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社会效益

经济社会效益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13:1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经济社会效益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经济社会效益

篇1

创新和管理是现代企业保持发展的必备要素,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企业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在这种形势下,一个监理企业想要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提升企业的经济社会效益,就必须创新企业管理。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更新自身的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不断对自身的经营管理进行创新,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获取更好的发展空间。

 

一、企业创新管理模式的内涵和意义

 

企业创新管理指的是企业按照市场的形势和自身实际情况的变化来改革自身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以便保证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能够不断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以及新材料,不断创新自身的产品或服务,最终不断提升企业经济社会效益。它是企业为了实现自身技术升级的目的,适应内外环境变化而采取的管理改良活动。

 

企业不断创新管理能够使在经营理念、科学技术、设备工具等方面始终与时俱进,保持一种锐意进取的发展态势,用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从而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得以有效提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确立,对我国国有企业而言,加强企业管理创新势在必行。

 

二、国有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方法研究

 

企业的管理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方面,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工程,与此对应,进行管理创新也必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它包括管理制度创新、理念创新、组织创新、体制创新、文化创新、技术创新等多领域的创新,并逐渐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关联的整体,最终构成企业管理的整体创新。在当前形势下,国有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必须充分将市场发展与自身发展相结合,在整体提升的情况下,使企业在整体管理能力提升情况下依然保持国有企业的自身特色。

 

1.创新企业管理理念,促使原来的“粗放型”管理逐渐向“精细化”转变

 

企业管理创新的基础在于管理理念和思想的创新,其他方面的创新都是在此基础上实现的,是其的外在具象化表现。国有企业想要实现管理创新,首先管理人员必须要不断学习新的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思想,只有管理者在理念上和思想上认可管理创新,这项工作才能进一步在整个企业顺利开展。现在,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使国有企业仍然能够保持较好的运营能力和效益。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社会和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经济体制和社会正在进行转轨和转型,而国有企业的政企分离改革仍然会持续很长的时间,所以传统的计划经济思想和管理模式仍然会对国有企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有一些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和思想严重滞后,他们不积极学习甚至抵制新的企业管理理念,导致企业管理创新工作很难开展。所以对于监理企业来说,企业管理创新一定要先实现管理理念的的创新。

 

2.创新企业管理制度,强化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理念的具象化表现,一个企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和完善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状况。一个没有完善制度的企业的日常管理必然会是杂乱无章的,也就无法使企业保持长久的发展。对国有监理企业来说,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完全固化的管理制度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企业的发展。所以,在当前变化莫测、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国有监理企业想要创新管理制度,就必须要在保持企业管理制度科学性与规范性的基础上,及时的根据市场和自身的变化来不断进行调整,保持管理制度拥有良好的动态性,使企业能够更好的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具体来讲,国有监理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企业制度的创新:(1)建立健全岗位职责制度。在很多国有企业中,由于管理的松散,出现了“人浮于事”、“人岗分离”的乱象,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应该逐一的将每一项工作安排到相应的部门,并将工作具体的分解到每一个员工身上,然后编制出清晰明了的岗位职责制度,使责任明确到岗,明确到人,实现用制度来管理员工的目标。(2)建立员工激励制度。过去国有企业实行“”以岗位定工资”的制度,员工工作的再好也都只能拿到一样的钱,所以造成了国有企业员工工作态度散漫、毫无积极性的现象,极大地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建立员工激励制度后,企业根据员工工作表现进行考核与评价,对于考核优秀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这会极大的提升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3.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构建创新型管理模式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企业发展潜能的重要标准。所以,国有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必须要重视对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加快构建创新型信息化管理。国有监理企业构建起完善的信息化网络之后,就能够更加及时的将企业的监理业务与经营报告汇报给管理层,从而使公司能够更加精准的掌控市场发展动态,做出更加科学的发展决策;另外,创新型信息化管理的构建,能够使企业各个监理项目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最大限度的运用企业的各项资源,提升企业的经济社会效益。

 

4.创新企业文化,塑造良好品牌形象

 

运用企业文化来实现对企业的管理是每一个企业所追求的,是管理的最高境界。随着人们对企业文化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文化的创新逐渐成为很多企业提升自身市场核心竞争力一种重要手段。对我国国有监理企业来说,其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承担着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任务,所以国有企业不断创新其企业文化,打造具有国企特色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是更加重要的。想要实现企业文化的创新,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企业首先必须清晰深入的了解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它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企业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使企业与外界联系实现信息交换的重要途径。在当前社会和经济飞速发展的形势下,企业要结合市场发展与自身发展的需要,加大力度努力拓展国企文化的塑造与创新工作,并不断消除对企业发展形成妨碍的落后的文化,提升文化创新的广度和内涵,最终形成与内外环境发展相匹配的独具特色的国有企业创新文化;(2)坚定“以人为本”。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人,所以创新企业文化一定要立足于企业员工,“以人为本”。只有秉承着这种发展理念,企业才站在员工的角度,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从而使员工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给企业发展提供源动力。(3)创新企业制度要与创新企业文化良好结合。良好的企业文化覆盖了企业的各个层面,所以在创新企业文化时要结合企业制度,从而使创新的企业文化自然而然的融入到企业的管理和执行中,提升员工的创新理念和创新意识,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5.创新企业发展理念,促使企业由“单一型”发展模式向“多元化”模式转型

 

企业理念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理念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发展作用,它指导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在当前不断变化的市场中,企业要想继续存在和发展就必须根据市场形式变化逐渐创新自己的发展理念。当前,越来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很多企业都开始推行多元化的发展战略,这种战略模式能够很好的分摊企业的经营风险,使企业在恶劣的环境中国较好的保存自身的实力。国有监理企业也应该充分认识这种发展理念,推行“以监理工作为主业,开展多元化经营”的发展战略,扩大企业的业务范围和创收渠道,提升企业的经济社会效益。

 

三、结论

 

篇2

一、人才引进方法与措施

为了对人才更具吸引力,医院率先推出了不同的人才引进方法和措施。比如,中高级人才一次性给与10-20万元购房补贴,享受国家相关福利待遇,过渡性租房补贴,安置家属,解决小儿入学问题。除了正式引进入编外,还采用签订协议固定时间来院工作、聘为客座教授不定期来院指导、退休返聘等方式,形成了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所为的用人格局。医院创造条件,加强硬件改造,添置医疗仪器设备,积极鼓励开展新项目、新技术,想方设法为引进人才开展科研和拓展业务范围创造条件,畅行绿色通道,对外加强宣传,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全方位搭建中高级人才打开工作局面的平台。对于综合素质全面的人才,职位上予以重任,全方位统领一科开展工作。

对于紧缺专业高学历应届毕业生,力争申报办理沪籍,办理居住证即预进事业编制,一次利补贴等。鼓励其在专业技术上尽快熟悉适应,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顺利开展工作,并作为学科骨干培养,为他们的成长铺路搭桥,提供舞台和空间。

二、医院发展成效

(见表)

三、分析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1983年-1993年,1994年-2000年这二个时间段,医院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尤其是1994-2000以来的七年时间,由于大力开发人才,带动了学科发展,开创、完善了医院的特色与品牌,门急诊量、业务量成倍增长,其势头犹如雨后春笋。但2000年以来,医院的增长速度放慢了,基本处于缓慢增长的平台,原因多方面,但是没有新的增长点,是阻碍医院发展的关键,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专业上突破性的人才,在人才问题上凸显出以下问题:1、人才吸引力不强,医疗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前进就意味着落后。2、医院现行的绩效分配制度,成本核算造成内部人员无流动。3、引进的无论是中高级人员还是应届毕业生,由于综合原因,出现流失现象。4、部分高级引进人才的能力未能充分发挥,未能起到带动一批、影响一科的作用,投入与回报不相称。

四、思考

1、国营非营利性医院为发展而实施的人才引进策略,不仅要适应市场,还要以国家宏观卫生政策为前提,符合政府对其定位要求,才能更加健康的发展。从上述数据中也看出,近几年医院基本处于缓慢上升的趋势,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医疗市场中,不前进意味着落后,我院逐渐暴露出了人才吸引力不强的问题。

2、人才引进不仅要适应市场,把握质和量,更应审视团队原有人员结构和医院发展框架。中医治疗不孕症、中医治疗肛肠疾病、中西医治疗胆石症经过十多年时间,通过引进和培养双管齐下,目前已形成学科人才梯队,构筑了业务框架,在业务增长情况下业务收入较大幅度增长,学科建设持续发展。

3、人才引进是业务的完善和扩展,是奠定医院经济增长的基础。必须要有长远的眼光,特别是部门负责人不能因为成本核算而不设计人员需求计划,以免引起人才梯队失衡,影响科室乃至医院的发展。医院既要充分发挥引进人才的作用,通过引进人才加快学科建设和业务发展,真正起到带动和影响的作用,投入与回报“正相关”;又要加紧内部人才的培养与开发,积极调动现有人员的积极性,减少人际冲突和相互独立,稳定内、外人才的心态,达到和谐一致,共同发展。

