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少儿教育心理

少儿教育心理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13:1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少儿教育心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少儿教育心理

篇1

舞蹈教学因特殊的学科特点,单调、机械性重复是必需的。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畏难、厌学的情绪也很正常,因而在教学中,为了把枯燥乏味的舞蹈教学变成艺术享受,舞蹈教师必须用良好的精神风貌,积极的教学热情去感染学生。同时,教师亲切地态度、生动形象的语言、关注的目光、热情信任的鼓励引导,也会让学生感到温馨与关心。这样,学生就会增加他们在学习舞蹈中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决心。

例如:在舞蹈组合《小小服装设计师》中,针对孩子们善于观察和模仿的心理特点,首先我给孩子们播放模特们走T台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欣赏和学习,激发他们学习热情和欲望。这样在他们对角色有初步认识时,教师再引导孩子们对自己看到的发表看法,这时学生们对模特的表演已经达到了很深刻的理解,随后教师揭示教学内容,教授舞蹈主题动作,用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把学生不易掌握的动作形象化,把学生对角色的表演欲望贯穿到舞蹈教学当中,最后孩子们不仅很快地掌握舞蹈动作,而且还克服了在舞蹈环节中不敢自主创作的弱点,个个都积极主动地摆出了自己设计的“模特”造型。因此,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加上教师规范的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引导、启发和鼓励,将会调动学生充分发挥其舞蹈潜能的最佳方法。

二、营造氛围 感受舞蹈之美

舞蹈教学过程是舞蹈教师根据培育目标和教学计划,向学生传授舞蹈知识,并对学生实施一系列训练,使其达到教育目的的过程,舞蹈教学在动作训练上具有严格、严谨的知识性。人体训练不容随意性,对舞蹈动作正确的掌握,有助于学生锻炼成具有健康体魄、优美线条、高雅气质的综合素质人才。比如:在舞蹈训练中,对胯根关节练习,我通过耗胯、压胯训练打开胯根韧带。通过“打胯” “转胯”训练胯根能力和胯根关节及韧带松弛,这个训练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辛苦,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坚韧意志和刻苦学习的精神,养成主动克服困难的良好习惯。从心理角度来说,学生对自尊心满足的渴望要比成人高,老师对他们点滴进步的肯定,每次成功的认可,都会成为他们努力进取、永不言弃的学习动力。同时教师的形象不能过于严厉,只有和蔼可亲才能真正与学生开展“教”“学”互动,持久的耐心不仅可以促使他们训练出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舞蹈艺术形体,更可以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和坚强意志。

三、欣赏体验 在舞蹈中培养情感

其实在舞蹈教学中,教学不只是动作的完成,而是严谨课堂规范的同时,还要主动帮助学生架构动作与情感之间的桥梁。多手段、多角度地给学生表演方面的引导,是学生能够做到身动心动,用身体语言表现内在情感。

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相应行为的反应。小学生由于心理、生理还不够成熟,课堂中单一动作的模仿,算不上真情的流露。舞之以心,动之以情。在舞蹈课堂中多注入一些动作抒情性训练,在这种情感动作训练中让学生所掌握的舞蹈语汇越来越生动形象,也只有通过舞蹈动作美的传达,才能真正使舞蹈者与欣赏者之间架起一道情感沟通的桥梁。

除了教学中渗透情感培养外,我还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来丰富课堂,让学生通过欣赏一些舞蹈作品,提高审美能力,丰富内心情感。例如:欣赏舞蹈《中国妈妈》,不但让学生欣赏到舞蹈动作给他们带来的震撼,更重要的是体会舞蹈背后的感人故事,最后欣赏完学生们都热泪盈眶,感动于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欣赏给孩子们带来了强大的心灵冲击,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国妈妈大爱无私的博怀和崇高无尚的国际主义精神。

四、团结协助 构建合作交流能力

舞蹈表演的成功之处,在于能使学生树立信心,并体验成功的快乐。之前我教过这样一个小姑娘,由于家庭关系,父母离异,造成她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往,训练时注意力不集中,动作做不到位,还经常忘动作。但通过观察我发现她长得漂亮,也很爱美,所以针对她这一特点,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我经常表扬她头发梳得很整齐,让全班同学向她学习,并且让她当“小发型师”,平时帮助其他同学盘头发。同时鼓励她课后多复习舞蹈动作,不懂的地方可以请教其他同学。慢慢地,她领略到了被关注的快乐,感受到了被重视和与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沟通带来的温暖。从此,舞蹈课上总能看到她聚精会神学习的样子,也能听到她和同学们开心相处时那银铃般的欢笑声。最后在她性格改变的同时,舞蹈进步也很大,在多次演出中,她都被选上参与排练。教学实践证明:艺术教育能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 抚平人的心理创伤 ,增进健康身心,促进学习及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

篇2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扩大,英语教学在我国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很多地区在少儿乃至幼儿时期就已经展开了英语教学。然而,对于少儿的教学模式及方法,我们还应该根据他们此阶段的心理特征,因材施教,这样,才能使孩子对英语产生兴趣,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一、从心理特征着手研究少儿英语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少儿与成人在心理特征上存在显著的差别,因此,从少儿心理特征出发研究适合于少儿的英语教学方法十分关键。首先,正确的少儿英语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少儿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小培养少儿学习英语的兴趣,会为其在以后的英语学习中打下基础。如果少儿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他们就会自主去学习,也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反之,少儿就会厌学。其次,正确的少儿英语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师帮助少儿掌握一些学习方法,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自己动脑思考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达到少儿英语教学的实质目的。

二、少儿时期的心理特征

少儿的心理状态和成年人的心理状态差异很大。主要表现在:第一,自尊心强。在日常学习中容易受到挫折,一点失败和批评就会觉得自信心受挫;第二,自控力很差。对新鲜事物感兴趣,但却对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第三,好胜心强。什么事都想争夺第一,想要备受瞩目,证明自己厉害。第四,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受他人的影响,模仿能力较强。第五,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很难产生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三、针对少儿英语的教学方法

少儿英语教学应该采用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根据少儿英语教学的目的、特点以及少儿心理特征,少儿英语教学方法应该以提高少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其求知欲与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为最终目标,这是少儿英语教学的真正意义所在。本文将针对少儿心理特点探讨五种少儿英语教学法。

1.鼓励教学法。少儿自尊心强,自我调节能力差,在学习中如果受到一点挫折,就会马上对学习失去兴趣,而老师要做的就是不断鼓励他们,即使他们有一丁点进步,也要鼓励,不能因为学生一个单词不会读,一个句型不会用,就批评他们,那样他们会更怯于表达自己。多鼓励,让少儿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和老师的爱。最初,学生们会不敢开口,但是信心都是老师给的。在课堂上,老师如果经常说“Good job” “You are clever” “I am proud of you” ,学生们就会乐于学习。学生们如果经常听到“Try your best” “I think you can”等激励的话,他们便会放开胆子学。因此鼓励教学法在少儿英语教学法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2.情境教学法。对于少儿学习英语,他们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感,却对什么都有三分钟热度,而教师应做的就是用独特的教学法抓住少儿学习英语的兴趣。少儿英语教学,不能因为怕学生听不懂英语而一节课都在用汉语教学,老师应该用简单的英文对话或一句英文开始一节课。当遇到比较难的单词时,老师可以换几种说法解释一下,如果实在让学生费解,就用汉语解释一下。除了一堂课都要说英语之外,还要给学生创造一种身临其境,入乡随俗的感觉。比如讲到“问路”那课,老师可以把教室里的桌子摆成几条路的形状,然后在拐角处或者路边放上“银行,邮局,医院”这样的标识语。两个人一组,模仿问路指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会身临其境,在欢声笑语中学会问路指路的对话。所以,教师要做的就是把学生带到一个真正的英语课堂,感受英语氛围,在忘记母语的状态下专心学习英语。

