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8:13:1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医学所讲的整体观念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是由若干个脏腑、组织和器官组成的,每个脏腑、组织和器官都有着各自独特的生理功能,这所有的生理功能组合到一起就构成了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一方面要依靠各脏腑组织发挥自身的功能作用,另一方还需要脏腑组织之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以及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才能维持人体生理上的平衡。每个脏腑器官都有各自的不同功能活动,又在人体的整体活动下分工合作、有机配合,这就是人体局部和整体的统一。
人体每个脏腑、组织、器官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生理功能上相互联系、相互支持而又相互制约,在病理上同样也会相互影响。一般来讲,人体某一局部的病变往往会与全身的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都有关系。因此中医学在诊疗疾病的时候,也会从整体出发,往往通过局部病变来分析整体的病理变化,把局部的病变与整体的病理反应统一起来,并通过望闻问切,来了解和判断患者内在的病变情况,从而做出正确判断,进行适当的治疗。
比如中医讲“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就是说患者肝脏患病,医生应该明白肝脏的疾病会影响脾脏的功能,向脾脏传变,如果不及时调理的话,就会导致脾脏功能失常,所以患者肝脏有病时,在调理肝脏的同时也要顾及脾脏,对脾脏进行调理。这种整体的治疗观念,防止了疾病的传变和蔓延,保护了没有得病的脏腑。中医学这种“人体就是一个有机整体”的整体观念,与整合医学所倡导的“从整体出发、从全身出发”完全相符。
人体和自然界也是一个统一整体
现代医学模式随着医学的发展也在不断发生着转变。现代医学模式是指在现代医学、科学和哲学基础上形成的医学观和医疗卫生结构体制,也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本模式认为人体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系统整体,它不是单纯的自然生物体,而是与其周围的社会、自然和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有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和社会联系的社会生物,它不断与环境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所以人的健康与疾病不单纯和自然及生物因素有关,社会及心理因素也与之密不可分。因而在对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研究中,不单考虑到自然与生物因素,也要考虑到心理和社会因素。
医学模式的转变从根本上是系统论、整体观在人们头脑中的作用的结果。整体性客观地存在于自然、社会和人的认识。而现代整体论,是上世纪以来科学技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的思维趋势。当前不断发展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整体医疗模式,也是系统思想、整体分析的一种应用。可以说现代整体观是医学模式转变的哲学基础,医学模式的转变必须围绕整体观这一方法论才能进一步得以实现。不难发现,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与中医整体观念不谋而合,从现代医学模式角度去理解和学习中医理论,可以让临床专业医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以整体观为基本特点的中医理论体系。
2中医学教学内容的整合
整体观念认为人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机体各部分之间保持着密切的相互协调的关系,与外界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也有着紧密的联系。整体观念相关理论体现在中医学体系的各个方面,因课时有限,需要围绕整体观念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整合并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在基本理论上,哲学基础方面主要包括阴阳五行学说和元气论,这是整体观念的源头。气是构成世界万物最原始、最基础的物质,其运动变化而构成自然界万物。元气论既对生命过程的物质性和运动性加以阐明,又阐述了人体结构功能及病理等方面的整体性和联系性。阴阳五行学说认为,运动变化的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彼此形成一个密切的有机整体;生理病理方面主要有脏腑经络、病机学说和气、血、津液学说,阐述人体脏腑组织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在心理医学方面,说明了人的心理活动与生理功能也是密切联系的。人的正常生理与心理功能的有机融合即“形神合一”,而心理的失调往往可产生多种躯体疾病等等。
在诊察方法和辨证理论上,主要是包括四诊八纲。四诊是诊查过程中使用的望、闻、问、切四种方法手段,通过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及气味声音的变化,问病人起病和转变的情形,寒热、汗、头身感觉、大小便、饮食、胸腹、耳、口等各种状况,以及脉诊和触诊等方法来全面收集病人的相关信息;在四诊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辨别证候的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属性,诊察和辨证过程是整体观的具体运用。在治疗原则和方法上,扶正与祛邪是中医治病的两项重要原则。扶正是使人体战胜疾病的抵抗力得到增强,使用益气、养血、滋阴、补阳补益中药,提高生理功能,祛邪则是用祛风、散寒、清热、解毒、利水等方法消除致病因素,促进疾病的转归。根据药物性能的四气(寒热温凉)、五味(辛酸甘苦咸)、升降浮沉及归经的差别,结合病人的体质、发病时节、所处环境的不同而选方用药,运用整体观指导辨证施治。
中医学理论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形成的,整体和系统是中医学思维方式的特点。中医学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离不开整体观念。在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巨著《黄帝内经》中就有了健康和疾病的深刻认识,因此中医学的医学模式在《内经》时代就已经形成了。《内经》中没有“健康“一词,而“平人”就是中医学对健康人的高度概括,《素问·调经论》:“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灵枢·终始》:“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灵枢·禁服》:“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从以上经文可以看出,中医学的健康观不仅是身体上没有疾病,而是强调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以及精神与形体的统一。
首先,人体的生理活动必须与外界环境变化相适应,即天人相应。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和自然界也是一个整体,人来源于自然界,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要保持身体健康必须顺应天地阴阳的变化,适应四时的气候的交替。古人强调养生必须要法于阴阳,应四时而调神,才能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如果违背了这个原则,不能适应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必然损害健康导致阴阳失调,产生疾病。在《内经》中不仅强调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影响,还意识到社会环境与人体健康也密切相关。人具有自然属性,同时具有社会属性,在人类社会中,任何一个人都处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之中,生活于一定的群体和习俗中,因此人的健康必然受到社会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社会变化了,健康和疾病也相应改变,“往古之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宦之形,此恬淡之世,邪不能深入也……当今之人不然,忧患缘于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皮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由于社会地位的改变也会出现的心身疾病在《内经》已有记载,如《素问·疏五过论》:”封君败伤,及欲侯王,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甓为挛”、“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由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治疗这种由于社会因素引起的疾病,《内经》提出:“诊可十全,不失人情”的治疗原则。《灵枢·逆顺肥瘦》还指出:“圣人之为道,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必有明法”。
