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智慧旅游体系建设

智慧旅游体系建设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13:1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智慧旅游体系建设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智慧旅游体系建设

篇1

(一)旅游标准化建设逐渐完善

我国已成立国家级旅游标准化专业机构-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并下设8个专家委员会,全面负责旅游业标准研究、编制等技术工作和相关组织工作。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也根据工作需要成立了相应的旅游标准化研究机构,为有效推进我国旅游标准化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旅游标准体系初步建立

《旅游业标准体系表》的颁布,初步构筑了旅游业诸要素为基础的旅游标准体系框架,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建立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支持。截止到2015年底,已经颁布了40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其中,旅游业国家标准22项,旅游业相关国家标准4项,旅游业行业标准14项。为旅游标准覆盖旅游业各要素奠定了基础。此外,地方政府及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对旅游标准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不断增强,旅游企、事业单位自主或参与制定标准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地方制定旅游标准的速度不断加快。

(三)旅游标准化工作稳步推进

国家旅游局颁布实行《旅游标准化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逐步规范了旅游标准化工作。对旅游标准实行了年度立项计划申报制度,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年度立项计划工作实现了有效衔接。初步建立并形成了从旅游标准的立项、制定、颁布到贯切实施等系列旅游标准化工作推进模式。目前,旅游业已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列为国家服务业标准体系的重点领域。

(四)旅游标准化作用日益显现

旅游标准化领域的拓展和旅游标准的实施,有效地规范了旅游市场秩序,强化了旅游行业监管,提高了旅游产品质量,提升了旅游产业素质,保障了旅游消费者权益,增强了旅游竞争力,对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有力地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饭店星级概念的提出和推广,其优质服务的观念已在全社会形成,使旅游标准化工作对我国服务业标准化的进程产生了积极影响。

(五)旅游标准化工作手段不断创新

以科学推进、注重实效为原则,旅游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方式不断取得新成效。在旅游标准化工作开展初期,主要采取了“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工作模式,将行政手段与市场手段相结合,有效推进了旅游标准化工作的开展。但是,由于我国旅游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目前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旅游标准体系不够健全,特别是关于智慧化、数字化旅游标准的缺失;旅游标准化理论研究相对滞后,部分标准质量水平有待提高;旅游标准化推行力度需要加强,运行机制有待创新;旅游标准化政策体制保障乏力,专业技术人才相对缺乏等。

二、智慧旅游概念的提出及内涵

(一)“智慧旅游”概念的提出

“智慧旅游”的第一次提出,要追溯到2010年江苏省镇江市在全国率先创造性地提出“智慧旅游”概念,开展“智慧旅游”项目建设。2011年国家旅游局提出,用10年时间在我国实现基于信息技术的“智慧旅游”。2014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智慧旅游年”,围绕“2014中国智慧旅游年”主题,加快推动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上预订、网上支付等智慧旅游服务。

(二)“智慧旅游”的概念及内涵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可以认为智慧旅游,是指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旅游服务、营销和管理理念,充分配置和整合人、旅游物理资源、信息和资金等旅游产业资源,服务于公众、企业和政府,形成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系统。从内涵来看主要包括五点:

第一,智慧旅游是物联网、云计算、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信息通信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第二,智慧旅游必须创新旅游服务、营销和管理理念。第三,智慧旅游必须充分配置和整合人、旅游物理资源、信息和资金等旅游产业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和有效利用。第四,智慧旅游服务于公众、企业和政府部门。第五,智慧旅游是一种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系统,使旅游业良性、健康地发展。

三、智慧旅游发展的动力来源

第一,全球信息化浪潮促进了旅游产业的信息化进程。第二,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旅游业与信息产业的整合发展成为引导旅游消费、提升旅游产业素质的关键环节。第三,物联网/泛在网、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与发展具备了促成智慧旅游建设的技术支撑。第四,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水平逐渐提升,促进了旅游者的信息手段应用能力增强,使智能化的变革具有广泛的用户基础。第五,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提供了智慧旅游的利用载体。第六,随着旅游者的增加和对旅游体验的深入需求,旅游者对信息服务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篇2

引言:

带来的清末民初的变法改革,从其发生到现在,不过数百年间,与此前中国古代法几乎占据四千年的历史相比,这个过程显得过于短促。正是从这点让我们深刻的感觉到一个文明长期积聚于内部的危机是如何深重,以及在这个危机终于爆发之时,文明的解体和崩颓是如何的波涛汹涌和势不可挡。

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和挖掘其中中华优秀法律文化

一个国家的、民族的优秀法律文化,是这个国家整个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一个国家经过不断的实践活动形成起来的。它会以自己独有的魅力长期影响着人们的法律世界。而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挖掘中华优秀法律文化,服务于现代现代法治国家的建设。

古代中国的法律文化基本上表现为:礼法文化。此处讲的礼法,不仅仅是指古人所讲求的礼仪制度,还可以是禁乱止争的防范制度,是道德与法律的全面合二为一的混合物,它贯穿于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上至治国纲领,下至民生百计。这种法律文化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这种传统的法律文化的特征主要有:(1)家国同构下法律的诸法一体化,刑律为主。(2)以“礼”为主要内容,德主刑辅,法律与道德混合。(3)畏讼、厌讼、息讼乃至无讼,强调内心和谐的价值观。(4)重义轻利,总将“义务”置于首位。(5)特别强调集体本位。

法律不仅仅是一个道德完备的社会中偶尔起作用的技术附加物,它与从信念象征到生产方式等一系列其他文化现象一起,是社会的一个能动的部分,法律所要带给我们的是建设性的而非反映性的。(梁治平)中华优秀法律文化亦如此,它不仅是对古代法律的一种反映,我们更多的是要挖掘其建设意义。纵观整个法律思想史和法制史,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精髓是:礼法并举,乃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的根基所在;以德配天,德主刑辅的天道思想;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开放思想;寻求内部和谐的社会理想等。将这些优秀的法律文化融入到现代法治建设中,将会进一步推动现代法治进程的建设。

二、中华优秀的法律文化如何与现代法治建设相融合

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一般都要经过最开始的冲突,然后同化或者融合。中国现代法制的建成就是在中西法律文化激烈碰撞下形成的,并且基本上继承的是西方的法律蓝本。德国著名法学家萨维尼说:“法律随着民族的生长而生长,随着民族的壮大而壮大,最后随着民族对于其民族性的丧失而消亡。”这种建立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法制,单靠西方的民族文化很难扎根。

要想本民族自己优秀的法律文化融入到现代法治进程中,必须要把握好这二者之间的契合点。第一,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国家,兼收并蓄的开放性特征为接受外来文化提供了条件和保证。第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礼法并举,为现代法治进程的建设提供了手段。第三,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弘扬的和谐无争思想,也是现代法治社会所积极追求的。第四,两者之间在根本精神方面是一致的,现在法治追求公平正义,传统法律强调“平之如水”,在公平和正义善良这二者之间是毫无差别的。

这二者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容相通,为传统优秀法律文化和现代法治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首先,法治的建设离不开法律文化的支撑,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经过长时间的沉淀,都是深入骨髓的,只有建立在自己文化基础上的制度才可能更长久,才更容易被人民所接收,中华优秀法律文化正好弥补了我国法治建设的文化空缺。其次,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不缺乏精髓,一些优秀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被现代法治所掩盖,只要我们善于发掘并且加以创新利用,将会减少法治建设的阻力,并且为法治建设提供了充足的本土资源。

三、中华优秀法律文化的传承体系建设

一个国家的法律总是伴随着这个民族的成长而发展起来的,并且这种内在的动力是潜移默化的。中华法律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成长与发展,不断形成了自己的优秀法律文化,也许某个时期内,它被西方法律文明的光辉所掩盖,但是它自身的魅力总是会在今天中国法治国家的建设中凸显出来,并且深入人心。

1,“礼法并举”的综合模式治理国家

中华优秀法律文化的第一个特点就是礼法并举。将维护纲常伦理的礼制与法律结合起来,也就是我们现代社会所极力推崇的德治与法治的结合。以来,中国不断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的侵蚀,在当今社会上人们为了利益,人与人之间冷漠,淡薄,家庭之间的凝聚力随着宗法制的解体也变得很疏远。法律更多的是调整人们的外部行为,内心上的善还需要道德的建设,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对于法治国家建设和谐社会极为重要。

2,重视成文法典的制定和民间法的灵活运用

古代中国成文法典制定的技术可谓登峰造极。成文法典以刑律为主,而调整“户婚田土”的案件多有家族自治,并且在汉代经过董仲舒而形成的“春秋决狱”,将成文法典、民间法(自治法)和判例法串联起来,弥补了成文法典的僵硬和滞后性。当前中国以成文法为主,判例法几乎不存在,自治法多体现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港澳台。而古代那种混合模式下的法律表现形式,正好可以弥补单一成文法带来的不足。古代这种民间法不单单是调整民事关系这种基本的法律关系,它最为本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法家族的稳定和统一,实现内部的和谐,这与我们当前的法治社会理念是一致的。

3,息讼,无讼的态度,节约社会成本

古代中国人在整个自然界寻求秩序与和谐,并将此视为一切人类的理想。然而处在当时社会关系的领域,和谐观念直接演化为一个具体原则,那就是无讼的观念。在当今的社会观念中,我们解决一些复杂的纠纷,通常都是说要通过法律的途径。但是,如果事事都通过法律,不仅会给司法带来沉重的压力,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成本的增加,更容易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搞得很单薄。民事法律关系中的一些行为,尤其像继承、婚姻家庭之间的关系,维护家庭的和谐尤为重要,应该站在这个立场上,以道德来感化大众,尽量减少这方面的诉讼。

4,整体划一的法律观

古代中国建立在家国同构的基础上,这种传统的法律文化一向都强调整体性、统一性和和谐性,它要求有一个有能力的政权机构来实现国家的治理和统治,特别强调这种整体性和划一性。我们现代法治建设同样需要类似于这样的整体建设。除却刑法典以外,我们的民法典尚未制定,分散于各个分则和不同的分支中,是否可以借鉴这种模式,来制定统一的民法典。除此之外,法治建设同样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从法治原则、法治制度、法治理念、法治过程,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到监督,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进行不下去。因此,要借鉴其整体划一的价值取向来建构我们的法治体系。(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作翔,《论法律文化》。《法学研究》1998年第一期

[2]梁治平的《法律的文化解释》和《寻求自然秩序的和谐》

[3]博登海默的《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4]张中秋的《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篇3

目前,全国很多地方都在进行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的试点,但大多存在着系统独立建设、数据共享程度低、整体智慧服务水平差的问题。因此,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看,迫切需要有统一的标准规范、基础的公共平台、感知网络体系和统一的服务门户,为各地的智慧旅游提供公共的技术支撑,进而实现各地智慧旅游相关信息和应用的互联互通。