3.奖励机制教学法。少儿好胜心强,任何事都想争夺第一,如果对他们实行奖励机制,会提高课堂活跃度,这会使他们认真听每一堂课,并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从而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关于奖励的研究古今中外早已有之,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对奖励机制也是相当有研究的。墨子说过,善人赏而暴人罚,则国必活。墨子从治国安邦的角度阐述了奖励的重要性。奖励可以诱导学生好的行为发生,增强学生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因为在得到奖励后,他们知道什么行为是应受奖励的,这样会使他们不断朝对的方向发展。奖励就是一种肯定性评价。在少儿英语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把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结合起来。老师可以制作一大张海报并写上每一个学生的名字,贴在教师的墙上。学习中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回答对一个问题,或者认真完成一次作业。老师可以在他的名字后面贴上一朵小红花。在少儿好胜心的促使下,他们会努力争取每一朵小红花,老师的表扬以及同学们的掌声。因此奖励机制教学法会让少儿充满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4.肢体语言教学法。少儿注意力不集中,但模仿能力强,肢体语言教学可以让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从而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教师就如同演员一般,站在讲台上,扮演的是“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不但要能“讲”,还要会“演”,使台上台下互通一气。英国诗人密尔顿说:“一个好的教师,必须能和他的学生心神交会。”研究表明,教师如果在课堂上有效地运用肢体语言,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当老师讲到动物的单词时,不仅可以学动物的叫声,还可以模仿动物走路的姿势。比如讲到dog这个单词时,老师可以发出汪汪汪的声音,学生自然会学会dog 这个单词的意思,当讲到rabbit 这个单词时,老师可以把两只手放在头顶模仿兔子的耳朵,蹦几下,学生在充满兴趣和欢乐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就会学会很多单词。单词的学习在英语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讲单词时,如果只是一味的领读,听写,就会让他们失去兴趣。当老师在讲“go,walk,run”这三个单词时,可以做出这些动作,学生也会跟着模仿,并清楚的区分这三个词。肢体语言会给学生带来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5.游戏教学法。少儿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对集体荣誉感也没有概念,而游戏教学法可以让他们在游戏中完善自己。古罗马诗人、文艺理论家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诗应带给人乐趣和益处,也应对读者有所劝谕、有所帮助。通俗的来说,就是教育要通过艺术和美的形式来进行的一种教育方式。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学生们可以不知不觉的学会知识。游戏抓住了少儿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无法专心学习,好胜心强,集体荣誉感差的心理特征,让他们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更好的学习知识,这样可以事半功倍。而游戏教学法一定要以实际教学内容为依据,按照科学性的步骤进行。比如当老师讲数字的单词时,先让学生们随意走动,当老师喊出two 时,两个人就抱在一起,喊出four 时,四个人就抱在一起。老师也可以把有关数字的单词分解开制作成卡片,比如一个卡片上写上th ,另一个卡片上写上 ree。让同学们随机抽取卡片,然后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完成组词任务。虽然只是游戏,但是少儿在心中已经产生“我一定要赢”的念头,如果自己没有完成任务,老师一定要耐心指导劝解,以免使学生因为好胜心,不但没学到知识,反而造成心理上的挫折。做到教与学相统一,学与玩相统一。

四、总结

少儿时期是培养兴趣的重要时期,而兴趣正是决定能否做好一件事情的关键。少儿英语教学需要一定的技巧性,一味的死记硬背,填鸭式教学不但不会让学生学习到知识,还会对以后的学习道路不利,最正确的方法就是根据少儿的心理特征,选择正确适合的教学方法,让他们发挥自己的长处,改进短处,才能学到更多知识。

参考文献:

[1]刘小娟.少儿英语活动教学法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2]何祖新.少儿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引导[D].华中师范大学,2006.

篇3

关键词:少儿;拉丁舞教学;心理因素;教学优化

许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将少儿心理因素划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学习活动中智力因素指的是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起到执行作用的因素。在学习活动中非智力因素指的是动机、情感、兴趣、意志等起发动作用的因素。少儿所参与的学习活动是由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两者共同参与完成的,而学习效果就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非智力因素主要强调培养学生的意志力,道德修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及乐观、开朗、认真、勤奋的良好心理素质。在少儿拉丁舞学习中除了先天的智力因素外,后天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更为重要,把提高少儿拉丁舞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养作为学习活动中重要作用的途径和方法。于此同时,促进了少儿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长远意义。

1.少儿在拉丁舞教学中的心理特点

根据少儿学习拉丁舞的心理特点,教师要想从策略上提出创新实用的少儿拉丁舞教学方法和对策,首先必须对研究主体少儿拉丁舞学习的心理特点有充分的认知和研究,这样才能追本溯源,做到事半功倍。

1.1少儿天生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模仿,追求新鲜事物

这一时期的少儿喜动,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学习欲望较强。在拉丁舞课堂学习中表现为对某一固定动作的重复练习往往力不从心,习惯模仿老师的动作技巧,对新动作和新套路的学习却表现出饱满的情绪和积极的态度。教师应充分利用少儿求知好奇的心理,充分调动其积极情绪,使之从心理上主动接纳,在动作上精益求精。

1.2少儿具有强烈的好胜心,渴望赞美声

在学习拉丁舞的过程中孩子渴望有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平日里喜欢和跳得好的同学结伴搭档,并且热衷参加各种比赛,渴望在他人面前更多地展现自我。从课堂教学观察可知,课堂上表现好的同学得到老师的表扬后表现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精神为之振奋,动作也更加富有感染力。[1]经过课堂反复试验得出经常受表扬的学生学习动作较快,进步较大。所以拉丁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多运用赏识教育。

1.3少儿精力趋于分散,注意力不集中

由于少年儿童身心处于生长发育期,思维和注意力还不够稳定,所以在拉丁舞课堂学习中往往表现为在课堂前期精神饱满,后期则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动作懒散,学习动作效率低下的状况。此时家长和老师应该采取语言激励的方法,鼓励孩子应克服困难,坚持到底,同时也要注意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和运动负荷。更需要老师和家长对孩子多些耐心,学会期待。

1.4少儿时期心理素质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

由于有的孩子学习拉丁舞时显得热情大方,有的孩子显得胆怯,自尊心强。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上各具差异。所以少儿在同一时期呈现出来的学习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进步较快,有的孩子进步却不太明显。教师要从全局的眼光去呵护每一个孩子,根据孩子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1]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发挥他们的优点,每个人进步的时间早晚不一样,不要过早地给孩子贴上标签,应从内心深处真正去关心孩子,帮助孩子在学习拉丁舞的道路上逐步成长。

2.少儿拉丁舞教学方法的优化路径

2.1启发式优化教学法

少年儿童学习拉丁舞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循循善诱的过程,利用少儿的好奇心教学能达到较好的效果)由于少年天生活泼好动,对新事物充满新鲜感。[4]因而拉丁舞教师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去吸引少年儿童,把随意变为有意就可以采用启发式综合教学法,把说、唱、跳结合在一起,内容一定要生动形象。还可以将拉丁舞教学内容以提问的形式提出进行教学,可以增加儿童主动思考的能力,并提升其求知的兴趣。浓厚的舞蹈兴趣可以激发少儿积极探索舞蹈的精神,可以激发人对舞蹈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2模仿式优化教学法

少年儿童理解舞蹈的能力比较欠缺,学习拉丁舞动作应以模仿为主。首先教师应做到要准确、形象、富有表情地展示舞蹈动作,使少年儿童对要学习的拉丁舞动作有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示范时还要伴随着语言的讲解,面向少儿做镜面示范。教学重点应让学生观察自身动作与标准动作的异同,对动作学习有误的学生应以耐心教导鼓励为主,使其改正动作错误增强自信。

2.3表演式优化教学法

少年儿童在拉丁舞学习到一定技术水平和阶段后会参与相关的等级考试,比赛及表演活动。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孩子较强的表演欲望和竞争意识。例如在完成成套的套路学习后组织学生分组比赛和表演,学生可以自觉营造一个现场表演的热烈场面,由他们自己选出“拉丁王子或公主”进行表演,这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优秀学生得到大家的认可,相对较差的学生会想办法迎头赶上。[5]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注意培养学生骨干,让他们领舞、带舞,而教师则可以抽出时间来更好地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改进教学。其次教师应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孩子参与到拉丁舞表演和比赛中。精彩激烈的竞赛会激发孩子们的竞争意识,在拉丁舞学习中精益求精。

2.4诱导式优化教学法

诱导教学法是根据拉丁舞技能转移规律,运用简化了的技术动作去学习复杂的技术动作,拉丁舞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舞蹈动作技术特点采用不同的诱导式练习,体会动作细节,在诱导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让学生更清晰地掌握动作要领)例如在牛仔舞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富有弹性的乒乓球,增强脚下的弹性练习。在桑巴舞前进走步过程中把自己想象成登山者,注意脚下对地面的重力施压和身体重心的向前移动。教师应传授科学方法,让学生养成一定的自学能力)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想学、乐学的过程中要提高自拉丁舞的自学能力,从内心真正爱上拉丁舞。(作者单位: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

参考文献:

[1] 刘多.浅谈拉丁舞技术的基础训练方法[J].科技信息,2011,(4):675-677.

[2] 孙志华.浅谈如何在少儿体育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J].山东体育科技,2000,(3):67-68.