其次,中医学的健康观还非常重视形神统一。形就是形体,包括脏腑、经络、气血、津液、骨、脉、肉、髓等。神,广义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体现,狭义是指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形为神之宅,神乃形之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在形神关系中,神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内经》非常重视精神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认为正常的情志是保证体内气血通畅,脏腑和调,正气旺盛维持健康的重要条件,而情志内伤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因素。《灵枢·本藏》“意志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内经》养生不仅要注重形体的保养,还非常重视精神的保养,“神 明则安”“守神而全形”都是强调重视神的调养,以保护和增强形体健康,古人一直把调摄精神情志作为养生的重要方法,如“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总之,中医学的健康观就是天人统一(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协调)和形神统一(精神愉悦,以及躯体没有疾病的状态),而这两方面的失调就导致了疾病。因此,中医学的医学模式可总结天人相应、形神统一,如果用现代医学模式的格式应该为自然-社会-生物-心理,中医学就是在这样的医学模式指导下认识人体,认识疾病并诊断和治疗疾病。
2中医学医学模式的意义
2.1构建了中医学的指导思想一整体观念
天人相应说明人和自然社会的整体性,形神统一说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这就构成了中医学的指导思想一整体观念,指导着中医学认识人体、病因、病机以及临床治疗。既然平人包括天人相应和形神统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失常也就形成了疾病,一个是人体与自然的不适应,包括了外感性疾病,一个是形神不统一,也就是内伤性疾病。治疗的目的就是使这两个方面重新恢复平衡和协调的状态。在治疗疾病时,中医学十分重视疾病的时间性和地域性。《内经》七篇大论的运气学说阐释了时间与疾病的关系以及《灵枢·营卫失常》等篇章论述有关人体的生命节律,为中医学的时间治疗奠定了基础。还有《素问·异法方宜》中有东西南北中的地域性产生不同的治疗方法说明疾病的地域性。除此之外,中医学治疗疾病重视整体性还表现在强调从整体层次对疾病进行调节。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病在上者取之于下”。局部病变往往是整体病变在局部的反映,治疗还是要从整体出发,探求局部与整体病变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适当的治疗原则,形和神是统一的,病变时可以互相影响,中医学强调形神共养,神形共治。这些都是在中医整体观念下形成的。
2.2形成了中医学的诊疗特色一辨证论治
证是中医学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依据,是疾病本质的反映,由于证的不同,治疗存在差异。导致证不同的原因主要在于人体对病因的不同反映,也就是体质。重视人的体质以及差异性是中医学治疗疾病的特色。在《内经》中对体质理论有详细的论述,不仅注意到个体的差异性,并对人体类型做了若干分类,以其独特的理论贯穿在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对后世医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灵枢·瘦夭刚柔》、《灵枢·论勇》等等多是论述体质的专篇。先天、年龄、性别、精神、居处环境、饮食都是影响体质的因素,所以,中医学在诊治疾病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做到“因人治宜”。《素问·经脉别论》:“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素问·三部九候论》:“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许多针刺药物的作用往往是通过对体质的调整而获得的。《灵枢通天》提出治太阴之人“不之疾泻,不能移之”,治少阴之人“必审调之”,治太阳之人“无脱其阴,而泻其阳”,治少阳之人“实阴而虚阳”,治阴阳平和之人则“谨诊其阴阳,视其邪正”。“审有余不足”。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是中医重视体质差异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内容。
2.3突出了养生的重点一调神
情志,是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机体内部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等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情志是由五脏精气所化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情志是五脏生理活动在精神活动方面的正常体现,五脏功能正常则精气充沛,五志调和。《灵枢·本藏》曰:“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正常的情志活动对人体是无损害的,当情志太过,或受到长时间的精神刺激,超过了人体的承受范围,便会直接伤及五脏,引起气血失调而致病。《灵枢·百病始生》中说“喜怒不节则伤脏”,《素问举痛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思则气结”。因此,情志内伤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内经》的养生观就把调养情志作为养生保健之要务,认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在治疗疾病也要“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强调医生必须全面掌握病人的情况,以病人的神气盛衰为根本和依据,因为神气是人体生命活动力的外在表现,反映脏腑精气的盛衰。《素问五脏别论》“观其意志,与其病也”。作为医生不仅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还要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恰当运用心理疗法调节病人的心理,正如《灵枢师传》所说:“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乎?”
第一、整整体观念。人体是有机的整体,脏器、组织、器官在生理上相互联系,保持协调平衡。从整体分析病情,治疗仪通判着眼,往往能出奇制胜。但整体两字,看似容易,却与医者的学识、经验密切相关,临床诊断时不认真、仔细观察不能体会。如:某患者,女 40岁,咽痛喑哑月余,经用西药消炎中药清咽泻火、等治疗均无疗效。四诊;面色不泽 舌淡苔白,咽部不红,声音嘶哑,自诉畏寒,咽痛如梗,口和不渴,两耳如塞,二便正常,有痛经史,脉沉细。诊断为。阴虚为何能至喉痹?其原在于肾虚。形寒畏寒,两耳如塞,舌淡、脉细,均属肾虚。肾属少阳阴少阴之脉入肺、循喉、挟舌本。肾虚之体感受外寒,郁而为热,挟阴循脉上泛发为咽痛喑哑。即给麻黄附子细辛汤季节杀太阳之表有温少阴之里。3剂音哑咽痛减轻,以后用原方加甘草、桔梗、藏青果、服7剂咽痛愈。继用八味丸巩固疗效。此即从整体观念审证求因,符合“上病下治”的原则。同时,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自然界的变化(如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区方域等)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属于生理范围内的,即是生理的适应性;超越了这个范围,即是病理性反应。 因此,人要主动地适应环境。在治疗上,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也就成为重要原则。
中医药现代化是中医药创新和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中医药现代化的探索工作有以下几个方向:(1)基因组学研究。国家人类基因组陈竺院士提出,我国将用已经掌握的人类基因组知识技术为平台,推动中医药的发展[1];(2)蛋白质组学研究。虽然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刚刚起步,且目前多集中在对病理学、给药前后的生化指标变化等方面的研究,但已经展现了蓬勃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2];(3)将现代医学中的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和解剖学等基础知识运用到中医的诊疗手段中;(4)采用实验室技术分析中药化学结构和提取分离有效成分。上述工作或许可以称之为中医药现代化的大胆探索。但实践证明,由于理论体系和医疗实践的截然不同,所得结论并未使中医药理论体系昭然天下,反而让研究人员自己都感到更加困惑,甚而使研究进程逐步偏离了中医药的本身。因此,仍然不能称之为中医药的现代化。由此看来,在促进中医药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某个"原则",而这个"原则"就是中医药自身独有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也是其优势所在。
