3.2.3 有利于储备人才,提升人员利用率

当一体化监理队伍中员工的综合能力、各种专业知识、管理协调 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时,监理企业在市场拓展过程中人员力量紧缺或调 动过程中出现的人员紧缺状况可以得到缓解。一体化监理实施后节约 了人员,可以实现高质量的综合项目管理,实现项目监理的综合水平 提高。此时,骨干人员稳定、员工工作积极性高,业主反映良好。

3.2.4 一体化监理的构建要素

在驻地网一体化监理模式中,监理单位定位由原来的“单专业项目管理”转变为“一站式全专线流程的项目管理”,由原来“侧重过程管理”转变为“以终为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目标管理”,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全套解决方案,监督项目实施。一体化监理方作为项目解决方案的制订者和实施者,需要承担起整个项目的管理工作,将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并举,既与建设方一起共同对项目最终目标负责,又要对项目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

驻地网一体化监理系统包括:管理团队的组织架构、职能分配、 责任分工、人员职责、制度、实施总控架构、实施操作流程等要素。

4.结束语

通信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通信工程项目监理在工程项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高。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对通信项目监理人员的要求显著提高,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已成为通信工程项目监理人员刻不容缓的任务,更是自己的责任。通信工程项目监理的组织模式能达到一定水平,需要不断地改善通信工程项目监理工作上的不足之处,加大职业继续教育以及发展的力度,培养出更多适合监理业发展的一专多能的建设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洪军.我国通信监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电脑与电信.2007.(08)

篇8

我国建设工程监理制于1988年开始试点,5年后逐步推广,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以法律制度的形式作出了具体的规定。电力工程监理作为建设工程中的电力工程专业化监理的一种形式,具有建设工程监理的共同点与电力工程专业化的特点。

、现阶段工程监理所面临的共同点。

1、工程监理企业是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工程委托监理合同后,在业主方的授权下开展项目监理工作。

2、监理企业实行的是项目管理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总监理工程师为项目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

3、监理企业的项目管理与业主方的项目管理存在交叉点,“小业主、大监理”的项目管理模式难以实施,监理工作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难以全部体现,导致监理方在项目管理工作中地位尴尬。

4、监理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结构性缺乏,无法满足高技术要求下的项目管理需要。

(二)、电力工程监理的专业化的特点。

1、与建设工程监理多对施工阶段进行监理所不同,电力工程监理增加了电力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调试阶段的监理和职业健康与环境监理的内容。

2、电力工程监理服务的各方主体有其专业化的特点。电力工程建设市场中,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一般都有其电力工程专业化的特点,各方责任主体相对稳定,监理工作中协调作用相对容易。

二、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求电力工程监理企业逐步推进项目管理一体化。

工程项目管理,是按客观经济规律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的系统管理活动。而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是指将管理的对象作为一个系统,通过一定的组织和管理方式,使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确保其目标的实现。

1、我国政策要求,监理企业推进项目管理是必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建筑企业经营环境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表现在市场竞争激烈,市场快速变化。为此,我们监理企业不能仅仅局限于搞工程监理工作,还要积极涉足其他领域,必须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

建设部在2003年2月以建令【2003】30号文了《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文中指出:积极推进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是深化我国工程建设组织方式改革,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以及规范市场管理的需要;有关企业调整经营结构,迎接入世,加快和国际接轨的需要;贯彻中央“走出去”发展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的需要。

2、我国工程监理企业要发展,就必须要敢于面对问题,走出困境。

我国建设监理制度建立的初衷和目前的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差距,建立建设监理制度以来,我国建设监理的发展仍主要停留在施工阶段,有的甚至只做了施工阶段的某一方面的控制工作,而没有进入推行之初要求的全过程、全方位管理控制工作。

目前我国监理行业业务范围狭窄、服务内容单一,只能进行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只有极少部分监理公司兼做工程管理的咨询工作,提供全过程服务的专业化咨询公司几乎没有。从业人员素质低下、职业道德差、人员结构不合理、缺少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严重影响了监理企业的服务质量,给社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监理行业取费低、行业内相互压价、恶性竞争,导致监理公司人才流失、服务质量下降,造成恶性循环。因此,为了摆脱监理行业目前的困境,应拓宽业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向建设项目管理公司转变。

3、我国加入WTO后,迫使我国监理企业尽快转型。

加入WTO以后,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将逐渐趋于国际化。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在我国的投资企业已越来越多,我国的许多项目要通过国际招标、咨询或BOT方式运作。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国外大承包商必定会利用其在资本、技术、管理、人才和服务方面的优势,挤占我国国内的工程建设市场。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工程监理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转变经营模式,增强应变能力,在竞争中学会生存。另一方面,入世后根据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我国工程监理企业将获得更多的机会,能更容易地进入国际市场。