4、医院在人才引进前必须根据业务发展需要,人才梯队结构要求,做好充分、认真的调研和计划,结合现有人才的年龄差距、性格匹配、职业发展规划,从职称、专业和业务专长上有针对性引进人才。严格把好人才招录关,按照招聘程序运作,完成规定的考核考试考察内容,灵活掌握人才的引进方式,确定好工资待遇,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告知合同条款、服务期、违约责任等,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5、在人才引进和使用过程中,要达到拴心留人的人才经营效果,应该内外因、主客观、物质和精神共同作用,医院需要着力完善内部人才机制,对于引进人才政策上给与更多的倾斜,奖励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等,包括责任、权力、学术地位、影响、住房、福利等以及医院的内部环境等等,围绕增强凝聚力和吸引力做文章。对于年轻医务人员,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提供必需的物质保证,重视他们的感情生活,创造更多的交流沟通平台,工作上充分信任和尊重,使他们有归宿感和温暖感,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失。借鉴他人经验,医院需要及时总结人才管理的得失,在补充和完善原有的人才流失预警指标的同时,要不断改进员工流失的不合理环节,彻底根除导致人才流失的隐患。

参考文献:

篇3

一、公路经济的内涵及表现

所谓公路经济,就是与公路有关的经济。其内涵包括公路与经济相联系的各个方面。归结起来,主要有包括两层涵义:一是在修建和改建公路期间,能够直接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当地经济繁荣,同时还可带动劳务用工、饮食服务、工程建材、商贸运输、劳务用工等一系列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增加沿线居民收入。二是公路建成使用后,随着交通环境改善、车流、客流量的涌入,会促使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升区域间交流和地区知名度,产生聚焦效应,吸引大量资金流入,三次产业将进入结构调整与高速发展期。

可见,新建或改建的公路具体表现为两种类型的经济效益:一种内部的直接经济效益,即新建或改建的整个公路系统通过内部管理的不断强化,通过一系列创新的管理活动,使得自身所从事的公路在建设、养护和管理等各个方面的生产发展得以不断提高;二是间接经济效益,即社会效益。也就是说整个公路系统能够进行的社会经济的相关服务能力。主要表现在其能够带给车辆、行人提供舒适、安全的公路交通环境,降低人们出行的时间和行驶费用。当然,二者是相辅相承,相互促进的,它贯穿于整个公路的生产活动各个环节的全过程。

二、公路经济相关制约因素分析

从公路经济效益的具体表现来看,制约公路经济效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思想观念落后,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主要是受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大多数员工并没有彻底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这就束缚了公路各部门以及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其次,半下放型的管理体制让公路系统的各个管理体制在具体的实施中失去了主导作用;行政管理和财政管理的结合点不能满足地方建设公路的实际需求,存在着事权和财权有脱节,无法满足其地方经济发展所要求的公路建设以及养护的标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路经济效益的发挥。再次,随着经济的膨胀,物价迅速攀升等因素,公路养护等成本不断增加;还有一些落后或者偏僻的地区,公路的级别不高或是人气不够,从而失去了市场的竞争力。再加上近年来公路系统当中各个部门的人员快速的增长,致使内部混乱、机构臃肿,在职员工的管理以及薪酬发放都出现很大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公路经济效益。

三、改善制约公路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对策分析

从制约公路经济效益的因素分析,要改善公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从在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上改变目前公路发展的现状,采取切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实现公路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

1、加快思想观念的转变,提升人员素质。观念的转变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观念的转变要从全员做起,通过单位组织收听讲座,交流讨论会,提供教育培训等多种途径加强人员的业务学习,将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提高到新的台阶,改变传统的旧观念、旧思想,树立用新型的市场经济观念,以此调动每个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思想,让这些创新思想转化成真正的生产力,有效提升公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引用先进技术,提升公路经济社会效益。保质保量完成公路项目建设,技术力量是关键。首先,在公路的设计和建设中,运用先进的技术提高公路级别既能能有效地减少成本,也能减少后期养护与管理程序。其次,利用现代智能技术,能准确检测公路上发生的一切状况,能有效地减小运输事故的发生,保持公路运输的畅通无阻。最后,利用专业人才的知识理论和丰富经验,利用新的设计方案把公路的运行线路进行等级提升的同时进行线路取直设计,能有效地节约运输时间和交通运输里程。总之,在公路系统中全面推进技术改革,很大程度上能提高公路的经济效益。

3、完善公路的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发挥公路经济管社会效益的重要依据和保障。管理层面不仅要完善传统的管理制度,还要适应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结合自身实际,还要有一个合理规范的的组织和管理机构,还有就是,我们还要依据具体的特征来制定相关的并且切合实际的法律法规。只有因事不同而制定出来的规章制度,这样的高速公路组织机构才更规范性,主要公路的规章制度规范了,这样就更能提高公路经济社会效益。

就现在而言,伴随着公路营运事业发展越来越快,我们的部门也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颁布的法律法规在公路的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公路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所以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为依据,还要借鉴国内外的一些先进的经验,来决定什么方法可行,并通过具体的实践经验来验证方法的可行性。

4、制定科学的管理方式。为了促进公路社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就需要科学的管理公路系统,强化公路的建设与养护工作。建立适合当地公路行业状况的行业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公路系统内部的积极性;从技术、人才、设备等设施及资金上保障公路处于良好的养护状态。对公路的建设以及养护方面进行规划和设计时,应当把握编制科学以及均衡合理的原则,将有限的资金能够发挥其最大程度的投资效益。在管理程序方面,科学的制定管理措施,分工明确、有效制定奖励机制,可以极大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责任感。另外,应对公路其内部的发展潜力进行深入的挖掘,对公路进行养护时应当进行公路人员、组织、设备以及资金等各方面的准备,确保公路养护能够正常有效的进行。

5、重视整治公路周边环境治。重视公路周边环境的治理,要及时改善公路周边的噪声污染,水源污染以及空气污染。包括派人清理公路上产生的垃圾、灰尘、污水以及非公路标牌等。在公路两边栽种树木,以免公路垮塌以及坍陷,从而更进一步巩固公路的防护安全。结合实际条件在公路上设置消音带以及种植绿化带等以控制环境污染。公路部门也要加强公路周边的工厂排出的废气,废烟是否超标,如发现违禁者须采取果断措施给予制止。另外,公路部门还应定期做好整修边沟,更新交通设施、粉刷桥涵以及美化隔离带工作。

6、拓展公路的产业链条,促进多种经营方式的发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公路系统应该根据目前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对公路系统的内部结构进行适时的调整。在条件允许下,可以发展公路自身系统以外的其它产业,以新的理念、新的形式建立公路系统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公路开展沿线区域的互动发展,有效地实现临近的县市之间的交流和交往,这可以大大的扩大市场,带动沿线的经济以及旅游业或者其他行业的而快速发展,这样既能提高公路系统的经济效益,也实现了公路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

综上所述,公路作为交通运输中的主动脉,其中心任务是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回报,实现经济的发展。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公路营运自身的营运能力,依靠其整体效率的增强,来发掘出新的效益增长点,才能让公路系统得以可持续发展,同时实现公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目标。(作者单位:阜新市交通局直属分局)

参考文献:

[1]王敬娟.完善管理机制提高运行质量[J].理论界,2007,(09).

篇4

当前的电子商务呈现高速发展的趋势,并且在社会各经济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子商务相比传统商务,具有诸多优点,主要体现在打破了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促使企业物流以及信息的交流渠道得到了有效增加,最为主要的是电子商务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一般情况下,人们常说的电子商务其实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并且处于开放的形式下,世界各国或者各地区之间进行的商业贸易活动,其主要依靠计算机上的浏览器或者服务器的应用,买卖双方在不相互碰面的背景下进行各种商贸活动以及服务贸易活动。换一种说法,就是消费者能够依靠网络实现购物以及消费,企业之间能够在网上进行一系列商业活动,从而实现经济贸易以及电子支付等经济活动。值得注意的是,电子商务主要是依靠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工程技术,同时加以其他辅助互联网技术形成的电子商业贸易活动。

一、电子商务对经济社会效益的作用

电子商务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日益强大,目前,泉州市形成了一批以泉州购、一品嘉供应链云平台、环球鞋网、茶多网、拍鞋网、中兴尚品、58食品网为代表的电商平台。这些电商平台各具特色,成绩斐然。泉州购平台短短5个多月时间地方馆的供应商入驻数量迅速增长到808家,产品数量近30万个,总交易额约276万元;一品嘉供应链云平台、环球鞋网、茶多网、拍鞋网等年销售额超10亿元。同时,培育了迈途户外运动、家世比家具、新时颖服饰、千纸鹤服饰、唐丰陶瓷等国内外知名的网络品牌。跨境电商方面,建成了泉州跨境通公共服务平台。2016年9月13日泉州跨境通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营,全年平台累计报关单量407.19万件。随着社会经济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的产生,打破了传统商务活动时间以及控制的限制,对经济社会效益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现对其进行一一分析:(一)电子商务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发展机会。电子商务主要是依靠现代互联网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实现了企业之间的网上交易活动,电子商务的出现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分别是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寻找更好的贸易伙伴。1.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电子商务主要依靠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能够有助于降低公司成立的门槛,其原因在于电子商务不需要过多的资金投入,从而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多的机会。电子商务打破了传统的经营方式,即不需要固定在同一地点进行经营、面对固定的消费者。中小型企业内能够有效利用电子商务技术,并且基于互联网技术,面对广大消费者进行经济贸易活动。值得注意的是,一旦一个企业利用电子商务进行经济贸易活动,将会带动相关产业的经济活动,从而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最为主要的是能够促进国民就业,从而有效增加内需。2.寻找更好的贸易伙伴,在上述分析中,可以了解到电子商务是依靠互联网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企业能够借助互联网寻找对自身发展有利的经济贸易伙伴,其主要原因在于企业能够借助互联网查询更多的经济贸易伙伴,能够从中加以对比挑选,有利于寻找更好的贸易伙伴。(二)电子商务有利于企业之间交易成本的降低。电子商务的应用对交易成本的降低,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降低办公用地与办公用品成本、降低宣传成本以及降低人力资源成本。1.降低办公用地与办公用品成本,电子商务主要依靠互联网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不像传统商务经济贸易一样,需要固定的销售场地以及销售时间,其主要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网上在线经济贸易活动,从而减少了办公用地与办公用品成本。2.降低宣传成本,企业进行经济贸易活动,其主要是通过电子商务技术实现交易活动,所有的商品销售都是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商品的宣传,不需要像传统经营模式一样,耗费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进行商品宣传,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商品的宣传不仅仅有利于提高宣传效果,还有利于降低资金支出,从而有效提高了经济社会效益。3.降低人力资源成本,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采取电子商务技术相对而言较为灵活,最为主要的是经营时间、经营地点比较灵活,并且可以减少销售部门的建立,从而有利于减少人力资源成本。(三)提高商品的市场竞争力。目前电子商务在中小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上述分析中,已经说明电子商务有助于企业商品的生产成本以及经营成本的降低,从而有利于商品降低销售价格的情况下,保障经济效益。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在面对同一类型的商品时,往往是选择价格较低的购买,为此企业生产的商品就能够在价格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从而有效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四)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电子商务的出现,促使网上购物得以实现,人们在家就能够进行购物,根本不需要出门即可完成交易活动。由此可见,电子商务技术的应用,能够加快商品的流通,促使企业之间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从而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的提高。与此同时,企业在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将会扩大生产,从而使得其规模得到进一步的扩大。