1 中医药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1.1 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药学的两大特色,它们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临床治疗指南。
整体观念的思维模式一方面注重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正如《中医基础理论》总结的"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人体的五脏六腑是这个整体中的一部分,通过全身经络而互相联系起来,既反映整个生命活动的信息,又受其他各部分活动的影响,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另一方面中医注重人体与周围环境的统一性。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生命活动与自然运动规律相统一,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乃至疾病的诊断、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发展中医药学所必须继承的。在与现代生命科学的竞争发展中,只有坚持自己的特色,才能逐步吸收对方的优势而为己用,并最终超越对方。
1.2 中医中药不可分
目前有关中医药现代化的探索研究中,有一种明显的倾向,就是把中药独立于中医学进行单独研究,也就是上述的实验室采用分析中药化学结构和提取分离有效成分的探索方向。综观目前中医药领域,从教育的学科设置到院校的设立,都将中药设为中医学大专业下的一个分支学科,说明中药不应脱离于中医学独立存在。而将中药学更名为"生药学"的做法显然试图是把中药学从中医学中分离出来。
中医经典着作中确实有诸如《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本草专着,但只要浏览一下,就可以发现,这些经典着作中都有相当大的篇幅论述中医理论,甚至中医临床。所谓的"中药学"的理论基础和"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其实是同源的,也是一致的。脱离了中医学,就不是中药;脱离了中药的中医,也不再是真正的中医了。将中药独立于中医学将使学中医专业的人不认识中药,不知道中药理论和应用;学中药的人根本不懂中医,只能成为了药物化学、药物动力学的专家。
中医中药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任何试图将中药独立于中医进行研究的探索都不可能反映中医的本来面目,反而给中医药的发展设置更多的障碍。
1.3 临床疗效是中医实践应坚持的标准
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医学均来源于临床实践,中医也不例外。要检验一种治疗技术、治疗方法、治疗思想是否可取,必须以临床疗效作为标准。
中医在其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也产生了很多学说。经过反复的临床验证,有的得到了肯定,成为指导原则被记录到经典着作中;有的则被否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的 "验方"、"验案"都是历史积淀的成果,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
目前西医为主流医学,当然是因为其确切的疗效。回顾其发展历程,也是经过了这个临床实践的筛选过程,才逐步确立了一个又一个的标准治疗方案。由于中西医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体系,两者能否最终达至结合甚至融合,仍然有待实践验证。如果因为中医的理论、治疗方案、治疗措施不符合西医的体系就以"不科学"为由对中医进行批驳甚至否定,就好比是医学上的"种族歧视"。
"科学"只是验证真理的途径,并不是鉴定真理的标准。如果以现有的或已知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对中医进行"去粗取精",被"去"掉的"粗"也许就是中医的"精华"。
2 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实现中医药的创新和发展
2.1 发展整体优势,从宏观角度研究中医
中医药学是以整体、辨证的观点去把握生命、健康、疾病与药物的关系,其特色是"天人相应"和整体调节。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中医学的整体观在很长时间内不会被当代科学所认识,甚至被认为是神秘的。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尤其需要重视的是宏观整体优势与特色的发掘,重视解释证候、方剂乃至于中药等概念中有关的整体、系统、协调、整合等复杂性问题;应充分吸收、借鉴现代生命科学的新成果,弥补自身不足。
可以说,中医药学是典型的复杂性科学。复杂性科学的研究成果能够为中医药学方法论的创新提供全新的视角。例如:复杂适应系统关于涌现的认识,可以考虑用来揭示方剂疗效机理、证候形成机理所包含的"多因微效"基础上系统的"涌现"。因为方剂疗效和复杂性疾病及其证候的形成,很可能是在微小的变动基础上系统"涌现"的结果[3]。
蛋白质组学研究是对机体、组织或细胞的全部蛋白质的表达和功能模式进行研究。将传统的中医治疗过程与蛋白质组学研究相结合,从整体、宏观的角度揭示机体内蛋白质的表达情况,从而阐释以宏观辨证、整体观念为核心的中医理论体系。通过对机体功能的体现者--蛋白质进行研究,可以直接发现由于药物作用而差异表达或特异表达的靶蛋白质,验证中医"四诊法"的科学之处[2]。 2.2 中医药现代化不能走"医药分离"的道路
从中医药现代化的多年实践来看,其基本思路是按西医科研模式,主要采取量化、直观化方法,通过动物实验与数据统计,研究中药的化学成分,提取其有效物质,制成针对某一疾病的"新型中药"。但是,中药的重要理论是四气五味,将中药的有效成分提纯后,它就不再具备四气五味等性能,不能参与中药处方的配伍,而应归于西药的化学成分范畴。因此,中药的现代化不能违背中医辨证立法、依法处方用药的原则。如果中药现代化走向简单模仿西药研究的道路,将使中药研究逐步失去自身理论基础、脱离特有临床经验体系的特点。其结果,不仅永远赶不上西药,而且将重蹈 "废医存药"覆辙,阻碍中医药学发展,难以实现中医药现代化。
中医中药不分家,必须清楚认识到研究中药的药性理论与中医理论的关系,以及临床应用的规律。利用功能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经这些单味药或复方药处理过的组织、细胞或体液表达的蛋白质组,并比较治疗前后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鉴定其中发生相应变化的蛋白质,从蛋白质组水平上对中药的多环节、多靶点调整作用进行研究,可揭示中药单方、复方的作用机制,阐明药物作用的物质基础及内在的配伍规律,这无疑是中医药走向世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近年来,我国学者在这方面已作出了一定的研究 [2]。
2.3 立足临床实践,提高中医药疗效
医学的起源和发展都是以临床为立足点。回顾中医的发展历程,这一特点更为突出。可以说,中医的生命力就是体现在临床实践中。在以阐明中医药治病机理为目的的探索过程中,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医药疗效如果得不到提高,即使机理再清楚也是徒劳。因此,切不可一味沉迷于基础研究,忽视临床实践。"纸上谈兵"不应为中医者所为。
长期以来,我国中医药学的临床研究主要停留在临床观察和个案报道上。而且,中医对疾病证据的采集和分析多是从宏观入手,主观因素较多,对疾病的命名一般以主要症状为依据,缺乏系统性,难以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而循证医学模式恰恰在这些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能弥补中医之不足。循证医学采取完全随机、对照、双盲的科研设计和大规模、多中心、前瞻性的研究,以降低研究结果的片面性,提高可重复性。
《现代汉语词典》对中医的解释:中国固有的医学;用中国医学的理论和方法治病的医生。中医学最大的特点是整体观念,是指在认识人体、认识疾病以及解决健康问题的过程中,把人看作一个整体,注重整体、系统的思维方式。因此,也有一种说法是“中医治本”。
中医整体观的本质
中医整体观首先强调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即天人相应。比如,人体内流动的血,就如同河道内运行的水;肺与四季中的秋季相应,秋季的时候,人容易出现肺病;夏季,人会多汗;冬季,人会出现尿多的情况。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中医会注重自然对人的影响,从而使治病的方式与西医有所不同。其次,整体观念注重人与社会的整体性。主要体现在人要适应社会,人生活在群体中,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而不是抱怨、满腹牢骚。很多疾病的发生与所处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比如,常常有人一考试就紧张,出现胃痛、呕吐、腹泻等,而解决类似的健康问题,则非中医莫属。最后,强调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各经络、系统、脏腑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比如牙痛,西医就是治牙,而中医认为,牙痛可能与胃经有关,通过泻胃经之火来治疗牙痛;同理,消化不良,可以通过疏通胃经而达到促进消化的目的。