年3月起,在全国较早地展开了智慧旅游的研究,并得到了国家旅游局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年5月,国家旅游局同意在设立“国家智慧旅游服务中心”。该中心作为全国唯一的服务全国的智慧旅游平台和窗口,将成为国家智慧旅游的数据交换中心、运营维护中心、呼叫服务中心,这也是当前服务全国的智慧旅游公共支撑体系的核心。概括起来,的“智慧旅游”建设项目,包含了一个国家智慧旅游服务中心、一个智慧旅游云计算平台、一个智慧旅游感知网络体系、一个智慧旅游联盟、一个智慧旅游产业谷等建设目标任务。

二、方案征集内容

目前,服务智慧旅游的云计算平台已经在建设之中,并将很快投入使用。本次活动主要是征集三个方面的内容:

1、智慧旅游示范市的整体建设解决方案;

2、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门户网站)建设方案;

3、智慧旅游支撑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三、方案设计要求

1、总体要求:

(1)统一规划,顶层设计,分步实施;

(2)标准规范,接口统一,便于扩展;

(3)充分体现以游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4)充分展示智慧旅游带来的超出预期的体验和服务;

(5)要充分利用无线宽带、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

(6)要兼顾技术架构、服务模式、运营模式和管理模式等诸多旅游业生产经营要素;

2、具体要求:

(1)关于《智慧旅游示范市的整体建设解决方案》

a)方案描述:智慧旅游示范城市的建设是运用高性能信息处理、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通信网络等先进信息技术,以实现精确化管理、全程服务、互动体验为最终效果,逐步构建集旅游品牌营销、行业管理、商务运营于一体,面向全市旅游管理部门及景点景区酒店等旅游资源提供单位、组织、个人的多层面全方位的智慧旅游公共平台;以景区、酒店、交通、饭店、商场、休闲娱乐场所、旅游局、旅行社等为实施单位,涵盖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资源,结合安防、环境监测等领域的信息化改造,为游客、旅游企业、旅游管理部门提供便捷、周到的服务,促进市旅游行业规范管理,带动旅游产业升级转型,使旅游产业真正成长为市战略支柱产业。

b)方案中旅游相关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分析、挖掘等各个环节的数据流要流向清晰、易于操作。

c)旅游活动过程中的资金结算方式要多样,资金流要安全、可行。

d)建设方案应尽可能采用行业已有的相关标准,并对接“智慧”建设相关规范,预留第三方标准化产品接口。

(2)关于《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门户网站)建设方案》

a)方案描述:平台要兼顾游客、旅游服务企业和旅游管理部门的各自需要,并根据游客类型(实名、非实名)提供不同的、贯穿旅游全过程的智慧服务,如游客的游前虚拟体验、计划制定、服务预订,游中的交易服务,游后的点评、投诉服务等。

b)方案的技术平台要符合智慧旅游的总体平台架构,并充分考虑未来的市场开发和运营平台的拓展,预留第三方标准化服务的相关接口。

c)门户网站的设计风格要美观、大气,架构要清晰、合理,并易于扩展。

d)鼓励平台建设单位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参与门户网站的运营。

(3)关于《智慧旅游支撑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智慧旅游示范市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全面梳理相关技术和服务标准体系,为全国的智慧旅游支撑体系提供相关意见和建议。请投标单位结合本次项目方案的有关思考和过去实际操作案例,一并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方案。

四、征集要求

1、所有方案投标人必须具备的条件:

(1)必须符合《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的相关规定;

a)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b)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c)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

d)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e)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

f)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2)注册资金不少于贰仟万元人民币;

(3)方案提供单位应具有从事相关项目的实际经验和成功案例

2、方案要求

(1)本次的智慧旅游示范城市()整体解决方案,只需做到逻辑设计即可,但设计方案应能够直接指导下一步相关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工作。

(2)建议拟参加方案投标的单位,根据所附联系地址直接到市经信委进行面对面交流,以充分了解项目建设背景。在方案设计过程中,也可及时向主办方提出咨询。

(3)投标单位需一次提供全部三个方案,否则视为方案不完整,并不予参评。

五、方案递交地址和时间要求

1、纸质文档一式三份按挂号信方式,请寄至市“国家智慧旅游服务中心筹备组”收,(请注明“智慧旅游方案征集”字样)(省市丁卯南纬四路36号2号楼4楼),邮编:212001。

2、截止时间:年7月20日。

六、奖项设置

方案评审委员会将对送交方案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情况确定一家中标单位和两家入围单位,分别予以10万元和5万元的奖励。奖金发放前相关单位需提供正规发票。

七、有关声明

1、有意参与国家智慧旅游服务体系技术和运营方案的团队及企业在规定日期内将方案通过指定方式送达主办方。

2、方案一经评选入围,则视为同意主办方拥有对方案的使用和处置权。方案入围者需在下一步的项目招标工作中全力协同制作相关招标文件。

3、设计人必须是方案的原创作者,设计人保证提交的设计方案不会侵犯任何其他人的知识产权。若发生由此造成的任何纠纷,一切法律责任及给主办方造成的损失由设计人承担;

4、凡参加本次方案设计的投稿者均被视为同意并接受本声明,无须书面或其他方式予以确认。获奖设计企业在领取奖金同时还须签订相关承诺书,以书面形式对上述事项再次作出书面声明;

篇4

中国旅游研究院1月10日的《2011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2012年发展预测(中国旅游经济蓝皮书No.4)》显示,2011年我国旅游经济总体平稳较快发展,预计全年旅游业总收入为2.2万亿元,同比增长18%。具体而言,中国旅游研究院预计,2011年国内旅游人数约26亿人次,同比增长12%;国内旅游收入约1.9万亿元,同比增长21%。入境旅游人数1.34亿人次,同比增长1%;旅游外汇收入465亿美元,同比增长1.5%。出境旅游人数7,000万人次,同比增长22%;出境旅游花费690亿美元,同比增长25%。虽然2011年国际环境非常严峻,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也有所放缓,但是旅游经济总体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入境旅游平稳增长。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方式等的转变,人们对旅游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并且从对旅游企业服务高要求转化到对旅游公共服务的高要求上去。另一方面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既是衡量一个城市旅游业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服务业谋求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因为建立和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而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是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1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

随着旅游信息化的发展,近几年来,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在政府部门旅游工作报告中频繁出现,且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各地先后建立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2010年9月,由桂林市旅游局与多家信息企业合作建立的桂林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正式启动;2011年9月,泉州市旅游局、清源山风景区管委会及福建移动泉州分公司共同建立的旅游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启用。2011年12月,《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二五”专项规划》正式颁布,完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作为中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建设中的第一条建设任务。各地对于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的关注愈加提高,纷纷提出了建设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的任务。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2012年1月颁布的《北京市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体系三年建设指导意见》把完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作为2012年至2014年北京市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三年建设内容和任务之一。

虽然政府对于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关注度和重视度很高,但到目前为止, 我国只有少数学者对旅游公共信息服务进行过探讨。吴露岚等分析了桂林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1];李爽等以厦门市为例,阐述了城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建设[2];徐莉分析了青岛市旅游公共服务系统信息化建设情况[3]。可见,学界对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研究十分匮乏。

1.1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概念及内容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是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部分,是指为满足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旅游基本信息、旅游产品促销信息、旅游安全信息、公共环境等相关信息服务的需要,及时将开发加工好的信息产品以游客便捷的形式传递给相关旅游者[4]。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实现了旅游供给者和旅游需求者之间的对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旅游发展。从供给角度看,行政管理、旅游企业等相关部门通过旅游政务网、旅游企业门户网站等网络,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等咨询设施,以及交通引导、接待设施标识等各种旅游标示,提供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促使潜在的旅游者转化为现实的旅游者,而且延长旅游者的旅游时间以及增强旅游者的旅游体验,此外,通过对旅游结束后信息的分析,不仅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而且改进旅游目的地的服务。

从需求角度看,旅游活动异地性的特点,决定了旅游者对旅游信息的需求贯穿旅游活动的全过程。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涵盖的旅游网络信息服务、旅游信息咨询服务、旅游解说系统服务等恰好满足了旅游者对旅游信息的需求。

1.2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发展现状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各地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已初步建立,纷纷建立了旅游政务网、旅游信息网和旅游海外网站,增设了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信息亭以及旅游信息触摸查询一体机,开通了旅游服务热线。但与高速发展的旅游业相比,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建设还存在以下不足:

1.2.1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信息化程度低,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旅游网站的建立在工作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信息化程度低,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例如,从政府到各景区(点)的官方旅游网站,主要以旅游新闻和介绍旅游景区(点)的传统媒体功能为主,旅游网站的专业性不强,行业特点不突出,功能单一,缺乏特色和互动。旅游信息化、标准化、数字化相对滞后,大部分旅游企业没有形成网络经营,不能很好地满足旅游者自助游、自驾游的需求。

1.2.2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资源整理力度差,数据共享程度低。

旅游行政部门以及旅游行业协会、旅游企业等在建立自己的旅游信息网时各系统自成体系,各旅游网站的建设没有相同的设计思路,并且向旅游者提供信息时没有注意整体效果,这不仅导致相互之间信息渠道不畅,极大限制了旅游信息资源的共享,而且也不方便信息的查找。此外,在已开发的旅游信息资源中,不注重网站信息的时效性,“静止”的信息多,不断更新的信息少。

1.2.3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内容及服务方式单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建设已经举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建立网络信息系统,以最直观的方式为大众提供各种出游信息;二是建立信息咨询系统,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和旅游咨询热线等等,为游客提供面对面近距离的服务等;第三,建立解说引导系统,实现交通、接待的引导,以及环境解说。但是我国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存在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单一等问题。英国的旅游信息中心免费提供至少上百种旅游单页或折页信息,内容涉及旅游生活的方方面面。美国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提供24小时多种语言的电话咨询服务,并根据每个月的特殊盛事、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更新咨询服务中心的电视节目。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咨询服务中心还为残障人士提供专门的信息咨询服务。美国国家公园充分利用高科技,建立并适时更新数据库,为游客选择出行时间、准备出游装备等提供详实的参考信息。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旅游者和公众会对旅游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不断创新、升级,以适应旅游业的发展和游客的需求。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的深刻变革,为我国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2 智慧旅游

2.1 智慧旅游的概念

智慧旅游是通过“智慧”的旅游管理平台,利用全国各地的旅游资源,借助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实现旅游的集约化、智能化、统一化的管理,提高国家对分散的旅游资源管理的决策能力,扩大旅游产业所涉及的服务业领域,以旅游业为主导,带动“行、游、住、食、购、娱”相关产业联动式的发展;利用物联网技术,在各类旅游资源中敷设多种类型的传感设备,用于感知旅游资源的ID、属性、状态、位置等各类信息,形成智慧旅游感知体系的神经末梢;采用最先进的无线传感自组网络技术,与互联网结合,用于传递各类感知或控制信息,形成智慧旅游感知体系的传入/传出神经网络;结合GIS技术、信息资源整合技术与商业智能技术,整合各类感知信息,进行数据分析等加工再利用过程,形成智慧旅游感知体系的大脑[5]。