因而从行业发展和“走出去”的角度来看,推动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国际化尤为迫切。首先要学习国际上先进的项目管理模式和方法,其次要按照国际工程公司的做法健全工程项目管理组织体系,组建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的项目管理公司,要强化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推进总监理工程师的国际化。

4、业主需求的变化,致使工程监理企业只有适应市场。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投资主体呈现出外资、私营投资、股份制投资和国有投资等多种投资方式并存的格局。业主将对工程投资效益愈加重视,工程前期的决策阶段监理工作将大量增加。监理企业应始终以业主关注为焦点,具备提供从项目规划、设计、施工、交验、后评估、运营等全过程、全方位优质服务的能力,以尽量满足业主的不同需要。

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国内的监理企业,尤其是有实力的监理企业必然要对自身进行多方面的调整。首先要解决体制问题,只有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才能使企业获得向国际化企业发展的机会。其次还要建立科学化、现代化管理体系,要创出有特色的名牌产品,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现代化管理体系,使企业的每一个行为都基于自身明确的发展目标上,通过系统管理得以顺利实施。要实现企业服务标准化战略,企业的品牌体现在项目管理服务上,必须对监理服务的内容、深度、原则等各方面实施标准化。

所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国家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适应国际发展潮流,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项目管理已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监理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灵活的采取对策,发展成为大型的建设项目管理公司。

三、应用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一体化的几点建议。

1、对于业主来说,要选对实施工程监理和项目管理一体化模式的监理公司或项目管理公司。因为选择公司决定着项目的成败,要从资质、业绩、人员配备、声誉等多方面进行考察筛选。

2、业主要预先建立完善的项目控制制度,加强项目控制能力,避免失控状态。

篇9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施工项目管理控制是一项多层次、全方位的管理与控制,工程的质量好坏、安全与否、成本高低等均是项目管理的体现。只有做好施工项目的管理控制,才能实现优质、安全、高效的管理结果,故搞好施工项目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一、机电工程项目质影空制的原则

(一)质量第一

在机电工程项目建设中,存在三个建设目标:投资目标、质量目标和进度目标,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目标当中,最为关键的还是质量目标,只有保证产品质量,投资者才有可能得到收益,只有保证施工质量,才有利于完成进度目标。

(二)以人为本

在机电工程项目施工当中,整个施下讨程都有人的参与,因此,人员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施工质影空制中,应该弈丰豁空制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要求技术人员切实指导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司王意识,施工人员要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才能实现机电工程项目的质影空制。

(三)重从业道德

每个项目参与人员都要讲求职业道德,依据客观事实做事,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依靠准确的数据开展工作。

(四)预防为主

每一个机电工程项目,都要投入较大资金,并且一旦开工建设,则不可能逆转,因此,一定要将质量问题控帘临萌芽状态,不然将会给公司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机电工程在实际施工当中,要能提前预测到质量问题的产生,以预防为主。

三、机电安装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内容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及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机电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由于管理的多变性及多样性,各单位、部门需交换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交流的频率也明显增加。当前,市场上有大量关于合同、进度、预结算、工程资料的管理软件。机电项目的信息化运用及管理,即利用这些软件将各职能部门变为一个端口,将信息化技术引人项目管理中,将各个端口汇总到一个终端,使机电工程既能进行信息互通又能进行集中管理,最终使项目运行的每一个环节都实现科学化、标准化及规范化。

(一)机电安装工程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1)公共信息。包括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信息、市场信息、自然条件信息。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信息采用编目管理储存到计算机,市场信息包括设备价格表、设备供应商表、材料价格表、材料供应商表,自然条件信息包括天气、气温、交通条件、施工类别等。

(2)工程概况信息。如设计说明、工程名称、工程编号、建设单位、施工场地环境概况、监理单位等。

(3)施工相关信息。如计数资料信息、施工记录信息等。

(4)项目管理信息。如协调信息、施工合同、成本信息、进度控制信息、材料计划信息、竣工验收信息等。

(5)商务计划。如施工图预算、合同、中标投标书、工程款与索赔等。

(6).文明施工信息。如安全设施验收、安全交底、安全教育、安全措施、安全事故、安全处罚、复查整改记录、安全检查等。

(7)机电安装工程文件的信息化管理

机电安装工程文件是说明工作质量状况与建设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工程档案的组成部分,是全面反映工程质量的文档资料。施工文件档案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施工技术管理资料、工程质量控制资料、竣工图、施工质量验收资料等。