因此,中医认为:人是自然的人,又是社会的人。人出现健康问题,离不开自然、社会因素的影响。与天候地气,即所谓生态环境,世俗人情,即所谓社会环境,七情六欲,即所谓心态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内经》上说:“圣人之为道,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必有明法。”这就要求医者在诊疗过程中,必须要有整体的观念,不仅要对患者自身的整体性进行把握,而且还要将患者的病证纳入天人一体的大环境、大系统中来考量,努力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状态。除此之外,从健康的新理念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角度分析,中医的整体观更加符合“生物一心理一社会”的医学模式,强调了对人的高度关注,在当今社会具有其显著的优越性。
中医整体观的哲学属性
从哲学属性上给中医的整体观做一个诠释,将更加有助于我们对于中医整体观所具有的优势的正确理解。中医学基本方法论就是阴阳学说,阴阳理论奠定了中医整体观念的理论基础。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哲W思想的一个体现,是通过对自然事物的认识而总结出的规律。比如,古人对自然的认识,有天地、日月、昼夜、男女,等等,发现世界是一分为二的,阴阳学说便逐渐产生。进一步运用阴阳理论认识人体五脏六腑,从而产生藏象学说,以及用阴阳理论认识药物、治疗疾病等等。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医的整体观是由哲学中来,又到哲学中去,这种与哲学互生互长的深刻联系符合辩证唯物论的根本法则,也说明了中医的科学性。
中医的整体观并不简单是语言上的逻辑推演,而是一种哲学思辨层面上的逻辑推演。中医整体观的这种哲学逻辑,经过临床上几千年的应用,证明是验之有效的。虽然现代科技暂时还无法解释清楚其中的每一个细节,但其科学性已经彰显无疑。它更加注重把握人的内在、外在的运动、变化过程;更加注重对形成疾病的天时地利、社会状况的外环境的调整;更加注重对于人的意识作用的全面、深刻理解,以及对患者的意识干预。因此,中医整体观是中医实践的基本指导原则,也是在哲学指导下的科学技术升华。
一、中医学对内丹医学有重要的影响
内丹医学与中医学既然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中医学对内丹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无论从起源上还是发展过程中,也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方法上,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中医学是内丹医学之源。在远古巫医中,就有内丹思想萌芽,巫医的“移精变气”说就是典型的代表。《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篇》说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移精变气”,就是在万物有灵观念支配下,巫医用祝咒祷禳的手段来控制精气神灵,得以驱邪治病。“移精变气”说的特点,就是将“气”与“神”联系起来,作为决定人体生老病死、夭寿强弱的关键因素,正如《庄子》所言:“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因此,“移精变气”说的巫医思维方式和巫术,是内丹医学重视精、气、神思想的起源。
2.内丹医学的许多名词概念、修炼方法也来自中医学。例如,《黄帝内经》就对内丹医学有直接影响。《黄帝内经》大约成书于西周以后、秦汉以前,是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医学著作,该书以朴素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思想为指导,对治病和养生做了系统全面的理论阐述,一直被后世奉为圭臬。其《素问》之《上古天真论》、《四季调神大论》、《阴阳应象大论》、《灵兰秘典论》等篇,论述了饮食起居、调摄精神之道,尤其是揭示了不同时间、方位的养气调神与人体器官的关系,成为后世内丹医学具体修炼方法的重要理论来源。其《灵枢》之《经脉》、《本神》等篇,建立了经络学说,将人体经络系统结构分为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络脉、孙络等,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和脏腑器官联系的纽带,用意念或呼吸推动气血运行,使之通畅条达,可以达到四肢百骸、五脏六腑的健康。这一经络与内丹关系 的理论,是后世内丹医学的重要根基。明代的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也著有《奇经八脉考》,“以备学仙医者筌蹄之用”,认为“医不知此,罔操病机?仙不知此,难安炉鼎!《奇经八脉总说》他对奇经八脉的论述,可说是内丹医学经络学说的最好概括和总结。再如,“丹田”的思想也是医家提得较早,“丹田”一词最早数见于汉代,而东汉末年的医学家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到“丹田有热”,已开始从内丹的意义上使用“丹田”概念。
3.许多中医学家本身又是内丹医学家或用内丹医学治病,为内丹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如东汉末年的张仲景、华佗,采用导引吐纳的医术,华佗还编有《五禽戏》,为导引术经典。晋葛洪综医学家与金丹道教的创始人于一身。孙思邈既是医学家,又是道教学者,他除著有《备急千金药方》外,还有《千金翼方》、《摄养论》、《存神炼气铭》、《摄养枕中方》、《卫生歌》、《保生铭》等,都有内丹医学的内容。宋元四大医家以及明代的李时珍、张介宾、清代的傅山等著名医学家,都研究过内丹医学并对内丹医学作出过贡献。
二、内丹医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
内丹医学属中医模式的一个子系统,并占有核心的地位。内丹医学与中医学的联系是中国古代道医一体的典型反映。道教与医学的紧密关系,不仅表现为二者的起源同出于巫,以及道教外丹术即是中医丹药学,而且更为典型的是,道教的内丹医学是中医学的主要内容。王庆余、旷文楠著《道医窥秘》概述了道与医的总体联系,认为:“所谓医道一体,是指医学与道教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曾经有过的极为密切的紧密联系,这种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出现许多著名的道家兼医家,他们既是高道,亦是名医,集医道于一身;二是道家与医学在医学理论发展中互相渗透,对古代中医重要理论的建树起了较大的作用。上述二者总的结果是:道教与医家的共生一体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有人甚至认为“道家医学是中医学的根本”,这种分析对于说明内丹医学与中医学的关系,也是正确的。
1.内丹医学是中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内丹术的前身即行气、导引、吐纳、房中等术, 一开始就是作为巫医的治疗方法。如《太平御览》引《世本》所记巫咸,尧臣也,以鸿术为帝尧之医”。所谓鸿术,就是行气、导引、吐纳的方法。可见在帝尧时代,这些方法就是医学的主要方法了。再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古医书,其中就有《导引图》及《却谷食气篇》等。在内丹术的形成期和发展期,内丹医学也一直是中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上面所列举的那些道医合一的人物,如葛洪、孙思邈、陶弘景、崔希范等,以及对内丹医学有所研究和贡献的医学家如华佗、张仲景、李时珍等,他们的医学都包含有内丹术。也就是说,内丹术与中医学是互为源流、互为内容的,作为中医学内容的内丹术就是内丹医学。
2.内丹医学对中医学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例如,中医学对人体经络的认识,虽然有《黄帝内经》的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络脉、孙络的系统,并对内丹医学的影响极大,但内丹医学对任、督二脉的重视,以及对人体许多穴位的认识,是中医学所没有的,这是通过内丹的内炼所感觉出体内气机运行路线而发现的。这些创新,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中医学对经络的科学认识。再如,中医学对命门的认识,就得益于内丹医学的“丹田”理论。明代著名医学家张介宾就是运用内丹医学对丹田的认识来探索命门,充实和发展了中医命门学说。他质疑《难经》“右肾为命门”的说法,认为命门“居于两肾之中,即人身之太极”(《真阴论》〉,为“水火之府”、“阴阳之宅《三焦包络命门辨》〉,实际讲的就是丹田。清代名医徐大椿也是按照内丹的丹田论来研究命门,他说:“所谓元气者,何所寄耶,五脏有五脏之真精,此元气之分体者也,而根本所在,即道经所谓丹,《难经》所谓命门,《内经》所谓七节之旁,中有小心。阴阳阖辟存乎此,呼吸出人系乎此,无火而能令百体皆温,无水而能令五脏皆润,此中一线未绝,则生气一线未亡,皆赖此也。《医学源流论》)中医学中还有许多养生和医病的具体方法,都是来自内丹医学的贡献。