“智慧旅游”借力“三网融合”发展契机,实现了“旅游服务的智慧”、“旅游管理的智慧”和“旅游营销的智慧”。该体系让游客在旅游信息获取、旅游计划决策、旅游产品预订支付、享受旅游和回顾评价旅游的整个过程中都能感受到智慧旅游带来的全新服务体验;通过及时准确地掌握游客的旅游活动信息和旅游企业的经营信息,实现与公安、交通、工商、卫生、质检等部门形成信息共享和协作联动,完成传统旅游管理方式向现代管理方式转变;通过旅游舆情监控和数据分析,挖掘旅游热点和游客兴趣点,引导旅游企业策划对应的旅游产品,制定对应的营销主题,从而推动旅游行业的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

2.2 智慧旅游的推广完善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是满足旅游者旅游前、旅游中以及旅游后的信息需求的一项服务,而智慧旅游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主要包括导航、导游、导览和导购四个基本功能,两者在服务游客信息需求方面目标一致。但现阶段,我国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智慧旅游的出现,将景区、旅行社、酒店以及旅游相关产业的信息资源整合到一起,打造一个统一的智慧旅游中央管理平台和旅游资源数据库,弥补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信息化程度低、资源利用不充分、服务内容及服务方式单一等问题。智慧旅游的推广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

1)建立了完善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与咨询系统,旅游咨询作用愈加强大,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形式多样化。

智慧旅游以融合的通信与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以一体化的行业信息管理为保障,使旅游公共信息全面性、整合性增强;以应用信息技术强化旅游服务业的特色优势,实现自动化服务、柔性化服务、定制式服务,提升服务的准确性、及时性和针对性;以“三网”为媒介,为各类旅游者提供全景式、全天候、个性化的导航、导游、导览和导购等智慧型旅游服务,使得信息查询的便捷性、多样性增强,随时随地完成旅游咨询。

2)满足旅游体验的个性需求。

通过近几年的建设,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目的地资讯网站、目的地移动门户、旅游服务热线、旅游咨询中心等标准化旅游信息服务设施的建立使得信息服务能力显著加强,游客对旅游目的地信息的基础需求得到一定的保障。随着生产生活的发展,在线旅游、邮轮游艇旅游、房车旅游、自驾车旅游等新的旅游方式正在快速发展,虽然旅游消费的内容还是传统的吃住行游购娱,但是自助游比例增加,游客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加。旅游业如何去满足这部分新兴需求,同样离不开自身的现代化,从技术层面说,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实现“智慧旅游”。

智慧旅游将是从传统的旅游消费方式向现代的旅游消费方式转变的“推手”,同时也是现代旅游者个性化需求的产物。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的普及,使得旅游者更偏向于使用这些个性化、超便携性媒介,实现随时随地上网、随时随地查询。当4G时代到来的时候,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或者其他目前还未知的超便携终端,其普及程度将非常高,届时,游客通过这些媒介满足旅游公共信息需求的要求更大。旅游者通过智慧旅游系统的终端工具,完成网上旅游咨询服务,如查询观光信息、网上预约和网上淘宝服务,还可以订制私人旅游线路,合理安排个人日程,最大化地利用旅游时间,满足游客个性需求。旅游景区的智慧化运用,也将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旅游者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性消费,如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导游讲解语种、讲解风格、讲解深度等,旅游者借助虚拟辅助系统能够全面、直观、深入地进行旅游体验。旅游者与智慧景区系统不断地进行信息互动,进而使景区服务形式和消费内容不断创新,旅游者每次到来都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从而乐于重复消费。

2.3 提升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管理水平

智慧旅游将实现传统旅游管理方式向现代管理方式转变。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游客的旅游活动信息和旅游企业的经营信息,实现旅游行业监管从传统的被动处理、事后管理向过程管理和实时管理转变。

智慧旅游将通过与公安、交通、工商、卫生、质检等部门形成信息共享和协作联动,结合旅游信息数据形成旅游预测预警机制,提高应急管理能力,保障旅游安全。实现对旅游投诉以及旅游质量问题的有效处理,维护旅游市场秩序。

智慧旅游依托信息技术,主动获取游客信息,形成游客数据积累和分析体系,全面了解游客的需求变化、意见建议以及旅游企业的相关信息,实现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

智慧旅游还鼓励和支持旅游企业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改善经营流程,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产品和服务竞争力,增强游客、旅游资源、旅游企业和旅游主管部门之间的互动,高效整合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产业整体发展。

3 浙江省智慧旅游开展的情况

2011年7月,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正式提出,旅游业要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战略部署,走在我国现代服务业信息化进程的前沿,争取用10年时间,在我国初步实现“智慧旅游”。为了实现传统旅游管理方式向现代管理方式转变,各地纷纷开始规划智慧旅游建设方案。2011年岁末,浙江省12301旅游服务热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会在杭州召开。浙江省旅游部门在此次会议上提出,将用两年时间,建设覆盖全省的旅游咨询网络,实现游前咨询顾问、游中实时求助、游后投诉受理,全面提升浙江旅游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浙江正以智慧旅游为抓手,全面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推动旅游业加快建设成为现代服务业。浙江多个市县正以信息技术引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智慧旅游”建设可谓百花争艳。浙江作为旅游发展的大省,在智慧旅游的推动下,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3.1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提供的途径越来越多

在浙江,智慧旅游的推广丰富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提供的途径。2011年,象山县旅游部门提出了“一部手机带你玩转象山”的口号,“I Travels 象山”手机导航目前已正式上线运行,该导航软件可在游客的智能手机上通过多媒体方式展示旅游目的地一切信息,为游客提供导览、导游、导航等服务,并实时更新象山旅游的动态新闻和旅游信息。除此之外象山正深入开展智慧旅游建设,游客来这里不用再翻地图,只要通过手机就能了解如何坐车最方便、哪里的菜最合口味,全面获得免费旅游服务。

杭州“智慧旅游”已经初具雏形,近百台旅游信息触摸屏早已在全市四星级以上酒店、旅游咨询中心等地“上岗”。触摸屏可与游客实时互动,比现在提供的静态信息更人性化、个性化。

2011年10月,温州推出旅游目的地资讯网,并联合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开发旅游信息查询触摸屏;借助手机终端,和中国联通开发了“乐游游”温州智慧导游软件,和中国电信开发了“温旅通”移动旅游信息服务平台。

3.2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提供的便捷性越来越强

舟山、奉化打造的无线网络覆盖,使得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提供越来越便捷。目前,普陀山和朱家尖已完成了“无线城市”的试点建设工作,无线城市的建成,将为这些游客和商务人士在普陀区的所有景区,提供更为便捷而且完全免费的上网服务。奉化将实现主要景区、饭店、车站等公共场所无线宽带全覆盖,游客只需带着一部普通智能手机就可以实现导游、导航、导购、导览。

“三网”融合下的智慧旅游,不仅使得游客获取旅游公共信息的便捷性增强,而且也使游客实现旅游的便捷性增强。

慈溪依托旅游商务官网的建设推进,搭建的智慧旅游平台,为散客提供游程预订、行程定制、在线支付、查询等旅游信息服务。

鄞州区率先在全省推出游客招徕政策网络系统,长三角200多家旅行社来鄞游客统计数据实现共享。各旅游景区(点)普遍建立自动检票系统,绝大部分星级饭店推出网上预订系统,中国国旅等旅行社增加网上旅游预订业务。旅游企业推出“旅游百宝堂”等栏目,在网上提供航班、气象、地图等服务信息,逐步实现景区门票、饭店、旅游线路等旅游产品的网上预订和网上交易功能。

3.3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提供的内容越来越丰富

在智慧旅游的带动下,浙江省在发展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建设时不再仅仅局限于提供传统的导航服务,而是利用新的科技手段,丰富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内容。奉化制作了溪口-滕头景区三维可视化虚拟游系统,用手机扫描一下宣传手册上的二维码,就可以看到景点的视频介绍。此外,2012年春节起,奉化又以大佛景区为试点,开通了视频导游。不仅如此,未来几年内,奉化将开发五个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包括自助导游讲解系统、城市自助导览系统、网络虚拟旅游系统、游客招徕系统、旅游投诉和评价系统。

鄞州开展“E起旅游”行动,建成首个以“视频导游”为主要特色的旅游资讯推广平台,在景区(点)介绍的过程中运用二维、三维等科技手段,由区到点进行层层详尽介绍,并以“游”为主线,向吃、住、行、购、娱等方面延伸,为游客提供一条龙网上服务。象山的手机导航能够展示旅游目的地一切信息,为游客提供导览、导游、导航等服务,并实时更新象山旅游的动态新闻和旅游信息。

4 结语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系统作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对提供旅游公共服务的效率及满意度非常重要。智慧旅游的加入,不仅提升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品质和水平,智慧旅游带来的先进的新技术、科学的管理手段、新颖的拓展理念必将推动中国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基于智慧城市的建设为智慧旅游推广提供的物联基础,以及国家旅游局以推进旅游业发展成为现代服务业的目标,未来,国内旅游者在中国大地上实现“智慧旅游”将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 吴露岚,黄燕玲. 桂林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研究[J].江西科技示范学院学报,2011(2).

[2] 李爽,李建中.城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以厦门市为例[J].旅游资源,2010,26(7).

[3] 徐莉.论青岛市旅游公共服务系统信息化建设[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3).