篇4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初教育教育专业《少年儿童健康教育》的“有效”,更强调《少年儿童健康教育》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1 初等教育专业《少年儿童健康教育》有效教学中的教师行为

初等教育专业《少年儿童健康教育》有效教学中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在健康教育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能力等方面的进步或发展;更要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即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还要关注可测性或者量化。在有效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参与者,教学活动是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自主活动、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在有效教学中,教师是以研究者的心态致力于教学中的,以研究者的目光审视和分析生物学教学中的多种问题,不仅反思教学中的自身行为,还对学生中出现的多种问题进行反思,及时总结和上升已有的认识。

2 初等教育专业《少年儿童健康教育》教学的设计策略

2.1 自主建构式

激励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自主参与,个性发展,还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这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特点之一。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主动建构为特征的高品质的有效学习。健康教育的有些知识不是一定只有通过教师的传授才能得到的,可以将学生置于一定的情景下,借助其已有的学习经验并通过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这就使得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形成自主体验、自主探究、自主实践的品质,其间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设计者、支持者和促进者。

案例1 “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的学习

进行此节教学时,起初还采用了以教师介绍为主的方法授课,发现学生的学习情绪不佳,不以为然的样子,课后与学生沟通才知,这部分知识学生在初中《生物学》中已学过,也有了大致的了解(由此也得出一个体会:初等教育专业的生物教师也应看看初中的有关教材,了解学生的生物学和人体健康方面的知识基础)。于是在此基础上,本节内容重新设计为采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原则,以学生自主建构的方法实施学习。教师列人体各个阶段的基本特征作为知识主线和提纲要求,提出一些问题来创设情境,采用学生独立看书、看教师提供的多媒体课件和素材等自主探索的方式,由学生自主建构本节知识,整理知识结构,然后学生交流学习所得,形成共识,使大部分学生在初中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此内容又得到进一步深化和提高。由于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交流中学生之间出现了差异和水平的高低,教师及时诱导学生反思,点拨精讲,使他们找到了知识和方法的不足,这样学生从同伴中还获得了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启迪,这比教师的简单说教更具有效性,这也是教学内容外的收获。如“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人类遗传病与优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人与生物圈”等部分内容采用此法教学都取得了有效的教学效果。

2.2 合作互动式

合作是现代社会一个重要的、需要学习和养成的生存本领,合作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大力倡导的现代学习方式之一,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思想,也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通过不同基础学生之间有明确责任分工的合作、互助,形成知识、思维和能力上的互补,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动脑、动手、动口,在集体学习中积极主动的与他人合作,在交互合作中获得相关知识,形成合作的理念,锻炼了合作的能力,达成了教学目标,教师与学生彼此之间还分享思维、经验和知识,促进教学班集体的整体认知水平的提高,因而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不失为一种极其有效的教学策略。

案例2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一节的学习

篇5

一、活动主题

美丽中国梦 阳光少年行

二、活动时间、地点

时间:

第一期:2015年7月18日(星期六)至7月25日(星期六);

第二期:2015年8月1日(星期六)至8月8日(星期六);

第三期:2015年8月15日(星期六)至8月22日(星期六)。

地点:中国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北京)培训基地。

三、活动内容

1.体验军事活动,培养爱国情怀。参观军事场馆,体验军事装备,了解中国的军事历史、军事文化、军事发展及建设成就,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激励人生斗志。

2.军事拓展训练,加强身心素质。军事化行为训练,塑造良好行为习惯,锻炼健康体魄,磨砺抗挫折能力,加强自救自护能力,培养坚忍不拔、勇敢顽强的心理素质,提高生存适应性和应变能力。

3.挖掘自我潜能,塑造阳光自我。与心理学专家面对面,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挖掘自我潜能,保持积极心态。走进心理科学实践体验基地,体验心理科学的奥妙,培养观察、发现、创新的科学观。

4.做好心智管理,开启梦想之门。通过团体辅导、实践体验、主题交流活动等,交流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灿烂明天的向往,积累心理资本。参观清华北大,感受最高学府的氛围,开启梦想之门。

(具体活动日程安排详见附件1)

四、报名对象

身体健康的优秀中小学在校生,具体要求如下:

1.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或在某个方面表现突出;

2.年龄在8―16周岁之间;

3.身体健康,没有不适应外出活动的疾病。

五、荣誉与认证

优秀营员及带队教师名单将在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网上公示,并可获得:

1.青少年心理健康志愿者证书(带队教师);

2.青少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证明;

3.“青少年军事・心理夏令营”营员证书。

六、活动费用

篇6

关键词:少儿舞蹈;重要性;训练;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0-0074-01

少儿处在身体、智力等发育时期,而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美育教育,对少儿的身体协调性、一般的节奏感及相关创造力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促进少儿的身体成长、道德品行及智力发展的提高。舞蹈在少儿的素质教育中是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其所发挥出的功能也是其他学科所不能取代的。因此,本文主要通过论述少儿舞蹈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少儿舞蹈训练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让大家对少儿舞蹈教育有深入了解,从而为学校舞蹈教育的开展及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1]。

1、少儿舞蹈教育重要性

少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适当的舞蹈教育不仅不会对少儿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反而对少儿产生有利的方面。加强少儿舞蹈教育,有利于提高少儿的身心素质,培养少儿良好而健康的性格。由于少儿此时对外界事物的感知没有目的性,其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故加强对少儿的舞蹈教育,能够激发起少儿对新鲜事物的好奇,那么少儿就会变得好动及活跃。据相关人员调查,有过规律舞蹈教育的少儿,其心理素质及生理素质均比没受过舞蹈教育的少儿强。少儿通过舞蹈等方面的形体训练,不仅有助于自身气质、健康、体质的提高,而且更能很好的塑造少儿开朗的性格,增强少儿的自信心。少儿所处的特殊时期,对各类事物都变现出极大的好奇心和幻想,求知欲特别强,故此时对少儿进行适当而科学的舞蹈教育,能够激发少儿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因此,学校和家长对少儿的舞蹈教育应予以高度的关注和重视[2]。

2、加强少儿舞蹈训练与素质教育

2.1、舞蹈形体训练

形体训练是舞蹈教育的基础,其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协调少儿的身体节奏规律,使少儿领略到舞蹈中的特有韵味以及舞蹈中的姿态美,纠正少儿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如:不良的走路习惯,不良体型以及先天性肥胖症等。因为不良的体型或肥胖都会影响到周围少儿对之的消极评价,从而导致少儿自卑心理的产生。因此,对少儿进行科学而规范的形体训练是很有必要的,它能使少儿的身体动作的协调性,自身模仿能力,对外界节奏感和乐感在舞蹈训练中得到完美提升。此外,少儿在进行舞蹈训练时,还可以接受不同民族的舞蹈,从而了解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内涵,加强少儿对各民族的了解,使少儿体态上的训练与舞蹈的美融合成为一体。

2.2、舞蹈训练与智力开发

舞蹈是一种动感艺术,舞蹈训练能够使少儿的身体得到协调,能够将少儿的思维、视觉和听觉融为一体,因此,对少儿进行舞蹈训练,能够开发他们的智力,提升他们的反应能力,加强他们的记忆力,增强他们的想象力。首先,舞蹈训练能提升少儿的反应能力。由于少儿正处于对外界各事物的感知阶段,对少儿进行舞蹈训练,能够激起少儿的好奇心及好动心,一旦少儿参与到舞蹈的训练中,少儿的身体协调性就会得到提高,从而提升少儿的反应能力。其次,舞蹈训练能加强少儿的记忆力。舞蹈训练主要是在音乐的流动下要求跳舞者不停的旋转及跳跃,其期间的节奏快慢都有一定的运动规律,这就需要少儿在学习的过程中记住这些节奏,丰富这些节拍,进而就加强了自身记忆力。最后,舞蹈训练能增强少儿的想象力。因为舞蹈的训练需要少儿全身各部位的的相互调动和配合,这样就极易引起少儿的想象,并且通过教师科学适当的指导,会使少儿的思维得到开启,进而会引起少儿自发的区联想和回忆,增强少儿的想象力。因此,可以说,加强少儿舞蹈训练,让少儿融合到其中,对少儿早期智力的锻炼及形体的塑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3、舞蹈训练在少儿心理素质教育上的作用

少儿心理素质教育在现在表现出明显的重要性,少儿心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少儿今后的成长发育、学习就业等,因此,必须对少儿的心理素质教育予以高度的关注和重视。而作为舞蹈训练,其独特的特点也为少儿在心理素质上的教育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在舞蹈训练中,少儿表演意识与自身心理素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少儿心理素质好的,其思维反应就较为敏捷,那么其对舞蹈的表演意识就较为强烈,反之则亦然。因此,学校在舞蹈教学及舞蹈创编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少儿自身特点,尽量创编出适合少儿思维及心理能力接受的舞蹈,可以选择一些有特色的,有民族风格的,少儿感兴趣的舞蹈,对之进行训练,从而加强少儿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之都参与到其中来,进而在少儿的心理上促使他们顺利完成树立自身形象,以及自身的独立意识,最终培养出少儿自尊、自爱、自强以及自信的良好的、健康的性格[3]。