1.施工技术管理资料

(1)施工图设计会审与技术交底。工程开工前,由建设单位组织相关单位进行施工图设计会审,设计单位进行技术交底并作交底纪要。

(2)施工前,施工单位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并留有交底文字记录。

(3)施工组织设计.由施工单位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大型工程须根据设计编制分节段、分部位的施工组织设计。

(4)施工日志记录文件、设计变更与工程洽商记录文件。

2.工程质量控制资料

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是机电工程施工全过程全面反映工程质量的证明资料,包括工程项目的成品、半成品施工试验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构配件、项目原材料进场检验报告和交

接检查记录,设备出厂合格证和鉴证检测报告等。

3.竣工图

竣工图是反映完工项目全部情况的技术文件,能完整记录各种地上、地下、隐蔽项目等项目的所有情况,是改扩建、维修的重要依据,应当进行备案并长期妥善保存。

四、加强机电工程项目的全面一体化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机电工程施工建设中大型机械的安全管理

对于物料提升机、塔式起重机以及其他大型机械设备,必须重点控制其采购、拆卸、使用、维修、保养、报废的各个环节。严禁采购没有通过国家强制认证或者是无合格证的机械产品,并且在机械设备的使用前都必须经过检验部门的检测合格。对这些大型机械的拆卸要组织具备拆卸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在拆卸工作开展前,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环境制定出拆卸方案,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拆卸技术人员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技术培训,并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书。在拆卸范围内要设计警戒线,任何与工程无关的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工地。提前设定出可能出现的事故应急预案,将损失降低到最小范围。

(二)施工进行阶段

在施工阶段,各专业公司包括总承包商根据各自的具体任务,参考相应的图纸以及详细进程表,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因为机电系统的安装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技术活,所以仅仅靠前期的准备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有必要有总承包商成立一个施工调解组,负责施工期间个的施工监督、调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协调矛盾,同时保持与土建部门的紧密联系,掌控现场的施工状况,总领全局,承上启下,上至土建总包、业主、监理,下至个承包商,施工组。同时定时召开工作总结会议,总结之前工作,要求之后工作。总之,总要有良好的调控能力,控制机电系统的安装施工过程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

(三)采用以综合实力为中标标准的策略进行竞标

就目前国内的竞标标准来说,被机电建设市场普遍接纳的中标标准是“最低价中标”这样因为绝大多数的企业都希望以最低的成本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然而,“最低价中标”也不是最规范最健全的中标策略,因为在机电市场上并没有十分明确的行业标准,再加上市场操作不规范等原因,所谓的最低价竞标,其实并没有最低价的标准,甚至有的时候中标的价格还会低于合同上要求的价格,中标单位就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来提高利益,最终还是会给业主的整体利益带来损失,针对这种情况的出现,选取一种有明确标底规范的并且集技术实力!服务能力和工程业绩以及高效信誉度于一身的综合竞标策略是势在必行的。

(四)机电工程的工期管理,需要在确保工程品质(控制成本的先决条件下,在预定的期限内完成项目

同时要确保工程项目的速度及质量,我们第一点就要在项目开始之前按照项目的实际情况对项目的各环节工作予以安排,找到制衡点,加以完善,有效、准确、科学的安排进度,制定妥善且有可行性的工项目计划,通过网络等手段安排并统筹项目的相关内容,在项目的进行过程中要严格遵循进度计划,而且要按照实际情况第一时间予以修改或调整计划,尽可能在所有环节节约时间,进而保证项目的工期进度,这样可以从根本深化机电工程的施工质量。一般来说,机电工程的进度控制需要管理人员对项目不同建设环节的工作内容、顺序、时间以及衔接等给出相应的计划,对过程中所产生的偏差予以第一时间的调整,同时要控制整体计划的进行。通常进度控制在基点的工程项目中和质量和成本控制会相互的影响及作用。我们若站在经济层面进行分析,那么并不用刻意要求工程项目的工期。但是若没有目的性的缩短工期,那么就会导致工程项目财政上支出过高,甚至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开销。在明确基点工程项目的工期后,就要按照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利用有效的控制措施,这样可以确保工程项目在预定实践内完成建设,进而防止工程延期。

(五)施工调试阶段

在施工过程中,部分系统完成安装后,首先先进行这个部分的调试,保证部分系统的运行参数达到要求后在进行;然后在机电系统整体完成安装后,就要进行整体系统的调试。这些调试都需要总承包商进行组织,严格按照施工前的设计方案进行参数对比,保证系统各方面的运行参数达到要求,安全性能得到保障,表面装饰完成后,方可确认系统完成安装,可以交付。

