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渔业发展

渔业发展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13:1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渔业发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渔业发展

篇1

二、楠溪江渔业资源管理30年来的变迁分析

(一)第一阶段:1984年以前的自由捕捞阶段

这是一种对进入没有限制的极端开放状况。由于没有明晰产权,人们在使用渔业资源时不会考虑其行为的全部成本,以致个人生产决策的私人净收益和社会净收益发生了分离。在这种情况下“公地的悲剧”极易发生。资源的使用者只有掠夺资源的激励,而没有保护资源的动力。于是,总产出超出了能使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产出,捕鱼手段也日益恶劣化,这严重破坏了鱼类自身的繁衍。

从这一阶段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于公共资源,完全的开放状态必然会导致资源的过度利用,从而不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我们可以做的有两种选择:(1)依靠政府严格地限制私人对公共资源的开发,唯一合法的开发者只能是政府;(2)通过政府出面将产权明晰化,把个人的收益和社会收益结合起来,能更有效地解决“公地悲剧”问题。在这两种方法中,第二种选择通过让获得产权的私人参与市场化运作,结合了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功能,无疑是更优的选择。

(二)第二阶段:1984-1998年的分段承包(按自然水域划分,通过招标承包给当地村民)

据统计,实行分段承包使得楠溪江水域面积的一半左右有了明确的“产权主人”。这种方法也许对于森林、草原等一类的可再生公共资源而言是一个优良的解决方案。然而,由于楠溪江渔业资源流动性强的特点,这种方法最终也以“竭泽而渔”的后果宣告失败。原因何在?其一,渔业资源流动性所带来的难以隔离各家各户承包区的问题无法解决。渔民如果为了涵养资源,牺牲自己的短期利益,对自己承包段的鱼暂不捕捞的话,由此增加的鱼也不一定会留在自己的承包段里。一场大水、一次异常的天气变化,都会使非定居的鱼流到他人的承包水域。对各承包者来讲,理性的选择就是尽可能地把自己承包水域的鱼捕光,以免“便宜”了他人。这样甚至导致了对亲鱼、幼鱼也进行掠夺性捕捞,严重影响了楠溪江渔业的繁殖。其二,在楠溪江里,有一些地段因为资源条件较差而无人承包;还有一些地段由于牵涉多个乡镇而难以承包。这些约占楠溪江一半流域的尚未承包的水域就成为管理的薄弱地段,村民们纷纷强占掠夺,资源破坏严重。在这种资源利用方式下,尽管比自由进入状态稍有改善,但楠溪江的渔业资源衰退的趋势并没有得到阻止。

(三)第三阶段:1999开始:整体承包阶段

这一阶段中,产权完全归单一主体所有,预期的前景是非常乐观的,但是现实状况却远远出乎公司领导者的意料之外。虽然公司拥有法律上的产权,拥有事实产权的却是世世代代在楠溪江边生活的村民们。而公司在没有获得任何执法权利的基础上,为捍卫自己的产权权利付出了极度高昂的成本。即便如此,成效依然甚微。因为公司所面对的不是一个个人,而是团结起来的村民集体。集体对抗中,公司的两位高层领导因此获罪,大大打击了公司主要股东对于公司前景的信心。而村民也在这样的集体对抗中萌生出报复的心态,恶性捕鱼便是最佳证明。

整体承包行动的失败,不仅在于投资者没有对产权保护难度和成本做出正确的估计,以致投标时的理性化程度不够,也在于当地的政府、村委会没有为保护楠溪江的生态资源做出应有的配合工作。当地村民的捕鱼行为实际上已经构成侵权,但这是一个无法控制的因素,毕竟祖祖辈辈都在楠溪江自由捕鱼的经历已经成为根深蒂固的想当然的事情。因此,楠溪江三十年来的渔业资源管理变迁总体上都以失败告终,根本原因仍然是产权问题。

三、楠溪江渔业资源的出路

(一)整体承包依然是最优选择;

基于渔业资源特有的流动性特点决定了只有整体承包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楠溪江渔业资源三个阶段的管理变迁证实了放任自由的方式和分段承包方式是没有质的区别的,而整体承包尽管失败,根源不在于整体承包的缺陷,而在于政府、企业和村民没有为此做出积极的努力。

(二)采用整体承包的方式,可以考虑通过重新投标确定产权分配;

篇2

(一)纵观日本农林渔业公库的发展史,其大致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45年到1960年的战后恢复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粮食极度短缺,日本陷入了极端的混乱中,国民处于饥饿的边缘。公库的政策目标是支持粮食增产,信贷基金主要投向农地改造、开拓耕地、改进灌溉设施,用于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第二阶段为1960年到1975年的支援改善期。随着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工商收入增长很快,农业与工商业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为缩小工农业收入差距和适应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畜牧业和果业比重的需要,日本1961年颁布了《农业基本法》,并且农林渔业金融公库的政策目标是要满足不断增加的果树、畜产、蔬菜等经营实施建设的需要。

第三阶段为1975年到1990年的生产过剩期。由于农业基本法的切实落实,大大促进了大米、畜产品和水果的生产,大米的产量开始出现过剩的倾向。因此,农业发展的重点转到了加工、流通领域。在水产业方面,农林公库又创设了支援水产品加工业的贷款资金项目。

第四阶段为1990年以后,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使日本的农产品市场形成了本国农产品直接与海外竞争的情形。因此,增强农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育能与海外农产品进行竞争的农业,成为农林渔业金融公库的主要目标。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愿意从事农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周末农业”、“老人农业”现象日益成为阻碍日本农业发展的严重问题。为此,1994年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创设了“强化农业经营基础资金”,用于支持核心农户的发展。这种资金制度规定,只要经市、町、村认定是新一代的农业生产者,公库除提供设施资金贷款外,还可以同时向其贷放当地低利息的长期流动资金。

(二)公库资金的筹集与应用

长期以来,日本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的筹集主要来源于邮政储蓄和邮政简易保险。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来源的主管部门——大藏省专门设立一个融资管理机构“邮政投资特别会计窗口”,把筹措的资金集中起来,再贷放到每个政策性金融机构。公库的贷款范围包括四个方面:农业信贷业务,占贷款的60.3%;林业信贷业务,占贷款的24.7%;渔业信贷业务,占贷款的4.9%;加工和流通信贷业务,占贷款的10.1%。贷款资金的特征是长期、低息,平均贷款年限为20年,最长可达55年,平均贷款利率为3.89%,其中1998年度为1.77%。在贷款期限内,贷款利率一般是固定不变的,但贷款户在特殊情况下还可以进一步申请减息,由此造成的利息损失,公库可获得“农林渔业振兴基金会”的补偿。

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概况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于1994年11月18日,总行设在北京。其分支机构按照开展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需要,并经银监会批准设置。截至2006年底,除总行及总行营业部外,设立省级分行30个;地(市)分行(含省级分行营业部)330个,地(市)分行营业部210个,县(市)支行1600个,县级办事处3个。目前暂未在自治区设立分支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系统现有员工约5.9万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主要承担国家粮棉油储备和农副产品合同收购、农业开发等业务多种的政策性贷款、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及监督使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若干农业比重大的省、自治区设摆出机构(分行和办事处)和县级营业机构,资金来源除财政核拨资金外,主要面向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并使用农业政策性贷款企业的存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运营资金来源长期以来主要依靠中国人民银行的再贷款,从2005年开始加大了市场化筹资的力度,目前暂未开展境外筹资业务。截至2006年12月末,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向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余额3870亿元,金融债券余额3131亿元。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运营资金目前主要用于粮棉油收购等流动资金贷款。截至2006年12月末,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各项贷款余额为8844亿元,其中粮油贷款7454亿元,棉花贷款1173亿元。

(二)存在的问题

1、现有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不足且来源较为单一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注册资本为200亿元,中国人民银行实拨资本金较少,仅为lO亿元,其余为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以贷款的形式划转的资产和财政退税转增的资本金。资金不足,然而其来源除资本金少和吸收少部分企业存款外,主要依赖于向中央银行再贷款和发行金融债券,资金来源与所承担的任务之间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

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较为狭窄

2、从1998年开始,为了配合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国务院决定将农业综合开发贷款、扶贫开发贷款等专项贷款业务从农业发展银行划出,其职能变成了单一的粮棉收购银行。随着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深化,粮棉市场全面开放,农业发展银行在2003年、2004年粮棉油贷款分别为6809.77亿元和7104.26亿元,占当年农发行贷款总额的99%。农业发展银行业务的单一导致其难以扩大发展,同时也限制了对其他涉农产业如农产品科技研发、农业基础设施等项目政策性资金支持。

篇3

一、发展生态渔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浙江渔业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渔业跨越式发展路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省渔业面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特别是近五年来,我省渔业围绕“产业强基础、发展上水平”战略,坚持统筹兼顾、重点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保障市场安全有效供给、增加渔农民收入、促进渔区和谐稳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我省渔业发展正面临着空间资源日益紧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生物资源日渐衰退等压力和经营体制机制滞后、发展方式粗放、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不足等问题的双重挑战,亟待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大力发展生态渔业,推广应用新型生态渔业发展模式,逐步构建生态合理性、经济高效性、功能良性循环的现代渔业体系,实现渔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既是转变渔业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渔业转型升级的根本举措,也是实现生态环境修复、推进渔业生态安全的重要抓手,更是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促进渔农民增收的重要保证。历史经验和实践证明,只有大力发展生态高效、优质安全的渔业(即生态渔业),实现渔业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浙江渔业才能走出一条“又好又快”的发展路子。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生态渔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渔业建设。

二、生态渔业的发展方向、建设内容和工作重点

(一)发展方向。

以确保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和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为根本,通过应用现代科技、设施装备和合理的生产模式,修复和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水体单位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具体突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以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修复保护为重点,强化渔业在水域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资源保护、促进生态安全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实现渔业和环境的和谐。

二是以“百万亩生态型水产养殖塘标准化建设工程”为主要载体,全面推行水产健康养殖,推进渔业向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现代渔业方向发展,实现生态和高效的协调。