3.内丹医学最能体现中医学的特点。首先,中医强调治病应治“未病”,《内经》首先阐发的是治“未病”的理论,《素问·四气调神论》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八正神明论》也说:“上工救其萌芽”。炼内丹,就是保健预防、增强体质的方法,完全符合中医治“未病”的医则。其次,中医主张治本,而内丹医学从身体内部炼丹,不从外部取药,最典型地表现了中医治本的特点。《内经》提出“治病必求其本”;《素问·标本病传论》说:“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它病。”中医还主张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本就是人体自身的机能,炼内丹就是依靠身体自身的机能发挥作用,治病强身。再次,中医最突出的基本观念和方法是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治,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和外界自然环境有密切的联系,因而要采用称为“八纲”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种辩证方法,扶正祛邪。内丹医学以先天气和后天气、内气和外气来调整人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以内丹的周流运行来调动人体的整体功能,以丹药的温养吸散来克服病灶,以内气的消散发放来转移、化解病气以扶正祛邪,完全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治的方法特色。最后,中医认为经络互通、脏腑相连,注重俞穴的主治性能,而内丹医学也是以内丹在人体经络中流通,遇气穴而温养,与中医经络俞穴学说相一致。
关键词: 哲学原理;中医现代化;探讨
Key words: philosophy;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nvestigate
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6-0247-01
0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时代的兴起,人类思想观念的更新,现代人类受诸多因素的干扰,出现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自身的健康似乎是为药是治,甚至有些业界人士走偏了路子,背弃了中医的理论,而跟着感觉走去了,实际上是违背了中医的内涵,违背了中医的特点―整体观念与辩证论治,也就是违背了科学。
1中医科学原理
中医作为一门学科,它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其理论体系受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阴阳五行是物质的,是中医的基础,它把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精、津液、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的生理病理机能,用阴阳属性来概括,用五行来归类,并利用阴阳矛盾的相互制约和五行的生克制化的规律,采用自然界的药物来纠正人体阴阳这一对矛盾的偏盛或偏衰。
1.1 阴阳学说阴阳对立观念思想的起源,是来自男女不同性别这一人类原始思想的产物。阴阳思想的产生和流传在传说中比较早远。阴阳的本体含义不仅是物质的,而且也是功能的,是天地万物刚柔动静运动变化现象性质功能属性的象征。所以,在古代哲学思想观念中,阴阳是引起事物发生变革,不见其事而见其功的无形机能和物质势力。阴阳的无形有功的阴阳势能效应和宇宙中存在的暗能量、引力场、磁力场的势能效应一样,虽然不具有实物性,但却具有被人感知的势能效应。阴阳的对立统一,是维持事物在矛盾中不断平衡发展,产生积极成果的根本保证。在这广泛原则的基础上,中医学建立了以阴阳学说为指导思想的中医学理论。
1.2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的势能性质分类规定,对天地万物进行总体归纳的一种系统的归纳方法。它把世界万物一系列特有的归纳概念,通过系统的逻辑论证,将世界上千差万别,形殊类异的事物,按五行特有的功能属性,分门别类梳出条理,分类标示出木、火、土、金、水的功能属性及五行物质势力相生相克的特殊本质和相互间的生克制化联系,指导人们用联系的和发展的观点,深入认识自然界各类物质势能和人体生理机能在维持整体动态平衡的关系中,各个系统环节生克制化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趋势,解决矛盾时,针对矛盾的主要性质“对症下药”,用钥锁关系找到正确处理矛盾的方法。中医学理论的科学原理,是把阴阳气血津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风寒署湿燥火,寒热温凉,升降沉浮辩证的高度统一。
2中医现代化
中医现代化研究,就是以中医整体观将相互关联的、现代生物医学对物质的单一的、静态的认识,用世界公认的“系统论”的动态观、层次观,使之整体综合化,再加以整体“八纲”认别,就成了中医核心理论总率下的中医现代化了。
预防疾病,即治未病。《黄帝内经》指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其含义有二:①未病先防,是指人还没有生病的时候要及时养生调摄预防疾病[2]。人生活在大自然中,不正常的气候和有害的致病因素,经常会侵袭人体,以致正邪相争,阴阳失调,脏腑、气血、经络功能失常而发病。人体自身是一个整体,内在五脏“肝、心、脾、肺、肾”和外在的五体“皮、肉、筋、骨、脉”是通过经络联系的整体,故内在脏腑、气血、经络功能失常的病变则可能发于体表,上攻颜面,影响美观。如:盛夏不慎感受湿热之邪侵袭人体后,湿热蕴结中焦,阻滞肝胆。以致肝失疏泄,气血瘀滞发于颜面,则形成淡褐色或咖啡色的色素沉着,即黄褐斑[3]。热蕴肝胆,火热上攻,发于颜面形成丘疹、黑头粉刺、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等多种损害,即痤疮[3],损及美观。只有顺应四时气候,起居有常,饮食有度,精神内守,法于自然,保持自身与自然的统一性,才能及时地避免邪气侵袭。这个未病重防的思想就是以整体观念的指导,认识到人和自然的整体性的体现;②既病防变,是指在疾病初期就要重视并及时治疗防止疾病的传变以及疾病的复发[2]。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疾病一旦产生就会变化,而变化就导致了疾病的传变。而构成人体的“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经络”、“气血津液”等,这些组织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这些组织之间紧密的联系,在病理状态下就为疾病的传变提供了途径。例如:外感病初期,邪气在表时候,若不及时治疗,一旦邪气内传,由表入里,由浅及深发为里证,故当疾病早期应及时治疗,防其传变,否则必贻误时机,预后不良。治疗肝病结合运用健脾和胃的方法,治肝当先实脾[2]。就是因为肝病易传之于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之源。一旦肝病及脾,气血无源,血不上荣,则肌肤无华,爪甲色淡,颜面肤色暗淡无华。更有甚者,日久血虚生瘀,以致面部生斑。故健脾和胃的方法即是预防疾病传变的体现。
通过上述“治未病”的两个含义可以体现出,在预防损容性疾病的时候,必须考虑四季气候和地理环境对人体的影响,整体预防疾病,防止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这些都是“天人统一”整体预防思想的体现。
2 整体观念在中医美容诊断疾病中的作用
中医美容受中医学的影响,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是“四诊”的望、闻、问、切。由于疾病的各种病理表现都是对其本质的反映,所以临床诊断疾病时,必须结合疾病的内外因素,运用四诊进行全面考察,对疾病所产生的任何症状,都不应孤立地看。以此为依据,在诊断疾病时必须“四诊合参”。“四诊合参”含义有二:①指望、闻、问、切四种诊察方法同时运用,全面完整收集病情资料;②指对四诊收集病情资料,必须综合分析、参照互证,以全面准确地做出诊断[4-5]。要完整全面地收集、了解这些病情资料,应该联系到四时气候、地方水土、生活习惯、性情好恶、体质强弱、年龄性别、职业特点等。因为这些因素引起的好发病是不一样的。例如:春天多风,易引发风痒。夏天多暑湿,易发毛囊炎、脓疱疮、湿疹、接触性皮炎及色素斑等[3]。饮食偏于辛辣者,易患热证,贪食生冷者,易患寒证。素体健壮者,易生实证。素体衰弱者,患病多虚。青年人气血旺盛,易患实证,老年人气血亏虚,多患虚证。四诊的望、闻、问、切是从不同的角度了解病情,认识疾病,各有其独特的意义,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可以相互补充而不能彼此取代。而疾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表现是多个方面的,因此,对四诊收集来的病情资料就必须全面分析、综合判断,互相参照,才能全面了解病情,为诊断提供依据。
以整体观念为指导,采取普遍的、联系的方法,认识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现象。采取直观的方法收集病情就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即“司外揣内”,通过观察、分析患者的外部表现,就可以测知其体内的病理本质。是古代哲学观点 《孟子》“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在诊断疾病方面的应用。这个观点说明人体的内部和外部,是辨证统一的整体,生理、病理状况都会在体表有所表现[4-5],所以,通过对体表外部进行望面色、观毛发、望爪甲、听声音等外在观察,就能推测出身体内部脏腑病变的的各种状况。比如:通过体表的汗出情况,皮肤的润泽程度,就可以测知血液及津液的盛衰,因为人体的血液、津液、汗液是同源且相互转化的,即津血同源,血汗同源。“见微知著”是运用整体观念采取直观的方法收集病情的另一基本原理,通过人体局部的、微小的变化,来测知全身的、整体的病变。这是因为人是一个整体,局部和整体都有密切联系。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虚实盛衰都有联系。通过舌像就可以测知脏腑气血的整体情况,因为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与其他脏腑经络关系密切[4-5]。这两个诊断原理的出现就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采用普遍的、联系的、整体的观点来认识疾病的本质。由此可见,中医美容诊断疾病时,收集病理资料的具体方法和基本原理,都离不开整体观念的指导。