二、电子商务应用的主要措施

(一)企业领导重视,目标明确。为使电子商务能够得到有效的应用,就需要企业领导重视,并且制定相对应的发展目标。需要企业领导重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在企业具体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倡导企业经济业务流程的电子化,从而使得电子商务的应用在企业经济活动当中得到推广应用。(二)组织机构保障,实施高效。为更好实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落实电子商务项目的实施,就需要企业在组织机构上提供保障,促使电子商务的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基础。对于组织结构的建立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参与,其主要包括企业领导、企业各部门管理人员、企业经济业务骨干,对于机构的具体事务的开展需要总调度室带头处理,对于机构组成人员,一般情况下根据具体的经济业务加以确定,并且在确定之后,根据经济活动的需求进行人员的调整。如此一来,就可以确保电子商务项目的高效实施。(三)创新技术,提高能力。为使电子商务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就需要重视技术的创新。基于此,企业需要紧跟互联网技术进步发展的脚步,不断重视互联网有关技术的发展,促使电子商务系统的运行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得到有效的保障。与此同时,需要注重技术的创新,才能够构建业界主流设备以及技术的新构架,从而使得电子商务应用需求得到有效的满足。(四)业务驱动研发,全员参与。电子商务的业务流程不同一般的商务业务流程,其有着较强的特殊性,并且极易发生变化。为此,企业在应用电子商务时,有必要采取自主开发模式,从而有利于满足市场快速变化需求。此外,在日常的电子商务系统运行当中,需要结合实际问题,不断对电子商务系统进行完善,从而有利于电子商务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型的电子商务贸易模式的产生是必然的,满足了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当电子商务得到广泛的应用之后,就说明一个全新经济时代的来临。为此,有必要创新电子商务应用,不仅仅有利于电子商务模式的完善,还有利于经济社会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林振兴,吴岩松,林春景.创新电子商务应用提高经济社会效益[J].厦门科技,2015(04):13-16.

[2]郑国凯.论大数据与电子商务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J].电子商务,2015(11):70-71.

[3]张艳秋.浅谈电子商务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J].科技视界,2013(32):242.

篇5

前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能源资源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己越加突出和尖锐。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加快建筑企业节能观念的转变,有利于减少建筑耗能,节约能源;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轻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有利于传统建筑业的改造和提升,转变城乡建设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切实做好建筑节能工作,是当代建筑设计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建筑节能经济

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随其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建筑能耗的大幅度增加。也带来了资源的浪费。对此国家一直提倡低碳建筑、节能建筑的概念。建筑节能经济也备受关注。

因为建设成本的增加,让很多人对其市场前景心存疑虑。以广州省为例,广州市政府已批准下发《广州市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管理规定》,规定海珠生态城、国际金融城等城市发展新区的新建房屋建筑项目如不符合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将不颁发施工许可证。

根据这一规定,广州四类项目应当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立项、土地出让、规划、建设和管理:一是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资金,或者国有资金占主导的新建、改建、扩建房屋建筑项目(含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二是旧城改造项目;三是海珠生态城、国际金融城、中新广州知识城、白云新城、天河中央商务区、天河智慧城、白鹅潭商务区、南站商务区、琶洲片区、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沙新区、空港经济区、广州国际生物岛、大学城南区等城市发展新区的新建房屋建筑项目;四是2014年起,广州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单体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机场、车站、宾馆、饭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

二、社会效益分析

(一)不同的专业人士所给予社会效益不同的定义:

1社会效益是指项目实施后为社会所作的贡献,也称外部间接经济效益。任何柔层通常是指地面较其上部楼层软弱的那些建筑。

2、社会效益是指企业经济活动给社会带来的收入,而社会成本则是其带来的消耗,两者之差就是社会收益,即企业所提供的社会贡献净额。

(二)社会效益评估的特点:

1、外部效益的多角度和定量分析难度大

项目社会评估所涉及的间接效益和外部效益通常较多,例如产品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民物质、文化水平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的改善、社会稳定与国防安全等等。

2、多目标性与行业特征明显

项目社会评估要涉及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发展目标,因此具有多目标分析的特点。由于各行业务类不同性质的投资项目社会效益的多样性,而且各行业项目的特点不同,反映社会效益指标的差异也很大。因此,社会评估指标的行业特征较强,一般各行业能通用的指标较少,而专业性的指标较多;定性分析所涉及的范围和指标差别也很大。因此,各行业项目的社会评估指标设置要

3、注重宏观性和长远性

项目社会评估是对投资项目社会效益的全面分析评估,它不仅包括涉及社会的经济效益,与经济活动有关的宏观社会效益、环境生态效益等,还包括更广泛的属于纯粹社会效果的非经济社会效益。而且有些社会发展目标所体现的社会效益与影响具有相当的长远性,例如项目对居民健康、寿命的影响,对生态与自然环境的影响,对居民文化生活、人口素质的影响等。

(三)评估的作用:

项目社会效益评估可以促进在投资决策中全面衡量项目的财务,经济和社会效益,减轻项目对社会的不利影响,防止社会风险,促使项目与社会相互适应和协调发展,达到项目的持续发展和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提高项目成功率,增进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和社会发展目标与社会政策的顺利实现。

三、两者的关系:

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建筑业的深入,绿色建筑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当前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经济因素是影响绿色建筑推广的关键所在,一般建筑开发商只看到绿色建筑所带来成本增加的一面,而绿色建筑巨大的生态环境效益被忽略了。因此,对绿色建筑进行技术经济和费用效益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节能收益是指建筑由于采用节能措施而带来的能耗收益、运行维护收益和舒适性收益的总和。其中能耗收益为最直观的收益。

建筑节能技术在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带来广泛的社会效益,影响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水平和质量。建筑节能是贯彻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建筑节能节约了大量社会能源和社会资金。以北京为例,截止2001年全市建成符合节能50%标准的住宅达3600万平方米。这部分住宅每年就可以节约采暖耗能40万t标煤,从而节省大量能源和资金,建筑节能是缓解当前电力紧张的有效手段,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建筑经济节能对社会效益的意义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出来。

1.建筑企业节能的意义 企业实施节能改进,不仅可以降低能耗成本,而且有助于缓解政府能源供应和建设压力,对减少废气污染保护环境也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2.建筑节能是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减轻环境污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

3.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当前居住建筑节能效果较差,总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30%,容易导致用电高峰(夏季拉闸限电)

4、节约社会资源,提高生活水平

5、拉动建筑节能相关产业的发展:保温隔热性能、门窗的热工和气密性、采暖空调系统等相关技术和产业的进步。

建筑节能的发展在国内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人们对绿色建筑的了解受开发商广告轰击下错位的概念,使得消费者不能真正理解绿色建筑,而简单认为绿色建筑等于豪宅。开发商则认为绿色建筑就是增加投资,并不产生的收益,或者仅为迎合消费者的“绿色”消费理念而打出“绿色”广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绿色建筑首先也是一种商品,它从生产到消费背后需要多个群体共同支撑,这些群体同时构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作为这一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政府、地产开发机构、研究机构、设计机构、建设机构、产品供货商、行业协会、消费者、金融机构乃至媒体,都在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成为绿色建筑发展的不同推动力量和影响因素。绿色建筑推广仅靠政府一些强制政策和社会道德力量是不够的。要充分做到建筑节能经济与社会效益的结合必须从我们每个人做起。最终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四、总结:

要想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就必须做好各种经济节能工作。尤其是建筑业的节能经济,占很大比重。建筑项目建设如果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国家、省、市重点支持的发展领域;该项目有利于传统材料领域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增加传统材料的技术附加值,提高其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带动全省农林业的快速发展,节省资源,对促进人员就业、社会稳定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样就回去的很大社会效益。我们要努力做到建筑经济节能与社会效益的有效结合。