三是大力引导传统渔业向休闲渔业、景观渔业方向发展,积极拓展产业业态,实现渔业空间的拓展。

(二)建设目标。

依据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今后五年,在我省构建沿海生态高效渔业发展区、内陆设施渔业示范区、山区生态渔业建设区、大水面洁水渔业开发区等几大渔业块状经济区,基本形成自然环境和谐、基础设施优良、渔业结构合理、区域特色鲜明、科学技术先进、运营机制新颖的现代生态渔业发展格局,促进渔民收入稳定增长和渔区社会繁荣进步。

到2012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10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出达到1860亿元,年均增长8%;渔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2200元,年均增长5%。

(三)主要模式。

根据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结合我省实际,重点推行下列七种模式:

1、池塘环境友好型养殖模式。以配合饲料为基础,以安全、高效的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有效减少药物使用,降低对水体的氮、磷排放,并通过构建一定比例的人工湿地、生态氧化塘或利用生态沟渠、稻田、藕田等进行养殖排放水处理或实现养殖水体的重复使用。

2、湖泊水库洁水型渔业开发模式。洁水型渔业开发,又可称“保水型渔业”,以保护水环境为目的,选择以鲢鳙鱼等滤食性鱼类进行人工放养,利用生物食物链原理,消耗水中的富营养化物质,从而达到保障生态平衡,保护水环境,充分利用水体渔产力,提高广大库区农民致富能力的目的。

3、文化传承和创新型生态养殖模式。利用稻田、山溪等丰富的浅水资源,辅之以现代科技手段,传承和创新具有悠久历史的稻鱼(虾、蟹)共生和山溪以草养鱼等生态循环养殖模式。既种稻(草)又养鱼,把植物和动物、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物质和能量良性循环转化,实现“稳粮丰鱼增收”的目的。

4、大水面鱼、虾、贝、藻立体增(养)殖模式。在大江大河和浅海海域,选择适合该类水域生长繁殖、经济价值高、宜于人工苗种培育以及放牧饲养的鱼、虾、贝、藻等水生生物,利用生物间不同的栖息特性和食物链关系,实施规模化立体型增(养)殖,构建水域的生态平衡,改善水体环境,修复渔业资源,实现水生生物多样性。

5、工程化渔业养殖模式。采用高效水处理技术、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功能性饲料等,有效控制净化养殖污水等自身污染,减轻对环境与资源的破坏,大幅度提高养殖单产和经济效益。工程化养殖包括集约化养殖和工厂化养殖,具有高密度、集约化、高效益、少污染等特点。

6、休闲生态渔业技术模式。利用渔村设备和空间、渔业生产场地、渔具渔法、渔业产品、渔业经营活动、渔业环境及渔村人文资源等,经规划设计,充分发挥渔业与渔村休闲旅游功能,集渔业、科普、旅游、观光、健身、娱乐、休闲为一体,使渔业一、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7、“负责任”水产捕捞模式。逐步减少渔船数量,探索和推行限额捕捞制度;推广渔船节能,改进渔具渔法,禁止严重破坏渔业资源的作业;压缩底拖网、定置张网、桁杆拖虾网等作业,鼓励发展选择性较好的流刺网、钓具和笼壶作业,促进捕捞产业发展与渔业资源再生能力相匹配,实现永续利用。

(四)工作重点。

主要是实施“生态渔业建设三大行动计划”。

1、渔业资源养护和生态环境修复行动计划。以涵养资源、修复生态、改善环境为目标,以我省水系和重要渔业水域为重点,实施渔业资源增殖和生态环境修复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力度。在我省钱塘江、瓯江、曹娥江、甬江等重点水系有序开展规模性增殖放流工作,完善和加强执法管理,推进增殖保护区和资源生态保护区建设,加强重要渔业水域划型和保护,推行“负责任”捕捞模式,强化许可管理和伏季休渔制度,控制捕捞强度,使主要渔业水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到较合理水平,捕捞水域渔业资源稳中有升,使我省渔业资源衰退和水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控制。2009年起,计划先在钱塘江流域举行大规模的增殖放流活动。

2、生态强渔富民行动计划。在加快渔业三大重点工程建设(标准渔港、标准鱼塘、渔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统)基础上,坚持“生态立渔、生态强渔”的发展理念,以生态、安全、高效渔业建设为目标,以做大水产养殖主导产业、发展设施渔业和培育休闲观赏渔业为重点,实施生态强渔富民行动计划。加快标准鱼塘建设改造,实施符合“四个一”(一个优势品种、一个知名品牌、一个健康养殖模式、一套完善的经济运行机制)要求的现代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建设,推行池塘环境友好型养殖模式,大力发展山区新型稻鱼共生养殖,开发浅海鱼贝藻类立体养殖,实施现代生态渔业示范区建设工程,推进水产生态健康养殖,培育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提高养殖综合效益,增加渔农民收入。加强主导品种良种选育和推广,推进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加快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做大做强水产养殖主导产业。深化渔业经营体制改革,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创新现代生态渔业发展模式,推进工程化设施渔业建设,大力培育发展休闲观赏渔业,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

3、渔业洁水保水行动计划。以洁水与渔业协调发展为目标,以水库等大中型水面为重点,实施“以鱼养水”“以鱼洁水”的渔业洁水保水行动计划,充分发挥渔业在改善水质、保护水环境和打造生态品牌等方面的突出作用。通过放养滤食性鱼类,增殖放流土著鱼类,大力推行发展水库有机鱼生产,积极发展促进水质改善的洁水渔业,打造生态渔业品牌,引导、推动全省洁水渔业建设。

三、发展生态渔业的主要措施

实现传统渔业向现代生态渔业的跨越,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贯彻落实“两创”总战略,推进“生态渔业建设三大行动计划”,着重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着力完善渔业经营体制机制。

进一步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推进水域、滩涂承包经营权合法合理流转,加强规范管理和服务,努力构建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渔业经营体制。

积极培育现代渔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渔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力争到2012年在全省培育、扶持和认定100家有一定规模、运营规范、效益明显的省级规范性渔业合作组织,构建起以渔(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各类产业(行业)协会为辅助的渔业合作经济组织体系。积极鼓励工商企业等社会力量投资发展水产养殖主导产业、水产品精深加工和市场流通业,大力扶持发展渔业龙头企业。

推进捕捞渔船法人制公司化改革,探索海洋渔业资源产权化改革,建立和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制度框架,逐步实施产出配额管理,统筹渔业资源保护、渔民权益维护和渔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大力推进渔业科技创新推广。

1、建设新型渔业技术推广体系。深入实施以首席专家、渔技指导员、责任渔技员为主要形式的新型渔技推广责任制度,建立健全“四结合”(推广、科研、教学、生产相结合)工作机制,加快推进“五有站”(有机构人员,有工作场所,有试验示范基地,有信息和交通服务手段,有经费保障)建设,着力增强渔技推广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普及性,全面提高渔业科技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

2、创新生态渔业发展模式。提高渔业科研自主创新能力,强化科技对生态渔业发展的推动和支撑作用。加强水产养殖容量、微生态平衡控制、水域生态调控功能等基础理论研究。围绕主导品种,加强良种选育、高质量配合饲料研发、病害防治等工作。以推广的七种生态渔业发展模式为重点,加快循环利用、高效生态的集约式健康养殖技术及其配套水质净化和废水处理技术研究,不断总结、开发适合大面积推广的高效生态渔业模式。

3、加强渔民技术培训。提高广大渔农民素质是产业发展的根本。加大渔业实用技术、渔业职业工种技能、转产转业渔民再就业等培训工作力度;深入实施“渔业科技入户”工程,组织科技下乡活动,积极培育扶持科技示范户,切实提高广大渔民的从业技能和素质。

(三)努力加大生态渔业建设的投入。

1、切实推进“生态渔业建设三大行动计划”。各地要统筹谋划,整合资源,制订积极的产业引导政策,全力推进“生态渔业建设三大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推进渔业增殖放流工作,加强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基础研究和后续管理;深入实施标准鱼塘建设工程,积极开展现代化高标准鱼塘建设;加快推进渔业生产标准化,加强水产原良种选育、引种、提纯复壮和优质种苗繁育推广;积极培育发展休闲观赏渔业,做大做强水产养殖主导产业;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和水生动物防疫体系,强化手段,提升能力。

2、实施现代生态渔业示范区建设工程。省里将积极筹措资金,围绕稻鱼共生、浅海贝藻鱼虾、池塘高效生态和工程设施渔业等生态渔业发展模式,扶持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基础设施完备、模式生态健康、经营体制机制健全、生产管理规范科学的现代生态渔业示范区,引导和推动全省生态渔业建设工作。

3、不断创新投入机制。采取政策性奖励、财政贴息等多种措施,吸引工商资本、民间资本等投入、参与生态渔业建设,建立“业主主导,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促进事业发展。妥善解决水产养殖业用电参照农业用电问题。

(四)切实加强生态渔业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篇4

佛子岭、磨子潭两水库位于安徽省霍山县境内,均属淮河水系的山谷型水库,两库形成梯级,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航运、养殖等综合利用。两库常年平均水位相应库容7.9亿立方米(其中佛子岭水库为4.83亿立方米,磨子潭水库为3.07亿立方米),两库共有来水面积18.4万公顷。

佛子岭水库始建于1954年,可养面积1200hm2,1956年投放鱼种,1957年捕捞成鱼;磨子潭水库始建于1958年,可养面积466.7hm2,1960年投放鱼种,1961年捕捞成鱼,渔业利用50余年。由于两库地理位置同处于一个山区,同处一个类型的地带,所以水库的生态和理化因子基本相同,其气温、水温、溶解氧、各饲料生物含量和各营养盐类基本处在同一水平线,水库渔产量有过高产的记录,也经历过低产的波动。