加强少儿舞蹈的训练及素质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少儿的身体协调能力,还能培养少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记忆力,对少儿的智力开发以及良好健康性格的塑造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少儿是我们国家的希望和未来,我们在养育他们的同时,更应该培养他们为国家效力的能力,使之能够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有足够的能力去适应和开拓。因此,我们学校和家长应该更好关注和重视少儿在舞蹈方面的训练,使之与素质教育相融合,培养出更优秀的一代代青年和人才。

参考文献:

篇7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步伐的加快,竞争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状况的代名词,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保证社会实现竞争的重要影响因素。个体不但需要充分掌握基本的文化素质,更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自身良好的品德与心理承受能力,这对学校教育尤为重要。素质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要求学生在学好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培养自身德、智、体、美、劳等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时代要求学生要综合发展,少儿图书馆作为有效提高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场地,应充分发挥其作用与功能。

1、基本概述

1.1 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主要是指有效提高少年儿童综合素质的一种教育形式。素质教育具有创造性、全面性等特点,首先素质教育是一种容纳所有学生的教育类型;其次素质教育旨在推动学生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再次,素质教育是有效保证并推动学生个体个性实现健康发展的教育类型。素质教育的开展主要在于保证每一个儿童均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给而同一个发展自己爱好与天赋的空间。

1.2 少儿图书馆的基本作用。少儿图书馆在培养少年儿童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学校、家庭无法替代的作用,可以说少儿图书馆对少年儿童的素质拓展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少儿图书馆是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和阵地,担负着培养儿童综合素质的职责,通过对书籍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来不断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与文化知识能力。另外少儿图书馆还是实施基本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少儿图书馆主要以中小学生及学龄前的儿童为对象[1],因此具备基本的教育职能与素质教育职能,这要求少儿图书馆要配合学校与家庭、社会对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素质教育。突出对学生自学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重视有特色、有针对性的教育。因为这种教育形式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所以受众有很大的选择权利,同时丰富的、能够有效满足受众兴趣爱好需求的多种图书资料,很好的将少儿图书馆区别于学校与家庭,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激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2、少儿图书馆在素质教育时代的重要作用分析

2.1少儿图书馆作为思想品德教育基地,在素质教育时代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分析。从基本的教育内容角度分析,素质教育最本质的要求在于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少儿图书馆作为精神文化学习与宣传的重要场所与机构,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相对学校的教育课堂来讲,图书馆内的多种书籍资料更加能够影响到学生的心灵,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少儿图书馆内部,学生可以实际的接触到更多的书籍,比如中国历史与国情,世界历史与国情等,感知到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另外学生还可以阅读一些英雄人物传记,了解到历史伟人的生平与主要精神,进而激发其努力学习的信息以及民族自豪感[2]。少儿图书馆内部的图书与资源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分别善恶与美丑,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学生独立思考与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2.2少儿图书馆作为培养人才基地,在素质教育时代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分析。素质教育时代区别于传统教育的重要因素在于教育教学理念的差别,素质教育更多的强调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发展,在学生在课堂内部充分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推动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的提高。少儿图书馆内部有很多图书资料与信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智力、能力及情操,增长学生才干,还能从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精神以及独立思考、积极创新的精神。另外少儿图书馆内的资料还需要学生自主进行搜索,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阅读,因此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少儿图书馆作为少年儿童智力开发的重要阵地,很大程度上承载着培养现代化全方位人才的作用。

2.3少儿图书馆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基地,在素质教育时代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分析。如何有效培养少年儿童自主学习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是素质教育开展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与创造能力,推动人才多样化的有效实现,才能顺利实现素质教育时代的基本教育教学目标。少年儿童能够有效养成读课外书、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以及创新性思维能力,少儿图书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少儿图书馆内部,学生可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根据自己的需求与爱好搜索自己需要的书籍,有目的的、有选择的阅读书籍或者参加相关的读书活动,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少年儿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自学能力,并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学生的知识。

2.4少儿图书馆作为培养心理素质的基地,在素质教育时代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分析。是否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有效应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保证少年儿童能够有效应对社会压力的重要内容。读书作为一种自我学习、自我认知的过程和手段,对个体心理的发展与成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解自身精神压力、放松心情的作用。可以说读书能够有效缓解压力,推动少儿心理身体健康发展。另外读书还能不断增进少儿的知识,改善少儿个人的行为,推动少儿自我心理调适。少儿图书馆应该不断加强与学校教育的联系,以有效掌握少儿的心理状况,进而有针对性的选择书籍,比如选择一些有关人格心理塑造、心理障碍的矫治、心理开发等类型的资料,不断完善少儿图书馆的图书品种,提高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与心理素质。

3、结论

青少年具有良好的可塑性,且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在性格方面,也表现为更多的好奇心,容易出现难以辨真假、丑恶的状况,同时也比较容易出现偏激的想法。因此图书馆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智能,稳定青少年的基本阅读倾向。为了更加有效充分的发挥少儿图书馆的作用,尤其是少儿图书馆在青少年基本素质与综合素质教育方面的作用,需要少儿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认真的观察并分析,同时有针对性的对少儿进行阅读指导。积极的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知识的引导,比如通过开展诗歌朗诵比赛、读书会、报告会、读书心得、辩论赛、演讲赛、知识竞赛等进行读书心得的交流[3]。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少年儿童的阅读兴趣与热情,有效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与读书习惯,另外还能充分提高少年儿童的阅读能力与思维能力,并帮助学生正确的掌握阅读和思维方法。同时,少儿图书馆还可以根据少年儿童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来有针对性的组织不同的兴趣小组进行读书交流,使青少年积极的加入到活动中,以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与交流能力。少儿图书馆还应该配合重大的节日或者纪念日展开针对少年儿童的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品德教育等,将教育融入到丰富的活动中,充分发挥活动的作用及社会教育的价值,使少儿图书馆真正成为素质教育时代青少年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与素质的阵地。

【参考文献】

篇8

群众性舞蹈,顾名思义就是非专业的群众性舞蹈教育。群众包括所有老、中、青、少的人们,那么,少儿舞蹈也是群众舞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很多群众文化活动中,少儿舞蹈都为各类文化活动抹上重色彩的一笔。少儿舞蹈犹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陶冶着儿童的心灵,真的幢憬、善的追求、美的理想通过欢歌妙舞,流露在孩子们稚气的神态里,辉映在天真的笑脸上。群众舞蹈中的少儿舞蹈最终目的不是创造节目,而是创造人。孩子,才是我们群众舞蹈的真正好作品。

凡舞蹈的表现手段,都是舞者的身躯、四肢和表情,人体的有规律的动作构成舞蹈语言的基本要素。这是舞蹈艺术区别于其他姐妹艺术的基本特征。由于舞蹈艺术的这种基本特征和特殊的表现手段,必然产生独特的教育方法和训练手段。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着包括舞蹈普及教育在内的各种艺术教育,越来越多的儿童、少年在接受正常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也接受着业余艺术教育,也包括舞蹈普及教育。近年来,全国少儿舞蹈业余普及教育发展很快。目前我省少儿舞蹈的发展趋势令人欣慰,现代通讯、信息、媒体等高科技发展也为不同层次的舞蹈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取之不尽的素材,同时也给少儿舞蹈的发展带来有利的条件。从幼儿舞蹈的启蒙教育,小学第二课堂的开设,各少年宫的业余舞蹈班等等,都围绕着舞蹈艺术教育向多层次多角度的方向发展,舞蹈艺术教育也成为人们谈论促进人才培养的热门话题。少儿舞蹈教育所产生的作用,无论从智力、德育、体健方面都具有其它教育无可替代的作用,少儿舞蹈教育成为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 少儿舞蹈普及教育教师素质的提高

群众舞蹈文化中,少儿舞蹈普及教育通过少儿艺术团、业余舞蹈艺术培训学校、舞蹈考级教学培训班等形式开展工作,其培训对象是清纯的孩子,如何对他们进行培养和引导,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渗透在学生成长的各个环节中,必须充分发挥少儿舞蹈教师的主导作用。

从事群众舞蹈文化活动少儿舞蹈培训的老师,要掌握少儿对周围世界的反应方式,才能创造出一个绚丽多彩、神奇美妙的少儿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天上星星会说话,林中的小鸟是姐妹,孩子们的心境远比成人要广阔得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起主导作用,为孩子们提供和构筑富有童心的审美空间,帮助孩子们从平面形象到立体形象的理性升华。少儿舞蹈教师的思想修养、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外在形象的表现,这些老师自身素质的自然流露会无意识地传递给被培训的孩子们,影响着孩子们。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多方面的,首先少儿舞蹈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以及指导训练有方的素质,教师在舞蹈动态形象的示范中,动作的规范,语言表达的亲切、准确,课堂组织的活泼生动,这些都要求教师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不断更新业务知识。其次,除了业务素质的提高外,还要提高理论素质,注重理论方面如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学习,提高思想、理论和文化修养,及时掌握现代信息,培养现代意识。