篇5

随着旅游信息化的发展,近几年来,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在政府部门旅游工作报告中频繁出现,且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各地先后建立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2010年9月,由桂林市旅游局与多家信息企业合作建立的桂林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正式启动;2011年9月,泉州市旅游局、清源山风景区管委会及福建移动泉州分公司共同建立的旅游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启用。2011年12月,《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二五”专项规划》正式颁布,完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作为中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建设中的第一条建设任务。各地对于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的关注愈加提高,纷纷提出了建设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的任务。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2012年1月颁布的《北京市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体系三年建设指导意见》把完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作为2012年至2014年北京市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三年建设内容和任务之一。虽然政府对于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关注度和重视度很高,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只有少数学者对旅游公共信息服务进行过探讨。吴露岚等分析了桂林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1];李爽等以厦门市为例,阐述了城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建设[2];徐莉分析了青岛市旅游公共服务系统信息化建设情况[3]。可见,学界对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研究十分匮乏。

1.1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概念及内容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是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部分,是指为满足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旅游基本信息、旅游产品促销信息、旅游安全信息、公共环境等相关信息服务的需要,及时将开发加工好的信息产品以游客便捷的形式传递给相关旅游者[4]。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实现了旅游供给者和旅游需求者之间的对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旅游发展。从供给角度看,行政管理、旅游企业等相关部门通过旅游政务网、旅游企业门户网站等网络,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等咨询设施,以及交通引导、接待设施标识等各种旅游标示,提供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促使潜在的旅游者转化为现实的旅游者,而且延长旅游者的旅游时间以及增强旅游者的旅游体验,此外,通过对旅游结束后信息的分析,不仅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而且改进旅游目的地的服务。从需求角度看,旅游活动异地性的特点,决定了旅游者对旅游信息的需求贯穿旅游活动的全过程。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涵盖的旅游网络信息服务、旅游信息咨询服务、旅游解说系统服务等恰好满足了旅游者对旅游信息的需求。

1.2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发展现状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各地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已初步建立,纷纷建立了旅游政务网、旅游信息网和旅游海外网站,增设了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信息亭以及旅游信息触摸查询一体机,开通了旅游服务热线。但与高速发展的旅游业相比,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建设还存在以下不足:

1.2.1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信息化程度低,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旅游网站的建立在工作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信息化程度低,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例如,从政府到各景区(点)的官方旅游网站,主要以旅游新闻和介绍旅游景区(点)的传统媒体功能为主,旅游网站的专业性不强,行业特点不突出,功能单一,缺乏特色和互动。旅游信息化、标准化、数字化相对滞后,大部分旅游企业没有形成网络经营,不能很好地满足旅游者自助游、自驾游的需求。

1.2.2旅游公共信息服务资源整理力度差,数据共享程度低。旅游行政部门以及旅游行业协会、旅游企业等在建立自己的旅游信息网时各系统自成体系,各旅游网站的建设没有相同的设计思路,并且向旅游者提供信息时没有注意整体效果,这不仅导致相互之间信息渠道不畅,极大限制了旅游信息资源的共享,而且也不方便信息的查找。此外,在已开发的旅游信息资源中,不注重网站信息的时效性,“静止”的信息多,不断更新的信息少。

1.2.3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内容及服务方式单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建设已经举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建立网络信息系统,以最直观的方式为大众提供各种出游信息;二是建立信息咨询系统,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和旅游咨询热线等等,为游客提供面对面近距离的服务等;第三,建立解说引导系统,实现交通、接待的引导,以及环境解说。但是我国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存在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单一等问题。英国的旅游信息中心免费提供至少上百种旅游单页或折页信息,内容涉及旅游生活的方方面面。美国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提供24小时多种语言的电话咨询服务,并根据每个月的特殊盛事、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更新咨询服务中心的电视节目。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咨询服务中心还为残障人士提供专门的信息咨询服务。美国国家公园充分利用高科技,建立并适时更新数据库,为游客选择出行时间、准备出游装备等提供详实的参考信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旅游者和公众会对旅游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不断创新、升级,以适应旅游业的发展和游客的需求。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的深刻变革,为我国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2智慧旅游

2.1智慧旅游的概念

智慧旅游是通过“智慧”的旅游管理平台,利用全国各地的旅游资源,借助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实现旅游的集约化、智能化、统一化的管理,提高国家对分散的旅游资源管理的决策能力,扩大旅游产业所涉及的服务业领域,以旅游业为主导,带动“行、游、住、食、购、娱”相关产业联动式的发展;利用物联网技术,在各类旅游资源中敷设多种类型的传感设备,用于感知旅游资源的ID、属性、状态、位置等各类信息,形成智慧旅游感知体系的神经末梢;采用最先进的无线传感自组网络技术,与互联网结合,用于传递各类感知或控制信息,形成智慧旅游感知体系的传入/传出神经网络;结合GIS技术、信息资源整合技术与商业智能技术,整合各类感知信息,进行数据分析等加工再利用过程,形成智慧旅游感知体系的大脑[5]。“智慧旅游”借力“三网融合”发展契机,实现了“旅游服务的智慧”、“旅游管理的智慧”和“旅游营销的智慧”。该体系让游客在旅游信息获取、旅游计划决策、旅游产品预订支付、享受旅游和回顾评价旅游的整个过程中都能感受到智慧旅游带来的全新服务体验;通过及时准确地掌握游客的旅游活动信息和旅游企业的经营信息,实现与公安、交通、工商、卫生、质检等部门形成信息共享和协作联动,完成传统旅游管理方式向现代管理方式转变;通过旅游舆情监控和数据分析,挖掘旅游热点和游客兴趣点,引导旅游企业策划对应的旅游产品,制定对应的营销主题,从而推动旅游行业的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

2.2智慧旅游的推广完善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是满足旅游者旅游前、旅游中以及旅游后的信息需求的一项服务,而智慧旅游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主要包括导航、导游、导览和导购四个基本功能,两者在服务游客信息需求方面目标一致。但现阶段,我国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智慧旅游的出现,将景区、旅行社、酒店以及旅游相关产业的信息资源整合到一起,打造一个统一的智慧旅游中央管理平台和旅游资源数据库,弥补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信息化程度低、资源利用不充分、服务内容及服务方式单一等问题。智慧旅游的推广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

1)建立了完善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与咨询系统,旅游咨询作用愈加强大,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形式多样化。智慧旅游以融合的通信与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以一体化的行业信息管理为保障,使旅游公共信息全面性、整合性增强;以应用信息技术强化旅游服务业的特色优势,实现自动化服务、柔性化服务、定制式服务,提升服务的准确性、及时性和针对性;以“三网”为媒介,为各类旅游者提供全景式、全天候、个性化的导航、导游、导览和导购等智慧型旅游服务,使得信息查询的便捷性、多样性增强,随时随地完成旅游咨询。

2)满足旅游体验的个性需求。通过近几年的建设,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目的地资讯网站、目的地移动门户、旅游服务热线、旅游咨询中心等标准化旅游信息服务设施的建立使得信息服务能力显著加强,游客对旅游目的地信息的基础需求得到一定的保障。随着生产生活的发展,在线旅游、邮轮游艇旅游、房车旅游、自驾车旅游等新的旅游方式正在快速发展,虽然旅游消费的内容还是传统的吃住行游购娱,但是自助游比例增加,游客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加。旅游业如何去满足这部分新兴需求,同样离不开自身的现代化,从技术层面说,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实现“智慧旅游”。智慧旅游将是从传统的旅游消费方式向现代的旅游消费方式转变的“推手”,同时也是现代旅游者个性化需求的产物。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的普及,使得旅游者更偏向于使用这些个性化、超便携性媒介,实现随时随地上网、随时随地查询。当4G时代到来的时候,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或者其他目前还未知的超便携终端,其普及程度将非常高,届时,游客通过这些媒介满足旅游公共信息需求的要求更大。旅游者通过智慧旅游系统的终端工具,完成网上旅游咨询服务,如查询观光信息、网上预约和网上淘宝服务,还可以订制私人旅游线路,合理安排个人日程,最大化地利用旅游时间,满足游客个性需求。旅游景区的智慧化运用,也将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旅游者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性消费,如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导游讲解语种、讲解风格、讲解深度等,旅游者借助虚拟辅助系统能够全面、直观、深入地进行旅游体验。旅游者与智慧景区系统不断地进行信息互动,进而使景区服务形式和消费内容不断创新,旅游者每次到来都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从而乐于重复消费。

2.3提升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管理水平

智慧旅游将实现传统旅游管理方式向现代管理方式转变。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游客的旅游活动信息和旅游企业的经营信息,实现旅游行业监管从传统的被动处理、事后管理向过程管理和实时管理转变。智慧旅游将通过与公安、交通、工商、卫生、质检等部门形成信息共享和协作联动,结合旅游信息数据形成旅游预测预警机制,提高应急管理能力,保障旅游安全。实现对旅游投诉以及旅游质量问题的有效处理,维护旅游市场秩序。智慧旅游依托信息技术,主动获取游客信息,形成游客数据积累和分析体系,全面了解游客的需求变化、意见建议以及旅游企业的相关信息,实现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智慧旅游还鼓励和支持旅游企业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改善经营流程,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产品和服务竞争力,增强游客、旅游资源、旅游企业和旅游主管部门之间的互动,高效整合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产业整体发展。

3浙江省智慧旅游开展的情况

2011年7月,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正式提出,旅游业要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战略部署,走在我国现代服务业信息化进程的前沿,争取用10年时间,在我国初步实现“智慧旅游”。为了实现传统旅游管理方式向现代管理方式转变,各地纷纷开始规划智慧旅游建设方案。2011年岁末,浙江省12301旅游服务热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会在杭州召开。浙江省旅游部门在此次会议上提出,将用两年时间,建设覆盖全省的旅游咨询网络,实现游前咨询顾问、游中实时求助、游后投诉受理,全面提升浙江旅游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浙江正以智慧旅游为抓手,全面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推动旅游业加快建设成为现代服务业。浙江多个市县正以信息技术引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智慧旅游”建设可谓百花争艳。浙江作为旅游发展的大省,在智慧旅游的推动下,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3.1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提供的途径越来越多在浙江,智慧旅游的推广丰富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提供的途径。2011年,象山县旅游部门提出了“一部手机带你玩转象山”的口号,“ITravels象山”手机导航目前已正式上线运行,该导航软件可在游客的智能手机上通过多媒体方式展示旅游目的地一切信息,为游客提供导览、导游、导航等服务,并实时更新象山旅游的动态新闻和旅游信息。除此之外象山正深入开展智慧旅游建设,游客来这里不用再翻地图,只要通过手机就能了解如何坐车最方便、哪里的菜最合口味,全面获得免费旅游服务。杭州“智慧旅游”已经初具雏形,近百台旅游信息触摸屏早已在全市四星级以上酒店、旅游咨询中心等地“上岗”。触摸屏可与游客实时互动,比现在提供的静态信息更人性化、个性化。2011年10月,温州推出旅游目的地资讯网,并联合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开发旅游信息查询触摸屏;借助手机终端,和中国联通开发了“乐游游”温州智慧导游软件,和中国电信开发了“温旅通”移动旅游信息服务平台。

3.2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提供的便捷性越来越强舟山、奉化打造的无线网络覆盖,使得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提供越来越便捷。目前,普陀山和朱家尖已完成了“无线城市”的试点建设工作,无线城市的建成,将为这些游客和商务人士在普陀区的所有景区,提供更为便捷而且完全免费的上网服务。奉化将实现主要景区、饭店、车站等公共场所无线宽带全覆盖,游客只需带着一部普通智能手机就可以实现导游、导航、导购、导览。“三网”融合下的智慧旅游,不仅使得游客获取旅游公共信息的便捷性增强,而且也使游客实现旅游的便捷性增强。慈溪依托旅游商务官网的建设推进,搭建的智慧旅游平台,为散客提供游程预订、行程定制、在线支付、查询等旅游信息服务。鄞州区率先在全省推出游客招徕政策网络系统,长三角200多家旅行社来鄞游客统计数据实现共享。各旅游景区(点)普遍建立自动检票系统,绝大部分星级饭店推出网上预订系统,中国国旅等旅行社增加网上旅游预订业务。旅游企业推出“旅游百宝堂”等栏目,在网上提供航班、气象、地图等服务信息,逐步实现景区门票、饭店、旅游线路等旅游产品的网上预订和网上交易功能。