1.2渔业发展现状

两大水库的渔业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建库初期10年,由于大量的投放和捕捞,渔产量逐年上升。第二阶段为第二个10年。由于放养品种、规格的不适应,敌害种群的危害和防逃设备的不完善,致使产量下滑入低谷。第三阶段为第三个10年。针对上述出现的矛盾,不断完善苗种体系,完善拦鱼防逃设施,调整放养结构和积极发展网箱养鱼,使两水库渔业产量逐步恢复。1986年,佛子岭水库创下建库以来历史最好水平,达327.5t,均产达273kg/hm2;1987年磨子潭水库创下建库以来的最高产量,达到140t,均产达300kg/hm2。第四个阶段为近20年。由于水面的全面放开,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原有的水上派出所不存在,渔政管理因缺乏人员、资金和必要的技术设备及山区、库区、贫困地区的特点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原处于主导地位的国营渔场因而处于破产倒闭状态。因此,水面处于抛荒状态,无人投入,只有索取。目前,两库库区群众和渔场职工仅靠养殖网箱和捕捞少量存鱼和库里的野杂鱼来维持生产、生活。尽管如此,在水库的合理放养、合理捕捞、防逃技术、控制敌害鱼类种群、发展网箱养鱼等方面探索出了一定的经验和成功做法。大体可归纳为:①投放适应水库生长的我国主要养殖品种四大家鱼,完善苗种生产体系,保证和满足水库鱼种投放的需要,并不断改善放养结构;②密切注意水库鱼类种群的变化,行之有效地控制敌害种群的发展和危害,使人工放养的种群始终占据优势,危害种群控制在最低限度;③两库都有防洪的任务。因此,完善拦鱼措施,做好防逃工作是水库渔业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④拟定合理的捕捞强度,充分利用水体和鱼类最佳生长期,不间断地做好自然经济鱼类的增殖和保护工作。

2可持续性发展探讨

2.1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水库渔业生产机制

应本着有利于开发和发展,有利于改变只向水库索取、不向水库投入的原则,改变一家投入多家索取、不断产生利益矛盾的状况,既要能统又要能调。

2.2两库渔业发展潜力

2.2.1市场需求潜力大。我县目前人均占有水产品量不到10kg,远低于全省25kg、全国34.6kg的人均水产品占有量。因此,生产出绿色无公害优质水产品仍然会长期畅销市场。

2.2.2可供开发利用的水面大。两库可养殖水面1666.7hm2,可用来进行天然投放、库湾养鱼和网箱养鱼。如果按天然鱼产量300kg/hm2计算,两水库每年的天然生产力至少在500t以上。

2.2.3引进和开展名特优品种养殖是水库开发的新课题。开展名特优品种养殖,是开发大水面一项新的工作,是提高水库生产力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利用水库的自然优势,适当在水库发展名特优水产品,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也是走高效渔业的一条可行之路,如佛子岭水库利用网箱养殖鳜鱼和斑点叉尾鮰,利用流出的库水开展鳗鱼养殖,每年可产优质鱼700t,产值近5000万元。

2.3两水库渔业发展对策

2.3.1切实保护两水库水域生态环境。目前,水库两边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两库上游无任何工业污染,四季分明,气候温和,自然生态环境优良,是我省当前少量存有的无污染养殖区域。因此,必须保护好现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确保水域不受污染。一要在制定其他发展规划或兴建水利工程时,要充分考虑到水库生态环境的保护,把水库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第一大事来研究;二要禁止在水库上游兴建工业厂矿,保护清洁水源,同时也要防止渔类自身污染,如网箱养鱼密度不可过大;三要强化渔政管理,严禁毒、炸、电等违法行为,对特种水生动物的栖息地、繁殖场、索饵场,应建立水域生态自然保护区。

2.3.2合理放养主导品种。青、草、连、鳙、鲤、鲫、鳊鱼是我国传统的养殖品种,也是两库养殖的主要鱼类,在目前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城镇,这些品种与目前的消费水平相适应,而且还有相当的消费时效,消费既不会过剩,也不会过时。在对大型水库可持续发展方面,仍然应以这些鱼类的养殖为主,同时坚持不懈地做好鲤、鲫、鳊等优质鱼种的自然增殖与保护工作,使水库生物饵料得到充分利用。

2.3.3调整渔业经营模式,合理开发水体资源。当前,水产界面临着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任务,最重要的是要转变观念。一要实现从追求单一产品(鱼)到复合产品的转变;二要实现从追求量的增加到追求质和量的统一;三要实现从只追求经济效益到追求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的统一。在产品的开发方面,要努力适应生态条件的要求,从单一层次、单一产品的经济方式转向多层次、多方位、复合产品的开发。在养殖生产方面,要遵循清洁生产的原则,实行生态养殖,提供绿色产品。在经营方式上,要改变单一的养殖模式,推行水面多种形式经营,包括租赁、承包、股份制等,实现水面商品化,充分利用水体的交通优势,大力开发旅游、观光,休闲、游钓业。

篇5

二、宁夏渔业科技研发与工作进展

针对产业发展中出现的品种退化、养殖模式落后、养殖基础设施老化、渔业生产管理滞后、市场竞争力下降等关键问题,“十二五”开局之期,围绕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实用技术服务生产需求的目标,针对渔业产业发展的急需技术和紧迫问题,开展了主推技术的创新与示范推广,为本区渔业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作用。

1.主推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1)特色经济鱼类资源开发、良种选育与繁育技术:根据自治区《“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精神,针对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需求,挖掘地方特色鱼类资源,在攻克黄河鲶等土著经济鱼类人工驯养、人工繁育技术难题的基础上,综合应用传统选育技术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开展黄河鲶、黄河鲤等优良新品种选育,为宁夏渔业这一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保障。(2)养殖主导品种良种体系建设:针对我区渔业良种(特别是主导品种)供应严重不足的瓶颈问题,采取良种引进和自繁相结合的方式,即鲤鲫鲶以自繁为主、草鱼鲢鳙以引进为主,探索建立鲤鲫鲶育繁推一体化的三级良种推广技术体系。重点对区级以上良种场选择培育生长快、适应性好、抗病力强的黄河鲶、黄河鲤、异育银鲫“中科3号”等水产良种亲本,经电子标记后向市县水产良种繁育场供给可追溯良种亲本,提升全区水产苗种质量。2013年已向各市县水产良种苗种繁育场供应黄河鲤良种亲本5000多组、“中科3号”良种亲本3000组。(3)主导优良品种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结合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以标准化改造的池塘为重点,更新主导品种良种推广养殖新模式、应用微生态制剂调控水质、推广池塘底部微孔增氧技术,大力推广黄河鲤、黄河鲶、“中科3号”、优质草鱼等主导品种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实现亩增产100~200千克、亩增收2000~3000元。(4)名优新品种健康养殖技术:选择适宜本地区、市场前景较好、养殖技术成熟的斑点叉尾、墨鲤、锦鲤、红草鱼、丁、河蟹等名优新品种,开展本地区技术熟化与池塘精养、混养试验示范,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养殖经济效益。(5)稻田河蟹生态种养技术:针对宁夏稻蟹生态种养的发展需求,大力推进稻蟹生态种养技术,通过养殖工程、水稻栽培、蟹苗培育和稻蟹共生等关键技术的集成组装,实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6)大水面生态养殖技术:针对大水面养殖技术基础差、水体富营养化、产量低、效益低等问题,集成推广水质工程治理、水生植物治理、微生物调控和鱼类增殖养殖等技术,建立湖泊湿地水体富营养化综合防控、渔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良性养护模式。

2.现代渔业技术创新与示范(1)池塘养殖“三节一减”技术:池塘养殖总产量占我区渔业总产量的90%。针对池塘养殖水资源浪费大(水产养殖用水占大农业用水量的30%~40%)、养殖环境不可控等问题,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模拟自然湿地的人工生态系统,对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进行消化吸收分解,实现养殖用水循环利用;引进国内池塘纳米微孔高效增氧技术,有效解决传统增氧方式只能提高上层水体溶氧水平,而难以为底层水提供充足氧气、养殖容量难以提高的问题。通过以上技术的综合推广应用,达到节水、节地、节能和减排(“三节一减”)的目的。2年示范应用显示,节水60%以上,减排50%以上,节省电费约30%,产量每亩提高10%,综合效益提高20%~60%。(2)池塘鱼菜共生技术:针对池塘水质富营养化、养殖水产品品质不高的局面,探索示范鱼菜共生的生态健康养殖新模式。通过本技术的实施,实现鱼菜双收、净化养殖水环境、保障养殖水域安全、提高养殖水产品质量和池塘养殖综合效益的目标,每亩可增加养殖效益200元以上。(3)盐碱地生态养殖技术:针对区内大面积长期闲置荒芜的盐碱地及现有盐碱池塘养殖产量低、病害频发的局面,开展耐盐碱鱼虾类本地区适应性筛选、盐碱地区水质综合调控技术研究,改变盐碱侵蚀农田、盐碱池塘养殖效益不高的局面,缓解土地次生盐碱化程度,改善生态环境。(4)现代渔业生产管理控制技术:针对目前生产劳动力和生产成本大幅增加,日常生产管理有效性低下的问题,建立投喂精准化、增氧自动化及监控可视化为一体的池塘养殖数字化管理系统,试验示范池塘机械化捕捞技术,探索“四化”(装备工程化、技术现代化、生产工厂化、管理工业化)养殖技术,提高管理和生产水平,降低养殖成本,增加养殖经济效益。

篇6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巩固“十二五”期间渔业改革的取得的伟大成果。国家将“十三五”期间渔业发展的重点放在了推进渔业结构性改革上。休闲渔业作为服务型渔业新发展新方向,打破了行业界限,使渔业从单一产品、单一生产格局中解放出来。大连在发展休闲渔业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研究在供给侧改革下大连休闲渔业的发展策略,有助于推动大连休闲渔业的发展,改善大连渔业经济结构,促进大连渔业健康发展。

1供给侧改革与大连休闲渔业的内在关联

1.1供给侧改革使休闲渔业潜在价值增大,为休闲渔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过去渔业多以破坏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粗放式发展,然而随着我国海洋经济步入新常态,生态环境保护对渔业的约束不断加强。近些年,产业升级改造是大连乃至全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又要求同时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推进消费升级和调整消费结构。在此大背景下,依赖简单投资扩张拉动渔业增长的空间将会变小,而拉动渔业经济增长的有效方式将是依靠新动力进行转型升级。供给侧改革的本质是创立一个可持续的、稳中增长的良性经济结构。目前,人民对旅游的需求愈加趋于高质量、生态化、人性化,城市人民享受回归乡村自然生活。渔业经济发展的环境正在发生不可逆的巨大变化,休闲渔业要在顺应历史中保持创新和自主发展,所以,供给侧渔业改革为大连休闲渔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其在产业转型的年代拥有更好的产业定位和产业发展。