2 少儿舞蹈普及教育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少儿舞蹈的培训、创作、教学等活动中,普及教育的教学内容既是学术问题,又是科学研究。因此少儿舞蹈普及教育要有一套集系统性、规范性、科学性为一体、适合少儿心理、生理特点的少儿舞蹈训练教材,这套教材到目前为止还未形成。对于少儿舞蹈的辅导,老师只能凭着自己的实际经验和理解去施教,在训练过程中难免忽视了少儿舞蹈普及的特点,忽视了少儿心理、生理上的特点,即出现少儿舞蹈训练照搬成人舞蹈训练程序,单纯追求舞蹈技巧在舞蹈节目中的运用,出现加大训练运动量,超负荷训练和局部单一动作的重复训练等不科学的训练方法。长期这样,孩子们不仅不能达到少儿舞蹈教育的效果,而且有可能导致少儿身体形态的畸形发展,其危害性值得高度重视。

少儿舞蹈作品的创作上要杜绝成人化的问题。群众舞蹈中的少儿舞蹈活动,之所以要注重杜绝成人化的问题,是因为少儿舞蹈活动不仅仅满足了孩子们的艺术表演和艺术欣赏的要求,同时在引导孩子们参与活动时也完成着孩子们的心理发展和性格塑造,真正在孩子们的心灵中打开一个美妙神奇的童心世界。

少儿舞蹈普及教育过程中,对少儿创造力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这是因为孩子具有创造力,他们天生好动,喜欢新鲜、变化的事物,善于幻想,舞蹈在这方面给他们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舞蹈集音乐感受、身体动作、节奏变化、感情表达于一身,少儿经过一段时间的舞蹈培训,已经掌握一些舞蹈语汇并具备一定的表演能力,这时运用即兴舞蹈这种形式来激活少儿的创造力,会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比如我用一段音乐:《春天》,音乐具体形象,有雨声、有风声,有大地植物生展声等等,上课时给孩子们一个简单的提示,先请他们欣赏音乐,然后讲述出自己所感受的情景,这时孩子们情绪激动,讨论热烈并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接着让孩子们听着音乐表演舞蹈《春》,经过几次练习后,少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表现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有的随风飘舞,有的随雨水的流淌缓慢移动,有的两三人一堆聚在一起原地旋转,还有的时聚时散、自由舞动,如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般将“春天”的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创造性思维是脑活动的结果,创造力的开展与智力的开发是相辅相成的,在舞蹈过程,人会尽力使身体动作协调,从而使大脑不断地调整,所以舞蹈能促使少儿左右脑的全面开发,从而使少儿的创造力潜能得以极大地开发。

3 制定出一套适合群众舞蹈活动中少儿舞蹈普及教育的教材和训练方法

少儿是祖国的花朵,人类的未来和希望,怎样才能使他们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得到更好、更全面的成长,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高水平要求?笔者认为,在群众性舞蹈活动中普及教育少儿舞蹈还应该从孩子们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特征作为教材研究的切入点。

舞蹈是动态艺术,是以人体的动作为表现来形象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艺术,符合少儿通过感知、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心理特征,容易被接受。同时通过诸多的具体形象使他们认识事物后,来反映少儿自己的生活情趣和认识缤纷的世界,来区分真、善、美和假、恶、丑,明白简单的是非道理,逐步形成爱憎分明的健康心理。因此,要依据少儿生理和心理方面的不断变化,根据其年龄特征及差异,分类分层进行科学地选择教材,编排运用教材。教材是教学的必备条件,没有规范的教材,就无从谈及科学的训练。

在整个舞蹈活动中,人体的运动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在少儿舞蹈普及教育中,要让孩子身体的自然形态得到改变,在四肢的协调运动上,使其头、肩、臂、手躯干、胯、腿、膝、脚等获得有效的松弛和解放,并在其软度、开度、力度和基本能力上得到规范的训练,除调动其自身的形体参与运动外,还要引导学生感知能力和心理思维的发挥,因此,在少儿舞蹈教学教材的选择和运用上应重点考虑上述内容。

在了解少儿的心理与生理成长特点的基础上,抓住少儿的童心、童趣,围绕教材的科学性、规范性,训练系统性的原则,根据动作性、节奏性、娱乐性、模拟性等分类、分层次进行教学内容的编排。在教学方法上也要根据少而不同的年龄段的特征,运用适合他们的教材,掌握好教学方法进行培训。

总之,群众舞蹈活动中少儿舞蹈普及教育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把握好符合少儿心理、生理特点的教材教学训练方法,加强少儿舞蹈教师队伍建设,群众舞蹈中的少儿舞蹈普及教育一定能像山花那样烂漫,异彩迷人,使群众舞蹈中少儿舞蹈普及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

篇9

目前在社会上少儿的舞蹈学习班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很多家长看别的孩子都报班,也跟风一样,形成了一股报学习班热潮。但是在这个报班热潮中,我们看出了一些问题,究竟对于少儿舞蹈是是偏向舞蹈技艺方面,还是针对教育的角度,众多人的看法不一。大多数人认为,少儿舞蹈主要在于锻炼孩子的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促进骨骼发育。也可以通过舞蹈学习,形成优雅的气质,拥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只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应该对于少年儿童舞蹈进行普及教育,提高普遍提高少儿身心健康。其次才是对于艺术的追求,慢慢对少儿进行舞蹈美育教育,身体健康的同时,拥有美丽的心灵。

一、少儿舞蹈对少儿的重要作用

少儿舞蹈具有自己的特点,与成人舞蹈相比,更具有活泼性和欢快性,注重展示儿童的童心和童趣,不像成人舞蹈那样要求体会人物思想变化。少儿舞蹈的作用在于锻炼少儿的智力,培养坚强的品质,增强身体素质和培养少儿审美能力。通过舞蹈学习,可以让学生身心愉悦,学到课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少儿学习舞蹈,能够让学生掌握一门技能,同时也增强了心理和身体健康。

(一) 少儿舞蹈能够锻炼少儿的体魄

少年儿童正式发育和骨骼生长快速时期,这个时期养成良好的习惯,能够塑造良好的身材。少儿舞蹈是在动态过程中塑造美,协调肢体动作,让运动更加灵活优美。通过舞蹈学习,可以促进儿童消化系统,改变那些不爱吃饭,身体瘦弱孩子的体质。同时,经过舞蹈训练的孩子,具有很强自信心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二)培养少儿团体合作意识

少儿舞蹈很大的特色是以集体舞居多,讲究的是动作规范,队形整齐,整体上给人以美感。在这个时候,每一个个体儿童出现不协调,动作不认真的情况,都会影响整个团体的表演,团队的美感就会被破坏。在做团队的组成个体,少年儿童会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培养出团队精神,互助合作意识。当期,少年儿童都是家里独生子女,接触外面世界家少,承载了两代人的宠爱,很容易出现一些娇气和不合群现象,通过团队少儿舞蹈集体舞,能够改变孩子的家庭人性毛病。在接触其他小朋友过程中,也锻炼了孩子交往能力,克服那些内向、怕生和害羞的心理。

(三)舞蹈训练有利于少儿的智力发展,激发少儿创造力

少儿舞蹈的很多创作来源于自然界和生活,把自然界很多灵动的动物动作,都加入舞蹈创意中来。舞蹈中专门模仿小动物的,比如:小兔子,辅以简单的肢体动作,生动表现出孩子日常爱蹦、爱跳的特点,充满了童趣,在学习舞蹈过程中,就增加了少儿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同时提高孩子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记忆力。舞蹈的旋律和节奏也可使儿童提高感知和对事物的理解力。少儿在学习舞蹈过程中,在老师的启发下,会提高自己对事物的想象力,通过内心感悟来理解舞蹈的动作内涵。而舞蹈动作在一定环境下也可以激发儿童的表现欲,运用丰富的肢体动作表达内心的快乐心情。通过舞蹈训练对儿童的思维能力和智力能力提高有很大的益处。

同时通过这样舞蹈的教育和培训, 少儿会慢慢地领悟出舞蹈的内涵,也会在不断训练中知道生活中要通过付出才能有收获的道理,舞蹈学习要孩子有一定的时间,坚持学习,才能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表现更好,激励孩子去更加努力提高舞蹈技能。舞蹈通过实践,培养了儿童的动手能力,对儿童创造力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

二、少儿舞蹈教育的现状及弊端

少儿舞蹈教育在社会上发展得如火如荼,不少培训机构千方百计地扩大招生规模,从根本上来说,这些社会办学机构的存在,给了少儿舞蹈教育带来了生机,同时也引出了各种弊端,对于这些问题的分析,有助于改善少儿舞蹈教育现状,提高少儿舞蹈教育水平,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教育者教育水平差异大