篇6

一、关于智慧旅游理论现状研究

2011 年7 月15 日,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正式提出, 旅游业要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战略部署, 走在我国现代服务业信息化进程的前沿, 争取用10 年时间, 在我国初步实现“智慧旅游”。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 提出我国旅游业已被提升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性产业, “智慧旅游”势不可挡。

1.基本概念及内涵。

“智慧旅游”是伴随“智慧地球”、“智慧城市”产生, 其概念最早在2009 年5 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中正式提出。在我国, “智慧旅游”的实践在各大中城市已经开始, 但理论研究一直身处实践之后。

张凌云提出了CAA三层次智慧旅游构架体系,其所依赖的四大核心技术是物联网、移动通信、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盛海斌以旅游业的时展为背景,研究了智慧旅游发展内涵。他认为,“智慧旅游”应该是一个比较系统、有序并且充分服务于国家战略、体现市场发展的,而且以物联网、云计算、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发展为契机,并且与现代企业管理、人文科学、经济学等综合性学科相结合,平衡政府、企业、游客三者之间的产业链关系,促使生态、文化、社会和经济的综合价值最大化,重在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唐洪广研究了智慧旅游与信息化关系,他认为智慧旅游以融合的通信与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以一体化的行业信息管理为保障,以激励产业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特色的结论。他还认为智慧旅游应包括公共服务平台、应用层、基础设施三个层次。马勇、陈慧英提出了智慧旅游发展的四大核心价值:科技创新价值、产业支撑价值、经济贡献价值、社会拉动价值。

2.感知体系及管理平台构建。

刘军林对智慧旅游的框架体系的研究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一心、两端、三网”。姚国章探析了智慧旅游的建设框架,指出智慧旅游主要有智慧服务、智慧商务、智慧管理、智慧政务四个表现形式,其建设框架包括制度体系、基础设施体系、信息资源体系、应用支撑体系、应用体系、服务体系、法规与标准化规范体系、信息安全与运维保障体系部分。朱珠、张欣探讨了智慧旅游感知体系及管理平台构建问题,认为智慧旅游感知体系可以为游客提供餐饮娱乐消费导引、远程资源预定、自导航、自导游、电子门票、服务信息即时推送等多种智慧旅游服务;为旅游企业提供服务资源管理、游客量控制、车辆调度、远程监控、自动收费等多种智慧经营管理服务;为管理部门提供环境监测、交通管理、资源调度、应急处理等多种政务管理服务。同时他们对该体系的具体构建目标进行了研究,该体系架构主要涉及了全面感知层、云平台构建层、应用服务层三个部分。

二、关于智慧旅游实践探索现状研究

在国内, “智慧旅游”的实践发展快于理论研究,各地已经纷纷开始规划“智慧旅游”建设方案, 并在信息系统、管理系统和运营机制上开始了摸索性实践。

1、试点城市智慧旅游研究

试点城市的智慧旅游研究开启于2010年,江苏省镇江市于2010年在全国率先创造性提出“智慧旅游”概念,开展“智慧旅游”项目建设,开辟“感知镇江、智慧旅游”新时空。 接着南京、苏州、洛阳、杭州都相继开展智慧旅游建设。

试点城市基本以智慧旅游为背景,纷纷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卞俊、梅亮、吴林立、丁柏林对镇江的餐饮做了研究,认为需要网络和手机终端相结合,促进信息的传播。刘加凤在对常州公共服务体系研究中指出,平台由硬件基础层、系统支持层、数据库层、中间件、应用层、表现层、用户层等六层架构和规范标准体系、系统安全保障、运行维护管理体系等三个体系组成。通过网络、手机客户端和旅游目的地的信息系统建设,加强旅游的智慧性。

2、南京智慧旅游发展

金卫东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上提到南京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一是建设智慧旅游公共数据服务中心。二是推出了“南京游客助手”手机客户端。利用智能手机的最新功能,整合集成了南京吃、住、行、游、购、娱等诸多方面的旅游资讯。三是开发了新型游客体验终端,该终端与我局官方网站和官方微博实现实时互动,第一时间播报旅游相关资讯、查询相关信息,为那些暂时还没有智能手机的游客提供全面、快捷的信息服务。对于南京智慧旅游的研究,邓贤峰、张晓海提出南京智慧旅游建设主要实现三大核心目标:一是为各类游客提供更加便捷、智能化的旅游体验;二是为行业管理提供更高效、智能化的信息平台;三是促进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打造薪型旅游文化产品,放大资源效益,建成南京旅游文化云。同时他们认为,南京智慧旅游是各种信息激活、服务于政府公众的全新旅游形态。南京智慧旅游的总体架构主要分为前端的应用体系和后端的支撑体系两大层次,并统一在中央管理平台之下。

三、针对智慧旅游研究现状总体评述

笔者认为,智慧旅游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着一个城市的旅游畅行,试点建设的好坏关系着旅游城市的舒适度。 投资多,、项目多、科技含量高、建设周期长、涉及范围广、必须在考虑地方现实经济基础上, 加快信息化建设, 提高旅游智能化水平。对于智慧旅游的理论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家对其定义、研究对象、体系、评价标准都有着不同的见解。但是基本认同是智慧旅游依靠物联网、云计算等高科技技术,是旅游产业的一个变革,围绕政府、游客和旅游目的地的智能化进行改革。

在研究文献中,我们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群体,那就是旅游者,智慧旅游的大规模建设和推广旅游者功不可没,所以我们开发智慧旅游,要面向整个社会公众。前面提到的智慧旅游建设特点也决定了其是一项长期的社会发展工程, 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与参与合作是成功的关键。普及智慧旅游,提高全社会对于智慧旅游的认识, 激发人们对于智慧旅游应用的兴趣, 最终为旅游者创造更好地旅游体验。政府部门和旅游主管部门更要在进行建设时吸取广大社会群众的意见,毕竟他们才是智慧旅游的建设者、体验者和评判者。

参考文献:

篇7

一、现状与问题

无锡智慧城市建设起步早,成效显著,作为国际IEEE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已经形成独特的“无锡模式”。在此基础上,无锡先后成为全国首批18个“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之一,江苏“智慧旅游城市联盟”成员,智慧旅游建设快马加鞭。

从总体建设进展来看,基于顶层设计理念的较成熟完备的智慧旅游框架体系尚处于研发阶段。在具体构建上,存在着多角度出发的各类模型。到目前为止,无锡市还没有明确的建设主题和框架结构,换言之,就是缺乏整体性的顶层设计,已经存在相关部门和旅游企业单位各自为政、条块林立、信息孤岛的现象。

二、智慧旅游顶层设计理念

(一)立足城市与区域。“立足城市与区域”首先,在“智慧无锡”和“智慧江苏”建设的大背景下,无锡市智慧旅游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顶层设计就应最大程度地整合各种资源,将其发展战略、建设目标和建设举措等方面与之相呼应,避免重复建设。其次就是要结合江苏和无锡的实际情况、符合无锡的城市特点、凸显无锡的城市个性、文化内涵,坚持从城市与区域出发,又回归区域与城市的理念。

(二)面向市场与产业。首先,智慧旅游作为一种经济行为,也要尊重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注重智慧旅游项目的产业化运营。充分利用市场和激活各类资源要素,为智慧旅游项目运营提供有力的市场支持。其次,要避免项目静态化和孤立化的倾向,从产业体系层面进行设计,拓展智慧旅游空间,催生智慧旅游产业链,拉动智慧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良性互动,希望早日建立无锡市智慧旅游产业联盟,为全省乃至全国智慧旅游建设提业模式借鉴。

(三)基于系统开发与运营。首先,智慧旅游作为“智慧无锡”和“智慧江苏”大系统的一部分,在进行顶层设计的编制时,应当以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进行指导和考量,确保智慧旅游顶层设计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结构性,进而提出无锡市智慧旅游系统的概念和技术架构图。其次,智慧旅游系统的开发和运营过程中,要系统地对涉及的各类软件进行规划设计。

三、基于顶层设计理念的无锡智慧旅游发展路径

(一)以无锡智慧城市平台大数据体系为基础,设计和构建无锡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目前,无锡市已基本形成了“一中心(城市大数据中心)+四平台(电子政务服务平台、经济运行综合服务平台、城市管理综合服务平台以及民生综合服务平台)”的智慧城市建设基础信息平台布置格局。无锡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必须依托城市和?^域的大数据生态体系,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通信技术为基础,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云平台和数据库,实现旅游行业信息的收集、分类、处理、的自动化。

(二)以行业建设规范标准的顶层设计和研究制定,推动旅游业态“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建设

篇8

一、概念界定

国内学者们对于智慧旅游的定义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有的学者认为智慧旅游是一种服务方式,有的学者认为智慧旅游是一种管理手段,还有些学者认为智慧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业态。吴学安认为智慧旅游是用移动云计算、互联网等新技术,借助便携的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旅游相关信息,并及时安排和调整旅游计划。陈刚认为智慧旅游是一种将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通信网络、高性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应用于游客感知、行业管理、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使旅游物理资源和信息资源得到高度系统化整合和深度开发,并服务于游客、旅游企业、政府管理部门等面向未来的全新的旅游业态。

公共旅游信息服务体系由多个子系统构成:旅游咨询服务系统、旅游网络信息系统、旅游公共标识系统等,各子系统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

二、长沙市建设智慧城市下公共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长沙智慧城市建设卓有成效,2016中国互联网+峰会上《中国“互联网+”指数(2016)》,长沙互联网+总指数在全国351个城市中排名第九;互联网+智慧城市分指数高居全国第三位,仅次于深圳、广州。但是针对公共旅游信息服务体系的智慧化提升的规划却相对滞后。

2016年初,长沙市旅游局已向全市各个区县旅游局下发了《长沙市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情况调查表》,智慧景区建设已全面启动。长沙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打造智慧旅游城市”的要求,市旅游局将全面落实《国家旅游局关于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通知》和《湖南省智慧旅游发展规划(2015~2020年)》,在“十三五”期间全面推进长沙市智慧旅游建设,而智慧景区是长沙市智慧旅游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智慧景区建设,融合景区现有信息化功能,打造长沙市统一的智慧旅游云平台,将推动长沙整个旅游行业的转型升级。网上购票、景区WIFI全覆盖、扫码参与景区互动……包括岳麓山、长沙市生态动物园、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在内,长沙越来越多的景区正在积极探索智慧旅游建设。长沙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长沙旅游网已经上线,内容丰富多彩,不仅有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板块,长沙旅游经典线路推荐,为散客提供更加个性化服务。并且专门还开设了虚拟旅游板块,让游客有身临其境地体验。

三、长沙市公共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存在的不足

(一)体系缺乏规划,公共旅游信息服务载体之间孤立运作

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网站、旅游呼叫中心 12301、之间仅有链接,建设管理及运作上都是各成体系,信息沟通少,大量存在网站内容的断裂或者重复情况,甚至有些内容存在矛盾,导致旅游者在选择信息时候很茫然。