1.2供给侧改革有助于休闲渔业引进新技术

渔业经济新常态的要素驱动为增加六倍的渔业产业从业人员,扩大十倍的渔船功率,扩大三倍的渔业养殖面积,扩张十四倍的渔船数量,投资驱动是增加293倍的水产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驱动力会使得30年来以养殖为主的渔业经济快速发展振兴[1]。现阶段,休闲渔业的出现顺应了新常态,主要的经济推动力也由技术推动逐渐演变为创新推动,这有利于大连休闲渔业推进“互联网+”战略。在当下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化建设的高速发展推动着现代都市休闲渔业的发展,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信息与资源的共创分享提高了中国渔业经济的综合利用效率,信息化的创新和建设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和养殖户的市场需求,现代信息化的渔业形态保证了休闲渔业企业和水产养殖户的发展效益。同时信息的传播、交通的发展有助于引进外来先进的科学技术;餐饮服务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促进休闲渔业的发展;渔业技术的进步如设计“专业休闲垂钓渔船”有助于增强海洋垂钓渔趣娱乐功能及提高观光旅游的质量。推进渔业要素信息服务,促进渔业技术进步,完善服务技术,提高育苗技术水平,增殖放流技术的革新、休闲渔业的环境修复、垂钓设备维护与修理、后期物流服务的升级、休闲渔业产业的综合利用、渔业科技的储备开发、新技术的引进发展,为休闲渔业带来了新契机。

2大连休闲渔业发展前景广阔

2.1大连气候宜人,旅游季节较长

大连地理条件优越,三面环海,地处辽东半岛南端,南邻渤海,东临黄海,全市海岸线长达2211km,海域面积广阔将近2.9万km2,海洋生物资源颇为丰富,近海渔业资源近220种,暖水鱼30多种,冷水鱼30多种,岛屿淡水鱼14种,内陆淡水鱼近百种[2]。自然环境优越,海岸线绵长,河流密布,近岸海域广阔,为垂钓观光游、休闲渔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除此之外,大连气候为温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拥有充足的阳光,清晰分明的四季,湿润的气候,冬暖夏凉,海洋对气候有很好的调节作用,适合鱼苗发育,垂钓适合期长达9个月,适合休闲旅游的季节较长,是天然的休闲旅游胜地。

2.2大连渔业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资源丰富

大连是浪漫之都,属于浪漫的海港渔业城市,经过很多年的探索和发展,现已经拥有数量庞大的旅游资源,不仅有天然的沙滩、阳光、海水、美食,还有战争遗址等的历史文化景观,更有国际马拉松、徒步大会、国际服装节等人文节日。大连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和捕鱼业,还有具当地文化特色的传统捕鱼习俗,如海上节、放灯等。大连已经有很多发展休闲渔业的成功案例,例如星海湾垂钓区、老虎滩垂钓区等休闲渔业观光景区,同时还有星海、金石滩等的黄金海岸,并且伴有圣亚海洋世界、老虎滩公园、海洋资源博物馆等的城市景观,这些城市名片可以很好地开发利用来进行休闲渔业的深入开发,高定位高品位的渔业观光景区资源可以为休闲渔业提供新的发展方向并且提升其质量。近些年,基于人文资源而逐渐兴起的渔人节、钓鱼节、沙滩节等新节日使大连的渔业文化底蕴更加深厚,人文资源更加丰富。

2.3大连客源众多,辐射范围广

大连作为一个海滨城市,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大连的交通覆盖率2016年全国排行第十一位[3]。随着地铁二号线的全线开通,交通将更加便利,城市辐射能力增强,有利于外向型休闲旅游经济发展;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航线多达百余条,与15个国家,84个国内城市通航,区位优势明显。大连海岸线绵长且海岸可与城市直达,这是与天津、上海等其他休闲渔业发达城市不同的地方。交通便利、经济发展使大连有很好的旅游资源基础;与日本、韩国相邻,每年会吸引很多外宾。大连建设城市时间较长,经济发展稳定,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市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随之提升,呈现出多样性和层次性,人类最为基本的生存消费得到了满足,便会愈来愈重视享受和发展消费。大连是外向型开放城市,市民的消费理念比较超前,享受类型的消费逐年增长,休闲渔业的需求逐年加大,所谓靠海吃海玩海的理念深入人心。随着国家规定的每周5天工作制度、法定节假日休假调整方案的实施,使得消费群体有更多的休闲旅行的时间,也会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方式的转变、休息时间的延长为休闲渔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便利条件。

3大连休闲渔业发展的潜在风险

3.1休闲渔业发展进入瓶颈期

大连渔业经过长期发展,休闲渔业发展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很多休闲渔业都是由传统渔业改造升级的,休闲渔业产业基础薄弱,尚未形成合理、完好的产业体系,仍没有形成具有特色理念的文化产业,依旧是功能单一、布局零散、后备资源不足、基础设施不匹配的小规模经营,难以形成强有力的产业集群。科技支撑力度不够大,休闲渔业作为第一产业的升级转型,涉及的范畴广,技术要求较高,作为新兴产业仍需要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然而多个层面技术指导和支持都不足。没有形成具有特色理念的休闲渔业产业,限制了大连休闲渔业的深层发展。

3.2管理滞后且不健全

政府部门虽然意识到休闲渔业具有发展潜力,但政策优惠力度较小,定位不够清晰,对休闲渔业的认识并不深刻,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呈现出了民间积极创业、官方管理滞后的被动状态,政府部门没有明确的休闲渔业政策,没有明确分管职能部门,使得休闲渔业发展的自发性、盲目性普遍较强,极大限制休闲渔业的发展。社会、经济、生态效益表现程度对于休闲渔业来说还很不充分,渔业部门依然把政治重点放在传统的捕捞行业、水产养殖、流通加工、物流配送等方面,使休闲渔业的相关法规建设缺失,规范休闲渔业的管理措施也没出台,政策力度软弱使得资金支撑力较为微薄,投资休闲渔业仍主要来自于民间,多数为自我投入,基础设施落后。缺少了政府专门性质的产业支持,自然少了专门机构和人力资源来规划引导,且渔业、海事、环保等相关部门没有达成共识,职责并不明确,模棱两可,义务与权力混乱,检查力度不足,监查体系不完善,缺乏必要的法律保护,不利于大连休闲渔业的发展。

3.3缺乏统一的规划

休闲渔业总体规划尚未提出,当前大连市休闲渔业产业大多为自发形成,存在盲目性,缺乏顶层设计和总体发展规划指导,使休闲渔业项目的同质化、同构化问题突出,有些项目甚至在开发前没有做好调查,没有探讨休闲渔业与本地资源、客源、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可行性,导致经常会出现破坏渔业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浪费的现象。自发与盲目的现状限制了休闲渔业正常发展,使各地各企业难以建立高品位、上档次的休闲渔业项目,难以形成大市场,与大连的渔业发展和旅游城市名片不相符。大连市有关于休闲渔业的行业规范,行为安全,统一规划并没有明确说明,相关权力单位职责并不明确,监管部门与生产部门职责不明,管理从业内容不明确。

3.4休闲渔业人才稀缺

大连休闲渔业是依传统渔业慢慢转型,多发展于沿海的小渔村、小海岛,从业者大多为子承父业,世代相传的渔民,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有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普遍不高的文化素质,往往缺乏创新意识和专业的企业管理能力,局限了休闲渔业的发展;而高素质的人才往往不愿意从事第一产业,休闲渔业的市场也没有可以吸引人才的大公司。从传统捕捞业转型为现代休闲渔业较难,渔民普遍缺乏市场观念,缺乏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缺乏服务理念,缺乏人才发展动力,严重影响了休闲渔业发展。

4供给侧改革下大连休闲渔业的发展建议

4.1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完善相应管理体制

大连市政府可落实相关的监督体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为休闲渔业提供法律基础和保障[4]。在供给侧结构改革格局下,大连市积极响应国际化战略,借鉴邻国日本和发达国家美国相关的成功经验,例如渔人码头发展模式,选择有潜力的渔港加以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开发建设具有旅游功能的渔业产业。不仅要借鉴国外优秀经验,而且要与旅游部门合作出台指导性意见,应依照大连各地区的不同特点出台具有地域特色的休闲渔业管理法规,便于政府与渔业从业者相互呼应,产生良性的循环,使大连政府从外部对休闲渔业进行监管、使从业者从内部自发地形成管理机制。

4.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改善休闲渔业环境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控制近岸海域污染的通告指出大连市存在着污水排放、船舶污染、海域开发活动污染、岸滩污染物排放污染、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等诸多问题。大连面临海洋生态环境需政策保护,海水中的污染物应有效处理,海洋中的生物破坏应及时修复等一系列问题,政府应加大治理力度,保证海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控制工厂排污问题,发展污水治理技术,改善排污环境,而且要根据海岸的环境特点来控制港口的建设,改善港口周围的水域环境,保证休闲渔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休闲渔业活动大多在近海发展,游客或多或少都会对生态有一定的影响,如果游客数量超过了环境容载力,将无疑会造成近海环境破坏,产生不利影响,造成休闲渔业价值的慢慢减少。因此要严格控制游客数量,建立环境监测机制,检验游客人数是否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所以在开发中必须达到环境、环保、生态平衡协调一致发展,通过提升产品价值,改善产品定位,实现经济效益与口碑效应、生态效益的统一。不能为了局部利益,不顾生态环境,使游客激增,进行掠夺性开发。游客数量必须通过环境监测机制提供及时预警应急,以达到休闲渔业持续发展的目的。

4.3发展品牌特色,实施品牌战略

休闲渔业是新兴行业,政府应该重视起来,加大扶持力度。大连市在发展休闲渔业时应当利用资源优势,充分利用近海海域开展休闲渔业。根据实际情况,建设安全合理、生态环保的服务系统,突出各地区域特色,实施品牌战略。政府应实施休闲渔业安全保护工作,改善海域的人文环境,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和监管措施,做好气象和海洋灾害预警机制;通过严格审查,让各休闲渔业企业对游客进行严格的保护措施,严格排查安全防护设施;政府建立休闲渔业安全责任制,增加行业自律性,做具有品牌特色的休闲渔业。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方便了企业宣传休闲渔业品牌,加速行业竞争快速发展,方便政府创建属于自己的休闲渔业品牌龙头,确立龙头行业的示范作用,不断提升行业的品质和定位,用品牌效应吸引和培育更多的消费者。

4.4推行互联网模式,发展共享经济积极推进

“互联网+服务销售网络技术的休闲渔业发展”的模式,加强与京东、亚马逊、淘宝以及其他大型主流运营电商的合作,积极开拓休闲渔业经济走出时间空间限制,走向国际化。注重互联网发展,利用互联网技术,深度开发多元化、多层次的旅游需求,发现探索高质量的休闲渔业项目,助力高标准、高定位、高品质的休闲渔业企业的发展,从而推动大连休闲渔业发展。利用互联网模式推行分享型经济,在互联网上进行渔民房屋的租赁,筹集闲置资金,既增加了群众参与认知又可以创造更多价值[5]。同时,要注意变革和提高中低档的休闲渔业项目,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慢慢淘汰落后项目,研发新模式,满足新需求。

4.5加强人才培训,提高从业者素质

休闲渔业的快速发展使从业者素质不足的弊端展露,行业不能继续无限制使用廉价劳动力,而应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提供新的生产力。休闲渔业的从业人员应不断学习渔业生态知识、渔业修复培育知识;还要加强休闲渔业的文化、休闲渔业历史发展和渔业风情的学习。熟悉地区渔业文化,不仅可以保护地区文化的传承传播,也可以将地区的渔业文化和精神传达给旅游消费者,加深游人对地区渔业行业的印象。人力资源的投资,可以更好的提高服务品质。

参考文献:

[1]齐建国.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语境解析[J].西部论坛,2015(1):51~59.