结束语

总之,机电工程项目施工需要较高成本,因此一定要重视机电工程施工质量,严格控制施工的全过程,管理人员一定要明确管理与控制责任,使整个施下讨程小存在质量问题,使完工后可以利通过各种验收,工程质量与设计图纸的要求相一致。

参考文献:

篇10

前言

2012年贵州省旅游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财政部等国家部委审批,正式列为第二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示范校建设项目学校行列,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被列为重点建设专业之一。经过两年的建设,在上海职业教育研究院杨黎明教授的指导下,建设项目小组紧紧围绕目标任务和学校实际,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在教学改革中通过实施“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尝试新方法、新举措,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推动了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内涵的整体提升。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内涵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是顺应目前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是职业学校专业教学中探索创新的一种教学方法,由一位专业课教师同时担任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教学,将有关专业设备和教学设备同置一室,将专业理论课与生产实习、实践性教学环节重新分解、整合,安排在专业教室中进行教学。这种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为一体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理论和实践相分离的教学形式,解决了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重复教学问题,将应知的专业理论和应会的操作技能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技能训练为主线,强化专业理论的指导作用,突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增强了学习理论兴趣,促进了对理论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实训兴趣,为学生走向实际工作岗位增强了适应能力。同时还可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二、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特征

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通俗的理解是为了使理论与实践更好的衔接,将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融为一体。

第一,“三个一体”。即实现教师一体化,教材一体化,教室一体化。

第二,实践性强。一体化教学由于把授课地点搬至实训场地,要求教师在讲解理论的同时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在训练实操的同时又可以巩固理论知识,通教学在理论知识巩固和动手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均有较高的实践性。

再次,综合性强。表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方法四个方面。教学内容从单一的理论或实践,变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条件表现在课堂教学条件更为丰富,但对资源整合调配能力要求较高;教师专业能力表现在需要教师具备“一专多能”,达到“全科教师”水平,并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学方法则是由于课程改革不能仅用一种教学方式开展教学,需要利用更多更适用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组织教学活动。

三、重组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的宗旨明确了中职毕业生在校学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为就业上岗做好知识和技能储备,这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在加强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同时,加强实践技能教学。为适应市场需求,现代职业教育呼唤新的教学模式,“专业基础理论与技能实践一体化”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正在实践与探索中。这种教学模式,是将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突出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为重点,能较好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脱节问题,减少理论课之间及理论课与实习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更适合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建设小组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邮件调研等方式深入开展调研工作,走访了省内外十余家著名高星级酒店,收集了大量资料,从岗位层级来看,酒店行业岗位管理类人才高级岗位的需求占10%,中级岗位占20%左右,初级占70%;操作岗位高级操作员工占70%,中级占20%,初级占10%。从部门来看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就业到一线部门的占85%,二线部门的只占15%,而一线部门中又有80%的集中在前厅、客房、餐饮、宴会、康乐等主要营业部门。

通过对酒店高级管理者和一线技术能手进行调研,我们梳理出了高星级饭店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并进行了职业能力分析,我们对课程体系进行了重组:(表1―1)

我们通过课程体系重组,形成了较完善的课程体系构架,并结合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和学校办学特色、教学资源配置情况,整合课程内容,形成了前厅服务、客房服务、中餐服务、西餐服务、调酒服务、咖啡服务、茶艺服务、会议服务、插花服务9个理实一体化项目。

四、核心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一体化整合

理实一体化教学课程整合的基本要求是: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紧扣人才培养方案,打破传统教学体系的框架,以企业需求为主线,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重点,以职业技能要求为根本,将整个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首先,将前厅服务、客房服务、餐饮服务三门专业核心课程整合为饭店服务理实一体化课程。该课程是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教学方式为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交叉进行。主要讲授高星级酒店三大主要部门一线对客服务技能操作与基本知识。而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三门课程内容合并成一门课程内容,进行简单的加法,而是通过企业调研,通过走访一线技术能手、主管领班等高星级酒店一线服务人员与初级管理者后,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的梳理,将三大部门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进行分析后得到的项目课程。如《前厅服务》课程中通过梳理我们得出了“礼宾服务”、“预订服务”、“前台接待服务”、“住店服务”、“离店服务”、“商务中心服务”等多个典型工作任务,这些任务都是作为一名前厅服务人员必须要掌握的;而《客房服务》通过梳理我们分析出了,作为客房一线服务人员,必须要掌握“客房清扫”、“VIP服务”、“楼层服务”、“ 房务中心服务”、“公共区域清洁”、“洗衣房服务”等多个工作任务;《餐饮服务》则需要掌握“中餐零点服务”、“中餐宴会服务”、“西餐零点服务”、“西餐宴会服务”、等多个典型工作任务技巧。把传统的教学内容通过分析和梳理典型工作任务后,我们进行了整合。一是把内容相似的工作任务进行整合,如预订项目,在前厅接待中有客房预订,而在餐饮服务中也会出现宴会预订,如礼仪礼貌的相关内容,不仅仅是前厅需要,客房、餐厅同样需要,像类似这些相似的内容进行了优化整合,避免重复讲授和训练。二是各项目之间以情景化再现的方式把每个工作任务联系起来,如一个团队的宾客的接待,从前台到客房再到餐厅,这个团队就是我们情景模拟服务的对象,而他们提出的需求就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工作任务,也就成为了教师的教学内容。