(二)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建设不够,不能满足需求

长沙市旅游景点众多,类型多样,游客接待量每年都呈现上升趋势,游客接待压力大。但是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建设不足,例如,长沙旅游集散中心仅有湖南湘西情旅游集散中心和兄弟假日旅游集散中心,分布点少。旅游咨询集散中心仅有3个,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三)旅游呼叫中心建设不完备

旅游呼叫中心是借助电话提供旅游信息资讯服务的方式 。“12301”旅游服务热线是经国家信息产业部核准的、覆盖全国、统一电话呼号、统一管理、分级实施的政府公益信息服务平台,国家旅游局于2007年启动,简单的讲,12301是旅游业的114。2009年10月19日,湖南开通12301热线,由省旅游局信息中心负责建设、管理和运营。由旅游局工作人员话务员工作,设备简陋。且功能定位不准确,服务内容单一。旅游呼叫中心的功能应主要包括:旅游问讯、旅游投诉、旅游救援、旅游安全警示等。而湖南的12301旅游服务热线只包括旅游咨询跟投诉两项服务。另外旅游服务热线的宣传及处理问题的能力还亟待提高。绝大多数游客不知道这个旅游服务热线,就算知道该服务热线也很少使用。

(四)旅游信息不够全面、详实

虽然长沙市旅游网已经开通了针对散客的自助游板块,可以将游客的旅游条件和想去景点自行加入行程形成旅游线路。但是只是简单的景点安排,不涉及饮食购物推荐,实时讯息提示等等。而且针对商务旅游者的信息服务很少。

(五)游客对公共旅游信息服务体系载体的认知意识偏低,极大地制约了公共旅游信息服务体系的功能发挥

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在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咨询服务中心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建设分布不足的情况下,旅游者获取旅游信息的难度比较大。国内游客保守的消费习惯客观因素。自我宣传的力度不够。多数情况下,游客获取旅游信息的模式还是自己寻找,途径也主要是网络,需要提前查询,做好准备工作,这样,很容易造成游客因为信息掌握不够充分和及时而影响旅游质量。

四、长沙市城市公共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公共旅游信息服务载体之间加强沟通,系统科学地统一规划

由政府部门牵头设立统一管理机制,将旅游网站、旅游呼叫中心、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以及手机软件连接起来,实现各类信息的互动互通及更新。

(二)增加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咨询服务中心

协调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的功能布局及空间范围,提高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的影响力和使用率,充分发挥旅游咨询服务的功能,同时,安装智慧旅游设施,如多功能触摸屏、免费wifi等实现服务自助,人机相结合,从而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借鉴深圳、上海的成功经验,创建“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模式,并且加强营销,提高知名度,创立品牌,满足游客的需求。

(三)合理建设和利用游客呼叫中心

培养高素质的管理及运行团队,包括专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话务人员,能够更好地为问询者提供相关信息,减少信息搜寻地滞后性和盲目性,提供问询者的满意度,从而树立游客呼叫中心良好口碑,提高公信力,扩大影响力。另一方面,呼叫中心前期建设相对较简单,而后期的运营经费还需要政府提供支持,为游客提供纯公益化的服务。

(四)资源整合,构建旅游公共服务平台,丰富游客信息服务内容

将整个旅游目的地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大要素所有设施的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充分融合连接,构成智慧网络,对景区内的旅游资源、自然灾害、游客行为、当地居民、工作者行为和相关的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等信息及时进行全面、深入的感知,迅速进行数据收集整合,并利用各种智能的数据分析挖掘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借助旅游公共云服务平台,为大众提供旅游决策支持,为智慧旅游服务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保障。而当前我国旅游企业,包括景区、旅行社、酒店等信息化程度普遍较低,而智慧旅游的主要任务就是构建可运营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支撑中小旅游企业的服务信息化。提供咨询、信息、投诉留言等一条龙服务。

篇9

4月3日 商务部发出《关于2013年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明确,2013年拟新增部分城市开展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

4月6日 中科院云计算育成中心成功开发自主云G-Cloud(国云)操作系统,并获工信部基于安全可控软硬件产品云计算解决方案重点推介项目和公安部3级信息安全等认证。

 

4月7日 天津市作为农业部确定的全国三个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试验区(天津、上海和安徽)之一,正式启动实施天津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

4月8日 数字湛江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通过验收,标志着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全面完成。

4月8日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设计关键技术”重大科技专项在京启动。

4月9日 华为正式云时代数据中心新一代基础架构体系—— 分布式云数据中心。

4月12日 首个国家级车联网产业基地——国家车联网产业基地——正式落户北京,将为全国范围内的商用车搭建包括动态监控、运营服务等内容在内的系列平台。

4月14日 南京市启动 “数字化审计局”平台建设,平台建成后,全市11个区审计局数据将与市审计局数据库实现联网。

4月16日 全国首个省级地理信息数据交换平台——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试点和示范项目“浙江省地理信息数据交换平台”——通过了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4月16日 青岛市前海一线在全国率先启用雾天智能标志牌,该牌利用物联网远程控制、太阳能主动发光、雾天融合视觉穿透等先进技术,及时发挥引导、警示作用,确保雾天或夜间行车安全。

 

4月21日 根据中国电信与安徽省政府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安徽电信将投入260亿元助力“十二五”期间的数字安徽建设。

4月22日 洛阳市政府与中国电信集团河南省分公司签订共建智慧洛阳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至2015年,河南电信将在洛阳再投入8亿元,推动洛阳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及智慧政府、智慧民生、智慧产业等行业信息化应用。

 

4月23日 重庆移动互联网促进中心在华龙网正式成立。

4月24日 2013年国际物联网博览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

篇10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5)05-0149-03

景区经营权管理实践、县域旅游模式以及智慧旅游一直是业界研究的重点。对景区经营权转让研究比较多,如阎友兵研究了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景区经营权转让年限制度安排;郭淳凡研究了景区经营权转让下旅游资源开发激励约束契约设计。但这些研究多集中在2010年以前,与当时经营权管理的实践主要是转让相一致。而针对2010年后出现的景区回购潮,却没有相关正式研究论文出现。对县域旅游模式的研究也比较多,重要的如钟睿研究了县域旅游发展模式动力机制,莫艳恺研究了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的综合评价,但这些研究大多数以总结模式或者对模式进行比较,没有研究县域旅游模式的继承与发展从而产生新的模式。对智慧旅游的研究主要是将智慧旅游作为方法和基础来开展其他研究,如刘俊梅研究了基于智慧旅游的新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李萌研究了基于智慧旅游的公共服务机制创新,目前尚缺乏将县域旅游模式与智慧旅游相结合的研究。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景区经营权管理实践的新发展,对栾川县域旅游发展模式的演变进行了理论探讨,总结推出了一种新的县域旅游发展模式,即基于智慧旅游的县域旅游“五位一体”全域发展模式。本文的研究将对我国景区回购的实践、县域旅游业的发展和县域智慧旅游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县域旅游模式的发展

(一)县域旅游发展模式的理论演变

在县域旅游的发展上,河南省栾川县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由此总结出来的县域旅游发展理论在我国旅游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2005年,栾川模式和宁波经验、焦作现象并称中国发展旅游的“三大模式”。在此基础上,2012年栾川县又正式提出打造“全景栾川”的理念。目前,借势“美丽中国”、“美丽中原”,栾川启动了“全景栾川”升级创新实践,开始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县域旅游发展理论与“全景栾川”理念的发展、智慧旅游的发展、旅游景区经营权管理的实践相结合,产生一种新的县域旅游发展模式。本文将这种模式称为基于智慧旅游的县域旅游“五位一体”全域发展模式。该模式将使“栾川模式”继续引领我国第四代旅游、第三代县域经济发展,为我国县域旅游二次创业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二)基于智慧旅游的县域旅游“五位一体”全域发展模式

基于智慧旅游的县域旅游“五位一体”全域发展模式是“全景栾川”理念的深化,是栾川实施“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基于智慧旅游的县域旅游“五位一体”全域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是景区经营权的回购,基础是智慧旅游体系,核心内容是“五位一体”管理、“全域”发展和“五位一体”融资、全域智慧旅游。“五位一体”管理是指通过“五个统一”实现打造一个品牌的目标。“全域”发展是指“全县域、全部门、全要素、全产业、全过程”的全面统筹、全面发展。县域旅游“五位一体”全域发展模式重点围绕“资源整合”、“区域旅游品牌打造”两大核心任务,通过县域对部门、产业、过程、要素的统筹以及“五位”的一体化运作,使县域旅游实现从县域发展模式到县域生活方式的转变。

基于智慧旅游的县域旅游“五位一体”全域发展模式是对栾川模式和“全景栾川”的继承和发扬,与栾川模式和“全景栾川”一脉相承,是适合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县域旅游新模式。

二、模式的基础――县域智慧旅游建设体系

(一)县域智慧旅游建设体系

智慧旅游建设体系是县域旅游“五位一体”全域发展模式的基础。智慧旅游助力栾川县域旅游的发展,助力栾川“五位一体”全域发展模式的实践和成功。县域智慧旅游建设体系的基础是县域旅游云平台,核心建设内容为“一个网络、四个平台、四个旅游云应用和八个智慧旅游业态”。

(二)县域智慧旅游建设体系的基础――县域旅游云平台

县域旅游云平台是县域智慧旅游建设体系的基础。完整和理想的旅游云平台包括各个旅游相关行业、各个相关部门和环节、各个地区旅游业和各时段旅游业的各种各样的信息,是一个多维的云旅游体系。这样一个多维云旅游体系是理想状态下的,是不可能实现的。要想搭建旅游云平台必须引入产业组织领域中的模块化理论。我们可以先搭建行业旅游云模块,如搭建酒店旅游云模块、旅行社旅游云模块、景区旅游云模块、交通旅游云模块等。这些旅游云模块具有独立性,可以独立设计、独立运行和不断地创新。下级旅游云系统通过重构有机整合到上级旅游云系统中,提供可动态调配和平滑扩展的计算、存储、通信能力来支撑旅游云服务,最终实现分旅游云到旅游云。

县域智慧旅游云平台基础信息包括景区的卫星定位、名称、简介、停车场、附近加油站、旅游内容、门票、交通、附近的金融网点等近百项,涵盖旅游过程的方方面面。建立常态化的信息采集、审核制度和工作流程,加强与公安、国土、交通、气象等部门的协调沟通,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对游客的信息服务质量。

(三)县域智慧旅游建设体系的核心内容

1.一个网络,即智慧网络建设

通过城市无线宽带网、有线宽带网和物联网的建设,为游客打造一座无缝全覆盖的“网络城”。推进城市公共区域、游客集散场所、交通枢纽等区域的无线WIFI网络建设;3A级以上景区游客中心、停车场、主要观赏点无线网络覆盖;星级酒店无线网络全覆盖;鼓励旅游商品企业、餐饮企业无线网络覆盖。