篇6

随着我国公路网的逐渐形成,公路各航线建设的不断增加,省、市、城间联系更加紧密,路网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是,在公路建设迅速发展的同时,公路成本管理却漏洞百出。笔者认为:只有加强公路服务管理工作、取得公路行业的良好口碑,才能带动公路经济社会效益。

1提高公路经济及社会效益的意义

公路经济效益的提高对公路建设原材料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从而带动了建筑行业和机械行业的发展,使各相关行业的就业率得到提到。公路经济效益的提高改善了我国市场环境,引入了更多、更有实力的外资企业,推动了中国对外贸易的进展,同时,公路经济还带动了周边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为我国整体经济的增长作出了贡献。公路的修建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也带动了物流行业的发展。确保了货物流通的时效,实现了中国与国际、中国南方与北方物品的快速流通,使得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买到全国各地的衣物、用品、美食等。公路建设情况是国际上目前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要发展高速公路,提升公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而提升我们国家的国际地位。

2提高公路经济及社会效益的办法

2.1控制工程造价

要控制公路工程造价就需要进行工程造价管理:①在建设程序的各阶段进行监督控制,合理确定投资预算、概算造价、预算造价、承包合同价、结算价、竣工决算价;②优化建设方案,要用投资估算价控制设计方案的抉择和初步设计概算造价,用概算造价控制预算造价。

2.2制定目标成本

随着我国公路网的逐渐形成,公路各航线建设的不断增加,省、市、城间联系更加紧密,路网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是,在公路建设迅速发展的同时,公路成本管理却漏洞百出。因此,首先确定目标成本。针对公路单位成本特性,确定预计收入的计算方法和目标收益的预算办法。其次,将目标成本进行拆分,用来定制成本控制计划。依据公路运营成本特性,目标成本依据成本项目要素拆分,进行详细全面的控制,避免了过去成本控制片面性的不足,实现目标成本法全面性控制的理念。第三,制定控制办法、区别对待的方式分析、控制偏差。公路运营成本由可控成本和非可控成本组成,对于可控成本中的人工成本费用,寻找控制要点,采用成本控制办法,以实现目标成本接近实际成本。最后针对本期的管理工作体现的实际成本耗费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成本控制做的好的地方和有待改善的地方。利用设定整体成本计划完成率、成本降低率、评估整体成本控制绩效,找出降低成本的空间,进而完善成本控制[1]。

2.3建立完善的公路营运管理制度

由于市场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公路要提高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必须建立完善的营运管理制度,规范行为准则,建立严密的组织机构,使其更科学更权威,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制度的建立为公路各管理部门提供运营的管理根据和参考准则。在实际工作中应做到: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对事不对人,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办事,不能借助工作的便利随意减免费用损害公路单位的利益。

2.4人力资源成本控制

要降低运营陈本首先就要对内部人力资源进行管理,开源节流,简化机构,精简繁杂的职位和多余的人员,不设立重叠的岗位,从而达到减少工作岗位上人员的开支,减轻公路企业的经济负担和压力。公路的经营管理涉及到养护工作、服务器经营管理工作、收费管理工作,对公路的经营和开发工作,提高公路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必须要控制人力资源成本。要控制人力资源成本有以下方法:①必须合理安排员工薪酬。员工的薪酬结构不合理最直接影响就是员工消极怠工,最终影响公司的经济效益;②合理管理公路单位的用人机制与招聘制度;③加强对一线收费员工的基本职业素质、职业技能的培训。

2.5提高公路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

提高公路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非常重要。服务意识要从全员抓起,组织知识讲座、开展研讨会、对员工的具体岗位服务技能进行培训,让公路全体工作人员团结合作,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从而提高公路经济及社会效益。

2.6由停车收费转向不停车收费

目前中国多个高速公路路段实行停车收费的收费方式,这种收费方式的弊端是加大了高速公路管理的成本投入,而且也存在安全隐患。实行“不停车收费”的收费模式。也就是所谓的ETC,通过汽车玻璃上的车载电子标签和收费处ETC车道的通讯工具传递资料,并利用电脑与银行系统后台计算费用。不停车收费的收费模式降低了高速公路管理的人工成本,避免了因停车收费带来的安全隐患,从侧面提高了公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7做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高速公路以收费还贷,提高高速公路的经济收益首先应提高高速公路的服务质量,其中就包括公路的养护工作。公路不仅需要前期的建设,后期运行过程中的养护也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要按照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公路进行养护。①路面的损坏应及时发现,及时维修,路面的损坏会影响车辆行使的安全,同时根据车辆的路面动力特性,损坏的路面更容易带动路面大面积破损,产生的修理费用会更高;②对于设计不合理的沿线公路设施应及时调整、更换;③治理公路沿途的水源污染、噪声污染、空气污染,清理公路垃圾、尘土、非公路标路牌,在公路两边加强绿化预防路面塌陷,设置消音带降低噪声污染,对周边工厂废气排放进行检测,使公路使用者在沿途中得到较好的行使体验;④对公路沿路安装监控设备,有效控制人为破坏公路设施和绿化带[2]。

2.8增加公路沿涂广告收入

公路的发展带动了区域经济繁荣,也给公路沿路广告的发展开拓了一片广阔的空间,在广告传媒大趋势下,公路广告传媒正在崛起。公路广告的优点是在局限的视野中,广告的冲击力度非常大,并且广告的主体、投放内容的确定都非常明确,公路的广告成本低,收益大。尤其在公路经由的路段中,经济发达、生活水平高的地段,公路广告资源能产生相当大的经济效益。公路的修建与运营,推进了以公路上行驶者为受众群的广告的形成与壮大。广泛意义来讲,公路的广告包括建筑物及以建筑物为构架的广告牌匾,还包括以车身等流动物为载体的广告,还有以纸质传媒为载体的广告等,广告的形式非常之多,合理利用各种途径,充分发挥公路广告投放的便利,创造公路广告收益。

参考文献:

篇7

国内外关于绩效评价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较典型的绩效评价方法有杜邦财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HP)、平衡计分卡、经济增加值(EVA)指标,以及绩效三棱镜体系等。我国曾先后制定并实施过三个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一是1993年财政部出台的《企业财务通则》中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二是1995年财政部制定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三是1999年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颁布实施的《国有企业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根据这一规则,工商类竞争性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四个层面构成。

(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1984年,著名的管理学者弗里曼(Freeman)提出,任何一个健康的企业必然要与外部环境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从而达到一种双赢的结果。利益相关者不仅依靠企业来实现其个体目标,而且企业也是依靠他们来维持生存,二者相互依存。目前我国正在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求一切活动不仅要讲经济效益,更要讲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不仅要求有好的经济效果,而且要求国家、集体、个人由此得到实际效益;不仅要求产品质量高、品种多,而且要求产销对路,适合社会需要;不仅要为企业、职工增加实际利益,而且国家和消费者也要获利;不仅企业利润增加,而且满足社会和消费者需要,有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必须从社会需求出发,只有使社会需要得到适当满足的情况下,企业才能实现自己的利益,才能生存和发展;只有高度重视了社会效益的情况下,企业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经济效益。在制造型企业工业系统中,应将生态的思想融入进来,以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最优化为原则,追求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各个层面的动态均衡与协调。

(二)平衡计分卡的运用 对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理论界和实践界经过了长时间的探索和争论,已逐步达成共识,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经历了从单一财务指标到含非财务指标的综合指标、单一指标到多维指标的发展方向。平衡计分卡就是多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典型代表。平衡计分卡是一种以信息为基础、系统思考评价的业绩评价系统,同时,又是一种将企业战略目标与企业驱动因素相结合,动态实施的企业战略管理系统。从财务、顾客、内部运营过程、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入手,根据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和采取的战略,为每一方面设计适当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赋予不同的权重,形成一套完整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高效的运作过程保证了高水平的顾客满意度,而持续的改进则提高了组织的运作绩效,实现了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最终结果与绩效驱动因素、财务绩效与内部流程以及硬指标与潜力指标之间的平衡。

(三)制造型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现状 目前,大多学者对制造型企业绩效评价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绩效管理理念。贾春福等(2001)提出了制造型企业效绩绿色评价的思想。赵麟(2008),黄世英、秦学志(2010)等主张将企业利益相关群体纳入绩效评价的范畴。王瑀、曾春媛(2009)强调绩效评价中应注重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温素彬(2005),刘英男、戴国强(2009)等认为应综合考量企业的社会绩效、生态绩效和经济绩效,强调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绩效评价因素。蒋天颖等(2008)发现制造业企业组织通过知识获取和组织创新能力的提升间接地对组织绩效产生正向影响。秦晓蕾等(2007)研究发现企业创新战略、员工培训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张婧、段艳玲(2011)指出制造型企业不同模式市场导向下的产品创新绩效和企业财务绩效存在明显差异。三是绩效评价方法。李廉水、杜占元(2004)从人性化、科技化、环境化及未来发展四个角度提出了“新型制造业”的概念,并从这一概念出发,设置了经济、科技、环境三类指标集,从而构建了独特的评价指标体系。陈娟(2006)将社会目标层面和传统平衡计分卡维度一起纳入制造业绩效评价体系。姚文生(2007)指出技术创新、顾客满意、人的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在企业绩效评价中具有重要作用。栾红玉(2010)建立了由财务、客户、学习与成长、内部经营过程和供应商五部分组成的制造企业三角锥式绩效评价模型。牛丽文、张静(2005)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其他利益相关者和可持续发展六个维度,以制造企业为例,创建了综合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绩效评价研究的不同层面可以看到,非财务指标,尤其是企业核心能力、社会责任和利益相关者在绩效评价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可持续发展理念受到广大学者及企业家的认可。但信息化特征却往往被忽略了。基于此,笔者将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信息化这些关键指标连同传统平衡计分卡指标一起纳入制造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中,使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二、基于社会经济综合效益的制造型企业绩效评价分析