五、理实一体化项目课程实现条件

1.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专多能”教师

《饭店服务》理实一体化课程改革要顺利进行,必须有一支高素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而且专业教师要从传统的思维中跳出来,把自己打造成“一专多能”的全能教师。一专多能教师的提出最早始于“全科医生”的概念。专业教师不仅仅要掌握前厅技能,而且要掌握客房、餐饮、礼貌礼仪等方面甚至茶艺、咖啡、调酒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这对教师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难度。

2.加大理实一体化实训条件的建设与资源配置

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模式要求事先把专业课程的理论内容、实习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有机的组合和统筹安排,统一制定模块教学计划,合理安排进度,编制相应的教学讲义。以学生够用、适用、会用为原则对两方面的内容进行一定删改、编排,充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同时,为了更好地实施一体化教学,要求学校的教学实习岗位尽可能做到一人一岗,配备必须的教学及实习硬件设施、实现理论教学、多媒体教学、演示教学、练习法,提问法教学的有机统一,以确保教学的质量和满足教学需求。

3.加大对理实一体化项目教材的开发

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有与专业和规模相配套的教材。传统的教材一般都强调理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不能适应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需要。理实一体化教材要摒弃传统的专业教学课程方案,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将各个知识点分解实践训练任务,有计划地开展技能训练。在训练中让学生知其然。教师将学生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用专业理论知识来加以解释,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4.加强教学评价改革

在职业教育课程评价中,传统的“纸笔测验”+“实践测试”的评价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现行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需求,必须对课程评价的方法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因此,我们把主体考核方式改革为“分阶段考核方式”进行,针对每一个技能知识点,通过项目方式进行考核评价,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结相结合,更加注重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过程环节。

六、对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思考

篇11

传统教学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习惯性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轻视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的培养,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团队协作、合作交流、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致使课堂气氛沉闷、封闭,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传统教学对学生的评价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导致专业素养不高而影响了他们的就业水平。

我校针对教学中常出现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脱节的现象,积极开展变教案为任务书、变教师主讲为分组学习、变考试为多元评价的教学改革活动。在改革中注重“德技并重”,构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企业生产管理模拟”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大力推进“六步骤三贯穿”教学改革。

二、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实践一体化教学奠定基础

(一)师资队伍建设保障。学校从企业的一线工程技术人员或技师中聘请优秀兼职教师到校任教指导。校企合作定期派教师下企业锻炼,保证一体化双师教师的企业培训。

(二)资金和教学资源保障。我校投入专项经费,加大对图书馆、五大专业平台、实训仿真室、实训车间等教学资源及设施设备的投入,为一体化教学的推进提供了有力的资金和资源保障。

(三)机制保障。我校探索建立了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督导制度和教学评价制度,同时,建立了一体化教学改革激励制度,保障突出贡献教师的奖励和优先培训,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三、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实施一体化教学

为了确保一体化教学的顺利实施,我校制定了《一体化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学生综合评价实施方案(暂行)》等相关文件。

(一)教学设计

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企业生产管理模拟”的一体化教学中最关键的是教学项目和学习任务书的编写,在教改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教学项目设计,撰写学习任务书,保持任务书和教学项目之间内涵的逻辑联系。在任务书的设计过程中按照完成学习任务的线索,将相关知识串联起来形成较紧密的联系,包括基本常识(以完成某一工作设计的常识和基本规律)、专业知识(概念、原理)等,同时任务书的设计要体现综合职业能力。

任务书设计完成后要进行教学活动策划,撰写教学活动策划表,教学活动策划表中明确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教师活动,突出教学活动中学生应具备的关键能力。

(二)教学流程

我校规定了教师备课和教学实施的具体要求是推行“六步骤三贯穿”的教学方法。先将教学班级分组,每5~8个学生为一组,每个小组都设有一名小组长,教学活动在工学教室中进行,同桌面对面坐。

第一步:引入任务。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讲解、示范教学项目,下发任务书,明确工作要求,组织小组讨论。学生接受任务,明确任务要求。