2.四个平台

一是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搭建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包括智慧旅游资讯、景区导航、景点导览、投诉救助、入境关怀、订购酒店等在内的旅游目的地综合服务体系。二是智慧旅游综合监管平台。建立包含基于网络和云数据分析的行业管理、行业统计、质量监控、旅游投诉等系统。建立并在全县旅游行业、旅游管理部门推广使用智慧旅游信息指挥系统、旅游客流动态监测系统、旅游统计预报预测系统、旅游诚信系统、旅游团队监管系统、旅游导游调度系统、旅游从业人员网络培训系统、旅游电子政务系统等子系统,逐步实现全行业智能精准高效管理目标。三是智慧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知名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竞争激烈,触角和攻防重点已经向二、三线城市延伸,最终县域旅游将成为知名旅游电商角逐的主要舞台。县域智慧旅游要以打造区域性旅游电子商务中心为目标,促进信息整合、资源整合,整合县域旅游产品与携程、途牛、驴妈妈、腾讯旅游等旅游电商合作,建立县域旅游网上专区,建立包含面向游客的网络预订、商品交易、金融支付等系统,面向企事业单位的服务外包、商务洽谈、项目招标等系统,重点打造土特产品和乡村游品牌。四是智慧旅游市场营销平台。建立包含基于游客查询痕迹分析的目的地智能旅游推荐、基于游客指令分析的目的地智能旅游设计和“一站式”城市旅游综合推介的系统。

3.四个旅游云应用

一是智慧旅游入境关怀系统。通过政府协调,积极与三大通信运营商协商,力争实现入境关怀旅游欢迎短信发送常态化,为广大游客提供直观便捷的旅游信息服务。二是旅游指南手机APP。开发基于旅游云平台的县域旅游指南手机APP,完善提升各项功能,增加景区视频接入、移动支付、客流信息查看、导览、语音讲解等功能,丰富服务信息,为旅游企业形象展示、宣传、销售、电子商务等提供移动平台。三是景区动态客流监测项目。在县域3A级以上景区布设客流监测摄像头,实现对主要景区接待游客的精准流量统计。通过该系统的建设为提高景区服务质量、客流引导、精准营销和旅游秩序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四是导游助手。导游助手是一种集旅行社办公应用和手机客户端为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旅行社可以通过这个系统实现导游管理,而导游也可以通过系统轻松带团。同时,电子地图、目的地旅游资讯、航班时刻以及实时天气查询等都能帮助导游做好工作。

4.八个智慧旅游业态

推进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饭店、智慧旅游餐饮、智慧旅游购物、智慧乡村旅游、智慧旅行社、智慧旅游交通、智慧旅游娱乐八个智慧旅游业态觳,在旅游景区重点推进无线WIFI网络覆盖、高清视频监控、智能停车场、智能门禁、自助导览、电子商务等系统建设;酒店重点推进以客房多媒体信息系统为核心的智慧酒店建设;旅行社重点推广团队电子行程单、导游助手、电子商务系统。

三、模式的实现途径――景区回购

旅游景区经营权管理在实践中经过了两个阶段,一是景区经营权流转,二是景区经营权的回购。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出现了景区经营权流转的探索。景区经营权流转的原因是地方政府财力有限,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景区的开发。景区经营权流转从根本上解决了旅游开发的资金问题。但景区私营化的弊端很多,而大旅游、一体化经营、统一营销、打造县域大旅游品牌成了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于是从2008年开始,许多地方出现了旅游景区政府回购潮。栾川县景区回购步骤如下。

(一)确定景区回购范围

前期开展旅游资源调查、景区发展经营状况调查,得到第一手的资料和数据,确定资源整合、景区回购范围。经过调研确定先期回购4个景区,分别是鸡冠洞景区、老君山景区、养子沟景区、伏牛山滑雪场。这4个景区可以形成景观类型完整、旅游产品体系健全的“山-洞-沟-休闲度假”的大旅游格局。

(二)成立景区回购机构

成立由县长为组长、县四套班子有关领导担任副组长的北伏牛山――大栾川旅游资源整合、景区回购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综合协调组、注册登记组、整合洽谈组、接收运营组、督查督办组,具体负责资源整合各项工作任务。

(三)景区资产评估审计

在资源整合、景区回购指挥部的组织和领导下,由旅游、财政、审计、文物、高校、景区所在乡镇等单位组成评估组进驻景区,对旅游资源、景区前期投入、景区品牌价值等开展评估工作。经过对栾川各景区资产评估的适宜性分析,发现折现现金流量法是适合其资产价值评估的方法。

(四)资产重构

由栾川县政府出资1亿元注册成立“栾川旅游投资股份有限责任公司”,4个景区以景区资产和品牌入股总公司。其资产总额为25亿元,拥有4个景区的完全股权。公司成立董事会、监事会,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栾川县政府拥有鸡冠洞景区100%股份,占总公司股份的28%。栾川县政府再投入现金5.75亿元,购买总公司23%的股权,占总公司资产的51%,总资产为12.75亿元。栾川沪七矿业公司、养子沟旅游公司和栾川龙沟钼矿公司将得到5.75亿元的股份出售资金,分别占总公司21.78%,9.53%和17.69%的股权。

栾川县政府占总公司股份的51%,现金投入5.75亿元。对总公司有绝对控股权,融资最少,能发挥相关企业、景区原管理机构的主观能动性和经营积极性。

(五)景区接管

回购完成后,开展景区接管工作。景区交接时,可以暂时保留各景区原来的管理团队及营销团队,有利于市场顺利过渡。景区交接后要招贤纳聘,依托专业化人才,依照市场规律进行管理、运作。

四、模式的核心内容

县域旅游“五位一体”全域发展模式的核心内容是“五位一体”管理、“全域”和“五位一体”融资模式、全域智慧旅游。

(一)“五位一体”管理

“五位一体”管理是指通过“五个统一”实现打造一个品牌的目标。“五个统一”包括“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营销”。

(二)“全域”发展

“全域”发展是指“全县域、全部门、全要素、全产业、全过程”的全面统筹、全面发展。全县域营造旅游环境、全领域融汇旅游要素、全产业强化旅游引领、全社会参与旅游发展、全民共享旅游成果。从栾川发展模式到栾川生活方式,实现栾川旅游的升级换代:从纯旅游发展的“栾川模式”到一种生活方式“乐活栾川”。

(三)“五位一体”融资模式

栾川县政府可以采用“五位一体”模式进行融资。“五位一体”融资模式的内容是旅游局整合各类政策性资金,进行贴息和补助;栾川县政府出台减免税费、补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优惠政策和“一站式”便捷服务,金融机构为项目开发提供贷款资金,担保公司对项目贷款提供担保,业主对项目进行具体开发。栾川县政府先期出资1亿元注册成立“栾川旅游投资股份有限责任公司”,4个景区以景区资产和品牌入股总公司。栾川县政府通过“五位一体”模式融资5.75亿元,补偿其他景区股权。栾川县政府占总公司股份的51%,对总公司有绝对控股权。

(四)全域智慧旅游

全域智慧旅游指全县域智慧旅游硬件建设,营造智慧旅游环境;全领域、全业态打造智慧旅游典范,融汇旅游要素,智慧旅游运营;全社会参与智慧旅游发展,形成智慧旅游发展氛围;全民共享智慧旅游成果。

五、结论

篇11

2010年以来,遂昌的农村电子商务异军突起,“淘宝+协会+公司+农户”的“遂昌模式”声名远播,为遂昌旅游插上腾飞的双翼。

2013年,全国首家县级特色馆“特色中国・遂昌馆”在淘宝网正式上线,遂昌旅游迅速入驻开展合作,通过开展“购遂昌特产、送旅游门票”活动、开通旅游聚划算、旅游淘宝旗舰店等活动,获得了上亿的点击率。不仅如此,遂昌在每一笔订单中都附上遂昌旅游宣传资料,使网上预订遂昌旅游门票的人数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倍。

2014年,同程网首个县级旅游主题馆――遂昌馆正式开馆,主题馆将遂昌的景点、门票、宾馆、餐饮等资源进行集中整合,让游客可以自由组合线路,实现了遂昌旅游产品网络营销从单一到多元的跨越。2016年,遂昌农村电商创业小镇被列入第二批省级培育类特色小镇,作为“农村互联网+生态+金融+旅游”的产城融合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该项目目前已开工,建成后将大大促进农村电商与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遂昌成立的“赶街”服务站,创新实行“线下-乡村旅游”与“线上-农产品销售”互动模式,即通过农事体验、农业观光、蔬果采摘等乡村旅游业态的创新,让游客通过亲身体验和品尝,获得对当地原生态农产品的认可,同时引导“赶街”村网点与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对接,打开旅游产品的网上销售渠道,进一步畅通“线上线下”互动渠道。

“智慧高坪”打造四季常游大业态

遂昌县高坪乡,作为遂昌县乡村旅游的缩影和窗口,通过建设“智慧高坪”,将传统与现代、农业与旅游、农耕文化与智慧乡村充分融合,让游客体验到现代科技带来的智能与便捷。“智慧农业”通过订阅“避暑休闲养生高坪”微信公众号进行实时监控,查询农业生产档案等实现原生态农产品可追溯;“智慧旅游”带游客走进一个无线WIFI全覆盖的高坪,让广大游客随时随地分享美图,更可以通过智慧高坪二维码服务平台,享受吃住行购一站式服务;“智慧生活”通过微信与政府“微”距离接触、“零”距离交流,让广大游客享受高坪网上便民服务中心、党员服务等一系列政府“微服务”。

2016年,该乡推出互联网众筹大米项目,众筹者根据认筹金额,可获得不同的回报,并可成为“梯田稻米体验师”,在5月底来高坪体验插秧,9月底前来收割,10月在餐桌上享用新米。平时在家,还可通过扫描不同基地的二维码或关注“避暑休闲养生高坪”微信进入监控页面,进行溯源跟踪,随时了解众筹水稻的生长动态。该项目仅推出一个月,就吸引了来自全国13个省市681人次参与,筹集款项114571.50元,超预期目标129.14%,最终成功筹资25万余元。通过该项目及其相应活动的开展,并依托北斗崖景区、万亩杜鹃林、田园风光、农事体验、民俗美食等旅游资源,高坪乡的乡村旅游从夏季避暑游逐渐拓展成四季常游的大业态。2016年累计接待游客达3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00余万元。

深度结合信息化推动全域旅游

深化“互联网+”,深度结合旅游大数据,结合网络营销,打造智慧景区、智慧城市。

2013年以来,遂昌县各大景区先后实现无线WIFI全覆盖、微信导游、在线景点语音讲解等功能,不断方便游客;县旅委对“遂昌旅游”微信公众号进行深耕,并实现功能升级,从单一的旅游图文介绍转变为集旅游资讯、周边服务、在线导航、景区(点)天气、在线预订、互动交流等为一体的交互平台,实现了对游客出游服务品质型提升。

篇12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在旅游业的广泛应用,智慧旅游应运而生并日益受到高度关注。智慧旅游是我国旅游业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的重要支撑。在阐述智慧旅游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发展智慧旅游的意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智慧旅游的建议。