[2]刘妍,勾维民.大连在辽宁“五点一线”战略下的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1):68-71.

[3]王伟文.城市特色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以大连市为例[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107~110.

篇7

中图分类号 S9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8-0322-01

宣城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着力强化渔业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坚持“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原则,现代渔业发展狠抓五项注重,突显五大发展。预计全年水产品产量首次突破10万t,达10.72万t,同比增长1.9%;渔业经济总产值22亿元,增长3.4%。

1 宣城市渔业发展措施

1.1 注重水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突显现代渔业建设新进展

一是以水产大县创建等项目为抓手,规范养殖监管制度,水产养殖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二是以池塘标准化改造为突破口,大力发展设施渔业;三是以渔业结构调整为引导,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流通业;四是以扶持壮大主导产业为重点,推动特色渔业发展。

1.2 注重生态环保理念,突显渔业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一是全面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加强养殖业执法,督促养殖户做好“三项记录”,确保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二是积极开展增殖放流,养护渔业资源。各县市区认真部署渔业资源保护工作,出台了管理办法,调动乡镇、村和社会力量参与渔业资源保护工作,成效显著[1-2]。

1.3 注重休闲渔业发展和水产专业合作社建设,突显渔业产业融合

一是在做好传统渔业生产的基础上,加大观光休闲渔业和观赏渔业开发力度,全市建成观光休闲渔业基地290家,规模3 333.3 hm2,年产值9 400万元,较上年增加15%。二是大力发展水产专业合作社,全市现有水产专业合作社125个,较上年新增17个。渔业新兴经营主体活跃了市场,促进了产销对接,带动了渔业生产发展。

1.4 注重渔业科技研发,突显渔业科技创新发展

一是实施渔业科技入户工程,全市共举办渔业科技培训班95期,发放各类技术资料4 600余份,培训人数4 250人次。组织水产科技人员330人次深入各养殖重点大户开展水产技术服务660余次,指导农户5 520余人次。二是深入推进渔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制定安徽省地方标准《沙塘鳢仿生态人工繁殖技术规程(DB34/T1886-2013)》。

1.5 注重渔业安全,突显渔政渔船管理新成绩

一是严格落实渔业生产管理责任制,推进平安渔业建设。与各县市区渔业主管部门签订《宣城市渔业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修改完善了《宣城市渔业船舶水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宣城市(南漪湖)渔业船舶水上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宣城市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应急预案》3个渔业安全应急预案。二是加强渔船检验工作,完善渔船档案数据库建设,做到一船一档管理规范化。三是多措并举稳步推进渔业互保事业发展。全年渔民参保达2 340人,风险保障突破亿元;受理渔业事故3起,理赔8.25万元。四是加大渔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电、毒、炸”等违法违规行为。全年共出动渔业执法人员980人次,处理各类渔事案件206起,收缴电捕器312台套,没收销毁违法丝网745余条、地笼310余条、拖网153余条,有效维护了渔业生产秩序。

2 宣城市渔业发展思路

2.1 以致富渔民为优先,进一步推进渔业现代化进程

促进渔民增收、渔业增效是宣城市渔业发展的根本任务。未来仍以市场为导向,继续加快渔业结构调整步伐,发展高效渔业,推广先进适用的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增强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健全渔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3]。

2.2 走生态健康养殖道路,进一步保持渔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渔业资源和环境保护,继续推广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降低资源消耗,推行节约型、环保型、生态型渔业,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2.3 实施科教兴渔,进一步增强渔业创新能力

改进传统养殖方式中不科学的生产操作习惯,推广使用高效、安全、环保型饲料和无公害标准化操作规范,全面提高宣城市渔业生产的标准化水平和科技含量,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增强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坚持实施科教兴渔战略,以科技攻关化解产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以科技创新改造传统产业,以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渔业产业化。加快促进科技成果有效集成和广泛应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实现渔业发展的新跨越。

2.4 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和渔业科研推广工作

以提高渔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渔业生产标准化程度、提高渔业生产质量控制水平、提高渔业经济效益为目标,组织实施好省、市2级的各类渔业科技项目,如高效设施渔业建设、水产三项工程、太湖流域水产清洁生产、全程质量监控、水产良种场改扩建、亲本更新等项目。重点推广微孔管道增氧、生态共生养殖、生物制剂调控水质、大水面生态修复渔业、池塘水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先进、适用技术。

3 参考文献

篇8

规制经济学发展至今经历了规制公共利益理论、规制俘虏理论、规制经济理论、可竞争市场理论以及激励性规制理论五个阶段(周慧许长新,2006)。通过对其发展过程的研究,范合君等(2007)总结出西方规制经济学发展的特征,其中规制内容从经济性规制到社会性规制演进,规制手段从传统规制手段到激励性规制手段演进与渔业规制相关,特别是规制手段的变迁。传统的渔业规制没有改变过度捕捞的激励,而基于产权的渔业规制如可转让的个体配额(IndividualTransferableQuotas,ITQs)就是一个激励性的渔业规制。

2渔业规制目标

渔业政策目标包括两个方面:经济上的和环境上的。一方面,政府应该保证渔民获得应有的利润,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政府应该采取措施保护海洋环境,避免过度捕捞。在现实社会中,渔业资源是一种公共资源,它具有非排他性和可耗竭性的特点,随着捕捞者的增加,拥挤成本也会越来越大。渔业的这种开放获取的性质主要带来了以下问题:①经济上和生物经济上的无效率。与私有产权相比,开发获取导致付出较多的捕捞努力但是获得较少的收益。并且,高水平的捕捞努力使得生物经济学的均衡鱼存量低于最大持续产量。②过度捕捞。由于渔业几乎没有进入的技术障碍,因此人人都可以进入该部门。在这种情况下,渔民总是试图捕捞更多,因为如果他们不这么做,别人也会这么做。这就产生了“捕捞竞赛,导致渔业资源的迅速减少甚至耗竭。

尽管有学者认为水产养殖是一个避免过度捕捞并且满足不断增加的对海产品需求的好方法,但是它也会带来一些环境问题。首先,发展水产养殖可能会毁坏海岸的地貌,破坏某些生物的栖息地。例如,在我国,许多红树因为水产养殖而遭到砍伐,而由此整个红树林生态系统也遭到了难以修复的破坏,这些损失难以弥补。另外,过多的水产养殖会降低水质,而修复水质,清洁沉积物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因此,要解决渔业资源开放性获取所带来的无效率和过度捕捞,在经济与环境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不能仅仅靠用水产养殖业来代替渔业。政府必须通过一系列的管制措施来纠正开发获取带来的问题,弥补市场失灵,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渔业规制目标。

3主要渔业规制手段

根据渔业规制的经济学理论,渔业规制可以分为:产出控制(限额捕捞、个体配额)、投入控制(许可证制度、个体投入控制)和技术措施(休渔制)。

3.1渔业许可证制度和限额制度政府主要通过对控制渔船和捕鱼工具,发放许可证和捕捞限额来管理海洋渔业。从1989起,政府就开始对渔船的数量和它们的总功率进行控制,以此来限制捕捞力。限额由农业部分配到沿海各省。当地的渔业管理部门

负责根据配额控制渔船数量和功率。在我国,在已经实行限额制度的海域捕鱼或是捕捞已经对其捕捞数量进行限制的鱼种,捕捞者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同意。

为了更好的实施“双控”制,渔业许可证制度也开始实施了。

2002年的《渔业捕捞许可管理规定》(下简称《规定》)中将渔船分为三类:海洋大型捕捞渔船,主机功率大于或等于441千瓦;海洋小型渔船,主机功率小于44.1千瓦且船长不到12米;海洋中型渔船。各类渔船由不同的部门进行许可证的审批以及发放。大型拖网、围网,到我国与有关国家缔结协定的共同渔区、南沙、黄岩岛海域作业以及到特定渔业资源渔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作业的这三类渔船的许可证需由农业部进行审批,委托农业部各海区渔政监督管理局发放。远洋渔船的许可证由农业部审批发放,其它渔船的由地方部门进行审批发放。《规定》还指出使用期一年一上的捕捞许可证实行年审,公海渔业捕捞许可证年审期为两年。同时规定,我国的渔业捕捞许可禁止进行交易和转让。

1999年,政府宣布每年的总捕捞量应该实行“零增长”。在此之后的第二年,新修订的《渔业法》出台,宣布实行对捕捞量的配额管制。这种对产出的控制将某海域内的目标鱼种的最大捕捞量限定在与前一年大致相当的数量上。在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从实施了“零增长”之后的2000年起,到2005年,总捕捞量基本保持在145万吨,增长率在0%处波动。