第二步:制定计划。每位同学都要制定工作计划,教师巡回检查、指导、控制各小组工作计划的编制,并点评工作计划。

第三步:做出决策。各小组根据制定的人员分工、配合方式形成一个基本一致的工作计划,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明确分工、协作完成学习任务。

第四步:实施计划。学生根据各自的分工观看视频、查阅资料、设计绘制图样、小组讨论,分次实施工作计划。教师组织学生观看视频、查阅资料,指导学生设计绘制图样、组织学生讨论相关知识与技能操作方法。

第五步:分组评价。学生对实训产品进行检测自评,与其他同学交换产品进行互检。教师组织、指导、控制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每组抽检2~3个产品进行检测,并与学生自评和互评结果对照,分析检测结果。我校已建立了一个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把学习的结果、过程、方法、合作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纳入评价范围。

第六步:总结整改。以小组的形式设计展示方案,展示小组成果,撰写个人总结报告。教师组织学生展示成果,点评成果,撰写项目综合评价报告。如果学生有能力、有时间,可以增加知识拓展和能力拓展。

(三)教学过程“三贯穿”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6S管理、目视化管理和精益生产管理理念。

6S管理:将全员的责任分担明确化、提高参与意识,全员参与,全员执行。我校奉行6S始于素养,班前劳保用品穿戴整齐、无迟到、早退现象,具有文明安全意识。每人都有6S责任,实习过程中随时保持工整状态;实习结束后整理、整顿、清扫现场,保养设备、工、量、刃具,要求所有人照章执行。

目视化管理:目视化管理看板与实训一起流动,看板随着实训内容变化,学生每班次动手展示看板。一体化教学目视化管理看板每班次流动的板块有“学生技能统计”板块、“6S管理”板块、“学生合理化建议”板块、“安全日历”板块。“学生技能统计”板块展示学生技能掌握情况;“6S管理”板块展示学生劳保用品穿戴、整理、整顿、清扫、安全等6S执行情况;“学生合理化建议”板块展示在实训过程中学生总结的技能技巧、方法、定置管理等的合理建议;“安全日历”板块展示每天实训是否为安全无故障日,如果发生故障,要写出安全事故分析。

精益生产管理:我校执行精益生产管理理念,各小组团结协作,实现“3零”目标:零浪费、零故障、零灾害。

四、实施效果

(一)丰富了教学资源。一是各专业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教案、任务书、作业指导书、综合评价总结等资料,供教师学习和资源共享;二是各专业开发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校本课程;三是建设了五大专业平台和30门网络课程,充分展示了我校的教学成果。

(二)学习效果更加明显。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了很大提升,近两年我校在省、市技能比赛中成绩优异。2012年青岛市第十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八个工种参赛获第一名6人,第二名8人,第三名6人,其中五个工种包揽前十名。

(三)就业竞争能力,招生人数逐年增加。我校学生对口就业率不断提高,就业待遇年年攀升。教改加强了学生的技能,学生与家长满意度和社会声誉不断上升,新生招生人数年年提高,2014年我校招收新生1800多人,是青岛市招生人数最多的院校之一。

五、体会与思考

“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企业生产管理模拟”的一体教学的探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进一步完善、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一是评价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学生分组参与一体化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但要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的持久性,还要有完善的评价机制;二是学生学习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和丰富。一体化教学除了分组教学外,还有更多模式需要研究和探索;三是进一步加强师资培训力度。

篇12

为了适应企业多元化业务发展需要,实现对项目运作的全过程跟踪管理,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应是在技术先进、性能优良、扩展灵活、标准开放的应用开发平台上进行具体实现,且能够灵活适应企业长远发展需要。基于上述思路,在系统建设前期,曾与多家国际套装软件厂商进行过技术交流,但终因其本地化程度及系统搭建的灵活性不能适应企业快速变革的需求而放弃合作,而国内的软件厂商大多需进行定制开发才能满足项目需求,限制了系统的维护性和扩展性。经过多方面的综合评审,最终选定一家对本业务领域有深入研究和探索的国内厂商进行合作。基于其提供的远方企业引擎V6平台,采用组件化开发技术,能够快速完成系统的搭建,大大缩短系统的建设周期,且当现有组件不能满足某一特定业务功能时,不是进行定制开发,而是进行可复用组件开发,动态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

2 系统设计与实现

2.1 系统架构

系统采用SOA理念,,利用可配置的组件化应用开发平台(远方企业引擎V6)进行灵活搭建,采用B/S结构、典型的三层架构开发,服务器端采用Vmware虚拟化技术。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架构图如图1所示,由下到上依次为:数据层、业务逻辑层和UI界面层。