我国制造业不论在对内还是在对经济贸易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在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目前我国大多数制造型企业沿用的仍然是“高消耗,高产出,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竞争力主要是建立在低层次的比较优势上。在促进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趋于不断恶化。十六大报告指出,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坚持节约发展、集约发展、高效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为制造型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以追求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图1是基于社会经济综合效益的制造型企业目标PESIS图。基于社会经济综合效益分析,制造型企业的关键业绩领域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产品(Product) 产品质量始终是制造型企业的命脉,ISO质量体系标准成为制造型企业规范运营的核心系统。这些标准是制造型企业生存的基本目标,但不是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因此,除产品质量外,产品形象也至关重要,企业可通过技术创新、内部流程优化等手段不断追求产品质量、产品创新、产品周期、产品形象等指标的提升。

(二)经济效益(Economic benefit) 始终追求以尽可能低的生产成本,以最小的资源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合市场需要的商品和劳务,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保证股东、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提供经济保证。

(三)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 提品服务质量,保证客户利益;注重人力资源发展与员工激励,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激发其创造性;注重发展供应链上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增加效率,控制成本;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更加关注社会环境因素,寻求企业与生产环境的和谐发展,争取社会更多的认可。

(四)信息化(Information)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制造型企业开始了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进程。不断优化信息系统,提升信息共享程度,加快信息传递速度,提高信息传递质量是信息化背景下现代制造型企业追求的目标之一,也是其他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影响因素。

(五)社会责任(Social Responsibility) 社会责任是企业一切活动的出发点,也是一切活动的落脚点。现代制造型企业应转变企业发展方式,追求资源的合理利用及环境的保护,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基于以上社会经济综合效益分析,制造型企业的业绩范畴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体现经济效益的财务业绩范畴;体现产品生产销售全过程的内部流程业绩范畴;利益相关者业绩范畴;信息化业绩范畴以及社会责任范畴。

三、基于社会经济综合效益的制造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根据可持续发展对制造型企业提出的要求,结合平衡计分卡基本理论,笔者设计出了一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除传统平衡计分卡中的财务、内部流程两个维度外,拓宽客户维度、学习成长维度为利益相关者维度,并增加了信息化维度和企业社会责任维度,以适应时代对制造型企业的要求,更好地帮助企业绩效管理的有效开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图2是制造型企业的战略性平衡计分卡模型图。

(一)财务维度 财务指标一直是绩效考核的主要方面,用以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股东的满意程度,是绩效评价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主要以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层面的指标加以描述,其中,企业盈利能力层指标包括总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股东权益净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率等;企业偿债能力层指标包括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等;企业营运能力层指标包括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资产现金回收率、不良资产比率等;企业发展能力层指标包括销售增长率、销售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资本保值率等。

(二)内部流程维度 企业内部流程指标主要表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根据制造型企业产品生产的流程,可将内部流程指标划分为五个层面,即研发过程、采购过程、生产过程、营销过程和售后服务过程。其中,研发过程层面指标包括新产品贡献率、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率、研发经费率、研发经费增长率、研发人员比例、产品研发周期、新产品推出速度、设备更新率、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比率、企业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排名、企业技术贸易收入等。采购过程层面指标包括供应商整体水平、采购平均周期、供应商信息沟通频率、采购退货率、采购成本、供应商满意度等。生产过程层面指标包括设备利用率、生产线柔性、产品废品率、返工或循环成本、生产自动化程度、机器可靠性、产品换线时间、产品制造周期、物料搬运自动化程度、生产能力利用率、设备维护状况、企业库存成本、产品合格率、产品退货率、产品返修率、安全生产率、产品平均寿命等。营销过程层面指标包括市场占有率、客户获得率、产品销售率、销售增长率、产品交货及时率、分销点的覆盖面和密度、订单处理时间、合同兑现率、市场需求预测的准确度等。售后服务过程层面指标包括配送完好率、服务效率、发货准确率、故障判断准确率等。

(三)信息化维度 信息化是现代企业面临的客观背景,企业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信息,信息化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发展的速度。因此,在传统平衡计分卡指标设置的基础上将信息化指标纳入对制造型企业绩效评价中。信息化指标主要包括信息化广度、信息化水平及信息化收益三个方面,其中,信息化广度层面指标包括信息化设备配置率、信息共享程度等;信息化水平层面指标包括信息传递速度、信息传递质量、信息系统的灵敏度、信息系统的更新程度;信息化收益层面指标包括直接经济利润、业务流程信息化程度、决策支持程度等。

(四)利益相关者维度 除股东外,供应商、客户、员工及社会公众是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几个重要主体。客户的利益得以维护是企业业务开展的基础,为员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是企业建设的根本,而社会的认可则是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客户层面指标包括客户满意度、顾客获得率、客户保持率、客户投诉次数、顾客响应时间等;员工层面指标包括员工满意度、员工保持率、员工培训和技能等;供应商层面指标包括供应商获得率、供应商保持率等;社会公众层面指标包括社会认可度等。

(五)社会责任维度 企业的社会责任包括很多方面,如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促进社会稳定发展责任等,在衡量制造型企业绩效时,可选取比较具有代表性、并且易于衡量的五个方面的指标,即资源节约、产品安全、就业提供、合法性和绿色环保。其中资源节约层面指标包括平均燃料消耗量、单位产品资源投入量、可再生资源利用率、废弃产品再利用率、污染成本率、原料的可回收率等;绿色环保层面指标包括设备工艺环保达标率、绿色设计投入比率、环保投入资金率等。具体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四、结论

在研究和总结并参考国内外制造型企业绩效评价理论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制造型企业提出的要求,笔者设计出基于社会经济综合效益的制造型企业目标PESIS图,并基于这些目标研究适合我国制造型企业实际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传统平衡计分卡的基础上,提出拓宽客户维度及学习与成长维度为利益相关者维度,并将信息化、社会责任等具有时代特点的指标纳入制造型企业绩效评价中来,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制造型企业绩效评价理论与方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要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变化。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今后将对更多的指标进行量化,并且不断完善评价指标的内容,使制造型企业绩效评价更加科学并具有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潘和平:《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

[2]张悦玫、栾庆伟:《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战略实施框架研究》,《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2期。

[3]黄世英、秦学志:《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0年第2期。

[4]杨洪焦、孙林岩、宫俊涛:《制造业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全球视角的实证研究》,《科学学研究》2009年第11期。

[5]刘英男、戴国强:《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汽车制造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财会通讯》(学术)2009年第10期。

[6]张婧、段艳玲:《制造型企业市场导向执行模式及前因变量和绩效》,《管理学报》2011年第5期。

[7]王宝霞:《管理中的效益和效果》,《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8]桂正耀:《试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科研管理》1996年第1期。

[9]何茂艳、谷晓林:《平衡计分卡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年第5期。

篇8

P键词:民航运输业;产业关联度;社会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法

Key words: civil aviation transportation industry;industry relevance degree;social and economic efficiency;input-output method

中图分类号:F5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6-0025-03

0 引言

民航运输业作为生产部门,其自身的生产发展必定会给当地带来一定的直接经济效益。由于其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拉动现代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民航运输业所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将在总效益中占据很大的比重。正确估价北京市民航运输业的社会经济效益,认识其在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贡献,对于北京市民航的宏观战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于1977年开始对民航运输业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随后很多国家都开展了类似的研究。国际民航组织(ICAO)于2007年颁布了292号文件,建议各国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来分析民航业对当地经济社会的贡献。[1]本文参照ICAO的研究方法,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北京市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研究分析。

最新的《北京市投入产出表》是于2012年颁布的,包括42部门和139部门两张。本文以北京市42部门投入产出表中的数据为基础,从139部门流量表中获取航空运输业(代码为56107)的相关数据,将其从42部门流量表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代码为30)中分离开来,并与42部门流量表合并后得到调整后的43部门流量表。新表中新增43部门命名为“航空运输业”,原来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更名为“调整后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

1 北京市民航产业关联度分析

1.1 后向关联关系

民航运输业对其他经济部门的后向关联关系即直接消耗关系是指民航业对其他产业部门的依赖关系,可以用直接消耗系数来分析其依赖程度,即民航业对于其他产业部门产品的需求量大小。直接消耗系数为aij=Xij/Xj(i,j=1,2,…,n),Xij是第j部门对第i部门产品的消耗量,Xj是第j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总投入,其构成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表示为A=(aij)n*n。

通过对调整后的投入产出表进行计算,得出民航业对其他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居前10位的产业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北京民航业对于石油、炼焦产品和核燃料加工品部门的依赖程度最大,需求量占比高达30%且远大于其他部门,这主要是与民航业对航空油料等能源的大量消耗有关。同时机场等民航企业的发展促进了租赁和商务服务、金融保险、信息咨询、商务餐饮、住宅开发、高新技术产业等临空产业的发展。

1.2 前向关联关系

前向关联关系是指民航运输业对那些将本产业的产品或服务作为投入品或生产资料的产业的影响,即通过供给关系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2]一般用直接分配系数来描述其他产业对民航业的依赖程度。直接分配系数为rij=Xij/Xi(i,j=1,2,…,n),其构成的矩阵为R=(rij)n*n,其中Xij为第i部门分配给第j部门作为中间产品使用的数量;Xi为第i部门的总产出量。