3 整体观念在中医美容疾病辨证论治中的重要性
中医美容运用“四诊合参”的方法,完整的、全面的收集病情信息后,在中医辨证理论的指导下,对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判断、辨别,从而认识疾病本质。在辨证分析中依据体表寒热及肿块的有无,轻重、大小的不同,可以判断疾病属性的寒热、及阴阳的盛衰以及邪正的盛衰。比如:面部痤疮红肿高大,灼热疼痛,根盘紧束,易脓易溃,疮口易收,属阳证、热证、实证的表现。反之患部晦暗塌陷,麻木少痛,漫肿无边,未脓难消,已脓难溃,疮口难收,属阴证、寒证、虚证。形体肥胖而喜静懒动、嗜睡者属阴藏人,易感寒湿之邪,冬天易生冻疮,受邪后病多寒化。形体偏瘦而喜动、亢奋者属阳藏人,易感暑热温燥之阳邪,皮肤易生痤疮,患病多为实证,热证。这些辨证方法的应用就是整体性为依据,在人与自然一体的情况下,感受阳邪则导致阳盛阴衰,发病为热证、阳证。反之感受寒邪,则阴盛阳衰,发病为阴证、寒证的具体表现。
在辨证分析疾病时经常会用到到不同的辨证方法,比如:六经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因为这些辨证方法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条件下形成的,因而各有其归纳的内容、理论的特点、适用的范围。有的抽象、笼统,有的具体、深刻,有的以病位为纲,有的以病因病性为纲。虽然各有特点,但不全面,不能相互替代[4-5]。如肝失疏泄和脾肾阳虚均可导致肥胖症,用八纲辨证判断病位时,都有脏腑症候,都是里证,只有结合脏腑辨证,才能判断清楚具体病位。这些辨证思想是以人体脏腑、气血津液、经络的生理功能及其病理变化作为理论依据,而作为依据的这些组织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这些辨证思想之间也就有必然的联系,构成了一个辨证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以八纲辨证为辨证纲领,以脏腑辨证为核心,结合病因辨证探求病因,以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探求病性,以气血津液辨证求病机[4,6]。由于人是以心为主宰,以五脏为中心的一个整体,所以,脏腑辨证成为所有辨证最后的落脚点。从这一点说明,中医美容辨证分析疾病也离不开整体性的指导。
中医美容治疗疾病时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确立了“三因制宜” [1-2],即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治疗原则。因时制宜和因地制宜则考虑到人和自然的统一性,四时气候和地域环境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的影响,以确定治疗方案的方法。如夏天湿热之邪亢盛,易生湿疹或痈或疖。治宜清热燥湿,选择苦寒之药,不宜选择温燥之药。冬天严寒,易生冻疮、阴疽。理应少用寒凉,以防伤及阳气,而多用温热之药。我国西北地区,地势高而严寒,且多风沙,起病多寒燥,制宜辛润;东南地区地势低而湿热多雨,其病多湿热,制宜清化。西北之人皮肤坚硬,腠理闭塞,用药宜重。岭南之人,肌肤薄脆,腠理开泄,用药宜轻。因人制宜考虑到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的不同,确定的治疗方法也不同。比如脾肾阳虚之人肥胖,治宜补益脾肾,温阳化湿。脾肾气虚之人肥胖,则治宜健脾益气,淡渗利湿[7]。中医美容治疗疾病也注意人体自身的整体性,比如:面部雀斑的治疗,由于肝肾阴虚,虚火上炎,郁于孙络血分,发于颜面则成雀斑,故可用补益肝肾,滋阴降火的方法治疗[6]。颜面痤疮发于前额或口唇周围者,属阳明经脉胃肠病变,而胃肠属六腑,多生实证、热证,故制宜通腑泄热,消痈散结。
4 小结
本文通过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以及人与社会、自然环境的密切联系,说明人体的局部和整体,内部和外部之间在生理情况下会相互影响,病理情况下会相互传变。所以,中医美容在预防、诊断疾病以及辨证论治疾病时,必须重视这种联系,以整体观念思想为指导,运用联系的、整体的、普遍的观点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诊断治疗过程,使得这一辨证法思想贯穿于中医美容的各个方面。
[参考文献]
[1]金志甲.中医基础理论[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7-20,365.
[2]何晓晖.中医基础理论[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9-12,194.
[3]王海棠.美容皮肤病学[M].北京: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55,262.
[4]廖福义.中医诊断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3,102.
[5]朱文峰.中医诊断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3.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阴阳学说是中医哲学的基础。中医学的整体观念类似于西方的唯物辩证法,即用全面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来看事物。中医哲学的阴阳学说类似于西方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笔者就整体观念和阴阳学说在医院管理和发展,以及在解决医患矛盾问题中的应用作一探讨。
1 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价值
整体,就是完整性和统一性。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认识。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重要关系和相互影响,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地斗争中,维持着机体正常地生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和机体自身完整性的思想,即为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首先指导我们作为医院的最高管理者,不仅要看到自己医院的经济效益,还要看到郊区医院和社区医院的巨大潜力,要看到城区大医院、郊区医院、社区医院是一个医疗体系,是一个整体。要想为老百姓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大医院应该肩负起重任,支援郊区医院,发展社区医院。试想中国13亿人口,如果都不信任郊区和社区医院,大病小病都到城区大医院看病,大医院能不出现问题吗?所以医院领导和一些有经验的大夫要定期到郊区医院出诊,有实力的医院要和政府一起办一些社区医院,把轻病和慢性病患者分流到郊区和社区医院,这是当前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必然选择。
2 中医阴阳学说的指导价值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地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地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地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俩个方面。“阴阳者,一分为二也”,明确指出,阴有矛盾对立统一的辨证观点。
笔者试从阴阳学说中的“阴阳的互根互用,对立制约”两个方面来谈一下医患关系问题。阴阳的互根互用,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即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外一方而单独存在。阴阳的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排斥、相互制约。
中医讲究的是阴阳平衡,阴平阳秘。阴阳的平衡,是动态的常阈平衡,是动态的均势,而非绝对的静态平衡。维持其平衡状态的机制,则是建立在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基础上的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的消长和转化运动。现代医院中的医患关系就象阴阳关系一样,整个患者群体属阴,医护人员属阳。医患之间既是互根互用的关系,又是对立制约的关系。正是医患之间这种矛盾关系推动着医疗体系的向前发展,维持着医患之间的动态平衡。