目前很多儿童家长都希望孩子学习舞蹈,滋生了社会上不断出现的教育班群体,这些机构不像正规教育机构的要求那么严格,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场地设施都没有正规机构的完善,缺乏统一管理和监督机构,不同机构舞蹈教学水平差异很大,少儿舞蹈教师的素质也参差不齐,教学质量没有固定保障。

(二)缺少趣味性和多样性

少儿舞蹈教学必须在正确领导下,才能够选择适合少儿的舞蹈曲目,很多机构教学,在单调地给儿童排固定姿势和动作,让学生刻板简单模仿,没有任何创新和特色而言,抹杀了少儿舞蹈教学的童趣与童真,让本来趣味多样的少儿舞蹈,变成了简单的机械重复动作,甚至为了功利的追求比赛,单纯训练参赛项目,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无法实现少儿舞蹈的艺术美育价值。

(三)偏向成人化的舞蹈教学

目前少儿舞蹈教育者,不一定都是从幼师出身,都是成人学好舞蹈,就直接去教少儿,没有站在少儿的立场上,用着成人的思维和观念,远远偏离了少儿的思想情感。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下,儿童会受到不健康的思想影响。现在很多教育机构的教师没有经历儿童培训,对儿童的舞蹈掌握得不深入,拿现成的成人舞蹈教育少儿,致使舞蹈缺少童趣,失去了少儿舞蹈教育的目标。

三、少儿舞蹈教育的对策

少儿时期是少儿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成长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而舞蹈教育就是提升少儿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儿童的本能是听到有趣的事情手舞足蹈,来表达一种心情。因此少儿舞蹈教育非常重要,对于少儿舞蹈机构和教育者提出一点建议和要求。

(一)要设计一些符合少儿年龄和心理的舞蹈动作,去教授少年儿童

少儿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身体的技能和承受力与成年人有很大的区别,不能承受过多的压力和张力。所以教育者在为少儿选取舞蹈曲目和编导舞蹈动作时候,必须考虑在少儿能够控制和把握基础上,增加符合少儿心性的舞蹈动作,简单明快,反映儿童灵动而天真的性格。

(二)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也要考虑少儿的特点

我们都知道,即便是大学生学习舞蹈,也要讲究个方式方法。少儿舞蹈教学更应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少儿的学习热情,带动少儿的学习兴趣,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发挥少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就需要教师改进教育方法,注意儿童的天性引导和发展,调动对于舞蹈韵律和表现内涵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才能够提高舞蹈教学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的效果和监督通过反馈而达到

对于少儿舞蹈教学效果,可以采取一定的反馈意见,来完善和提高教学,纠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一阶段的学习,要对少儿个体进行观察,针对个体不同,进行差别指导和教育。也可以借助于家长的配合,对于孩子学习效果如何进行跟踪,之后把信息反馈给教师,这样才能保证少儿学会的舞蹈,而教学机构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林友,刘春平.中小学实施舞蹈教育的困境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1).

[2]董桦.浅析儿童舞蹈艺术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3).

篇10

跆拳道的前身是“花郎道”,起源于韩国的民间自卫术。跆拳道动作简洁快速,观赏性极佳且易学易练,短时间便可获得格斗能力,非常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和健身需要,所以越来越多的少儿从小就开始进行跆拳道的训练。目前,对少儿的训练普遍存在着为参加各级比赛而进行突击训练,缺乏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等倾向,这些都会降低训练效果,对少儿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埋没一些优秀的后备人才。

1.少儿的生理特点与训练

少儿身体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各器官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与成年人有很大的不同,在安排体育锻炼时应充分注意到这些特点,从而使体育锻炼更有针对性。

1.1运动系统与心血管系统的特点。

少儿骨弹性较好,不易完全折断,但易于发生弯曲和变形。关节面软骨较厚,关节囊、韧带的伸展性大,关节周围的肌肉细长,关节活动范围大于成人,但关节的牢固性差,在外力作用下容易脱位。肌肉细嫩,收缩机能较弱,耐力差,易疲劳。心脏体积相对较小,心脏收缩力量较差,而心率较快,随年龄的增加,心收缩力量逐渐增加,心率减慢。血管壁弹性好,血管口径相对较成人大,外周阻力小,所以血压值偏低。

1.2呼吸系统与神经系统的特点。

少儿的胸廓狭小,呼吸肌力量差,肺活量小,呼吸表浅,呼吸频率快。最大摄氧量和负氧债能力低,肺通气功能较差,体育锻炼时主要通过增加呼吸频率增加肺通气量,所以有氧运动能力和无氧运动能力都较低。神经过程不稳定,兴奋在大脑皮层容易扩散,表现为活泼好动,动作不协调,容易出现多余动作,注意力不集中。根据少儿神经系统的特点,安排训练内容时要活泼多样,运动时间不要过长,可要用穿插短时间休息的办法,以使他们精力旺盛。

2.在少儿跆拳道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2.1注重思想品德教育。

少儿跆拳道教学与训练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过程。教师与教练员要不失时机地加强对少儿的思想教育和启发,让他们认识到“双基”训练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在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我们应掌握少儿的心理特点,以表扬鼓励为主。教练员要及时发现少儿的优点并给予表扬。教学训练实践表明,少儿喜欢表扬,一经表扬,信心倍增,训练积极性也进一步提高。跆拳道重视身体和精神的双重修炼,培养少儿顽强果断、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并使人养成礼让谦逊、宽厚待人的美德。少儿正处于世界观形成时期,应加强他们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和集体主义的思想教育。

2.2注重身体素质与基本技术的早期培养。

少儿的身体条件与成人不同,有自身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因此,少儿跆拳道的教学与训练应该形成一套独特的方法。无论是竞技精英的培养,还是终身体育观念的树立,都要从小做起。少儿跆拳道的教学与训练,针对少儿生长期的身心发育特点,从教学内容安排上,要突出少儿在成长期进行跆拳道健身运动所需具备的技能和技巧,为少儿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从教学形式上,要结合少儿教学的特点,采用丰富活泼的教学形式寓教于乐,让跆拳道训练成为少儿喜爱的一种体育运动,让他们在快乐和游戏中幸福健康地成长。

2.3以“双基”教学为主,注意运动负荷与强度。

少儿心脏的相对重量和容积均和成人相近。由于神经调节不够完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故心率较快;心肌纤维收缩力弱,心脏泵血能力小,故每搏输出量小;血管因易扩张而相对较粗,血压也比成人低。少儿的新陈代谢旺盛,耗氧量大,因而呼吸频率较快,但呼吸阻力较大,呼吸肌力量较弱,所以肺活量较小。所以,我们在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少儿不宜过早进行专项的耐力训练。在跆拳道训练中,应以“双基”的教学与训练为主,加强单个动作为主的速度练习。不宜过多地进行耐力、力量和静力性的练习。在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少儿的运动量不宜过大,我们应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密度与强度要注意交替节奏,练习时间不宜过长,科学地运用间歇训练、重复训练等方法。

跆拳道练习推崇“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为宗旨,可为少儿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训练中,我们应根据少儿中枢系统的生长发育特点,制定相应的训练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少儿的训练积极性,合理进行力量、柔韧训练,从把握少儿肌肉特点和动作规范化几个方面入手,使训练的效果合理化,为其今后的全面发展和更上台阶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优秀运动员编写组.运动学[M].江西体育出版社,2002.