其他产业对于航空运输业的直接分配系数居前10位的如表2所示。

如表2所示,北京民航业对其他产业的分配系数前12位占航空运输业总产出的42%。其中对航空运输业自身的直接分配系数达到16.06%,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的达到5.63%,成为其主要流向产业。其次与北京民航有密切前向关联的产业还包括批发和零售、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等高科技产业和商业贸易。这些行业的产品具有附加值高、体积较小、重量较轻的特征,产品对运输时间的要求很高,因此对民航运输的依赖性较大[3]。

1.3 影响力系数

影响力系数是反映国民经济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需求波及程度。当Fj1时,表示第j部门的生产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超过社会平均影响水平。

由计算可得,影响力系数为0.812143926,稍小于1,表示北京市民航运输业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接近于社会平均影响水平。

1.4 感应度系数

感应度系数是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当Ei1时,表明第i部门受到的感应程度大于社会平均感应度水平。计算公式为:

由计算可得,北京市民航运输业的感应度系数为0.605145068,低于社会平均感应度水平,说明其对国民经济的感应程度不够。北京市民航在今后的发展中,其速度应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基本上保持一致。

2 民航对北京市的社会经济效益

民航运输业作为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航空运输业与社会经济其他产业部门具有密切的关系,它创造的社会经济效益远远超过了其自身的生产效益[4]。下文将对北京市民航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测算。

2.1 直接经济效益

北京民航运输业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是指民航业自身的生产效益,即其本身对于北京市GDP所做的净贡献。

2.2 间接经济效益

由于产业间后向关联联系的存在,民航运输业的发展可以拉动其他部门的发展从而相应拉动区域GDP水平的提高,即产生后向关联经济效益。由于前向关联的存在, 民航运输业的发展可以推动其他部门的发展从而相应推动区域GDP水平的提高,即产生前向关联经济效益。上述两者统称为航空运输业的波及效果,即可量化的间接经济效益[5]。

2.2.1 后向关联经济效益

指民航运输业带动其生产所需产品所属的生产部门的发展而带来的经济效益。本文采用完全消耗系数矩阵对航空运输业的后向关联效益进行测算。完全消耗系数矩阵B=(I-A)-1-I,其中I为单位矩阵;A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完全消耗是直接消耗和全部间接消耗之和。

3 结语

通过投入产出法的运用,计算出2012年北京市民航运输业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为724906.5万元,间接经济效益远大于直接经济效益为2910600万元,完全经济效益为3635506.5万元。据经验,机场每年每服务100万旅客就要提供大约1000个直接工作,支持大约2950个全国性职位、2000个区域性职位、1425个区域职位[6]。经测算,2012年民航业为北京市可提供大约63890个直接工作,支持大约188475个全国性职位,以及127780个区域性职位、91043个子区域职位。由此可见,民航对北京市的国民经济和产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拉动和推动作用。因此准确测算北京市民航运输业创造的整体社会经济效益,充分认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对于北京市制定民航业的宏观战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钟山,王志清,姚津津,刘雪妮.北京首都机场经济社会效益评价[J].综合运输,2009(5):16-20.

[2]张莉.航空运输业产业关联度实证分析――基于2002、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J].产业经济,2013(13):159-163.

[3]孙淑芬.民航运输机场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2011.

篇9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6-0142-03

前言

土地作为稀缺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中的主体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趋重要,制约性也日益明显。而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和人口的高速增长导致非农业用地急剧膨胀,城市化进程加速,农业、城市、交通及工业等各业用地之间的需求矛盾日益加剧。对土地的利用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统一,土地利用不是单纯的经济利用,而应该是在强调生态利用的基础上的生态经济利用,即既要追求经济利用和社会稳定,也要强调生态效益。因此,土地利用效益中要兼顾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一、研究区概况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省会,是中国东北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省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居第二位的特大城市。全市土地面积5.31万平方公里,辖8区10县(市),2008年总人口989.9万。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是连接欧亚大陆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近年来,哈尔滨经济高速发展,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 436.8亿元,比上年增长16.37%。从2002―2007年,哈尔滨地均GDP由2 382万元/km2,增长到4 667.73万元/km2。生产总值由12 642亿元增长到24 768亿元。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由4.75 m2增加到6.65 m2。但是废水排放达标率和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却有逐年降低的趋势(如表1所示)。

二、评价模型

(一)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评价函数模型

fi=wijxij F(X)=wifi(1)

gi=pijyij G(Y)=pigi (2)

式中:Xij,Yij为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各指标的标准化值;wij,pij为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各指标的权重;fi,gi为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目标层得分;wi,pi为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目标层权重;F(X),G(Y)为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综合得分。

(二)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指数评价模型

T=α×F(X)+β×G(Y)(3)

T为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指数,α,β为待定系数,依据土地利用中社会经济效益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相对重要程度确定。

(三)土地利用协调度评价模型

根据协调概念的定义,F(X),G(Y)的离差越小越好,C为协调度,反映了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的协调程度;k为调节系数,一般情况下,5≥k≥2。它反映了在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综合效益或发展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即F(X)与G(Y)之和一定),为使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复合效益或发展水平(即F(X)与D(Y)之积)最大,两者进行组合协调的数量程度。显然,0≤C≤1,协调度C达最大时即最佳协调状态;反之,协调度C小,则越不协调。

C=K(4)

(四)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度模型

协调度C是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相互协调的重要指标,它对于约束环境与经济的发展行为,促进两者健康协调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协调度在有些情况下却很难反映出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整体功能或综合效益的大小(或发展水平)。因此,引入度量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高低的定量指标“协调发展度”就十分有必要。

D=(5)

(五)耦合度模型

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概念推广得到多个系统相互作用耦合度模型,即:

R=(u1,u2,u3,…,um)(ui+uj)1/n (6)

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具有耦合关系,他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土地利用效益系统是非线性系统,借助物理学中的耦合概念可以建立二者之间的耦合度模型,由此得出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度函数,可以表示为:

R={[F(X)G(Y)/[F(X)+G(Y)(F(X)+G(Y))]}1/2(7)

三、数据处理与结果评价

通过确定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得出哈尔滨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指数,以及协调度、协调发展度、耦合度(如表3所示)。

由计算结果得知,哈尔滨市2002―2007年生态环境效益指数波动较小,属于平稳上升阶段,说明哈尔滨市生态环境势态良好,生态环境指数由2002年0.468到2007年0.496。2003年和2005年指数值相对较高,这一方面反映哈尔滨生态环境建设情况基本良好,另一方面暗示着它的环境保护政策执行情况较好,而同阶段中,社会经济效益则变化明显,由2002年0.275发展到2007年的0.464,说明近年来,哈尔滨市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尤其是2002―2004年,呈直线上升趋势,到2005年和2006年有缓慢下降趋势,2007年又达到0.464的高值,说明哈尔滨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经济发展的同时没有对生态环境破坏,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呈现正向发展的方向。

通过计算我们得出哈尔滨市2002―2007年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关分析图,如上图所示,土地利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度呈波动上升趋势,协调发展度趋势与协调度相似,总体上呈协调关系,说明哈尔滨市六年来,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关系良好,经济的发展没有破坏到生态环境,反而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尤其是耦合度也是非常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显著。

结论

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具有系统的相关性,他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土地利用效益系统是非线性系统,借助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可以建立二者之间的相关分析模型,结合哈尔滨市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土地利用效益相关分析。总体看来,2002―2007年六年间,哈尔滨市土地利用效益处于协调发展阶段。

为维持土地利用效益协调发展的趋势,土地资源开发要在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土地利用集约水平的同时,注意经济结构优化,通过科技创新,降低能耗,加大对环境的投入,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篇10

600Mpa及以上级别高强度高塑性钢筋应用的经济及社会效益比较

伴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处于基础建设的期,建筑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建筑业作为资源消耗量大的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调整建筑材料消耗结构,走绿色、节约型发展道路,积极促进新型高强钢筋的推广使用。

应用HTRB600、HTRB630高强钢筋替代现有HRB400钢筋节省钢筋用量达30%和35%,不仅节约材耗,降低成本;而且大幅度减少所耗费的水、煤、电、矿石、焦炭等能源和资源,有利于资源、能源合理有效的使用;同时还减少污染排放,缓解钢筋产品生产所需要的交通运输、电力供应等行业的压力。有利于国家减少工业投入,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基本国策,有利于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推动高强度高塑性钢筋的应用,代表建筑用钢的方向,不仅节约钢筋用量,降低工程造价成本;而且可以节约生产钢筋所消耗的大量水、煤、电等能源和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还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目前集团生产的HTRB600和HTRB630高强钢筋已经在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等地区的公共建筑、商住、住宅、厂房、人民防空工程、地下空间、基坑围护(地连墙、钻孔灌注桩)等工程中投入应用,已建和在建工程项目已达117项,尚未开工的意向性工程也有100多项。截止到2015年10月累积销售超20万吨,在工程用钢节材方面、资源和能源消耗上为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

篇11

高速公路是国家现代化和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和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增大,尤其是高速公路项目,这种投资大,资金密集型的项目如何运转,从而实现资源 配置的优化配置,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成为高成为当前公路相关部门的重大课题,因此,完善高速公路的运行管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对高速公路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完善制度管理体系建设