“以人为本,营造和谐医院”的医院文化是当今公立中医院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目标,也是现代化医院管理模式发展的新趋势。营造和谐医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最主要的是要解决医患之间的阴阳关系。当今社会,医患这对阴阳关系总体上是平衡的、是好的。但是医患之间的矛盾在增加,也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主要表现为阴胜阳虚,一方面,患者阴方的要求和维权意识在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医者阳方的服务和责任意识在下降。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阴阳两个方面入手,即要“降阴升阳”。
一是要“降阴”解决患者这一方的矛盾。要做到以患者为中心,真正做到“视患者如亲人”,“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将解决广大患者最感急切的难点、热点问题做为医院服务的主要宗旨,强化服务意识,全面推行人性化医疗服务,以患者的满意度作为评价医院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二是要“升阳”解决医生这一方的矛盾。充分调动医院员工积极性,提高员工素质。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是医院管理永恒的主题,作为知识经济下的公立中医院,同样也是一个中医技术密集型的单位,是研究高新技术应用最广泛,最有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因此,现代化的公立中医院更要靠先进的医疗技术水平来实现持续、稳定地发展。打造自己的品牌,先进的技术由人来创造,由人来实施,人是最重要的承载者,只要赢得了人才,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医院应该培养树立员工终身学习的理念,营造“百家争鸣,百花齐发”的学术氛围,让员工认识到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医院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保健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1]。
3 小结
目前,中医学是大多数西医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但是多数学生学过后对中医学的理论知识无法深入理解,印象不深。因此,如何提高中医学教学质量,提髙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就成为当前教学研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进行教学改革之前,有必要结合我校及其他兄弟院校的中医学教学实际进行分析。
1中医学的知识较难理解
作为在我国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医学,中医与我国古代朴素的哲学观念息息相关,“医易同源”,如中医学哲学思想中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既是医学中的诊疗思想,同时又是属于哲学范畴的概念,抽象、艰涩、难懂,看不见、摸不着,缺乏一些量化的数据来支持,也会让学生感觉含混晦涩,难懂难记,有时出现课堂气氛沉闷的情况,学生积极性也有很大挫伤。而学生在西医院校的学习是以西医为主,中医为辅。现代医学产生于西方,它是从微观、解剖的角度看问题,是在形式逻辑思维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知识系统;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则是从宏观角度出发,注重整体观念,借助对自然朴素的现象和功能观察,“天人相应”,通过运用演绎、归纳、类比、由表及里等思维方法进行辨证分析,最终进行论治的结果。在同时学习的中西医理论出现一些差异时,会使学生有疑惑感。如中医脏腑理论中心脏之藏神(主神志)脾脏之升清的生理功能,就会使学生将其与同一学期学习的人体解剖学中的心脏、脾脏知识进行比较而产生疑惑等。这也给教学带来了较多阻碍,较大困难。而当下一些医学专家、学者对中医学科学性所持的怀疑、歧视态度及言论,也影响着一些学生的学习态度,打击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内容多,课程学时相对较少
从我校的实际情况来看,与其他各兄弟院校在高年级开设中医学课程不同的是,我校将该课程开设于一年级第一学期,且仅在临床专业开设该课程。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考査课,该课程的学时数相对较少,理论学时只有48个学时。而现行的中医学教材几乎涵盖了中医专业本科教学的所有课程,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推拿学、中医内科学等,内容庞杂,重要的知识点多而分散。因学时少,教学内容多,在集体备课时教师普遍感到授课时只能“蜻蜓点水”,不能针对一些重点内容进行扩展讲授,即使择其重要处讲授,也只能泛泛而谈,无法将很多中医基本而精华的东西介绍给学生,这必然会影响中医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3理论课程和实践操作的结合有脱节现象
在中医学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理论和实践容易出现脱节现象。我校中医学的实训课时有6学时,实践课时少,学生心理上不够重视,操作能力欠缺。受课程安排的限制,部分实践操作还会先于相应的理论内容进行,这样就从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对所操作的内容感到生疏,毕竟实践课时间有限,不可能让理论内容的介绍占用很多时间,只能边讲边练,影响了实践效果。而在中医学的实践操作内容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是针灸部分,在进行针灸实践操作时,多数学生在进行腧穴定位或针刺操作叙述时头头是道,但真正操作起来就不能够准确地定位、顺利地进行针刺,少数学生甚至出现畏惧心理,从而影响了针感的产生,使学生不能很好地感受酸、麻、沉、胀的感觉,影响了学生对针刺的直观感受,这主要是由缺少练针机会、指力不够造成的。另外,由于学时少,实践机会相对较少,不能满足一些对针灸等治疗方法感兴趣的学生的要求,使其感到学习和操作时间不够。
4理论基础较弱且学习目的不明确
2系统生物学对于中医学发展的启示
中国传统医药属于复合系统,其治疗机理、目标关联着多个细胞与基因,调节平衡人体,促进体内整体环境的稳定。中医药的材料及其有效的化学成分是相同的,不同类或者组件的化学成分交互作用。传统的中国医药配方,重新组合具有活性成分的单一药物,或者生成有效物质,或者联合治疗,使得治疗效果得以增强,但是也可能增强或降低疗效与毒性,也可能使副作用减少或增加,构成新的层次更高的系统,并在人体内发挥系统强大的功能,以及系统内的活性成分与目标系统之间相互的作用。传统中国医学的系统决定着通过支队提取有效成分的方法,通过治疗的单一效果,对传统中药或者复方研究疗效进行评估,无法得到其本身所具有的本质属性。因此,传统中国医学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不单纯需要单一的药物与化合物,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目标系统的反应规律之间的化学成分,以及人类的相关影响和协同的方法。在西方,研究中药的方法常常是拆迁测试,即通过解剖麻雀来发现活性成分的明显作用,但是却无法反映中药方剂在配伍方面的规则。因此,中国传统医学要想得到持续发展,不能仅仅局限在“全面”上,也不能单纯停留在提取活性成分的水平、纯化分离等层面,而是应该立足于中医理论,与研究现代生物医学的方法相结合,对于中国医药进行系统研究,以期建立起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传统中药复方充分体现了中医特有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治疗的整体理论,以君臣配伍理论为基础,通过药物的精选,全面调节平衡身体机能,发挥祛邪、标本兼治的功效。中国医药复方是传统中国医学的精华,传统中药的复合成分同人体之间呈现出复杂的非线性函数关系。中药复方的作用机理和整体评估兼容性的特性,必须要全面准确把握复合效应的整体性,传统中国医学与人体这两个复杂系统的相互作用,促成了一个更为先进系统的形成。传统中国医学理论只有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并发挥二者的相互作用,才能全面阐述中医的理论、作用机理以及治疗的物质基础。传统中药复方具有对于各种有效成分进行协调的作用,针对器官、治疗目标、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的不同,进行综合调控,发挥中药复方的综合作用。因此,研究传统中药复方应该从整体上进行,从而构建中国复合药品质量评价体系,这是很有必要的。因此,笔者基于化学基团理论,阐述复方中药的物质基础和分子作用机制,因为这样能够阐明兼容性的规则,有利于相应的中医辨证研究的开展。
【关键词】 中医药;科学价值;现状;发展
Developments on TCM Scientific Value
Abstract: It sums up TCM scientific nature and advantages, as well as its reason of declination, puts forwards suggestion of developing TCM, furthers vertically the Yinyang Qi function, renames “abstract” noun of Yinyang as “science”, simply reiterates the natural theorem of the property between things being Yinyang,finally expresses the scientific rule of TCM four diagnosis and eight outlines.