篇11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2-0252-02

动画与儿童教育受到了研究者的很大关注。“在未成年人道德建设中,优秀国产动画片有其不可替代的美学责任和教育功能。”国产动画的教育意义被看做是一大特征,至今仍在儿童观众的精神成长方面,起到了独有的作用。但既往研究都笼统地把整个国产动画纳入讨论范围,或是随机选择一部动画进行教育思想的分析,或是动画与未成年人教育、与儿童道德的研究,取材大挖掘不深,虽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给从类型动画的角度去谈与少儿的关系,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武侠动画自《虹猫蓝兔七侠传》(2006)开始,国内的武侠动画与港台、国外形成声势较大的潮流,至今影响不绝,如《秦时明月》系列、《风云决》、《功夫熊猫》系列、《兔侠传奇》,以及《猪猪侠》系列。少儿在接受武侠动画的侠义等积极思想的同时,武侠中暴力、江湖、打打杀杀等让人挥之不去的阴影,也不免让人担忧。因此,考查武侠动画与少儿教育的课题,从武侠动画与少儿接受心理、武侠动画积极主题与少儿教育、武侠动画角色与少儿模仿等几个方面去谈,就显得富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题材类型与少儿接受心理

国产动画也许因为注重儿童观众的定位,还缺少枪战、警匪等类型,虽有《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但其中主角可以不开枪,动作性刺激较少,如冬子在躲避中利用地形打败对手胡汉三。运动性与直接打斗在武侠动画中比其他动画类型更加突出,从而容易获得儿童观众的欢迎。电影的运动受到观众的欢迎,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的火车驶向观众时,导致了很多观众避席欲逃,其运动的逼真性让观众欲罢不能、流连忘返。调查表明,观众对动作片、武打片等具有强烈运动性的影视作品尤其喜爱。

少儿的接受心理是喜动不喜静,运动性强的动作能够很快地吸引他们。电影的运动性受到理论家的一致关注和认同。阿恩海姆指出:“运动是视觉最容易强烈注意到的现象。”克拉考尔认为运动是最上乘的电影题材。希区柯克认为追赶是电影的最高表现形式,追赶非常有助于构成一连串充满悬念的形体活动,因而它是最吸引人的题材。主张电影是物质现实的复原的克拉考尔更重视电影中的运动,追赶、舞蹈、发生中的运动等三种运动,特别适合电影的表现。格里菲斯的成为电影史上永恒的视觉范例的“最后一分钟营救”的秘诀,即在于交叉剪辑带来的运动紧张感。

对娱乐的渴求心理。国产动画的教育性思想突出,成为最大的特色,对少儿观众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少儿观众对娱乐也有着自然的追求。武侠动画虚拟了一个江湖世界、或把历史江湖化,以少儿主角在江湖世界中历险,并经由高强的武功激发少儿运动的潜能。在武打中,娱乐性往往超过表面的正义战胜邪恶、侠义伸张的思想性,少儿在打斗的模仿中不亦乐乎。

求新求异的心理。以往的少儿动画经常是神话传说、童话故事等的插图版,或是《猫和老鼠》等简单的滑稽版。武侠动画别开生面,借鉴成人世界中的武侠小说、武侠影视,以动物虹猫蓝兔等来演绎,无疑令少儿观众耳目一新。武侠动画中武功、武打,有着传统文化的基础,比起《猫和老鼠》等的胡闹,应该是高明了不少。《风云决》、《秦时明月》系列,让动画的观众扩大到少年和青年,其中故事和思想的广度和深度,和艺接轨,摆脱了动画常见的小儿科的幼稚。

二、武侠动画的主题与少儿教育

动画一直有着亲近少儿观众的优点,有着注重教育性表达的优良特色。“通过优美感人的影视形象、影视画面与影视语言,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动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武侠动画在实践中,形成了家国、正邪、寻宝等主题范式。纵观武侠动画,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的主题表达,在其中体现着侠义、爱国爱家、扶弱济贫、行侠仗义、团结互助、勇敢、坚强、自强、自信、不畏强恶、铲除邪恶、去拜金主义等有益思想,也是一种民族文化的理想人格。这些,对于少儿教育将起到正面的作用。

武侠动画除了形象、故事、视听等审美教育之外,其社会教育功能体现在人格教育、情感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人性教育等方面。

人格教育是有意识地对他们的心理冲突采取积极的态度,将他们的本能和反射培养成健康的品格。扶弱济贫、行侠仗义、勇敢、坚强等,有助于少儿形成健康的人格。情感教育是通过心灵的陶冶,影响其情绪表达风格。这里面,需要提及研究者“以暴制暴”、“靠暴力解决问题”的担忧。研究者需要注意到暴力的现实基础、心理基础、故事设置的逻辑情境和武功的隐喻意义。行为规范教育,教会孩子适应社会的技巧,调节其能力与目的之间的差异,并将外在的约束整合为更高级的行为模式。其目的在于提高他们的社会化水平,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面对恶者、弱者、伙伴等,武侠动画的正面主角在有意无意地引领少儿观众的行为规范,这方面也是该动画在策划创意阶段要解决的问题。人性教育是用真、善、美教育少儿,引发他们心灵中美好的东西:勤劳勇敢、自信智慧、合作精神等,以形成良好的生活价值观。《虹猫蓝兔火凤凰》宣称:“每个人都是奇迹。”通过努力追求理想,克服艰难险阻,一定会取得成功。《功夫熊猫》的阿宝也从卖面条的普通人最终成为神龙大侠的。

三、武侠动画角色与少儿模仿

影响少儿的成长。武侠动画的主角大都是力量超群、勇气过人、人生经历传奇的英雄人物,他们对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儿童难以抗拒,极大的满足了他们的偶像崇拜的心理。实际上,武侠动画的主题总是由主角在传奇的事件中体现的,也就是说,英雄人物身上的真、善、美的品格对青少年儿童的道德价值观、审美价值观、创造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但也有消极方面,二元对立的善恶模式、以暴制暴的惩恶方式、男权神话的高扬对青少年的道德价值观、人生价值观、性别价值观方面产生的消极影响。[4]

动漫暴力已成为广受社会关注的问题。具有暴力倾向的动漫通过电视、影碟、网络等方式传播,对儿童的社会心理和行为产生了较大影响。武侠动画的侠义思想、行为,往往是通过暴力来实现的。这样武侠动画的暴力就不可回避,形成了一些特征。(1)榜样的作用,有魅力的施暴者;(2)正义的暴力,暴力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3)美化暴力内容,特写打斗情节;(4)淡化暴力造成的伤害,未惩罚施暴者;(5)非现实的,幽默的暴力。这些特点增加了初中生学习、记忆、认同和模仿暴力的可能。武侠动画的暴力基础很多,其中一个现实基础是:坏人往往是施暴者,也只有依靠正义的暴力才能制止和消灭它。一些研究者批评武侠的以暴制暴是宣扬暴力的行为,不如现代社会讲求法制。但武侠的时代背景经常是冷兵器为主的前现代社会,即便在现代社会,其中的警察、监狱、法庭,也是暴力机关。

关于少儿模仿武侠动画的角色,其心理基础可从弗洛伊德的理论找到解释。弗洛伊德认为梦的工作方式有凝缩、移植、具象化、润饰等四种。凝缩指数人合为一人的混合影像,相似于文艺创作中的典型人物。移植是把梦的主题隐藏转移在可能是异样形态的显梦里。具象化将梦思翻译成语言,润饰则把杂乱无章的梦思进行叙事化处理,让梦合乎逻辑。[6]武侠动画把少儿的英雄梦想、助人精神、实现自我的意识,通过主角的行侠仗义和江湖世界的故事,进行凝缩、移植、具象化和润饰,最终成为少儿喜爱的动画类型。武侠动画主角也自然成为少儿模仿的偶像。经由正义修饰的打打杀杀,也能让少儿宣泄情感,达到心理平衡。武侠动画中难以避免的打杀,也是弗洛伊德快乐原则与死亡原则的生本能与死本能理论的体现。

同时,拉康同化理论也对武侠动画角色的少儿模仿性提供一定的解释。拉康提的镜像理论认为,在半岁到1岁半的时期,婴儿在镜像中可以自我识别,形成想象界的镜像我,为“一次同化”。婴儿到了4岁左右,从无语言到语言主体,形成了象征界的社会我,完成他恋性的“二次同化”。“婴儿出于自恋借助于想象与自我的镜像认同,观众也可能出于自愿而借助于影像,设想自己就是银幕上的人物。”武侠动画的角色经历着传奇事件、有着高超武功、携带具有特色的兵器,这些让少儿与角色同化,进而设想自己就是银幕上的人物。“虹猫”动画播出后,很多儿童都买了宝剑等玩具,挥舞玩弄,一派功夫高手行侠仗义的模样。

四、结语

中国武侠动画片在传统武侠文学和武侠电影的熏陶下,在动画艺术和技术的既有基础上,本应有着发展的良好前景,但现实除了少量作品外,多数不能获得当代观众的追捧。从武侠动画的教育性方面来看,需要在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及东方美学的显现方面着力。国产动画从角色形象的设计、题材、主题到具体的文化知识的展露,都显示着对传统文化的运用。这是继承与创新的必然举措。然而,其中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勇闯天下》是一部极力综合国内外动画良好因素的影片,在主体故事借鉴《第五元素》的基础上,把西方的地火水风和爱五大元素,改造成中国五行的金木水火土,创造了冰之心、金之弩、青之芽、火之灵和黄飞鸿代表的土等新形象,并让黄帝也在影片里出现,对传统文化的使用意图是清楚的。但五行的相生相克并没有得到运用,影片显示五行方位的图案是北金南木、西火东水、中间土,正确的排列应是北水南火、西金东木、中间土。另外,在暴力的表现上,也需要从美学的角度进行艺术处理。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武侠动画的观念与范式研究》(10B009)

参考文献:

[1]常州工学院中国动画课题小组.优秀国产动画对青少年的美学责任与文化传播[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10).