3.2休渔制休渔制既包括休渔期,也包括休渔海域。休渔制是在一段时期内在某个特定的海域禁止捕捞特定鱼种或是禁止使用特定的方式作业。休渔期一般是在夏季,因为夏季是海洋主要经济鱼类繁殖和幼鱼生长的重要时期,在该时期进行休渔,可以保护主要经济鱼种的亲体和幼鱼资源,使渔业资源得到修养生息。在80年代末,我国就开始实行休渔制度对特定的鱼种进行保护。①1981年,从4月1日到7月31日,北纬32°到34°,海岸线以东至东经122°30’海域禁止使用拖网作业。这主要是为了保护大黄鱼和黄花鱼。②自1988年起,渤海海域全面禁止拖网作业。③自1989年起,为了保护带鱼,从5月1日到6月30日禁止在带鱼产卵区(北纬28°30’到30°30’,海岸线到东经124°30’)作业。

全面的休渔期制度始于1995年,首先是对东海和黄海两大海域,1999年开始在我国其它海域实行。由于每年的环境、气候等情况不同,各年具体的休渔日期不尽相同,2003年农业部对休渔方案进行了调整,并强调所有海域定置作业休渔每年不得少于两个月,具体时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定,并报农业部和所在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备案。所有休渔渔船必须在休渔时间开始前进港集中,休渔期间不得擅自离港或转移停泊地点,不得从事加水、加冰、加油等活动。

4对我国主要渔业规制的评价

我国的渔业规制主要包括许可证制度、限额制度和休渔制度。但是,这三种制度都仅仅是在限制或是禁止,没有实施激励性的规制手段。有学者认为,在我国的捕捞限额制度还没有真正实施的情况下,捕捞许可证制度和休渔制度会导致“捕捞竞赛”,一方面“激励渔民在渔汛期为获得尽可能多的份额而激励竞争”,另一方面,“激励渔民通过各种手段增强或扩大其捕捞生产能力”。休渔结束以后,强大的捕捞压力和“捕捞竞赛”使其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在陈卫忠的研究中,也提到休渔制度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对海洋鱼类的数量恢复几乎无所作为。尽管如此,作者仍旧对我国的渔业规制持乐观的态度。王海峰等(2006)用带有虚拟变量的计量经济模型考查了“零增长”、休渔制度、“双控”制和加入WTO对海洋捕捞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零增长”、“双控”制和休渔制度影响显著,但是仍需要改进。其中,“双控”制度在投入控制方面的成果还不稳定。一方面因为它“没有控制机动渔船的吨位”;另一方面,“机动渔船的千瓦数也在临界值,随时可能超过合适的渔船千瓦数”。

总的说来,我国的渔业规制尚存在激励不足,效果不明显,不能有效地改变资源耗竭的状况。不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渔业的规制起步较晚,仍有很大的空间进行改进,相信通过更多更深入的研究,我国的渔业规制可以得到改进,渔业可以沿着可持续的道路发展。

5参考文献

[1]宁方勇.规制经济学的理论综述[J].北方经济,2007,(1):8-9

[2]张红凤.规制经济学的变迁[J].经济学动态,2005,(8):72-77

[3]周慧,许长新.新规制经济学理论的发展[J].经济评论,2006,(2):152-158

[4]吴海川,陈艳.渔业政策的目标取向及关键问题剖析[J].中国渔业经济,2005,(1):14-15

[5]孙宝田.论海洋捕捞的“零增长”和“休渔制”[J].渔业经济研究,1999,(5):21-24

篇9

现在使用的专业教材《池塘养鱼》虽然内容丰富,但缺乏地方性,针对性,满足不了新时期养殖业教学的需要,不能实现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服务农村经济这一根本目的。因此,我校淡水养殖的专业教师利用每年带学生到渔场实习的机会,深入社会和养殖生产第一线,向养殖专家请教,并开展广泛细致的调查工作,紧密联系当地养殖生产实际,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增、删、补、调”等方式,更新教学内容,形成校本课程,使养殖教材体现先进性、地方性和实用性。先进性就是加强信息沟通,及时增讲养殖专业在生产实践中行之有效或得到公认的新技术、新知识和新观点。例如,泥鳅在我们现行的校材中对它的养殖就基本上没有提及到,只是把它作为一种鱼类在鱼类学中提及到。随着社会消费观念的改变,人们认为它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具有抗癌的作用,是鱼中珍品,我区就把泥鳅的人工繁殖作为水产业的重点推广项目,鉴于此,我们在专业课科研活动中对泥鳅养殖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地方性和实用性,就是紧密联系本地区生产、科研、经济发展的实际,删除现行教材中不实用的内容,及时增补当地急需的技术内容做到学以致用。如,传统“网箱养鱼”只讲养殖鲤鱼、鲫鱼、四大家鱼等,而在我区涨渡湖渔场就在进行网箱养殖鳜鱼。在讲授网箱养殖这一内容时,我们灵活地穿插网箱养鳜鱼的内容,并利用实习的机会,带学生亲自实践,让学生边看边学,既为学生将来走入社会拓宽门路,也促进了我区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

二、突出实践环节,大胆进行教改

篇10

休闲渔业是渔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当前尽管存在同质竞争的负面影响,但只要我们在做好休闲渔业特色方面下大力气,进一步拓展其内涵与外延,尚可以寻求发展的生机。前几年我们许多休闲项目大多由生产性项目改造过来,存在着规模小,功能单一,设施不配套,综合性不强,相关服务跟不上的问题,这相应也为休闲渔业的拓展创新找到了突破口。各地应以彰显当地特色为切入点,以协调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为核心,统筹考虑环境建设、生态建设、人文建设和渔区社会发展等因素,因地制宜、高标准、高起点地制定出本地特色休闲渔业发展规划,以指导休闲渔业规范发展和创新发展。一般来说,可从以下几种独具特色的类型中寻求发展方向:一是养殖垂钓型。就是利用池塘、湖泊围栏养殖基地等渔业设施,以养殖鱼类为主,配备一定的设施,开展垂钓业务的休闲渔业。二是休闲垂钓型。就是利用专业垂钓园和设施较完备的垂钓场,开展以垂钓为主,集娱乐、餐饮为一体的休闲渔业。三是生态观光型。就是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旅游景点,综合开发水资源,集观景、休闲、度假、垂钓于一体的休闲渔业,这是目前休闲渔业各种类型中功能最强、项目最多、范围最广、利润最高的一种。四是观赏娱乐型。就是以观赏鱼的引进、养殖、经营为主的休闲渔业,其市场方兴未艾。五是节庆旅游型。就是利用渔业资源,举办与渔业相关的节日活动而形成特有的休闲渔业类型。

二、做好“绿色”文章,全面提升消费者消费信心和欲望

休闲渔业是从渔业衍生出来的新兴产业,势必与水产品息息相关,而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因素是首当其冲的关键因素,消费者最关注的就是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当前,“绿色”、环保是所有农产品的王牌,是广大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一致选择。勿庸置疑,那些天然、无毒、无污染、无药残的无公害水产品也是最受垂钓者欢迎的垂钓品。垂钓品最终要供食用,当然必须注意食用的安全性,所以,休闲渔业发展必须抓好“绿色“这一大卖点,顺应消费者食用安全这个需求,使自己的经营品种达到无公害化。这就要求经营者再也不能抱有“以低价购进劣质水产品以供垂钓,从而获得暴利”这样一种心态。为此,对属于自养的品种,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无公害标准进行养殖经营,做到从池塘到餐桌全程监控,全面推行健康养殖;对属于外购暂养的品种,必须选择好进鱼渠道,确保购入的水产品绿色无污染。从目前对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呼声不断高涨的大势中,我们应该认识到“绿色”这一卖点是必须紧紧抓在手中的市场制胜法宝。

三、做好“品牌”文章,进一步提高休闲渔业的品位和效益

发展休闲渔业一定要培植品牌,形成品牌效应。一要与旅游业紧密结合,形成连锁经营,按国际惯例提供配套服务;二要强化以人为本的思想,提高诚信意识、质量意识、推介意识,开展广泛宣传;三要实行品牌经营战略,唱响休闲渔业品牌,积极开展资源重组,鼓励资源向品牌企业集中,小企业向大企业靠拢,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打造当地渔业品牌,加快渔业产业化进程。这里谈到的品牌,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渔业品牌,就是养殖品种的品牌建设。当前,多数休闲渔业场所观赏的品种多以常规鱼为主,名贵的金鱼、色彩斑斓的锦鲤和形状优美的热带鱼却很少;而垂钓多限于鳊、鲫、鲤和草鱼等少数品种,难以满足人们追求新、奇、特等品种的需求。就拿垂钓来说,垂钓品种是垂钓的核心,按照垂钓者的喜好,同一品种,规格越大越受欢迎;不同品种,品种愈优愈讨人喜爱;不同地点,特色独具方可引人入胜。对于垂钓者,除了尽情享受垂钓之乐外,还要将垂钓品食用或送人。当然,食名贵鱼、送名贵鱼与食常规鱼、送常规鱼,其营养、品味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像优质鲫鱼、黄颡鱼、罗非鱼、淡水白鲳、大口鲶等名优水产品和甲鱼、乌龟等特种水产品,不仅体色鲜艳,体形优美,而且营养价值高,易于垂钓,当然会深受垂钓者喜爱。作为经营者来说,只要你放养的品种优良,价格公道,并做好品牌的发展,你的品牌名声就会不胫而走,这样何愁没有消费者,何愁没有市场。所以,休闲渔业经营者应顺应垂钓者需求,抓好“名特优品牌”这一卖点,不断提升自身垂钓品种的品质,逐渐形成品牌优势,从而争取在垂钓行业中脱颖而出,一枝独秀。二是经营品牌,就是在休闲渔业经营中,结合当地的各项特色品牌资源,发展独具自身特色品牌的休闲渔业。