Key words:TCM;scientific value; status quo; development
中医药是我国的传统医学。两千多年来仍有顽强的生命力,取决于它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其科学价值包括宇宙观、自然观、整体观、辨证观、论治观和平衡观及其治疗作用顺应人体生理病理规律而不干扰生命活动的自然性。发展要循中医学自身规律之道,择其优势顺应时代趋势。其优势可归纳为原创性、潜在性和超前性三方面。
1 中医学的形成与完整体系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一书集气象医学、地理医学、环境医学、整体医学、治疗医学、体质医学、社会医学和医学心理养身学,是一门宇宙、自然与人结合的医学科学。自《神农本草经》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问世,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形成了理论与实践体系。到金元四大家,明代《本草纲目》和清代温热病(传染病)的出现,中医学的内、外、妇、儿、传染病各科更臻完整。
中医学以天地人为主体,精气神为人的生命之根。以气为本。血为源,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升降出入为其主体指导。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营卫气血、望闻问切的四诊八纲为核心。因人、因时、因地三因分辨致病不同的关系。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为致病原因,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为病机变化,四气五味,君臣佐使为用药组合标准。
2 中医学科学观
2.1 宇宙观
古人把宇宙称为天,把地球称为地,形成太阳系,星球间依赖引力各自循道运转。太阳的光和热对地球生物演化调节着,月亮引发海潮周期性起落。以日为阳,月为阴,宇宙活动变化,中医称阴阳气化。人与宇宙关系是门奥妙的远科学,现代证实,在高湿天气里,由于气象因子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明显增强,电解质代谢产生障碍,而影响大脑神经活动,这时会发生情绪和行为方面的异常。
2.2 自然观
地球为自然界,人类的衣、食、住、行均享受着自然界的物质资源,自然界的物质维持着生命的存在,一刻也不能分离,中医学揭示了人的生命运动和自然规律的密切性。树皮草根为什么能治病?因为它们生长在自然界,受于风雨与土壤中的物质,经光与叶合作转化成自需养成分(中医称天地精华)。现代所知的蛋白质、维生素、元素等营养物质的供应成为生命体,这种天然成分进入人体,既养成生又治病。这就是中医顺应人体生理病理规律而不干扰生命活动自然作用的机理。
2.3 整体观
中医的整体观有内外两种含义,外是“天人合一”,人与宇宙自然协调统一,形成一个外环境的整体,内是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经络气血各部之间在形态结构相联系,生理病理功能相互协调统一,形成一个内环境有机整体的人。外环境与内环境协调统一进行生命活动,即阴阳调和。
2.4 辨证观
辨证是古人哲学思维在辩证方面的体现,用在医学上把握病因病机人体功能状态的分类方法。以病因病机为基点,中医学认为机体的外在表现即所谓的“象”,能主观地反映内在脏腑机能的变化,是生理和病理表现的征象,是中医辨证的重要依据。中医学通过研究生命活动的外在征迹,外在现象,来把握生命和疾病状态。要掌握中医辨证灵活多变的技巧,知常达变,权宜度衡。
2.5 论治观
“法天于地”治病要取法于天地自然规律。是天地人的观念总结出来的纲领。根据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以疾病轻重,体质强弱,正邪盛衰的症情确定治则,总标准治病求本协调阴阳,祛邪扶正,以达平衡。
2.6 平衡观
平衡是中医学的目的也是治疗效果的标准,平衡可分内外,内指人体生理的消化吸收新陈代谢正常生理,外联系到宇宙自然、环境、社会、物质、人际、工作与生活等诸多方面。人的内生态平衡在生理上消化吸收新陈代谢物质供应,顺应生理所需规律和调节,外生态人与自然界、周围环境保持协调统一,内可分心理平衡、生理平衡、物质平衡;外可分环境平等、人际情绪平衡、劳逸平衡等等,生命体是一个开放体系,与环境时刻进行物质、能理、信息的交换,通过稳定连续地从环境中吸收反应物,放出生成物,从而保持平衡。如果内有变化或受外界干扰均可失去稳定状态,就会出现异常现象的疾病。
3 阴阳
阴阳是古代哲学体系中的一个范畴,“阴阳”二字是事物科学名词。事与物的现象和性质均存在于阴与阳,它是宇宙恒动的规律,是一切事物转变的规律,是人从生到死的规律,是疾病的辨治纲领。阴阳是朴素的辩证观点。世界之大阴阳分昼夜,物种之多阴阳分雌雄,万物之变随阴阳演化。可以说阴阳形成这个世界,阴阳造化万物,古人发现一切事物有正反两面,用哲学理念将其归纳分为阴阳,阴阳是天性的定理。自然界气化现象,人体气化现象,皆赖于阴阳活动。
4 时代背景,人为意识
4.1 时代背景
“五四”开始,中国受新文化的影响,西医传入中国,并很得到普及应用,以其在外科、输液、抗生素方面的优势,迅速成为医学阵地的主流。但其也有局限性,其一,它是还原论而局限于人体医学和分子水平;其二,方法先进但存在用药危机,抗生素与激素的抗药性与危害性显现。其三,免疫、病毒、新陈代谢与内分泌疾病缺乏有效方法。中医学在这些方面却有确切的疗效。
郑子新: 中医学的科学价值与现状和发展
郑子新: 中医学的科学价值与现状和发展
4.2 人为意识
其一,西医学和现代科学为一体,知识普及、治疗见效快和财政支持均为其得力优势。中医则不然,财政支付少,管理机构多,方法以西管中,未遵循中医自身规律,管理上限制中医药的条件较多。其二,中医学知识局限于中医学院校,中小学课堂上只有西医生理课,没有一医知识,不利于中医知识的普及。中西医结合则误用在管理与学术上,未能在治疗上互补不足。其三,中医学的规范管理不符合中医自身规律,反尔约束了其发展和继承,如严控有效中药制剂,限制师传带徒,把社会民间的中医踢在卫生队伍之外,无缘职称学术活动。2003年医师法执行一刀切,祖传几代,行医几十年而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民间中医,成为无学历、无职称、无执业医师证的“非法医师”。这对中医学来说是一大损失。发展中医如不能兼顾全局,长此以往,中医将难免消亡之灾。
5 优势与创新
原创性优势:数千年至今,中医药治疗方法的普遍运用和独特疗效,就是原创性优势。中医药的清热解毒治传染病,包括病毒、新陈代谢等疾病,疗效可靠且无副作用,治糖尿病既能降血糖,又能改善胰腺肝功能,乳腺小叶增生用逍遥丸等等。潜在优势:中医药理论与实践运用潜力很大,理论虽然完整,不等于完善、完美、完全,要从善、美、全上补其不足。如中医的痹证认为由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但千百年来治类风湿病的效果并不理想。笔者研究悟识到是肝脾肾虚弱、人体内环境紊乱,机体失去平衡,引起肝虚生风,脾虚生湿,肾虚生寒。治疗类风湿起到突破性的疗效,发明的纯中药痛风灵和风湿药,获得国家专利及科研成果。中医药潜在的优势结合现代科技辨治分析法,可补现代之不足。特别在病毒、免疫、新陈代谢、内分泌系统,中医的效果确切,潜力大,前景广阔。超前优势:中医学含有很多深奥的东西,现代尚示探悉,这种奥妙内蕴含着超前学说,非局限于医学,还可引向其他领域,如现代的生态环保和谐社会等都在中医学范围。一些现代医学无法治疗的疾病,如免疫、病毒、新陈代谢系统的疾病,中医药效果确切,如痛风。中医这种多向性作用起到机体平衡是超前性优势,可为现代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