数据层不仅是系统台账数据的存储与提取中心,同时也是系统与其它相关应用平台的数据交换中心,各应用按照各方约定的接口规范将业务功能封装成Web Service,注册到企业服务总线,从而实现数据的共享与交换。业务逻辑层是系统的核心处理层,包含4个功能组件集,目前,系统已利用这4个功能组件集搭建出了14个业务功能模块,通过这14个模块的有序配合来实现各业务协同工作。UI界面层通过可视化界面实现用户与系统的交互功能,完善的身份认证系统加固了系统访问的安全性,其业务表单、流程步骤和权限均可以根据用户需求灵活定制。

2.2 系统业务逻辑设计

系统涵盖了公司的核心业务,各业务模块之间依据具体的业务执行逻辑存在不同程度的强耦合或松散耦合关系,系统各模块之间的业务逻辑如图2所示。

所有的业务执行均围绕“项目”开展,各业务部门根据每年度填报的预算来规划本年度范围内的各项工作。系统目前支持5种主流业务的全过程跟踪管理,在具体的业务执行中,用户可以根据不同项目的具体要求,选择一个或多个业务进行开展,其中,评标专家库管理为招标业务的顺利开展提供丰富的专家资源。合同管理为各业务的执行提供法律保障,合同中包含的收支计划通过资金管理来得到具体实施,同时用户能够通过授权书管理来获取合同签订所需要的各种授权。产品与供应商管理及网站服务管理辅助实现与供应商的外部协同。基于业务的不断开展,经营业务报表管理能够根据用户设定的具体年月区间自动完成各类业务报表的填报。

3 技术难点与创新点

3.1 技术难点

公司是国内电力设备招标成套和设备监造业务的发起者和引领者,以项目执行的专业技术含量高和服务质量优而闻名,业务复杂度较高,业务体系优化和流程梳理的难度较大。 基于管控一体化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了14个功能模块共计包含313个功能点,大部分功能点的业务表单均为主从表形式且数据项间关系复杂、工作流程中某些节点跳转判断条件较多,部分功能点间的数据依存关系紧密,系统设计和项目实施的难度较大。

系统中需要预置大量的标准化业务模板和规范化文档样式以供用户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采用,项目实施工作量较大;业务项目执行过程自动套用文档范本并产生大量过程文档,占用系统资源较多,对系统性能及运行稳定性构成较大挑战。

在系统建设过程中,通过对业务进行分级梳理、流程优化再造构建标准化的业务体系,对V6平台组件库不断扩展和优化以及在服务器端采用Vmware虚拟化技术,较好地解决了上述所有难点。

3.2 主要创新点

基于管控一体化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以项目执行为主线,资金控制为核心,项目开发为重点,过程资料为基础,依托公司业务执行体系,实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业务内控执行机制,确保外部用户(供应商、评标专家、业主)和内部用户的全项需求,有效实现全过程控制的项目管理机制。

系统各功能模块、各功能点以及功能点间的关联关系,包括业务表单和审批流程等均以配置方式实现。远方企业引擎V6平台支持采用非代码级的用户自配置方式,可根据组件的使用完成应用功能搭建。系统业务需求完整实现的关键点在于,如果远方企业引擎V6平台不能满足某一特定业务功能点的应用配置需求,不是直接针对业务功能点本身进行个性化开发,而是进行可复用组件开发,通过不断丰富平台组件库,较好地适应业务持续发展的需要。

4 系统应用成效

系统在上线运行之前经历了试点模拟运行,依托真实业务的管控与执行,进行了全方位的实战模拟,并对模拟过程进行了实时追踪监控,同步进行了问题确认、修正及验证等,通过系统性的模拟实战演练完成了对系统的综合调试,规避了系统投运的大部分风险。系统投运三年多来,经过持续改进,较好地支撑了公司各项业务开展。

4.1 随时随地跨职能协同工作

公司各方面的业务均通过系统在线审批,管理人员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能够从事更多公司盈利性的决策行为。同时,业务执行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制约,打破了不同职能部门、不同职能岗位对同一业务的条块分割,通过跨部门、跨专业的协同工作,消除了各业务之间的信息孤岛,降低了项目执行成本,提高了项目运作效率。

4.2 工作流程可实时跟踪,责、权、利明晰可鉴

业务项目每一笔收支均通过系统审批并留存记录,确保 责任实时追溯,有效规避了权力寻租、腐败等一切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同时,系统独特的智能权限控制体系,能够依据用户所在业务领域灵活配置操作权限,规范用户在其权限里的各种操作,保证了各业务流转的清晰、透明。