关键词 ]智慧旅游;意义;建议

[DOI]10?13939/j?cnki?zgsc?2015?09?151

自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这一全新概念后,“智慧城市”的概念由此衍生,并很快在全球掀起热潮。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旅游也日渐受到高度关注。2010年,江苏省镇江市在全国率先创造性提出“智慧旅游”概念,开展智慧旅游项目建设。2011年7月,国家旅游局提出,我国将争取用10年左右时间,初步实现基于信息技术的“智慧旅游”。基于地方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和推进旅游业发展成为现代服务业的目标,国家旅游局对“智慧旅游城市”试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北京、苏州、南京、烟台、无锡等18个城市入选首批“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国家旅游局将2014年定为“智慧旅游年”,其主旨是以智慧旅游为主题,引导旅游城市、景区等旅游目的地的智慧建设。智慧旅游是在智慧城市的基础上适应旅游信息化发展要求的系统工程,是旅游业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也是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1智慧旅游的概念

智慧旅游也称智能旅游,是一种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手段,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借助计算机、智能终端等设备,主动感知并利用相关旅游信息,为旅游者、旅游企业和旅游管理部门提供各类旅游公共服务,从而实现智能化的旅游服务、营销和管理的新型旅游运行模式。

2发展智慧旅游的意义

2?1智慧旅游有利于更好地为旅游者服务

智慧旅游为旅游产业提供了自动化的服务系统和技术平台,包括政府的最新公告、旅游企业更新的优惠策略、旅游目的地的信息展示、最佳旅游线路、预订支付系统等。首先,智慧旅游的发展使旅游者足不出户就可以掌握旅游目的地的海量资讯信息,消除旅游者、旅游企业和旅游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障碍,有效解决旅游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其次,智慧旅游可以辅助旅游者进行消费决策并提供更丰富的旅游公共产品,使旅游者获得更好的旅游感受和旅游体验。再次,智慧旅游还将改变旅游产品预订及支付方式,使旅游者能够及时获得更丰富的产品信息,并结合自身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满足个性化旅游需求,并通过在线支付实现旅游产品的不间断销售,感受更加优质的旅游服务。

2?2智慧旅游有利于改变旅游营销方式

首先,智慧旅游通过分析旅游数据,可以发现旅游者的偏好、挖掘旅游热点,引导旅游企业打造符合旅游者需求的旅游产品,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实现旅游产品创新和营销方式创新。其次,智慧旅游还可以通过投诉建议系统吸引广大旅游者主动参与旅游产品营销和信息传播,从而有利于提升旅游企业管理水平,降低旅游企业运营成本,提高旅游服务能力和产品竞争能力。

2?3智慧旅游有利于实现旅游科学化管理

智慧旅游将促进旅游管理创新,实现从传统旅游管理方式向现代管理方式的转变。首先,旅游管理部门通过信息技术可以获取旅游者实时信息,对旅游企业实行动态监控,并及时旅游指导信息或管理意见。其次,智慧旅游可以使管理部门实时了解旅游景区的生态状况,通过在景区环境保护、旅游承载力管控等方面综合应用智慧旅游手段,均衡游客的分布,降低游客对资源的破坏,确保游客的满意度,缓解景区保护和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再次,智慧旅游可以实现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与协作,联合维护旅游市场秩序,保护旅游者权益,有效处理旅游投诉等问题。此外,智慧旅游还可以及时监测和预防各种突发事件,提高旅游应急管理能力。可见,智慧旅游加强了旅游者、旅游企业、旅游景区和旅游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有效整合了旅游资源,从而有助于实现科学的旅游管理。

2?4智慧旅游有利于带动产业发展

智慧旅游是旅游业和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结果。智慧旅游的应用可以降低旅游企业运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改善运营模式,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从而推动旅游产业的整体发展。此外,智慧旅游的建设还会影响到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产业以及旅游在线服务、旅游搜索引擎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2?5智慧旅游有利于促进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旅游从属于智慧城市,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旅游与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公共安全等其他智慧系统密切联系、相互协作,共同促进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智慧旅游可以增加收入,带动相关行业,助推区域经济稳步增长。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智慧旅游还带来了社会价值,可以扩大就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提升城市品牌和知名度,增强吸引力。智慧旅游体系的建设体现了科学发展、创新城市的思想,可以进一步促进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发展智慧旅游的建议

建设智慧旅游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需投资多,建设周期长,科技含量高。目前,许多城市都在探索、推进智慧旅游的建设工作。根据智慧旅游的建设情况,结合旅游业的具体特点,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展智慧旅游:

3?1加大资金投入,建设相关基础设施

智慧旅游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鼓励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参与投资,采用“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形成多元化投资体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用于智慧旅游重点建设项目、相关标准建立、重点企业培育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并加强引导资金使用的统筹与监管。智慧旅游包括基础设施、应用层和服务层三个层次。基础设施是智慧旅游的基础,包括基础硬件、软件、数据库以及存储各类旅游信息的数据中心。要搞好智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互联网、物联网把社会、商业、信息等各类基础设施连接起来,建成新一代的智能化基础设施。

3?2加快人才培养,强化组织保障

智慧旅游的建设需要人才作为智力保障。要加快对兼通信息技术和旅游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积极探索与高校的人才定向合作与培养模式,推动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体系建设,为各级智慧旅游机构输送高层次人才。此外,智慧旅游的建设需要专门的机构进行组织保障。应组建智慧旅游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智慧旅游建设工作,统筹领导和组织实施,承担建设过程中的审核批准和决策工作,协调各单位为游客提供所需旅游信息,监督建设过程中的信息共享及资金使用情况。

3?3推广信息技术,加快标准化建设

智慧旅游以旅游者为中心,通过对旅游信息的收集、传递与处理,来满足旅游者掌控所需旅游信息的需求。因此,要在旅游行业推广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倡景区在门禁、电子导游、环境和灾害监测预警等方面采用物联网技术,提倡地方旅游信息中心建设区域旅游信息服务平台,提倡大型旅行社开展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应用,提倡软件企业开发可以在移动智能终端上运行的旅游小软件。此外,要加快推动旅游信息标准化建设,逐步建立旅游基础信息数据中心,确保所提供旅游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4整合旅游资源,完善支撑平台

智慧旅游的建设需要以旅游者为中心进行旅游信息资源的整合。既要整合旅游、工商、交通、公安、卫生等部门的相关信息资源,又要整合旅游目的地的景点、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娱乐等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服务系统,以满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对信息的需求。此外,智慧旅游建设需要一系列平台作为支撑,包括信息技术平台、基础设施平台、旅游服务平台等。信息技术平台包括网络平台、物联网平台和云计算技术平台等,应大力发展云计算、传感技术、三网融合等新技术,改善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基础设施平台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商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旅游服务保障体系包括景区、酒店、旅行社、交通、医疗等。通过打造智慧化的综合支撑平台,全面满足旅游者需求,实现智慧旅游。

3?5调动多方力量,实现融合发展

智慧旅游建设是一项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合作。要提高人们对于智慧旅游的认识,调动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多方面力量,鼓励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促进政府与社会合作,共同推进智慧旅游的发展,为旅游者创造更好的旅游体验。旅游管理部门要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建议,从公众利益出发。还要加强社会宣传,通过舆论力量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积极与公众互动,形成政府、企业、公众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4结论

总之,智慧旅游是世界旅游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智慧旅游的发展有助于提升旅游业的规模、质量和效益,是我国从旅游大国转变为旅游强国的重要支撑。因此,要高度重视智慧旅游的发展,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术研发力度,加强人才培养,完善支撑平台建设,以提高旅游业的整体服务水平,增强竞争优势,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丁风芹?我国智慧旅游及其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2(1):32-33?

[2]刘俊梅,等?基于“智慧旅游”的新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策略研究[J]?市场论坛,2012(11):93-95?

[3]李睿仙,乔晓梅,刘军?发展唐山智慧旅游的策略研究[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3,11(4):44-47?

[4]杨晓红?基于智慧城市建设的智慧旅游发展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4(2):168-169?

[5]金江军?智慧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信息界,2012(12):22-23?

篇13

(一)以“智慧化”为动力源泉

当前,随着以“智慧化”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以“智慧化”为特征的城市发展模式也逐渐兴起。“十二五”时期,武进区确立了建设“智慧武进”的发展目标,就是要通过科技水平的全面进步,把武进打造成为集智慧产业、智慧人才、智慧设施、智慧平台、智慧应用于一体的现代化智慧城市,进一步增强武进在推进“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进程中的内在动力。

(二)以“低碳化”为发展路径

随着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有限的资源越来越难以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资源约束正逐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为此,武进区提出了建设“低碳武进”的目标,全面构建低碳发展方式。通过发展方式的全面转变,把武进打造成为产业低碳节能、生活绿色环保、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低碳城市,进而实现全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以“幸福化”为最终目标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体现。武进区提出的“幸福武进”建设,就是顺应科学发展观的这一要求,通过人民生活的全面改善,把武进打造成为物质生活富足殷实、精神世界文明充实、社会环境安定和谐的幸福城市。

二、坚持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提升民营经济,优化增长动力结构

(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坚持“科技化、产业化、品牌化”的发展道路,不断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全面构建现代都市型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农业产业化、品牌化经营步伐,积极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以第八届“花博会”的举办为契机,进一步拓展农业的多元化功能。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化工业。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不断提升新兴产业在全区工业经济中的比重,进一步优化全区产业结构。加大新兴产业扶持力度,建立完善的新兴产业引导机制,推动新兴产业裂变式发展。重点培育一批新兴产业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带动产业链延伸,进而推动新兴产业规模的扩张。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实施“服务业提速计划”,加快提升服务业对全区经济的贡献,到2015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5%。着眼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服务外包、中介服务等生产业,促进二三产业互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和发展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全面构建现代物流网络体系,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以塑造“花都水城·浪漫武进”旅游目的地品牌为目标,着力打造“一古一今一生态”的旅游业发展格局,不断提升武进旅游资源的品牌影响力。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

(二)加快民营经济跃升,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民营经济是武进经济的主体,也是武进走向全国的名片。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步伐,对于武进的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积极推动民营经济走转型发展之路,引导民营企业家着眼新兴产业领域,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不断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快自主品牌培育,不断提升自主品牌企业规模和品牌知名度,到2015年,全区自主品牌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突破15%。引导民营企业加快资本运作步伐,通过企业上市促进区内民营企业的跨越式发展。鼓励民营企业尽快“走出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区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加快扩大消费需求,优化增长动力结构

当前,全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贡献约为60%,消费仅占24%左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不足。加快扩大消费需求,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促进我区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促进商业诚信体系建设,尽快建立和完善统一公平、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积极营造放心消费的市场环境。加快全区商贸流通业的升级提档,有效拓宽消费领域,努力培育和扩大新的消费增长点。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稳妥地扩大信贷消费,切实将消费信用建设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举措。到2015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力争达到53%。

三、着力建设创新园区,加快壮大创新队伍,全面提升创新驱动能力

(一)全力建设创新园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