[2]章柏青,张卫.电影观众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

[3]吴振尘.武侠动画的主题范式[J].电影文学,2011(8).48-49.

篇12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4-0094-01

少儿舞蹈与成人舞蹈有相同的规律,都是以人体为工具,通过人体动作的协调,表达一定思想感情的动态艺术,但与成人舞蹈相比,少儿舞蹈的动律更为欢快明朗,它包容儿童的“童心”与“童趣”,蕴含着孩子们对于真善美的感受与亲和力。通过少儿舞蹈的锻炼可以对儿童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少儿舞蹈教育对少儿的智力发展、道德修养、意志品质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审美能力的培养等,具有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加强少儿舞蹈的锻炼和学习,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一、有利于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少儿阶段的舞蹈具有欢快明朗的节奏和特点,它非常符合孩子们爱动、爱跳的特点,也很符合儿童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心理特点。孩子们在动作、节奏、娱乐中提高了模仿能力,加强了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舞蹈动作是无声的语言,孩子们常常依靠丰富的想象和心灵的感悟去表现这些动作的内涵。而这些动作又能激发、启迪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开拓创造性的思路。

在少儿舞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每一个儿童的身心、年龄、性格等特征教给他们一定的舞蹈技巧,一般组合动作。孩子们处在这种年龄阶段,其模仿能力也是最强的时期,所以教师应该留给孩子们一个创造性的空间。例如,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抒情的音乐,并配之以一定的内容,让孩子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孩子们在练习舞蹈的过程中,根据音乐背景,感受不同的情境,表达出自己的赞美或喜爱之情。这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帮助孩子们完成了从平面形象到立体形象的升华转换。这样经常性的练习,既可以教会孩子们一定的舞蹈动作,又可以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思维,训练其敏锐的观察能力,使学生的感知、联想、想象、幻想等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从而促进孩子们得智力发展。

二、有利于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意识和意志品质

舞蹈是一门整体艺术,少儿舞蹈往往是以群组舞蹈形式进行排练或演出的,整齐的队形、划一的动作,常常是衡量整体美感的标准之一。如果有一个孩子不认真,动作不协调,就会影响到整个舞蹈的表演,甚至破坏画面的美感。通过这种步调一致的训练,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养成一种自觉遵守纪律、主动关心和帮助他人、注意集体协作的行为习惯。

少儿舞蹈还能培养孩子们活泼的个性和坚强的毅力。少儿,特别是当代独生子女,在家中养尊处优,在公众场合可能会有内向害羞,娇气任性的特点。而舞蹈是当众表演的,这种艺术活动有着现场互动交流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舞蹈的外向特征,激发学生进行富有表情的表演。通过参加排练、外出演出、集体活动,许多学生克服了性格内向,胆小害羞等不健康的心理。参加艺术活动,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了孩子们活泼的个性。另一方面,舞蹈又是一门残酷的艺术,在舞蹈训练过程中,有些动作必须经过艰辛才能完成。这就需要孩子们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吃苦的精神。因此,有些比较较弱的孩子,经过刻苦的训练,他们的毅力得到了充分的磨练。

三、有利于提高少儿身体素质,增强形体与气质美感

舞蹈是人体动态造型美的精华,科学、协调的舞蹈训练,会提高学生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促进儿童的骨骼发育,增强孩子们的消化机能,增进食欲,提高身体素质。实践表明,受过业余或专业舞蹈训练的孩子,他们的仪表、举止端庄得体的特点,这种形体特点,又会使他们自我感觉良好,充满自信乐观,为他们以后得体地待人接物打下一个基础,经过舞蹈训练的少儿,能让人感受到我们民族的一代新人挺拔向上、大方活泼的形体和开朗美好的气质,有助于培养和提高民族自信心,激发民族自豪感。

四、少儿舞蹈教育具有美育教育的功能

篇13

少儿美术教育在整个美术教育中起着启蒙化的作用。从以往的教学模式来看,主要是以“教会学生绘画”为核心,实际上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角色,包括其身心的特点、创作潜能等方面。本文正是对这些问题展开了一定深度的探讨。

一、基于少儿心理认知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

少儿由于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因此,在探讨少儿美术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切实地关注该群体特殊的心理机制。这也是笔者在开办“佳美”少儿艺术室过程中所得出的一个重要的结论。

综观历史上关于少儿美术心理学研究情况,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理论。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以及罗恩菲德的绘画发展理论可知,它们均关注到了儿童画在整个未成年思想体系中的重要性地位。在皮亚杰、罗恩菲德等学者关于儿童心理学说的启示下,英国心理学者里德完善了“儿童绘画发展阶段说”,将其分解为“涂鸦期”“线描期”“叙述的象征期”“叙述的写实期”“视觉写实期”“压抑时期”“艺术复活期”7个步骤,并构建了关于儿童绘画发展的“直线型”模式理论。

从笔者执教于“佳美”少儿艺术绘画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少儿阶段,基础性的训练必不可少,但需要掌握好“度”。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美术价值需要通过科学性的个体经验所证实,即使是对于儿童所处的低龄阶段而言,也要将其具有主观性、偶然性、个体性的经验符合科学化的合规律性。由于少儿普遍存在着好玩的天性,作为教师引导者,则需要加以引导,在满足少儿以绘画为游戏的心理的基础上,也要有意识地融入关于绘画的技能与技巧。毕竟,少儿的绘画技能尚未成熟,需要正确地加以指导,才能够既满足少儿游戏的心理的同时,也能够对他们的绘画技能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二、兴趣与专业相结合的少儿教学模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绘画的少儿而言,由于思想上尚未成熟,他们更多地需要在兴趣的指引下去学习他们所喜欢的科目。如若只是在家长一味地强制下去学他们所不感兴趣的内容,那么可能得到的结果势必适得其反。这一点在幼儿的兴趣教学中显得尤其突出。基于此,笔者在开班伊始就制订了相应的工作计划,针对该年龄学员的身心特点配备相应的教材,在上课的过程中,以启发式的教育方式、有意识地去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也有机地融入一些关于绘画的技能技巧。由于少儿接受能力有限,笔者在传授教学知识的时候,并不以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们,而是潜移默化地逐渐深入地灌输一些技巧。

笔者在每次的主题绘画课上,借助于视频、图片等媒体手段来营造学习的环境,以促进少儿学员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并进而展开个性化的艺术创作。正是在这样兴趣与专业相长的教学模式下,围绕着造型提高、兴趣培养这两项任务,笔者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并开设了与之相适应的一些课程,例如,儿童画、水粉画、陶泥课、写生课、手工课等。同时,笔者也充分地利用好节假日的时间开展了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创作活动。

三、自由、民主的开放式教学机制

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他的“活教育”原则中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的确,对于少儿来说,在有意识地向他们传授一些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到孩子们的创作潜能。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体制之中,美术的教学观念体现更多的是教会学生绘画,甚至强加灌输进一些成年人的绘画思想及其技巧。这样并不能达到很好地让孩子们感受到绘画本身所具有的自由化的特点,进而可能抑制少儿的绘画创作的潜能。因此,笔者采取自由、民主的开放式教学机制,并通过给出课题加以引导将孩子们的认知通过图像的形式呈现出来。实践证明,笔者的这一教学理念得到了大多数家长的认同。在2011~2012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尽量放手,让少儿学生自己亲手绘画,教师不手把手地进行执教。从教学的成果来看,孩子们也的确能够画出优秀的作品。现以2012年2月11日画室《青蛙》一课为例展示学生作品。

其中,上述图一、图二为小朋友08年2月的作品,图一是老师演示图像资料,介绍青蛙的相关知识,生活习性,结构特征后孩子根据理解自己创造的青蛙形象,画面虽然在构图、用笔等方面还不足,但是体现出孩子对青蛙的认知,图二为教师示范后孩子完成的作品。图三、图四为7岁小朋友的作品,图三是演示图像资料后,学生照青蛙图像资料完成作品,图四为教师示范后学生完成作品。

笔者认为,在教学途径上,可以采取一些新式的教学方法,例如,示范法(包括局部示范法、欣赏示范法、幼儿自我示范法以及师生共同示范法)、情景再现发现法、心灵感悟体验法以及实物人形模特法;在教学评价机制上,也可以采取多元主体的评价法,例如,幼儿自评、幼儿互评以及教师点评等。

四、强化学校与家庭互动的反馈作用

在学校,教师主要的职责是起到指导与点拨的作用。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由于幼儿的自控能力不够强,需要发挥家长的监督作用。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采取了相应的学校-家庭互动的措施,即通过制作家长联系卡的途径,定期地与家长进行互动沟通,及时性地得到相应的反馈意见,同时,还能够通过展开调查问卷的方式来弥补教学中的沟通不足,加强与家长互动,从而对幼儿学生掌握绘画技能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并及时地加以解决,指导学生提高绘画的水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