四、做好“休闲”文章,大力推进休闲渔业的提档升级和创新

像垂钓、旅游、观光等休闲渔业,既可让人们享受休闲的愉悦,又可满足人们运动的需求。如何通过垂钓与游乐的结合,全面提高垂钓业的品位,拓宽垂钓业发展的空间,从而实现垂钓业的提档升级呢?在具体的实践中,各地应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灵活抓好“休闲”游乐这一卖点,带动垂钓业向提档升级方向发展。如:将垂钓业与当地特色旅游业相结合,让游客既可饱览灵山秀水,踏遍古迹名胜,又可移舟把竿,垂钓碧溪,在游览中尽情享受把竿垂钓,收获劳动成果的快乐与满足;也可将垂钓业与水上运动相结合,任游客移舟把桨,扬钩于万顷碧波之中,享受休闲垂钓的超凡意境和无限情趣。另外,还可举办各种形式的垂钓比赛,以赛会钓友,以赛促钓业,或开办多种形式的“住渔村、钓渔村”特色旅游项目,以提高与休闲垂钓业相关服务业的效益。如有的水产养殖场利用自身优势兼办钓场;有的地方开办钓鱼旅游饭店;有的地方创办水上钓筏和钓台;有的渔民将渔船改装成游钓船,这些都是休闲渔业开发的典范。总之,要逐渐形成以休闲渔业带各行各业,以各行各业促休闲渔业的综合发展态势。这一切,关键在于要抓住“休闲”卖点,打出游乐特色,方可显露休闲渔业的无限生机。

篇11

1.生产经营分散,组织化程度低。全省的大型养殖场和养殖公司数量很少,即使在集中连片的主产区,绝大多数都属于个体养殖户和小型养殖场,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相差很大,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品质不一,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单打独斗、各自为战,参与市场竞争的风险极高。

2.龙头企业数量不多,产业化进程缓慢。全省现有的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数量极少,不能起到明显的产业带动作用,无法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无法有效拉长产业链条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影响了行业整体效益的发挥。

3.缺乏名牌战略意识,品牌效应不突出。目前全省有部分企业已经初步意识到了品牌的重要性,形成了各自的品牌,并因此而受益。但品牌所代表的产品规模和知名度很小,影响力和竞争力较低,还没有创出具有省内广泛知名度的品牌和全国名牌。

4.渔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养殖产量中鱼类占比过高,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比例为1:0.19:0.57,呈现严重不协调的情况,尤其是第二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形成了“瓶颈”,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巨大。

5.投入明显不足。包括基础设施、市场体系、科技研发和技术服务等资金和项目投入很少,外来资金引进很少,投资渠道需要积极开辟,投资环境必须大力改善。

6.法律法规政策不完善,执法职能交叉。“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已经颁布数年,而相配套的细则至今未出台,给基层具体执法造成许多困难。此外,鱼药、鱼饲料和水生动物检疫等管理和执法工作难以有效开展,给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埋下隐患。

二、必须尽快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渔业产业化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围绕区域性渔业资源优势的主导产业,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依靠科技进步和龙头带动,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形成产加销、渔工贸、教科推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其重要意义在于:能够有效地促进渔业和渔村经济实现两个转变,达成渔业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是发展现代渔业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尽快确立河南渔业产业化的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地采取市场拉动、科技带动、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带动、中介组织带动、品牌(或主导产品)带动等多种渔业产业化发展模式,转变粗放的发展方式,调整不合理的生产布局和养殖结构,提高产业层次,增强产业竞争力。同时,注意处理好规模扩张与内部挖潜、产量增长与效益提高、单位产出与资源消耗、产品质量与劳动者素质之间的关系,以实现产业结构统筹协调发展的目标。当前,全省的渔业工作应紧紧抓住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的关键,从完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强化科技、管理支撑,以及规模、标准、品牌、装备等方面寻求突破。具体包括:

1.搞好行业规划和产业布局。应牢牢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和粮食核心区建设的历史机遇,调整或重新制定河南省现代渔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进一步挖掘资源潜力,优化产业布局,突出品种和养殖模式特色,推动规模化主导产业生产基地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劳动生产率和行业整体效益,尽快形成渔业经济发展新格局。

2.强化龙头企业的建设与管理,使之尽快形成经营机制新、技术水平高、规模效益好、市场覆盖广、带动能力强的经济组织。以充分发挥其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搞活服务的综合功能。同时,大力扶持优势品牌,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3.大力发展渔业行业协会和渔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是市场与渔户的重要中介,是提高渔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载体,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改变我省渔业生产经营小而散的重要手段。通过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逐步形成与各相关部门及乡、村服务组织相结合,上下左右紧密衔接的社会服务网络,做到产前提供信息,产后统一收购、加工、贮运等,提高渔农适应和驾驭市场的能力。

4.转变观念,延伸渔业产业链,发展多功能渔业。渔业不仅仅是利用自然资源,提供未经加工产品的第一产业。渔业也是能够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的多功能产业(例如食品、药品、文化、生态、科技、装备、信息产业等),其二、三产业的发展空间非常广阔。

5.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创新主体,建立鼓励创新的体制和机制。重视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力度,缩短科技成果转化周期。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入股、技术转让等形式参与渔业产业化经营。创新和推广不应仅限于养殖品种和养殖模式,还应包括先进的管理和装备。

篇12

我区渔业经济呈快速增长之势,渔业已经成为大农业的有力支柱,水产养殖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方向。2004年与1994年对比,全自治区水产养殖总面积26×104hm2,增长53·2%,年均递增4·4%;水产养殖总产量1·78×106,t增长4·42倍,年均递增18·4%;养殖水产品占水产品总产量的64·4%,增加了21·3个百分点;捕捞渔船的艘数和马力分别由1176艘、7·9×104kW,发展到1·9万艘、7·23×105kW,分别增长15·2倍和8·1倍;渔业在大农业中的比重为11·36%,增加了4·48个百分点。全区有水产品加工企业103个。其中有直接出口权的企业18家,获出口欧盟资格的企业7家,获美国HACCP管理认证的企业7家。年水产品加工能力3·3×105,t实际加工量1·5×105t。

2004年底全区仅水产畜牧龙头企业就达335家,其中有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4家,自治区级的21家;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25家,从而使广西水产畜牧业较快形成新的产业优势。2005年底,我区水产品总量稳定在全国第八位,人均水产品总量稳居全国第七位。水产业已经成为我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它的发展情况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繁荣、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广西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水产职业技术教育是渔业经济的有力支持。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更直接、更密切,是实现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加速生产技术更新的重要途径。广西渔业要在未来的激烈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关键在于加强职业教育,培养人才,创新技术。“十五”以来,广西大力实施科教兴渔战略,为全区渔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十五”期间,全区投入渔业科技经费2806·8万元,组织实施渔业科技项目55项,获得科技成果28项,推广先进实用技术21项。广西渔业的当务之急是从实际需要出发,制定出人才培养的政策与规划。在渔业人才培养上要敢于花本钱,以在短期内满足广西重点产业、战略产业、支柱产业以至政府管理部门的需要。

1广西水产职业教育亟待发展与渔业经济蓬勃发展的形势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培养水产业初、中级技术人才的职业教育停滞多年得不到发展,全区水产业者中相当一部分的文化和专业素质跟不上行业发展的要求,这将成为制约广西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如何与时俱进,加快水产职教事业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出大量的拥有职高文化水平且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促使行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广西水产行业主管部门和职教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国家不包毕业生分配后,水产职教出现了招生不足,生源偏差,专业资源分散,实训基地没有自,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低等尴尬局面,这种局面是当初行业主管部门、职教主管部门所不曾想到也不愿看到的。广西渔业要发展,利用职业教育,培养更多的初、中级行业人才,促使现有从业人员更新观念、升级技术,搞活水产品养殖、加工、贸易才是出路。政府部门理应办好水产职教,为本区渔农民增产增收和渔业经济建设服务。

2水产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堪忧

2·1水产类专业削减,学生人数逐年减少

2000年以前,广西水产学校水产类专业有淡水养殖、海水养殖、名特优养殖、多种养殖、水产品加工、轮机等,相邻的专业还有渔政管理、渔业经济管理等,每年招生人数达450到550人。2000年以后,水产类专业逐年削减,至今仅设水产养殖一个专业,水产类其他专业全部废除,2001-2008年,每年仅招1-2个班,40-80人。

2·2职校水产专业学生素质逐年下降

2000年以前,学生大部分主动选择水产专业,对水产有兴趣,有热情。学习上比较主动,专业素质较高,毕业生大多是合格的初级水产人才,优秀毕业生甚至能独当一面,深受用人单位好评。2000年以后,所招学生大多是被动选择专业,对水产行业缺乏热情,或存在不当认识,毕业生大多意志不坚,仅有少数优秀者能成为行业人才。

2·3职校水产专业师资、实习基地和养殖专业教学资产逐年减少

由于专业不兴,随着老教师逐渐退休,中、青年教师纷纷改行,没有新鲜血液补充,多年建立起来的专业师资队伍渐趋消亡,以广西水产畜牧学校为例,20多名专任教师逐年减少,至今不到10名。学校多年建设的6·7hm2多的养殖实习基地大部分被挪作他用,现仅余不到6667m2,并且不能全面配合专业教学使用等。

3我区水产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困难的原因分析

(1)学生怕艰苦,基础理论知识薄弱,思想受社会影响,观念较差,就业工作困难,家长不放心,不愿就读、从事水产专业。究其原因,一是水产行业属于第一产业,经常水里水外的户外作业,日晒雨淋,工作辛苦。农民子女读书很多都是为了跳出农门,在城市找一个相对轻松的工作,对毕业以后继续留在农村从事养殖生产不感兴趣;二是水产行业需要高投入,有一定的风险。家长对子女从事该行业感到不放心,很多数家长和学生不愿报名读这个专业,即使读了,将来也未必从事这种艰苦行业,因而缺乏学习主动性。

(2)水产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没有很好凸现,未形成普遍受重视的良好社会氛围。目前水产行业有一个怪现象,很多企业需要学校提供大量的水产专业毕业生,但是,学生却非常不愿意就读该专业,即使毕业后工作不对口甚至很难就业,也宁愿读其他名称好听的专业。这主要是由于专业相对冷门,社会上对水产行业了解不多,没有充分认识到该行业的重要性。

(3)入行的门槛低,职业教育被架空。只要有资金,谁都可以搞水产,根本没有所谓技术资格的“门槛”限制。不懂行业知识和技术,违反操作规程作业的现象普遍存在。相反,很多有专业技术的毕业生却因渔业用地已被人家“割据”等原因而无用武之地,且搞专业的毕业生在承包,贷款,税收等方面不能享受优惠政策,所以,有无经过职业教育关系不大。市场混乱,导致竞争低级化,影响产业升级,不利于渔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4我区水产职业教育的发展对策