近年来,随着我国髙速公路建设的改革推进,高速公路服务 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升,但是与髙速公路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是其秩序化管理起步和发展较 慢,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速公路在各项运营管理制度建 设方面还存在很大空缺。因此,为确保高速公路收费还贷的目的得以顺利实现,根据高速公路行业的特殊性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虽然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服务单位 在不断的实践摸索中制定了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办法,但这些 秩序化的法规对于髙速公路管理工作人员的权利和职责未能作出清晰的划分和规定,许多时候这些制度和法规就形同虚设。要切实构建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只有充分建立完善基础规章制度,并用制度规范相关工作人员的行为,细化权责管理,充分调动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构 建起一套秩序化、高效化、经济化和法治化的服务管理体系,更好地防止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更好地体现和实践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到一切按规章制度办事。同时,制定相应的专门针对本单位员工业务行为的追究制度,切实提高高速公路管理的服务效率。为保证制度的先进性、实用性、动态性,依据高速公路服务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不断的变化促进制度更新,来推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强化不停车收费理念

当前我国许多地方的高速公路实行的都是“停车收费“的管理模式,这种方式对于车流量较大的路段来说,极易造成车辆堵车的情况,倘若排队等待收费的车辆队伍过长,还容易造成不必 要的交通事故,这就给高速公路的管理和服务造成了巨大的不便 和麻烦,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维持这一现状,大大的加重了管理成本,未能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与管理。为了实现高速公路的最大化资源配置,可以采用架构电子车 道的检测技术,通过对运行车辆里程的智能化、自动化测量将 车辆数据信息上传至管理中心,并通过与电子银行的互通交易 完成自动收费的全过程处理,这样就在总体上对收费进行了统一的控制,减少了收费站堵车的现象,更降低了收费的成本投 入,客观上促进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通过引入的智能交通,实现了公众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城市智能交通控制与管理系统、高速公路电子收 费、监控系统、应急管理系统、车辆控制安全系统以及物流信 息系统等一体化管理。

三、引入竞争激励机制

要做好高速公路营运管理工作,应当把调动和发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高速公路营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同时这也是高速公路营运管理增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重要条件。现代化的高速公路管理应该根据现代管理,引进健康的竞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并规范聘用操作程序,抓好科学设岗、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操作程序,强化竞争激励机制, 给每一位员工施展才能的机会, 最大限度的挖掘员工的潜能,转变人才管理模式,增强竞争意识、使竞争激励机制成为员工奋发向上的动力,为企业增创更多效益,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社会效益的最优化。

四、加强高速公路养护管理

高速公路行业是服务行业,因此,首先要对其提供的最基础 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升级换代。高速公路管理企业要定期对道路进 行科学养护,针对道路路面出现的损坏情况进行及时的维修和养 护管理,对桥梁的通道实施必要的清疏管理,对损坏的安全设施 及时予以更换及清洁,并对髙速公路沿线带进行多功能的绿化养 护等。这样就在源头上遏制了因为道路质量问题造成的安全隐患,此外,还需要对道路情况进行监控管理,从而有效降低道路及公共设施的损坏率,延长髙速公路的使用寿命和节约维修成 本。对于高速公路的使用者来说,也实现了很多的经济和社会效 益,有效的减少了高速公路的事故发生率,并使其在舒适的使用 中获得了精神层面的满足。从这个层面来说,加强对高速公路的科学养护管理,有利于提升高速公路健康服务的完整性,并最终 在低成本的养护管理中促进高速公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稳步提升。

五、规范高速公路沿线副业发展,加强服务区管理

高速公路的建设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建设,其周围沿线必然 涉及到商业发展。高速公路服务区是为车辆和司乘人员提供休息、加油、停车等服务的高速配套设施, 但当前我国高速公路各大服务区的运营服务存在很大问题,管理较差,群众满意度较低,无形之中增加了很多不安全和不安定因素,影响着高速公路的和谐运营。因此,为了切实加强和提髙高速公路服务 区发展运营中的管理效益,要充分发挥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功能和优势,应强化沿线副业的管理,做好品牌形象建设,完善服务设施和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拓宽服务职能,美化服务环境,增设医护服务、网络服务、通信服务、娱乐服务等多重经济增长点,在降低服务价格的同时切实 提升服务质量,并强化群众的满意度、舒适度,为过往群众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驿站”。此外,实现高速公路与沿线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也相当重要,通过与沿线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塑造高速公路展示地方经济、宣传文化形象的窗口,利用高速公路的发展带动周围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六、增强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手段

服务是高速公路管理事业的核心要素,高速公路单位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得到可持续和谐发展, 就必须树立其主打服务意识,要“用心” “细心”,“贴 心”,做到服从和服务与经济社会的各项事业的发展,只有优良的服务质量,才能带来良好的服务形象。具体而言,首先,高速公路的各级管理者思想上要充分认识服务的重要性,要在抓好服务上下工夫;其次是要保证好路率的指标符合要求,使公路的路况得以不断的提高,为确保公路养护能够正常有效的进行,公路人员、组织、设备以及资金等各方面应当进行准备完善来应对公路进行养护。三为满足所有客户的大部分需求,应根据高速公路特有的环境,不断改进服务方法,拓展服务渠道;总之,通过优化服务,能够提高高速公路对外树立良好形象,并开展一系列的机关建设活动,建设学习、创新以及服务型的管理机关,实现服务的创新,促使员工服务水平及其质量的提高,在各项管理工作中的细化中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指标,最终在社会中树立良好优质服务形象。

七、加强高速公路相关法制建设

高速公路的运行与管理离不开法律的保障, 对高速公路的建设与运行进行规制,是高速公路健康发展的保证,也是高速公路运营发展的规律。只有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并细化权责管理,积极制定和修订有关的法律法规,对人们在高速公路交通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才能为工作管理人员提供高效管理依据, 使高速公路行业内的发展环境得到合理的净化, 杜绝徇私枉法、贪污受贿等不法行为,实现高速公路建设法制化、科学化。近年来,高速公路执法主体繁多、效率低下等因素阻碍了高速公路的发展,因此,公路管理部门在完善了相关法律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执法的方式加大执法力度,避免政出多门、多头处罚的现象的发生。

八、结语

在运营管理工作中,实现通过高速公路拉动和最大化和社会经济效益的途径、方法有很多, 而提升高速公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最优化途径和方式是加强髙速公路的安全管理与控制,而在一个地区的先进管理方式不一定适合另一地区, 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地方经济特点、地方文化特征,这就需要高速公路工作人员根据本地经济特点和特色, 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探索,加强学习和创新,并与兄弟单位多交流、多取经, 才能更好地引进先进管理经验,从而实现高速公路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

参考文献:

篇12

当前,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其快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为经济社会创造了基础条件的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成了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建设。高速公路建设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实际上是一种以收费还贷为特征的服务性行业,其主要目标是:通过为使用者提供快捷、安全、舒适、畅通的服务,而最大限度地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要顺利实现这个总体目标要求,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对于高速公路的管理,并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增强其运营效率

高速公路营运管理工作是一个新型的行业,在这个行业里,一方面要设置健全的组织和管理机构,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其不同特征性,制定与之相匹配的规范而科学的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速公路组织机构的科学性、严密性和权威性。作为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如果可以在制度上创新,那么则可以使得运营组织的管理充满活力,并且保证工作可以按照规范顺利进行,以此来保证高速公路的社会化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目前,随着高速公路营运事业在我国的发展,相关的高速公路部门已经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如《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办法》《收费管理条例》《高速公路管理条例》等。这些有关高速公路的相关规章制度的实施可以帮助对高速公路的管理更加的有效。作为高速公路运营单位,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再制定具体的适合自己区域的相关制度办法和条例。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高速公路的运营可以有章可循,使工作可以更加科学而有条不紊的开展。

二、深化服务质量,展示“窗口”风采

高速公路属于一个新型的服务性行业,它是直接面向社会的,主要是为居民的出行提供服务,对高速公路营运的管理,主要是满足广大群众的安全、舒适的乘车要求,从而实现高速公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要树立起高速公路的优质服务形象,就需要从以下的几个方面人手:第一,定期开展道德培训和业务培训的课程,要求从业人员在道德培训中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主人公意识;第二,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适时适当的开展有关“文明工程”的活动;第三,按照高速公路服务总则要求,制定符合各部门的细节化要求以及标准化措施。作为基层而言,其收费站接触最多的就是群众,因而要积极的简历文明窗口,使群众满意其服务,作为“文明窗口”的管理人员则要严格要求,从基本的仪貌到语态都要进行认真的培训,并定期对其工作进行考核,使他们即使面对乘车人员的咨询也能做到微笑服务,使得接受服务的大众可以感觉到温暖。只有将这些细节要求渗透到每一步的工作中,才可以使工作人员从观念到实践都完全有一种“为人民服务”的热情,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筹。

三、坚持以人为本,引入竞争机制

对于现代化高速公路的管理应该以现代管理原则为要求和依托,建立起良好的服务文化,以此激励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积极性,而这一切的基础则是“以人为本”。因为只有在这样的理念树立下,才可以使高速公路的管理工作实现效率与经济之间的和谐发展。

作为高速公路的管理,可以像企业一样引入竞争机制,建立起规范化的、竞争上岗的方式对员工定期或者不定期地进行业务的综合考评,使得在工作岗位上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可以真正地发挥自己的才能,真正的人尽其才,使他们的潜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得到有效的发挥,这样的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使其具有效率和活力。