4.3 业务数据深入分析,为经营决策提供支持

公司经营数据均在系统中实时反映,能快捷的发现公司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风险,并进行实时调整,规避了公司的经营及决策风险,实现了业务处理与过程控制、业务信息与分析决策的一体化管理。

4.4 组件化开发支撑系统灵活扩展

基于远方企业引擎V6构建的一体化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采用组件化开发技术,能够无缝整合多维业务应用组件,自由组合、灵活插接,依需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有效规避了信息化重复投资。

5 结语

基于管控一体化思路构建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对公司主营业务的一体化、信息化、精细化和效益化管理。自系统投运以来,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业务处理的易用性等均得到了充分的验证,系统各项功能及性能指标均达到了项目建设的预期目标。为了适应集团公司物资装备服务平台建设与运营的需要,系统后续功能扩展将以满足物资装备服务平台设备物资总承包、集中采购与配送等新型业务高效开展和传统业务创新升级为目标,其应用效果、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也将进一步显现。

参考文献

[1]王欧,周小明.一体化企业级信息平台体系设计与应用[J].电力信息化,2011,9(4): 95-98.

[2]章政海.电力企业信息集成平台设计研究[J].信息技术,2008(3):79-82.

篇13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8.107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8-0-01

1 系统总体构架

1.1 技术构架

一体化系统采用面向服务SOA且基于J2EE的三(多)层体系结构来构建目标系统,并整合数据交换服务、认证与授权安全服务、主动式企业门户等技术。

一体化系统针对业务处理和分布的不同特点及对系统性能和可靠性等方面的特殊要求,选择不同的三层或两层结构来实现不同的系统。对交互频繁、业务逻辑复杂、经办量大且要求及时响应的银企业务,设计三层结构系统来提供服务。

1.2 功能体系架构

一体化系统功能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

一体化系统包括内网系统和外网系统,内网系统主要是从工商局、人社局、国土局、环保局等信息网中获取企业信息、银行信用信息和农户信息,实现用户管理、机构管理、角色管理、系统日志、费用统计、数据管理和数据同步等功能;外网管理主要是对银行信贷产品信息、企业非银行信用信息、个人非银行信用信息、农户信用信息、引起信贷交互平台、贷款卡办理、问卷调查、政策法规宣传等进行管理,实现社会征信和金融服务的一体化、流程化、规范化和信息化。

1.3 网络体系结构

一体化系统分为内网和外网两个网络系统,其中,一体化外网系统提供银行用户、企业用户、政府用户及个人用户通过互联网接入和访问;一体化内网系统提供银行用户、银行交换数据服务器通过金融城域网接入和政府用户、政府部门数据库服务器通过党政内网接入和访问。

2 系统详细设计

2.1 用户设计

一体化系统用户主要包括银行用户、企业用户、政府用户、个人用户。其中,银行用户主要指各银行的信贷员及银行管理员,必须经过注册认证并在一定权限内查询相关信息。企业用户主要指各类市场主体,包括注册用户和非注册用户。其可使用一体化外网系统的权限,可查看银行信贷产品、企业和个人信贷需求情况、政策法规宣传平台等,主要访问一体化外网系统的银行信贷产品信息库、企业和个人信贷需求展示平台、政策法规宣传等模块。政府用户主要指需要访问和使用一体化系统,并向一体化系统提供信息的成员单位,其必须经过注册认证并在一定权限内查询相关信息。

2.2 功能设计

一体化系统主要功能由“五库五平台”构成。一体化系统主要包括银行信贷产品信息库、企业非银行信用信息库、个人非银行信用信息库、农户信用信息库、企业信用增进信息库、银企信贷交互平台、企业和个人信贷需求展示平台、贷款卡办理和问卷调查平台、政策法规宣传平台、系统管理平台。

3 系统实现

一体化系统主要实现了以下功能。第一,银行信贷产品信息库。银行信贷产品信息库是企业了解各银行信贷产品相关信息的平台。第二,企业和个人信贷需求展示平台。企业和个人信贷需求展示平台设在一体化外网系统,汇总企业和个人不定向的贷款申请,并默认供所有银行机构自行在该平台查看、搜索和联系企业或个人。第三,政策法规宣传平台。政策法规宣传平台设在一体化外网系统,国家、地方、行业的有关信用法律法规和相关信息,成为向社会公众宣传诚信知识和提高诚信意识、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平台。第四,银企信贷交互平台。银企信贷交互平台设在一体化外网系统,通过技术处理实现企业信贷需求和、银行受理和调查及审批、贷款发放和统计及查询等,成为撮合银企合作,缓解企业融资难,了解银行信贷投放情况的操作平台。

4 结 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