渔业经济的发展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基础,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策略同样对渔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按“十一五”规划,我区渔业经济将取得长足进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要与这样的渔业经济地位相称,水产职业教育必须受政府重视、优先发展、与时俱进。区主管厅局、区中职教育主管部门应就我区水产职业教育的发展作出明确的规划。为了加快广西水产职业教育的发展,为当地水产业提供数量更多素质更好的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在此建议如下几点:

(1)要重视水产职业教育的发展,将水产职业教育纳入养殖业支撑体系的建设之中。主管厅局成立专门的职教办公室,进一步加强全区水产业的规划制定、行业管理、技术指导、科研服务和人才培养的指导协调工作。可以招聘水产专业优秀毕业生到县级水生动物病害防治中心站担任技术员等相关工作。

篇13

渔业信息产业(fisheries information industry)是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而发展的,在近二十年有了长足的进步,已经成为渔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渔业持续稳定增长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渔业信息产业一般包括渔业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和这些技术在渔业生产上的应用(information application)。主要研究渔业信息处理的标准化技术、渔业基础数据库和信息网络建设、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渔业中的应用等内容,通过建立渔业基础数据库和信息网,提供渔业经济、科技和管理信息服务。

一、渔业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

渔业信息技术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美国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ofwashington)的l.j.bledsoe(l.j.贝尔德森)设计了北太平洋渔业模型,并在计算机上运行,得出不少运行结果,大大提高了数据处理速度。到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在北美有关的渔业研究所和渔业学院中广泛使用,但是这个时期计算机技术尚未过关,使用计算机的人员大部分是软件编制人员,和渔业专业人员相分离,使用的编程语言是basic和pascal语言,具有内存小、运行速度慢、人机对话能力差和可应用的软件少的缺点,致使计算机在渔业上的应用仍然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到20世纪90年代,像字处理软件包、lotus、dbase这样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大量应用软件的开发成功,为渔业信息的处理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的运行效率,计算机作为主要工具在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发达国家通过计算机网络、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来传递、处理渔业信息,特别是在渔业资源的评估和预测方面进入了实用阶段。

随着我国渔业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渔业信息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与其它行业相比,我国渔业信息化建设无论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建设,都起步较晚,发展较慢,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与我国渔业快速发展极不相称,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在渔业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技术方面的起步和国际上其它渔业大国基本同步,相差也就在几年之内,都是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并得到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扶持的结果。现阶段我国的信息收集和处理技术主要集中在编制了大量的渔业应用软件,像饲料配方的优化选择、放养密度模型、渔政管理软件、财务办公软件、水质管理软件、渔业资源模型等等,在数据的处理速度、科学性、数据库的智能化和数据资源共享方面和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也是我国渔业信息产业努力的方向。

二、渔业信息技术在渔业生产上应用的现状

渔业信息技术在渔业生产上的应用包括渔业生产的自动化、高效远洋捕捞、渔业数据库、互联网及渔业智能化专家系统等,这些方面构成渔业信息产业的主体。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渔业信息技术逐步在渔业生产上应用,涉及的方面很多,对渔业生产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渔业生产自动化(fisheries automation)

传统渔业的特点是周期长、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因此减轻渔业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是渔民多年来的梦想也是新时期对渔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自动化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的关键措施之一。以工厂化养鱼为代表的现代渔业,其核心内容就是养殖的自动化。通过把智能化的专家系统和相关的仪器、仪表相结合,通过计算机控制实现加水、控温、增氧、投饵、捕捞等自动化管理,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同时也减少了人为误差而造成的损失。

国际上渔业自动化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末有一个较大的发展,我国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经济发达地区和沿海的一些渔场建立了不少工厂化养鱼车间,这些工厂化养鱼车间都是以自动化为核心建立的。

2、高效远洋捕捞(far-ocean fishing)

远洋捕捞的成本和效率取决于能否及时发现鱼群。把卫星定位系统(gps)、飞机拍照和海岸声纳探鱼技术相结合,运用计算机对信号滤波和图象加以分辨和模拟,实现鱼群的跟踪和分辨,从而实现海洋捕捞的高效化。我国对此项技术只有个别捕捞船加以应用,而在发达国家已广泛运用在捕捞上。例如日本水产厅和海洋资源研究所建立的海洋鱼情卫星监测网,利用美国在太平洋上空的7号气象卫星对各海域进行红外扫描,再将接收信号传输到计算机中心 ,从而迅速、准确地在海图上绘出鱼群的分布位置,然后由设在千叶县的中央渔业专用电台播发,分布在各海域的渔船通过接收相关信息就可以准确地判断何处有鱼及鱼的种类和鱼群大小,然后再利用卫星定位系统进行鱼群跟踪,从而提高了捕鱼量。

3、渔业数据库(fisheries data base)的建立

建立数据库是实现渔业信息共享的基础。国际上最著名的渔业数据库是水科学和渔业文摘(aquatic science fisheries abstract)数据库,覆盖了全世界海淡水资源、水环境科学、养殖技术、政策和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性文摘。这个数据库的建立为全世界的渔业工作者分享渔业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对查阅和检索渔业文献及课题立项和成果鉴定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具有速度快、效率高、权威性强的特点。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综合信息研究中心建立的《中国水产文献数据库》,收集了我国国内主要水产刊物的文献,是我国水产领域最大的专业数据库。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还陆续建立了一些其他渔业数据库,如鱼病防治、工厂化养殖、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等数据库,这些数据库的建立为渔业信息的传播和分享、更好地为渔业科研、教学、生产、经营等部门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4、渔业互联网(fisheries netwowk)

互联网技术作为一种新兴信息技术,历史也很短,20世纪80年代末传入我国,1995年6月起我国通过邮电部正式向民间开放,此后互联网技术在我国快速发展,1999年被称为中国政府上网年。

与之相呼应的是与渔业有关的网站也迅速涌现而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像农业部的中国农业网涵盖了渔业部分,其他与渔业有关的网站有中国水产网、中国水产资讯网、国家水产网、中国海洋信息网等等。

渔业互联网和渔业数据库相结合,为渔业信息的快速传播、了解国内外渔业发展动态、市场信息、养殖技术、渔业政策法律法规、查阅文献资料及行为决策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5、智能化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

把数据库技术和模拟人类活动规律相结合,构造具有一定智能行为的专家系统。这样的专家系统通过友好的人机对话对于渔业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技术咨询、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水质管理等等。在我国,这样的智能化专家系统正在不断开发,已经建成的专家系统主要有病害防治系统、养殖工程系统、工厂化养殖系统等。

三、渔业信息产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尽管我国渔业信息产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由于技术创新不足、人才缺乏、经费短缺和体制、机制等问题,制约了我国渔业信息产业持续稳定快速地增长。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技术创新不足。“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技术创新对一个产业的发展犹为重要,渔业信息产业的技术大都借鉴信息产业的技术,有渔业产业特点的创新技术不多,而渔业产业又是一个特点鲜明的产业,由于渔业环境复杂、鱼类活动不易监测、经验在生产中占重要位置导致行业而导致行业规范性差、劳动者素质较差等等,这样的特点要求在开发和使用渔业信息技术时要具有简单易操作、又有很强的针对性的特点。

第二,人才缺乏。我国每年培养了大量的渔业专业人才,但是既懂渔业,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很少,特别是还要具有一定的经营意识和管理能力的人才是少之又少;人才的缺乏直接导致技术落后和创新能力下降,渔业信息产业基本上引用和套用信息产业的技术,制约了渔业信息产业作为一个独立产业而持续快速的发展。

第三,机构设置重叠和经费短缺。各省渔业信息机构设置重复,布局不合理,渔业信息工作大多为看摊和重复无效率的工作,有限的经费又被撒胡椒面了,经费短缺可以表述为“惨淡经营,苦苦支撑”。经费不足制约了渔业信息产业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另一方面,等靠要的思想仍很严重,向市场要效益既缺乏手段,也缺乏思路,现有的体制也难以消灭等靠要的观念。

四、发展渔业信息产业的对策

针对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对我国渔业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出以下对策:

1、管理创新、开拓思路、多方面筹集资金。管理最重要的方面是配置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在认清了渔业信息产业关系到渔业的现代化、关系到渔民和渔村经济的发展,是现代渔业的发展方向之后,就应该把人力、物力和财力向渔业信息产业倾斜,增加政府对渔业信息产业的投入;同时主动出击,一方面申报项目,通过项目获得财政支持,另一方面向市场要效益,发挥渔业信息部门的比较优势。渔业信息产业具有多层次性的特点,这是因为渔业生产经营的空间不仅有水域,还有陆地,及与之相关联的其它产业和渔业文化等,所以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拓展思路,开辟财源。例如信息咨询,充分发挥它的占有信息多、信息反馈快的优点,为中国渔业企业走出国门提供咨询,包括当地的渔业资源、市场情况、政治经济社会风险状况等;为国外渔业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咨询,提供包括中国市场环境、消费习惯、自然条件和养殖品种选择、养殖地区选择、优惠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等等。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获取相应的报酬;为相关政府和企业提供渔业园区规划,包括园区布局、养殖品种选择、养殖工艺设计、工厂化养鱼设计等等;为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提供可行性论证,在论证的同时,获取一定的报酬。

渔业信息部门还有一个重要的优势就是创办文化产业,主编信息类杂志,我国有这么多的渔民、这么多的养殖单位,如果把相关的渔需物资如养殖大棚、苗种、饲料、药品、设备等信息加以汇总和不断更新,通过广告和杂志销售,一定能获得不小的收益;主编养殖用渔业书籍,自编发行,也会有不小的收益。

2、树立人本思想,培养复合型人才。再好的思路,再好的管理,能否取得成功,最关键的是人。现代渔业信息产业是一种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的综合,其深度和广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人员的素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渔业信息产业主要的任务是跟踪、收集、开发、传播和利用新的知识信息,尤其强调知识化、智能化,这就要求信息人才向多元化发展,掌握一些渔业信息处理的标准化技术,既要有专业知识,又要快速掌握国内外渔业信息产业的发展态势,实现信息处理的有序化、矢量化,达到信息产业的最大增值和最优服务,因此,渔业信息产业能否快速持续发展,关键是看能不能培养一批既懂渔业,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所以一定要树立人本思想,在分配住房、奖金、培训、出国、项目等向复合型人才倾斜,加快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

友情链接