四、精简机构,降低运营成本

在我国,高速公路的投资主体是多元化的,这样的多元化投资可以有效地实现项目在建立过程中的融资,可以规避企业应该承担的风险。但是这种融资方式也会导致在对高速公路的管理中须发一定的统一性,使得效率低下,并且在某些时候,还会造成人才浪费。作为相关地段的高速公路管理者,首先就是应该根据本地区的情况合理布局各个部门,并制定相关的政策规定,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充分的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对一些临时性增添的岗位,部门领导也可以使用兼职人员,这样一方面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的目标,另一方面,又可以合理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从而降低高速公路营运成本,有效地提高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在高速公路管理的众多项目中,以下的几种如设备养护、道路养护以及绿化等等这些比较复杂的,而且人力要求较多的,专业性的工作,可以不再本部门内部设置一些专业人员,而是采用工程招标的形式进行。这样既可以节省人员,避免人员上的浪费,从而降低营运成本;又可以有效地提高设备的使用率,有效的使企业实现增值。

五、提高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

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发展,其设备以及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中。从目前来看,日本包括欧洲以及美国等,他们都逐渐地实现了智能化交通。在我国,很多的城市也正在积极地向智能化交通的方向靠近。

智能化交通指的是在较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条件下,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和系统综合技术有效的集成并应用于整个运输系统,以解决交通安全性、运输效率、能源和环境问题,从而建立起大范围内发挥作用、适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和管理系统。智能化交通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工作人员,当客户从收费站经过的时候,可以通过智能化系统完成收费、检测以及放行等一切的步骤。这样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数量,也可以避免人为操作出现的可能性失误。

作为我国的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可以和高校以及科研单位建立起一种合作的关系,积极的开发系统软件,这样可以促进我国高速公路实现智能化,有效的提高高速公路的运营效率。因为智能化的运用,首先可以在过收费站的时候,实现不停车收费,这样就可以缩短每辆车过收费站的时间,从而在单位时间内可以放行更多的车辆。这是高速公路提高通行率的首要条件。

六、积极地拓展高速公路的产业链条,提高产业的附加值

作为高速公路而言,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经营模式,作为管理层可以积极的对高速公路的价值进行开发,使其的产业价值得到体现。这需要做到以下的几个方面:第一,作为高速公路管理者应该积极地完善高速公路的服务设施,应该加强高速公路的绿化;其次,开发高速公路的“经济走廊”优势,在高速公路沿线可以设置相关的广告牌位进行竞价拍卖,第三,开展沿线区域的互动发展。高速公路的建立可以有效地实现临近的县市之间的交流和交往,这可以大大的扩大市场,带动沿线的经济以及旅游业或者其他行业的而快速发展。

总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提高高速公路通行率,建立微笑服务,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完美结合的方法也在不断的更新,因而这有待于我们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的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发现和改进。

参考文献

篇13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content of our country highway as a transportation work is very important. The important status in the economy societ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the effect is more outstanding. This effect is gradually becoming apparent. The freeway is the transportation of the aorta, the core task is to promote economic benefits of higher returns, so as to realiz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However, the overall efficiency to achieve this goal we must first depend on good operating ability and the whole operating system enhancemen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elow expressway operation management,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and specific ways of how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 economic benefits and social benefits.

Keywords: highway; economy; social benefit; strategy;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U412.3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现在,我国的高速公路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同时为我国的社会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以至于现在国际社会将高速公路的发展视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高速公路作为一项新型的收费还贷服务性行业,采取措施提高运行过程中的快捷性、安全性、通畅性、舒适性,能提供优质的服务质量,同时能够有效实现社会和经济最大化目标。同时高速公路的相关目标的实现还要积极采取相关的措施对高速公路其自身的“高速”性能进行挖掘,建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促进整体效率的提高,积极增强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工作,积极挖掘相关的经济效益的增长点,从而实现高速公路相关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提升。

提高高速公路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相关意义

高速公路产生的相关效益有两个方面,具体而言即为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提高高速公路经济的意义的相关分析

高速公路经济效益的提升能够有效促进紧张交通运输状况的缓解,有效提高相关的运输效率,此外还能有效促进相关运输的结构的转变。高速公路经济效益的提升能够有效促进相关建筑原材料行业的发展与壮大,进而能够对建筑行业以及机械行业的进步与革新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进而对社会的就业需求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高速公路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时还能够有效存进高速公路网的形成与完善,同时逐步解除相关基础工业、基础设施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的相关制约作用,这些都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市场分布格局以及投资环境的改善,进而有效完善相关的市场,进而积极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同时对改革开放的进程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高速公路经济效益的提升能够有效促进高速公路经济带的形成,同时对周边经济以及第三产业的经济发展产生良好的带动作用,进而能够有效推动我国的经济全方面的发展。

(二)提高高速公路社会效益的意义的相关分析

高速公路社会效益的提升同样有着十分积极的社会意义。一方面,能够对高速公里的升级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进一步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具体表现在对于交通运输结构的完善,进而形成具有多样、高水平特点的运输法式,对交通运输的拓展以及交通运输结构的完善起到良好的积极促进作用;第二方面,能够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促进香港交通条件的改善,同时积极聚集相关的资金、劳动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进而有效影响着高速公路自身的纵向发展;第三方面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相关公众的生活质量以及相关的现代化物流效率起到积极的提高和促进作用,高速公路社会效益的提升能够对这种一体化的运输进程起到积极的加速作用,形成了一种新型的交通运输互动的局面,进而对人们的外出的动机性以及选择性起到良好的优化作用。

提高高速公路经济与社会效益相关思路和策略

(一)相关管理制度的建立

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公路十分必要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对于任何一项工作的实施过程都应该建立相关的规章以及管理措施来进一步进行完善和约束这样才能有效保障整个流程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高速公路的营运管理而言,这种新兴的行业更需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而发挥其在运行过程中相关的科学性、、严密性以及权威性,从而充分保证整个得高速公路系统的营运管理工作充满活力、运行规范、实施顺利,进而实现其最终的目标,即为能够收费还款,以及创造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发挥极大的社会化效益。结合在高速公路实际营运过程的相关情况,在其管理规章的制定过程中应该设立相关的准绳以及依据,同时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进行行动,尽量做到公正、公平、公开,而且要奖罚分明,一视同仁。管理制度的完善,要实现管理过程的数据化和规范化。此外,还要积极促进相关高速公路工作人员工作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积极保障相关营运管理工作的顺畅落实,比吗出现相关的贪污作弊现象。着重从免费率的控制以及对车辆通行费实证率等方面进行考虑进而有效提高高速公路收入的增加。

(二)从营运管理成本的方面着手

可以从营运成本管理的成本控制等方面入手,进而充分提高效高速公路相关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具体而言相关的措施有挖潜增效以及精简机构等相关形式。在高速公路的实际运营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关人力资源措施,制定相关的开源节流的计划,从而充分开发相关的经营潜能,尽可能聘用一些一专多能的人才。以上的相关措施能够对高速公路运营成本的降低以及提升相关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起到良好的积极推动作用。一方面,对于高速公路企业管理机构的简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减少相关的工作问题。另一方面,精心进行员工的选择与聘用,应该着重加强对于多方面人才的聘用,这样能够有效促进工作人员充分发挥自身的知识优势与资源优势,进而促进工作的主动性,进而充分保证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从而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

(三)从服务方面入手

采取措施对相关工作的服务质量进行提高,能够有效建立良好的服务形象,进而对经济效益起到积极的提升和推动作用。高速公路的服务一方面能够方便人们的出行的方便,另一方面能够充分满足人们对于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的相关要求。因此,公司营运管理的服务质量的水平,对于交通行业的形象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作用。相关的高速公路的管理部门应该建立相关的机制,定期对相关的对乘务人员进行培训工作,进而促使建立一种安全、舒适、优美的工作和服务环境,同时还能够在广大的服务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口碑,进而在侧面增加相关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相关的管理部门应该注重开展多方面的文明工程的开展,积极推动服务的标准化和细则化,同时对各种赏罚制度进行明确。一般在在服务行业中产生的消极影响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能够有效得到消除,因而相关的管理人员要时时重视对于高质量工作的重视,采取措施循序渐进的推进服务质量的提升,从而能够有效稳步提升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从通行效率着手

在提升效率和节约住处方面,高速公路目前已经有了一个很大程度的提高与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与发展,更加为这个过程提供了新的途径,目前,互联网收费正在成为高速公路发展的必然趋势。联网收费,是指充分是运用相关的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积极有效促进相关管理水平的提升、实现管理的现代化,同时能够保障交通运输的安全通畅。这种收费方式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相关收费站的建设,同时能够有效实现相关收费行为的规范,进而很好的弥补了贪污作弊的漏洞,进而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为大家提供更加便捷实用的服务。在联网收费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充分遵循相关标准,统一进规划、结算、发卡,撤销相关的收费站,同时要积极降低相关的营运管理成本。

总论

高速公路已经成为了人们一种十分重要的交通出行方式,由于高速公路运营过程中带有浓烈的公益性色彩,而且其建设方式仍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相关的财政支持,大量的资金消耗严重制约着高速公路行业的发展。因此十分有必要提高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关人员要充分认识这个过程的重要性,积极从成本和盈利的角度进行考虑,进而制定出相关的合理化措施,这样才能有效高速公路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资料】

1 董平如;罗江浩;;高速公路运营成本管理问题探讨[A];中国公路学会’9术交流论文集[C];1999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